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社会工作

2024-10-08

残疾人社会工作(共8篇)

残疾人社会工作 篇1

培育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 加快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

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

赵小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不断加强,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维权、文化体育、无障碍环境等方面的服务不断得到拓展,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残疾人带来了福音,2010年3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国办[2010]19号),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也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残疾人工作的中心点,也是残疾人的迫切需求和关注点。由于残疾人的需求具有特殊性、多样性、类别化等特点,要将残疾人保障和服务融入政府大盘,争取资源,用足政策,要动员社会、社区力量共同为残疾人服务,同时要提升残疾人工作者服务残疾人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最大程度地满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

一、全省残疾人基本状况和需求

根据我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我省各类残疾人221.1万人,约占总人口比例6.25%。其中视力残疾35.6万人,占16.1%;听力残疾61.3万人,占27.7%;言语残疾2.7万人,占1.2%;肢体残疾49.9万人,占22.6%;智力残疾19.1万人,占8.6%;精神残疾16.3万人,占7.4%;多重残疾36.2万人,占16.4%。残疾等级为一级的32.5万人,二级的24.9万人,三级的60.3万人,四级的103.4万人。一二级为重度残疾,57.4万人,占全部残疾人的26.0%;三四级为中度和轻度残疾,163.7万人,占74.0%。全省残疾人口中,0—6岁残疾儿童4.5万人,占2.1%,7—24岁青少年残疾人17.9万人,占8.1%,25—59岁青壮年残疾人67.3万人,占30.4%,60岁以上老年残疾人131.4万人,占59.4%。

根据福建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人调查表统计推算,从未接受过任何服务或扶持的残疾人占残疾人总数的61.1%。62.5%的残疾人需要医疗服务与救助,但仅有20.75%得到了服务; 57.09%的贫困残疾人需要救助与扶持,但仅有14.93%得到扶持;38.57%的残疾人需要辅助器具,但仅有5.24%得到服务;22.48%残疾人需要康复训练与服务,但仅有7.61%得到服务;17.93%的残疾人需要生活服务,但仅有5.55%得到服务。

二、全省残疾人工作者基本情况

自1988年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成立,各地市、县(市、区)、乡镇(街道)都成立了残联;省、市、县残联下属成立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康复服务、辅助器具服务等事业单位;县、乡镇建立残疾人服务社;乡镇(街道)、村(社区)聘残疾人专职委员(也叫社区联络员),村(社区)康复协调员等。根据我省2009残疾人事业统计年报报表:

省、地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残联编制数分别为40人、89人、350人、284人,实有人员总数为39人、126人、427人、999人;省、市、县残联下属事业单位编制数分别为52人、125人、259人,实有人数为50人、114人、255人。总计全省残联含事业单位编制数1199人,实有2010人。县、乡镇建立残疾人服务社和服务分社,实有工作人员分别为204人、463人。总计667人。

乡镇(街道)、村(社区)聘残疾人专职委员,分别为876人、5227人。总计6103人。村(社区)设康复协调员4009人。

三、目前存在问题

(一)虽然全省残联自上而下都成立残联并建立了一支残疾人工作者队伍,但明显存在人员不足,特别是存在越基层人员越少的情况。

从残联在职人员情况看,省残联含事业单位实有89人;9个设区市残联含事业单位实有240人,平均一个设区市不足27人;84个县(市、区)残联含事业单位实有782人,平均一个县(市、区)9.3人,还不足10人;1103个乡镇(街道)残联,实有人员999人,平均一个乡镇(街道)0.9人,还不足1人。

全省残联含事业单位实有人员为2010人,对应全省221万残疾人,约为1:1100。如果按编制人数计算就更少了。

全省残疾人工作者,包括残疾人服务社工作人员、残疾人专职委员、康复协调员等共计12789人。我省有12987个村(社区),平均一个村(社区)不足1人。对应全省221万残疾人,大约1:173。实际还存在残疾人服务社没有编制,工作人员可能是残联人员或残疾人专职委员兼任;残疾人专职委员和康复协调员可能是同一个人等情况。

而且残疾人专职委员的文化程度偏低。根据省残联互联网上社区联络员管理系统统计,残疾人专职委员中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仅17.25%,高中(含中专、技校)占26.98%,初中文化占44.33%,还有11.44%是小学和文盲半文盲。

(二)我省已逐步建立残疾人康复、就业、培训等服务机构,但覆盖面小,受益残疾人少,难以满足广大残疾人的基本需求。

全省社区(村)2401个,已开展社区康复服务1982个,占社区(村)总数的82.55%,已建康复站社区1632个,占社区(本)总数的67.97%。辖区内残疾人1631299人,但建立社区康复服务档案433673人,占残疾人总数的26.59%,已接受社区康复服务累计数346704人, 占残疾人总数的21.25%。距离2013年我省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差距甚大。

全省残疾人康复机构235个,其中听力语言残疾康复机构35个,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11个,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服务机构100个,智力残疾康复训练服务机构89个,在机构内接受康复训练的残疾人仅1293人。与残疾人总数22.48%有“康复训练与服务”需求比较,存在极大差距。

全省残疾人培训机构115个,全年培训残疾人22129人,但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仅2241人。

(三)残疾人工作者服务残疾人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家惠及残疾人的政策的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选择适当的工种和岗位。” 省人民政府早在1996年制定《福建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福建省人民政府第37号令)明确规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城乡集体经组织,都应按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6%的 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但根据省地税“就业保障金征缴数据库”数据,到2009年年底,全省(厦门除外)分散按比例就业单位申报覆盖率仅为35.65%,申报单位64091个,其中安置残疾人达到法定1.6%比例的单位仅1297个,占申报单位总数的2.02%;有安置但未达到1.6%比例的单位806个,占1.26%;尚有61988个单位未安置残疾人,占96.72%。申报单位中安置残疾人5408.55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率仅为0.038%,其中只有省直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率达到1.08%。

《福建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规定,“收缴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于各个项目的比例应掌握在:培训费不少于50%;扶持费不少于30%;其余部分用于奖励等各项费用。” 根据我省2009残疾人事业统计年报报表:2009年收取就业保障金303,656,145.88元,支出303,127,429.54元,其中培训支出19,253,129.78元,仅占当年支出总数的6.35%。

2005年6月10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发文《关于城镇贫困残疾人个体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给予适当补贴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4号),2007年8月30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残联制定《福建省城镇贫困残疾人个体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给予适当补贴的实施办法》(闽劳社文[2007]386号)提出:对具有当地户籍,持有当地有效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并从事个体经营活动的城镇贫困残疾人个体工商户,经营收入低于上设区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含60%),给予个体养老保险补贴。但根据我省2009残疾人事业统计年报报表:2009年个体养老保险补贴人数仅750人。

四、社会工作借鉴

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1991年成立时对社会工作给出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质量,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编委会,1994)由此可见,残疾人是社会工作的重点服务对象。

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自助的专业,以实践为核心,注重帮助人的方法与技巧,同时也非常强调培养工作者的价值观与伦理情操。残疾人社会工作是以残疾人为服务对象的一种务实性的社会工作,不仅是要解决残疾人个人问题,同时还要将残疾人群体以及社会残疾人现象作为服务和研究对象;既要解决个体残疾人、残疾人群体面临的问题,同时还要解决残疾人在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诸多如教育、就业、不公等问题,以及残疾人现象给社会造成的问题和影响。残疾人工作者要树立社会工作理念,借鉴个案、小组、社区、社会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为残疾人提供更到位和更为贴心的服务。

对残疾的认识模式不同,社会工作为残疾人提供的服务也不同。残疾认识模式一般分为三种:

一是医疗模式。这种观点将残疾视为疾病,认为通过医疗手段或辅助医疗方法及器具,可以解决病者的困难。依据医疗模式,处理残疾问题的办法是福利和医疗。社会将残疾人作为需要保护、同情、怜悯的对象,通过救助使残疾人的生活善有所改善。同时尽可能通过治疗、康复帮助残疾者重建其身体功能,使其达到正常社会或某个岗位的要求。在这种模式指导下,社会工作者应对现代医疗科技的进展有基本认识,并在适当情况下协助残疾人取得合 适的服务,包括转介病人前往有关的医疗机构,以及在病人有需要时帮助申请经济援助等。

二是个人模式。这种模式将残疾视为个人(或家庭)的悲剧,个人(或家庭)要承担在治疗残疾过程中的痛苦。在这种模式指导下,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就是从旁协助,让残疾人接纳自己的残疾现实和重新适应环境。

三是社会模式。这种模式认为,残疾并不必然导致障碍,只有当残疾与环境、与社会对待残疾的态度发生冲突时,残疾才构成障碍。即障碍的有无及其程度是由残疾人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是个人残疾经验与社会环境动态互动的结果。因而残疾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问题。社会应该为受损的个人承担责任,即残疾人个人所承受的痛苦和损失应该由社会来补偿。社会工作者的任务除了帮助残疾人恢复功能外,还致力于消除限制残疾人的外在环境和社会因素,协助残疾人获得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和发展机会,以达到自强和自主的境界。

五、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不同学历层次教育协调配套、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中国残联正着手编制《中国残疾人事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及其配套文件,建立一支具有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与实务经验的专业服务队伍和一支既懂管理、又懂社会工作的社会工作人才管理队伍。将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国家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育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新时期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提升残联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能力。残联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残联理事长,都应当努力成为社会工作者,掌握并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目前县级残联理事长多数来自乡镇,年轻,有魄力,有干劲,但普遍都缺乏社会工作的经验,甚至不了解社会工作。每年的理事长培训班、业务培训班等,都应当加上社会工作这一课,扎实提升残联工作人员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水平。残联招聘工作人员,可以有针对性地招聘社工专业毕业生。目前全省残联一千多人,几乎没有社工专业毕业生。而我省每年有社工专业毕业生400人左右,却但大多数因各种原因改从他业。这是国家人才培养的损失,也是残疾人事业的损失。

(二)加快培养专业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各级残联要组织动员残疾人工作者,特别是事业单位和残疾人服务单位的工作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鼓励从本单位培育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对考试成绩优异,专业素质好、工作业绩突出的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给予表彰奖励;根据社会工作职业水平等级实施任职资格与执业认证制度,并给予适合岗位和相应的职称和工资待遇,激励他们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

(三)继续残疾人专职委员(社区联络员)聘用和在职进修。要尽量做到每个社区(村)都至少有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社区联络员),残疾人工作要延伸到基层,要能够贴近残疾人,为残疾人提供更多更具体的服务。要提升残疾人专职委员(社区联络员)文化和专业素质,省残联已连续两年组织残疾人专职委员(社区联络员)参加福建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与福州大学人文学院联合开设《社会工作与管理》自考专科、本科助学班,并给予经费补助。各级残联应鼓励残疾人专职委员(社区联络员)参加社会工作专业大专、本科班在职学习和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残疾人专职委员(社区联络员)要纳入公益性岗位管理,提高的工资待遇,对通过全国统一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应聘为社会工作师或助理 社会工作师,工资待遇相应提高。

