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教案重点(精选11篇)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教案重点 篇1
盘龙区汇承中学语文组课程方案设计
授课教师:李薇君
课题: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第一部分 设置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⒈本文围绕中心,按照所瞻仰的路线顺序和空间位置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⒉本文运用色彩鲜明的词语来表达对先烈们的崇敬心情的遣词方法; ⒊教育学生懂得革命
班级:一日期:
(3)(4
课型:新节次:
授课
教学重难点
胜利果实来之不易,要饮水思源,珍惜胜利果实,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革命传统,高举起先烈们的革命旗帜,在新长征中奋勇前进。
1.毛泽东同志的题词和周恩来同志书写的碑文,既是纪
念碑的主题,也是本文的主题,是本文教学的重点,要引导学
生深刻体会 2.十幅浮雕的描述,是一个难点,教学中要抓住课文的字、词、句及画面特征进行分析,突出文章的主题,学法指导
第二部分 达成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知人论世
背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作出决议,在天安门广场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人民英雄纪念 碑收到了200多份的设计方案,1951年国庆决定以梁思成的设计方案为主,再综合另外3个方案来建筑纪念碑。
1952年8月1日正式动工兴建。碑芯巨
石重达百吨,自青岛运到北京,成品高14.7米,宽29米,厚1米,重60吨。碑身由413块花岗岩组成,碑基由17000多块花岗岩和汉白玉组成,面积3000多平方米。碑座四面嵌着10幅巨大的浮雕.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央,与天安门遥遥相对,上有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碑文由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解题:
文章以毛泽东同志的亲笔题词作为正题,提示了全文的主题;
副题说明作者是由瞻仰首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去赞颂人民英雄的,这才是全文记叙的内容。这是常见的副题的一个作用──限制规定主题的范围。
(结合提示副题的书写格式。)
二、检查预习。
1.全班朗读课文,结合正音正字。2.补充注释:
⑴、矗(chù)立:高大而笔直地挺立。⑵永垂不朽:指光辉的事业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垂,流传后世。朽,磨灭。
⑶慷慨激昂:充满正气,精神振奋,情绪激动、高昂。
⑷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丰,多、盛。⑸风起云涌:比喻新的事物不断出现,势不可挡。涌。升起,冒出。
⑹徐徐:慢慢地。
⑺序幕:原指某些多幕剧的第一幕之前的一场戏,以后用来比喻重大事件的开瑞。⑻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⑼怒形于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3.回答:说说本文可以分几部分?
议论后明确:可以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写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纪念碑(开头);
第二部分(2-10),记述纪念碑的位置、环境、建碑的由来、碑型、碑文和十幅浮雕的画面、简要史实(文章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11),小结瞻仰后的感受(结尾)。(如果有的学生,把第二大部分分为两大部分(第2-5段是一部分,第6-10段是另一部分),也可以。)
四.细读课文、品味细节
(一)⒈朗读第1段,要求节奏分明,有感情;要求全体学生找出这节文字中的动词和形容词,并体会这些词在这里的作用。学生议论,明确。动词──落成、怀着、瞻仰、形容词──崇敬、巍峨、雄伟、庄严。
⒉教师追问:“落成”、“瞻仰”、“巍峨”怎样讲?不用“落成”,而用“建成”、“造好”,不用“瞻仰”,而用“参观”,行不行? 在回答后归纳:“落成”,含有庄重、庆贺的意味。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兴建,意义十分重大,如果用“建成”、“造好”等一般性字
眼,就无法表现作者的崇敬心情。“ 瞻仰”,怀着崇敬的心情仰望(对人、对物都可以用,都含有敬意),用它比用“参观”这一类字眼贴切、庄重得多。这种“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是贯穿全篇的。
因此,这一节起了总起全文的作用。
(二)朗读第2-5段。
⒈这四节文字,要求全体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⑴这四节文字记叙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⑵用了哪些词句来突出纪念碑的雄伟、庄严以及烈士们的不朽精神和人民对烈士们怀念敬仰的心情?
⑶三段碑文概括了怎样的史实?为什么要分开来写?
