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

2024-10-03

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精选15篇)

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 篇1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说明事物的时候,要把事物的特征说明清楚除了要抓住特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外,还要怎么做?(明确: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本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如何运用合理的顺序来说明事物。

二、揭示课题,展示目标

1、理解说明的三种顺序。

2、能运用恰当的说明顺序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三、学习指导,师生互动,精讲点拨

精讲: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自学指导

1、看课文《故宫博物院》,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课文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

--学生自学范例,在文中作适当勾画;

小组交流、讨论范例,补充发言:

故宫的建筑顺序是由南到北,作者正是沿着中轴线,由南到北前行,以*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武殿、武英殿。然后继续向北,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

作者将线路上的建筑物分成几个部分,辅以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方位词,使人对路线、方位、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让我们对世界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的风采有了整体的认识了解。

2、试总结用逻辑顺序来说明事物的方法技巧。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总结方法和技巧。

教师点拨精讲:

(1)说明顺序的安排,取决于说明对象的特点。

(2)说明具体的实物一般以空间顺序、按实物的空间位置或构成部分,按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东西南北等次序来说明。

(3)介绍事物各个阶段的特点或制作过程,往往采用时间顺序;介绍抽象事理或事物,多采用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因到结果,从概述到具体地揭示事物的特征。

3、写作训练:

请用一段简洁的文字,学习运用逻辑顺序来写一篇介绍“我们的校园”的说明文,5分钟后小组间相互阅读文段,互评互改。

--学生写作,小组交流、互评,教师巡视指导,找出有代表性的文段作全班阅读,让学生评议,修改,自我归纳方法。

--学生自我修改文段。

四、当堂训练:

请同学们以“我们的学校”为题,按空间顺序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用一定的方位词把校园的整体布局介绍清楚。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写作收获

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 篇2

我们如何设计线路才能做到顺序控制呢?

顺序控制的方式:由于电路由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 为了达到顺序控制, 我们可以在主电路中想办法, 也可以在控制电路中想办法;如果顺序控制的先后有一定的时间要求, 我们还可以用时间继电器来完成设计。这样顺序控制可以采用1、主电路联锁;2、控制电路联锁;3.、用时间继电器完成先后控制三种方式。

一、主电路联锁的顺序控制电路:

在主电路中将先运行电机的电源开关接在后运行电机的电源开关之前, 也就是说将后运行电机的开关进线接在先运行电机开关的出线端, 如图T—1或T—2所示。

在T—1线路中, 合上QS

启动:按下启动按钮SB1、KM通电动作并自锁, 电机M1先启动运行, 电机M2的开关X才有电源, 插入X, 电机M2才能启动运行。M7120型平面磨床的砂轮电机和冷却泵电机就采用这种顺序控制线路。

停止:按下SB2、.大家同时停止

在T—2线路中:合上QS

启动:按下SB1、KM1通电并自锁、M1启动运行;再按下SB2、KM2通电并自锁、M2后启动运行。

停止:按下SB3.、大家同时停止

若先按下启动SB2、KM2通电并自锁, 但主电路电源 (KM1主触头) 不通, M1、M2都不能运行;再按下SB1、KM1通电并自锁, M1、.M2同时启动运行。也就是说即使操作有误, 也不会使M2先运行M1后运行。

从T—1、T—2线路可以看出:主电路联锁时, M1的电源是上级, M2的电源是下级, 上级制约下级, 而控制电路是同级 (互相不制约) 。

二、控制电路联锁的顺序控制:

我们可以把电机M1、M2的主电路设计为同一电源下的两个主电路并联 (无制约关系) , (注明;以后的主电路图不变, 只改变控制电路图。) 将控制电路设计成有一定层次, 如图T—3所示。

方法是:将后运行电机M2 (也是接触器KM2) 的启动按钮S B 2的进线接在先运行电机M 1 (也是接触器K M 1) 的启动按钮SB1的出线端 (5号) , 这样从结构上有一定的层次关系, 从作用上看:合上QS, 只有按下SB1 (KM1先通电, M1先运行) 、SB2才有电源, 再按下SB2、KM2通电、M2才运行, 也就做到了M1先启动、M2后启动。若操作有误, 先按下SB2、KM2不能通电 (4、5断开) 、M2也就不能先启动运行, 从而保证了M1先于M2启动运行。

从T—3线路可以得出结论:主电路设计成同级, 控制电路可以设计成有明显的上下级关系就能完成顺序控制。图中SB3是总停按钮。

除次之外, 我们还有什么办法也能完成顺序控制呢?大家知道, 当KM1通电后动作, 它的两个辅助常开触头也闭合, 那么用一对辅助常开触头再来控制KM2线圈电路, 如图T—4所示。

在该图中, 接触器KM1、KM2控制电路粗看是同一级的, 但细看时, KM2支路串入KM1的一对辅助常开触头, 所以只有KM1通电后, 该触头才能闭合, KM2支路才可能通电, M2才可能启动运行 (运行时要按下SB3) 。我们把这种控制电路看起来是同级, 实际还是有上下级的关系叫控制电路隐形上下级。

从T—4线路可以得出控制电路联锁的第二方法是:将先启动接触器 (如KM1) 的一对辅助常开触头串入在后启动接触器 (如KM2) 线圈电路中, 从而KM1、KM2是隐形上下级关系。 (图中SB2是总停按钮, SB4是电机M2的单停按钮。) X62W万能铣床的主轴电机和进给电机就是采用这种顺序控制线路。

其实在实际应用中, 不但对多台电机的启动顺序有要求, 而且对电机的停止顺序也是有一定的要求, 我们从最简单要求分析起:

(一) 顺序启动、同时停止:

在T—1、T—2、T—3控制电路中, 干线串入的停止按钮就是同停按钮。在T—4控制电路中, 去掉SB4后, SB2就是总停止按钮。

(二) 顺序启动、单停 (停止时互不影响) :

在T—1、T—2中无法做到互不影响。在T—3中KM1的停止必然影响KM2的运行, 我们可以这样想:KM2启动时必须受KM1的制约, 但启动后自锁运行能否甩掉KM1的影响, KM2线圈自己给自己供电, 不再依靠KM1, 也就是说KM2自锁触头不要接在5、6端子上, 而是接在3、6之间, 也可以按如图T—5所示接线。

