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质量管理点的设置和质量预控措施

2024-08-30

钢筋工程质量管理点的设置和质量预控措施(共8篇)

钢筋工程质量管理点的设置和质量预控措施 篇1

钢筋工程质量管理点的设置和质量预控措施

1、质量管理点的设置:

包括钢筋品种和质量;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接头位置、弯钩朝向;

焊接质量;预留洞孔及预埋件规格、数量、尺寸、位置;钢筋位移;钢筋保护层厚度及绑扎质量。

2、预控措施:

应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及试验报告,必须保证材料指标的稳定;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熟悉施工规范要求和基本常识;认真执行工艺标准,严格按技术交底要求施工;严格按照图纸和配料单下料和施工,弯钩朝向应正确;施工前应预先弹线,检查基层的上道工序质量,加强工序的自检和交接检查;对使用工具经常检测和调整,并检查焊接人员有无上岗证;正式施焊前须按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试验,同时检查焊条、焊剂的质量,焊剂必须烘干;对倾斜过大的钢筋端头要切除,焊后夹具不宜过早放松,根据钢筋直径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通电时间;每批钢筋焊完后,按规定取样进行力学试验和检查焊接外观质量。

3、相关人员的质量保证措施:

技术人员出具复试报告和作业指导书,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在施工中监督执行情况,把住翻样质量关;材料人员必须出具出厂质量证明,材料入场必须检查有无腐蚀和变形,并查对数量和尺寸;质检员要跟班检查质量,监督班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住质量关;工长监督施工,合理安排人力,协调各工种的配合;操作人员应按作业指导书精心施工,技术交底要求做好自检。

4、成品保护措施:

设专人看护,严禁踩踏和污染成品,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护和修整钢筋,焊接前配备看火人员和灭火设备。

5、做好管理点的质量记录。

钢筋工程质量管理点的设置和质量预控措施 篇2

(一) 抹灰工程防开裂措施

1、抹灰前应将基层表面的砂浆残渣、隔离剂油污等污物清理干净。墙面应浇水湿润, 基层墙面浇水程度与施工季节、气候和室内外操作环境有关, 应根据实际情况掌握。

2、不同基层材料相接处, 应铺钉金属网, 金属网与墙面搭接宽度每边不少于10cm。

3、严格控制基层垂直、平整度, 确保抹灰厚度均匀一致, 如抹灰厚度较厚时, 应挂钢丝网分层抹灰, 每次抹灰厚度控制在8~10cm为宜。

4、底层抹灰砂浆应与中层抹灰砂浆配合比基本相同, 抹灰砂浆应具有良好和易性, 且具有一定黏结强度。

(二) 箱体背面及四周抹灰防开裂措施

1、箱体背面及周边基层刷界面剂, 箱体背面满挂钢丝网, 把钢丝网与基层、钢钉固定好。钢丝网与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少于200mm。箱体洞口外200mm处先抹灰应留直槎。

2、箱体四周与墙体的空隙≥30mm.要浇水湿润, 用细砂石土填塞密实, 不可造成箱体变形, 并及时养护。

3、其他同抹灰工程防开裂措施

(三) 安装管线剔槽部位防开裂措施

1、管线安装切槽在大面积抹灰之前完成, 槽宽、槽深应适宜。

2、切槽方向及位置要正确, 不得随意切横槽。

3、槽内浇水湿润后用细石混凝土灌实待凝结后, 挂网片同墙体大面积抹灰。

4、其他同抹灰工程防开裂措施。

(四) 窗口四周及窗台防开裂措施

1、基层要求清理干净, 窗口顶及侧面一定要湿润。

2、窗口四周抹灰要分层, 内外抹灰不允许在窗口处分界, 严禁撒干水泥面抹平。

3、上、下窗口偏移较大者应分层抹砂浆或混凝土, 并加钉钢丝网。

4、窗上口滴水线, 截水口, 窗台排水坡度要正确。

5、其他同抹灰工程防开裂措施。

(五) 施工洞口防开裂措施

1、施工洞口补砌7d后, 先将空隙用加膨胀剂的干硬性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嵌填密度, 再进行洞口抹灰。

2、施工洞口外200mm处旧抹灰层应留直槎, 洞口抹灰前要浇水润湿。

3、施工洞口整个应满钉钢丝网, 固定牢固, 四周超过洞口外边200mm。

4、其他同抹灰工程防开裂措施。

二、现浇板防开裂措施

1、我区现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不允许现场搅拌, 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时, 严禁在运输及泵道过程中掺水。

2、商品混凝土进场时, 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高层住宅不应大于180mm, 其他住宅不应大于150mm。混凝土振捣必须密实, 严禁过振和漏振。在振捣过程中, 振捣棒应离模板10cm左右, 不可振捣模板。

3、施工中对钢筋排列绑扎和保护层尺寸控制必须符合图纸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并采取措施, 严禁人为踩踏。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绑扎完的梁、板钢筋, 要设置钢筋凳, 上铺脚手板作为人行通道, 防止板的负弯矩筋被踩下移, 以及受力构件配筋位置变化而改变受力构件结构。设计时应尽量使用细钢筋密布达到最佳抗裂效果。

4、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 不允许继续施工, 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 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 堆放重物。

5、模板支设完毕后, 严禁在模板上集中堆放施工荷载, 要分散堆放;拆模时严禁把模板集中堆放于楼板上。

浅析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篇3

【关键词】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

钢筋工程是钢筋混凝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钢筋施工是保证钢筋混凝土质量的重要途径。钢筋工程的施工包括配料、加工、绑扎、安装等实施过程,在建筑施工中,要确保钢筋工程质量,必须加强以下方面的质量控制。

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主要受力材料,钢筋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和安全。按国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钢筋原材料进场检查验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钢筋进场时,应该将钢筋出厂质保资料即材质单原件(复印件应有原件保存单位公章)与钢筋炉批号铭牌相对照,看是否相符。注意每一捆钢筋均应有铭牌,还要注意出厂质保资料上的数量是否大于进场数量,否则应不予进场,从而杜绝伪劣钢筋进场用上工程。

(二)钢筋进场后,取样员应及时在见证员的监督下按取样要求进行取样送检。钢筋按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炉号、每批重量不大于60t取一组。取样后应及时封存送有关检测单位进行力学性能检测,进口钢材及对材质单有疑义的,还要做化学分析检测。待钢筋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检测未有结果前不得使用。

二、对钢筋加工的质量控制

施工人员往往不重视对钢筋加工过程的控制,而是等到钢筋现场安装完成后,方对钢筋加工的质量进行验收,因此往往出现由于钢筋加工不符合要求,造成返工,这样不但造成浪费而且影响进度,对工期非常不利。因此,钢筋加工应有样品,待样品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钢筋加工。在加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经常深入钢筋加工现场了解钢筋加工质量,并注意检查以下项目:

(一)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HPB235级钢筋末端应做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当设计要求末端作135°弯钩时,HRB235级和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二)箍筋加工的控制

1、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除了注意检查弯钩的弯弧内直径外,尚应注意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具体要求,一般结构不宜小于5d;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不应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

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应为135°。

3、当钢筋调直采用冷拉方法时,应严格控制冷拉率,对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和RRH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4、在钢筋加工过程中,如果发现钢筋脆断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技术人员应特别关注,并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三、对钢筋连接的质量控制

钢筋连接是指钢筋接头的连接,其方法有绑扎连接、焊接和机械连接。钢筋绑扎连接中,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及接头位置要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4-2002)的相关规定。下面主要论述焊接的质量控制:

钢筋焊接方面钢筋焊接形式有很多种,施工中主要有: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电阻点焊。

从事钢筋焊接施工的焊工必须持有焊工考试合格证,才能上岗操作。在工程开工正式焊接之前,参与该项施焊的焊工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试验结果应符合质量检验与验收时的要求。操作人员要严格按各种不同类型的操作规程操作。钢筋点弧焊、电渣压力焊、闪光对焊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根据钢筋牌号、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正确选择焊条、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特别是焊条的选用。(2)焊接时,不得烧伤主筋。(3)焊接地线与钢筋应接触紧密。(4)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平整光滑不得有凸凹或焊瘤,焊缝余高应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5)检查焊接长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焊接接头区域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6)检查焊接件是否有夹渣、气泡等缺陷,如果缺陷严重,应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安装并要求改善焊接工艺,消除不良现象。(7)在环境温度低于-5℃条件下施焊时,宜增大焊接电流,减低焊接速度。帮条焊或搭接焊时,第一层应从中间引弧,向两端施焊,以后各层控温施焊,层间温度控制在150~350℃间,多层施焊时,可采用回火焊道施焊。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宜进行各种焊接。在现场进行施焊,当风速超过7.9/s(四级风)时,应采取挡风措施。(8)电渣压力焊只是适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中竖向或斜向(倾斜度在25°范围内)钢筋的连接,不得在竖向焊接后用于梁、板等构件中作水平钢筋用。(9)选择合适的调伸长度、烧化流量、预煅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这是焊接成败的关键,作为施工技术人员应重点控制。

四、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验收方法的控制

钢筋工程质量检查的目的是掌握质量动态,发现质量隐患。要按照工程质量检查的依据、内容和质量标准,采取直观检查、实测检查、仪器测试等方法,使质量检查工作贯穿于钢筋施工全过程。

钢筋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在浇注混凝土前应对钢筋及预埋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按规定做好隐蔽工程记录,以便查验。其主要内容包括: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是否正确,特别注意检查负弯矩钢筋的位置;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是否符合规定;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及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要检查钢筋骨架或网片是否牢固,有无变形、松脱和开焊等。

五、结语

钢筋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是重点中的重点,是建筑物能够良好运行的关键。但只要我们管理人员认真学习,不断总结,严格管理,层层把关,这些质量问题就容易消除,就一定能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B50204-2002.

[2]王世兰.建筑钢筋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工程施工,2006.