⒉通过议论,明确
第2小节,叙述从远处瞻仰纪念碑,着重交代清楚纪念碑的位置和环境,“从”……和“向”……这两组介词结构,点明了瞻仰的路线,“象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这个比喻,再加上“矗立”这个动词谓语,把纪念碑的雄伟、高大、威武的形象生动地写了出来。天安门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国徽就是以天安门作图案),纪念碑和天安门遥遥相对,即恰当地点出碑的位置,又暗暗点出这无数的人民英雄,正是伟大祖国的骄傲。接着很自然地点出毛泽东同志亲笔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这时还是站在远处看),第一次点了纪念碑和文章的主题。最后用“越过”、“踏着”、“走到”“瞻仰”四个动词交代了瞻仰位置的移动,自然地过渡到下文(同学们写记叙文,往往忘记交代观察点的移动,要很好注意)。“徐徐”,“仔细”这两个词,则扣住上文“崇敬的心情”。
第3小节侧重追述纪念碑的兴建过程,总写碑身的高大雄伟。作者抓住了两个数字和“最大”、“高”、“坚硬”、“洁白”四个形容词语,从高度和建筑材料突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宏伟、壮丽。这节的末了,作者又用“象征着”、“标志着”这两个动词谓语直接点明含义,激发读者共鸣。
第4节写碑身四周的栏杆和碑身的正面、背面。着重介绍题词和碑文。写法上从第2节的远望写到了近观,又照应了第一节的“庄严、雄伟”。先写汉白玉的“美观朴素,洁白耀眼”,象征人民英雄品质高尚纯洁;再写出毛泽东同志的题词,因为是近观,所以看清是镏金的。然后郑重地照录了毛泽东同志撰写、周恩来同志手书的碑文。“三年以来”,指从一九四六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我党我军奋起反击,终于推翻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这一历史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指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整个历史时期;”一千八百四十年”(清道光二十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的一年,此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志士和广大人民为反对国内外敌人、曾多次进行英勇的斗争。三段碑文分开来写,由近溯远,层次清晰,表达了人民对各个历史阶段革命先烈的崇敬的怀念之情。
第5小节侧重写碑身两侧、碑座及碑顶,继续写近看。对碑型的描写紧承第四节写碑的正面、背面以后,这节一开始即写碑的东西两侧的花纹装饰,并点明它的象征意义。接着描写碑座,同样点明这些花朵的象征意义(牡丹表示高贵,荷花表示纯洁,菊花表示坚忍)。这些句子都是既赞颂了英雄们的不朽精神,又表达了作者“万分崇敬的心情”。然后写碑顶的特色。最后概括地对整个碑型作出评价,贴切自然。
(三)指导学习第6段。
齐读第6节、要求学生思考:这节主要记述了什么?这节和7-10节的关系怎样? 学生讨论回答。明确:这节总的介绍十块浮雕的面积,耐久年限,雕刻的英雄人物的数字、大小和各不相同的特点。对后面四节来说,它又是一个小的总起,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
(四)指导学习第7段。
朗读后,教师扼要指出:
这节具体介绍东面的两块浮雕:“焚烧鸦片”(1839年)和“金田起义”(1851年)。焚烧鸦片的壮烈行动,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声势浩大的反帝斗争:所以列为第一幅。
对第二幅浮雕作者先点明它的历史意义──“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动摇了……基础”。然后介绍画面,用了“风起云涌”这个成语,突出了起义声势浩大。
(五)指导学习第8段。
⒈指名三人分别朗读南面的三幅浮雕。⒉做一个课堂练习(做在作业本上)要求:
①找出描写“武昌起义”这幅浮雕的动词谓语,并用一二句话说明它的表达作用;找出揭示辛亥革命意义的句子;
②找出描写“五四运动”这幅浮雕中所用的形容词语,并说明它的表达作用;找出揭示“五四运动”意义的句子;
③找出表现“五卅运动”这幅浮雕的意义的句子。概括说明“人群后面,隐约看到外滩的海关和银行大楼”这一背景的作用。
⒊在学生分别报告自己的答案并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归纳:
第三幅浮雕的动词谓语:摧毁,冲去、冒向、打断、撕碎、践踏这一系列动词,准确生动地表达了起义士兵和人民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和清王朝腐朽虚弱的本质。“辛亥革命,结束了二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这句话点明了历史意义。
第四幅浮雕的形容性词语:慷慨激昂(作状语)、愤激(作定语)、怒形于色(作定语),它们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爱国青年和人们热爱祖国、痛恨卖国贼的感情。“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这句话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表现第五幅浮雕的意义的句子是:“这幅浮雕表现出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各界人民坚强不屈地向帝国主义斗争的情景。”最末一句点出背景,揭示发生运动的原因。
(六)指导学习第9段。
全班朗读后,教师扼要指点:
这节具体介绍西面的两幅浮雕:西面的第一幅(连同前面的为第六幅)是“八一南昌起义”的浮雕,这一起义的历史意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展开了……斗争”;
另一幅(即第七幅)写“敌后抗日游击战”,背景是太行山区“雄伟峻峭的半山腰里”,画面上出现各种人物显示了人民战争的特点。
(七)指导学习第10段。
全班朗读,思考回答:作者运用了哪些词,来突出“渡江”这幅浮雕(第8幅画面)的雄壮景象?
