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大课间活动总结

2024-07-24

体育大课间活动总结(共12篇)

体育大课间活动总结 篇1

2011——2012年第二学期大课间体育活动总结 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开发课外体育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是校内课程资源和课外体育资源相结合的活动,也是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达成学校培养目标的一个手段。现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已经成为我校体育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下面就我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工作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我们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既是贯彻“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也是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以及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养成学生积极向上和豁达乐观的健康生活方式,消除脑力疲劳,减轻紧张的课堂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与设计要求

体现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四条理念:一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是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三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四是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为此,学生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将可以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培养创新精神;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设计要求:将校内课程资源和课外体育资源相结合开展活动。

三、利用校内课程资源,创造性开展大课间活动

充分利用老师群体、师生关系、班级组织、学生团体、校风校纪、体育场地等校内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班主任负责本班活动的组织并参与活动,其它学科老师也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同练同乐,既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又融洽了师生感情,相互沟通,促使师生间的和谐共处,更调动了老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老师的身体。

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兴趣等,自主组织各种练习

方法和形式,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活动内容既有传统项目,也有时尚运动,既有民族、民间传统项目,也有快乐体育项目,还有各种游戏活动。包括足球、排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

五、组织形式,不拘一格。

集体与分组活动相结合,既有全校一起进行的校操,又有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班操,既有低年段分班分项目的统一活动,又有高年段按兴趣自主选择活动项目;既有室外活动,又有室内游戏活动。

健康的体魄是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体能,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了体育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真正实现了“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把健康带给学生,让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活泼健康地成长”的构想。

最后,让我们高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驾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向前,驶上学生健康彼岸。

2012.7

体育大课间活动总结 篇2

如何让“大课间”深受学生喜爱, 又能有效的让学生得到锻炼, 这是每个校长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一、让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享受乐趣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大课间活动的兴趣那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 特别是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对于任何事物充满好奇, 好动的天性仍然是小学生的主要特性。大课间活动牢牢把握了这一点。从刚开始的整队到结束的踏步都贯穿一个“动”字, 学生自然很是乐意;再加上动感的音乐更是让学生的运动细胞得到充分的激发, 自然而然需要运动, 只有运动才快乐;童谣, 脍炙人口的语言, 也让学生边诵边演, 激发了学生运动的内在需求——我运动我快乐;游戏, 学生的最爱, 兔子舞、对脚、梅花梅花几朵开、炒蚕豆、木头人、一米二米三、城门城门几丈高、集体舞找朋友、编花篮等经典的老游戏呈现在游戏中产生的快乐体验那是无法比拟的, 只有这样的快乐体验, 才能让学生抹除身体上的疲劳, 虽然满头大汗确是快乐无比;与老师一起游戏, 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又一诱因, 老师们在大课间活动中放下了师道尊严, 与学生一起奔跑, 跳跃、游戏学生自然兴趣是有增无减, 也为积极的参与大课间活动奠定基础。

二、让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得到锻炼

大课间的主要目的就是学生在身体上得到锻炼,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 中枢神经系统易兴奋、易扩散、易疲劳、也易恢复, 需要注意运动的强度不要太大, 形式要多样, 运动和休息要频繁交替。因此, 大课间的锻炼就需要科学的安排, 既要能够达到锻炼的效果, 又要能够对学生进行适当的保护。如五塘小学的童谣大课间活动, 就安排的非常合理科学。先是舒缓的童谣操, 然后是经典的老游戏。老游戏的编排也是很有层次性, 循序渐进, 交替进行,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的到锻炼。江苏学校体育网的报道中是这样描绘五塘小学的大课间:“说她神奇, 不仅仅‘神’在五塘的老师们运用童谣, 将一个个童谣与对应的动作组合起来, 运用到大课间活动中;‘神’在童谣的教育作用与体育活动巧妙的搭配, 与教育于运动中;‘神’在形成了一个系列, 将古老的中国童谣演绎的如此精彩!而且还‘奇’在童谣系列的大课间活动形式在全国是首创;‘奇’在学生有唱有跳动感十足, 运动负荷调节有度;更‘奇’在整个活动不但具有观赏性、更具有常态下锻炼的科学性, 协调、灵敏素质的锻炼价值一览无余, 彰显出个体育教育独特的教育智慧。”在童谣大课间活动结束后, 邀请了专业的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运动量进行了测试, 令人欣喜的是学生的运动量非常好, 既让学生得到了锻炼, 又使学生不感到疲劳。每天定时的童谣大课间为学生们插上了锻炼身体的翅膀, 终有一天, 他们将展翅翱翔在祖国的蓝天。