[3]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组织编写.建设工程质量控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郑州交通学院)

钢筋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篇4

1)为保证钢筋材料,工程所用的钢筋品种、性能和质量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进入现场必须有厂方提供的质量证明书。

2)加工后的钢筋须经质检人员抽样检查,是否满足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钢筋焊接所用的材料、机械设备、作业条件必须符合标准的规定。钢筋对焊完毕后,要对全部焊缝进行外观检查。

4)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坚持“七不准”原则,具体如下:(1)混凝土接槎未清到露出石子,不准绑扎钢筋;(2)钢筋污染未清理干净,不准绑扎钢筋;(3)放线工未弹线或弹线不准确,不准绑扎钢筋;(4)未检查钢筋定位情况,不准绑扎钢筋;

(5)未检查钢筋偏位或校正不合格,不准绑扎钢筋;(6)未检查钢筋接头质量或检查不合格,不准绑扎钢筋;(7)钢筋接头错开长度或接头位置不合格,不准绑扎钢筋。5)在钢筋验收时,坚持“五不验”原则,具体如下:(1)钢筋绑扎或安装未完成不验收;(2)钢筋定位措施不到位不验收;(3)钢筋保护层垫块不符合要求不验收;(4)钢筋偏位校正不符合要求不验收;(5)钢筋绑扎或安装未按技术交底施工不验收。

6)控制钢筋下料成型。为保证下料和成型尺寸准确,现场技术人员要亲自到加工现场进行交底,并派专人在加工现场负责监督检查钢筋的加工成型质量,同时加工好的钢筋还要再次经过严格筛选,有效地控制下料成型质量。

7)作为定位措施使用的各种支撑钢筋的加工:钢筋端头一律采用无齿锯切割,不得有“飞边、毛刺”,外露钢筋端头刷防锈漆。

8)竖向梯格筋:根据水平筋间距制作竖向梯格筋,设置间距≯1.2m,以保证钢筋的横平竖直以及墙体截面尺寸和保护层厚度,竖向梯格筋可代替竖向钢筋,但要比设计直径大一规格。层高在4.0m以下时竖向梯格筋在上、中、下设置三个支撑端头,层高每增高1m增设一个支撑,端头用无齿锯切割,并涂刷防锈漆;竖向梯格筋加工后,按墙体厚度分规格码放,并挂牌标识。9)水平梯格筋:根据图纸设计的立筋间距,加工水平梯格筋,固定于墙体顶部,用于控制立筋间距,在墙体及顶板浇筑混凝土前检查水平梯格筋位置,避免虚设。

10)根据柱主筋的规格和间距设置内、外定位箍筋框,控制钢筋位移。11)箍筋加工要求:加工标准挂牌于现场,加工前有详细的翻样,分别明示于各自加工的钢筋前。箍筋端头应弯成135度弯钩,其平直段相互平行,长短一致,且平直段长度满足10d+5mm。箍筋悬挂于钢管上,利于检查。

12)钢筋绑扎采用样板引路和挂牌制。钢筋绑扎技术交底(详细具体的数字)直接悬挂在操作面,用于指导施工并利于检查。

13)钢筋绑扎时绑扎结向里,将尾丝压向内侧,墙体、柱一律采用八字扣,暗柱四角钢筋用兜扣。水平挂线,竖向吊线,控制垂直度。

14)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垫块采用定型塑料垫块或大理石、混凝土垫块,垫块梅花状布置,间距不大于600mm。控制垫块的验收和绑扎,特别是加强梁底层钢筋保护层垫块的控制工作。在技术交底中进一步明确垫块的绑扎位置。垫块使用前必须经过认真挑选,分规格存放,做好标识,注明规格及使用部位。绑扎时要逐一检查,确保绑扎牢固。

15)用皮数杆控制柱箍筋的位置和间距,并作为绑扎固定检查验收的依据。16)门窗洞口支模时,设置固定门口模板的定位筋,且定位筋焊在附加的U型铁上,不得焊在受力筋上,而U型铁应绑扎在主筋上。

17)钢筋翻样考虑水电、设备等预留洞的位置,尽量不切断钢筋,电盒焊在附加的钢筋上,安装牢固,不得焊在主筋上,且附加钢筋不得焊在受力筋上,而应绑扎在主筋上。

18)加工后的直螺纹锥头应用专用模具检查,直螺纹接头连接后应用力矩扳子检查,合格后做好标识。

19)墙、柱竖筋在浇筑混凝土前套好塑料管保护或用彩布条、塑料条包裹严密,并且在混凝土浇筑时,及时用布或棉丝沾水将被污染的钢筋擦净。

20)坚持两次放线。楼板模板完后进行一次放线,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放线,准确无误后方可浇筑梁板混凝土

21)楼板施工缝位置钢筋定位,用卡茬木方放在两皮钢筋之间和下铁钢筋保护层处,并用钢筋马凳支撑。

22)钢筋绑扎成型后,不准踩踏,尤其是负筋部位;浇筑混凝土时搭设操作马道。振捣棒不准触动钢筋,并设专人随时校正钢筋位置。

2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派专人负责及时调整钢筋的位置,纠正浇筑混凝土所产生的钢筋位移,用湿布及时清理粘在钢筋上的砂浆。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模板的材料选用应符合有关规定。施工前应仔细查阅施工图、有关的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图纸交底会议记录等,绘制好模板排列图,并对操作班组认真进行交底。

2)模板安装必须做到定位正确,支撑牢固,模板平整、垂直。模板缝隙应用海绵条塞好,梁柱等节点间模板连接清晰、固定牢固。由专人负责检查复核。

3)在支模时,坚持“八不准”原则,具体如下:

(1)墙线未验收、模板控制线未弹或弹线不准确不准支模板;(2)钢筋、门窗口模板、预留洞未检查合格不准支模板;(3)模板企口有变形或对拉螺栓不全不准支模板;(4)模板清理不干净、脱模剂未刷不准支模板;(5)墙根未剔凿或剔凿不够不准支模板;(6)门窗、预留洞口未粘贴海绵条不准支模板;

(7)墙体施工钢筋缝绑扎不牢或混凝土剔凿不够不准支模板;(8)水电预埋验收不合格不准支模板。

4)支模完成后,由质量员、技术员会同木工翻样,施工班组长一起对支模质量进行验收,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

(1)构件的断面,柱、板墙的垂直度、标高;(2)扣件和对拉螺栓的紧固情况和数量、间距;(3)斜撑的数量、间距以及支撑是否牢固;

(4)各种预埋件和预留洞的规格、尺寸、固定的情况;(5)模板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5)拆模时必须按后支的模板先拆,先支的模板后拆这样的顺序进行,且不得用力过大,以免损坏混凝土表面和棱角。拆除完的模板要逐块传递下去,不得抛掷。拆下后,及时清理干净。

6)竖向构件吊垂线,梁、墙及悬挑结构采用拉通线的方法,并坚持在浇筑混凝土时不撤线,随时观察模板变形及时调整模板。

7)为解决模板拼缝漏浆的问题,混凝土可浇筑到板底标高+20mm左右,剔掉浮浆后达到控制标高。

8)门窗口角采用角钢活连接,加斜撑,跨度较大的洞口下地锚,洞口暗柱每边各增加三个三边套子用于焊支铁加固模板,并在口模周圈粘厚海绵条。

9)在顶板模板板缝处均设置底楞,模板边均通过刨子找平,拼缝采用“硬拼法”。

10)为保证脱模效果,使用高效水质脱模剂,涂刷时要均匀。

11)高度重视模板拆除后的清理及保养工作,要作为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来对待,设置专人、专用工具对模板进行清理,并将清理模板作为一道工序验收,做到“一磨(用打磨机磨去凸物)、一铲(用铁铲铲去污物)、一擦(用拖布擦洗板面)、一涂(用滚子涂刷脱模剂)”四道工序,尤其是模板的口角处,模板清理合格后,方能涂刷脱模剂,且要均匀,无漏刷。未经清理保养、涂刷隔离剂的模板不能使用。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施工前应根据浇筑的混凝土方量、时间、构件的特点、泵送能力等确定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布料方法,并编制浇筑作业方案。

2)严格执行浇捣令制度。浇捣令签发前,现场应预先作好隐蔽工程验收、技术复核、资料及人员、机械设备、作业环境的检验准备。

3)在浇筑混凝土时,坚持“八不准”原则,具体如下:(1)钢筋、模板未检查合格不准浇筑混凝土;

(2)模板内清理不干净、检查不合格不准浇筑混凝土;(3)施工缝未处理或处理不合格不准浇筑混凝土;(4)未设顶板模板标高控制线不准浇筑混凝土;(5)模板对拉螺栓孔未堵严不准浇筑混凝土;(6)模板拼缝处未用海绵条堵严不准浇筑混凝土;(7)混凝土泵管没有固定稳固不准浇筑混凝土;(8)预拌混凝土不符合要求不准浇筑混凝土。

4)混凝土的浇捣工具一般采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混凝土浇捣应连续进行,每层厚度约450mm,并任其斜向流动,层层推移,必须保证第一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层混凝土浇筑。

5)混凝土结构模板拆除以后,由专职质量员负责从其外观上检查其表面有无麻面、露筋、裂缝、蜂窝、孔洞、爆模、移位等缺陷,发现问题应会同技术员一起制订修补措施后进行施工。

6)竖向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1)制作竖向、水平标尺杆,控制分层浇筑厚度和振捣棒移动间距,浇筑前先用铁铲铺50㎜同配比减石子砂浆。

(2)振捣要均匀,每层振捣时振捣棒要插入下层混凝土。不得振捣钢筋和模板,振捣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遇到门窗洞口时振捣棒要距离洞口30cm以上,并且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洞口模板变形。

(3)混凝土施工缝浮浆处理作为一道工序进行,弹出剔凿控制线(柱墙根处弹相距50mm的双线,柱墙头距顶板上5mm弹单线),用无齿锯按线切出剔凿范围及深度,再将浮浆剔净,露出石子,确保均匀。

(4)加强混凝土的成品保护,在施层及已施工完毕的主要通道上,柱角、墙体的门窗洞口处安装塑料护角或多层板下脚料进行保护,楼梯踏步用多层板外探10mm进行保护,制作三角钢筋架对水电预留管进行保护。

7)水平结构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混凝土浇筑前在墙、柱钢筋上用水准仪做出标高控制点,用来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高度。

(2)楼板混凝土浇筑要控制防止踩踏上层钢筋。浇筑前沿浇筑方向铺设由矮马凳和脚手板组成的马道,混凝土工均站在马道上进行操作,并且在浇筑现场设钢筋工看筋,及时将变形钢筋复位。

(3)顶板浇筑时,采用5m长铝合金杠(或木杠)刮平,初凝时加强二次压面,对墙柱边用刮杠重点找平(防止烂根)。顶板洞口边要振捣密实。

土建项目(质量问题的预控措施) 篇5

(土建项目)

一、基础桩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产生原因:

1、混凝土浇筑前,基底垃圾及污水的清理不到位。

2、混凝土下料过程中,自由落差大,造成混凝土离析。

3、混凝土振捣不到位。预防措施:

