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的随笔散文诗

2024-07-14

旧事的随笔散文诗(精选6篇)

旧事的随笔散文诗 篇1

散文随笔:城南旧事

童年,是每一个人魂牵梦萦的梦,也是一个渐行渐远的梦。在梦中,有欢乐,有满足,也有念想。题记

每当你静坐于书桌之前,月光皎洁,悄然入户,会不会偶然想起,在你内心的某个角落,演绎着如烟如雾的往事,那也只能是模糊的一影,难以捕捉。有谁曾想,将自己的所闻,撰写成集。而《城南旧事》,则是现代台湾女作家林海音以自己的童年,回味以往旧事所成,紧跟纸页划过指尖的步伐,进入书中的世界,一起品味作者的童年,浅谈《城南旧事》...

或许,一个人记忆的开始,便是童年,那是一个复杂的时节,它预示着饱受沧桑的成人对纯真年代的思念,是回忆时含泪的眸眼。当英子不是小孩子了,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时候,英子曾经想念离去,永远不会再回来的父亲,惠安馆的疯女人,饱受养父虐待的妞儿,因为自己的天真而被抓走的迫不得已的.无名青年......一缕淡淡的哀伤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轻轻地飘走了。

书中的英子用自己天真无邪的想法看别人,看景,看当时杂乱的社会。透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

读《城南旧事》,心头会漾起一丝丝的温暖,因为已经很少看见这样精致的东西,因为她不刻意表达什么,只一幅场景一幅场景地从容描绘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说它自己。那样地不疾不徐,温厚淳和,那样地纯净淡泊,弥久恒馨,那样地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名逐利心。

50多年过去,如今远离北京的游子,对这一切依然情意缱绻。那一缕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她童稚的记忆里,永不消退。

夜幕降临,当皎洁的月光印在墙壁上时,仿佛穿越了整个世纪,看到了作者童年时回眸的笑颜,那是天真质朴的、不着一点修饰的表现,身居黑幕之下,也只有这一束月光,寄托遐想,留住童年。

空间弥漫着,窒息的气氛,感受作者缅怀童年的心情,或许,当你渐行渐远之时,回首往事,更有另一番独特韵味罢。

旧事的随笔散文诗 篇2

一、饮食散文第一人唐鲁孙之“馋”

被誉为“中华谈吃第一人”的唐鲁孙生于1908年,是满族镶红旗的后裔,原姓他他拉氏,是清末珍、瑾二妃的侄孙,七八岁时即被封一品官职。他生于北京,逝于台湾,熟悉清宫礼仪,深谙北京风俗掌故,有民俗学家之名,尤精于北京的饮馔。他晚年写下了《中国吃》《天下味》等系列作品,对昔日京城的饮食生活倾情回忆。对于好吃,唐鲁孙自称:“寡人有疾,自命好啖,别人也称我馋人。所以,把以往吃过的肴海明馔,写点出来,也就足够自娱娱人的了。”5梁实秋读了唐鲁孙的《中国吃》后,说:“中国人馋,也许北京人比较起来更馋。”6对此,唐鲁孙回答说:“在下忝为中国人,又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可以够得上馋中之馋了。”“我的亲友是馋人卓相的,后来朋友读者觉得叫我馋人,有点难以启齿,于是赐佳名叫我美食家,其实说白了还是馋人。”而馋又成为唐鲁孙写作谈吃美文的动力。

美食的境界首先是讲究,唐家系官宦世家,饮食非小事。“他家以蛋炒饭与青椒炒牛肉丝试家厨,合则录用,且各有所司。小至家常吃的打卤面也不能马虎,要卤不澥汤,才算及格;吃面必须面一挑起就往嘴里送,筷子不翻动,一翻卤就澥了。”7自小长在这样的家庭的,唐鲁孙的饮食散文精于谈食之艺、味之细。一生钟情于味觉的快意,最终使他成为古城北京饮食文化最卓越的记录者,他的饮食文化散文深具有民俗文化的考察价值,帮助我们认识旧北京日常饮食的物质内容、饮食习惯、饮食方式、饮食情致,进而窥探到这个古老城市历史与文化的过往与变迁。

二、京城世家子弟之“馋”

