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语作文(精选4篇)
子不语作文 篇1
关键词:子不语,鬼,修辞意义
《子不语》又名《新齐谐》, 作者袁枚, 全书共24卷, 续集10卷, 是清代著名的文言小说集之一。书名反用《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的立意, 后改为《新齐谐》, 亦取自《庄子·逍遥游》“齐谐者, 志怪者也”。前后两个标题, 都反映了作者创作的主要内容——记录鬼神怪异之事, 从中可以看到一个由一系列鬼怪故事所构成的世界。从作者所建构的各种各样的鬼怪的修辞幻象中, 折射出了人间百态。
一.人归为鬼, 缅怀先人——鬼的语义系统
《礼记·祭法》:“人死曰鬼。”在《说文解字》中, “鬼, 人所归为鬼。从人, 象鬼头。鬼阴气贼害, 从厶。”《正字通·鬼部》中:“鬼, 人死魂魄为鬼。”翻阅《汉语大字典》, “鬼”字共有12种含义:⑴迷信者以为人死后离开形体而存在的精灵;⑵祖先;⑶万物的精灵;⑷喻隐秘不测;⑸不可告人的打算和计谋;⑹蔑称;⑺沉迷于不良嗜好及患病已深的人;⑻敏慧, 狡黠;⑼昵称;⑽远;⑾星名;⑿姓。在这么多的义项当中, 义项 (1) 是字的本义。义项 (2) 是基本义的引申, 从“人死魂魄为鬼”进一步强调“祖先”死后魂魄为鬼, 突显的是中国人重伦理亲情的传统。义项 (3) 也是基本义的引申, 由以“人”为主体泛化为万物, 可以看出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 尝试对超出知识的现象进行解释。义项 (4) ~ (10) 是运用基本义所包含的一些特点如神秘性、跃动性所衍生出来的比喻义, 这些义项在现在的言语交际中仍被广泛使用。义项 (11) 、 (12) 属假借义, 与基本义关系不大。
从以上的义项分析可以看出, “鬼”字在诞生使用之初, 人类赋予其的意义并不可怕, 鬼怪观念的产生与先民的祖先崇拜密不可分。它来源于原始人对梦境与死亡的认识。但是时至今日, 对于鬼, 不仅有庙宇之类的人文景观等来表现鬼的可怕, 更多的是以一种观念植根于人们的头脑中, 并在言语交际中加以绘形绘色的描述, 以至于一提起鬼, 脑海中自然而然就会浮现出一些恐怖的画面和奇特的故事。
二、迷幻世界, 现实人生——“鬼”的修辞意义
作为一种“带有集体无意识性质的, 跨文本的、反复出现的话语单位”, 鬼的形象成为了一种修辞原型, 扎根于民族的心灵, “在潜移默化之中建构着修辞化的世界” (1) 。鬼从最原始的缅怀先人、感受自然意义发展至今, 人类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
(一) 人性的异化
鬼的形象伴随着鬼所包含的意义的发展而改变。从一开始以死去的亲人为形象出现, 到拥有物性特征的万物精灵, 再后来才逐渐发展成拥有让人毛骨悚然的狰狞面孔。虽然从表面上看, 越来越脱离人的外貌本质, 但从实质上看, 各种形容丑陋的鬼正是人性丑恶一面的反映。
在《子不语》中, 作者塑造了各种的鬼。亲情友情的力量是鬼助人的根本。如《灵鬼两救兄弟》, 为了不坐视堂兄因庸医误诊而亡, 死去的延生附身生病的堂兄, 阻止亲人用药, 并提供治疗方案。但是作品中更多的是鬼附身之后做出危害人的事情。鬼危害人类的原因, 一部分是出于妖魔的本能, 无缘无故作恶, 这大概是自然界、命运无常在人类心灵上的折射。但是大部分鬼施恶于人, 却是人类自己招致的, 是对人类无理行为的惩罚。
抛开故事所包含的迷信的外衣, 小说所展示的是人性的异化。那些被附身后性情大变的人, 是否可以看作是他们潜意识中的另一个性格的展现呢?人们反抗现实的不公, 但是面对强大的自然和社会, 个人是渺小的与低能的。明清以来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的高压政策和思想的追求个性不断冲突。生命的短暂, 欲望的无穷, 过分张扬个性, 追求物质享乐, 导致了人的物化, 人性的扭曲。《子不语》构建了一个鬼怪世界, 行走其中的与其说是一个个恶行恶状的鬼, 不如说是一个个异化的人。
(二) 伦理的呼唤
社会的基本构成是人。人性的物化, 必将产生广泛的影响。首先就是人间的亲情伦理受到了冲击。如《汤翰林》中正妻妒妾, 买通接生婆加害妾。亲情伦理就在人们为己谋私的过程中逐渐消失。然后正常的社会道德开始变质。反映在鬼的世界, 就是水鬼、缢死鬼拉人代替, 或鬼冒充正神享受众人的供奉, 一旦被人推翻, 还恐吓报复……社会不如此, 人们所想象的鬼怪又怎会这样呢?
