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2024-10-20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共12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教学用具:

贴图、投影、练习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投影)

1+4+5=2+7+1=10—4—4

8—1—3=6+4+0=8—0—6=

2、说说连加连减的计算题应当怎样计算。

口算(投影)

4+5=9—2=

3+7=10—4=

7—4=3+5=

8—1=7+3=

观察有什么特点。

二、学新知

利用特点把每组中的两道题合并成一道题。

板书:组合题目

4+5—2=3+7—4=7—4+5=8—1+3=

这些题有什么特点?板书:(加减混合运算)

猜猜这些题应当怎样计算,同学们互相说一说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游戏

三、练习

1、口算说出计算过程

7—6+52+6—45+4—75—4+7

2、填空;把横行竖行三个数加起来填在括号里

163

422

315

()

()

()()()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篇2

出示“冰天雪地”主题图让学生说说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后,并根据信息提出两个数学问题。

1.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师:请你们先思考这两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列式在课堂练习本上。

(学生自主探索,列式解答。)

师:都解答完了吗?

生:解答完了。

师:请同桌两人互相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列式的。

(同桌互相交流)

师:现在请两个学生到板书列式,其他同学看看与你想的一样吗?

生1:第一题板:72-44=28(人)28+85=113(人)

答:现在有113人在滑冰。

生2:第二题板:987÷3×6

答:6天预计接待1974人。

师:第一题中,请你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呢?

生1:因为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离开44人,所有就用72-44求得剩下的人数是28人。然后再加上又有85人到来,就求得现在有113人在滑冰。

师:说得真好,你能不能把这两个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呢?

生1:可以72-44+85=113(人)

师:同学们,你们看,他列的综合算式对吗?在这个综合算式中,应该先计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师:对,现在再看第2题,这样列式是先算什么呢?

生2:987除以3就是先算出一天接待多少人?再乘6,就可以算出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了。

师:说得很好,那这道题还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吗?

生:这道题还可先求6天里面有几个3天,然后再算987乘2就可求出6天预计接待1974人。

师:同学们再看这几个综合算式:72-44+85, 987÷3×6, 6÷2×987,它们的计算顺序是怎样的呢?

生:从左往右算。

师: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

以上片断是我在2011年春学期开学第一课中的课堂实录。2011年2月21日是特殊的一天,因为作为2011年春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南宁市教科所各科的专家教师,到我校检查开学第一天及开学第一课的情况。更为荣幸的是听我上开学第一课的是南宁市小学数学专业的翘楚,特级教师展秀婷副所长。我上的是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中的第一课时《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本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发现并总结出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但是因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一直都是小学数学阶段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又加上我班的大部分学生对解决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叙述解题思路,正确列算式有难度。所以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我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学生叙述“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这样列式”上面,反而对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总结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只通过例题计算一带而过。

下课后,我反思这样处理好像不妥,直到评课时,我对展副所长说出自己的困惑,在实际教学中觉得这个知识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就多讲讲,那个知识点要补补又多讲讲,反而没有突出教学重点,怎么样处理这样的矛盾呢?展副所长说:“上课如果没有突出重点,把知识点当眉毛胡子一把抓,就是捡了芝麻丢西瓜,得不偿失,这时候就应当有“壮士断指”的勇气,确定好教学重点,就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展副所长一句“壮士断指”,让我醍醐灌顶猛然醒悟。“壮士断指”原意为当一个人被毒蛇咬到手指的时候,把手指切掉,以免毒扩散全身,否则将危及整个手臂甚至危及整个生命。比喻做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姑息。在以后数学课上我就应该用“壮士断指”精神,围绕教学重点进行教学,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再进一步想,课改有许多新理念,在一节课也不能处处只求形式个个都是亮点来体现课改的新理念,这时候也要有“壮士断指”的精神,根据本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最有效的方式来进行。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篇3

1.数一数,写一写,比一比。

2.

(1)一共有( )只动物,的右边有( )只。

(2)从左数, 排第( ),排第( )和第( )。

(3)从右数,在第8只动物下面画个△;把右边的3只动物圈在一起。

3.

4.

