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可行性报告

2024-10-11

食用菌可行性报告(精选6篇)

食用菌可行性报告 篇1

**镇食用菌市场工程可行性报告

项目名称:**县**镇食用菌市场

项目承办单位:**镇政府企业站

项目负责人:

项目地点:**镇下安章开发区

一、概述

**镇位于**县中部偏东,离**城关28公里,翠屏湖东岸和吉巷、鹤塘、卓洋、泮洋、闽清县下祝乡相彼邻,古宁线、福汾线、古屏线、穿越境内镇区为交汇

点。全镇总面积202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人,总户数9490户,耕地面积5.6万亩,36个行政村130个自然村。是**县的农业大镇、库区大镇、交通大镇,商贸大镇和旅游大镇。**镇食用菌栽培历史悠久,是银耳人工栽培的发源地,也是全国瓶栽银耳的首创地,被称为我国著名的食用菌之乡。

**镇食用菌种类齐全,主要有银耳、香菇、金针菇、茶薪菇、姬松茸、竹荪、猴头菇、姬菇、长根菇、杏鲍菇、秀珍菇等十几个品种是全县食用菌种类最齐全的一个乡镇。

**镇党委、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积极务实态度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紧紧抓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集思广益、艰苦奋斗发展多种经营尤其是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2005年全镇食用菌总产达4000多吨,其中:银耳3000吨,茶薪菇500吨,其他菇类500多吨。是我县建设“食用菌之都”重要组成部分。但至今全镇范围内没有一个专业的食用菌市场,生产出食用菌产品要几经周转运到外地交易,增加了成本。为进一步方便菇农产品销售,增加生产效益,促进我镇食用菌生产的发展。所以作为食用菌主产区的**镇急需建成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食用菌专业市场,便利菇农,畅通流通领域。

二、项目建设规模、内容和条件

1、项目建设条件

按照**镇区的总体规模设计,**镇食用菌市场地址选在下安章开发区古宁线和福汾线交汇处,交通十分方便,项目所需的水泥砂石料等建材购备、运输等非常方便,这里已具备了供电供水通讯设施等基础条件。

2、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

建设规模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设面积为4500平方米食用菌交易市场大楼。

(1)建一条长300m宽10m水泥路。

(2)建一座4000m2交易大楼。

(3)建一座500m2仓库。

三、项目投资估算:

1、编制依据

(1)项目估算依据省建委颁发的有关福建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工料表规定进行。

(2)省建委建筑工程部发布各地市主要材料最高限价。

(3)主要地产材料按当地市场平均价格估算。

2、投资估算:

(1)拆迁赔偿费30万元。

(2)土地征用费10万元。

(3)建长300m,宽10m水泥路30万元。

(4)建4000m2交易大楼420万元。

(5)建500m2仓库一座75万元。

合计总造价565万元。

四、资金筹措

**镇食用菌专业市场工程总投资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采取如下办法:

1、以民间集资为主,按10个股东,每股按资30万元,合计300万元。

2、镇村投资265万元,(包括向上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申请补助部份)。

五、管理经营机制

**镇食用菌专业市场建成后,作为股份制企业的管理模式,由**镇企业站,**村牵头成立食用菌市场管理委员会。负责市场日常运作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市场管理等服务,为项目建设资金回收提供保障。

六、工程建设工期安排

建设工期:计划2006年12月开始,工期为18个月,2008年5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七、效益

**镇食用菌专业市场建成使用后,主要解决镇内及周边乡镇村民卖菇难的问题,主要服务菇农增加菇农,经济收入,有显著的社会效益。食用菌专业市场日交易额可达50万元以上。在经济效益上利用店铺和仓库出租和交易大厅的摊位收入及管理费等年收入可达150万元。

食用菌可行性报告 篇2

1 食用菌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1.1 温度

温度是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 尤其是对子实体的形成至关重要。食用菌在适宜温度下, 子实体生长良好, 而当温度低于或高于某一界限时, 子实体则停止生长甚至死亡。根据食用菌对温度条件的要求不同, 食用菌可分为高温型、中温型和低温型三个种类。高温型食用菌子实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32℃, 中温型为18~28℃, 低温型为10~23℃。但一些食用菌, 如草菇、灵芝超过32℃可以正常生

长, 香菇 (低温品种) 、金针菇低于5℃长势仍然良好。

1.2 水分 (湿度)

水分和湿度是食用菌生长不可缺少的条件, 一切营养物质只有溶于水中才能通过原生质膜渗透到细胞内部, 代谢废物也只有溶于水中才能排出体外。食用菌在子实体发育阶段要求有较高空气相对湿度, 适度的相对湿度是60%~80%, 如湿度过低, 则会影响子实体的分化和发育, 严重者, 则子实体不分化, 即使已分化的幼菇也会枯死。

1.3 光照

食用菌没有光合色素, 不进行光合作用, 理论上是不需要光照的, 尤其不需要太阳直射光。但实际上大多数食用菌, 除少数菇类可以在完全无光照的黑暗条件下生活外, 都需要一些漫射光才能生长发育良好。特别在子实体分化阶段, 适当光照才能产生更多原基, 如香菇等。光照的强度还影响菇的产量和质量, 如平菇, 光照不足柄长、盖小、盖不能展开;又如灵芝, 光照不足, 盖色淡, 无光泽等。

