大学语文期末总结

2024-12-08

大学语文期末总结(通用7篇)

大学语文期末总结 篇1

大学语文期末总结

大学语文的课程转瞬就已宣告终结。心里真的有点遗憾,在我兴趣渐浓的时候,却不得不接受它已落幕的事实,在此我想先谈一下在这个课堂的所得以及由其引发的所感。

我必须提出自我批评,在课堂上我的积极性确实是不高的,处于“比上极其不足,比下亦不盈余”的尴尬地位。就其原因的话,不尽然又是什么比较羞涩,不够大胆,事实上我就及其厌恶自己这幅德性,明明知道这样的模式早就不该存在了,但就是没有勇气,太过懦弱。现在想想,不免觉得特别遗憾,只能说我又错过了一个改变自我的好机会。无

疑,老师您所营造的课堂氛围和建构的教学、评价模式是值得称道的,这是全班这么多同学的集体反映,并非我的一家之言,当然也就不存在恭维您的嫌疑。在我看来,您的教学模式区别于大多数的老师,因为您真正贯彻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方针,变讲堂为学堂,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学生”学”上来,在您的课堂上,我真正意识到:过程的重要性。孔子说:“只问耕耘,莫问收获”,充分说明了过程的重要性,而在此我觉得,过程把握的好的话,收获自然随之到来,而这种收获(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恰恰是我们大学生现在最需要的。知识的、技能的东西是外显的,是比较容易量化,越到能力、情感、价值观,越难以测量。但是我们决不能因为它难以测量就急功近利地对此忽视。实际上,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对一个人一生的意义更加深远。这个学期我深刻地感觉到您的语文教学注重个性化学习,语文教学上不忘

让我们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除此之外,我也感受到了您饱满的热情和激情,当我听你评价这么多学生的作业并给出指导时,纵使对象不是我,我依旧很感动。从小到大,我见过的特别尽责的老师并不多,而您毫无疑问算是一个,同时,你们又有所不同,因为在您身上,我看到了您对教师这份职业的至高的热情,我想或许正是这种热情,您把它延拓到学生身上了吧,也正是这份热爱支撑着您不遗余力地把它做到最好。对于我自己的学习,我还想说明的是;虽然我在课堂上并不积极,对待这门课程态度也比不上别人端正,当我真的觉得它很有价值,我也真诚地感激它,总体而言,我在大学语文上花的时间和精力并不少,作业虽然借鉴了网上一些资料和书籍,但都是我一点一点搜集并且结合自己的思想编辑出来的,而对于出勤方面,我也是比较积极的。对此大概老师也是知道的,我也不多谈。接下来我就说说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结束但并

不意味着语文学习的结束有关方面的观点。

自古有言:“人生有涯,而知无涯。”可见学习也应是无止境的。而语文作为一项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须技能,诚然,也是没有止境的。我们知道,事物的接受从理解开始,汲取知识离不开语文,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离不开语文,看电影、看杂志、读报、读书、浏览新闻都离不开语文。纵使你对生活充满了问号、对知识有着无穷无尽的渴求,但是如若不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你也只能怀着沉甸甸的心情迷茫地盯着书本发呆,道一声:“书到用时方恨少。”简而言之,语文是无处不在,在任何一个行业,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都不可或缺,它将制约着你事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而社会的发展,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这无疑也昭示着语文的学习也应是发展化的,必须紧紧跟随时代的脚步。上述所言,针对的是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所具有的工具

性意义,那它的思想性方面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不妨来说说。

古人一直坚信:“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现今,很多家庭也依旧强调并践行,我也始终觉得书香门第自是有一种独特的傲人气质。学习语文有着接受优秀文化,陶冶情操、美化生活和开阔视野、彻悟生命、提高文学艺术修养、培养创造性思维、提升审美鉴赏力的作用。我们知道文学艺术在激发人的精神丰富性、保存和发展人对世界的多样性想象方面的作用是其它东西不可替代的。文学艺术可以润泽我们的灵魂,在这个物欲横流,消费主义和功利主义喧嚣呈上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心灵都日趋粗鄙,压力感和抑郁感日趋强烈,这时候,语文的优势就突显出来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瞻仰到壮观的人格之美:屈原的独立不迁、陶渊明的冲虚高原、李白的豪迈飘逸、杜甫的忧情热肠、苏轼的遗世独立、李清照的凄凄切切。还有栏杆拍遍泪湿衣襟只为国的辛弃疾、僵卧孤村犹思报国的陆放翁。。大家都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当你因人性而彷徨无助时,不妨来领略一下他们的人格魅力,我相信这人格的圣光会为你答疑解惑,照亮你前行的道路,让你在大至人生的进退取舍、小到日常的饮食起居,健全你的人格,并努力臻于完美。同样,当你对这个变化莫测的社会、乏了、失望了,你想稍作休息再上路,也不妨来这里,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优雅品味的陶冶。品味是一种艺术修养,也是一种人生修养,我们自此学会用“诗眼”观察生活,用“诗心”体味生活,待人率真,处世朴拙,这在人心被铜臭所浸染之时,不啻为一剂良方。此外,假若你对这快节奏,鸭梨山大的生活倦怠了,疲倦了,你也可以来这里小憩一下,想象一下这些美好而隽永的画面,假设自己在这幅图画中,放松、放松、不断地放松、忘我地放松。你是否体会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清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绚丽、“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恬静。。。诸如此类,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景图。

这就是语文,它凭借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类的眼球,以它特有的方式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它的绚丽多彩让人无法忽视。语文,作为社会精神的产物,人类文化素质的载体,无一不体现了它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后,谢谢老师对我的作业认真地阅读与评价,也谢谢老师在这个学期辛勤地付出,希望老师能保留现在教学模式的总体轮廓并不断加以改进,用饱满的热情与激情继续教育后面的学生,我相信您将会带给他们惊喜,同时也收获到敬重与赞美的。真心是如此,发现有点舍不得这个课堂了。

云南农业大学大学语文期末作业 篇2

这学期的大学语文是我上过最有意思的课了。老师的幽默风趣,同学的积极活跃,在课堂上还能学到很多。看了十三个专题以后,我的文化水平有额很大的提高。

下面,我就说一说看了《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和《楚辞》》所了解到和学习到的。

屈原(约前 340 年——约前 278 年)屈原名平,字原,具有“美政”思想,向往贤能政 治,主张建立正确的法度,使国家富强。被流放后,创作了许多悲愤沉痛、忧国忧民的诗歌。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始了诗人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 时代。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作家,他的诗歌创作标志着我国文学史上从集体歌唱到个人 专著的新纪元。

