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章业务范围及流程

2024-06-14

刻章业务范围及流程(精选8篇)

刻章业务范围及流程 篇1

本文来源于:http://

基本信息

【词目】印章

【拼音】yìn zhāng

【英译】[stamp;seal;print]

【基本解释】

图章

详细解释

含义

(1)图章

(2)图章印出的的痕迹

出处

(1).图章。用作取信之物。《史记•孝武本纪》:“官名更印章以五字。”《后汉书•公孙述传》:“多刻天下牧守印章,备置公卿百官。”《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他﹞又惭次学到作画游戏,勾股占验,甚至镌印章。” 鲁迅 《书信集•致王冶秋》:“因为寄书要挂号,收信人须用印章的。”

(2).图章印出的痕迹。明 陶宗仪 《辍耕录•印章制度》:“古无押字,以印章为官职信令。”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中悬画佛一轴……不署姓名,印章亦模糊不辨。”

业务范围:专业雕刻、制作各种公章、印章、财务章、发票专用章、合同专用章、法人章、帐号章、税号章、姓名章、光敏印章、橡胶章、原子印章、铜章、钢印、并可按客户提供的复印件和图片制作、雕刻、保证质量,为广大新老客户服务。最新推出卡通章、人像照片印章、婚庆印章。

印章材料:各种规格原子印章材料、光敏印章材料、回墨印章材料、日期印章材料、橡胶材料等等,国产及进口印章原材。

1、到淘宝拍下产品—付款到支付宝—公司发货—满意付款

2、公司刻好印章—视频验货—直接汇款到公司帐号—公司发货

3、在客人收到货以后,我们会消除客人的所有资料。

七喜刻章服务中心专业从事各种印章模仿雕刻,不需要任何手续证明,快捷方便。七喜刻章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各类刻章设备,专业雕刻、制作各种公章、印章、财务章、发票专用章、合同专用章、法人章、帐号章、税号章、姓名章、光敏印章、橡胶章、原子印章、铜章、钢印、并可按客户提供的复印件和图片制作、雕刻、保证质量,为广大新老客户服务。最新推出卡通章、人像照片印章、婚庆印章,欢迎广大客户咨询。

七喜刻章服务中心并不是那些非正规的刻章公司,目前街头巷尾出现了大量的小广告,可以刻章,但是他们需要收取部分定金之后才可以刻章,这对顾客来说是很不公平的,什么也没有见到就要交钱,多少心里是没有底的,毕竟他们不是合法经营,万一是骗子只能干吃哑巴亏,所以说雕刻印章应该选择不收押金的刻章公司。

为了更好的服务广大用户,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各类印章,近年来我公司与国内知名物流快递企业合作开展,货到付款业务,目前在国内各城市均开展业务,送货上门,温馨提示:如果您需要刻章,请提前与我们取得联系!

刻章业务范围及流程 篇2

江苏贝雅特实业有限公司, 主要生产:“贝雅特”“鑫惠隆”“苏泰”“欣宇”等丁基胶系列内胎, 公司的产品除了内销, 也销往东南亚、非洲、南美、中东等国家。

作为生产型外贸企业, 其外贸出口业务流程分为寻找客源、交易磋商、合同签订、下单打样、批量生产、订单跟进、验货、商检、租船订舱、货物发运、提单确认、收汇等。

下面就以贝雅特公司出口丁基胶内胎的贸易实务案例说明整个贸易的业务流程。

2 外贸出口业务流程实例分析及应注意的问题

2.1 寻找客源

贝雅特公司寻找客源主要通过两种市场调研方式。一是参加境外展会, 另一个是商务考察。其主要形式是参展。每年国外都会举办行业内比较热门的展会, 比如阿尔及利亚两轮车展、墨西哥国际摩托车及零配件展、坦桑尼亚汽摩配件展等, 通过展会可以展示其不同种类的产品, 也是打开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商务考察, 就是到一些自行车、摩托车内胎需求量大的国家进行市场开拓, 了解市场供需关系, 来确定最优营销方案, 包括需求产品的种类、材质、物理性能等, 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客制化的产品方案。

市场调研在寻找客源环节中是必须的。比如贝雅特公司在非洲的市场需求比例大, 但非洲的大环境使收汇具有一定的风险, 有时候提单没放, 货都有可能被提走, 所以从某种角度去说, 市场调研势在必行。这样可以更大地开发国外市场, 同时也降低了贸易风险。

2.2 交易磋商

贝雅特公司通过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的B2B平台在网上发布产品信息, 并实时对产品进行更新及后台维护;通过Google国外搜索软件, 进行客户信息搜索;通过Facebook、Twitter、Link-in等社交平台对站内相关同行业国外客户进行定位。设立专人分区域进行市场开发、客户跟进。分别通过邮件以及电话来完成交易磋商的整个过程。

在交易磋商过程中, 需要注重业务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水平。业务人员应懂得相应的礼仪规范, 具有耐心的服务态度;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 能够妥善处理客户提出的常见问题。需要对产品熟悉, 对客户提出的问题, 能够对答如流。在每次的展会后, 需要将客户的资料整理, 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要。比如说, 客户有意来工厂参观, 业务人员需要联系时间, 订取机票带客户来厂参观;客户需要的样品, 参展后回到工厂后就要准备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寄出去;最重要的尽可能展会当天就通过邮件及时把客户所需要的型号及价格报给客户, 这也会促成有意向的客户第二天继续来展会洽谈相关事宜;展会上人来人往, 很容易忘记和遗漏客户, 可以通过与客户拍照并在展会交流表上记录拍照时间, 有利于后期分辨客户、搜集客户资料和客户进一步交流。

2.3 合同的签订

合同的签订, 意味着订单的形成。一方面需要准备相应的材料、检查原材料的库存, 确保生产丁基胶内胎的原料供应充足;另一方面需要做好计划安排, 何时能够交货。确定好之后, 在合同的明细条款上面, 通过与客户的协商结果, 进行合同的签订。签订之后, 将产品交期、包装方式下生产单到厂里, 进行排产。后期厂里会根据需要进行原材料的采购或者直接生产。