一些京城世家子弟钟情于“吃”的纯粹,乐为饕餮之徒。他们大多术业有专攻,有的甚至堪称学术泰斗,但是,他们不避讳嗜好美食美味。

被誉为“京城第一玩家”的收藏名家王世襄自称“老饕”,他出身于晚清官宦世家,祖籍福建,生于北京,晚年所著《锦灰堆》在家具、漆器、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等十二类随笔外,也写下了不少饮食题材的随笔。王世襄不仅是美食家,还是擅长烹饪。徐城北《鳜鱼宴》记叙他文革后期在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大做鳜鱼宴的经历。“他先去附近的窑嘴买了十四条约两斤重的鳜鱼,一律选公的,回来亦中亦西,一共做了七个菜:咖喱鳜鱼、干烧鳜鱼、炸鳜鱼排、糖醋鳜鱼、清蒸鳜鱼、清汤鱼丸和鱼白溜蒲菜……做成后鱼白柔软鲜美,腴而不腻,蒲菜脆嫩清香,恍若青玉簪,加上香糟,其妙无比,妙就妙在把糟溜鱼片和糟煨茭白两个菜的妙处汇合到一个菜之中,吃的人眉飞色舞,大快朵颐。”关于这次宴请,王世襄也自作《鳜鱼宴》,篇首即称:“由于我是一个老饕,既爱吃,又爱做,遇有学习机会绝不肯放过。往年到东兴楼、泰丰楼等处吃饭,总要到灶边转转,和掌勺的师傅们寒暄几句,再请教技艺。”关于席间做的菜,得自他对“吃”的精研,他说:“自己做的香糟菜,和当年师傅做的相比,总觉得有些逊色。思考了一下,认识到汤与糟之间,有矛盾又有统一。高汤多而糟少则味足而香不浓,高汤少糟多则香浓而味不足。香浓味足是二者矛盾的统一,其要求是高汤要真高,香糟酒要糟浓。”至于如何做出汁清味浓的香糟酒,吊出清如水的高汤,王世襄回忆了北京大饭庄的名厨不厌其烦的做法。

赵珩自称:“我是馋人,故以‘老饕’自谓。”8赵珩曾祖父赵尔丰清末曾任署理四川总督兼驻藏大臣,父亲赵守俨是中华书局原副总编辑,主持过二十四史的点校工作。赵珩在治学之外精于烹饪饮馔,他的《老饕漫笔》《老饕续笔》等作品集以白描式的笔法写口腹之欲,以及围绕饮食的风物人情、历史掌故。在《老饕漫笔》的自序中,他说:“伊尹曾谓:‘味之精微,口不能言也。’以文字叙述饮馔,大略只能达到‘耳食’与‘目食’的效果。”作者就是以文字谈吃喝,宣泄自身食之欲望。

朱家溍在《饮食杂说》中也自称“馋人”,作为文物专家、清史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朱家溍是宋明理学家朱熹的第25代孙,生于北京,成长于鼎食之家,不仅对北京的府第、园林、京剧等地方文化知之甚详,对北京的著名饭庄、官府菜及其由来,也如数家珍。

三、旧京平民阶级的“馋”

梁实秋,“馋和阶级无关”。9不只是富贵之家、文人学者们乐享绝味,追求鲜美食材、精湛厨艺,普通北京市民也有其对丰美五味的追求。旧京有各种专供穷人解馋的民间小吃,如卤煮火烧、爆肚儿、艾窝窝、藤萝饼等,所用原料低贱,但制作用心、独特,老百姓粗茶淡饭之外可以之“解馋”。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崔岱远描述北京人的基本伙食“炸酱面”时说,“对于善于享受的北京人,在吃上是从不马虎的。只要条件允许,就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加上许多样的面码儿,比如最基本的:开春放小萝卜丝或是小萝卜的嫩缨儿,到了端午放新蒜,伏天的面码儿除了黄瓜丝还有焯过的鲜豌豆,立秋以后放刚下来的水萝卜丝,入冬以后最好吃的面码就是焯好的大白菜头切成丝……除了面码,面里还要再浇上点儿熏醋,再啃上两瓣爽口的大蒜,就更爽了。”10可见,底层平民也会力所能及地让自己吃得好一点,借助于四季食材的变化增加生活的幸福感。