(四)动员社会组织力量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目前我省的残疾人服务机构尚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的需求,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培育面向残疾人服务的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购买社工岗位、民办公助、公办民营、股份制等多种方式,鼓励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共同发展残疾人服务业,壮大服务残疾人的专业队伍。

(五)建立高校社工实习基地。省残联与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在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同人助残志愿者服务中心、省肢残人协会、启能中心等实习点开展实习。各级残联应借助高校的科研、师资力量及学生的专业知识,带动提高全省残疾人工作者社工实务能力。同时让社工专业学生提早了解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毕业后有更多机会选择从事残疾人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2004 2.王辅贤,《残疾人社会工作》,2008 3.林友华.社会工作角度正视残疾人的社会问题[J].闽江职业大学学报,2002,(3)4.张颖.福建:社会工作者期待职业化.福建日报,2009-05-22 5.赵小瑜.残疾人贫困的成因与特点探讨.残疾人研究,2010,(1)

残疾人社会工作 篇2

公众对残疾人概念的理解经历了几个阶段 :起初,人们习惯于从神化或宗教的层面上来理解残疾,认为残疾是前世的“报应”,将人的残疾归结为个人的错误 ;而后,“残疾”一词也广为人们熟知,意思是残而无用,主要讲的是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对其生活的影响,是具有歧视性的称谓 ;如今我们通常称呼的“残疾”,认为“残疾”是一种可以被治愈的疾病,只是在当下的社会医疗水平下,康复目的无法达到。将残疾说成是一种病,相较于前两种说法都更加委婉,但在医学还不发达的现实社会中,这样的词语还是让人感觉有点不妥 ;后来,人们亦开始用“残障”来称呼功能缺失的人“残”是身体的不便,“障”指环境的缺陷,残疾人称谓的调整反映了人们对残疾人观念的改变 ;近年,台湾逐渐抛弃了“残疾”的称谓,开始使用“身心障碍者”来代替对残疾人的称呼,相较而言,身心障碍者的称谓更能体现《国际功能障碍和健康分类》(ICF)的“限制”、“障碍”以及“参与”、“支持”的理念。

我国200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里的所说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主要包括肢体残疾者、听力残疾者、言语残疾者、视力残疾者、智力残疾者和精神残疾者六种。残疾人社会工作是针对残疾人和其他身心障碍者开展的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获取优质资源,最终使残疾人回归正常生活的社会工作方法。一般来讲,除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和改善其生活质量以外,协助残疾人挖掘和提高自身潜力与创造性也是残疾人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

1 国内外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及模式

1.1 国外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模式

残疾人社会工作基于供养理论、回归社会理论和增能理论等理论作为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从优势视角来研究和开展残疾人服务。

早前,供养理论曾被提出用以解决残疾人的社会生活问题。供养理论主张运用家庭和社会的资源与力量,去帮助残疾人获得日常生活所必要的条件,通过家庭及福利院供养的方式来使残疾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后来,随着人们对残疾人社会生活的不断了解,人们发现,供养理论只是从经济上和生理上对残疾人的生活起居进行了关照,而在情感领域,残疾人供养理论却很少涉足。于是,20世纪50年代,针对供养理论产生的弊病,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提出,社会应当将残疾人从封闭的疗养院中解放出来,回归到他们熟悉的圈子,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使残疾人获得身心的支持,这就是回归社会论。英国的调查发现,收养残疾人的社会福利机构会对其病情产生消极影响,不同病患的长期共同生活使得强烈的互动刺激对残疾人的影响加重,而社区照顾对缓解这一现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后来提出的增能理论对于残疾人如何更好地回归正常生活亦提供了可行性较强的工作思路。

从残疾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个人责任论和社会责任论。所谓个人责任论,是指个人的残疾应归于个人的不幸与家庭的悲剧,个人应该为自己的处境承担全部责任。这种观点忽略了社会和环境对残疾者的影响,在先天性残疾和非因公致残现象中运用的比较普遍。而社会责任论认为,一个人患有残疾主要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不管是先天残疾还是后天残疾都是如此。这种理论把残疾归结于社会的进步,认为残疾是社会进步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而这部分代价必须由我们当中的一些人来承担,这些我们所说的残疾人,就碰巧成为这个社会的牺牲品。虽然此种归因法将残疾的责任推向社会并不适当,但相较于前一种理论,社会责任论对与残疾人来说更易使他们接受,也更有益于残疾人的生存与健康发展。

国外的残疾人工作理念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德国的无障碍设施随处可见,专用卫生间、专供停车位、拥有专用绿色通道的公共游乐场所、交通工具上的上下升降机等,都在各个方面为残疾人的生活提供了便捷。如果违反相关设施建设的法规,将予以罚款或勒令重建 ;瑞典已建立起较为成熟的残疾人庇护工厂,将患有残疾的成员集合起来,进行一定的工作训练,用集体生产的方式保护残疾人免受歧视等不利于残疾人身心康复的环境,并有计划的逐步引导其走向正常化的工作岗位 ;美国对残疾人实施收入支持计划,政府通过法律保障残疾人进行职业培训和平等获取资源的权利,使残疾人在获得就业机会的同时,也能取得相对合理的工资收入。另外在美国,残疾人也可以成立自己的服务机构,如美国波特兰残疾人独立生活资源中心中一半以上的董事会成员是残疾人,通过这样的形式,达到真正反映残疾人需求的目的。

1.2 国内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模式及发展现状

1.2.1 国内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模式

我国残疾人的社会工作模式主要有社区康复模式、社会康复模式和职业康复模式三种。其中,社会康复模式是以社区为服务平台,充分调动社区资源,为残疾人提供全面、高效的康复服务的社会工作模式。社会康复是社区康复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知识对残疾人进行细致的个案管理和能力支持。相较于社区康复而言,社会康复更强调残疾人社会生活方面的康复,对残疾人的生活网络和个人能力尤为注重,倡导用社会的手段帮助残疾人走出身心困境。所谓职业康复,是用职业培训和安排就业的方式让残疾人获得尊重与自信,帮助其逐步摆脱身体障碍给生活带来的阴影,在取得经济收入的同时,也能使自身器官得以恢复,引导残疾人逐步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时,常常为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而将这些模式共通的部分进行综合,来提升我们服务的效果,即综融性的本土模式。所谓综融性的本土模式,是因应服务对象的个别化需求,秉持某种模式的理论基础和人性观,同时包容其他各种服务模式的技巧、程序设计、原则、目标等要素的服务方法。从人性的角度考虑,结合各种模式的综融性本土模式更易于结合事务中的具体情况,为有需要的残疾人提供贴心的服务。以社区康复为例,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康复在满足残疾人自身需求的基础上,缺少对残疾人自主运用社区资源的培养,所以当残疾人脱离社区服务机构以后,其生活需求仍然得不到该有的满足。虽然社会康复模式和职业康复模式都在蓬勃发展,但社区康复也不会被以上方式所取代。由于医疗康复的需要,社会康复和职业康复还需要社区康复进行协助才能达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1.2.2 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现状

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逐渐发展,残疾人社会工作开始受到优势视角的影响,从增能和赋权方面关注残疾人的行为的社会工作机构越来越多。优势视角认为,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的一种,其身边的每种环境都充满资源,残疾人自身、家庭和社区都有可利用的资源可以使残疾人摆脱困境,虽然残疾人的生活中充满忧郁,但机遇和挑战也会随时出现来改变他们的生活,为此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与残疾人的交流和协作,促使他们认真对待个人、群体和社区的抱负。

弱势群体的赋权方式主要有个体自身的“主动赋权”和“外力推动赋权”两大模式。内力赋权是指残疾人通过自我肯定和自我承认,主动参与到改善自身环境的社会生活中,运用心理暗示等手法,激发残疾人内心潜在的斗志和对生活的希望,外力推动模式强调赋权过程中外力作用和社会资源的影响,通过外力的干预,使残疾人的内心逐渐强大,运用外力与内力相互作用的方式达到赋权的目的。

由于残疾人问题涉及政府机构的民政、卫生、教育、法律、公安、交通、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政府规定民政部门负责指导残疾人的就业工作及职业康复,卫生部门负责残疾人的医疗卫生和医疗保险,教育部门承担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素质培养任务,交通部门参与残疾人的出行难问题及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等。

2 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面临的困境

2.1 残疾人社会工作伦理困境

社会工作者在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时,经常会出现价值理论与实际情况相冲突的状况,即社会工作伦理困境,作为“非残疾”的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残疾人时,由于同理心的程度和强度不好把握,很难体会一个残疾人的内心经受的煎熬和痛楚。在价值选择上,究竟是以个体残疾观主导还是以社会归因论主导,不同的选择都会令社会工作的效果不同。对精神残疾者服务时,社会工作者对那些有抑郁倾向和极端行为的残疾者是否应该履行保密原则,也是时常困扰社会工作者的伦理问题。此外,残疾人中的知情同意原则也常令社会工作者陷入伦理困境。如果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智力残疾者或残疾儿童,那么他们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决定能力是有限的,究竟是遵循残疾人的意愿开展服务,还是凭借社会工作者的判断进行服务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2 残疾预防工作重视不足

现阶段的残疾人社会工作多着手于已知残疾者的社会生活服务,而对于残疾的预防工作涉及较少。长远来看,残疾的预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加大对优生优育的宣传工作和疾病的筛查工作,尽量从源头上杜绝原发性残疾。另一方面,要加强劳动保护,大力开展生产安全常识和劳动法制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尽力避免工伤、交通事故及中毒事故发生。此外,政府还应定期进行应急知识的宣讲活动,引导市民在出现危机情况时,先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紧急处理,然后再向外界寻求帮助。只有在意外发生之前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降低残疾的发生率和残疾度,努力使受困者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有利条件,促进身心的康复治疗。

2.3 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缺乏

改革开放以后,虽然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已恢复30余年,但由于各种原因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的发展较为缓慢。社会地位低、专业认同感不强、经济收入不高等因素,致使培养出来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从业数量少且流失量大,残疾人社会工作者的数目更是少之又少。目前的残疾人社会工作行政化色彩明显,专业服务水平也很低。虽然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广社会工作专业,使社会工作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也使社会工作者的就业率激增,但这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来说仍是杯水车薪,在这种状况下,社会工作者依旧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3 发展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政府应切实把社会工作专业办好办强,积极扶持社会组织举办残疾人的相关活动,鼓励慈善组织和民间团体为残疾人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坚定不移的将发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方案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政府还可以通过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合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增加康复设施的投入,来获取更多机构与组织的配合与支持。另外,政府还要加强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岗位开发,建设残疾人机构的孵化基地,培养孵化本土化残疾人的社会工作机构,健全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薪酬保障机制,为他们顺利的获取社会资源提供良好的途径。