议论后明确:运用了“吹起”、“高举”、“发射”、“登上”、“踏着”、“冲去”、“前进”等一系列动词,突出了渡江战役势如破竹,一往无前的雄壮景象。(结合解释“逾越”“天堑”这两个词。)
(八)指导学习第11段。
全班朗读两遍,思考:
⑴这节文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那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⑵作者在这里用什么方法指出建碑的重大意义?
⑶这节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
议论后明确:
⑴这节文字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英雄“万分崇敬”、深切怀念,对纪念碑看了还想再看,舍不得离开的思想感情。文中用“重新瞻仰”、“又一次……默默致敬”这些固定词组生动表达了这种感情。
⑵作者通过谈自己的感受的方法(“我想”),指出建碑的重大意义是:“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巨大代价”(“了解到”这个动词,管住三个宾语)。
⑶这一节在结构上起着首尾照应、自然地结束全文的作用。板书:
教学过程
五.研读课
文、回答问题
1.划出参观路线,找到观察点,理清说明顺序
按照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介绍纪念碑 2.找出作者依次介绍了纪念碑的哪些部位?
3.纪念碑的结构
4.重点介绍了哪10座浮雕?按什么顺序来介
绍的?
从东到南到西再到北的空间顺序 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
六.课外探究
烈士们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了,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们能做些什么?
七.小结
归纳中心思想(在同学议论的基础上归纳):
通过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过程的记
叙,热情赞颂了为人民革命事业献身的先烈们的不朽业绩和伟大精神,表达了对人民英雄的无限崇敬和怀念,激励我们高举起先烈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
八.作业布置
第三部分 反馈目标
⒈简述本文三部分的主要内容
⒉回答十幅浮雕的名称(按东南西北的方向
和历史顺序回答)
⒊整理记录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的笔记
第四部分 教学反思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教案重点 篇2
第一,注意锤炼词语。
例1:“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文中用了“落成”一词,而没用“建成”或“造好”。这是因为“落成”含有庄重、庆贺的意味。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兴建,意义十分重大,如果用“建成”或“造好”等一般性字眼,就无法表现作者崇敬的心情。
例2:“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这里,作者用了“瞻仰”,而没用“参观”, 因为“瞻仰”是怀着崇敬的心情仰望,用“瞻仰”比用“参观”这一类字眼更贴切,也更庄重。
第二,指代部位的词、短语和方位词使用准确。
例1:“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句话中的“碑心石”三个字明确交代了毛主席的题字所在的部位。如果换成“碑石”,那么指代的部位就不确切了。
例2:“往南转到碑身的后面,看到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庄严画面。”文中交代了纪念碑的北面为正面, 这里用“往南”点明了“‘武昌起义’的庄严画面”所在的方位,用“转到碑身的后面”和纪念碑的北面为正面相呼应, 进一步准确地点明了其位置。
第三,恰当使用表示时间、范围或程度等修饰、限制的词语,结合运用平实的说明方法,使意思的表达更确切。
例如:“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 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句中的“中国”表示范围,“自古以来”表示时间,“最大”表示程度。通过这一连串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准确地说明了纪念碑的特点。另外,“有10层楼那么高, 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纪念碑巍峨、雄伟的特点。
