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新十年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思考(共4篇)
打好新十年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思考 篇1
打好新十年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思考
在“十二五”时期顺利开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的重要时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全面部署《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确定了我国今后十年的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柞水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连区特困地区贫困县,如何根据实际,拓宽思路、创新举措,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笔者进行了粗浅的思考。
一、新世纪扶贫开发工作现状
新世纪以来,柞水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等历史性机遇,坚持开发式扶贫和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扶贫方针,最大限度地集财力、物力、人力等投入扶贫开发,大力推进整村推进、移民搬迁、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等工作,超强度、超常规地推进扶贫攻坚,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一是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按原贫困标准,2006年底,全县共有贫困人口4.78万人,2010年底,按1600元标准全县贫困人口还有
3.9万人,到2011年底,全县贫困人口减少到3.4万人,降幅达12.8%。
二是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到2011年底,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由2006年底的733元增加到1418元,净增985元,年均增长21.11%,增长幅度大于市、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
三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十年来,该县通过实施以水、电、路、视、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以净化、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为中心的农户
“五改三建”和移民搬迁工程,全县通路率达到95%、通电话率达到82%、自来水入户率达79%、户户通电、广播电视村村通。
四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县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每个镇都有中心卫生院,所有村都建有村级卫生室和文化书屋,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低保、贫困学生救助等保障体系基本健全。
五是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十年来,该县通过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实施“雨露计划”工程,受训人数达5万多人次,使全县近46%经上的劳动力都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年均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5.6万人次,就业率达到99.6%以上,劳务输出创收水平逐年提高。六是大扶贫格局基本建立。该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涉农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大力开展“千企千村”扶助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活动,仅2011年度,各类社会帮扶资金达到6720万元。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已经建立。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柞水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过去十年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基于县情实际,扶贫开发还存在一些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贫困人口还很多。按新扶贫标准2300元统计,全县还有5.1万贫困人口,还有60多个村民小组不通公路、不通电视电话,70多个村民小组无法正常通电,4万多农村人口吃水
困难,5891户、2.3万人居住在高寒边远地区,需要移民搬迁。二是群众因灾、因病返贫率较高。我县属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十年九灾,贫困群众受灾后返贫率高,群众稳定脱贫难度较大。三是扶贫资金严重短缺。我县是国定贫困县、革命老区县,县域经济落后,地方财政困难,扶贫资金还严重短缺。四是农业产业规模小、效益低,农村经济薄弱,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速度相对比较缓慢。五是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较低。由于长期受交通瓶颈制约,群众信息闭塞,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对面向西安大市场发展农村经济认识不到位,发展经济能力还不强。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三、新十年扶贫开发工作建议
新十年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扶贫开发可以有大作为的十年。已基本解决生存和温饱问题的人口能否如期实现小康,是建成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关键所在,也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扎扎实实做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确保到2020年全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是进一步明确总体要求。新一轮扶贫开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力度,以连片特困地区和贫困村为主战场,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开发式扶贫,坚持统筹发展,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共同推进,更加注重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更加注重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更加注重创新体制机制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二是进一步明确总体目标。