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外活动计划

2024-09-24

体育课外活动计划(共13篇)

体育课外活动计划 篇1

体育课外活动计划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与任务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促使学生增强体质,强化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从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校决定按计划开展系列体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把学校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紧紧把握提高学生体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成长这个核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工作重点

1、激发体育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关键在兴趣。我校紧紧抓住学生活泼好动、追求新鲜的心理,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2、处理好活动与学习的矛盾。①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玩规定的体育项目;②不规定的活动项目必须在完成作业或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玩,否则,发现后前两次批评,第三次就把他从体育兴趣小组中除名。

3、抓好常规工作。一是要求各位老师上好两课,做好三操;二是坚持开展评比活动:每天坚持开展课间操评比,每学期开展一次课问操比赛。

4、做好宣传工作。我们通过广播站、固定宣传栏大力宣传体育活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益处。对在体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进行报道表扬。

三、具体措施

健康是学习的保证,本学期我校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真正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

1、广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这一富有时代特征的口号,掀起学生体育运动的热潮,努力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的理念,保证让每一名学生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课外体育活动计划工作计划。

2、每天课间操、课间活动外,各班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由参加体育兴趣小组活动,如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下棋、踢

毽子、仰卧起坐、跳绳、跳高、跳远、赛跑等等。体育兴趣活动我们做到“三不五尽量”:不轻易否定学生,不挖苦斥责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尽量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率,尽量激发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尽量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教材外那无边无际的运动空间,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锻炼的空间,尽量宽容对待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合理的挫折失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体育锻炼和成功的快乐。

3、按时让学生做好三操,检查人员进行巡视,确保三操的顺利进行。

体育课外活动计划 篇2

一、课外体育教育活动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地位

学校体育既是国家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门对于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育教育要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 培养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习惯和能力, 提高学生的个人体质, 为国家培养健康合格的体育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灌输德育教育, 增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培养学生勇敢进取的品质。学校的体育教育对学生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有重要作用, 而且学生形成的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也能够为其以后高质量的生活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供有利的条件。现在的学校体育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生时代的身体素质, 也有益于其以后的终身发展。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隶属于学校教育的范畴, 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它不仅能够使人们强身健体, 更能够促进人们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学校体育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 主要有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训练或者竞赛等形式。

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要与正式的体育课互相配合, 共同达到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要求, 是检测学生体育活动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外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重要的构成形式和内容, 它结合体育课的教学一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和体育教学任务。各级各类学校基本上都是每星期开设两节体育课, 这样的教学课时对于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来说, 是远远不够的, 很难实现学校体育教育要求的预期目标。学校体育要向学生讲授基本的体育知识, 培养体育锻炼的技能和习惯, 增强个人的身体素质, 并且要能够使学生具备勇敢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体育精神。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全民健身已经在社会生活中蓬勃发展起来, 在这全民动起来的时代,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早就应该走出校园, 与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体育锻炼紧密联系起来, 共同培养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 为体育课的教学做补充, 还可以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全新的生活方式, 充满正能量地面对未来的一切挑战。

二、课外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一种是在学校内进行的, 这种课外体育活动与学校的作息时间相联系, 由教师来组织和实施, 并且有一定的相关要求, 如学校例行的早操、课间操、有教师指导的课外活动等。这类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主要特点是有一定的规则, 可自由选择和参与;有一定的自主性, 也有教师的指导参与;有教育意义, 更兼具极大的乐趣。尽管这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在时间安排、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和出勤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但这些规定和要求都不像体育课那样有着强烈的制约性。对于学生而言, 这样的活动给予了他们更多的自主性, 很多中小学的课外体育活动都会采用这样的组织形式。另一种更多的是校外的活动, 学生们利用寒暑假、双休日等课余时间, 几人一组或者个人在校内外参加自发性质的体育锻炼, 如篮球队、足球协会等这样的俱乐部或者体育协会组织的活动等。这些课外体育活动都是自发性的, 更大的加入原因是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这些俱乐部或者组织都是由学生自我管理和经营, 他们集合在一起就是凭个人兴趣和爱好, 有很大的随意性, 他们加入的目的就是为了休闲运动和锻炼身体, 没有明确具体的教学任务。这一类的课外体育活动更适合于有一定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 大多数是由高中生和大学生来进行。

三、课外体育活动的多种特点

(一) 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自由的形式

体育课对学生的体育锻炼项目有着一定的规定和严格的要求, 受到体育课程标准和教材大纲的制约, 而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却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是自在的体育游戏, 也可以是有一定要求的体育竞赛, 可以是自主性较强的个体活动, 也可以是有组织的集体活动, 参与者有着很大的选择余地, 也能够满足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需求。

(二) 具有有趣的活动和灵活的方法

课外体育活动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 大家参加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个人的体质, 愉悦身心, 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学生们可以从自己的实际要求出发, 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中, 这样的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要求, 调动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既可以让他们在体育锻炼活动中张扬自己的个性, 施展个人的才华, 又可以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被激发出来, 并且逐渐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三) 具有普遍性的参与性和有针对性的训练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群体当中既有普通的以锻炼自己身体为目的的普通人, 也有高水平的精英, 这些人可以通过课外参与的体育训练活动提高体育运动技能, 取得特别好的运动成绩。通过对这些人参加体育训练或者竞赛的观摩, 学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会更加高涨。

参考文献

[1]张鹏.“成功体育”教学法对学生身体素质教育的作用及其实施[J].体育世界:学术版, 2009 (9) .