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客户的要求, 尤其是客户所需要的包装、型号、咀型、胎身印字。因为在后期跟单的过程中, 会发生咀型用错, 胎身印字字体不对, 内容不对, 包装材料的内容和方式不对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所以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 一定要与客户确认清楚, 一旦发生错误, 公司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2.4 合同的履行

目前, 公司的出口交易大多采用FOB贸易术语, 较多凭电汇 (T/T) 方式收款。履行这类合同时的环节较多, 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准备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 对货物的生产进行跟进, 办理货运、报关、投保手续, 做好制单结汇工作, 但每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 一定要对各个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和注意。

2.4.1 下单打样

对于打样, 贝雅特公司需要做的是胎身印字的皮板, 客户会看印字是否清楚, 是否达到要求, 对于客户需要的特殊咀型, 还需要重新采购气门咀回来才能打样给客户。

样品, 是产品的身份铭牌, 样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订单量的大小以及合作期的长短。打样阶段, 我们更加要注重品质, 样品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对于老客户来说, 产品不需要样品的审核以及来厂参观;对于全新的客户, 在不了解产品性能、规格型号的前提下, 会需要业务员寄一些样品过去或者在开始批量生产前来厂参观。

2.4.2 收取预付款

如果客户认同工厂所生产的样品的质量、包装等要素后, 即会安排预付定金, 以便我们安排生产。公司会第一时间收到银行收汇信息后并核对客户信息无误后, 即可安排批量生产。

2.4.3 批量生产

产品经过打样之后, 在批量生产的过程中, 如果符合客户的要求就直接批量生产;如果客户对于样品有整改意见, 贝雅特公司就会根据它的实际需求进行重新打样, 最终将确认后的样品进行批量生产。

在批量生产的过程中, 工人的技术水平, 制作丁基胶的设备都是贝雅特高度重视的部分, 这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以及抽检合格率。同时, 自动化生产成为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硬件保障。在此, 注意发挥ERP操作系统优势。确认批量生产后, 将每一笔订单的产品名称、型号、包装方式, 包装材料以及客户信息等内容, 通过ERP系统搭成BOM, 做到相同的订单ERP系统中就有齐全的资料, 不需要再向客户询问这笔订单的具体内容, 方便日后直接在ERP系统中下订单。既有利于生产部排产不发生错误, 做错产品, 也避免了公司人员更替导致的资料丢失。

2.4.4 订单跟进

订单跟进过程是对客户以及工厂进行有效的衔接。产品生产的进度如何、产品的质量怎样、是否有返工或者不良品, 这是客户所关心的, 也是跟单人员对产品进行实时了解的重要来源。如果由于跟单不当, 造成客户进行索赔或者企业的任何损失, 都是没有必要和得不偿失的。作为跟单人员最重要的就是跟得住单以及实时跟单, 这样无论什么问题, 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降低最大的损失, 也能合理有效的采取适当的方案同客户协商解决。企业采用ERP系统, 也有利于对订单处理的跟踪。

2.4.5 验货

当内胎生产完成以后, 在交货期前一周, 要通知公司验货员验货 (部门跟单员跟进) , 客户也可能要自己或指定验货人员来工厂验货或指定由第三方验货公司或公证行等验货。对于贝雅特公司主要是看货物的胎身、印字是否清楚, 包装材料是否出错, 包装方式是否正确, 一旦检验合格后那么这批货物就可以准备订舱出货;如果检验不过关, 就要重新做或者返工。

在客户验货之前要对产品质量进行自检是必须的, 这样可以提前发现问题, 避免客户验货不合格和海关查验等问题。曾发生海关检验出品牌混装而遭到客户投诉的案例, 后来费尽周折找对方商家提供了海关需要提交的混装品牌的商标注册证, 并且写了该公司的中英文证明函, 才避免被海关罚款3000美金的问题。

2.4.6 商检

属于国家法定商检产品, 在给工厂下订单时要说明商检要求, 并提供出口合同, 发票, 装箱单等商检所需资料。而且要告诉工厂产品的出口口岸, 便于工厂办理商检。并在发货一周之前拿到商检换证凭单/条。除法检货物外, 特殊的进口国, 对于商检的要求亦不同, 其中也门、塞拉利昂、埃塞俄比亚、埃及、伊朗和苏丹需实施装运前检验制度, 也要提前报检 (自2015年6月1日, 埃及取消装运前检验制度) 。

例如, 贝雅特公司非洲市场占较大比例, 对于出口苏丹的货物, 我们国家实行装运前检验制度, 前期要提前向国检局报检, 在装箱的当日, 国检局会派人监装、抽样检测、拍照然后封箱并加封国检局CIQ封识, 符合要求后, 国检局会出具装运前检验证书。

在制作报检单据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核对货物和纸质单据是否相符。如果报检人员在制作报检资料的时候出于疏忽申报品名的英文名称和实际货物包装上描述的不一致, 会被监装人员判定为不合格。

2.4.7 租船订舱与报关

FOB术语下由买方支付运费, 保险费, 但一般仍由卖方代为租船订舱。确认实际交货周期后, 在产品无不良品的情况下, 贝雅特公司要向货代订舱, 发订舱委托书, 里面标明收发货人、商品数量、种类、产品HS code、重量、体积、拟定提货日期等信息。船公司根据托书安排舱位。在这之前要让货代提供具体的报价、船期航次等, 确认比较匹配的航次、价格等。舱位确定后, 要将单证资料寄至报关行, 包括申报要素、箱单、发票、报关单、代理报关委托书供其出口报关用。后期相应的根据客户需要去商检局或者贸促会做原产地证, 为出运产品投保等。单证的齐全, 内容的准确, 是产品顺利通关的前提条件。要求单证员对单证的含义、内容的填写、每个时间段的把握十分熟悉。通常是出运前一到两周订舱, 提前一周寄报关资料。船开前进行提单确认。