道德人伦的丧失, 社会贫富的加剧, 在现实生活中公平正义不能实现的情况下, 人们自然希望在冥冥之中有一个公平的主宰, 可以洞悉一切罪恶, 做出判决, 让恶人受到严厉处分, 善人得到应有的奖赏。佛教的因果报应学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震慑人心的作用, 抑制了人性异化的速度。《子不语》中宣扬因果报应、惩恶扬善的思想成分很大。如《旁观因果》这个故事就通过一个秀才的旁观看到的:王某与担粪者争道, 误推担粪者, 使其失足摔死;16年后担粪者投胎成人后又误使王某失足摔死。同一地点, 同一方式, 因果报应丝毫不错。
但是这样的美好愿望在扭曲的现实社会中很难真正实现。反映到鬼的世界, 则表现为女子被丈夫害死, 却申诉无门, 向关帝喊冤, 却被城隍以冲突仪仗之名缚在香案脚下, 难以报仇 (《烧头香》) , 等等。人们创造出来的鬼怪世界, 如现实社会一样充满着黑幕和丑闻。通过宣扬因果, 表达了人们对社会正常伦理的呼唤, 但这样的呼唤在人性的异化、社会的腐朽的总态势前又是那样的势单力薄, 见效甚微。
(三) 政治的批判
明清时期, 统治中国一千余年的封建专制制度逐渐走向尾声。这是个从内到外的腐朽过程, 从人性到伦理, 最后是政权。黑暗的鬼怪世界, 是黑暗的人类现实社会的翻版。
在鬼怪世界里, 有审判功能的权力体系和人间的一样黑暗。地府的最高统治者是地藏王。地藏王审判之时, 有官位高的人到访, 地藏王亲自出阁迎接, 而方其审判之时均躲在纱窗内 (《地藏王接客》) 。这前后的行为对比, 一个势利的地藏王形象跃然纸上。和现实一样, 地府也讲究说情。赵某与弟妇的婢有私情, 害弟弟自缢身亡。两人被捉到冥府判决时, 因其七世祖说情, 原“应照因奸致死罪减三等判”就改成了放他们回阳。而这说情之人虽为尚书, 生前谄严嵩, 为子孙所不齿, 这样的人竟也受到冥官肃衣冠出迎的隆重待遇 (《赵文化在阴司说情》) 。这不能不说是冥官的势利。
为官者如此昏聩, 手下人也是贪财势利之人。地藏王的侍卫, 看贿赂的钱多才肯通报地藏王 (《地藏王接客》) 。一妇人为鬼所害, 向城隍求救, 城隍派手下“持牌唤妇听审”, 手下就向妇人索要差钱, 还说:“此场官司, 我包汝必胜, 可烧锡锞二千谢我。……此项非我独享, 将替你为铺堂之用。……” (《城隍杀鬼不许为瞽》) 这正是狗仗人势之恶劣, 无怪乎作者借书中人之口说出:“谁谓阴间官清于阳间官乎?”在众人都为钱、权奔波时, 就算坚持自身清正, 也难在官场立足。《土地受饿》中的土地讲操守却得不到提拔, 正是在乱世中保持自身高洁的人的悲哀。
三、结语
伴随鬼这个修辞原型而来的, 更多的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性想象。对于“鬼”这种观念重于现实的事物, 人们在口耳相传、文人收集修改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就带上了说话者对现实的看法和理想。在这个创作、传播鬼故事的修辞活动中, “鬼”就从一般的迷信思想转化成为一种带有修辞意义的文学形象。从缅怀祖先到展示罪恶, 鬼这个修辞幻象的修辞意义正是在一代代人的口中笔下日益丰富,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改变。
子不语书谭 篇2
鬼神的实用性
南开大学教授侯杰与夫人范丽珠合著了一本《中国民众宗教意识》(以下简称《意识》),因知我研究过民间信仰,遂邮赐大著请我“教正”。我认真拜读了此书,写了下面一点读书笔记。