浅析对初中体育课外活动的认识 篇3

【关键词】体育教育;注重培养;体育活动

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体育直接肩负着“增强全体学生体质和全体学生健康”的使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课外体育活动一方面是学校课外活动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要求由于课外体育活动的空间广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它的灵活性、选择性能较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基础水平学生的不同要求。这对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锻炼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形成各人个性心理特征有着积极的意义。课外体育活动基本上都在室外进行,能充分利用自然力因素(阳光、空气、水),能有效促进少年儿童的正常发育,改善身体器官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和发展身体素质以及对客观环境的适应能力,取得动态平衡,有利于增进健康,增強体质。

(2)课外体育活动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外体育活动能将体育课教学所传授的知识技能运用到课外体育活动的实践,有利于促进体育课的改革与发展。课外体育活动围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各项目进行,并开展相应的活动,有利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课外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评能力,提高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丰富课余生活按作息制度中安排的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使得一天的学习生活有节奏的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同时又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是课外文化娱乐活动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排除杂念,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充实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可以使少年儿童保持热情乐观、欢快、精力充沛,使学习、生活充满生机与活力。

(4)培养社交能力,构建和谐社会课外体育活动打破了班级界限、年级界限和性别界限,以爱好相同的体育项目结合在一起。因此,课外体育活动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体育交流,扩大交往,对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有良好的作用。课外体育活动因其内容丰富,具体现实,形式多样,直观形象,很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易于被学生理解接受,也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现在我县80%的学生都属于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小孩大都跟着爷爷奶奶或亲;这一部分学生大都性格孤僻不愿和别人交往,学习成绩较差,缺少监管,容易沾染上上网和打游戏等不良习惯。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可以把这部分学生组织起来,根据他们的爱好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让他们有去处,有活动的内容,有监管,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解决家长的后顾忧,消除社会隐患,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5)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体育骨干和优秀体育苗子,有利于传统项目的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既能体现学校体育的三个为主(普及、经常、增强体质),有能反映提高的要求。广大学生在普及的基础上要求提高,要求在自己原有基础上的提高,这样少数个别有体育才能的学生就会不断的涌现出来,选拔优秀的体育苗子提供了有利条件;体育课有规定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师利用课外体育活动的灵活性和普及性挖掘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从而使学校体育的普及与提高很好地结合起来,促进学校体育的蓬勃开展。

(6)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是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的保证2005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反馈,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在持续下降,主要是肺活量、速度、力量等在持续下降,大部分学生的体质可以总结为四个字:“软、硬、笨、晕”。国家体育总局一项调查表明,中小学66%的学生锻炼不足,24.8%的学生每天基本不锻炼,这充分说明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太少了,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或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造成学生体质状况每况愈下。所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活动,要求各地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配合体育课教学,保证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这充分证明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只有真正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才能做到阳光体育所提出的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参考文献:

[1]谢琼桓,刘德佩,白君玲.2010年中国社会体育的战略构思.体育科学.

小学体育课外活动计划 篇4

岗头小学体育活动计划

一、活动宗旨

活动应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以“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进步”为目的,遵循“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地、因校制宜”的原则。

二、活动内容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活动分成选修、必修两类。

(一)选修类设置如下:

1、篮球;

2、足球;

3、排球;

4、乒乓球;

5、羽毛球;

6、棋类(以围棋为主);

7、健美操;

8、无线电侧向;

(二)必修类设置如下:

1、田径;

2、乒乓球;

3、羽毛球;

4、足球;

5、排球;

6、跳绳(单人或花样、集体);

7、毽子;

8、体育游戏等。

三、活动时间

1、选修类活动课统一安排在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

2、必修类活动课由教学管理处根据各班体育课的实际情况

进行安排。

四、活动要求

课外活动必须落到实处,指导教师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时地做好相关记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保证每次活动质量。

五、活动组织

1、学校教学管理处与体育组根据学校实际条件,设置活动项目,统一安排活动的开展。

2、活动要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地点、定人员),活动有计划、有实施步骤、;活动内容切实可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教师做好活动情况记载和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

体育课外活动计划 篇5

2012-2013体育课外活动计划

面向新世纪、新时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一决定更是高屋建瓴地阐述了少年儿童健康体魄的重要性,对学校体育工作指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学校健康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从本学期起,我校决定按计划开展系列体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把学校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紧紧把握提高学生体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成长这个核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工作重点

1、激发体育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关键在兴趣。我校紧紧抓住学生活泼好动、追求新鲜的心理,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2、处理好活动与学习的矛盾。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进行体育活动,决不影响学生的学习。