比少( )个,比( )( )个。

5.我今年( )岁,3年前我( )岁,2年后我( )岁。

6.我们班有( )个小组,从前往后数我坐第( )位。

二、细心算一算(12+8+8=28分)

1.看谁都算对。

2+4= 5Ha2= 5+2= 7Ha2Ha4=

3Ha3= 4+5= 10Ha6= 2+3+5=

5+3= 7Ha0= 0+8Ha3= 9Ha6+6=

2.

3.龟兔赛跑。

三、开心玩一玩(9+8+6+4=27分)

1.分水果。

2.小马过河。(按得数从大到小连上线。)

3.捉迷藏。(桃子后面藏着什么数?)

4.按要求画珠子。

(1)一共有7颗。

(2)再画7颗,一共有……

四、专心解一解(8+4+4+6=22分)

1.看图列式计算。

(1)

(2)

2.说一说图的意思,再解答。

飞走了( )只。 又飞来了( )只

3.

(1)原来有萝卜多少个?

(2)再拔掉3个萝卜,还剩多少个?

4.

(1)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篇4

能运用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计算下面各题.

二、探究新知.

新课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内容——分数加、减混

合运算.

(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一)教学例1(没有括号的算式计算方法)【演示课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师提问:回忆一下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遇到有括号的,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师谈话:请同学们打开书136页读一下第一段的文字.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为了简便,几个分数可以一次通分,然后按照运算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1.出示例1:计算

2.观察算式:这是一个加减混合运算的等式;

三个分数是异分母的分数,计算时应当从左往右计算;

分母不同,计算时应先通分.

3.学生独立解答.

第一种算法:第二种算法:

思考: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种简便?

教师强调:三个分数是异分母分数,先一次通分比较简便.

4.总结没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5.反馈练习:

(二)教学例2(有括号的算式的计算方法)【继续演示课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出示例2计算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算式与例1有什么不同?(有了小括号)

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学生独立解答.

思考:这道题为什么分步通分计算比较好?

3.总结有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4.反馈练习.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四、随堂练习.

1.填空.【继续演示课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____________相同.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______________;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____________,后算______________.

2.计算.

3.计算.

五、布置作业.

1.从里减去,所得的差与相加,和是多少?

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案+反思 篇5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的内容。教具、学具准备:图片、课件。

三、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铺垫导入

师:同学们,小明和同学约好一起去动物园玩,但是公交车堵在石坝路口的前一站,你们可以帮他帮帮他吗呢?

师:看,同学们如果能快速地算出下列问题,公交车马上就可以到达石坝路口站。

1+2+3 = 3+2+2 =

4-1-2 = 5-2-1 =

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学习先加后减 出示公交车上下客图。

师:同学们真厉害,帮小明解决了问题,看,公交车来了。(分别出示公交车上客和下客两幅图,然后把两幅图合在一起)

师:你能根据提示用一句话把这两幅图的变化情况说一说吗?(分别请几个学生根据提示语看图说话,然后学生一齐说)师:谁能看图列出一个算式? 师板书算式:5+2-3,并读算式。生齐读算式。

师:同学们观察这道算式与前几节课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师:那你能不能像连加、连减一样给这种题起一个名字。

师: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板书:加减混合)生齐读课题。提出学习目标:

(1)、要学会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2)、能正确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师:谁能再说一说这两幅图的变化情况,对照图画来说一说5+2-3所表示的意义。

指名学生说,再多请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说一说。

师:那么5+2-3该怎么计算呢?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式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讨论。生汇报:先算4+3=7,再算7-2=5。

师:同学们讨论的结果都是先算4+3=7,再算7-2=5。需要强调一点,做题时一定要记住第二步是几减2。

(2)学习先减后加

师:小明他们到达动物园后,最先看到了美丽的白天鹅。在美丽的湖面上有4只白天鹅正在游玩,快看,湖面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PPT出示飞走了2只天鹅)

师:再看,湖面上又发生了什么变化?(PPT出示又飞来了3只天鹅)

师:你能用一句话把湖面上的两次变化情况说一说吗?可以提个什么数学问题?