楚辞渊源于楚国的文化,来源于楚国的民歌。它是战国后期发展起来的楚国诗歌的总称,是公元前四世纪到三世纪间由楚国屈原等人在民间歌谣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造而成的一种 新的诗歌形式。它的句式参差错落,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调;篇幅也较长,而代 之以从三言到七八言的参差不齐的形式,而想象丰富、词采瑰丽的艺术风格又是我国文学浪 漫主义的远祖。这些都宜于反映更为复杂的思想内容。楚辞多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作品,与楚地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相一致,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汉代人把这 种别具风格的文体称为“楚辞”,以后又称为“骚体” 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源头。

《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为朝廷举行大规模祭奠所创作的祭歌,并以古 代乐歌为名。《湘夫人》是《九歌》祭神乐歌中的一篇,和《湘君》是一个整体,分别祭祀 一对配偶神——湘水男神和湘水女神。这是两首十分优美动人的恋歌。此诗题目为 《湘夫人》,但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全诗抒发了湘君等候湘夫人不来的怅惘心情。虽然表现的是神与神 的爱恋,却也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爱情生活,特别是诗中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全 诗以湘君的口吻,抒写了他自己在约会地点久候湘夫人不来的怅惘、懊恼心情和一系列的心 理活动,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的深挚爱情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执着追求。表现了诗人屈原始 终一贯的积极进取精神。

《湘夫人》是湘君的独唱,它以湘君赴约不遇的复杂变化的跌宕起伏的心情为中心线索,描述了感情变化的流动轨迹: 忧愁→懊恼→追悔→恍惚→幻想→宽解,这种感情流程像一条 抛物线,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有平缓,线索清晰,结构完整,既起伏跌宕,又融会贯 通。这种将景物、人、事、现实、追忆、理想、幻想都熔铸在一时的心理活动之中,既构筑 了一个丰富多彩又完整和谐的艺术整体,又渲染了一种扑朔迷离的悲凉的环境氛围,充满了 浓厚的生活气息,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形象地描绘湘君哀怨、忧愁、爱慕、怀念等复杂 的内心感受,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富有表现力。“鸟何”“罾何”“麋何”“蛟何”四句,以景衬情,衬托出湘君内心的焦急和极度的懊丧。屈原用“香草”“芳椒”等高洁雅致的事、物来寄托感情,描摹理想。一方面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的爱恋仰慕,用心良苦,另一方面 也成为屈原廉洁志行和追求美好理想的象征。“寄情于物”“托物以讽”也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浪漫主义风格的体现,诗歌的语言单纯自然而又情味幽深。

二、读《人间失格》有感

人之沉沦常源于自身性情本不属于这个世界,但却一心想要融入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构架于这个世界主流人的性情之上,这个世界主流人群的人格基础是什么样的,这个世界的主流社会就是什么样的。在这个世界,多数人的选择就是“正常”,多数人的追求就是“主流”。

然而这个世界并非都生存着这样一群的主流人类。相对来说,非主流的是少数人群,或者说是非主导人群。非主流人群被主流社会歧视、边缘、精神同化、异类教化也属寻常。主人公叶藏,性情特异,却仍因想被世人认同,想被世人所爱而用作怪的伎俩来取乐、取信众人,更是想通过这样的手段来掩饰真正的自我。可这常常被戳穿的伎俩,又常常带来局促的不安。而自我否定和自我伪装又不断地使人格被撕裂。

叶藏终未能感到可融入于这个世界,最后选择了过早的离开,这是个他难以归属的世界。这是对内心真实之压抑和对社会真实之恐惧双重导致的。作者太宰治和《罗生门》作者芥川龙之介的自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想必只有未被分裂的、完整的人格方能成为最坚忍的人格。有时候,在残酷的现实世界中,能坚强而不堕落的活下来的,并留下其著作、思想和伟绩的人,更能促进社会的进步,改造和净化主流社会的行为认知。当然,太宰治和龙之介用其笔墨和血泪倾吐的自我真实,其对主流社会中伪饰的控诉更是极具震撼的。

既想取悦于主流社会,然其本性自我又是非主流的人格基础,那么这种冲突必然导致人格的分裂,导致最终人无法承受这种分裂而选择的生命之终结。药方可能也很简单,对主流社会的种种异于自我人格基础的行为和表现给予包容和理解,然又不深陷其中,不出卖自我的真实人格,在自我感知的基础上,在现实的精神和行为世界中践诺自我的真实,践诺自我的人格完整和独特之美。这其实就是你给这个世界留下的一缕光芒。

而放弃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就意味着你放弃了这种包容和坚忍,放弃了对自我真实人格的一种认同。这是对主流社会的否定和舍弃,更是对自身人格的否定和舍弃。

对自我的真实否定,就会沉迷于伪饰,就会失去真实,造成自我对这个世界的恐惧,对他人的防备,最终就会把悲戚、懦弱、卑微、颓废留存于这个世界!自杀者,因不融于世或不忍于世而选择离开。

尼采属于 “强”的虚无主义者,表现是强者,但是太宰治是“弱”的虚无主义,表现是懦夫——这里的强与弱,只是一种浮在存在之上的姿态,本质上到底还是一致。叶藏悲在无法消除内心的巨大恐惧。这个巨大的恐惧源于对人类复杂的恐惧,源于对自我内心真实感受的自我否定的恐惧。因为恐惧而成为胆小鬼,“胆小鬼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这句话真实地刻画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但又因为恐惧而没有爱的能力的痛苦。主人公因为渴望爱而未能择善而友,因为恐惧爱的失去而搞笑取乐于众,因为恐惧而没有爱的能力,更因为没有爱的能力而恐惧被他人爱的太深,这着实是循环不止的悲痛。其实主人公彻底否定了自己真诚和善良的真性情,反去夸大了因为掩盖自身真实而产生的恐惧。世上,也从没哪个否定自我真实的人会具备包容和坚忍的品质。

人应该活的真实,活在不真实的面具下的灵魂,终究是含泪带笑的恐惧和悲苦。真实的人才是最坚强的人。

三、11、简述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一、词作刻画了清丽高洁,孤愁哀婉的抒情女主人公形象