举了这么多例子, 分析了本文用语准确的特点, 同学们肯定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本文的语言又是如何富于变化的。众所周知,如同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议论文以议论为主一样,说明文以说明为主,但同时也不排除使用其他表达方式。本文就是以说明为主,兼用了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
例如, 文中对参观行踪的记叙:“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 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我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直到离开纪念碑等, 通过记叙, 把参观的整个经过交代得一清二楚。再如介绍10幅浮雕时,为了将每幅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人、时、地、事等记叙因素交代明白, 作者运用了描述性语言,让固定不动的10幅浮雕插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还原成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和故事, 使得人民英雄英勇无畏的伟大形象屹立在人们心中。此外,文章中还运用了议论性的语言, 如评论若干历史事件的意义等。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篇3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点:碑身部分和大碑座部分的说明文字的顺序。
教学难点:纪念碑的结构组成部分的分析有些难度。
学法指导:怎样安排说明文的顺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生齐读课文题目,引入新课。
我曾在阳光撒满天安门广场的十月的一天,去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啊,有十层楼那么高,看到它,先烈们的高大形象一个个如在眼前。坚硬啊,花岗石,汉白玉,那样庄严,那样气宇不凡,它象征着无数革命先烈钢铁一般的意志,洁白无瑕的高尚品质。站在纪念碑前,忆中国革命经历的艰苦道路,看现在获得解放的`幸福,崇敬之情充盈胸际。缅怀先烈心向党,深感一定要继承先烈遗志,为四化大业作出贡献。
2、师板书课题,边板书边讨论:(1)“永垂不朽“是什么意思?(2)“谁”永垂不朽?包括哪些人?(3)本文的体裁是什么?(板书 “说明文”)问:说明一词中的关键词是什么?为什么?(4)怎样才能说到“明”的程度?(板书:抓住事物特征,明确说明顺序)。
二、初读课文,注音、明形、释义,掌握有关字词。
注音:
砌(qì) 瞻仰(zhān)(yǎng) 丰功伟绩(jī) 镏金(liú)
幅(fú) 上溯(sù) 重幔(chóng)(màn) 小庑殿顶(wǔ)
窖坑(jiào) 逾越(yú) 天堑(qiàn) 老巢(cháo)
发髻(jì)、不朽(xiǔ)
明形:
巍峨、矗立、奠基、丰功伟绩、挺拔、镏金、永垂不朽、上溯、镶嵌、销毁、挑衅、慷慨激昂、怒形于色、搀扶、呼啸、峻峭、逾越、天堑
释义:
(1) 瞻仰: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 (2) 挺拔:直立而高耸。
(3)上溯:向上追溯。溯,逆流而上。 (4)逾越:越过。
(5)天堑: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形容它的险要。堑,壕沟。
三 整体感知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问题:找出课文最早对纪念碑的构造加以说明的文字;对照课文在彩图上指出纪念碑的建筑结构。
四、分析碑身
4、讨论要点:(1)作者第一次对纪念碑的构造的说明是从哪个角度加以说明的?(师板书:整体)生齐读找出的文字。(2)读了上面的文字,我们对整个纪念碑的情况了解清楚了吗?接下来作者要怎样说明?(板书:局部)
第二课时
5、从局部出发,作者要将要对纪念碑的各个部分加以说明,结合彩图看,整个纪念碑由哪些结构部分组成?(师生对照彩图加以讨论,完成文后板书。)
6、以什么样的顺序说明纪念碑的结构部分(先说碑身,后说大碑座)?哪些文字是说明碑身的?(4―5小节)
7、齐读找出的文字,而后讨论:(1)说明碑心石的顺序,完成文后板书,(2)讨论说明碑身的结构顺序(标上序号),(3)由此可以看出,以上的说明体现了一定空间和方位,但却不能称之为有顺序,这是为什么?(先主要,后次要,是空间和逻辑的高度结合。)
五、讨论大碑座
8、讨论大碑座的说明顺序。问题:为何以这样的方式安排?(空间和时间相结合)由东到南到西到北的顺序,介绍10幅大浮雕的内容。
9、作者怎样说明浮雕?以第一幅浮雕为例讨论。(板书:名称――意义――画面)
10、以后的文字是否也符合这样的种规律?哪些不符合?