读此书时,我总是不时地生出慨叹:谁要是有能耐把纷繁杂乱的中国民众宗教信仰的史实梳理清楚,再加以理论上的科学解说,那他可真是有本事的人。中国民众的宗教信仰,向来以源头众多、崇拜对象纷繁复杂而著称,千百年来已积为一笔剪不断,理还乱的糊涂账。孔子何以不多谈鬼神?宋朝文人周密解释说,这是因为“有未易语者”。鬼神之事的确不易谈,特别是民间的。我想,在这方面,若是能将史料理出头绪来,已属不易,而若能加以理论说明,就尤为不易;若是能做专题研究,已属不易,而若能做综合研究,就更为不易;若能使读者获得民间宗教信仰史的正确知识,已属不易,而若能将研究这种历史现象的科学结论交给读者,就更加不易。《意识》一书,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这当中的许多难题。
“民众宗教意识”这个概念用得好。它的涵盖面极广,把民众中一切宗教信仰方面的心理、观念以及相关行为都概括进去了。本来,中国民间有无宗教,哪些现象算是宗教,那些又算是有宗教意味的信仰,乃是“核心明确而边围含混”(《管锥编》引近人论分类语),而这正反映了民间宗教信仰的特点。《意识》的作者看到了这一点,故而有意识地跳出了“非此即彼”(是否宗教择一)的思维模式,而采取了一种闳通的眼光,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从而网罗了大量形形色色的“宗教性”事象作为认识对象,诸如信灶王、信钟馗、讲禁忌之类,确立了自己的民众宗教信仰史研究格局。一部学术史其实也就是一部发明和运用概念的历史。《意识》一书的成功甚得益于“民众宗教意识”这一概念。概念是研究的起点,也是研究的结晶。我猜度,《意识》的著者在研究工作初始时,一定是细细地推敲过“民众宗教意识”这一概念的,然后又通过对历史现象的研究,充实和坐实了这一概念。
我一向感到,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的根柢,全在“务实”二字,换句话说,就是鬼神是具有实用性的,供他是为了用他。这是一条大经络,以此可以解释众多的民间宗教信仰的现象和特性。早年我研究行业神崇拜时,曾经触及过这条大经络,但仅局限于此一隅,并没有做过全面性、综合性的研究。《意识》一书则在此方面下了大气力,且多有创获。著者说:“中国民众宗教意识的中心可谓趋福避祸。”这句明快的断语,在书中有大量的史证作支持。本来是极端出世型的佛教,何以在民众信仰中变得富有人间烟火味?著者告诉我们,这是民众宗教意识的务实特性促使佛教世俗化的。观音的香火为何盛过释迦牟尼?因为观音热心凡间琐事,务实的民众更需要“她”。民众为何要给灶王娶妻,给神仙过生日?因为在务实的民众眼里,神灵也是需要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总而言之,对于鬼神完全采取“供之为用之”的实用主义的态度,这便是“务实”二字的真谛。对于民众宗教意识之务实特性的总根源,著者有一句话可谓将其说透:“农业文明成为民众宗教意识的第一个摇篮。”同时又指出,儒家理性传统的影响,也是形成这种务实特性的重要原因。这些论述,大大深化了我对“务实”二字的认识。
我读的《中国民众宗教意识》是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的第一版,后来又出了修订本。我没读过修订本,想来修订本会比初版更好。
义和团从小说里请来了神
朋友向我推荐了一本书,说此书获得过几项大奖——费正清奖、列文森奖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奖,书名叫《义和团运动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觅来一看,竟是一位名叫周锡瑞的美国学者写的。