3、抓好常规工作。一是要求各位老师上好两课,做好两操;二是坚持开展评比活动每天坚持开展大课间活动评比,坚持每天做两次眼保健操,定时积极地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和下午第三节课外体育活动,搞好体育运动队选拔和训练工作。

4、做好宣传工作。我们通过广播、固定宣传栏,大力宣传体育活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益处。对在体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进行报道表扬。

三、具体措施

健康是学习的保证,本学期我校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真正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

1、广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这一富有时代特征的口号,掀起学生体育运动的热潮,保证让每一名学生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

2、按时让学生做好两操,班主任亲自带队监督,少先队员检查计分,每周每月每学期评比总结,确保两操的顺利进行。

3、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每天下午第三节活动课,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搞好课外活动,如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下棋、踢毽子、跳皮筋、仰卧起坐、扳手腕、跳绳、跳高、立定跳远、赛跑、游戏等等,保证每个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4、上好体育课,加强体育课的监察力度,保证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5、把“坚持锻炼”这个习惯的养成列入学校的十个好习惯评比之中。

6、搞好体育器材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为保证体育课外活动的开展做好服务。

7、在日常工作中,切实依法保证学生睡眠的权利,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正把课外时间留给他们,确保每个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

我们全校教师将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用我们的全部心血和智慧去关爱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沐浴着阳光雨露,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

浅析对初中体育课外活动的认识 篇6

浅析对初中体育课外活动的认识

贵州省罗甸县沫阳中学 黄元勇

【摘要】学校体育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觉自愿地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能力和习惯,让他们认识到学校体育不是人的体育实践与身体教育过程的终结,而是人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阶段,是终身体育的一个环节,理解体育与人生幸福、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学校体育的认识层次上得到提高。

【关键词】体育教育;注重培养;体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01-0009-01

一、课外体育活动的地位及其形式特点

有专家认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是指除体育课外,学生在业余的时间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丰富课外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也有专家认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课外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体育教育活动,主要包括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活动、课外训练、课外竞赛及校外体育、家庭体育等多种组织形式

二、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

学校体育是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对学校体育的任务做出了明确规定:“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这个任务的提出体现了学校体育的目标功能。为学生毕业后能够获得高质量的生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事实上,学校体育发展到现在,已超出了学生时代,具有终身意义;超出了学校教育的范畴,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超出了强身健体的独特功能,具有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全面效能。学校体育的表现形式主要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等内容。

学校课外体育作为学校体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体育课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是检查体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一种形式和内容,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共同完成学校体育任务,实现体育目标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根据学校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培养体育技能,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从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具有优良的体育精神和思想作风的任务来看,学校每周两节体育课,显然难以实现预期教学目标。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教学活动已经远远越出了学校的“围墙”,与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成为教学的补充,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能力及作为现代人所具备的心理品质,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三、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

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作息制度相结合,并有一定组织和要求的课余体育锻炼。如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有组织和指导的课外活动及全校性的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等。这一类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自愿性与规定性的统一;自主性与指导性的统一;教育性与娱乐性的统一。尽管这种有组织并有一定要求的课余体育锻炼,在时间、出勤率、组织形式、练习内容及负荷安排上具有规定性和指导性,但这种规定性和指导性并不像上体育课那样具有较强的`强制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自愿和自主。所以,一般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采用这种形式。另一类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利用课间、课外活动、双休日等课余时间。或独立或结伴在校内外进行自发性的体育锻炼,或参加某一俱乐部和单项体育协会;这些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是自由性的。由学生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由聘任指导教师或外聘教练。参加者都是凭兴趣和爱好聚到一起的,有很大的随意性,其目的是休闲运动、锻炼身体,没有教学任务。由于这一类课外体育活动更能充分表现其自立性和娱乐性的特点,一般高中和大学现在采用这种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

四、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

1.内容的多样性和形式的自由性。

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不像体育课那样具有强制性,不受体育课程和体育大纲的制约。从自发的游戏活动到正式的有规则的竞赛,从娱乐性的体育活动到竞技型的竞赛项目,从自主性的个体活动到有组织的集体锻炼,都给参与者提供了较大的选择自由,充分满足了学生的运动需求。

2.活动的趣味性和方法的灵活性。

课外体育活动具有鲜明的群众性,目的就在于增强体质,愉悦身心,丰富课外生活。因此,学生可以从个人的实际出发参与到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中,满足了兴趣需求,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张扬了个性,施展了才能,主体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和发挥,进而激发了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养成了定期进行体育活动的习惯。

3.参与的普遍性和训练的针对性。

在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者中不仅有普通群体,还有高水平的精英分子,他们通过课余体育训练,提高了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了优良的运动成绩。通过对他们参与的体育竞赛的观摩与欣赏,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4.活动时间的连续性和锻炼效果的持续性。

课外体育活动由于组织形式灵活,不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自由参与,这样就保证了学生每周多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既有时间复习在课堂上所学的动作技术,又有机会提高自己钟爱的体育项目的技术水平,使体育锻炼的效果持续增强。

