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liantong人的责任演讲稿

2024-09-17

中国liantong人的责任演讲稿(精选5篇)

中国liantong人的责任演讲稿 篇1

中国移动人的责任

2010年正恰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成立10周年,在5月份举办的总裁论坛上,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建宙对中国移动这十年来的发展做了总结,把这十年来中国移动这头“大象”快跑归结为通信的需要、市场的竞争机制等因素,但在这其中起决定性因素的则是中国移动拥有着一支卓越的员工团队。而在谈到企业文化建设时,“责任与卓越”就成为主旋律。“移动改变生活、责任铸就未来”成为2010年世界电信日中国移动感恩客户、感恩社会、感恩世界的铿锵诺言。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为中国移动的发展带来机遇,然而我们也面临移动通信普及率持续上升及电信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挑战。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国移动人的责任”将再度指引我们继续前进。

现在很多人一提起中国移动的员工,往往冠以清闲二字,那么只能说有太多的人不了解中国移动员工,更不了解他们的辛苦。那么我们中国移动人的责任基调应该是什么呢?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没看见我们移动墙上、桌上摆着的企业文化VI(视觉识别)主题吗?那叫“正德厚生、臻于至善”。古语云:“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维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是一种在中华大地上传承千年的人文精神;“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一种古已有之、奉行者甚众的道德理念;“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是移动企业商业道德的合理阐释和完美表达,是我们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深层次体现,当然应该顺理成章地成为我们中国移动人的责任的基调。毋庸讳言,“责任”在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建设中频繁出现,“正德厚生、臻于至善”为中国移动人的责任赋予了深刻的内涵与简明的批注。而当“责任”二字再度在我们脑海盘旋时,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责任”究竟是什么?诚然中国移动的大多数员工都做着平凡的工作,但是任何工作都是由一点点的小事组成,决不能有一点的马虎。“在本位,尽本分”,这应该是每个人对自己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在为客户承诺的7*24小时的服务中,有多少工作人员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为客户排忧解难,原因是因为我们有“中国移动人的责任”这个信念;每一个漆黑的夜晚,我们的通信枢纽楼都会亮起明亮的灯光,员工加班加点奋战在工作岗位上,正是因为有了“中国移动人的责任”这个信念。也正是因为大家心里面都装着“中国移动人的责任”这个信念,才会有不少员工为了

履行职责,不顾恶劣的天气,以火一般的热情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尤其在家家团聚的日子里,舍小家顾大家的抢修故障,保障通信畅通。这都使我们看到了“责任心”的真实体现。

有人说过,企业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这句话用在中国移动身上再贴切不过。今年玉树地震,中国移动在第一时间进驻震区,尽可能快的恢复通信,保证震区内应急通讯的畅通,也让外界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震区的情况。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里,公司便从全国各地选派技术骨干到最需要的地方进行支援。大家在那里吃不好,睡不好,但没有人去抱怨,没有人后悔,因为大家知道自己的责任,知道作为一名中国移动的员工就应该把保证通信质量作为自己最大的责任来完成。

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这是中国移动所有员工的使命。但也正如王建宙董事长在总裁论坛里提到,中国移动在十年的高速发展以后,确实也存在一些大企业病,跨部门之间协调能力较差,有时出现互相推诿的问题。但可贵的事,这些问题已经逐渐被大家所意识到,并且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作为一家超大型国企,能及时发现并且改掉自身的毛病,应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当我们凝视远方,当我们明晰了中国移动人责任的外化内涵与各种表现形式,当我们肩负起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也许我们更应该脚踏实地,更应该关注我们脚下的泥土与本职工作的职责,如何履行我们的责任真得认真思考。

首先,责任是一种态度。我们要履行一个中国移动人的责任,就必须端正态度,提高认识。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企业责任全球规范的三重底线,即经济、社会和环境,并“以天下之至诚而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秉持做优秀企业公民的诚意,以诚信实践承诺,以永不自满、不断创新超越的进取心态,以天下之至诚而尽精益求精,追求企业、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而从日常工作实践出发,端正履行责任的态度就是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譬如,我们要进行数据业务营销,可以微笑地与客户随意交流,而当我们切实履行“三句半”营销术,与客户进行规范化的沟通与交流,微笑并很正规地说出“简单来说”、“它特别适合于”、“使用它之后”、“举个例子说”等营销话语,就是一种专业态度的实践。

第二,责任是一种能力。我们要履行一个中国移动人的责任,就必须苦练内

功,培养能力。譬如,我们要“开动机器”,维护好短信网关,就必须加强网络知识的学习,亲自到机房对设备进行查看和实际操作,熟悉短信网关的网络拓扑图、设备维护常用指令、维护的日常流程,并根据工作规范每天填写维护日志和关注日常预警,这样短信网关才能7×24小时正常运转,我们也就切实履行了维护短信网关的责任。也就是说,我们端正了态度,有了履行责任的良好意愿,必须通过学习与实践,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具备了这样一种能力,我们才能较好地履行责任。