今日北京人的“馋”与满清旗人有莫大关系。清人入关之后举办过许多宴席,大吃大啖,相传康熙举办过两千八百人的宴会。满清政权稳固、战事消退之后,汉人无不纳税,而旗人不事劳作,却可以坐领饷糈,每日沉浸在包括“吃”在内的各种物质享受之中。正所谓:“爱新觉罗的后裔长着一副不能动弹的四肢,却保留了一副能说会吃的嘴巴。”11即使清末以后旗人没落了,也依然没有撼动他们对口腹享受的追逐。梁实秋称:“然而一般中国人之最善于吃者,莫过于北京的破旗人。从前做旗人,坐享钱粮,整天闲着,便在吃上用功,现在旗人虽多中落,而吃风尚未尽泯。四个铜板的肉,两个铜板的油,在这小小的范围之内,他能设法调度,吃出一个道理来。富庶的人,更不必说了。”12徐霞村记叙北京小吃时写到,“北平各胡同里售卖零食的小贩之多,也为国内任何城市所难望其项背……假如你和一个没落的爱新觉罗氏的后人做着邻人,同时你又是一个细心的人的话,你便可以看到他们有时即使剩了少数买米的钱,也要把它拿出来在门口买一串毫不解饿的糖葫芦吃吃。”13即便在饥饿半饥饿的生活状态下,没落旗人仍然有可能把少量的钱拿来解馋,而不是解饿。三百年满清历史,旗人的饮食文化足以深深地影响到北京人的生活,从王公贵胄到黎民百姓。

四、既是人欲,也是天理

关于北京人的“馋”,后辈文人依然津津乐道。回族作家霍达写道:“家父生前常以‘吃主儿’自诩。‘吃主儿’这个词儿是地道的北京话,普通话里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词儿。译成陆苏州所谓的‘美食家’,雅则雅矣,但仅含‘吃的专家’这一层意思,原意未能尽括。‘吃主儿’还有一层意思,即:大饭庄子的常客、贵宾。家父引以为自豪的包含着前者,但偏重后者。他固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不仅满足于此,似乎更陶醉于饭庄子老板、伙计们对他的尊重。”14作家刘心武《什么都吃》从日常语词的点滴揭示中无处不在的“吃文化”。他说:“我们的生命其实是贯穿在一日不可废除的吃喝中的,对情的寄托,对自己与别人的慰藉,对今日与未来的期许,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了我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餐桌享受中。”15崔岱远则认为:“北京人闲适而安稳,散淡而追求品位,自尊而又有些自傲用现在话儿说,叫做懂得享受生活。”“北京人不但琢磨怎么做,还研究怎么吃。在北京人眼里,并不是谁都会吃的。吃,讲究个过程;会吃代表着身份和地位。再精致的美味摆在您面前,您要是不会吃,那也是糟蹋东西。北京人已经把吃的过程发展成为一种与生活融为一体的艺术创造。”16所不同的是,当代作家们试图从精神的高度上去认识饮食,或者从文化,或者从艺术上为北京人的“好吃”延伸出更多附加的意义。

儒家对“饮食之人”的否定,在朱熹那里有清晰的辨析:“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17要去人欲存天理,就需舍弃对于美味的追求,治学之人自当如此。但以上北京学者、文人大多从饮食之极致的享受、体验上赞美美味,由物质享乐带来的欢乐溢于言表。对于朱熹之学说,梁实秋说:“我的想法异于是。我以为要求美味固是人欲,然而何曾有背于天理?如果天理不包括美味的要求在内,上天生人,在舌头上为什么要生那么多的味蕾?”18“馋,则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味。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还有无数的味蕾,叫人焉得不馋?”“馋非罪,反而是胃口好、健康的现象,比食而不知其味要好得多。”19梁实秋肯定了那些特别爱吃、会吃的人他们的生理本能既是人欲,又是天理。

故乡的旧事散文 篇3

提及故乡的旧事,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不为什么,就故乡的那些事而已。我的心不再空虚。

就算空虚,也能像山谷那样,胸怀若谷。从头到尾一件一件地浮现,见见阳光,杀杀菌。又何曾不是一件美事呢?

好了,我已经准备了一杯浓茶,提醒今夜。

夜凉了。茶凉了,自己续上。这是难得的清静。如诗如画的境界。

时光,在跑道上跑得真快哦!如果我的年龄,一年算一圈的话,那你就在这个世界里,完完整整地跑了三十五圈了。我的记性真差,记不住你的忽悠。在今夜,我点着手指头,拼命地掐,才记忆犹新。

太阳起起落落,在故乡的山头上,仿佛就是在父亲背脊梁爬上滑下。也在跟着季节走。它的温度灼热了那件满是泥土印痕的衣服,汗水淋湿了。庄稼感动得无话可说,一切尽在无言之中,都一个劲地长齐、长高。以一种绿,表达最直接的心意。往后,便镶嵌入秋天的图景,以饱满的情,来回报朴实的故土,老实的父亲。在故乡,能读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真版本。