我们给KM1线圈支路串入停止按钮SB2、给KM2线圈支路串入停止按钮SB4, SB2只能停止KM1、SB4只能停止KM2, 互不影响。

在T—4中, 同理将KM2的自锁范围扩大, 接在6、8之间, 如图T—6所示。

SB2、SB4各负责自己的接触器KM1、KM2断电, 互不干扰。

(三) 顺序启动、顺序停止: (即先启动的先停止, 后启动的后停止)

在T—5基础上, KM1先停止、KM2后停止, 也就是说KM1不停止按下SB4, KM2就不能断电, 那么我们给SB4并联KM1的一对常开触头, 使得KM2线圈电路通过两路触头供电, KM1不断电、KM1常开触头闭合, 即使先按下SB4也不会使KM2断电、M2不会先停止, 只有当KM1先断电 (M1先停止) , KM1常开触头断开, 再按下SB4, KM2才能失电, M2才能停止 (M2后停止) , 如图T—7所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总结出顺序停止的方法是:将先停止的接触器 (如KM1) 常开触头并在后停止接触器 (如KM2) 的停止按钮 (如SB4) 上, 只有先按下SB2让KM1失电, 再按下SB4、KM2才能失电。否则操作失误, 先按下SB4、KM2不会断电, M2不会先停止, 从而保证了只能是M1先停M2后停。

在T—6中也可以采用相同做法得到顺启顺停, 但由于KM1的辅助常开触头只有两对, 一对做自锁、一对做顺序启动了, 没有触头能做顺序停止了, 所以在T—6中顺启顺停是无法完成的。

(四) 顺序启动、逆序停止: (先启动的后停止, 后启动的先停止)

做法与3相同:将先停止的接触器的常开触头并在后停止接触器的停止按钮上就可以了。在T—3的基础上绘制顺启逆停控制电路如图T—8

在T—4的基础上绘制顺启逆停控制电路如图T—9

三、用时间继电器来完成顺序控制:

当M1启动运行一段时间后, M2才能启动运行, 这时我们考虑用时间继电器来完成顺序控制。 (这种方法更为简单, 在次不再详讲)

只要我们掌握了三种顺序启动方法、四种停止方法, 以后在工作和学习中碰到这一类问题, 都会轻松地解决。

参考文献: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工类专业通用教材:<<电力拖动控制线路>>顺序控制线路, (第一二三四版)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 责任编辑, 张秉淑, 李敬梅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说明文逻辑顺序教学探究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说明文

逻辑顺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77-01

说明文是一种客观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文体,极具条理性,常采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说明顺序,在这几种说明顺序的教学中,逻辑顺序是难点,因为其具有抽象性,学生对此难以把握。在教学时,教师不妨从中心句切入,促使学生对逻辑顺序有明确认知,发展逻辑思维。《苏州园林》(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脉络清晰,总体上采用逻辑顺序,在具体说明展示时还采用空间顺序,下面笔者以这篇文章的教学为例,论述如何借助中心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一、明确中心句的统帅地位

为了进行有条理的表达,说明文往往会设置中心句。中心句是一个段落的灵魂,起到总领、总结的作用。教师应让学生明确中心句的统帅地位,这样分析文章结构就有了清晰的方向。

在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后,笔者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中心句来理清文章脉络:“苏州园林究竟有什么特点,恐怕亲自参观过的人也未必能够说清楚。叶圣陶老先生为什么就能够这样清楚明白地展示出来呢?我认为是抓住了中心句。中心句就是一个段落的总结与概括。我们不妨来找一找各段的中心句。”在笔者的提示下,学生找到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的中心句。在学生找到这几段的中心句后,笔者引导学生分析中心句的分布特点以及在段落中的作用,学生提出中心句一般情况下在句首,与其他句子形成“总—分”结构。笔者提问:“是不是所有的中心句都在句首呢?”学生说有的中心句在段首,有的则在段中,还有的在段尾。笔者继续提问:“那如何判断其是不是中心句呢?”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关键要看是不是对整个段落进行总领、总起、总结。”笔者总结:“是的,这些段落都围绕中心句展开,形成一个较为独立的单元。中心句就是段落的中心,其他句子都应该是分句,对中心句形成支持。”

中心句能让学生迅速把握文章或段落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认识中心句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训练,找到中心句是分析文章写作思路的基础环节。

二、厘清中心句与分句的关系

一个段落一般来说只有一个中心句,其他句子都是分句。中心句和分句的关系是包含关系,中心句是总说,分句是分说。分句只能围绕中心句展开介绍说明,不能跳出中心句的表达范畴。让学生厘清中心句和分句的逻辑关系,对认识说明顺序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是把握文章写作脉络的关键环节。

在学生找到各段中心句,并对中心句的地位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对学生展开引导:“分句是不是可以随意展开,甚至是可有可无呢?”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得出结论:“当然不是,分句要对中心句展开细致解读,不能偏离说明主体,更不能随意增减,以免影响表达效果。”笔者以第五段为例,让学生分析该段中心句与分句的对应关系,学生思考回答:“第五段分句与中心句‘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顺序一致,先说园林栽种,后说树木修剪。”笔者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从文中其他段落中找到类似的例子。通过寻找与分析,学生对中心句与分句的关系有了深入的认识。

三、从点到面构建逻辑关系

中心句是一个段落的灵魂,与其他分句一起构成一个单元体。将各个段落的中心句串联起来,便形成串珠般的逻辑结构顺序。教师引导学生从点到面构建逻辑关系,是说明顺序学习的最终效果体现。中心句之间也有主次轻重之分,以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

将《苏州园林》中心句串联可以看出,整篇文章呈总—分结构,先说总体特征,而后逐个介绍,说明顺序非常明晰。教师引导学生将各段中心句串联起来,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学生由此逐渐建立起更鲜活、深刻的认识。在教学中,笔者提问:“如果用关键词对各个段落中心句进行概括,可以形成什么样的链条结构?”学生根据问题的指引,找出各段中心句的关键词,并写出整篇文章的链条结构,即“标本—特点—不对称—假山、池沼—栽种和修剪—花墙与廊子—角落—门和窗—不用彩绘”。至此,整篇课文说明顺序的逻辑特征已经呈现,学生对逻辑顺序也有了较为深刻的认知。