与“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及大多数前人和同时代词作的抒情者在词外(即代闺中女性抒情或借词作的叙写抒词家之情)相比,李清照词的抒情者则既抒词中之情,又抒自家之情;既在词外,又在词内。在李清照为数不多的存留下来的词作中,几乎每一首词作,都塑造了一个形象鲜明、个性独具的女主人公形象。李词中的抒情女主人公形象,随作家年龄身份、生活经历、思想感情的衍变而显示出鲜明的不同的性格特征。

李清照早年生活比较平静安适,从小就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养成了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聪慧高洁、活泼开朗的品格。她的早期词作中的表年女性形象,就带有这一鲜明的品格特征。“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汁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几个细节、数件物事、一串动作,就塑造了一个轻盈活泼,妩媚羞涩,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

婚后的李清照与丈夫志同道合,诗酒相洽,感情深笃,少了几分少女的欢快和娇羞,而多了几分少妇的率直和大胆。其笔下的抒情女主人主形象则更具备了感情真挚浓烈,才华超拔不群,志趣高洁开阔,格调清新明净,境界清丽自然的特征。这些抒情女主人公形象,既深溺于夫妻姊妹的爱情亲情,更追求自我精神的广阔发展。“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这是李清照为怀念结婚不久即因故离家远行的丈夫而作的一首抒情小令,它强烈地抒发了对丈夫的深情至爱,和各处一方的相思之苦,感情深沉热烈,格调自然人性,表达率性大胆。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靖康之难被迫难渡,和丈夫病故家破人亡,成为李词前后期的分界。一连串变故和打击,以及生活的困顿,使后期李词中的抒情女主人公形象,由前期的清纯少女和清丽少妇,变成了一个饱经忧患、愁寂哀婉的中老年嫠妇。“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永遇乐》)经历了国破家亡夫伤的惨烈之痛,变得心有余悸,格外敏感了:即使是在“元宵佳节,融和天气”里,也无端的担忧风雨的不期而至,也排遣不了“人在何处”哀痛伤感;宁可谢绝酒朋诗侣的邀请,寂寞自处,去“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来压抑自己对故国家园的思念哀愁。又如《清平乐》中“今年海角大涯,萧萧两鬓生华”的悲伤,《孤雁儿》中的悼亡情绪,都是在国破家亡、孤苦凄惨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李清照正是凭借她独具的才华,真挚的感情,高洁的志趣,清丽的境界,塑造了从清纯少女和清丽少妇到哀婉婆妇的、既各自鲜明独立又前后联结发展的完整的系列知识女性形象,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集中展现高智商高情商而又高洁哀婉的知识女性的画廊。这是李词艺术上一个最显著的特色,也是李词对中国文学的一个独特的贡献。

二、描写了情景交融,连贯流动的日常生活化场景

易安词的第二个显著特色,就在于常常选取日常的闺阁物事、庭院景色、生活场景,并以情入景,以情统景,来塑造形象,抒发感情;“她善于把感情作为一种发展、流动的过程来表现和抒发”。

在个人际遇发生重大变故之前,作为封建时代的贵族女子,李清照的主要生活自然离不开闺阁和庭院,因此易安词大都选取日常的闺阁物事和庭院景色,也就不足为奇了。可贵之处在于她既能寄情于物、移情于景,真正做到意物相随、情景交融,又能做到以情率物、情胜于景:而远不仅仅是托物表意、借景抒情。“

不仅如此,李清照在词作中,还善于随感情心绪的变化发展的需要,捕捉描绘连贯的、而非零散的,流动发展的、而非静止拼杂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片断。在李词中,总有一个与外在的抒情者——词人相一致的内在的抒情女主人公,在看在听、在乐在愁,活动其间,并贯串始终;而不象别的词家的词作,其中的人事、物景,往往全部或仅仅听凭于外在的抒情者的安排拼接、调动摆布。如果我们把许多其他词家的词作中所描绘的场景,比作儿张拼接在一起的幻灯片,那么,易安居士笔下的场景,则是一段反映日常生活起居往来的电影,既不乏蒙太奇的手段,又具有连贯流动的段落特点,两相比较,两者带给读者的视听效果、艺术感受,无疑高下立判,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三、语言清新自然,纯净优美,具有大众化和口语化的特色,广为人们传颂。

词不同于诗,词本身是用来歌唱的。这就要求词的语言大众化,口语化,既便于唱,义便于听。易安词的语言尤其注重了词的这一本色要求,这构成了易安词在艺术上的又一重要特色。

易安词浅近自然,明白如话,家常易懂。从今天来看,仍然是大众家常口语,甚至比某些让中学生痴迷的流行歌曲的歌词还要浅俗易懂,没有一点“掉书袋”的文人的酸气。而更难能可贵的是,易安词还既剔除了下层民众口语中的但语鄙词,又远离了流行当时词坛的咆词丽语,仿佛雨后莲花,纯净清新如洗,真正做到了化俗为雅,扭转了自柳永形成的“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域,而词语尘下”的俗艳词风,——后人称赞李词“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确实的当。品味易安词的语言特色,总难免让人联想到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的已化为今天人们日常语言的千古名句,感叹于他们惊人的语言创造力和表现力。

总之,李清照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特别优美而又忧伤的一页,不仅其艺术上的许多特点,值得今天的诗歌创作者借鉴。无论是李清照前期的词还是后期的词,在抒情艺术上都表现了很高的成就,深刻的思想内容通过完美的艺术技巧表现出来,形成了一种属于她白己的风格—易安体。为词苑增添了活力,同时也为后代作出了榜样,在词的创作实践上独树一帜。李清照的词在语言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铺成极其精巧、细腻的画面,婉约清新、豪放深沉,而又意境高远。单是她所创造的“从清纯少女和清丽少妇到哀婉婆妇的、既各自鲜明独立又前后联结发展的完整的高智商高情商系列知识女性形象”,就应该在文学史上给予更高的评价。此外,她也精通音律,所以她的词声调和谐,音韵流传。易安的词已形成鲜明的个性风神。

12、谈谈李清照前后期词作风格的区别。

一、相同点

(一)李清照前后期词都具有感情强烈奔放的特点,然而表达这种感情的方式又不是爆发式的呼喊,而是很讲究形式和技巧的。如前期词《点降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这首小词,描写少女好奇而羞涩的情怀,感情质朴真挚,作者用“溜”、“走”、“回首”、“臭”四个动作,把一个芳华少女这种情怀活灵活现地描画出来。后期词感情更加奔放。如《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写出了作者愁浓似海,不可估测,却又没有正面写愁,而用有形的舟载不动无形的愁来反衬愁的无穷无尽。