第三,责任是一种行为。我们要履行一个中国移动人的责任,就必须注重实践,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我们要履行责任,就必须理论联系实践,切忌光说不干、光学不干,我们要推动中国移动这只“大象”迈出优美的“舞步”,必须一砖一瓦、一点一滴地奉献自己的青春与才智。而重视市场调查、发现问题、查找问题、带着问题去实践,活学活用,学用结合,在实践中提升就是我们责任行为化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譬如,我们支部建设讲创先争优,绝对不是贴几张标语、喊几句口号、挂几面红旗,而是要切实制订工作计划,要求每位党员填写《党员公开承诺书》,确定党、团员先锋示范岗,围绕数据及信息业务工作目标、KPI/KQI指标、分季竞赛指标,在部门/员工绩效考评、数据及信息业务分季竞赛、快乐100玩转手机业务三全竞赛(全员学习、全员体验、全员推广)、数据及信息业务深度运营/整合营销/综合评估、数据及信息业务质量提升大会战/业务创新/品牌建设等工作方面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第四,责任是一种文化。我们要履行一个中国移动人的责任,就必须营建氛围,优化环境,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俗话说,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文化。我们都去肯德基吃过汉堡,发现湖南的汉堡和上海世博会园区的汉堡一个味,有人会说那是因为它们的13道工序标准与流程管理所决定的,而卖汉堡的人都面带微笑也许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譬如,我们要发挥支部这一战斗堡垒的作用,我们就应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狠下功夫。“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企业”主题思想教育、“党员·品行·表率”主题党员示范活动、“执行先锋”班组建设、“卓越100”流程管理建设、“感恩、求学、争先”主题文化活动、“与祖国共奋进、同企业共成长”青年/团员队伍建设、秋季校园促销“亮身份、争先锋”主题党/团员先锋突击活动、“彩传盛世、情动湖湘”红彩

信传播大赛、“MM有我更精彩”劳动竞赛等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有效见证了长沙移动各支部战斗堡垒的发展与成长。

中国移动在自己的第一个十年里是成功的,取得了一系列的骄人战果。但是这已然成为过去,随着电信业的重组,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做好进行二次创业的准备。继续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自己的方式,以企业公民的名义,携手共进,履行责任,为创造一个科学发展、诚信和谐的世界一流企业,感恩客户,感恩社会,感恩世界,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时刻谨记自己作为一名中国移动人的责任!

中国liantong人的责任演讲稿 篇2

郭正平在赛前讲话中说, 积极承担企业责任是中国移动在“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核心价值观指导下, 促进企业与社会各方和谐共成长而做出的一项重要行动。希望各单位和广大干部员工要以促进企业发展大局为己任, 把平凡的本职工作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以本次演讲比赛为契机, 大力加强“中国移动人的责任”传播, 推进责任文化建设, 打造企业责任管理体系, 为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每个移动人应有的贡献。

选手们紧扣主题, 用一幕幕生动的故事、感人的案例和典型事迹向大家讲述了四川移动人在推进企业转型和“新跨越”中承担责任、践行责任, 用“心”诠释责任的意识, 展示出在生产经营、抗洪抢险、创先争优等日常工作中, 广大移动员工积极拼搏, 敢于承担, 勇于奉献的精神风采。

当代中国歌剧人的责任和使命 篇3

一、创造具有独特气质和品格的中国歌剧

在目前,“中国歌剧”的概念还只是相对存在的。歌剧在中国已有了近百年的历史,有数百部歌剧作品,其中不乏优秀之作,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产生过积极影响。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说“中国歌剧不存在”。

可是,假如我们换一个角度,如在世界文化艺术园林中,已经有了中国文学、中国美术、中国电影、中国杂技……在世界音乐艺术宝库中,有意大利歌剧、德国歌剧、法国歌剧、俄罗斯歌剧,有英国音乐剧、美国音乐剧……从这样的意义上讲,我们还能说有“中国歌剧”这个概念吗?

我认为,我们在这里所讲的“中国歌剧”,应是指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拥有相当数量经典歌剧作品和杰出歌剧表演艺术家,并产生了较大国际影响的艺术门类的概念。

“中国歌剧”的基本特征是:中国人的创作、中国的音乐、中国的故事、中国的语言,但这还远远不够,“中国歌剧”还应拥有更为丰富的内涵。

“中国歌剧”是能以其独特的品格和气质,准确演绎中国人的生活与情感,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具有中国音乐灵魂的歌剧;是可以用中文唱响世界,能充分展现中国气派的歌剧;是能够为世界所接受,真正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的歌剧。

“中国歌剧”不仅能映射出中国音乐、戏曲、文学等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也能映射出通过借鉴吸收而兼具西方歌剧、西方文化的优质和精华。二者相融,浑然一体,又独树一帜。

这是我愿意倾毕生精力而为之的中国歌剧!

二、促进中国歌剧流派的形成和推动中国歌剧学派的建立

在今天,提出促进中国歌剧流派的形成和推动中国歌剧学派的建立是正逢其时。也许在三十年前这样提出不合适,二十年前也不妥当,但以我们今天所处的全球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以我们今天的国力,以我们今天的歌剧人才储备,以我们今天的歌剧创作积累,是应该也必须这样提出的,否则我们就辜负了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就丢失了一个大好的发展时机。

所谓学派,即学说、观点不同而形成的派别而已;所谓流派,即学术思想、艺术风格不同形成的派别而已。学派、流派可有大有小,规模和影响或有强有弱,但仍然可以成“派”成“流”。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必表现得过于自谦或自卑。过于自谦或自卑,是对中国歌剧前辈们付出的艰辛努力的罔视,是对中国歌剧已取得的成就的评价不足,是对中国歌剧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的错误估判。当然,歌剧的流派、学派是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而未必是有意强行建构能达成的。但是用积极的行动促进和推动流派、学派的形成和建立,显然是更可取的。

歌剧在意大利诞生之后,百年内便在国内形成了佛罗伦萨派、威尼斯派、罗马派等歌剧流派;百年后在世界上又有了意大利歌剧、德国歌剧、法国歌剧、俄罗斯歌剧等派别。以发展的眼光看(请注意,我不是说现在),中国歌剧通过中国几代歌剧人的努力和积累,在世界上也终将能够成为一派。

从发展和繁荣中国歌剧的角度思考,我们还应当鼓励在国内形成各类歌剧派别,如地域派别,像西北歌剧、南派歌剧、北派歌剧等;也可以作曲家而形成派别,以歌剧表演艺术家形成派别,诸如此类。

