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几何证明题大全(精选8篇)
初二几何证明题大全 篇1
如图5,已知四边形ABCD,AB∥DC,点F在AB的延长线上,连结DF交BC于E且S△DCE=S△FBE .(1)求证:△DCE≌△FBE;
(2)若BE是△ADF的中位线,且BE+FB=6厘米,求DC+AD+AB的长.
CA
图
5B
F
已知E为平行四边形ABCD中DC边的延长线的一点,且CE=DC,连接AE,分别交BC、BD于点F、G,连接AC交BD于O,连接OF,求证:AB=2OF.A
O
D
G
当代数式x+3x+5的值为7时,代数式3x+9x-2的值是_________.
2B
FE
24如图所示,△ABC中,∠BCA=90°,D、E分别是AC、AB的中点,F在BC的延长线上,∠CDF=∠A,求证:四边形DECF是平行四边形
F C
E
B
D C
E
(第24题)
A
25如图,在△ABC中,ACB90,CD⊥AB于D,AE评分∠BAC交CD于F,EG⊥AB 于G.求证:四边形CEGF是菱形.(第25题)
24.阅读下面的题目及分析过程,并按要求进行证明.
已知:如图,E是BC的中点,点A在DE上,且∠BAE=∠CDE.求证:AB=CD
分析: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常用的一般方法是应用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观察本题中要证明的两条线段,它们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且它们分别所在的两个三角形也不全等.因此,要证AB=CD,必须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现给出如下三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请任意选择其中一种,对原题进行证明.
25.如图1,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是等边三角形,直线AN、MC交于点E, 直线BM、NC交于点F。(1)求证:AN=BM;
(2)求证: △CEF为等边三角形;
(3)将△ACM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0,其他条件不变,在图2中补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并判断第(1)、(2)两小题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要求证明).七、24.选择第(1)种。证明:延长DE到点F,使EF=DE;∵点E是BC中点;∴BE=CE;又∵∠BEF=∠CED(对顶角相等);∴△BEF≌△CED(SAS);∴BF=CD,∠ F=∠CDE;又∵∠BAE=∠CDE;∴∠BAE=∠F;∴BF=AB;∴AB=CD。
八、25.(1)证明:∵△ACM、△CBN是等边三角形;∴AC=MC,BC=NC, ∠ACM=60°,∠BCN=60°;∴∠MCN=180°-60°-60°=60°;∴∠ACN=∠ACM +∠MCN =60°+60°=120°, ∠BCM=∠BCN +∠MCN =60°+60°=120°;∴∠ACN=∠BCM;∴△ACN≌△MCB(SAS);∴AN=BM.(2)证明:∵△ACN≌△MCB;∴∠ANC=∠MBC;又∵∠MCN=∠BCN=60°, BC=NC;∴△ECN≌△FCB(AAS);∴EC=FC;又∵∠MCN=60°;∴△CEF为等边三角形。(3)补全图形如下:
第(1)小题的结论还成立,但第(2)小题的结论不成立。
24.(本小题10分)阅读探索:“任意给定一个矩形A,是否存在另一个矩形B,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矩形周长和面积的一半?”(完成下列空格)(1)当已知矩形A的边长分别为6和1时,小亮同学是这样研究的:
7
xy
设所求矩形的两边分别是x和y,由题意得方程组:
2xy3,消去y化简得:2x27x60,∵△=49-48>0,∴x1,x2 . ∴满足要求的矩形B存在.
(2)如果已知矩形A的边长分别为2和1,请你仿照小亮的方法研究是否存在满足要求的矩形B.
(3)如果矩形A的边长为m和n,请你研究满足什么条件时,矩形B存在?
