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24-08-07

中国人民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精选12篇)

中国人民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篇1

中国人民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05-2008)

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国宪法 1.论制定1954年宪法的正当性基础。2.试析基本权利和法律权利的关系。3.论人民法院的宪法地位。

外国宪法 1.试论建立宪法法院的理论基础。2.试析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在公民基本权利救济程序上的异同。3.欧洲宪法如果生效,其将对欧洲传统的宪法理论和宪政体制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006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国宪法

1、请比较我国宪法中关于公共财产与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

2、论我国宪法和刑法中关于政治权利规定的内涵及其关系。

3、论全国人大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关系。外国宪法

1、请结合2000年以来国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宪法判例,论述基本权利保障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当公约的内容与主权国家宪法的内容发生冲突时候有什么解决途径?

3、试论日本修宪程序的特点以及修宪的最新动态。2007年博士考试试题 中国宪法

1、试析我国宪法关于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规定。

2、中国百年宪政历程评述。

3、对收容遣送制度进行的是违法审查还是违宪审查? 外国宪法

1、比较议会内阁制和总统制下行政机关的地位。

2、试析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在公民基本权利救济制度上的异同。

3、试论地方自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宪法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的内涵。

2、请分析公众参与制度在我国宪法中的具体规定。

3、论述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最高人民法院的关系。

外国宪法

1、法国1958年宪法的特点以及对法国宪政进程的意义。

2、比较中日韩三国宪法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

3、试述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宪法制度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篇2

1.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不包括____。

A.“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B.“不以仁政,不能治天下”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2.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____。

A.秦始皇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3.先秦诸子中最早提出“爱人’主张的是____。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

4.____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

A.铜 B.铁 C.银 D.铅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

A.《诗经》 B.《离骚》

C.《论语》 D.《左传》

6.“山城”是我国____市的雅号。

A.洛阳 B.西安 C.重庆 D.福州

7.____市被称为“六朝古都”。

A.洛阳 B.西安 C.南京 D.北京

8.《源氏物语》是____的古典文学名著。

A.俄罗斯 B.英国 C.日本 D.德国

9.____是“五岳”中的“中岳”。

A.泰山 B.嵩山 C.华山 D.恒山

10.士族以“门第”为标准,“门第”主要指____。

A.家族的规模 B.家族的出身

C.家族的建筑 D.家族的地位

11.清代的三法司是指____。

A.刑部廷尉御史台 B.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C.刑部大理寺御史台 D.刑部廷尉都察院

12.形成风的主要原因是____。

A.空气上升与下降的对流运动

B.水平方向上气压的差异

C.地势高低的不同

D.不同高度空气的密度不同

13.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其标志为____。

A.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B.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

D.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

14.____不属于法国。

A.凯旋门 B.比萨斜塔

C.埃菲尔铁塔 D.卢浮宫

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

A. 《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它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史书,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作者相传为与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

B.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书中有很多故事家喻户晓,例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打祝家庄等。

C.鲁迅的《狂人日记》收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作品鲜明地表现了对愚弱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D.《父与子》《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都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二、填空题。在空格中填写恰当汉字,使之成为正确的成语或诗句。(共20分)

1.成语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 )然屹立 春意( )然

( )然物外 ( )然无存

( )然泪下 ( )然不动

病人膏( ) ( )海桑田

重蹈( )辙 出奇( )胜

2.诗句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造化钟神秀,——。(杜甫《望岳》)

(2)常恐秋节至一(汉乐府《长歌行》)

(3)相顾无相识,____。(王绩《野望》)

(4)坐观垂钓者,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6)____,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7)晨兴理荒秽,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8)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9)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10)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三、标点古文题。将下列古文加上标点符号,抄写在答题纸上,并翻译成现代汉语。(共30分)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日毁乡校,何如子产日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日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日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四、改错题。改正下列句子中的用词不当之处,并简要分析。(共10分)

1.厨师用自己精心特制的米饭招待客人,客人觉得非常美味。

2.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尽最大努力,完成今年的植树目标。

3.加味逍遥丸的主要成分是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等配制而成的。

4.在自然灾害面前,人民子弟兵所表现出的这种大无畏精神是值得我们可歌可颂的。

5.工作方法改进后,速度大大提高了,是原来的一倍。五、逻辑简析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有人说,“三联书店王中发稿最讲究‘齐、清、定’”,这一话语中主要的预设有哪些,请分别写出来。

2.在一艘出海的船上,有位新海员还没有见过船长。这位新海员总喜欢穿着夹克衫不戴帽子在甲板上看海。一天,当他又在甲板上看海时,船长走了过来。船长突然停下来捡起了一个烟头,对这位海员大声说道:“我想知道这该死的东西到底是谁的?”这位海员略思片刻,然后慢条斯理地对那位船长说:“伙计,我说它是你的,因为是你发现了它。”请简要复述这位海员的论证过程,并说明其论证是否可靠?

