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以读代讲”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

2025-01-06

小学语文“以读代讲”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精选5篇)

小学语文“以读代讲”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 篇1

12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语文学科以读代讲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本次活动由田艳萍、王淑君、王晓东3位教师执教(小学部),各位老师的讲课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我对新课程、新理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每节课的教学风格都有所不同。田老师的课堂犹如春风,思路很清晰,教学设计环环相扣,但我在想这节公开课只是为了完成而完成的吗?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太少,当老师感受到学生掌握不够牢固时,放慢脚步,让学生慢慢的跟上老师的步伐,会不会更好。但这节课也充分体现了田老师扎实的基本功。第二节课是王淑君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上册《桂花雨》一课,这节课老师充分的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也真正的走进了学生,与学生的每一次对话都是那么的真诚,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在关注自己。针对每一次读,老师都会提出有效的要求,层层递进,让学生深入的去对文本进行感悟。第三节课是王晓东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麋鹿》一课,老师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水平设计了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多读来体会本文的感情。

每节课结束后,紧接的是许睿老师的精彩点评,许老师的点评可以说是句句到位、犀利无比。令我印象最深的是:

1、每一次许老师都强调老师的语言,有不合适的,许老师就会用另一种方式来说一说,思索过后,的确比课堂中老师的语言要准确、有效。

2、课堂中老师要和学生进行互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3、根据每个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设计难度不同的训练题目。

4、强调拼音教学和写字教学不是低年级老师的事情,它应该贯穿小学。

听了许睿老师的点评,让我对以读代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也看到自己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种种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需要提升自己,努力探索,让自己能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胜任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以读代讲”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 篇2

“以读代讲”, 是指用教师的读代替过多的讲, 以教师的读教会学生如何读。将“读”作为“朗读”诠释以读代讲, 就是教师将教学内容寓于以指导朗读、提高朗读能力为目标的教学过程。课堂要以学生的实践和活动为主, 教师只作点拨和指导。以读代讲中的“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确立“读为主线”的理念, 让学生“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以读代讲”是让教学从“繁琐”走向“简单”;让教学从“教师”走向“学生”, 力求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 扎扎实实学语文”的理想境界。

国外母语教育工作者积极创立试行最优化的教学方法, 其共同点为:重视发展学生的智能, 重视指导自学方法, 重视学生的合理负担。这些方法为我们开展“以读代讲”提供了借鉴。国内阅读教学改革中, 叶圣陶等语文教育专家经典论著, “回归语文本色”的观点和理论, 于永正、支玉恒、王崧舟等名师的著述及课例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以读代讲的理念虽已深入人心, 各地也在不断地实践与探索, 但落实力度尚嫌不足, 操作策略较为粗放, 重讲轻读, 以问代读倾向未彻底改观。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是以读代讲中“备读”及范读策略;二是以读代讲中读层的次方式的设计与应用, 三是以读代讲中朗读指导的有效策略;四是以读代讲中朗读评价的有效策略。语文阅读教学实施以读代讲, 创新方法策略, 可有效遏制无效问题和繁琐分析, 提高朗读水平, 发展学生能力, 提升语文素养, 达到语文教学低耗高效目标。其研究目标, 一是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代讲的有效实施方法, 提高朗读水平, 培养学生语感, 发展学生能力,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体现“本色语文”。以此为突破口, 努力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全面提高小语课堂教学质量。二是通过实践探索和实证研究, 积累丰富有效的课堂教学经验, 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以读代讲”课堂教学特色风格, 培养骨干教师, 丰富教学资源, 逐步实现“先试点—再推广—后普及”的目标, 带动城区及全县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高效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途径策略

1. 加强读的备课。

教师只有充分备读, 才能明确怎样读, 读到什么程度合适, 才能准确判断学生读的好坏, 指导朗读的方法才能生成。这是备好课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在备课时要备读的目标、读的训练点, 精心设计读的指导方法。这样, 教师可以很准确地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方法、重点段落等, 理清了课文的脉络。

2. 突出读的示范。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 能迅速调动学习的兴趣, 唤起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对文本有更深的感悟与理解。默读、批注、浏览也是一样, 教师如果不给学生默读、批注及浏览以实质性指导, 学生难以把握其要领。学生只有在教师的示范引领下习得方法, 并在自己的读书中加以应用, 反复实践, 才能真正形成能力。