25.已知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m;,对角线AC + BD =14cm,求AC、BD的长; 26如图,在⊿ABC中,∠BAC =90,AD⊥BC于D,CE平分∠ACB,交AD于G,交AB于E,EF⊥BC于F,求证:四边形AEFG是菱形; A
C
E
GD
F
B
27.如图,正方形ABCD中,过D做DE∥AC,∠ACE =30,CE交AD于点F,求证:AE = AF;AB
CDF已知:正方形ABCD,E为BC延长线上一点,AE交BD于F,交DC于G,M为GE中点,求证:CF⊥CM
AD
M
BC
E
2.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AD的中垂线分别交AB、BC的延长线于点F、E求证:(1)∠EAD=∠EDA;(2)DF∥AC;(3)∠EAC=∠B.3.如图,△ABC中,∠ACB=90°,D为AB中点,四边形BCED为平行四边形.,DE、AC相交于点F.求证:(1)点F为AC中点;
(2)试确定四边形ADC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若四边形ADCE为正方形,△ABC应添加什么条件,并证明你的结论
B D C E
E
BC
4.如图,在△ABC中,∠ACB=90°,BC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D,交AB于E,F在DE上,并且AF=CE。
(1)求证: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
(2)当∠B的大小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CEF是菱形?请回答并证明你的结论;
(3)四边形ACEF有可能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F
E
B
D
AC
D
AC
B用关系式.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DBC=45º。翻折梯形ABCD,使点B重合于点D,折痕分别交边AB、BC于点F、30E。若AD=2,BC=8,求:(1)BE的长。(2)CD:DE的值。
四、读句画图,并证明
22.已知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CD上一点,点F是CB的延长线上一点,且EA⊥AF。
求证:DE=BF。
23.已知在⊿ABC中,∠BAC=90º,延长BA到点D,使AD=
2AB,点E、F分别为边BC、AC的中点。(1)求证:DF=BE。(2)过点A作AG∥BC,交DF于点G,求证:AG=DG。
五、论证题
24.如图,在等腰直角⊿ABC中,O是斜边AC的中点,P是斜边AC
A
O
E
B
D
C
上的一个动点,D为BC上的一点,且PB=PD,DE⊥AC,垂足为E。(1)试论证PE与BO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
(2)设AC=2a , AP=x , 四边形PBDE的面积为y , 试写出y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5.如图,梯形ABCD,AB∥CD,AD=DC=CB,AE、B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CE⊥AG于E,CF⊥AB于F。
(1)请写出图中4组相等的线段(已知的相等线段除外)。
(2)选择(1)中你所写出的一组相等线段,说明它们相等的理由。
六、观察——度量——证明
26.用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ABC、⊿ACD拼成菱形ABCD。把一个含60º角的三角尺
与这个菱形叠合,使三角尺的60º角的顶点与点A重合,两边分别与AB、AC重合。将三角尺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1)当三角尺的两边分别与菱形的两边BC、CD相交于点E、F时(如图1),通过观察或测量BE、CF的长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并证明你的结论。(2)当三角尺的两边分别与菱形的两边BC、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F时(如图2),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还成立吗?简要说明理由。
B
EC
B
CE图2
ED
C
A
F
B
D
A
图1
初二几何证明题大全 篇2
一、认真分析“求证”, 寻找最佳思路
