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运用美术(通用2篇)
如何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运用美术 篇1
如何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运用美术
根据一年级语文上册的识字要求学生必须会认识400个生字,会写100个生字。现在一年级入学儿童年龄都偏低,智力和身体都还正在发育,如何要他们能把这些生字掌握,对于一年级的老师来说是教学的难点。首先需要教师在识字教学上花心思,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识字。我是从一名美术教师转型过来的语文教师,我发现在识字教学中,美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生字的形。
我在教学《口耳目》这一课时,语文课本上生字有图,如“耳”,课本上就出示一张耳朵的图,学生能够直观明白图下的生字就是“耳”我在强调它的音节,学生就能够记住这个生字的读音。课上我边教学生字边指导学生把图画下来,学生一下子就来了兴趣,在本子上认真地画,嘴里不住地说:“我会耳朵啦!”我适时地要求学生按正确的笔画在自己图上写出“耳”字,学生工工整整地写出了“耳”这个字,我在课堂上对画得好和写得好的小朋友进行鼓励:“哒,哒,你真棒!”并把它贴在黑板的一角,叫孩子们自己多看看,多读读,课堂的气氛很活跃,孩子们不会觉得识字教学的枯燥。课后我发现学生很好的掌握了这些生字,我也不用要求他们把每一个生字抄许多遍来记忆。
如何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运用美术 篇2
1.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对自主识字比较有兴趣,有了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他们能够较熟练地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够运用识字方法独立地分析字形,能够结合生活经验猜测一些常用字的含义。但是因为学生年龄小,学习时持续注意的时间短,对缺乏变化的、单一的识字方式容易厌倦,因此在语境中准确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较弱。
2.教材分析
《我给奶奶送阳光》是上海市语文教材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内容讲述的是年仅四岁的小女孩鹿儿在外面玩耍时,看到了灿烂的阳光,就用围裙包起来送给腿有残疾的但是特别渴望见到阳光的奶奶,虽然没有成功,却使奶奶分外高兴的事。全文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活泼可爱,心中充满阳光的天使般的小女孩形象。体现人物特点的言行描写(包括环境描写)是本课主要的语言表现方式。文中的阳光内涵丰富,不仅是自然的阳光,还体现了鹿儿对奶奶的真切情怀。
全文共有10个生字,其中6个生字集中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是全文唯一的一处环境描写。另外4个生字分布在不同的自然段中,“叨”在文章的第7自然段,通过奶奶的反复念叨,展现患有腿疾的奶奶对阳光的渴望和深深的遗憾,是整件事情发生的缘由。“慰”在文章的第13自然段,奶奶安慰鹿儿时说的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是全文理解的难点,蕴涵着“阳光”的深刻含义。
3.本学科现状分析
对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教师们普遍感到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这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识字教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几乎都采用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最大优势是有利于字义的理解运用,但在具体运用中也有其自身的弱处,如目标散、不易集中,即“费时多、进程慢”。何况,从低年级识字的具体任务看,低年级学习的一般都是基本的常用字,因为是母语,所以学生对字有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口语基础,因此字义理解并非学生识字的主要矛盾。显然,单一使用这一方法是不太合理的。方法上的“费时多、进程慢”与现实的“任务重、时间紧”之间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因此提高教学成效需要谋求新思路。
[问题提出]
根据本人对低年级段语文教学的认知,学生在学习本课时,会有两方面的困难:1.正确理解词句有一定的困难,而人物的内心世界、可贵品质又隐含在字里行间,蕴涵在这些关键的词语中;2.本课的生字量较大,在有限的时间条件下,既需要保证识字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又必须使学生切实理解感悟课文的语言和思想内容。
我的处理办法是:1.变革识字教学的方法,采用综合识字法,即借鉴并改善集中识字的方法,将分散的生字按一定的对象或意义进行组织分类,使其成为相互间有内在联系的“意义模块”,以便于集中教学提高效率。2.借鉴、延伸“语境识字”的思想,将相应的关键词汇与课文的重点语境进行整合,并直接进行阅读教学,让识、读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自然互动。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认读“外、遍、芬、叽、喳、沐、浴、裙、叨、慰”10个生字,理解“芬芳、沐浴、念叨、安慰”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
3.感受鹿儿关心、孝敬长辈的美好心灵,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读准“芬”“叨”的字音,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芬芳”“沐浴”“念叨”“安慰”等词语的意思。
2.在阅读过程中理解鹿儿行为的句子,感受鹿儿的美好心灵。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奶奶话的内涵,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前预习(略)
环节二: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初步了解“礼物”的含义。
2.板书课题:我给奶奶送阳光。
3.明确文中“礼物”的特点,指导朗读课题。
设计意图:在师生对话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了解“礼物”的一般含义,进而感受到文中“礼物”的特殊性,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环节三:检查预习情况,了解鹿儿和奶奶各自的心愿
1.正确朗读句子。
出示句子:紫花开遍大地,芬芳扑鼻;小鸟在空中飞,叽叽喳喳。整个大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出示:外面______!紫花开遍大地,芬芳扑鼻;小鸟在空中飞,叽叽喳喳。整个大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请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填上合适的内容,感受外面环境的美好。
设计意图:将“开遍大地、芬芳扑鼻、叽叽喳喳、沐浴”四个新词放入句段中练习朗读,既是巩固词语,也是整体感悟环境的美好和感受本文环境描写的语言特点。以补充内容的方式进行表达训练,教师在过程中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用“最、极、非常”等不同词语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2.了解鹿儿和奶奶各自不同的心愿。
(1)了解鹿儿的心愿。出示句子:啊!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奶奶。
借助感叹号读出鹿儿对阳光由衷的赞美之情。
(2)了解奶奶的心愿。出示句子:鹿儿的奶奶腿坏了,不能出屋,嘴里总是念叨:“多想见到阳光啊!”