2.4.8 货物发运

舱位确认后, 货代会发进仓通知给贝雅特公司, 根据进仓通知的具体内容, 跟进人员将和工厂物流部门进行沟通, 如提货日期、货柜信息、船名航次等。公司的物流部门只负责调度, 根据货物数量, 发货地址联系物流, 贝雅特有常合作的物流公司, 例如:安捷物流、致远物流。遇到偏远地区的, 公司有一个付费的软件“天下通”, 可以将信息发布出去, 这样会有物流来联系公司, 便于发货。提箱由货代操作, 货物完成以后, 会提前一周订舱, 当装箱的时候, 装箱司机会将箱单等单据带到公司, 而装箱由本公司仓库安排人员。工厂物流部根据包装以及装货时间、人员的安排。做到出运前信息的流通以及有效衔接。在装柜前还要对货柜进行唛头黏贴、包装的再次检查等作业。注意对于配箱也要尽可能做到准确, 否则会导致亏箱。比如, 操作人员在安排装箱的时候没有仔细计算集装箱的实际尺寸和装箱体积 (20GP:5.69*2.13*2.18;40GP:11.8*2.13*2.18;40HQ:11.8*2.13*2.72) 对应的实际计算体积还是以箱子的实际体积来计算, 以20GP为列, 我们在计算货物体积的时候, 会把货物的体积扩大到28方左右, 而操作人员业务不熟, 会循规地将其按照26方计算, 这将导致装箱到最后的时候, 箱子亏空很大, 故装箱的体积一定要与货物体积核算准备, 这样避免箱子的体积浪费。

接下来可以安排提箱、装箱。以上海港为例, 需在确定船期后, 在船公司规定的截关时间内提前报关进港, 不同的船公司对进港的要求也不一样, 所以要提前把箱子从码头提出 (一般7天免箱使) , 然后运到工厂进行装柜, 与此同时, 国检局会到厂监装并施封。

货物发运是产品最后工序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它决定着客户收到产品质量的好坏。因为在运输途中, 比如因为过度潮湿或者干燥或者海水浸泡导致的产品物理性能改变, 都将会引起后期的索赔或者款项拒付。公司的包装作业要由专人负责, 做到工作职责明确, 不得跨岗位作业, 避免因为不专业造成运输过程中的质量隐患。在最后的环节中做到严格把关。包装不合格的箱体进行重改后再发出。

2.4.9 提单的确认

货物离港后, 货代会于出运后三日内提供提单正本。在出运前提单确认及报关单内容信息确认很重要。在确认提单的时候一定要核对仔细, 否则就要重新签发提单, 这样公司不仅仅要额外支付改单费用, 还要承担货物延期的责任。因为重新出单时间较长, 一般需要提供相应的文件, 如担保函、证明函等等说明内容错误的原因。这种案例比较多。如操作人员在货代提供提单确认件的时候没有仔细核对收货人一栏, 导致提单签出正本后将扫描件提供给客户的时候, 客户发现他们的名称有个单词输入错误, 导致歧义, 要求需重新签发提单, 而由此产生的改单费, 则由出口公司自己承担。

2.4.1 0 费用的确认与货物跟踪

在提单确认完毕后, 货代会出具费用确认通知书至发货人, 核对此票货物的实际发生项目, 发货人亦可对不明的费用提出质疑或者拒付。费用付款完毕后, 货代则会无条件接受发货人的指令, 寄出正本提单或电放提单。

发货人可以通过船公司的网站根据提单号查询此票货物的实际离港时间和预计到港时间, 方便跟踪货物并及时收款。此处提出要密切关注到港时间, 注意及时跟踪货物, 否则可能会导致收款周期变长。因为出口货物, 远洋航线较多, 突发情况多, 航行时间有时并不确定, 疏于跟踪, 可能会导致箱子到了, 没人接收滞留目的港的情况, 不仅产生额外费用, 还会影响收款时间。所以, 在我们费用确认与货物跟踪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跟进, 否则就会产生额外的费用及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4.1 1 收汇

收汇一般是指出口企业在出口货物或提供服务等而产生的应收货款, 从境外汇入的外币到境内指定收汇银行的外币账户上的过程。贝雅特公司较多采用电汇T/T, 客人先给30%定金, 另外70%是客人见提单 (B/L) 复印件付清余款。当然也有一些是40%定金, 60%见提单。一般只要当货物发出以后, 就会通知客户, 货物到港以后, 通知客户付剩余货款, 一旦收到货款以后, 我们就会把提单交给客户, 客户才会凭提单去提货。

这里要注意的是, 电汇属于商业信用, 货物装船后, 卖方将单据的副本 (通常提单) 传真给客户, 客户收到后即汇钱给卖方, 但是如果客户不汇款, 会使卖方既收不到货款还要支付对外运费, 因此, 该方式只适应客户资信好、成交额不大或规格质量统一的商品和库存积压商品, 对于专为客户生产的制品, 数量又大的商品, 严禁使用。其次, 外汇的去向以及金额的多少, 是外汇管理局监管的重点, 务必做到金额及来源相一致。有时候会遇到一种问题, 客户会由于写错发货方公司名, 造成货款挂账进不来。这时需要提供银行一份担保函说明事由及金额以及客户的信息, 必要时提供双方签订的合同, 已示证明其合法来源。

3 建立科学的流程优化管理系统

对于生产型外贸企业, 需要控制生产、销售、外贸整个过程。在当前信息化普及的大环境下, 任何企业的发展扩大都必须依赖一系列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来协助企业的管理和信息存储。因此借助外贸ERP管理软件可以进行有效管理和优化。