3.下列论证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结论的,前提对结论的支持程度强吗?请简要回答。

为了更好地估计当前社会公众掌握管理基本知识的情况,《管理者》杂志在读者中开展了一次管理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回收答卷并评分后发现,60%的参加者对于管理基本知识掌握的水平很高,30%左右的参加者也表现了一定的水平。《管理者》杂志因此得出结论,目前社会公众对于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还是不错的。

六、阅读题。下文为《一个屏幕伪社交症患者的自白》—文节选,阅读后回答问题。(20分)

一个屏幕伪社交症患者的自白

屏社交是技术上的一场完美革命,久而久之,在人性上不啻为深刻的由“深社交”向“浅社交”的全面退化。从此,社交礼仪等一切经验俱已成灰,直抒胸臆、无所顾忌的屏社交接管了我们的社交。其现实后果是,像我和另外一部分人,在屏社交里是活跃分子,一旦面临真实的生活现场,时常手足无措,不安,紧张,抑郁,成为“新常态”。

屏社交以其技术便利,最大限度地释放了人们难以餍足的贪欲,却无法帮助我们消化不断囤积的社交欲念和严重过剩的社交存量。正如在真实的有轻松氛围的社交中,没有人会去录音,可在屏社交中,几乎人人都很在乎聊天记录的备份和再转移——尽管你未必有闲情逸致再次查阅它。

屏社交给一个人带来的改变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对有些人来说,屏社交与现实世界好比异面直线,交叉程度非常低,对有些人来说,两个世界早已打成一片难分彼此。屏社交还给公共社交带来了其他一些东西。几乎任何一个公共社交活动,都会被拍照分享——因为几乎任何一个人都有强烈的“自我中心主义’,人最关注的永远是自己,他需要时时确认在场以及当下的感受,然后通过分享它进一步强化这种确认。我们内心不安,分享的动作使我们成功地假装自己很忙,假装我们在人群中如鱼得水并不孤单。屏社交的网络环境提供了这样的便利,同时又强化了这种分享(假装)冲动。这是我们在餐厅、商场的电梯过道、影院的买票队伍、地铁、公车、高铁等任何地方掏出手机和iPad的根本原因,我们不安的心灵需要一个外在、可控的从容支点。

我从屏社交里反省到的最有痛感的一条经验是,屏社交让陌生人社交侵蚀甚至取代了熟人社交。我们最熟悉的亲友常常不是屏社交中最积极的点赞党。比如我的母亲,她并没有一个智能手机,也不识字,她无法在我最精彩最有趣的那条动态下最赞,亦无法在我那条“感冒一个月还没好”的动态下给我赠送“药”和“拥抱”的屏图标。由于屏幕壁垒,她甚至无法获悉我的任何信息。这对她是不公平的。她是世上极少数几个可以不计成本、千里迢迢来看我的人,却很难拥有我的信息。屏社交使我们轻易获得了来自浅社交的点赞和关怀,这固然弥足珍贵,但毕竟无法与最亲密的亲友相提并论。可是,沉浸在屏社交里的我们,不是天天都很享受这种屏上的点赞和关怀并且无法自拔吗?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孤独,我们是如此渴望被关注被关怀。即便是屏社交里成本很低的关注,我们也倍感温暖和珍惜,因为它在电光火石问唾手可得。在屏社交里,我们并不是真的需要“真实的帮助”,而是需要被人“立刻注意到”,点赞和跟帖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有人说,是微信微博这些屏社交工具让人变得越来越孤独。我的看法恰好相反,适当使用屏社交工具,有助于缓解人类的孤独境况,爱微信的人都不喜欢孤独,但过度使用又让我们重新坠入孤独之境。正因为人类的内心是如此孤独,如此没有着落,如此渴望关心,我们才如此热爱屏社交,试图从中得到慰藉。在这一过程中,孤独得到了一些缓解。而正是这样一个过程促使我们反省自身的孤独状况,我们不愿意承认自身的孤独,所以引咎于外,让微信微博背了黑锅。

我已经明白,屏社交只是战胜孤独的一种工具,而非逃避孤独的密室。

1.结合语境解释以下词语。(每词3分,共12分)

(1)屏图标

(2)屏社交

(3)点赞

(4)“深社交”

2.简要问答。(8分)

作者在文末说:“屏社交只是战胜孤独的一种工具,而非逃避孤独的密室”,请问这里“密室”的实际意义是什么?作者借以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七、写作题。(40分)

阅读下列短文,请以“看得见”的思想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自拟标题,中心明确;论述、分析较为充分、全面,有自己的观察、思考或见解;书写规范,无病句错别字及标点错误,800字左右。

思想是看得见的

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是一本杂志的灵魂。二十多年来,《读者》杂志与改革开放同步,在人们生活各领域的思想观念方面,为改革开放推波助澜,这是它鲜活的生命力所在。

《读者》杂志所传递的,都是“看得见”的思想,它总是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中,透射出思想的光芒。

——一位年轻人的婚姻选择:要一个“完美无缺”的好人,还是一个有缺点但有个性的普通人?

——一位喜欢收藏的人士,终于没有买回那件心仪已久的藏品,而是留在了公共展馆。心动了,他就去看一看。他觉得,已将宝物收藏到了心中。

——姑娘的男友为了向她表“忠心”,拼命揭开前女友的“文革疮疤”,终于令姑娘忍无可忍,离开了这个自私而狭隘的男人。

——中日孩子在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方温驯、懒惰、弱不禁风,另一方顽强、坚忍、独立。

四个小故事,说的都是生活琐事,并不惊天动地;但分别反映了个性、开放、宽容、独立,而这些恰恰是现代人品格的组成要素之一。正是这些通俗、亲切、生动的故事,使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潜移默化至读者的心中。

国家政治经济的改革,必须与提高国民素质同步。而这正是大众文化传媒肩负的任务。

开会、学习、读社论、发文件,是思想教育的传统途径。但对于《读者》杂志来说,它更着眼于“看得见”的思想。仔细想想又有哪些思想在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呢?