其次,目前我国的残疾人本土化服务主要是靠政府和残联推动,为此,从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方向出发,建立高校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实践教育基地就显得极有必要,加大对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支持力度,努力为残疾人提供舒适的饮食起居条件和较为完备的服务方法。鼓励学生和学者们积极参与到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建设和服务中来,从实践出发获得宝贵的经验,为丰富残疾人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做准备。

再次,残疾的预防工作关系到祖国下一代的健康和未来,大力发展残疾人康复和辅助康复基地,使残疾人能够得到便捷的医疗救助,也使意外收到伤害的人们得以及时就医,尽量降低和避免残疾的发生和和扩散,探索本土化的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把国外先进的社会工作模式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整理出符合我国实际的残疾人社会工作方法,使残疾人的康复走向多元化。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加大社区康复的宣传力度,为社区加派人手专门负责康复工作的管理与规划 ;完善经济支持力度,如给予社区经济补助等优惠方针、为贫困肢体残疾人家庭争取更多的社会保障与救助,改善其生活状况,满足其康复需求,以促进社区康复更全面、完善的发展。大力推进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进程,积极进行残疾人的无障碍基础设施建设,普及残疾预防工作的知识和理念,努力把残疾人事业做成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品牌模式。继续完善残疾人的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体系,把城市和农村的残疾人都纳入到社会保障的体系中。

摘要: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推广、社会的进步和人民意识的提高,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逐渐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断传入的国外理论依旧对中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表现出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残疾人社会工作的领域出发,探讨了国内外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模式,挖掘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笔者的建议和本土化解决策略。

残疾人社会工作 篇3

摘要: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主要体现为社会型残疾观和个体型残疾观的价值观念困境、保密和知情同意的原则困境以及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困境。残疾人社会工作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分为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与之相对应的,残疾人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出路分别为:一是确立伦理守则的建构主体,进而自上而下地建立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二是促进社会对残疾人权力与义务观念的转变,并推动社会道德共识的形成。

关键词:伦理理论;残疾人社会工作;伦理困境

中图分类号:C913.69;B822.9文献标识码:A

残疾人是我们无法忽视的庞大群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残疾人群体是需要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专业人员和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的重要群体\[1\]。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在近些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2014年2月的第二十八次全国残联工作会议上,残疾人代表强调,社会工作的方式在为残疾人服务的长期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需要通过社会工作动员各种社会力量,为残疾人实现同步小康提供动力。残疾人社会工作不仅更加完善了服务体系,也为残疾人群体带去了更多种类的服务,提升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但在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还缺乏明确的本土化的伦理理论的指导,使得专业社会工作者在进行残疾人社会工作干预的过程中容易陷入伦理困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残疾人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我们必须为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涵义

弗兰克·罗伊温贝格和拉夫·多尔戈夫将社会工作伦理困境阐述为“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问题起源于作为现代社会特点的价值的多元性和矛盾性,当一个从业者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冲突的价值观时,伦理困境就可能会产生,诸如公正与平等、服务效用和效率,或者能力与平等。”\[2\]残疾人社会工作也不可避免地会处理与残疾人的关系和残疾人周围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网络中普遍地存在着个人价值观,价值观和伦理是密切联系的,不同价值观要求不同的指导行为的伦理原则,这些不同的价值观和伦理原则的冲突会导致产生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

残疾人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具有一般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普遍性,更具有其特殊性:一是对象特殊性。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是残疾人,而服务者却一般是身体无残障的人士,没有经历过残障的生活,很难对残疾人感同身受,形成同理心\[3\]。二是残疾种类的多样性。针对不同的残障情况,社会工作者需要采取不同的干预方式,这使得干预的方式存在差异。并且,一些特有的干预方式会因为残障情况的差异而无法进行。三是残障人群的敏感性。由于与残障共同生活的经历,残疾人群一般具有更强的敏感情绪,社会工作的干预方式存在局限,更容易出现不当的干预。

根据上述分析,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可以定义为: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中,由于社会工作伦理价值观存在多元性和矛盾性,以及其服务群体的特殊性和群体关系的复杂性,使得作为“非残疾”的社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观念的冲突及由此带来的干预方式选择的难题。

二、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主要表现

(一)价值观念困境

价值观念困境是指在价值观念存在多元及其矛盾的情况下,不同的价值观之间会出现冲突,自我的价值观和他人的价值观出现冲突以及自我内部的价值观冲突,都会直接导致价值观念上的选择难题。价值观是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价值本质进行深入思考和高度提炼的结晶。伦理学理论的应用和伦理原则的规范对人类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不同的价值观要求有不同的指导人类行为的伦理原则,当不同的价值观发生冲突时,伦理困境也随即产生。就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对象残疾人而言,社会上对于残疾人自身残疾的观点是什么,直接影响着社会主流意识对残疾人的刻板印象。社会工作者究竟是以个体型残疾观还是以社会型残疾观来处理个案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这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中也常常容易出现伦理的困境。

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伦理价值观念困境主要体现在社会型残疾观和个体型残疾观念的选择困境。社会型残疾观的这种新型“范式”已在逐步取代个体型残疾观的某些陈旧观念。个体型残疾观认为,残疾人社会工作一方面要通过康复计划使残疾人身体尽可能地康复到接近正常状况,另一方面,要对残疾人进行心理调适,要求残疾人认可身体障碍的事实。目前,个体型残疾观是我国社会对待残疾人的普遍意识观念。但个体型残疾观只关注了残疾人个体,并大都以正常人的角度来考虑残疾人的需求,忽视了每个残疾人个体的特殊性和经历的心理阶段的不同,同时也忽视了残疾人的家庭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差异\[4\]。而社会型残疾观将对残疾人身体的关注转移到残疾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中,认为残疾是社会强加于他们身上的一种压迫,许多身体损伤者都不认为自己是残疾人,也反对社会给予他们的标签和歧视。社会型残疾观所关注的工作方式是社会工作者不再是站在服务者的角度来为身体损伤者提供服务,而是成为身体损伤者的同伴,一同与强势社会的压迫进行抗争,力图取消社会强加于他们身上的残疾标签。同时,要改善社会环境中存在的“残疾”要适当地适应身体损伤者的需求。社会型残疾观更加理性地要求对身体损伤者的需求进行评估和预测,以避免不必要的干预给身体损伤者带来进一步的伤害。

对于社会工作者而言,究竟是按照社会价值观中的传统观点来对待残疾人,还是选择更多残疾人所倾向的社会型残疾观,致力于为身体损伤者改善身边“残疾”的社会环境,这是专业工作者在从事残疾人社会工作之前要着重而且首要考虑的问题;同时,社会工作者会受到外界社会的价值理念及其存在于其中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处于自我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两难选择困境之中。

(二)原则困境

残疾人社会工作伦理原则是针对残疾人社会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提出的标准和守则。这些标准和守则涉及到残疾人社会工作开展的各个方面,各种原则之间根据干预工作情况的不同,本身就存在不兼容性,在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中开展原则的遵守和维护,可能存在多元和矛盾的情况。下文就保密原则和知情同意原则来分析残疾人社会工作中存在的原则困境。

1. 保密原则的困境。保密原则涉及到的伦理原则包括自主性原则和诚信原则,其次是无伤害原则和善行原则。而在保密原则的问题上,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往往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当保密的内容涉及到可能对其他公众利益造成损害的情况时,如果继续遵循自主性原则,就无法做到无伤害和善行,社会工作者对应该遵循的原则的选择便存在两难的选择困境;残疾人社会工作中的保密原则的困境还体现在是否坚持为精神残疾或精神失常的案主保密。对于那些精神残疾或因残疾而导致的情绪抑郁或失常的案主来说,他们可能会伤害自己,或对第三方的人造成伤害,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应该选择泄露机密以保护第三方免于受到伤害,还是根据保密原则而让案主或者第三方存在于潜在的危险之中,这是社会工作者在干预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伦理选择困境。最后,社会工作者还要关注如何把握保密的程度,由于残疾人群体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社会工作者如果不能把握残疾人案主对哪些因素想要隐瞒或是表达,过高或者过低的保密都将会影响到案主对社会工作者的信任。而且社会对于残疾人的一些福利和资源是需要残疾人透露自身的残疾情况和家庭情况的,社会工作者如果想要为残疾人争取社会资源,就需要违背保密的原则,但社会工作者会陷入信任危机,如果为了坚持保密原则,又会让案主错失很多社会资源,造成资源的损失\[5\]。

2. 知情同意原则的困境。知情同意的伦理原则的基础是对自主的尊重,既是基于伦理准则中尊重来访者自主性的原则,其干预的效果要依赖于来访者。因此他们应该知道所有信息以便自由选择是否继续进行干预,这一规定也基于无伤害原则和公正原则。当来访者了解了咨询的程序、风险和潜在收益时,他们或多或少会避免咨询中未被预期的不良后果,因而会影响到干预的效果,而无法做到无伤害,如果要做到公正和无伤害原则,往往需要为残障人案主作出一定的决定,而这样无疑是违反了自主性原则,即知情同意原则的根本。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中,知情同意原则困境还体现在残疾人被认为是能力缺损的人,其中还大量地存在智力残障人士和残疾儿童,由于他们特殊的身体状况,知情同意难以进行,智力残障人士和残疾儿童由于智力和社会经验的局限,很难作出对已知事实的判断。即使他们作出了判断,也无法承担其后果。社会工作者在干预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多需要为残疾人案主提供解决办法的情况,在提供方法时,社会工作者往往需要保持不干预作决定的态度,这本来就是两难的矛盾境况\[6\]。社会工作者无法从一般人的角度来分析残疾人案主的想法,并产生同理心的,对于残疾人案主缺乏理解和感知,服务者与被服务者双方在关键的干预的沟通上存在问题,也是造成许多干预不成功的原因。

(三)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困境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的多重性决定了他们选择的复杂性,在角色的矛盾冲突中,社会工作者常常会陷入伦理选择的困境中去。社会工作者首先是一种职业角色,被认为是充满了同理心和道德感的助人自助的角色形象。而他们的角色也是多元化的,他同时还是家庭成员、守法的公众、纳税者等形象。专业工作者在干预过程中扮演了众多角色,当角色期待和角色利益不同时,社会工作者的选择会陷入两难抉择的伦理困境。对于机构来说,专业工作者是雇员,要按机构的政策来满足机构的期待,但作为为残障人案主服务的工作者,他们又要为实现案主的目标而努力,一旦机构目标与案主目标不符,专业社工需要满足的角色期待便存在两难的情况;对于机构内其他社会工作者或是其他领域的工作者而言,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和他们共同分享经验的合作者,而对于残障人案主来说,社会工作者对其有保密的责任,究竟是满足作为同僚的沟通交流的角色期待还是履行好作为为残障人案主工作的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社会工作者都需要进行两难的角色抉择。