ERP外贸软件, 它涵盖了从询价接单到收款完成整个流程, 即在订单下发之前分别对客户及产品进行管理, 客户管理:建立客户资料、客户信息搜集与整理;产品管理:了解产品工艺, 对产品价格熟悉。根据这两方面进行报价以及订单的形成。形成订单之后, 下生产单到工厂, 经审核后, 产生物料需求BOM表, 根据物料情况排定生产计划。在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 做排产安排, ERP协助进行生产工序管理, 领料并生产。还包括对生产过程的监管及品质检验, 合格的产品入仓库, 不合格的重新返工或者产品召回。在物料不充足的情况下, 需要原材料的采购。原材料的采购即需要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先请购、后采购, 收到原材料后进行材料的检验, 合格的入库备用, 不合格的退回至供应商。供应商提供货物后会开具发票, 即产生应付款。产品检验合格入库后要做产品发货管理, 安排物流进行发货。后面开具发票做收款催款作业。这种供应链式的管理软件极大的方便了每个环节的有效进行。从客户管理、订单管理、生产计划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发货管理、物流管理、出口作业管理及单证管理、产品管理以及邮件管理, 所有的作业模块都必须经过上级主管以上人员审核方可进行下面环节的作业, 这样从根本上限制了员工的权限, 也杜绝了资源浪费的现象。每个人分工明确, 责任落实到个人。其次, 通过管理软件可以清楚地看到公司和客户的一个基本联络状态, 可以根据不同客户不同市场的具体情况, 及时调整公司的外贸策略。

通过ERP软件管理与控制, 使企业的管理更为有效, 流程更为优化, 使其准时交货率平均提高50%, 误期率平均降低30%, 公司的信誉将大大提高。同时通过精益化管理也会使库存费用、采购费用、劳动力成本下降, 公司的经济效益将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温伟雄.外贸全流程攻略——进出口经理跟单手记[M].中国海关出版社, 2014.

[2]阿里学院.外贸营销实务[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3]李东.外贸与业务跟单实操细节[M].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7.

[4]陈志华.反省中国式工厂管理[M].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8.

[5]周玉清.ERP与企业管理—理论、方法、系统 (第2版) [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刻章业务范围及流程 篇3

关键词:业务流程再造;演进;趋势

一、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的起源

18世纪英国经济家学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劳动分工原理”,提出分工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加产量,其理由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分工可以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第三,简化劳动和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做许多认的工作。亚当·斯密的分工论蕴涵了最朴素的流程理念。1911年,弗雷德里克·泰勒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应用科学方法确定从事一项工作的“最佳方法”并很快被世界范围的管理者们普遍接受。分工理论和科学管理理论在企业的实践和发展的主要代表为:(1)亨利·福特将其应用于福特公司,形成了汽车流水作业线并使生产效率倍增;(2)阿尔弗雷德·斯隆在通用汽车公司构建了金字塔式的科层制组织结构,加强了部门管理。

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全球化的浪潮日益增强,基于3C(顾客、竞争和变革)为特征的三股力量使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科层制管理”造成的流程分工过细、追求局部效率、流程环节冗长、部门壁垒森严、忽视顾客利益等使其越来越难适应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管理的实践成为了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催化剂。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因此诞生。

“再造”(Reengineering)的概念源起于MIT在1984到1989年间进行的一项名为“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的研究。当时,基于以3C(顾客,竞争和变化)为特征的三股力量对企业的影响日益增大,“科层制管理”也不再适应企业的发展。该研究项目旨在借助计算机及其信息技术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力为企业管理指明方向。

1990年迈克尔·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再造:不是自动化改造而是推倒重来》(Reengineering work:don’t automate,obliterate)的文章,文中提出的再造思想开创了一场新的管理革命。1993年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在其著作《企业再造:企业革命的宣言》(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以取得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衡量企业绩效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性的进展。

该定义包含了四个关键词,即:“流程”、“根本性”、“彻底性”、“显著性”。

“流程”就是以从订单到交货或提供服务的一连串作业活动为着眼点,跨越不同职能和部门的分界线,以整体流程,整体优化的角度来考虑与分析问题,识别流程中的增值和非增值业务活动,剔除非增值活动,重新组合增值活动,优化作业过程,缩短交货周期。

“根本性”就是要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打破固有的管理规范,以回归零点的新观念和思考方式,对现有流程与系统进行综合分析与统筹考虑,避免将思维局限于现有的作业流程,系统结构与知识框架中去,以取得目标流程设计的最优。

“彻底性”就是要在“根本性”思考的前提下,摆脱现有系统的束缚,对流程进行设计,从而获得管理思想的重大突破和管理方式的革命性变化。不是在以往基础上的修修补补,而是彻底性的变革,追求问题的根本解决。

“显著性”是指通过对流程的根本思考,找到限制企业整体绩效提高的各种环节和因素,通过彻底性的重新设计来降低成本,节约时间,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使得企业的管理方式与手段、企业的整体运作效果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体现高效益和高回报。

二、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的演进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提出后,在企业和理论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并掀起了再造的浪潮,到1995年,再造咨询业务和相关的服务市场规模达到了510亿美元,一些企业也确实通过再造而受益非浅。

尽管有许多再造成功的案例,但实际上,更多的企业因再造而使情况更糟,哈默在其1995年与史蒂文·斯坦顿(Steven Stanton)合著的《再造革命》一书中回答了人们对再造的质疑。后来哈默也坦率承认,“再造”未将人的因素考虑在内,他在1997年出版的《超越再造》一书中对再造的得失做了总结,并澄清了实践中的混乱概念。

2001年,哈默又推出了《企业行动纲领》,向我们展示了9个管理理念。它们揭示了那些在本行业中出类拔萃的公司如何在当今纷乱芜杂的商业环境中做到泰然自若,从容面对。这九个管理概念主要是:(1)以客户为企业的经营导向——成为易于做生意的企业;(2)为客户提供它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提供更多的附加值;(3)业务流程至上——使追求优异绩效的愿望变成现实;(4)乱中求治——是创新工作系统化;(5)重视工作绩效的测定——使测定工作成为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数据统计的一项任务;(6)无结构化管理——从结构模糊的威力中受益,(7)将重点放在最终客户——把分销链变成分销利益共同体;(8)推倒公司的外“墙”——竭尽全力与其他公司合作;(9)企业拓展——虚拟整合、而非垂直整合。以上九个管理概念既相互联系又自成一体。

