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七年诗歌

2024-08-24

有关七年诗歌(共12篇)

有关七年诗歌 篇1

我想整理我的的思绪写一次散文

之后我又一想——算了

只是关于七年

那年08载着梦想

一首诗歌又怎么表达我的体会

只是那年08青春之芷年少轻狂

自由,追求刺激过后只余盲目

盲目啊,致以冲动

只是自由啊

与我决别,法律就是一座囚牢

只是那年08时光剩下过余多时间

诗歌,与她就像是命运予给的恩赐

就像一个人走进了死亡的沙漠

我翻过了沙丘,走过了荒芜寂静

终于啊,遇见了你

你就是一绿洲,你就是生命中一线希望

只是那年08光阴像流沙迭送河流

匆匆,时间匆忙不易负累

后来啊,今天我拾起回忆

其实从未忘记,只是从未触动

后来啊,走过的路我都记上了她名字

只是那年08,只是这七年,只是或以后

只是这七年也经历过开心或失落

只是啊,我始终相信黎明前的黑暗只是暂时的只是啊,我渡过了黑暗就会迎来晨曦

只是啊,我只是想整理思绪写篇散文,只是那年08

有关七年诗歌 篇2

当然, 要客观地弄清楚这股传统诗潮在当代文学发展史中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还要追根溯源, 了解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1942年毛泽东的“讲话”将左联的文艺方针变成了“金科玉律”。1944年周扬进一步阐释、明确了“讲话”的“大众化”文艺创作思想, 并指出要实现“大众化”的目标, 文学艺术的创作必须采用写实的手法。这样, 诗歌的叙述倾向就变得十分明显, 以致20世纪40年代叙事成了一种新时尚, 叙事诗也变成了一种被时代所追捧的文体。李季、闻捷等在20世纪50年代立足于诗坛的诗人, 基本上都是经过了抗日战争或解放战争的洗礼, 在20世纪40年代便开始创作“写实”的叙事诗。新中国成立后, 他们基本上还是继承了20世纪40年代的创作诗风, 即突出诗歌创作的戏剧化。关于诗歌戏剧化的理论探讨, 一直是当代学界最具争议性的一个文体问题。其实, 立足于当下, 要很好地解构传统诗潮中的“戏剧化”, 我们认为还是要回到“历史”中去, 回到闻一多、袁可嘉的理论阐释中。闻一多从人类文化学的向度提出了诗歌应该“不像诗而像小说戏剧”的观点后, 质疑之声就此起彼伏。其实, 只要我们把其观点置于时代语境中就会清楚地看到, 诗歌应该“不像诗而像小说戏剧”就是要让诗歌“背叛自我”, 偏离诗歌的艺术规律和技巧, 让“讲故事”的诗歌达到大众化的戏剧效果, 服务于更广泛的民众。闻一多的本意更多强调的是诗人要成为“时代的鼓手”, 诗歌必须是战斗性的、鼓动性和宣传性的, 而就当时的“抗日民主运动”来讲, 闻一多的“诗歌”转向是可以理解的。在闻一多之后, 袁可嘉针对当时诗歌走上直接发泄感情和一味说教的道路提出了“新诗戏剧化”和“戏剧主义”的概念。在袁可嘉看来, “人生经验的本身是戏剧的, 诗动力的想象也有综合矛盾因素的能力, 而诗的语言又有象征性、行动性, 那么所谓诗岂不是彻头彻尾的戏剧行为吗?”[1]P34简言之, 袁可嘉对于诗歌的观点是诗所用的材料、诗的动力及诗的媒介都是戏剧的, 当然, 诗歌建构的模式自然也是戏剧的模式。

“诗歌戏剧化”理论观照中的当代传统诗歌创作, 就其内容来看, 数量最多, 影响最大的当数“生活抒情诗”。就生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李季和闻捷相比, 同样的题材, 李季更倾向于叙述故事, 他的叙事欲望比抒情欲望更强烈。在具体的诗歌创作过程中, 有时为了突出叙事性, 他无论是采用人物塑造方式 (如《厂长》、《社会主义老头》) , 还是对话方式 (如《客店答问》、《师徒夜话》) , 都会用直接的甚至是原生形态的生活言语再现细节;有时为了达到叙事的目的, 他甚至直接采用戏剧、小说的创作技巧, 哪怕是一些抒情性较强烈的诗歌, 比如《至北京》, 他也会想方设法地插入一些叙述语言, 或一个个场景, 打断诗歌的感情脉络。显然, 这种诗歌创作的“戏剧化”, 使得诗人要表达的感情就只能是讲出来的, 而不是从诗歌形象的建构过程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当然, 这种讲出来的情感就不可能达到艺术表层的戏剧效果, 更不会达到袁可嘉所谓深层的喜剧效果;相比较而言, 同样的题材, 闻捷则能在以叙述为主导的诗歌创作过程中, 较融情于景, 多少还保留了一点诗的“味道”, 让读者在诗歌消费的过程中能够“见仁见智”, 满足不同的审美诉求。比如, 他的诗歌《天山牧歌》, 由于新疆独特的文化语境已经在诗人的情感世界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因此在创作过程中, 感情的表达相对自然、朴素一些, 诗歌的叙述在故事中不同程度地蕴蓄诗人一定的情感体验。

