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项目攻坚战 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2025-01-04

打好项目攻坚战 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精选6篇)

打好项目攻坚战 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篇1

打好项目攻坚战

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扎实抓好“项目落地年”“项目突破年”各项工作,全力打好“项目攻坚战”,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取得明显实效,推动了经济快速平稳增长。

“十二五”期间,东兴区共争取中央省市各类项目759个,争取资金28.89亿元,实施500万元以上各类项目60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8.56亿元,是“十一五”的2.8倍,对GDP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40%以上,全区GDP由2010年的119.1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38.45亿元,总量五年翻了一番,但同时也存在重大项目支撑不够、要素保障不足、建设环境还需优化等问题,需突出改革创新,推进项目落地见效。

――注重转方式调结构,坚持“三个优化”,提升项目投资效益。一是优化投资结构。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注重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十三五”末,将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调整为15:55:30,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二是优化投资方向。坚持把资金投放向民生工程、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城乡建设、生态保护、自主创新、产业提升等方面倾斜,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投资效益提高。三是优化投资渠道。推进融资体制改革,推行PPP等项目融资方式,不断扩大民间投资和外来投资,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在一些有一定收益的经营性项目领域放宽民间资金投资,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投资方式。

――注重强推动增效益,突出“五大重点”,提高项目推进质量。一是以产业园区项目为重点,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中再生一期二批次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大力引进带动性强的大型产业项目落户园区,全力打造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产业集群与终端产品再制造产业集群。二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为重点,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顺应“互联网+”趋势,加快内江高新区高桥园区建设,促进北青科技创新中心和IBM科技研究院项目入驻,加快推进科技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以及内江电子商务产业园、莱克国际汽车商贸城等项目,努力打造“川南中关村”。大力推进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积极发展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重大幅提高。三是以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基础设施项目为重点,助推“三农”发展。抓好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做大粮油、果蔬、畜禽、蚕桑、水产、花卉苗木和中药材等六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打造1―2个在全省、全国范围内上规模、有档次的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实施城乡基础设施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四是以城镇建设项目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全力做好城市轨道交通、新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重点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加快推进兴盛路、城区货运停车场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危旧房和老旧院落改造项目,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城。加快田家、双才、郭北等重点小城镇建设,形成重点镇建设的更大示范带动效应。五是以社会民生项目为重点,努力促进成果共享。深入实施“五大扶贫工程”“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抓好百姓安居工程、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道路建设等民生工程,全力做好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内江师院新校区等项目协调服务工作,加快高桥小学扩建、机关幼儿园迁建等项目建设步伐,强化动迁安置还房、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

――注重抓配套保要素,狠抓“五项措施”,强化项目建设保障。一是狠抓项目谋划。研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川南经济区等国家、省级发展战略,密切跟踪国家投资重点领域以及新推出的工程包,有针对性地策划、筛选、包装、储备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向的重大项目,做到“谋划一批、上报一批、落实一批、储备一批”。二是狠抓招资引资。采取以商招商、以企招商、产业招商等多种形式,着重抓好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专题招商,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税收贡献大的项目。三是狠抓跑项争资。准确把握政策,及时捕捉国家宏观政策信息,追踪财政、国债投资方向,重点围绕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社会事业、生态保护等方面,精心筛选一批符合政策支持方向、具备实施条件、辐射带动力强的项目,进行有针对性地策划、包装,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上大盘子。四是狠抓瓶颈破解。创新融资方式,推动重点项目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和PPP模式等市场化方式实现融资,继续加大政银企对接力度,争取金融机构扩大对重点项目的资金投放。强化土地保障,深入研究国家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的政策,大力争取省预留土地指标。进一步完善市政、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全力保障重点项目所需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的调度。五是狠抓环境优化。加强政策引导,依法开展安置补偿、社保缴纳、拆违控违等相关工作,正确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加强项目安全监管,防范安全事故发生,为项目推进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注重严要求促落实,强化“三个责任”,健全项目推进机制。一是健全推进机制,强化主体责任。继续实行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机制,坚持一事一主体,落实“五个一”项目工作推进法,明确重点项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和协办单位。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形成合力,提前介入项目设计、规划、环评、科研、报批等前期工作,加快申报、审批进度,并加大人力、物力、财力调配力度,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二是健全监督机制,强化管理责任。项目主管部门严格执行项目基本建设程序,落实“四制”“三控制”要求,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促进重点工程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严格执行项目招投标、工程监理、安全生产、竣工验收等项目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程序规范、建设安全、质量过关、廉洁高效。三是健全考核机制,强化目标责任。进一步加大项目推进考核力度,将重点项目纳入主要工作目标和分类工作目标双重考核,按照倒排工期开展项目督查,将进度滞后的项目列入督查重点,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对推进不力未能完成年度任务的,启动问责机制予以问责,以强有力的措施确保项目建设扎实有序推进。

打好项目攻坚战 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篇2

一、石林旅游经济发展的优势

1. 交通条件

石林县是滇东南3市 (州) 18县进入滇中的必经门户, 是面向东南亚国家交通经济辐射走廊的主要接点。境内有324国道、326国道、昆 (明) 河 (口) 公路、及南 (宁) 昆 (明) 铁路, 为云南省东部的交通要冲。在建的石蒙高速、拟建的云桂铁路, 将使石林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 区位条件

(1) 省内区位。石林县距昆明市区仅87㎞, 处于昆明市1小时城市休闲旅游经济圈内, 是最重要的旅游板块。石林不仅是滇中旅游区的龙头, 也是滇中旅游区、滇东南旅游区、滇东北旅游区的重要交汇节点。

(2) 国内区位。石林位于南-贵-昆都市圈的边缘、昆河经济走廊中越通道上, 以西南出海通道、南昆铁路、重庆至湛江国道主干线为依托, 连接“泛珠三角”区域, 利用石林旅游资源优势, 必将促进旅游的腾飞。

(3) 国际区位。石林属于中越通道的一部分, 是连接“澜湄次区域”的纵向发展轴, 形成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南亚合作区的交通流散, 有利于旅游和文化交流合作, 将旅游产业向国际靠拢, 加快招商引资的步伐。

结论:良好的地理区位和交通条件不仅提高了旅游通达条件, 也为区域整体发展和区域外联动发展奠定了基础。加大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县域内的交通组织和县域外交通联接, 进行区域资源整合, 扩大区域合作范围, 将会为石林旅游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3. 资源条件

(1) 自然资源。石林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以剑状、柱状高石芽最具代表, 具有很高的科学和美学价值, 被誉为“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馆”。石林县河流湖泊众多, 巴江是石林县的重要景观廊道, 月湖和长湖是石林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石林的气候具有“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四季如春、干湿分明”的特点, 舒适度指数为58, 适宜人居。