教师引导学生从中心句展开教学突破,这是比较成功的教学尝试。学生从寻找中心句开始,逐渐明白中心句的特点、位置、作用,以及中心句与分句的关系,然后综合全文中心句,判断其逻辑关系,其逻辑顺序概念随之建立。

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 篇4

练整体规划

设计说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三四单元是两个说明文单元,从教材选编来看,编者不断强调弱化文体,而在课程标准中对说明文的要求地一再降低,所以七到九年级的教材中,说明文也仅仅此两个单元,而在文言文选材中也仅有《核舟记》可跟说明文挨上边。尽管内容不多,但不少教师却还是不大爱教说明文,学生也不大喜欢学说明文,觉得它既不像记叙文、文学作品那样形象感人,又不像议论文那样具有一种论证的逻辑力量,似乎枯燥而乏味。

这种对说明文的简单认识,使说明文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再加上老师上课时,对说明文那么一肢解,抽血去肉,剩下“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几块骨头让学生啃,结果学生只能由被动应付变为厌学说明文。

事实上,我认为以初中学生的知识积累和阅历,说明文是他们在学习阶段接触最多,也是最让他们长知识的文体。根据学生思维的形成特点,在初中这个由形象思维转化到抽象思维的关键时刻,说明文更能很好的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表达的准确性。特别是对空间顺序的说明文的学习,更是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初中学生开始脱离父母的庇护,独立去认识社会,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外出,结交朋友,如何用空间顺序来表达他们的见闻,介绍某个景点,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家,学校,描述图画或相片内容,这些能力与初中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说让学生学好说明文体,不仅是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而且它对学生整个思维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说明文中相对简单的空间顺序的说明文能不能尝试着让学生写作呢?我认为是可以的。我们以八年级上册的《故宫博物院》和《核舟记》两篇课文的教学为切入点,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从中领悟作者以空间说明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和思路,学会从人们的观察习惯去灵活安排说明顺序。并结合两篇文章安排“介绍自己的房间”及“介绍一幅漫画或相片”的片断写作。

在完成了以上教学的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写作的辅导和写作训练。以“欢迎你到我家来”和“我爱我的学校”为题进行说明文的写作。这样一个专题的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理解能力和对说明文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这个周期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使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见闻,用

本精品课程设计包括: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学生优秀小作文选编;

资料填写顺序说明 篇5

一、开工报告内容(各分项工程开工)

1、工程开工申请(分项工程开工)

①、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如需要)

2、施工放样报验单

①、断面尺寸草图 ②、高程测量记录表

3、材料报验单

①、标准试验报告 ②、原材料实验报告 ③、配合比报告

4、分项工程施工图

二、各分项工程资料内容(含监理抽检资料)

1、土方路基

①、检验申请批复单

②、土方路基现场检验报告单

a、压实度检测记录表 b、弯沉检测记录表 c、路基、路面检测记录表

③中间交工证书

④土方路基检验评定表

2、软土地基(抛石挤淤、换填)

①、检验申请批复单

②、高程测量记录

③、图片资料

④、隐蔽工程验收单(附图)

3、浆砌排水沟 ①、检验申请批复单

②、浆砌排水沟现场检验报告单 a、试验资料(砂浆抗压试验报告)b、高程测量记录表

③、中间交工证书

④、浆砌排水沟检验评定表

4、挡土墙

①、检验申请批复单(基坑)

②、基坑检验报告单

a、地基承载力实验报告 b、高程测量记录 c、图片资料 d、隐蔽工程验收单

③、检验申请批复单(基础)

④浆砌基础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

a、高程测量记录表(超深后)

b、高程测量记录表(基础顶面)c、试验资料(砂浆抗压试验报告)

⑤、检验申请批复单(墙身)

⑥、砌体墩台、身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

a、高层检测记录表(顶面)b、试验资料(砂浆抗压试验报告)

⑦、检验申请批复单(台背回填)

压实度检验表

⑧、检验申请批复单(砌体挡土墙)

浆砌砌体挡土墙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 ⑨、中间交工证书 ⑩、挡墙检验评定表 ⑾、台背回填检验评定表

5、涵洞(盖板涵)

①、检验申请批复单(基坑)

②、基坑现场检验报告单

a、地基承载力实验报告 b、高程测量记录表 c、图片资料 d、隐蔽工程验收单

③、检验申请批复单(基础)

④、浆砌基础现场检验报告单 a、高程测量检验表(基础顶面)b、试验资料(砂浆抗压试验报告)c、基础检验评定表

⑤、检验申请批复单(墙身)

a、高程测量检验表(顶面)b、试验资料(砂浆抗压试验报告)c、墩台、身检验评定表

⑥、检验申请批复单(盖板制作)

a、钢筋加工及安装现场检验报告单 b、模板检验表 c、盖板制作检验表

d、试验资料(砼抗压强度实验报告)e、盖板制作检验评定表

⑦检验申请批复单(台背回填)

a、结构物回填现场检验报告单 b、压实度检验表 c、台背回填检验评定表

⑧、检验申请批复单(涵洞总体)⑨、涵洞总体现场检验报告单

a、高程测量记录

b、涵洞总体质量检验评定表

⑩、中间交工证书、6、涵洞(圆管涵)

①、检验申请批复单(基坑)

②、基坑现场检验报告单

a、地基承载力实验报告 b、高程测量记录表 c、图片资料 d、隐蔽工程验收单

③、检验申请批复单(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a、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现场检验报告单 b、高程测量记录表 c、试验资料

d、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检验评定表

④、检验申请批复单(进出水口)

a、进出水口现场检验报告单 b、高程测量记录表 c、试验资料

d、进出水口检验评定表

⑤、检验申请批复单(涵洞总体)

a、涵洞总体现场检验报告单 b、高程测量记录表 c、涵洞总体检验评定表 ⑥、检验申请批复单(台背回填)

a、结构物回填现场检验报告单 b、压实度检验表 c、台背回填检验评定表 ⑦、中间交工证书

7、路缘石(浆砌块石路肩)

①、检验申请批复单

②、路缘石现场检验报告单 a、高程测量记录表 b、试验资料

③、路缘石检验评定表

④、中间交工证书

8、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基层

①、检验申请批复单

②、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基层现场检验报告单a、试验资料(压实度、强度、弯沉)b、高程测量记录表