月亮深了,又浅了。那种柔情的月光,和着夜风吹拂,池塘的水也会皱起微波。屋角里的那只蟋蟀,在唱了一段情歌之后,点数着女友姗姗而来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它是最了解我的,总学着我的模样。也代替我,心有灵犀一点通。

故乡的白天与黑夜相连着。我的童年就在其中穿过。

那时,我家不算很穷。一个月能吃上一次猪肉。总比邻居两个月吃一次肉好多了。有肉吃,自然是一件盖住嘴偷笑的事情。有时候,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常常弄几个“三步跳”。或者伸手向着天空,大喊我要飞。现在,想起觉得幼稚。那时那地那种心情是不可比拟的。

那些苦日子里。小孩的我,也爱思考。总想找些能吃的,好吃的。

每当下午放学回来。囫囵吞枣似地喝两碗稀饭。碗筷一放,手拿一把捞鱼具,一个篓子。飞快奔向屋前的那条小河。沿着河边,跟着河水而下,走到那段落差大的山崖为止。匆匆地卷起裤脚,一只手把捞鱼具放在下水口,一只脚在捞鱼具的上方搅动,水中的小鱼,受到惊动,顺水而下,往往就进入了捞鱼具。赶紧把捞鱼具往上提,哗啦哗啦的流出了水。小鱼聚集在渔具的底部。小鱼就在捞鱼具里蹦跳,最后,精疲力竭,也懒得跳了。等待着被放进鱼篓里。

太阳渐渐地西下。照着小鱼白白的肚子,它们想哭。我却想笑。在那饥饿的日子里,我也没有那种放生的欲望。

我依然继续打捞。争取时间,打捞更长的河段。必须在天黑之前赶回家。我逆水而上,抛下一条长长的河流,和一河流的.浊水。在料定的时间内,能够赶到约定的位置,一般也有一大碗的小鱼了。

一股劲往家里冲。因为家里的烟囱冒烟了。大概,饭已经做好了。就等做下饭的菜了。往往也是亲自下厨,煎出香香的小鱼干。晚饭,其乐无穷。

另一条菜篮子的途径。便是捕山里的白肚鼠。那时,故乡的山上有很多白肚子的老鼠。身体的毛是黑色的,肚子的毛是白色的。因而取名“白肚鼠”。每逢周五,我就和邻居带着夹鼠器一起上山,寻找老鼠的路。说来,也真是的,“蛇有蛇道,鼠有鼠路”。这一点真不错。找到烂熟的鼠路,是它经常出入的路。在那下坡转平处,安装夹鼠器。老鼠这个精灵,也不是吃素的家伙。也很懂的行家。遇到陌生的景象或现象。便三思而后行。或者,干脆绕道而行。终会避过一劫。让人落空一场。

生活之中,群争群斗,斗智斗勇,适者生存。伤心总是难免的。喜悦也总是难免的。

每当装下夹鼠器,就轻轻地敷上一层干幼土,用一把生树叶轻轻地扫平整。使夹鼠器上的泥土与周边的泥土一致,很难识别出来。就放心回家了。

第二天,天亮了。赶紧进山,取猎物。因为,夜里老鼠一旦踩上了夹鼠器,腿被夹住了,是很痛的。一到天亮,没有了夜的掩护。心里更加害怕,老鼠会拼命地挣扎。扭断了腿,走了。去迟了,往往就让它跑了。捕猎物时,一定要将它击晕,否则会咬人伤人。带回家,烧烤美味啊!你别觉得吃老鼠肉很恶心。山上的野味,是很干净的。与城里的老鼠不一样,是没有经过污染的。放足姜蒜,炒焖,很好吃的咧,可香得很。相信你吃过一次,想起来也会流馋水。

童年也爱玩。

自制独轮木车。那时没有钱买轴承。就在木轮子中间凿一个圆心,穿一根较硬的木,当作轮轴。再用木条钉一个车架,两条扶手。便成了所谓的木车。推着弟弟妹妹到处跑的感觉就是好。有时候,也吸引来很多邻居。他们也想坐车,但他们先得推推我。在村头村尾尽情地奔跑,玩得很开心。

时光匆匆。如梭如箭。不知不觉中,人也渐渐地老了。

回忆起故乡的旧事,苦乐其中。

隐藏于月饼中的旧事散文 篇4

只是眨巴眼,中秋节又倏然过去了五、六天。由中秋吃月饼所勾起的许多念想,犹如月饼留在我手上及唇齿间的香甜,总是令我无限的回味。

我开学前,因了外婆的偏爱,她总是能够从一个圆腹,清亮和古朴的青花瓷中,摸出一个温润饱满、馨香甜软的月饼给我吃。有关这种幸福的感觉,我曾在《难忘我的回首》中有所描述。