“十七年”的诗歌, 诗人除了用叙述表达生活与情感之间的矛盾关系外, 也常常通过构建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寄托理想化的人生情怀。袁水拍的“《诗选》序言”在当时是被奉为抒情诗歌建构立场的“正统”。“序言”认为:“在诗歌领域中不重视典型形象的创造问题, 可能是由于对抒情诗的不正确理解, 以为‘抒情’就是抒情, 这和人物形象不相干。这是一种误会。”[2]P98为了进一步阐明自己的理论主张, 袁水拍在“序言”中还进一步明确指出, 抒情的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在诗歌建构中, 诗人必须通体透亮、大红大紫地成为诗歌中的正面人物, 用形象说话, 即用诗人整个意识形态的正能量吸引读者、感染读者、震撼读者, 让诗人与读者在诗歌文本中产生最直接的思想交流与情感共鸣。由于袁水拍强调诗人的直接文本介入性, 因此, 在诗歌创作中, “诗人只能是一个革命者, 一个共产主义的战士……一个崇高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低级气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3]192。然而袁水拍的这种理想化的“完美”诗人, 在现实生活中实属凤毛麟角。假如所有诗人都能具有如此道德品格, 并要求他们把现实生活中极富生命个性的人都建构成为一种“高大全”的正面形象的话, “假大空”没有文学性的文学形象自然就产生了。

李季和闻捷等生活抒情诗人的诗歌创作, 客观上出现了人物形象“工厂化”的问题。本来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的人物, 其性格可谓是多元化的, 其审美体验、审美认知的表达方式也是不同的。但是, 在时代“大一统”大语境诗歌理念的渗透影响之下,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与感情世界在诗歌建构过程中就变得越来越扁平, 越来越没有生气, 可谓“纸人一个”。闻捷的作品, 《哈萨克牧人夜送“千里驹”》、《种瓜姑娘》等;李季的作品, 《社会主义老头》、《红头巾》等。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都被贴上了时代的标签, 成了“工厂化”的产品, 而这些“工厂化”的形象产品, 因其“自我”的完全缺失, 最终让诗歌由“戏剧化”行为变成了一种颂歌行为。

受“十七年”诗歌的影响, “文革”时期的诗歌创作依旧延续了“戏剧化”的诗歌创作理念。但“文革”时期诗歌的戏剧化是与当时整个文学样板化交融。样板化的诗歌创作简单地说就是以矛盾的冲突带动情节的发展, 故事情节更突出矛盾的对立面, 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革命化、英雄化。在具体的诗歌创作实践中, 吴欢章主张:“风雷激荡的革命时代, 要求在诗歌中得到强而有力的回响。革命诗歌要充分地发挥时代号角的作用, 必须向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光辉典范———革命样板戏学习。”[3]P194这在“文革”时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以致“文革”时期公开发表的诗歌和公开出版的诗集, 都没有改变诗歌通过建构工农兵英雄形象抒发一种大众化、公式化的最美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情感。例如北京大学工农兵学员集体创作的《理想之歌》、王主玉创作的《雁回岭》等作品都是通过直接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达到表现和讴歌时代英雄人物的目的。

当然, “文革”诗歌戏剧化的另外一种表现方式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即在诗歌的抒情功能上通过舞台功能突出正面核心人物在集体中的感染力与号召力。袁可嘉曾经在《新诗戏剧化》中一再强调, 诗朗诵和秧歌舞是很好的诗歌戏剧化的开始, 因为二者都很接近戏剧和舞蹈, 并且都突出强调动态的戏剧效果。“文革”诗歌不但缺乏动态性, 而且存在感情放滥的问题, 《手握钢钎叙深情》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文本。除此之外, 有诗歌的押韵特色的民间曲艺形式, 例如京韵大鼓、快板书、北京琴书、山东快书……是接近民歌体的艺术形式, 而这些艺术样式更需要舞台和演员精湛的表演才能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这些艺术样式在“文革”时期大部分都是被用来为塑造英雄形象服务的。生动的艺术样式却在极“左”的文艺路线的指导下偏离了艺术的轨道, 成了政治的工具。结果, 抹杀真情实感成了“文革”诗歌最突出的特征。