总之,我们要鼓励不同艺术风格的歌剧出现和涌现,鼓励不同歌剧学术思想的产生和存在。

促进中国歌剧流派的形成和推动中国歌剧学派的建立,一是要认真学习和研究世界歌剧艺术,吸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无论歌剧的音乐结构、歌唱和表演方法以及剧院的经营、管理等等,都要研究透、学到家。二是必须立足本土,向中国戏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虚心学习。不断地从它们当中汲取养分,是发展中国歌剧的根本性前提。

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建立起中国的歌剧体系,从理论到实践,从风格到品质,从音乐、内容到审美情趣,使我们的歌剧具有地地道道的中国特色和气质,最终形成中国歌剧流派和建立起中国歌剧学派。

我认为,我们这一届中国歌剧研究会所代表的歌剧同仁们,一定要不失时机地把我们的目标作为口号喊出来,并努力、快速向这一目标挺进。否则,因我们的不作为,会贻误中国歌剧发展的大好时机。

三、让中国歌剧走向国际舞台

中国歌剧能不能走上世界歌剧舞台的中央,不仅关系到“中国歌剧”概念能否确立,也将标志中国歌剧的发展是否上升到一个新阶段。因为,“中国歌剧”是一个必须放置在世界范围里才能成立的概念,而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偏于一隅的戏种概念。

这要求中国歌剧在世界舞台上的呈现是经常性的,偶有出现是不够的;中国歌剧作品应是丰富和不断涌现的,而不是一部或几部剧目;中国歌剧不应仅在美欧的少数国家上演,还要在更多的洲际国家上演并流传,范围是全球性的。唯如此,中国歌剧在世界上才会真正具有影响力;唯如此,“中国歌剧”的概念才能最终确立。

中国歌剧走向世界,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今天,中国的发展已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也被要求在文化艺术领域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新贡献。

中国歌剧原本就是中西文化艺术融合的产物。中国歌剧过去学习借鉴西方歌剧的创作形式,是“融合进来”。“融合进来”的歌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文化艺术,是西方艺术对中国的贡献。今天我们让中国歌剧走出去,争取被别人认同、接受、分享,是“融合出去”。而“融合出去”将是中国对世界做贡献。

中国歌剧走向世界与其他中国艺术形式走向世界相比具有先天优势。前面说过,中国歌剧是中西文化艺术融合的产物,它的音乐结构、发声方法、使用的乐器和演奏形式,是为世界许多国家的观众所熟悉和习惯的,而在此基础上再以中国的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展现中国文化、中国音乐的魅力,就少了许多陌生、隔膜,而比较容易介入和被接受。

中国歌剧要真正实现走出去,要靠歌剧的质量、数量和有效途径。从质量上讲,歌剧作品一定要有很高的规格和精良的品质,一定是能够与世界上的优秀歌剧比肩的艺术佳作,如果是连国内的观众都不喜欢都通不过的东西,走向世界那就是自取其辱;从数量讲,如果没有一批优秀歌剧在世界范围产生影响,也还是不能确立“中国”的概念。从途径上讲,我们可以有政府间、民间的交流,可以采取国内、国外院团的联合上演,更理想的是国外院团主动上演并作为保留剧目,这将更能体现“融合出去”的文化价值和贡献。

在今天,中国歌剧理应得到政府的特别关注、鼓励和支持。中国歌剧这种既是“外来的”又是“中国的”优势,在中国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提升国家软实力、影响力方面,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作用,应该得到更好更有效的发挥。

四、培养优秀、杰出歌剧人才

中国歌剧要振兴,要跻身于世界艺术之林,必须拥有一大批优秀、杰出的歌剧人才,这是打造“中国歌剧”的根本,是中国歌剧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如果说,歌剧是表演艺术中的最高综合形式,是一种极致的艺术,那么歌剧也必须是由这个领域里的顶尖人才来创作和呈现,才会有经典歌剧作品产生的可能。很难想象,一部优秀的、可以传世的歌剧作品会出自资质平庸、素养不高的作者手中。

尽管我们说,近三十年来中国歌剧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实事求是地讲,歌剧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发展速率比较缓慢,受关注的程度还不够高,影响还不够大。这除了文化、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外,优秀、顶尖的歌剧人才的匮乏是一个重要因素,包括歌剧文学创作、歌剧音乐创作、歌剧导演、歌剧指挥、歌剧表演,甚至歌剧的舞台美术与技术等方面都是如此。

歌剧艺术人才的培养,是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的。一般的人才培养,中国现有的艺术院校或一般综合性大学的艺术院系基本可以完成,但要培养顶尖的歌剧的各类人才,培养出色的歌剧艺术家和歌剧艺术大师,还需要有更高层次的“歌剧的”教育和“歌剧的”教学体制机制、“歌剧的”专业师资队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为培养优秀、杰出的歌剧人才,还需要建立专业的歌剧教研体系和机构,以满足中国歌剧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这也正是北京大学建立以歌剧表演、歌剧创作和歌剧研究为方向的教研机构——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的出发点和切入点。

五、提振艺术家精神

艺术家精神是指艺术家对艺术的态度,是艺术家对艺术热爱、执著乃至献身的一种境界。我越来越相信,从事艺术者,非尊艺术至上不能有建树。艺术至上,乃是艺术家的生命力、创造力的源泉,也是艺术家的最高精神境界。

我认为,中国歌剧发展至今还不能令人满意,主要是因为我们歌剧界的这种精神还不够强烈、不够强大。我们应当反思当前艺术界、歌剧界过分市场化、世俗化的倾向,努力在精神价值与世俗利益的对峙、博弈和巨大的张力中,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正途。艺术界、歌剧界中弥漫的浮躁气息,一切向钱看,为钱迎合市场,都是过分世俗化的表现,都是对艺术精神的背离。

我们要想把中国歌剧事业做得更好,首先要将艺术家精神振作起来,让愿意为歌剧艺术献身的人多起来,为歌剧做出的实际行动和努力多起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意愿更加强烈起来。过去,我们的许多歌剧前辈之所以有成就,是因为他们就是这样做的,他们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今天,我们仍有许多在歌剧战线做出成绩的同仁,也是因为他们在履行对歌剧事业的承诺,秉承了这种精神。

