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国英雄》教案设计(共8篇)
《蚁国英雄》教案设计 篇1
教材简析:
《蚁国英雄》是苏教版第八册第17课《生命的壮歌》中的第一则故事,故事讲的是一群蚂蚁面对肆虐的火神扭成一团,在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的保护下冲出火海的故事。故事讴歌了区区弱者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精神与献身精神。
设计理念:
本设计的每个环节都重视学生主参与精神,珍视学生的个性感悟和独特体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想象,鼓励求异和探究。尽可能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并能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引起学生的情感共振。
教学要求:
1、用个性化的`朗读方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蚁国英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并能联系实际,用多种方法表达这种感受,能够对生命形成一定的正确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懂课文,理解蚁国英雄的壮举。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蚁国英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并能联系实际,用多种方法表达这种感受,能够对生命形成一定的正确认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导入课文
1.课外读书情况调查,谁读过《水浒传》,考一考:《水浒传》中的有一个打虎英雄,你知道他叫什么吗?为什么称他为打虎英雄?
2.评价:读书浅尝辄止就会浮光掠影,你很认真,所以无所不晓。
3.今天我们又要去读一个关于英雄的故事,谁知道课题?师板书课题蚁国英雄,齐读课题。
二、检查初读,了解大意
1.检查朗读情况。
轮读课文,纠正字音
2.静下心来,默读课文,你能不能选择课文有关内容,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针对性评价:看来你们是明白了课文的基本内容,真不错。
3.你们这么聪明,不用教就会了,那么用虽然但是的句式联系课文内容说句话,行吗?
针对性评价:你们不仅读明白了课文的基本内容,还能读出自己的理解,真是太棒了。
三、细读感悟,掀起高潮。
1.现在同学们闭目凝思,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
蚂蚁们遇到了危险情形,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是什么?
(岌岌可危、生命垂危、身馅囹圄、危在旦夕、面临险境)
过渡延展:中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一个意思,可以用很多个词来概括,
如果我们常做这样的练习,我们的语言将会及其丰富。
蚂蚁们脱离危险的情形,我们也用一个词来形容,是什么?
(劫后余生、死里逃生、九死一生)
2.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到这些正在突围的蚂蚁身上了,请同学们将课文中描写这些蚂蚁突围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好好读一读。
3.指生读,相机出示
可万万没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并不见缩小,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放松自己的岗位。
读这段话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能扣住文字来说说为什么吗?
(1)可万万没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的理解。
(2)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放松自己的岗位理解。
我们学过一个词叫做死而后已它的意思是(一直到死才停止)。可是这些外层蚂蚁到死也没有松动丝毫。是什么支持着它们呢?这些蚁国英雄们在烈火焚烧中可能想些什么呢?
过渡小结:
此时,我们仿佛置身在熊熊烈焰旁,耳边传来的是烈火中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鼻孔中弥漫着焚烧中的焦臭味,眼前看到的是区区弱者用生命换取更多生命生存的壮举,我们的心被他们高尚举动深深感动。
播放课件。
指名个性化朗读,齐读
四、激情揭题,升华感情
1、师述:这样的场景我们怎么能不感动,我们怎么能不为之顿生钦佩之情。
本文的作者这样写道:
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毫克,真正是比毫毛还要轻上十倍、百倍。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个体牺牲,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警,又是如此无以复加地感人,怎能不发人深思,油然生出敬慕的情感来?金马《蝼蚁壮歌》
2、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那就让我们写一写。
3、无论什么样的生命,在绝境中往往总能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这样的生命往往总能震撼我们的心灵。正是这一群蚁国英雄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和可贵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板书:生命的壮歌。齐读:生命的壮歌蚁国英雄
板书:
17、生命的壮歌
《蚁国英雄》教案设计 篇2
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17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如“肝胆俱裂”等。
2.从体会内心入手,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紧扣关键词句, 通过语境创设、想象情境、品读感悟等方法, 体悟蚂蚁“突围”时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激发学生尊重生命, 敬重卑微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走进生命的乐章
