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残疾人的康复原则

2024-07-20

成年残疾人的康复原则(共7篇)

成年残疾人的康复原则 篇1

智力残疾儿童早期康复训练的基本原则和内容有哪些智力残疾儿童早期康复训练的基本原则包括:(1)趣味性原则。要求康复人员了解智力残疾儿童的心理特点,调动智力残疾儿童的兴趣,寓教于乐,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训练环境,以利于儿童的主动参与和全面发展。(2)动态性原则。强调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每一名智力残疾儿童,采取相应的措施,主动地适应这种变化。(3)生活化原则。日常生活中的训练往往能发挥最好的效果,把康复训练融入日常生活活动,充分调动智力残疾儿童的各项感觉功能(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4)个别化原则。智力残疾儿童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必须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制定适合智力残疾儿童个性发展的最佳方案。(5)融合原则。融合原则强调在为智力残疾儿童提供个别化的、专门的康复服务的同时,要为他们提供一个融合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尽早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为将来融入社会打下基础。(6)小步子、多重复原则。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应坚持循序渐进、重复练习、综合训练的原则,才能取得好的效果。(7)充分发挥潜能原则。要注意发现智力残疾儿童身上潜在的优势,充分利用积极的方面加强训练,帮助他们扬长补短。

智力残疾儿童早期康复训练的内容包括:(1)感知能力:主要是训练视、听、嗅、味、触觉、平衡觉和动觉。(2)认知能力:主要是学习认识常见的物体、分辨常见的关系、形成简单的数字概念和基本的时间概念等。(3)运动能力:包括大运动——人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性动作和精细运动——抓握、翻揭、搓揉、折叠等手眼协调能力。(4)语言交往能力:包括语言的表达能力(说或写)以及语言的理解能力(听或读);(5)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主要是进食、盥洗、穿着、排便、睡眠等的基本能力;(6)基本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学会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学会与人相处,从参与日常生活活动逐步过渡到参与社会活动,直至适应社会

成年残疾人的康复原则 篇2

关键词:成年残疾人,素养,研究

引言

残疾群体是一个弱势群体, “残疾人需要帮助”这种思想早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但是, 这种帮助的根本主要是帮助残疾人学习获取到能够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 残疾人生活水平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那么, 成年残疾人教育就背负上了培养残疾人人才的历史使命。

长春广播电视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成立以来, 一直把教育质量放在办学首位, 无论是在教学资源还是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学校领导也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支持。我们的残疾人学员有脑瘫、肢体残疾、听力障碍等不同种残疾, 以肢体残疾为主, 年龄差距很大, 学习能力层次不同, 认知能力是有很大差距的。结合这些基础因素, 如何能够更好地开展成年残疾人教育就是我们一直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加强成年残疾人教育教师素养的必要性

在教学中,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包括:教师素养、学生素养、教学资源、教学质量的管理和评价等, 每一个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相辅相成的有效结合下, 相互作用促进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随着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我们认为, 在以上因素中, 提高残疾人教育教师的素养是改革过程的重中之重。加强成年残疾人教育教师素养的必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需要跟残疾学员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师生之间真诚地沟通会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因素, 在教师的指导下, 只有将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等有效地结合才能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教师是发展教学的核心力量, 在教学实践的总结过程中, 需要教师的不断思考和创新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因此, 加强教师素养是成年残疾人教育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成年残疾人教育教师的素养提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提高人文素养

1. 情感素养。

作为从事残疾人教育工作的教师, “爱心、细心、耐心”是我们坚持具备的“三心”。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 我们需要给予残疾学员们无限的情感支持, 真诚地与学员们进行沟通与交流, 发自内心地去关怀和帮助他们, 这是开展残疾人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

2. 知识素养。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储备积累和开发应用, 人文知识是学习任何专业知识之前必备的基础。作为残疾教育工作者, 善于积累知识、创新知识是工作的需求, 也是时代进步的要求。

(二) 提高专业素养

1. 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优秀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必备的素养之一。作为成人残疾教育教师, 必须具备以现代教育理论作为基础, 分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 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实施教学活动, 并对其进行评价和修改的能力。

2. 教学研究能力。

发展需要创新, 作为残疾教育工作者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发展特殊教育是我们时刻需要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求残疾教育教师需要具备能够发觉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提高信息素养

1. 获取筛选信息能力:善于通过何种渠道获得对教学有促进作用的信息并加以区分和筛选。

2. 使用信息的能力:将获取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 合理地使用在教学活动中。

3. 传播信息的能力:采取便利的媒介条件 (例如网络) , 将学习过程需要的重要信息传递给残疾学员。

4. 评价信息的能力:借助残疾学员的反馈对信息进行正确评价和修改。

(四) 提高教学素养

1. 专业知识学习能力。

随着教育的发展, 各个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知识都在飞速更新, 为了能够把最新、最好的知识传递给残疾学员, 残疾教育教师必须紧跟发展的步伐, 具有不断学习最前沿的专业知识, 丰富教学的能力。

2. 教学资源开发能力。

目前, 长春广播电视大学特教学院的教学资源全部依附国家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阳光学习网上面提供的资源, 但是这些资源比较陈旧, 不能追随技术发展的脚步进行及时更新, 因此, 我们希望能够在实际教学中改善这一问题, 自主开发一些与时俱进的教学资源。

3. 教学方法评价能力。

介于残疾学员课堂中的听课表现, 在线作业和离线作业的完成情况, 需要残疾教育教师通过这些反馈能够及时地对使用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和调整, 力求使用最能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成年残疾人教育教师的素养是影响成年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目前, 本研究讨论得还不是很充分, 随着实际工作的展开, 结合工作经验, 我们会进一步研究和总结这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孙宏安.教师的人文素养[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4 (2) :5-9.