未来十年要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使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变,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无电贫困村和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现村村通班车目标;使贫困村特色优势产业显著发展,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使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基本实现村村有文化活动室,村村通网络宽带,户户通广播电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得到有效保障;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使贫困村生态文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稳定低生育水平,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三是进一步明确扶贫重点。要把扶贫工作重点放在连片特困地区,加大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贫困地区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地区的落后面貌。同时,继续把扶贫标准以下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作为扶贫工作重点瞄准对象,做好连片特困地区以外重点人群的扶贫工作。
四是进一步推进“五项”工作。一要全力抓好以水、电、路、视、讯“五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以改厕、改圈、改灶、改房“四改”为内容的民居环境治理,力争达到贫困村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村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二要强力推进陕南移民搬迁。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农户自愿、因地制宜、择贫而搬”的原则,继续把扶贫搬迁作为向群众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强化领导,整合资源,狠抓落实,全面完成《2011-2020年移民搬迁安置规划》任务。三要强力推进产业发展。年均争取到户扶贫贴息贷款2000万元,扶持2000户低收入户发展各种产业,确保年终有500户2500名特困群众脱贫致富;年均争取扶贫贴息贷款5000万元,扶持3个龙头企业发展生产,带动1500人贫困人口增收。年均使用互助资金500万元,扶持困难会员5000户发展特色产业,确保家庭经济大幅增收。四要强力推进科技扶贫。每年完成“雨露计划”招生培训300人以上,举办各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0000人次以上。继续实施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项目,每年至少对120名考上大专、本科的贫困生给予资助。五要强力推进社会扶贫。继续落实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镇、县级部门单位包抓重点村、机关党员干部职工帮扶贫困户的帮扶工作责任,积极做好省市联柞包村扶贫单位、企业的协调服务工作,积极引导民间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五是进一步落实“八项措施”。一要强化资金争取。努力争取国家在基础设施、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整合各种涉农项
目和资金,全力支持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加大项目上报、争取工作力度,力争得到上级更多帮扶资金的支持。二要强化项目监管。强化扶贫项目资金及物资使用监督管理工作,增强管理使用的透明度,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实行绩效考核和工作评比制。三要强化宣传调研。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凝聚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活动,不断完善工作思路,探索管理模式。四要强化统计监测。完善扶贫监测网络,逐步实现对贫困人口和贫困状况的动态管理,不断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水平,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五要加强组织领导,真抓实干,确保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各项工作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六要认真分解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做到领导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七要破除守旧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克服畏难情绪、发扬拼搏精神,树立大局观念、提高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提升行政效能,加强协作配合、全面推动落实。八要加强督查,强化考评,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支持一级的工作机制,做到人人身上有担子、个个肩上有压力。
(柞水县扶贫开发局 徐启平)
打好新十年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思考 篇2
赣州市市长冷新生:赣州市扶贫对象由“十一五”末的215.46万人减少到172.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6.6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十一五”末的4182元提高到5310元,增长了26.76%。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和周边四省八市。下一步,赣州市将着力推进整村推进、移民搬迁、产业扶贫等专项扶贫工程,着力构建专项扶贫、社会扶贫和行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着力推进扶贫开发与新型城镇化、和谐秀美乡村建设有效结合,着力探索扶贫开发工作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努力为全国革命老区扶贫开发累积经验、提供示范,全面加快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修水县县长孙朝辉:以整体搬迁移民扶贫为抓手,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修水历届县委、县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头号民生工程,以搬迁移民为突破口,不断探索扶贫开发的有效途径。