总之,当代歌剧人的责任和使命是光荣而艰巨的。

金曼 中国歌剧研究会常务副主席,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

中国liantong人的责任演讲稿 篇4

何志毅:去年听说过学习型中国论坛,来了以后名不虚传,这么多人,在过节这么需要休息的时候,在这里学习,令我非常感动。今天主题是在中国市场环境下企业社会责任,我听说我们的听众里面绝大部分是资金培训和企业家,大概也知道这个话题也是比较热,我原来主要是营销跟战略的。但是前几年开始,在关注企业社会责任话题,之所以关注是因为受到了刺激,04年到德国去,跟德国老师一起教课,知道我在中国曾经策划过活动,就组织了一场叫做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论坛,大概两百人左右,除了我为中国企业讲好话之外,其他人都讲中国企业坏话,包括德国学者、企业家、媒体人士都在批判中国企业,说中国企业浪费资源,如何剥削员工,如何破坏环境,拿出来的照片数据都是无可辨别的,照着很旧的房子,最低工资只有四百元人民币左右,环境破坏得怎么样,中国水资源森林资源,另外资源怎么浪费,讲石油天然气。最后我站起来说幽默的话辩解一下,第一不要认为中国居民住房这么差,住城了,第二个不像中国,上厕所1欧元,在中国上厕所不要钱,幽默一下。我们知道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是做得差的。我回来以后,到了贵州,到那里很震撼,我从福建农村出来,我现在到贵州地区看了一下,发现他们的贫困程度比我三十多年前在福建还穷,我们后来读了书、干了企业,接触的富裕人群,很久没有看贫困状态,学生中午吃一个土豆,上学没有书包,拿着书本就过来了,看着心里很难过。请外国企业家在中国演讲,有一个日本公司,我父亲93年创业,二十年以后认为企业不是个人盈利的工具,是社会工器,认识到企业家是有社会责任,列举了事实,去年为企业女工开办托儿所和幼儿园,我们过去就有的,丢掉东西,人家是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在做的事情,我们给残疾人建工厂,让他们自己养活自己,另外把工厂工序,本来搞管理,把一部分分解到,做几个动作,把有意思的单调动作组合起来做得丰富,确实觉得中国企业做社会责任很差。什么叫资本主义?什么叫社会

主义?有谁想过这样的问题。

什么叫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什么叫做社会主义?什么叫资本主义?今天中国是什么主义?我看来看去我没有看到对中国社会主义很满意的解释,什么是传统的社会主义,列宁斯大林对传统社会主义解释,三个定义,第一是公有制,第二是计划经济,第三是无产阶级专政等于社会主义。什么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说邓小平讲三个有利于还是三个代表,还是十七大党章,我个人认为从学理上来讲还不是很准确,我想根据传统社会主义定义,我们来修正一下,来解释一下,理解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个人感觉是过去计划经济不行了,现在是市场经济,有计划经济变成了市场经济,纯公有制也不行了,但是纯私有制行不行呢?我觉得也不好,应该是混合所有制,无产阶级专政不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三个定义下来,混合所有制市场经济加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以追求社会公平为目的,这才叫做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追求社会公平为目的的,并不是简单提高生产效率,社会主义最根本区别在于说社会主义是为了追求公平,中国一改革就好了,改革三十年,迎来的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局面,但是传统的资本主义好不好?传统的资本主义也不好,传统的资本主义要是好的话,不可能有一代整个世界有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年轻人,愿意用自己的生命跟鲜

血去推翻政府,马克思从理论上证明资本主义必然要灭亡,现在修正成各种说法。

我主要讲企业社会责任,前提在中国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有没有社会责任,西方企业为什么掀起社会责任潮流?有三个条件,一已经足够的富裕,为了再富裕一点,还要耗费很多资源和人力,不愿意牺牲周末跟老婆在一起的时间,牺牲绿水蓝天,西方讲社会责任是在很富裕的基础上,整个社会共同富裕,老保福利条件非常好,他们才是社会

主义,公共医疗、公共教育,都做非常好。第二个条件是,西方已经存在大量的百年老店,不仅仅是那些大跨国上市公司,不会想象伏特汽车、IBM会倒台,几乎不能想象,每年可以亏80亿,但是第二年可以赚钱,德国百年老店,有能力经济条件,除了企业经济责任,还承担一点社会责任。第三个条件,企业社会责任,因为有大量的精英在企业界做老板或者高层,一流的人从商,二流的人搞科研,三流的人从政,同样的精英,因为企业里面的人最多,大部分精英在企业里面最要社会的问题,想得比较远,企业里面已经有大量的精英感受到要为子孙万代负责,有人用一句话总结上一个世纪特点,社会主义的实验和失败,至少是传统社会主义的实验和失败。现在也许人家会这样讲,你们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破坏光了,人类文明多少年,工业文明了多少年,大家能不能想想这个问题?使地球有16亿年的历史,人类有六万年的历史,人类文明五千年,工业文明有两百年历史,但是工业革命两百年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基本快要破坏完了,整个社会重要前进是企业,深圳有一个企业在说90%创造在企业,企业极大的推动了社会进步和财富积累,但是资源浪费罪魁祸首也是企业。去年在日本跟很多大的领导人在一起,我觉得不是企业会议,是联合国会议,大家讨论是气候、劳工、资源,所以说西方很多精英在企业里面,已经感受到在这个社会里面,企业要赋予巨

大的社会责任。

实际上我们不具备这个条件,百年的企业几乎没有,中国企业真正诞生时代84、85年,中国的企业历史是二十几年,08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因为改革开放三十周年,78年改革开放,那时候吵吵闹闹,开始有了一点点市场,才开始有企业,真正的企业是在市场环境下诞生的,我们没有百年企业。第三中国大量精英在企业里面,假如不否定的话,如果说中国有大量的精英在企业吗?至少有一句话,企业里面的精英还没有时间顾及社