生讨论后汇报。(看图说话练习)湖面上还剩几只天鹅?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生汇报,师板书:4-2+3 师:这个算式按什么顺序计算?生:从左到右 板书:从左到右

小结:计算以上两个算式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和连加、连减算式的计算顺序一样。第一步计算的得数要记在脑中,作为第二步计算的被减数。

3、设置情境,巩固练习

情境一:

师:看,小明他们来到了熊猫馆,看到了打熊猫。饲养员正在给熊猫喂食,从笼子里出来了2只熊猫,接着又出来了2只。过来一会,熊猫们吃饱了,回去了3只。问现在还剩多少只?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不告诉别人,自己把算式写在本子上。情境二:

师:小明他们看完熊猫,来到猴山看猴子。快看,有只调皮的猴子看到小明他们,过来讨东西吃了。小明给了猴子一个桃,小明看到猴子喜欢吃,又给了猴子2颗桃。这时候,饲养员看到了,怕猴子吃3个桃会撑爆肚皮,拿走了一个桃。问猴子吃了几个桃?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情景三:

师:同学们想知道,小明他们最后看到了什么动物吗?(想)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谜底吧!

(猜谜底游戏:每张数字卡片后都有一道加减混合题,算对了后就可以把卡片揭开,看到小明最后到达的地方)

练一练:完成教科书第67页“做一做”。

4、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顺序是怎样的?

反思:

本节课是一年级数学上册中的内容,是在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和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根据题意列简单的加减混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我设计了贴近孩子生活实际的在去动物园的路上公车上下客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他们“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在巩固练习中,我设计以参观动物园的进程中遇到的各种动物为背景,抽象“先加后减”“先减后加”等数学问题来让学生解决,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对他们进行要爱护小动物的情感熏陶。最后以“猜谜底”的游戏,使孩子们在“玩”中进一步理解,掌握新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自主找出数学信息,动手摆动物卡片,水果卡片等,提出数学问题并列示解决问。使学生在看、想、说中得到能力的锻炼,注重对学生看图说话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以让他们加深理解加减混合算式的意义。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篇6

一、说教学内容。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

二、说教材。

[教材简析]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方法,会列分步式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以小朋友购买食品为素材,在现实情境中分别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要达到以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懂得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4、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结合教材的编写和本节课的特点我认为

[教学重点] 学生经过探究学习懂得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及递等式书写格式。:

教具准备:课本第31页习题图。

三、说教法、学法。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我利用情境、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学生是学习是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总结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让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习为立足点。将设计以下的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购物情境,自主解决问题

情境是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首先出示P31主题图)同学们,你们到万福隆买过食品吗?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来逛逛万福隆,柜台里的食品可真不少!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柜台里有哪些食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 请看价格表。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购物经验,让学生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口答。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首先呈现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探讨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这段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

为了掌握运算顺序,把混合运算的学习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激起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发现方法、总结规律。分为五个步骤:

1.出示:小东“买3个面包和1盒饼干,你们能帮我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吗? ”绝大部分学生可能会进行分步列式,也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的情况。此时先让分步列式的同学汇报,先算3个面包多少钱?出示算式 3×3=9(元)再算一共多少钱? 9+4=13(元)

2、看图解决问题

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先要算出什么? 你们能不能把刚才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呢?给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的时间和空间,允许讨论和交流,然后板书:3×3+43、列综合算式:我手指3×3+4像这样的算式,它是由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的一道两步算式,我们叫它综合算式。这个综合算式里,在计算时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这个得数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综合算式的意义。我再次总结指出: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向学生介绍递等式表示方式。接着让学生用递等式巩固练习。

4、方法多样:如果我们把综合算式列成这样:4+3×3,可以吗?

让学生明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就是把一盒饼干和3个面包的总价合起来,所以符合题意,是可以的。

在这个综合算式里,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为什么也要先算3×3?

让学生自己仿照上面的书写格式进行脱式计算,教师巡视,帮助困难生,捕捉错误资源。

5、展评作业: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道综合算式的计算,让学生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里,无论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通常叫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进行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数学课是抽象的,有时甚至是乏味的,尤其是计算课。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本环节设计中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学生参与的时间就多,学生发表的观点就多,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满足。】

(三)、探讨合有乘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1.首先谈话:同学们真爱动脑筋,帮助小东解决了问题,小东谢谢你们。(同时出示:小晴说:我也想请你们帮忙,我买4袋巧克力,付了50元,谁能帮我计算出“应找回多少元”呢?)

让学生讨论准备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再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你们是怎样列出综合算式的?为什么?