残疾人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中担任的角色是需要为残疾人案主谋求利益的,同时,社会工作者也是社会大众的一员,需要履行公民义务,也担任着合理运用社会资源的角色。在谋求福利的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必须估计其他人和群体的利益,残疾人社会工作是一项社会型的事业,具有广泛性和公平性,社会工作者不能为了单一案主的利益而破坏这种公平性和其他个人或群体的利益。在谋求残障人案主最佳利益时,社会工作者很难保证公平性,或者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很难为残疾人案主谋求到最大的福利。我国是以集体主义为本位的国家,在以集体利益为主的情况下,往往会忽视个人利益的实现和满足,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顾及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所拥有的利益,另一方面也要顾及公平,社会工作者容易在这种两难的选择中陷入困境。

三、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

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价值观念困境产生的原因、原则困境产生的原因和角色困境产生的原因三个方面,本文将分别从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来分析。

(一)理论层面的原因

本文尝试通过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的相关理论来探讨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

1. 道德权利和义务的主体之争。元伦理学强调的是语言和概念,它所定义的道德语词是人类道德生活展开必须仰仗的基础,需要得到明晰的界定和准确的运用。道德语词对道德的义务和权利进行了明晰的划分,道德义务是道德实体的派生物,这个道德实体既可以是善,也可以是某种社会角色。义务是在某种关系中存在的行为必要性和行为应当性。在道德语境中,权利是指人的主张和行为具有正当的价值。从元伦理学对权利和义务的定义来看,社会工作者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个案中需要执行的道德义务是对善的执行,也是基于其自身社会角色的执行,他在这段关系中承担着善的义务,并拥有正当行为的权利\[7\]。而何为善,何为正当,何为在本段关系中的行为必要性和行为应当性,这在每一个案中都不是明晰且有固定的选项的。试想,如果作为社会工作者是持有个体型残疾观念的人,他将会把自己的处境放置于整个社会的环境中去考虑,仍然认为残疾人的权利和义务是应该基于家庭而不是社会;相反,如果社会工作者持有社会型残疾观念,那在他看来,应该让残疾人成为社会的一部分,让社会接纳残疾人,不再将其囚禁于家庭的牢笼,而社会也应该为残疾人创造更多融入社会的条件,因此社会就成为残疾人工作开展的义务主体,这两个观念,都有各自的“善”和“正当性”,都有自己的价值元点,而正是基于这两个价值元点中存在冲突和不适合,所以基于这两个价值原点演绎出来的价值观念也因此会出现冲突,而陷于伦理困境之中。

2. 原则建构主体的矛盾。规范伦理学一般是对人们的行为准则的研究,探究的是道德的原则和规范的本质。伦理困境在这层意义上来说,是因为人们所遵守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出现了矛盾而产生的。规范伦理学确立的一个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就是:道德行为者在某种意义上,施加了道德要求在他们自己身上,他们既是道德法则的作者,也是臣服者,所以他们并不将道德看做是强加的,当他们依据道德原则行动时,其实依据的是自我标准,进行的是自我主宰\[8\]。在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制定过程中,制定守则的大都是缺乏对残疾的切身感受及实际经验的“正常”人,他们站在伦理的制高点,将西方的伦理守则进行学习和规划,形成本土的伦理守则,这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并不能制定出适应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发展的伦理守则,而正是这种伦理守则的理论缺失和不适用,导致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中会出现原则困境,每一项制定好的伦理原则很难指导实际的操作,更甚的是一些本来就存在不兼容性的伦理原则更会直接产生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

(二)现实层面的原因

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伦理困境产生的现实原因主要是:在文化上,与自西方而来的社会工作文化背景存在不同;在理论原则上,没有形成本土化的伦理守则;在社会工作者的素质上,没有形成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

1. 文化背景的差异。我国本土文化对残疾人社会工作和西方发展起来的残疾人社会工作存在诸多不同,并且产生冲突,导致伦理困境的产生。就传统文化而言,我国是以儒家的传统文化为主导,文化主体是隐忍和服从,在残疾人的遭遇中,我国传统文化强调要逆来顺受,改变自己适应社会。基于基督教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西方传统文化,他们更强调个人的权利、个性和尊严,不同于我国的传统文化\[9\]。一个是崇尚残疾人推翻社会压迫,积极改变环境,一个更倾向于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就当今文化而言,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的道德观念,以维护集体利益和整体社会的和谐为首要目标,在追求残疾人个人的利益时,更要考虑和顾忌集体和全社会的利益,这与基于资本主义社会国情的西方社会工作伦理核心“人的独立性”的观念存在冲突和矛盾,在西方社会工作伦理的本土化的过程中,这种文化的差异使得价值观难以融合,便导致了残疾人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产生。

2. 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构建的缺失。目前在我国从事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是全国各省市、各区和街道的残联工作人员,作为事业单位的人员而非专业社工,他们比较缺乏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相关知识和职业规范。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自助的学科,正因为其助人方法的专业性,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和专业技能。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主要是在全国残联的统一推动下开展的,专业从事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在我国尚存在很大的缺口,而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伦理守则的教育,在从事残疾人社会工作时,便容易陷入利与义的两难抉择之中。同时,国内也缺少对专业的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督导,对工作人员行为伦理进行监督和判断的督导人员的缺失,使得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构建举步维艰。

四、 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出路

(一)理论层面的出路

从理论层面上看,运用优势视角促进社会对于残疾人权力与义务观念的转变,确立伦理守则的建构主体,为伦理困境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

1. 社会对残疾人权利与义务观念的转变。权利和义务的道德语言要求我们追求正当利益、自由主张和主体资格。道德权利意味着社会认同的正当性,这需要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提出明确的统一的对待残疾人的价值观念,我国主流意识还停留在于个体型残疾的观念之中,对于残疾人社会工作,还是停留在以医疗康复和心理治疗的方式让残疾人适应社会,这与新时代的大多数残疾人对尊重和人格追求的自身需求不符。社会主流意识的改变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残疾人社会工作需要改善陈旧意识对残疾人社会工作的负面影响,形成支撑社会型残疾价值观念的理论体系,促进社会对残疾人主流意识的改变。社会需要保障残疾人在正当的资格范围进行道德行为的自由状态,他们的权利和义务虽然都处在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但要确保其不成为形同虚设的“物事”。为残疾人建造一个不残疾的社会,这不仅需要社会工作者更需要整个社会去接纳和认同,让他们和正常人一样,行使必要行为和应当行为。

优势视角是一种相对新型的范式,它专注于个人优势,认为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资源\[10\],在残疾人社会工作发展及其本土化过程中,社会工作的角色应该是帮助社会和残疾人自身重新觉察残疾人群体的权力与义务。优势视角学者萨利贝伊认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都可以视为一种优势\[11\],对于残疾人来说,在社会生活中,他们的权利与义务不仅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更要以更积极的态度来应对生命中的挫折,更要看到自身的优势和可能性,争取社会的资源。对于社会来说,认为残疾是一种悲剧的主流价值观需要得到改变,不能因为人有残障就否定他们对社会可能作出的贡献,否定他们的义务,要在优势的视角上发现他们的可能性和价值。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程,需要将残疾视为优势这一观点的引导,明确残疾人的权利与义务,建立一个不残疾的社会。

2. 确立伦理守则的建构主体。在确立伦理守则的建构主体时,依据康德的观点,具有自主性的理性行为者唯有依据纯粹实践理性而行动,而那些通过基本的道德视域进行推理来决定具体的道德要求的伦理原则制定者,并不能制定出实际能指导伦理困境解决的伦理守则,康德将我们所制定的行为理由、义务和责任划定在实践视域和评价视域,这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实践者的亲身经历和对行为的总结和评估才能将一个行为的理由、义务和责任划定清楚,也就是说,伦理守则的建构主体是需要参与过客观实践并对行为有累积的经验和反复评估的人。在确立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建构主体时,我们应该遵循规范伦理学对于规范制定者的约束,将伦理守则的建构主体确定为兼顾实践和评价的行为者,这样其所具有的纯粹实践理性,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伦理问题需要的指导原则。

(二) 现实层面的出路

在实践层面,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出路主要是推进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和本土化进程。本文提出以自下而上的全新方式,形成我国特色的残疾人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并从社会道德共识建立的角度,从现实的实施方法上来探寻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出路。

1. 自下而上地建立伦理守则。残疾人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本土化过程,是一个需要结合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传统文化和观念、残疾人身心状态等各个方面的特殊性来确立的过程。根据上述的理论分析,我们应该让有实践经验和受过专业化训练的人士来提出伦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通过对问题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合,根据各个地区、各个省市的特殊性来制定既有特殊性又带普遍性的属于我国本土化的残疾人社会工作伦理守则。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累积和调研过程,在收集一定的资料之后,根据多元性和复杂性发展着的残疾人社会工作现状,通过自下而上的过程,并通过反复实践和修改,实现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创立。

2. 社会道德共识的建立。在现代社会,维系社会发展的动力主要是以利益为核心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需求,这导致了对于任何一种道德信念都可能会有相反意见的情况,对于解决伦理困境的方法都会有另一种选择,正是这种意见和选择的多元化,使得社会道德共识难以形成,而社会道德共识的形成,必须达到理性共识,这种理性共识是指一种旨在达到主体间相互理解的交往行为的结果,依靠理性的信服力建构起来的\[12\]。对于残疾人社会工作来说,这种理性信服力的建构,社会工作者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这实质是要求社会工作者实现一种中立的态度,让残疾人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公平性得到保障,自身也在利与义之间和各种角色中寻求到一种平衡。

探求社会内部的力量,形成道德共识,就是要推翻和抛弃歧视的标签,实现残疾人在社会上自如的生活、出行;然而,在我国要彻底消除对残疾人歧视的愿景仍然任重而道远。推进残疾人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解决,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共同协作才能实现,作为专业工作者,首先自身要站在残疾人这一边,和他们一起抗争强势社会的标签压迫,还要积极联络资源,为弱势群体的残疾人争取在社会上的话语权。全国为残疾人服务的机构需要树立同等考虑残疾人发展的眼光,为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创造机会,发展慈善事业,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体系,并鼓励社会上的其他人群,将对残疾人的道德共识构建成社会共同体的精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晓筱.社会政策视角下的我国残疾人就业问题分析\[J\].经济学研究,2014(2):101104.

\[2\]罗肖泉.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J\].广西社会科学,2003(9):3740.

\[3\]姚尙满.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报,2007(6):4951.

\[4\]奥利弗.残疾人社会工作:第2版\[M\].高巍,尹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960.

\[5\]陈钟林.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890.

\[6\]高辉.试论伦理学的三种理论形态\[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2629.

\[7\]拉福莱特.伦理学理论\[M\].龚群,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882.

\[8\]孙建.西方社会工作伦理在中国本土化的探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5862.

\[9\]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01104.

\[10\]刘炳跃.论优势视角\[J\].理论研究,2012(S2):140.

\[11\]David Wilkins.Ethical dilemmas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with disabled people\[J\].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2012(2):6778.

