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蛋鸭的饲养管理

2024-10-12

成年蛋鸭的饲养管理(精选9篇)

成年蛋鸭的饲养管理 篇1

根据鸭舍的结构可分为全封闭式和半开放式饲养。全封闭式饲养指鸭的所有活动场地都在室内;半开放式饲养指鸭的产蛋房在室内, 运动场在室外, 现多数采取半开放式饲养。

圈养鸭的分群及适宜的饲养密度每个鸭群以500只左右为宜。分群时尽量做到品种一致, 日龄相同, 大小一致。青年鸭的饲养密度随鸭龄、季节和气温的不同而变化, 可按以下标准掌握:4~10周龄, 12~20只/m2;11~20周龄, 8~12只/m2。

1 圈养青年鸭的管理

(1) 适当加强运动, 促进骨骼和肌肉发育, 防止过肥。每天定时赶鸭在舍内做转圈运动, 5~10min/次, 2~4次/d。 (2) 多与鸭群接触, 提高鸭子胆量, 防止惊群。 (3) 舍内通宵点灯, 弱光照明。 (4) 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 青年鸭阶段主要预防鸭瘟和禽霍乱。

2 开产前后产蛋鸭的饲养

蛋鸭在150日龄开产, 200日龄达产蛋高峰。这个时期饲养管理的目标是尽快把产蛋率推向高峰。应根据产蛋率上升的趋势不断提高营养水平, 增加日粮的营养浓度和适当增加饲喂餐数, 增加采食量, 以满足产蛋的营养需要。鸭的日平均光照不少于14h, 光照应从短到长逐渐增加, 直至每昼夜光照16h。本阶段饲养管理需注意以下3方面:

(1) 看蛋重的增加趋势。增重势长快, 说明养得好。 (2) 看产蛋率上升的趋势。最迟到200日龄时, 产蛋率应达到90%左右。 (3) 看体重变化。体重维持开产时的体重, 说明饲养管理得当。

3 维持鸭的产蛋高峰期

鸭进入产蛋高峰期后, 体能消耗较大, 健康状况不如产蛋初期和前期。这时如果营养满足不了需要, 产蛋量就会下降, 甚至换羽, 这是饲养难度较大的阶段。为了维持产蛋高峰, 必须注意以下问题:营养上保证满足产蛋的需要, 饲料的营养浓度比上阶段略有提高, 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钙的喂量;每日光照稳定在16h, 不可改变;日常操作程序要保持稳定, 室温最好保持在13℃~20℃。本阶段饲养管理恰当与否, 主要看产蛋率是否稳定在高峰期的标准。

4 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

到产蛋后期产蛋高峰已难以继续保持, 但对于高产品种来说, 如饲养管理得当, 仍可维持80%左右的产蛋率。要达到这样的水平, 要认真做好后期饲养管理工作。

(1) 根据体重和产蛋率确定饲料的质量和喂料量, 不可盲目增减饲料。 (2) 每天保持16h光照, 不能减少。 (3) 管理得当, 多放少关, 增加活动。 (4) 观察蛋壳质量和蛋重的变化。如果出现蛋壳质量下降、蛋重减轻, 可增补鱼肝油和无机盐添加剂。

成年蛋鸭的饲养管理 篇2

饲养公鹿的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获得高产、优质的鹿茸和种用价值高的种鹿,因此,必须依据公鹿的生物学特征、各生产期营养需要、体质状况等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1.公鹿生产时期的划分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公鹿的生理活动和生产性能是随不同季节而变化的,为了便于生产管理,提高鹿的生产力,根据公鹿的生产情况,人为的将其一年的生产期划分为四个时期。生茸前期、生茸期、配种期、配种恢复期;一般将配种恢复期和生茸前期又叫越冬期。

梅花鹿:生茸前期(1月下旬-3月中旬)、生茸期(3月下旬-8月中旬)、配种期(8月中旬-11月15日)、配种恢复期(11月15日-翌年1月中旬);马鹿:生茸前期(1月中旬-2月中旬)、生茸期(2月下旬-8月上旬)、配种期(8月中旬-11月上旬)、配种恢复期(11月中旬-翌年1月上旬)。每个时期的开始与结束因鹿种、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鹿群质量及饲养技术的好坏而有所区别,如上述某些因素好些,每个时期就可能提前,否则滞后。

2.不同生产期的日粮

目前,公鹿的精饲料各地区差异不大,主要由玉米、豆类饲料和糠麸组成,各生产时期的给量也基本相同,而粗饲料则因地制宜。精饲料的质量应得到保证,配种期应补给胡萝卜等维生素类饲料。

3.饲养管理技术

(1)生茸期

公鹿的生茸期一般是在4-8月份,正值春夏季节。公鹿在这一时期体内睾酮水平最低,性欲低,比较安静,但食欲旺盛,代谢能力强,体重增加迅速,鹿茸生长快,所需的营养物质较多,采食量大。因此,这一时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鹿的生产性能。