1. 课前谈话, 渲染“英雄”。
之前我们已经学了很多有关英雄人物的课文, 现在, 我们来做个竞猜英雄的游戏, 好吗?看老师在大屏幕给的提示, 猜猜看这是哪位英雄。 (出示)
(1) 南宋民族英雄《过零丁洋》 (文天祥)
(2) 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谁说女子不如男 (花木兰)
(3) 真正的男子汉会说话的钢板军神 (刘伯承)
(4) 抗日战争小英雄放牛郎 (王二小)
(5) 抗击非典舍生忘死白衣战士 (叶欣)
设计意图:“热课”是课堂教学的前奏, 好的“热课”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利用之前所学课文中的英雄人物, 采用关键词提示的形式做英雄竞猜的游戏, 营造了与课文相吻合的情境, 为学生后续学习作了情感和主题的铺垫, 奏响了课堂教学优美的序曲。
2. 由题质疑, 直面“英雄”。
(1) 今天这堂课我们去结识动物王国里的英雄——《蚁国英雄》 (板书) 。
(2) (出示蚂蚁图) 瞧!看到这么小的蚂蚁, 你想到了哪些词?在我们常人眼里, 这小小的蚂蚁就是—— (板书并齐读:区区弱者)
(3) 为什么区区弱者被称为“蚁国英雄”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读完后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 出示:按照“被围——突围——脱险”的顺序, 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非常重要。学生是不成熟的阅读者, 需要教师智慧的引领和启迪。这一环节围绕作者对蚂蚁的认识变化创设问题情境, 抓住文章隐含的线索, 在学生探求“区区弱者”与“蚁国英雄”之间的关系时引导学生去文中寻找答案, 利用阅读期待, 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精读感悟, 诠释生命的内涵
1. 感受火势, 铺垫“英雄”。
(1) (课件出示火势图) 同学们, 看到这幅图你能用哪些词形容它? (相机板书:火舌舐动、火神肆虐。重点指导“肆虐”的书写。)
(2) 这铺天盖地、排山倒海、势不可挡、吞噬一切的大火就叫火舌舐动、火神肆虐。
(3) 课文中是这样描写火势的:
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活像一串红色的项链, 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
火神肆虐的热浪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4) 默读思考作者写这么大的火势有什么好处? (衬托描写, 为写英雄作铺垫。)
(5) 读出火势之“大”, 指导、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片, 想词语——读句子, 谈感受——巧对比, 悟表达”这样三个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教学环节, 引领学生感受火势之大给蚂蚁带来的灭顶之灾。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通过图片既很好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又不知不觉积累了语言, 同时还体会到了作者表达的好处。
2. 多重对话, 铸造“英雄”。
(1) (出示蚂蚁突围图) 课文中的哪一部分把这幅图的内容写出来了?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2) 交流, 出示:可万万没有想到, 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 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 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 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 但是蚁团并不见缩小。显然, 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 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请大家默读这部分文字, 找一找, 画一画, 小蚂蚁哪些表现最能触动你的心灵, 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或发现, 同桌交流并讨论。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蚂蚁的团结、机智、勇敢和勇于献身的精神并指导朗读。)
(1) 从“至死也不松动分毫, 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中, 你发现这是一群怎样的蚂蚁? (舍己为人、舍生忘死、勇于献身……) 肝胆俱裂是什么意思?假如你就是外层的蚂蚁, 你是怎么想的?如果松动、放弃呢?
(2) 通过“越来越迅速地滚动”、“蚁团不见缩小”, 师生合作补读, 想象说话。 (读着读着, 你眼前仿佛看见了……仿佛听见了……仿佛闻见了……)
(3) 从“迅速地扭成一团”、“向河岸的方向突围”中, 你发现这是一群怎样的蚂蚁? (团结、勇敢、机智……)
在致命的火灾面前, 小蚂蚁们采用迅速扭团突围的方法, 是多么的团结、勇敢和机智啊!谁来读?指名读、赛读。
(3) 正是这种对生命的热爱, 创造了奇迹! (出示并齐读:一会儿, 蚁团冲进了河流里, 随着向对岸的滚动, 河面上升腾起一层薄薄的烟雾……)
设计意图:教学生学语文, 从某种角度来讲, 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语言文字之中, 拥抱语言文字, 感受语言文字, 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该环节选取最能打动人心的语段, 抓住重点词句, 通过角色转换、移情体验、借助联想、再现情境、合作补读等手段, 一次又一次地拨动学生的心弦, 蚂蚁“机智、团结、勇于献身”的形象在学生的脑中越来越清晰, 在学生的心中越来越真切。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想象、感悟、表达、朗读的能力既得到了提高, 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三、回文扣题, 唱响生命的旋律
1. 此时此刻, 我们再次面对小蚂蚁, 你还觉得它是区区弱者吗?
出示:这是一只 ( ) 的小蚂蚁。
2. 现在, 你对作者称外层蚂蚁为“蚁国英雄”还有疑问吗?