体育课外活动计划 篇7

一、采取各种形式, 丰富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校正常开展的体育运动, 在作息时间的规定下, 遵守一定要求的课余体育锻炼, 如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学校组织的活动等。这一类课余体育运动的特征是自愿性与规定性的统一;自主性与指导性的统一;教育性与娱乐性的统一。尽管这种有组织并有一定要求的课余体育运动在时间、出勤率、组织形式、练习内容及强度安排上具有规定性, 但这种规定性和指导性并不像上体育课那样具有严格的强制性, 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自愿和自主, 所以一般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采用这种形式。另一类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利用课间、课外活动、双休日等课余时间, 或独立或结伴在校内外进行自发性的体育锻炼, 或参加某一俱乐部和单项体育协会;这些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是自由性的, 由学生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由聘任指导教师或外聘教练, 参加的学生都是凭兴趣和爱好聚到一起的, 有很大的随意性, 且其目的是休闲运动、锻炼身体, 没有任何教学任务。

二、突出主体地位,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在传统的课外体育活动中, 教师是管理者角色, 主要任务在于管理学生活动秩序、安全等。教学实践表明, 这种局面必须改变。教师应当合理组织学生、认真启发学生、积极鼓励学生, 成为学生的引导者, 与学生在活动中融为一体。学生应当在教师的启发下积极活动、集思广益, 自主、自觉地开发课外体育活动的新内容、新形式。学生参与研究的全过程不仅是课外体育活动改革的关键, 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动、有效的素质教育的手段。另外, 初中体育课外活动由于不是作为正式课程出现, 没有指令性的教学大纲和指导书, 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所以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得不到保证, 被视为“第二课堂”, 甚至是“课余活动”。特别是近几年在“重智轻体”“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很多学校的体育活动名存实亡。这些都是影响和制约体育课外活动不能正常开展的错误行为。因此, 要使课外体育活动的改革具有实效性, 教师首先必须端正师生对课外活动的态度。只有重视才会探索, 有了这方面的探索才会不断加强与提高。

三、开展情趣活动, 适应学生心理需求

体育课外活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外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做好课外活动的基础。好的体育活动项目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 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善于在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项目中挑选出符合中学生身体条件和心理需求的课外活动项目。而在选择活动内容时, 教师还要考虑活动内容的可实施性、激趣性及活动内容本身的实际意义。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不妨选择一些具有激趣性的活动项目;为了使活动内容与教学内容相互促进,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精神,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团队活动内容;为了锻炼学生运动的协调性、塑造优美形体, 可以选择练习一些适合学生终身锻炼的活动内容, 如韵律操、太极拳等;为增强学生体质, 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可以选择运动量大的活动内容, 如1500米跑、蛙跳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热情, 保障了活动质量, 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四、开展社团活动, 发挥学生群体效应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课外体育活动既要面向学生全体, 又要满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体育活动有时候很难满足学生的兴趣, 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地开展其他形式的课外活动。所以, 不妨开展一些社团活动, 就是把班级或年级的界限打破, 让兴趣相同的学生自由组合, 利用学生的群体效应, 在互动中开展课外活动。学校要做好对于社团的管理工作, 如给社团提供足够的场地与器材;培训一批体育骨干学生, 提升他们对社团活动的组织能力。定期进行评优以及评先活动, 根据社团的活动开展情况, 有组织地对社团进行调整。通过这种途径, 为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了一个平台,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专长, 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养成课外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体育课外活动计划 篇8

关键词初中 体育 课外活动 管理 课外活动计划

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非常迅速,而体育活动是学校教育中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所以体育课外活动赿来赿受到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的重视。

《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课外体育资源的开发,这里所说的课外泛指早晨上课前、课间和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等。各地要开展课前和课间体育锻炼活动,可以把课间操时间延长到20-30分钟,开展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改变课前和课间只做广播操的单一活动内容,增加防治脊柱侧弯操、眼保健操、跑步、球类活动、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等内容。”那么如果在体育教学中做好课外活动的管理工作呢?

一、合理制定课外活动计划

《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学校应抓好课外体育锻炼和校内体育比赛,应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班级、锻炼小组或课外体育俱乐部是课外体育锻炼的基本组织单位。锻炼内容可以由锻炼小组或班级确定,学生也可以自选锻炼内容。” 所以在制定体育课外活动计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性文件,充分考虑到场地、器材的条件,春、夏、秋、冬不同的气候特点,所在学校根据季节不同制定的不同的作息时间等各种因素,力求做到具有全面、完整、科学的特点,另外,课外体育活动还要注意实效性和可行性,因为计划只有具有可行性,才能在体育课外活动实践中,具有实效性,才能在实践中实施管理。

二、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在课外活动的管理工作中,要明确学校教务处,总务处鹄立 各部门的职责、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关系,争取学校各部门的配合与支持,保证体育活动的正常进行,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层管理:

(一)全校总的课外活动计划,由校长室、教务处负责制定安排,明确课外活动的时间和要求,要求分管领导亲自监督和检查计划的落实情况。

(二)分管教师要明确,课外体育活动一般由体育教师具体负责,但课外活动要作为负责课外活动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负责课外活动的教师要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时,对各个班级的体育作出指导。

(三)各个班级的体育活动要作为班级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班主任一般来说,应跟班活动,并注意在班级中培养体育骨干,待同学们的活动走下正规分后,班主任也可以脱离,但要慎重,因为体育课外活动时,班级多,项目多,突发事件也就比较多,如果有班主任从镇,突出事件处理起来也就比较迅速比较准确。

三、做好课外活动的督促和检查评比工作

对于课外活动不能放任自流,要做好督促和检查评比工作,对于课外体育活动搞得不好的班级,校长室、教务处要及时地予以批评指正。校领导要经常深入实际、督促多方共同搞好体育活动,适当安排检查小组,具体负责每次活动的情况,检查内容应包括出勤情况是否及时,是否按活动安排内容及地点进行活动,组织是否有序,场地和器材的利用及保护情况是否妥当,检查组应及时公布检查结果,指出存在问题及改正方法,最终结果作为评选先进班级的条件之一,奖优罚劣。

另外,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针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课余性特点,管理形式要多样化,不能用唯一固定的模式进行管理和检查,如班级之间的体育比赛,在活动安排上没有,但我们就不能认为他们没有按体育活动安排表而加以批评。

(二)针对课外体育活动群众性的特点,参加管理的人员要具有广泛性,上到校长、主任、下到班级体育委员、小组长,都可以参加体育活动的管理,各有分工,各司其职。

(三)针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的多样化,和空间的广泛性的特点,体育的管理工作要具有灵活性,各个班级在征得分管领导,教师的意见后,也可以根据季节、场地器材和各个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其它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但不得影响其它班级的文化课教学和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要有组织、有纪律、有意义,如郊游、班级之间的体育竞赛、观看体育比赛、参加劳动竞赛等等。

(四)《初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要“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所以课外体育活动具有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的特点,因此在体育管理上要具有针对性,我们教师不能要求全班的学生跑步都一样快,每个学生都一样积极、活泼、都喜爱某一项运动,要根据每个同学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人而异,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五)校领导、体育教师、班主任等体育活动的管理者,都一定要重视课外体育活动,而不能只是讲在口头上,不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随意地占有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六)要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按照教学要求,努力添置体育器材,爱护场地固定器材,并及时维修。

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爱的教育》的作者、内容。

2.通过选文的学习,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启迪学生明白爱的相互性,懂得爱心传递。

学习重难点:

1.指导阅读精彩的片断,感悟爱的相互性。2.《爱的教育》阅读方法渗透。

一、激情导入

1.师述:有人说,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有人说,爱是一阵及时的雨露,有人说,爱是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2.《古诗两首》是朋友之爱,《撘石》是邻里之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同胞之爱。今天,让我们走进《卡罗纳》,看看又是一种什么之爱呢?

二、交流课内《卡罗纳》的感受

《卡罗纳》讲了一件什么事?文章用了哪些细节描写,表达了哪些爱?

三、走向课外《爱的教育》的推荐。

你们知道《卡罗纳》选自哪本书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爱的教育》,了解更多爱的故事。

1.指导看封面,介绍作者、主要内容等。2.指导看目录。

3.介绍作者和翻译者对这本书的评价。3.师总结方法:

同学们,我们刚才读了这本书的封面、前言、目录、对这本书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是我们拿到一本书时,首先用的一种读书方法浏览。

四、精读选文《重病的小泥瓦匠》

请同学们集中注意力快速默读《重病的小泥匠》,用上浏览方法,边读边想,这篇文章主要写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1.师生交流主要内容。

2.品读语言,体会爱的相互性。同学们找出最打动你的情节片段,作批注,再次细细品味同学们的关爱。(阅读方法:精读——批注(人物形象或品质)、联系实际、摘抄、感悟)

3.师生交流,感悟:卡罗纳母亲去世,别人关爱他,同样,同学遇到到了不幸,他也同样关爱。体会爱的相互和传递性。

4.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当你遇到困难时,别人如何关爱你?同样,你又如何关爱别人。5.体会《爱的教育》中更多相互的爱:师生之爱、父母与儿女之爱等。

五、总结升华:

1.书中包含之类浓浓的爱。《爱的教育》告诉我们,/爱,是与生俱来的情感。/爱祖国,祖国的尊严不容玷污。/爱父母,用自己的成长让他们感到欣慰。/爱老师,对他们终身怀着一种崇敬。/爱朋友,珍惜一起成长的岁月。/爱,是付出,也是收获。

英语课外活动计划 篇10

一、指导思想

兴趣是学生的内驱力,引发学生浓厚的情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农村小学英语学习缺乏语言环境,学生遗忘现象比较比较严重,出现学时会、用时忘的现象。长此以来,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成绩偏差,慢慢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影响老师的正常教学。小学英语教学的活动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仅靠纯课堂内教学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我们应树立大课堂的教学观,重视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为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为了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开设小学英语课外活动小组。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有效的课外活动,从小培养学生对英语及英语学习的兴趣。