对比方法:此题与前面的综合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计算?现在你能用脱式进行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捕捉错误资源。

可能出现的脱式计算有:

①50-8×4 ②50-8×

4= 50-32 =42×4

=18(元)=168(元)

根据学生的计算情况,相应进行讨论评价。

3.小结: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混合运算中,我们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

二、三两个教学环节中,把书中“想想做做”的第2题与学生脱式计算的错误资源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对错误资源的交流、比较、反思中,对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达成共识。这种经历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学生对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的理解也

更加深刻了。】

4、归纳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请同学们观察第(1)(2)两道综合算式,想一想,它们在计算顺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白:第一个综合算式含有乘法和加法,乘法在算式的前面;第二个综合算式含有乘法和减法,乘法在算式的后面。不管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当算式中只有乘法和加、减法时,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设计意图:由于解答这个问题的综合算式是乘法在后,但要先算乘法,与学生已掌握的从左往右运算的习惯不相同,所以教学的重点放在结合题意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四)、应用巩固,提高能力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与生活,用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四个层次的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在课本上写出计算的过程。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最后交流计算结果,并指名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交流时,要说出各题错在哪里。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每一组算式有什么不同,应先算哪一步,然后独立计算。

再次比较:每组中两题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想一想,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4、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5题。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所学,在交流反思中,意识到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数学内容的延续性,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欲望。)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2、能看图列出加、减混合算式。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5、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

记住第一次的运算结果。教、学具准备 例题图、小棒。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4+3+2=

4-2-1=

2、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二、教学加减混合计算。

1、教学天鹅例题1。教师在黑板上贴4只天鹅。问:原先有几只条天鹅? 演示:飞来3只天鹅。

问: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列式?(4十3)演示:又飞走2只天鹅。

问:飞走几只天鹅?怎样列式来表示飞走的2只? 学生回答后老师在“4十3”的后面写“—2”。

师:这个算式们以前学的连加、连减有哪些不同呢?

师:这个算式里有加法也有减法,是加和减混合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式题(板书:加减混合)这样的算式读做:4加3再减2。(学生齐读算式一遍。)

师:加减混合式题怎样计算呢?你知道吗?(这道题是加在前面,减在后面,就先算4加3得7,然后再算7减2得5。)学生齐读算式,请学生把这道题计算过程说一说。

2、教学天鹅例题2。

演示:先有4只天鹅,把其中2只移开,演示飞走。问:有4只天鹅,飞走2只,还剩下几只?怎样列式?

板书:“4-2”。

演示:在黑板上又贴3只天鹅。

师:又飞来3只,现在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把刚才的算式接下去写完整? 学生答后老师在“4—2”的后面接着写“十3”。

师:这道算式也是有加法,有减法,也是加减混合式题,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学生在书的方框里填数,指定学生说计算过程。

3、小结:刚才计算两题都是加减混合式题,第l题是加法在前还是减法在前?先算什么?第2题是加法在前还是减法在前面?先算什么? 师概括:计算加减混合式题,加法在前面就先算加法,如果是减法在前面就先算减法。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67页“做一做”题。指定学生说图意。指名列算式。问: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接着学生计算,填方框里的数。做完后订正。(2)做练习十五第1题。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题意,边讲边填,集体订正。学生说计算过程。

四、课堂练习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篇8

教学内容:教材第85页的内容

教学三维目标:

1.会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计算,进一步熟练表内乘、除法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桃子、若干面小红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南方有一座美丽小岛叫快乐岛,那儿的小动物们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你们想登上这个小岛一起参加吗?让我们起航吧!

只要同桌合作完成一组口算题,快乐岛的大门就为你们打开,你们就能上岛参加游园会了。

2、复习。

同桌两人,一人读题,一人口算,再交换练习。

祝贺你们获得了参加游园会的入场券,请小松鼠为我们带路,快点儿吧!

二、新课

1、水果店的水果真多呀!你们听,猴老板正在喊:今天是数学游园会,只要能做出我出的题目,就能免费品尝又大又甜的仙桃呀!快来试试吧!

2×3×4

同学们,我们来试试,好吗?

(1)指导读算式。提问:谁会读这个算式?

(2)尝试计算。

这个算式该怎样算呢?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同时板书,最后引导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你们算得很好!可我还有个题目,你们会吗?

