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10篇)
家(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1
将进酒(苏教版高二选修)(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一、导入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从来都是相依相随的,似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酒后佳作更是不不胜枚举。其中有一位唐代诗人最著名,人们称他“诗仙”,他却称自己为“酒中仙”。这位诗人就是--李白。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诗《将进酒》。
(板书课题)
二、目标
1、理解诗人复杂的情感
2、在诵读中体会诗人豪放的诗风
三、题解及背景
将:请。“将进酒”就是请喝酒。这首诗是一首“劝酒歌”。写于作者51岁,天宝十一年,作者与朋友岑勋到元丹丘家做客,从而写下了这首传世名篇。
四、诵读
1、请同学说需要注意的字音
2、齐读
3、听录音朗诵,感受诗人的情感
4、自由读,思考问题:哪些字能直接体现诗人的情感?
五、整体感知
问:哪些字能直接体现诗人的情感?
可能的回答:悲、欢、乐、寂寞、愁
诗人通过这首诗究竟想抒发什么情感?下面我们一起走入李白的情感世界。
六、理解情感
1、分组讨论
(幻灯显示:走入李白的情感世界。我读出了李白……的情感,是从……句中读出的,因为这句诗……)
大家看黑板上的`提示,请大家按照黑板上的形式组织话语,尝试理解诗歌的中抒发的情感。前后4-6个同学为一组,讨论5分钟。
发言。把找到的句子读出感情。
2、理清情感线路:(板书)
悲--欢--愤--狂--愁
诗人的欢乐是真心的欢乐吗?
明确:不是,这是诗人进行自我排遣、自我开解的方式。
诗人的情感富于变化,悲欢交迭,但欢乐也是无奈的欢乐,所以全诗的情感基调还是悲愤(板书)
3、“天生我材必有用”和“但愿长醉不复醒”有没有矛盾的地方?这个矛盾反映了李白什么样的情感特征?
明确:矛盾,复杂。
这是李白积极入世与消极出世的矛盾心理的反映。如果他能安心于“今朝有酒今朝醉”,又哪里来的“万古愁”?如果他真要“但愿长醉不复醒”,何必去想“天生我才必有用”?一方面,他有着胸怀天下的济世情怀,另一方面,他又不满现实、不愿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我们想,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是不是也是这样?他与李白一样有着复杂的矛盾,由此才写下了《离骚》不朽名篇。因此我们说,伟大的矛盾和挣扎,往往催生伟大的作品。
4、“愁”的原因是什么?为何说“万古”?
明确:愁--青春易逝,人生苦短,贤不必用,壮志难酬。
万古--这是古往今来许多有理想、不麻木的人共同的愁绪。因此,李白笔下的愁,不再是发泄个人情感,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替从古至今众多怀有梦想的追梦者抒发的共同的愁绪,这的的确确是“万古愁”。
七、体会诗风
1、这首诗充满了诗人的愁绪和悲慨,我们读的时候有没有消沉的感觉?为什么?
明确:有气势、豪放。(板书)
2、从哪里能看出豪放的诗风?
学生发言,顺带分析手法。
3、读出豪放。
八、拓展延伸
《将进酒》是乐府旧题,许多人都以此为题写下了诗篇,同是唐代诗人的李贺也写过《将进酒》,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首诗思想感情方面的异同。
作业:比较李白和李贺的《将进酒》思想方面的异同,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文章。
家(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2
关键词:新课标;高二语文;选修内容;教学初探
在教学中选修部分的内容虽然不需要必修课那样严格进行,但也要求教师做好指导工作,引领学生自主地梳理重点,选择性地学习选修的内容。本文以人教版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选修内容为例,阐述一下日常教学过程中对这部分选修内容的体验与探究。具体如下:
一、教师做好选修指导,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在新课标中关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选修内容指出:旨在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在选修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不必像必修课那样面面俱到,完全可以大胆放手,在做好指导的情况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他们对古代诗歌散文的潜能。
如陆游的《书愤》中,“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道出了作者经历了多年沧桑变化,战争之事后,仍然壮心不死,仍然渴望效仿诸葛亮为国鞠躬尽瘁的精神。在学习这一课程时,我带领学生回顾了陆游的一些其他作品,并透过本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使学生的思想都受到很大的触动,从而,使学生更愿意自主地进行学习。
二、增加文化素养积累,夯实诗词理论基础
高中阶段的学生既有了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也有一定的文化沉淀。加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部分内容的学习,就是让学生不但具有一定的应考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一定的益处。古代诗词是我国千年文化的结晶,每一篇都有他的可取之处,学好古诗词不但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深入的理解,还可以更好地传承先人优秀的文化理念和知识,打下良好的诗词理论基础。
李白的《将进酒》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以两组长排比句开端,将整首诗的大气磅礴的气势带了出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豪爽、不羁、洒脱的形象跃然纸上。让学生们更深切地体会到了诗人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的情感,逐步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也让他们学习了更多的诗词理论知识。
三、辅助教学,更好地融合到古代诗词赏析教学中
古代诗词,有很多是通过音乐曲子的形式得来的,也有很多是通过音乐曲子的方式表达的。在人教版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选修内容,也有很大一部分这样的篇章。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这些篇章的内容,以及融入到当时诗歌所在的背景环境中去,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相关的形式,进行辅助教学,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篇描绘春天夜晚江畔的景色和所见事物的文章。在这篇文章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景色,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画面与《春江花月夜》同名曲和诗词朗誦同时播放,取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杜改云.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课堂教学模式尝试[J].学周刊,2012(18).
[2]曹剑锋,贾小华.中学语文选修课授课理念的三大转变[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3).
(作者单位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第一中学)
预言(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3
《预言》教案
教学目的:1、领略现代诗歌的魅力。2、体味诗人高尚的精神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2、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3、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
教学方法:1、诵读法。2、知人论“诗”法。3、提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一、 导语设计
诗歌需要年轻,大家有没有注意过,一些著名的诗歌往往是诗人年轻时创作的,比如说海子的所有诗歌、陈敬容的《窗》……同样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诗是作者19岁时创作的,这首诗就是何其芳的《预言》。
二、课文赏析
1、何其芳简介: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1929年考入上海中国公学预料,曾发表新诗。1931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开始在《现代》、《文学季刊》等刊物上发表作品。1931年秋(19岁)创作名诗《预言》。(略添加何其芳艺术地位 “上承‘新月’,中出‘现代’,下启‘九叶’”。
是生命的玄思者,更具有一种现代的心智,更讲究一种艺术的克制、陶洗与提炼。将诗歌“戏剧化处境”。冷静而复杂的智性诗风。)
2、教师示范朗读,请同学们仔细听,回答这篇诗歌写了什么或表达了什么?