(2) 人文资源。石林县的民族文化和民间文艺极富特色, 素有“歌舞之乡”、“摔跤之乡”、“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之称。古老凝重的撒尼文学, 欢悦活泼热情的撒尼歌舞、多姿多彩的撒尼节庆、绚丽精致的撒尼民族服饰和手工艺品以及历史悠久的民间绘画, 成为石林县旅游的文化支撑和灵魂。

结论:奇特地质地貌和民族风情资源奠定了石林感知观光旅游的发展基础;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桂冠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品牌效应;良好的气候环境、承载厚重文化的撒尼乡村、丰富的土地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 为认知旅游开发和康体休闲度假产品开发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二、石林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对旅游经济发展的认识不足, 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落后

对旅游经济发展的认识不足, 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前景认识不够, 缺乏市场观念, 使得旅游产品知名度低, 缺乏竞争力。很多地区对旅游经济的开发还处于传统旅游时代, 缺乏现代营销、管理及创新意识。另一方面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使得旅游设施落后, 相关的配套设施也不够完善。许多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由于交通落后, 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另外在旅游旺季一些热线旅游地人满为患, 交通及相关的生活设施问题凸显, 严重阻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也给游客带来了诸多不便留下了不少遗憾。

2、旅游设施不配套, 服务质量差

由于我国对上述旅游经济设施仅有少量直接投资, 而利用外资方面, 有的项目开放, 有的不开放, 以致服务设施不配套。从总体上看, 外资主要局限于饭店宾馆, 其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如交通、商业购物尽管也都涉及, 但比重很小, 投资十分有限。对景点建设, 除国家指定的度假区外, 外资不能插足, 因而景点内设施落后, 其中突出的是卫生条件差。此外, 服务质量差是旅游景点内的通病。收费往往缺乏统一标准, 且中外旅客有别。旅游消费品则品种单调, 缺乏高质量的新颖产品, 不能引导旅游消费。

3、旅游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缺乏市场竞争机制

(1) 旅游产品不丰富。石林的旅游资源利用率低, 以传统观光旅游为主;承载彝族撒尼人传统文化资源的村寨、良好的气候环境、交通区位和旅游用地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旅游产品以景区观光为主, 占游客总量的95%以上;康体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生态旅游等类型游客稀少。单一观光产品导致游客逗留时间短, 旅游综合消费低。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联动作用有限导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不高。

(2) 景区建设不均衡。大小石林景区是县域内唯一的成熟景区, 游客接待量占到全县接待量的95%;乃古石林、长湖、大叠水景区开发滞后, 年接待量还不足10万人次;圭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月湖景区处于保护性开发阶段, 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未步入正轨。单一景区格局制约了石林旅游转型升级目标的实现。大小石林景区观光游客多集中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之间, 高峰期景区各项旅游设施压力巨大, 景区容量处于超饱和状态, 影响了对景点资源的保护, 降低了游客观赏的满意度。

(3) 产业要素不齐全。便捷的交通和良好的区位是把“双刃剑”, 既便于游客进入, 也造成“过夜”游客较少, 为石林旅游业转型升级带来一定难度。游客对石林的认知仍停留在观光层次, 再加上主动拓展外地客源市场的能力较低, 高端市场号召力不足。石林旅游目前单一的观光型旅游, 决定了旅游转型需要同时建设集“吃、住、行、游、购、娱”所有产业六要素齐全的重大项目, 都需要大量的、多元化的投入作保障, 这些具有竞争性的旅游大项目建设投融资困难重重, 影响了石林旅游转型升级。

(4) 产业联动不紧密。产业联动发展对关联产业的要求高一方面要求关联产业自身发展水平要与旅游发展水平相协调另一方面要求对县域内产业进行整合开发, 形成旅游核心产业、延伸产业、关联产业的良好衔接模式。目前, 石林旅游产业链短, 缺乏高档酒店, 餐饮业档次低, 没有特色, 旅游购物场所规模小、布局分散, 经营产品种类少、同质化严重;尚未建设大型的旅游娱乐场所和开发大型娱乐项目。旅游乘数效应低, 产业带动作用小。旅游与对外开放、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格局尚未形成, 旅游产业结构离现代化产业结构还有很大距离。

(5) 体制机制不顺畅。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不够清晰, 旅游业管理与景区管理政企合一, 过渡性“双重转轨”体制特征明显。旅游服务业国企占主导地位, 缺乏较强竞争力的骨干龙头企业带动旅游服务产业规模、档次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一些体制性障碍制约着旅游企业的发展, 使企业发育成长缺乏足够动力和活力。缺乏竞争、优化、发展的管理机制, 制约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实施, 削弱了本身固有的竞争优势。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人才结构不合理, 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稀缺, 本土人才合理使用和外来人才有效引进的机制不够顺畅制约了旅游快速发展。

(6) 文化旅游档次低。“自然石林”与“文化石林”融合还有待找到较好的突破口,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联动有待加强。旅游休闲业发展单薄, 文化内涵有待挖掘, 文化产业项目有待落实推进, 民族民间文化工艺品发展缓慢, 主要以家庭式零散经营为主, 缺乏集中的展示、销售空间。旅游产品的文化创意能力不强, 旅游文化服务滞后, 难以满足不同旅游消费层次的需求。

三、发展石林旅游经济的建议

1、加强政府领导, 充分发挥县产业领导小组的作用

坚持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 强化旅游主管部门的管理和协调职能。一是建立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充分发挥县旅游产业领导小组把握发展发向、动员和协调各方力量的功能, 全面调动社会广泛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 创造浓厚的旅游投资发展氛围。二是实施重大项目会议制, 定期召开会议, 及时研究、协调和解决重大建设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 保障项目推进。三是加强与发改、城建、环保、国土、文化等部门的协调, 把好项目审批关加强旅游监察、城管执法、医疗防疫、工商管理、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的协调, 把好旅游市场秩序运作监督关。四是建立完善旅游产业行业协会, 提高行业自律、自强意识。

2、构建辅助决策体系, 充分发挥外部支撑力量

充分利用外部力量, 形成石林旅游决策辅助体系。一是联合省内外资源保护和旅游管理方面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教授专家建立专家咨询库或智囊团, 建立定期联系的沟通合作机制, 借脑引智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二是定期召开专家联系会议, 利用专家库对重大项目进行咨询、讨论, 确保重大决策科学化、国际化;三是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项目研究的开展, 为石林旅游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四是与国内外知名景区建立“姐妹景区 (公园) 合作机制, 互通信息、互借经验, 资源共享, 提高管理保护和产业发展水平。