成年残疾人的康复原则 篇3

【关键词】未成年学生 学生伤害事故 学校责任 归责原则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14-03

近年来,我国学生校园伤害案件频频发生,由此引发的纠纷与日俱增,这些伤害案件的发生给学生、学校、家庭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也引起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事故发生之后只有正确认定学校的责任,依法妥善处理赔偿问题,才能依法保护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本文仅就目前我国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案件中学校应承担的赔偿责任问题结合具体的司法案例进行探讨,对处理此类事故的归责原则从实务上进一步分析,明确学校对学生所承担的民事责任,更好地保护受害学生的利益,同时也保障学校及受害学生间利益的平衡。

一、学生伤害事故的界定

根据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

2010年7月1日实施的《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至四十条就学生伤害事故责任也进行了规定,虽然《侵权责任法》对于如何界定校园伤害事故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根据该法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的内容可对学生伤害事故进行更明确的界定。根据《侵权责任法》,学校包括了各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权责任法》只规定了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特殊保护,排除了18周岁以上的在校生,因此该法的规定所涉及的学生伤害事故只针对学校中的未成年学生。而且伤害的范围仅限于人身伤害,不包括财产损害。伤害事故发生的时间范围包括了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这段时间除了包括常规的教学时间外,还包括课间休息、学校安排的自由活动和课外活动期间及住宿期间。校园伤害事故发生的空间范围通常是指在学校校园内,但也包括因学校教学活动、组织校外活动或因学校管理疏忽而发生在校园外的伤害事故。例如,广西来宾市某小学有两名小学生于2012年4月20日下午结伴上学,因迟到学校大门已锁,两人进不了学校,就到学校附近的公园玩耍,其中一名学生到公园里的水塘游泳,不幸溺亡。虽然此事件发生在校园外,但学校也存在着管理上的疏忽。学校有家长的联系电话,却没有将该学生未到校的异常情况告知其父母,这一伤害事故的发生与学校管理上的疏忽是有一定的因果关系的。因此此类伤害事故也属于本文所论述的范围。在上述案件中,法院判定学校承担了10%的赔偿责任。

二、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责任归责原则的适用

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要正确确定伤害事故中学校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就要明确在不同情况下应适用的归责原则。《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至三十九条从法律层次上确定了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针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则适用推定过错责任原则。虽然这两个原则是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主要归责原则,但是根据《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在一些特殊情形下处理学生伤害事故还可适用其他民事责任归责原则,归纳起来,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包括以下几种:

(一)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是以加害人对受害人的损失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为加害人承担侵权行为责任必备要件的归责原则。在过错责任下,对一般侵权责任行为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受害人有义务举出相应证据表明加害人主观上有过错。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这一规定适用的就是民法中的过错责任原则。根据此规定,学校对在校学生中具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的伤害事故承担侵权责任的情形仅限于未尽教育、管理职责,即只有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过错,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而且受伤害学生及其监护人需要承担证明学校有过错的举证责任。下面我们从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该原则的具体运用。

2011年10月10日晚南宁市邕宁区某乡镇中学下晚自修课时,15名学生打闹,不时往厕所乱扔石头,结果砸伤了一名学生小孙的眼睛,造成该学生八级伤残。经学校调查了解,确定当时小陆等15名学生在场,并出具了事故调查报告。但学校无法确认具体是谁砸的。2012年6月6日,小孙将小陆等15名学生及其父母、学校起诉至南宁市邕宁区法院,要求他们赔偿残疾赔偿金、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共21.5万元,学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小陆等15人均为未成年,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其对于投掷石头可能导致他人受伤的危险性具备认知和判断的能力。因此,他们在主观上存在过失。他们的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负有法定的监护责任,应承担本案的民事责任。本案事故发生的地点是在学校内,时间是在学校晚自习下课后,学校未能制止学生乱投石头,未尽到对学生的管理、教育、保护职责,对小孙受伤事故的发生存在过错,应承担本案30%民事责任。南宁市邕宁区人民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小陆等15人父母赔偿小孙各项损失70%即10.8万元,平均每人赔偿7000多元,并互负连带责任;某乡镇中学赔偿小孙总损失的30%即4.6万元。

在本案中,法院的最终判决是认为这一案件发生在校园内,学校未尽到对学生的管理、教育、保护职责,对小孙受伤事故的发生存在过错,因此承担30%的过错责任。本案所适用的就是过错责任原则,法院判决学校承担责任的依据就是《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九条。虽然是学校的其他学生直接造成小孙的伤害,但学校对于自己在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过错仍须承担一定的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四十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这是学校在校外第三人对在校学生实施侵权行为并导致损害时,学校承担补充责任的一种规定。学界中有学者认为补充责任也是一个归责原则,实际上它只是一种责任形式。只有学校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并且只有在加害人无法确定或者虽能够确认加害人,但加害人或者对损害负有赔偿责任的人的无力承担全部责任时,才会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学校承担的这种补充责任仍然是一种过错责任,其承担责任的前提是学校有过错,如果学校已经尽到相应的管理职责,则不需要承担补充责任。

(二)过错推定原则的适用。过错推定原则是指在特殊侵权行为中受害人只要能够证明损害事实、违法行为和因果关系,如果加害人不能证明损害的发生自己没有过错,就从损害事实的本身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并为此承担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实际上是过错责任的一种特殊形态,只是对于证明过错的有无实行的是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根据《侵权责任法》,学校在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伤害事故责任中适用的是过错推定原则,该归责原则比过错责任原则更为严格。《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根据此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一旦受到伤害,学校就必须承担责任,除非学校有证据证明已经尽到了管理和教育的职责,否则就推定学校有过错。也就是说如果学校不能举证证明其无过错,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来说,其认知能力、自我保护意识等都较差,事故发生后往往缺乏举证能力,《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减轻了学生一方的举证责任,加大了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该规定无疑是合理的。下面我们同样通过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2011年6月20日上午,在柳州市鹿寨县某幼儿园上学的4岁男童小鹏在老师的组织下在幼儿园里的淘气堡游乐设施内做游戏时不慎摔伤,导致左臂肱骨远端皮质骨折。小鹏因本次事故损伤左上肢构成十级伤残。小鹏的家长要求幼儿园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损失,遭到园方的拒绝。于是,小鹏的家长将幼儿园诉至法院,索赔各项经济损失。