总的来说, 诗歌戏剧化就其本质来讲是一个诗歌如何观照生活, 达到戏剧效果的问题。不过, 诗歌要实现真正的戏剧化, 我们认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内容形式化, 形式内容化”的问题。文学实践的历史经验已证明, 诗歌的戏剧化, 诗歌的观念问题是最重要的。中国“十七年”和“文革”时期的生活抒情诗歌的创作, 之所以没有产生如同艾略特所谓源于生命本能的审美快感, 问题就出在极“左”意识形态的渗透与影响上。处于政治热情极度亢奋的李季、闻捷等生活诗人, 以乐观的情调书写生活, 这无可厚非, 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对这些生活素材进行独有的审美体验与审美认知, 也没有发挥应有的意象、意境的建构能力。在受制于叙述和塑造“英雄”人物的潮流驱动下, 他们的诗歌大多缺乏真情实感, 以致在诗歌建构中往往失去了自我;再者, “十七年”和“文革”时期的诗歌过于直露而缺乏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 以致读者与诗人因缺乏“对话”的空间而让诗歌变得淡乎寡味, 其结果是诗人与读者双方都没有获得艾略特所谓的精神快感。虽然说,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诗歌创作在形式上靠近戏剧, 但事实上, “十七年”的生活抒情诗在戏剧化的道路上因过多的叙述语言、细节的刻画等使诗歌迷失了方向;而“文革”的生活抒情诗则是在革命浪漫激情极度膨胀的狂热政治语境中失去了自我。借用艾略特的观点, “对诗的感觉以及作为诗的材料的感情从各处消失的话, 就是诗的死亡, 也是人类的死亡”, [3]P199“十七年”和“文革”时期的诗歌创作无疑是体验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死亡。

摘要:受时代大语境“革命化”、“英雄化”的渗透及影响, “讲故事”、“塑造典型”成了“十七年”和“文革”时期传统诗阵营中“诗歌戏剧化”最集中的价值体现。但事实上, 当代传统诗歌在如何诗化现实生活的问题上, 走进了极“左”文艺路线的死胡同, 最终把诗的文体模糊了, 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歌戏剧化。由于当代传统诗歌创作的历史性走偏, 中国当代诗歌体验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死亡。

关键词:传统诗潮,叙述化,意识形态,诗歌死亡

参考文献

[1]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M].北京:三联书店, 1988.

[2]袁可嘉.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

一九八七年,诗歌从县城出发 篇3

正如火车对于县城出身的孩子是伟大的,一九八七年,诗歌似乎也是伟大的。到了南京我才发现,原来我赶了一个中国最大的时髦,因为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同志们似乎都疯狂地谈论着诗歌,其中还有些已经不是中学生的老留级生似的落魄青年,似乎放荡不羁,标志放浪精神似地穿着露出脚趾头的烂棉鞋。喝酒,放屁,骂人,哭泣,以爱情似的迷狂,赌博似的乌烟瘴气,县城的精华们,城市的精华们,手拉手走到一起来,似乎共同在为伟大的诗歌理想而发疯。彻夜都在谈纯粹的诗歌?不太可能。热烈而混乱的氛围,名与利从来就无法淡薄。就像在赶诗歌的大集,集体购买诗歌猪头肉,使第一次见大世面的我头晕目眩。一群来自东北的大嗓门四处嚷嚷的小青年诗歌集团人数达到上百人之多,吓我一跳。看见那么多人赶集似的好像在为一个叫“诗歌”的东西而疯狂,而狂乱,热情奔放之余拨拉并不纯粹的小算盘,我当时不喜欢,现在也不喜欢。所以,我一直感到窃喜,在今天这个年代,诗歌终于回到了它应该有的位置,这就是,它再次成为小众的隐秘行为,而非一窝马蜂似的集体性的挎着篮子的赶集运动,或者鱼龙混杂的目的不一的大合唱。今天写诗不再是时髦,甚至显得无能自闭窝囊潦倒。我认为缺乏群众的普遍关注,被人民大众几乎遗忘,并不影响诗歌的高贵。

一九八七年诗歌的意义就是使我认识了几个优秀的朋友,诗歌带来珍贵的友谊。而我们,几个来自县城的中学生们确实真诚地沉浸在对诗歌的热爱中。好玩的是,我认为当时我根本不会写诗,甚至不知道诗为何物。我的个人经历很能说明一九八七年真是一个物质匮乏精神却异常浪漫开放的年代。我们吃着大白菜,土得像地蛋(土豆在我们县城的俗名),以为这辈子永远进不了萨特常泡的迷人的咖啡馆,然而我们谈论尼采时就像此刻人们谈论“超级女声”或者是苏丹红一样寻常。我那时不会写诗,现在也不会写诗,诗歌要求的才华与技艺使我害怕。然而一九八七年我还是写了一堆不超过四十行的中学生伪诗,我的目的就是想去参加一个叫做“夏令营”的东西。而一九八七年,“夏令营”这种时髦东西在一个县城里类似要去美国的迪斯尼乐园。一则刊登在一张皱巴巴的小报纸上的征文比赛通知吸引了我。它叫《春笋报》,我当时觉得这个报纸像菜市场管理办公室办的,我不知道这张可怜兮兮的小报纸竟然是许多诗歌中学生们热爱的精神家园,纯洁的战斗阵地。

