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4-10-26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12篇)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自觉保护弱小者。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入情入境

假日里,天气闷热,萨沙和姐姐托利亚,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森林里的景色是那么美好,空气是那么清新。他们来到林中的一片空地,这里长着一丛丛野蔷薇。(课件播放,把学生带入夏天美丽的森林中。)

二、细读品析,积累词句

1、学习第二自然段

(课件出示特写:野蔷薇)(1)你想说什么?(2)这朵花真美呀!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的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划出描写野蔷薇的句子。

(3)屏显:

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4)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引导体会花的美:一丛丛

刚刚开放

粉红粉红

芳香扑鼻

(5)练习用“芳香扑鼻”说话。(6)指导朗读。

2、学习第三、七自然段

(1)粉红粉红的蔷薇花在微风中摇曳着身姿,芳香扑鼻而来。这时:

(课件播放:雷声大作,大雨如注,蔷薇花在雨中无助地摇摆)

(2)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课文中第几自然段描写了雨中的蔷薇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划出描写蔷薇花的句子。

(4)屏显: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引导体会野蔷薇在大雨中柔弱无援的样子,并指导朗读。

3、前后对照读,从先后两次对野蔷薇的描写中,你读懂了什么?

(屏显:

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4、假如你就在这朵雨中弱小的野蔷薇旁边,你想说点什么?做点什么呢?

三、精读感悟

1、萨沙和你们一样,他也像你们一样保护弱小者。自渎第七自然段,用“。”标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

(朝着

走去

掀起

盖在)

2、指导朗读。

3、萨沙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小组讨论。

4、交流

着重理解“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总结原因:(1)父母言传身教。(对句子:“爸爸赶忙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接过雨衣没有穿,却把它给了萨沙。”的理解。)

(2)萨沙不甘于做弱小者,不愿意只享受别人给予的保护。(对对话:“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吗?”的理解)

4、滂沱大雨中,爸爸把雨衣让给了妈妈,妈妈把雨衣让给了萨沙,萨沙又将雨衣盖在蔷薇花上。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5、指导分角色朗读。

四、联系生活

1、其实萨沙和我们大家一样,只是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可他却不甘心做弱小者,不愿只享受别人给予的关爱。你们是否也曾伸出援助之手,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其他东西呢?

2、总结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2

《我是最弱小的吗》是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了萨沙与家人出外度假, 突然遭遇暴风雨, 托利亚和母亲很自然地把雨衣让给了年龄最小的萨沙。在他们的影响下, 萨沙也不甘于做弱小者, 并学会了保护弱小者。尽管文章说的是一件简单的生活小事, 却阐明了深刻的做人道理, 渗透了培养自信自强人格的思想。

设计思路

1.以读为主, 读说结合

“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 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老师配乐范读及学生自由读、默读、对比读、边读边做记号等形式, 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 在由读至说的倾吐中发展语言、陶冶情操。

2.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学生的知识心得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 而自主探究又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情况下, 组织开展小组学习、同桌交流等活动, 就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 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

3.想象体验, 发展个性

想象是创造的翅膀, 学生在读书时的联想、对生活的回想、转换角色时的畅想, 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加深了对人物内心的体验, 更重要的是将课堂与生活“链接”, 让他们感受到了今后怎样做人, 从而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2.教育学生树立不甘为弱者并能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教育学生有不甘为弱者, 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生活实际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8课《我是最弱小的吗》, 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2.指名读课题。这句子是文中谁说的?如果让你给它加个标点, 你会怎样加?

(课件:我是最弱小的吗?)

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认真学习这篇课文。等到学完课文后看看谁能替萨沙回答出这个问题。

3.复习生字。昨天我们与一些生字宝宝交了朋友, 现在我们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出示字词卡片)

4.练读课文。这些淘气的生字宝宝又藏到课文里去了, 你们能把它们准确地读出来吗?请同学们用你那甜美而又洪亮的声音自由地读一遍课文。

二、精读课文, 理解感悟

(一) 对比雨前、雨中的蔷薇花, 激发学生对蔷薇花的怜惜之心

1.通过刚才的朗读, 文中的哪个景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2.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朵野蔷薇, 我们快来看看吧! (课件:雨前的蔷薇花) 谁能描述一下这朵蔷薇花? (从颜色、形状等方面指导观察)

3.这朵花真美丽,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自由读第1自然段, 用“”把描写野蔷薇的句子划出来。学生汇报。利用课件讲解“映衬”。指导朗读。

4.过渡:这朵花真美, 同学们读得更美。可是那天的天公却不作美, 忽然响起了轰隆隆的雷声, 掉下几滴雨点, 接着大雨哗哗哗地下了起来。雨中的蔷薇花又变成什么样了? (课件:雨中的蔷薇花)

5.课文中的第几自然段描写了雨中的蔷薇花?请同学们出声读第7自然段, 把描写野蔷薇的句子用“”划出来。汇报读, 抓住重点词语 (无力、纤弱等) 指导读。

6.看着雨前娇艳的蔷薇花, 却被大雨打落了几片花瓣, 垂下了头, 此时的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二) 学习并有感情地朗读萨沙和妈妈的三次对话, 体会萨沙不甘为弱小, 并保护弱小的优秀品质