3、加快人才引进, 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

加强人才引进工作的力度, 制定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和人才引进计划, 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 促进优秀人才“走进来”、“留下来”。一是分期分批从省内高校、科研单位、机关选聘专业旅游管理人员充实到县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二是积极组织培训, 一方面从昆明各高校、各旅游企业聘请优秀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在岗的旅游从业人员开展全员培训;另一方面积极鼓励、支持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 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三是分期分批派出旅游管理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到省内外考察、跟班学习、脱产进修, 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 借鉴、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四是成立旅游人力资源培训中心, 不仅为石林旅游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 也为省内其它区域旅游发展培养人才。五是深化竞争上岗机制, 实现能者上、劣者下的用人新机制;建立能进能出的用人管理机制, 形成旅游人才的正常流动, 使优秀的人才向优秀的产业集中。

4、加快体制改革, 构建现代旅游企业制度

进行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配套改革, 逐步建立起政事职责分开、法人地位明确、单位自主运营、政府依法管理的新型旅游产业体制。一是面向旅游竞争市场, 改革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 将旅游局现行管理的政企合一的企业按照公司法独立, 实行政企分离、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体制改革;将投资建设管理的公司实行法人治理改革, 退出股份和投资, 竞争性企业实行民营化运行。二是面向现代企业管理, 建立高效精简、务实竞争的管理机制, 合并履职重复的旅游管理部门, 以职定岗, 以岗定责, 逐步建立岗位履职、效能分配制度。三是深化旅游行业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与服务, 建立行业优质服务的管理体系。

5、加大资金筹措, 优化投融资环境

加大项目投资力度, 在加大县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投入的基础上, 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加快项目建设。一是成立石林旅游投资公司, 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资金运作机制, “以资源吸引资金, 形成优质资产, 从而促进市场融资”的产业资本投融资运作机制, 打造建设资金产业资本投融资平台。二是采用财政拨款、银行贷款、股份制融资、引进外地资金和集中社会闲散资金、非经营性项目PFI、BOT、PPP等不同的投融资方式, 拓宽旅游投融资渠道;多方吸引外资和民间资金, 争取有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旅游项目开发与建设, 形成全社会办大旅游的良好局面。三是深化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 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 壮大旅游中介组织, 确立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为旅游经济创造公平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推进旅游产业发展进程。

6、强化产业龙头地位, 促进产业联动发展

围绕旅游是立县之本和旅游是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战略方向, 进一步确立旅游产业的统领地位, 打破区域、条块界限和体制性障碍, 以旅游业的发展为依托整合其它产业的发展, 实现党委指导、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企业联动、社会参与、共同推进的大旅游、大产业发展格局。一是融合旅游与文化, 深度挖掘阿诗玛、彝族刺绣、大三弦等民族文化资源, 精心策划和组织民族节庆、民族饮食、民族歌舞、民族文学等文化产品, 创编具有民族特色、高品味的演艺节目, 丰富石林旅游产品内涵。二是推进旅游业态, 一方面积极发展台创园观光农业、民族工艺品生产工业旅游、圭山生态旅游、鹿阜古城旅游等产业交叉行业, 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各类旅游商品制造加工业和相关服务业, 减少产业漏损, 增强旅游的辐射能力和旅游产业发展后劲, 进一步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发挥旅游产业联动作用, 扩大就业。三是打造知名旅游企业, 积极指导帮助、鼓励扶持旅游企业的扩张发展, 在旅游六大要素的产业链中, 重点选择几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 扶持一两个企业逐步打造成为省内知名、面向国内、走向世界的石林旅游知名企业。

7、强化“经营石林”意识, 拓展市场营销渠道

强化“经营石林”意识, 不断研究、提升石林旅游宣传营销主题形象, 创新宣传营销,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石林旅游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一是加强与国内外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主要客源地旅游组织和旅行社的交流合作, 发挥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和民航、铁路等交通企业的宣传优势, 整合旅游、宣传、文化等资源, 开展联合旅游宣传营销。二是建立完善石林网络营销系统, 充分运用和发挥现代电子商务功能, 扩大石林旅游营销渠道。面向世界, 提高石林旅游的市场占有率。三是建立宣传营销奖励机制, 由县政府和县旅游局建立石林旅游营销创意奖励办法, 对创意新颖、成效显著的创意策划给予重奖, 对免费在报刊杂志上进行石林旅游宣传的给予一定奖励, 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宣传营销石林。

8、坚持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 构建和谐发展环境

坚持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原则, 构建自然生态、人文环境和谐发展的社会局面。一是严格执行风景区的保护条例和各项规划, 新景点的开发建设都要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 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二是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和投入, 不断推进全县的生态绿化工程, 构建旅游业发展的优美环境和全县人民的绿色家园。三是实施以旅哺农, 建立保护区资源保护激励机制、补偿机制和责任机制, 处理好旅游开发者、管理者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关系, 调动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的热情, 促进资源保护, 实现石林旅游可持续发展。

旅游经济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 随着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势必会引发更多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 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协作我们一定能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的旅游环境, 促进石林旅游经济的深入发展, 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王良健, 邓琼芬.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7 (1)

打好项目攻坚战 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篇3

“十二五”期间,东兴区共争取中央省市各类项目759个,争取资金28.89亿元,实施500万元以上各类项目60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8.56亿元,是“十一五”的2.8倍,对GDP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40%以上,全区GDP由2010年的119.1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38.45亿元,总量五年翻了一番,但同时也存在重大项目支撑不够、要素保障不足、建设环境还需优化等问题,需突出改革创新,推进项目落地见效。

——注重转方式调结构,坚持“三个优化”,提升项目投资效益。一是优化投资结构。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注重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十三五”末,将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调整为15:55:30,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二是优化投资方向。坚持把资金投放向民生工程、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城乡建设、生态保护、自主创新、产业提升等方面倾斜,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投资效益提高。三是优化投资渠道。推进融资体制改革,推行PPP等项目融资方式,不断扩大民间投资和外来投资,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在一些有一定收益的经营性项目领域放宽民间资金投资,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投资方式。

——注重强推动增效益,突出“五大重点”,提高项目推进质量。一是以产业园区项目为重点,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中再生一期二批次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大力引进带动性强的大型产业项目落户园区,全力打造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产业集群与终端产品再制造产业集群。二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为重点,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顺应“互联网+”趋势,加快内江高新区高桥园区建设,促进北青科技创新中心和IBM科技研究院项目入驻,加快推进科技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以及内江电子商务产业园、莱克国际汽车商贸城等项目,努力打造“川南中关村”。大力推进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积极发展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重大幅提高。三是以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基础设施项目为重点,助推“三农”发展。抓好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做大粮油、果蔬、畜禽、蚕桑、水产、花卉苗木和中药材等六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打造1—2个在全省、全国范围内上规模、有档次的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实施城乡基础设施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四是以城镇建设项目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全力做好城市轨道交通、新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重点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加快推进兴盛路、城区货运停车场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危旧房和老旧院落改造项目,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城。加快田家、双才、郭北等重点小城镇建设,形成重点镇建设的更大示范带动效应。五是以社会民生项目为重点,努力促进成果共享。深入实施“五大扶贫工程”“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抓好百姓安居工程、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道路建设等民生工程,全力做好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内江师院新校区等项目协调服务工作,加快高桥小学扩建、机关幼儿园迁建等项目建设步伐,强化动迁安置还房、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