学生基本上不懂,于是教师讲述诗歌里隐含的故事
(此篇诗歌采用了希腊神话中美少年纳克索斯和回声女神埃科的故事原型,并且是以埃科的口吻来写一种热烈、痛苦而无望的爱情的浪漫主义诗歌)
3、要求全班同学在此前提下,齐声朗读全诗。
4、具体分析:本诗写的是一个令人心跳的约会,足音“渐近”到足音“消失”,人的情感也经历了一个大的起伏,全诗构思的焦点在听觉的产生和消失上。全诗据此可分为三层:
一、足音渐近。1
二、由足音而生发的猜测、请求、哀告、倾诉的心灵体验过程。2~5
三、足音消失。6
5、请同学按小节朗读,分析各小节。
1、开头,“我”以小夜曲般的柔美旋律,倾诉了期待已久的时刻的到来。幻想世界中年轻的神来到“我”跟前。
2、接着“我”驰骋想象的翅膀,写神所居之地的美丽、温暖,充满对其赞美。
3、劝神停止疲劳的奔波,别往前行,因为那儿充满阴森、恐怖。
4、当神执意前行时, “我”又愿和神结伴同行,用自己的歌声、手、眼睛给对方温暖、光亮。
5、年轻的神终于无语来去,既给 “我”带来梦幻般的暂时欢乐,又带来无限惆怅。
※ 读这首诗要抓住全诗构思与结构上的特点:前五节充满青春激情的对爱情的竭力渲染与铺写,与最后一节的突然翻跌,形成强烈对比:这不过是“无语而来,无语而去”的梦。抓住这一“全局”之后,再去细读各节诗,就可以发现,最后的“突转”,其实前面早有蛛丝马迹,形成一股青春激流底下的感伤的潜流,最后才喷发出来。了然于此,再去吟诵全诗,就会读出两种诗情明暗、虚实、起伏之间的丰厚的韵味。
(简单介绍何其芳早期爱情诗的部分情况:何其芳的爱情诗,立足于自己对爱情的憧憬、经历和思索,又净化了自己的不幸爱情,而趋向于对爱情本身的生命体验与感悟。想象已融入他的思维动作之中,他眼中的图案和色彩,潜藏着丰富的底蕴和象征意义。在爱情诗现代化的追求上,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写于1931年到1937年的《预言》是诗人迷茫、苦闷、幻灭、追求的连绵心灵变奏乐章。 卷一多为梦幻式的爱情吟唱。生活中诗人被他爱慕的少女抛弃过,爱慕他的少女又被他忽视了,这二者都属于海市鹰楼式的爱情,这种现实经历折射在诗中便使情思复杂起来,既在幸福中感受不幸,又在不幸中咀嚼幸福,有甜美的期盼,也有痛楚的相思,有温馨的怀想,也有清醒的失落,酸甜苦辣搅拌在一起难以名状。《预言》一诗把爱拟为“年轻的神”,“我”热切盼他来临表露爱恋,可她却“无语而来”又“无语而去”,消失了骄傲的足音,空留下“我”之惋叹与无望,这种爱尽管略显飘渺,却也是一首真挚炽热的向往的梦之歌。一般说来逝去的东西人们才愈觉其可贵,何其芳式的爱情,不同于至上的爱情肉感的爱情,它深情缝绪,细腻缠绵,蕴涵着真挚纯洁、健康真诚,既有“只是近黄昏”的悲凄,也有“夕阳无限好”的.妩媚,并且因其悲凉而愈显其美.毫不夸饰地说,在人心不古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这是一种令人温馨的可贵情怀。)
6、艺术特点:1、有完整构思:一序曲,一尾声,中间四个乐章,似一部优美的梦幻交响曲。
2、抒情诗中穿插情节(神的行踪)和“我”的内心独白,别具匠心。
3、开头神的突然而至,与结尾“我”的惆怅,首尾呼应得巧妙。
4、语言富于音乐美感:每节6行,大体一、二、四、六押韵,随抒情需要换韵。
5、巧妙的重复技巧:有时是“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有时是“ 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有时是“请停下,停下你长途的奔波”;有时又是“我可以不停地唱着忘倦的歌,/再给你,再给你手的温存”。总之,重复中又有变化创造出一种含蓄、朦胧的诗的意境。他后来回顾说,当年曾醉心于唐五代诗词“精致的冶艳”和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瓦雷里、马拉美、兰波等)的神秘和颓唐。
唐人绝句的丰富想象和意象连接的特殊境界给作者思维形成和发展以深刻影响。象征派诗,又给他用物象暗示自己情感以启迪。如诗中的南方,即温暖、自由、美丽的象征。
7、关于抒情主人公以及“年轻的神”的性别问题:年轻的神为?
1、爱神(女)2、女神并非爱神,而是命运女神。(孙玉石早期所持的一种观点)
3、纳克索斯(本教案观点,究竟如何理解贴切?本人主张,“诗无达诂”,允许学生自由想象。)
家(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要求
1、了解老子的生平和哲学观;2、把握《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
学习要点
1、老子的思想主张;2、《老子》五章的思想内涵;3、学习《老子》的语言、行文、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导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函谷)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以此作为导入文字,创设情景。
作者生平老子(前6-前470年之后),春秋时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汉族。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母亲怀了七十二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他博学多才,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道德真经》即《道德经》,或称《老子》《老子五千文》。原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后为道教奉为主要经典。唐代尊为《道德真经》。这是一本微妙费解的书,文笔极其隐晦,可有许多不同的解释。“道”这个主要概念通常被译为“方法”或“道路”。但是这个概念有点儿含糊其辞,因为《道德经》本身一开始就说:“‘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叫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但是我们可以说,道的大体意思是“自然”或“自然法则”。在西方,《道德经》远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流行。事实上,该书至少出版过四十种不同的英文译本,除了《圣经》之外远远多于任何其它书籍的版本。
在中国,儒教大体上是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当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之间出现鲜明的对立时,中国人大都遵从后者。但是老子大体上深受儒家弟子的尊敬。况且在许多情况下,道教思想直接被儒教思想所吸收,因此对数以百万计的自称非道教徒的人都有影响。同样,道教对于佛教哲学,特别是对禅宗佛教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虽然今天没有几个人自称是道教徒,但是除了孔子以外,再没有哪一位中国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影响像老子那样广泛和持久。
创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下放,陪臣执命,政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当现实社会中的氏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天命观”和“天道观”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老子形而上学的“道”的提出是对自然史的认识上寻找否决“天命观”“天道观”的理论根据,因而具有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文言知识积累
A、读音 音声相和(hè) 夫(fú)唯弗居 受国之垢(gòu) 虽有舟舆(yú)
B、重点字词 ①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可道(演说,说出),非常(非:不是;常:永恒不变的,为两个词)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 ②名(名词、名称、称呼等)可名(叫出),非常名(名词、名称、称呼等)。 ③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以为:应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它)作为”之意) ④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即使,表假设关系)。 ⑤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四个词都是使动用法)。
C、《老子》节选文本中的成语与格言
①成语:有无相生 前后相随 绝圣弃智 见素抱朴 以柔克刚 小国寡民
②格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D、断句难点
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应断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②“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察其徼” 应断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察其徼。”
2、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老子其人其书,自学教材第20页“阅读指南”之“《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以及“儒道两家的思想为什么能够互补。”