1.过渡:大家都是有爱心的孩子, 都想来保护这朵野蔷薇, 有个小朋友和你们的想法一样。看, 谁来保护它了? (课件:萨沙保护蔷薇花的画面) 板书萨沙。

2.萨沙是怎样保护野蔷薇的, 请大家从第7自然段中找出描写萨沙保护野蔷薇的句子, 把表示动作的词用圆圈圈出来。

(1) 学生汇报。 (2) 词语训练:让学生换动词, 从而体会到萨沙动作的轻柔以及对蔷薇花的关爱。

3.萨沙为什么会这样做呢?他们一家在风雨中说了些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3—8自然段, 看看萨沙和妈妈进行了几次对话?他们说了些什么?

学生汇报。 (课件:萨沙与妈妈的三次对话)

4.同学们找得很准确, 可怎样才能读出文中人物的语气呢?让我们先一起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看看萨沙说每句话时的心情怎样, 猜猜他当时在想些什么?请同学们拿出卡片小组讨论, 在下面句子的空白处填上表示人物心情或语气的词语。

(1) 萨沙地问:“妈妈, 托利亚把雨衣给您, 您又把雨衣给了我, 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呢?”

“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妈妈回答。

(2) “那我是最弱小的吗?”萨沙又地问。

“你谁也保护不了, 不就是最弱小的吗?”妈妈说着, 摸了摸萨沙的脑袋。

(3) 萨沙地问道:“妈妈, 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哦, 现在你是强者了!”妈妈微笑着回答。

学生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 体会文中人物内心的变化。

练习朗读。小组读, 男女生对读。

5.听了同学们精彩的朗读, 老师仿佛看到了那天可爱而又有爱心的萨沙。那么在妈妈的眼中雨前和雨中的萨沙是一样的吗?

板书弱小强者

6.萨沙从弱小的变成了强者, 这是因为什么?板书保护弱小

7.看到萨沙的转变, 老师也是喜在心里, 我也想加入到你们的行列中一起和大家读读这三次对话。谁愿意和我合作?师生合作读。还有愿意读的吗?请你走出座位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读读吧!

8.学到这里请同学们想想此时的萨沙会怎样回答课题中提到的问题?

(课件:我不是最弱小的!)

三、课外拓展

1. 萨沙用自己的行动保护了弱小的野蔷薇, 向妈妈证明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那么你保护过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或物吗?

(如果这个问题学生们回答得不够理想, 可用保护弱小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 开拓思路。)

2. 在生活中你见到或听到过保护弱小的事情吗?

四、课后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们认识了有爱心、不甘为弱者的萨沙, 被他保护弱小的精神所感动。大家是勇敢的、有爱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起挺起胸, 自豪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五、作业设计

1. 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六、板书设计

我是最弱小的吗

萨沙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3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我不是最弱小的》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情节简单,文字鲜活,是一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课文讲述了萨沙与家人出外度假,突然遭遇暴风雨,因为出门时只带了一件雨衣,所以父母亲自然地把雨衣让给了最需要保护的萨沙。而萨沙在父母亲的影响下,也不甘于做弱小者,而把雨衣盖在了“比自己弱小的”蔷薇花上。这个故事赞扬了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也赞扬了萨沙自信自强的品格。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体验来准确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并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和“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这两句话的含义,体会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和萨沙自信自强的品格,培养学生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但是,在爸爸妈妈心目中,你们仍然是要倾心保护的弱小宝贝。面对爸爸、妈妈的呵护,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相机进行归纳。)

2.课文中的萨沙也是爸爸、妈妈倾心保护的弱小宝贝,面对爸爸、妈妈的呵护,可他却说出了“我不是最弱小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生随老师书空。

3.重点指导学习“弱”字。指导写“弱”:左右一样都是“弓”加点提,左边稍窄低,右边稍宽高,要注意两个“点、提”的写法。

4.齐读课题。说一说,从课题中你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围绕课题提问,抓住课文主要内容进行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条理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读。你们想知道的内容都藏在课文中,只要把课文读通读熟,这些问题就能解决了。

2.自读。出示自读要求:(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请标出来。(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生字词:

周末 萨沙 簇拥 随风 舞动 娇嫩 芬芳

扑鼻 聊天 递给 显得 掀起 雨衣

垂着头 托利亚 铃兰花 野蔷薇 倾盆大雨

(2)学生自读。(提醒要注意的读音:“萨、簇、随”都是平舌音,“铃、倾”都是后鼻音。)

(3)开火车读、齐读。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4)学生互动交流。说一说,你通过阅读已经明白哪些词语意思。(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簇拥、倾盆大雨”的意思。)

4.解决问题。同学们都理解了词语的意思,真不错!那我们就来一起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解决生字词语的读音,并在交流互动中解决问题,理解词语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品读课文,对比感悟

1.自读课文,思考问题。(1)课文中的我是谁?我为什么不是最弱小的?(2)我不是最弱小的,那谁是最弱小的呢?