当时这张报纸配合了轰轰烈烈的文学大潮,或者不是配合,它可能是同类报纸中的领头羊,一只活力四射的先锋小狮子。它邀请全国的中学生们以三种体裁参赛:诗歌,散文,小说。而只要中个小小鼓励奖就可以参加夏令营。关于鼓励奖,报纸说:若干名。若干名就是无数。我决定参加,我的进攻目标是无数名的鼓励奖。我决定写诗。为什么写诗呢?因为投资小,见效快,我用了一节课就编出来了,花了两角钱买邮票,撕了两页寒酸的作文纸。在此之前我接受的诗歌启蒙是一位优雅的女语文老师平静地在黑板上抄录的一首顾城的《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当时是寂静的一九八四年,我和一群黑压压的闷蛋同学坐在课堂下面,当时我简直要感动得哭起来:多美的诗啊。诗歌是多么柔软啊。然而,班级里的多数同学却以某种痴呆般无动于衷的目光望着我们的老师,望着这首可怜的朦胧小诗歌,他们昏昏欲睡。当时诗歌不曾打动他们混沌的心,以后,直到死,我相信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也不会被诗歌打动。因为诗歌确实没有任何用处,还得费神想一下,假如搞不懂一首诗是什么意思,还会打击自尊。他们更可能会被琼瑶或者汪国真之类通俗地打动,而永远不能领悟普希金的“再见吧,自由的元素”(《致大海》)企及了什么。而诗歌的美不存在被谁错过,我们也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非要领悟什么。也毫无必要。我从老师那里借来一本非公开出版的来自北大的《新潮诗集》,我竟然抄了不少舒婷北岛顾城之类的诗歌,因为我寻找到类似抒情或者激情的东西,正符合半狂热半虚荣的青春迷惘,风花雪月,或者符合青春的叽叽歪歪无病呻吟。顺便说一句,我觉得青春热狂与老年痴呆有一拼,都比较天真,疯狂,迷失。

我写的是什么诗歌?对此我非常糊涂。我想的是夏令营,鼓励奖,远方,火车。结果我中了彩票,真是意外,竟然是夺目的一等奖。我对这个光荣感到不理解,我只是写了一堆莫名其妙的排成竖行的幼稚文字。我又赶了一个时髦,组委会解释:为什么让你得第一?因为你写的是口语派诗歌,现在正流行。还因为我们不知道你是谁,我们需要新人。因此诗歌对我来说,又有别样的教育意义,它告诉我,所谓成功,有时竟是个偶然,近乎玩笑,是在排队——怀着一颗平常心——购买二两猪头肉改善生活时,意外中了一火车蓬勃的小肥猪!

而诗歌,在一九八七年,我不知道,诗歌这种东西竟然成为最时髦的全国性运动,文学青年多如牛毛,或者普通如粪筐。再或者,诗歌竟然成了羊粪蛋子,狗屎橛子,谁都可以朝自己的兜里摸一把,轻轻洒向一个奔放的辽阔的天空。连半生不熟的中学生们都疯狂地组团结社,他们产下大量诗歌,乌鸦一般黑压压排在《春笋报》上。一九八七年,或者一九八六,或者一九八八,那些诗歌,众多涌现的油印诗歌铅字诗歌,大多数属于中学生水平,大多数都带有乌鸦或其他鸟类的晦涩意象口吃特征,而乌鸦的含混或者口吃掩饰的是表达无力,晦涩则容易使人以为是深刻。极少优秀。精华历来只有那么几个。

一九八七年,或者一九八八年,竟然会有人为诗歌精神失常。我不断地收到来信,诗歌的普及或者赶诗歌集的孩子多到确实令人惊讶,除了没有台湾来信,来信省份几乎遍及全国。其中一位接近精神崩溃,这个诗歌爱好者写了大量的关于乌鸦的诗歌给我寄来,是我弟弟的同学,诗歌写得很糟,另外,他连一只真乌鸦可能都没有见过,因为我们县城很少能够见到当时诗歌里时髦深刻的乌鸦小朋友小天使小可爱。当然,我不反对写乌鸦,不反对没有见过乌鸦写乌鸦,但要言之有物。我见到真乌鸦时是在北京,乌鸦真丑啊,叫起来更难听。我从来没有写过乌鸦,连熟悉的麻雀也没有写过。我知道一九八○年代人们热衷于写鸟,沉思或无聊的鸟或者停在电线杆上什么也不做的鸟,以至于看见有鸟的晦涩诗歌我就烦。我后来听说这个极端的老写乌鸦的孤独诗人,乌鸦派诗人,他好像真的疯了,以致无法正常读书,退学回家了。有必要为诗歌而真的发疯吗?我隐约觉得诗歌是冷静或者平静的产物,假如一个人为诗歌耀眼的光芒或者无法写诗写不出诗而发疯而自杀,我想他写不出伟大的诗歌。我同意杜尚的一个观念:一切都不重要。我又这样理解,一切都很重要。

为什么写诗?一九八七年,诗歌带来很多好处。比如珍贵的友谊,比如青春的虚荣,比如得个什么奖实惠地免试进大学。为什么写诗?我觉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生在闭塞县城里的青春期孩子们强烈地需要摆脱闷蛋县城。县城里的孩子比身处大城市的孩子更加敏感疯狂地写诗,确实,往往县城出身的人更加有才华,有深刻的闷的绝望体验。还有一个答案很好玩,很简单,很老实:为了让女孩子更加喜欢自己。几个资深男文学青年坦白说。我觉得很好,诗歌写作本来就是一个人写给他喜欢的少数几个人看的私人事情,或者只是自己喜欢的秘密举动神圣举动,仿佛给上帝打个电话,与上帝探讨人生,或者说和上帝一起抽支烟。