2 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 篇4

2.1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概念 2.1.1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定义 2.1.1.1残疾人群体的基本特征 1.生理的障碍性 2.经济上的低收入性 3.生活上的贫困性 4.政治上的低影响力 5.心理生的高度敏感

2.1.1.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

1.定义

残疾人社会工作指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残疾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

2.内涵

是一门学科、一个专业、一种技术、一种方法、一种过程和特殊性。3.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功能(1)体现了社会公正原则(2)具有社会安全的功能(3)具有社会发展的功能 2.1.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念 1.平等、参与、共享理念

2.尊重、正义、民主、案主自决等理念 2.1.3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价值是指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的要求和规定。

阶段:施舍——同情——人道主义 2.1.4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

伦理,即道德,是人们在人际关系方面所特有的价值信念和行为原则,它包括人的自我 认识和对他人的行为标准。

2.1.4.2残疾人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原则

1.首要的目的就是帮助有需要的人们,致力于社会问题的解决 2.挑战社会的不公正

3.尊重个人与生俱来的尊严与价值 4.认识到人际关系的核心重要性 5.自身行为值得信赖

6.在自己专业能力的范围内执行业务,并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2.1.5残疾人社会工作者的素质

1知识结构: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学 2.实践能力:技术能力,文化能力

3.精神素质:人文情怀与社会责任感,社会工作者的人文情怀,稳定的心理状态,勇敢的挑战精神。

2.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残疾人康复 2.残疾人教育 3.残疾人劳动就业 4.残疾人的预防 5.残疾人福利工作 6,残疾人文体工作

2.3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历史

2.3.1西方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

1.文艺复兴之前的不被特别关注的“自然”状态

2.文艺复兴时期把残疾人应该得到特殊关怀视为尊重人权的表现

3.工业革命初期及以后关心残疾人的保障,也是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初创时期 4.20世纪初期以来,“保障残疾人生活,帮助他们回归社会”的理念被社会接受,成为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时期。

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纷纷通过立法保护残疾人利益,可称为残疾人工作的立法时期。

6.20世纪80年代以后“平等、参与、共享”成为残疾人工作的新理念,残疾嗯社会工作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可称为平等发展时期。2.3.2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 1.残疾人社会政策 2.组织机构建设 3.具体工作 4.面临的问题

带有强烈的行政色彩,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5.发展趋势

(1)大型机构逐渐减少,主要改变为社区照顾的模式

(2)训练残疾人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家中设置无障碍环境,使他们至少能照顾自己的生活,在经济方面,通过做零工或在福利院工厂工作养活自己(3)运用个案管理的方法为中、重度残疾人服务

残疾人社会工作 篇5

09级社工1班

0990101006

余先文

残疾人社会工作新模式及其优势分析

摘要

在传统意义上,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工作模式以“以全助残”为主流。本文立足于传统意义上的工作模式,提出了“以残助残”的新模式,把该模式引入到传统“以全助残”模式当中,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介绍了该新模式在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优势。旨在弥补传统意义上残疾人社会工作模式的不足之处,为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

关键词:残疾人社会工作,新模式,优势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指出:“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王思斌,1999)。据 2006~2007年 工会学院

09级社工1班

0990101006

余先文 的损伤或缺陷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生活。因此,如果说其他社会工作对象陷于痛苦和不幸的话,残疾人面临的则是双重痛苦和不幸(姚尚满,2007)。这样,残疾人社会工作就很具重要性和艰巨性。笔者在实践中发现,现有的残疾人社会工作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首先,完全以身体健全的人作为工作者,不能真切而全面地理解残疾人的感受和需要;其次,残疾人案主的孤独与自卑心理,在身体健全者面前表现得极为突出。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中,由于残疾的受助者和健全的工作者在身体状况上的差距,受助者心理上容易感到自卑和不平等,从而不愿意完全接纳社会工作者,这种隔阂最终会影响社会工作的质量。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新模式介绍及其优势分析

针对一般意义上的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不足,笔者在这里提出一种新的残疾人社会工作模式——把“以残助残”的工作模式融入到原有的残疾人社会工作模式当中。这种新模式是指在遵循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宗旨、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之上,改变过去完全以身体健全的人作为工作者的局面。增加部分生活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以及参加过专业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的残疾人作为工作者。也就是说在新模式中,工作人员包括身体健全的社会工作者和残疾人社会工作者两部分,他们二者相互协作,相互借鉴,共同为残疾人案主提供更为完善和全面的服务。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新模式的理论优势

1、布迪厄的“场域”理论

布迪厄认为:“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这些位置是客观存在的,它们对其拥有者的决定作用也是客观存在的。在布迪厄看来,场域是由不同社会要素联系而成,不同社会要素在复杂的社会联系中都占有特定的位置,或者说不同要素通过占有不同位置而获得社会资源或权力资本。并且,他们也只有获得某种社会资本或权力资本才能够占有某种社会位置(刘少杰,2006)。

按照布迪厄的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中,社会工作者、案主以及相关机构等通过长期的互动构成了一个“场域”。这些不同的要素在“场域”中占有不同的位置,同时由于占有不同的位置而获得不同的社会资源或权力资本。那么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作新模式中,由于社会工作者中有一部分是残疾人,他们和案主在身

工会学院

09级社工1班

0990101006

余先文

体状况和人生经历具有相似性,他们之间更易于建立一种平等的位置关系。因此,依据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在这种更为平等的位置关系中,残疾人案主能够得到比在原有工作模式中更多的资源和权力资本。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布迪厄认为,根据场域概念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在布迪厄看来,社会资本是场域变化的原动力,社会资本不仅是资源,更重要的是权力,是行动者凭借它在场域中发生作用的权力,也是行动者凭借它占据某种位置并因而可以支配场域的权力(刘少杰,2006)。

场域当中存在着矛盾和斗争,影响场域稳定的最基本因素是社会资本。在残疾人社全工作新模式中,由于残疾人工作者的参与,社会工作者更能理解案主的感受和心理状态。与原有的工作模式相比,因为案主被充分的理解,从而容易使他们拥有相对更多的社会资本。在新模式中,案主和工作者双方差异较小,地位更加平等,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会更为稳定,相对应的矛盾和冲突偏少。这也是原有的残疾人社会工作所不及之处。

2、社会心理学中的参照群体理论

参照群体理论是关于人的社会心理态度和行为怎样受其从属的或追求的群体参照力所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当某一群体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受到属于或不属于该群体的个人的重视,并被他作为判断自身及他人行为的标准时,这一群体就成为他的参照群体(郑杭生,1998)。

在残疾人社会工作新模式中,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在运用专业社工技巧帮助残疾人案主的同时,他们自身的行为和态度会给案主带来好的示范作用。残疾人案主容易把残疾人社会工作者看作自己的参照群体,以他们为学习榜样,以他们的行为和态度来规范和完善自己。这种工作模式对于帮助残疾人克服困难和自我发展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相比一般意义上的残疾人社会工作存在很多优势。参照群体具有提供规范和进行比较两种功能。规范的功能体现在群体规定及强化个人的行为准则,并使个人将这些准则内在化。比较的功能体现在个人与参照群体有某种相似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估价自己的行为、能力及处境等。在实践中,残疾人社会工作新模式可以很好地发挥参照群体的这两种功能。残疾人社会工作者所具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热爱生命的价值观都可以对残疾人案主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残疾人案主会参照社会工作者的经历来要

工会学院

09级社工1班

0990101006

余先文

求自己,拿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与工作者比较,评估自己,以求自己做的更好。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新模式的实践优势

1、在新模式中,身体健全的社会工作者、残疾人社会工作者与残疾人案主形成了稳固的三角支撑结构。

在新模式中,身体健全的社会工作者、残疾人社会工作者与残疾人案主这三者之间都是双向联系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形成的三角结构非常稳固。在三角结构中,残疾人工作者和身体健全的工作者可以根据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与残疾人案主产生联系。比如,残疾人工作者更能了解残疾人案主的心理需要,则负责对残疾人案主的心理治疗,身体健全的工作者则可负责诸如为案主开发利用社会资源,组织社会活动等工作。同时,残疾人工作者与身体健全的工作者也是紧密联系的,他们可以在工作上相互沟通,相互借鉴,二者共同为残疾人案主提供周到而全面的服务。

与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新模式相比,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传统模式则显出了许多不足之处。在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传统模式中,工作关系中只有身体健全的工作者和身体不健全的残疾人案主,他们之间的互动力量相对薄弱,互动关系也不如在新模式中密切,因此,一些具体工作的开展会有所限制。

2、在新模式中,社会工作者更易于了解残疾人案主的心理需求。

在残疾人社会工作新模式中,残疾人社会工作者的加人为残疾人案主打开了心灵之窗。与身体健全的社会工作者相比,残疾人工作者更容易被残疾人案主所接受。因为,当残疾人案主看到残疾人社会工作者与自己的身体状况相似时,他们在心理上会产生对工作者的信赖感和归属感,同时由于身体缺陷带来的自卑心理也会得到缓解。另外,由于经历相似,残疾人工作者也能够更加接纳和理解残疾人案主的一些行为和想法。在这种平等、和谐的关系中,残疾人案主会感到很安全,更愿意向工作者敞开心扉,这使得工作者更易于了解案主的心理需求,从而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

3.在新模式中,残疾人社会工作者的出现对残疾人案主是一种鼓舞。

残疾人群体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身体残疾往往更容易引起他们心理上的残疾。他们通常心理比较脆弱,有些甚至自我否定,认为自己是一个无用之人,是社会和家庭的包袱。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易使残疾人失去生活的信心,不利于

工会学院

09级社工1班

0990101006

余先文

他们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残疾人社会工作新模式中,残疾人社会工作者是残疾人自我价值实现的典范。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但是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信心,并且还有能力和热情帮助别人,这些都是对残疾人案主的一种激励和鼓舞。同时,新的工作模式还可以吸纳一定的残疾人作为工作者,从而帮助解决一部分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三、结论

残疾人社会工作新模式,是针对案主的特殊性以及在弥补原有残疾人社会工作缺陷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的工作方式。这种新模式是指在遵循原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宗旨、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之上,改变过去完全以身体健全的人作为工作者的局面,增加部分生活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的残疾人作为工作者,并对其进行社会工作专业的技术培训。这种模式的工作人员包括身体健全的社会工作者和残疾人社会工作者两部分,他们相互协作,相互借鉴,共同为残疾人提供更为完善和全面的服务。这种工作方式相对于原有的残疾人社会工作具有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优势,它对于帮助残疾人群体以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独特的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残疾人社会工作 篇6

社会工作残疾人法律援助方向

作为一门专业技能,沟通技巧在我们生活中,学习中,以至于以后的工作中都是至关重要的,能够掌握好的沟通技巧相当于一座人际交往的桥梁,畅通无阻;好的沟通技巧相当于一个链接你我的交通枢纽,四通八达;好的沟通技巧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更是一种心灵的默契。而这些种种好处,我相信对于我们即将走向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那么,我们对此应该如何理解呢?又该如何做?怎样做呢?先了解一下沟通技巧的一些概念吧!