细读这本书之前,我猜度这可能又是一本不脱近代史著述老套子的书,所谈内容大概也就是些义和团如何反帝或排外之类的老话题。读后方知不然。原来,这是一本视角新,结论新,学术价值很高的著作。此书所取的新视角,很大程度上是社会风俗史视角、民众文化史视角,这就涉及很多民间信仰和法术方面的内容,所以我把它也看作是一本关于中国民间信仰的著作。这个视角,对于科学地说明义和团的起源等许多问题,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关于《起源》这本书,可说的话很多,我只想根据自己的兴趣说一点——这是一件小说影响历史的个案。说小说影响了历史,乍听起来匪夷所思,其实,这在旧时代实属平常之事。鲁迅先生曾说,我们国民的学问,大多数靠着小说和从小说编出的戏文。这也就是说,国民是靠着这种小说所提供的学问去行事,去参与书写社会历史的,这不正是小说影响了历史吗?张恨水先生还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民间一切秘密结社,无不受《水浒》之赐。施耐庵一枝笔,支配民间思想四五百年。这话说得很深刻,也很有趣,更反映了事实。这个事实就是《水浒》《三国》等旧小说曾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民众,进而影响了中国历史的面貌。
关于小说能影响历史,我在做行业神崇拜研究时,便有过深切的感受——我国百业所奉的祖师爷中,很多都是从旧小说中请出的人物。现在读《起源》这本书,更强化了我原有的认识。从周锡瑞的研究看,义和团运动从起源到许多具体行为,都与旧小说的影响有极深的关系,这无疑说明了小说曾经影响了义和团。同为小说影响历史的个案,祖师崇拜的案例是颇为局狭的,也并不那么重要,而义和团的案例则很宏观,也很重要,因为这还是一个“小说影响了一场民众运动”的个案。
周锡瑞举出的大量史料表明,义和团曾经从小说戏曲、民间信仰、武术拳法等民间文化中得到过最初的启发。这也就是说,义和团的原始萌芽,是借助过小说和从小说编出的戏文之力的。《三国》《水浒》《西游》《封神》这几部小说,曾经对义和团的信仰及行为方式,发生过至深至巨的影响。可以说,义和团是充满了“三国气”和“水浒气”,以及“西游气”和“封神气”的。对此,《起源》中的论述颇
多,如“义和团所请的神五花八门,均来自戏文小说中的英雄好汉,有孙悟空、猪八戒,《三国演义》里的关公、赵云、周仓,《封神榜》里的毛遂、孙膑、杨戬等等。”周锡瑞认为,这形形色色的小说人物,为拳民们的“降神附体”行为,提供了“叙述背景”。所谓“叙述背景”,也就是拳民们奉神所依据的“文化材料”。“叙述背景”之说,是支撑周氏义和团起源说的有力证据之一,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一幕小说影响历史的史剧。
在旧时代,统治者经常查禁小说戏曲,他们为此发布过许多谕旨、法令。北大王利器先生曾搜集有关史料,编过一册《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究其查禁小说戏曲的原因,除了为防止所谓“有伤风化”以外,更重要的,恐怕是担心有些小说具有鼓动民众骚乱、造反的“煽惑力”。《起源》一书揭破了这一点,论道:“满清一代统治者鉴于小说与民众骚乱间的联系如此明显,遂下令查禁这些具有颠覆性的文学作品。”对这个论断,周先生是以大量的义和团史料做证据的。我想,若是有谁想了解一下某些旧小说的所谓“煽惑力”和“颠覆性”,义和团这件个案是不可不查的。
梁启超曾倡言过“小说革命”,因为他觉得旧小说对民众的不良影响太大。他认为,中国人的江湖盗贼思想、妖巫狐鬼思想、堪舆、相命、卜筮、祈禳、阖族械斗、迎神赛会等等思想和行为都来自小说。关于历史上小说对于中国民众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是好影响多些,还是坏影响多些,我想,还需要经过细致的研究才能下结论。但是,单就影响力或曰煽惑力而言,梁启超的看法无疑是对的,《起源》一书则更是用大量的史实证明了小说对于民众的影响力之巨大。