我们那一批一九七○年左右出生的人,那批诗歌或者文学的热血青年似乎大部分都不再写作,我惊讶地发现,我们之中竟然出了几个光鲜的亿万缠身的大款,其余的都基本是能够温饱或者半饱的小资或无产者。“我们这一代老了。凋零了。萎缩了。烂了。从肉体到精神都萎靡不已,一身的赘肉,肥胖得要死。”一个当年的诗歌朋友感伤地说,感伤中又似乎在惋惜仿佛是时代的潮流把这一代人的写作热情创作冲动夺走了。我说,大概时代没有错误,时代不会把真正爱诗写诗的人冲走,而真正爱诗写诗的人可能未必能够写出真正的诗。诗歌似乎太高贵,而我们之中拥有足够写作才华的人似乎稀缺。我们可能只是一群赶了诗歌大集的群众,有点悲剧意味的文学青年,而一个真正的文学青年确实有一种要为文学而死的悲壮冲动:突然发现自己即使有时间,有精力,有热情,也什么都写不出来,硬写出来的又发现像狗屁,这种绝望与时代一点关系没有,这真是个致命的要命的否定。

二○○二年,我的昔日诗歌朋友,今日成功大款,忽然深情地怀旧了,他发起了一个占据《南方周末》两版的向诗歌告别的活动,他希望把当时—— 一九八七年所有从县城出发的小有名气的诗歌中学生们云集于南京。当然聚集不起来,除非大款为所有人掏路费,而且不再是令人厌烦失去耐心的闷蛋火车,而是诗意云端的轻盈飞行。我就是这样俗气,当时我回到了县城,拒绝乘坐拥挤得几乎爆炸的火车去南京,那时正是我国疯狂的旅游黄金周。我拒绝的理由是买不到卧铺火车票,而大款在电话里又变成那个动人的诗歌少年,他当时被大家认为有叶塞宁气质,富饶无比的叶塞宁在电话里激动地说:买站票啊,站一夜就到南京了。站着去?!除非我疯了。除非现在是一九八七年,一九八七年,所有第一次坐火车从县城出发奔赴远方的孩子们都有一种在火车的隆隆怒吼声中写一首抒情长诗的青春冲动。

后来,我意外遇见那张报纸,大款确实令人感动,他以富人的悠闲浪漫带领从县城出发的诗歌中年们怀了一次场面时尚的旧,县城的苦孩子们终于钻进了迷人的萨特的文学咖啡馆,青春的感伤既富饶且以集体谢幕的悲壮面目出现:隆重,漂亮,光鲜,天真,符合我们对自己一贯期待的大气。我给我的好朋友陆打了一个电话,请她看看这张报纸,作为一个小小的可怜的青春记忆珍藏。我的陆朋友她还在写诗,她一直写,断断续续地写,似乎拒绝投稿。她说《诗刊》之类尽是狗屎。我现在偶尔阅读诗歌,不看我国的当代诗歌,地下诗歌,地上诗歌,或者网络诗歌或者穿衣服的诗歌,或者不穿衣服的诗歌。不是害怕遇见狗屎诗歌,而是不想费神去看陌生的诗歌,去判断。我偶尔看看博尔赫斯,因为他肯定不是狗屎,而且他的诗真好,以至于我又要哭起来了,因为他虽然写诗,是个伟大的人,可是他也有这样动人的寻常时刻:领到上面发的领导发的上级发的每人一包可怜兮兮的福利茶,劳保茶,阿根廷的马黛茶时,穷人的辛酸眼泪在伟大的博尔赫斯的眼眶里打转转。这多么符合我们的现状,我们的生存,我们的诗歌。

母亲不在的这七年诗歌 篇4

没有母亲这七年,多少次,我试着写下回忆母亲的文字,每一次都无法成行。

没有母亲这七年,每逢新年过节,都是我最难挨的日子,思念辗碎心田;

没有母亲这七年,是嫂嫂为父亲洗衣、做饭,忍耐父亲无端的脾气,我心里充满深深感激。

没有母亲这七年,我将泪水深深埋在心底,因为母亲在世的时候一直特别坚强和乐观,她不喜欢哭泣。

没有母亲这七年,我们兄妹姑嫂互敬互爱,齐心维护我们的家,为的是让远天国里母亲放心。

有关雨夜诗歌 篇5

成长的方向遍地荒芜

空旷的渡口只留下一个选择

携一壶老酒归去

成为整个冬日的伴娘

魔鬼般的火焰永远无情

让寒冷的纤纤温柔一地消融

拾荒者的背篓里啊

谁的良知如此沉重

夜色如糜如荼

高昂的眼珠只剩下两只脚的距离倾心关注

终归盼来了雨的抚摸

完成心思破土而出的欲望

别轻恋雨的慈悲

原来奢侈和平淡出生在同一个故乡

别打破雨的忧伤

喧嚣和宁静轻吻雨滴

在同一块沃土繁衍成芳

雨的怀抱没有姓氏

催促着一个个大梦方醒的灵魂回家回乡

追捧的尘埃释怀落定

用一粒种子的独白

诠释开花结果的阵痛与欣然

面对雨的纯洁

依赖和缠绕苍白无力

雨声轻轻地惋惜

快去体会生命的厚重与坚强

悄然铺开一页素稿

温润的雨珠从眉间滑落

远方游子的心

重温坚实的土地

有关爱国的诗歌 篇6

心 中 的 祖 国

区(县):雁塔区学校:北沈家桥小学 班级:五

(二)班姓名:马樵玉

你从人群中走来,你为和平大局而来。

那时汲取人民智慧的路啊!