1、加强工长及质检的管理力度,并责任到人。

2、混凝土浇筑前做好技术交底,明确混凝土浇筑要求,尤其基底清理、混凝土自由落差、塌落度及振捣。

二、基础桩钢筋偏移 产生原因:

1、钢筋固定部位。

2、测量放线错误。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看钢人员不够或责任心不到位。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下料不正确,造成钢筋偏移。预防措施:

1、对于人工挖孔桩,钢筋笼下料后,采用钢管将钢筋笼吊起,按照轴线进行调整,并保证钢筋主筋垂直受力。

2、桩上插筋,根据轴线,在桩头或者承台底铁网上焊接定位箍筋,插筋与定位箍采用十字绑扎法,绑扎牢固,插筋上部至少采用三道定位箍筋。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安排有责任心的看筋人员。

三、测量放线准确性的控制 产生原因:

1、放线完成后不复查。

2、仪器不定期校正。

预防措施:

1、加强质检及复查力度。

2、项目部安排专职测量人员,加强测量力度。

四、钢筋加工、绑扎质量控制 产生原因:

1、工人素质及技术不到位。

2、劳务管理力度及项目部复查不到位。预防措施:

1、加强后台加工质量,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下料,做好样板,严格按照样板进行下料加工。

2、加强各级管理人员熟悉图纸及规范要求,加强过程中管理。

五、模板安装质量问题 产生原因:

1、工人的干活随意性,质量意识薄弱。

2、劳务管理力度及项目部复查不到位。预防措施:

1、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对墙柱模板垂直度进行检查,抽查数量不得少于50%。

2、楼梯踏步采用定型模板,确保外观质量。

3、模板再次周转使用前,模板上的混凝土渣土必须清理干净。

4、模板拼缝必须严密,模板有破损的,及时更换,不得二次使用。

六、混凝土浇筑收面质量问题 产生原因:

1、标高控制不到位。

2、未收面。

3、上人过早,外观质量差。

4、顶板开裂。预防措施:

1、每次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抄标高,浇筑过程中,拉线确保混凝土浇筑高度,防止混凝

土浇筑后高低不平。

2、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二次收面,拉毛处理。

3、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不得上人。

4、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要求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尤其是夏天)。

七、现浇结构外观尺寸差 产生原因:

1、模板加固未按照施工规范及交底要求施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过振、漏振等现象。

2、模板安装时,模板上的渣土未清理及拼缝不严密。

3、模板周转次数过多。

4、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模过早。预防措施:

1、加强项目部工长管理力度,认真复查技术交底落实清况。

2、确保三检制度的执行。

3、对于模板周转次数过多,严重影响现浇外观质量的,禁止验收或禁止下道工序的施工。

4、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前不得拆模,在主体结构施工之前,下发通知各劳务队,明确管理方法。

5、模板拆除后,有狗洞、麻面漏筋等质量缺陷的,不得私自采用砂浆处理,必须按照质量预防通病要求进行处理,对于狗洞,必须上报项目部,共同解决。八、二次砌体质量控制 产生原因:

1、灰缝不饱满、通缝、瞎缝。

2、顶部斜砖高度不满足。

3、拉结筋设置及长度不符合要求。

4、马牙槎设置不符合要求。

5、构造柱、圈梁钢筋绑扎不到位。

6、钢筋植筋深度不符合要求。预防措施:

1、二次砌体施工前,必须样板先行,样板验收合格后再展开施工。

2、严格按照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3、砌体施工时设置皮数杆,顶部后砌口的高度控制在180mm,在外下进行拍砖,底部确保至少三皮实心砖,拉结筋必须根据皮数杆设置。

4、拉结筋设置过程中,必须两头加弯钩,间距不得大于500mm,拉结筋必须深入构造柱主筋内。

5、构造柱钢筋绑扎上下500mm高必须加密,门头过梁必须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绑扎箍筋,严禁直接使用两跟底筋。

九、电梯井道圈梁设置及高度 产生原因:

1、梁钢筋加工及绑扎。

2、混凝土浇筑的原材料控制。预防措施:

1、电梯井圈梁高度为350mm,箍筋加工不得少于320mm,必须确保钢筋骨架的高度,钢筋绑扎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2、现场搅拌混凝土过程中,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搅拌,以确保混凝土满足设置强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机预留混凝土块。

十、门窗、栏杆固定点 产生原因:

1、未按照图纸设计要求施工。

2、对施工工艺不太熟悉。预防措施:

1、熟悉图纸,熟练掌握特殊部位做法。

2、在后续施工过程中,门窗洞口采用现浇混凝土边框,防止预留混凝土块位置不正确,造成返工。

十一、门窗安装质量问题 产生原因:

1、未按照方案施工。

2、工人操作随意性及管理不到位。

预防措施:

1、加强管理,严格按照方案及规范要求施工。

2、在副框按照过程中,明确有保温的部位,以防止副框距墙边太近,保温没有施工位置。

3、副框及铝框固定点的位置要按照方案执行,先做样板,样板合格后再展开施工。在过程中,加强巡视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发文整改。

十二、脚手架、工字钢洞口的封堵 产生原因:

1、直接用干砖制砌筑封堵。预防措施:

1、加强过程中管理,提前下发明文要求,必须采用细石混凝土进行封堵。

2、过程中检查发现未按照要求进行施工的,及时要求返工,并下发通知。未整改或不听指挥的,下发局部整改停工令,并上报领导。

十三、专业二次预埋管道的封堵 产生原因:

1、现场直接采用砂浆进行封堵。预防措施:

1、加强过程中管理,提前下发明文要求,必须采用细石混凝土进行封堵。

2、过程中检查发现未按照要求进行施工的,及时要求返工,并下发通知。未整改或不听指挥的,下发局部整改停工令,并上报领导。

十四、钢丝网质量控制 产生原因:

1、钢筋网未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2、工人偷工减料,施工不到位,不全面。预防措施:

1、抹灰之前下发技术交底,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不同材料处必须排钢丝网,钢筋网必须做好样板。

2、钢筋网施工施工中,固定点必须密集,以防止翘边。

2、加强过程中的检查,检查中发现未按照要求进行施工的,及时要求返工,并下发通知。

未整改或不听指挥的,下发局部整改停工令,并上报领导。

十五、抹灰质量控制

(一)开间尺寸不到位 产生原因:

1、抹灰之前未套方。预防措施:

1、抹灰之前必须套方,对于墙面有突出的问题,剔凿出来。

2、在抹灰过程中,加强巡视力度,对于抹灰完成后的房间,要求劳务班组及时将开间尺寸标注在墙面上,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及时整改出来,各栋号长根据劳务班组在墙面上提供的数据进行复查。

(一)墙面开裂、空鼓 产生原因:

1、抹灰砂浆未按照配合比进行搅拌。

2、养护不到位。预防措施:

1、砂浆搅拌后台,必须悬挂砂浆配合比,并根据配合比要求计算出,每罐需要多少沙、水泥、水,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搅拌,各栋号长及质检加强过程中的管理。

2、在抹灰过程中,严禁一次性抹灰成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技术交底进行施工,对于结构墙面偏差过大的,抹灰厚度超过设计要求的,局部需要增加钢丝网。

2、抹灰完成后,及时洒水养护,养护不得少于7天。

十六、防水质量 产生原因:

1、收口位置不正确。

2、防水局部空鼓。预防措施:

1、结构期间严格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留设防水收口条,在防水施工过程中,没有防水收口条的,要求劳务队剔凿处理,防水禁止在立面收口。

2、聚乙烯丙纶施工过程中,粘贴胶水涂挂均匀。

3、卫生间防水施工过程中,阴角处防水必须与墙面连接牢固。

4、各栋号长及质检加强防水质量意识,在过程中,对于防水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杜绝,严禁隐患存在。

十七、装修墙地砖质量控制 产生原因:

1、墙砖平整度、阴阳角不到位。预防措施:

1、加强进场材料质量的控制。

2、在施工过程中,要求工人必须选砖,对于不合格的砖不得使用。

3、墙地砖施工前必须先做样板,样板验收合格后方可大面展开施工。

4、地砖施工完成后,做好成品保护,不得过早上人。

5、墙地砖施工过程中,加强巡逻力度,发现不合格的地方及时整改,不整改的停工处理,禁止问题量化。

十八、全轻混凝土标高及净高控制 产生原因:

1、开间尺寸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误差。预防措施:

1、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起拱及模板支撑系统,模板安装完成后,根据上一层插筋上的标高对每块板进行带线复查,发现问题必须全数整改完,不整改完严禁浇筑混凝土。

2、主体结构验收完成后,安排测量人员弹出顶板线,对于顶板结构有误差的及时处理

3、根据楼内结构实际情况调整标高,并确定统一标高线,全轻混凝土浇筑前打靶时严格按照提供的标高进行施工。

4、全轻混凝土打靶完成后,各栋号长及质检及时复查,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十八、生活阳台雨水管 产生原因:

1、雨水管安装距墙面过近,没有施工工作面。

2、安装过程中不垂直。预防措施:

1、雨水管安装前,项目部管理人员下发通知要求明确距墙面的距离成活墙面不得少于50mm。并交代有保温外墙的范围,防止出现错误。

2、雨水管安装过程中,必须吊线,确保雨水管的垂直度。

3、各栋号长及专业工长加强巡视力度,雨水管在安装过程中,如若对后续施工有影响的及时调整。

4、建议:阳台雨水管在外墙保温完成后再进行施工

十九、外墙涂料质量控制 产生原因:

1、管根处涂料细部处理不到位。

2、防砖涂料缝隙大小不一。

3、阴角处防砖不对缝。预防措施:

1、加强过程中管理,要求劳务队提高工人的素质。在过程中检查发现符合要求的,及时要求整改,禁止问题量化。

十九、外墙保温 产生原因:

1、边口处理不到位。

2、伸缩缝标高控制不到位,影响涂料施工。

3、外墙保温粘贴点不符合要求。预防措施:

1、加强过程中管理,要求劳务队提高工人的素质。在过程中检查发现符合要求的,及时要求整改,禁止问题量化。

2、伸缩缝必须水平,在过程中抽查伸缩缝的位置及标高是否正确。

3、在过程中,发现保温在施工中,不符合规范要求施工的,及时制止并纠正,并通知劳务现场负责人,再次出现,下发整改通知。

二十、百叶质量 产生原因:

1、结构偏差大,百叶缝隙过大。

2、百叶安装过程中,未安装方正。

3、百叶的连接片未与结构墙体连接。预防措施:

1、外墙抹灰过程中,必须带通线,必须保证外立面线条的垂直。

2、百叶安装过程中,连接片必须与主体结构连接,连接片必须覆盖。

3、在安装过程中,必须带通线,安装必须方正并垂直。二

十一、楼地面开裂

(一)结构楼板开裂 产生原因:

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未二次收面。

2、混凝土养护不及时、不到位。

3、过早的负荷。预防措施:

1、混凝土浇筑必须按照技术交底要求二次收面,混凝土工长加强管理,对于不收面的给予经济处罚。

2、混凝土达到1.2Mpa后,方可上人施工,所需材料必须分散堆放,严禁过高、过多,超出荷载要求,楼层施工的材料,用多少取多少。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4、栋号长及质检加强过程中的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或者认为有问题的及时制止并纠

正。

(二)全轻混凝土地面开裂 产生原因:

1、结构楼板处理及扫浆不到位。

2、有线管的地方未加强处理。

3、养护不到位。预防措施:

1、全轻混凝土施工之前,必须将结构楼板上的浮浆剔凿并清理干净,并扫浆。

2、有线管的部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线管上部铺钢丝网并固定牢固,每边搭接不得少于150mm。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4、栋号长及质检加强过程中的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或者认为有问题的及时制止并纠正。

(三)有防水的地方地面开裂 产生原因:

1、自拌混凝土中的粗骨料过少。

2、未二次收面及养护不及时。

3、防水卷材上未进行拉毛处理,混凝土与卷材没有良好的连接。预防措施:

1、防水蓄水验收合格后,用水泥浆(带胶水)在卷材上拉毛处理,带强度上来之后,在进行混凝土浇筑。

2、混凝土搅拌过程中,采用豆石,按照配合比要求进行搅拌。

钢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篇6

钢筋原材料

1.现象

1.1钢筋进场时没有出场合格证或材质证明,或证料不符,批量不清;

1.2钢筋进场后没有按规格、批量取样复试,或复试报告不全;

1.3钢筋混对,不同规格、或不同厂的砼规格钢筋混堆不清;

1.4钢筋严重锈蚀或污染。2.危害

2.1钢筋没有出场材质证明和经复试合格,对原材料质量情况不明,使用在工程上,或不同规格的钢筋混堆,施工中容易搞错,直接影响结构受力性能,给工程留下隐患,影响工程的安全。

2.2钢筋锈蚀严重,减小钢筋截面,钢筋的受拉应力降低;锈蚀的钢筋不除锈或受油污等污染,影响握裹力,影响结构受力,给工程留下隐患,严重的会造成结构倒塌。

3.原因

3.1钢筋进入仓库或现场时,管理不好,制度不严,没有分规格、分批量进行堆放验收,核对材质证明。

3.2钢筋进场后没有及时按规定进行取样复试,或复试合格后的实验报告不及时存档。

3.3钢筋露天堆放,管理不好,受雨雪侵蚀或环境潮湿通风不良,存放期过长,使钢筋呈片状褐锈,有麻坑或受到油污等。

3.4工程中途停工,裸露钢筋未加保护,产生老锈。

3.5工程施工中托模剂或千斤顶、油泵等漏油,污染钢筋,砼浇筑时,水泥浆污染钢筋。、4.防治措施

4.1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钢筋进入仓库或现场时,应有专人检查验收,检查送料单和出场材质证明,做到证随物到,证物相符,核验品种、等级、规格、数量、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4.2钢筋堆放应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置在地面上,必须用砼墩、垫木等垫起,离地200mm以上;工地露天堆放时,应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干燥的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按不同厂家、不同等级、不同规格和批号分别堆放整齐,每捆钢筋的标签在明显处,对每堆钢筋应建立标牌进行标识,表明其品种、等级、直径及受检状态。

4.3筋长的钢筋应及时按规定分等级、规格、批量取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进口钢筋还应进行化学分析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更换合格标识;试验报告与材料证明及时归入技术档案存查。

4.4钢筋进场后,应尽量缩短堆放期,先进场的先用,防止和减少钢筋的锈蚀。

4.5钢筋红褐色锈斑、老锈等经除锈后才能使用,严重锈蚀的钢筋如出现麻坑等经有关方面鉴定才能使用。

4.6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托模剂和各种油料污染钢筋,一旦发生污染必须清擦干净;砼浇柱中钢筋上污染的水泥浆,应在浇筑完后将水泥浆清刷干净;工程中途停工外露的钢筋应采取防锈措施予以保护。

钢筋加工

1.现象

1.1钢筋下料后尺寸不准、不顺直、有弯曲、端头不平。

1.2Ⅰ级钢筋末端没有作180°度弯钩,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符合要求。

1.3Ⅱ级钢筋末端需作90°或135°弯折时,弯曲直径不符合要求。

1.4箍筋尺寸偏差大,不方正,拐角不成90°,两对角线长不等,弯钩长度不符合要求。

2.危害

2.1钢筋下料时未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尺寸断料,弯钩、弯折、钢筋不符合要求,直接影响砼结构的几何尺寸,钢筋锚固性能和受力状况。

2.2箍筋加工尺寸偏差大,不方正,弯钩不符合要求,直接影响柱梁骨架的几何尺寸和钢筋保护层,削弱与砼的锚固,影响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对钢筋的保护。

3.原因

3.1钢筋配料时没有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配料尺寸有误,下料时尺寸误差大,画线方法不对,下料不准。

3.2钢筋下料前对原材料没有调直,钢筋切断时,一次切断根数偏多或切断机刀片间隙过大,使端头歪斜不平。

3.3Ⅰ级钢筋端头没有作180°弯钩和平直长度不够,一是管理人员未作技术交底,二是操作人员未按规定施工,加工时尺寸控制不好。

3.4Ⅱ级钢筋端头弯折的弯曲直径往往偏小,一是管理人员交底不清,二是操作人员对不同级别、不同直径钢筋的弯曲直径不了解或操作不认真,三是弯曲机上的弯心配件未及时更换或规格不配套、不齐全。

3.5箍筋成型时工作台上画线尺寸误差大,没有严格控制弯曲角度,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没有每个对齐,箍筋下料长度不够,致使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足。

4.防治措施

4.1加强钢筋配料管理工作,首先要熟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按搭接锚固和钢筋的形状计算出钢筋的尺寸,根据本单位设备情况和传统操作经验,预先确定各种形状钢筋下料长度的调整值(弯曲类型、弯曲处曲率半径、扳距、钢筋直径等);配料时考虑周到,确定钢筋的实际下料长度。在大批成型弯曲前先行试成型,做出样板,在调整好下料长度,正式加工。

4.2钢筋下料前对原材料弯曲的应先予以调直,下料时控制好尺寸,对切断机的刀片间隙等调整好,一次切断根数适当,防止端头歪斜不平。

4.3钢筋加工前管理人员应对操作班组进行详细的书面交底,提出质量

要求。Ⅰ级钢筋加工时末端要作180°弯钩,其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Ⅱ钢筋需作90°或135°弯折时,其弯曲直径:Ⅱ级钢筋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平直部分长度按设计要求,弯曲机的弯心配件规格必须配套,钢筋直径变化时及时调换配件。4.4箍筋的下料长度要确保弯钩平直长度的要求,北京市抗震地区,平直长度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而且弯钩成135°,成型时按图纸尺寸在工作台上画线准确,弯折时严格控制弯曲角度,达到90°,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在弯折处必须逐个对齐,成型后进行检查核对,发现误差进行调整后再大批加工成型。

钢筋绑扎安装

1.现象

1.1钢筋绑扎搭接的接头长度不符合要求,接头处没有绑三个扣,同一断面上搭接接头超过规定;

1.2钢筋的间距、排距位置不准,偏差大,受力钢筋砼保护层不符合要求,有的偏大,有的紧贴模板;

1.3梁板钢筋锚固长度不符合要求;

1.4柱、梁箍筋不垂直主筋,间距不匀,绑扎不牢,不贴主筋,箍筋接头位置未错开,箍筋弯钩未弯成135°,四肢箍不到位。

1.5抗震地区框架结构的柱、柱梁节点未按规定加密箍筋或加密的间距、长度不符合要求;

1.6柱、板主筋的弯钩朝向不符合要求;

1.7墙双排钢筋排距位移,板双层钢筋,上层钢筋踩下,挑沿等悬挑结构主筋位置错误;

1.8墙、板钢筋绑扎中绑扣松动、缺扣。2.危害

钢筋绑扎安装中出现的这些质量通病,直接影响钢筋的受力状况和性能,危及结构的安全、稳定,特别在地震区抗震措施不符合要求会造成严重隐患,一旦发生地震,结构遭受破坏,发生房倒屋塌。3.原因

3.1钢筋配料时没有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和规范对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的要求,配料中疏忽大意,钢筋长度不足;配料时没有认真考虑原材料的长度,对构件统一截面的接头数量安排计算有误。

3.2钢筋绑扎前没有按图纸尺寸进行放样划线,或划线不准,或不按线绑扎,造成钢筋的间距、排距等几何尺寸超过规定;绑扎时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绑扎没有拧紧,有的绑一顺扣、缺口,钢筋搭接处没按规定绑扎三个扣。

3.3柱梁箍筋绑扎时,没有按间距用粉笔划线,或划线不准,或不按划线绑扎;没有按所需箍筋将接头错开后一次套在柱梁上;四肢箍的加工尺寸不准,或绑扎时位置不准,柱梁转角处绑扣未按缠扣或套扣操作,使绑扣松动、间距不准、主筋不到位;特别在柱梁钢筋实现绑扎后安装、搬运时,造成变形;保护层没有及时垫架调整或垫块间距大,不合要求;箍筋绑完后弯钩未完成135°。

3.4对框架柱梁按抗震要求对核心区箍筋加密的要求不熟悉,未向操作班组详细交底,或加密的箍筋事先一次套够,绑扎未按工艺规程操作。

3.5柱、墙伸出楼面的钢筋在砼浇筑时未采取临时固定措施,或措施不当,或浇砼时碰撞钢筋,未及时调正,造成钢筋间距、排距位置偏移,楼板的双层钢筋或负弯距钢筋,未采取有效的垫架措施,或措施不力,在砼浇筑时钢筋被踩未及时纠正。