“求证”显示了几何的结论, 要想证明这个结论成立, 必须找到最佳思路, 有路才能往前走, 才能走到终点。几何的思路是把结论逆推理, 即:要证明结论成立, 只须先证明另一个问题成立, 而另一个问题的证明是我们容易找到的, 只要通过已知条件就可完成证明, 这样顺藤摸瓜, 就可以找到证明结论的基本思路, 而后通过已知条件就可以写出证明。
例1:已知△ABC中、E是AC的中点、∠1=∠2, AD:AB=1:2
求证:△ACB~△AED
分析:△ACB与△AED已具有∠1=∠2, 故只须另一对应角相等或夹∠1、∠2的两边对应成比例都可完成证明, 由已知条件可知后者更能证明本题, 即采用:SAS方法证明, 显然, AE:AC=AD:AB=1:2成立。
有些几何题需要绕一个弯才能完成, 我们更需要跟踪结论, 只要找到思路才能攻破“证明”。又例2:
求证:∠BAD=∠CAE
分析:由于BAD与∠CAE分别在两个三角形中, 我们可以证明其全等或相似。由已知条件知道, 证明相似最有利, 然而只能证明△ABC~△ADE, 其实, 这已经足够证明结论成立:
因为△ABC~△ADE, 所以∠BAC=∠DAE, 而∠BAD=∠BAC-∠DAC=∠DAE-∠DAC=∠CAE。
二、让证明方法“浮出水面”
一道几何题的证明, 方法几乎都是唯一的, 若找不到方法, 那这道题就证不出来了。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 我们在教学中更要训练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让他们学会自己找思路, 选方法, 也要使他们学会把证明方法“浮出水面”来。有了方法, 还愁证明吗?例3:
已知:如图, 在△ABC中, ∠BAC=90°, AD⊥BC于D、ED⊥DF、DE与DF分别相交AB、AC于E、F
求证:△EBD~△FAD
分析:证明三角形相似有AA、SAS、SSS等判定方法, 本题已知条件没有比例, 故排除SAS、SSS选择AA方法, 由于∠DAF=90°-∠BAD=∠B、∠BDE=90°-∠ADE=∠ADF, 两个“A”都很容易找到。
几何证明方法必须围绕已知条件寻找, 从求证部分突破。如果离开已知条件盲目找方法, 那等于竹篮打水一场空, 或者你的证明方法是错误的 (假证明) 。故几何的教学, 必须大力开拓基本思路, 找出方法, 再难的问题也能解决。
三、证明过程书写要简洁, 先后要合理
几何的证明必须把结论所需要的理由一一显示出来, 对于初二的几何, 这些条件的产生, 有两种情形。其一, 从已知条件直接搬下来;其二, 由已知条件转化而产生, 在这一过程中, 包含着“因为……所以……”的因果关系。有时, 需要几个条件才能产生一个结论, 有时一个条件就可以产生几个结论。我在指导学生做几何题时, 要求他们对结论的证明需要哪些条件, 对照已知, 把直接条件与间接条件找到。在书写过程中, 先把间接条件转化出来, 再把直接条件与转化出来的间接条件写在一起, 然后用大括号在后面括起来, 表示证明结论的理由已充分, 最后写出结论并注明判定的理由 (方法) , 一道几何题证明的书写过程就完成了。
如例1的证明:
∵E是AC中点∴AE:AC=1:2
而AD:AB=1:2
∴AE:AC=AD:AB
∵∠1=∠2
∴△ACB~△AED (SAS)
一道几何证明题思路剖析 篇3
从命题者提供答案看,是由条件BA=BA′联想到等腰三角形,进而想到证明BD为底边AA′的高,思路是顺畅的,也无可厚非,但证明用了3次三角形相似,显然超过了课程标准要求.这促使笔者深思、细研,思索着有没有其它解法?
解题是由条件出发,运用已有定义、定理、法则,通过运算、推理得到结论的过程.因此,题干条件是什么、能得到什么结论、需要什么条件、条件与结论之间用什么方法打通、有哪些思路,这是解题者必须思考的问题.那么该题有其它通性通法吗?
结合本题,结论是证明D为AA′的中点,那么,遇到中点问题(已知中点或证明中点)我们还可以想到什么呢?从另一角度考虑,是否可以构造“8”字型或“A”字型或其他思路,这难道不是通性通法呢?
3解题反思
3.1关注解题通法,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
优秀的几何题一般存在多种解法,而辅助线通常是解决问题的桥梁,巧妙的辅助线常能“柳暗花明又一村”,与标准答案不同的上述几种解法,其巧妙之处在于添加了辅助线,辅助线使未知与已知有了更紧密的联系,无需通过证明3次相似,证明过程大为简洁,体现了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也从侧面说明这是一道难得的好题,是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好素材.由此可见,通过一题多解,可以加深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学过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各部分知识横向和纵向的内在联系,掌握各部分知识的转化关系,从而达到培养思维广阔性的目的.