正是这一群外层的蚂蚁在生死攸关的时刻, 用自己感人的行为、宝贵的生命和可贵的精神, 谱写了一曲生命的壮歌。让我们把最崇高的敬意送给它们, 尊称他们为———蚁国英雄。
3. 总结:
我们对小小蚂蚁的敬重, 也正是我们心底对生命尊重的觉醒。如果我们再次静静地浏览一下全文, 发现这则小故事可以用一首诗来表达—— (出示诗句并齐读) 。
蚁国英雄
火神肆虐情意浓,
扭团突围向外冲。
肝胆俱裂浑不怕,
精神感人真英雄。
设计意图:在课的结尾处, 教师精心设计一首小诗让学生朗读, 如此一来, 不仅总结了全文, 内化了语言, 而且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升华。
四、拓展延伸, 聆听生命的拔节
1. 熟读课文,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 搜集一两句有关“团结合作”的名言警句。
3. 读金马的作品《蝼蚁壮歌》或沈石溪的作品比如《斑羚飞渡》、《第七条猎狗》等。
《蚁国英雄》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任选一则自己喜欢的故事说给大家听。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这两个故事,了解文中蚂蚁和羚羊的不同逃生方法,感悟其中蕴含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感悟故事中蕴含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主题交谈,情境导入
课前活动:对于“生命”(板书)这个词,你是怎么理解的?
过渡:有人说,生命是一条河,生生不息的是孕育情感的水流;有人说,生命是一座山,绵绵不断的是历尽沧桑的山石;而我,我要说,生命是一首歌,一首无数人为之倾倒的赞歌,一首荡涤心灵的雄壮之歌。(板书:壮歌)
1、情境创设: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青藏高原。(故事简介:一个猎人将猎枪瞄准一只藏羚羊时,这只藏羚羊没有像其他动物那样逃跑,“她”选择了下跪,那乞求的眼光里分明闪动着晶莹的泪滴,在猎人犹豫的一刹那,他还是扣响了扳机。藏羚羊死了。当猎人剥开藏羚羊的皮毛时,他惊呆了,藏羚羊的腹中是两只娇小的胎儿————)
2、启发谈话:有人说,动物根本没有情感,他们的行为往往是出于一种本能。也有人说,动物和人类一样,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情感。但无论怎样,这些真实的故事总使我们的心灵震颤,心神荡漾。
齐读课题 《生命桥》 《蚁国英雄》
二、走进文本
1、引导交流阅读感受。
师:在《生命桥》一文中,我读懂了一个词语————“神圣”(板书)课文中是这样写的,“那情景是何等神圣。”相信同学们在《蚁国英雄》中一定也读出了什么?
2、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英雄——“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板书“英雄”
3、引导交流阅读感受。
但当我读到《生命桥》中“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这一句时,我心中满是担心(板书:担心),这些无辜的羚羊该怎么办呢?当读到“年轻羚羊下坠时,奇迹出现了——”,我的心头不免一阵惊叹(板书:惊叹),惊叹于羚羊们的团结协作,更惊叹于羚羊们的无私!
4、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惋惜——“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惊讶——“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板书“惋惜”、“惊讶”。
5、教师结合板书小结。
《生命桥》从担心到惊叹,从惊叹又走向神圣的情景,《蚁国英雄》从惋惜到惊讶,从惊讶到心中的英雄,这一系列的情感变化作者都用形象的语言文字表现出来了。愿意不愿意做个小小研究员,和大家一起来研究研究有趣的语言文字?(首先研究第一个故事《蚁国英雄》)
6、揭示研究方法:(1)读,细细读,不放过一个字、一个标点;(2)画,画出自己感兴趣的字词、句子、语段;(3)写,写出自己的理解或者体会,也可以是自己的困惑;(4)说,说说自己的研究成果。(课件出示研究方法)
7、学生自由分组,研究。(可制作研究表格)
8、学生汇报研究成果。
提示:教师指导时要做到“字字连词——词词连句——句句连段——段段连篇”。
重点指导:“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结合思考练习4)
三、欣赏朗读,表达情感
1、读读让自己心动的句子。
提示: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给予必要的指导。
2、说说自己的阅读体会。
提示:引导说出蚂蚁们可贵的合作精神,以及外层蚁国英雄们的无私献身精神。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蚁国英雄》故事的最后说,“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里——”他们还会经历什么呢?