2新丰县气候特点

新丰县地处北纬23°53′~24°17′, 东经113°43′~114°36', 海拔高度在130~1500m之间, 年平均气温20.3℃,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境内山丘起伏, 地形复杂, 气温垂直差异大, 立体气候显著。形成了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雨水充沛, 春夏水热同步、秋冬光温互补、霜冻轻、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四季宜人的温暖湿润的气候。根据新丰多年气候资料, 2月中旬至6月中旬, 新丰主要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交替影响, 多阴雨天气, 降水充沛, 空气湿润度大。每年的4~9月, 本县进入高温季节, 也是一年中降水量集中的时期, 被称为“雨季”。6月下旬至9月上旬, 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 新丰进入盛夏季节, 天气炎热, 高温高湿。9月下旬至2月上旬, 主要受冷高压影响, 降水明显减少, 温度和空气湿度明显下降, 温、湿日较差加大, 尤其在12月上旬至1月下旬, 冷空气活动频繁, 新丰低温霜冻天气增多。表1和表2为新丰县1980~2010年统计表。

3 新丰野外栽培食用菌栽培区域和栽培季节的划分

食用菌种类繁多, 总体而言, 食用菌子实体的生长喜阴、忌严寒和酷暑。不同的气候条件, 对食用菌栽培有利有弊, 可以根据不同地域和季节光、温、湿条件的配合, 划分食用菌的栽培地区和栽培时期。

3.1 最佳栽培地区

根据食用菌对光照条件的要求, 野外栽培食用菌, 必须选择茂密的林地进行种植。新丰海拔300~800m的山地, 多分布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水源涵养林, 林间郁闭度高。由于山体对暖湿气流的阻挡和抬升作用, 云雾随海拔高度上升而增加, 形成山区林地日照少, 湿度大, 雾气重的独特的自然气候环境, 成为食用菌理想的生长地区。尤其在新丰的北部和东南部山区, 历来就是野生食用菌的原生地。

3.2 一般栽培地区

海拔300m以下地区, 以灌木、竹林和各类经济林为主, 林木稀疏, 光照比较充分, 荫蔽条件较差。同时盛夏时节平均最高气温在32℃以上, 且常有35℃以上的高温出现。光、温条件不能很好地满足食用菌生长的要求。因此, 在低海拔地区栽培食用菌要特别注重避免盛夏高温的危害, 并选择相对喜光的品种进行种植。

3.3 最佳栽培期

新丰3~6月、9~11月, 平均温度在16~26℃之间, 平均最高温度在20~31℃之间, 平均最低温度在12~23℃之间, 平均相对湿度大于75%, 严寒和高温天气出现机率少, 温、湿条件配合好, 能较好地满足食用菌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 为野外栽培食用菌的较佳时期。无论在高海拔或低海拔林地, 都可根据各类食用菌对温度的具体要求, 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栽培。尤其是9月下旬以后, 温、湿度日较差加大, 形成变温变湿条件, 对食用菌生长发育是十分有利。而在海拔300m以上山地, 由于全年基本无日最高气温超过35℃的高温天气出现, 且降水充裕、空气相对湿度大, 3~11月均适宜食用菌生长。

3.4 一般栽培期

12月下旬至2月上旬, 新丰平均气温降至13℃以下, <5℃的低温日数超过20d, 多寒冷天气, 空气湿度较小, 温、湿条件配合较差, 大多数食用菌不能很好生长。7~8月, 海拔160m以下地区日最高气温≥35℃的天数平均为11d, 高温酷热的天气不利于食用菌的生长。因此, 在冬季进行栽培, 应该特别注意选择耐寒品种, 尽量选择低海拔的阳坡茂密林地进行种植, 并做好必要的防寒保暖措施;盛夏季节进行食用菌栽培, 应该选择高海拔林木茂密地区种植。

4 食用菌栽培建议

新丰气候暖湿, 适宜食用菌生长, 但由于新丰地处山区, 地形复杂, 气候灾害种类较多、出现频繁且影响严重, 在一定程度上对食用菌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在栽培过程中, 应注重做好气象灾害的防范工作, 加强管理, 趋利避害, 提高食用菌的种植效益。

4.1 低温阴雨

早春2~3月期间, 西南季风开始活跃, 新丰气温开始回升, 但冷空气势力仍然较强, 导致此时期骤冷骤热, 升温不稳, 容易出现日平均气温≤12℃的低温阴雨天气, 个别年份低温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达26d (1970年) 。因此, 在早春栽培食用菌, 宜选择对温度要求较低的品种进行种植, 如香菇、平菇、金针菇、滑菇、真姬菇等。

4.2 暴雨

新丰降水充沛, 5~6月是多雨期, 平均月雨量在330mm以上, 其间降水强度大而集中, 极易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期间, 应尽量选择平坦或缓坡地段种植食用菌, 以减轻因暴雨造成的各种衍生灾害的影响, 同时做好开沟引流和排水措施。