(二)李清照的词作敢于创新,这在她后期词中都有鲜明的表现。例如,她的前期词《如梦令》中“肥、瘦”二字,后期词作中创造新语数量更多。如《永遇乐?元宵》中的“落日熔金,暮云合壁”句,《武陵春》中的结句等等。另外,她的名作《声声慢?秋情》开头就用了七对叠字,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韵味无穷。

二、不同点

(一)语言风格上。

其前期词的语言清新自然,欢快美满,偶尔有点闲愁点缀。如小词《如梦令》中绘了一幅夕阳、碧水、青草、藕花、鸥鹭动静结合,相映成趣的美景。一群少女游玩归来,“争渡,争渡”,写出了少女的顽皮,将人物当时的心情写得活灵活现。而后期的词以悲凉凄苦为主。其中愁苦与前期相比强烈沉重了许多。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等句无不描绘出一个消瘦,苍老,愁绪满怀的女人形象。

(二)对意象的选取上。

李清照的词中用了“酒”这个意象,但是前后期词中的“酒”并不相同。前期有“浓睡不消残酒”、“东篱把酒黄昏后”等,其中的酒意,不是欢愉的游兴诗意,就是闲处的无聊和散愁闲情。而后期则大大不同。“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等,其中的酒意再无以前之欢快的兴致,而是充满了愁情和悲苦,词人借酒浇愁,然而由于愁浓的得不到片刻的止息。

(三)选取的题材上。

前期词中多以少女闲游、少妇闲愁等作为题材,如《如梦令》、《醉花阴?九日》等都是如此。而后期词作题材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她的名作《渔家傲》,这首词在题材上选用了自己走投无路、学无所用的心境,用“星河”、“帝所”、“天语”、“蓬舟”、“三山”等意象,以惊人的想象力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写出了词人的心情,词人前期作品中并无此类。

3大学语文-期末复习指导 篇3

(2017年5月)

一、考试时间、形式、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2.考试形式:半开卷考试。

说明:参加半开卷考试时学生可以携带一张学校下发的特殊的A4纸进入考场。这张纸上可以是一些知识要点和参考资料。这张纸上的所有参考内容只能是手写的,不能打印或者复印内容。3.注意事项:

(1)考试时将下发试题纸和答题纸各一份,请按题目序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请勿在试题纸上作答。(2)考试时须携带2B铅笔和黑色笔,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阅读理解题和作文题必须用黑色笔在答题纸上作答。

二、考试题型、要求及复习提示 1.复习依据:

主教材:《大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新版)》,陆亚萍 骆自强 詹丹 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为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2-5个选项为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3)阅读理解题(分古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共六小题,共30分)(4)材料作文(40分)

根据所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作文,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复习提示:

(1)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复习提示:

请熟悉教学大纲所列篇目的课文内容、作家小传、文章评点,识记、了解作家作品常识、文学史常识、语言知识、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主旨、课文的写作手法等。(2)阅读理解题复习提示:

请结合课文注释、文章评点,理解、掌握教学大纲所列篇目的课文内容、写作主旨、写作手法,能作出一定的分析,文言文部分能结合语境理解并翻译句子。重点掌握精读篇目的相关内容。具体题型和难度可参考“期末复习题”。(3)作文复习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出自教学大纲所列课文,要求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根据材料选取合适的角度,谈出自己的看法,语言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请结合“形成性考核册”和“期末复习题”中的材料作文题进行模拟练习。注意,角度不要选取得过大,最好与自己工作、生活中的经验和感受贴合,有话可说且能够说得入情入理。

附: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参见教材及学习的平台记分作业。

二、阅读理解题

(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论语》

1. 翻译划线的句子。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2. 子路说话的内容和方式有什么特点?孔子对此的态度是怎样的? 子路率尔而对,非常草率、急忙地回答问题,既是自信的体现,也是想表现自己。他非常自负地说能够治理好一个内忧外患的大国,让人民能在困难中有勇气,这是他的专长;但他不该说大话,说自己有能力让人民懂得礼义。

孔子对他的言行不禁加以哂笑,因为他认为子路根本不懂得谦让,“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3.试以本段材料为例,分析孔子和学生的形象。

孔子和弟子的对话平等和蔼,让人如沫春风,在对各人的志向评点中责人之轻微,赞人之显著,可以看出他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四个学生各有特色:子路率尔而对既是自信又是自负,只求表现自己,非常可爱;冉有滴水不漏的回答,充分体现出他谨小慎微的性格;公西华由于年龄最小的缘故,格外的谦虚,但显得不够自信;曾皙一贯的学识和修养让他的发言显得胸有成竹,得到了孔子的赞扬„„

(二)“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论语》

1.翻译划线的句子。瑟声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曾皙)站起身来,回答说:“我的志向和他们三位不同。”

2.曾皙的人生理想是怎样的?孔子为何认同曾皙?曾皙的人生理想是社会和谐人人都在享受生活。暮春时分,与大人小孩一起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而回。在当时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这样一种对安详平和生活的理想也就是一种社会政治的理想。

孔子认同曾皙的人生理想,是因为曾皙深刻体会他礼乐治国的思想,并把这一思想化为实际的表现„„ 3.试从对曾皙动作和语言的描写分析曾皙的性情。当其他人都在围绕老师提出的有关志向问题展开讨论时,曾皙正在旁若无人地弹瑟,听到孔子问他,才让瑟声稀疏下来,然后才放下瑟,站起身来回答,这些动作说明他很从容,他的确是个懂礼爱乐,有风度修养的人,特别是他那幅诗情画意的生活图景的描写„„

(三)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庄子》 1.翻译划线的句子。她人已经安息在天地之间,而我还凄凄惶惶地守着她哭,我认为这是不合乎常理的,所以就停止了哭泣。

2.从材料中看,庄子认为人的生命过程是怎样的? 庄子认为生命的过程就像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更替,有生便有死,很寻常。况且人最初根本没有生命,非但没有生命也没有形体,非但没有形体更没有元气,在天地间是 完全混沌一片。后来先有了气,再有了形体,然后形成了生命,最终又归于死亡。3.庄子和惠子对于死亡的观点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