2.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3.对照理解,感受美丽。萨沙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蔷薇花才是,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美丽的蔷薇花。(板书:蔷薇花。出示图片和句子,让学生感受雨前野蔷薇的美丽。)

(1)雨前的蔷薇。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随风飘动,芬芳扑鼻。(师范读后提问:这是雨前的蔷薇花。这蔷薇花让你感受到什么?谁来说一说?板书:美丽。被铃兰簇拥着的野蔷薇是多么美丽啊!那它的味道是什么样的呢?(香)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板书:芬芳扑鼻。随文识字。学习生字“芬”“芳”和“铃”,我们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记忆。在书写时注意“芬芳”的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铃”要写得左窄右宽。

(2)雨中的蔷薇。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师范读后提问:美丽的野蔷薇刚刚还是芬芳扑鼻,可美丽的花朵转眼间便被无情的风雨吹打得垂着头,看着它在雨中受到摧残,此时,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蔷薇花可怜、无助、弱小)

(3)指导朗读。自己读一读:“可怜!”“像一个受到伤害的无助的小孩子。”“‘它娇嫩’多么地弱小,急需得到关爱、帮助。”指名读:“多么需要帮助的花啊!”男生读:“多么悲凉无助的蔷薇花啊!”全班齐读:“多么弱小的花呀!”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对照描写“雨前蔷薇”和“雨中蔷薇”的语段和图片对比感悟雨前、雨中蔷薇花的娇美和纤弱,激发学生对蔷薇花的关爱之情、保护之意,同时通过随文识字加深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在多次与文本的直接对话中理解课文,感悟“我不是最弱小的”的含义,奠定学生关爱野蔷薇的情感基调。

四、总结谈话,引发思考

雨前的蔷薇花如此美丽,令人赏心悦目;雨中的蔷薇花如此弱小,此时此刻它最需要的是什么呢?作者为什么会想起来保护蔷薇花呢?请同学们课后再读一读课文,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下节课把你的想法告诉给大家,好吗?

[设计意图]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再次阅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做好铺垫。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4

科目: 语文 班级: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第8课

教学目标: 1、识记的生字,读准字音,记忆字型。2、在田字格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2个词语。

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要伸出热情的双手,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弱小的人。

教学重难点:

1、辨析音近字:分──芬;令──铃;北──背;京──景。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课件链接: 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萨沙一家在森林里聊天时遇到了倾盆大雨,妈妈把雨衣递给托利亚,托利亚有递给了萨沙,那么,雨衣最后给谁用上了,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这一课。

二、学习课文

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3~7节:

⑴师:读到这儿,谁是最弱小的?为什么?

(萨沙)

⑵师:最后,谁用上了雨衣?为什么?

(蔷薇花,因为它是最弱小的)

⑶师:你从课文里的哪些词语或句子知道的?请读出来。

(指名读第八节的词语、句子)

⑷师:为什么现在,萨沙不是最弱小的啦?

(因为他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事物)

三、总结全文

1、师: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围绕课后小哥哥的话各抒己见)

2、师:是啊,我们已经是二年级小学生了,不再是学校里或家里最小的小朋友了,要伸出热情的手,多多帮助、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或事物!

四、指导书写

师:请仔细看这几个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或有什么特别重要的地方要提醒大家?

1、根据回答,师着重指导“弱”字的书写,注意该字分居田字格左右半格,两部分各写得瘦窄些。

2、区分:“未──末”的字型。书写时要注意上下横的区别。

3、“芬”、“芳”均是形声字。

4、组词区分:分──芬。

音近字:令──铃

师:田字格里剩下的生字中,哪个字需要老师帮忙?

根据回答,指导书写“夏”和“该”:

5、“夏”字中间是个“自”,不要写成“白”。

6、区分:“该”──“孩”──“刻”。

7、生在田字格里临摹。

8、讲评。

五、我会填

1、自己完成“我会填”。2、同桌互改。

3、讲评。

六、课堂小结

七、板书设计

8、我不是最弱小的妈妈

托利亚

萨沙

蔷薇花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 篇5

淄川区北关小学 张晓

《我不是最弱小的》叙述了萨沙在爸爸、妈妈和哥哥的影响下,把雨衣盖在了“比自己弱小的”蔷薇花上的故事,赞扬了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这篇课文以平实、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段真实感人的雨中情。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并重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以培养学生保护弱小的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1、强化初读,使学生有所知:

感知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实践、自觉朗读来完成的。完成这一过程教师应有意引导,让学生对课文的含蕴有所感知。在教学中,可以首先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进而弄明白文章所写的事情。在学生了解本文所写内容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重点内容,使学生在读书中对课文所揭示的道理有所感知。

2、精读揣摩,使学生有所悟:

在初读的基础上,精读的重点首先应放在深入领会“妈妈”两次说话的用意上:第一句话“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意在教育萨沙要懂得同情弱者,保护弱者;第二句话“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