3.6挑沿等悬挑结构的主筋位置,对操作人员交底不认真,或操作人员素质低,绑扎时绑反,造成操作错误。

3.7柱、墙、板钢筋主筋有弯钩的在绑扎安装中,弯钩朝向没有按要求施工,影响锚固。

3.8墙、板双向受力的钢筋网和剪力墙钢筋的绑扎交底不清,或操作人员不按规程施工,造成缺扣、花扣、松扣等问题。

4.防治措施

4.1钢筋配料时,认真熟悉设计图纸要求和规范规定,掌握钢筋原材料的长度,按钢筋的锚固和搭接长度要求,明确绑扎接头、焊接接头的位置和错开的数量,认真配料,下料单中的钢筋编号要标注清楚,特别对同一组搭配而安装方法不同时要加文字说明。

4.2钢筋绑扎前,管理人员要对操作班组进行详细的书面交底。对加工成型的钢筋和箍筋进场后在绑前进行复查,合格后进行试绑,确认合格后,再全面施工。

4.3钢筋绑扎前按图纸尺寸进行放线,对伸出楼板面的柱、墙钢筋的位置、间距进行校正。在柱、墙的钢筋上梁板的模板上用粉笔将钢筋的间距划准,并按线进行绑扎。

4.4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要按规定执行。

4.4.1在受拉区内Ⅰ级钢筋的绑扎接头末端应作弯钩;

4.4.2钢筋绑扎搭接处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4.4.3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要按砼强度等级的不同和钢筋类型不同确定,按规范施工。

4.4.4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从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L1的1.3倍区段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在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4.5柱钢筋的绑扎。

4.5.1按图纸要求的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的数量,将箍筋接头交

叉错开,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

4.5.2立好柱钢筋后,用粉笔划出箍筋间距,从上至下绑扎箍筋,箍筋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叉处应用缠扣每点绑扎;

4.5.3柱钢筋有弯钩的,弯钩的角度在柱角处应为45°,其他的应与模板垂直。柱高度超过4m时应有临时固定措施;

4.5.4有抗震要求的柱上下端的箍筋应加密,加密区的长度及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的平直长度不小于10d,端头应弯成135°;如采用90°搭接,搭接处应单面焊接,焊缝长度不小于10d;

4.5.5柱筋绑完后应及时将砼保护层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其间距按方案规定执行,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尺寸正确;

4.5.6为避免柱主筋位移,在绑柱筋时,上口宜用定位卡固定或用临时箍筋固定,在浇筑砼前检查位置正确后,与模板或梁、板钢筋做好连接,浇筑砼时不得碰撞钢筋,浇筑完砼后立即修整钢筋位置;

4.5.7当钢筋有明显位移时必须处理,处理方案应经设计单位同意。位移不大的一般可按1:6坡度进行调正,加垫钢筋或钢板进行焊接的

方法处理; 4.6墙钢筋的绑扎

4.6.1先立2-4根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划出水平钢筋间距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钢筋间距标志,接着绑竖筋,最后绑横筋。

4.6.2竖筋与伸出搭接钢筋搭接处需绑3根水平钢筋。钢筋的搭接长度和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4.6.3剪力墙的钢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和支撑筋,其纵横间距由施工方案确定,间距为1000mm,钢筋外皮应绑好保护层用塑料卡。

4.6.4剪力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剪力墙水平钢筋应锚固到框架柱内,其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和抗震要求。

4.6.5剪力墙水平钢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连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及抗震要求。

4.6.6模板安装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在搭接处绑一道横筋定位,检查定位钢筋,浇筑砼时专人看管,浇筑后再次调正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4.6.7为防止墙钢筋骨架不垂直,竖向钢筋绑扎时应吊直后再绑扣,层高超过4m的墙要搭架子进行绑扎,并对墙钢筋采取固定措施。4.7梁钢筋的绑扎

4.7.1在梁模板上画箍筋间距后,摆放箍筋,其接头要错开。

4.7.2穿梁上下钢筋时,要注意钢筋型号;框架梁上部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下部钢筋应伸入中间节点,其锚固长度及伸过梁中心线的长度和端部节点内的锚固长度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4.7.3绑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主筋要与箍筋拐角紧贴,特别是四肢箍的位置、间距要调整好,箍筋弯钩叠合处在梁中要交错绑扎,弯钩为135°,平直长度不小于10d;梁端第一个箍筋距柱边50mm。

4.7.4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加密,其间距和加密区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4.7.5主次梁受力钢筋底部和梁侧面均应加垫保护层塑料卡,以确保保护层的正确。

4.7.6梁受力钢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间距不小于25mm。

4.8楼板钢筋的绑扎

4.8.1清扫模板,处理好板缝,刷好脱模剂,用粉笔在模板上画好主筋和分布筋的间距。

4.8.2铺设受力主筋,再放分布筋,钢筋必须调直,不得有弯曲现象,确保纵横钢筋顺直;有弯钩的钢筋,其弯钩应与板面垂直。

4.8.3钢筋搭接的位置和长度,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施工,特别是绑扎接头的位置和错开的要求,必须认真落实。

4.8.4钢筋绑扎时,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必须全部绑扎,防止缺扣、松扣;双层钢筋,两层钢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4.8.6楼板上的预埋件、预留洞及电线管、盒等,在施工中及时配合安装,不得任意切断、移动、踩踏钢筋,有双层钢筋的,尽可能在上层钢筋绑扎前,将有关预埋件机电线管盒布置好,绑扎钢筋时禁止碰动预埋件、洞口模板及电线盒等。

钢筋工程质量管理点的设置和质量预控措施 篇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为了更好的适应大面积电力需求, 我国电力线路改造工程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为了提升电力线路改造质量, 必须对电力线路施工危险点和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 提高施工质量, 保障电力运作水平。

2 220k V鲁马Ⅰ、Ⅱ线0#~1#改造工程施工内容

本工程施工的220k V鲁马Ⅰ、Ⅱ0#~1#位于罗平鲁布格鲁布格电厂出线洞口, 0#~1#改造工程施工内容如下:

2.1 220k V鲁马I回线改造施工

2.1.1 拆除220k V鲁马Ⅰ回0#~2#段导、地线

(1) 220k V鲁马Ⅰ回线停电后, 按工作票要求验电后, 在220k V鲁马Ⅰ回线2#塔大号侧搭设三项短路接地线;

(2) 拆除1#塔大小号侧的导、地线防振锤及跳线, 拆除2#、塔小号侧的导、地线防振锤及跳线, 拆除1#~2#档导线间隔棒;

(3) 将1#塔导、地线落下后分别锚在塔脚大、小号侧的临锚架上;其中大号侧1#~2#中的三相双分裂导线分别拆除1根, 锚住另外1根作为2#塔的临时拉线用;1#~2#塔如图1所示。

2.1.2 拆除220k V鲁马Ⅰ回1#塔

(1) 把1#塔地线支架和横担部分小铁用人工拆除后放下, 拆除和放下全过程小铁都用绳子挂U型环拴上, 从塔上慢慢放下, 按先用U型环和吊绳固定, 再拆除螺栓的顺序进行;

(2) 将两根小抱杆分左右固定在主材上, 然后再将横担主材一根一根拆除后放下;

(3) 拆除横担后将小抱杆逐步向下移, 按先拆除小才、再一根根拆除主材、再将小抱杆往下移的步骤逐一将1#塔拆至离地面6m高处;

(4) 当铁塔拆至离地面高6m时, 螺栓变为防盗螺栓, 这时将小抱杆拆除, 用氧焊小块小块的将剩余的塔材拆除, (注:用氧焊切割塔脚板与主材连接螺栓时要注意不能伤到塔脚板) 全塔拆除后运至山下再转运到500k V罗平变电站移交给运行单位;

(5) 所有拆除过程中, 塔材需用一根吊绳和一根缆风绳同时固定, 拆除过程中不得让塔材失去控制, 更不能滑落, 施工人员配置双延长绳安全带和速差控制器, 以保证施工人员在移动和工作时的安全保护。

2.1.3 组立220k V鲁马Ⅰ回1#新塔

(1) 先用小抱杆竖立组立1#新塔, 施工步骤与拆除过程相反, 按先升立小抱杆, 再组立主材、然后再安装小材的顺序进行;

(2) 竖立组立铁塔时, 小号侧两个塔腿用铰链与基础相连, 大号侧两个塔腿用砂袋、方木平垫在地上。

2.1.4 220k V鲁马Ⅰ回1#塔挂线及附件安装

(1) 1#新塔组立完毕后, 在横档上挂上单轮尼龙放线滑车, 在2#塔脚布置5T机动绞磨, 然后从2#塔向1#塔展放6根准18的丙纶绳;

(2) 将丙纶绳串过1#塔放线滑车, 与原0#~1#旧导线相连, 再在鲁布格电厂出线洞将新导线与旧导线相连;

(3) 用绞磨牵引, 当新导线牵引头从洞口被牵至1#塔时, 1#~2#之间正好是原来0#~1#档间完好的旧导线, 这时在1#和2#分别挂线, 紧线, 及完成附件安装工作;

(4) 2#塔小号侧挂好线后, 就将原1#~2#档中剩下的三根导线拆除, 两根地线补上20m线后在1#~2#间重新挂线。

2.2 220k V鲁马Ⅱ回线改造施工

2.2.1 拆除220k V鲁马Ⅱ回0#~2#段导、地线

(1) 220k V鲁马Ⅰ回线停电后, 按工作票要求验电后, 在220k V鲁马Ⅰ回线2#塔大号侧搭设三项短路接地线;

(2) 在2#塔小号侧打过轮临锚, 然后拆除1#塔大小号侧的导、地线防振锤及跳线, 拆除2#、塔小号侧的导、地线防振锤, 拆除1#~2#档导线间隔棒;

(3) 将1#塔导、地线落下后锚在塔脚小号侧的临锚架上;如图2所示。

2.2.2 拆除220k V鲁马Ⅱ回1#塔

与220k V鲁马Ⅰ回1#塔拆除方法相同。

2.2.3 组立220k V鲁马Ⅱ回1#新塔

新塔组立过程与220k V鲁马Ⅱ回1#新塔组立方法相同。

2.2.4 220k V鲁马Ⅱ回1#塔挂线及附件安装

(1) 1#新塔组立完毕后, 在横档上挂上单轮尼龙放线滑车, 在2#塔脚布置5T机动绞磨, 然后从2#塔向1#塔展放6根准18的丙纶绳;

(2) 将丙纶绳串过1#塔放线滑车, 与原0#~1#旧导线相连, 再在鲁布格电厂出线洞将新导线与旧导线相连;