六、理解象征意义:
红星、旗帜,是革命者的重要标志。松柏,自古以来人们就赞美它们不畏风暴严寒,傲视雨雪冰霜,四季长青、生机勃勃的品性。因此,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牡丹,花大色艳,富丽堂皇,是我国的名贵特产花卉,号称“花中之王”,素有“国色天香”之誉,一向被推崇为“中国名花之最”。许多世纪以来,我国人民就把牡丹视为富丽繁荣(高贵)的象征。荷花,又名莲花。自从宋代周敦颐作《爱莲说》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后,荷花便赢得了“花中君子”的美誉,为世人所推崇,并作为虚心正直,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纯洁)的象征。菊花,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喜爱的花卉。古往今来,多少人钦佩它,赞美它。“秋菊能做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如何?”(陈毅:《冬夜杂咏》)菊花以其微霜和耐寒的品格赢得了美誉。因此,小碑座四周雕刻着的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象征着品质高贵、纯洁和坚忍”。
七、总结
最后一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板书:整体----局部----整体)
八、作业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作文 篇4
这清明的雨,就是老天爷掉下的点点泪滴吧!
我在如烟如雾的雨中缓缓行走着,任那小雨湿透我的头发、面颊。而我心灵深处的意念却在为我导航。终于,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那苍松翠柏之间的烈士陵园。陵园里,一座座石碑悄然盛立着,是那么的沉静和安详。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广场,准备进行升旗仪式。我作为学校的代表,伴随着国歌声,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了花圈。
我黯然肃立,心中除了伤感,还有几分深深的敬意。如果没有英雄们的鲜血和勇敢,我们就没有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也就没有现在良好的学习环境。我又想到了美伊战争,想到了伊拉克儿童那些恐惧、无助的眼睛,想到了隆隆炮火中惊恐的伊拉克百姓,跟他们相比,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多么幸福啊!
我很庆幸自己能生活在这个太平盛世的伟大中国。我也很感激长眠于九泉之下的英灵,是你们用血肉之躯挡住了敌人的子弹,铸就了这钢铁长城,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盛世、幸福安康。
我向英雄们献上了自己用心做的一朵朵小白花,绵绵细雨落在花上,滚落下来,仿佛花也有情,也在悄悄流泪。
.英雄们,你们不会寂寞,因为你们活在我们的心里,活在所有中国人的心里。你听那烈士墓前,庄严的宜誓,你看这里涌动着怀念你们的人流。就连这清明雨,也悄然落在了你们的墓碑上,似乎轻轻地向人们诉说着你们的丰功伟绩: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3 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
2、学习按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3、了解中国革命所经历的艰苦道路和先烈们的光辉业绩。
【教学重点】① 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 ②了解中国革命所经历的艰苦历程
【教学难点 】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
【学法指导】
1、关于说明文:
(1)说明文,是一种以 为基本表达方式,常用于客观说明某种事物或某种道理的
一种文体。具体来说,即说明事物的 、 、 和 等;解说事理。
(2)阅读说明文,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 第二: 第三:
(3)说明的顺序有: 、 、 .
2、关于题目:
文章以 作为正题,这是 的亲笔题词,提示了全文的主题,表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副题是 ,说明作者是由瞻仰首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去赞颂人民英雄的,标明文章所要介绍的建筑物,这是全文说明的对象。(这是常见的.副题的一个作用──限制规定表现主题的范围。)
【教学过程 】
一、1、初读课文,总结重点字词,写在下面。
2、再读课文,完成下列填空。
我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是 。
于 动工,经过五年修建,到1958年4月22日建成。
作者 在纪念碑落成后,揭幕前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纪念碑,于 月 日写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
从地面到杯顶高 米,用了 块花岗石和汉白玉。周围栏杆使用的材料是 。
纪念碑的碑心石重 吨,高 米。正面题词是 ,是 写的;背面的碑文是 (谁)起草, 书写的。碑身两侧是 组成的花纹。
小碑座四周雕刻着由 组成的大花圈。碑顶是具有民族传统的 。
10块汉白玉大浮雕雕在纪念碑的 ,从东到北共长 米,高 米。
英雄不朽 篇6
第一节课是:爱国。国歌和国旗寄托者当时为保家卫国的英雄的灵魂的期盼,尽管他们的身躯在战火中牺牲,但他们的精神和爱国之情将会永久传承,生生不息。当年,外敌一路攻占我国领土,直打到长城底下,以蛮横的力量强行攻打,将长城打出了一个缺口,当年的英雄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抵住了长城的缺口!国歌中的“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并不仅仅只是一句歌词,而是包含着历史的真相,充斥着血肉的灵魂!