是在激励孩子。可变换形式反复朗读,然后进行句式练习:“妈妈”说的第二句话还可以怎样说?(⑴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⑵ 要是你能保护别人,那你就不是最弱小的人。)让学生理解“妈妈”对萨沙的良苦用心。同时,联系前文一家人递让雨衣的情景,让学生对“妈妈”的话有更深刻的感悟。其次是重点读好萨沙说的三次问话:第一句“妈妈,爸爸把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了我。你们干吗这样做呢?”指导学生体会萨沙不懂他们为何这样做的心理,读出天真幼稚的语气;第二句“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要揣摩萨沙不甘为弱、也想保护弱者的心理;第三句是萨沙把身上的雨衣盖在蔷薇花上之后说的话,“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这一句要指导学生体会萨沙的自豪感,因为他已经不是最弱小的了,能够保护比他弱小的蔷薇花了。这样,通过学生不断深入地朗读,不仅培养了语感,也受到了健全人格的教育。

3、赏读激情。使学生有所得:

这一环节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萨沙一家人的高尚品质,让学生把自己当作萨沙家庭中的一员,在有感情地读好人物对话的同时,赏读课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和对萨沙一家人行为的描写,让人物的言行有一个无比美好的背景:广大的森林中间,宽阔的旷地边缘,娇嫩纤弱的蔷薇花上,披盖着梅红色的雨衣,一家人在滂沱大雨中谈笑风生、情深意

浓……伴着优美的音乐,在人情人境的朗读中感情得到升华,人物的品质行为得到内化。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 篇6

截取《我不是最弱小的》课堂上的几个镜头,与各位朋友共享――

镜头一:上课开始,请孩子们伸出小手和我一起板书课题,指导孩子识记书写“弱”,孩子们据题质疑,有的问:“这句话是谁说的?”有的问:“什么是‘弱小’?”坐在最前排的机灵鬼刘正宇站起来:“老师,我知道。‘弱小’就是,比方说他考了一百分,我不如他,我就比他弱小。”说完,得意地看着大家,等着我的表扬。我摇摇头:“不对。不过,一会儿你们用心读书,就会自己知道它的意思。”刘正宇有些垂头丧气地坐下,听了我后面的话,迫不及待地和其他小家伙一起捧起书本读起来。

镜头二:出示:“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多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请学生自己读读:“孩子们读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小家伙们摇头晃脑,有滋有味地读起来,不一会,小手就纷纷举起来了。

“我闻到了浓浓的花香,嗯,好香啊!”一个小家伙站起来,说着说着,把鼻子一抽,闭上眼睛,一副陶醉的样子。再看其他小家伙,也抽动着小鼻子,使劲地嗅着。

“我仿佛看到了一丛野蔷薇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

我顺手在黑板上画出一丛野蔷薇,一朵粉红色的花朵开放其中:“如果这是那丛野蔷薇,铃兰花开在哪里?”刘正宇跑了上来,捏着一只白色粉笔,踮起脚尖,伸直了胳膊在蔷薇花丛周围画了一个圆圈,边画边解释:“铃兰花就开在蔷薇花周围。”初读课文后,刘正宇曾经问‘簇拥’是什么意思,我就拦住正要往下跑的他:“现在你理解‘簇拥’了吗?”刘正宇点点头:“明白了,铃兰花在野蔷薇的周围,就是它簇拥着野蔷薇。”我笑着摸摸他的头,问下面的孩子:“是这样吗?”“是――”孩子们异口同声。我走下讲台:“下课了,同学们都喜欢围在我的身边,谁能用‘簇拥’把这个意思说出来?”话音刚落,举起的小手如林,平时学习语文比较困难的张明飞胸脯挺得高高的,黑黑的笑脸憋得通红,使劲晃着小手,期待地看着我,我示意他来回答。他立刻站起来,好香怕别人在、抢去一样,急急地说:“下课了,同学们簇拥在郭老师的身边。”“说的真好,孩子们,掌声鼓励张明飞。”在小伙伴们的掌声中,张明飞坐下来,这个平时男子汉味十足的小家伙,这是忸怩地像个小姑娘,脸更红了。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7

课堂上这位年轻教师非常注重语文基本功训练,既通过图片观察森林景色的美好,引导学生运用“森林里 的景色_______。”“森林里的景色_______ !”“森林里的景色_______ ?”进行说话与标点训练,又出示了“倾盆大雨、滂沱大雨、瓢泼大雨、暴风骤雨”等词语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这位教师可谓用心良苦,凡是自己能挖掘到的语文训练点她在课堂上都要进行展示。作为听课者我感动于教师的辛苦!

课后,我和她谈本节课的感受,她很真实———上得真累呀!我笑了,是啊!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把自己潜心钻研好几天的东西想在一节课上全部呈现给孩子们,不累才怪呢!“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孩子们接受呢?”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怕语文课上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得不到提高!”我明白她的意思———不想虚度每一节课,这是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

我没有急于讲述对课文的处理意见,而是让她努力挖掘自己课堂的亮点:“课堂上,你呈现了这 样一个填 空———()的野蔷薇,你是想达到什么目的呢?”“希望学生能积累词语。”“好创意!”“达到目标了吗?”“学生只会填美丽的野蔷薇,我补充了一个漂亮的野蔷薇,帮他们多积累了一个词。”“不错,有一点想法。”我顺藤摸瓜:

“当学生无法将这个填空完成好时,你引导学生读书了吗?现在请你自己读读课文中第一次出现野蔷薇的句子。”

“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你能从这两句话语中再找出一些词语来完成填空吗?”