3.2重视学会解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解题教学中,题目是载体,解题是过程,方法和规律的揭示、策略和思想的形成是目的,因此,解题教学切忌就题论题,片面追求容量,忽视教学功能的发掘、开发.引导学生学会解题层面的回顾与反思:如解题中用到了哪些知识?解题中用到了哪些方法?这些知识和方法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自己是怎么想到它们的?困难在哪里?关键是什么?遇到什么障碍?后来是怎么解决的?是否还有别的解决方法、更一般的方法或更特殊的方法、沟通其他学科的方法、更简单的方法?同样的方法能用来处理更一般性的命题吗?命题能够推广吗?条件能减弱吗?结论能加强吗?这些方法体现了什么样的数学思想?调动这些知识和方法体现了什么样的解题策略?
3.3关注模型思想,强化学生的识模能力
拿到一道试题,在理解题意后,立即思考问题属于哪一主题、哪一章节?与这一章节的哪个类型的问题比较接近?解决这个类型的问题有哪些方法?哪个方法可以首先拿来试用?这一想,下手的地方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也大体确定了,这就是解题中的模式识别.运用模式识别可以简洁回答解题中的两个基本问题,从何处下手?向何方前进?我们说就从辨认题型模式入手,向着提取相应方法、使用相应方法解题的方向前进.正如本文中所提到的构造“A字型”、“8字型”或“共点双垂直型”等基本模型,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习题中提炼出常用的基本模型,再推广模型,并通过典型问题帮助学生认识模、用模,从而强化学生对基本模型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钱德春.对数学解题“繁”与“简”的辨析与思考[J].中学数学杂志,2015
(10):17-21
[2]沈岳夫.对一道“新定义”型折叠题的解法探析[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5(11):2-3
初二上几何证明题004 篇4
1.C如图,B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AE∥BD,交CB的延长线于点E,F为AE的中点. 求证:BD⊥BF.
A
D
EBC
2.C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C=DC.求证:AC垂直平分BD.
A
BD
C
3.C如图,已知AE∥BF,AE=BF,AC=BD.你能判断ED与CF相等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E
DB
AC
4.C如图,AB=CD,AE=FD,BF=EC.求证:AF=ED. F B
A
E C
5.C如图,PA=PB,PC是△PAB的中线,∠A=55°,求:∠B的度数.
A
C6.C如图:在△ABC中,AD = AE,点D、E在BC上,CE = BD,写出AB = AC的说理过程.A
初二(下)几何证明题练习(一) 篇5
(一)1.正方形ABCD中,∠EAF=45°(1)探究BP、PQ、DQ关系;(2)探究DE、BP、AB关系;
(3)连接AC,探究AC、CM、CN的关系;(4)若EH∥BC,探究 EH、BF、DE的关系。
2.正方形ABCD,CF平分∠BCD外角,AE⊥EF。
(1)当点E在BC上,探究则AE与EF的数量关系。
(2)当点E在BC的延长线上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3)若把“正方形ABCD”改为“梯形ABCD中,∠D=∠BCD=90°,AD=CF= 1BC”,其它条件不变,探究AB,FC,EC间的数量关系。
3.正方形ABCD,∠FAE=90°,(1)若点E在线段BC上,探究CE,CF,AC间的数量关系。
(2)当点E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4.直角梯形ABCD,AD=AB,∠A=∠D=90°,FG⊥BE,MN∥AD,(1)若点E在线段AD上,探究AE,MF,NG之间的数量关系
(2)当点E在线段AD的延长线上,(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D
F
高中几何证明题 篇6
1、(本题14分)如图5所示,AF、DE分别世O、O1的直径,AD与两圆所在的平面均垂直,AD8.BC是O的直径,ABAC6,OE//AD.D(I)求二面角BADF的大小;
(II)求直线BD与EF所成的角.AF图
5解:(Ⅰ)∵AD与两圆所在的平面均垂直,∴AD⊥AB, AD⊥AF,故∠BAD是二面角B—AD
—F的平面角,依题意可知,ABCD是正方形,所以∠BAD=450.即二面角B—AD—F的大小为450;
(Ⅱ)以O为原点,BC、AF、OE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O(0,0,0),A(0,2,0),B(32,0,0),D(0,32,8),E(0,0,8),F(0,32,0)所以,(2,32,8),(0,2,8)
cosBD,EFBD与01864EF 10设异面直线所成角为,则
cos|cosBD,EF| 10
10直线BD与EF所成的角为
2.(本题满分13分)
如图,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边长是2,D是侧棱CC1的中点,直线AD与侧面BB1C1C所成的角为45.