——注重抓配套保要素,狠抓“五项措施”,强化项目建设保障。一是狠抓项目谋划。研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川南经济区等国家、省级发展战略,密切跟踪国家投资重点领域以及新推出的工程包,有针对性地策划、筛选、包装、储备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向的重大项目,做到“谋划一批、上报一批、落实一批、储备一批”。二是狠抓招资引资。采取以商招商、以企招商、产业招商等多种形式,着重抓好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专题招商,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税收贡献大的项目。三是狠抓跑项争资。准确把握政策,及时捕捉国家宏观政策信息,追踪财政、国债投资方向,重点围绕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社会事业、生态保护等方面,精心筛选一批符合政策支持方向、具备实施条件、辐射带动力强的项目,进行有针对性地策划、包装,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上大盘子。四是狠抓瓶颈破解。创新融资方式,推动重点项目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和PPP模式等市场化方式实现融资,继续加大政银企对接力度,争取金融机构扩大对重点项目的资金投放。强化土地保障,深入研究国家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的政策,大力争取省预留土地指标。进一步完善市政、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全力保障重点项目所需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的调度。五是狠抓环境优化。加强政策引导,依法开展安置补偿、社保缴纳、拆违控违等相关工作,正确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加强项目安全监管,防范安全事故发生,为项目推进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注重严要求促落实,强化“三个责任”,健全项目推进机制。一是健全推进机制,强化主体责任。继续实行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机制,坚持一事一主体,落实“五个一”项目工作推进法,明确重点项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和协办单位。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形成合力,提前介入项目设计、规划、环评、科研、报批等前期工作,加快申报、审批进度,并加大人力、物力、财力调配力度,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二是健全监督机制,强化管理责任。项目主管部门严格执行项目基本建设程序,落实“四制”“三控制”要求,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促进重点工程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严格执行项目招投标、工程监理、安全生产、竣工验收等项目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程序规范、建设安全、质量过关、廉洁高效。三是健全考核机制,强化目标责任。进一步加大项目推进考核力度,将重点项目纳入主要工作目标和分类工作目标双重考核,按照倒排工期开展项目督查,将进度滞后的项目列入督查重点,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对推进不力未能完成年度任务的,启动问责机制予以问责,以强有力的措施确保项目建设扎实有序推进。

打好项目攻坚战 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篇4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生态环境部门与各地各部门一道,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展开,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重大进展。

(一)思想指引和顶层设计更加明确。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总理作工作部署,韩正副总理作总结讲话。大会正式确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南。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二)作战计划和方案陆续出台。国务院印发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以及水源地环境保护实施方案,制定柴油货车污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等攻坚战行动计划并报国务院审批。

(三)生态环境督察执法持续强化。分两批对河北等20省(区)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推动解决7万多件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展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监督,向地方交办涉气环境问题2万余个。推进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圆满完成1577个水源地6242个问题整改。严厉打击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行为,挂牌督办的1308个突出问题1297个完成整改。推进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达标排放,存在问题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全部完成整改。坚定不移推进禁止洋垃圾入境,全国固体废物进口量同比下降48%。开展“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

(四)生态环保领域改革有力推进。组建生态环境部,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责;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整合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在全国推开。出台深化“放管服”改革15项重点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项目环评审批。划定15个省份生态保护红线。累计完成20多个行业3.1万多家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

(五)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浓度同比下降9.3%;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pm2.5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1.8%、10.2%、10.8%。其中,北京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12.1%。全国地表水优良(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继续上升,劣Ⅴ类断面比例继续下降,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坚持的策略方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需要主动创新抓落实的方式,形成一套相对成熟、行之有效、各方认可的策略方法,并坚持好发扬好,这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要稳中求进。既打攻坚战,又打持久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心,又有历史的耐心和恒心。主动作为、循序渐进,把该抓的事情抓彻底,把该做的工作做到位,同时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坚决杜绝“层层加码”“级级提速”。

二要统筹兼顾。既追求生态环境效益,又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力求每项工作都能实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利于推动结构优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要综合施策。既发挥好行政、法治手段的约束作用,又发挥好市场、技术手段的支撑保障作用,特别要依法行政、依法推进,规范自由裁量权,避免处置措施简单粗暴。对企业既严格执法,又热情服务。

四要两手发力。既着眼长远,抓长效机制体制建设,又立足当前,抓突出问题解决。既抓宏观顶层设计,强化法律标准、政策规划制定和综合协调,又抓微观推动落实。既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推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又抓强化监督,派出帮扶工作组,帮助地方和企业解决问题。

五要点面结合。既全面部署、整体推进,又有所侧重、分轻重缓急,不搞“眉毛胡子一把抓”,紧盯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问题,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力求实现重点突破,通过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不见实效绝不收兵。

六要求真务实。既妥善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又攻坚克难夯实基础工作。扎扎实实围绕目标解决问题,坚决杜绝“数字环保”“口号环保”“形象环保”,确保实现没有“水分”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确保攻坚战实效经得起历史和时间检验。

统筹推进2019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工作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之年。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各项部署,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守阵地、巩固成果,不能放宽放松,更不能走“回头路”,保持方向、决心和定力不动摇,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兼顾、综合施策、两手发力、点面结合、求真务实,综合运用行政、法治、市场、技术等多种手段,严格监管与优化服务并重,引导激励与约束惩戒并举,聚焦打好标志性战役,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一)坚决打好标志性战役。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战役,全面攻坚,务求实效。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继续推进散煤治理。深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落实《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工作方案》,统筹“油、路、车”治理。推动重点区域运输“公转铁”,加强港口岸电建设和使用。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实施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渤海综合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攻坚战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以渤海为重点,持续推进入海排污口清理整治。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大幅度削减进口固体废物种类和数量。总结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经验,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中央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打造高质量发展“雄安样板”,推动海南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强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继续推进全国“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编制和落地。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在重污染行业深入推进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积极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实施支持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环境政策举措。

(三)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与监管。全面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推进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加快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全国“一张图”。开展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区域生态状况调查评估,继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保护、荒漠化防治等工作监督,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做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各项筹备工作。启动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创建工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评选工作。