3. 设计读的层次。

阅读教学不仅要读, 而且必须有效地多读。要有效多读就必须层次清楚, 目的明确, 指向性强。就读的层次性来讲, 其主要流程是:初读要读准—再读要读通—三读要读懂—四读要读出语气语调—五读要熟能成诵。

4. 丰富读的形式。

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如指名读、小组合作读、齐读、分角色读、对读、男女生比赛读、引读、自由读、表演读、默读、浏览、诵读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朗读目的选择合适的读法。

5. 指导读的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 从最基本的读书方法教起, 训练学生正确流利地读。除读出节奏, 注重声调和音量外, 还要满怀感情地读, 读出文句中的情感, 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 才能随着作者感情的跌宕、心潮的起伏、思维的翻腾去品味语意, 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 重视读的评价。

朗读评价中, 一要赏识评价, 让学生敢读。朗读评价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 用发展与欣赏的眼光肯定激励学生,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二要诱导评价, 让学生爱读。好的教师应当善于巧妙、机智地诱导评价学生, 做到引而不发。三要多元评价, 让学生会读。即除教师、同学外, 学生本人、家长等也可以进行评价。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针对阅读目标指向不明、朗读缺乏层次、读讲尺度欠当、指导评价脱节等实际问题, 实施以读代讲, 创新方法策略, 有效遏制了无效问题和繁琐分析, 提高了朗读水平, 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达到了语文教学低耗高效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代讲,策略探究

参考文献

[1]丁明爱.以读代讲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教研版, 2015 (15) .

语文阅读“以读代讲”的教学策略 篇3

步步丰富递进读

如《笋芽儿》一文第二自然段的教学,可以这样设计:出示句一:笋芽儿被叫醒了,她说:“是谁在叫我呀?”出示句二:笋芽儿被叫醒了。她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呀?”

师:这两个句子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多了“撒娇地”这个词,大家再来读一读,一定和第一句读得不一样。

出示句三:笋芽儿被叫醒了。她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看看四周仍然一片漆黑,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呀?”

师:加了“撒娇”就读出了笋芽儿的可爱!请小朋友们睁大眼睛再看看,你又发现了什么不同?加上笋芽儿一系列的动作,听老师读一读,你听一听,这是一个怎样的笋芽儿?

如此教学,教师抓住重点段落、词语,步步丰富引导学生递进读,在无形中学生不仅悟出了读书的方法,而且读中悟情。

创设情境反复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设计和使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氛围,可以帮助学生品味语言美、人文美、精神美。如在《泉水》一课第二自然段中的教学片段设计:

师:老师就是山里的姐姐,今天我提着瓦罐去打水,刚出门就远远的听见你们在叫我——

生:(一读)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师:泉水泉水,我想打些水回家做饭吃。

生:(二读)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师:太感谢你了!泉水泉水,我还想打些水回家泡茶喝。

生:(三读)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师:你可真大方!泉水泉水,我还想打些水回家洗衣服。

生:(四读)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师:泉水,感谢您们送给我这么多的水(板书:多),你们真大方啊!

教师运用以读代讲,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悟泉水的热情和无私。

展开想象拓展读

笔者对《笋芽儿》一文第六自然段的教学设计如下:

师:笋芽儿在大家的关爱下,终于钻出了地面,她看到了什么?听老师范读第6自然段。

生:笋芽儿看到了桃花,柳树,小燕子。

师:请同学们看左右两边的句子,有什么不同呢?好,老师读左边一句,学生接读右边一句,抓住省略号,一边读一边想,如果让你描写春天,你会用哪些句子,为什么?

师:小草长出来了,该怎样来读呢?

师:好,我们把同学们补充的句子加入文本再来读一读。

这样的读,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仿写有梯度、有创意,促进了思维的扩展与提升。如果再配以抒情乐曲,课堂上诗意顿生。

观察图画体会读

小学低年级课文中有许多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除了带给孩子们表象上的视觉享受外,更重要的是它们对帮助孩子理解文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面的教学为例。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丑小鸭》一文中,关于丑小鸭的样子是这样描写的——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课后题中有一项是“嘴巴大大的 身子瘦瘦的 ”这是对孩子叠词的训练。如果能够恰当处理文本语言及插图,将有助于学生体会丑小鸭自卑、难受、伤心、痛苦的内心。我们可以通过“以图引言、以图引读”的思路来设计教学。

①以图引言。观察图画:丑小鸭的哥哥姐姐们是什么模样?试着填空:他们的毛 ,嘴巴 ,身子 。此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完成对语言文字的训练。

②以图引读。再次观察图画,想一想:丑小鸭孤零零地站在一旁,看着对面漂亮神气的哥哥姐姐,他们之间会有一番怎样的内心独白呢?