36÷4×3

指名试读,如果有错误,及时纠正。

你们想到怎样算了吗?同桌讨论。

让学生试着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教学“试一试”。

同学们,你们真爱动脑筋。看看又有谁来了。小熊要来考考你们了。

48÷6÷2=8×3÷6=

指名读题,并写在书上。

3、小结。

小动物给我们出了四道题,每道题都是几步运算,是什么运算?板书: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这种两步计算题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独立完成,指名讲讲每组三道题比较后发现了什么?

2、游戏:夺红旗-“想想做做”第3题。

男同学做左边的5题,女同学做右边的5题,比一比看谁能夺得红旗。交换题目,再比一次。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愉快的参加了快乐岛的数学游园会,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你们太棒了。谁来讲讲今天我们在游玩的过程中学习了什么?你又知道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想想做做第2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篇9

2、爸爸给我买了6本书,妈妈又给我买了2本书,邻居又送给我7本书,现在一共有几本书?

3、食堂有3张饭桌,第一张和第二张各坐了6人,第三张坐了7人,一共坐了多少人?

4、草地上有6只小白兔吃草,来了2只小兔子,有来了8只小兔子,问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5、小明家里本来有2个桃子,妈妈又买来5个桃子,别人有送来9个桃子,小明家里现在一共有几个桃子?

6、幼儿园本来有5盆花,妈妈又送来了6盆花,小朋友带来了8盆花,问班里现在一共有几盆花?

7、一本故事书共20页,小刚第一天看了7页,第二天看了8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8、学校买来2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了8张,写标语用了5张,还剩多少张?

9、公交车上有19个人,到第一站下车6个人,到第二站下车5人,现在公交车上有几人?10、11、12、13、14、15、商店有7支铅笔,上午运回了8支,下午卖出了6支。商店有多少支铅笔?

公交车上有9人,到第一站上车

5人,下车7人,现在公交车上有几人?

公交车上有14人,在A站下车5

人,上车9人,现在公交车上有几人?

图书角原有科技书13本,有买来

2本,借出7本,还剩多少本?

停车场有9辆车,开来了5辆,又开走了9辆,停车场里现在有几辆?

树上有18只鸟,飞走了9只,又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并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

2.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从故事情景中抽象出数学算式的过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以及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明确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森林里的咪咪快餐店开张了,我们一起去参观参观,你们说好吗?

生:好。

二、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能根据你所看到的,编一个故事吗?请大家编好后,先在你的四人小组内说一说。待会儿,全班比一比,看谁的故事讲得最精彩。

1.生小组内讲故事,探讨交流。

2.全班反馈故事。

师:同学们,故事都编好了吗?谁愿意第一个告诉大家你编的故事?

生1:小猫咪咪一家在森林里开了一个快餐店面包房。原来店里面已经烤好了5个面包,可是猫妈妈怕不够卖.就又烤了6个面包。过了一会儿,小猪和小熊来买面包。

小猪买走了8个面包,小熊把剩下的面包也全买走了。

(多让几个孩子讲,全班交流)

三、探究与体验

师:同学们,XX同学编的故事好听吗?那么,你们能从这个故事中,发现数学问犀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

1.学生小组内交流发现的数学问题。

2.全班交流、反馈。

师:同学们,谁能说说你发现的数学问题?

生1:我发现的问题是:猫妈妈一共烤了几个面包?

师:谁能用一个算式来回答XX同学的问题?

生2:5+6=11。(生说的同时,师板书)

师:你能说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吗?

生2:5表示猫妈妈原来已经烤好的面包,6表示后来又烤了6个面包。所以5+6=11,就表示猫妈妈一共烤了几个面包。

师:XX同学说得棒极了!大家还能提其它问题吗?

生3:小猪买了面包后,还剩下几个?

师:这个问题也很值得探究,同学们能不能也用算式来解答呢?

生4:我的算式是5+6=11,11—8=3。(生说的同时,师板书)

师:你能说说这两个算式的意思吗?

生4:5+6=11,表示一共有11个面包,1l—8=3表示卖给小猪8个面包,最后还藕下3个面包。

师:说的真好。那么,这个问题还能用其它算式表示吗?

生5:我列的算式是5+6—8=3。(生说的同时,师板书)

师:这是一种新的算式,我们称它为加减混合算式.同学们,像XX同学这样,一呻算式里既有加号又有减号,就表示加减混合。那么,XX同学,你能告诉大家这道题谰怎样算呢?