4.3 干旱

受季风影响, 新丰降水时空分而不均, 干湿分明的特点十分明显, 干旱是新丰多发的气象灾害之一, 尤其到9月下旬以后, 转入干季, 雨量骤减, 发生干旱的可能性更大。干旱期间, 土壤和空气含水量不足, 相对湿度日较差明显加大, 午后相对湿度大多低于30%, 应及时进行人工浇灌, 补充水分。

4.4 霜冻

霜冻是新丰冬季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12~2月, 受冷空气和夜间辐射冷却作用的共同影响, 在晴朗静风的状况下极易出现霜冻天气。出现霜冻时, 气温和地面温度降至5℃甚至0℃以下, 对食用菌的生长造成严重危害。因此, 在冬季种植食用菌, 夜间要注重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通过覆盖薄膜、稻草提高食用菌的表面温度。

5 结语

开展野外食用菌栽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一方面, 在野外栽培食用菌, 可使食用菌保有一定的野生品质, 符合人们对绿色安全食品的消费需求, 林下通风透气的自然条件也能减少食用菌病虫害发生的机率, 同时, 利用林下空闲荒地, 减少了厂房、喷灌设备的前期投入, 大大降低菇农的投资门槛和风险, 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 在林地种植食用菌, 食用菌与林木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 树木产生的氧气可以满足食用菌生长所需, 而菇农在给食用菌施肥的同时也增强了林地的土壤肥力, 促进林木生长, 从而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因此, 可以将野外栽培食用菌作为山区和林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一条路子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贵锁、杨万宁, 冀州林地栽培食用菌成功[J].小康生活, 2005 (8) :12.

[2]谭若明、曾万明, 林木共生食用菌开发利用大有可为[J].湖南林业, 1994 (08) :15.

[3]刘振祥、张胜, 食用菌种植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18-21.

食用菌发展考察报告 篇3

关键词:食用菌 产业 考察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扎实有效地抓好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工程,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大力推广发展食用菌产业。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由科技局领导及业务人员和职校教师一行四人组成考察学习组,对浙江龙泉市、庆元县、上海大山合集团等地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进行了全方位考察学习。考察组通过参观、座谈、交流等形式详细了解了食用菌发展的相关情况。

1、考察点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1.1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浙江龙泉市、庆元县食用菌产业能够形成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与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从政策、机构、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两地的党委、政府始终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强县富民的特色支柱产业,纳入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列入农副产业的首位,力度大、发展快,常抓不懈。一是组织成立了强有力的管理、科研及技术服务机构。为协调、支持与服务食用菌产业发展,设立有专门的食用菌管理局及办公室,乡镇专门设立了直属食用菌管理站,配有专职专管人员,将人员与经费挂钩,列入目标考核。二是在政策方面给予扶持。先后出台了加快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设立食用菌生产专项经费,制定一系列配套优惠政策。三是部门合力支持。

1.2 科技进步和普及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80年代以前,龙泉、庆元发展食用菌是高消耗、低收入,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普及,不仅解决了菇粮争地矛盾、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而且使食用菌产量跃上一个个新台阶,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目标,成为龙泉、庆元数十万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如龙泉的双益菇业有限公司、庆元的食用菌研究所和菇星机械节能有限公司就是专门从事菌种选育、栽培技术、加工机械设备发明和应用等研究。食用菌在龙泉和庆元已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科学研究、生产培育、环境卫生、病虫害防治、烘烤加工技术体系和保障措施,实现了食用菌工厂化、机械化、标准化、无木化、周年化生产。

1.3 社会化服务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社会化生产的条件下,食用菌生产同样需要有相配套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龙泉、庆元两地经过长期的努力,已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等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服务体系。如龙泉建有浙闽赣食用菌交易市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80多家,经销企业200多家,购销队伍1500多人,这些中介组织为菇农提供功能比较齐全的商务项目,把服务渗透到从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

1.4建立科学的发展模式是推进食用菌更好更快发展的现实需要。龙泉、庆元都建立了“龙头+基地+农户”的模式,使企业与农民之间形成互相依存的“共同体”,既降低了农民的风险,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也为加工企业建立了稳定的生产基地,最终实现公司和农民的“双赢”。

1.5 实行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是全面提高食用菌经济效益的有力举措。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和绿色壁垒越来越复杂和严格,标准化生产已成为解决食用菌产品安全和市场流通的重要环节。上海大三合集团、龙泉市、庆元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了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管理标准、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产品追溯制度,明确了产品责任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菌种生产标准、菌棒制作与管理标准、出菇管理标准采收与加工标准等生产环节的标准体系。政府出台了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创品牌,走出国门。如龙泉市对当年新获得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则一次性奖励80万元,同时还设立了跨越奖和开拓国外市场奖。

2、我县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我县生态植被保护完好,林木结构合理,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全县现有林地面积8.9681万hm2,森林覆盖率49.16%,有阔叶林2.7万hm2,其中,杨树1613.14hm2,硬阔类10387.64hm2,针阔混35.65hm2,阔叶混346.79hm2,软阔类9121.99hm2。农作物秸秆丰富。这些都是生产食用菌的主要原料。

第二,自然条件非常适合食用菌生长。印江境内最高海拔2493.8m,最低海拔377.7m,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8常年降水量1103.2mm,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因此,地理气候条件与龙泉、庆元相似,适宜食用菌生长。