出台了《推进整体移民搬迁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意见》及10个配套文件,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得到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被列为全省试点县。目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主要做法和设想是:以全域规划为引领,着力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以“两分两换六联动”为路径,着力增强整体移民搬迁的新动力;以行政村为单元,着力实现整体移民搬迁的新突破;以分类帮扶为手段,着力探索特困群体搬迁的新方式。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朱希:省交通运输厅未来三年支持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以人民幸福为最高追求”的要求,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的行业优势,在交通重大项目建设、惠民工程建设、资金和政策安排上给予全力支持,助推贫困地区小康提速。具体举措为,交通重大项目建设上:加快修建公路通道;加快完善水运基础设施。交通惠民工程上:提升国省干线通行能力;提升农村公路通达深度;提升人民群众出行效率。在交通政策、资金安排上:优先安排规划、计划;提高资金补助标准。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定明:未来三年,国土资源厅将从以下三个层面,对全省扶贫开发给予大力支持:一是充分利用国土资源部赣南扶贫大平台,搞好借力扶贫移民扶贫。将按照“职权范围内的倾斜支持,积极争取部里更多支持”的原则,在扶贫政策、项目、资金和计划指标等方面争取国土资源部大力支持,深入推进国土资源服务我省扶贫开发工作。二是充分发挥国土资源部门优势,搞好行业扶贫。包括突出规划和计划管理,保障合理用地;突出试点先行,拓展发展空间;突出资源优势,做强矿业经济;突出项目抓手,增强发展后劲。三是积极构建扶贫开发工作新机制,搞好系统扶贫。主要方法是:健全上下联动机制;完善服务保障机制;落实考核评估机制。
江西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胡强:今后,省财政厅将进一步做好加大财政投入,整合部门投入,引导社会投入。未来三年,集中有限力量做好三大重点工作:一是集成资金,支持贫困村整村推进。二是集中力量,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三是组合政策,支持移民搬迁扶贫。同时,加强管理,着力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认真执行扶贫资金管理使用规定,完善制度,强化监管,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打好新十年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思考 篇3
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自去年启动实施以来,被帮扶的2571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7500万元,平均每个贫困村达2.92万元。贫困户收入稳定提高,全省被帮扶的20.9万户贫困户总收入增加2.39亿元,平均每户增收1143元、每人增收264元。完成村道硬底化建设4496公里,建设农田水利设施10676公里,贫困村村容村貌、环境卫生、污水处理等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扶贫工作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部分市、县和部门思想上仍然不够重视,工作推进力度较弱。二是资金监管存在薄弱环节,个别地方甚至发生村干部巧立名目挪用以至贪污扶贫资金的问题。三是贫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农村小额贷款推进难度较大。四是集体经济发展制约因素较多,特别是部分贫困地区人多地少问题突出,集体经济发展种养业缺乏必要的土地资源,也缺乏必要的扶持启动资金。五是有的产业扶贫项目过分追求短、平、快,没有与农业龙头企业稳定联接,缺乏发展后劲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使我们整个扶贫“双到”工作能顺利向前推进。
二、加快进度,全面推进,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攻坚战。
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到明年要实现全省2571个贫困村基本改变落后面貌,20.9万户、90.6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和中办发25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切实把做好扶贫“双到”工作与推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抓好“三农”工作以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扎实抓好扶贫开发“双到”各项工作,为明年全面实现新一轮扶贫“双到”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要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抓好扶贫机制改革创新。当前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机制建设:一是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突出完善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有序推进农村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二是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将各类扶贫专项资金、扶贫“双到”补助资金统一为扶贫开发财政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计划安排,明确资金用途,制定资金管理办法,增强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创新社会参与机制。进一步创新活动方式,拓展活动内涵,探索建立向社会购买扶贫公共服务的机制,建立完善对扶贫公共服务的监管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和问责制度。持之以恒抓好“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探索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社会化扶贫济困新模式。四是健全金融扶贫服务机制。引导和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加对贫困地区的信贷投放。规范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贫困村资金互助组织,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推动金融机构网点向贫困乡镇和社区延伸,加快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发展农业担保机构,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二)突出抓好贫困地区公共设施建设和民生保障工作。