三、让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提升素养

阳光体育大课间, 并不是单纯的体育锻炼, 其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 让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思想得到升华, 艺术得到陶冶, 体能得到锻炼, 素养得以提升。学生喜欢做操跳舞, 但做操跳舞都是集体项目, 要体现整体性、协调性和一致性, 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有很高的要求。队列训练的快、静、齐可以加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做操动作到位, 精神饱满的要求, 可以训练学生的站姿;正确、有力、整齐的动作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童谣操从《上学校》的“红太阳当空照, 揉揉眼睛伸懒腰, 先刷牙后洗脸, 背上书包说再见”;到《进学校》的“晨风吹, 阳光照, 我们从小讲礼貌。见到老师问声好, 碰到同学说声早。不为小事而争吵, 发生矛盾不能恼。相互谦让不忘掉, 吹响文明小号角”;再到《早读》《晨扫》《早操》《上课》《午休》《放学》八个方面, 八首童谣, 八个方面对学生的行为常规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时常习之, 天天诵之, 必将潜移默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学生也必将受益无穷。

体育大课间活动总结 篇3

【关键词】大课间体育活动模式 学生 学生体质健康 策略研究

1.研究目的

1.1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1.2对我校现有的“体育大课间活动”项目进行科学的筛选和设计。

1.3对我校“体育大课间活动”场地与器材的要求与合理利用。

1.4对我校“体育大课间活动”安全措施的制定与可行性分析。

1.5研究制定适合我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新模式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收集研究国内外有关国家体育教学文化生活的文献资料,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提高。

2.2问卷调查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和其他任课教师进行调查:现阶段体育大课间活动对学生造成的一些消极和积极影响,同时了解学生所喜欢的活动项目,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做好准备。

2.3数理分析法:对前面的调查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分析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从中找出解决的方法,制定和实施新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

2.4对比实验法:以本校实验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对学生阶段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对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剖析,查找原因,不断反思与校正,不断优化活动实施目标与方案,不断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益,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撰写阶段研究报告。

2.5经验总结法:在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积累材料,总结有效措施,找出有效提高农村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 国家政策是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的前提保障

国家教育司杨贵仁司长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认真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讲话,再次重申中小学生每天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并要求全国各地都要认真地贯彻落实。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理事长宋尽贤也强调指出:落实中小学每天大課间体育活动是我们今后一个相当长时间内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3.2丰富的物质、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是推动大课间活动模式的开展、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的坚强后盾“以人为本”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就是秉承这种理念。让学生经常参加各项体育锻炼,不仅能使同学们身体健康、体魄强壮,具有更强的意志和上进心;还能使同学们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具有开阔的视野,富有合作精神和创造力,为他们将来成为祖国栋梁奠定基础。

3.3浓烈的体育运动氛围是利用大课间活动模式,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的动力

首先,秉着理论先于实践的原则,华侨初级中学根据自身学校自身的办学特点和特色,成立了以体育科组的全体老师为成员的专门研究小组,探索适合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模式和活动的内容等。

其次,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大胆创新。不拘泥于传统的课间操模式,引用诸多时尚的,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如篮球、毽球、竹竿舞、打跳舞、功夫扇、拳操、活力健身操、踏板车、轮滑、滑板车等项目。

3.4家庭观念的更新,家长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增强,也从侧面为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和提升起到了带动作用。

3.5教师素质的提升是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体能素质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基础

4.结论与建议

从政策的大力支持、社会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的良好、学校浓郁的体育锻炼氛围、家庭观念的积极影响、教师素质的与时俱进、学生需求的与日俱增这几个方面的具体论述,更完备地说明了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体能素质健康的实践是能取得成功的。基于已有的现实基础,再结合研究目的利用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体能素质健康,为大课间活动开展更加顺利,仍有许多问题尚需深入探究。提出以下建议:

4.1 更深入的分析国家政策,更坚决地把政策内容落实到实处。

4.2 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更大的社会影响力,使社会大环境更利于大课间活动的开展。

4.3 进一步强化学校体育锻炼氛围,构建完善的学校大课间活动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

4.4 加大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让参与体育锻炼的思想更深入家庭观念中。

4.5 持续不断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并且可以开发以大课间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

4.6 始终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点,使越来越多地学生从大课间活动中获得他们所想要的。

【参考文献】

[1]季钢,侯令忠,《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中学实施中的问题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周传尧,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因素分析[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3]杨军,主编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

[4]肖明,主编《哲学原理》[M]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二版

[5]张厚粲,主编《心理学》[M]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年2月第一版

[6]毛振明 、杜晓红 、于素梅 《体育与健康》[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湿俊,杨宇明.《谈中学生体能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学校体育,2003年3月

大课间体育活动工作总结 篇4

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工作能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各级文件精神,严格按照市政府和市教育局领导指示,全校师生认识到位、组织健全、制度规范、方案可行,效果较佳。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通过学习,学校领导和全体老师对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意义有了清楚的认识,明白了“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对传统课间操的继承和发展,是巩固和扩大体育锻炼效果,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组成形式;它是校风校纪的集中反映,是学校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方位素质和谐发展的极佳途径。

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前提下,全校师生齐努力,全校上下一股劲,心往一处想,想如何把活动内容安排得更丰富;劲往一处使,使劲把活动开展得让全体学生动得开心。

二、领导重视亲自管理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大课间活动工作,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大课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长:李成义 校长,负责活动的督查指导工作。副组长:计彦忠 副校长,负责活动组织发动与实施情况检查。