③、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基层检验评定表

④、中间交工证书

9、沥青混泥土油面层

①、检验申请批复单

②、沥青混泥土油面层现场检验报告单

a、试验资料(弯沉、沥青用量)

b、高程测量记录表

③、沥青混泥土油面层检验评定表

④、中间交工证书

10、水泥砼面层

①、检验申请批复单

②、水泥砼面层现场检验报告单

a、试验资料(弯拉强度)b、高程测量记录表

③、水泥砼面层检验评定表

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 篇6

材料装订顺序

(1)《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保存为PDF后打印,否则容易发生格式错误)、(2)《思想品德鉴定表》、(3)《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复印件、(4)《身份证》复印件均使用A4纸张。《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打印2份,1份与《思想品德鉴定表》装订在一起,鉴定表在上,申请表在下,另外一份《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单独提交,材料(3)(4)及体检表(之前让大家收好的)按顺序装订在一起,左上角单钉装订。2寸照片背后请写上:网报号,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后三位,如:网报号思政3班张三109。每个人材料统一用白色透明文件袋装放。由各班收齐后于17日晚之前交到许良乾处。

注:《思想品德鉴定表》会提前收上来到学院填写信息并盖章,结束后会及时发放给大家。

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 篇7

顺序控制是按照生产工艺预先规定的顺序, 在各个输入信号的作用下, 根据内部状态和时间的顺序, 在生产过程中各个执行结构自动有序的进行操作。在自动化生产线上, 很多传动和物流装置都需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对工件进行操作。用PLC程序实现传送工作站顺序控制, 不仅具有程序设计简易、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 而且程序设计方法多样, 便于不同层次的设计人员去理解和掌握。本文以三菱FX-2N系列PLC为例, 提出基于PLC的传送工作站顺序控制的四种程序设计方法。

2 系统控制要求

所设计的传送工作站顺序控制系统的任务是将工件从料仓传送到加工站。示意图, 如图1所示。气缸A将工件推出料仓, 气缸B将其传送到加工站。要求活塞杆必须等回缩到尾端的时候, 气缸A的活塞杆才能返回。按下启动按钮后能周期整个装置能周期运行, 按下停止按钮后等该传动周期结束后程序结束。其动作过程是:气缸A→伸出、气缸B→伸出、气缸B→缩回、气缸A→缩回。

3 系统I/O点设置

根据系统功能控制要求, 需要设计PLC的I/O点, 具体分配情况如表1所示, 其余所需I/O点由于不涉及论文内容, 这里不作标出。

4 系统程序设计

由系统设计要求可知程序运行共分为4步, 如图2所示。按下启动按钮X000后, 气缸A伸出, 伸出到位后, 气缸B伸出, 伸出到位后, 气缸B缩回, 缩回到位后, 气缸A缩回。用顺序功能图能较直观的表现系统的运行过程, 在此基础上设计梯形图就变得较为方便。所以在PLC的程序设计过程中, 顺序功能图的设计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4.1 起保停电路方式的程序设计

使用起保停电路的梯形图程序, 如图3所示。

按下启动按钮X000后, 气缸A伸出, 伸出到位后X001工作, 气缸A伸出停止, 气缸B伸出, 伸出到位后X002工作, 气缸B伸出停止, 气缸B缩回, 缩回到位后X003工作, 气缸B缩回停止, 气缸A缩回, 缩回到位后X004工作, 气缸A缩回停止, 进入下一次工作周期, 依次循环;按下停止按钮X005后, 程序在这次工作周期结束后停止, 不进入下一次循环。

起保停电路仅仅使用与触点和线圈有关的指令, 无需编程元件做中间环节, 各种型号PLC的指令系统都有相关指令, 加上该电路利用自保持, 从而具有记忆功能, 且与传统继电器控制电路基本相类似, 对于有一定电工基础的初学者特别容易上手, 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编程方法通用性强, 编程容易掌握, 一般在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PLC改造过程中应用较多。

4.2 置位/复位指令程序设计

使用置位/复位指令设计的梯形图程序, 如图4所示。

按下启动X000按钮, 辅助继电器M0工作, 气缸A伸出状态置位1工作, 伸出到位后X001工作, 气缸A伸出状态复位0停止, 气缸B伸出状态置位1工作, 伸出到位后X002工作, 气缸B伸出状态复位0停止, 气缸B缩回状态置位1工作, 缩回到位后X003工作, 气缸B缩回状态复位0停止, 气缸A缩回状态置位1工作, 缩回到位后X004工作, 气缸A缩回状态复位0停止, 进入下一次工作周期, 依次循环;按下停止按钮X005后, 辅助继电器M0停止, 程序在这次工作周期结束后停止, 不进入下一次循环。

4.3 步进指令程序设计

使用步进指令设计的梯形图程序, 如图5所示。

系统上电后, 进入准备步S0;按下启动按钮X000后, 进入S20程序步, 气缸A伸出;伸出到位后X001工作, 进入S21程序步;气缸A伸出停止, 气缸B伸出;伸出到位后X002工作, 进入S22程序步, 气缸B伸出停止, 气缸B缩回;缩回到位后X003工作, 进入S23程序步, 气缸B缩回停止, 气缸A缩回;缩回到位后X004工作, 进入S0程序步, 气缸A缩回停止, 进入下一次工作周期, 依次循环。按下停止按钮X005后, 程序进入S0后停止, 不进入下一次工作周期。

步进指令是专门为顺序控制设计提供的指令, 步进指令按严格的顺序分别执行各个程序段, 每个步进程序段都是相对独立的, 只有执行完前一段程序后, 下一段程序才能被激活。在执行下一段程序之前, PLC要将此前步进过程复位, 为下一段程序的执行做准备。这种编程方法较易接受和掌握, 对于有经验的工程师, 也会提高设计效率, 程序的调试、修改和阅读也很容易, 使用方便, 在顺序控制设计中应优先考虑, 该法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应用较多。