“粉红色的野蔷薇,芬芳扑鼻的野蔷薇! ”

“粉红色———色彩,芬芳扑鼻———味道,这样具体的描述已经让美丽不再空洞,为什么不引导学生去读读书,让孩子们从书本中获取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认识呢?”

“哦!”她似乎有点感觉。

“再从语文的角度理解这样的填空练习,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色彩与味道都属于描写中的细节,学生习作时最不会做细致的描述了!”

“是啊,如果我们平时注意这样的训练还发愁孩子们习作时不会具体描写吗?”

“哦!”她似乎恍然大悟,“何止能填这两个词,还可以引导填出随风舞蹈的野蔷薇,这时的野蔷薇已经不仅是静态的美丽,也有动态的神韵了!这样也能为高年级动静结合的写法埋下伏笔!”

我惊叹于这位年轻教师的悟性,非常好的想法。

为了进一步帮助她从本课的教学中有更多感悟,我接着引导:

“如果说只完成这样的填空就又回到课文进行教学还不是一个聪明的语文教师。再动动脑筋,结合课文这里的填空还可以填入哪些词?”

她沉思片刻后说:“娇嫩的野蔷薇?”似乎不太自信。

“为什么?”我追问。

“课文后半部分有这样的描写———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这是非常准确的描写,为什么不能用呢?”

“可是,是不是破坏了讲课的思路了呀?”

我明白了,她还在想自己怎么教,而忽略了教学的实质是引导学生怎么学。我必须顺势引导。

“假如学生真的填出了这样的词语你怎么办?”

她没有说话。

“如果学生还要填出弱小的野蔷薇呢?”

“这可能吗?”她在怀疑学生的能力。

“如果我们平时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思考,在读书中积累,这是完全可能而且一定是必然的结果!”

“你仔细想想我们的填空练习题,能不能把这篇课文的教学思路重新梳理一下呢?”

沉默片刻后,她似乎一下子找到了备课的感觉:

“原来没有必要把一节课上得很满,只要抓住野蔷薇来完成填空练习,就能引导孩子们把长课文读短,把精彩的语段反复诵读,不断丰富学生的积累,同时还能在反复读书的过程中,逐步懂得如何把事物写具体,这样以‘()的野蔷薇’来组织教学,这个填空就是一根红线,以红线串联起相关内容的学习,这就是您一直强调的‘红线串珠’的教学呀!”她兴奋地讲了一堆话。

我明白她确实在内心深处有了一定的感觉,知道课应该简单而有实效,我也很欣慰,就在谈话接近尾声时,我又一次追问:

“如果从全文立意的角度思考还能填出别的词语吗?”

沉默片刻后她回答:“幸福的野蔷薇!当它最孤助无援时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不是最最幸福的吗?被人关爱是幸福,帮助别人更是幸福的。这篇课文的人文因素也就被挖掘出来了。”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篇8

柴晓梅

教学简述: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 二年级 下册 课前准备:

三个田字格、生字抄写本、课件。一. 谈话导入

我们先来学习一个新字“弱”。板书:弱

老师给字组词。板书:弱小 齐读。你知道什么叫弱小?那“最弱小”的呢?(就是很弱小很弱小,力量比谁都小的)

谁都不愿意做最弱小的那一个。你听一个叫萨沙的5岁男孩就说了这样一句话。补全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齐读

他为什么要这么说?那谁又是最弱小的呢?请小朋友们翻开书本,我们一起从课文中找找答案。二. 初读课文

1.这篇课文很长,也挺难读的。请小朋友打开书本,自己来读读课文。注意要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标好自然段。然后回答这两个问题。出示:文中出现了几个人?(萨沙、托利亚、爸爸妈妈)

他们在树林里看见了哪些美丽的花?(铃兰花、野蔷薇)

2、生字词

萨 簇 随都是平舌音 铃 倾都是后鼻音 芬 芳都是形声字,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托 掀 递用动作演示识记 三.品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2段。

1.教师指着板书讲述:这是一个夏天的周末,萨莎一家快乐地走在树林里,突然传来了萨沙的叫声。

出示句子:“看!这儿还有一朵野蔷薇!”学生齐读

2.指导读好这句话。看,这个句子有两个感叹号,我们应该怎么读?(指名读2-3人---全班齐读)

3.这话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是怎样的一朵野蔷薇呀,怎么让萨沙那么惊喜。找到第二段中描写野蔷薇的句子。

出示: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什么叫簇拥?出示插图理解。那么多铃兰花都紧紧围绕在野蔷薇的周围,这就叫做簇拥。你们听,铃兰花紧紧簇拥着蔷薇花,正在大声地夸它呢。你听见它们夸蔷薇什么吗?(蔷薇你真美、真香。理解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你能把野蔷薇美丽的样子读给大家听吗?指名朗读好这句话。