成员:李艳斌 负责活动的宣传教育工作,协助做好活动中突发事故处理工作。王海军 负责全校各年级活动的业务指导、配合值日老师做好活动的检查与记录。

刘四海 负责全校大课间活动各种物资保障工作,具体负责活动中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健全的组织为大课间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物力保证。

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为了保证大课间活动的正常开展,领导小组通过反复开会研究,制定出《组织大课间活动六原则》、《师生参加大课间活动有关规定》、《大课间活动评分标准》等一整套活动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为大课间活动的规范开展起到了决定的作用。

因为了制度的约束,全校老师人人自觉参于活动,个个主动参于管理;因为有了老师的参于,全体学生人人热情高涨,个个争先活动。

二、精心设计

强化训练

学校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和把快乐还给学生,创造和谐师生关系的指导思想设计了我校的大课间活动。我们活动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以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高昂的热情去迎接光明的未来。整个活动30分钟,全程由程控音乐统一指挥,整个活动由广播操、自编操、校园集体舞和自主活动等组成。实施训练时我们把大课间分为前期准备、集体操训练、分组游戏训练和整体磨合四个阶段。在各阶段实施前都要通过会议对师生进行培训,让大家明确各阶段的任务,提高了训练的效率。

前期准备阶段包括如何结合学校实际设计活动的框架,确定分组游戏的内容,操的编排和指挥音乐的选择与制作等,它是活动实施的起点。整体设计我们力争做到科学性、创造性、特色性和可操作性。分组游戏中我们安排了传统体育游戏,竞技体育游戏及师生自创游戏的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集体操训练阶段,我们通过体育教师集体教授,课外活动分班提高,发挥各班体育骨干作用等途径,快速高效地完成了自编操的学习。在分组游戏训练阶段,我们首先把各班的游戏内容、场地、器材定位,再给各班配备教师,其中一名原则上是班主任,负责每天组织本班学生进入活动场地,另一位教师负责每天收发器材,不随班级更换场地,以防止班级更换带来的混乱。教师每天同学生一起活动,并做到鼓励学生在现有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整体磨合阶段是大课间训练的最后一个步骤,主要是做好活动各环节的衔接,它包括进出场,队伍的调动和服从音乐指挥等内容。

四、常抓不懈效果显著

目前,大课间体育活动己成为我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也有力的推动了学校全面工作的不断发展,大课间活动成了全校师生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为确保全校大课间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克服资金紧缺困难、增添了部分体育器材,改造了全校室内、外的音响系统,较大幅度地改变了学校校容校貌和其它各项办学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好的健身与学习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采的大课间活动,不仅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都在不断提高,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加强了、自学奋进、互相激励的氛围己经形成、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还为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相互了解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使我们的校园成为真正的和谐校园。

大课间体育活动 篇5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作为适应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开展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是重要的切入点,只有进一步提高对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意义的认识,才能对这项工作常抓不懈。一是从内容上看,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工作,要搞好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不抓好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就是一句空话。二是从对象上看,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全体学生都要参加的活动,而这正是我们学校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三是从效果上看,学生每天锻炼两次,就能保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使国家的有关规定落到实处,日积月累,学生既能锻炼身体,也能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这项活动实际就是实施素质教育教会学生健体的具

体体现,是养成终身体育的具体措施。所以必须对传统的学校观念进行变革,加强组织管理,做到管理到位、人员到位、器材到位。

二、保证时间、空间的落实 保证课间活动落到实处,收到良好的效果。

首先应从时间上给予保证,应将大课间活动作为自主性活动课纳入课程,列入课表,以保证人人都有30--35分钟的活动时间。在场地资源方面,高年级学生大多数自己都有篮球,针对我学校情况,结合学校实际,突出本校特色。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三、从兴趣出发,在玩中学,玩中受益

大课间活动实质是在素质教育的统摄下,教师和学生围绕活动的内容而展开的以师生、生生的教育交往和学生的自主实践体验特征的育人活动。改革课间操的重点是改革其内容、形式,以及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变被动为主动。首先以大多数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为目的,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从健身与育心、娱乐与趣味相结合的原则出发,变单调枯燥的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为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变“要我练”的消极被动参与为“我要练”的积极主动参与;变少数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为全体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自主活动中得以发展,从而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要求。比如:我校在进行大课间活动时,每天有一个固定内容:包括韵律操、等,另外有一个机动内容:5年级篮球;

3、4年级“8”字跳大绳;

1、2年级跳小绳;6、7、8年级排球等内容,改变原来的课间操只有一套国家规定的徒手操为自编操、律动组合、集体舞,分班环形跑步,双人对抗小游戏等,秩序井然与欢声笑语同在,严格规范与喜动乐练并存,从而扩大了课间操的时空和内涵,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实际出发,形式多样,不拘一格,讲究实效,系统的、完善的落实大课间并具有九年一贯制的特色。