4.4 移位指令程序设计

使用移位指令设计的梯形图程序, 如图6所示。

使用位左移SFTL指令使位元件中的状态向左移动;当按下启动按钮开关X000后, M0位的状态变为1并移到Y0位, Y0位的状态0移到Y1位, Y1位的状态0移到Y2位, Y2位的状态0移到Y3位, Y3位的状态0溢出, 气缸A伸出, 伸出到位后X001工作;M0位的状态0移到Y0位, Y0位的状态1移到Y1位, Y1位的状态0移到Y2位, Y2位的状态0移到Y3位, Y3位的状态0溢出, 气缸A伸出停止, 气缸B伸出, 伸出到位后X002工作;M0位的状态0移到Y0位, Y0位的状态0移到Y1位, Y1位的状态1移到Y2位, Y2位的状态0移到Y3位, Y3位的状态0溢出, 气缸B伸出停止, 气缸B缩回, 缩回到位后X003工作。M0位的状态0移到Y0位, Y0位的状态0移到Y1位, Y1位的状态0移到Y2位, Y2位的状态1移到Y3位, Y3位的状态0溢出, 气缸B缩回停止, 气缸A缩回, 缩回到位后X004工作, 进入下一次工作周期, 依次循环。按下停止按钮X005后, 程序运行至此结束, 不进入下一次工作周期。

该方法设计的梯形图看起来简洁, 设计的效率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也易被理解和接受。与上三种设计方法相比, 移位指令程序设计法图形最简单, 逻辑最为清晰, 对于有一定PLC基础的使用者来说掌握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顺序控制PLC程序设计和编辑的速度。这这种设计方法不仅可以用于传送工作台控制电路中, 在彩灯顺序控制电路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5 结语

本文提出基于传送工作站顺序控制系统的四种PLC程序设计方法各有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来设计程序, 以适应不同场合的控制要求。实践表明, 这些程序设计方法很容易被设计者接受和掌握, 用它们可以得心应手地设计出任意复杂的顺序控制程序, 从而提高设计的效率和缩短制造周期。

摘要:针对传送工作站的顺序控制要求, 结合气缸控制与位置传感器检测, 同时也需要必要的机械结构设计, 提出了基于PLC的四种程序设计方法, 并且对各种设计方案的思路和特点作了阐述和归纳总结, 并分别给出了他们的梯形图, 最后对它们进行了简单比较。

关键词:顺序控制,位置传感器,PLC,梯形图

参考文献

[1]廖常初.FX系列PLC编程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数的顺序教学设计 篇8

刘永芳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中的例4。在此之前学生学过《20以内数的加减法》,之后我们还要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作为过渡性知识,这一单元起着建立数感,培养心理意向的重要作用。

基于对新课标的理解及本课知识的特点,我从以下三方面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观察、分析百数表,探究100以内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究百以内数规律的过程中,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感。教学重、难点:发现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的一般规律,初步构建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感。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着让“学生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一课改目标,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的演示功能,引导生通过实验操作、合作交流、分析归纳等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在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四能”,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这一课改新理念要求我们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全面实现育人目标的教育;促进、注重质量的教育;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注重让孩子们经历火热的探究过程:观察分析、合作交流、总结归纳、汇报展示、自编自用。这样我们的教学就不再是量的堆砌、不再掐头去尾的“烧中段”不再书本中冰冷的结论。那么又怎样让孩子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从“冰冷的结论到火热的探究呢?

三、教学过程分析:

在研读本课的知识时我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应选取什么素材才能体现出学习“百数表”这一知识的必要性。即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百数表”?(2)怎样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意识?(3)借助这一知识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4)这一知识能为哪些后继知识做准备?

(一)创设情境。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开始探究课的伊始怎样设计情境,才能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呢?我从零乱数据发现规律之一情境入手,引导学生意识到有序的排列才更容易发现规律。

二、合作探究

1、在解决了“为什么学习百位表”的问题之后,接下来我们要研究“怎样学”的问题。“请同学多角度观察百位表,如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等等方式进行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我先请同学们自主观察,然后合作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交换各自的意见,丰富自己的结论。力求达到规律越多越具体越好。基于这样的目标,在互动中我把一切说的时间还给孩子,把讲的机会交给孩子,把问的权利让给孩子,尽最大可能的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意识。在互动中我及时的对孩子们创新的思维进行鼓励,感谢他为课堂创造了不同的声音,对有不正确同见解的孩子也感谢他为大家提供了有价值的争论。对不正确的观点要适时的延时评价,为孩子们的互动留有空白。教师不该反应太快,否则就筛选掉了孩子们可能出现的教师预设之外的结果。也就筛选掉了课堂上有可能出现的亮点。

三、拓展运用。

在解决了“为什么学、怎样学”的问题之后,我们要来研究“应用”的问题。百位表能让孩子们迅速的辨别数学之间的重要联系,在建立数字与计算之间的联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课堂反思

《数的顺序》教学反思 篇9

课前我让学生预习38页,进行读、思、划,对课本进行补白,完成例题及“做一做”的练习。

教学中,让学生给十位、个位是3的数涂上不同的颜色,不仅使学生清楚地知道100以内各数的排列顺序,而且深化了对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的理解,还激发了学生探索规律的好奇心。

接下来再完整地分析数目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小到大……让他们去看、去想、去讨论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来发现这些已知数的规律和排列顺序,调动起全体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并利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如在数目表中找数。提问:与90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多少?从7数到12数了多少个数等题。给学生开阔学习思路,教给学习方法。

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 篇10

由于三相异步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高效、维护方便、价格低廉等一系列优点, 因而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随着电气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 在电气控制的领域三相异步电机控制线路的设计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条设计合理、先进的控制线路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因此控制电路的设计非常重要。本文仅以顺序起动逆序停止线路的设计为例作专门介绍。

二、顺序起动逆序停止线路的原理及应用

在装有多台电动机的生产机械上, 各电动机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有时需要按一定顺序起动或停止, 才能保证操作过程的合理性及工作的安全可靠。对一台电动机起动后才能起动另外一台电机的控制方式叫电动机的顺序起动;同理对一台电动机停止后才能停止另外一台电机的控制方式叫电动机的顺序停止。例如在X62W万能铣床上, 为了防止刀具和机床的损坏, 要求在主轴电动机起动后, 才允许进给电动机起动运行;同时, 为了减小加工工件表面的粗糙度, 只有进给电机停止后主轴电机才能停止。像这种要求一台电动机起动后另一台电动机才能起动, 并且要求一台电机停止后另一台电机才能停止的控制方式叫做电动机的顺序起动逆序停止控制, 简称顺开逆停控制。