情境一:蚁团渐渐松散开来,最外层的蚁国英雄们在河水中慢慢下沉。奇迹出现了,最先从蚁团里出来的蚂蚁向蚁国英雄们游过去……
情境二:河面上升腾起一阵烟雾……不知谁叫了一声:“爸爸,爸爸,你在哪儿?”叫声开始多起来……
2教师总结:神奇的大自然给万物赐予了生命的力量,几乎每一种生物他们都曾经顽强的活着。请我们牢牢记住——“关注生命,珍爱生命!”(板书)请我们牢牢记住生命中所特有的符号————“团结、合作、奉献”(板书)这正如课题《生命的壮歌》中所蕴涵的,这既是一首悲壮苍凉的歌,更是一首激昂雄壮的歌!最后,我们再来齐读课题————《生命的壮歌》。
五、作业
推荐阅读:沈石溪《沈石溪动物情感故事系列》
西顿《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
板书设计:
读《蚁国英雄》有感 篇4
前几天,我读了“动物大王”---沈石溪写的《生命的壮歌之蚁国英雄》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怎么回事?”别急别急,听我慢慢给你讲:一天,游客把草丛点着了,一群蚂蚁被包围了。蚂蚁迅速扭成一团,向对岸滚去,外层的蚂蚁被灼焦,蚁团不见缩小。终于,他们冲出了火场。
读到这里,我怎能无动于衷呢?哎,如果当时我在场,我一定会把火扑灭。外层的蚂蚁是蚁国的`骄傲,他们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他们如果放弃,里面的蚂蚁一定会受到伤害,这种意志让他们坚持。也许,里面也有想到外层的蚂蚁,他们一定会在下一圈到达外层;也许,里面有不愿意到外层的蚂蚁,但他们听着外层蚂蚁的爆裂声能不感动吗?那种自私的想法一定会在此刻灰飞烟灭;也许,外层有不愿受伤的蚂蚁,但为了自己儿女,他们依然选择了外层,他们一样会被铭记;也许,外层的蚂蚁有自愿的,他们虽然死了,但那种坚定的意志永远活在大家的心里,永远永远……
四年级下册《蚁国英雄》教学课件 篇5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蚁国英雄》教学课件
【教材依据】
“蚁国英雄”是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生命的壮歌》中的一则故事。
【设计思路】
“蚁国英雄”一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一群蚂蚁在大伙的围攻下,利用集体的力量聪明地扭作一团,在外层蚂蚁的舍身保护下逃出了火海的故事。文章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像特写镜头一样再现了蚂蚁这种自然界中极为弱小动物逃生的本能,热情地讴歌了动物们在生死攸关之时所表现出来的可贵的合作精神与献身精神,那一个个沉着冷静、团结协作的个体,那一幕幕舍己为人、从容赴死的壮举,震人心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现在的学生都是在父母的悉心呵护下,溺爱中长大的。其心理素质普遍较差,缺乏爱心、责任心、协作意识、感恩意识等,遇到困难也常常不知所措,更何况遇到灾难性的困难时又如何能应对呢?本单元、本课都是很好的教材,通过读、品、悟和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学习文章,除了能让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还教会学生面对危难时应该采取的避险方式,让学生从思想上懂得,在遇到问题时,团结协作,相互帮助是可以和大家共度难关的,逐渐树立起协作的意识,激发出奉献和感恩的主观意愿。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链、惜、肆、臭、俱、乱”,会认“惋、虐、焚、毙、灼”
(2)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惋惜、灼焦、肆虐、肝胆俱裂、束手待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流利背诵。
(4)能抓住重点词句感悟、理解蚂蚁面临的绝境及外层蚂蚁舍己为人的可贵之处。
2、技能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句子所要表达的情绪。
(2)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借助课文中的语言材料,抓住重点词去理解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的方法。
3、情感目标:
(1)通过图片、音乐和教师朗读烘托气氛,让学生感受大火包围时的万分紧急,凸显蚂蚁在逃生过程中的避险本能。
(2)借助文中蚂蚁逃生前的迅速抱成团、外层蚂蚁的勇与坚定,感受蚂蚁在面临危险时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
(3)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想象,通过即时采访,让学生在情境中学,引起学生的情感共振,初步形成对生命价值的认同。
【学习者特征分析】
我班学生有良好的朗读习惯,善良、感性,但语言表达能力相对欠缺。
对于本篇课文中所体现团结协作、舍己为人精神的理解并不难,其难就难在怎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走进文本,产生共鸣,产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懂得珍惜生命,懂得感恩与奉献。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以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去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
1、外层蚁国英雄们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
2、蚂蚁团结合作,勇敢、坚定的精神,形成对生命价值的认同。