鹿寨县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幼儿园内的淘气堡游乐设施经检验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法院认为,年仅4岁的小鹏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在幼儿园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应当承担责任。但园方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被告幼儿园对园中的幼儿具有教育、管理、保护的职责,但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小鹏和其他孩子一起做游戏的过程中,没有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导致小鹏身体受伤。幼儿园采取的简单安全措施,不足以防止致小鹏身体受伤的事故发生,故被告幼儿园应承担赔偿责任。2012年9月19日,鹿寨县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幼儿园赔偿给小鹏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鉴定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合计4.4万余元。被告幼儿园不服该判决提起了上诉。二审法院驳回了上诉,维持原判。

该案的原告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幼儿园承担责任的原因仍然是因为没有尽到相应的管理和保护的职责,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孩子做游戏的过程中,没有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幼儿园也是存在过错的。幼儿园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虽然证明了自己的设施符合安全标准,但其无法证明自己尽到了管理和保护职责,因此仍须承担过错责任。这个案例就是过错推定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侵权责任法》中的这一原则性规定加大了对学生的保护力度,同时加大了学校承担责任的几率,有利于学生伤害事故的妥善处理。

发生在幼儿园的这起伤害事故也给学校敲了个警钟,学校在组织活动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各种风险,针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学校要承担更为严格的管理和保护义务,学校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都应该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孩子的人身安全。

(三)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是指只要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不问其主观上有无过错,均应承担民事责任。对于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归责中是否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学术界中有不同观点。有些学者反对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但笔者认为,虽然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是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责任归责中的主要原则,但它们并不能涵盖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责任归责的所有原则,《侵权责任法》只是对一些特殊的侵权情形进行了特殊的规定,但并不等于说其他的条款和其他的法律对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都不适用。在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中,只要出现符合《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规定的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情形,都应该适用该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适用,不能随意扩大或者缩小其适用范围。《民法通则》的一百二十一条至一百二十四条都规定了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情形,主要包括产品缺陷致人损害、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环境污染致人损害、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等损害赔偿案件。《侵权责任法》中也规定了一些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情形,例如第四十一条、六十五条、六十九条、七十二条、七十三条、七十四条、七十八条、八十六条等,根据这些法律条款的规定,学校如果有符合上述条款规定的情形造成学生伤害的,也应该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学校伤害事故中常见的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情形有学校制作或者采购回来的出售给学生的食品、药品等存在缺陷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进行高危险作业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饲养或管理的动物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因学校原因造成产生环境污染而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因学校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等。在这些情况下发生的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无过错责任。例如,2010年10月21日,广西柳江县某小学一栋两层教学楼二楼走廊护栏发生坍塌事故,导致27名学生坠落并不同程度受伤。类似事故学校无论有无过错,均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四)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公平责任原则是指当事人双方对损害的发生均无过错,在法律没有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而只由一方承担损失又显失公平时,依据公平的原则由当事人公平合理地分担损失的一种归责原则。《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及《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四条都是对公平责任的原则性规定。《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根据这些法律规定,对于某些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没有过错,受害学生也没有过错的情形下,可以适用公平责任原则。下面这个案件就是适用这一原则的典型案例。

蔡某是广州某小学的篮球队员,在一次篮球队组织训练过程中,蔡某与他人争球时被绊倒在地造成骨折。经鉴定,蔡某的伤构成9级伤残。蔡某及其父母认为学校应对此负责,于是将某小学告上法庭,要求学校赔偿包括伤残补助费及医疗费等费用14万元左右。

广州市荔湾区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的身体损伤是因为被他人绊倒,与场地状况无直接的因果关系;另外篮球运动具有一定危险性,比赛中允许有合理的冲撞,所以造成损伤,行为人行为也不具违法性。所以法院判定被告在事故中无过错。但法院认为,原告蔡某是为了被告学校的利益才造成损伤的,如由原告承担损害后果有失公允。作为受益人,被告在原告受损害不能获得赔偿时,应依法给予原告蔡某一定的补偿,遂判处学校一次性补偿伤残学生3万元。

法院在处理上述案件中所适用的就是公平责任原则,在该事故中学校和受伤害学生双方均无过错,但如果仅仅由受伤害的学生蔡某自己承担全部损失是不公平的,因为原告是为了学校的利益才造成损伤的。如果在处理学生伤害事故过程中仅仅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学校在此次事故中是不承担任何责任的,这显然不能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虽然《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学校无责任的,如果有条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本着自愿和可能的原则,对受伤害学生给予适当的帮助。”但是此规定对学校并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如果学校不愿意或者没有条件给予受伤害学生一定的经济帮助,学生的合法权益仍然得不到维护,这样的结果无疑会打击学生参加学校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本案在双方均无过错的情况下适用公平责任原则,使学校和学生双方公平合理地分担损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受伤害学生的损失,充分维护了受伤害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保护了学生参加学校活动的积极性。

总之,处理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时,在具体实践当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具体案情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妥善处理,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不伤害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使各方的合法利益都得到公平的维护,从而保障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建伟.民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2]王克础.15名学生乱扔石头致人伤残,15名家长被判赔10.8万元[N].南国今报,2013-01-23

[3]钟华,尹嘉嘉.男童玩耍摔伤 幼儿园需担责[N].南国今报,2013-04-02

[4]柳丽娜.中小学学生伤害事故责任归责原则新思考——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1(7)

【基金项目】来宾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LBJK2012B019)

【作者简介】陈丽洁(1972-),女,广西金秀人,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民商法学。

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主要内容 篇4

(1)掌握残疾人功能障碍情况及康复治疗、家庭病床、双向转诊和健康指导等需求,纳入居民健康档案。

(2)根据残疾人的需求及基层卫生机构的职能、条件,为有关残疾人提供相应的社区康复服务。

——为偏瘫、截瘫、脑瘫、截肢、小儿麻痹后遗症、骨关节疾病等肢体功能障碍者,制定训练计划,指导在社区和家庭开展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做好训练记录,进行效果评估。

——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和心理咨询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采取家庭治疗、定期门诊等方式并依托社区内工疗、农疗和娱疗站等机构,对康复期的精神病人进行治疗和综合性康复,督促病人服药,监护随访病人,规范填写表卡,预防病情复发,对重度急性期和复发的病人及时转诊。帮助各类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鼓励残疾人亲友理解、关心残疾人,积极参与社区康复活动。