4.多漂亮的花呀,难怪萨沙一家会被它深深吸引,干脆坐在蔷薇的旁边,一边欣赏,一边聊起天来。

(二)学习课文第3段

正当萨沙一家悠闲地聊天时,突然发生了一件事„„ 出示课文:

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几滴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

这时天突然„„下起雨来。这场雨下得(又快又猛)。你怎么看出来的?(读好这句话)1.一时间,突然间下了那么大的雨,淋湿了所有人,可雨衣只有一件,该怎么办呢?一起读下去。

妈妈赶紧从背包里拿出雨衣递给身边的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给了萨沙。2.为什么大家最后把雨衣都传给了萨沙?(因为他最小,大家都关心他,怕他淋雨)3.对呀,大家就是这么想的。可萨沙心里却有疑问,有想法,让我们一起找找他跟妈妈的对话。

出示萨沙和妈妈的对话:

萨沙不解地问:“妈妈,您和托利亚也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 妈妈回答说:“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萨沙又问:“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妈妈说着摸了摸萨沙的脑袋。„„

1.我们先来看萨沙和妈妈的前两次对话。自己轻声读这2句话。虽然它们都是问句,可读法却不一样,请跟老师配合读这些句子。2.同桌配合读对话

3.谁愿意来当萨沙,跟老师配合读这段对话?

指名读第一句话,妈妈,您和托利亚也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请注意这里萨沙的语气是“不解”地问妈妈。再指名----齐读。4.教师回答: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5.指名读第二句。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

师问:你为什么皱着眉头呢?(不服气,虽然年纪小,但我不想做最弱小的。朗读指导:先降后升,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

6.师接读: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7.男女分角色朗读对话。学习理解妈妈的话。

出示妈妈的话: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妈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要是(如果/假如)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想变成最弱小的,你就要(有能力保护比你更弱小的)。

妈妈的话引起了萨沙的思考,他不想变成最弱小的,他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学习。

三、写字

弱 要注意提示两个“点、提”的写法 末 与“未”进行比较

芬芳 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可略向内倾斜。芬字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突出这两个字的主笔。扑 托 摸 提手旁

第二课时

一、巩固字词

1、摘云朵

2、读词语

3、读三个问句

二、萨沙是怎么做的?演一演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篇9

《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教版小语第八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萨沙的家人在雨中传递雨衣的动人故事,萨沙由家人的行动懂得了保护弱小的道理,并将父母传递给他的雨衣盖在了蔷薇花上。文章语言浅显,情感含蓄,道理明晰,易于让学生读文、悟情、明理。

设计理念:

1、把课堂的教学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和发现的平台。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自觉保护弱小。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走进萨沙的心灵,理解他的思想和行动,获得启迪与熏陶,产生保护弱小的意识。

教学准备:

PPT课件(雨前和雨中蔷薇花的图片;课文段落以及句段练习)

教法学法:

1、鼓励个性化朗读。教学中充分认可学生的独特感受,相机评价不同读法所表达的语意上的细微区别,帮助学生逐步准确把握语言,积累语言。

2、评价激励。课堂上师生之间平等交流,教师的评价充满着对学生的一种激励与期待。不管是教师语言、动作还是一个小小的表情,都着力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投入、学得愉快。

3、链接生活。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言行,联系自身实际谈谈自己曾经是如何做的,如何扬弃优点和不足,借此帮助学生提升思想认识。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质疑问难

1、师生以不同的逻辑重音方式读课题,并讨论表意方面的细微区别,指导学生细腻地感受语言,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根据题目提问,教师相机梳理。问题:①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②“我”不是最弱小的,谁是最弱小的?③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二、整体阅读,引导对比

1、学生通读课文,解决上面提出的问题。

2、小小年纪的萨沙怎么会想到要去保护蔷薇的呢?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蔷薇的两句话,画出来。

3、指名读并出示描写“娇艳的蔷薇”的句子。——“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朗读说说蔷薇花带给自己的感受。

结合课文描写的画面拓展词语——我们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眼前的蔷薇花?进一步指导朗读,体会蔷薇花的娇艳可人。

4、让学生读出描写雨中蔷薇花的句子并出示。——“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重点指导“滂沱”、“纤弱”两个词语的读音,并理解。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这时的蔷薇花娇嫩、纤弱,非常需要他人的关爱。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与前一句对比朗读,借助朗读使学生入情入境。

5、突如其来的大雨使得蔷薇花难以抵挡,找出文中描写雨大的句子,读一读。

三、读读议议,突破难点

1、想一想,雨中只有一件雨衣,萨沙的家人是怎么做的呢?让学生读课文,并尝试从课文中质疑。①爸爸为什么不直接把雨衣给萨沙?②爸爸妈妈为什么没有把雨衣给托利亚?③爸爸把雨衣给妈妈,妈妈为什么又把雨衣给了萨沙?