省里根据中央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出台了贯彻落实方案,涉及住房、道路、安全饮水、稳定供电基础建设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这是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重要抓手。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各扶贫开发重点县所在的地市要集中力量、统筹资源,扎实落实好上述10项重点工作。特别要加快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落实好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的实施方案,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三)抓好造血式扶贫。一要发展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充分依托贫困山区良好的生态农业资源,大力引入、积极扶持能够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产业扶持项目。要突破一村、一镇发展观念,连片规划,连片开发,形成区域规模优势。要把产业化经营作为提高贫困户经营性收入的主攻方向,推动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发展。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参与主导产业发展,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等形式,吸引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实现稳定增收。二要鼓励引导贫困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要妥善解决好转移进城农民的就业、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现实问题和长远生计,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三要想方设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四要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服务工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托管等形式流转土地、鱼塘、林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建立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托管中心等新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机构。
(四)抓好智力扶贫。要优先发展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建立完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对义务教育设施进行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设立专项资金,对在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落实好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入读中等职业学校等政策,确保相对贫困户家庭适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不发生因贫被动辍学,考上高中和高等学校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认真抓好以贫困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再就业工作。加强对贫困农民的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实现转移就业。同时,要加强贫困地区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
(五)抓好住房“两项工程”建设。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和“两不具备”贫困村庄搬迁工作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也都列入了省政府今年的十项民生实事。“两项工程”建设要与新农村建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对产业发展、文化设施、道路、饮排水、排污、垃圾处理、绿化等功能进行统一规划,切实做到选址合理、用地集约、交通便利、宜居宜业、配套完善。要坚持有所侧重,在危房分布集中、群众积极性高、筹资能力相对强的村庄实施整村推进。在推进住房改造和搬迁安置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原有的土地、山林承包经营收益权不能变,对山里原有的旧房子,群众不愿拆的不宜强制拆除。加快推进解决农村泥砖房问题,争取用两年时间优先解决2571个重点帮扶村内的泥砖房问题。
(六)抓好贫困村村居基层治理。各地在扶贫“双到”工作中,要紧紧围绕强化农村党组织核心领导、构建村“两委”和集体经济组织一把手监督制约机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强村居法治建设等重点,梳理村居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源头上研究和采取预防、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治本之策。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攻坚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督查,务求实效,确保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推进扶贫“双到”工作,各级党政一把手是“领头雁”,作示范、当表率。帮扶地和被帮扶地的领导要注意沟通协作,多听取驻村干部的意见,共同把工作开展好。各级扶贫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努力提高业务指导能力,及时向同级党委、政府报告工作推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各相关单位要切实担负起责任,确保扶贫所需的人、财、物及时到位,确保扶贫资金监管到位,确保扶贫项目及时审批,形成共同推进扶贫“双到”的强大合力。
二要督促检查,强化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发挥实效。重点要加强对干部驻村、资金监管、项目落实等情况的督促检查。继续将扶贫“双到”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作为干部奖惩、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
三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的浓厚氛围。
打好新十年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思考 篇4
百侯镇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百侯镇打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
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委会:
《百侯镇打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攻坚战实施方案》已经镇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百侯镇人民政府 2011年3月10日
百侯镇打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
攻坚战实施方案
根据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和市人大五届六次会议精神,以更高的认识、更强的责任、更大的力度、更好的方式,打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硬仗,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力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建设美丽和谐新侯乡为目标,以建立贫困村、贫困户长效脱贫机制为重点,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帮扶力度,提升开发水平,“整村推进”建设示范点,力争2011年被帮扶的贫困户基本实现稳定脱贫、被帮扶的贫困村基本改变落实面貌。
二、目标任务
(一)帮扶贫困户目标任务
1、力争全镇100%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2011年继续加大对贫困户的扶持力度,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方式,在2010年脱贫98户(占总贫困户总户数的40%)的基础上,力争实现年内脱贫比例达到100%的目标任务。
2、帮助贫困村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家庭全部纳入最低生 活保障,并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3、贫困村贫困户家庭全部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4、贫困村贫困家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全部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5、全部完成贫困村内贫困户的危房改造任务,2011年全镇计划完成危房改造101户。
6、完成贫困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贫困村95%以上农户用上安全卫生饮用水。
7、贫困户适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达100%,且没有发生因贫困被动辍学;考上高中和高等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对没有考上高等院校的和未能升高中的贫困家庭子女,经本人同意,98%能进入技(职)校培训。
8、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劳动力能参加免费职业技术培训,至少输出一个劳动力;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贫困家庭劳动力接受免费技能培训2次以上,学会一至二门种养技术或者手工加工技术,提高种养劳动技能。
(二)帮扶贫困村目标任务
1、村集体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其中,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低于3万元的,增长率达到50%以上(市指标30%以上)。在2010年全镇有3个省定贫困村实现村集体经济3万元以上稳定增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其他各村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模式,力争年内全部贫困村集体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2、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家以上的龙头企业或经济合作组织对接,培育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脱贫项目。
3、完成农田水利设施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4、镇到村公路实现硬底化,自然村通机耕路,完成贫困村300人以上大自然村的道路硬底化改造任务。2011年计划完善苏姑坪主村到青坑、软桥村至武塘腾公寨、帽山林场的村道硬底化建设,横乾村至东山电站的沿河公路硬底化建设。
5、贫困村大自然村实现通电、通邮、通讯、通电视广播。
6、贫困村有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理设施,村容村貌整洁、卫生。
7、贫困村“两委”班子团结,党员队伍发挥作用好,村民自治各项制度健全,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实现“五有”,即:有牌子、有活动场所、有电教设备、有宣传栏、有工作制度。我镇2011年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好配强贫困村班子成员,将具体工作责任层层落实到村、到人。
三、主要措施和责任分工
按照“县负总责、镇抓落实、各部门分工合作”的原则,整体推进扶贫开发“双到”硬仗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镇(场)党委、政府责任。镇(场)党委、政府是落实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硬仗的责任主体、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要成立专门机构,加强统筹协调,制订实施方案,落实 工作责任,集中时间、集中资源、集中力量,确保全面完成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硬仗各项工作任务,打造一批成效明显、特色鲜明、有创新模式、有示范效应的先进村。
(二)帮扶单位责任。各级帮扶单位负有打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硬仗的主体责任和直接责任,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县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考评办法各项要求,积极筹措帮扶资金、落实帮扶项目、推进帮扶工作,充分调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完成帮扶目标任务。
(三)镇相关职能部门责任。镇相关职能部门负有专项工作的指导协调配合责任,具体职责和分工如下:
1、建立产业发展平台,确保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脱贫。按照镇的产业发展规划,结合贫困村的基础和条件,积极构建与特色主导产业对接、与农业龙头企业对接、与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对接的产业发展体系,提升产业化扶贫水平,确保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项目、市场机制健全,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家以上的龙头企业对接发展,力争在广州市对口帮扶区镇甚至珠三角超市和农贸市场设立大埔特色农产品专区。继续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指导协调配合单位:镇农业站)