三 顺序起动逆序停止线路的设计

1. 顺开逆停线路的手动控制

(1) 起动过程合上总电开关QS, 按下起动按钮SB2, 交流接触器KM1线圈得电吸合, KM1常开辅助触点闭合自锁, KM1主触点闭合, 电动机M1起动。由于KM1的另外一个常开辅助触点串联在KM2线圈电路中, 所以只有在M1起动后M2才能起动, 实现了电动机的顺序起动控制。

(2) 停止过程要停止电机时, 如果先按下M1的停止按钮SB1时, 由于SB1的两侧并联了KM2的常开辅助触点, 因此在KM2线圈得电的情况下, SB1无法停止电机M1。只有先按下M2的停止按钮SB3后, KM2线圈失电, M2停止, KM2的常开辅助触点复位断开, 这时再按下SB1, 电动机M1才能停止运转。原理图如图1所示。

2. 顺开逆停线路的自动控制

(1) 使用元件——时间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当电器或机械给出输入信号时, 在预定的时间后输出电气关闭或电气接通信号的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可分为通电延时型和断电延时型两种类型。通电延时的时间继电器:通电开始计时, 达到设定时间时触点状态切换, 断电后触点状态立即恢复, 即“通电延时, 断电不延时”。断电延时的时间继电器:通电后触点状态立即切换, 直到断电后开始计时, 达到设定时间时触点状态才恢复, 即“通电不延时, 断电延时”。

时间继电器的触点有瞬时动作触点和延时动作触点两类。瞬时触点没有延时功能, 与普通的低压电器 (如接触器) 的触点的动作一样, 只与电磁机构状态有关, 而延时触点具有延时动作或延时复位功能。另外时间继电器的图形符号种类繁多, 非常复杂难记, 如何正确应用其各种动作原理的触头是本次电路设计的重点也是难点。

(2) 自动控制线路设计

自动控制线路设定的任务:M1起动10S后M2起动, M2停止5S后M1停止。

设计方案一:主电路不变, 控制电路设计如图2所示。电路的控制动作如下:

闭合开关QS

顺序起动: (图4)

逆序停止: (图5)

此电路存在问题:⑴、发生紧急情况时不能及时手动切断全部电路;⑵、由于KM2线圈失电后, KM2常闭辅助触点会复位闭合因此KT1再次得电计时, 因此KT1的设定时间必须大于KT2的设定时间, 否则就无法实现设定的任务。

设计方案二:主电路同样不变, 控制电路设计如图3所示。

闭合开关QS

顺序起动: (图6)

逆序停止: (图7)

当按下按钮SB1可同时停止电机M1、M2

经以上两个电路的分析发现, 方案二的安全性能大大优于方案一, 该电路加装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后, 提升了线路的自动化程度, 提高了生产效率,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四、结语

以上电路的分析设计是基于提升线路自动化程度为目的, 提供一种使用时间继电器控制设计电路的思路, 但在应用于实际的生产使用时仍需遵循操作性强、安全高效的一般原则。

参考文献

[1]徐晓峰, 电机及拖动 (第二版)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按一定的顺序写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要了解文章是怎样按一定顺序来写的。

2、明确学生懂得一定的顺序对读和写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懂得作文为什么要按一定顺序来写,及怎样按一定的顺序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文章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篇记叙文章,可按一定的顺序记叙,为什么要按一定顺序来写,又该怎样按一定的顺序写呢?今天我们从读写例话中就能了解有关知识。

二、回忆《赤壁之战》的写作顺序。

1、大家再读一读第17课《赤壁之战》,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2、写火攻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三、按要求自学短文。

1、自由读短文,想一想从中明白了什么?

(1)从中明白了:在读课文的时候,了解叙述的顺序,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写,可以叙述得更清楚,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

(2)《赤壁之战》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读后知道怎样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3)按一定顺序写有多种方法。如:按时间先后顺序,按地点变换的顺序,抓住事物特点的几个方面来写。

2、想一想学过的文章中,都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说明什么?

四、总结。

网球正反手的教学顺序 篇12

网球选修课是大学生喜欢的一门重要的体育课程,近几年的实践表明,网球选修课对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在体质与健康、心理与社会化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 由于课时少(通常是两个学期, 每学期 32个学时, 往往由于天气原因会造成学习课时大打折扣), 学生基础素质差,同时网球是一门新兴的高校体育项目, 任课的体育教师教学经验不

足,钻研教材教法的力度不够, 导致教学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教师如何在网球选修课时内最大程度地提高大学生的网球运动水平和能力, 并为他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是目前高校网球教学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2 正、反手抽球的思考

无论是网球技术的初学者还是世界级的网球优秀选手,反手抽球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普遍差于正手抽球技术;正、反手抽球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很不平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一方面, 在实际的网球教学和训练中, 大部分人都是从正手抽球技术开始学起, 不断练习和运用正手, 并随着技术的提高逐渐参加比赛。现实中大多数人练习正手抽球的次数和时间大大超过反手抽球的次数和时间。所以才最终导致了在网球比赛中看到的正反手抽球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的 不平衡现象。另一方面, 从心理学的行为意识方面来分析, 人们的生活习惯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意识, 这种行为意识又指导了人们的行为习惯。另外, 环境也对人的行为和意识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和影响: 人们 从小就养成了使用某一优势手臂的行为习惯, 所以对人们后来学习某些技术就产生了一定的限制。3 研究目的

希望通过本实验研究, 用事实和结果来说明: 在高校网球教学中, 逆网球教学常规(正手及双手反手抽球技术教学顺序)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更快速的、真正有效的掌握网球的双手反手抽球技术, 并且正手抽球技术同常规教学培养的学生的正手技术相比较不存在什么差距。最终的目的即:希望先学习双手反手抽球技术后学习正手抽球技术的教学方法在整体教学效果上优于 先学习正手抽球技术后学习双手反手抽球技术 的传统教学方法, 最终能使学生均衡地学习和掌握正反手抽球技术。更希望本研究能对网球及其他体育项目的技术教学和训练产生一定的启迪作用。4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 2005级网球选项初级班 120个学生作为研究对象。4.2 研究方法.2.1 文献资料法