第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梵净山环线公路将于2011年7月前全面建成开通,杭瑞高速已正式动工建设,特色食品工业区就位于杭瑞高速公路匝口旁边,为发展食用菌产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第四,有技术基础和栽培历史。我县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有《食用菌栽培》课程,为各乡镇培育了大量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人才。长期以来,专业课教师带领学生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进行试验和推广。在17个乡镇中,现有几十户食用菌种植户,种植的种类主要是平菇,已有少量的香菇、木耳、金针菇、竹荪、鸡腿菇、灵芝等栽培。栽培方式有室内、室外、袋栽、畦床等多种。由于规模不大,产量不高,则以鲜菇出售为主。在八十年代我县的灵芝产品“仙草牌”灵芝酒在马来西亚荣获国际金奖。

第五,市场前景看好。食用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无污染、集营养保健医疗为一体的纯天然食品,被誉为“健康食品”、“绿色食品”,经常食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预防多种疾病。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将“一晕一素一菌”作为最佳的膳食结构加以提倡,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用菌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食用菌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前景非常好。

第六,符合我县产业发展思路。根据我县十二五发展思路:以工业强县、农业富民为目标,办好特色工业、抓好特色产业和旅游业,实现集约发展、集聚发展和节约发展。由于食用菌产业具有周期短、投入少、见效快、市场前景广阔、集工农商为一体等特点,是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一项“短、平、快”产业,符合我县产业发展思路。

3、我县发展食用菌的思考与建议

通过对龙泉、庆元等的考察学习,考察组一致认为龙泉、庆元等的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结合我县的实际,我县发展食用菌产业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

3.1 解决好有人抓的问题。发展食用菌产业,必须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来抓。县委县政府提出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思路,符合印江实际,符合市场需求,为做好食用菌发展的相关工作,建议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下设食用菌产业办,由责任心强、工作务实的干部专抓食用菌发展。特别是在产业发展的初期,要将目标指标化,任务责任化,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做到目标明确、责任清楚。当务之急要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指导食用菌产业发展。

3.2 解决好发展模式问题。为了积极稳妥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探索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一是出台企业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对愿意来我县发展食用菌的企业,可考虑建厂房交由企业经营,同时建立奖励机制,鼓励企业扩大生产、标准化加工和创品牌。二是以实施“千户工程”为载体,推选出1000名具有一定经济实力、有一定文化基础、创业积极性高、能吃苦赖劳的能人作为首批发展对象,从事过食用菌生产的农民优先,采用政府协调贷款贴息一年的政策予以扶持。三是强化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组建食用菌协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他们在生产、流通中的作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3.3 解决好资金和技术问题。一是要积极争取扶贫、培训及产业化项目等专项资金,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投入,解决食用菌发展的资金问题。二是由招商局加强与上海大山合集团、龙泉、庆元等联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快引进三家以上的企业落户我县发展食用菌。三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即聘请专家来我县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与选送专门人员外出培训后回来指导全县食用菌发展。四是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将县中等职业学校作为科研和培训基地,开设食用菌栽培、食用菌病虫害防治、食用菌产品加工等课程,解决食用菌的技术创新和品种引进、试验、推广和创新问题。

食用菌可行性报告 篇4

1.2青岛食用油零售经营项目市场 1.2.1供给市场 1.2.2需求市场 1.2.3供求分析

1.3食用油零售经营项目的市场前景分析 第二章 投资项目市场定位

2.1食用油零售经营项目的市场定位 2.2食用油零售经营项目的目标客户 第三章 食用油零售投资项目的SWOT分析 3.1优势与劣势 3.1.1优势 3.1.2劣势 3.2机会与风险 3.2.1机会 3.2.2风险 3.2.3风险规避

第四章 投资项目投资收益分析

第五章 投资项目食用油零售经营项目规划 5.1选址 5.1.1选址要求 5.1.2目标地址 5.2视觉识别系统 5.2.1店面及大堂布置 5.2.2核心卖点的表现形式 5.3功能配套 5.3.1配套一 5.3.2配套二 5.3.3配套三 5.3.4配套四

第六章 投资项目整合营销规划 6.1经营项目 6.1.1项目一 6.1.2项目二 6.1.3项目三 6.1.4项目四 6.2经营方式 6.2.1方式一 6.2.2方式二 6.2.3方式三

第七章 投资项目核心价值体系 7.1品牌的培养和连锁经营的方向 7.1.1品牌的培养 7.1.2品牌连锁 7.2资源整合平台 7.2.1资源整合 7.1.2战略结盟

台湾食用菌美食学习考察报告 篇5

8月9日至18日,在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的大力协助下,由县人大副主任吴泽民、县旅游局局长叶泉清带领我县服务行业商会及食用菌协会一行15人赴台湾学习考察食用菌美食。到达台湾后,考察组先后考察了大润发超市,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青松农场、阿亮香菇园、万生农产行暨制包场、蕈优生物科技农场、大湳农场、新高农场、富鼎企业社、台湾菇类文化馆、欣隆休闲农场以及士林夜市、六合夜市等场所,并与部分农会主任、企业老板进行座谈交流。通过这次考察,我们对台湾食用菌美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收获颇丰,启发很大。现将此次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台湾属亚热带地区,土地总面积3.6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2300多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0多万人。相对于大陆,台湾菇类产业整体水平较高,虽与日本或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台湾菇类产业在某些领域和环节上仍有一定差距。但是台湾菇类产业善于因地制宜、兼容并蓄,把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与菇类生化产品深加工、食用菌美食研发和休闲服务业发展有机结合,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一、台湾食用菌产业的特点