参考答案:

一、1.A 2.B 3.B 4.A 5.A 6.C 7.C 8.C 9.B 10.D 11.B 12.B 13.C 14.B 15.A

二、1.巍 盎 超 荡 潸 岿 肓 沧 覆 制

2.(1)阴阳割昏晓 (2)煜黄华叶衰

(3)长歌怀采薇 (4)徒有羡鱼隋

(5)日暮乡关何处是 (6)银烛秋光冷画屏

(7)带月荷锄归 (8)箫鼓追随春社近

(9)自古逢秋悲寂寥 (10)黄梅时节家家雨

三、1.标点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日:“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日:“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2.翻译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为人忠善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靠摆威风来防止怨恨。用摆威风来防止怨恨,难道不能立刻制止众人的议论?但是这就像堵住河水一样危险: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小人确实没有才能。如果真的这样做,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孔子听到了这番话后说:“照这些话看来,人们说子产不行仁政,我是不相信的。”

四、1.“客人觉得非常美味”不妥,可改为“客人觉得味道非常美。”考查点:语法。

2.“完成今年的植树目标”可改为“实现/达到今年的植树目标”或“完成今年的植树任务”。考查点:语法、词语。

3.把判断句“××的主要成分是……”和“××是由……配制而成的”两个判断句杂糅了。可改为前者类型的判断句,即“加味逍遥丸的主要成分是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等”,也可改为后者类型的判断句,即“加味逍遥丸是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等配制而成的”。

4.谓语赘余。“可歌可颂”就是“值得歌颂”,加上“值得”反而冗赘,应删去“值得我们”,或删去两个“可”。

5.“一倍”的意思是同比较对象在量值上相等,“是原来的一倍”即同原来一样,这与“速度大大提高了”明显矛盾。可把最后一个分句改为“是原来的两倍”,也可把二、三两个分句合并,改为“速度提高了一倍”。

五、1.(1)三联书店有个叫王中的发稿编辑

(2)编辑工作中存在“齐、清、定”的规则

(3)王中从事编辑工作(或者:王中发过书稿)

2.这是一个省略了大前提的三段论推理,评分:写出大前提3分,写出小前提和结论各1分。推理过程如下:

大前提:对于任何事物而言,如果谁发现了它,它就是谁的。

小前提:你发现了它。

结论:它是你的。

3.《管理者》的调查对象是从杂志的读者中选出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因此,这个看似严谨的统计推理,实际犯了“斜线统计”的错误。前提对结论的支持程度不强。

六、1.屏图标——手机等移动终端显示屏上具备触角反应系统图形、符号的统称,是目前最简单、自然、方便快捷的人机交互方式。

屏社交——通过手机以及“刷屏”进行人际传播与交往的手段。

点赞——网络语言,指基于网络社区的“赞”功能而对某个内容(比如一条帖子、一篇文章或者一条微博等)或某人表示赞同、喜爱的网络用语。

“深社交”——社交指社会交往。深社交是指在思想认识和情感认同等方面较为深入的沟通与交流。

2.“密室”意指“私人领域”“个人空间”。作者借以表达的核心观点是,要注意理清“屏社交”的公共性和个人性,社会性和私人性。

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篇3

04复旦考博入学试题——文史哲综合 名词解释(6*5):

魔幻现实主义;类书;玄言诗;“形而上”;词汇学;?

填空(10*1’):

[古今中外都有,难度不大,关键是范围广,不易复习,感觉只能靠平时积累] 选择(15*1’):

[感觉与填空差不多,如1969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哪一位?] 论述(8题选三,3*15’):

1、请对儒家的几个代表人物的思想说说你的看法及其现实意义;

2、谈谈人文学科对于科技和经济的导向作用;

3、试述“垮掉的一代”创作思潮的特点及其对于中国青年文学的影响;

4、乾嘉学派在文献整理方面的成就;

5、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交流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复旦大学——文史哲专业2003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3复旦博士入学中文系、古籍所各专业文史哲试卷题目

该卷适用于古代文学、文艺理论、比较文学、现当代文学、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等六个方向。

一、名词解释:(6*5=30分)

相对真理 文字 资治通鉴 新感觉派 五经 元杂剧

二、填空(1*15=15分)

1、反映论是----的认识论。

2、意识和物质的相互关系体现人的-------。

3、《文赋》和《诗品》作者

4、乾嘉学派发生年代

5。同光体发生年代

6。三言是指

7。甲骨文以前的成体系文字是------

8。----是语言的最小单位。

9。梅希金是陀斯妥耶夫斯基-------中的主角。

10。卡来班是莎士比亚-------中的主角。

11。汉语和藏语属于汉藏语系。

12。前四史是指

三。选择(1*10=10分)

1。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

2。词汇的定义是

3。古代文字的表意性

4。黄巾起义确切年代

5。《通典》作者

6。哪部是巴金作品

7。王立发是----的主人公。

8。《等待戈多》主人公 9。一种现象引起另一种现象,这是---关系。

四。问答(任选3题,每题15分)

1。为什么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

2。目录版本对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

3。古代文学史文学和政治的关系

4。左拉自然主义小说特征。

5。沈从文湘西题材小说的美学特征。

中国人民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篇4

2004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新闻业务

一、问答题(30分)

1、新闻界,人们常说:“编辑要乐为他人作嫁衣”、“编辑是一项再创造的工作”。请您谈谈对这两句新闻界“行话”的认识。(15分)

2、“策划”与“炒作”是当前新闻界经常用到的词,这两者在理论以及新闻工作的实际操作与信息传播效果上有何区别?(15分)

二、分析题(70分)

中国人民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篇5

《复杂系统理论与方法》考试大纲

制定人(签字):

审定人(签字):