(3) 用绞磨牵引, 当新导线牵引头从洞口被牵至1#塔时, 1#~2#之间正好是原来0#~1#档间完好的旧导线, 这时在1#挂线, 紧线, 及完成附件安装工作;

(4) 将2#塔小号侧的压接管开断后重新与0#~1#拖上来的完好导线压接后挂线, 挂线完毕后拆除2#小号侧的过轮临锚。

3 220k V鲁马Ⅰ、Ⅱ线0#~1#改造工程质量薄弱环节及预控措施

3.1 杆塔工程

杆塔工程质量薄弱环节为螺栓紧固力度不够或过紧, 其产生原因在于:①施工人员素质差;②工器具不好用;③螺栓规格不合、无扣部分长。

杆塔工程预控措施为:①加强教育、严格管理并考核施工人员;②使用空压机带枪把式扭力扳手进行紧固, 随时注意扭力扳手表针的调节;③按设计图纸安装螺栓, 若螺栓无扣部分长, 可按规程、规范加装规定数量的垫片。

3.2 塔材镀锌工程

塔材镀锌工程质量薄弱环节为:①运输和装卸过程中造成镀锌层磨损;②起吊过程中磨损镀锌层。其产生原因在于:①在运输过程中, 没有加麻袋隔离, 野蛮装卸;②铁塔组立过程中, 没有加垫麻布。

塔材镀锌工程预控措施为:①在运输过程中, 加固钢绳与塔材之间必须加麻袋隔离, 装卸过程不得丢上丢下, 须用人传递。②铁塔组立过程中, 任何钢绳与塔材接触的地方须加垫麻布。

3.3 组立铁塔工程

组立铁塔工程质量薄弱环节为:吊塔材时塔材受磨、弯曲、变形、损坏, 其产生原因在于:①在运输过程中, 没有加麻袋隔离, 野蛮装卸。②铁塔组立过程中, 没有加垫麻布。

组立铁塔工程预控措施为:①塔材受力点和与钢绳相接触的地方用木块、麻布严密绑扎;②吊塔材时采用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片吊装, 严格控制悬浮抱杆的起吊重量;③塔材在吊装前还应用木头进行补强。

3.4 铁塔和放紧线工程

铁塔和放紧线工程质量薄弱环节为:基础外露立柱, 施工时受磨损甚至破坏。其产生原因在于:①基础立柱棱没有进行保护;②基础顶面和立柱外露部分没有进行保护。

铁塔和放紧线工程预控措施为:①基础立柱棱用相应大小的角钢保护;②基础顶面和立柱外露部分用沙袋堆码保护。

3.5 架线工程及附件安装

架线工程及附件安装质量薄弱环节有两点, 即附件安装以及导线方面。

3.5.1 附件安装工艺差

附件安装工艺差的原因在于:①线夹、绝缘子串歪;②铝包带缠绕不合格;③防震锤歪;④绝缘子不干净, 碗口不正。

对此, 应该采取以下措施:①按技术部门所给数据, 指定专人在地面看正后划印, 附件安装完成后在进行一次检查。②在施工前计算好铝包带所需长度, 且线夹中心和铝包带中心重合。③用钢尺量距离、划印, 再安装, 有歪斜, 立即校正。④悬挂前清洗绝缘子, 附件安装后应马上检查绝缘子碗口朝向是否正确, 销子是否齐全并安装到位。

3.5.2 导线损伤

导线损伤的原因在于:①导线在运输、装卸及保管过程中磨伤;②导线落地保护不当磨伤;③附件安装过程中磨伤;④飞车作业磨伤;⑤导线鞭击磨伤。

对此, 应该采取以下措施:①在装卸、运输和保管过程中, 导线轴立放, 不得平放和叠压, 运输线轴时, 线轴应立放, 绑扎稳固。②导线不得直接与地面接触, 导线落地必须有隔离保护措施。③所有临锚可能与导线接触的地方均应进行包胶处理。④卡线器安装、拆除时, 禁止在导线上滑动和转动, 并在卡线器后方导线上安装胶管加以保护。⑤合理选择放线长度, 以减少导线通过滑车次数, 一般滑车个数不应超过16个, 防止导线疲劳损伤。⑥提线钩应包胶处理, 提线钩与导线接触长度不小于50mm, 导线上划印用划印笔, 严禁用钳子等铁器在导线上做记号。⑦飞车轮槽和开口部分应包胶完好。⑧应采取措施缩短放线、紧线和附件安装各施工工序的时间, 以减少导线在滑车中的时间, 导线临锚时, 应将各子导线作不等高排列;导线压接管保护钢夹的外部应加保护层, 以防鞭击时损伤相邻导线。⑨导线从出线洞展放时, 用单轮张力机放出, 在悬崖近地点安排专人进行观测, 保证导线在牵放的过程中不落地、不与岩石摩擦。

4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对220k V鲁马Ⅰ、Ⅱ线0#~1#改造工程的改造施工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 同时, 针对线路改造中的杆塔工程、塔材镀锌工程、组立铁塔工程、铁塔和放紧线工程以及架线工程及附件安装这五项质量薄弱施工环节, 提出了具体的质量预控措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通过加强各个分项工程施工预控, 能够有效提升施工质量, 同时还有利于规避改造工程风险。

摘要:现如今, 各行各业对于电能需求量不断增加, 为了提升电路使用性能, 需要对电力线路实施改造。电力线路改造工程复杂程度大、工期比较短、管理难度大, 存在很多质量薄弱环节。对此, 本文将以220k V鲁马Ⅰ、Ⅱ线0#1#改造工程作为研究对象, 对改造工程中的质量薄弱环节以及预控措施进行详细探究, 以期提升改造工程施工质量, 确保其后期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力线路改造,施工质量,预控

参考文献

[1]马宝良.影响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5 (24) :36.

[2]叶青茂.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月刊, 2016, 35 (7) :153.

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施工措施 篇8

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施工措施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江苏省第一建筑安装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4月10日

目 录

一、地下室防水砼结构裂缝渗水

二、后浇带漏水

三、变形缝渗漏水

四、穿墙管漏水

五、主体柱墙模板缺陷

六、梁板、模板缺陷

七、砼裂缝

八、墙面渗水

九、卫生间管道、地漏边的渗水

十、厨房、卫生间墙面、地坪渗漏

十一、外窗框四周渗漏

十二、女儿墙、屋面墙根部渗漏

十三、屋面出气管根部渗漏

十四、屋面水落口渗漏

十五、地坪空鼓、裂缝、起砂

十六、踢脚线脱壳、裂缝

十七、倒泛水(卫生间、屋面)

十八、涂料涂面不均匀、刷纹明显

十九、标高轴线控制

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措施

本期工程用地面积为8629.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37350.72平方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20711.21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为16639.51平方米。V20、V22-V32、T48-T55号楼为3层异型柱框架结构。地下车库为-1层框架结构。天然地基筏板基础,住宅之间为地下车库。主体为现浇混凝土短肢剪力墙结构。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我们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及用户最关切的质量通病,在正式施工图纸审阅和编制具体实施方案中,将防质量通病作为项目经理、项目技术经理为第一责任人。严格管理,精心施工,群防群治,创造精品。

项目经理部制定具体工艺操作措施,做好技术交底和样板示范,由专职质量员进行节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随时发出书面整改通知,复查整改,对不及时整改者,按奖罚条例进行处分。

本工程根据规范规程要求,编制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对策。

一、地下室防水砼结构裂缝、渗水。

1、现象:

砼墙面出现垂直方向为主的裂缝,有的裂缝因贯穿面漏水;

2、主要原因:

(1)地下室墙体发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砼收缩与温差应力大于砼的抗拉强度。

(2)收缩裂缝与砼的组成材料配合比有关。

3、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检测砼的坍落度,浇砼时严禁中途随 意加水。

(2)防水砼模板内清扫干净,消除接缝处木屑、杂物。(3)加强养护,竖向构件,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二、后浇带漏水:

1、现象:

地下室沿后浇缝处渗漏水;

2、主要原因:

(1)后浇缝两侧的杂物没有清除干净,两侧砼没有浇捣密。(2)后浇砼收缩性大,新旧砼接合处不密实,后浇砼养护不好。

3、防治措施

(1)必须全面清除后浇缝两侧的杂物;如油污施工钢丝网等;打毛砼的侧面。

(2)施工后浇带在两侧砼龄期达到60天后,宜在低于原浇筑时的温度时浇筑。沉降后浇带在主体结构完工、沉降相对稳定、得到设计人员同意后浇筑。

(3)砼采用微膨胀砼,强度比原强度增大一级,做好养护,不少于14d。

三、变形缝渗漏水

1、现象

地下室沿变形缝处漏水

2、主要原因

埋入式止水带没有铺好,固定不牢,橡胶止水带有的接头处脱胶。钢板止水带接头处焊接不严密。

3、防治措施:

(1)采用埋入式橡胶止水带,质量必须合格,搭接接头要锉成斜坡毛面,用胶粘压牢固,止水带在转角处要做成圆角,且不得在拐角处接搓。(2)中埋式钢板止水带,接头焊接严密,安放位置居中,固定牢固。(3)浇筑砼前清除杂物,浇水湿润。

四、穿墙管漏水

1、现象

周边漏水

2、主要原因:

穿墙管止水环焊接不严密,有的没有清除管外壁的锈斑,管周的砼未振捣密实。

3、防治措施:

穿墙管止水环焊接应严密,腋边长度符合设计要求,焊渣铁锈清理干净。

(1)砼浇筑时,该部位要精心振捣。

(2)穿墙管过密部位,保证管与管之缝隙大于25mm以上。

五、主体、柱、墙模板缺陷

1、现象:

(1)模板位移

(2)倾斜、扭曲

(3)胀模、漏浆

2、主要原因分析:

(1)群柱及剪力墙与模不跟线,不规方。

(2)模板刚度不够,拼缝不严,拉结固定不牢,柱箍不紧固、材料强度不够或提前拆模。

(3)对拉螺栓间距大,螺栓直径小。

3、防治措施:

(1)支模前应校正钢筋位置,弹线时应柱墙找正、规方,在柱墙 底部采用钢筋焊牢在栏杆纵筋上,设定位置和垫木,以保证柱墙位置正确。支架搭设按照通过牢核的搭设方案,立杆间距扫地杆、剪刀撑,必须符合方案设计,扣件扣紧扣牢。