1、菌菇栽培工厂化

同大陆相比,台湾食用菇类产业起步相对早,发展比较快,整体水平领先。近十几年来,台湾地区菇类生产方式由传统的简易菇棚栽培方式转变为设施化、工厂化栽培。其产业链细分明显,有原料供应的企业,生产菌棒的企业,培育菇的企业或农民,还有组织销售的菇农合作社。工厂化栽培的多品种也改变了人们消费习惯,目前台湾市场上大量消费的品种有10多个,并且价格较低。台湾禁止进口菇,菇工厂生产环节的税收免税,相当于大陆的自产自销,所得税按利润10%征收(大陆是28%),农业用电大约是工业用电的一半,1.9元台币,相当于人民币0.4元。工人的小时成本大约在20元,除劳动力成本外,其它物料的成本与大陆相差不多。

台湾菇类生产技术整体水平高。如戴氏养菌园农场采用全套现代化瓶栽系统,日产金针菇30吨,雇佣工人60人。使用瑞典引进的自动搬运系统,就是无人驾驶的电动小车,在电脑控制下,依靠激光定位,按既定线路行驶,将接种后的菌瓶搬运到培养室指定位置。相比用工人驾驶叉车搬运,自动搬运系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污染并节省了劳动力开支。台湾不仅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人员工作效率也很高。例如“天下第一菇”青松农场,由于生产杏鲍菇和香菇采取袋栽形式产量更高,这个农场的自动化程度比瓶栽的企业低了很多,但工人装袋速度和接种速度不比自动化机器慢,农场日产12吨的杏鲍菇仅用150人,日人均产量为80公斤。我们也注意到机器声嘈杂的车间里,工人们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劳作。

2、产学研一体化

菇类生物技术产业受到台湾官方和业界的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研究。本次考察的葡萄王生物技术公司和金颖生物技术公司就是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典范。是台湾最具实力的食用菌生物科技公司,他们与科研院校和医院进行广泛合作,对生化、药理、毒理及临床方面进行研究,加速新产品开发,产品都获得了HACCP、ISO22000:2005及FDA认证,并为全球众多知名药厂提供保健原料代工业务。由于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台湾菇类生化产品开发较为成熟。这两家公司利用发酵和萃取工艺,通过生物菌发酵生产多糖品,厂内很多发酵罐体,最大的有50吨。通过培育菌丝体、把菌丝体用浓缩机、离心机、超过滤、冷冻干燥机等过程进行处理,再制成保健食品和饮品,保证没有任何外来污染。台湾的药用菌牛樟芝有专门扶持机构全力支持研究。因子实体种植困难,通过培养牛樟芝的菌丝体,制成牛樟芝保健品并形成规模化。而我县生产提取物大多是通过子实体进行粉碎萃取,难以保证原料来源的安全,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在通过菌丝体培育制成成品方面落后于台湾。

3、产销体系系统化

台湾农业合作组织机构健全、功能强大,对台湾食用菌产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最主要的合作组织是“农会”,形成了省(市)、县(市)、乡(镇、市)三级农会,各级农会均为独立法人。乡(镇、市)农会向下联接各“专业产销班”,产销班为农会体系下的非独立法人资格的合作组织,产销班的职能是根据农会指导意见开展生产、加工、销售。同时,还有大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台湾菇类生产体系形态多样,除个体菇农、大型农场和产销班外,还有产销中心(地区性菇类集散地)和生产合作社(综合性菇类生产、加工、包装、配送团体)。就销售形态来看,合作社和农场可分为专业生产、生产与包装、包装与营销或生产、包装与营销一体化等。与中国大陆常采用竞价拍卖制不同,台湾地区菇类价格采用议价方式。该方式更有助于保护菇农利益,特别在市场情形不好的时候。我们参观的彰化县菇类生产合作社,有46名会员,合作社年营业额约为2亿人民币左右,有16部配送车,上游与120个农场有产销关系,下游与200个固定的经销商合作。

二、台湾食用菌产品的特点

1、菇类产品大众化

近20年来,台湾食用菌产业发展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菌菇深加工更有市场容量的不是保健食品而是大众产品。在台湾,无论你身处何地,菇类产品无所不在。比如他们用菇直接开发了菇松、菇酱、菇调味品、菇休闲食品、菇面和菇即食菜等,这方面我们也得到了很多的启发。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活泼生动的菌菇卡通形象广告、丰富的食用菌美食、菌菇调味品、精美的菌菇保健品、香菇形状的玩具和饰品等等。台中还有一条热闹的香菇街,布满菇场、采摘体验店和以菇为主题的餐饮店,淋漓尽致地体现各种菌菇元素。就连茶叶蛋也是加入香菇煮成的,如日月潭湖中岛上著名的阿婆香菇茶叶蛋日卖7000多个。作为中国香菇城的庆元,如何全方位体现香菇元素是值得深思的。