公布学院(盖章):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复杂系统和复杂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动力系统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方法,能够判定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要求考生掌握以下内容:

1、复杂系统理论

1.01 多体系统 1.02 有机系统 1.03 控制系统 1.04 复杂性和复杂度 1.05 粘合与瓦解 1.06 小系统理论及外推

1.07 组合系统的宏观解释和微观解释 1.08 理想化和近似的必要性 1.09理论和实在 1.10平衡 1.11 极值原理 1.12 最优化

1.13 组分状态和系统状态

1.14 消费和生产中的理想最优化者 1.15 个体的一般思想与个体的实际描述 1.16 交换理论

1.17 不同个体效用的不可比性 1.18 独立个体的局限性 1.19 集体分析和系统分析 1.20 涌现与生成 1.21 临界指数和普适性 1.22 可能性与状态空间 1.23 规则系统与混沌系统 1.24 稳定性和不变集 1.25 随机性和复杂性

2、复杂网络理论

2.01平均路径长度 2.02 聚类系数 2.03 度与度分布 2.04 规则网络 2.05 随机图

2.06 复杂网络的自相似性

3、动力系统稳定性理论

3.01 动力系统概念

3.02 动力系统平衡位置的稳定性和吸引性

3.03 Lyapunov函数 3.04 Dini导数

3.05 Lyapunov稳定性定理 3.06 Lyapunov渐近稳定性定理 3.07 指数稳定性定理 3.08 Lyapunov不稳定性定理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

(二)试卷结构

考试题型为填空题、问答题、计算题和证明题。填空题占20%、问答题占30%、计算题占30%,证明题占20%。

三、主要参考书目

1.欧阳莹之,复杂系统理论基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2.汪小帆,李翔,陈关荣,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宪法学的研究 篇6

关键词:改革开放;宪法学;修正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经济市场的开始。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专政,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开放政策。它标志着经济建设成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1982年的宪法经历了88年、93年、99年和04年四次修正,充分体现了我国与时俱进的法律研究发展。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对宪法学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

一、宪法学研究的必要性

时代是不断前进的,社会发展是永远不会停滞的,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法律根源,万法之基。如果宪法研究不与时俱进的话,没有冲破束缚勇气的话,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将无法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将反作用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在82年宪法里,在一定范围之内的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的补充。到了88年,对宪法进行修正时,提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的组成部分,要对其进行有序的监管、引导其健康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延伸,私营经济在政府的有效引导下迅速发展,进一步扩大,对社会产生了很多有益的影响。到了04年,私营经济有了进一步长足发展,修宪案中明确表示政府将有义务保障以私营经济为代表的私有经济正当权利。政府将有效地出台政策扶持、帮助其发展,同时针对私营经济的井喷式的发展,政府将运用经济杠杆保障其健康稳定发展。这个实例说明中国的宪法学者一致在致力于其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社会问题,矛盾出现,原先的宪法可能出现的不合符现实的发展要求。发展运动是永恒的,法律制度的建设是静止不变的。只有不断地开展宪法研究,修正其存在的不符现实要求的地方,才能有效地促进国家的发展。

二、宪法修正的宪法学研究特点

宪法出台或者修正后,一系列的解释和标注将被发布,这些标注构成的体系就是宪法学所涉及的内容,这些都是宪法学研究者的成果。以2000年划分,改革开放后的宪法学的发展分为各具特点的两个段时期。

82年以后,宪法学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对82宪法的研究主要是该宪法的法律结构和主要依据上,对后来的四次修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据有关统计数据,到99年,关于82宪法研究的学术论文近三千篇,涉及82宪法的书有二百多本。这个时间段的宪法学研究一方面集中在学术的自身建设上。虽然法律和政治是不可分开的一对孪生兄弟,但是他们在各自的发展道路上存在着差异,各自有自身的建设规划和方向。82年以后,以经济建设为纲的思想已经为宪法学的自身建设提供了借鉴。宪法学作为一个单独的法律科学开始朝着健康蓬勃的道路上发展起来。另一方面,这时期的宪法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法律结构上,有效诠释了法律的整体思想和宏观构建。

这个世纪最后一次宪法修正是04年,到现在也就十几年的时间。首先,这段时间的宪法学研究集中在复合发展上。这个时期的宪法学的专著已经不是一家独大,而是百家齐放了。专著的多家学术齐放充分体现了学术的复合发展,观点的碰撞、思想的交融,推动宪法学科的进一步完善。其次,这个时期的宪法学的具体化、精准化发展。现在的宪法研究是针对某一个社会问题或领域,結合法律依据进行研究,由于只针对一个领域的研究特点,宪法学的研究更加的深化、更加的精准。最后,现在的宪法学方向性研究增多。中国社会经过高速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了社会矛盾问题凸显期,人们对法律,尤其是宪法的依赖越来越明显。这些都是迫使法律学者开展研究的方向和领域,宪法学的研究领域也是更加广泛。

三、宪法学的发展方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宪法学也进入了自己全新的发展时期,其发展是多方向、多领域的。

首先,宪法学的研究更加注重辩证唯物的方式考虑问题,研究问题更加科学、合理,更加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以前的宪法学研究对问题分析的深度、合理度不够,只有辩证唯物论才能有效的分析问题,宪法学的研究才能更加深入、合理。

其次,宪法学的研究更加注重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有效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就是加强宪法与社会具体问题的研究,宪法在社会问题中的体现,诠释宪法在处理社会矛盾中的手段等,这些将是宪法学研究的另一个主要领域。

最后,我国的宪法学研究更加注重借鉴其他国家的成果。只有解放思想,以包容的心态吸纳他人的经验和成果,然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吸收他国新的研究方法,必将有利于我国宪法研究。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宪法学研究有了显著的发展,出现了观点碰撞、思想融合、研究的问题,处理的矛盾也出现了具体化,精细化。随着中国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宪法学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将进一步延伸,与其他国家的交融也会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田飞龙.中国宪法学脉络中的政治宪法学[J].学海,2013(2):21-31.