3、在“朗读→感悟→表达”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策略与设计】
1、读中悟、悟中读,分层读悟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读中明白道理,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采访和补充句子的练习的方式一方面激发思考,加深对文本的感受,一方面借以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师:课文朗诵;制作多媒体课件
生:搜集有关蚂蚁的资料或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导入课文
1、同学们,这节课,一篇新课文——《生命的壮歌》
课件出示《生命的壮歌》这曲壮歌是由谁谱写的?(蚂蚁)(羚羊)
不管是蚂蚁还是羚羊,它们谱写了一曲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生命的壮歌(手指课件,生接读:生命的壮歌。)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4、今天,咱们学习第一篇故事:蚁国英雄。(板书:蚁国英雄)
说起蚂蚁,你们会很自然地想起哪些词语?(不堪一击、渺小、弱小、脆弱、微不足道),所以老师把“蚁”字写的这么小。
用一个课文中的词语来说,这些小蚂蚁根本就是———区区弱者。(板书:区区弱者)
(设计意图:通过对蚂蚁的卑微、弱小、微不足道的生活认知与“英雄”形象形成强烈反差,使学生对故事产生强烈的兴趣,同时引发思考,有目的地读课文,有思考地学课文。)
二、检查初读,了解大意
过度:小小的蚂蚁,力量弱小,在人类看来它是区区弱者。区区弱者和英雄之间怎么会划上等号的呢?(在课题上加引号)今天,让我们走进课文——齐读《蚁国英雄》。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认认真真地把文章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自由朗读)
2、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件事情,所以可以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述。事情发生的起因是(草丛着火)、经过(一群被围、抱团突围)、结果(成功脱险)。把他们连在一起,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一群蚂蚁在大火的围攻下,利用集体力量,聪明的扭成一团,在外层蚂蚁的舍身保护下,逃出火海的故事。
3、对文章有了了解后,我们来检查检查课文的生字、词语。
(大屏幕出示)项链肆虐焚烧火舌舐动
焦臭灼焦束手待毙肝胆俱裂
丘陵可怜惋惜
(1)生领读词语、齐读、点名读
范写:肆点出容易写错的字:俱
(2)你发现第一排词语有什么规律?(跟火有联系)
第二排是跟(蚂蚁有关的`)
(设计意图:通过目的性学习任务的提出,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就能有所感受。充分利用课件将本课需要掌握的生字及词语出示出来,通过学生汇报的方式将自己在学习生字词过程中的所得与同学分享,感受并展示学习成果的喜悦。)
三、由项链导入,体会火势凶猛
1、在文中,这条项链什么颜色的?(红色的项链)
2、课文中,这条红色的项链指什么?
(把火舌比作了一串红色的项链。)
3、如果这条火项链围住了你,你有什么感受?
师小结:那是令人恐惧的、吞噬生命的项链,你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课件出示:“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活像一串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
过度:这一串项链要吞噬蚂蚁生命。顺着风势走的火会越烧越(大)。默读课文,画出文中那句话写出了火势的凶猛?
(大屏幕出示句子:火神肆虐的热浪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A、谁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B、指导读出停顿:如果注意适当的停顿,大家会读得更好。
(大屏幕出示标有停顿的句子:火神肆虐的热浪/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C、你觉得那个词能说明火很大?
抓住“火神肆虐”“热浪”“焦臭”体会
过度:肆虐的火神、无情的火海仿佛要把所有的一切化为灰烬!
(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集体读,个体读,抓住学生重读的词语或重点词语的理解,加深学生对蚂蚁所处险境的清晰认识,帮助学生在感情上与文字产生共鸣,能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真正融情于课文,体会蚂蚁所面临的形势万分危急。)
三、体悟蚂蚁的壮举
过渡:火舌在肆虐,火海在蔓延,面对强大的火势,作者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惋惜)
1、(出示句子,生自由朗读:“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
(1)指名读
(2)修改、对比
大屏幕出示改过后的句子:肯定——大概,标点!——。)
“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
“这群可怜的蚂蚁大概要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
(师朗读第二句)老师读的这句跟原句有什么区别?
②为什么这里用“肯定”而不用“大概”呢?(因为大概不确定,而肯定是非常确定。)
感叹变陈述
2、在这一刻,作为人类的我都无可奈何,觉得这场大火对于蚂蚁来说意味着死亡。可是,事情是按照我的想法发展的吗?那个词表现出事情发生了变化?(可万万没有想到)
②哪些是作者能想到的呢?