课文讲解
一章【翻译】凡是可以言说的道理,都不是永恒的道理。凡是可以被命名的名称,都不是永恒的名称。无任何名称,正是天地的元始。有最初的命名,乃是生育万物的神母。所以:从永恒普遍的虚无,可以理解道的消隐。从永恒的`存有,可以观察道的连续。两者出自同一根源而名称不同。它们竟是如此玄奥。玄奥呵,玄奥!这正是洞察宇宙间一切神秘的大门。
评析:本章开篇明义,树立高标。“道”是这章(也是《老子》全书)的核心概念,是老子最高的哲学范畴。在这里“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具有无限的潜在力量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蓬勃的生长都是道的潜藏力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道”具有不可言说性,不可以概念化,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本源!本章旨在说明:(1)“道”具有不可言说性,精深玄妙;(2)“道”是万物的根源和初始。“无”和“有”用来指称“道”的,是用来表明“道”由无形质落实向有形质的一个过程。“无”并不等于零,相反, 因为“道”具有潜藏的特性,不能为人的感观所认识;所以老子用“无”字来指称这个“不见其形”的特性。“无”在老子看来,蕴含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无”蕴涵着无限的“有。”这是老子思想的一个哲学出发点。老子就是从这里出发,去阐述他的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的。
何谓“道”?在传统的古书中,大约便有三种意义与用法。
(一)“道”就是道,也便是人世间所要行走的道路的道。犹如元人马致远在《秋思曲》中所写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个“古道西风瘦马”的道,便是道路的道。照《说文》意义的注释就是:“道者,径路也。”
(二)“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如子产在《左传》中所说的:“天道远,人道迩。”如子思在《中庸》首章中所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孙子所说:“兵者,诡道也。”等等。
(三)“道”是指形而上的道。如《易系传》所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如道书所说:“离有离无之谓道。”这便同于佛经上所说的:“即有即空,即空即有。”玄妙幽微,深不可测了!--选自南怀谨《老子他说》
有无互为生灭?《红楼梦》开头的一僧一道的开场白,梦游太虚幻境,以及“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乃至假托林黛玉的笔下反骂贾宝玉:“无端弄笔是何人?剿袭南华庄子文。不悔自家无见识,却将丑语低他人”等等老庄与禅道思想,几乎俯拾皆是。在这同样深及幽深的两者之间作不断深入的往返周行,就是一切行为动作的微妙法门。
二章【翻译】天下人都知道美何以是美,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丑恶。都知道善何以是善,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不善。所以:有与无相并而生,难与易互相成就,长与短互相对比,高与低互相映衬,音节与旋律互相配和,前与后互相追随。[这是永恒普遍之理。]所以:圣者作无形迹之事,传言无声的教诲。让万物自行发生而并不创始。任其生长而不培育,任其自为而绝不把持,任其成熟而并不割刿,正是由于从不占有,所以才永远不丢失。
评析:道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动的。美与丑、善与恶、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相对的关系中产生的,同时这种相对关系也不断地变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说明一切事物在相对的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互相依赖,相互补充。老子强调每个人都要发挥创造的动力,但是不能让自己的私欲无限发展。“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生”、“为”、“功成”,正是强调人要去工作,去创建,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但是对于人类的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擅自据为己有。“不有”、“不恃”、“弗居”就是强调个人要消除占有的冲动,因为人类社会的争端,就在于人人都想扩张自己的私欲,因而老子极力鼓吹“功成而弗居”的精神。
十九章【翻译】放弃聪明和智慧--百姓福利会增加百倍。放弃讲仁和义--让百姓回到天伦之爱。放弃追逐巧利--盗贼就会消失。仅仅写成文字,还不够。让我再嘱告人们:要坚守于朴素,减少私心与欲望,放弃游学从而减少困扰。
评析:这章具体陈述老子的治国主张,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章老子首先讲应该去除哪些东西,再从正面讲怎样做。老子主张摒弃知识、智慧、摒弃仁义等道德规范。特别强调的是,“素”、“朴”都是指的是没有搀杂“人为”因素的自然本性。要防止智巧谋虑,恢复自然本真的状态,见素抱朴。
七十八章【翻译】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它冲激坚强却无往不胜,因为它的力量是无形的。弱者能胜于强者,柔者能胜于刚者。这道理天下无人不知,但却没有人能实行。因此圣者说:“要能承受国家遭受的耻辱,才配作国家的君主;要能承担国家的祸难,才配做天下人的君王。”正面的话倒好像反话一样。
评析:此章从生活经验出发,引申出弱能胜强、柔能克刚的道理,其本质上也是强调“圣人”应该遵循的治国之道:即“受国之垢”,“受国不祥”。可用《老子》中“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来概括这种治国的“柔”性:老子用水做喻,就是告诉我们“圣人”
能做到谦卑,言辞谦逊,才能使国家安宁。这章中,“正言若反”是理解的难点。所谓“正言若反”,就是从反面来表述正面,从反面来表述肯定。《老子》中还有“大巧若拙”、“大直若屈”、“大辩若讷”等等,就是从否定的方面来表述肯定。“正言若反”是老子独特的立言准则,是老子思想的一大特色。这些论述体现出老子不争、无私及以退为进的思想方法。
八十章【翻译】国土狭小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怕重死亡而不向远方迁移。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铠甲武器,却没有机会去使用。使人民回复到结绳记事有甜美的饮食,美丽的衣服,安全的居所,欢乐的习俗。邻国之间可以互相看见,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互相听闻,但邻里间从生到死,却互不往来。
评析:这一章。老子描述了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他的总的要求是:弃而不用各种各样的器具,让百姓安土重迁。具体做法是:不用车、船等技术先进的器物,让百姓出行困难;不用武器,就不会产生战争;不用文字,结绳而治,事情就简单化,最后就能让百姓衣服食无忧,安居乐业;和别的国家相邻,却能老死不相往来。这种“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和老子“无为”的政治理想是相联系的。他其实是主张回到远古时代,并希望社会永远停滞不再发展,是一种十分消极的思想,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里,老子营造的理想的生存之境:人们顺天任势,自然无为,不谋于占有,不为于“益生”,无互相攀比的观念,知足知止,不为“人为”的欲望而奔波,没有因贪婪而产生的追求,没有为名利而发生的争夺,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人的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
相关评论
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开始--张岱年《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老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他的著作《老子》中认为天地万物大的本原为“道”全书即围绕“道”这一范畴展开,“道”是“无”,是一切存在的根源,“无”生“有,万物由此产生。“道”永远存在,运行不息。可以说“‘道’是中国古典哲学无可争议的最高范畴,道论则可称为中国哲学的缩影”--陈鼓应等《老子评传》
拓展延伸
1、我们如何看待老子的“无为”思想?
明确:无为的思想,本事就是一种“悖论”:人有思虑,有知识,有情欲,有作为,都是自然而然的,“有为”,本就是人类生活之必然趋势,而故意去思虑,去知识,去情欲,去作为,实在违反人类生活的自然趋势,去“人为”以返回“自然”,却正是最大的“不自然”。道家的思想,对过去国人生活的萎靡不振,实应负一定的责任。
但是道家教人不以得失祸福毁誉穷达害心,脱除名利思想,依此修养,实可以得到一种精神的解脱。道家教人不要过分地伤毁自然,保养自己的精力,不胡乱地消耗,实在可以拯救社会的弊端。同时,道家在政治上极力反对干涉,反对专制,反对分等级,实在是有它的重要意义。
2、老子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强调“柔”“弱”的一面,我们该如何理解与评价?