创设情境,理解“念叨”的意思。
(3)合作朗读。
设计意图:关注“念叨”一词在句中的复现,结合文本内容创设情境理解词意。将鹿儿和奶奶的心愿整合在一起学习,通过个体的感情朗读、师生的合作朗读等形式,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中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环节四:学习鹿儿行为表现的句子,抓住关键词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读第6至第10小节,找鹿儿行为表现的句子。
1.交流,出示4个句子。
鹿儿把阳光紧紧包在自己的围裙里回家了。
鹿儿一进门,就直奔奶奶的房里去了。
“奶奶,奶奶,我从田野里给您带来礼物了,您瞧,这里面是阳光。”
鹿儿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包得严严实实的围裙。
2.读描写鹿儿行为表现的句子,圈画动词。
(1)学生交流;(2)出示“包、进门、直奔、说着、打开”这些动词。
3.概括句意。
(1)学生交流;(2)板书:包住阳光、直奔房里、打开围裙。
4.指导朗读。
鹿儿把阳光紧紧包在自己的围裙里回家了。板书:紧紧。
从“紧紧”体会鹿儿对礼物的重视,指导朗读。
鹿儿一进门,就直奔奶奶的房里去了。
鹿儿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包得严严实实的围裙,
板书:一……就……,一边……一边……
从关联词中体会鹿儿急切的心情,指导朗读。5.根据板书介绍鹿儿给奶奶送阳光的过程。
鹿儿给奶奶送阳光。她______。
环节五:学习奶奶表现的句子,多角度读好奶奶的话,理解奶奶话语的内涵
1.出示句子:包得严严实实的,怎么都没了呢?跑哪儿去了呢?
指名朗读。
2.学习奶奶安慰鹿儿的句子。
出示句子:我的好宝宝,不要担心,阳光都跑到你心里去了。
(1)理解“安慰”,模仿奶奶安慰鹿儿。
(2)联系上文,体会奶奶说话时的心情,指导朗读。
(3)想象奶奶说话时的表情,指导朗读。
(4)结合前文的学习,用“我没有收到鹿儿送的阳光,但是我收到了——”的句式想象奶奶心里的想法,指导朗读。
(5)理解奶奶安慰鹿儿话语中“阳光”的意思。板书:孝心、关爱。
3.引读。
出示句子:奶奶最喜欢鹿儿了,把她放在自己的膝盖上紧紧地抱着,抱着。
4.总结谈话。
设计意图:理解奶奶话语的内涵,读懂“阳光”的含义,是本文学习的难点。我围绕“安慰”一词,引导学生体会奶奶说话时的心情、表情,从多角度揣摩人物角色的内心变化。在此基础上,多层次反复朗读,既突破学习的难点,也激发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同时使学生学会朗读的方法。
板书设计:
13我给奶奶送阳光
环节六:课后作业
1.正确朗读并抄写下面的词语,每个2遍。
外面、开遍、芬芳扑鼻、沐浴、围裙、念叨、安慰。
2.抄写句子。
啊!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奶奶。
3.用“包住、进门、直奔、说着、打开”5个动词写一写鹿儿给奶奶送阳光的过程。
[自我反思]
1.借鉴“集中识字”的方法,在结构分类中提高识字效率。文中有的生字、新词和人物有关,有的生字、新词和环境有关,我就将这些词根据其间的意义关联进行分类并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思考:想想我们为什么要把词语分成这样的类型,他们分别与怎样的内容和意思有关?从课堂教学反馈情况看,这样做能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他们能够很快通过比较寻找到词语间的关联性,在归类、重组中快速学习、识记,这样的集中教学不仅费时少而且进程快,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2.借鉴“语境识字”的思想,在内容整合中提升识读成效。本课所学的新词中较多是重点词语,它对学生理解感悟文本语言和思想内容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我就以提高词语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线,安排了听、说、读、思等语言实践活动,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中实现多个教学目标,以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学内容的整合,使“识、读”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自然结合,变成了整体性的语言实践活动。
[专家点评]
在识字教学方法方面,我们过去几乎均采用“语言环境中识字”这种分散识字的方法。这种方法确有其自身优势,其中最突出的优势是有利于字义理解和运用引导,但也有其自身的弱处,即内容“分散”“费时”“学习进程慢”。集中识字虽有其不足,却也有其突出的优势,即利用汉字的结构规律和儿童记忆力强的特点,可在短时间内大量识字。执教者的综合识字是在分析和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各自特质和低年级语文学习任务的具体现状的基础上产生的。可以这样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实际出发,各取其长,灵活运用,是执教者的方法论思想;不拘定式,舍形取神,用好,用活,用出创意与个性体现了执教者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经验特色。
本课的教学,给了我们较多的启示:对于优秀的传统经验,我们该如何深入认知,以真正理解其实质,把握其精髓?运用经验如何充分了解其应用的对象、环境、条件,从实际出发,不生搬硬套……
【如何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运用美术】推荐阅读: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如何巧妙运用归类识字法08-18
3如何有效的进行低年级识字教学05-21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效率08-31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进行低年级识字教学10-16
合作学习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05-22
一年级用如何造句09-02
如何上好一二年级的识字课08-25
一年级识字教学07-23
一年级识字教学点滴07-28
低年级识字教学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