——在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视力障碍者进行眼科常规检查。早期发现低视力者,开具转介证明,转介到相应的眼科专科诊疗单位,及时随诊,掌握诊疗情况,指导患者到康复服务专门机构就医;将白内障患者转介到条件具备的医疗单位,接受相关咨询、治疗。

——对聋儿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转介到有关部门,监测聋儿病情发展、变化,指导聋儿使用助听器,协助康复服务专门机构指导聋儿及家长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并接受相关咨询。

——做好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发现发育迟缓儿童,及时转介到有关部门进行智力和生长发育测评,指导家长开展训练,做好记录,进行评估。

(3)将残疾预防与康复知识的普及纳入居民健康教育,举办培训班、发放普及读物、开展康复咨询和指导。

(4)根据残疾人的需要,提供用品用具的信息、选购、适配、家庭租赁、使用指导以及简易康复训练器具制作等服务。

成年残疾人的康复原则 篇5

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主要成效 目前我县共有各类残疾人24239人(第二次抽调口径),占全县总人口的6.36%。其中持有《残疾人证》的残疾人为6091人,占总人口的1.6%。有残疾人家庭5830户,占全县总户数的4.77%。持证残疾人中,肢体残疾3331人,占54.7%;听力残疾511人,占8.4%;言语残疾269人,占4.4%;精神残疾552人,占9.0%;智力残疾657人,占10.8%;视力残疾771人,占12.7%。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嘉善县残疾人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与此相适应,我县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方式,扎实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努力为各类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残疾人的功能,提高了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残疾人康复工作组织服务网络逐步健全。早在1997 年,我县就成立了嘉善县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织协调全县残疾人康复工作。2002年,全县162个行政村、26个社区、27个残疾人相对集中(20人以上)的福利企业完成了残疾人协会的组建工作。后又相继建立了县肢残人协会、县聋人协会、县盲人协会、县智残人亲友会、县精神残疾人亲友会五个专门协会。2004年县政府善政办[2004]40号文件,转发了县残联等6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和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主要措施,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2005年,各镇相继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残联、卫生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镇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残疾人康复中心,并逐步推进社区(村)康复站点建设,目前已建11个康复示范站。县、镇、村三级组织服务网络的日益健全,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2、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开局良好。积极推进社区康复工作,把康复服务引入残疾人家庭。确定杨庙镇为社区康复工作试点乡镇,向该镇赠送了康复器材,进行了康复器材进家庭活动。开展了康复需求调查,分别于2006年、2007年开展了两次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详细了解残疾人分布、残疾类型、家庭情况、康复服务需求、康复目标等情况,并全部建立了康复档案。

3、各项残疾人康复工作成绩显著。积极开展 “助听”、“助盲”、“助行”等康复重点工程,使众多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十五”期间,全县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814例;语训聋儿26名;系统康复训练低视力患者48名、智残儿童42名、脑瘫儿童14名、肢残成人72名;装配假肢和矫形器95例;供应残疾人用品用具750件,免费赠送轮椅90辆。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顺利通过验收。

4、残疾人康复救助政策日趋完善。出台了《嘉善县对残疾人实行照顾扶助的规定》。从2003年起,县残联出资为全县特困残疾人支付城乡合作医疗参保金,增强他们抗御疾病风险的能力。出台《嘉善县特困精神病患者分级负担实施办法》(善政办[2003]39号),2007年善政办[2007]6号文件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截止2007年6月,全县共有146人次精神病患者享受了此项优惠,县一级分级负担费用近58万元。今年,我县又出台了贫困精神病患者长期服药门诊补助政策,已补助贫困精神病患者148人。对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县残联补助500元,县一院、县中医院补助500元;对残疾人装配假肢、聋儿语训、购买助听器等实行补助。残疾人有轮椅需求的,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就予以赠送。

5、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宣传教育不断加大。这几年来,我县紧紧抓住“全国爱耳日”、“爱眼日”、“全国助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盲人节”、“国际残疾人日”等特定时机,通过上街设摊咨询、义诊,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康复知识进社区、进家庭,广泛开展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残疾预防意识,增强残疾人自我康复意识。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过近几年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县的残疾人康复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对照“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要求,按照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来讲,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主要表现在:

1、专业康复医疗机构匮乏。受人力、财力、场地、技术等资源限制,社区康复只能完成残疾筛查、诊断,建立康复服务档案,基本的康复治疗和训练,康复知识普及和残疾预防以及转介服务等工作。同时,社区康复员

一般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专科医生,对于一些中、重度身体功能障碍者或者一些对康复技术要求较高的人士,必须通过转介服务送到专业康复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此外,社区康复人员也需要专业康复医疗机构对其进行康复理念的灌输,康复知识的培训。目前,我县县级医院中仅有第一人民医院设有康复科,县残疾人康复中心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立项;位于惠民镇的县精

神病康复中心(精神病医院),由于床位和医疗用房条件限制,每年能安排的住院人次仅约100人次,不能满足全县精神病人住院的需求,仍有许多病人由于床位紧张不能收住入院而预约在外,急候入院,精神病人“住院难”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2、康复工作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全县镇级康复指导员都由乡镇卫生院医生兼任,不是学康复专业出身,康复知识贫乏,起不到指导村级康复员的作用;而村级康复员一部分由村残协分管领导或妇女主任担任,一部分由村卫生室医生担任,相对康复的专业化要求来说,这支康复工作队伍素质更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康复工作队伍不稳定。康复工作是政策性、业务性都很强的工作,培养一个懂业务、懂政策、能实操的康复工作人员需要长期的积累。但目前,我县康复工作人员稳定性不够,部分新到岗人员培训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