2、授人以渔,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

4、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日后学习英语打好基础。

三、活动内容(每次确定一个主题)

1、进行课文朗读训练。

2、学生自我介绍,及学生唱英语歌。

3、根据话题,进行讨论,编对话及表演。

4、英语词汇大比拼训练。

5、学唱英文歌。

6、讨论英语学习方法,让学生用英语去表达,做1-2分钟的口语表达。

7、根据话题,进行讨论,编对话表演。

8、自由对话(用英语交流)。

四、活动要求

每位同学必须按时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团结协作。

五、活动措施

1、充分利用录音磁带进行朗读训练,并积极开展朗读比赛。

2、开展有效的游戏比赛,学生进行词汇大比拼。

3、利用校园小广播,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够流利地进行口语交际。

4、活动前教师要确定好主题,让学生能够按主题进行活动。

体育课外活动计划 篇11

课外体育训练对实现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具有特殊的作用,积极参加课外体育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基于课外体育训练的巨大作用,教师要着重激发学生参与课外体育训练的兴趣。

一、利用课内体育教学激发学生课外体育训练的兴趣

课外体育训练是课内体育教学活动的延伸,为了激发学生课外体育训练的兴趣,教师要注重建设趣味性的体育教学课堂。首先,游戏与体育教学的巧妙结合。游戏是初中生喜欢的活动方式,教师将游戏引入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以篮球胸前传接球的学习为例,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上下左右传接球比赛、只传不运、多人传接球比赛等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充分掌握篮球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除了利用现有的游戏外,教师还可以和学生就学习的内容共同创编游戏。以足球踢球的学习为例,教学时教师通过向学生演示足球中基本的踢球动作,并和学生共同设计定点踢球的游戏,学生站在固定的位置,轮流向着塑料瓶所在的方向踢球,谁踢倒瓶子的次数最多谁就获得游戏的胜利。其次,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给予学生积极评价,利用积极的评价促使学生获得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的兴趣。教师注重建设趣味性的体育教学课堂,激发和维持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外训练的兴趣。

二、了解学生日常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外体育训练的兴趣,教师要注重了解学生日常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首先,收集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相关的信息。为了收集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相关的信息,教师要注重设计与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参与项目、体育活动的目的、体育活动的场所、体育活动的频率等内容相关的调查问卷。课下时将调查问卷发放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调查问卷。除了设计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教师也要注重和学生进行交谈或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收集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相关的信息。教师收集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相关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训练活动的有效展开。其次,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相关的信息是非常多的,为了提高信息对课外体育训练的指导作用,教师要注重将这些信息进行筛选、提炼和加工,并从不同的角度绘制图表,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动机,为激发学生体育训练的动机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合理安排体育训练中的内容

在丰富信息的基础上,教师要注重合理安排课外体育训练的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本土的教学资源进行课外体育训练。西藏地区有着非常丰富的草原资源,是天然的足球运动的好场所,教师要注重利用西藏地区的草原资源让学生实际应用学习到的足球知识进行足球比赛。通过学生之间的足球比赛,教师可以清晰地了解每名学生体育知识掌握的程度,并实时指导学生不标准的体育动作,切实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此外,教师也可以在体育训练中引入当地传统的体育项目。以西藏地区为例,教师可以把藏式摔跤、大象拔河、爬山、响箭、锅庄(藏舞)等传统的体育项目引入到体育训练中,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次,把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作为体育训练的内容。教师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选择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体育训练,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动机。以排球的学习为例,排球并不像篮球和足球一样需要进行大力的冲撞,适合全体学生共同学习,教师可把排球作为体育训练的内容。排球训练时教师可以采取多样的训练形式,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选定的草原范围内进行前后左右移动、转身移动、摸线移动、加滚翻移动、后退移动、各种跳跃移动、蛇形移动等,既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又在移动的过程中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灵活性。又如,教师教给了学生如何垫球、传球、发球之后,可开展简单的排球比赛。排球比赛时教师可以变换计分的规则强化学生某一方面的实力,教师可以利用仅发球得分计分、仅攻击得分计分、仅传球得分计分等方式,使学生在比赛时有意识地进行良好的配合,提高体育训练的效果。最后,合理安排体育训练的时间。初中生在体育训练的前半部分时间中注意力可以保持集中,并积极参与到体育训练中,在这部分时间内教师要注重向学生讲解基础的知识并示范标准的动作,讲解完基础性的知识后,便可利用游戏、比赛的方式开展学生的自由训练。

四、展示学生体育训练的成果

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训练的成果,并将学生体育训练的结果展示出来,激发学生体育训练的动机。首先,教师在学生进行体育比赛时,要注重拍摄下学生的精彩瞬间,体育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这些图片,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训练的乐趣。其次,教师还可以和班主任商量,将学生体育训练时拍摄的图片张贴在班级的墙壁上,通过不断丰富的图片展示学生体育训练的成果。