同年,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题为《超高效的公司》(The Superefficient Company)的文章,提出“跨公司业务流程再造”的理念。哈默预言:未来的胜利者将是那些能够采取全新业务模式,并与业务伙伴密切合作,设计并管理跨公司流程的公司,这一流程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公司边界。这些正是这些公司,将实现从高效率公司到超高效公司的飞跃。

2002年詹姆斯·钱皮出版了《企业X再造》,提出了X再造的概念: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重新规划跨越组织界限的业务流程,以实现营商绩效的突破性提升。

哈默在2005年9月的《流程的战略力量》(The Strategic Power of Process)的PDF文件中,提出了如下主要观点:运营创新(Operational Innovation)是方法——世界级公司的之所以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运营创新,即创造并部署全新的工作方式以产生竞争优势;流程是工具,再设计是方法——突破性的绩效提升来源于以端到端为基础的再设计工作;信息技术是催化剂等。

除哈默和钱皮之外,国外还有众多的学者对业务流程再造进行研究,主要有:

托马斯·达文波特(Thomas Davenport and Short,1990)的《新工业工程:再造与信息技术》(The new industrial engineering: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process redesign)提出业务流程再设计的概念,认为BPR是组织中及组织间的工作流程及程序的分析与设计。

Alter认为,BPR是一种使用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企业流程以达到主要企业目标的方法性程序。

Venkatraman指出BPR是以使用信息技术为中心的企业重组。企业流程被重新设计以开发信息技术的能力到极大,而不是将现有流程作为信息技术基础架构设计时的限制。

Tom Davenport则认为,BPR是运用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大幅度改善业务流程绩效的革命性改进。

Caron et al.(1994)认为BPR是关注顾客需求的突破性革命。

Teng et al.(1994)将BPR定义为对现存流程的关键性分析和根本性的重新设计以实现在操作方法上的突破性改进。

Omar和EI Sawy(1999)认为跨组织流程再造(即企业间流程再造)是BPR的第二次浪潮。

BPR理论在1994年左右进入中国。CIMS专家、清华大学的陈禹六教授在1994年全国工业工程年会上首先介绍了BPR的概念。

国内蔡莉(1998)认为,中国国情下的企业再造工程的涵义,是在信息技术渗透的条件下,以系统整合思想为指导。根本性地重新思考和设计企业的业务流程及其支撑要素。

国内霍国庆(2001)认为,BPR的内涵(实质)是根据企业的目的根本性地改变企业的运作方式,它所强调的是企业应该做什么而不是过去做什么,其任务是寻找改进企业的创新性方法。业务流程再造与其说是一种方法论,不如说是一个概念,是一种思想,是一种着眼于长远和全局、突出发展与合作的变革理念。

国内孙淑生(2002)等认为,BPR决不是传统的劳动分工理论的简单的反叛,更强调分工协作基础上的整体性,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由于过分强调了劳动分工,而使得职能部门间的协调非常困难,从而效率低、成本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只有以流程为导向的企业组织形式才更有利于分工与协作,因为它面向的是顾客,服务的对象更明确,企业与员工的目标更统一。

2002年,黄艾舟,梅绍祖在《超越BPR——流程管理的管理思想研究》中提出了新的流程管理概念,将流程管理定义为: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的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流程管理将原来BPR定义中的彻底性、根本性融进了规范化、系统化中,指出不一定全是彻底的重新设计业务流程,而是应该规范的对流程进行设计,需要进行重新设计的就进行重新设计,不需要的就进行改进。同时,流程管理的定义指出,流程管理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是持续的、不断提升的一种方法,放弃了原来“戏剧性”的提法,现在“持续性”的提法显然更具有现实意义。

可以看出,BPR有由分工变合工、集权变分权、垂直变扁平、局部变整体,激进趋缓和的趋势。

三、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的发展趋势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演进的新趋势主要表现为在与其他理论融合的同时纵向向上与战略融合由业务流程提升为战略流程,向下与信息技术融合成为电子商务,是ERP的前提与基础,横向与供应链及跨组织协助融合形成跨组织的业务流程再造,同时,也有显著的向流程管理发展的趋势。

尽管前人对BPR与其他管理思想进行了较多的比较研究,如: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SCM)、全面质量管理(TQM)、工业工程(IE)、标杆管理(Benchmarking)、知识管理(KM)、公司重构,业务流程改进(BPI)价值工程(VE),但其理论的主要演进趋势更主要地体现为与其他管理理论的融合和发展。 (下转第92页)

1. 与战略管理理论融合,由业务流程管理提升为战略流程管理,大大提升了流程在企业中的高度和影响力,根据文献资料的搜索结果,很少有关于战略流程的文献,但是,已经有国外的咨询机构如毕博、Thomasgroup等将其原来的业务流程再造提升为战略流程改善,因此,战略流程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

2.向下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成为电子商务和ERP的前提与基础。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主要是对业务流程的信息化,主要体现为企业业务协同层的电子商务和企业资源计划。

3.与供应链融合进行跨公司流程再造,打破企业边界,整合企业间流程,打造超高效的公司。

4. 流程管理成为新的风向标。流程管理是一个比业务流程再造外延更大的概念,它不仅包含了业务流程再造的全部内容,还对业务流程再造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由企业资源管理研究中心提出的认识流程、建立流程、优化流程、E化流程、运作流程的流程管理提升方法论。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有向高度集成、模块化、虚拟整合、联盟化、管理流程与业务流程一体化的趋势。

参考文献:

1.Michael Hammer & Steven A Stanton.The Reengineering Revolution——A Handbook.Harper Business Publishing,1995.

2.Michael Hammer.Beyond Reengineering:How the Process—Centered Organization Will Change Our Work and Our Lives.Harper Business Publishing,1997.