3、康复对象的康复积极性总体还不够高。在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残疾人及家属对康复缺少认识,不了解康复,不知道通过康复可以改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也有的残疾人有康复方面需求,但因种种原因,如费用,精力投放等问题,对康复畏而却步,表现不积极、愿望不强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思想认识还未真正到位。残疾人康复工作起步很早,残联工作开始之初,就有了残疾人康复工作。应该说对残疾人康复工作有着比较好的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一是超前论,认为目前残疾人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没有更多的财力、精力去进行医疗康复,现在强调康复为时尚早;二是产出论,认为康复投入大,而真正参与的残疾人并不多,总体上效果不理想;三是简单论,认为康复就是装装假肢、送个轮椅、配配助听器什么的。认识上的这些偏差,导致一些部门、一些同志对康复工作重视不够,力度不大,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康复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康复投入机制不够健全。康复是残疾人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形象工程。康复机构的建设、运行,残疾人开展康复训练,为贫困残疾人康复提供救助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我县残疾人康复经费投入多年来变化不大,从2000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预算内资金6万元,其余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列支,社会资金筹集缺乏顺畅渠道和有效手段。

3、康复宣传不够深入。尽管在宣传上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总的来说,宣传的面还不够广,程度不够深,缺少生动感人的残疾人康复典型事例,说服力不够强,面对面向残疾人及其家属宣传教育也没有完全做到位。

三、进一步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于残疾人康复工作,上级有明确要求,县里也有文件规定。结合前几年的实践,在今后具体工作中,要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以期顺利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

1、增强一种认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阐述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大意义,全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基本内涵和根本要求,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同时指出,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我县更好地开展残疾人工作指明了方向。从我县实际来看,我县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也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更好地解决残疾人面临的困难,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康复,是残疾人工作永恒的主题,是残疾人生活学习和就业的基础。通过康复,可以使残疾人更好地恢复和补偿功能,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推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目前,我县持证残疾人康复需求比例已达到71.7%。对此,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对残疾人康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力度,不断调整工作重心、创新工作方法、转变工作模式,全面提高残疾人康复工作水平,让更多的残疾人从中受益。

2、抓好二个重点(1)全面推进社区康复工作,夯实残疾人康复工作基础。社区康复是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重要依托。一是要认真开展摸查本地社区康复资源和康复需求调查工作,搞好康复需求调查,深入残疾人家庭,切实了解和掌握残疾人康复需求,摸清底数,建档立卡。二是要做好与卫生、民政等部门的协调、整合,真正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利用现有卫生服务网络、技术队伍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中的主体技术和载体作用,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康复护理、日间照料、亲友培训、训练指导、用品用具选用咨询转介等服务。三是切实抓好自身队伍建设,发挥好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残疾人亲属以及各类社区工作者、义工的作用,配备好社区康复员。四是要加快社区康复示范站建设,根据区域面积和残疾人数量状况,逐步加快社区康复示范站建设,力争做到“七有”,即有训练和办公场所,有康复训练器材、有专(兼)职医生、有工作制度和服务内容、有规范的档案和表卡、有宣传普及读物、有训练记录等。(2)继续实施重点康复工程。重点康复工程是加速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要抓手,多年的实践证明,重点康复工程,声势大,影响面广,成效明显。要继续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助听”、“助行”等一批康复重点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扩大残疾人康复服务范围,最大限度地让残疾人获得功能恢复或补偿。开展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和矫治手术,巩固白内障复明无障碍建设成果,开展成年智力残疾人康复和生活技能训练,精神残疾人防治康复,开展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加强残疾人辅助用具的供应服务工作。

3、注重三个方面 一是要注重残疾预防。建立健全出生缺陷预防体系,避免常见、重大缺陷和先天残疾的发生;加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交通安全工作,从源头上减少残疾发生;倡导早期干预和早期训练,控制残疾程度的加重。利用妇幼保健网络,健全出生缺陷干预体系,积极开展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工作。二是要注重宣传教育。以“爱耳日”、”爱眼日”、“精神卫生日”、”防治碘缺乏病日”等为契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关的公益宣传服务,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宣传康复知识。同时,要加大对残疾人及其家属,社会工作者的培训力度,传授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提高残疾人自我康复意识。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劳动保护、交通安全等宣传工作,努力预防各类致残事故的发生,努力营造良好的残疾人康复工作环境。三是要注重形成合力。残疾人康复工作是一项跨部门、多领域、综合性的社会化工作,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需要调动政府和社会两方面积极性。残联作为残疾人工作的统筹部门,要主动加强与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和联系,积极争取财政、卫生、教育、计生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康复工作,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切实解决残疾人康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

成年残疾人的康复原则 篇6

构康复训练设备采购

(文件编号:2016-0101DJJLZFCG)

谈 判 报 告

采购人名称:肇庆市鼎湖区残疾人联合会 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肇庆市鼎建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编写日期:2016年1月20日

鼎湖区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机构康复

训练设备采购

(采购文件编号:2016-0101DJJLZFCG)

谈判报告

肇庆市鼎建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依法组建的谈判小组,于2016年1月20日下午15:30在广东省肇庆市端州三路24号肇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403标室就鼎湖区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机构康复训练设备采购(采购文件编号:2016-0101DJJLZFCG)进行了竞争性谈判,现将谈判情况报告如下:

一、采购项目基本情况:

1.采购人名称:肇庆市鼎湖区残疾人联合会

2.项目名称:鼎湖区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机构康复训练设备采购 3.文件编号:2016-0101DJJLZFCG 4.采购预算:50万元人民币

5.采购项目公告发布媒体:①广东省政府采购网:.6.采购项目公告发布时间:2016年1月12日

二、购买谈判文件的响应单位3家,分别是:南宁利工文特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易理商贸有限公司、南宁康灿商贸有限公司。

三、参与谈判的响应单位3家,分别是:南宁利工文特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易理商贸有限公司、南宁康灿商贸有限公司。

四、有效谈判的响应单位3家,分别是:南宁利工文特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易理商贸有限公司、南宁康灿商贸有限公司。

五、谈判小组及监督机构

谈判小组由采购单位委派1人,政府采购专家库随机抽取2人,共3人组成。谈判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沈均南、黎伟达、邓妙华(其中:谈判组长为沈均南)

六、无效谈判名单及无效的理由:无内容。

七、谈判方法和标准:

根据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的前提下,以提出最低报价的供应商作为成交供应商的原则确定成交单位。