四、加强组织管理、使大课间活动落到实处

学校整体工作的协调发展,离不开统一的科学化管理。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工作的开展当然也不例外。为了确保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在我校正常实施,学校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校长主抓,专人具体负责,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层。做到职责分明、管理到岗、任务到班,落实到人。从而形成了师生参与,人人重视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新格局,使我校的大 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在短期内就形成了自己特色。为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丰富多彩,学校还派专人去学习、观摩。回来经过调整、修改,总结经验、集思广益,取众家之长,精心设计,从而使我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做到以下三个坚持: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大课间活动对象是青少年学生,活动内容、形式的安排设计,都要以学生的爱好和年龄心理特征为出发点,避免“成人化”。

(二)坚持让学生主动发展。大课间活动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为着眼点,旨在促进学生主动锻炼,激发学生参与的动机和兴趣,千方百计让学生的锻炼“活”起来,以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

(三)坚持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大课间活动应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适应性强,在活动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使学生能在活动中形成主体性和创造性并在活动中表现出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内容、形式的安排上,既要有共性,又要有个性,多种多样,任凭学生根据爱好选择,以使学生个体的优势特点得以发展。

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 篇6

一、活动时间:

下午三节课后

二、活动地点:

本校操场

三、参加人员:

全体师生

四、活动内容:

包括跳短绳、跳大绳、踢毽子、踢毽球、跳皮筋、广播操、呼啦圈、乒乓球等项目,以班级为单位选择轮换进行。

五、活动要求:

1、全体师生必须按时参加。

2、周一、周三由班主任负责,周二、周四由副班主任负责。

3、各班在指定位置按照规定项目进行活动。

4、严禁学生出现乱跑、追逐、打闹现象。

5、各班要创新活动模式,在活动中真正让学生锻炼身体,体验快乐,健康成长。

六、体育教师职责:

1、负责活动场地的布置,安排各班在指定的位置活动。

2、负责检查学生携带体育活动器材情况,学校能提供的要按时发出与收回。

3、负责活动场地以及全体学生运动时的安全。

4、巡视各班活动情况,对学生的运动项目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帮助,力争动作规范与完整。

5、通过引导,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质量。

七、班主任、副班主任职责:

1、督促和提醒学生按时参加体育课外活动。

2、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保证活动时班级学生有序参加,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配合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运动项目进行指导和帮助,保证活动质量。

4、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在活动中积极起模范带头作用,做学生的表率。

5、对班级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鼓励和表扬,通过创新管理办法,努力形成良好的班级锻炼氛围。

八、评价机制

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教学的研究 篇7

一研究的时间、对象

从2008年9月至2009年1月止, 为实验前摸底阶段。从2009年至2010年6月止, 为实验研究阶段。研究对象是四年级的全体学生。

二调查方法

我校四年级学生424份问卷调查表, 全部回收, 均有效。将调查题目设计成为选择题进行问卷调查:体育活动课, 你喜欢原来的, 还是现在的, 为什么?

三实验前传统的活动课教学模式的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那种不闻不问的教学模式, 导致学生在体育活动课上玩手机、聊天、打架, 处于混乱的状态;课程的效果是极差的, 造成学生体能下降。学生对活动课内容的安排也不感兴趣, 积极性也不高。

四现在的教学模式具体操作过程

第一, 加强体育活动课的管理。为确保体育活动课的正常开展, 我校成立了由年级组长和体育教师的评优小组, 采取“四定三查”措施:定教师、定内容、定器材、定场地, 查备课、查活动记录、查活动效果。评估小组也不定期地对体育活动课实施情况进行抽查评估, 到学期结束公布评比成绩, 与年终奖金挂钩。 (这点很重要)

第二, 对任课教师进行培训。对任课教师进行定期培训, 促进其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不断提高, 能以正确的方法为学生进行讲解和示范, 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 让学生从中获取知识, 得到锻炼。

第三, 充足的体育活动器材, 为更好地开展体育活动课服务。

第四, 规范、完善活动课内容。各年级教学内容, 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来确定。这样, 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伸缩性和多面性。首先, 延续体育教学内容, 为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课上的动作要领,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次,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把学生喜爱的群体性体育活动安排于体育活动课中, 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五,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展学生个性意识。体育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下, 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 它能较好地发展学生自主学练能力, 也能根据学生的自身兴趣爱好, 选择活动项目, 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六, 优化活动课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活动课教学过程,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首先要重视学生体育自主学练能力和体育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其次是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 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针对活动课内容, 进行不定期的抽测, 并在每学期按年级组进行教学比赛及群体性活动比赛 (如投篮大赛、花样跳绳等) , 既培养了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 也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通过实验, 学生对动作的技术、技能掌握情况进行了对比性的分析, 采用发展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教学模式比传统型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学生能够主动地且带着问题地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讨论, 教师只需做正确的、及时的指导, 使之轻松愉快的学习, 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样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身体素质能不提高吗?