会问题,还在想自己的温饱问题。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三个理由:

第一个中国的贫困悬殊已经非常厉害,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后,部分地区、行业、人群先富起来,富得非常快,我在海南开过一个企业社会责任会议,有人讲我们在特殊时期特殊方法获得财富,所以我们用特殊的方法把特殊的财富回报给社会,我们的房地产、金融业赚钱也许比较容易,中国的贫困悬殊非常厉害,一定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以为在这里很安全。你们不知道北京一天杀几个人,贫困悬殊太厉害了,穷人有穷人的道理,不讲理论的,贫富悬殊太厉害,肯定是不和谐的。如果这一个村子就你自己富起来,肯定不幸福,很多人盯着你的车、房、家人,中国的富裕地区富裕行业有责任来履行社会责任。

我也许不太很富,我们家装修的时候,想装修好一点,给了不少钱,别偷工减料给我装好,给装修工人付工资,被子很脏的,他们用仇恨的眼光看着我,我感觉非常不好,中国的贫富悬殊已经很严重了。中国最富裕地区是深圳,去年人均GDP八千多美元,中国货币的购买力至少比现在汇率高一倍,乘上二,深圳到了1600美元,就跨进了发达国家行列,就是中国钱不多,走出去的时候,不觉得很穷,在中国教授里四五千块钱,五六美元,我们货币购买力实际上是蛮高的,中国最穷的地方,2700多万人口您人均收入低于680元人民币。第二个理由是传统的国家,有传统社会主义理念的国家,看人家社会主义制度搞得比我们好,非常惭愧,我们有儒家思想的国家,应该履行社会责任。

第三,我们大部分融入世界,有50%几的箱包是中国出口的,中国的大量出口,西方社会希望中国融入国际社会,我们没有想过这个速度和乱七八糟方式融进来了。今天国际化

潮流不可逆转,今天的中国出口总额到了世界第二,不得不对世界责任,不仅仅是对中国,只要世界大家庭一分子,美国讲没有中国制造一年,就会发现没有制造几乎活不下去,很痛苦的,看到中国制造不买,就是说美国人已经不能离开中国制造,对我们而言中国正在大幅

度高速度融入整个国际社会不能不为社会负责。

第二个大问题,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企业是获利的工具,社会让你越来越有钱,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裕,社会主义一定比资本主义好,讲公平、按劳分配,在理想状态之下一定是社会主义好,人类都在幻想美好的社会,但社会主义就是搞不好,为什么全世界不约而同选择资本主义,选择市场经济呢?以为大家希望说越来越有钱,企业难道是赚钱的工具吗?不是,企业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是让企业为人民服务的,不要以为能为全国人民服务,在中国除了共产党以外,没有人资格和能力为全国人民服务,一定要想清楚这点。但是每个人每个企业为某一部分人服务,可以为高矮胖瘦的人服务,每个人用钱来买服务或者是想赚钱,提供服务来赚取,很多人们不知道自己有需求,以前怎么知道需要捏脚,全社会人都知道脚是捏一捏的,最早的时候讲笑话,现在捏脚集团已经成为普通大众化服务业了。现在的女孩和老太太画指甲,这都是市场经济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每一部分的人们,都被每一部分要服务这部分的企业服务很好,主观上讲赚钱,所谓蓝海战略,哪里有市场。要为我他服务,服务还没有被满足,这就是市场经济的魅力所在,这就是市场经济的本质,也是企业的本质,企业的本质是通过想赚钱来为人民服务,当然有一个前提不要想为全国人民服务,为全国人民服务的话,不可能也没能力,可以为某一部分人民服务,在这种定义下,人民用人民币投票选出来的,用钱选择了你,王朔同志写了很多小说,有人编了一个辞典,上面有对人民币的定义,人们想要,但离人民很远的东西,从政治学定义上来讲,企业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企业是社会工器,企业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不管主观认识到或者认识不到都是这样子,这是选择市场经济的理由,市场经济之所以能被全世界接受的最根本理由,企业是有效配置社会资源的组织,企业是满足社会需求的工具。从宏观角度看企业,不是盈利的工具,只有微观来看是盈利工具,认识不到这个高度的时候,才是赚钱,为什么赚钱,是因为服务好,同样的价格同样的东西比别人服务好才会买。不管是否意识到企业不是盈利的工具,尤其对社会而言,请大家意识到这一点,如果认识到了,赚钱会快乐一点,我们用人类共同选择的方式为人民服务,人民就会很好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搞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人民服务就这么好,过去毛主席文化大革命戴着红袖标为人民服务没有服务好。我们在座的人都很幸福,世界经济两千年,从公元00年写到97年,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经世界GDP第一,但是第一到什么程度,多长时间第一,我们在公元0年到1820年期间我们GDP总量占世界的22.5-32.9之间,在这个将近两千年大历史中间,然后中国GDP总量一直在衰落,到了1973年,今天07年底GDP总量会超过德国,仅次于日本和美国,我也坚定的信心,在我死之前中国超过日本,世界第二,甚至还有可能超过美国,因为我还能活四十年,完成有可能。我们这一代人所处在历史时期,是中华民族两千年的时期,从中华民族最低点恢复到历史最高点,不要说第一,第二就是最高点,数一数二,在这种时刻,我们做企业的人要很自豪,中国为什么经济上去了,企业上去,企业有什么责任。我刚才简单分为九种功能,前面五种想赚钱必须要做的,一、满足社会需求,企业存在第一价值是满足客户需求。