庄子认为人有生必有死,所以妻子的死亡是很合乎常理的,他并没有特别悲伤。而惠子觉得庄子面对相伴一生的妻子死了,不仅不哭泣,还在鼓盆而歌,不免有些无情无义。

正是因为庄子意识到人生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循环过程中的一个节点,所以他认为对于安息于天地之间的妻子而言,死亡没有什么可悲之处。他是破除了所谓的人之常情而达到了一种超越。惠子就比较传统,认为人的死亡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四)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世说新语》

1.翻译划线的句子。当时戴安道在剡县,王子猷就在夜晚乘小船到戴安道那里去.走了一夜才走到,到戴安道门前却不上前敲门就又返回了.2.王子猷的咏诗与想念戴安道之间有何关联? 王子猷吟诵的是西晋文学家左思的招隐诗歌,诗中赞颂了隐士的清高生活,并且两首诗多提到了雪,有雪有酒还有诗,这是隐士生活的一种境界,而戴安道是一位品行高洁的隐士,由吟诗而想到戴安道,可以看出王子猷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的思念。

3.《世说新语》将这一则归为“任诞”,你是如何理解王子猷的“任诞”的? 王子猷的雪夜访戴,写出了魏晋名士潇洒自适的真性情。这种不讲实务效果,但凭兴之所至的率性行为,十分鲜明地体现出当时士人所崇尚的“魏晋风度”的任诞放浪,不拘形迹,有不愿随波逐流的一面。

(五)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藉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徐文长传》 1.翻译划线的句子。(当时)正好捕得一头白鹿,胡宗宪委托文长代作贺表.表章上达,明世宗(永陵是明世宗朱厚熜的陵墓)看了很高兴.因此胡宗宪更加看重他,一切奏疏、公文等,都请他代作.文长对自己的才能谋略看得很高,喜欢出奇谋妙计,谈论军事策略大多得其要领,看一世的志士,没有人被他看中认为满意的.然而没有遇合的机会.2.本段共出现三个“奇”字,请谈谈分别应作何理解?(1)奇其才:用作动词,对...感到奇怪、感到震惊。(2)然数奇:形容词,不佳。(3)公以是益奇之:形容词,奇特。

3.在胡宗宪幕下,徐文长与他人的不同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突出徐渭之“奇”。具体说来可归为三方面:(1)才华奇异。所谓“纵谈天下事”、“好奇计,谈兵多中”等;又具出色的文学才华,“一切疏记,皆出其手。”(2)性情奇特,傲慢不羁。作者以“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的正面描述和“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的烘托反衬,来显现徐渭即使寄人篱下,依然以“一诸生傲之。”负恃才略,清高自重,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个性。

(3)这一切终为衬托文长遭际奇特。

(六)老前辈们开导我,那细腰蜂就是书上所说的果蠃,纯雌无雄,必须捉螟蛉去做继子的。她将小青虫封在 窠里,自己在外面日日夜夜敲打着,祝道“像我像我”,经过若干日,——我记不清了,大约七七四十九日罢,——那青虫也就成了细腰蜂了,所以《诗经》里说:“螟蛉有子,果赢负之。”螟蛉就是桑上小青虫。蜘蛛呢?他们没有提。我记得有几个考据家曾经立过异说,以为她其实自能生卵;其捉青虫,乃是填在窠里,给孵化出来的幼蜂做食料的。但我所遇见的前辈们都不采用此说,还道是拉去做女儿。我们为存留天地间的美谈起见,倒不如这样好。当长夏无事,遣暑林阴,瞥见二虫一拉一拒的时候,便如睹慈母教女,满怀好意,而青虫的宛转抗拒,则活像一个不识好歹的毛鸦头。

但究竟是夷人可恶,偏要讲什么科学。科学虽然给我们许多惊奇,但也搅坏了我们许多好梦。自从法国的昆虫学大家发勃耳(Fabre)仔细观察之后,给幼蜂做食料的事可就证实了。

——《春末闲谈》

1.家乡前辈把细腰蜂捕捉小青虫说成是拉去做女儿,鲁迅对此的态度是怎样的? 将这种动物界血淋淋的生存竞争说成是一 种让人称颂的道德行为,鲁迅认为是蒙昧无知的,这种说法很可笑。

2.细腰蜂与小青虫的故事是“闲谈”吗?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不是闲谈,是有统一讽刺的对象。细腰蜂与小青虫的故事叙写使文章说理形象化,使文章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以细腰蜂的毒针来比喻封建统治者的种种麻痹术,也显得新奇贴切。

3.本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分析。

多用反语。比如看细腰蜂捕捉小青虫如睹“慈母教女”,其实是讽刺统治阶级虚伪险恶的嘴脸;又如说发勃耳这些讲科学的夷人可恶,其实是反讽中国人不懂科学,愚昧无知。

(七)三年前,我遇见神经过敏的俄国E君,有一天他忽然发愁道,不知道将来的科学家,是否不至于发明一种奇妙的药品,将这注射在谁的身上,则这人即甘心永远去做服役和战争的机器了?那时我也就皱眉叹息,装作一齐发愁的模样,以示“所见略同”之至意,殊不知我国的圣君,贤臣,圣贤,圣贤之徒,却早已有过这一种黄金世界的理想了。不是“唯辟作福,唯辟作威,唯辟玉食”么?不是“君子劳心,小人劳力”么?不是“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么?可惜理论虽已卓然,而终于没有发明十全的好方法。要服从作威就须不活,要贡献玉食就须不死;要被治就须不活,要供养治人者又须不死。人类升为万物之灵,自然是可贺的,但没有了细腰蜂的毒针,却很使圣君,贤臣,圣贤,圣贤之徒,以至现在的阔人,学者,教育家觉得棘手。将来未可知,若以往,则治人者虽然尽力施行过各种麻痹术,也还不能十分奏效,与果蠃并驱争先。即以皇帝一伦而言,便难免时常改姓易代,终没有“万年有道之长”;“二十四史”而多至二十四,就是可悲的铁证。

——《春末闲谈》

1.文中“黄金世界的理想”指的是什么? 指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精神控制术使得被统治阶级永远地服从。