阅读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与本课题相关的基本理论著作.查阅自 1983年以来国内外体育期刊有关网球技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手段以及思想 和理念等文章,全面了解该领域的发展状况。4.2.2 调查访问法

为保证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走访了 10多位网球界的教练、相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及高校网球教师, 就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评价指标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并对他们和湖北部分高校的在校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4.2.3 教学实验法

经过对测试成绩的统计分析将初测成绩无显著性差异的两个班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采用先学习双手反手抽球技术后学习正手抽球技术 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对照组施以常规的 先学习正手抽球技术后学习双手反手抽球技术 的方法教学。受试者的条件与教学条件等基本均衡(比如: 场地器材、教学时间、身体条件等)。采用对照实验设计法进行教学实验。.2.4 数理统计法

用 T 检验对先学习双手反手抽球动作技术后学习正手抽球动作技术 的教学效果进行显著性差异的检验。所有数据均使用 SPSS9.o统计软件进行处理。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组与对照组初始成绩的比较(见表 1)对照组∃ ∃ ∃ 先学习正手抽球技术后学习双手反手抽球技术

PLC顺序功能图设计方法浅析 篇13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以其具有的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操作方便;体积小、能耗低;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工作量小和维护方便等优点[1],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几乎完全占据了整个工业控制领域。国外专家预言,PLC技术将在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PLC、机器人和CAD/CAM)中跃居首位。PLC课程是各类学校各种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具备设计、调试和维护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的能力,是现代工业对电气技术人员和工科学生的基本要求。

1 PLC编程语言介绍

PLC是一种工业控制计算机,不光有硬件,软件也必不可少,PLC提供了完整的编程语言[2],以适应其在各种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其编程语言可分为指令语句表、梯形图、顺序功能图[1]。

指令语句表编程语言是一种与计算机汇编语言类似的助记符编程语言方式,是可编程控制器最基础的编程语言。它由一系列操作指令组成的语句将控制流程描述出来,用一个或几个字符(指令)来代表可编程控制器的某种操作功能,并通过编程器写到PLC中。但是这种编程方法不直观,初学者难以掌握。

梯形图编程语言又叫梯形图,它沿袭了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形式,它与继电器控制系统原理图相呼应,基本思想一致,只是在使用符号和表达方式上有一定区别。但这种编程方法需要有一定的继电器等基础知识,且在较复杂的控制系统中,初学者很难掌握。

顺序功能图编程语言是一种位于其它编程语言之上的图形语言,用来编制顺序控制程序。是一种先进的设计方法,是用功能图来表达一个顺序控制过程。它提供了一种组织程序的图形方法,不需要其它的编程基础,而且编程方法直观易懂,应用广泛,很容易被初学者接受,程序调试、修改和阅读也很容易,而且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效率。本文就是针对该方法展开讨论。

2 PLC顺序功能图编程方法及过程

根据笔者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就实际工业控制系统的顺序功能图的设计,总结了四步法,即抓主要矛盾、设计主要矛盾、添枝加叶、转换成型,下面我们用一个实际工业控制系统来说明:

例:某工业现场有一自动清洗机,工作时将要清洗的部件放到小车上,按动启动按钮后,小车自动进入清洗位置A,加入清洗液,小车继续前行到B处,然后再返回A处,打开排液阀门将清洗液放出,小车回到原来的位置,等待下次启动信号。

2.1 抓主要矛盾

对于任何一个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来说,都是由一个个状态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连续的转换来完成控制的。而且必通过一个器件的状态转换来控制整个系统,这就是我们所找的主要矛盾。分析本例中的整个自动清洗机的工作过程,不难发现小车的运行是整个控制的中心,这就是我们要找的主要矛盾。

2.2 设计主要矛盾

找出主要矛盾后,分析其运动或者工作状态,根据其工作状态,写出图。在上例中,我们知道小车的运动状态是:按下开始按钮X0,小车向前到A停车、向前到B后返回到A、停车、返回原点。给出运动状态转换图如图1所示:

2.3 添枝加叶

在设计出主要的运动状态转换图后,分析每一个运动状态的枝叶是什么,为每一个运动状态加上枝叶。本例中,不难找到每一状态的枝叶,如图2所示。其中Y0是向前,Y1是向后,K1是加清洗液,K2去清洗液,T是加清洗液和去清洗液的时间。

2.4 转换成型

经过以上三步后,整个控制过程就设计出来了,最后按照PLC的程序法则,将主器件的运动状态用相应的辅助继电器M或者状态器S表示,初始状态用双方框表示,为了PLC开机运行时能正常工作,需要在初始状态前加上一个特殊功能的M8002的常开触点。这样就可得到完整的PLC顺序功能图。如图3所示:

3 结论

四步法编写PLC顺序功能图直观易懂,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发现按照上述的四个步骤,初学者很容易掌握PLC的顺序功能图的设计方法。通过PLC编程语言的转换也可获得相应的语句表和梯形图。本文介绍的四步法编写PLC顺序功能图也可移植到其他厂家及不同型号的PLC顺序功能图的编程中,对于初学编程人员有很高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振强.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说课设计 篇14

1、教学内容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8页的内容。

2、教材地位、作用和意义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是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学习的内容,以100以内数数为延伸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桥梁。

3、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的方法。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教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因此,课堂上我以让学生先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发现问题,尝试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教师通过巡视发现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适时点拨,同时展示他们的自学成果,并给予肯定,教师点拨的是学生想不到的或想不全的,如果学生懂的`或理解的教师昼不说或少说。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2、引导探索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教新知识用引导探究法,给学生自主探索,相互学习,由会的带动不会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先学兵团教的方法,使学生对知识产生直观的认识,产生亲切感,萌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

三、说学法

为了更好发挥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数一数、说一说,做一做,先学后教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学,互学来获得知识的经验。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先由复习,由简入深,从38数到50的数数,通过简单的数数,激活课堂气氛,循循序渐进揭示课题。

2、出示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进行学习,让学生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的进行学习。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例7在百数图,让学习带着以下几个要求学习,小组讨论:

(1)按数的顺序填数

(2)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蓝色

(3)给个位是3的灵敏涂上黄色

(4)给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红色

(5)55的相邻数是和()

[这样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相互学习,由会的带动不会的一起学习,把学习时间表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内容来于Y―Y_课―件_园]学习主人,也就是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学生完成后发现共同存在的问题适时点拨。]

2、出示例8(两位数比较大小)同样让学生先尝试做,后通过讨论找到两位数比较的方法,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在这里教师让学生先试完成,探索自已的发现,并说一说,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在新课程的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以现实为意义,富有情趣的亲切第一人,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欲望。]

(三)巧固新知

关于本节教学内容的练习,出示两道关于本课的练习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先让学生做,再上台展示,师生共同订正。

[通过练习当堂测评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发现学生的掌握管程度,让老师心里有个数做好下一节的教学与辅导。]

(四)总结收获

让学生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可同桌说一说再汇报?