2、出示3~6小节,借助于文字和图画讨论一家人的做法。父母亲和托利亚认为应该把雨衣让给最弱小的萨沙,由行为分析其背后的本质———家人传递雨衣就是在传递关爱。从他们的行动中体会中心句“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3、引读中心句:看样子萨沙的家人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向萨沙传递着这样一个信念,那就是——。

4、引导学习萨沙和妈妈说的两个反问句,设计句式练习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帮助正确理解句意——

“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指导朗读,并体会萨沙不愿意做最弱小的人。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指导朗读,并体会妈妈话语中隐含的鼓励和期盼。

5、分角色读萨沙和妈妈的对话。

6、过渡并出示萨莎护花的句子,齐读。

萨沙做这件事的时候一定会怀着一种特殊的心情,可惜作者却没有详细地写下来,你能在这些空白的地方加上合适的词语吗?——“萨莎 朝着蔷薇丛走去。他 掀起雨衣, 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

学生填词后,或说明理由,或有感情地填词朗读。

7、带着自豪的语气读萨沙的话:“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同学之间,邻里之间,与残疾人、陌生人之间,与小动物、花草树木之间的关心帮助的事例。

2、让学生在学完课文之后用一句话来谈体会或收获,把最想说的话写在事先准备的书签上并全班交流。

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 篇10

1、初读课文,使学生有所知:

感知内容。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实践、自觉朗读来完成。完成这一过程教师有意引导,让学生对课文的含蕴有所感知。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进而弄明白文章所写的事情。在学生了解本文所写内容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重点内容,在读书中对课文所揭示的道理有所感知。

2、再读课文,使学生有所悟:

在初读的基础上,再读的重点首先放在深入领会“妈妈”两次说话的用意上:第一句话“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意在教育萨沙要懂得同情弱者,保护弱者;第二句话“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是在激励孩子。可变换形式反复朗读,然后进行句式练习:“妈妈”说的第二句话还可以怎样说?(⑴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⑵ 要是你能保护别人,那你就不是最弱小的人。)学生理解“妈妈”对萨沙的良苦用心。同时,联系前文一家人递让雨衣的情景,学生对“妈妈”的话有更深刻的感悟。其次重点读好萨沙说的三次问话:第一句“妈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学生体会萨沙不懂他们为何这样做的心理,读出天真幼稚的语气;第二句“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要揣摩萨沙不甘为弱、也想保护弱者的心理;第三句是萨沙把身上的雨衣盖在蔷薇花上之后说的话,“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指导学生体会萨沙的自豪感,因为他已经不是最弱小的了,能够保护比他弱小的蔷薇花了。这样,通过不断深入地朗读,不仅培养了语感,也受到了健全人格的教育。

3、又读课文。使学生有所得:

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 篇11

我不是最弱小的这是课文中萨沙所说的一句话,萨沙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给妈妈看,我不是最弱小的,因为我可以保护比我更弱小的蔷薇花。这篇课文语言浅近却喻理深刻。课文中的几处对话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深入感悟。在教学课文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在初读以后,通过填空的形式来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故事,有了老师的.提醒,通过填空的形式,学生很快就能将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来了,对于低段的小孩子概括能力不强的这一弱点,填空的形式很适合他们。在学习课文中妈妈与萨沙的对话时,我先让学生找出妈妈和萨沙说的话,在让他们读一读萨沙说的话,有什么特点。他们想了一下后就发现了,萨沙说的话都是问话。同时这三句话是萨沙不同心情下所说出来的,我就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读,来感受当时萨沙说话的心情,首先是疑惑的,接着是不甘心,最后是高兴的自豪的,同时让他们说一说疑惑什么,为什么不甘心,最后又为什么会觉得很自豪,这样自然而然的他们读懂了对话的内容,同时在教学妈妈说的话时,让他们感受到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之情。

在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让学生明白我们不是最弱小的,要善于发现,去帮助比我们更弱小的,这样我们会为自己感到自豪。

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优秀教案设计 篇1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芳香扑鼻”、“闷热”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自觉保

护弱小者。

教学重点:

理解课后习题4两个重点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萨沙所说的反问句的含义。

教学媒体:投影、录音

教学时间:2课时

板书设计:

14 我不是最弱小的

相 让 雨 衣

爸爸 妈妈 萨莎 蔷薇

保 护 弱 小 者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听录音,揭示课题。

师:假日里,一家人来到森林里游玩,在林中旷地上发

生了这么一个动人的故事。请听录音《我不是最弱小的》(出示课题)。

检查:听了故事,你知道课题中的“我”是谁?故事中还有哪些人物?

质疑:当你只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头脑中产生了哪些迫切想弄明白的问题?(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检查:

(1) 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区分前、后鼻音。

前鼻音:闷 纤

后鼻音:旷 滂

(2)读谁下列多音字:假日( )

(3)朗读下列词语:

聊天 滂沱 旁边 芳香扑鼻 聚精会神 旷地

附近蔷薇 闷热 大雨如注 娇嫩纤弱

2、再读课文,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检查:

(1)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 指导朗读好下列句子:

父亲、母亲、五年级的.学生托利和四年级的学生萨沙。(注意停顿)

“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萨沙反问道。(读出反问语气)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妈妈笑着回答说。(读出反问语气)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萨沙问道。

3、三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指导书写生字。

1、找一找:哪些生字不容易写好?说说书写时什么地方

应该注意?