犯人与狱神
我因为研究行业神,对狱神做过一点研究。某日,在《中华读书报》上看到一篇书评,是评论《中国神秘的狱神庙》(以下简称《狱神庙》)一书的,顿感兴奋而又奇怪:这么一个小小的鲜为人知的神灵,竟有人写出了一本专著!著者叫张建智,湖州人。这是我国第一本专题研究狱神和狱神庙的书。
狱神之引起人们的兴趣,大概缘起于俞平伯先生研究《红楼梦》时,研究了有关狱神庙的脂批。《红楼梦》写了狱神庙,贾宝玉仿佛也进过狱神庙,这就引得人们非要弄明白狱神和狱神庙是怎么一回事不可。我研究狱神当然不是为了研究《红楼梦》,而是为了研究行业神崇拜。我认为在狱吏和犯人这两类狱神祭拜者当中,狱吏祭狱神是具有行业神崇拜性质的。我仅仅从这个角度研究了狱神。张先生的研究则是一种全面性的研究。
这本《狱神庙》的写法有些特别。序文作者曾彦修先生介绍说:“全书(或全文)共八十小段,不置章节,全以随笔方式出之,夹叙夹议,看起来不易枯燥。当然,用此方法,难免就有些离题颇远的文字。”一分为二。好处还是第一位的。用这种写法写,我想,大抵是出于一种无奈,因为狱神庙的材料太少了,写成长篇大论的章节体几乎不可能。我佩服张先生的聪明,他发明了一种用随笔体写作学术著作的方法。我看这是一种创体。古人当然用类似的笔记体写过学术著作,如顾亭林的《日知录》之类,但若张先生这种以八十段随笔体长篇来谈一个学术问题的著作,却似乎从没有见过。张先生是个老实人,书中在引述拙著《行业神崇拜》里提供的资料时,特别做了说明,以示不掠美之意。但实际上张先生对狱神的研究,实在是比我深人多了,特别是他对犯人祭狱神的心理的研究,我不仅没有涉及过,而且了解很少。《狱神庙》给我补了这一课。
古代监狱为什么要设置狱神庙?简而言之:神道设教。狱神庙,并不是宗教界所设置的,也不是犯人要求设置的,而是政府设置的。设置狱神庙,是为了狱政的需要。具体说,就是为了教化犯人和狱吏,教化犯人要认罪服法,教化狱吏要办好狱事。关于对犯人的教化,《狱神庙》里有一句总结性的话:“秦汉至清末民初,县级行政单位监狱中构建有狱神庙,目的是‘恐吓和震慑囚犯’。”用狱神来恐吓与震慑犯人,此为古代监狱对犯人的“狱神教化法”。
最早的关于犯人祭狱神的记载,见于《后汉书·范滂传》。记云:汉代名臣范滂被捕入狱后,狱吏下令说:“凡坐系皆祭皋陶。”范滂回答说:“皋陶贤者,古之直臣,知滂无罪,将理之于帝,如其有罪,祭之何益!”狱吏只好作罢。可以看出,狱吏本是想行教化之责的,想拿狱神皋陶来震慑范滂,让范滂认罪服软,哪知范滂是条硬汉,根本不承认有罪,所以也不想求狱神保佑;而且范滂还认为,即使真有罪,祭神又有什么用?像范滂这样的不祭拜狱神的犯人,在古代还真是不多见的。
《狱神庙》将犯人大别为死刑犯和徒刑犯两大类,并总结了他们各自祭拜狱神的目的和心理:“判了死刑的,怕死后上苍还要罚他受罪,他们请求狱神在上苍面前多说好话,下了地狱,不要再惩罚他,也便是说为自己的亡灵超度。”徒刑犯,“在狱神面前表示忏悔,表示认罪,请求对他宽恕,祈告狱神,能赐他们早日出狱,与家人团圆”。这些概括,当然都是言之有据的,所依据的历史资料,主要是取自古代的小说和戏曲。小说、戏曲是有证史的功能的,特别是对于考察古人心理,尤其有参考价值。
关于死刑犯祭拜狱神,《水浒传》上有这么一段:狱卒把宋江、戴宗二人“驱至青面圣者神案前,各与了一碗长休饭,永别酒,吃罢,辞了神案,漏转身来,搭上利子,六七十个狱卒早把宋江在前,戴宗在后,推拥出牢门前来。”这个青面圣者,便是狱神。但这个狱神已不是范滂时代的皋陶,而是汉臣萧何。