生5:先算5+6=11,把11先写在5和6的中间,再算11—8=3。(生说的同时师板书,也可请几位月学说说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XX同学教会了我们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方法。那么,老师发现大家的力法都很不错。这些方法在使用时,同学们可以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方法进行计算。

师:谁还08再从故事中,提一些数学问题呢?

生6:小熊买走了几个面包?

生7:最后面包房里还剩几个面包?

(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对所提问题用相应的算式进行解答。)

四、实践与应用

1.练一练第1题。

(1)让学生弄清图意,再列式计算并填空。

(2)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后集体反馈。

2.练一练第2题。

(1)让学生弄清图意,再列式计算并填空。

(2)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后集体反馈。

3.练一练第3题。

(让学生以小组比赛的方式进行)

4.练一练第4题。

(1)让学生提问题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2)先在小组内交流,后集体反馈。

五、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在今天的课上你有什么收获吗?谁能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数学知识?

六、作业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篇11

教学内容:10以内加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较熟练地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3.通过情境展示,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4.让学生在亲自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初步理解加、减法含义的基础上,较熟练地运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

纸制小红旗、红苹果,红心,每个同桌一套实物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首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复习一下10以内的加减法。

(1)要求:读算式,说得数。

出示:4+5 8-6 9-3 2+6 3+4 10-2 8-4 5+5 7-2 1+5

(2)下面请大家看算式,想得数,拍手表示。

2.教师导语:你们对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得很好,那么,大家用我们学会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本领怎么样呢?这节课咱们就赛一赛。

二、新授

教师板书课题“10以内的加减”。(1).出示多媒体课件

1.观察多媒体图片,写出相关算式。

2.写一写。1 4 9 7 3 8 5 2 6 10,在圆圈里填上大于5的数和小于5的数。

3.把相等的算式连一连。

4.在○填上“>”“<”或“=” 5.填数

6.测测你的口算能力。+ 6=1 9 -1= 8 5 +3= 8 6- 4 = 2 6+3= 9 10-5= 5 2 + 8=10 10-9= 1 5 + 2=7 7-1= 6 10+0= 10 8- 0 = 8 10-3= 7 1 + 9= 10 10-0=10 2 + 6= 8 7.夺红旗

8.巧填苹果数。

三、本课小结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篇12

6、7的加减法练习课》

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理解图意,写出相关的算式,并能够熟练地口算6、7的加减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数一数、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中理解算理,学会应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目标分析】学生通过一些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法和减法算式的含义,熟练计算得数是6和7的加法以及6和7以内的减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理解图意,写出相关的算式,并能够熟练地口算6、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学会应用。

三、教学准备

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1.看图列加减算式。

2.听写口算。

4+3=

2+5=

3+3=

7-6=

6-3=

1+5=

7-3=

6-4=

+6=

7-0=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看图列式,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幅图,提出问题列出“一图四式。”在让学生说出得数的同时,说一说自己的算法,不仅可以体会算法多样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基础练习

1.同桌合作,哪两张点子图合起来是6?并说一说算式。

预设:2+4=6,4+2=6;3+3=6;1+5=6,5+1=6。

2.独立完成,哪两张点子图合起来是7?并写出算式。

预设:1+6=7,6+1=7;2+5=7,5+2=7;3+4=7,4+3=7。

3.做找朋友游戏。

把算式、得数分别发给学生,拿算式的学生去找拿得数学生,或者拿得数的学生去找拿算式的学生,并要说:我的朋友在哪里?相应的学生要说:你的朋友在这里。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同类的题目,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达到了复习6、7的加减法的目的。

(三)活学活用

1.完成教材第6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内容,由组长进行判断。

(2)出示转盘,让学生说得数。

2.独立完成45页第11题。

学生之间进行判断。

3.合作完成44页第9题。

抽卡片说减法算式。比如,两位学生分别抽出2和7,说出减法算式7-2=5。

4.完成45页第10题。

计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巩固6、7的分解、组成,并优化算法,为学生进行6和7的口算练习做准备。通过计算比赛,让学生熟练掌握1~7的加减法计算。

(四)挑战自我

完成教材45页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组内进行展示。

2.在全班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得出规律,加深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细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为后面学习6和7的解决问题做准备。

(五)归纳梳理

上一篇:办公室2014年工作规划下一篇:高校大学生消防知识宣传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