2、教师范写下列生字:

蔷、薇:草字头占整个字的四分之一。

聊:左高右低,左偏旁约占整个字宽的三分之一。

四、作业。

1、见习字册。

2、比一比,再组词。

旷( )蔷( )娇( )滂( )

扩( )墙( )骄( )傍( )

第 二 教 时

教学要求:

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萨莎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

教学重点:

理解课后习题4两个重点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

1.(点示课题)“我”指的是谁?

2.出示,朗读。

闷热 雷声大作 滂沱大雨

蔷薇 芳香扑鼻 娇嫩纤弱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3.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能根据以上词语的提示,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1) 同桌说说,后指名说说,用上刚才的词语。师生评议。

2) 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那句话最有道理?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齐读。

3.过渡:这一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萨莎又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指导细读课文

(一) 细读第一自然段

1. 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时间 天气 地点 人物

2. 联系课题,你还知道什么?

(萨莎是一家人中最弱小的)

(二) 细读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读,思考:这一段中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森林里的美好景象;下起了大雨,一家人相让雨衣。)

2. 森林里非常美好?我们一起来看这句话。

(1)出示句子:

“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2)认真地读一读,体会一下,你觉得什么地方最美?该怎么读。

指名读,师生评议。

(3)想欣赏林中的美景吗?媒体演示画面: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蜜蜂在花丛中“嗡嗡”地叫。

理解“一丛丛”。“ 芳香扑鼻”是什么意思?

(4)指名学生口头造句。

“芳香扑鼻”指的是花草的香味很浓郁。你能用这个词语说上一句话吗?

3、森林是这样美好,一家人坐在草地上,有的聊天,有的看书,心情多么舒畅啊!突然,天空下起了大雨,在这“大雨如注”的时刻,萨莎的家人是怎样做的呢?

(1)出示句子:“爸爸赶忙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接过雨衣没有穿,却把它给了萨莎。”

(2)自由读,说说从这句话中你了解了什么。

(他们只有一件雨衣;他们都想到的是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最后雨衣让给了最小的萨莎。)

(3)指导朗读。该怎么读好这句话呢?

4.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过渡:萨莎的家人在大雨中挨个儿相让雨衣,这是为什么?萨沙也不明白,我们来看课文。

(三) 细读第3-8自然段

1. 同桌练习朗读这几个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话用笔画出来。

2. 读后交流。

1) 相机出示句子:“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联系上文说说萨莎的父母是怎样做的?

相机再次出示:爸爸赶忙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接过雨衣没有穿,却把它给了萨莎。

从他们的行动中你明白了什么?

(他们每个人都在自觉地保护弱小者)

指导朗读。

2)相机出示句子:“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吗?”

(1) 这句话什么意思?

(2) 朗读体会,你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读出来吗?

3)相机出示句子:“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

这句话什么意思?

媒体出示句子:“现在我就不是最弱小的了,妈妈!”朗读对比

(1) 萨莎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因为前面妈妈说过要是……,现在他保护了比自己弱小的蔷薇花。)

(2) 你觉得萨莎说这话时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语气呢?指导朗读。

(3) 那么谁是最弱小的?

媒体演示画面:滂沱大雨中,蔷薇花毫无抵抗能力的画面。

指名说说画面意思。

现在我们来读读书上的句子。

(4) 媒体出示:第7自然段,女生读第3句话。还记得下雨前这些花儿是怎样的吗?齐读有关句子。现在萨沙看到滂沱大雨……(引读),是怎样做的?

自读第7自然段,用“-- ”标出描写萨莎动作的词,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联系上下文,练习用上“因为……,所以,萨沙把雨衣盖在蔷薇花上”来说说。

A妈妈是怎么说的?

B花儿怎么样了?前后两段进行对比。

C萨莎不想当最弱小的?

结合理解“滂沱大雨”。课文中还有哪个词与它的意思相近?

你还知道哪些词也是形容雨下得很大的?

结合理解:“娇嫩纤弱”

D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3. 练习分角色朗读萨莎与妈妈的对话。

同桌分角色练习,指名分角色朗读。

三、总结课文

萨莎在家人的影响下,学会了保护弱小者。再一次朗读课文,感受萨沙全家保护弱小者的可贵品质。同学们,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该怎么做呢?(学生交流)老师相信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一定会做到的。

四、指导造句

闷热

1. 师述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闷热的天气中,人们有什么感受?(气都喘不过来,身体发热、易出汗等)

你还知道小动物有什么反应吗?

(蜻蜓低飞、鱼儿浮出水面透气、蚂蚁要搬家等)

闷热的天通常会发生怎样的天气变化?

2. 学生练习说话,师生共同评议。

五、作业

1. 造句。

上一篇:遇事冷静的满分作文下一篇:物流园区定位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