2、品质管理规范化

台湾食用菌产品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很重要的一项举措是重视品质管理,食品生产需要经过专门的SGS检验认证。食用菌从产品生产、采收、包装,到目的地,都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管制。采收的时间、菌伞的大小、水分的多少、成熟度都有一定的规格,采收后还要注意冷藏、保存、运输,确保到超市、到餐厅,都能保证一定的品质,让消费者吃上品质优、口感好又新鲜的产品。

台湾菇类产品的各种标识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彰化县菇类合作社包装的鲜菇产品就有CAS标识(台湾优良农产品)和TAP标识(产销履历农产品)。此外,台北内湖大润发超市的干香菇产品均贴有“台湾香菇”标识。各种产品标识及相应认证、登记制度的推出,促进生产者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也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和形成购买意愿。

3、食品加工代工化

在台湾,OEM文化无所不在,这种委托他人生产,自己贴牌销售的合作方式,也称代工。菇类加工食品包括餐桌上的食用菌菜肴多数是采取OEM生产形式。

这次参观体验菇类农场的深加工产品如油炸香菇等就是由工厂代工贴上农场的品牌后在农场销售的。台湾有名的梅统食品公司为各家餐饮店加工方便菜、配送即食产品,其加工的特色菜“化骨猪腿”,猪骨头可以脆吃,成为很多店的招牌菜。台湾的大部分餐饮店使用这种在食品工厂加工好的菜,在店里用微波一热就可上桌,有些餐饮店超过50%的菜是用这种菜,即保证了标准化,又降低了对厨艺的考验,更减少了高昂的厨师成本。

三、台湾休闲服务业的特点

1、第六产业白热化

目前,在台湾“第六产业”方兴未艾。“1+2+3”等于6,“1×2×3”也等于6,人们把同时涉及三个产业的经营模式做叫“第六产业”。比如台湾的体验式休闲农场就是一种绝佳的“第六产业”创新模式,引发了强大的乘数效应。如阿亮香菇园、菇菇部落等就是体验式休闲农场,使用自采自摘(DIY)销售模式,农场配讲解员边讲食用菌的功能边介绍采摘的方法,让游客到大棚里自行采摘。在生产基地里进行销售,售价比市价高出许多,但产品新鲜采摘过程又休闲有趣,游客乐意。所有体验式农场都强调“有机、安全、无农药”,菌棒通过外面代工再放农场出菇,所以规模都不大。农场招待处有代工形式贴牌销售的菇类食品,提供游客免费品尝,大多是低温油炸产品,这种体验销售的方式极为有效。休闲农场也设餐饮服务,成为采菇游客的休闲场所。其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作为教学基地,进行科普教育,学生来得比较多。

2、餐饮服务人性化

一是根据客人需要进行食用菌素食的DIY。台湾菜口味清淡,菜品精致,调味不求繁复。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态健康有机食品的喜爱,越来越多地选用食用菌作为主料或调料。餐厅也根据顾客个人喜好订制个性化食用菌素食餐,像食用菌火锅,高汤非常讲究,各种食用菌如香菇、杏鲍菇、金针菇等切好洗净后直接由客人自己放入锅中。蕈优菇业等休闲生态农场中还有烹饪菇类食品的DIY教室,由专业服务人员介绍如何烹制后,让客人自己随意“煎、炸、炒、溜、煮”等。二是台湾服务业注重用心服务。台湾深受日本民族文化的影响但又绝不失中华传统,台湾人大多严谨、有序、务实,有礼有节。无论到那个餐厅,店堂和餐具干净整齐,厕所绝无异味。服务生衣着整洁,真诚微笑,随时问好,回应客人声音愉悦,动作麻利。大多餐饮店都有店主推荐菜品和员工活动的宣传栏,并设有本店特色的食用菌产品或酱料等供客人购买。在台湾菇类文化馆和立法院议政博物馆,讲解员热情周到,自信服务,一问都是义工,而且针对我们这个参观群体特点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非常用心。三是夜市热闹服务却不含糊。台湾小吃非常有名气,夜市是台湾夜生活的一个特色,士林夜市等夜市各种小吃饮品应有尽有,并有各自的主打美食和知名摊位,夜幕降临,人潮涌动,生意火爆。印象很深的是他们的外带服务,什么都能带,食盒功能齐全,即使是汤也照样干干净净装回去,一点也不会让顾客感到麻烦。虽然街道和摊位比较简陋,但绝不会看到污水横流、垃圾乱扔。每年各大夜市都会开展评比活动,大家从口味、品种、卫生和服务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还会经常安排专人明查暗访。