(他能想到的是这一群蚂蚁束手待毙。)
③“我”万万没有想到什么?
是呀,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些蚂蚁竟然扭团突围。(板书“扭团突围”)
4、从“没有束手待毙”、“迅速地扭成一团”可以感受到什么?变现了蚂蚁的?(表现了蚂蚁们在危险面前的沉着和团结。)(看情况:板书、沉着冷静、团结合作)
5.面对凶猛的火势,这群蚂蚁为什么要“迅速地扭成一团,而且越来越迅速地滚动”呢?
只有扭成一团,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形势这样危急,蚂蚁们采取了结团逃生的方法。多机智、多勇敢呀!
6、还有什么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万万没有想到蚁团不见缩小)
a、课件出示: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但是一团却不见缩小。
你来读一读,能否给大家带来这万万没有想到。
b、“不见缩小”说明了什么?(板书:不见缩小)
师:在熊熊烈火中,我们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蚁团在滚动在滚动)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我听到了(),闻到了(),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蚁团之所以不见缩小,是因为()。
C、“肝胆俱裂”什么意思?你能想象那种肝肠寸断、粉身碎骨的疼痛吗?如果你被一杯开水烫伤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把水杯扔掉)可是外层的蚂蚁却至死不松。(板书:至死不松),所以外层蚂蚁是当之无愧的“蚁国英雄”。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精读、品读这些句子,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和感受蚂蚁的惊人之处,感人之举,理解和感悟生命的渺小与强大,蚂蚁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诠释。)
过度:课件出示:可万万没有想到……至死也不松动分毫。
这真是一个让眼流泪,让心颤抖,让情涌动的场面!同学们,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这感动人心的故事吧。(齐读)
会读书的同学,不仅能看到文字所描绘的情景,而且能走进蚁团中去,体会它们的内心。现在,你们就是外层蚂蚁,请回答我——
1、外层蚂蚁呀,你的同伴已被灼焦,可你为何还至死不放弃自己的岗位?适时评价。
2、但也许它们什么也没想,什么也没说,就这样,紧紧地抱在一起,手拉着手,肩并着肩,组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设计意图:以采访的形式展开与学生心灵的对话,透过学生的回答可以了解到学生学习课文后的真实感受和其思想的真实再现。通过用形容词来概括自己对蚂蚁的重新认知,加深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7、学到这里,你还觉得这些小生灵是区区弱者吗?你想用什么词语来赞美他们?(板书:团结合作、勇于献身)
师: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里,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层薄薄的烟雾……
四、升华感情
1、同学们,文章虽然结束了,但那感人的画面随着省略号,似乎还在我们的脑海中回荡,那省略号里包涵了作者想说的话,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原文中,作者还说了些什么?
2、听课文朗读,想想当时的情景。
(设计意图:在音乐的渲染下,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是对故事的在大脑的再现与体验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情感朗读的强化训练。)
3、同学们,如果不是他们的团结协作、勇于献身,在肆虐的火海中,小小的蚂蚁群怎能脱险?孩子们,看看我们的彩虹桥上的照片,看看你们那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你可有什么感慨?你们一起背着书包走进校园,一起朝夕相处了四年。这是缘分呀!还记得每次我们获得流动红旗时的那份喜悦吗?还记得拔河比赛时,你们是怎样的一条心努力的吗?你们一起体会到了努力的快乐,体会到了失败的伤心,你们留下的眼泪里包含了多少感情啊!那不都是我们团结协作的结果吗?课文结尾的省略号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思考。相信你学了课文,一定想到了很多,明白了很多,请你将你的感想写下来。
板书设计:
蚁国英雄
扭团突围
区区弱者不见缩小团结合作
古代英雄石像 教案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这篇童话的寓意
2、学习对话描写
3、词语的感情色彩
〖教学重点〗
学习对话描写
〖教学设想〗
石像的骄傲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更深一层的寓意就较为难理解一些,因此,要在让学生把握了情节之后,引导学生去联想现实生活,体会作者想借助这个童话故事所表达的思想。当然,也要适可而止,对开头的关于雕刻家的描写以及中间小石头关于历史的一段议论则不展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上一课时续写《皇帝的新装》的结局写得好的同学说一说他们的续写,以此导入新课,导入点为想象是否合理。
二、速读全文,勾划词语,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1、划分这个故事的层次,列出简要的提纲
2、简要复述这个故事,可看提纲,但不能看课本
三、分角色朗读后两部分(人是最容易骄傲的)
先讨论分配角色,揣摩语气与感情,教师指导朗读的步骤、程序与注意事项
其它同学注意听,看看朗读的同学读得好不好,分别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读才好?为什么?