(四)增强服务意识和本领。继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启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统筹安排强化监督,精心细致周到地做好帮扶工作。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强化监督中,积极主动服务,加强对企业环评、治理技术、提标改造的帮扶指导,帮助企业制定环境治理解决方案,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优化和完善环境政策标准,提高科学性、稳定性和可预见性。注意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依法监管,坚决反对“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坚决避免以生态环境为借口紧急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坚决遏制假借生态环境等名义开展违法违规活动。

(五)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推动出台中央和国家机关相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及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办法,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深入推进生态环保综合执法改革、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严格落实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健全环保信用评价和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推动出台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

打好项目攻坚战 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篇5

一、园区建设的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永兴县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利用全县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政策优势,以“大干新三年,实现新跨越”为主题,以“政府引导,企业运营”的模式为指导,以园区的基础建设为中心,以承接产业转移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抢抓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实现了园区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县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有入园企业4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5 家,企业从业人数达4658人。初步形成以稀贵金属精深加工和电子信息等两大产业为主导产业,以新材料、工艺礼品、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为辅助产业的工业发展体系。

二、园区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园区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一是雄风、意水、元泰、意兴等企业稀贵金属精深加工生产保持稳定地增长态势;二是腾浦隆、亿诚、群兴、麦香全等企业的正常生产,是园区经济效益增长的有利保障;三是雄风氧化铋生产线、拓鑫电子开关生产线和腾达数据线生产线的相继投产,为园区经济增加了新的增长极。今年上半年,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1.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4亿元,增长22.3%。

(二)项目建设保持快速推进。今年以来,园区项目建设厚积薄发、竞相并进,新建续建项目总数达到19个,总投资达73.65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3.52亿元,已完成投资8.51亿元。全面启动了晶讯光电、意水集团、润兴服装、华创产业园、龙达产业园、拓鑫电子、昱炫高科、永兴照明、兴业五金、众和科技、华大农业、华赋科技、服务平台区、示范园市政道路二期、标准厂房建设、迈特科技、朝阳金属、元泰应用材料等项目建设。目前,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一是园区完成永安公路一期、晶讯大道延伸段等道路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二是晶讯光电建设完成二期厂房10440平方米;三是拓鑫电子完成10000平方米的厂房和4500平方米的生活配套设施主体工程建设;四是龙达产业园内永兴照明、众和科技等2个项目已启动建设,润兴服装、宏强灯饰等2个项目已完成土地摘牌程序,奥格家具、朝阳金属、和胜五金等3个项目正在进行土地挂牌出让程序。

(三)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势头。今年以来,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较大突破。一是华创产业园和拓鑫电子通过产业带动和标准厂房出租引进腾达电子、鹏浩塑胶电子等3家企业;二是龙达产业园与宏强灯饰、奥格家具、朝阳金属、和胜五金等4家企业签订入驻协议。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设资金问题。一是园区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园区征地拆迁、土地报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较大,但是自身还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园区的开发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渠道是土地收入返还、银行贷款和政府财政投入。按照我县现行的招商引资政策,工业项目注重其经济发展的长远效益,土地亏本提供给企业,每亩工业用地亏损6万元左右;银行贷款已全部投入建设,每年还本付息也需一定资金;政府财政紧张,财政投入杯水车薪,难以满足需要。资金紧缺问题严重影响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开展。目前,园区龙达产业园、华赋科技等企业的287亩土地报批缺口资金达3000万元;永安公路拓宽二期工程等市政工程土地征地、报批缺口资金约1000万元;银行利息缺口资金约1000万元。二是企业融资困难重重。当前,随着园区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资金需求量日益增长,资金短缺、融资筹资难已成为园区大部分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

(二)建设用地问题。一是园区储备土地严重不足。园区要发展,土地储备是关键。目前园区现有储备土地约500亩已全部签给龙达产业园,除此外,园区再无剩余储备土地,而来园区考察洽谈的项目接二连三,但园区没有较成熟土地提供给入园企业参考,给园区招商造成一定的难度,如再不储备一定的土地,园区将没有发展空间。二是用地指标受到限制。目前园区每年的用地指标约400亩左右,而园区一家上规模企业用地就可能突破这个指标,严重影响园区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

(三)园区工业化问题。园区工业化整体水平不高,工业经济总量不大,企业总体素质不高,高新技术含量较低。一是科技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园区82%的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无法有效开展技术开发和能力扩张,导致技术质量和产品质量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差距拉大,影响产业市场运行水平。二是规模效益相对较低。园区72%的企业规模偏小,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生产能力不强,产品质量不高,市场占有率低,竞争力弱,特别是带动性大、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较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占多数,缺乏一批亿级的基地型、龙头型、旗舰型大企业作支撑,严重影响企业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只是一个被动的价格接受者。三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园区70%的企业以初级产品为主,精深加工能力较弱,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产品较少,产品单一,产业链不长,未形成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产业升级难度大。

(四)园区功能问题。虽然省、市、县各级政府赋予了园区一定优惠政策和有利条件,但园区在行政审批权限上无自主权,园区的项目建设发展行政审批受制于县财政、规划、建设、国土、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征地拆迁工作受制于地方政府,使得园区的建设规划调整、项目建设及报建审批、项目落户等审批环节多,关口多,极不适应园区先行先试和自主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了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几点建议

(一)大力抓好项目建设。一方面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服务平台区建设项目和示范园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力度,全力完成园区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尽快启动规划总面积37亩、建筑占地面积24642平方米、总建设面积44447.4平方米的龙达产业园生活配套服务区的建设。

另一方面强化企业项目建设。一是加快续建项目建设进度,力争今年要建成投产3-5个项目。着重抓好意水集团、润兴服装、华创产业园、龙达产业园、拓鑫电子、昱炫高科、永兴照明、兴业五金、众和科技、华大农业、华赋科技等项目的协调服务,确保产业项目保持强劲态势;抓紧抓好元泰应用材料高浓度冶炼废水处理中心和晶讯光电液晶显示屏第二线生产线试生产准备工作,力争在今年低正式投产。二是抓紧对已签项目的跟踪服务,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动工兴建。

(二)大力抓好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区位、交通、设施良好、低成本优势,通过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等方式,从产业配套和延伸出发,着力承接科技含量高、环境承载压力小、带动作用强、税收贡献大的产业项目,从而进一步增强园区产业集聚水平。