第二节课是:勇敢。英雄敢为祖国、同胞突出一切,依靠的是什么?是勇气!这种让中华重新伫立在民族之巅的巨大力量,不论男女老少、不论能力大小都可以拥有,并且敢于使用。他们的勇敢让我们敬佩,更让我们落泪……谢谢你们,更敬仰你们,你们永存,世世代代!
第三节课是:团结。从古至今,有无数团结协助的英雄传奇,而在抗日的那八年里,美国飞虎队就同我军成为盟友,两队互帮互助,这种力量汇聚起来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能力。也有在南京大屠杀中,有那么一批外籍人员,义无反顾地挡在了日军的枪前,保护了中国小部分的难民。这是一种友谊,不分国籍。只要心中有,那么友谊便长存。
英雄不朽作文300字 篇7
海娃选了一条偏僻的小路却还是遇到了日本鬼子。海娃心想:“鸡毛信怎么办?藏哪呢?”他急得满头大汗,一会塞这,一会藏那。忽然,他灵机一动,从身上撕下一根布条,把鸡毛信捆在一只老羊的尾巴下。鬼子问了几句话就走了。
海娃刚走不远,就有几个鬼子追上来,原来他们想吃羊肉,抓了几只小羊烤着吃了。鬼子怕吃不到羊肉,让海娃和他们在一起。半夜,趁鬼子睡着了,溜了出去。眼看到了山王村了,却丢了鸡毛信,又回去找,找到了鸡毛信,鬼子也找到了他。鬼子要攻龙门村,让海娃带路。海娃把鬼子引到了一个地方,让鬼子迷路,自己飞快的把信送了出去,交给了张连长。
张连长按着信,带着队伍攻打鬼子的炮楼,消灭了里边的鬼子,取得了胜利。
英雄不朽的观后感 篇8
1.2015《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以“英雄不朽”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节目。节目分为“爱国”、“勇敢”、“团结”和“自强”四个篇章,现场共邀请了三十五位亲身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老人作为贵宾出席。他们当年以士兵、艺术家、儿童团员等各种身份走过那段岁月,而今最年轻的85岁,最年长的已有98岁。
《开学第一课》通过一段段英雄事迹,一个个爱国志士,一句句激奋人心的话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强精神。作为这一年龄段的组合TFBOYS,在现场带领同学们共同朗诵“少年自强宣言”。TFBOYS宣读《少年自强宣言》:“我们是英雄的子孙,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时代。学习英雄先辈的精神,接过英雄前辈的旗帜。从现在起,坚定立志,把祖国的强盛当做自己的梦想。”他们带领现场的青少年共同发出号召,明确新一代年轻人的责任,共同传承抗战的精神财富——“我们宣誓:诚实善良、勇敢自信、自立自强、做伟大祖国的接班人”。
我们要感激那些舍生忘死的革命前辈,铭记那谱写传奇的年代,珍惜这个用拼搏换取的年代。感谢开学第一课,让正在成长的我们更加靠近历史,更加懂得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让我们铭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我们是新世纪的青少年,一定会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未来的中国必定会更加美好。我们会是祖国未来的骄傲!