四、讨论分角色朗读的情况,教师注意鼓励学生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点拨学生理解以下几个问题:
1、石像和小石头之间是什么关系?
2、石像为什么会骄傲,他值得骄傲吗?
五、讨论这篇童话的寓意
1、从石像和小石头们的谈话,你联想到了什么?你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什么事?
2、如何理解结尾的几句话?有怎样的感悟?
六、片断作文训练
我现在有个想法,想用童话来表现,请大家帮忙我构思一下:
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纪律,最终害的`是自己
一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家门口的草地上玩,小鸡们玩得很高兴,这时,天空中出现了一只老鹰的影子,母鸡大喊了一声,“赶快跑回笼子!”小鸡们都跑了回去。
老鹰飞到半空时,发现小鸡们都跑进了鸡笼,他一边失望地飞走,一边恶狠狠地想,我就不相信你的小鸡们会这么听话,现在他们还小,他们当然听你老母鸡的话,再过几天,他们长大一点,他们一定会想,你老母鸡怎么这么烦,整天的唠叨,然道我们这么大了,还不知道什么是危险吗?我们都已经是青少年的了,我们有自己的思想,我们有自己的性格了。
到那时,“嘿嘿”老鹰不禁得意地笑了声来,好像有一只小鸡已经到了他的嘴里,他甚至感觉到了小鸡的嫩嫩的肉的美妙。
这边,老母鸡和小鸡们屏住呼吸等了好一陈子,母鸡才先走出笼子,看了看周围,确信老鹰已经飞走了,她才叫小鸡们出来,她叫小鸡们围成一圈,然后对小鸡们说:
老鹰经常会抓小鸡吃,所以大家平常一定要小心,不要走得离家太远,不要玩疯了,一旦出现危险,大家要赶快跑回家。你们的小姨也就是我的妹妹就是因为贪玩,来不及跑回家,就被老鹰抓去吃掉了,你们可一定要吸取教训啊,说着,鸡妈妈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七、讨论同学们的写作,突出三点
1、想象是否合理
2、是否有心理与对话描写
3、情节是否曲折
八、简单讲述词语的感情色彩后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五(各找了五个)
《蚁国英雄》教案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⒈了解剧本的一般形式。
⒉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知道斯巴达克的性格特点,学习他敢于反抗,爱憎分明的精神。
⒊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斯巴达克的正义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㈠谈话导入
同学们了解哪些英雄人物,能给大家简单说说吗?(打虎英雄武松、战斗英雄黄继光等)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奴隶英雄------斯巴达克。
㈡交流资料
指几名学生说课前搜集的有关奴隶的知识及当时社会背景,为理解课文做好准备。
㈢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根据阅读提示中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小组内交流,选出最佳答案,然后各组汇报讨论结果。
㈣深入读文,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自愿结合,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完之后交流体会。
㈤抓住人物特点,表演精彩片段。
选自己感受最深的或最喜欢的部分,小组练习表演,进一步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㈥谈谈学完本课的感受。
㈦作业:读一读有关奴隶起义的故事。
作者邮箱: wangfei662.163.com
《蚁国英雄》教案设计 篇8
片段一:
师:同学们知道我国古典名著里刻画英雄形象最多的是哪一部吗?
生:《水浒》。
生:梁山好汉108个。
师:能说出其中几位的名字吗?
生:武松
生:宋江
生:晁盖
师:可以看出你们的知识很丰富,今天我们一起到景阳冈认识一位打虎英雄--武松,请浏览全文,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位英雄的特点。
生读后,概括。
生:勇
生:神
生:猛
生:谋
生:智
生:威
师:大家找到这么多字,现在咱们讨论一下,哪个字最准确地道出武松的特点?
生:我认为本文主要写武松的勇敢,他凭着非凡的勇气上冈打死老虎,所以我认为是“勇”。
师:可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有勇无谋”,只凭着勇敢就能打死老虎吗?那我也勇敢,可是凭我之力,能打死老虎吗?
生:我认为是“谋”,“谋”比“勇”更重要!
师:如果只有谋略没有勇气,力气,能打死老虎吗?
生:我认为是“神”,因为武松既有勇气,又有力量,有谋略,好象不是一个凡人,而是一个“神”。
师:说得好!一个“神”字概括了武松的特点。接下来,我们研究一下他到底“神”在哪儿?分别用四个字概括一下:要说一说你从哪儿看出来?