打好项目攻坚战 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篇6

--xx自治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报告

(2015年4月)

xx自治县位于贵州西南部、安顺市南部,是全国唯一的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也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国土面积22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99万亩,辖5镇7乡,162个村,总人口37.12万人,常住人口26.87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2.55%。全县12个乡镇中,有10个重点扶贫开发乡镇,其中有6个乡镇属麻山地区,面积为1188.22平方公里,人口为17.48万人。2014年末全县贫困人口12.6万人,贫困发生率34%,贫困乡镇7个,贫困乡镇发生率58.33%,贫困村92个,贫困村发生率54.79%。201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5.02亿元,增长14.7%;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0.73亿元,增长49.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76亿元,增长34.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5868元,增长13.1%。

扶贫开发是贫困地区“增加收入、缩小差距、减少贫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是全面建成小康的必然要求。xx自治县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促进农业增产,加速农村发展,实现农民致富,全面建成小康”为目标,以“连片扶贫开发”为抓手,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重

点,积极拓宽贫困人口致富之路,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有效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着力推进产业化、社会化、集团化、新型化、精准化“五化”扶贫攻坚,让贫困群众真正脱贫致富,共享发展成果。现就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认真总结成效经验,科学谋划思路布局

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举发展之旗,立赶超之志,解民生之困,大力发扬“不甘落后,不怕困难,不断进取”的xx精神,提速发展,奋力攻坚,强力推进“五化”扶贫战略,以产业扶贫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围绕抓产业扶贫就是抓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全面小康的工作理念,多措并举,聚力攻坚,闯出了一条符合xx实际的扶贫之路。

(一)坚定不移走产业化扶贫道路。农业产业化是扶贫开发的重要方式,是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将单纯的经济救助和帮助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向产业扶贫转变有效途径,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引导农民依靠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效益的重要举措,主要内容是以发展种植、养殖产业为主,推动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我县紧扣“抓特、扶优、突弱”的发展思路,按照“一园、两带、四区”的产业布局,围绕“坡坡花果山、田田蔬菜园、户户农家乐”的奋斗目标,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形成了

一批特、优产业村和种养户,让扶持资金真正落实到每村每户的产业项目上。近三年来,先后投入资金1.7亿元,成功打造低热河谷早熟蔬菜产业园区、观光农业示范园区、生态茶业示范园区、紫葡萄山地特色示范园区4个省级产业园区,建成市农委认可的乡级园区7个,累计完成蔬菜种植8.5万亩、核桃8万亩、茶叶3.5万亩、红芯红薯3.2万亩、中药材3万亩、薏仁米3万亩、油茶1.42万亩、精品水果6.6万亩;存栏xx花猪6万头、牛11.1万头、羊3.7万只、林下鸡60万羽,引导扶持蔬菜、精品水果等产业连片种植300亩以上的企业(合作社、大户)208户,规模以上养殖企业(合作社、大户)22户,从事农产品加工和生产的企业5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直接受益贫困农户2.7万户12万人。一系列产业化扶贫项目的深入实施,对我县做大做强产业经济,培育农村经济支柱,稳定农民增收来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开创性地铺宽了xx“以山治贫”的发展路子。

(二)坚定不移走社会化扶贫道路。只有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才能有效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让贫困群众真正脱贫。按照“政府引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整体思路,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形成有效协作和全面监管,社会扶贫成为了我县扶贫攻坚的重要力量,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发挥着巨大作用。通过与青岛市结对

帮扶,在人才交流、招商推介、卫生教育、劳务合作等扶贫助农方面,开展了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帮扶工作,青岛市先后向xx投入扶贫资金2800多万元,累计实施扶贫开发项目120个,“开发式”扶贫村41个,道路建设150余公里,援建村级小学13所,建设人畜饮水工程8处,扶持培育茶叶及蔬菜产业1100余亩,农技培训51200余人(次),我县直接受益125个村14万群众;我县致富能人周习惠领头从云南陆良引进200只梅花鹿,成立xx自治县天然鹿业开发有限公司,培育建成全县梅花鹿扩繁中心和养殖基地,推动覆盖全县12个乡镇适宜梅花鹿养殖区加快发展,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通过“入股共建、按股分红、放母还犊、分户饲养”等方式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我县“车轮上的能人”周明书独立出资发展养牛,全村群众按照“人三劳七”收益分配原则,通过诸如此类“借鸡生蛋、共同富裕”的方式撬动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工作,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有效拓宽了“全民参与扶贫攻坚”的路子。

(三)坚定不移走集团化扶贫道路。按照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省委、市委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有关精神,我县结合xx贫困的实际,确立“政府搭扶贫舞台、企业(协会)唱攻坚大戏、部门单位带头齐参与”的扶贫模式,扭转“单打独斗”局面,发扬“集团作战”精神,切实改变了过去“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的孤立

局面,积极催生聚合反应;通过建立领导挂帮、党建扶贫、部门帮扶“三位一体”的集团帮扶新机制,构建了城乡联动、单位牵手、干群联合的扶贫开发新局面,实现同步小康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对贫困村、贫困人口的“两个全面覆盖”,省集团帮扶工作有序开展,实现项目实施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000万元,发展林下养鸡60万羽、蔬菜大棚100个、种鸡场1个、精品水果3000亩、蔬菜种植2500亩、核桃种植18000亩、花猪养殖10100头、改圈20200平方米、大蒜种植610亩、核桃15000亩、中药材3000亩、蔬菜4476亩,直接受益贫困人口6000户24000人;按照“党群部门帮弱村、政法部门帮乱村、经济部门帮穷村、科技部门帮产业村”的原则,积极动员全县94个单位、乡镇、部门2390名干部职工开展“千名干部连户帮促”、“行政村第一支部书记”帮促活动,受益贫困群众11012人;编制规划项目建设重点向贫困村倾斜,建立专项扶贫、行业扶贫、重点扶贫“三轮驱动”扶贫机制,更加注重帮思路、建项目,破解发展难题。形成了“人人身上有担子、个个出力抓扶贫”的良好局面,扶贫开发各条战线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创新了“多元化主体”参与扶贫攻坚的模式。

(四)坚定不移走新型化扶贫道路。新形势、新常态下的扶贫开发工作,要啃“硬骨头”、蹚“深水区”、打“攻坚战”,依靠老的办法、单项措施、常规手段很难奏效。我县按照《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围绕产业