五建议

要想学生的体质大面积地提高, 体育教学活动课卓有成效。那么, 学校必须做到:应将体育活动课教学变为有目的活动课、兴趣培养课, 从而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内在动力, 让学生在体育活动课中玩得痛快, 练得踏实。

参考文献

如何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 篇8

关键词:大课间;阳光体育;制订方案;强化管理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新型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目的就是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快乐地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锻炼效果。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完善机构,健全组织

学校设立大课间体育活动领导小组,形成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体育教师组织协调,班主任管理,副班主任辅助的组织网络,齐抓共管,层层落实。

二、规范制度,强化管理

学校要求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大课间活动,学生活动情况计入校“阳光少年”评选活动,建立“行政值日制、班主任管理制、体育教师帮辅制”等,以使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1.值日行政人员负责主持大课间操体育工作、检查体育教师、班主任履行职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解决问题。

2.体育教师职责及安排:

(1)职责:主持出操教师要求声音洪亮,干脆利落,口令到位,不要拖泥带水,每次做完早操、课间操进行小结。(2)安排:按要求到指定地点指挥学生。

3.班主任职责: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高学生对大课间操的认识,协助学校把课间操纪律搞好。(2)督促学生积极参加大课间操各项活动,尽量与学生一起参与锻炼。(3)做课间操时,班主任必须在本班队伍的前面观察本班做操情况,协助体育教师管理本班大课间操活动。(4)退场时,班主任必须和本班队伍同时离场。

三、制订方案,周密有序

活动方案: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为40分钟。分两个时段,前10分钟先集中做操,再进行自编的校园集体舞,后30分钟各班按规定路线到指定的区域进行活动。下雨天则在教室里做各班自编的室内操,开展棋类活动以及一些室内游戏。

随着季节的变换,师生活动的内容不定期更改。冬季长跑是我校固定的内容之一。还有多项的小型竞赛,全面增强学生的体质。每个班级也可根据本班实际与学校进行协调,给班主任和学生一定的选择余地,也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合理规划场地、器材

为了使活动更富成效,我们尽可能合理划分活动区域。根据学校实际,我们把整个校园分成24个活动区,实行分区活动、区域管理。我们精心制订活动轮流表,以一星期为一个周期,让不同年级学生选择不同的活动项目进行。当然,练习场地和器材也相应进行轮换,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运动技能,为实现自主锻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安全防范,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保障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全校师生每天在同一时间开展的大型集体活动,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所以要特别重视安全管理,更应重视安全教育。各班要加强大课间活动的宣传,使全体师生能高度重视,认真按此方案落实大课间活动,保证师生共同参与,保证活动时间、保证活动质量。各班的班主任及体育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身体状况,确保大课间活动能顺利、安全、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辽宁教材编写组.大课间活动理论与实践[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1.

《大课间体育活动》自查报告 篇9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全面推进学校的体育工作,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现将我校体育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我校是一所乡镇初级中学,有环形跑道一个、乒乓球台7张,篮球场3个,足球场1个。学校现有教学班21个,在校学生人,有体育专职教师4人。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认真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几年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在2012年被安阳市教体局授予阳光体育运动先进单位。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

学校领导首先在学校传达和学习文件精神,认识体育专项督导检查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和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接着向全体教职工传达文件精神,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通过学习,大家提高认识,统一了思想,决心共同把体育教育专项检查工作做好。

二、制定方案,开展工作

学校制定了体育专项督导检查工作方案和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不断提高广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使我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有序化、合理化、正规化、科学化。

三、自查结论

1.加强师资培训,构建优质教师队伍

学校有体育专职教师4人,并定期进行体育教师的师资培训,大力鼓励并严格要求体育教师参加各种师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确保正常教学秩序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课程管理计划,学校按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课程,每周每班开设3节体育课,体育开课率达到100%,并将大课间活动列入课程表,统一管理。课外活动开展井然有序,并结合小型的体育比赛。组织教师认真开展教研工作,加强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理解,更新教育理念,充分体现我校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

3.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谋发展,硬件很重要。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为体育工作的开展注入资金。进行操场改造,配备体育器材,一切都围绕着以学生运动安全与健康为第一。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体育大课间和冬季长跑活动

为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我校组织实施了体育大课间活动,每天上午和下午的课间活动时间均为30分钟:其中跑步10分钟,做广播操7分钟,跳大绳8分钟,自由活动5分钟。每年五一前后和元旦前后各组织一次田径运动会,每年冬季组织一次长跑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阳光沐浴下身体得到锻炼。做到师生全员参与,个个快乐,人人受益。

5.体育团队的发展,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我们体育课程有幸地加入到我校这个优秀的团队里,现已组建有学生跳绳团队、乒乓球团队,长跑团队,教师篮球队。学生体育团队的内容、形式均来源学生的自主选择和组织,它突出了学生参与的自主性,活动的实践性,因而具有实践和实践教育的功能。团队空间的开放性,团队成员年级的层次性、兴趣的共同性,又使其具有创新和创新教育的功能。一个学生体育团队从创建、发展到壮大,依靠团队小骨干及其成员的精心策划,科学安排好每一项工作。这些能力对每一个小学生来说都是无法从课堂学到的,它需要在现实中不断探索、实践,学生体育团队恰恰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一个实践的舞台。我们体育教师将进一步把团队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最大限度满足学生需要,把学生真正吸引到阳光课堂中来,建立起“健康第一”理念,养成终身体育锻炼良好习惯,把阳光体育运动进行到底!我校已连续多年在县教育体育局组织的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奖励,我校也因此而受到表彰。