①公鹿在生茸期不仅需求自身生存的营养,而且还得满足鹿茸生长所需的营养。梅花鹿三锯公鹿茸平均每天增长鲜重30.0±5克、东北马鹿1-11锯鹿茸日增鲜重55.3±19.3克,因此,生茸期必须有较高的营养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头、二锯梅花公鹿生茸期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应在23%、三锯鹿应在21%时对体增重和生茸最佳。同时还应保证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

②在生茸之前(梅花鹿于2月末、马鹿于1月初)精饲料量应逐渐增加,促进公鹿增膘复壮,待到脱盘时,基本上应接近生茸期的日粮量。每3-5天或7-10天增加0.1公斤左右。锯三杈茸后,精饲料马上应减至原来的1/2-1/3,目的使公鹿膘情有所下降,以减少配种期公鹿争斗所造成的伤亡。

③生茸期正值炎热的夏季,应保持鹿有足够的饮水。给水量梅花鹿7-9公斤/日•头、马鹿15-20公斤/日•头。

④密切注视鹿的脱盘情况,发现花盘压茸迟迟不掉的应及时将其掰掉,有趴、咬茸的恶癖鹿应及时拨出单圈饲养。

⑤生茸期应保持鹿舍的安静,谢绝参观。鹿进入生茸期之前,应清除圈舍内的墙壁、门、柱脚等处的铁钉、铁线、木桩等异物,防止划伤鹿茸。

⑥锯茸开始后,应将锯完茸的公鹿单独组群饲养,以利管理。

(2)配种期

公鹿的配种期一般在9-11月份,此时期因公鹿性欲强,互相追逐、斗偶,吼叫,食欲差,体质下降得较快,身体变得瘦弱,经过配种期的成年公鹿,体重一般下降15-20%,所以应加强此期的饲养管理,否则越冬期易出现死亡及影响翌年的产茸量。

①将公鹿按种用、非种用、壮龄、老龄、病弱等情况单独组群,然后对种用鹿、老弱鹿应给予优饲。对种用公鹿是要保持适宜的繁殖情况、良好的精液品质和旺盛的配种能力,适时配种繁殖优良后代;对非配种公鹿要维持适宜的膘情,为安全越冬做准备。

②配种期的粗饲料应选择适口性强,甜、辣、苦等含糖和维生素较高的饲料,例如,青刈的全株玉米、鲜嫩的树枝、瓜类、胡萝卜、大萝卜、葱、甜菜等,以增加鹿的采食量。

③配种期应注意保持公鹿群的相对稳定性。种用鹿最好单独用小圈管理,调换出的种公鹿不可以放入非种用公鹿群,因其带有母鹿的异味,会遭来“杀身之祸”。

④配种期应设专人看圈,观察公鹿的种用能力,一经发现不“胜任”的种公鹿应马上调换;同时,要制止公鹿间的斗偶。发现有垮台的王子鹿应及时拨出,单独饲养。

⑤配种期要求圈舍无泥水,地面无砖瓦、石块等。

(3)越冬期

越冬期包括配种恢复期和生茸前期两个阶段,时间一般在11月至翌年3月之间,正值冬季和冬末春初时期,在饲养上具有冬季的饲养特点。鹿由于配种期体能的消耗及季节性体重下降,体质相对较弱,在越冬期采食量增加,体质也恢复很快。对老弱鹿为防止冬季消耗死亡,应考虑增加营养,同时在生茸前期增加营养也可提前脱盘为生茸打好基础。否则往往由于越冬期的饲养管理跟不上,常常造成春季鹿只死亡。

①从营养角度,在满足能量饲料(谷物)供给的同时,逐渐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类饲料,促进鹿只尽快的增膘复壮。

②冬季饲喂次数为白天2次、夜间1次,夜间最好喂热料。

③此期必须保证有充够的饮水,并应饮温水。

④加强舍饲茸鹿的运动,每天上、下午利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在舍内驱赶鹿只运动。

⑤舍内应保持干燥、清洁、无积雪,棚舍的地面应有足够的褥草或干粪。

⑥应加强鹿群的管理,防止因斗偶、鸡奸造成鹿只的伤亡。随时将病弱鹿拨出,单独优饲。

蛋鸭产蛋期的科学饲养措施 篇3

蛋鸭产蛋期指蛋鸭饲养达到19~72周龄(或133~500日龄),过早开产会影响蛋鸭的产蛋高峰期持续的时间,开产日期掌握的原则一般以体重为依据,身体和生理都必须成熟,一般约1.4~1.5kg为宜。产蛋期又分为产蛋前期133~200日龄;产蛋中期200~400日龄;产蛋后期400~500日龄。

2 产蛋期的科学饲养管理

2.1 高温高湿季节要防止氨中毒,勤换垫草,保持鸭舍干燥,定期消毒鸭舍 用20%的石灰水消毒鸭舍,0.01%硫酸铜溶液定期饮水(驱虫),鸭舍要隔热降温,勤通风、加速空气流通。产蛋鸭神经敏感,要减少生人进出,环境尽量保持安静,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同时要补充人工光照,每天不少于16h,每50m2的鸭棚装一盏60W灯炮,早晚定时开灯1~2h,可使产蛋量增加30%以上。寒冷冬季要提高饲料中的能量水平,提高单位面积的饲养密度,饮水最好用温水,光照要保持16h/d。同时补加鱼肝油1ml/d/只,拌料饲喂,羽毛光亮以后要停喂。