借助插图,师生展开如下对话:

师:美小鸭神气地说:“我的毛黄黄的!”

生:丑小鸭自卑地说:“我的毛灰灰的。”

师:美小鸭骄傲地说:“我的嘴巴小小的!”

生:丑小鸭沮丧地说:“我的嘴巴大大的。”

……

在以上对话中,教师所读内容均是文本外补充的,而学生所读的则是文本语言稍加改变后的。这种对话为孩子营造了一种交际的氛围,一种体会文本的氛围,一种走进人物内心的氛围。

在引导学生初读、细读、品读、诵读的过程中,有效运用“步步丰富递进读,创设情境反复读,展开想象拓展读,观察图画体会读”等“以读代讲”的具体操作策略,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让语文教学回归到朴实、真实、有效的教学之路上。

小学语文“以读代讲”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 篇4

邹丽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我们的文学素养只有在作品中才能汲取营养,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心得。通过这次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的观摩会,我深深的感觉阅读在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因此教学不能停留在理解内容的层面上,而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选择性,教师则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实践中,坚持以“读”为主线,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通过这次学习,在以后的主题阅读学习中要像更多的优秀教师学习,改进自己的主题阅读方法,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要遵循以下环节:

一、围绕主题、自主预习

预习内容:

1.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结合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2.结合预习提示读课文,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可在空白处简要写出自己的体会,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提出自己的疑问。

3.搜集跟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文本、图片、音像)以及跟课文主题、体裁相同,思想内容相近的文章。

课前准备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必备的一个环节,在准备的过程中,师生可以互相交流沟通。通过沟通,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情况,使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实际,更趋向科学合理。学生通过课前准备,加深体验和感悟,为学习做好知识和情感的准备。同时,预习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老师和同学,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更明确,会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深刻,使课堂教学变得充实、丰满。

二、合作交流,探究文本

1.交流预习,提炼疑难问题,心得体会。

(1)交流读文情况,主要是正音正读。(可指名读、接读、竞赛读等)

(2)交流自读自悟情况,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巡视。

通过巡视,参与学生讨论,了解学情,以学定教,及时调整教学预设方案。

2.带题自学,小组合作研读。

(1)首先引导学生带着前面提炼出的问题,直奔课文重点,研读课文。

(2)然后,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3)展开研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环节,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自学研讨保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读课文,思考分析,边读边划边注。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自学研讨活动,并注意吸收反馈信息。

这一小环节从表面上看往往是静的,看似一段空白,实则是充满了学生整个思维过程的一段宝贵时空。学生只有有了自读自悟后的独特感受,才能更好的参与合作小组的讨论,倾听和评价他人的发言,接纳别人的合理见解。

②小组交流,相互合作,丰富阅读认识,教师有针对性地参与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研讨。

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按自己的选择,交流感受最深的部分。在交流过程中,穿插落实训练点,如:“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等。教师适时组织讨论补充、评议深化、相机诱导。

语文最有灵性的部分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最具情韵的部分是不断品味中获得渐悟。这样的教学设计,给学生提供切实可操作的探究方法和过程提示,让他们围绕自己的最深感受进行深入研读,使学生能够自由且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而后再展开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师生在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日积月累,丰厚语文素养。

4.适度拓展,想像创新

这是深化阅读并引导运用创新的环节。可进行续编故事、仿写片段、编演课本剧等活动。

读写结合,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拓展阅读,精博结合。

按照我们进行的主题教学课题实验的思想,以原教材中的精读课文为依托,确定教学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对教材进行重组、删减或补充,选编与单元教材同一题材的范文佳作,以及主题阅读丛书作为阅读教学延伸的辅助读物,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尽量多地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这部分内容可作为略读材料处理,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前面研读课文时运用的学习方法,快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 2 可以得到较系统的语言积累,丰富情感体验,从而达到自主内化的目的。