二、就业,哪怕不交税,就业是了不起了,德国失业率达到11%,社会保障太好了,所以出了问题。

三、创新,主观是想创新,吃独食,想创新。

四、税收。

五、拉动了整个社会的产业链,只要想赚钱具备这五种功能。还有一些功能,一是安民,当做赚钱的工具,做交易,给我干一份事给一分钱,安民意味着对员工有责任,现在的宁在哪里,在企业里,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占据70%的社会劳动力,工业占20%几,农业不到五,都在企业里,每一个企业家把自己员工安顿好了,不仅有收入,还很高兴的话,就很和谐了。在深圳,企业家基本不根政府打交道,员工更不会跟政府打交道,只要公司里面和谐,家庭里面和谐,这个社会就很很和谐。王石竟然没见过深圳市委书记,所以在企业里把民拉拢很好,为社会和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有这种责任感和意识,我是安民不是就业,不是当做劳动力看,多给别人一种尊重,就很开心。有的企业在公司里有一笔奖金,叫做孝顺金,如果中秋和春节,如果所有员工汇款一百元以内,公司奖一百元,鼓励孝顺父母,这是很好的中国传统,体现到老板对员工的关爱,钱不多,但非常温暖。第二环保,现在的节约水、电,不是节约电的概念了,现在厕所有了一个按钮是节约水资源,能节约一点纸是一点纸,节约一点电是一点电,有的时候甚至都没有必要天天洗澡,而且衣服根本没有穿了就挂,没有必要经常去洗,浪费水太厉害了,企业里面的电、水、原材料,要节约。破坏环境主要罪魁祸首就是企业。三个是资源,我把环境和资源分开了。四是工艺,工艺分成两种,一种叫做公益型的工艺,我做好事,别人宣传,要大力弘扬,都是要鼓励的,基督教有十一原则,拿一份捐给穷人,王石研究出来,创业二十年的时候,说这是我们万科的企业工人公益,研究结果是大部分1%做公益,85年是13亿人民币,捐了1300,大会通过是99.97%。握有一百块就捐一块,有一千万捐一万,或者没钱,一年有一百天休息,去干一天义工,社会公益是很需要的。社会希望富人来做点公益,我们企业家能做的这个事情。

我是北京大学教授,主业是教书,还做案例库,也在想做什么东西,也可以的捐钱,也可以做义工,我可以成立一个中国社会企业同盟,共同宣传这种理念,一起来推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事业,和谐社会是大家共同创造的,尤其企业在当今社会里是掌握资源最多的单位,甚至比政府还多,企业是有能力的。美国商业有一个统计,50%以上的单位比国家还强,国际潮流化不变,将来人类历史主角可能是企业,而不是国家,今天在座的也许富可敌国,富可敌县的企业怎么办?富可敌县,但是朝廷要命令你,跨国了以后,没有一个朝廷约束你,所以未来世界上面,除了几个超级大国之外,抒写历史主要的是企业,而不是政府了,就未来五千年,在座各位可能成为富可敌县、富可敌市、富可敌省、富可敌国的企业家,希望你们共同履行社会责任,为中华民族两千年大好时机做好贡献,为中华民族社会形象做贡献,谢谢大家!

樊登:为学习型中国说一句话。

论出卖人的瑕疵担保责任 篇5

之对峙,必须有诚实守信之商业道德作为平衡杠杆。违反这一商业道德者必须为其行为承担后果,即负责。本文将就买卖中出卖人一方违反诚信之规则所要承担的责任之一—瑕疵担保责任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一、关于瑕疵担保责任按照传统民法理论,债法上的瑕疵分为两种:一种是品质瑕疵,即物的瑕疵,另一种是权利瑕疵。而从买卖合同之概念⑵,我们可以看出出卖人的义务主要有两项:交付标的物﹑移转标的物所有权。出卖人交付标的物必须符合买受人之需求,即出卖人交付的应是符合约定或该类物通常应具有的价值或效用的物。由此产生了出卖人的一项极重要的义务——出卖人对其所提供的标的物,应担保其具有依通常交易观念或当事人的意思认为应当具有的价值﹑效用或品质。如果出卖人违反或不履行此项担保义务,则应承担民事责任,此责任称为物之瑕疵担保责任。另外,出卖人交付标的物不能将买卖标的之财产权之全部或一部,移转于买受人,或移转之财产权不完全时,所生出卖人之担保责任,构成了出卖人另一项重要责任——权利瑕疵担保责任。学者一般将之论述为:出卖人就买卖标的物对买受人负有第三人不能主张任何权利的义务,违反此义务所承担的民事责任⑶。由此,物之瑕疵担保责任与权利瑕疵担保责任构成了完整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