总之,教师要注重利用课内体育教学激发学生课外体育训练的兴趣,了解学生日常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合理安排体育训练中的内容,并注重展示学生体育训练的成果,激发初中生参加体育课外训练的动机。

参考文献:

[1]薛小玲.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动机[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

体育课外活动计划 篇12

学生身体素质的下滑, 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 体育锻炼不够。大部分学生除了在体育课中能学习和练习体育知识和技能外, 平时就很难有时间去复习巩固, 造成对所学知识的一知半解和技能掌握的不熟练。那是因为有很多家长由于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文化课教学质量的思想作祟, 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准, 导致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 这样, 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被挤占, 身体素质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而学校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数据及平时学生因病请假的数据看出, 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有待于提高。而光靠体育课, 晨间活动, 以及下午的健美操活动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身体锻炼的需求。 因此, 通过布置体育课外学习任务这一举措来弥补学生的锻炼时间, 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2、体育课外学习任务的含义及重要性

体育课外学习任务是学生按照体育教师在学校的旨意, 通过各类信息渠道获得各种体育知识, 以及在家庭或社区等地, 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 达到掌握、巩固与运用体育技能, 并有反馈而进行的活动。 美国教育部长威廉·贝内特指出:“有效的课外学习任务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 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 此外, 课外学习任务还可以在作出决断、进行比较、提出新问题、培养责任心和加强自我修养方面为学生提供难得的经验。”可见, 体育课外学习任务的布置是有诸多益处的, 必要的, 十分有意义的。

3、体育课外学习任务该布置些什么呢?

3.1、 体育课外学习任务与健康与保健知识、 体育时事知识相结合

体育课前教师先让学生通过搜集健康与保健的知识, 让学生自觉学习健康与保健知识, 再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解, 让学生能够有更好地认识, 并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使学生终身受益。 通过家长的引导以及媒体的资料, 了解体育时事, 以明星效应, 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比如对姚明的了解, 引起学生对篮球教学跃跃欲试的愿望。

3.2、体育课外学习任务应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

课外学习任务很大一部分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 有的甚至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完善, 结合每节体育课的课堂教学内容, 可以布置一些巩固和拓展的课外学习任务。 例如原地侧向投掷, 上好课后, 先布置学生在家练习纸飞机, 与离家较近的同学比, 与家长比, 然后再布置学生能用沙包投到一定的距离。通过有层次的布置, 不仅让学生保持了练习的兴趣, 还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再比如, 一年级的广播操教学, 在课堂上的时间远远不能使学生做到动作优美到位, 这就需要教师布置一定量的作业, 使课堂教学得以延续至课外, 达到了课内外相结合的目的。

3.3、体育课外学习任务应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内容相结合

体质健康测试不尽如人意, 很大的原因是学生本身的素质以及练习的缺失所造成的。 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宁波市中小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为内容的课外学习任务, 加强学生对这些测试项目的练习, 来提高体质健康测试的成绩。例如, 仰卧起坐这一测试项目, 可以先让学生在家练习仰卧举腿, 两头起等提高腹肌力量的方法, 循序渐进地提高次数。

4、那么如何能够更好地完成体育课外学习任务呢?

4.1、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得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知识

学生通过搜集有关体育锻炼的知识以及体育时事, 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比如通过观看解放军的阅兵仪式, 能够有印象地、 更有兴趣地学好体育课上的队列队形内容。

4.2、通过与同学合作完成体育课外学习任务

体育课外学习任务不一定要在家里完成, 如一些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在下课时间来完成, 练习时可以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进行练习, 这样不仅能巩固已学内容, 而且还能相互学习, 培养合作精神。

4.3、通过与家长配合完成体育课外学习任务

体育课外学习任务有一定的特殊性, 如仰卧起坐、跳绳、肩肘倒立等练习, 练习时有的要计时、计数, 有的需要保护和帮助, 这些就有必要通过家长的配合来完成, 与家长配合还能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

4.4、通过体育教师合理的布置完成体育课外学习任务

作业的布置应做到有的放矢, 不同体质的学生要区别对待, 比如1分钟跳绳, 有的学生体育素质较好, 在课堂上已能跳到200多下, 那么在布置课外任务时, 就可以减少组数。

学校开展体育课外学习任务 (体育家庭作业) 的布置, 已有一段时间, 这样做, 不仅使学生的锻炼时间 (每天一小时) 有了保障, 还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了基础。 学校的这一举措, 使学生的体育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试验对比) , 而且将体育教学延伸到了课外, 在一定程度上响应了“减负”这一口号, 增加了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 减轻了学生的文化学习负担。

数学课外活动计划 篇13

活动的目的与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内容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要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也表明,未来数学教育正朝着“大众数学”的方向不断迈进,我们必须使数学教育成为培养学生素质的有效手段,而不是成为一种“过滤器”。新的课程标准已经使课程结构从单一模式朝多元模式发展.提出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等组成的课程体系,活动课程的研究已成为教育改革与研究的热点之一。