(1)定义

沟者,构筑管道也;通者,顺畅也。

沟通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是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包括声音语气(比如音乐)、肢体动作(比如手势、舞蹈、武术、体育运动等)是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结合。

(2)沟通的目的沟通的目的是让对方达成行动或理解你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即沟通的品质取决于对方的回应。良好的沟通是要说对方想听的,听对方想说的。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进行有效的编码、解码与反馈。所以,真正的沟通力是100%的责任沟通,不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理解,将“对牛弹琴”沟通责任彻底归于弹琴者。

(3)一些重要的有效沟通技巧

1、正确回应对方的话

谁都不希望说了一大通之后,对方对此无动于衷,面无表情。那样的谈话只会草草结束,无任何建设性的进展,对方也会失去与你沟通的欲望了。

2、注意沟通中的态度

应该以谦虚的态度进行和对方的沟通,无论是否同意对方的意见,都应该给予尊重。在谈话过程中,应保持专业的坐姿,身体前倾,不要后仰,靠在椅子上,那样显得懒散;保持微笑,学会用目光与对方沟通,适时的反馈,令对方觉得你对他的话题很关注;避免一些不礼貌的举止,如不停的看时间,玩弄钢笔,抖脚

等。

3、注意倾听

倾听对方要表达的真实的意思。

4、经常不断地确认沟通信息

很有可能,谈话快结束时,才发现双方考虑的问题、理解的意思出现了重大的偏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为避免这种情况,在沟通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向对方确认求证,明确其所表达的真实意思,所以,“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吗?”、“是这样的吗?”这样的语句是少不了的。

以上便是我所了解的沟通技巧的最基本的概念,那么在我们的工作中,又该如何去理解呢?社会工作残疾人法律援助专业的我们更应该有所注意,在沟通中我们除了要做到以上所说的内容,更应该视情况而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不一样的交流对象,他们大多是身体有缺陷的残疾人,他们和正常人一样,需要被尊重,被理解,认同,但相比而言他们的内心更加脆弱,自尊更强,他们大多与正常人交流少,不自信,因而更不容易沟通和敞开心扉。在处理这样的案例时,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态度,注重平等的概念,亲善友好,热情,我们对待他们的时候应该尊重而不是同情,用真诚取得他们的信赖,真正引导他们说出来自己的想法,解决自身的问题,以致更好的走向社会。

在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时,我选取了一个我们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案例来进行讨论,这是一个发生在法律援助中心的案例。

个案分析

案例背景:杨某,女,22,有先天性听力障碍,某大学服装设计专业毕业; 杨某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女生,很有才华,但因为先天原因她在找工作的时候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一天她拿了一份公司的合同来向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以下便是一位法律援助者和她进行沟通的对话,方式采取,面对面,有手语翻译,部分讲话,用纸笔来交流。

杨某:你好,打扰一下,我们联系过的,我有案例要向你们请教(害怕的表情)法律援助者: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我社这里的法律援助XX,我会尽力帮助你的,让我先了解一下你的情况好吗?(很热情)

杨某:(自我介绍),在谈事情之前,我想问一下,我们很多残疾人的利益得不

到保障,我身边的像我一样的朋友都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有的根本找不到工作,我还侥幸,现在还挑单位的不是,这样做对吗(表情很犹豫,似乎不大信任援助者)

法律援助者:你说的话我明白了,谢谢你对我们的信任,在对你的案例进行分析之前,我们先聊聊天可以吗?别紧张,相信我。(平易近人)

杨某:可以。

法律援助者:你的衣服真漂亮你,是你自己设计的吗?(像朋友一样讲话)杨某:是的,这是我的爱好,谢谢你的夸奖。(惊讶)

法律援助者:(笑笑)没有啊,这是真的呢,你看咱们都是女孩子我当然也喜欢漂亮衣服啊,我相信你以后一定能做一名出色的设计师呢,到时候就轮我来请你啊,别假装识我了呢?(调皮)

杨某:不会的啊,以后你有需要我会帮你啊。(态度平静,开始不紧张)

法律援助者:我可记得呢,对了,其实啊我也认识很多聋人呢,我和他们是朋友,经常一起交流,学习法律呢。

杨某:真的吗?还以为你会看不起我是一名残疾人呢(放下戒心进入谈话)法律援助者:是呀,以前我和我那些聋人朋友认识的时候他们也怕我看不起他们,可是我们后来熟悉了,他们就不怕了,知道我是真心把他们当朋友。我知道当今社会对残疾人还是存在偏见,所以格外理解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杨某:我认识的都是聋人朋友,没有正常人,很高兴你不嫌弃我.。(感动)法律援助者:傻丫头,哪有什么嫌弃不嫌弃的啊,我和你我们都是一样的人,都有尊严,都需要尊重啊,虽然你听力有损伤,可是你别忘了,除了听你什么都可以啊,看现在你不就是一名好的设计者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且国家为残疾人制定了很多保护你们权益的法律法规,你要相信国家,以后你们的待遇会越来越好的,对于你自己而言,法律是以帮助你的要多学习一点知识,懂吗? 杨某:我明白了,谢谢你的鼓励,我要学习法律知识。(感动,点头)法律援助者:你能懂就好,那么,我们现在来讲讲你的事情吧!

杨某:(讲述自己的遭遇)(略)

法律援助者:进行解答(略)

杨某:谢谢你的耐心,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法律援助者:不客气,记得有需要的时候来找我,发短信邮件都可以,祝你好运。杨某:好的,再见。

法律援助者:再见。

在交流过程中,法律援助者个案案主进行了很好的沟通,他们基本建立了和谐而平等的谈话关系,因而进展比较顺利,案主也比较容易向援助者讲述自己的境况,倾诉自己的心声,而他们交流起来就会更容易。对于法律援助者而言,她则比较重视案主的面部表情,心理变化,会运用心理战术,不仅解决了案主的实际问题,更帮助他克服了自卑的心理,使得这次援助活动变得意义更加深远。

当然,在本案中,法律援助者应该做的不止这些,耐心的的倾听求案主的意见,不抢话,不打断,不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引导案主往自己的思维发展,尽量尊重案主,已解决实际问题为己任;在谈到法律术语时遇到案主不懂的应该放慢讲解,尽量用平实的语言,不能只讲枯燥的法律,要结合案例,要使案主能够接受你的语言;在交流过程中,遇到案主卡壳或偏题的现象,要把她引向自己所要研究的话题,解决的案例。一个成功的法律援助者,不仅就和残疾人交往方面,也不仅是仅仅解决单纯的法律问题,而是起到一个普及法律,协残扶弱,声张正义的作用,是沟通与交流技巧的完美结合,是我们最终所要企及的目标。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残疾人法律援助专业的学生,我们在沟通技巧方面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前途任重而道远,相信只要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沟通自然无极限;同时我们也应该善于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在中作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当我们真正工作时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公共管理系094班

08090434

勉玉

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问题研究 篇7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约有8500万残疾人。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非常重视残疾人事业,政府通过立法、制定法律法规等方式来保障和维护残疾人的利益,从而促进残疾人福利体系的构建。2014年,政府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使751.5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服务。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康复机构6914个,其中残联系统康复机构2622个;康复机构在岗人员总数达到23.36万,其中业务人员16.0万,管理人员3.05万,其他人员4.31万。我国在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制定了相关福利政策规定,其中包括社会救助与临时救助、国家采取物资救助、金钱救助为残疾人提供一些生活必需品,来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态。在特殊情况下,国家通过临时救助解决一些突发状况,采取应急措施来保障残疾人的权益;成立残疾人收养机构,政府提倡成立残疾人收养机构以及残疾人福利院等机构,让那些无家可归和被抛弃的、生活无法自理的残疾人有容身之处,解决生活的温饱问题。

我国著名学者周沛认为,我国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应该是属于“预防”类型,将一切都打好提前量,防患于未然,这种思想有利于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的完善,能够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为残疾人的生活提供坚实的基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从而不得不在“事后”进行处理。因此,“事后”保障也是十分重要的,与“事前”保障同样都是残疾人社会福利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残疾人生活补助金额不足

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决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从各地先行先试情况看,多数省份生活补贴为每人每月50元,最高的省份达到每人每月700多元;多数省份护理补贴为每人每月50元或100元,最高的省份达到每人每月300元。这与此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残疾人生活补助资金仍显不足,许多残疾人的生活能力比较差,一些重度残疾人甚至没有生活自理能力,而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又非常快,因此每月50元、最高700元的生活补贴对于残疾人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二)我国残疾人教育保障体系不健全

当前,我国残疾人教育保障体系不完善、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少,导致我国接受教育的残疾人的数量少之又少。有很多地方教育部门并不将残疾人的教育问题视为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造成了残疾人教育工作缺乏管理导向,没有正确的引导。图1反映了我国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数量,与总人数将近8500万的数量相比,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情况依旧不是很乐观。

(三)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范围小

一直以来,国家对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一直非常重视,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通过立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等相关法律来保障残疾人的利益,为残疾人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我国的残疾人就业福利保障范围小,我国大多数的政策规定都是保障持有证件的残疾人,而我国有很大一部分的残疾人是没有证件的,对这一部分人提供法律保障以及政策支持是十分必要的。

(四)我国残疾人医疗与康复保障体系不健全

我国对残疾人医疗保障方面还是极其重视的,制定了相关政策来提高残疾人的医疗保障水平,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水平还是很低,医疗水平也比较低下。因此,我国的相关医疗社会福利也远远不如发达国家。我国的医疗水平以及出院后的康复措施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如医护人员数量少、康复设施不齐全、指导开展康复训练的人员缺乏、不能及时为残疾人提供心理支持服务等等问题,最终导致我国大多数的残疾人不能得到完全的康复,同时也体现出我国医疗与康复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图2显示了我国残疾人2015年康复机构的数量,图3显示了我国2015年为残疾人提供医疗服务的人员数量。与此前相比,我国的残疾人康复机构数量以及相关服务人员数量已经大大增加,但是与我国残疾人口总基数相比,其数量依然不够。

三、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社区对残疾人的生活保障、文化生活的重视程度不够

社区平时经常忙于自己的日常工作,而忽视了残疾人的生活保障以及业余生活,社区对其的投资也是少之又少,如资金补助、物质补助等。此外,现在社区工作人员的老龄化程度比较严重,大多数都是一些即将退休的老年人,他们对举办残疾人文化活动并不是十分专业。专业文化工作者的缺乏,导致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针对残疾人的特殊性及残疾类型的多样性不足。

(二)残疾人教育保障基础不是十分雄厚

近年来,我国残疾人的教育事业不断地进步,但是我国的残疾人教育保障政策、学校的教育设施仍然存在不足的情况。很多高智商的优秀学生,却因为其自身的残疾而被高校拒之门外,从而不能走进学校的大门。此外,一些聋哑学生,学校不能够及时提供残疾人教学专用助听器以及残疾人无障碍专用通道等,这使残疾学生的学习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大大影响了其学习效率。目前,高校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仍需要加强,建立无障碍的建筑设施和实验设备的学校并不多见。政府应加大对残疾人教育事业的投资,为残疾学生提供教育保障的基础。