(Ⅰ)求此正三棱柱的侧棱长;
(Ⅱ)求二面角ABDC的大小;
(Ⅲ)求点C到平面ABD的距离.
A1B
1C
1解:(Ⅰ)设正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长为x.取BC中点E,连AE.
A1
ABC是正三角形,AEBC. 又底面ABC侧面BB1C1C,且交线为BC
.1AE侧面BB1C1C.
B
C1
连ED,则直线AD与侧面BB1C1C所成的角为ADE45.……………2分 在RtAED中,tan45
AE
ED,解得x…………3分
此正三棱柱的侧棱长为……………………4分
注:也可用向量法求侧棱长.
(Ⅱ)解法1:过E作EFBD于F,连AF,AE侧面BB1C1C,AFBD.
AFE为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6分 在RtBEF中,EFBEsinEBF,又
BE1,sinEBF
又AE
CDEF.
BD在RtAEF中,tanAFE
AE
3.…………………………8分 EF
故二面角ABDC的大小为arctan3.…………………………9分
解法2:(向量法,见后)
BD平面AEF,平面AEF平面ABD,(Ⅲ)解法1:由(Ⅱ)可知,且交线为AF,过E作EGAF于G,则EG平面ABD.…………10分
在RtAEF中,EG
AEEF
AF
.…………12分 E为BC中点,点C到平面ABD的距离为2EGACB解法2:(思路)取AB中点H,连CH和DH,由C
.…………13分 10
ADB,D,易得平面ABD
平面CHD,且交线为DH.过点C作CIDH于I,则CI的长为点C到平面ABD的距离.
解法3:(思路)等体积变换:由VCABDVABCD可求. 解法4:(向量法,见后)题(Ⅱ)、(Ⅲ)的向量解法:
(Ⅱ)解法2: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B(0,1,0),C(0,1,0),D(
设n1(x,y,z)为平面ABD的法向量.
yn10,由 得y0n02
取n1().…………6分
又平面BCD的一个法向量n2(0,0,1).…………7分
n1n2(6,3,1)(0,0,1).…………8分 cosn1,n2
n1n21(6)2()21210
.…………9分
(Ⅲ)解法4:由(Ⅱ)解法2,n1(),CA(0,1…………10分
结合图形可知,二面角ABDC的大小为点C到平面ABD的距离d来源:(深圳家教)
(0,1,)(6,,1)(6)2(3)212
=
初二几何证明题大全 篇7
比如:△ABC中, AB=AC, BD、CE是高。
求证:BD=CE
证明:∵S△=AB×CE=AC×BD, 又AB=AC
∴BD=CE
或者:∵在Rt△CDB中sin∠DCB=, 在Rt△CEB中sin∠DCB=, 又∠DCB=∠EBC
∴CE=DE
除用全等证明的通法解决这个简单几何问题外, 用面积法和三角函数法也很简洁。这种方法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几何题目也同样适用。
例1:在△ABC中, AB=AC, CG⊥BA交BA的延长线于点G。一等腰直角三角尺按如图15-1所示的位置摆放, 该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为F, 一条直角边与AC边在一条直线上, 另一条直角边恰好经过点B。
(1) 在图15-1中请你通过观察、测量BF与CG的长度, 猜想并写出BF与CG满足的数量关系, 然后证明你的猜想;
(2) 当三角尺沿AC方向平移到图15-2所示的位置时, 一条直角边仍与AC边在同一直线上, 另一条直角边交BC边于点D, 过点D作DE⊥BA于点E。此时请你通过观察、测量DE、DF与CG的长度, 猜想并写出DE+DF与CG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 然后证明你的猜想;
(3) 当三角尺在 (2) 的基础上沿AC方向继续平移到图15-3所示的位置 (点F在线段AC上, 且点F与点C不重合) 时, (2) 中的猜想是否仍然成立? (不用说明理由)
证明: (2) 连接AD, S△ABC=AB×CG=AB×DE+AC×DF, 又AB=AC
所以:CG=DE+DF
也可以借助三角函数来证明:
证明∵在Rt△BED中sin∠B=
∴DE=BDsin∠B
同理在Rt△DFC中, DF=DCsin∠ACB
∴DE+DF=BDsin∠B+DCsin∠ACB, 又∠B=∠ACB
DE+DF= (BD+DC) sin∠B=BC sin∠B