3、旅游服务品质化

台湾非常注重生态休闲品质旅游。一是生态环境舒适宜人。在台湾,你几乎看不到一块裸露的地皮,目光所及都是精心保护的植被、郁郁葱葱的槟榔树等,甚至桥下水泥墩也爬满了绿色的藤蔓,街边的绿化没有刻意修成某种形状,尊重自然形态。城市里一般都用木头或竹子做成仿生态的塑像,譬如蝴蝶、牛之类的,一些室内的雕塑也做得非常精美,大多利用废纸等环保材质做成。居民的环保意识很强,街道上几乎看不到垃圾桶,但非常洁净,每天早晚两次垃圾车音乐响起,居民听到了,就会自觉出来把垃圾送到车上。二是食用菌产品成为热门的旅游产品。除菇类即食食品外,由菇类生化产品深加工而成的保健品在台湾非常受欢迎,不少游客在参观考察生技公司后立即购买,成为抢手的旅游产品。在现场我们就看到一个23人的团队,在金颖生技公司一次就购买了近10万元人民币的保健品。台湾所有合格的旅游产品都有观光局张贴的特殊标记,让人放心购买。三是导服水平普遍较高。台湾没有大陆那么多的名山大川,旅游资源并不突出,但是台湾观光局善于把握游客的心理需求,创造旅游卖点。如他们抓住大陆游客对岛内政治历史的新鲜好奇感,连续开放相关名人住宅并制订游线,介绍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宋美龄和邓丽君,连张学良也是卖点,据说台湾观光局对导游的要求非常严格,培训很到位。录取的导游不少是已退休的或台商转职寻求新职业的,阅历丰富,知识面广,对游客的心理需求揣摩得比较透。我们这次的导游小温,无论天文地理、历史政治和风土人情都说得十分精彩到位,在行程安排、用餐服务和拎包上车等细节方面都无不完善,体现出非常高的文化素养。

四、启示与思考

台湾与我县地理、自然、气候以及生产生活方式有诸多相同或相近之处,台湾食用菌产业、餐饮服务业和休闲旅游业的发展经验对我们启示很多,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积极推进我县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

1、要加快菌菇栽培工厂化步伐。食用菌产业从田间搬入工厂进行工厂化栽培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县以袋料香菇为代表的食用菌生产在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后,仍是以分散栽培、家庭作坊式生产、自产自销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为主,粗放与无序生产造成成本的提高和栽培效益低下。工厂化生产在我县尚处于起步阶段。培育带动强的龙头企业势在必行。建议:政府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加大扶持力度,对实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企业给予专项资金补助,调动企业投资积极性。

2、要加快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科技含量。我们庆元地处偏远没有市场优势,只有产地优势,需要特色产品作支撑,运用一些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新理念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和转型升级。建议:政府牵线搭桥,整合大学院校、科研机构和农业、经贸等部门的资源,建立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中介组织和企业联手互动机制,合力培育几家生产规模达百万袋,集生产、加工、出口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

3、要加快组建合作组织。要通过组建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食用菌生产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把单家独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合力投入到食用菌产业发展中,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建议:参照台湾农会的一些做法,围绕食用菌等产业,县、乡(镇)成立相应的专业协会及其分会或专业合作总社,对现已组建或今后组建的零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服务和指导,并依托现有涉农部门的技术力量、供销部门的销售网络以及中介组织、农民经纪人,强化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技术推广、市场营销职能,保证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规范运作、发挥作用。

(二)积极推进我县食用菌产品的深度开发

1、要加快大众化菌菇食品的全面研发。目前我县300多家食用菌加工企业已逐步实现由香菇加工向休闲、保健、药用等方向发展,如百兴、大山合和保力生等企业已开发香菇精、菇酱、即食食品等产品和灰树花胶囊等科技产品。但菇类大众化产品开发得不够多,向食品、生产生活用品、儿童玩具等领域延伸得不够,相对保健品而言,大众化食品的利润空间更大。建议:加大对大众化产品研发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创新求特,丰富产品种类和提升档次。

2、要加快提升菌菇产品的品质形象。按照《庆元香菇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管理办法》从源头上加强对食用菌的生产管理,打造良好的地方品牌形象。深入实施庆元香菇质量“411”工程,强化香菇“蜡棒”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强化巡查监管,提升“庆元香菇”品牌质量。

引导香菇产业企业发挥生态优势、文化优势和技术优势,加快香菇生产向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推进市场和产业的共同提升。建议:规范1-2家食用菌生产企业,作为庆元食用菌产品的对外展示窗口,集中展示高品质的生产过程和高品位的企业文化。设置生产流水线参观区、企业文化展示区、产品形象展销区和顾客DIY创意区。通过让参观者进厂消毒、听公司简介、隔玻璃观看食用菌及产品的生产过程、参与互动体验等等,全面了解庆元食用菌生产产品的整体形象,提高庆元食用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要加快在食用菌加工生产中融入OEM的理念。我县食用菌生产存在销售中间环节长,信息渠道不畅通,生产和销售信息不对称;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的市场认可程度不高,没有自己的销售终端等等问题。OEM是创造利润风险最小的方法,是一个合作共赢的市场理念。因此要善于使用OEM的理念。建议:加大OEM的理念的传播,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借势借力,采取代工形式,在创造利润的基础上建立品牌,从而做强做大。