3.(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美)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著.胡毓源等译.改革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5.詹姆斯·钱皮著.闫正茂译.企业X再造.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6.李爱民.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现代管理科学,2006,(8):31.

7.(美)迈克尔·哈默.再造,不是自动化改造而是推倒重来.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04,(1).

8.(美)迈克尔·哈默.从高效到超高效.哈佛商业评论,2003,(1).

9.(美)麦可·韩默著.林伟仁译.议题制胜.台湾:天下杂志股份有限公司,2002.

10.全良,姜振寰.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理论的历史演进及趋势分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4):48-51.

11.黄艾舟,梅绍祖.超越BPR——流程管理的管理思想研究.现代企业管理,2002,(12):105-107.

12.黄艾舟,梅绍祖.流程管理原理及卓越流程建模方法研究.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2):46-50.

13.姚娟,许大好.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新趋势.商业研究,2006,(7):142-144.

14.(美)迈克尔·哈默著.赵学凯等译.企业行动纲领.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15.梅绍祖,(美)James T.C.Teng著.流程再造——理论、方法和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李非,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忠金,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博士生。

典当知识及典当业务流程 篇4

一、典当行与银行有什么区别?

典当行与银行都属于融资、贷款机构,经营上都以获得贷款利息为目的,相比之下有以下的区别:

1.经营范围不同:除了放款业务外,典当行还经营绝当物品的销售、鉴定评估和咨询服务,银

行则另外经营存款服务、汇兑业务、代理业务等。

2.经营规模与组织形式不同:银行属于国有独资和股份制的大企业,注册资本、经营规模相当

巨大,在全国大量设立分支机构。典当行属资本较小的公司,规模有限,组织形式单一。

3.放款程序及手续不同:银行实行审贷分离制度,审批程序繁琐,花费时间长;而典当行见物

放款,效率高,速度快,方便灵活。

4.放款对象及特点不同:银行以大中型企业为主,金额大、期限长、对贷款用途严格限制,而

典当行以中小企业和个人为主,金额小、期限短、且不过问其借款用途。

5.地位作用不同:银行在我国国民经济当中占据主导地位,是金融体系的主体部分,在调节社

会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当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典当行则是对整个社会融资渠道的有益补 充,在经济生活中居次要地位。

二、什么是典当?

典当,是指当户将其动产、财产权利作为当物质押或者将其房地产作为当物抵押给典当行,交付一定比例费用,取得当金,并在约定期限内支付当金利息、偿还当金、赎回当物的行为。

三、典当期限如何约定?

典当期限由双方约定,分5日、15日、30日、60日、180日等不同期限。

典当期内及典当期限届满后5日内,经双方同意可以续当,续当期不得超过原典当期限,续当期自典当期限或者前一次续当期限届满日起算。续当时,当户应当结清前期利息和当期费用。

四、典当的费用有哪些?

典当的费用分为综合费用和当金利息,典当综合费用包括各种服务及管理费用。综合费用在发放当金时扣取,利息在赎当或续当时还清。

当期不足5日的,按5日收取有关费用。

五、当票应当载明的事项有哪些?

(1)典当行机构名称及机构住所;

(2)当户姓名(名称),住所(址),有效证件(照)及号码;

(3)当物名称、数量、质量、状况;

(4)估价金额、当金数额;

(5)利率、综合费率

(6)典当日期、典当期、续当期;

(7)当户须知(应当载明典当行和当户的权利义务)

六、办理典当所需要的证件材料有哪些?

办理典当时候会要求当户出示其身份证件和当物的所有权、处分权证明。因有个人和企业等不同的当户,另外又有房地产、机动车、证券、金银首饰、珠宝、名表等不同当物。因而所要求的证件材料也各不相同。具体提供的证件材料如下:

1、身份证明:

(1)

个人当户需提供的证明有:当户身份证,委托人、经办人身份证、典当委托书,结婚证或

未婚证、离婚证,配偶或共有人同意典当声明及身份证;

(2)企业当户需提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国税、地税税务登记证、公司章

程、会计报表、月度会计报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税务局缴纳税费证明、工商物价信息中心提供的核准内资有限责任公司工商信息单、法人代表身份证、经办人身 份证、法人代表证明书、法人授权委托书、股东会决议或董事会决议、企业典当申请表、企业银行资金往来对帐单。

2、当物权属证明有:

(1)房地产典当: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权证(仅别墅需要)、购房发票、合同;

(2)机动车典当:机动车登记证书、购车发票、机动车行驶证(年检期内)、车辆购置附加凭

证、机动车辆保险单及交强险保单(有效期内)、养路费缴费凭证、车辆使用费凭证。

3、物资典当则按照具体当物实际情况提供证明材料。

同时,所有的证件必须提供复印件,单位财产典当的须在复印件上加盖公章,并提交原件核对。

八、什么是当票?

当票是典当行与当户之间的借贷契约,是确定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主要依据。典当行和当户就当票以外事项进行约定,应当补充订立书面合同。

九、什么是绝当?

典当期限或者续当期限已满后,当户应当在 5 日内赎当或者续当,逾期不赎当也不续当的,为绝当。绝当物品由典当行按规定自行处理。

上海电信移动业务登记及受理流程 篇5

上海电信移动业务登记及受理流程

一. 业务登记及终端预登记

时间:2012.3.7-3.8

地点:实验实训楼102室

1.上海电信专柜受理全校教职员工IPHONE 4S套餐登记表填报工作。

2.申请的教职工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及账单地址

 如果家庭有电信账单则提供账单户名身份证及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 如无电信设备账单,则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并后加注本人可以收到账单的账单地址。