2.2 适时淘汰老弱病残蛋鸭 一般360日龄以上的鸭群,要有选择地淘汰,高产鸭腹部软而下垂,两耻骨间可容纳三指以上,相反则为低产鸭。一般3~4d不产蛋就要淘汰了,只停1d的蛋鸭有可能还会产蛋。

3 影响蛋鸭产蛋量的因素

3.1 品种因素 绍鸭、卡基、康贝尔、麻鸭和金定鸭均是较好的蛋鸭品种,早熟品种的母鸭产蛋量较高,体轴角(体躯中线与地平线的角度)越大则产蛋量越高。

3.2 蛋鸭使用年限 蛋鸭产蛋率第一年最高,第二、三年较低,老鸭的饲料利用率和蛋孵化率都较低,但性情较安详,适应性强,产蛋率较稳定,新鸭性情较毛躁。一般蛋鸭可在第1年秋季进行选择性淘汰,高产的留下、低产的淘汰,2年后即全部淘汰。

3.3 应激因素 蛋鸭神经敏感,遇惊吓,如生人进出、吆喝、雷电、暴风雨、突然停电等环境因素,容易发生拥挤、狂叫、飞扑等不安现象,导致产蛋率下降。饲料品质、品牌的突然改变,喂食规律改变,饮水不足,垫料潮湿,通风不良等都会造成蛋鸭产蛋率下降。光照不足也会引起蛋鸭产蛋率偏低,延长光照至16h,会调节蛋鸭内分泌,提高产蛋率。

3.4 防疫因素 禽霍乱疫苗会使蛋鸭产蛋率剧降(特别是产蛋后期),鸭瘟疫苗一般影响较小,因此要在蛋鸭停产期再注射疫苗或驱除寄生虫。

浅谈产蛋鸭的饲养 篇4

1、看头:

头稍小, 嘴长, 颈细, 眼大有神, 似"水蛇头"的为高产蛋鸭;头小, 眼小无神, 颈粗短的为低产蛋鸭。

2、看背:背宽的是高产蛋鸭;背较窄的是低产蛋鸭。

3、看躯:体躯长、宽者为高产蛋鸭;体躯短, 窄者为低产蛋鸭。

4、看羽:羽毛紧密细致、富有弹性的为高产蛋鸭;羽毛松乱、无光泽、不紧密、不细致的为低产蛋鸭。

5、看腿:手提鸭颈, 若两腿向下伸但不动弹, 脚掌展开的是高产蛋鸭;双腿曲起, 脚掌并拢的是低产蛋鸭。

6、摸耻骨:产蛋期的高产蛋鸭趾骨间距宽, 可容3-4指。

7、摸腹部:

腹部大而柔软, 臀部丰满而下垂, 体形结构匀称, 似琵琶状的为高产蛋鸭;低产蛋鸭腹部小、较硬, 臀部不丰满。

8、摸皮肤:皮肤柔软、富有弹性, 皮下脂肪少的为高产蛋鸭;低产蛋鸭皮肤粗糙、无弹性, 皮下脂肪多。

9、摸肛门:高产蛋鸭产蛋期泄殖腔大, 呈半开状态;低产蛋鸭泄殖腔小而收缩, 有皱纹, 比较干燥。

二、养鸭季节的选择

饲养肉用鸭 (菜鸭) 一年四季都可进行。但饲养蛋鸭就不同了, 最好选择理想的季节进行育雏。特别是农村的养鸭农户和专业户, 最好饲养夏鸭和秋鸭, 也就是把育雏的时间安排在夏初和秋初。为什么呢?因为饲养夏鸭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育雏, 气候适宜, 小鸭成活率高, 容易管理, 只要适当加喂一些精料即可, 到中秋节前后即可开产。饲养秋鸭一般在立秋前一个月左右 (6月下旬至7月上旬) 育雏, 这时气温高, 适于小鸭放水活动。进入青年鸭时, 正好秋收秋种, 可充分利用茬地放牧, 鸭子可大量觅食, 其体质健壮, 肥度适中, 在秋末即可开始产蛋。可在当年见到效益。到次年春季鸭子即可进入产蛋高峰期。

三、养鸭的饲料

1、喂给适量的青绿多汁饲料

在鸭子的饲养过程中, 除了喂给全价的配合饲料外, 还要供给些青绿多汁饲料。因为青绿饲料中除含粗蛋白质外, 还含有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等, 如胡萝卜、苜蓿、水草、野菜等都是鸭子的好饲料, 有利于鸭子的健康和消化, 使其食欲保持旺盛。