关于非死罪或尚未定罪的犯人祭拜狱神的情况,《狱神庙》提供了不少材料。小说《果报录》第六十七回有唱词道:“行来已到萧王殿,炉内香烟淡淡飘。(白):咦!那监牢里也有神道个(咯),让我许个(这)个愿心介(吧)……让神保佑小姐平安离狱底,愿得香烛殿前烧。”这是一个犯人家属在祈求狱神保佑犯人早日出狱,平安回家。京剧《玉堂春》里苏三的唱词道:“待我拜拜狱神爷爷,才好起身……狱神爷爷听我言,保佑苏三得活命。我与你重修庙宇换金身。”这是一个可能被判死刑的犯人,在祈求狱神保佑自己活命。
小文写到这里,不知怎么忽然想起了“文革”时的秦城监狱以及大大小小的大有牢狱之风的牛棚。那些地方,曾经关过无数范滂、苏三式的所谓“罪犯”和“罪人”,他们每天都要向领袖请罪,认罪,请求给予重新做人的机会。我恍然觉得,这景象与古时的祭拜狱神,不是颇有几分神似么?那场造神运动的荒唐性,于此可见一斑。谈古代狱神,竞谈到了现代,这是巧合呢,还是历史逻辑的暗合呢?我想,都有些吧。
旅人的迷信
研究古人的迷信,不能放过研究古代旅行史,因为旅人的迷信较之安守在家者,不知要严重多少倍。古代旅人的迷信,乃是古代社会迷信状况的一个重要个案。
宗教学家、民俗学家江绍原所著的
《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是一本研究古代旅人迷信的专书。这本书原计划要写六章,但只写了第一章,题目是《行途遭逢的神奸(和毒恶生物)》,从这个题目可以看出,作者研究的重点是古代旅人对旅途上神鬼精怪的迷信。此书最早由商务印书馆于1937年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89年影印了此书。
考察古代旅人的迷信状况,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材料极少。江绍原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是寻觅可以视作“旅行指南”的材料,他认为,古代的“旅行指南”中必包含有不少关于旅人迷信的信息。他认为,古代青铜器上的某些与旅途有关的图像和上古奇书《山海经》,可以视为上古的“旅行指南”。这个看法是有道理的,因为这类图像和《山海经》的许多内容,与地理方物、旅行见闻有关,尽管其中许多图文看似光怪陆离,荒诞不经,但实际上却是古代旅人对于旅途艰险的一种扭曲的和夸张的记述,其中所记的那些形形色色的神鬼精怪,实际是旅人因恐惧而想像和创造出来的,是旅人迷信观念的产物。
关于青铜器上的与旅途有关的神鬼精怪图像,江绍原说:“行途的,或远近各方的毒恶生物和鬼神精怪,相传在很早的时代便不但有,而且有了大规模(包括多物与多地)的图画表现。”可知旅人对于神鬼精怪的迷信,不但起源很早,而且广泛存在而兴盛。据江绍原推测,古传说中的“夏鼎”上面,就可能画有这类图像。证据是《左传》所记王孙满向楚子说的关于“夏鼎”的话:“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不顺);螭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民无灾害,则上下和而受天佑)”。江绍原解释说,古人认为,进入川泽山林,必会碰到螭魅魍魉等鬼神精怪,而这些鬼神精怪的形状各不相同,不便记忆,便要画成图像,以供观览了解,供出入山林之用,于是“夏鼎”之类的器物上便铸上了这种图像。他又解释说,即使“夏鼎”未必真有其物,但《左传》所记的王孙满的话,“仍反映了史前和有史、文字前和有文字时代的人们,要求旅途神奸图或云图画式旅行指南之心。”也就是说。关于“夏鼎”的传说,实际上反映了古代旅人对“旅行指南”的需求。