明确:这一点,就是老子著名的“守柔若强”的思想。他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地强调这些思想,除了告诫统治者要谦虚谨慎,重视基础(“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之外,主要是要人们注意只有处于“柔”、“弱”的一方,才永远不会被战胜。就是说不要过分暴露自己的智慧、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自己的强大,而且不要去竞赛或者争夺那种强大,要“贵柔”“知足”,这样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韧性,就能战胜对方而不会被转化掉。
这是老子在总结世事经验上得出来的,能开启人生的指挥,所谓“哀兵必胜”、“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宁受胯下之辱”等等,就是在忍让和屈辱中求得生存的可能,积蓄力量,用以夺取最后的胜利。这种人生态度,承续了不动感情、坚韧冷静的理智状态和不失主体活动的特征,目的是服务于家族、邦国和个体的生存,这是一种中国式的维护生存的生活辩证法。
研习思考
1、《老子》的四十章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二章又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请结合所选第一章、第二十五章阐述老子的宇宙论。
2、阅读《老子》第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你认为这一章在思想和表现手法上与所选的哪些章节有共同之处?
3、孔子在《论语》中也多次提到“道”,试论孔子的“道”与老子的“道”之间的异同。
课后作业
1、熟读《<老子>五章》,尤其是要透过字面,把握老子思想的深邃与复杂。
2、把下面四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连贯的一段话。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 ③ ) ;杨朱的贵我人格,( ④ )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 ① ) ;荀子的君子式人格, ② ;再一种便是庄子式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1)锋芒毕露,正义在胸 (2)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3)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4)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3、预习《孟子见梁惠王》和《l箧》,尤其是自己归纳整理其中的文言现象。
作者:华民
单位:宜阳一高语文组
家(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5
汉家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品味语言,体会意境,深入理解“坚守精神”。
2、学习作者独特的表现手法。
3、学习散文诗一般的语言。
能力目标
学习散文的语言和写作手法
德育目标
学习坚守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掌握作者的个性化语言及写作特点。
2、把握文中流露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2.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
1、课题、作者简介(出示投影)
2、疏通生字词。(投影)
3 、学生阅读全文,谈谈对本文的总体感受。
4、文章划分层次,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三、分析内容
(一) 学习第一部分
1、请你仔细阅读这个部分,并概括这个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
2、赏析写景的语言。要求从这个部分中找出各自最欣赏的写景句子,说说它们好在哪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边读边品。
(二)、赏析第二部分
1、朗读第二部分,概括汉家寨一老一小两个人物的特点。
2、文中作者走进汉家寨的时候,看见三道巨大的戈壁滩觉得三个方向都像是“可怕的暗示”。它们暗示了什么呢?
3、作者反复写那位穿红色破棉袄的小女孩,这是为什么,小女孩又是代表什么?
(三)、赏析第三部分
1、生一起朗读第33、35段,进一步体会作者自身的精神提升: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有坚守的意念。
2、问:老人和小女孩在坚守什么? 老人和小女孩的坚守,与作者张承志内心深处的坚守有何不同与相同?
3、思考:这篇作品表达的是一种“坚守”的信念。在今天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中,这种坚守有什么价值?它与“发展”的观念会不会产生矛盾冲突?
四、写作特点
五、作业: 假设多年以后那位穿红花棉袄的小姑娘因某种原因走出这块绝境,而后又回到汉家寨,请设想一下她离开的原因、在外界的经历、为什么又回去?回去之后的生活有什么变化?描述时注意润色你的语言。
板书设计
汉家寨
张承志
一、景色特点
空旷宁静,死寂无边,
焦土遍地,悲凉恐怖
二、人物特点
老汉----饱经风霜,木讷迟钝,
小女孩----穿着破红棉袄,天真、好奇。
家(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祭文的基本格式和文体特征;
2、重点体会作者抒发的悲痛情感和真挚感人,催人泪下的感情特征。
3、体会本文波浪式的抒情模式,掌握融情于事的表现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字字含泪,句句动情的抒情散文,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绝,成了祭文中的“千古绝调”。宋代文豪苏东坡在读后不禁说:“读《出师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古文观止》在评论《祭十二郎文》时也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公,祭文中千年绝唱。(清。吴楚才、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八)。那么,《祭十二郎文》何以得此评价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文本,共同去体味这千年绝唱传输出的万古悲痛。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韩愈简介: 韩愈,字退之,也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尤以散文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鼎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写作背景: 韩愈三岁丧父母,由兄嫂抚养成人,他和十二郎虽为叔侄,实际如同兄弟,从小生活在一 起,“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特别深厚。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欲绝,也勾起他的辛酸回忆。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从前同十二郎一起生活的种种情景都一齐涌上心头;自己的衰病,子孙辈的幼小,这是眼前必须正视的现实。所有这一切,汇成一股感情的激流,作者悲感万端,百思萦集,情不能已,因而写成此文。在韩愈诸多优秀的抒情散文里,《祭十二郎文》当推为其中的佼佼者,该文在我国浩繁的古代散文作品中,亦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名篇,历来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三、解题
十二郎,名老成,韩愈之侄,本为韩愈次兄韩介之子,缢酶长兄韩会为子。因他在族中排行第十二,故称十二郎。
祭文:祭文通常是祭奠亲友的有固定形式的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作为祭文,因为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祭文(悼词)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生平事迹,评价其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品质精神。所以为后人传诵的不多。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却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韩愈的这篇《祭十二郎文》,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指向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渲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
四.文言知识整理
一、 通假字
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 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无靠)
3、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 4、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二、一词多义
1、诚:①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 ②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连词)
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
2、幸:①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 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希望,动词)
3、以:①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
4、省:①不省所怙(知道,动词) ②汝来省吾(探望,动词)
5、孤:①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 ②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
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
6、长:①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 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
③长吾女与汝女(养育,动词)
7、终:①言有穷而情不可终(尽,动词) 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
8、致:①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 ②将成家而致汝( 使……来,使动)
9、就: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
10、知:①而寿者不可知矣(预知,动词) ②死而有知(灵魂,名词)
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知道,动词)
11、其:①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她的,代嫂嫂,代词)
②诚知其如此(它,代事情,代词)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难道,副词)
④其信然邪?其梦邪?(是……还是……,动词)
⑤又可冀其成立邪(他们,代词)
⑥其又何尤?(这,代词)
⑦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大概,恐怕,副词)
⑧敛不凭其棺(你的,代词)
补充:浅谈《祭十二郎文》中“其”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其”在韩愈的名篇《祭十二郎文》中频繁出现了34次,对于它的意义和用法有很多师生容易混淆、分辨不清,为此梳理了一下“其”的意义和用法,和大家一同探讨:
一、代词
1. 人称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或物,多用为领属性定语,相当于“名词之”,可译为“他(她)的”“他(们)的”。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祭十二郎文》)
--我当时虽然能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其,代嫂嫂)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同上)
--你纯正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其,代韩会)
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同上)
--年轻力壮的人尚且不能保全,像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们成人立业呢?(其,代汝之子和吾之子)
其信然邪?其梦邪?(同上)
--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其,代死讯)
(2) 有时活用第二人称。译为“你的”。
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其孥。(同上)
--你来看望我,住了一年,请求回去接你的妻子儿女。(其,代十二郎)
2、 指示代词。
(1) 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起指示作用,可译为“那”。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同上)--那以后四年,才回去看你。
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同上)--那剩余的奴婢,叫他们一起守丧。
二、副词
1、 用于句首或谓语之前,表示语气。
(1)表示转折、推测,可译为“大概”。
呜呼!其信然矣!(同上)--唉!大概是真的了!
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同上)
--从今以后,我将没有什么意趣生活在这世间了。
(2)表示反诘,用法同“岂”,可译为“难道”。
如吾之哀者,其能久存乎?(同上)
--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还能长活在世上吗?