2、高产蛋鸭的饲料营养要全面矿物质

蛋鸭日粮中钙的含量一般为2.5%~3.5%, 磷的含量一般在0.5%左右, 钙磷比例一般为4~6:1。每千克饲料中需铁60毫克~80毫克、铜5毫克~8毫克、锌50毫克~60毫克、锰30毫克~60毫克、硒0.12毫克~0.25毫克。

维生素

每千克饲料需维生素A8000国际单位~10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600国际单位、维生素E30国际单位、维生素B1毫克~3毫克、维生素B3毫克~4毫克、烟酸35毫克~60毫克、胆碱800毫克~1000毫克。

3、可采用全价颗粒饲料。

肉鸭1~21日龄用直径3毫米的颗粒饲料, 肉鸭21日龄以后用直径5~6毫米的颗粒饲料, 供其自由采食, 水槽每日清洗一次, 饮水供应充足。肉鸭3周龄之内所供应日粮的营养水平为粗蛋白16%、粗纤维6%、粗灰分6%、钙0.6%~1.2%、磷0.46%;肉鸭4周龄以后, 所供应日粮的营养水平为粗蛋白16%、粗纤维6%、粗灰分6%、钙0.6%~1.2%、磷0.44%。

四、产蛋鸭补钙方法

1、产蛋各期钙需要量

正常情况下, 蛋鸭钙的合理需求量为:产蛋率在65%以下时, 钙为2.5%;产蛋率在65%~85%时, 钙为3%;产蛋率达80%以上时, 钙为3.21%~3.5%。

2、适宜补钙时间

饲养管理正常, 多数蛋鸭在100日龄左右开产, 未开产的母鸭也积极在骨骼中贮存钙, 以备产蛋的需要。此时日粮中钙的添加量要增加, 所以15周龄是开始补钙的最佳时期, 补钙要介于青年鸭与产蛋鸭之间, 钙以2.5%为宜, 以后逐步提高。

3、选择适宜钙源

碳酸钙、贝壳、骨粉等都是良好的钙源, 一般以石灰石、贝壳作为钙的主要来源。但比例要恰当, 石粉、贝壳粉的比例以2:3为宜, 加喂1%的骨粉, 蛋壳的强度、光滑度为最佳。

4、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1) 钙磷比例骨骼中磷的水平过高会减少形成蛋壳中钙的钙化, 因此适宜的钙磷比例为5~6.5:1。

(2) 维生素D3维生素D3参与机体钙磷代谢的全过程, 是合成钙结合蛋白, 活化骨钙代谢所必需的维生素。蛋鸭缺乏维生素D3时, 蛋壳质量下降, 产软壳蛋、种蛋孵化率低。

(3) 光照鸭体经日光照射, 可促进体表血液循环, 使麦角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3。因此, 产蛋鸭每天要保证14~17小时的光照, 有利于钙的吸收利用, 提高产蛋率。

(4) 温度温度过高, 鸭舍中的有害气体, 如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的含量也会相应增高, 不利于钙的吸收。特别是冬季, 在保证舍温的情况下, 也要加强通风换气。

(5) 日粮中的能量水平日粮的能量水平要随钙的水平随之升高或降低, 才更有利于钙的吸收与利用。

五、用土验方防治鸭病瘟

每当鸭子患病瘟时, 及时把病鸭隔开, 再用鸽子粪用温开水浸泡1小时左右, 按3%~5%的比例掺到饲料内, 成年鸭饲料用玉米或稻谷, 雏鸭饲料用大米饭, 搅拌均匀成糊状, 每天早晚各喂一次, 连喂3天, 疗效极好。此方用于健康鸭, 可预防病瘟的发生。

摘要:本文将从产蛋鸭的选择、养鸭季节的选择、饲料、防治鸭病瘟等几个方面谈谈产蛋鸭的饲养。

浅谈高产蛋鸭的饲养技术要点 篇5

1 品种要优良

蛋鸭要高产, 良种是关键。因此, 一定要选择生产性能好, 性情温驯, 体型较小, 成熟早、生长发育快、耗料小、产蛋多、饲料利用率高、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的蛋鸭品种。如金定鸭, 绍兴鸭等。

2 环境要优越

适宜的生产环境有利于发挥生产性能。温度、密度和光照等就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1) 饲养温度产蛋鸭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3℃~20℃。温度要适宜, 防止贼风, 以防感冒, 冬季舍温要保持在10℃以上。

(2) 饲养密度一般为7只/m2左右, 公母比例为1:50~1:80, 每个围栏以200~300只左右为宜。

(3) 搞好光照产蛋期的光照强度以5~8Lx为宜, 大约每18m2装1盏25W的灯泡, 灯泡高度离地面约2m。安装灯泡时, 灯与灯之间的距离相等, 悬挂的高度要相等。产蛋期22周龄保证每天有16~17h的光照。光照不要忽照忽停, 忽早忽晚, 忽强忽暗, 只许渐强。舍内用弱光照明, 通风要良好。