[2]仇永胜,李文瀞,顾莎莎.宪法学范畴的逻辑研究[J].学术探索,2014(10):45-49.

[3]莫纪宏.我们应当怎样修改宪法——兼论“政治宪法学”与“规范宪法学”修宪观的得失[J].清华法学,2012,6(6):39-45.

[4]叶海波.我国宪法学方法论争的理论脉络与基本共识[J].清华法学,2013,7(3):75-85.

[5]沈寿文.行政许可性质之宪法学反思[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1):159-164.

中国人民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篇7

考试科目:药理学科目代码:807

一、名词解释(2.5×4=10分)

1.效能2.肝药酶诱导剂3.生物利用度、绝对生物利用度、相对生物利用度

4.化疗指数

二、简答题(10×4=40分)

5.阿托品的药理学作用?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作用及作用机制?抗血小板药的分类及主要代表药?β-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

中国人民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篇8

②2272经济学基础理论③3758世界经济 020105世界经济:

①《政治经济学》(第四版)逄锦聚等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②《<资本论>教程简编》 洪远朋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③《<资本论>脉络》(第二版)张薰华•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 ④《高级微观经济学》(第二版)张军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年 ⑤《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二版)袁志刚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年 ⑥《计量经济学基础》古扎拉蒂(Basic Econometrics, D.N.Gujarati)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2004年(第四版、第五版或相应中译本

中国人民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篇9

各位考生:

我校2014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工作已结束,2014年3月17-21日在广西大学君武馆二楼招生科进行现场确认,审核报考资格。今年的报考费在校财务处二楼收费科缴纳,报考费采用刷POS机的方式缴纳,不收取现金,请考生务必携带有银联标识的银行卡(中行、工行、农行、建行、交行等银行卡均可)刷卡缴纳报考费,特此通知。

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广西大学研究生处招生科

中国人民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篇10

招生专业:旅游管理学考试科目:旅游综论

考试时间:3小时总分:100分

一、简答题(共6题,每题8分,共48分)

1.简述主要旅游需求类型的收入弹性(需要用图形辅助解释)。

2.简述旅游活动的特点及衡量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

3.简述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

4.简述旅游业对GDP贡献的影响因素及如何测算旅游业对GDP的贡献。

5.简述美国乡村旅游规划指南的主要内容。

6.简述影响旅游场地规划设计的因素。

二、论述题(共3题,第1、2题每题17分,第3题18分,共52分)

1.农村居民作为旅游的重要客源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发前景。对我国7亿多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行为及出游力提升进行研究是重要的时代命题。请您论述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如何开发我国农村居民旅游市场。

2.论述旅游目的地规划项目包含的步骤及规划程序。

3.以某县级市或地级市为例,论述其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民商法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篇11

中国政法大学

2000年

民法

1评述民事权利能力制度对我国民法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2.结合我国国情,论述我国用益物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3.试述我国债权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及依据

商法

1简述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主要特点.2.股票面额、无面额、公司股权投资、公司回购、认股权的限制。(有误)

3分析票据法第10条。

不可转让汇票是否可质押。

保险法上代位权与合同法上代位权之区别。

4.我国公司与其他企业法人在法律适用、组织形态、管理体制上的区别。

5.各连带债务人均破产,债权人可不同时都申报,为何?

2001年

民法:(任选2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民事权利配置的重大影响

2、用益权的特点。

3、合同法中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试论合同法的特点与性质。

商法:

1、从关联企业规则的必要性论述我国公司法相关制度的完善

2、简述证券投资基金的法律关系并论述证券基金管理人的义务和责任。

2002年

民法:

1、财团法人的特征,财团法人与民法通则中事业法人之比较,民法典制定时应采取何种模式。

2、占有保护制度的必要性、条件和方式以及我国物权立法应当保护到何种程度

3、试比较大陆法和我国合同法中的委托(委任)、行纪和英美法中的行纪、信托四种法律关系。

商法:

1、案例分析(2个)略

2、我国为什么没有个人,加入WTO后会对我国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3、在何种意义上,存在或不存在商法。

2003年

民法(A卷)

1、试论多元民事主体形成的根据及我国民事主体结构的立法选择。(40分)

2、试说明影响我国民事立法将国有土地出让使用关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关系等财产关系

确立为物权关系和将租赁关系、保管关系等财产关系确立为债权关系的基本因素。(30分)

3、试论区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根据及合理性。(30分)

民法(B卷)

1、论权利滥用之禁止。(40分)

2、物上请求权的意义及其与侵权责任法的关系。(30分)

3、诚心信用原则对当代合同法的影响。(30分)

商法(A卷)

1、论商事传统与形式理性在商法典形成中的影响。(30分)

2、论公司人格否认理论在我国现行立法框架内适用的现实性。(30分)

3、破产程序如何体现了债权人自治?(30分):

4、在本票中,如果出票人在票据上作了禁止背书的,则:

(1)被背书人转让票据的,效力如何?(5分)

(2)被背书人以该票据设质的,效力如何?(5分)

商法(B卷)