2.《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观后感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今天我观看了中央一套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此次以“英雄不朽”为主题,围绕“爱国”“勇敢”“团结”“自强”4个篇章,通过一个个英雄故事的真实讲述,让人们共同回顾历史。让我们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节目中介绍的都是抗战时期少年儿童有关的故事,,彰显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首先邀请93岁的老艺术家秦怡奶奶登台讲述国歌的故事。秦怡奶奶语言重现国歌中描写的真实战斗,还透露自己与国歌之间的“特殊缘分”。现场共邀请了三十五位亲身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老人作为贵宾出席。他们当年以士兵、艺术家、儿童团员等各种身份走过那段岁月,而今最年轻的85岁,最年长的`已有98岁。
我们通过歌曲和故事传颂着他-“王二小”的英勇事迹。为大家还原这个英雄少年的真实面貌,更细致入微地重现“王二小”选择英勇牺牲背后的故事。
在战争年代,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克敌制胜,团结表现在大家为共同的目标,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合作共赢。
通过讲述英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强精神。同学们共同朗诵“少年自强宣言”。
英雄不朽观后感600字 篇9
1935年的冬天,在突出敌人重围的时候,女游记队员赵一曼不幸中弹。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宁死不屈。她是一位刚强的女英雄,也是一位柔情似水的母亲。她在给孩子的信中写到:“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今天已经来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没有机会再见面了。希望你,赶快成人,来告慰你母亲。你永远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生的伟大,死得光荣!”赵一曼的孩子一定能理解母亲的这种英勇就义。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像赵一曼那样为国家而奉献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伟大的军事家左权将军就是这样的例证。人们称赞他“像钢铁般的坚强,如狮虎般凶猛。”正是有了这么多英勇无畏的抗战英雄们,才能夺取抗战的胜利。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将来我们将肩负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任,因此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过硬的本领就显得尤为重要。
观看英雄不朽的观后感作文 篇10
1.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分别讲述了四个小节内容。
第一节:爱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由聂耳,金焰共同合作完成的,所有的歌词并不是编的,而是英雄就是那么做的。它告诉我们,要把国家当成自己的家去爱护他,关心他,保护他。
第二节:勇敢,讲述了日本南京大屠杀,告诉我们不能忘记过去,我们要坚强、勇敢,不能让历史重演。
第三节:团结,讲述了救援美国飞行员的事迹,我们一定会和自己的盟友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让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第四节:自强,告诉我们,和平幸福的来之不易,要强大发展国家,要把祖国的强盛当作自己的梦想,只有自强,才不会被人欺负。
我要努力学习,做伟大祖国的接班人!
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爱国,勇敢,团结,自强!关爱老兵,英雄不朽!
许多老战士们以及他们的家属都讲述了他们抗战时的故事,我们聆听了聂耳创作国歌的`真实故事,用我们的血肉筑起了我们新的长城。这不是编出来的,是真实的故事。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王二小奋不顾身,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挽救了八路军和百姓们的故事。左权将军写给他的女儿和妻子那十一封信的故事。还有许多的老兵们他们十几岁就参加抗日,七十年过去了那种不服输奋勇杀敌的精神永远不变!
今天,我们是未来的主人,只有自信,自立,自强,才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3.看英雄不朽观后感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看了<开学第一课>。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有无数的英雄儿女,为着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在敌人面前不屈不挠,一身傲骨,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历史定格,英雄长眠。
英雄的精神,让我们一代人又一代人来继承。我们的民族不屈不挠,国家不断繁荣富强。不管道路多么坎坷,只要有这种精神,定能战胜一切。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学好科学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敢于创新的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使我们祖国永远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英雄不朽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1
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一个古老民族书写下一篇新的乐章,一个泱泱大国崛起于世界的东方!林园长青,英魂永存。长眠于此的先烈们,你们的精神成为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传承的精魂;你们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国家不断繁荣富强的力量源泉;你们的精神成为当代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信念支撑!不论当前国际环境如何复杂,不论前进道路上还有多少坎坷,有你们这些榜样所赋予的力量,我们坚信:中国定将永远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青山绿水生生不息,烈士英魂永垂不朽,我们将永远铭记先烈伟绩,继承先烈遗志,传扬先烈精神。
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一心一意勤政为民,时刻铭记自己肩负的职责与使命,精诚团结,开拓创新,为我县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奏响时代凯歌!呜呼哀哉,先烈们安息吧!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教案重点】推荐阅读: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集第11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1-29
《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心得01-07
人民英雄费德昭12-15
全国抗疫先进事迹报告会《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观后感08-27
游人民英雄纪念碑有感07-02
观人民英雄纪念碑有感11-10
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观后感10-23
关于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观后感07-23
2020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观后感01-23
获人民英雄称号陈薇事迹学习心得感想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