幸福从自由的一瞬间散开。

欢声笑语汇聚成海,战天斗地令人豪迈。

歌唱我们伟大的民族,传遍祖国磅礴的山脉,祖国啊!您时刻在我心中。

你从解放区走来,你为大生产而来。

植根农民的沃土生机起来,那是几代人期盼已久的梦啊!

让农民兄弟振作起来,男耕女织场景一派。

感动深深地把痛苦掩埋,丰衣足食描绘着国家的未来。

祖国啊!您时刻在我心。

祖国啊!您的雄伟壮丼,您的高山巍峨,时刻使我感到自豪。

祖国啊!,祖国,您永远在我心中。

评语:

小作者用诗歌向我们赞美了自己心中的祖国,采用比喻句手法,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变化,给人欣欣向荣的印象,最后,点明了主题。形象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有关七夕的诗歌 篇7

(一)鹊桥仙 ——宋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诗歌

(二)·七夕——唐 宋之问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七夕诗歌

(三)·他乡七夕——唐 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七夕诗歌

(四)·牵牛织女 七夕——唐 白居易

烟霄微月淡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霄中。

七夕诗歌

(五)牵牛织女——唐 杜甫

有关《分离》的诗歌 篇8

春分——洮南市第三小学六年一班 刘琳静静地看着你就仿佛我们第一次相遇你轻轻地挥手就仿佛带着青翠的色彩春,你走了带走了我绿色的畅想春,你走了带走了我美好的回忆抬头望着枝头你曾坐在那里带我一起仰望天空

我爱……——洮南市实验小学六年四班 程韵竹我爱倚在窗前,看洁白的云朵那云朵呀,像轻柔的棉花糖可是,它飘的那样快眨眼间,就与我分离

我爱站在草地,体会时间的流逝那时间呀,像哗哗的流水可是,它走的那样快眨眼间,就与我分离

我爱躺在床上,听你清脆的笑声那笑声呀,像叮叮当当的银铃可是,它逝得那样快眨眼间,就与我分离

这世间的一切,一切,多美好呀可终究都会离我而去……

读天——洮南市实验小学五年二班 姚禹太阳走向了回家的路走得很快月亮走向了去太阳家的路走得很慢

很长时间过去了太阳走向了采花的路走得很慢月亮走向了回家的路走得很快

我与母亲分离了——洮南市实验小学五年三班石雅楠我是一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那夜内颗闪亮的子弹从无边的天空中飞过划破了我的翅膀划破了我的脚把我从母亲的怀抱里拽了下去母亲啊我是多么渴望蓝天母亲啊我是多么依恋你的怀抱……

与小狗分别——洮南市第一小学三年六班张昊我家的小狗叫小猪那天,我要去洮南了我要告别我家的小猪了我说:小猪,我要走了!小猪依恋地看着我我慢慢地走出大门小猪就汪汪地叫我回到屋子里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不想去洮南了妈妈说:好吧我飞快地跑向小猪小猪乐了,摇起了尾巴

我与春天分离了——洮南市实验小学五年二班李尉春天,一个绿油油的季节悄然降临,转瞬离开没有人曾对它们说声再见也没有人为它们的流逝而伤心春天过去了,第二年还会来可第二个春天真的是原来的春天吗?我与春天分离了浓浓的离别情淹住了我的心春天,我为你忧伤……

去长春——洮南市第三小学三年三班张越我和爷爷去长春了我离开了妈妈我刚上火车就想妈妈了

到了长春我就更想妈妈了看长春哪里都忧伤爷爷给我买了很多好吃的好吃的东西也忧伤我知道,那是因为我想妈妈了

我的地下党——洮南市第四小学六年一班杨洋我的地下党我要与你分离了当我不开心时是你给了我快乐当我睡不着时是你唱歌给我听当我寂寞的时候是你让我狂玩你……我的地下党你这个四四方方的小东西我就要与你分离了

有关教学的诗歌 篇9

如果您能记住,您走一步,我要走三步才能赶上,

如果您能理解,我观察世界的眼睛比您的眼睛矮三英尺,

如果您在我乐意的时候让我自己试试,而不是把我推到前面或挡在后面,

如果您能满怀爱心地感受我的人生,不剥夺我自决的需要,

那么我将长大、学习和改变;

如果您能记住,我需要时间获得您已有的生活经验,

如果您能理解,我只讲述那些相对我的成熟程度来说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您能在我可以时,让我独自迈出一步,而不是把我猛推出去或拉回来,

如果您能用您的希望感受我的生活,而不破坏我对现实的感觉,

那么我将长大、学习和改变;

如果您能记住,我像您一样,失败后再试需要勇气,

如果您能理解,我必须自己弄清我是谁,

如果您在我想要时让我自己寻找自己的路,而不是为我选择您认为我该走的路,

如果您用您的爱感受我的人生,而不破坏我自由呼吸的空间,

有关于青春励志诗歌 篇10

青春励志诗歌:《勇往直前》

别信靠未来,无论未来的憧憬多么可爱!