(4) 防止惊吓产蛋鸭反应灵敏, 胆小易惊。避免一切突然刺激而引起的应激反应。如:光、电、声、雨等异物的突然刺激, 大声鸣叫、飞扑、狗猫兽类等动物窜入鸭舍惊吓, 会使产蛋量下降10%~20%, 有时还会产软壳蛋、畸形蛋、破壳蛋。要保持鸭舍周围环境安静, 非饲养人员不准随意进入舍内。

3 饲料要全价

饲料配合要按产蛋鸭日粮配合标准给予。41~150日龄, 喂全价料 (60%粉碎玉米, 40%鸭浓缩料) , 日喂3次, 喂料要适时, 充足, 日粮中代谢能为12.1~12.5MJ/kg;粗蛋白质含量17%~18%, 产蛋高峰日粮蛋白质应达20%, 每天只均喂料180g。湿拌料, 用手握成团, 扔下能松开。喂料时, 要现拌现喂。不要剩料, 避免酸败。一次加料量不应超过料槽深度的1/3, 以免浪费饲料, 产蛋期要适当补加砂砾和贝壳等。蛋鸭整个产蛋期可分为产蛋初期 (18~24周龄) 、产蛋中期 (24~57周龄) 和产蛋后期 (58~72周龄) 3个阶段, 根据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 实行分阶段饲养, 采用相应的不同季节饲养管理方法, 满足蛋鸭对营养物质和环境的需求, 既可提高饲养效果。

4 夜间要补饲

蛋鸭代谢机能旺盛, 半夜会感到饥饿, 在饲喂餐数上, 从1日3餐增至一昼夜4餐, 除白天继续喂3遍外, 夜间21~22点喂一次, 每只鸭平均采食精料为150g左右, 蛋鸭有夜间觅食的习性。为此, 晚上必须供给清洁的饮水和补充食料, 并在日粮中掺入2%~3%的骨粉或贝壳粉及0.2%的食盐, 保证蛋鸭过夜不饿、不渴、不叫, 以利于多产蛋。饲料要保证新鲜, 发霉变质饲料不能喂, 更不要随意改变饲料。

5 公母要分开

蛋鸭性生理需求与产蛋有密切关系。晚上将公鸭和母鸭分开过夜, 避免公鸭通宵纠缠吵扰母鸭。如夜间把公鸭分开, 到第2天清晨放入母鸭群, 则母鸭求偶心切, 窜入水中追逐, 逗引公鸭交配。在水中, 公鸭爬压在母鸭背上, 由于水的浮力, 母鸭感觉舒畅, 有助于产蛋率的提高。

6 鸭舍要清洁

鸭子属水禽, 但要求湿度不能过大。如舍内高温高湿, 微生物可大量滋生繁殖, 容易诱发疾病。在低温环境下, 湿度过大, 易使蛋鸭因湿热过多而受寒。所以要保持舍内干燥。蛋鸭有在草窝里产蛋的习惯, 除整个场地厚垫新鲜稻壳或新鲜干稻草10cm外, 还要在鸭舍的四角垫上草, 以利鸭子产蛋。要勤捡蛋, 保持鸭蛋的清洁。每日要清除舍内鸭粪, 垫草要勤换勤晒, 定期对鸭舍、食槽、用具、运动场等进行冲洗消毒, 保持周围环境清洁卫生干净。

7 抓好疫病防治

圈养蛋鸭饲养管理技术 篇6

1 棚舍准备

应在清洁水源的溪边或引水方便的池塘或稻田边建设坐北朝南向阳的鸭棚, 棚顶高5.0m, 檐为2.2m, 棚宽8.0m, 长12m, 大小以圈养600~700只蛋鸭为宜。鸭棚前要有150~200m2的运动场, 坡度以25~28°为宜。鸭棚、运动场和水域之间要紧紧相扣, 保证有清洁的活水供给, 鸭棚内应安装40~60W的电灯6盏、25W电灯4盏, 灯高距离地面2.2m。

2 壮鸭培养

培养雏鸭要求做到“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 这样有利于雏鸭的生长发育。放水一般多在雏鸭已能快步行走, 并2/3以上的雏鸭有啄食行为时进行开食, 一般用鸭花料, 任其自由采食。

2.1 喂饮次数

雏鸭开食后, 原则上应少量多餐, 喂饲次数应根据雏鸭的消耗能力、生长状况、饲养方法而定, 一般1~3日龄雏鸭喂5~6次/d, 4~15日龄喂4~5次/d, 15~30日龄喂3~4次/d, 30日龄后放牧饲养, 补料2~3次/d, 以每4h喂1次为好。

2.2 喂饲方法

雏鸭喂饲应定时、定料、定量。开食后, 每次喂料以雏鸭食饱为原则。雏鸭的日粮质量应由精到粗, 饲料种类由1~2种到多种混合, 动物饲料和植物饲料要合理搭配, 青绿饲料不应间断, 还应补充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2.3 防风保暖