1、从证券与权利结合的密切程度、证券所表彰的民事权利的性质(物权、债权、社员权)、证券的功能(设定权利或证明权利)、证券权利与证券取得原因的关系、证券的流通方式五个方面对股票与票据进行比较分析,阐述其各自的法律性质和特点。(50分)

2、某股份有限公司为建立内部激励机制,拟订了面向部分员工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其设计的方案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a以当年年末公司的帐面资产总额作为公司的总股本。

b用于股份激励的股份主要来源为公司预留股份,预留股份的来源一是将公司总股本的20%留作预留股份,二是通过股份回购形成。

c员工购买股份的价格及资金来源,考虑到激励对象的支付能力和建立约束性机制的要求,采用折扣价格购股、再由公司出资按工龄给予补贴的方式。

针对该公司的上述方案,请分析回答:

a公司员工持股制度对促进公司发展的作用机理。(10分)

b以公司现有资产总额设定公司总股本是否符合公司法的原理?为什么?(10分)c上述股份来源的设计是否存在现行公司法上的障碍?为什么?(15分)

d上述购买股份的价格及资金来源设计是否存在法律问题?需进一步考虑和明确的法律问题有那些?为什么?(15分)

2004年

民法(A卷)

必做题(50分)

1、论权利滥用与权利限制。

选做题(从以下3题中选做1题,50分)

2、试论过错对于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不同意义。

3、我国物权立法中用益物权制度设计之我见

4、论缔约过失责任的法理基础

民法(B卷)

必做题(50分)

1、论诚实信用原则对当代民法的影响

选做题(从以下3题中选做1题,50分)

2、相邻权的权利属性及我国民法相邻关系制度的改革

3、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弊端及其改革

4、侵权救济与违约救济的联系:沿革与发展

商法(A卷)

从以下2题中选做1题,50分

1、论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及其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2、论公司法与证券法的强制性与任意性——以我国公司法改革为背景

从以下2题中选做1题,50分

3、破产法上的优先权与集体清偿原则的关系:问题与对策

4、重整制度与和解制度的价值差异:以历史发展为线索

商法(B卷)

必做题(50分)

1、试论有限责任与公司法人的关系,兼评有限责任制度之利弊。

选做题(从以下2题中选做1题,50分)

2、从法院、债权人和债务人在破产程序中的地位看破产程序的性质及其与民事诉讼程序的差别

3、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之焦点分析及立法建议。

2004年民商法复试试题

简答题(共5题,每题14分)

1、国有独资公司与一般有限责任公司的异同;

2、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及内容;

3、融资租赁合同与租赁合同的区别;

4、行纪合同与委托合同的区别;

5、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与债的保全的撤销权的区别。

论述题(30分)

论过错推定在侵权行为法中的地位及适用规则

2005年

民法

1、民事法律事实的种类、意义及其在民事法律关系运作中的作用

2、债的分类及其意义

3、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4、侵权法的归责原则

商法:

1、中小股东保护的法理基础及制度构想

2、证券法的性质属于商法、行政法还是混合法?结合证券法具体内容和制度评述

3、破产欺诈的法律对策

4、票据欺诈的法律对策

加试题:《道路交通法》第76条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2006年

民法

1、论民法上的物(自拟一个副标题,围绕副标题展开论证)50分

2、试论违约与侵权二元划分的利与弊 50分

商法

公司法 30分

1、我国公司法中关于要约收购的规则

2、为什么持股超过30%并继续购入股票要提出收购要约

3、要约收购对公司管理层、股东、债权人有何影响

票据法 30分

1、我国票据法规定中票据关系与基础法律关系有何牵涉

2、上述牵涉在哪些方面加强了票据债务人的抗辩权

3、上述牵涉对交易安全有何影响

4、汇票保证与担保法上的保证的区别

5、汇票保证人追索权的法律属性

保险法 40分

1、什么是保险利益原则,为什么投保人对保险标的要有保险利益

2、人身险于财产险中保险利益原则的不同表现

3、保险利益原则的例外

4、保证保险是否体现保险利益原则,保证保险与担保法中的保证有何区别

2007年

民法

一、1.乌尔比安说数人致死一个奴隶,都负责。分析之。30分。

2.荷兰民法典规定十四岁以上侵权自己负责,监护人未充分尽监护义务负全责。比较我国规定。20分。

二、试论瑕疵担保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关系。50分

商法

一、公司法第16条转投资和担保,股东会决议。分析之。40分

二、证券市场虚假陈述导致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的特殊性。30分

三、债权人对破产管理人的监督与制约。30分

2008年

民法

1.罗马法上说“使物权人不滥用权利是公共利益之所在”,论述这一观点。50分

2.[二选一]50分

(1)财团法人制度的特色及条件。

(2)谈你对我国民法典债法总论的体系上的看法。

商法

1.谈你对商法通则的制定,肯定还是否定,理由。30分

2.有限公司退股的途径和意义、公司法改革措施及评价。30分

3.破产清算和特殊清算的区别,各自的立法依据。40分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民法卷

93年.

1.论合同自由

2.新闻监督与侵害名誉权

3.证券市场的现状与对策

1.试论我国物权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2.我国公司法中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

3.侵权行为责任与不当得利返还责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95.

1.论物权分类

2.企业法人与社团法人的关系

3.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的异同

96.

1.评析民法通则

2.物上请求权与侵权行为请求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缔约过失责任与合同责任的联系与区别

4.评析人身保险合同

(3、4选一)

97.

1.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民商立法

2.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和行使合同解除权的区别

3.论典权的性质、典权与抵押、质押、买卖和租赁的法律关系

4.论保险合同中当事人的基本权利义务

98.