为积极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数学教学除了抓好“课堂”这个主阵地外,还应该结合课标、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开展小学生的数学课外活动。为此,经过认真的思考和研究之后,我校决定把“小学数学课外活动”作为校本课程之一加以开发。

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开展,是义务教育、素质教育大力实施和推进下的必然趋势。积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不仅能加深巩固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广泛地接受新信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同数学有联系的生活乐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特长。

如今,实施素质教育,推行课程改革,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地更加广阔。数学课外活动已经成为学生开拓知识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它将有利于培养更多的数学爱好者。给他们智慧与美的启迪,塑造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良好品质。

一、指导思想:

当学生接受一定的课本数学知识后已不满足课内的学习,希望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来扩大自己的视野、拓宽知识、发展特长。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积极组织各种数学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它比课堂教学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开展丰富的数学笔记活动,激发儿童的兴趣为着眼点,使学生喜欢活动,乐意参与。无论是活动的目标设计、题目拟定、内容安排、形式选择、效果评价都应体现趣味性。趣味性是针对活动课的内容和方法而言,以吸引学生参与,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寓学于乐、寓智于趣,生动活泼主动地获取知识。让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学习情感,创设了一个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忠诚、坚定、自信的意志品格。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设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稳定而有效的数学学习兴趣,产生积极的内部动机,培养思维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良好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活动要点:

认真组建数学兴趣小组,带领学生走进丰富的数学世界。

1、开学初以四年段为单位,组织成立数学兴趣小组。制定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落实详尽的兴趣小组活动方案,体现小组的特色。

2、兴趣小组活动定课程,为开展广泛的数学活动提供切实素材。把学生的数学活动落到实处,为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每周星期六上午为数学兴趣活动专用时间,教师专门指导。力求做到周周有内容,有目标。

3、开展读报和阅读数学书籍活动。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小学生数学报》、《少年智力开发报》等,小组成员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些报纸,让学生享受读报 的快乐。要求有条件的学生自行购买数学书籍,课外阅读的书籍还可以向学校图书馆借阅。教师在学生开展阅读前都搜集了一些书籍中的背景资料介绍给学生,对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可赠予学校统一印制的“真棒章”等。教材中的思考题、鼓励学生自行阅读、独立思考,撰写“数学笔记”等。利用生活中的数学资源,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各种媒体中数学内容也非常丰富。课程的内容框架

1.数与代数:找规律、数的运算、数的游戏、估算、近似值、应用题、探索规律等。

2.空间与图形:画示意图、观察图形、认图形、画图形等。3.统计与概率:调查身高、调查体重、掷硬币等。

4.实践与综合应用:制作月历、模拟购物、合理安排时间、实际测量计算等。1.组织实施的原则:

(1)体现基础性,促进应用化。小学数学课外活动要立足于打好学生数学基础,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挖掘主题性,注重兴趣化。数学活动内容要新颖,知识点突出,能吸引学生,促进学生的思维。

(3)重视灵活性,力求主体化。数学活动形式要多样化,依据不同的活动内容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

(4)加强针对性,突出个性化。对数学问题的解决,在方法上要有规律性、普遍性和针对性。同时鼓励和肯定学生自己独特的解题思路及方法,多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归纳、去总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2.组织实施的方法:

(1)从活动内容入手,组织教师学习数学课标、钻研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对活动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和设计,使小学数学课外活动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密切联系学科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内容极为丰富。从来源上看,可以有五个方面的内容:生活中的数学,工农业生产中的数学,科学技术中的数学,作为学科的数学,智力活动中的数学。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进度,以及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出一些新颖的、生动的、灵活多样的、富于变化的、使学生感到活泼有趣的内容,开展小学数学课外活动。在活动内容选择上,要注意“四性”:

a、趣味性: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内容,选择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儿童天性喜欢动,喜欢新奇,因此要选择那些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为活动课的教学内容。

b、启发性:小学数学课外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考虑能鼓励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规律,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增长才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c、思想性:数学活动课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等思想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d、活动性:“活动”是活动课的本质特点。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剪剪拼拼、画画算算等手段,动口、动手、动脑学好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活动形式入手,组织教师积极地探索故事、游戏、表演、操作、调查等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形式及途径。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运用多种手段、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过程中,并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提出更好的改进措施及意见。

学是儿童的天职,玩是儿童的天性,数学课外活动能很好地把学与玩统一起来,数学课外活动的开展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数学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学到无法在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实验操作技能等,数学课外活动的开展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沟通数学课本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对数学课外活动过程要精心设计,要精心设计教学形式,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a、积极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

活动课要重视情境的创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言语、实物、板书、照片、图画、音乐、小实验、游戏、动作、录像、课件等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调动起学生活动的兴趣、求知的欲望。使学生怀着积极的态度、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使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验、想象和思考。b、加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内容不同于数学课本上的知识,它或是课本知识的另类表现,或是课本知识的扩展、深化等,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由,重视合作交流、重视探究,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动手、动口、动脑),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起来,体现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助合作的新型交往关系。

上一篇:统战主持词下一篇:企业改革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