(三)残疾人就业保障政策没有深入到企业内部

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表明,就业政策的不完善性、公共财政对残疾人就业保障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是造成残疾人就业水平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残疾人就业现状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大多数的企业不愿意将残疾人录用为自己单位的员工。他们认为,残疾人为公司带来的效益小,且付出的成本大。当其还未到企业进行面试,就已被公司拒之门外;残疾人在工作时受到老板以及同事的歧视,他们往往承受不了这种心理压力,最终选择辞职回家。这些问题都是由于我国就业保障政策的不完善性所造成的,政府应扩大残疾人就业保障的范围,并将这种保障深入到企业内部,从而缓解我国残疾人就业的压力。

(四)我国医疗水平比较低,残疾人医疗资源配置不充分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有医疗卫生水平仍然比较低下,政府对于残疾人医疗方面的投入也较少,这些都不利于我国残疾人医疗事业的发展。从而导致医疗资源的缺乏、资源不能够得到充分的配置、医院不能及时提供康复保健设施。从而造成很多残疾人得不到医疗康复保障,康复费用过高,家庭承担不起医药费等问题。

四、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增加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补助金,转变残疾观念

残疾人由于身体和心理上的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导致其生活水平低下。然而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补助金比较少,为了缓解残疾人的生活压力,政府应加大残疾人生活保障的投资、增加补贴金额,从而提高其生活水平,减轻生活负担,使其生活状态和普通人一样,变得丰富多彩。此外,为了让残疾人福利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需要人们的观念发生转变。原来的残疾观认为,残疾人对于社会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是没有效益的,他们只会为社会增加负担和带来麻烦,社会中的很多人对他们选择了无视,甚至对其表示歧视,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这无疑会给残疾人带来“第二次”伤害。身心上的残疾,可能是外因或是内因造成的,这已经给残疾人的心灵带来了严重的创伤,再加上周围人态度上的冷漠、歧视、甚至嗤之以鼻,足以给他们带来“第二次”伤害。因此,人们一定要转变残疾观念,他们中也有很多文学的缔造者、艺术的天才,也是人类社会一笔宝贵的财富,社会应对残疾人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和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二)为残疾人提供专业院校,加大其教育事业的投入

教育是残疾人应该享有的权利,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现阶段,大多数的残疾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去学校读书,从而造成了我国残疾人受教育率极其低下。教育是社会的重中之重,如果不接受教育,就会影响其将来就业的能力,进而丧失了生存的能力,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因此,为了提高教育率提出如下建议。

1.提供残疾人专业院校,许多残疾人和正常院校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可能会遭到歧视,从而心理受到创伤,时间久了,功课也可能会出现“跟不上进度”的情况。因此,应该建立专业院校,他们就会减少出现这种自卑心理。

2.加大残疾人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政府应鼓励社会为其提供物质帮助,资金帮助和精神帮助,完善教育保障设施,并适当的给家庭困难的学生减免学杂费,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尽可能地使残疾人都能够走进学校的大门。

(三)增加残疾人就业岗位

就业是民生之本,政府应该为残疾人提供更多进入工作岗位的机会;加大就业方面的资金投入;增加岗位设置,为其在网上设置专门的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站,加大其宣传力度,并将岗位就业信息适时发在网上,增加其岗前学习课程,促进他们的自我人生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

(四)完善我国残疾人医疗与康复的保健措施

政府应该设立残疾人定点医院。残疾人进行医疗诊断以及康复保健都到指定医院去进行治疗,同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加大医院康复设施的投入,引进一批先进的医疗器械,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要培养一支专门照顾残疾人的专业性人才,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养,从而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使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能够得到康复。

综上所述,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应作为我国工作的重点,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平相处,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互相关心、没有歧视、没有憎恶;也体现了人与经济、政治、文化的逐渐融合,残疾人接受教育,提高了他们自身的文化修养,进而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带动政治的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凝聚中国力量,构筑“中国梦”。

摘要:残疾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对残疾人提供关怀和照顾是全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残疾人提供社会福利是必须和必要的,然而,我国的残疾人福利体系并不是十分健全。本文分析了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中存在的诸如生活保障水平低、教育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保障内容范围小、医疗与康复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从生活保障、教育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与卫生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农村残疾人就业社会支持体系研究 篇8

关键词:农村残疾人;就业;社会支持体系

中图分类号:C913.69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农村残疾人有6225万,占农村总人口的6.95%,占残疾人口的75.04%\[1\]。在该群体中,主要以中度、轻度残疾等级为主,大部分均具备劳动能力\[2\]。促进该群体就业,是其回归社会、提升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手段,更是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及彰显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表现。但是,目前该群体仍处于就业率低、就业层次低和就业机会匮乏的困境中。

目前,国内研究者们对促进农村残疾人就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能力心智提升的个体主义视角。如,促进残疾人自我觉醒\[3\],采取残疾人组合就业新模式\[4\];二是社会政策完善的整体主义视角。如,就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城乡统一的就业优惠政策和促进转移就业\[5\]。又如,完善就业政策与法规、就业促进与保护政策,完善资金扶持、税费减免、专产专营等政策措施\[6\]。检视以上研究可知,现有研究对问题的审视并不全面,并未对农村残疾人就业促进政策整体布局进行阐述,即未对该群体就业促进的提供主体、内容和方式等进行明确清晰的界定与论述。可以说,现有对农村残疾人就业促进措施的研究是不够深入与全面的。 综上所述,关于加强对农村残疾人就业促进政策整体布局的研究意义重大。

二、农村残疾人就业社会支持的脆弱性

社会支持这一术语的内涵丰富,国内外对其并没有统一的界定,目前,研究者们的界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认为其是一种社会互动产生的帮助关系。如“社会支持是个体接近和利用其他个体、较大社团的可能性,或者是个体之间、个体与社团之间的依存关系” \[7\]。第二,认为其是一种助人行为。如,“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8\]第三,认为其是一种社会资源。如,“社会支持是意识到的或实际的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提供的工具性或表达性的资源”。\[9\]综上所述,对社会支持这一术语界定的多样性,恰恰说明其是一个具有多元复合结构的概念。其内涵既包含社会结构的因素,又包含个体内在的认知因素;既要反映个体与初级群体的互动关系,又要反映其与不同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等次级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

由此,我们可将“社会支持”定义为:一种受助者意识到的能够扶持、帮助、促进其走出困境,满足其某方面需要的资源。而社会支持体系则是社会结构对受助者的社会支持向度、力度、广度和契合度的一种复合结构,是受助者感受到的社会结构对其提供帮助的整体水平,是以受助者为中心,由为其提供各种社会支持的不同层面支持主体所组成的支持系统,从构成要素来看,主要包括主体、内容和方式等三方面。

社会支持的视域为分析农村残疾人就业困境提供了参考框架。基于该视域的基本假设,社会支持的脆弱是农村残疾人就业困境的重要成因。因而,需从社会支持主体、内容与方式等方面对农村残疾人就业社会支持的整体状况进行探究。

为提高研究信度,笔者以武汉城市圈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农村残疾人就业社会支持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多段抽样,从武汉周边的孝南、黄陂、赤壁、潜江、红安等13个县市区选取了305名有劳动能力的农村残疾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53份;同时对部分农村残疾人及其家人、村(社区)委会干部进行了结构式访谈。目前,农村残疾人就业的社会支持的脆弱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正式社会支持主体的缺位

社会支持的主体即社会支持的施者。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社会支持的主体应包括由初级群体形成的非正式支持和由次级群体形成的正式支持。具体而言,则包括家庭成员、社区、社会团体和政府等。

关于农村残疾人就业社会支持主体,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有146人和93人表示家人和亲属为其直接找过工作,占58.2%和37.8%,而残联工作人员、村委会干部和慈善团体(含志愿者)分别仅占4.8%、9.6%和1.6%。同时,在对就业信息来源调查中得知,就业信息来源于政府、社区、社会团体(残联、公益组织)等的仅占18.3%,来源于社会传媒(互联网、报纸、电视等)的仅占11.4%,两者加起来不到三成。而来源于家庭、亲人、熟人介绍的比例最大,达到七成。这表明,农村残疾人就业社会支持的主体以非正式支持为主,而正式支持主体基本处于缺位状态。

(二)社会支持内容的匮乏与不契合

社会支持内容是联结社会支持主体与客体的纽带,也是架设在社会支持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桥梁。社会支持主体提供的社会支持能否准确达致客体,有两个影响因素,一是社会支持是否实际存在,二是社会支持对于客体来说是否有价值,即是否能满足其需要。因此,对社会支持内容的探讨,除了考虑社会支持内容本身,还应注意提供与满足的契合性,后者也是衡量社会支持效果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首先,关于就业安置问题。调查显示,只有36人接受过就业安置,仅占14.2%,结果一目了然,农村残疾人未能真正得到过就业安置。而在访谈中得知,少量的就业安置机会也主要是村中有入驻企业,村委会通过与企业的协商或通过厂房租金优惠而获得的就业机会。其次,在就业需求的调查中,目前,其最需要的就业支持是就业培训、就业信息与心理支持。在调查数据中,这三者排在了就业支持需求的前三位,分别占81.5%、74.4%和58.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对其实际获得就业支持的调查中,有231人没有参加过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比例高达91.3%。同时,仅有 5.5%的被调查者获得初中级职业证书。在就业信息的服务方面,也几乎是由非正式支持主体提供。而在心理支持方面,90.3%的被调查者认为主要是家人鼓励其就业和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关于工作性质的倾向问题,被调查者中愿意在家从事手工业和工艺活和想在村里或镇上开个小店或摆个小摊的,分别占到总数的32.9%和39.4%。这说明,与城市残疾人不同,农村残疾人更愿意在家从事手工业劳动或个体经营。从事手工业劳动和个体经营需要资金和就业项目的支持,而调查数据显示,仅有5位被调查者得到过政府资金和配套的就业创业项目方面的支持。

综上所述,就完善的就业社会支持体系而言,就业支持的内容是多元的,既包括工具性的,也包括表达性的,同时应是契合性的。从以上实证研究结果可知,农村残疾人就业支持的内容是匮乏的,且是非契合性的,未能满足客体的就业需求。

(三)社会支持方式的行政性和非专业性

社会支持方式是社会支持主体将社会支持予以客体的手段,是社会支持主体对客体进行支持的运行机制。即社会支持主体 “是如何”对客体予以社会支持的。不同支持主体对客体提供支持的方式是不同的。

在正式支持层面,目前我国政府、社会组织的正式社会支持主要存在“政府提供服务”的传统模式与“政府购买服务”的新兴模式。在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我国政府对弱势群体就业社会支持的提供方式主要是 “政府提供服务”模式,是以行政性的支持为主,具有笼统性、救济性与浅表性的特点。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村残疾人的就业支持方式更是如此。政府的就业扶持的相关政策措施通过残联干部、福利行政人员与村(社区)干部直接提供。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所有访谈过的村干部中,没有一名谈及有社会工作机构或非政府组织为村里的残疾人提供过专业的就业服务,主要是其在政府政策范围内或配合当地残联干部,提供一些就业登记服务,就业信息发布等。调查数据显示,在家庭以外的社会支持中,也只有村干部和残联为其就业提供过支持。