∵在Rt△BGC中CG=BCsin∠B
∴DE+DF=CG
(3) 问方法与 (2) 一样
此题是2007年河北省中考试题, 在多年没有考截长补短类几何证明的情况下, 出现这样的题目, 很多学生束手无策, 如果我们平时教学中, 注意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防止思维定势解题干扰, 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 学会一题多解, 学习效果会更好些。用面积法和函数法解决M+N=P型题目一般思路是:找到三条垂直的线段分布的三角形, 利用面积和差、等线段关系证明结论, 或者找到三条垂线所在的直角三角形, 借助三角函数以及相等的线段、角来解决。
例2:正方形ABCD中, 直线MN经过点A, DE⊥MN, BF⊥MN, CG⊥MN, 求证: (1) DE=BF+EF (2) BF=DE-CG (3) 如果点M绕A点旋转到CD上 (2) 的结论会发生变化吗?
面积法: (图2-1)
证明:连接DM、AC。
∵S△AHD=S正=S△ABH+S△HCD, 又S△HCD=S△AHC
AH×DE=AH×BF+AH×CG
∴DE=BF+CG
即:BF=DE-CG
三角函数法:
简证:∵DE=ADsin∠1, BF=BHsin∠2, CG=CHsin∠3
易证:∠1=∠2=∠3又AD=BC
∴BF+CG= (BH+HC) sin∠2=BC sin∠2
∴BF+CG=DE
即:BF=DE-CG
(3) 结论发生变化:BF=DE+CG连接AC、HB (图2-3)
S△1AHB=S正1=S△BCH+S1△AHD, 又S△HCB=S△AHC
AH×BF=AH×CG+AH×DE
BF=CG+DE
也可以用三角函数证明:
简证:∵BF=ABcos∠2, DE=DHcos∠1, CG=CHcos∠3
易证:∠1=∠2=∠3又AB=DC
∴DE+CG= (DH+HC) cos∠1=DCcos∠1
∴BF+CG=DE
即:BF=DE-CG
这也是一道中档截长补短可以解决的证明题, 由于可以构造直角三角形, 并且可以找到面积和角的相等关系, 因而也可以借助面积法和函数方法解决, 解法比较简洁巧妙。
以下各题供学习分析使用
1:已知;△ABC中, AB=AC, M是底边BC上一点, MD⊥AC, ME⊥AB, BF⊥AC
(1) 求证:MD+ME=BF
(2) 如果点M在BC的延长线上, 其他条件不变, 结论 (1) 会变化吗? (图2)
2:已知正方形ABCD中, 对角线AC和BD交与O点, P是AD上一动点, PE⊥AC, PF⊥BD。 (图3)
求证:PE+PF=OB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教学探讨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提高质效
提及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不少学生就头皮发麻,找不到思路,面对各种各样的图形和线条就犯晕,几乎束手无策,更不用说作出精确的辅助线了;有的学生则是风风火火地写了满满一张纸,仔细一看,逻辑混乱,不知所云;还有的学生步骤简单,跳跃幅度大,因果关系没有整理清晰,关键步骤没有写清楚便匆匆得到要证明的结论,多多少少有些滥竽充数的嫌疑,自然也就拿不到证明题的完整分数了。 对于数学教师来讲,初中几何证明题也是教学上的一大难点,似乎在教学中花了不少的力气,但还是有不少的学生对几何证明题的掌握程度无法令人满意,达不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如何針对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的特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几何证明题的教学效果,我结合个人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尊重教材
苏教版初中数学几何教材中,有几个重点环节,如平行线、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相似图形等,这些章节的知识几乎无一例外都有证明题可供考查。 与这些知识点相关的证明题,一般来说难度不小,对于刚刚接触几何知识的初中生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要抓好这部分证明题的教学,我认为首先就是要尊重教材。