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同上)
--唉,难道竟然会因此而丧了命吗?
三、连词
1、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同上)
--如果没有灵,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时间了,而(死后)不悲痛的时间却是无穷无尽的。
2、并列的问句,表示选择,可译为“是……还是……”“还是”。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同上)--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真邪?(同上)
--唉!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
其实,文言虚词“其”的意义和用法不止上面所述,它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停地探索与研究。
三、词类活用
1、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名作状,向西)
2、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动词使动,使……夭折)
3、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作动,继承……事业)
4、而视茫茫(动作名,视力)
5、将成家而致汝(动词使动,使……来)
6、强者夭而病者全乎(保全,形作动)
7、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使……丧亡,使动)
四、古今异义的词
1、将成家而致汝(成家:①古义:安家。②今义:男子结婚。)
2、吾与汝俱少年(少年:①古义:青年男子。②今义: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
3、志气日益微(志气:①古义:精神。②今义: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
4、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几何:①古义:多少。②今义:几何学。)
5、少而强者不可保(强者:①古义:强壮的人(生理上)。②今义:坚强的人(心理上)。)
6、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成立:①古义:成长立业。②今义:创立,有根据。)
五、文言句式
1、惟兄嫂是依(惟……是,宾语前置) 2、吾佐董丞相于汴州(介词结构后置)
3、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宾语前置) 4、从兄嫂归葬(于)河阳(省略句)
5、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其……其,固定格式,表选择,是……还是)
6、未可以为信也(省略句。“以”之后省略宾语“之”)
7、吾念,汝从于东(省略句。即“汝从我于东”)
六、难句翻译
1、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译:不久又和你到江南谋生。
2、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译:你来探望我,住了一年,你又请求回去接妻子儿女。
3、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译:我离开汴州,你没能来成。(结果你没有来)
4、诚知其如此,虽万乘(shèng)之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译:如果知道会这样,即使是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5、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
译:难道年轻强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却应保全活下来吗?
6、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译:这就是天理不可以推求,而寿命的长短无法预知啊。
7、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译:装殓不能亲临你的棺前,入葬不能亲临你的墓穴。
8、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译: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
五、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鉴赏古代散文,要强调朗读,要以阅读为基础。读懂是前提,然后才能走进作者创造的意境,联想想象,体会作品的内涵,与作者同悲同喜。)
大家试着把这篇文章的结构理一理,我请同学把她的意见说一说,
明确:《祭十二郎文》共十二个自然段,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来头的固定格式
正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2-3):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二自然段诉说自己的家世不幸,在不幸中叔侄二人“未尝一日相离”,情同手足
第三自然段回忆与十二郎离别后的三次见面和三次见面未果的经历,痛惜成年后恶人离聚不定,竟成永诀。从此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4-9):写十二郎之死。
第四自然段哀叹自己未老先衰本应该早死而未死,十二郎年少康强,不该早死而竟死,两相对照极度悲哀。
第五自然段倾诉自己遭受巨大打击精神恍惚,对十二郎的死不愿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惨烈心情。
第六自然段表达自己希望“从汝而死”,死后与侄儿相见的愿望,倾诉视死为幸的`至悲至痛。
第七自然段联想到自己的和侄儿的孩子,说他们难以健康成长,悲痛至极连忌讳和不吉利都不顾及了。
第八自然段推断侄儿猝然而死的病由,倾诉自己“未始以为忧”的痛悔之情。
第九自然段推测侄儿的死期,倾诉自己不能确切知道只而死期的悲哀。
第三部分(10-12):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之事。
第十自然段吊慰遗孤,为侄儿安排身后事,告慰侄儿在天之灵。
第十一自然段为侄儿的死而归罪自己,恸哭长号,告诉侄儿自己已是万念俱灰,仅存替侄儿教子嫁女的心愿而已。
第十二自然段全文结束,“眼有穷而情不可终,为侄儿的死悲痛不已。”
全文十二段环环相扣,以悲痛之情为线索组织全文,体现思路的发展,先回忆叔侄相依为命,感情至深,这时前提;接着围绕侄儿的死续写自己的惶恐、痛悔和强烈的感情震荡。为高潮奠定基础;最后诉说自己的心迹,在恸哭长号中伤痛之情达到高潮,全文写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后令人潸然泪下。难怪东坡先生会有“读《祭十二郎文》不辍泪者,其人必不友”的说法。
六、总结写作特点:
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正如林野在《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中所说:“祭文体,本以用韵为正格……至《祭十二郎文》,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使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辞,为后世欧阳修《泷冈阡表》、归有光《项脊轩志》、袁枚《祭妹文》等开辟新径。清代古文家刘大说:“文贵变……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2.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和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悲痛。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作者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走仕途,因而别多聚少,而今铸成终身遗憾。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觉生命飘忽,倍增哀痛。
3.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家(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7
虞美人课堂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的字面意思。
过程与方法: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寻找意象,感悟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用积极态度对待生活。
一、导入:
他是一位错位的君王,亦是一代词宗,他创下“国家不幸诗家幸的典范”,他开始“话到沧桑语始工”的传奇,他就是李煜!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南唐后主”的人生,走进他真实的内心世界,感受他凭阑江山的无限怅惘,解读他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情愁……
二、整体感知:
1、抽生朗读课文
(一个学生读完之后,其他二个学生来评价)
师问: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答:好。音准、感情把握到位。
不好。情感把握不到位。
师问:应该是什么样的感情呢?我们能否从诗词当中找出一两个词语来揣摩他的此刻情感呢?(找词眼)
生(集体)答:愁
师问:什么样的愁?第一单元我们学过,鉴赏诗歌首先应该“知人论世”,那么李煜到底有怎样的一生?你了解吗?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你了解多少?
生答:(学生发言)
师(总结写作背景):后人给他的评价是: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作为一国之君,却成为阶下囚,作为才人,他才华横溢。他的作品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儿女私情,花前月下;后期,失去曾经尊贵的地位,满目创痍,囚徒的苦恼无奈。
本词写于李后主被俘将死的前夕,由君王沦落为阶下囚,个人的生活、地位都一落千丈,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也荡然无存,这一残酷的现实,使他“日夕以泪洗面”。(故国之思、人生之痛、亡国之恨,在词中不加掩饰地流露出来。)所以,我们应该读出词人此刻的心境,基调应该是低沉、凄婉。
2、再请一位同学带着感情来朗读。
老师简短的评价。
3、请听录音。
4、集体朗读。再次整体感知词人的愁绪。
总结:什么样的愁?应该是:往事之叹、故国之思、人生之痛、亡国之恨???(讨论:这个结论是否过早?)
三、赏析诗词
让我们走进诗词,展开想象的翅膀,还原生活情景,再现李后主此刻的心情。
1、找意象:
师问:词人在这首词中写了那些事物?有那些意象?
生答: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雕栏、玉砌、朱颜、愁、春水
2、悟意境:
师问:这些意象传达出什么样的`情感?
(1)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意象:花 月。我们经常提到花好月圆,花、月构成什么样的景?
生:美景。
师:美景往往激起人们愉悦的情感。然而,面对如此美景,词人却说了什么?--“何时了?”
面对美景反生嫌怨之情,为何?