八、谈判情况及说明:

谈判小组对各供应商的响应文件中对报价是否优惠,维修服务、产品售后服务时间等问题要求进行澄清。

响应供应商在澄清,进行了最终的报价。

详见附表。

九、谈判结果:

1.谈判小组进行综合评议。对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均能符合谈判文件规定最低要求的竞价单位,报价最低供应商列为推荐成交的候选对象。

2.经过谈判小组对所有有效响应文件进行比较、评审,根据谈判文件要求推荐 :南宁康灿商贸有限公司(报价大写:肆拾玖万玖仟元整,小写:499000.00元;)为第一成交候选人。推荐:南宁利工文特教设备有限公司(报价大写:肆拾玖万玖仟叁佰元整,小写:499300.00元;)为第二成交候选人。推荐 :上海易理商贸有限公司(报价大写:肆拾玖万玖仟陆佰元整,小写:499600.00元;)为第三成交候选人。

特此报告。

谈判小组成员签字:

1、2、谈判小组组长签字:。

业主代表:。

残疾人康复宣传资料 篇7

一、白内障复明手术

什么是白内障

在正常人的眼睛内部,虹膜的后面有一个双凸形透明体,这就是晶状体。晶状体浑浊比较明显或达到影响视力的程度者,称为白内障。

引起白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外伤性、放射性、先天性、糖尿病性白内障等有比较明确的病因外,其他白内障的形成过程情况相当复杂,还没找到明确的病因。临床上白内障可分为老年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白内障等几种类型。白内障可导致视力残疾,但只要通过手术摘除浑浊的晶体,代之以其他相应的透明体就可以使视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二、聋儿听力语言训练

听力残疾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双耳听力损失,而不能进行正常听力语言交往。

主要康复措施:

1、早期发现,检测残留听力,早期干预;据此用仪器选择配戴合适的助听器,以补偿听力;而后进行听力语言训练;

2、重度听力损失的聋儿(一级聋),应尽早检测、诊治,植入人工耳蜗,而后进行听力语言训练;

3、到聋儿康复机构进行听力语言训练或由专业人员指导在家庭进行训练,训练的最佳年龄是0-7岁,训练时间至少半年以上,长期坚持才有效果。

4、聋儿家长应掌握聋儿康复的知识,掌握聋儿语训的方法,坚持在家庭和日常生活中对聋儿进行语言训练,只有家长配合好,才能使聋儿得到康复。

三、肢体残疾康复

指由于四肢残缺或躯干麻痹、畸形,导致人体运动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或功能障碍;

主要康复措施:

1、手术矫治:

常用方法:矫正畸形,肌腱移位,关节融合,下肢长短平均术等;

2、功能训练:物理运动疗法(PT),作业治疗(OT);

常用方法:被动运动(常用推拿、按摩、牵引等方法,解除或缓解挛缩);助动运动(借助辅助支具如助行器、拐杖、支架等器材进行活动);主动运动(常用抗阻力器、沙袋、弹簧等作肌肉抗阻力锻炼)。

3、使用特殊用品用具及辅助器具:如假肢装配,矫形器应用,轮椅等。

四、精神病防治康复

在社区政府领导下,大力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模式,建立组织管理、技术指导、康复服务网络;采取药物、工疗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个人家庭生活、职业和社会功能,促使回归社会成为自食其力者,减轻残疾者及家庭的痛苦,维护社会治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主要康复措施:

1、监护服药:为每位病人建立3人监护小组(病人家属、社区医生、居委会干部),或家庭病床,定期随访,记录病情,监督按时服药,进行治疗康复指导、心理疏导,解决困难,防止自伤和危害他人及社会;

2、开展工疗:兴办福利性工疗车间或农场,街道兴办工疗站安排精神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开展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和文体娱乐活动,同时进行医疗监护。

3、参与社会:病情轻或稳定控制的病人,创造条件使其回归社会,参加正常社会生活、工作和学习。

五、残疾预防

广泛宣传,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减少控制残疾发生,重点做好补碘宣传。

主要预防措施:

1、一级预防:做好优生优育计划免疫,安全防护减少事故重视环保,重视精神卫生,预防疾病发生;

2、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造成残疾;

3、三级预防:积极进行康复治疗,进行康复训练防止残疾导致残障。

残疾人康复知识

一、白内障治疗与康复

(一)、什么是白内障?

晶状体混浊称为白内障。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虽不能预防,却可以手术治疗,经济而且有效的手术治疗可以大大减少白内障盲人。

(二)、白内障分类

白内障可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

1、按病因:分为老年性、外伤性、并发性、代谢性、中毒性、辐射性、发育性和后发性等白内障。

2、按发病时间: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白内障等。

3、按晶状体浑浊形态:分为点状白内障、冠状白内障和板层白内障等。

4、按晶状体浑浊部位: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后囊下皮质性白内障等。

(三)、白内障的症状

缓慢渐进性视力下降,通常经过数月或数年,累及单眼或双眼。可有眩光,色觉减退及近视程度增加,这些症状取决于晶状体混浊的位臵和密度。

(四)、白内障的治疗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手段。手术基本方式是摘出混浊的晶状体,植入透明的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手术的目的主要是增视。

1、手术适应证

视力下降,影响工作和生活时,即可手术。

2、术前检查

白内障术式的选择应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眼部情况和技术,设备条件而定。术前要做全身检查。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应先控制病情后再做手术;有条件时可在术中进行心电监护,以保证手术的安全,对有糖尿病的病人,应先控制血糖,空腹血糖应控制在8mmol/L以下才能手术。在全身或局部有急慢性炎症时应先予治疗。对于同时有眼部病患者应慎重决定手术时机、方式或次序。例如,有慢性泪囊炎者应先行鼻腔泪囊吻合或泪囊摘除术,对于有青光眼者可考虑作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术前眼部检查包括视功能(光觉、光定位、色觉)、眼的常规裂隙灯检查、眼压测定。对可疑有眼底病变时,可作视觉电生理检查、眼的A/B超检查、黄斑功能检查等。对于曾做过内眼手术者根据需要应该做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测定。