对于《山海经》可以视作“旅行指南”的理由,江绍原从分析《山海经》所记的古神话、古异闻人手,将这些古神话异闻分成五大类:1、种种于人有害的动植物和其他神物;2、与风雨有关的山岳和神人;3、神灵的形状和祭祀神灵的方法;4、有利于人的动植物和异物;5、奇形怪状的异方之民。然后推断说,“此五项正是行人所不可不知,旅行指南所不可不载”的。据此,他认为《山海经》也是可以视作“旅行指南”的。作为“旅行指南”,《山海经》上所记的那些形形色色的神鬼精怪和毒恶生物,实际上都是古人认为在旅途上会遇到的,并需要旅人特别加以注意和应付的。
旅人的迷信,何以会比安守在家者要严重得多?这源于古人对旅途的深深的恐惧。恐惧生迷信,迷信生(造出,想像出)鬼神。所谓“行途遭逢的神奸”就是这样产生的。古代特别是上古,交通极为不便,旅途上艰险甚多,旅行环境极为恶劣,而旅人对于这种艰险环境的抗御能力又极弱,这便使旅人产生了深深的恐惧,进而造出形形色色的神鬼精怪。对于古代旅途之艰险,江绍原这样描述道:“言语风尚族类异于我,故对我必怀有异心的人们而外,虫蛇虎豹、草木森林、深山幽谷、大河急流,暴风狂雨、烈日严霜、社坛丘墓、神鬼妖魔,亦莫不欺我远人。”其中,除了“神鬼妖魔”,都是旅途上会经常遇到的艰险,而“神鬼妖魔”则是这些艰险给旅人带来的恐惧和迷信心理的产物。《西游记》里写了许多妖魔鬼怪,实际也都是旅人的恐惧和迷信心理的产物。
一位研究宗教史的法国学者说过一句精辟的话:“古今生活思想中神怪方面之史的研究,能够帮助解放人的心灵。”江绍原对于古代旅行迷信的研究,就具有破除迷信、解放迷信者心灵的作用。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就像猜谜语,谜面虽然总让人觉得不易捉摸,甚至有点神秘,而一旦弄清谜语是怎么造出的,谜底又是什么,那种神秘感也就荡然无存了。
时光不语随笔 篇3
每日清晨,在闹钟的铃声中醒来,从前是讨厌这样的清晨突兀的声音,总是会不自觉吓到,只是现今这样的闹铃声是必须的,从前在学校自有宿舍同学的唤声讲我叫醒,而今自己一人在这陌生的城市工作,每日清晨唤我起床的只有这令我极不喜欢却必不可失的闹铃之声。
站在镜前,端视镜中渐渐成长的自己,总是会不自觉间恍惚,陌生的感觉越来越明显。那些父母呵护,朋友问候、同学相伴的时光已远去。推开窗,看窗外的天空明亮洁净却已不再是蔚蓝透彻,路上车水马龙,喧闹的声音此起彼伏,路上行人的脚步匆匆,上学的孩童三五成群结伴等公交,打闹的声音听来却是纯真而美好。
时光不语,生活在波澜不惊的平淡里日复一日。
每日在暮色渐沉中等待下班的时间到来,到下班时往往已是掌灯时分,走在喧闹的街上,灯火辉煌,每一家的`商铺都打着明亮的灯,那些晃眼的灯光往往讲店面照的亮如白昼,那些华美的衣物在这些灯光的渲染下往往显得更加炫目耀眼,却是带着不真实的美。
远处那座桥一到夜晚就会打开霓虹灯,彩色的霓虹游走,美丽而炫目,我远远望着总会想起高中的校园,每当这时候也会打开霓虹灯,彩色的霓虹将整座校园装饰地异常美丽。那时候总是在休息时分坐在校园的操场上看教学楼上的霓虹灯变换色彩。那些纷呈的彩色装点了我疲累却充实的高中生活。
这个城市的天空总是被阴霾覆盖,我总是看不到日光,温暖的晴日那么鲜少,寒风却是从来不缺少,我一个人走在街上,我将自己裹得厚厚实实,却仍是寒冷异常。寒风总是肆虐而苍狂,街旁凋落的树叶在风中轻轻打着旋。
一寸一寸的寒意总是从指间慢慢渗透,然后蔓延全身。
夜里,点一盏灯在床头,捧着喜爱的书翻看,在温暖的灯光中渐渐睡意袭来。
时光不语,年华老去。当手中握住繁华,心情却变得荒芜,才发现世上一切都会变卦。 只是我还是想去相信一个人,非常想,而且就这么一直相信着,相信他会陪我看朝阳升起,看暮色西沉。
我想去相信幸福,我想去相信幸福的可能不是微乎其微。
我们每个人都背负着太多的东西朝着最终的归宿前行。
我们终究是要走过很长很长的路,慢慢收集一路的故事,最后都还给岁月,这世间的风景,非要亲历才会刻骨。