6.积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的达标及成绩评价上报活动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为顺利完成学年度体育《标准》测试工作,提高我校体育《标准》成绩,期初制定了学校《标准》达标计划,要求体育教师认真开展《标准》训练和测试工作,将达标锻炼项目始终贯穿于每节课的练习中,有的放矢地根据学生现有能力和水平,采取切实有效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和水平。坚持每年上报国家教育部数据库。坚持每学期末都对所教学生进行一些项目的测试评价工作,现在,经过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茶店乡一中政教处

大课间体育活动设计方案 篇10

【摘 要】为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卫生工作条例》,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校园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和身心健康水平,我校决定改革传统的课间体育活动模式,启动上下午第二节课后的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

【关键词】大课间;体育活动;设计方案

一、健全机制

为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主要领导统帅,中层以上领导分年级管理,体育和音乐教师分项目指导,班主任主抓,科任教师协管,学生干部辅助,学生主体人人参与,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

二、确定活动的内容

活动内容包括学校规定的集体项目(如:广播操、集体跳街舞、古诗韵律操、跳皮筋操等)和各活动单位的特色项目。其中特色项目,由学校体育组定期向师生征集活动项目,并进行筛选后,确定出阶段性活动内容(如:抖空竹、乒乓球、篮球、技巧、花棒操、推铁环、拉力球、实心球、呼啦圈、绕彩绢、打陀螺、健美操、抛接沙包、跳皮筋、跳绳、简易保龄球及其它各种游戏……)供各活动单位自主选择,也可由各活动单位自创学生有趣的内容。

三、活动的组织形式

以集体、年级、班级、小组以及打破班级、年级界限的特长组合班为单位,在统一音乐指挥下同时进行有组织的活动。

四、做好安全防范

由体育教师、音乐教师以及具有专项特长的教师,根据活动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参与大课间的领导、老师、体育委员分别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并由他们在活动中起到组织与指挥的作用,以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五、制定宣传激励措施

①对教师出勤、参与、指导、管理、组织活动的情况和效果,纳入教师的量化考评,调动教师组织指导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②把学生活动的出勤、参与、活动效果、所起作用、创新等,通过自评、小组评和指导教师的综合评定分为优、良、中、合格、待进步,作为学期末对课外活动的考查内容之一。③每两周对各班学生参加活动的情况进行综合评比、奖励。

六、由体育组统筹安排教师的分工、场地的划分以及器材的使用与管理

现将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编排设计介绍如下:

1.活动时间

每天上、下午第二节课后的30分钟,写入学校时间表。

2.活动内容顺序及目的要求

(1)开始部分(3分30秒)。播放欢快的《步步高》音乐,学生在轻松欢快的乐曲中进入操场。此时,体委准备器材,有事的学生可处理个人的事情,其余的学生到操场即兴进行活动或小游戏。

目的:①调整学生两节课后的疲劳,缓解紧张情绪。②在欢快的音乐声中陶冶情操,振奋精神。③加深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和友谊。

(2)主体部分(18分):

准备活动。播放《庆丰收》音乐,学生集队,准备做广播体操(第三套全国小学生广播体操《七彩阳光》)、古诗韵律操、跳皮筋操或学生集体舞。

集体做广播体操或跳皮筋操(上午的规定项目)、集体做古诗韵律操或学生集体舞(下午的规定项目)。

目的:强身健体,增强学生的韵律感、协调性。

要求:动作规范,用力适度,节奏与速度准确。

3.班级特色活动

(1)组织形式:以年级、班级、特长锻炼小组为单位在统一音乐指挥下进行。

(2)活动内容:各年级、各班级根据自己年级或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适合本班学生的各种活动。其中有:抖空竹、乒乓球、篮球、保龄球、技巧、健美操、花棒操、绕彩绢、抛接沙包、打陀螺、推铁环、跳街舞、呼啦圈、跳皮筋、跳绳等各种游戏。另外,学校竞走队队员自成一组,在专职教师的指导下,做竞走运动的各种锻炼活动。

(3)目的:①通过活动,给学生创造多彩的锻炼天地,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②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个性、合作意识、创造力、实践能力,锻炼意志和陶冶情操。如:通过健美操、花棒操和各种小游戏活动,使学生悦心健体于快乐之中;通过街舞、皮筋操、古诗韵律操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协调性,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通过竞走、垫上技巧等活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通过篮球、乒乓球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今天荣誉感等。

(4)要求:①各种活动要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要体现趣味性、娱乐性。②活动要结构合理,组织有序,强度、密度适宜。③要做到人人积极参与,个个争先。④各年级、班、组的活动项目要定期轮换,防止形式单