二、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物之瑕疵担保责任发端于罗马法上大法官的告示,并为近代诸民法典所继受。因而,近代物之瑕疵担保责任制度深受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时期,瑕疵担保责任主要适用于特定物(奴隶和家畜等)的买卖。近代立法受其影响大多严格区分种类物和特定物。在特定物买卖中,出卖人只有依标的物现状交付标的物之义务,而无交付无瑕疵标的物之义务。出卖人只要交付了标的物,即使有瑕疵,也不构成债务的不履行。但因买卖为有偿之契约,买受人支付了对价,而受领有瑕疵之标的物,利益必然受到损害,因此有悖于公平原则。在此情形下,法律对出卖人特别科以瑕疵担保责任,以资救济。而在种类物买卖,由于仅指定了种类,当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契约的品质要求,出卖人可用另外的符合规定的种类物交付。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民法学说承袭了仅于特种物买卖,物之瑕疵担保责任是一种法定责任的观点,并且该观点长期被视为通说。这即所谓法定责任说。后来,法定责任说受到了债务不履行责任说的挑战。后者认为,不论特种物买卖还是种类物买卖,出卖人均负有交付与价金相当之标的物的义务。当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有瑕疵时,不分标的物之种类,出卖人均负有债务不履行之责任和瑕疵担保责任。瑕疵担保责任为债务不履行责任之一种,是关于买卖的特则;当两者发生抵触时,则应适用瑕疵担保责任。债务不履行责任说受到了学者的欢迎,并在德、日等国逐渐取代了法定责任说的地位而成为通说。我国合同法亦采此观点。在英美法系,瑕疵履行行为都作为违约行为对待,无论是特种物买卖还是种类物买卖,有瑕疵的供货都被视为“违约”。买受人可依据违约行为而获得各种违约救济,从而使瑕疵担保责任制度与不适当履行的责任制度趋于统一。这正是当代法律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向。这种趋向也是加强对买受人和消费者利益的保护的需要在法律上的反映⑷。就瑕疵担保责任的性质而言,学者倾向于认为是一种无过错责任。物之瑕疵担保责任的成立以标的物有瑕疵为核心要素,不要求出卖人对该瑕疵的存在有过错。笔者似不赞同此说。除了可归责于买卖人的情况以外,只要发生瑕疵交付,出卖人即应付瑕疵担保责任。这是法定责任说的结果。在法定责任说看来,物之瑕疵担保责任是一种法定责任,出卖人的担保义务是法定的,只要违反了,就该有责任,而这一过程是不考虑出卖人的过错的。然而,在债务不履行责任说,出卖人的担保义务是一种合同义务,出卖人违反担保义务本身说明其是有过错的。另外,确定瑕疵担保责任还要考虑买受人的过错问题。因此瑕疵担保责任严格地说并不是无过错责任。由于我国合同法主要采取严格责任原则,买受人只需证明出卖人不适当履行的违约事实即可,然后由出卖人证明其无过错,所以债务不履行责任说并未加重买受人的举证负担。这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大为有益的。关于物的瑕疵,学理上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多数学者依其被发现的难易程度,区分为表面瑕疵和隐蔽瑕疵。也有学者将其分为灭失或减少价值之瑕疵(价值瑕疵)、灭失或减少通常效用或契约预定效用之瑕疵(效用瑕疵),所保证品质之欠缺(品质瑕疵)。表面瑕疵,系指存在于物的表面,无需专门检验,从标的物外观或凭买受人生活经验即能发现的瑕疵,亦称外观瑕疵或者外在瑕疵