术前可根据以上检查,大致评价待手术眼的条件,估计术后视功能恢复情况,并为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危险因素做好准备,手术前1-3天可用广谱抗生素滴眼液滴眼,以防感染。

3、手术方式

目前认为最理想的手术是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和超声晶体乳代吸出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

4、术后护理

术后第一天换药,然后隔天换药,间隔时间逐渐延长。术后恢复需3个月时间。术后患者每天滴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混合滴眼液4-6次,时间约2-3周,必要时需用结膜下注射抗生素。

应鼓励眼部手术的患者从术后第一天起就开始行走、活动在。告知患都不要揉眼,术后一周内不能洗眼。

术后应注意前房积血、眼压升高,虹膜脱出。术后早期浅前房、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

(五)导盲知识

1、选择盲杖:盲人独立行走要依靠听力和盲杖,因此,选择盲杖至关重要。标准盲杖的颜色为白色,手柄下方10厘米处有红色标志; 既盲又聋的人,应使用红白相间的盲杖。

2、正确握杖:根据自己的习惯,可选用右手或左手持杖,将拇指放在杖的里面,食指延伸贴在盲杖上,其他三个指头在杖的下面弯曲,轻轻握住。

3、盲杖的位臵:将盲杖横放在身体的正前方距脚尖约1米的地面上。

4、手腕动作:持杖行走时,将肘部稍微弯曲靠近身体。握杖的手最好保持在身体前方的正中央,这样可以使行进的方向正直。要用手腕控制盲杖的左右摆动,使盲杖的下端在身体前方均匀地左右移动,不要移动整个手臂。

5、摆动幅度:行走时,盲杖在地面上左右轻轻摆动,摆动的幅度,要比身体略宽些,以确保前方路面没有障碍物,盲杖的下端不可从一面跳向另一面,而应在地面上划动,否则容易漏掉地面上的障碍物。

6、协调步伐:盲杖向左摆动时,要迈出右脚,反之,盲杖向右摆动时,要迈出左脚。

7、如保识别和绕开障碍物:识别盲杖碰到的障碍物,应用另一只手顺着盲杖轻轻滑下,直到触摸到物体;如要绕开过障碍物,应先用盲杖探出一条可以行走的路。上下楼梯时,可先用盲杖下端敲击台阶边缘和探察台阶的高度、宽度,然后再行走。沿草地、篱笆、墙壁边缘行走时,要先用盲杖触其边沿或壁,然后反复摆动,探出道路,便可行走。

二、听力语言残疾康复

配戴助听器坚持长期不懈的康复训练,是实现聋儿聋而不哑的根本措施,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听觉训练:其目的是尽早利用聋儿的残余听力,培养他们注意聆听的习惯,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对日常各种声音的辨别和理解能力。

发音训练:可通过以下五种训练来进行:(1)呼吸训练;(2)舌部训练;(3)口部运动训练;(4)嗓音训练;(5)鼻音训练。

语言言语训练:包括听话和说话两个方面。

三、肢体残疾康复

(一)偏瘫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

偏瘫的治疗除了必要的药物介入外,主要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治疗、心理治疗、文体治疗、传统的物理疗法、祖国传统医学等。

运动疗法:是通过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来改善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的总称。主要内容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增强肌力训练、姿势矫正训练和神经生理学疗法等。

作业疗法:它主要包括机能障碍的评价与训练、认识和知觉训练、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训练、自助具的选择制作、环境改造的设计和指导、开具轮椅处方等等。

语言治疗: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多途径的刺激引发并强化患者的正确语言反应。心理治疗:主要方法为支持性心理治疗、理性情绪疗法和行为疗法等。

文体疗法:是采用体育运动项目及娱乐项目对患者进行训练,使患者的身体机能得到改善、提高,并且可以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的一种方法,轮椅技巧、偏瘫体操和各种球类是主要内容。

传统的物理疗法:对偏瘫的康复也有特殊的作用。尤其水中运动疗法是通过水的浮力等作用,使患者的肢体在水中更容易完成正确的运动。祖国传统医学早已用于治疗偏瘫,特别是利用针灸配合肢体运动具有独到之处。

(二)截瘫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

1、物理疗法:徒手或借助器械,综合应用水疗、电疗、光疗等手段,改善全身各个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残存肌力,增强肌肉耐力,恢复协调和平衡能力,使截瘫病人学会翻身、起坐和床与轮椅之间及轮椅和厕所之间的转移动作。

2、作业治疗: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特点,从日常生活活动、生产劳动或闲暇活动中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作业活动,对患者进行训练,提高患者身体的综合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使患者掌握进食、穿衣、入厕等日常生活动作,并学会一些基本的职业技能,在出院后能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劳动的需要。

3、康复工程:为患者定做一些必要的支具或娇形器,借助双杠、助行器或拐杖,使患者恢复站立能力,并能在小范围内步行。

4、文体治疗:选择患者力所能及的一些文娱体育活动进行功能恢复,如轮椅篮球、台球、网球、乒乓球、射箭、击剑、轮椅竞速、旅游等,一方面恢复其功能,另一方面使患者得到娱乐。

5、中医治疗:利用祖国传统医学,进行针灸、按摩、电针、中药离子导入等治疗,有助于截瘫病人残余肌力的恢复和大小便的功能改善。

6、截瘫者康复的主要环节

一般截肢手术完成后约在14天左右拆线,拆线后即需进行残肢弹力绷带包扎。为防止残肢水肿及促进残肢成熟,要进行残肢的拍打,使残肢皮肤增厚,提高残肢耐受力,为安装假肢做好准备。同时应根据截肢的不同部位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大腿截肢患者主要进行髋部的肌力训练及预防畸形发生,具体方法是:患者俯卧位后伸大腿训练臀部肌力,卧位向上抬腿,训练大腿外侧肌力。注意保持髋关节的正常位臵,不要长期坐位,防止出现髋关节屈曲畸形。

小腿截肢患者主要训练膝部肌肉力量,进行患肢的伸膝及屈膝肌力训练。注意保持膝关节的伸直位和防止膝关节的屈曲畸形。

上肢截肢后的患者,首先应进行利手交换训练,配合健侧上肢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并活动肩肘关节等关节,进行残存肌肉的肌力训练。