生1:酒量惊人--我从“三碗不过冈”和“武松笑道:‘原来这样,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看出来。
生2:力量超人--我从“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看出来。
生3:我补充一点:从11自然段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可以看出来。
师:请你把这些描写动作的词找出来好吗?
生4:丢,揪,按,按定,揪,提,打,打
师:从这些词我们可以看出武松打虎时使用了工具吗?
生5:没有,他是赤手空拳地同老虎搏斗。
师:“赤手空拳”和“搏斗”两个词用得准,请接着找武松还“神”在哪里?
生:机智过人--我是从武松赤手空拳与老虎搏斗之前的两段描写看出来的。武松先让老虎耗尽了气力。
师:他具体是怎样做的,才让老虎耗尽力气?
生1:初见老虎,“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生2:老虎一扑,“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生3:老虎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生4:老虎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生5:等老虎泄了劲,“抡起哨棒,使劲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
师:大家很会找关键句子,从这些句子中我们体会到武松的机敏,谋略。看看这些句子中描写武松的动作,用得最多的一个字是什么?
生:闪
师:对,一共有四个“闪”字,那么“闪”字是什么意思?能换个词吗?(如:躲,让,跳,飞,避)
生1:“闪”说明速度快,身手敏捷。
生2:“闪”写出了一晃而过的样子。
生3:“躲”显得很被动。
生4:“跳”被动了一些,“飞”太夸张。
师:我们从“酒量惊人”,“力量超人”,“机智过人”,“胆量非人”,这几个方面看出武松作为“神”的一面,其实他也是一个凡人,大家能从文章中找出他作为凡人的一面吗?
生1:“就血泊里用双来提,哪里提得动!”从这一句可以看出武松使尽力气,不象孙悟空,无所不能。
生2:“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从这一句,我看出他爱面子。
生3:“武松道: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唬我?”从这一句我看出他倔强,不听劝告,多疑。
生4:“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从这一句看出他的胆怯,害怕。
生5:从“一步步挨下冈来”,我看出他没有力气了,说明他的酒劲过了,力气用完了,同凡人一样。
师:是啊,人无完人,这位是英雄也是有缺点的。
分析,反思:
1. 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景阳冈》这篇课文文白夹杂,篇幅较长,学生又看过与之有关的电视剧,可能会对文字的表述提不起兴趣。我一开课让学生自由交流《水浒》中认识的英雄人物,引起兴趣,然后要求学生用一个字概括人物的特点,这更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全文抓住“神”和“人”两个字进行教学,使教学思路明晰,条理清楚。
2. 精心设计台阶,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本节课,我设计了四层台阶:(1)浏览全文,用一个字概括武松的特点;(2)再读课文,再分别用四个字概括他“神”在哪儿?(3)细读课文,这个特点从哪些具体句子看出来?(4)从人物的行为,语言中看出武松仅仅是一个“神”吗?他还是一个平凡的人,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
3. 抓住“闪”字,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学生的思维,感悟武松的“机敏”特点。
4. 课堂氛围和谐
课堂上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相互补充的气氛极浓。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积极思维中发展思维,在交流表达中提高表达能力。
片段二:
师:现在北京电影制片厂要来我们学校招聘小导演,你们有信心去应聘吗?
生:有!
师:题目就是《景阳冈》这篇课文里是一个字--挨,怎么才能把这个“挨”字拍出来,以突出武松“精疲力竭”的样子?
生1:走一下,滚一下,用力抓住树枝,岩石。
生2:趴在岩石上直喘气。
生3:脚一跛一跛地走。
生4:用半截树枝作拐杖,一摇一晃走下来。
反思:
1. 在大胆设想中创新
此片段中,我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畅谈自己的构思,既理解了“挨”字,体会到刚才的确是一场“恶斗”,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想象。
2.“超文本”处理
让学生当导演,营造了课堂高潮,既要讲究立意,又要组织语言描述,这种“超文本”处理,大有余韵绕梁不散之感。
【《蚁国英雄》教案设计】推荐阅读:
蚁国英雄语文教学反思07-17
《小英雄雨来》教案设计11-22
七年级语文教案《真正的英雄》设计09-29
英雄之诗木兰诗优秀教案教学设计11-07
古代英雄的石像教案11-24
《真正的英雄》七年级语文教案11-10
小英雄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12-06
语文三年级下册《民族英雄戚继光》教学设计08-30
英雄重英雄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