一、枯燥。

结束部分:①整理活动。播放《幸福拍手歌》(2分24秒)全体学生合着乐曲声,做放松活动。②播放舒缓优雅的钢琴曲(2分18秒)同学们以活动班组为单位,集合整队,走出操场,归还器材,准备上课。

整个活动过程在轻松和谐的音乐中进行,对提高师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颇有益处,既可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又可使学生变被动参与为主动锻炼,既可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又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实现了体育与艺术、休闲与锻炼、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完美统一,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身心发展空间。

阳光体育下我校大课间活动 篇11

关键词:课间活动;实施情况;试行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052-01

2013年之前,我校的大课间组织内容和形式是:上午和下午的都为:七年级和八年级春季和秋季在体操区域内,以班级为单位两路纵队做广播操,冬季在田径场内,以班级为单位四路纵队跑操250米*4圈;九年级都是在田径场跑操,春季和秋季以班级为单位四路纵队跑250米*4圈,冬季以班级为单位四路纵队跑250*5圈。优点:组织简单、活动内容简单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九年级中考体育的中长跑做铺垫。缺点:活动内容枯燥,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广播操的活动学生表现出动作不整齐,不规范到位,一片懒散的景象。

从2013年开始,我校试行了一系列大课间的组织形式。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为:

试行方式一:九年级都是在田径场跑操,春季和秋季以班级为单位四路纵队跑250米*4圈,冬季以班级为单位四路纵队跑250*5圈。七年级八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四路纵队在体操区域跳短绳(单人跳和双人合作跳)和男女分组跳长绳(8字跳长绳)。原因:体育教师在与学生接触中,学生普遍反应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太枯燥;在这几年,我市在每年春学期都组织了全市的跳绳通讯赛评比和复测,要求每个学校的每个学生都参加(特殊学生除外)。优点:为教育局每年的跳绳通讯赛出成绩做了准备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运动积极性。缺点:跳短绳时由于不能每个学生都能够做到主动积极去完成练习,就出现了认真的同学很认真的练习,不认真的同学在里面滥竽充数。

试行方式二:七年级八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四路纵队在体操区域跳短绳(单人跳和双人合作跳)和男女分组跳长绳(8字跳长绳)。九年级以班级为单位一路纵队在足球场按照小纸片上的号码顺序对照标志桶上号码沿着标志桶右边跑(小纸片上的号码顺序每天一变)。优点:学生跑的路径不一样,运动的兴趣激发。缺点:由于标志桶是塑料的质地很轻,大风时很容易就被大风刮跑或者学生一不小心很容易就碰倒;由于这种跑法需要专业的体育教师在场指导,我校体育教师少,人员不够。

试行方式三:七年级八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四路纵队在体操区域跳短绳(单人跳和双人合作跳)和男女分组跳长绳(8字跳长绳)。九年级都是在田径场跑操,春季和秋季以班级为单位四路纵队跑250米*4圈,冬季以班级为单位四路纵队跑250*5圈。原因:我校只有三位体育教师,更方便管理。

试行方式四:七年级八年级上午:以班级为单位两路路纵队在体操区域跑操(男女分组,各自在自己的区域内30米绕圈)、男女分组跳长绳(8字跳长绳)和男女分组跳兔子舞。七年级八年级下午大课间活动内容和形式不变。九年级都是在田径场跑操,春季和秋季以班级为单位四路纵队跑250米*4圈,冬季以班级为单位四路纵队跑250*5圈。原因:根据校长的指示七年级八年级大课间进行了改变。经过我校体育教师的讨论探讨,确定了七年级八年级上午的大课间做此改变。优点:由于有校领导的关注,大课间活动的前一节课的下课没有上课教师再拖课,进场的时间得到了保障;大课间活动进退场的组织纪律得到好转;大课间活动过程中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加强。

试行方式五:七年级八年级上午:以班级为单位两路路纵队在体操区域跑操(男女分组,各自在自己的区域内30米绕圈)、男女分组跳长绳(8字跳长绳)和男女分组跳兔子舞。七年级八年级下午大课间活动内容和形式不变。九年级都是在田径场跑操,春季和秋季以班级为单位四路纵队跑250米*4圈,冬季以班级为单位四路纵队跑250*5圈。另外,女子篮球队和男子篮球队分别在两片篮球场活动。原因:每年暑假我市都有篮球比赛,平时初中课程比较紧,几乎没有时间训练,所以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动作练习。优点:一是在内容和形式上最大范围满足了学生的活动兴趣和热情,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可以收获到最多的成果。二是为我校参加我市的各大比赛活动做好了准备,为我校的年底考核加分。三是有更多的其他学科的教师参与到了大课间活动中和管理中。我校的三位体育教师,一位负责女子篮球队的练习、一位负责男子篮球队的练习、还有一位体育教师负责请一位学生对各班大课间活动进行评分考核。这就要求学生有公平公正的主观意识。缺点:学生在对各班大课间活动评分时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压力,可能会使学生在评分时不敢评。