(2)模板应妥善堆放,使用前应检查、修整,分段支模连接应紧 固,以防柱墙模板倾斜、扭曲及漏浆。

(3)柱模板抱箍材料要有足够强度,间距应根据柱子断面尺寸及高度设置。下密上

疏。

(4)墙模板对拉螺栓间距应能承受砼浇筑压力,螺栓直径采用∮14圆钢,以保证墙体厚度一致。

六、梁板模板缺陷

1、现象:

(1)梁板模板底板下拱下沉,侧向胀模。(2)底模端部嵌入梁柱板间砼内,不易拆除。

(3)梁板模板拼缝不严密,漏浆。

2、主要原因:

(1)梁的侧模刚度差,围檩安装不牢固,斜撑角度大于60度,致使梁模板歪斜。

(2)梁底、板底模板刚度差或中间未起拱、顶撑未撑紧,浇筑砼 时荷载增加,支撑下沉变形,致使模板下沉。

(3)支模时梁板端部与柱、墙之间未留空隙,模板在浇筑砼后吸水膨胀,造成拆模困难。

3、防治措施:

(1)梁模上口必须设45°的斜撑,以保证梁上口宽度。(2)斜撑应与上口横档钉牢,并拉通长直线,保证梁上口平直。(3)梁板底模大于4m的按1‰起拱,梁底、板底支撑间距按照通过审核的方案间距,保证在钢筋砼自重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

(4)模板制作按图纸设计尺寸,板缝漏浆,转角端部垂直、齐平控制嵌入砼内。

七、砼裂缝

1、现象:

(1)砼表面出现有一定规律裂缝,对于板类构件有的出现贯通 裂缝。

(2)砼表面出现无规律的龟裂,且随时间推移不断发展。(3)大体积砼纵深裂缝。

2、主要原因:

(1)钢筋位置及保护层位置厚度不符。

(2)砼浇捣后未及时进行养护,特别是高温干燥情况下产生干 缩裂缝。

(3)预埋管线未放在板上下钢筋之间,直接搁置在板底钢筋上,多排线管之间间隙小,沿管线方向未增设ф6@150,宽500电线管补强筋。

3、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在浇筑砼时,保 证钢筋位置正确。沿管线方向设置管线补强筋。线管安置在板中间,多排线管之间留置30mm-50mm间隙。

(2)现浇板浇筑时,在砼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在砼终凝前进 行二次压抹。

(3)砼浇筑完毕后12h内加以覆盖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4)大体积砼严格按通过审核的方案实施,分层浇筑及顺序,控制内外温差。如初凝后发生表面风干裂纹,应进行二次抹面、压实。

八、墙面裂缝渗水:

1、现象:

墙面出现裂缝、渗漏现象。

2、主要原因:

(1)在砌筑过程中,砖浇水湿润不够,干砖上墙,砌筑马虎,空头缝砌体粘结差,砂浆饱满度不好,砂浆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2)框架结构外围护及填充墙孔洞,镶砌马虎,墙与柱连结不密实,墙体顶部与框架梁处填嵌马虎,空头缝砂浆不密实,造成墙与柱梁等空隙。

(3)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认真操作,粉刷前,砼墙面、加气块面未处理。墙面底糙浇水湿润不足,砂浆饱满度不够,造成空鼓、脱壳、裂缝、以导致雨水进入而渗漏。

(4)穿墙对拉螺栓洞在粉刷前未分二次堵塞密实。

3、墙面渗漏防治措施:

首先要严格按照施工操作规程进行认真操作,做到精心施工,保证施工操作质量。(1)砌筑要求:

a在墙砌筑前,首先对砌筑块进行隔夜大堆浇水湿润,使每块墙砖保持一定的水分湿度,禁止干砖上墙。各种砌体材料含水率应符合下列要求:

1、粘土砖10%~15%

2、灰砂砖8%~12%

3、轻骨料砼小型空心砌块5%~8%

4、加气砼砌块≤15%

5、粉煤灰加气砼砌块≤20%

6、砼砖和小型砌块自然含水率

b砌筑砂浆一定要按重量比进行严格配制搅拌,保证砌筑砂浆具有良好的强度和易性。严禁使用砂浆王,混合砂浆使用石灰膏,控制砂浆搅拌运送到使用的时间。

c采用一刀灰一块砖,头缝要批挤密实,决不允许督缝,倍缝等假缝出现,确保砌体的内在质量。

d 框架结构填充墙,剪力墙与柱用∮6间距400,长度700-800mm拉墙筋,与灰缝齐平放置,根部严禁弯曲。墙顶部与框架梁处,留30-50mm孔隙,砌体完工15天后用C20细石砼分两次压实,并用400mm宽钢丝网钉牢,缝上下不小于100mm。镶砌砂浆要饱满,不允许空头缝和砖块松动。

e 加气砼砌块与柱、墙连接处安放15×15木条,待砌好后清除木条;在钉钢丝网前用1:3水泥砂浆嵌密实。

f 顶层、底层窗台应设不小于120厚的通长窗台梁,其它层应设60厚砼板带。以防窗下角裂缝渗水,墙体灰缝,控制水泥砖、两孔砖为10-12mm厚,加气块为15-20mm厚,每一段施工中应把横竖缝用圆管抽压,压进砖面3-5mm。预留门窗洞口采用钢筋砼边框。

顶层窗台过梁伸入墙内≥600。(2)粉刷要求

a 粉刷前首先对内外墙面进行清理,并用同标号砂浆或细石砼对施工洞、扁担扛洞进行认真镶砌堵塞,做到密实,牢固,不松动。

b 框架结构,在粉刷前,预先对粉刷部位的梁柱表面(较光洁处)进行界面处理,在框架结构,四周外面围护墙与梁柱连接处用钢丝网钉牢(或射枪),并对混凝土膨模处预先凿平。

c粉刷底糙,应按垂直塌饼要求做平,做好,并用木蟹打平打毛,做到底糙平整,不脱壳、不龟裂,确保底糙与基层墙面有良好的附着粘

结力,并加强浇水养护(例如底糙超过20mm及以上分2-3次刮糙至塌饼,不得一次粉平,避免由于粉刷底糙过厚,而引起收缩裂缝和脱壳)。凡粉刷厚度超过3.5cm的必须经过处理后,方能下道工序施工。

d加气砼墙体、砼柱、墙面应喷浆处理。顶层砖砌墙面、内墙,采用满钉钢丝网粉刷。

九、卫生间管道、地漏边的渗漏:

1、现象:

管道周边出现渗水。

2、渗漏的主要原因:

(1)管道、地漏孔洞边灌缝马虎不密实。

(2)地漏等卫生器具就位与下水管道接口连接不牢,并有脱离现象,节口嵌缝不严密。

(3)管道、地漏等安装完毕,地坪灌缝好后,未进行蓄水检查,因而由上述种种原因和施工上的马虎导致渗漏。

(4)水平管粘接不牢,在接口处渗漏。

3、渗漏防治:

(1)首先在土建施工中,应按设计图要求在现浇板中,预先正确埋设好。预留孔凡土建施工图示中有表明的按设计要求均要做到正确不遗漏。凡土建施工图上未明确的水电按装单位要密切配合进行预埋、预留孔洞,做到尺寸正确,不遗漏。彻底消除乱打洞,乱凿槽等不良现象。严禁土建施工中不配合,事后乱打乱凿。

(2)管道地漏卫生器具等安装,要按图设计要求认真安装,做到各

种器具不遗漏。并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进行地坪灌缝。

(3)灌缝前先对所有孔洞清理,清除浮尘和垃圾等,其次按管道直径用三夹板,竹弹片、撑好底托板等。

(4)底托板好后,应对每只洞口进行浇水湿润,然后用水泥浆对每只管道地漏洞口进行涂刷均匀,并用不低于 C20号细石砼进行认真浇灌密实。灌缝按板厚分二次,第一次至1/2h,隔夜第二次灌缝至板面低5-10mm。

(5)灌缝好后,隔天应进行浇水养护数天,所有灌缝好后,应对每只卫生间、管道、地漏等进行24小时盛水检查验收无渗漏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十、卫生间墙面地坪渗漏

1、现象:

卫生间墙面楼面渗漏

2、渗漏主要原因:

(1)垃圾杂质清理不净,底糙粉刷未浇水湿润,刮糙马虎,以至造成底糙与基层粘结不牢,脱壳龟裂。

(2)四周除门洞外未按规范浇筑200厚砼翻边。

(3)在卫生器具部位,未用防水砂浆做好防水层,从而导致渗漏。(4)楼面清理马虎,砼不密实,粗糙、龟裂、导致渗漏。

3、渗漏防治:

(1)砼在卫生间部位应比四周(门洞口除外)返高200。

(2)粉刷前,对卫生间墙面彻底清理,按粉刷要求做好粉面厚度和

垂直灰饼,并同时做好墙面预留孔,槽的镶砌。

(3)塌饼好后,应对每只卫生间进行验收,核对,避免预埋管道的遗留。

(4)底糙粉刷之前,应隔夜对墙面浇水湿润,刮冷糙用水泥砂浆内掺防水剂,隔夜进行第二次刮糙至塌饼,刮糙采用水泥砂浆内掺防水剂,并用木蟹平,打毛,使底糙平整与基层墙面有足够的粘结力,做到不脱壳,不龟裂,并加强养护,浴缸以下部位应高出地面2cm,坡向外侧并粉平紧光,以增加防水能力确保卫生间墙体防潮不渗漏。

有防水要求的地面应做防水层,四周返上300,进行24小时盛水检查,无渗漏后进行结面工作。

(5)做地坪前,先对卫生间地坪清理冲洗干净,并按排水要求坡度,做好冲筋。地坪结面层,应先对地坪浇水湿润,浇筑前应以水泥浆加801胶对基层扫浆,以增强粘结力。面层按泛水冲筋粉平光洁,并用铁抹子压实用木蟹打平,打毛使地坪平整密实,不脱壳(面层砂浆用防水砂浆粉面)。

(6)地坪施工好后,隔天须进行浇水养护,保证卫生间地坪不干裂,并具有良好的抗渗能力。

十一、外窗框四周渗漏

1、现象:

窗侧四周内墙出现渗漏、湿渍。

2、主要原因:

(1)密封不好,构造处理不妥。

(2)窗框与饰面交接处嵌缝不密实,窗框四周与结构间有缝 隙。

(3)窗台泛水坡度反坡,窗框内积水。

3、防治方法:

(1)在窗按装前,首先要做好内外墙面的粉刷塌饼,窗侧壁刮好糙,然后按照操作规程安装固定窗框。

(2)窗框安装固定好后,认真镶砌窗台并对窗台浇水湿润,用C20细石砼浇制成斜坡泛水,并用木蟹拍密实,打平,打毛。

(3)窗四周聚氨脂发泡不得突出外框,应用T形条预先嵌入,从里侧发泡,以防发泡膜破坏,造成渗漏。

(4)在粉刷的同时,窗框侧壁及四周嵌缝,必须同时进行,并必须 认真嵌补密实,不得留有空隙,外窗台必须按窗台节点要求做好泛水,严禁窗台倒泛水。

(5)施打密封胶应连续均匀,封闭严密。

十二、女儿墙、屋面墙等渗漏防治:

1、现象:

防水层沿女儿墙、屋面墙沿根部空鼓、裂缝,女儿墙裂缝,压顶裂缝造成渗漏。

2、主要原因:

细部处理不当,墙面未抹灰找平层,卷材直接贴在墙上或阴阳角未抹成圆角,防水层铺贴马虎不密实,另外,于女儿墙根部楼板收缩变形,使外墙面产生水平缝将墙面内侧防水层拉裂,拉脱,造成渗漏。

防治方法:

(1)凡防水层粘贴部位均按标准图集要求做好粉刷和找平层,阴阳角部位都应做成圆弧,便于防水层粘贴。

(2)屋面保温层应留设出气槽和出气孔等,并保证出气畅通,防水层铺贴要认真仔细,粘贴牢固。

(3)所有女儿墙应按标准要求,离屋面一定高度(>250mm高)处留设凹槽,按每500一档设好防腐木砖。在木砖处应做成凹槽,凹槽凹进6cm,用防腐木条与木砖钉牢,用1:2.5水泥砂浆进行封口抹光。

(4)女儿墙压顶应按泛水要求,做好泛水,并做好凹槽或鹰嘴滴水线。

(5)施工屋面找平层和刚性防水层时,在女儿墙、出屋面机房墙交接处留30mm的分格缝,缝中嵌填柔性密封胶。

十三、屋面出气管渗漏:

1、现象: 出气管根部渗漏。

2、渗漏主要原因:

屋面出气管根部渗漏,主要是在根部附加防水层未包裹密实,出屋面管孔边细砼灌缝隙不密实,另外在管上部没有用管卡箍牢,马虎所造成。

3、防治方法:

(1)在做屋面防水层前,在管道根部500范围内,抹出高30mm坡向四周围的圆锥台以防根部积水。

(2)屋面防水层做好后,在上部用1:2.5水泥砂浆进行封口,并粉成圆弧形护壁。

(3)出气管根部,细砼灌缝要密实,屋面找平层,遇出气管根部,用水泥砂浆粉成圆弧形,做好后要进行围拦,盛水验收,无渗漏后方能做防水层。

(4)做屋面防水层,要对屋面彻底清理干燥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签证后方能做防水层,粘贴防水层一定要按标准要求,严格铺贴,做到认真粘贴,密实,不空鼓等。

(5)出气管在管部粘结要密实,不翅边,防水层好,即在管子防水层上口反上250,用管卡绕好。

十四、屋面水落口渗漏

1、现象

沿落水口周围漏水,有的水落口面高于防水层而积水,或因水落口小,堵塞而溢水。

2、主要原因:

(1)管口周围防水层未按标准要求做好,在杯口没有认真压封密实。

(2)屋面泛水未做好,管口高于屋面,造成积水,使雨水从弱点渗入。

3、防治方法:

(1)施工时首先按图纸设计要求做好泛水,做到流水畅通,不积水。

(2)出水管直径不少于100,做屋面防水前,先对所有出水口,预先用防水涂料涂刷,其厚度为2-5mm,水的凹槽。落口杯与基层接触处

应留20mm深20mm的凹槽,以便嵌填密封材料。然后铺贴第一层防水层,在出水口粘贴牢固,上层防水层应与下层剪口错开,粘贴应平服密实,直到完工。

(3)水落口周围500范围内做成不小于5%的泛水。

十五、地坪空鼓、裂缝起砂

1、现象

地面表面粗糙空鼓起砂,出现不规则裂缝。

2、主要原因:

(1)水泥标号低或过期。

(2)施工时拌和物加水过多,大大降低了面层强度。

(3)压实、压光时间掌握不准。

(4)终凝后浇水养护不好。

(5)面层或垫层配比不准强度偏低。(6)基层面清理不干净。

3、防治方法:

(1)首先严格施工操作规程和施工顺序,做地坪前,对基层必须清除垃圾杂质等,并用水洗干净。

(2)清理好后,通知监理部门进行验收,符合要求方能进行施工,确保地坪施工质量。

(3)做地坪前应隔夜浇水湿润,砼浇筑时用水泥砂浆加801胶进行满刷均匀。一边涂刷一边浇筑,涂刷层必须在30分钟内覆盖,防止时间过长,形成水泥表面结膜。

(4)所有电线暗管等预埋,要在做地坪之前进行做好,并按设牢固,不得松动,按地坪塌饼,设在垫层之内,不得高于垫层。

(5)垫层砼级配要按计量要求,严格配制和搅拌,使砼有良好的和易性,砼的振捣要密实,并按塌饼要求振平,振实,用木蟹拍打,蟹平、蟹毛。

(6)要严格掌握好水灰比,认真抹面收水,要视气候情况,掌握好时间收头紧光,使得表面平整光洁。

(7)地坪完工后,门口部位筑30mm高挡水坝放15-20mm水养护7天,确保证光洁不空鼓,干裂等,并加强产品保护,决不允许在地坪面层进行拌任何砂浆等。

十六、踢脚线脱壳、开裂

1、现象:

踢脚线产生空鼓,严重时会开裂,甚至脱落影响使用。

2、主要原因:(1)基层清理不干净,在踢脚线部位有残浆杂物。

(2)踢脚线,糙面一次成型,引起干缩裂缝。

(3)上部粉刷软底糙。未控制好标高,粉到踢脚线部位,加上粉踢脚,又未彻底清除干净,粉在软底糙上造成上粉面不牢和脱壳等。

3、防治方法:

(1)严格操作规程和操作程序,在做踢脚线之前,预先彻底清除墙面垃圾和积浆等杂物。

(2)上部粉刷底糙应按踢脚线高度,预留好踢脚线控制线,做到软

底糙不粉入踢脚线部位,并及时清除干净。

(3)做踢脚线时预先对该部位浇水湿润,用1:2-1:2.5水泥砂浆刮薄一层底糙,隔天后粉面层,收水紧光,随即上口清理,粉光、收头,做到脚线收头一次完好,垂直不吊脚,保证踢脚线不脱壳和干裂。

十七、倒泛水(卫生间、屋面等)

1、现象:

地漏处地面偏高造成地面积水和外流。

2、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在施工中未按设计要求做好标高控制,地漏出水口等高出基层,造成积水(倒泛水)。

3、防治方法:

(1)施工前,要熟悉施工设计图纸,了解和掌握各部位的结构标高,做到对各结构部位的标高了如指掌,心中有数,按照建筑标高要求计算结构面标高,确保完成标高符合设计。

(2)严格标高控制,做好下水坡度标高控制塌饼,做到不积水,下水畅通。

(3)屋面泛水坡度,应按设计要求做好纵横泛水坡度塌饼,图纸不明时,泛水坡度应不小于2%。

(4)加强中间验收和控制,对有泛水要求的部位,塌饼做好后,应通知进行验收,对不符合泛水要求和标高有问题,坚决返工重来直至符合要求,保证不倒泛水和积水。

十八、涂料涂面不均匀,刷纹明显

1、现象:

涂层厚薄、深浅不均匀,刷纹明显,表面手感不平整不光洁。

2、主要原因

施工操作规程和施工顺序执行不严,涂料未按标准要求进行严格操作施工,涂刷马虎,腻子批嵌磨砂毛糙,造成透底、分色不明和漏漆现象。

3、防治方法:

(1)严格涂刷施工操作规程和施工程序。

(2)在施工之前,预先对施工面彻底清理,做到无其它杂物和油污等。

(3)批嵌腻子要认真细致,不漏批,批嵌要均匀平整,磨砂要光滑,涂刷时,不允许中途随意加稀释剂,涂刷要均匀,做到多刷多理,动作敏捷。

(4)涂刷要认真细致,做到不漏刷透底,分色明确不混色。

(5)涂料面,首先要选用好的原材料,墙面批嵌腻子要平整,满批砂打光洁,涂料不许中途加水稀释,用滚筒均匀,并用排笔随手理顺,使纹路顺直均匀,色泽一致。

十九、标高轴线的控制:

1、楼面标高控制和引测:

(1)首先要熟悉施工设计图纸,了解和掌握各结构部位的标高和楼面结构形式和各粉面做法厚度,使得在施工中各部位做法心中有数,便于施工。

(2)结构标高的控制,首先要从基础施工抓起,±0.00标高控制点要设在一个永久不动之处,以便利于施工的复核引测,基础施工到±0.00面时,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基础±0.00进行全面复核,并做好记录,以便上层施工之用调整误差,保证标高的正确,每层标高的控制应按设计要求,做好标高皮数杆,底层结构施工完毕,应及时把±0.00标高向上量1m线,用水准仪进行内外抄平,并用墨斗水平封闭弹线,做到内外转通,以供各层结构,门窗等安装之用,并便于上层结构标高的引测。

(3)上层标高的引测,以底层标准的标高±0.00控制点按照设计要求用钢卷尺向上引测复核,并用红漆做好三角标记,以供再上一层的引测,标高引测到楼面后,要进行整个楼面水准抄平,并且及时做好标高误差记录,及时调整各部位的标高,并做好该层结构标高的控制点,以便于该层施工之用,该层施工完毕后即把该层楼面标高向上量上1m,用仪器进行室内抄平,并弹好墨斗线,该墨斗线作为该点楼面,其它物件门窗等安装之用。

2、垂直和轴线的控制,经纬仪垂直轴线控制引测法

(1)方法是基础施工应做好整个房屋的轴线控制点,该控制点应设在永久不动的建筑物上,以便于复核控制点。

(2)基础施工至±0.00面时,应按图设计要求,把房屋的控制轴线引到基础结构物上,并用红漆做好永久标记,然后按控制轴线进行分中复核,并弹出基础±0.00面的轴线。

(3)基础施工完毕后,用仪器利用永久轴线进行引测到房屋四只大头角上,并做好建筑物垂直控制点。

上一篇:保护空气的环保口号标语下一篇:公司元宵主题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