生答:(因为他现在是囚徒,亦可联系写作背景)
师总结:我们经常说:“境由心造”,悲伤,天晴也是雨,振奋,天雨也是晴。一般心情可以改变环境,纵使晴空万里,也能风雨凄漆,即使彤云密布,也会化为艳阳当空。所以,此刻李后主即使看到春花秋月,也是悲凄无比。于是,他长叹一声:--往事知多少?
多少往事,划过天际,曾经在南唐的点点滴滴,甚嚣尘上……(往事多少,让春花失色,令秋月悲凄呀。倒装!)
想象:富裕生活,万民尊仰,而今,囚徒生活,苦不堪言……昔日欢乐,今日屈辱,形成对比。一幅春花秋月图的背后,是后主对往事的无限怅惘,对过去生活的无限追思。
往事之哀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意象:小楼、东风、故国、明月
“东风”是什么风?
春风。
师问:一个“又”字?体现什么样的情感?(提示:春风又绿江南岸)
生答:
师总结:从时间上来看,度过了一年。第二个春天来临了。与其在说时间,不如说是重复囚徒般屈辱的生活,透过文字,我们感受到:一年年的屈辱生活,无数次对故国的思念。
接着下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师问:故国、月明。提到“月”,这一意象,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秦时明月汉时关。
“月”激起词人深深的思念……
想象:孤寂的李煜独自登上小楼,迎面而来的春风,带我回到自己故国……
亡国之恨
那么“故国”在他的心目中留下了什么呢?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意象:雕栏玉砌。
师问:他为何选择“雕栏玉砌”?而不选择其他的景物?如:小草,野花等等?
生答
师总结:因为这是李煜曾经最熟悉的地方,这里,留下他无数次的欢歌笑语,留下他星步如飞的足迹,留下他美好的回忆,点点滴滴都是真实的自己……“应犹在”,推测这些应该还在,选择景物,是为了抒情,一定要典型,如果前一句是物的描摹,后一句是“朱颜改”,看注释,齐声回答:什么上朱颜?
生答:红颜,少女的代称。
师问:少女都怎么了?
生答:变老了。衰老的容颜。
师问:有那么厉害吗?仅仅一年半载,少女都衰老了?
总结:夸张。体现南唐剧烈的变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物是人非的感慨
如:崔户《}都城南f》:去年今日此T中,人面桃花相映t。人面不知何去,桃花依f笑春L。
桃花依旧,而人去不在?一种遗憾,一种回忆,弥漫开来……日日难过,夜夜难眠……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感情如波涛起伏,猛烈地撞击着作者的心扉,此情无计可消除,又可与谁人说?感情在冰封的河面下涌动郁积,此时此刻,触景生情,感情的闸门一旦打开,便一发而不可收,感情深厚强烈如滔滔江水大有冲决一切之势:
(齐读最后两句)
师问:为何为名句?
(提示):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长)
试问闲愁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愁多)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只恐双溪舴ze猛舟,载不动,许多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愁无法抑制)(李白)
生答:
师问:“水”的特性?
生答:连绵不断
师问:“一江春水”,应该有多少?
生答:很多,很重
总结:“愁”,很抽象的概念,在这里词人给我们具体话,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写出愁之多,之重,之绵绵不绝。
四、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
五、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分组: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用你的优美的笔触扩写本词。
(提示:连缀意象,创设生动形象的画境。)
六、再次朗读课文
七、本词艺术特点:
1、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2、对比
3、形象比喻、夸张
八、相关联想与比较:
1、问: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虞美人》,大家可否想起什么?
答: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gai下。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所以此词牌名源于项羽和虞姬的悲剧故事。
2、我们不妨再次将李煜和项羽对比一下,同时末路王侯,同时绝笔之词,《垓下歌》《虞美人》风格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
总结:潮起潮落,没落了多少尘埃,在千年的风中,王者远去的身影已无处可寻,永恒的只是精神,或雄浑,或豪迈,或凄冷,或悲壮,留待后人去细细咀嚼,去细细回味!
九、音乐欣赏
十、作业
附板书:
虞美人
薄命君王 , 绝代词人--李煜
春花 秋月 何时 了 ,----------------- 往事 知 多少 。
往事之哀
小楼 昨夜 又 东风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亡国之痛
雕栏玉砌 应 犹 在 ,------------------只是 朱颜 改 。
物是人非
家(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8
知识与能力:
1、学生通过自读,概括故事情节。
2、欣赏与评价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分析,感知人物性格特点。
2、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品评项羽这一与众不同的人物的性格特征。
3、掌握塑造、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项羽的悲情形象,评价其性格。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鉴赏。
教学难点评价项羽性格。
教学方法诵读、合作探究
教学工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屠洪纲的《霸王别姬》,渲染气氛。
在《史记》这幅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中,西楚霸王项羽是最为悲壮的英雄。和舜一样是“重瞳子”的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却最终自刎乌江,结束了自己短暂而灿烂的一生,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惆怅和悲凉。今天,我们一同走进《项羽之死》,走进项羽人生的最后阶段,走进项羽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完善我们对项羽的了解,丰富项羽在我们心中的形象。
二、《项羽之死》的主人公当然是项羽,我们写人物,当然要把人物放到一定的事件或场景中去。所谓场景,首先要有“场”,也可理解为具体的地点,然后再有对这个场的事件情景的描述。
提问:这篇课文写了几个场景,用几个字或成语来概括一下每个场景。
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三、具体赏析。
场景一、
1第一个场景发生在什么地方?:在垓下,
2项羽面临的处境怎样?DD四面楚歌。
3在四面楚歌的背景中,司马迁用了几个动词来写项羽的反应?
惊--起--饮--歌--泣
4这些动作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一个?
5朗诵《垓下歌》。从这一诗歌当中,大家感受了怎样的一个形象。(明确:勇武、柔情、悲壮)
一曲“虞兮之歌”唱出了项主对虞姬的难舍之情,唱出了个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
6说到“力拨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历史上好像还有许多,比如大家最熟悉的《水浒》中的黑旋风李逵和《三国》中猛张飞。
张飞长坂坡喝退曹军
他们的区别就在于泣字。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泣数行下”在《汉书》中是“泣下数行”,虽然只是略微改动,文学效果却大不如《史记》.因为,“泣下数行”只是一般概述,如同一个远景镜头,“泣数行下”则是变远景镜头为特写镜头,更能表现项羽之泪乃英雄之泪,更好地渲染这里的悲壮气氛.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项羽盖世英雄,竟然落到战无计,妃难保,只能以泪诀别的地步,作者写出了盖世英雄的侠骨衷肠,这是何等苍凉悲壮的情景啊!
史公细描“歌”与“泪”,把英雄豪气与儿女情长,写得淋漓尽致,可谓力透纸背,惊天地,泣鬼神。
清代吴见思说:“一腔悲愤,万种低回。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也!”
四面楚歌声中DD-项羽悲歌慷慨。
场景二:东城快战。
1、诵读: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2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言外之意是什么?
亡我可以,但不是我的罪过。
在这位英雄心目中,死,从来都是不可怕的;英名受侮,承认自己失败,那才可怕。要死也死个痛快,死在胜利之中。这种心态,可笑而又可悲。
可见其:自信,自负。
面对失败仍是如此豪气干云
项羽是骁勇善战,所向无敌,豪气干云之人。
以数十击数千,斩将刈旗,当者披靡。身处绝地,仍杀人无数,放言此天亡我,非战之罪。其豪迈之气,善战之能激荡天地。
3、细节,对比。
在这场“快战”中,司马迁再一次运用细节描绘,写项羽的拔山之力,不世之威
问:运用那些细节?怎样进行对比?突出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
汉军--皆披靡
问:遂斩汉一将”中的“遂”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意作用?