让死亡的过去永远埋葬!

行动,就在此时此刻行动起来!

坚定的心灵,上帝的指引!

如果失败了,让它去吧!

站起来再努力一次,直至成功!

青春励志诗歌:《人生颂》

不要在哀伤的诗句里告诉我:

“人生不过是一场幻梦!”

灵魂睡着了,就等于死了,事物的真相与外表不同。

人生是真切的!人生是实在的!

它的归宿决不是荒坟;

“你本是尘土,必归于尘土”,这是指躯壳,不是指灵魂,我们命定的目标和道路,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

而是行动,在每个明天

都超越今天,跨出新步。

智艺无穷,时光飞逝;

这颗心,纵然勇敢坚强,也只如鼙鼓,闷声敲动着,一下又一下,向坟地送丧。

世界是一片辽阔的战场,人生是到处扎寨安营;

莫学那听人驱策的哑畜,做一个威武善战的英雄!

别指望将来,不管它多可爱!

把已逝的过去永久掩埋!

行动吧--趁着活生生的现在!

心中有赤心,头上有真宰!

伟人的生平启示我们:

我们能够生活得高尚,而当告别人世的时候,留下脚印在时间的沙上;

也许我们有一个兄弟,航行在庄严的人生大海,遇险沉了船,绝望的时刻,会看到这脚印而振作起来。

那么,让我们起来干吧,对任何命运要敢于担戴;