。我国《合同法》第157条:“买受人收到标的时应当在约定的检验期间内检验。没有约定检验期间的,应当及时检验。”主要针对表面瑕疵。隐蔽瑕疵,系指存在于物的内部,需经使用或专门测试检验才能发现的瑕疵。隐蔽瑕疵也称内在瑕疵。对于隐蔽瑕疵的检验买受人在合理期间或收到标的物两年未主张的,视为标的物质量符合要求不存在瑕疵。(《合同法》第158条)。买受人主张瑕疵的,应以通知方式告知出卖人,怠于通知的,亦视为标的物无瑕疵。那么按照什么标准来确定物的瑕疵呢?我国《合同法》并没有对瑕疵概念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而只是在第154条中规定:“当事人对标的物的质量要求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61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本法第62条第一项的规定。”《合同法》第62条规定:“合同有约定的,依合同约定;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应按国家质量或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则依通常标准或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价值瑕疵是指出卖人担保其所出卖的标的物不存在灭失或减少其价值的瑕疵。这里的价值指物的交换价值,而不包括物的使用价值。效用瑕疵是指出卖人应担保标的物具备应有的使用价值,标的物无灭失或减少效用的瑕疵。这种效用包括通常的效用和合同中约定的特殊效用。例如,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冰箱为了保存和冷冻食品等即属于物的通常效用。但假设合同中约定的自行车为助动车,这就是特殊效用。品质瑕疵担保是指出卖人应担保标的物具有其所保证的品质。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存在的理由在于:第一,通过对出卖人施加该项义务,使买受人的利益得到满足,保障其利益的实现无任何阻碍,以达到订立合同的目的。这是由买卖合同的有偿性所决定的。一切有偿合同均存在着等价关系,即一方取得权利或物品,是他支付了相应价款所应得到的结果。按照公平原则的要求,取得价款的一方有义务使对方获得无瑕疵的权利或物品,充分满足权利人的利益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买卖合同应建立在双方当事人互相信赖的基础上,要求当事人恪守信义,诚实履行义务,并保护买卖交易的安全。第二、由于科技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的制造与销售越来越现代化,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一般的买受人,特别是产品的消费者只能感按照产品的说明书进行操作,对产品的原理﹑性能﹑质量及可能存在的瑕疵等问题往往不可能知晓。这就需要出卖人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对标的物的质量作出明确说明和具有法律效力的保证。第三、现代经济社会中,当事人达成买卖交易,往往是通过先进的通讯﹑电子手段,双方并不见面。这样,由于买受人在收货之前没有机会看货,就只能通过买卖合同来确定标的物的质量,也就要求法律在这种情况下对标的物质量有完善的保障措施。总之,物的瑕疵担保责任是法律基于买卖合同有偿性的特殊要求和对消费者的特别保护而规定的。这种责任的存在,对于买卖交易的安全和消费者的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法中,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的适用应符合下列条件:一是标的物须有瑕疵。此为物之瑕疵担保责任成立之关键。在此如何理解“瑕疵”呢?笔者认为,在物之瑕疵担保责任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衡量买卖标的物是否有瑕疵,有两种标准——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按客观标准,所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该种物所应具备的通常性质及客观上应有之特征时,即具有瑕疵。按主观标准,所交付之标的物不符合当事人约定的品质,致灭失减少其价值或效用时,即具有瑕疵。罗马法及英美法原来采用客观标准,将瑕疵理解为关于标的物的性质和实体的东西,一切对于买受人有价值的性质之欠缺。近代诸国民法典极少数仍采客观标准,绝大多数在坚持此客观标准的基础上加入了主观标准⑸。我国合同法即是如此。概括起来,各国法所指物之瑕疵有四种情形:㈠买卖之物具有灭失或减少其价值之瑕疵,所谓价值,指客观的交换价值;㈡买卖之物具有灭失或减少其通常效用之瑕疵。所谓通常效用,系指一般交易客观上应有之使用价值;㈢买卖之物具有灭失或减少契约预定之效用。所谓契约预定之效用,系当事人特以契约约定的效用。㈣买卖之物欠缺所保证的品质。所谓品质,系指构成标的物价值及效用的一切法律与事实关系,因此,当事人约定出售之房屋冬暖夏凉时,若不具此性质者,即欠缺所保证之品质⑹。一般认为标的物数量的超过与不足不为瑕疵,只有当标的物之数量之短少影响到其价值﹑效用时才构成瑕疵。因此,当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超过约定数量时,买受人可以拒收多交的部分,也可以接收多交的部分,若接收的,应按合同的价格支付价款(《合同法》第162条)。当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短少且不构成瑕疵时,买受人应当接受,对于少交部分,另行请求出卖人承担不履行或迟延履行的违约责任。二是瑕疵应当于标的物风险转移时存在。我国合同法将标的物风险转移的时间规定为物的交付时间,当然,买卖双方也可另行约定风险转移时间。买卖合同的出卖人对物在风险转移时存在的瑕疵承担责任。对于风险转移后出现的物的瑕疵,原则上出卖人是不负责任的。所以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的确定与标的物交付时间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在瑕疵于买卖合同订立后才出现的情形下。但是以下情况作为例外:其一,如果标的物与合同要求不符的情形要在风险移转于买受人之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发现或显露出来,例如,有些标的物需要经过科学鉴定甚至需要经过使用一段时间后才能显示其是否与合同的要求相符。这时,尽管风险已移转于买受人,但如果标的物的缺陷在风险移转于买受人之前就已经存在,则出卖人仍要承担责任。其二,当出卖人对标的物承诺在一定时间内不出现瑕疵的情况下,尽管在风险转移时不存在瑕疵,但标的物在保证期间内出现瑕疵的,出卖人仍应承担瑕疵担保责任。在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是,在机械设备交易中,如买卖合同规定出卖人对其提交的机械设备产品的保证期为一年,尽管该设备的风险早已移转于买受人,而且在风险移转的时候该设备是符合买卖合同要求的,但如果在一年的保证期内,买受人发现该设备的质量与合同的要求不符,则出卖人仍须对此负责。再如,消费者从商场买的某牌高压锅保证期为8年,那么高压锅在这8年内出现问题,则商场和厂家均应承担产品责任。至于合同成立时标的物存在且持续存在于标的物交付时的瑕疵,出卖人当然应当承担责任。但合同成立时存在的瑕疵于交付前由出卖人有效除去的,出卖人可以不负瑕疵担保责任。这一点与出卖人的权利瑕疵担保责任不同。对权利瑕疵而言,只有当合同成立时瑕疵存在的,出卖人才付瑕疵担保责任。如果合同订立后才发生权利瑕疵的,则出卖人不应承担瑕疵担保责任,而是承担不履行合同的责任。三是买受人不知标的物有瑕疵。即买受人须为善意且无重大过失。如果买受人于订立合同时知道标的物有瑕疵,则表明买受人愿意承担这一后果,出卖人自然不承担责任。如果买受人有充分条件可以了解标的物的瑕疵却因其过失而未了解,并且出卖人未对买受人作出无瑕疵的允诺,则出卖人不负担保责任。但是,在买受人因重大过失未知瑕疵且出卖人未作无瑕疵保证,如果出卖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时出卖人不得免责。这里须注意的是,如果买受人仅仅是怀疑标的物有瑕疵,并不构成买受人的明知。买受人仅知部分瑕疵或仅知部分标的物有瑕疵,出卖人也不能对其余部分免责。四是买受人须于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提出瑕疵通知。即买受人须适时的履行瑕疵通知义务。关于瑕疵通知义务,各国立法例存有分歧:在大陆法系国家,一般说来,采民商分立主义的国家区别商人间的买卖和非商人间的买卖,仅对商人间的买卖适用通知义务,采民商合一主义的立法,则不问是商人间的买卖还是非商人间的买卖,同样适用通知义务。我国合同法即属之。(《合同法》第158条)。在英美法,通知义务不分商人间买卖或非商人间买卖,一律适用。五是买卖的标的物不是拍卖物。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形式⑺。因为拍卖程序公开,拍卖物是否有瑕疵有目共睹。另外,对罚没物进行拍卖时,拍卖委托人为国家,由国家承担物的瑕疵担保责任显然不妥,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但在我国,拍卖人,委托人并不当然免于承担瑕疵担保责任。拍卖人有权要求委托人说明拍卖物的来源和瑕疵。拍卖人,委托人未说明,给买受人造成损害的,买受人有权向委托人追偿。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予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⑻。可见,只有在事先声明不予保证拍卖标的无瑕疵时,出卖人及拍卖委托人才免于承担拍卖物的瑕疵担保责任。有学者认为出卖人虽然负有《合同法》第153条规定的应当按照约定的质量标准交付标的物的义务,但并不意味着我国法律中已经建立了瑕疵担保责任制度⑼。该学者认为,我国《合同法》并不存在与债的不适当履行责任相分离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也不存在着特殊的瑕疵担保责任。笔者赞同。我国合同法并未很明确规定物的瑕疵担保责任,而只是在第150、151、152条对权利瑕疵担保责任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关于物之瑕疵担保责任的效力,各国规定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无外乎赋予买受人减价、瑕疵修补、解除契约、赔偿损失等权利。一般而言,买受人非同时享有上述几种权利,其中有的是并存关系,有的是相互排斥关系,并且它们各自适用于不同的瑕疵担保责任情形。

上一篇:关于2012年度实验室建设项目立项的通知下一篇:2024年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