由于雏鸭个体弱小, 体温调节机能差 (怕冷、怕热又怕湿) , 尤其是对2周龄内的幼雏更敏感。因此, 要做好防风保暖工作, 可采用火炉或保温伞、红外线等进行加温。

2.4 防压防病

雏鸭夜间常有堆挤而眠的习惯, 假如温度不适宜时, 堆叠成团更为严重, 用鸭棚隔一小块饲养, 鸭棚随鸭子长大而移动以扩大面积, 一般以养50~60只为佳。要切实注意做好预防鸭病工作。3日龄内每只皮下注射病毒性肝炎疫苗0.5m L;15~20日龄每只注射禽流感疫苗0.5m L, 100日龄每只再注射1次禽流感疫苗0.5m L。

2.5 放牧锻炼

从11~12日龄开始, 应在晴朗天气每天让雏鸭戏水1~2次, 15日龄每天上、下午各放牧1次, 雨天尽量少淋雨, 暴雨过后不要放牧, 并训练雏鸭听令、建立条件反射。

2.6 清洁卫生

要保持鸭舍清洁、干燥、空气新鲜, 每天定时清除粪便并更换潮湿的垫草, 晒干、抖净粪便后可再利用。喂料用具及饮水器, 每天要清洗1次, 运动场及其周围要尽量不堆放杂物。

3 蛋鸭管理

蛋鸭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产蛋阶段对饲料营养和生活条件的要求也不同, 一个鸭棚中的鸭群, 最好采用全进全出, 蛋鸭最好掌握以每年2~3月或7~8月补栏为佳。必须做到品种相同, 日龄一致, 才会收到较好的蛋料比。

3.1 适时产蛋

蛋鸭大批产蛋的时间应控制在150日龄 (春、秋鸭产蛋日龄有所不同) 。控制方法:控制100~120日龄蛋鸭的饲料质量, 使其吃一半配合饲料, 一半青绿饲料, 以撑大肠胃。120日龄后饲喂蛋鸭配合饲料, 产蛋开始后, 饲喂全价蛋鸭料, 每天要细心观察鸭群生产情况, 根据每天吃料情况, 判定采食量, 采食量应控制在160~170g左右, 以自由采食为主。

3.2 公母适当比例

鸭的性欲越强, 产蛋就越多, 因此鸭群中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公鸭。大群饲养蛋鸭, 每200只雌鸭带养1~2只雄鸭, 在蛋鸭休产期, 换羽期, 应将雄鸭隔离饲养。

3.3 保证光照时间

产蛋期间, 每天天黑后立即开灯4~5h, 天亮前开灯1h, 昼夜总光照时间为14~16h。

3.4 放水和饮水

鸭食后要活动, 春秋季每天下水洗浴3~4次, 夏季4~5次;冬季1~2次, 放水前先赶鸭转圈5~6min;每次放水时间为20~30min, 鸭上岸晾干羽毛后再入舍休息。饮水要求新鲜、清洁, 每日更换。

3.5 保持棚舍通风卫生

要加强鸭舍通风, 打开前后窗, 尽量保持舍内干燥, 同时要喂新鲜料。鸭舍内地面用稻壳、稻草或木屑作垫料, 每天加垫料1次遮盖鸭粪, 但舍内四周为产蛋区, 垫料要加厚, 夏季每15d清理垫料1次, 冬季每45d清理垫料1次。

3.6 防止“倒蛋”

农历8月中、下旬, 早春养的鸭开产后易出现“倒蛋”现象, 即蛋鸭不产蛋而开始换羽, 严重影响产蛋量。防止“倒蛋”方法:140日龄开始, 除用卵康药物与饲料拌喂预防外, 还可经常赶动鸭群, 增加运动, 增加人工光照;保持鸭舍内温度在7~8℃以上。当鸭群出现产蛋逐日变小、蛋壳变薄, 鸭子畏水、爬上岸羽毛潮湿时就往鸭棚里跑等“倒蛋”征兆时, 要及时补充矿物质, 并加喂鱼肝油, 每天每只鸭用1m L (液体鱼肝油) 拌料饲喂, 连喂5d。

3.7 人工强制换羽

蛋鸭夜间管理 篇7

产蛋鸭反应灵敏, 胆小易惊。蛋鸭受惊后互相拱撞、大声鸣叫, 第二天就会出现破蛋、软皮蛋的现象, 产蛋率明显下降, 而且一周后才能逐渐恢复。所以防鼠防兽工作要做好。另外, 新老鸭子不能混养在一起, 以免相互干扰。

2. 人工补充光照

光照可提高鸭体新陈代谢, 增进食欲, 刺激卵泡素和排卵激素的分泌, 增加产蛋量。现代研究证实, 正确的光照可使蛋鸭年产蛋量提高5%, 同时对蛋鸭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都有直接影响。产蛋鸭光照时间应在14~16个小时, 为此必须进行人工补光。以日出日落为标准进行补光, 以栖息产蛋场面积计算补光量, 按3瓦/平方米计算。由于蛋鸭黑暗中遇不良刺激易惊群骚动, 可在采食场根据面积设常明灯1~3个。同时配备停电补救措施, 否则停电能造成鸭群惊叫、转圈, 次日既能影响产蛋量, 且几天才能恢复。