安装假肢后,要先学会熟练的穿脱假肢,然后再进行使用假肢的训练。下肢假肢训练从站立平衡开始,到扶拐或步行器行走,到独立行走及适应各种不同路面的行走训练及保护性训练。上肢假肢训练主要有开闭手、屈肘、锁肘、开肘锁、物体的拿放移动、日常生活的穿脱衣服、开门、写字、打电话等。

四、智障儿童童康复

何为智障

智障一般是指“在发育时期就出现的一般智力功能明显低下同龄水平,同时存在着适应性行为的障碍”。界定“智障”的三个指标:

智力障碍的发病通常在发育年龄阶段——18周岁以前。

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即智商低于人群均值两个标准着,也即智商在70以下。

适应性行为障碍——即指个人生活和履行社会职责有明显的障碍。智障的分类

根据智商的高低分为三种程度:

轻度智障-智商在50至69或智龄在8-12岁之间。中度智障-智商在25至49或智龄在2-7岁之间。严重智障-智商在25以下或智龄在2岁以下。怎样尽早确诊孩子是否智障 智力诊断

智力诊断是对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作诊断,确定他的智力水平是哪一个等级,有多少智商分数。智力测验是由临床医生或心理学工作者完成,常用的量表有:比奈智力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诊断还包括患儿的家族史、出生情况、平时情绪、性格、不良习惯、作业完成、行为表现等各方面。如何康复

智障儿童童的康复主要通过专门的康复训练、教育来进行,可在家庭或专门机构。越早期训练效果越好。主要有:感知能力训练、运动能力训练、语言与交往能力训练、认知能力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六大方面:

◆感知能力训练

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训练,利用婴幼儿的感觉器官去接触、探索、学习周围的环境。

◆运动能力训练 ——大运动训练

大运动是指身体姿势或全身的动作而言,如俯卧、抬头、翻身、爬行、独坐、独站、行走、跑步、跳等。

——精细动作训练

精细动作是训练手和手指的动作。如大把抓据玩具、手指捏取物件、引线穿珠、握笔写字等。

训练时必须注意由大至小,由易到难,逐步加深。语言与交待能力训练

语言是思维的手段,是与人交往的工具,对于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小孩来说极为重要,智障儿童童绝大多数都有语言障碍,因此康复训练中,语言训练占极其重要的位臵。

认识能力训练

认识能力主要是指认识事物的能力,智障儿童童这方面的能力很差,主要原因是认知能力建立在概念上,而概念要用语言表达。智障小孩语言差,不能用语言表达概念,因而认识能力就是很差。

学习的范围有: 身体主要部位名称:

衣物、日常用品的名称及用途; 室内物品、小家电的名称及用途;

认识周围环境,包括通道、楼梯、街道、公厕(男、女标志)、公共场所、交通标志等;

自然环境和知识,包括天气、温度、动植物名称、习性等; 方位、时间、颜色、形状、数量、是非好环等。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生活自理是指儿童在不依赖他人的帮助下,每天必须进行的最基本的动作,主要包括穿衣、进食、个人清洁、如厕等自理能力。自理训练和认知、体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因而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发育水平选择时机,训练越及时,效果越明显。

五、精神病康复

什么是精神病?

精神病是以精神活动失常或者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精神疾患,分轻和重两类。轻者有自知力、要求治疗、能自我照顾生活起居,预后较好。重者缺乏自知力、有幻觉和妄想等症状,与现实脱离,不能照顾自己,失去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预后较差。这里说的精神病主要是重性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躁狂抑郁症。

引发精神病的原因有哪些? 遗传因素。各种疾病创伤。个性和精神刺激。精神病有哪些症状与表现?

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拒绝治疗,拒绝服药。

思维紊乱:说话缺乏逻辑,脱离现实,突然脑子里一片空白或涌现满脑子的思想,表达的意思别人无法理解。

情感反常:如喜怒无常,对事物缺乏兴趣,对别人漠不关心,表情呆板,无缘无故伤人毁物,可有焦虑如坐卧不安,好像将要大祸临头。

意志消沉:终日无所事事,行为不主动,孤僻,欲望减少,不讲卫生,没有追求,缺乏毅力。

有错觉、幻觉、妄想:如把纽扣当成嘴马,把亲人当成仇人;凭空闻到怪味,听到别人议论自己;怀颖有人想迫害自己,深信自己是神仙或名人后代。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家庭护理的重点是什么? 督促患者按医嘱服药,帮助患者管理药物。适当帮助患者料理生活,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防范发生意外,有复发迹象及时求助精神病院。将康复训练贯穿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当中。精神病康复训练有哪些基本方法?

作业疗法:选择有越的活动,安定患者的情绪,学会生活技能。郁闷、愤怒者——陶艺、木工。躁动、失望者——养花、插花。孤独、冷漠者——喂养动物。

编织、刺绣、雕刻、绘图、缝纫、烹调、制作玩具、车床加工、修理旧物等。文体疗法:选择适合患者体力、爱好又没有危险的文娱、体育活动,在娱乐、健身的同时相互合作,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作旅游、演唱、奏乐、体操、打球、下棋、打扑克、听音乐、看电视、逛花园、集体授课、个别谈心、墙报挂图、图书杂志、听广播、讲故事

技能训练:指导患者学习生活和工作技能,并在训练过程中发展际效往能力。要充分考虑到患者日后的生活出路和职业选择,把他们训练成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使他们顺利地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做家务、种地养鸡、学电脑、算账、制作玩具、车床加工、修理旧物……

六、脑瘫儿童的康复

脑瘫儿童康复的基本方针是:通过医疗、心理、教育、社会、工程等方面的干预措施,使脑瘫儿童从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职业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和补偿。

1、全面康复的内容对具有脑瘫高危因素的儿童,应逐步开展全面的康-复,即指通过多种手段,使他们在身体功能、心理、社会职业以及经济能力上获得最大程度的康复,包括医疗康复、教育康复、社会康复、职业康复等。

上一篇:全团动员 异彩纷呈下一篇:全县党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