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 篇1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我的课余计划”调整,能熟练地对word中的文字进行选定、剪切、复制等操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调整计划顺序的操作过程,熟练掌握选定、剪切、复制等操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评价和展示,感悟技术服务生活的真谛,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选定、移动、复制文字的方法。

难点:学会文字的移动操作。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环境、课件、拓展练习文件

四、教学过程(课前活动)我们今天共分为五个小组,每个小组有5个人,同学们清楚了吗?那就请各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吧。相信你们会带领组员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小组之间的学习比赛中胜出就能赢得一颗爱心,各小组加油!

1.刨设情境 激趣导入(3分48)

师:老师今天带来一位小伙伴,她在学习时遇到了些困难。(出示求助课件。)师:听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交流看法。

师: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她吧!先来看看()的信息技术作业。

师:哪位同学已经找到了问题? 请举手。学生观察并举手回答。师:你很会观察。那课余计划的顺序该怎样调整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调整计划顺序》。(指读课题。)2.合作学习完成目标。(9分)

师:计划顺序的调整方法,书中早已给了我们答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调整计划顺序的方法后,组内交流,并按这种方法在组长的电脑上实施修改,最后保存。比比看哪一组最先完成任务。(课件出示学习要求。)师:哪一组完成任务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展示)很好,请组长上台来讲解你们 是如何完成任务的。

第x组组长上台准备讲解。师:在示范时,希望你能边讲解边操作。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倾听不仅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也是对别人的尊重。请开始吧!组长边操作边讲解调整计划顺序的方法。

师:对,及时保存是一种良好的操作习惯。第X组真会学习,我们把第一颗爱心奖励给他们。师:谢谢小组长的精彩示范。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刚才的操作要点(略)。

师:同学们真会合作学习,不过老师也不能输给你们。老师这里也有一种移动文字的方法,演示给你们看。如果你觉得这种方法好,请给老师鼓鼓掌。教师示范拖动文字。师:这种方法好吗?谢谢同学们的掌声。

师:同学们,知道“移动文字”的方法后,我们可要进入今天第一轮的学习比赛。你们准备好了吗? 教师指定学生朗读比赛内容与规则。比赛内容:请用“移动文字的方法”,调整课余计划的顺序。比赛规则:哪一组全部正确完成,就可以为本组赢得一颗爱心。先完成的学生,可以帮助组内遇到困难的学生。温馨提示:要注意保存哟!教师巡视,对操作慢的学生进行指导。教师为全部完成的小组贴爱心。

3.创设情景 任务驱动。(14分)

师: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出色,我们成功地帮助()完成了第一份作业的检查和修改。让我们看看()的音乐作业吧。教师打开“()的音乐作业.doc”。师:请根据作业要求,找出问题所在。生:我发现少了两句歌词。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谢谢你!到底该填哪两句歌词呢? 我们边唱歌边找答案吧。(放歌。)生:北京欢迎你。

师:有什么办法能快速将这两句歌词补充完整? 师:书永远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我们还是去书中找答案吧。自学要求:打开课本,自学“复制文字”的方法,在自己的电脑上把歌词补充完整,最后保存。

请学生上台示范。师:你讲解得非常清楚,奖励你们组一颗爱心。那谁能为我们总结复制文字的要点呢? 生:选定、复制、移动、粘贴。师:你总结得太出色了,为你们组也加一颗爱心。

师:学会了复制文字的方法,我们要进入紧张刺激的第二轮小组学习比赛了。2 你们准备好了吗? 教师请学生朗读比赛内容和规则。比赛内容:请用“复制文字”的方法,把歌词补充完整。比赛规则:哪一组全部完成,就可以为本组赢得一颗爱心。学生练习,教师检查、指导。

师: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学会了“移动文字”和“复制文字”的方法。它们最大的区别在哪儿? 学生回答。师:没错,剪切后原来位置的文字消失了,复制后原来位置的文字没有消失。(课件演示、对比区别。)这就是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合理地使用这两种方法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师:经过两轮激烈的小组比赛,我们来看看成绩如何吧。现在暂时领先的是第X组,暂时落后的是第Y组。继续加油,相信你们会创造奇迹!

4.突破难点 个性学习。(9分)

师:同学们,马上将进人今天最后一轮小组对抗赛,你们还敢继续挑战吗? 好,让我们共同进入“智勇大冲关”。请第三组为我们朗读这一轮的竞赛要求。比赛内容:帮助()检查剩下的语文作业。比赛规则:找出语文作业的问题后,先修改,后保存。每一位组员完成后请小组长检查,通过后,就可为自己组赢得一颗爱心。一起加油吧!(课件出示比赛任务。)师:智勇大冲关,等你来挑战!3,2,1,开始!教师检查、指导。

师:我宣布,“智勇大冲关”组间学习对抗结束。凌波教学软件展示其中学生的作品,并请上台为我们示范讲解作业的问题及修改方法。学生上台说明问题,演示修改方法。

总结(1分多)

师:你们也是这样修改的吗? 太棒了!师:最后一轮比赛可真是够激烈的啊,各小组都发挥了自己的水平。我们来看看现在的成绩如何。获得今天冠军的是第X组,掌声送给他们。老师为冠军小组每人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就是金老师的签名照片,送给你们留个纪念。师:来采访一下冠军小组,请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课前准备: Word文档:5个 PPT文稿:至少3页 视频文件:2个(汪书成)爱心磁性粘贴:若干

上一篇:紫水办事处五年工作总结及今后工作安排下一篇: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