这样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教学设计的优势就在于学一课带一串,教学内容密度高,容量大,综合性强,学生所学是多方面的、立体的,既有信息资源的获得,又有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有价值取向的形成,更有语文素养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四、课外延伸,加强实践。

小小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个问题讨论的全面而深刻,重要的是把学生引发开去,适量为学生推荐与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相应、由课堂教学的诸多层面而生发延伸开去的相关读物,让学生到更多鲜活的语文材料中去自主探究,深化感悟体验,进而将情感内化为行动的力量,学会关注现实生活。

小学语文“以读代讲”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 篇5

一、以读代讲,熟读自悟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读得多,就容易领会文章的意思,将文中展现的情景摄入脑海中,今后遇到这样的题材就有话可写了。况且大脑里贮备有各种情景的语言信息,会有机自动地演变,转化为各种说话技能。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经常让学生有目的地读一些作品。比如在进行用景物描写去渲染气氛的作文教学时,我会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阅读有关这方面的优秀作文,再让学生进行好段摘抄,并在课堂上展示。这样,学生在大脑中就会留下信息。然后再借助读,让学生来感悟作品,学生在自读时能初步和作家思想融洽地结合在一起,并且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获得一种自我陶醉、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同时,还会产生一种崇高而纯洁的情愫。学生通过熟读自悟以后,大都可以在小练笔中写出佳作。学生可以读名家名篇,也可读同龄人的作品,而且学生不仅要读,还要改,改了读,读了又改,最关键的是学生要用“心”去改,用“心”去感受生活,用“心”去发现生活,努力达到“我在观察生活,生活也在洞察我”的境界。

二、悟中联想,自我发展

文章是对生活中的某一事物的文字表现,记录着作者的思维轨迹。一方面,我们阅读文章,是为了将生活中反映出来的某一信息输入大脑,将其贮存起来,在日积月累中,大脑的信息不断丰富,为我们在现实中展开思维、解决具体问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我们阅读文章,是为了寻找作者优秀的思维轨迹,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向更高的思维层次迈进。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目的是让学生在文章中获取生活信息,学习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方法。学生在反复阅读中达到与作家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联想,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的具体特点,启动学生的联想思维,以问题为载体,以联想思维训练为主线来组织作文教学。联想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必须把“戏”留给学生自己“唱”。如春游之后学生能借助联想写出如《戈壁风光》《红柳赞》这样的文章。三、合作研讨,共同发挥

合作是在学生各自揣摩作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使“读中自悟”得到深化,“悟中联想”得到延深。当然,学生“读中自悟”的水平有高有低,理解水平也不一样,作文教学允许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或不同见解,但一定要善于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共同解决。合作形式可以在教师的主导下,以四人为一组或全班师生一起合作,也可以先小组合作,后向全班同学汇报交流。

“合作研讨,共同发挥”能在合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重视培养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主动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语言。要求作文教学要有操作性、参与性、人文性,即操作要具体,让学生学会、学懂,能完全体会到“自圆心理”的愉快,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领悟自己作文的得失,完成知识的内化,整合及建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形成多向的信息交流,创设生动、活泼的气氛,培养“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作文习惯;使学生敢说、敢改,如改写杜甫的《石壕吏》,一学生让杜甫与官吏一起搏斗,放走所有的壮丁,问其原因,他说,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就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美国知名学者波依尔提出,21世纪基础教育的学校应当是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的学习共同体,就是说参加学习的每个成员之间要有更多的合作与关怀,大家共同参与,平等对话,真诚沟通,彼此信赖,从而共享经验、知识,实现自我超越,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内化、整合、建构的过程,既能走出封闭的小我,在交流与探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又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从而健全人格,实现学、历双丰收。

四、开启学生心智

引导学生梳理与概括学习内容,并对一般性结论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引申,将所学写作知识梳理概括,纳入认知体系,开启学生心智,使学生可说、可写,说心里话,写真话。如习作《老师,我想对你说》这篇文章,很多学生都能够真情吐露,有的说:“老师上次你错怪了我,你可能有情绪……”还有《花样的年龄》,学生利用科幻手法展现中学生之间的男女情怀。

上一篇:鹬蚌相争续写优秀作文下一篇:循证医学实践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