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追求,要善于劳动,善于等待。

青春励志诗歌:迎接灿烂的曙光

是星星,总要发光,是玫瑰,总会开放,是蛟龙,总要腾空,是鸿鹄,总会飞翔。

路途的漫长,人生的风霜,终会被毅力和自信,化为生命的芬芳。

拼搏的刚强,开拓的激昂,终会为有志者,奏出精彩的乐章。

展开你飞翔的翅膀,看清你远航的方向,涉过这残冰黑夜,迎接你灿烂的曙光。

青春励志诗歌:我要做那铁树

听说有一种树,叫铁树

他应该是铁的肉和骨

根须永远稳固

枝叶永不服输

风雨中不会哭

别笑我流着眼泪哭

别笑我激情无数

别笑我在风雨过后

根断枝叶枯

我没有铁做的肉和骨

我不是那坚强的铁树

妈妈呀

请重新将我喂哺

请让我不再情愁如泉汩

请让我成为一棵铁树

让风在呼啸过后呆口瞪目

让雨在倾盆过后向我认输

妈妈呀

请重新将我喂哺

我要做那铁树

青春励志诗歌:发现自己

你的存在是献给世界的一份厚礼。

你是唯一的,是独一无二的。

你想要的生活能成为现实。

日子要一天天地过。

多关注好事,而不是烦恼。

不论有什么困难,你都能克服。

相信你的能力。要有毅力,有勇气,要身心坚强。

焦虑最浪费精力。

问题拖得越久,就变得越沉重。

不要事事都太计较,过平静的生活,不要活在悔恨之中。

不要自我设限。

你的梦想等着你去实现。

不要浪费时间找种种借口。

有关春天的欢快诗歌 篇11

1、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花如霞

芳草吐新

辗转三季

依然如旧

清风拂面

细雨润眉

失眠三宿

我红颜似衰

不是清纯

亦非妩媚

凝神三秒

心情

有如美酒般沉醉

为你降临

为你无眠

岂止三秋

回忆

那胜似古龙的馨香

辞旧迎新

新亦如故

2、推开春的大门

听到鸟叫了

在城效,有几只报春鸟

它们不敢进城

只在效外欢呼和跳跃

它们朴素得像乡下的农民

让我萌发一种亲近

它们是我的朋友啊

又仿佛是我巧遇的亲人

它们在寻找不知名的虫子

向同伴发出亲和的声音

在效外,我爱上了鸟的声音

在鸟的争鸣中

我推开了春的大门

3、把春天遗忘

春夜无人的庭院

轻轻的风儿在梦中歌唱

听,有人远去天涯的脚步声

有人又回到了故乡

如果我的枕畔有一片月光

今晚我便无法安眠

只因那心里还有她的倩影

在舞动我沉寞的眼神

每次仰望蓝天

云都飘往日落的地方

每次拥抱黑黑的夜

星都在最远处闪烁

想在灯下流几滴眼泪

又怕泪水反射昨日的心碎

离开温暖的软床

却不知道春天在等待着谁

你就在明亮的窗下

想着春天的爱

想着秋天的霜

想着一切甜美的花香

我已在梦醒的路上

偷偷地哭

悄悄地笑

慢慢地把自己的心遗忘

遗忘给春天

遗忘给思念的烛光

有关写给母亲的诗歌 篇12

1、《致我的母亲》

歌德

尽管长时间没有向你问安,没给你写信,可是,别让你心里

产生怀疑,好像你儿子应有的对你的深爱已经从我的胸中

消失。决非如此,就像那岩石,在水底深深扎下永远的万年根,它决不离开原处,哪怕是流水,时而用风浪,时而用柔波从它

上面流过,使人们看不到它,我对你的爱,也是如此离不开

我的胸中,尽管人生的长河,时而受痛苦鞭笞,汹涌地卷过,时而受欢乐的静静的抚爱,遭到覆盖和阻拦,使它不能

向太阳露面,不能映着四周围

返照的阳光,在你这慈母的眼前

向你显示你儿子是怎样崇敬你。

2、《纸船》

——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3、《写给母亲的诗》

冰心

母亲,好久以来

就想为你写一首诗

但写了好多次

还是没有写好

母亲,为你写的这首诗

我不知道该怎样开头

不知道该怎样结尾

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就像儿时面对你严厉的巴掌

我不知道是该勇敢接受

还是该选择逃避

母亲,今夜我又想起了你

我决定还是要为你写一首诗

哪怕写得不好

哪怕远在老家的你

永远也读不到……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4、《啊,母亲》

舒婷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啊,母亲,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啊,母亲,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褪色啊,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如今戴着荆冠,我不敢,一声也不敢呻吟。

啊,母亲,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礼品,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啊,母亲,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不是激流,不是瀑布,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古井。

5、《致我的母亲》

歌德

尽管长时间没有向你问安,没给你写信,可是,别让你心里

产生怀疑,好像你儿子应有的对你的深爱已经从我的胸中

消失。决非如此,就像那岩石,在水底深深扎下永远的万年根,它决不离开原处,哪怕是流水,时而用风浪,时而用柔波从它

上面流过,使人们看不到它,我对你的爱,也是如此离不开

我的胸中,尽管人生的长河,时而受痛苦鞭笞,汹涌地卷过,时而受欢乐的静静的抚爱,遭到覆盖和阻拦,使它不能

向太阳露面,不能映着四周围

返照的阳光,在你这慈母的眼前

向你显示你儿子是怎样崇敬你。

6、《母爱诗歌》

陶润之

我走了,妈妈

我走的时候

噙一眶泪水

没有回头

没有敢回头

我知道那不经意的回首

会让你的不经意的眼神

辛酸的笑容将我挽留

我知道

你脸上一定挂着微笑

可你的心在流泪啊,妈妈

儿心里明白

你只说了句:去吧,孩子

倦子归时,妈妈等你

我走了,妈妈

我走的时候

噙一眶泪水

没有敢回头

当我转过门前的那片枫林

你看不见我了

当枫林那湿湿的泪雨从心里流出

你看不见我了

只是啊,妈妈

我再不能抑制,再难止住如线的泪水

我回头了,妈妈

我才敢回头

我还是回了头

尽管泪眼看不见黄土

但是我知道

妈妈,你还在扶门张望你的儿子

久久的,不愿回头

多少次梦中哭着,喊着

妈妈,我要回家

多少次梦中看见,妈妈

你用你温暖的手轻轻地

抚摸着我哭泣的伤口

哦,妈妈

我知道,你一直在我身后

带着鼓励的目光

含着希翼的眼神

挂着等待的笑容

……

我知道了,妈妈

你一直站在我身后

每当午夜梦回

总有一个声音:去吧,孩子

倦子归时,妈妈等你

7、《母亲》

洛夫

母亲卑微如青苔,庄严如晨曦,柔如江南的水声,坚如千年的寒玉,举目时,她是皓皓明月,垂首时,她是莽莽大地。

8、《写给母亲的诗》

郎人之居

不知岁月的风霜

何时爬上了母亲的脸庞

而在我的心目中

母亲的心依旧永远年轻

因为无论我们行得多远

离得多近

母亲一直把我们

装在那颗未老的心中

我们曾经屡屡跌倒

是谁将我们一次次扶起

我们曾经屡屡犯错

是谁对我们淳淳教化

正是那些操心的岁月

将母亲美丽的脸庞

镂刻成了今天的模样

母亲总是在不经意中

将我们长久牵挂

母亲总是在电话那头

对我们不住唠叨

这时我们不但不会抱怨

更感到一股幸福的暖流

传遍了全身

真想为你捶捶背

真想为你揉揉肩

因为母亲呀

我虽然没有什么可以报答你

但却仍然记得童年时

曾向你许过的心愿

当你老了的那一天

我会站在你的身旁

为你捶背揉肩

9、《慈母颂》

在我的心灵之中,有个地方深不可测,其竟从未所问,你是那希望之火,为我照亮我的前程,照亮着希望,在每个黑黑的夜里,牵挂的是您,在每个寒冷的夜晚,是您给我无尽的温暖,天空下起雨了,每个雨滴都在述说。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象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退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10、《风雨中的母亲》

日子象走在常有风雨的路上,母亲在最前头。

让一些为儿女遮挡风雨的雨伞给母亲,母亲又推给了我。

上一篇:小班下学期报告册家长评语下一篇:仲裁委电视专题片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