2、创新劳务输出帮扶模式,实现贫困户转移就业。实施免费培训转移就业智力扶贫工程,加强对贫困家庭青壮年劳动 力的转移就业和创业培训。对大埔县域内企业的用工需求进行摸底调查,组织订单培训,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探索建立有效转移就业机制,对接省直和广州市帮扶单位、对接广州市及珠三角等地的劳务县场,帮助贫困户实现异地转移就业。(指导协调配合单位:镇人才所、镇劳保所)
3、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建立贫困户基本生活保障机制,通过政府支持一点、帮扶单位补助一点、贫困户缴纳一点等办法,把60周岁以上的贫困家庭老年人全部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特别是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老年人,引导帮扶单位按最高档次趸交,确保老有所养。同时,对45周岁以下、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探索提高趸交、提高享受养老保险的途径和办法。(指导协调配合单位:镇劳保所)
4、进一步巩固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成果。对符合救助条件的特困农民实行医疗救助。完善村级卫生站建设,方便群众就医,实现“小病不出村”。(指导协调配合单位:镇卫生院、镇民政办)
5、统筹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危房改造指标、资金,重点投向贫困村内的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鼓励帮扶单位提高危房改造的补助标准,对特困户的危房改造项目实施特殊补助,确保所有贫困户都能够完成危房改造。(指导协调配合单位:镇扶贫办、村镇站)
6、不断拓宽投入渠道,引导帮扶单位参与建设,鼓励农 民投工投劳,积极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确保完成贫困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同时,继续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开展省“大禹杯”竟赛活动。(指导协调配合单位:镇水管所、镇扶贫办)
7、进一步加大贫困村道路改造、建设力度,切实改变贫困地区的交通落后状况。(指导协调配合单位:镇公路站)
8、继续推进贫困村大自然村通电、通邮、通讯、通电视广播和网络进村等公共设施建设。(指导协调配合单位:大埔百侯供电所、镇广播站、中国电信大埔分公司、中国移动大埔分公司、中国联通大埔分公司)
9、加强贫困村教育、公共卫生和生态旅游、红色旅游设施建设,扎实开展洁净乡村活动和创建生态镇村活动。(指导协调配合单位:镇村镇站、镇林业站)
10、整合各方资源,切实加大扶贫“双到”工作的专项资金投入。用好各级扶贫“双到”工作专项资金和广州市对口帮扶资金。整合“三农”资金,农业、水利、民政、社保、交通、卫生、教育、扶贫等部门要围绕贫困村、贫困户的项目优化资金投向,优先安排贫困村项目建设计划,确保如期完成贫困村的道路改造、饮用水安全、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农田基础设施、危房改造等工作任务。主动配合、服务省直(中直)、广州市、梅州市直和大埔县直帮扶单位的扶贫“双到”工作,争取更多支持。(指导协调配合单位:镇财政所、镇扶贫办、相 关职能部门)
11、完善扶贫济困各项制度建设,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双到”工作。高质量办好“扶贫济困日”活动,积极主动募集社会扶贫资金。(指导协调配合单位:镇民政办)
12、选派优秀干部驻村,加强驻村干部管理。建立驻村干部教育培训和管理激励机制,确保驻村干部会干事、干成事、有奔头。(指导协调配合单位:镇组织办、镇扶贫办)
14、搞好村级换届工作,把能带头致富和带领村民致富的“能人”选进村“两委”班子。(指导协调配合单位:镇组织办、镇民政办)
15、加强扶贫“双到”工作信息宣传报送(导)工作,总结推广先进典型。注重对贫困户的教育引导,在全社会营造“等靠要”可耻、自主脱贫致富光荣的良好氛围。(指导协调配合单位:党政办、镇广播站、镇扶贫办)
16、培育打造扶贫“双到”工作示范村,进一步激发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培育典型,办好武塘百亩红肉蜜柚基地、横乾蜜柚基地、新乐蜜柚基地三个示范点和武塘示范村,在各贫困村打造5-6个脱贫示范户,通过以点带面,实现贫困户脱贫和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的目标。(指导协调配合单位:镇扶贫办、镇村镇站)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一)成立镇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攻坚指挥部,指导、8 协调扶贫“双到”攻坚战各项工作。镇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攻坚指挥部由镇党委书记张红梅任总指挥,镇党委副书记黄海军总负责并兼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党政办、财政所、农业站、水管所、林业站、民政办、公路站、镇卫生院、人才所、劳保所、扶贫办、村镇站、文化站主要负责同志和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镇扶贫“双到”办。
(二)细化方案,落实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间。各村要制订扶贫开发“双到”攻坚战工作《实施方案》。各职能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制订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攻坚战《专项工作方案》。
(三)建立定期研究制度,及时协调推进工作。镇党政联席会议每季度听取全镇的和各村的扶贫“双到”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以及各职能部门的专项工作汇报。每月,挂村镇领导负责召集所在村驻村干部协调会。每半年,镇党委、政府召开一次全镇性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会议,并组织一次观摩活动。
(四)加强督查问责,推动各项工作落实。成立专责督查小组,由镇党委书记张红梅任组长,镇长蓝尚柏任副组长,党政办、组织办、扶贫办相关负责同志和各村书记为成员,每季度组织专项督查。督查组对各村实行“一月一督查”制度。每月根据督查情况,对各村进行综合排名,树立典型,鞭策后进。做得好的村在镇扶贫“双到”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排在末位的村支部书记则做作表态发言,限期整改跟上。制订好扶贫“双 到”工作村书记、主任长绩效考核办法。同时,对工作不落实、考核不达标的,对相关单位进行问责。同时,要加强工作指导,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责任单位:党政办、人大办、镇纪委、镇扶贫办、督查组)
【打好新十年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思考】推荐阅读:
打好我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11-14
盐边县十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09-09
多点发力打好金融扶贫攻坚战10-27
七里村召开扶贫开发工作“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推进会06-20
开发扶贫11-19
移民扶贫开发07-14
扶贫开发领域06-02
扶贫开发成效08-11
扶贫开发调研12-07
开发式扶贫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