(三)积极推进我县休闲服务业的品味提升

1、要加快形成第六产业。要借鉴台湾的“第六产业”模式,把菇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构成庆元生态休闲游的一个独特卖点。充分发挥我县生态资源优势,选择交通便利、景观优美、特色明显而且有一定发展基础的菇园、农场和林场,建立农业休闲观光园,开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业转型,促农民增收,让更多的专业种植者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建议:借助香菇产业、食用菌美食和生态环境做特色旅游业。在一些成熟的食用菌基地、城郊及修建搬迁后的村落,建立休闲观光农业园,综合开发风水养生、环境养生、道教养生、美食养生、运动养生等项目,做好生态养生文章。配备专业的服务保障人员,为游客订制个性化的食用菌素食养生餐,结合村庄周围的森林、山地等资源安排丰富多彩的体验性活动。把农场的功能从单一的种植扩大到科普、体验、加工、销售、餐饮、服务等,开发一些特色农业、建造一些生态景观、辅助一些消费设施,建成集休闲、观光、体验、科普和消费为一体的旅游观光点。像我县在建的旅游项目宏景天生态养生园就可按这种模式运作。

2、要加快研发食用菌美食。研发美食,首先要解决好食材问题。目前我县食用菌品种单一,以香菇、灰树花居多,而且不是一年四季都有,餐饮店往往因没有冰库,只有冰箱存一点。食材的新鲜度不够、种类太少,因此给食用菌菜肴开发带来难度。建议:采取业业协作的方式,加强县食用菌协会和县餐饮协会的交流协作,根据各餐饮店的不同需求,组织菇类公司定向提供相应的食用菌品种和数量,并给予配送和冰库保鲜等服务。丰富餐桌上的食用菌品类,确保食材鲜度。菇类企业可在各餐饮店设专柜,展销其产品。把种植业和服务业有效结合。其次要开阔视野创新菜品。利用各种载体提高餐饮行业研发食用菌菜系的积极性,通过《菇乡美食》电视节目录制、筹备香菇文化节食用菌美食节和举办县食用菌烹饪大赛等充分调动餐饮业开发食用菌美食的积极性。县风景旅游局要扩大食用菌美食小书库的容量。充实各类食用菌美食相关书籍,供餐饮业从业人员借阅。县餐饮协会要整合资源,集中各个店的研发成果,制作规范的食用菌菜谱加以推广。建议:政府加强对服务行业商会和餐饮协会的扶持力度,对于研发食用菌美食有突出贡献的酒店和厨师要给予表彰鼓励。第三,要整

合县农办、人劳社保局和团县委的培训资源,充分利用丽水职技院、县职中的师资力量和金鹰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社会性中介组织的力量开展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以系统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3、要加快发展休闲养生游。我县没有视觉冲击力强的观光资源,最优秀的旅游资源就是中国香菇城、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中国廊桥之乡这三张金字招牌。目前,其他地方同质的资源也很多,要想与众不同,就必须创造差异性,吸引游客。一是要树立大旅游的概念。全县各部门、各乡镇都要树立旅游意识,把旅游业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放在首位,制定相关政策、编制有关规划和开展项目建设时,充分考虑是否符合旅游的要求;二是要有大局观念,受旅游资源和价格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县市难以单独成为对旅游者具有长期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必须树立大旅游和大区域思想,加强同周边地区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互补,进行整体规划、整体营销;三是要融入地方文化。要注重研究旅游市场的特点、需求和规律,特别是游客的消费心理和需求,把廊桥文化、香菇文化和生态文化渗透到我们的旅游产品中,打上地方特色的烙印。如百山祖4A级景区建设,要打造成低碳旅游示范点,力求处处体现生态环境第一的特质。还可通过再现吴三公制作香菇过程、开设互动节目让游客学习体验香菇功夫和香菇话、修建廊桥作为观景台等增强文化品味。

另外,我们要加大与台湾的合作力度,加快制订与台合作意见。抓住海西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创建,加大对台招商力度,鼓励台湾菇类企业和农民到我县投资发展,通过合作,引进台湾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理念。

庆元县赴台湾食用菌美食考察组

食用菌可行性报告 篇6

2012届毕业论文中期报告

毕业论文题目:平泉县食用菌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研究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生信息:

指导教师信息:

报告提交日期:2012-4-20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顺利地完成了前期工作。通过撰写前期报告,使我在理论上对平泉县食用菌产业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为了更好的完成毕业论文,我在平泉县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调查。通过对该县食用菌种植和出口情况的深入了解,我对平泉县食用菌遭遇的绿色贸易壁垒有了更深入的把握。通过本阶段的调研工作我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并对搜集到的大量冗杂的不成系统的资料进行考证,在这过程中遇到一些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时向指导老师求助,与老师共同讨论解决办法,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论文的很好完成打下基础。对论文的思路也有了清晰的安排,论文的整体构架已经形成。到目前为止,我能按任务书规定的日程完成各个时期的工作任务,并将在规定时间内最终保质保量的完成毕业论文。

调查研究报告调查概况

1.1 调查时间

2012年2月20日—2012年4月1日

1.2 调查目的及意义

随着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广泛运用,近年来我国食用菌出口遭受一定程度的打击,我国食用菌出口受到了明显的冲击。河北省平泉县是全国十大食用菌生产基地县之一,是北方地区最大的食用菌商品集散地,食用菌已成为平泉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随着大环境的影响,平泉县食用菌的出口也遭遇了绿色贸易壁垒的阻碍,全县食用菌的出口也受到了影响。通过实地调查,利用各方面的资料,我对平泉县食用菌出口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以此找出平泉县食用菌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可行对策。

上一篇:巡防队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给家乡孩子的信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