扶贫、社会参与、金融互助等方面探索出了系列扶贫开发工作的方法。一是推动合作社经营,采取“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成立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增收,用土地入股分红致富,开创了“土地集中,全民入股,按股分红”的新型扶贫模式;二是推行大户、能人带动发展,群体参与分成,如我县猫营镇养牛场通过将利润的60%按照弱势贫困人口三成,参与劳动者七成的“人三劳七”利益分配模式,带领群众发展致富;三是实行“政府+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贫模式,通过政府支持指导,企业规模经营,大户引领带动,农户积极参与,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四是探索出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先建后补”模式,利用财政贴息的方式,撬动更多社会资金进入扶贫产业,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肯定;五是采取“土地流转集中经营”的方式,投入建设资金3000多万元,建设完成标准化厂房近1万平方米,建成供电、供水、综合服务中心、展销中心等基础配套设施“五通一平”,办起了全市第一家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引进返乡农民工入驻创业,开创了返乡农民工“大山里创业、家门口致富”的扶贫模式;六是我县达帮乡按照“一心两翼”的产业布局,以达帮紫葡萄为主导产业,辅以精品水果、中药村种植,发展示范种植与庭院种植,配套养殖黑山羊,开创了贫困群体“就地生产、连片脱贫”的致富发展模式;七是充分发挥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小微企业的主力军作用,有效利用金融工具和金融杠杆,搭建以“政、银、企、农”四方

联动为特征的经济、信息、资源融通平台,以集约整合政策、金融等各种资源为突破口,实施“百〃千〃万” 精准支农助企发展工程,支持地方中小微企业、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农村特色产业加速发展,助力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实现“百姓增收、企业增产、金融增效、财税增量、社会和谐”的目标;八是推动移民搬迁扶贫工程建设,以较低的成本,极大地改善了搬迁群众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并通过培育和壮大安臵区的后续产业,为搬迁群众搭建起增收致富和长远发展的平台,让群众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实现了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五)坚定不移走精准化扶贫道路。总书记等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对扶贫开发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特别要求要把扶贫开发工作“抓紧抓紧再抓紧、做实做实再做实”,全面推进精准扶贫。我县按照“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管理”的原则,摒弃扶贫工作“眉毛胡子一起抓,用手榴弹炸跳蚤”的老方法,锁定扶贫开发重点村、贫困户,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瞄准对象重点施策,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全面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研究制定xx扶贫攻坚发展规划,做好精准扶贫“七个到村到户”工作,深入推进“四帮四促”活动开展,按照“一村一对策,一户一规划”的要求,逐户制定帮扶计划,明确挂牌帮扶责任人,确定具体的帮

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限,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精准扶贫力争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和“五清”(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六有”(有村情档案,有问题台账,有需求清单,有村级规划,有领导联系、单位帮扶、干部驻村工作台账,有村级综合信息监测管理平台和增收计划、脱贫时限),使扶贫开发工作帮到点上、扶到根上,坚决打赢“脱贫摘帽〃拔掉穷根”的攻坚战。

在推动xx扶贫开发、逐步建成小康的进程中,我县在带富农民上下了狠功夫、花了大力气,县域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困难局面得到有效改善,对扶贫开发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思想解放是关键。纵观过去,我县产业扶贫工作成效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干部没有打破封闭的、传统的、保守的思维壁垒,对产业扶贫的认识不足、责任不强、方法不多,群众受“以农为本”、“以粮为纲”、“小富即安”传统观念束缚,积极性不高。我县党委政府通过反复调研,力主思想解放大讨论,认真学习借鉴扶贫开发成功地区的经验和做法,深刻领会、广泛吸纳各级领导专家意见和建议,全县上下的思想得到了高度统一,深刻认识到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全力做大产业,实施“五化”扶贫,才能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机制创新是动力。按照“用活政府扶贫资金、撬动群众自有资金、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的总体思路,将扶贫项目与贫

困群众的利益相结合,将选定贫困对象与低保政策相结合,将政府引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将项目建设与职能部门和社会监督相结合,将扶贫效益与考核激励机制相结合,不断创新扶贫机制,激活群众自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和干部投身扶贫事业的外部压力。

(三)明确目标是重点。结合xx扶贫开发面临的实际问题,紧紧围绕“抓特、扶优、突弱”的产业化发展思路,依托“一园、两带、四区”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把扶贫攻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大发展战略和重要政治任务来抓。

(四)狠抓落实是保障。在扶贫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我们以发展低热河谷早熟蔬菜产业扶贫示范园区为抓手,坚决贯彻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紧紧咬住特色支柱产业打造和区域特色产业开发,转变观念抓扶贫、依靠科技抓调整、典型带动抓产业,建立产业扶贫和结构调整责任体系,落实责任到人,建立奖优罚劣利益导向机制,以工作的实绩和农民增收的幅度评价干部、考核干部,全面营造“将扶贫之责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的工作氛围,多举措确保扶贫开发取得实效。

二、客观认识贫困现状,准确把握扶贫形势

(一)贫困面广程度深,扶贫工作形势依然严峻。xx自治县属于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总人口37.12万人,农业

人口比例高达92.55%,全县12个乡镇中,有10个为扶贫开发重点乡镇,其中有6个乡镇属麻山特困地区,石漠化面积1315.7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7.6%,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扶贫帮困之路任重而道远。

(二)脱贫“硬骨头”特征明显,减贫摘帽任务艰巨。我县贫困乡村主要分布在麻山地区、石山区地带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带,生存环境恶劣,严重缺土、缺水,是当前扶贫开发工作攻坚的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一是自然资源条件差。xx山大、沟深、坡陡,地貌形态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山区土层薄、蓄水困难,不宜耕作。二是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农村成年劳动力大多是小学初中毕业,缺乏有竞争力的就业技能;农村留守多以老人、儿童为主,现阶段农村“空心化”的问题总体比较严重;三是发展成本高昂。xx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往往高出其他地区数倍,山区群众因地理条件限制,居住相对分散,村内各户远则相隔半天路程,无论是通路、供水,还是供电,都额外增加了解决这些问题难度,需要巨额扶贫资金的投入。

(三)贫困的差异性明显,扶贫形势较为复杂。xx村组、家庭之间的贫困差异明显,有的贫困家庭学龄孩童多,帮助孩子接受教育是当务之急;有的贫困家庭以青壮年为主,促进转移就业尤为重要;有的贫困家庭老弱病残占多,需要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政策发挥更大作用;加之地理位臵、资源条件、人口素质和历史遗留等因素相互交织,使得减贫工作形势纷繁复杂。

(四)基础设施落后,仍是扶贫开发工作的“短板”。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力、文化等基础设施薄弱,历史欠账较多,建设投入不足,加之现有资源不能充分利用、招商引资困难,遏制了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机会的有效增加及相关产业的带动发展,加大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难度。一是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内的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薄弱,机耕道、引水沟渠、管道、生产便桥、冷链物流、仓储、加工等配套设施尚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园区的持续稳定发展,削弱了产业扶贫攻坚的能力;二是群众受制于“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增收难”等生存实际的突出问题,生产生活条件极其困难,因灾、因病返贫率较高;三是县区财政极其困难,基本上是“吃饭财政”,主要依靠转移支付维持运转,自身调控能力虚弱,投入能力十分有限,扶贫支出一直偏低,加之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投入巨大,动辄上千万、上亿,上级项目配套资金严重不足,导致地方财政无力承担;四是融资渠道狭窄。由于现代农业投入大,见效慢,较易受自然灾害影响,银行放贷的风险与成本高,加上部分农户(企业)对自身信用价值的认识和重视不够,致使银行对农民(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获取贷款数量,银企关系紧张。