教材是一切教学工作的根源。 教材中有很多经典的例题,这些例题几乎可以涵盖初中几何所有的知识点,可以说,把教材上的例题讲通讲透,学生能完全消化教材的例题,应该说学生就可以解决百分之八十的基本证明题。 现实状况下,有些几何教师对证明题的讲解存在认识的误区,认为没有什么值得仔细讲、反复讲的,尽快讲完直接进入课后练习。 这种教学方式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我认为教材上的例题,至少要到边到角地讲三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任务,第一遍是让学生大致了解题目要求证明的结论和题目提供的条件;第二遍是让学生明白如何通过给定的条件和现有的定理逐步得到要证明的结论,第三遍则是让学生做好细节上的处理工作。
二、做好细节的规范书写
初中几何证明题有着严谨的格式要求,证明题的书写还需要思路明确、步骤清晰、过程精练,这样的证明过程才能得到更高的评价。 教学实际中,通常遇到学生证明步骤烦琐,证明格式不规范,箭头指来指去,看得头晕眼花,不少数学老师对此大为光火。 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是否做得到位,做得细心。
有的数学教师对于证明题示例的细节上把握不够,他们认为只要我能把证明思路、关键的步骤给学生演示一下就够了,至于其他的地方,没有必要过于苛求。 比如在板书的过程中,有的为了赶进度,图简单省事,一些看似不重要的证明步骤一笔带过,有的书写不够规范,有的字迹过于潦草,黑板上箭头指来指去,如同一幅军事作战指挥图,学生看起来很累,也很容易产生歧义。
如果教师是这种教学心态,那么也无法搞好几何证明题教学工作的,首先几何证明题本身就是一个严谨、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没有做好细节自然就漏洞百出,所以,要充分认识到细节的重要性,为学生做好细节示范。 其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也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 如果教学时间不是很充足,宁愿放弃示范也不能匆匆了事,一定要把握细节,注意火候,只有我们自己做得足够好,才能理直气壮对学生提要求。
三、抓好强化训练
初中几何证明题的教学,离不开强化训练。 这种强化训练既要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还要训练学生的答题规范性。 比如,在三角形、多边形和圆这些章节的几何证明题中,有不少的题目要求学生作辅助线,不然难以解答。
要能准确作出辅助线,并熟练地运用各种定理来证明几何题,就需要平时进行一定量的强化训练。 这种强化训练一定不能走入了题海的误区,训练的题目最好是由老师提前把关,量不能太大、太复杂让学生产生畏难的心理,也不能过于简单,我认为以书本上的例题为参考,适当提高点难度为宜。 比如,我们可以在一堂课专门训练如何作辅助线,只要作出了辅助线,我们不要求学生完完整整地书写出整个证明过程,但要注意作出辅助线后续的工作,防止学生误打误撞,只要求他们说出证明的思路就可以进入下一题了。
通过一定量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学生面对各种看似复杂的图形问题,能凭着直觉作出精确的辅助线,作出了辅助线之后解题的思路也就渐渐呈现出来,能较大幅度提高证明题的解题效率。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是整个初中数学教学的一大难点,作为数学教师要抓好教材例题的讲解,教学上遇到困难及时带领学生回归教材,多多少少能获得启发和提示。 同时也要端正教学心态,在板书和示范上尽量做细做实,切忌一笔带过,草草了事。最后要以一定量的题目及时强化训练,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和定理的运用,这样才能提高几何证明题的教学质效。
【初二几何证明题大全】推荐阅读:
几何证明题初二数学06-18
初二几何证明题下08-22
初二下学期几何证明题07-24
初二期末几何证明题复习07-29
数学初二下册几何题09-08
初二数学几何题及答案11-23
几何证明题01-14
几何证明题11-26
初一几何证明题练习05-18
几何证明题解题口诀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