也许,我们穷尽一生所追求不过是平平淡淡,简简单单。
时光不语,岁月渐逝。物是人非,心境淡淡,如水。
我在时光破碎的罅隙里,
听到了风细碎的呢喃,
相片里远去的剪影,
合着满地的落红,
尘归尘,
时光不语,叶落无声散文 篇4
淅淅沥沥的秋雨裹挟着寒冷悄然而至,于是便洒落了一地的清肃。
――题记
隔岸回望,那一江的波涛汹涌地前行,毫不留恋它那忙碌的步伐,于是就这样不停地奔着,跑着……每当看到流水这样一去不复返时,不禁细细品味那一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啊,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纵然忙碌的人生即便再长,也不过短短的几十载春夏秋冬,而那个叫做时光的老头,却很吝啬的不肯多借你一点日子。到了,便来;过了,便走。正如朱自清写道:我从这个世上赤裸裸的到来,也将会赤裸裸的离去。那么,我们的日子又去了哪里了呢?
有人说,日子走了,去了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世界里,于是,便独自一人去寻寻觅觅。寻不到花落的声音,也便就寻不到时光的足迹,只落的个惨惨戚戚。只知道,日子,真的离开了。
以后,日子便这样一点点离我而去,犹如一个绝情的离人,当你仍在沉湎之中时,它早已无声无息的离开,只留下了无助的我们痴痴弥望。该何去又何从,茫茫的前路又在何方?
叶落总是无声的痛苦,时光也总是无情的过客,生命本来就是一场虚妄,逃不了,也躲不掉。只能艰难的`前行。于是,张爱玲说:人生很短,所以出名要趁早;于是,三毛说:今生太短了,我要去寻回前世遗落的梦乡,把那一世的繁华,洒满今生。于是徐志摩写道: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于是那个痴情的纳兰容若填到: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于是那个重情的义山唱到: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不错,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愿这一梦,梦到个繁花似锦。
如今的我们,在一方不知名的角落里打转,用尽全力去冲破那个坚固的堡垒,冲破这一方小小的天地,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繁华。这是一个等待冲破花苞,准备开放的自己;这是一个等待试翼,准备展翅的自己;这是一个只欠东风,准备远航的自己。为了这一刻,我们做出了千百次的努力,为了这一刻,我们积累了多少个日夜付出;为了这一刻,我们拼尽了多少的汗与泪。只为了那一个:无怨无悔。
朋友,不要再犹豫彷徨,日子很短,容不得我们回望。走过了那么多的山山水水,趟过了那么多的艰难困苦。成功只在前方,跨一步,万里晴空;退一步千丈深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一刻,我,准备好了。
【子不语作文】推荐阅读:
笑而不语的友谊-高一作文06-09
现世无奈,岁月不语情感散文06-02
读你,是拈花不语的静寂09-11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感悟随笔05-25
空 镜 子作文07-18
红果子350字作文06-19
动物免子英语作文09-12
我的侄儿子作文450字09-04
小虎子不怕小学生作文11-03
端午节的棕子作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