3. 补充夜食

产蛋鸭代谢机能旺盛, 有夜间觅食的生理特性, 往往会在夜间感到饥饿。为了满足产蛋鸭的这一生理要求, 晚上必须供水和补充食料, 以保证产蛋鸭夜间不饿、不渴、不叫, 以利于产蛋。

4. 公、母分开饲养

有的认为公、母鸭混养有助于提高母鸭的性生理行为, 增加产蛋量;有的则认为公、母鸭公开饲养, 避免了公鸭的无休止的干扰, 母鸭在安静的条件下更有利于产蛋。经过几年的观察, 笔者认为除在产蛋鸭留种蛋期间公、母鸭混养外, 其余时期应尽量公、母分开饲养, 这样对产蛋率和产蛋整齐度的提高都有益处。

5. 防雨防潮

蛋鸭虽具有喜水性, 但对阴雨连绵或大雨直淋应激反应较强。丹东地区降水量较大, 阴雨时间长, 几年的观察证明, 蛋鸭在污秽潮湿、泥泞的环境中, 3~5天就会出现掉蛋现象, 持续数日则能造成大面积减产, 甚至停产现象。另外鸭舍内出现高温高湿现象, 也容易造成微生物的滋生繁殖, 诱发一些疾病。

6. 排除有害气体

蛋鸭大棚饲养 篇8

鸭场宜建在地势高燥, 阳光充足, 靠近水源, 坐北朝南的地方, 其地面应平坦、坚实, 鸭场应远离村舍, 有适当面积的运动场。

鸭棚为人字形顶, 顶高4~5m, 四周檐高1.8 m, 靠水源一侧开二扇1.5 m宽的门。鸭棚可用毛竹搭建, 上盖油毛毡或稻草。运动场四周设60 cm高的竹栏, 场内每100只鸭放置一个食槽和一个水槽。鸭棚内每平方米饲养6~8只鸭, 一般一个棚饲养蛋鸭1 000只左右。

2 蛋鸭品种选择

要选择生产性能好、性情温驯、体形较小、成熟早、生长发育快、耗料少、产蛋多、饲料利用率高、适应性强、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饲养。

3 饲养管理

3.1 苗鸭饲养管理

3.1.1 饮水。

小鸭出壳后12~24 h饮水 (水温以20~25℃为宜) , 水中适量添加多种维生素及氟哌酸等药物, 以预防鸭细菌性肠炎。

3.1.2 开食。

开食可饲喂漂洗过的碎米, 喂至1月龄。

3.1.3 保温。

第一周保持棚温为27~30℃, 以后每周下降3℃, 3周后保持棚内温度在20℃左右。

3.1.4 放水。

1周内鸭每天放水2次, 每次30 min, 水温应不低于15℃, 以后放水时间可逐渐延长。

3.1.5 加强管理。

勤扫鸭棚, 勤换垫草, 淘汰病雏、弱雏, 棚内保持通风、干燥, 加强消毒, 搞好饮水卫生及防鼠害。

3.2 育成鸭饲养管理

蛋鸭一般在1月龄后饲喂中鸭饲料, 日粮按谷物饲料 (以玉米或稻谷为主) 占50%~60%, 饼类饲料 (以豆粕、菜籽饼为主) 占10%~20%, 蛋白质饲料 (以鱼粉等为主) 占10%~15%进行配制。此外, 还要添加食盐0.2%~0.4%, 多种维生素0.2%等。饲料可任鸭自由采食, 每天放水2次。

3.3 产蛋鸭饲养管理

3.3.1 把好饲喂关。

蛋鸭一般在80 d左右开产, 有条件的可喂全价料, 也可自行配料饲喂, 蛋鸭产蛋率达70%左右时, 日粮中的粗蛋白应保持在18%左右。一般日喂4次 (7:00, 12:00, 17:00, 22:00各喂一次) 。每隔半个月供一次砂砾, 每只每次约10 g。

3.3.2 把好放水关。

可在每天上午9:30~10:30, 下午3:30~4:30各放水1次, 每次0.5~1 h, 夏天可延长放水时间, 冬天放水时间可稍短。

3.3.3 把好光照关。

夜里补充光照, 产蛋初期光照时间每天不少于14 h, 以后逐渐增加到16 h。同时根据自然光照强度, 夏季用弱光, 秋季用常光, 冬春季用增光光照, 变动光照要逐步进行, 以使鸭有一个适应过程。

3.3.4 加强管理。

每天早上按时捡蛋, 每晚添加少量垫草。夏季注意通风、降温, 及时清粪, 冬季注意保温, 清粪间隔时间可稍长。

3.3.5 把好淘汰关。

高产蛋鸭一般每年可产蛋280~300个, 蛋鸭一般利用一年即淘汰。

4 鸭病的防治

4.1 预防病毒性肝炎可在小鸭

预防病毒性肝炎可在小鸭出壳后接种鸭病毒性肝炎疫苗或高免血清;预防鸭瘟, 每年春秋两季及时注射鸭瘟疫苗, 每只1羽份;预防鸭霍乱可注射菌苗, 每只1羽份;平时可将抗菌药物拌入饲料或饮水中预防大肠杆菌病等常见病。