3.上海电信的IPHONE 4S套餐面向社会需购机费3299元,每月支出

费用89元,使用期限三年。面向我校的优惠套餐为购机费0元,每月支出89元,使用期限三年。

详细资费情况请参看中国电信申请89元套餐申请表说明

二. 业务受理及发票打印

地点:指定营业厅

时间:由电信统一通知

1.根据登记表格受理业务完成后,将电话通知教师至指定营业厅,领取手机并开具发票。

2.现场直接支付预存款2481元,可以选择现金及刷卡支付。

三. 咨询方式

联系人:卫倩、高国伟

联系电话:***,***

上海电信奉贤分公司

出纳岗位职责及业务流程 篇6

2、严格把好现金支付关。经财务审核后的合法凭证,总经理审批,出纳才可办理付款手续。

3、每日及时登记现金日记账,并要结出金额。做到账款相符,收入的现金、票据必须与账单核对相符;每日盘点库存现金,现金的账面额要同实际库存现金相符。

4、正确开具银行结算单据,并即时登记银行日记帐。

5、每天正确编制收、付款会计凭证,及时录入财务软件。

6 、现金日记账要做到日清月结。现金与银行帐每月应与会计对账一次,作到账款相符;

7、及时完成规定的现金流量报表。

8、在增值税发票综合服务平台进行增值税进项税发票认证

9、负责对销售货物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销售普通发票并与之登记相关报表。

刻章业务范围及流程 篇7

一、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业务流程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企业内部会计人员利用网络版财务软件和intranet将企业内部的采购、库存、生产、销售、人事、财务和客服等各项业务的原始数据并连接各分部的信息存入原始信息数据库, 作为整个系统进行加工处理的原始数据。网络版财务软件利用原始数据库中的信息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的法规制度生成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记账凭证, 并存入记账凭证库中, 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网络会计系统和网络版财务软件对其进行远程实时的加工处理, 真正实现财务与业务协同, 并随时将对外公开的信息传到与互联网相连接的本企业的网站上。

第二层是以第一层为基础形成的, 支持企业集团内部各企业之间及其与外界其他企业之间的业务流程衔接和信息互换共享。这一层可用Extranet进行连接。企业的关联企业可通过Extranet中web网页随时查看相关信息并做出决策。

第三层是在第二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通过internet将企业、社会和个人三者连接起来, 为实现业务协同、远程管理、在线管理和集中管理等多种管理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企业的内部网站相当于一个中间层, 它除了响应内部人员的请示外, 还要对各种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以便提供不同程度的信息。企业的使用界面将外部用户按其权限分为三类:一是普通用户, 他们一般无需密码便可以登录, 可以获得企业的非核心信息。二是重要用户, 主要是企业的控股公司、集团内部企业和重要的债权人等。他们凭密码登录, 能进一步获得所需要的企业专有的信息。三是特殊用户, 主要是国家税务机关、监管部门以及企业聘用的注册会计师等。这些机构履行契约或法律授予的权利, 能够获得其审计或监管范围内的相关事项的详细信息, 以便开展在线实时审计或实时监管。重要用户和特殊用户一般能获得企业的核心信息。

二、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 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引发的会计信息安全问题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开放的系统, 企业交易与服务活动的完成是建立在三种网络基础上的。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不仅体现在会计的业务范围、会计信息披露上, 还体现在企业的决策数据上。在这个大的环境中的一切信息都是可以被访问到的。因此,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很可能遭受非法访问甚至黑客或病毒的侵扰。这种攻击可能来自于系统外部, 也可能来自系统内部, 并且一旦发生将造成巨大损失。

传统会计下, 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经济责任的明确是通过纸质的会计记录、相关会计记录中的签字盖章、审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来确保的。而在网络环境下, 尽管信息传递的无纸化可以有效避免一些由于人为原因而导致的信息失真问题, 但仍不能避免在网络传输和保存中对电子数据使用修改、非法拦截、窃取、更改、转移、伪造、删除、隐匿等方法注入虚假信息, 并且不留任何痕迹。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会计信息系统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 网络会计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缺陷

授权、批准控制是一种常见的、基础的内部控制。在手工会计系统中, 对于一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某些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审核和签章。而在网络环境下, 所有的原始资料都存放在磁性介质上, 这使会计人员在对电子资料进行审核时, 除了对一笔业务的不同资料记录之间核对外, 还要特别关注业务经办人、批准人、签约人等人员的电子签字, 以保证有关责任人对业务和相应记录的完整性负责。电子签字在网络中往往使用普通的汉字或业务员代码填写, 很容易产生伪造和舞弊现象, 而且都无明显痕迹。所以会计人员在审核和确认时很难辨认存放在磁性介质上的原始数据是否与业务发生时的原始形式是一致的。在网络会计环境下, 大大减少了人工的输入环节, 数据访问和数据交换都通过应用服务器进行, 传统的依靠签章确保凭证有效性和明确经济责任的手段将不复存在。

(三) 网络会计环境下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从业人员缺乏

网络会计环境下的会计从业人员要有一定的职业道德, 掌握扎实深厚的业务知识, 如要懂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等知识, 具备相关的法律、财政税收、货币银行、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知识, 并熟悉计算机网络, 掌握网络财务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及相关的维护措施, 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目前, 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我国还非常缺乏, 限制了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的普及和有效利用。

三、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应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 加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防范措施

1. 企业应建立会计数据系统的防火墙。

防火墙技术是建立在企业内部网和外部网接口处的访问控制关系, 它对跨越网络边界的信息进行过滤, 对外部访问实行多层认证, 从而为企业设立一道电子屏障。但是防火墙仅是对来自被保护网块的外部威胁的防范, 不能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能力, 不能阻止来自内部的袭击等。因此, 在利用防火墙技术的同时, 还要辅以漏洞扫描技术, 建立实时检测机制。

2. 企业应对在网络中传输的会计数据文件加密。

这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最基本的防范技术。网络会计系统中, 可以采用链路加密与端间加密。链路加密是目前最常用的加密方法。通常用硬盘在物理层实现, 一旦在一条线路上采用链路加密, 全网络内部都将采用链路加密。端间加密则可以由用户选择, 选择加密与否, 选择对哪些资料加密, 用什么加密法。数据库加密手段有库内加密、整个数据库加密、硬件加密等。通过这些措施, 确保数据库的安全性。