三、立足xx实际,力争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下一步扶贫工作中,我县将围绕“坡坡花果山、田田蔬菜园、户户农家乐”产业发展目标,牢固树立“滴水能穿石,弱鸟

可先飞,至贫能先富”的发展理念,密切结合我县扶贫工作实际,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借助“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扶贫开发整县推进工作平台,全面施行精准扶贫“七个到村到户”,着力破解扶贫难题,全力做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梦想迎难而上、奋勇向前。

(一)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开发贫全面覆盖。一是确保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完成对贫困村、贫困户的登记造册、建档立卡,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户制定帮扶计划,做到“一家一户调研摸底、一家一户一本台帐、一家一户一个对策、一家一户结对帮扶、一家一户跟踪见效”,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贫困户应扶尽扶;二是确保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引进产业附加值高,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扩大扶贫对象就业,吸引劳动力回乡创业,辐射带动连片脱贫;通过土地流转,统一规划,以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扩规模,提档次,集中力量整合产业项目,打造地区产业品牌,改变农户自产自销、粗放经营的“小农作坊”发展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加农户收入;三是确保职业教育培训到村到户。通过开展“县校合作”、“雨露计划”等项目工程,以职业教育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提高贫困农户的职业技能,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就地就业脱贫,加快“输血”变“造血”的扶贫“转型升级;四是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对长期患病、重度残疾、年老体弱的低保户、贫困户开展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列入实施危房

改造计划名单;五是确保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对于偏远的贫困农户,灵活运用扶贫搬迁、生态移民等扶贫政策,通过部门(单位)积极协调解决宅基用地,将农户集中安臵到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居住,配套建设医疗、教育等生产生活设施;同时,积极为搬迁户规划产业发展,确保搬迁户“搬得出、安得稳、能致富”;六是确保基础设施到村到户。整合扶贫专项、农业、水利等资金,重点投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道路交通、人畜饮水等民生保障,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七是确保健康保障到村到户。打破传统公共卫生保障机制,促进公共卫生的公平性。整合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服中心、村级卫生服务站等医疗资源,组建“健康团队”进村入户开展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使贫困群众享受可及、连续、便捷免费“保健餐”。

(二)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县覆盖。一是继续按照“抓特、扶优、突弱”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和“坡坡花果山、田田蔬菜园、户户农家乐”的目标,以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龙头,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乡乡镇镇建园区,促进农业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二是抓好乡镇园区创建工作,确保今年全面实现乡乡镇镇有农业园区(示范基地)的工作目标;三是大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引进深加工和精深加工企业落户园区,为园区产业加工提供保障,增强园区产业竞争力;四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量完善园区配套设施,积极帮助园区健康发展;五是加强融资和信息平台建设,构建农产品

市场和信息体系,建成优质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大中型批发市场、生鲜蔬菜水果零售市场,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起一支训练有素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形成集信息采集、加工、发布、服务为一体的农业信息体系。

(三)深入推进扶贫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更加注重与时俱进,借力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途径、新模式、新机制,以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加大扶贫工作的推进力度。一是创新完善扶贫动态管理机制。通过建立信息档案,开展建档立卡、登记造册、信息录入等工作手段,扎实摸清贫困底数,准确掌握贫困实情,实行信息化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因户施策开展帮扶,实施动态监测,实现贫困农户有退有进动态管理;二是创新完善扶贫考核工作机制。把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和降低贫困发生率列入年度考核主要指标,采取由县、乡、村、贫困农户共同评议的办法,对各乡镇扶贫工作成效和有关单位部门及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估,纳入年终目标考核管理,同时,对扶贫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和已经制定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落实;三是创新完善扶贫驻村帮扶制度。在现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明确各级帮扶责任、工作措施,继续实行领导干部挂钩帮扶、单位部门驻村帮扶、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实行党员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点对点”、“一对一”、“多对一”等结对帮扶的工作制度,实现驻村帮扶长期化、制度化;四是创新完善扶贫资金管理

平台。以扶贫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整合扶贫和相关涉农资金,集中解决突出贫困问题;五是创新完善金融服务机制。探索建立抵押担保、信用担保贷款机制和平台,逐步建立健全贫困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三权”抵押贷款的多元担保机制,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增加财政贴息资金,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开展资金互助,建立扶贫小额信贷担保基金,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发展农业担保机构,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帮助贫困农户解决贷款难的问题;六是创新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完善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制度,推广扶贫先进典型经验,充分发挥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在社会扶贫中的引领作用。

(四)深入推进人才资源开发建设。通过选拔到扶贫工作领导岗位,借调、抽调加入扶贫工作队伍,选派驻村入户扶贫等方式,培养锻炼年轻干部,为扶贫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充实、壮大扶贫力量,进一步增强“敢于担当”的勇气和“能够担当”的能力,努力建设一支纪律严、作风硬、业务强、素质高、品质优、形象好、讲团结、讲奉献的扶贫干部队伍,为更好、更实地开展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人才基础。

四、关于推进新常态下扶贫攻坚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财政困难,资源整合机制尚不完善,扶贫投入亟待加强,特别是xx所在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属于国家扶贫

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建议在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社会事业、财税金融、土地使用、防灾减灾、招商引资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生态、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方面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二)加大对贫困地区扶贫产业的支持力度。产业扶贫作为贫困地区扶贫攻坚会战中的“利器”,建议出台相关政策,促使扶贫项目、资金安排的重心下移,使更多的贫困农户获得支持,通过扩大招商引资、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农户参与等多方式,多渠道投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壮大园区扶贫产业实体,带动连片群众脱贫致富。

(三)进一步加大对扶贫资金的监管力度。规划组织实施好扶贫项目,改变资源分散、体制分割、管理分治等“多龙治水”的散碎现象,坚持和完善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积极发挥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作用,加大对乱投乱用扶贫资金行为的惩处力度,逐步引入社会力量,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筑牢扶贫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防洪堤”,严肃查处、治理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等问题,确保扶贫资金落到实处,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四)实行差异化扶贫机制。更加重视贫困地区的“硬件”开发,在扶贫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向基层、向贫困县倾斜,对于国家安排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贫困地区承担配套资金

— 16 — 的,适度降低配套资金比例,财政困难地区确实无力负担的,建议予以免除配套资金;赋予贫困地区一定自主调整项目的权利,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实施对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酒吧营销计划下一篇:小班《吃火锅》教案主题 冬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