在非正式支持层面,在家庭支持的方式上,农村残疾人的家庭成员与亲属为其提供的就业支持是直接性的,以直接找工作和提供就业信息为主。在社区支持的实证研究中,目前,农村残疾人及其家庭并未形成“互帮互助”的局面,涉及相关内容的三个问题回答表示肯定的均不到半成。而访谈内容印证了这一点,残疾人的家庭成员和村干部均表示并未组织残疾人及其家庭在就业方面进行相互扶持。

综上所述,通过对社会支持的主体、内容与方式三方面对农村残疾人就业社会支持的整体水平进行的考察,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农村残疾人就业的社会支持十分脆弱,就业社会支持体系处于较低水平。

三、农村残疾人就业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

由于传统福利模式的消退,面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严重不足,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无序等结构性张力的影响,中国的残疾人仍然处于社会保障严重缺失的阶段 \[10\]。这就意味着在短时期内,政府难以对农村残疾人就业实行统一而完备的服务政策,因此,要改善其就业状况,就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以调动社会各界的资源。如上所述,目前农村残疾人就业社会支持脆弱,若从提升农村残疾人就业社会支持体系整体水平的层面进行探讨,就需从支持的主体、内容与方式三个维度加以调整或重构。

(一)建立政府为主导,家庭为基础,多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支持主体系统

1. 突出政府在农村残疾人就业支持上的主导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政府要加强各类公共服务的提供。目前,我国政府职能转移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此过程中,政府将更多地充当政策制定者和监督评估者的角色,而弱化“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因此,对于农村残疾人就业服务的提供来说,政府应从原有的“服务提供者”向“政策制定者”和“监督评估者”转变。作为“政策制定者”,政府应从宏观政策层面制定扶持农村残疾人就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阐明农村残疾人就业服务的基本理念、原则和目标。同时,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出具体的农村残疾人就业服务政策。作为“监督评估者”,政府定期应负责监督评估各种就业服务的实施进程和效率。

2. 继续巩固和加强家庭在农村残疾人就业支持中的基础性作用。在目前我国社会结构中,特别是在农村社会结构中,家庭的支持作用仍是基础性的。因此,在就业扶持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上,应充分考虑农村残疾人家庭对其就业支持的基础作用,对其予以继续巩固和加强。对于农村残疾人的家庭成员,可通过各种培训和资金支持,提升其扶持和照顾残疾家人的能力,保障其家庭生活质量的提升。

3. 鼓励各种社会组织的参与和介入。各种社会组织是社会支持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包括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在体制创新背景下,引入政府和家庭以外的第三方力量参与和介入到农村残疾人就业扶持中是十分必要和切实可行的。在我国传统的就业扶持模式中,笼统性与非专业性导致了政策实施效率的锐减,其本质是支持主体意愿与客体需求的错位与断裂。因此,要弥合这种错位与断裂,一个重要的桥梁就是第三方力量的参与和介入。这些社会组织可以是营利性的,比如企业、就业中介机构,也可以是非营利性的,如社工机构、义工组织等。它们都可以共同参与和介入到农村残疾人的就业服务中来。

4. 积极培育社区内部的互助力量。社区成员的互助支持是社会支持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实质是一种“社区照顾”,通过社区内部成员的互助以提升福利状态。目前,“社区互助模式”已经在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群体中开展,该模式也可运用于农村残疾人的就业扶持中。如前所述,有学者提出了农村残疾人“组合式”就业模式,而在同一农村社区中,该模式会更加适用,毕竟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农村残疾人的活动范围是受限的。同时,组合模式在同一社区中可不仅仅限于两两组合,还可形成一个多类型残疾人共同组合的互助小组。该小组不仅在工作中可相互合作,而且还承担着为农村残疾人提供心理支持和增加社会参与度的潜功能。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内,培育社区内部的互助力量也应是发展多主体农村残疾人就业社会支持体系的一个重要层面。

(二)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支持内容

基于多主体的社会支持,农村残疾人就业支持内容应是多维度、多层次的,服务内容的提供应参考影响其就业的能力、心理和社会因素。

1. 就业能力的提升。在以往研究中,诸多研究者提出的农村残疾人就业分类培训制度,主要是根据不同的残疾类型对农村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而完善的农村残疾人技能培训制度并非是单维的,而应是多维的。第一,分类与组合培训相结合。在农村残疾人就业分类培训不仅可根据残疾类型进行分类,还可根据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就业需求等进行分类。同时,还应进行组合培训,组合形式包括村互助就业小组组合,生产线流程的组合,异残组合和残健组合,等等。第二,培训内容的多样性。传统的农村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往往只涉及第一、二产业,而随着电子商务与社会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对农村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可扩展至第三产业的各个领域,比如电子商务、家电机修、家政服务、烹饪等。第三,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考虑到农村残疾人的实际困难与需求,培训形式可采取定期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以县城为基本区域,以乡镇为基本单位,定期开设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班,为不同就业能力及残疾类型的农村残疾人进行有针对性和契合性的就业培训服务,同时,对行动不便或因其它原因无法集中的农村残疾人可不定期地进行分散上门培训。

2. 就业资源的整合。农村残疾人作为一个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参与度低,社会融入困难。因此,就业信息的闭塞和就业机会的匮乏是其就业困难的重要因素。因此,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整合各种就业资源显得尤为重要。第一,建立农村残疾人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起某一区域半径内的就业信息资源库。比如,该平台可使农村残疾人的个人就业档案,如不同就业需求、就业能力、工资要求等和平台上的就业信息进行匹配,实现残疾人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再比如,该平台可发布各种创业项目、小额信贷经营项目、加盟连锁经营项目等,可使农村残疾人及其家人及时了解相关创业信息;同时,该平台还可发布政府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相关政策,使农村残疾人能及时了解和把握政府的各种政策动态。第二,调动入驻企业的积极性,开发就业岗位。目前,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诸多农村社区拥有了入驻企业。当地村(社区)委会可充分调动入驻企业的积极性,积极落实按比例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将村里的残疾人就地转移到企业中。同时,鼓励企业开发残疾人就业岗位,并根据入驻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状况给予租金、厂房租用年限等多方面优惠。第三,整合当地的社工和义工资源。目前,我国专业社工机构已蓬勃发展,义工组织在城市中已日趋成熟,因此,整合当地的社工与义工资源参与到农村残疾人就业服务领域是一种新尝试。专业社工或义工可作为资源的联系人、组织者和倡导者,可广泛联系当地的爱心人士、爱心企业或创业成功的残疾人士,积极为农村残疾人寻找就业岗位或创业项目。

3. 心理支持的提供。布迪厄认为,“场域与惯习的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制约关系,二是建构关系,实践理论要同时考虑外在性的内在化和内在性的外在化的双重过程” \[11\]。对于农村残疾人就业困境而言,其存在方式是场域与惯习互构的双重存在。农村残疾人就业困境,既是场域(社会结构)的存在,同时也是惯习(心理结构)的存在。因此,要改变就业困境在其认知层面的建构,为农村残疾人就业提供心理支持显得尤为重要,需要从两层面去实践。第一,对农村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和村干部进行心理咨询培训。在农村社区中,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残疾人是受到歧视的,这导致了其自我价值感低,对就业缺乏主动性。因此,鼓励其对生活重拾信心,提高其自我价值感十分重要。对农村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村干部进行专业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是有效给予残疾人心理支持的重要手段。第二,利用榜样的“示范”效应。参照群体的鼓励与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对此,农村残疾人就业的心理支持可充分利用榜样的“示范”效应。比如,邀请就业创业成功残疾人作报告,或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的形式,谈自己的就业创业经历,鼓励其恢复生活勇气,重塑就业信心。这样的榜样“示范”效应是为农村残疾人就业提供心理支持的有效途径。

(三)采取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承接,多主体传达的就业支持方式

在内地,残障群体社会支持服务主要依靠政府、残联、工青妇组织及工作单位,残障群体社会支持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并以政府为主体的服务体系。内地的残障群体社会支持方式是政府提供服务为主\[1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政府购买服务是政府职能转移的必然趋势,更是有效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与效率的必然选择。在就业服务的购买方式上,残联和各相关政府部门可将农村残疾人就业服务的各项政策措施转化分解为就业服务项目,以政府招标的形式向社会购买。参与的社会组织可涵盖各种类型和层次,包括就业中介服务机构、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义工组织、职业培训学校、福利企业,等等。这样,各类有能力承接就业服务项目的社会组织就成为政府服务的承接者。在社会组织将社会服务传达至农村残疾人时,还应充分考虑中国农村社会现实与残疾人群的特殊性,在服务提供方式上,除直接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外,还可充分利用家庭自助与社区互助的提供方式,通过血缘关系或地缘关系来提供就业支持。对此,在就业服务的提供方式上,应继续加强与巩固家庭成员对其就业的自助。如在具体内容上,可将残疾人家庭作为就业服务的基本单位,在小额贷款、创业项目、减免税收、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残疾人家庭一定的倾斜与优惠。另外,利用地缘关系形成的村民互助方式也是农村残疾人就业支持的提供方式之一,比如,可在一个村或周边几个村内组建残疾人就业互助小组,组合就业小组等。

四、结语

就业是残疾人回归社会的首要途径。目前农村残疾人群体在就业上呈现出双重弱势性。对该群体就业进行持续关注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更是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在体制创新的背景下,应积极推进农村残疾人就业社会支持体系的创新与完善。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应建构起一个“多维多层”的复合型农村残疾人就业社会支持体系。该体系的构建应以政府为主导,残疾人家庭为基础,促进各种社会组织与社区力量的积极参与和介入,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承接、多主体传达的服务提供方式,为农村残疾人提供就业能力提升、就业资源整合和就业心理支持等全方位的就业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1\]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手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22.

\[2\]杜鹏,孙鹃娟,和红,尹尚菁.中国农村残疾人状况及政策建议\[J\].人口与经济,2009(2):915.

\[3\]卓彩琴,李颖奕.农村残疾人就业排斥及对策探讨:以广州市农村残疾人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9 (5):98101.

\[4\]高理想,罗遐.影响农村残疾人就业的内部因素分析:基于安徽省5个县数据的实证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3 (7):108111.

\[5\]毛小平.内地与香港:残疾人社会支持比较\[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2):4147.

\[6\]姜向群,胡立瑗,山娜.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状况及社会保障需求\[J\].人口学刊,2011 (3):5360.

\[7\]丁锦红,王净.在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14116.

\[8\]陈成文,潘泽泉.论社会支持的社会学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2531.

\[9\] 张文宏,陆丹青.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J\].社会学研究,1999 (3):14-19,2226.

\[10\]郑功成.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 (1):29.

\[11\]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58159.

上一篇:从东江调水后契爷石水库的水质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下一篇:对不起谢谢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