2.对于黄金世界的理想,鲁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其依据是什么? 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的封建专制制度施行了各种麻痹术,想要禁锢百姓的思想, 但终难奏效。鲁迅拿历史来举例,就是很好的证据,他说以皇帝一伦而言,便难免时常改姓易代,终没有“万年有道之长”;“二十四史”而多至二十四。因为百姓不是“小青虫”,人的思想是禁止不了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3.本文从细腰蜂谈起,本段则从中国古代的黄金世界的理想谈起,表面上都是“闲谈”,实际上却有统一的指向。请结合全文谈谈鲁迅在《春末闲谈》中的思想主张。从文章的行文表面看,确有东拉西扯,琐碎“闲谈”的一面,但现实针对性也十分明显。

文章起笔以细腰蜂的毒针来比喻封建统治者的种种麻痹术,使文章说理更形象化。其次文中尽管没有直接指名道姓,其实却是有着明显的现实所指。如说学者的进研究室主义,文学家和茶摊老板的莫谈国事律,教育家的勿视勿听勿言勿动论这些主张,实际发挥的是麻痹、服务统治阶级的功效。这样的现实所体现的是五四运动高潮之后知识阶层内部的思想分化和斗争。而文章更主要还是在于开启民智,促进自由思想,促成更多的精神界之战士,指明希望之 路。

(八)卢梭在《爱弥儿》卷二里反对小孩子读寓言,认为有坏心术,举狐狸骗乌鸦嘴里的肉一则为例,说小孩子看了,不会跟被骗的乌鸦同情,反会羡慕善骗的狐狸。要是真这样,不就证明小孩子的居心本来欠好吗?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什么一个世界、什么一个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的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缘故是,卢梭是原始主义者,主张复古,而我呢,是相信进步的人——虽然并不像寓言里所说的苍蝇,坐在车轮的轴心上,嗡嗡地叫道:“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

——《读伊索寓言》

1.本段最后关于苍蝇的寓言,意在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讽刺总有一些人片面拔高、夸大自己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同时也表明了钱钟书相信历史发展具有客观性的态度,也是钱老的谦虚之语。2.卢梭和钱钟书都认为《伊索寓言》不适宜作儿童读物,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他认为《伊索寓言》有坏心术,把小孩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钱钟书认为《伊索寓言》不适宜作儿童读物的理由是: 寓言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

3.请结合选段,谈谈本文的语言特点,并适当举例。尊重孩子天性,自然教育,以生活中的语言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直白而清楚深刻地体现作者的教育观点。

带孩子在花园里散步,有人从草地上踩过去,无视“小草微微笑,请您旁边绕“的标语。我们是鼓励孩子在草地上奔跑呢?还是带孩子绕过草地,尊重这一规定呢?如果是在大自然中,自然是可以在草地上奔跑,而如果是在公园里,则要遵守公园规定,根据不同的场合而定。

(九)我们那里还有一种可以急就的食品,叫做“焦屑”。糊锅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我们那里,餐餐吃米饭,顿顿有锅巴。把饭铲出来,锅巴用小火烘焦,起出来,卷成一卷,存着。锅巴是不会坏的,不发馊,不长霉。攒够一定的数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碎,放起来。焦屑也像炒米一样。用开水冲冲,就能吃了。焦屑调匀后成糊状,有点像北方的炒面,但比炒面爽口。

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和焦屑,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在不能正常 煮饭时,可以用来充饥。这很有点像古代行军用的“糒”。有一年,记不得是哪一年,总之是我还小,还在上小学,党军(国民革命军)和联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了红十字会。不知道出于一种什么信念,大家都以为红十字会是哪一方的军队都不能打进去的,进了红十字会就安全了。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观。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祖母指挥着,特别关照,把一坛炒米和一坛焦屑带了去。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张,也觉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泡焦屑度过的。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

第二天,没事了,大家就都回家了。

炒米和焦屑和我家乡的贫穷和长期的**是有关系的。

——《故乡的食物》 1.作者写焦屑,为什么举小时候因为打仗躲进炼阳观这件事? 提到战乱时靠焦屑充饥的一件事,从作者的叙说中可以看出,当时在孩子的眼光中只觉好玩,但今日回顾不免明白了炒米和焦屑这样可以急就的食物之存在和常见是“同我家乡的贫穷和长期的**是有关系的”。于是,在叙说食物时透出了作者对乡土的关怀。2.选文中用了怎样的视角来写家乡的焦屑?请举例说明。一个从儿童的视角来写,写出了小时候作者因为打仗躲进炼阳观这件事的好奇、好玩;另一个是从成人的角度来写,“炒米和焦屑和我家乡的贫穷和长期的**是有关系的”这句话,通过审视社会现实,把焦屑和当时的生活相联系。

3.请谈谈你对选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1)表现作者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2)这个战乱中与炒米相伴的夜晚,作者不写常人心目中的离乱之苦,而说是浪漫主义的夜晚,体现了他幽默的笔触;(3)作者能以淡定从容的心态回顾这段经历,表现了他的达观与超脱。

(十)母亲对我说,她想送给阿娜•夏克勒顿一本《利特雷词典》。阿娜是我们的一个穷朋友,我像儿子般爱她,所以高兴得跳起来,却听见母亲补充说:

“我送给你父亲的那本是仿摩洛哥纸革封面的,送给阿娜的嘛,我想羊皮纸封面就可以了。”

我一听就明白羊皮纸肯定便宜得多,尽管我当时并不知道。我心里那股高兴劲顿时烟消云散。母亲可能觉察到了,她很快又补充一句:

“她肯定看不出二者的差别。”

不,这种小小的弄虚作假并非母亲的天性。符合她的天性的是送礼物这件事本身。不过,母亲让我当了她的同谋,这使我感到恼火。

许许多多更重要的事我都忘记了,为什么母亲这几句话却如此深深地铭刻在我心里?这是因为,尽管这几句话在我心里引起了强烈的反感,但我感到自己也可能会这么想,这么说的。当时我大概意识到,我惊讶而痛心地在母亲身上发现的这种习惯势力,我将要与之斗争。其他一切都融汇在母亲那和谐的整个形象中了。也许正因为这几句话不符合母亲的天性,我觉得都不像是出自她的口,所以我才记得特别牢固。这多么发人深省啊!这种教育养成的习惯多么根深蒂固,它常常会占上风!可是,母亲周围的人大多数都是变态的,她很难区分真伪,就是在她自己后天性的情感中,也很难区分那些是天性的自发流露。尤其因为她太胆小,缺乏自信,不可能让自己的天性占上风。她关心的总是别人和别人的意见,总是渴求更好的东西,符合既定准则的更好的东西,总是努力争取更好的东西,却甚至丝毫没有想到(她太谦虚,不可能承认),她身上最好的东西,恰恰是她最不费劲就能得到的东西。——《我的母亲》