1.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民法适用问题

2.效力待定行为与可撤销行为之间的区别

3.试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法通则》的解释200条

4.侵权民事责任与不当得利民事责任之间的比较

99.

1.我国《民法通则》和其他有关于我国民事权利主体的分类及法律地位

2.用益物权的种类及逐一评述

3.知识产权及其他财产权的异同,著作权与工业产权的异同

4.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

2000.

1、WTO 规则对我国民商事立法的影响

2、论经营权

3、论合同自愿原则

4、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

2001.

1.法人有限责任

2.善意取得

3.表见代理

4.代位权行使的要件

2002.

1.论民事法律行为的发展和完善

2.论物权请求权

3.合同成立和效力的关系

4.知识产权在民法中的地位

1.论民法典制定中的法人制度的完善

2.评析物权行为理论

3.论信托法律关系中的受托人的权利性质

4.辨析效力待定合同与无效合同

5.论知识产权的私权本质

20041、论民法请求权

2、从人格权和人格的关系论述人格权的民事法律性质

3、论相邻权和地役权的关系

4、论商业秘密权

2005年

民法

一、论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的关系

二、论侵权行为法与人格权法的关系

三、论担保物权的性质

四、论根本违约

商法

一、论民商合一制度

二、结合公司法的修改论公司资本制

三、试论破产管理人制度

四、论保险合同的生效

厦门大学

民法:

1、民法私法之证伪(或者证成)(35分,必答)

2、论先合同义务。(35分,必答)

3、我国物权法草案可行性争论之我见。(30分,选答)

4、论行为能力。(30分,选答)

商法:

1、论商事能力。(35分,必答)

2、我国公司法最新修订述评。(35分,必答)

3、论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30分,选答)

4、论保险法最大诚信原则。(30分,选答)

5、论内幕交易的构成要件。(30分,选答)

清华大学

2005年

每题50分。

二选一:

1、设定我国担保物权体系。

2、我国物权保护的民法模式。

二选一:

1、善意在民法上的意义和作用。

2、时间在民法上的意义。以下刑法专业可选:

1、民法与刑法思维模式的不同。

2、民事权利的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篇12

韩大元

中国宪法学产生于20世纪初,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在100多年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宪法学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之间形成了一种混合的制度体系与学术体系。尽管在旧中国宪法发展中脱离宪法理性的制度与文本所占的比重比较大,但就整体学术脉络而言,不同时代学者们所提供的宪法学知识保持着不同形式的学术关联性,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学术遗产。[1]特别是,宪法学作为研究宪法现象的知识体系,提倡知识与学术的历史传承,使宪法学说成为连接知识与经验、现实与历史的纽带。

宪法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宪法制度史、宪法思想史和宪法学说史等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其中,宪法制度史是从宪法发展的制度变革层面来研究宪法的发展历程;宪法思想史是从宪法发展的思想流变层面来研究宪法的变迁过程,凡与特定历史时期的宪法问题有关的观点、主张等都可以属于这一知识体系,其本身的理论体系化程度并不是判断宪法思想史成果的标准;而宪法学说史则是从宪法发展的学术积累层面研究宪法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考查宪法的历史积淀,旨在探讨特定概念与范畴体系化、整体化的过程。它既不同于宪法发展历史,也不同于特定时代宪法思想的记载,是对学术对象变迁的“再认识”。当然,在宪法学说发展中制度、思想与学说又保持着关联性,在互动中寻求发展。

在中国,宪法学说史描述与再现了历史事实。在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前后,我们建立了初步的知识体系,追求着一种宪政理想,但学说的历史带有深沉的政治影响。[2]以控制国家为目标的宪法,往往在国家的主导下获得宪法发展的动力。这样一来,中国宪法学说具有浓厚的“国家学说”色彩,特别是与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关联性中寻求发展。由于“富国强兵”成为中国立宪的指导理念 [3],通过学术活动论证国家的正体性与统治的合理性也成为宪法学说发展的内在动力。宪法学者们试图通过学术论

证自己国家的“正体性”,即体制的历史基础与渊源。在他们看来,没有对自己历史的认识与把握,不可能产生维护正体性的信心与责任。在一百年的中国法学发展史上,宪法学历来是最具学术影响力的学科,承载着不同时代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制宪、修宪,还是公共政策的调整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生活对宪法学的需求以及宪法学发挥的社会功能。同时,中国宪法学在各种政治现实面前努力保持着学术自主性,传承学术传统,使宪法学的脉络得到了延续。

近百年来的中国宪法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宪法思潮、理论、主张以及不同学派的学术风格。对百年宪法学学术传统与遗产,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学术立场?笔者的基本思路是:我们需要全面梳理(清理)百年宪法学说史的历史,找出经验与教训,在客观地评价宪法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宪法学中国化”的进程。

首先,通过研究宪法学说史,我们可以寻求宪法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因素,获得对宪法学的整体性认识。如前所述,在宪法制度、宪法思想与宪法学说的三者关系中,宪法学说史的研究对于宪法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宪法学说史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宪法学的相应发展,而另一方面,宪法学的良性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宪法理论的良性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判断一个国家的宪法理论与宪政实践是否成熟的基本标志之一是这个国家是否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宪法学说。所以,系统的研究中国的宪法学说史,对历史上存在过的宪法学说进行细腻的卓有成效的梳理,不论是对于中国宪法研究的发展进程,还是对于中国宪政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其次,宪法学说史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国际化时代,保持宪法学主体性,突出宪法学的“中国问题意识”。由于存在着宪法与法律功能的差异性,法律“全球化”空间是比较大的,但宪法作为充满“民族性”的社会共同体最高规则,始终体现着特定的文化与传统,而这一特点在宪法学说的发展过程中表现的尤为突出。面对全球化的新的背景,西方的宪法研究成果和理论依据固然可以成为我们参考、学习的经验,但是由于文化和制度的差异,它无法直接成为我们宪法研究和发展的依据。因此,中国的宪法学要想获得真正的发展,还必须要立足于中国的宪法文本,面向中国的宪法实践。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学者们形成了