4.2

蛋鸭高产圈养管理措施 篇9

一、适时开产

蛋鸭的开产日龄因品种不同而不同, 开产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产蛋量。一般来说, 商品蛋鸭或蛋用种鸭在90~100日龄后, 鸭群发育日趋整齐, 体重为1.3~1.5千克, 即可逐步增加饲料中的精料, 减少粗料, 及时补充动物性饲料, 日粮中的粗蛋白水平可提高到16%~18%, 开产后约2周就可达到产蛋高峰。

二、饲喂全价饲料

圈养蛋鸭要饲喂全价饲料, 才能满足其营养需求。在配合饲料时, 要保证饲料品种的多样化和相对稳定, 并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和产蛋水平配制不同营养水平的全价饲料。夏季气温高, 鸭的采食量减小, 其摄入的蛋白质水平也随之下降, 因此, 应将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提高到18%左右, 同时将日粮中的维生素添加量调整为原来的1.3~1.5倍。冬季要适当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 以每千克饲料含热能12.0~12.5兆焦为宜, 并增加氨基酸和维生素的补充。

三、加强饲养管理

1.圈内饲养管理。当鸭群中的母鸭产蛋率为30%~50%时, 每天喂4次;产蛋率在50%以上时, 每天喂5次。夜间最后1次喂量稍多, 以不剩料为宜。圈舍附近要备足沙粒供鸭群自由采食。在饲养过程中, 蛋鸭过肥或过瘦都不利于产蛋, 应注意加以控制。鸭群吃食后, 春秋两季每天可下池洗浴2~3次, 每次下水时间为15~30分钟;夏季每天下水活动的次数不限, 但要防止中暑。鸭群上岸后应待其晾干羽毛再赶入圈舍休息。遇恶劣天气不能外出活动时, 应在圈舍内吆唤鸭群6~8次, 每次2~3分钟, 让鸭群适当运动。产蛋鸭对环境变化很敏感, 受惊后易发生拥挤、飞扑、狂叫等惊群现象, 导致产蛋减少或产软壳蛋。如遇惊群, 饲养人员应立即吆唤鸭群, 使其尽快镇静下来。

2. 冬季与夏季管理。鸭舍内的适宜温度为10~20℃, 0℃以下时鸭的产蛋量会大幅度下降, 28℃以上时鸭群采食量减少, 甚至会停产换羽。为防止冬季寒冷北丌丌丌风侵袭, 可将北面的窗户用砖和泥封上。在寒冷地区, 冬季鸭舍内要有供热设备, 要喂给温水、温食, 并适当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 增喂鲜料和青绿饲料, 同时还要减少鸭群在运动场停留的时间。夏季是鸭群产蛋的旺季, 但由于天气炎热, 加上春季以来鸭一直产蛋而营养不足, 因而会出现脱毛现象, 管理不善时甚至会停止产蛋。因此, 夏季要注意增加鸭舍通风, 降低舍内温度, 保持鸭舍和运动坪干燥, 避免高温高湿;同时还要适当降低日粮的能量水平, 增加鸭在运动场停留的时间, 白天避免暴晒, 无雨的夜晚可让鸭群在运动场上露宿, 但鸭舍的门不要关, 以便蛋鸭回舍产蛋。

3.合理光照。每间鸭舍要备有6盏40~60瓦的电灯供夜间照明, 但光照强度应大体相同, 过亮、过暗都会使鸭群噪动, 要求每平方米3.0~3.5瓦的照度。每天早晚开灯, 使光照和日照衔接, 每天保持光照14~16小时, 补光时间不能忽长忽短或照照停停。在寒冷的冬季, 实行人工补充光照后, 只要能同时加强营养, 注意保暖, 鸭群的产蛋率同样可观。

四、人工强制换羽

产蛋鸭自然换羽全程需3~4个月。为了缩短其换羽休产时间, 降低饲养成本, 提高产蛋率和种蛋品质, 生产中常对母鸭进行人工强制换羽。

1. 强制换羽的方法。当母鸭产蛋率下降到20% ~30%时, 部分母鸭的主翼羽已开始脱落, 即可施行强制换羽。第1天鸭群由放牧改为圈养 (原来是圈养的改为舍饲) , 停止下水洗浴, 夜间停止照明;第2天精料减半, 停喂动物性饲料;第3天继续减料并停喂谷物饲料, 以促使停产换羽;第4天停止饮水;第5天清晨或黄昏用手快速拔去未脱落的主翼羽和尾羽, 如果容易拔出且羽根干枯、不出血, 则可一根一根拔去, 一次拔完, 否则应隔2~3天再拔。拔羽当天可喂给少量饲料, 但不要让鸭群下水和放牧, 以防感染疾病。拔羽1周后即可恢复放牧, 约经1个月便可恢复产蛋。

上一篇:现代中国绘画下一篇:HBV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