1. 文末最后一句中,“她身上最好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美好的天性,待人真诚,送礼物这件事本身。

2. 母亲在谈礼物时说到的几句话,作者记得特别深的原因是什么? 就是这几句话在我心里引起了强烈的反感,所以一直记得。同时作者自我反省,母亲势力、虚伪的表现,自己身上也可能存在。而且正因为这几句话不符合母亲的天性,我觉得都不像是出自她的口,所以我才记得特别牢固„„

3.作者举母亲送礼物这一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纪德写出了母亲身上也是当时社会普遍的天性与教养间的冲突,更写出一位恪守教养而不失美好天性的母亲形象。

母亲在送礼物的同时引进了计算的概念、价值的概念,在做某种比较。母亲是个有弱点的母亲,因而更加真实。但母亲的弱点并不影响其形象的完整。作者之所以对母亲送朋友礼物时无意中说出的暴露母亲弱点的话记得特别牢固。不是因为它代表了母亲的形象,而是代表了母亲例外的情况,是母亲身上不和谐的东西。送礼物代表着母亲天性的流露,而掩饰、做区分等行为都是布尔乔亚教育带来的后遗症,这样,母亲形象因真实而完整。

三、作文题

(一)在《故乡的食物》一文里,汪曾祺所写的过年时的炒炒米、端午的鸭蛋、雪天的咸菜茨菰汤,无不联结着对故乡、对亲人师长、对童年少年时期的记忆和情感。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打动人,也是因为食物不单单是食物,它的背后有人们的故事在。

请尝试写一写对你而言感情很特别的食物,以及它背后的故事。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二)在《世说新语》“雪夜访戴”的故事里,王子猷本打算拜访朋友,遂“乘兴而行”,但到了朋友家门口便折返,没有和朋友见面。旁人对此感到奇怪,王子猷的回答是,他是因为兴致而来,现在兴致达到了便回来,何必非要达到见朋友这个结果呢?

一般情况下,我们总是看重一件事的结果,而较为忽略过程。王子猷的话,可以说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关注过程中的体验与收获。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三)苏轼在《前赤壁赋》中以明月江水作譬喻,指出从变化的角度来看,江水滔滔逝去,明月阴晴圆缺,而从不变的角度来看,江水从未消失,而明月从未减少一分一毫。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带来了不同的理解,进而有不同的观点。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尝试着换一个角度看待习见的事物或者某个人,又会带来什么呢?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四)20世纪初,德莱塞以纽约作为大城市的典型写了《我的梦中城市》,文中铺尽了城市的光亮、热闹、漂亮、繁荣,也写出了城市底层人奋斗的艰难、悲哀与盲目。时至今日,城市已发生许多变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今天,当我们谈论城市时,会想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五)陈之藩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永州的寂寞中,柳宗元写出他的清新游记;在江州的寂寞中,白居易唱出他的动听歌声;到了寂寞的异地印度,弗尔斯特悟的故事才洞彻人世的疏离,住在寂寞的异国巴黎,屠格涅夫写出的小说才烘托出祖国的荒冷。我常常感觉到寂寞也许是一个作者呕心沥血时所必有的环境,所必付的代价。”

在寂寞中的思考与写作,成就了许多作家,成就了许多思想。

大学期末总结 篇4

其实,来到老校区,最大的感受就是各个班委少了很多繁琐的工作任务,工作的效率也都大大提高了,这多亏了咱们辅导员文老师,精简了大家的任务,通过学习群的交流,大家可以第一时间接到最新的通知,减少了以往开会,找教室的时间,让大家能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作为班长,我明显感受到进入高年级学习阶段学院对我们的关爱与照顾,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倾心地交流,同学们也更多地加入班级建设管理的工作中,提出他们宝贵的意见,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学院是一个对学生很负责的学院,不管是在邻导层面还是在学生管理层面,都体现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很感谢学院以及各位老师的帮助与关怀,在这样的集体氛围下,相信大家会取得相应的收获,一会更喜欢这个群体。

工作虽然是轻松愉快,但是从中还是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这学期,没能深入同学中交流,了解同学的生活状况,其次,在工作的协调过程中,班长支书未能与各委员协调工作,工作分配不合理,导致工作存在一定的混乱性。

对下一学期的工作展望便是尽量协调班委的工作分配,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期末初期能多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享受最后的大学时光,争取能跟儿科班联谊增进友谊。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便是保证大家在下学期的临床见习活动能够顺利,及时提供学习、临床相关信息,让大家能过得更好。针对下学期的临床见习工作,每天下午都会见习,所以我们会改变乘车负责制度,每两周一组班委轮换管理这样既能减轻乘车负责人的工作,也能让班委都能参与班级工作。

大学期末总结 篇5

13新闻 郭维瑾 1330230019

光阴似箭,眨眼间大一的生活即将过去,回想起来我真的领到了很多,让我对大学生活、做人做事、理想信念上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大学生是国家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肩负着将来建设祖国的重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更是我们在专业学习之外必不可少的。正所谓,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就必须先学会做人。大学像一个大熔炉,教给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

众所周知,大学阶段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之一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我们,往往对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生活、学习方式感到陌生与惶恐。一年的大学生活,首先让我认识并了解的大学时什么样的,让我有勇气去适应新的环境,大胆的尝试各种学生会活动、大胆的与人交流,我不再像高中一样内向。大学的学习生活,我还认识了理想与目标的重要性。在考上大学之后的倦怠期,我慢慢地为自己寻找方向。既来之,则安之。我不再抱怨,我学会了往前看。有了自己为之努力的方向与目标。我明白了什么该做,什么要做,什么要争取做,什么不要做,什么可以尝试着做。我试着为自己定立短期目标、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大学并不意味着以前所说的“解放”,大学只是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想要成功,大学只是基础,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选择了新闻学专业的我们要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我们在社会的庇佑下成长,我们的理想也就与社会理想相互制约、共同发展,我们要更高的社会责任感。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我们必须要学会脚踏实地。既要认清、适应大的社会环境又要认清、把握好自己的能力,立志高远、始于足下。