明确:说明项羽“斩汉一将”轻而易举,从而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孰为追兵,孰为逃将,难以辨别。
(通过对比,表现出项羽的勇猛。)
第三次:项羽--弛,
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
(师总结: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彩!)
(提问):三次行动之后,有一段项羽与部下的对话,有什么作用吗?
明确:说明项羽刚才的勇猛杀敌主要是向部下证明他的失败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勇猛、自负
把陷入汉军重重包围中的项羽描写成一尊凛然不可冒犯的天神,一只被猎犬激怒的猛虎。溃围、斩将、刈旗如囊中取物,尽显其勇冠三军,力挫群雄,所向无敌的勇猛之威。
突围后,一句“何如”,更是写尽了项羽得意自负,淋漓尽致地彰显了西楚霸王之气。
“故人”追之、认之,必欲杀之以邀功取赏;项羽却慷慨赐头,“吾为若德”:蝼蚁之微,泰山之高,两两对比,何等鲜明! 项羽终于自刎了,他是站着死的。
场景三乌江自刎
1、(提问):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的时候不渡了呢?项羽当时并不是无路可走,但是他为什么拒绝过江东呢?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这里重点的词语是“何面目”,可见项羽,重面子,知耻。
籍独不愧于心乎?”
寥寥数句道尽一个顶天立地大丈夫的心声。临危之际,不是念念不忘自己在反秦战争中的功绩,而是引咎自责。面临一线生机,不是含羞忍耻地苟活于世,而选择了慨然赴死。
最要面子的最后选择----<无颜见江东父老>
关于他的这次行为,李清照如此评价。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以死相报。
“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一个“不肯”,一种“可杀不可屈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便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宁可无愧而死,不肯惭愧而生,其浩然正气,傲然风骨,使人肃然起敬。何谓做人风骨,何谓做人气节,从项羽的`身上,我们可以找到最为精准的答案吧!
问:在生死关头的选择最见一个人的本质,性格与气度。如果是刘邦面临这样的机会会如何选择?他是否会过河?为什么?
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坠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
项王患之,为高祖,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DD《史记.项羽本纪》
这就是项羽生命的最后时刻,被围垓下,四面楚歌而慷慨悲歌,自刎乌江,而知耻重义,唱出了一曲英雄末路的血性柔肠和豪侠意气。
垓下一战,项羽的人生之路走到了尽头,而他的命运的悲剧性的显露也就达到了顶点。在整部《史记》中,司马迁写得最为动情的,大概就是这一段。从四面楚歌,到乌江渡口,中间经过了霸王别姬的柔肠百转,误入大泽的挣挫不前,斩将夺旗的叱咤生风,而终归于无面目见江东父老的羞容惭颜。英雄一死,千秋改容。
四.拓展延伸:《项羽本纪》的有关情节:
钜鹿之战:破釜沉舟,勇冠三军,成为天下英雄
鸿门宴: 刚愎自用,坐失良机,埋下悲剧种子
垓下之围:乌江自刎,英雄末路悲怆
我们来看文章的出处DD项羽本纪。
归纳总结出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投影《史记》中项羽本纪的最后一段文字:
太史公曰:……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执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后世许多史家对此篇归入“本纪”颇有微词,如司马贞《史记索隐》便曾云:“项羽八千人渡江而西,忽而化为二万、六七万、数十万,忽化为八百余人,百人,二十八骑,至无一人还。其兴也,如江涌;其亡也,如雪消,令人三叹。
([清]吴见思《史记论文》第一册)
“羽之神勇,崛起,争雄一朝,假号西楚,竟未践天子之位,而身首别离,斯亦不可称‘本纪’,宜降为‘世家’。”
在班固的《汉书》中更是把陈胜项籍放在一起合称《陈胜项籍传》
问:你认为就项羽的一生而言,应该把他归入“本纪”还是“世家”?他是一位英雄,还是一位败将?
易中天对项羽的评价
这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邦是英雄,项羽是英雄,韩信是英雄,张良、陈平、萧何、樊哙、这些人也都是英雄。
只不过他们是不同的英雄而已;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
高二选修《王何必曰利》教案设计 篇9
教学目标:探究孟子义利观。
教学重点:领悟孟子的仁义思想。
教学难点:讨论对孟子仁义思想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图。世风蜕变,江河日下;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混乱动荡。为了改变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
二、学习选文第一则
1、找出孟子在选文中的中心论点?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说明孟子所用的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 A、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弑君 犯上
B、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孝亲 忠君
总结: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父,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学习选文第二则
1、探讨选文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 A、逐利兄弟割袍、父子反目、君臣成仇,兄弟割袍则恩断义绝,父子反目则家将不家,君臣成仇就会国将不国;
B、行义兄弟手足情深、父子共享天伦、君臣同心同德,自然也就称霸天下。
2、探讨:“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提示: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竟争的社会,一些把感情当作交易的砝码,虽赚到了许多钱,但心灵世界是空虚的一无所有。(非标准答案)
总结:行为本身是否合乎仁义,乃是行为主体判定某事当行不当行的唯一根据,至于其结果的利与不利,则不仅不应计较,而且不应考虑,甚至可以说不求。可以说,仁义所在,利亦往,不利亦往,勇往直前,万死不辞。:“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四、学习选文第三则
分析利与善对人的发展倾向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扬善--圣贤之君
逐利--杀人魔王
五、深度探究
1、儒家义利观
A、孔子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B、孟子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也把义和利看作是矛盾的,强调要 “先义后利”
C、后世儒者主张存义去利、讳言财利
2、诸子义利观
A、道家倡“无为”、“寡欲” , 主张“绝仁弃义”,“绝巧弃利”。
B、商鞅,一反儒家义本利末思想,提出:“利者,义之本也。”
C、韩非则强调政治强制与强烈的“计算之心”,完全否定道德规范对利的制约。
3、孟子义利观的局限性
从理论上说,孟子的学说是很有道理的,也是能够自圆其说的。但是从历史和现实的实践来看,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既然有军事行动发生,就不可能没有利害关系在内,也不可能有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战的.战争和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罢兵停战的和平出现,在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尤其没有这种可能。
4、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孟子的义利观是典型的重义轻利观,主张先义后利、以义统利、见利思义,反对后义而先利、见利忘义、放弃义而去追求物质利益。孟子的义利观不仅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对我国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的积极意义。
六、课文小结
所谓义,一般是指与礼制紧密相关的封建道德规范。所谓利,范指利益,主要是指人们的物质利益。可见,义利问题就是指人的道德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孟子的义利观的真正含义,对于我们今天考虑、衡量和处理个人与集体、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时,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家(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10
白居易诗四首(一)
教学内容:<轻肥><花非花>
教学目标:
1、了解白居易及其诗作。
2、学习白居易的新乐府诗的现实写法,及其讽喻诗的社会批判性。
3、理解白居易的感伤诗中借朦胧的意象来传达情感的方法。
4、学习白居易诗歌<轻肥>的讽刺的手法及,<花非花>博喻的手法。
教学重点:
理解白居易讽喻诗的讽刺的手法,及其正面描写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白居易<花非花>所描绘的内容及诗的朦胧美。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今属山西),祖上迁居下邦(今陕西渭南东北),生于新郑(今属河南)。贞元十六年(800)登进士第,历任左拾遗、翰林学士。元和十年(815)因上书请急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官终刑部尚书。晚年闲居洛阳,皈依佛教,自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
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诗歌创作的主要倡导者。受历代乐府诗特别是杜甫乐府“即事名篇”影响,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创新乐府,指斥时弊,反映民瘼,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与元稹交厚,世称“元白”。晚年居洛阳与刘禹锡唱和颇多,世称“刘白”。一生有诗近3000首,自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其中讽喻诗以《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感伤诗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
白居易诗善于叙述,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开中晚唐浅俗诗风,影响深远。
二、什么是新乐府诗,及其特点。
乐府:汉代专管音乐的官署名,乐府诗指两汉至南北朝时为当时乐府机关采集编乐的歌诗,后指魏晋至唐代按乐府旧谱彼重填新辞以入乐以及后人仿效乐府古题而作的诗歌。
新乐府:由中唐白居易提出并创立,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用新题写时事,不依谱,不入乐,体制与古乐府不同。
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一)<轻肥>
1.写作背景简介
此诗为诗人《秦中吟》十首组诗之七,约作于元和三、四年(808、809)。《秦中吟》自序云“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问,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命为《秦妇吟》。”唐代中叶以后宦官专权越来越严重,而且过着骄奢淫逸、豪华糜烂的生活。他们结成一团,操纵朝政,甚至敢于废立皇帝;另一方面,天下民不聊生,苦难深重,元和三、四年,江南大旱,竟至民间有人人相食的惨状。诗人将两方面结合起来写,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对宦官骄横跋扈的痛恨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轻肥,用《论语雍也》句:“乘肥马,衣轻裘”之意,喻指宦官的奢侈生活。
二、研究习题:
1、本诗如何从正面描写宦官的?