不同的学术风格,这些不同时期学者的努力延续下来,形成一条既各具特色又互相关联的思想脉络。这种思想史上的绵延关系就构成了中国宪法学说史的知识谱系,也构成了中国宪法研究和发展的基本框架。因此,中国宪法学面对的是中国的宪法文本和宪法历史,必须依靠中国宪法学的本土资源和理论框架。所以,宪法学说史研究的首要价值就在于中国的宪法研究和发展必须要依靠中国学者的自身努力,必须要以中国宪法学说为基本的理论依据,否则,纯粹意义上的中国宪法学研究就会出现知识结构上的不平衡和空白。

第三,中国宪法学说是宪政建设不可或缺的理论资源。“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首先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4],这句话揭示了宪法在宪政建设中的突出地位和根本作用。要想发挥宪法在宪政建设中的作用,就要对宪法进行历史和现实整体性的研究,从而在理论上深刻揭示宪法和宪政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同修建房屋需要图纸、蓝图指引一样,宪政建设也需要一种更高层次的理论指导。在中国的宪政建设中,这种更高层次的理论指引主要是指对中国宪法发展的一种总括性研究,也即是对中国宪法学说史的研究。就像中国的宪法研究和发展必须要以中国宪法学说为理论依据一样,中国的宪政建设也必须要以中国宪法学说为重要的理论资源。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中国宪法学说只是中国宪政建设的重要理论资源之一,并不是唯一的资源。因为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法治、宪政、人权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结晶,是人类共享的价值。正是因为法治、宪政、人权在人类文明成果意义上的价值相通性,所以,我国的宪政建设可以充分的借鉴、吸收西方宪政发展的文明成果,从而加快我国宪政建设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百年宪政的历程之中,既有宪法被虚置、宪政被破坏的惨痛经历,也有宪政建设逐步走向正轨的成功经验。如何汲取宪政失败的惨痛教训,总结宪政成功的合理经验就成为关系我国宪政建设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宪法学说史的研究恰恰是从历史的视角对我国历史上的各种宪法学说和宪法实践的成败优劣进行一种冷静的理性分析,从而为我国宪政建设提供一种历史意义上的参考与借鉴。在这种意义上,中国宪法学说史的研究成为中国宪政建设不可或缺的理论资源之一。

第四,要探索中国宪法学历史起点,必须系统地梳理宪法学说史的历史文献。

宪法存在于历史过程之中,历史的事实是解读宪法价值的基本标准。尽管各国的宪法史有着不同的研究内容与对象,但通常包括宪法规范与宪法现实两个方面。宪法规范中我们可以发现制宪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争论、特定宪法的性质与形态、社会共同体与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结构等。以规范或法典形式存在的宪法规范首先被纳入宪法史研究的视野之中。在这个领域中,宪法学文献的发掘、整理是十分重要的。国外关于宪法学说史的研究可谓是汗牛充栋、比比皆是,不仅对于宪法自身的理论问题形成了系统的学说体系,而且对于宪政实践也有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思想体系。当我们汲取西方国家的宪法理念、研习西方宪政经典的时候,通常会为西方学者眼花缭乱的流派与观点之争而由衷的叹嗟不已,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这些观点迥异而又自证其成的学说观点与学术流派,使得西方的宪法理论和宪政实践在智慧的撞击中螺旋前进,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宪法学理论体系,进而推动了整个宪政事业的发展。

但是,囿于学术研究中的某些实践性和功利性因素,当前的宪法学界对中国宪法学说史的文献整理和研究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从宪法制度史、宪法思想史的角度研究宪法历史的著作和文章屡见不鲜,但是,真正从宪法学说史的角度对近百年宪法发展进程进行系统的学术梳理的成果却少之又少,几近阙如。虽然,从表现形式看,宪法制度史、宪法思想史和宪法学说史最终都表现为特定的宪法理论成果,但是,宪法学说史与宪法制度史、宪法思想史的区别决定了对宪法思想史和宪法制度史的研究代替不了宪法学说史的研究。宪法学说史是从学术传承、学术积累角度对历史上存在过的宪法学说的一种整理和归纳,而宪法制度史和宪法思想史则仅仅是从制度沿革和思想发展角度对宪法历史过程的一种描述,两者存在着不同的学术理念和价值追求。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国宪法学体系的不成熟性是比较突出的,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宪法学不重视对自己学术传统的继承。如何改变宪法学的不成熟状态,如何提升中国宪法学的学术品格就成为每个宪法学人的社会使命。

第五,宪法学说史研究有助于我们避免重复性研究,进行学术创新。从学术史发展历史看,所谓的学术创新首先建立在对已有学术成果与传统的系统梳理,要了解本学科或具体研究主题的学术渊源和历史背景。但遗憾的是,我们仍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中形成的中国宪法学的学术背景与渊源缺乏必要的了解。有学者指出:“不知前贤已有的研究,而以为是自我作古,由已原创”。其实,现代社会面临的有些学术命

上一篇:超市领导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袁隆平爷爷去世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