通过以上案例总结出我校的大课间活动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大课间活动的前一节课的下课经常有上课教师拖课,甚至不下课不让学生进行大课间活动;二是大课间活动进场的时间得不到了保障;三是大课间活动进退场的组织纪律明显懒散;四是大课间活动过程中班主任到场不对学生进行管理,甚至有的班主任不到场;五是大课间活动内容枯燥无趣;六是大课间活动缺乏学校领导的重视;七是大课间活动不能和市级体育行政文件保持一致;八是大课间活动内容和形式枯燥无趣。

体育大课间活动总结 篇12

1、小学体育大课间跑步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是每个学生进行学习和成长的基础阶段, 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非常不成熟, 因此, 学校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培养工作, 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学习关和生活关。我国政府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青少年儿童要保证每天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 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 同时这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响应政府的这一号召, 许多学校都开始组织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 这在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很好的丰富了学生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但是, 跑步作为一种最简便、最有效的锻炼方法却被众多学校所忽视, 没有将其放到应有的重要地位上去。

2、小学体育大课间跑步活动开展的途径

2.1、做好大课间跑步活动的准备工作

(1) 做好大课间跑步活动的组织工作。

对于大课间跑步活动来说, 必要的准备工作是保证其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学校应该安排好相关的教师和学生会成员进行安排工作。教师还应做到在大课间前绝不拖堂, 保证学生能够及时的从教学楼里走出, 并且不发生相应的踩踏事件, 切实保护学生们的安全。在刚开始进行大课间跑步的前几天, 学校应该安排相关人员和教师在楼梯口和相应位置进行执勤工作, 防止事故的发生。同时, 学校的后勤保障部门和体育组的教师成员也应该提前根据本校学生的身体综合状况制定合适的跑步计划, 为学生们的大课间跑步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 在学生进行跑步之前, 学校应该安排好事先的集合工作, 排好各个年级和班级进行跑步的顺序, 并进行相应的登记, 提前给各个班级的体育委员交代好本班级的跑步区域和次序, 保证跑步活动的顺利进行。

(3) 作为体育老师, 也应该在进行体育课教授的时候向学生传达一些跑步时需要注意的基本常识和应急措施, 切实保障学生们的安全。

2.2、做好大课间跑步活动的应变措施

跑步活动作为一种运动性极强的活动, 在人口十分密集的学校操场上进行, 非常容易发生互相撞击事件, 威胁了学生们的人身安全, 因此, 学校在安排学生进行大课间跑步活动的时候, 一定要制定好必要的应急措施, 切实保障好学生们的安全。本文根据相关调查分析, 将跑步规定和应急措施总结为以下几点:

(1) 首先, 在进行大课间跑步的时候, 学生们要尽量保证队伍的整齐有序, 每个人之间要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 采用均匀的速度进行, 在跑步的过程中队伍也要保持肃静, 不能争吵喧哗, 互相打闹, 保证跑步纪律。

(2) 其次, 在跑步之前, 老师要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教育 , 使学生们能够了解到认真跑步才能对身体的健康发展有帮助, 三心二意会严重影响跑步效果, 事倍功半。

(3) 在学生们进行大课间跑步活动的时候 , 教师还应该安排相关的值日生进行跑步现场的监督工作, 对于在跑步中打闹、喧哗的学生进行制止, 同时还能监督操场的卫生, 保证跑步活动的有序进行。学校还应该在每周做一次跑步活动的总结, 评选出表现好的班级和年级进行表扬, 对那些表现不好的团体进行批评。这样就能激励学生们在日后的跑步活动中更好的表现。

(4) 在跑步的过程中,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进行不同的跑步顺序的安排并进行花样式的跑步方法, 例如,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隧道跑的形式, 可以在班级中选择各自最高的两名同学双手相握举过头顶, 做成火车隧道的样子, 剩下的同学按照一排龙的形式依次穿过隧道, 并伴以“1、2、3、4”的口号形式有序通过, 这不仅能增加跑步活动的趣味性, 也能很好的锻炼学生们的身体协调能力, 是时下比较盛行的跑步活动之一。

3、结语

小学生正处在身体成长的关键阶段, 学校此时在大课间的广播操之后安排适当的跑步活动, 对于增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锻炼他们的体育技能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 跑步活动由于是人口密集型的运动类型, 因此在对其进行活动组织时学校也要切实的做好相应的保障工作, 确保学生们的人身安全。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这也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进一步促进了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行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接班人的行业, 一直以来都肩负着重要的任务, 因此其改革步伐和力度较之其他行业来说也是十分大的。本文主要从小学体育大课间跑步活动的开展角度去进行探索和分析, 并提出若干建议, 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大课间,跑步活动,开展

参考文献

[1]范晓红.阳光体育活动为学生的生命奠基——大课间活动实践研究的思考与探索[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 2008, (05) .

[2]武玉坤, 尹学聪.大课间:推动中小学校改革的有效手段——以工业大道中小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 2007, (05) .

上一篇:小学校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讲话稿下一篇:校园项目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