开头八句“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为第一层,写宦官们赴宴时骄横跋扈之状。首四句先写宦官们令人惊异的骄横情形:意气之骄,竟能满路,鞍马之光,竟可照尘,而这一切均是宦官们所为!不能不令人惊异,从而引出“是内臣”的回答。宦官不过是皇帝的家奴,凭什么如此跋扈呢?原来这些宦官居然都穿着朱绂和紫绶,做了高官,大权在握,怎能不骄?
“军中宴”的“军”指保卫皇帝的神策军,宦官们拳握了神策军的军权,盛气凌人, “夸赴”,写出耀武扬威之态;“走马去如云”,写出旁若无人的骄横。而宦官不是一个两个,“满”、“照”、“皆”、“夸”、“如云”等字眼,告知人们这是一大帮,令人触目惊心。这里语含讽刺,暴露了贞元、元和之际宦官、藩镇、官员相互勾结的畸形的社会现实。
2、试分析作者如何描绘“军中宴”?
接下来六句“樽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为第二层,写军中宴会的豪华场面。菜单是相当奢侈的:九酝、八珍、洞庭橘、天池鳞,均为天下美味,而“溢”、 “罗”、“擘”、“脍切”等词,表现了宴会之奢靡。“食饱”二句,呼应首句,赴宴时已是“骄满路”,如今酒酣足食,更是不可一世了。
3、《秦中吟》共十首,“一吟悲一事”集中暴露了官场的腐败,权贵们的骄横奢侈及其对劳苦民众的多重欺压,请结合本诗分析此特点。前文极力揭露宦官、权贵之间相互勾结、极度奢靡的生活,最后二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用重笔转折,直赋其事,以惨不忍睹的血淋淋的现实进行对比,揭示了当时广大人民的悲惨处境。
这一乐一悲,令人惊心动魄,这与杜甫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异曲同工
4、结尾作者用了怎样的写法。
本诗运用对比手法。诗人不作一句评说,不发一句议论,把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并列写出,让读者悟出应有的结论,这比主观议论更有说服力,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5、教师总结:
本诗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对宦官的骄横之态作了深刻的讽刺和揭露。
对比手法的使用。此诗写宦官的骄横之态并与江南天灾作比,表达诗人对官场奢侈生活的批判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6、拓展练习:对比阅读。
了解《轻肥》与《卖炭翁》二诗的特色,加深对二诗的.理解。
语言方面,相同的是二诗均是充满了感情,作者以赋体直陈事实;不同的是《轻肥》诗中律句多,对偶句多,而《卖炭翁》间有散句和口语词句
手法方面,相同的是二诗都用赋体,叙述详细,描绘逼真;不同的是《轻肥》全诗采用了对比方法,主题明显但不明说,而且对人物神态描写相当传神,如“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写宦官的骄横之状;《卖炭翁》开始小序中即提示主题,从“苦宫市也”略可一见。诗中对卖炭翁的外貌有描写,还写了卖炭翁的心理,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有对比手法,如“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绡一丈绫”,这些价值不等的对比,表现了宫市的残酷掠夺。
(二)<花非花>
1、学生诵读,理解本诗内容。
2、本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事物?
白居易诗原本以通俗著称,这首诗却相当朦胧,作于何时,为何而作,均无从定论,它被自居易自编于集中“感伤”部分
这首诗诗意朦胧,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诗。
首二句“花非花,雾非雾”,给人一种难以说清、捉摸不定之感,虽系否定,却有着一个肯定的比喻:如花似雾。
“夜半来,天明去”,乍一看以为是记梦,但下句“来如春梦几多时”,可见又不是记梦了,“梦”在这里也是一比。“去似朝云无觅处”,以“来”、“去”关联,生发出两个新的比喻。“夜半来”者是春梦,春梦虽美却十分短暂;“天明去”如朝霞,朝霞虽美却易幻灭。
3、本诗技法探究:博喻。
博喻手法的使用。由一连串比喻构成,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自然成文。这种手法为博喻,主要表现为以多个鲜明的喻体表现一个并未说明的主体。
4、说说下列诗句中博喻手法的运用。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古诗十九首》
借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雨,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教师提示:其一:用南箕、北斗、牵牛先进星象作比,喻“虚名复何益”。其二:用烟草、风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闲愁”。
5、此诗带有朦胧色彩,你认为作者写得是何物?
这首诗,有人以为是悼亡之作。白居易自编集时,将此诗编人“感伤”部分。这部分中另有两首诗与此诗情调极为接近,一为《真娘墓》:“真娘墓,虎丘道;不识真娘镜中面,惟见真娘墓头草。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消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首是《简简吟》,其中有句:“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诗均为悼亡作品,末句的比喻,如“易消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与《花非花》诗末的比喻如出一辙,音情逼真,都表现出一种对已经消逝了的美好事物的追念与惋惜之情。《花非花》紧编在《简简吟》诗后,这也可能是作者想表达的一种意思吧?
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感伤身世之作,白居易晚年家庭迭遭变故,对其打击颇大,再加上其病眼几至失明,故此诗写其难言的伤痛。
【家(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06-06
《《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06-26
《书愤》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09-09
苏幕遮(高二选修教案设计)06-09
预言(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5-23
《湘夫人》(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7-04
魏公子列传(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6-06
古代诗歌鉴赏(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6-07
思想感情及主旨类(高二选修教案设计)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