3. 企业应建立有效的主体识别和验证方法。

主体识别和验证有两处关键:一是该主体应具有独立的难以伪造的信息;二是具有可靠的信息交换方式。主体可以用口令、密码、磁卡、指纹或者是电子签字一类的标识。其中最常用的是口令。安全的口令系统应具有以下特点:选用字符集的范围大, 有足够的长度, 只有用户名和口令相符才能使用和修改信息, 确保了信息的安全。

(二) 加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1. 应当制定计算机机房和设备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 加强硬、软件维护, 防止计算机出现故障导致信息丢失。

2. 加强对数据输入的管理。网络环境下, 大量不相同的会计业务交叉在一起, 再加上多用户共享数据库的出现, 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密, 一旦有缺乏严格控制检验的凭证录入到整个网络系统中, 就很难查明原因, 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因而把好数据录入关, 保证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十分重要。对于输入人员来说, 在输入系统前数据都要经过检验, 输入工作也应由多人多组分担;对输入的数据、代码等进行必要的校验, 以保证其合法性和真实性;根据会计核算的要求和网络系统的特点, 可以把同类凭证按凭证号顺序分成几组进行输入。

(三) 加强对网络财务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培训

笔者认为网络会计人才的培养首先应从高校入手。目前, 各高校在网络会计课程设置方面还是按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设置。在教学内容上, 往往是某种软件的培训课或者是会计软件编程课, 教学内容重点放在账务处理、工资核算、材料核算、报表处理等会计核算模块上。而且使用的各种软件的版本都很低, 远远落后于计算机的发展水平。网络会计相关课程应包括系统原理, 常用商品化软件的应用, 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数据库, 计算机通信技术等相关知识。高校教学内容的不完善, 加之教学硬件及软件设备的落后, 导致会计教育与社会实践严重脱离, 学生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这是导致人才匮乏的根本原因。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加强现代信息科学与网络技术教育。要改革高校财会专业的教学内容, 多开设一些实际操作的课程, 比如ERP沙盘的实际操作。调整现行财务会计教育体系, 更新教育手段和方法, 培养学生在网络经济下的适应能力。

业务流程破题法 篇8

画流程图易,按流程做事难,企业实施业务流程也会遇到各种问题:某家大型化工企业请咨询公司画了100多个业务流程图,企业管理部门派出20多人的“流程检查小组”,每天下班后挨个部门检查今天的工作是否按流程操作了,大家都觉得流于形式。这家企业负责人困惑的是流程管理的出发点到底是什么?按照他的理解——流程是一套管理体系,想借此整合质量、工艺、设备以及供应链等职能性的业务体系,使得管理部门对控制企业运营有个集成的抓手,但是一旦开始流程体系建立的过程,发现各业务层面和各个职能间的联系千头万绪,就像走入了丛林。曾经拜访过的一家服装企业,有位专门负责业务流程的副总展示了一幅在大会议室里延展了三面墙的“流程地图”,说是用最先进的流程建模工具画的,高2、3米,长20多米,上面密密麻麻排列着表示职能或活动的小框框只有蚕豆那么大。当被问到这是现在的业务还是未来的业务蓝图?他说准备用三年的时间建成把这套流程实现信息化,一年多后再去拜访时,他已经不在那家公司了。

业务流程的概念很直观,不难理解,即跨越组织岗位的活动的过程链,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标明相关的逻辑判断、状态更新和事件流向;难点在于这些组织活动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被组合起来的,怎样识别企业有哪些流程?流程管理必须开始于流程的分类、分级和分场景:一是分类,即企业哪些业务活动可以成为流程?一般认为企业有三类流程:管理流程,包括业务战略、营销策略、产品策略等;运营流程,包括销售、客户服务、制造、供应链等;支持流程,包括财务、人力资源、行政支持等。二是分级:按照流程活动的颗粒度从粗到细分成5到6级,打个形象的比方,流程就像是地球仪上的道路,粗看是地球分为七大洲,放大到最细是街道,映射到业务上,最高级是企业价值链,最细级则是操作步骤。三是分场景:在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税务策略或市场需求模式下,同样业务的处理流程有差别,例如做供应链流程分析,咨询通常用“产品/客户矩阵”来分解业务场景,按类型抽象为“按单制造”、“按单组装”、“按库存制造”等模式。

这三个维度的流程分解方法是:按流程类别逐个开展,按层级从上到下,每级上区分场景。流程的顶层设计实质是企业的战略性商业模式,中层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内的责任和互动关系,最终才到对业务活动的分析。很多企业的流程管理无从入手就在于缺乏顶层设计思维,而是纠缠于活动细节。有种说法叫“端到端的流程”,其实也就是这个三维流程模型的某个类别在某个层级上某种场景的一个“切片”。前述化工厂例子中,流程分析抓住了设备管理的主线,并没有面面俱到,在一个流程类别中打通端到端,收到了很好效果;而那位服装企业的流程副总想一次吃个大胖子,却让老板失去耐心。

流程化管理如果不处理好三个矛盾,不仅无利于优化业务,甚至会成为运营的负担:一是效率和风险的矛盾,很多企业流程设计初衷是业务控制,可是控制点设计过于严密,不仅影响效率,而且形成了很多大公司的“流程官僚主义”;二是统一和灵活的矛盾,尤其是集团型企业的流程统一标准化挑战常常超出预计,此前曾为一家消费品企业集团设计销售流程,销售开票这个环节在设计阶段并没有遇到挑战,一旦投入使用后,才发现各单位在价格核定、风险控制、客户服务方面由于客观原因存在着很多细节差别,随后,企业对于是否消除这些差异,统一到什么细度经历了很多波折;三是变化和稳定的矛盾,流程意味着稳定、可重复的业务规则,可是企业的商业环境是动态的,随时可能对业务进行调整,改变跨职能的流程,常常具有高度的沟通复杂度。如何处理这些矛盾是企业变革管理的问题。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使用(田应飞)下一篇:如果我是一名车间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