都说人是用感情记录生活的动物。大一这一年,我慢慢了解到了如何更好的处理友谊与爱情,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让我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感情,让我更加珍惜大学时光的友谊,让我理性的看待大学时光的爱情。同时,个人就像一滴水,集体就像一片海。让一滴水永不减少只有把水融进大海里。个人只有合理的参加集体的合作与竞争才能更快地实现自己的价值,更快地叩开理想之门。

在大一,专业课的学习让我感到很有兴趣,与此同时我参加了院学生会——新闻导报,几个月的时间,我渐渐明白了如何把专业知识放到实践中。同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书本里没有的本领与知识,交到了很多朋友,更加自信。

大学期末总结 篇6

其实我经常会登录咱学研部的BLoG,一看,说好的期末总结呢?没有一个人写,瞬间罪恶感爆棚,是我们没有带个好头,也没有及时去催促你们去写,所以,今天我在这里开个头,小伙伴们,赶紧开写吧,说出一切你想说的,开心的,难过的,只要是跟部门相关的,都可以写。

进入咱学研部的BLoG,我习惯性的又将大家写的东西看了一遍,看到汤飞学长写的离部感言,我的眼睛湿润了。不知不觉,我也是在学研呆了一年半的学姐了,而陪了我们一年的汤大大已经是离开学校去工作的实习生了。从刚进大学就面试进入学研部一直呆到大四离校,那对学研部是怎样的一种感情?我想除非亲自经历,不然是无法真正体会到那份不舍。我时常想到自己离开学研部的那一刻,会哭吧应该!

想说的其实有很多,但又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既然是期末总结,那就先说说这学期的工作吧。总的对自己工作评价是:态度端正,但效率不行。对于我来说,能留在学研部真的很不容易,是自己争取来的,所以我很努力去做好每件事,但是很多事情做的还是不够好。而且各方面考虑不周到,工作上也出现不少失误。特别是在十一那段时间,对于学长分配的任务态度极其消极,导致工作没有及时完成。对于这以后的工作,都出现了很多问题。就算抛却这些问题不说,对于工作的进展,每件事完成得平平凡凡,没有可圈可点的地方。跟上届副部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所以,我决定,在寒假,把该干的事情都干掉,下学期把精力多放在部门,多和部门小伙伴们一起工作,一起玩耍!也希望大家如果对我有什么意见,可以直接跟我说,好让我直接改正。在这个部门,我接受过大家的批评,也接受过大家的赞美,嗯嗯,在学研,我客观地认识了自己,谢谢你们!

批评完自己,再来说说你们吧,你们工作很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但偶尔也会犯很多错误。特别是在考勤方面。我们部门的主要任务就在于考勤,而考勤的主要目的是为全院师生服务,其次才是锻炼自己。在这学期,你们很多人都理解错了考勤的主要目的,进而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使考勤工作出现了很大失误。其实我们部门理应是个严肃的部门,对于工作更应该拿出百分之百的态度去对待。正是因为这样一个部门,把我们聚集在一起,作为学姐学长的我们,是有义务将大家紧紧凝聚在一起。

在这里,我想作为一个学姐来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1、认真细心地对待每一份工作,希望大家重视交代下来的每一份工作;

2、礼貌待人。不管是老师、学姐学长还是同级的同学;不管是本部门的还是其他部门的,都应该一视同仁;

3、知错就改,错了没关系,关键是有个好的态度;

4、趁有空多学学电脑技能,这样既有利于自己以后的发展,对部门工作也能锦上添花。

其实我一直觉得,在大学进入学研是命中注定的,如果当初的我没有面试学研,我的大学会不会截然不同呢?至少我可以肯定的是,大学生活没有现在这么充实了。在学研,我遇到了一群可爱的家人,让我对蚌埠这座小城有了莫名的好感。我看着你们,个性不同的你们,就像看着自己弟弟妹妹,或调皮、或乖巧,很温暖,真的很温暖。时间过得很快的,一转眼时间我们就又会分别,所以让我们珍惜现在吧!

大学的期末总结 篇7

从一开始,我就告诉自己“在大学里,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每个地方都是我的课堂,每个时间都是我的学期,大学不只是学习的地方,还是锻炼自己素质的地方。无论我的大学怎样,我都要把握好自己的方向盘,走出迷惘!”

一学期就这样结束了,感觉经历的还不够多,学到些什么,自己都不懂,莫名其妙的。懵懂的过了这样一学期。总的回想起来感觉没什么让自己记忆深刻的故事。可是细细的回想,又有说不完的小故事!一路走来,回头看看一路走过留下的脚印,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

在学习部的关怀下,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所以,加入学习部是我最正确的选择。

在大学里,学习的.条件比高中当然要轻松很多,起码一天中不是每节课必上,而且考试的时间也少得多,每门课只有结束时才考,不像高中,有什么单元考,模拟考,期中期末考,名目繁多,不一而足,工作总结《大学学期末总结》。这可能就是大学学习风气特别散漫的主要原因.但是,在学习部的努力下,学风在一步步高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特别高。

当然,大学的学习环境远非高中可比,只要想学,大学里有博学多才的老师,在这样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同学们贪婪地吸取着更多的有用的知识。

在这一年里,我学到的东西根本不多,感觉浪费了很多时间啊。有时我就安慰自己,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大学那么多课程,你不可能每门都学得很精,想要“门门通”,结果就是“门门松”,就像一句英语谚语说的:“Jack of all trades and master of none”。

可是你有些门可以松一点,可是电脑毕竟是一门重要课程,在生活中里有着重要的使用价值。必须要学好。学习部的职责就在于督促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学好每门课程。

唐代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曾经说过“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们现在还年轻,还是“黑发”的时候,如果现在不学习,将来就迟了。现在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物流专业,更是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新的技术不断涌现,而旧有的课程也不断地在丰富着,这往往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更新知识,不能满足于现有的知识,才能在以后的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回首刚进来的时候, 在忙忙碌碌中,走过了黑色六月;在极度兴奋中,走进了大学;又在不知不觉中,走完了大一一学期。回头望去,感受颇多。

在学习部的督促下,同学们忙碌着,为了自己的未来,学生不甘心,不甘心像以前一样,只是学习,还要活出自己的大学生活。

学习方面,同学们都很努力,也许是高中的学习的习惯。我们需要牢牢掌握书本上知识,并利用业余时间,学一些书本以外或是其他专业的东西,为将来就业作铺垫。

上一篇:建议书关于校园环境下一篇:主动作为 我以我行创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