读书以后,我常常与哥哥,或与大舅家的老表们上山去找副业,如砍木藤,剥构皮和打野蔴,等等。一般,过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把这些已经干透的山货,送到离我家不远的供销社变成两、三角不等的现金。有了自己可以掌控的“小金库”,即使是再舍不得花掉的血汗钱,偶尔也会买一个月饼食用。

当时的月饼,用一张浸透了猪油而半透明的纸包装着,酥软、香脆的外壳,甜香、糯柔的内料。食罢,手留余香,三月不知肉味。那时的月饼,标准的四个一斤,根据包装、做工、馅料的不同,分出三个等级,单个价分别是一角、一角伍、两角。

我们买月饼吃,总是好钢用在刀刃上,往往是上山找副业时,才舍得买上一个最便宜的月饼做午餐――一耐饿,二方便,三解馋。

如果是我与哥哥在山上寻找山货,又刚好带了月饼做中餐的话,便会衍生出许许多多的小插曲。

可以说,做我们的月饼是幸福的,虽然,它们最终是被我们吃掉:每次,还在上山的路途中,我们就心照不宣地牵挂起兜中的月饼来。到了山上开始寻找山货了,各自的心里就像藏着一只猫爪子似的,老想着月饼的美味。有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用手捏捏,有时我们会隔着衣兜很享受地用鼻子闻闻,有时我们还会悄悄地剥下一点外壳啧啧啧。

“弟弟,你的月饼吃了吗?”一次在山上砍木藤,才十点多吧,哥哥就隔着一个小峡谷大声问。

“没,还没到中午哩!”我如实地长声回道。

“我的早就干完哒!”哥哥有意大声地说。

听了哥哥的话,我就像结婚新郎忙于掀开新娘的红盖头似的,狼吞虎咽地把那个让我操碎了心的月饼,稳稳妥妥地放进了我还并不饥饿的腹中。可是,到了真正的中餐时,哥哥又会古里古怪地拿出他的月饼,像现宝似地吧唧吧唧地咂着嘴,馋得我不停地咽着口水,但我会依然自尊地视而不见。

有了哥哥的戏弄,我也如法炮制地聪明起来,不过,他从不上当。就这样,有时兄弟俩的月饼,往往是留存到下午两点多钟时,才被饿得头晕眼花的我们慢慢地蚕食。

古语云“兵不厌诈!”一次,我有意将月饼的外壳放在口中咀嚼,还故意把部分月饼纸丢在哥哥的眼前,他终于上当了,急不可耐地风卷残云。当我再次拿出月饼,像狮子玩绣球样现宝时,哥哥傻眼了,他的喉结咕噜咕噜地上下运动着。

“弟弟,把你的给我逮点儿。”哥哥挨着我坐下说。

我有些不舍,也没有吱声,但还是以胜利者优待俘虏的姿态,分给了哥哥少许。

那时,我有一个奢望:那就是等自己真正有钱了,我一定要一次性买两个月饼吃,而且不买黑图案或蓝图案的包装,要买红色图案两毛钱一个的好月饼!

儿时,与哥哥在山上带月饼做午餐,彼此玩小心眼儿的情景,弹指间就过去了近四十年。可是,每次我回想起这些点点滴滴,总令人哑然失笑,充满温馨。

我在镇上念高一时,月饼已不是啥稀罕之物,但还是没有想吃就吃的条件。记得快中秋节了,家里条件好的同学,经常拿着月饼招摇过市、有滋有味,像我这样家境的学生,还是只能“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后来,我从一巧妇煮饭时总抓出一小把米,以让家人过年能吃饱米饭的故事中受到启迪,便把每次购物找回的一分、两分的.硬币,小心地存放在我那口楠木箱子的一角。

时间过得真快,无声无息,转眼又到放中秋假的时候了。我如梦初醒地想起我的硬币,便趁着寝室里无人时,把它们一股脑儿地倒在床被上,竟然有不小的一堆。我清点了好久,计七块九角。月饼单斤价两块,我想,我一定要买回四斤。我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旋风般跑出校大门买月饼去了。

“老板,有月饼吗?”我如阔老似地喊道。

“有,中秋了,哪能没有月饼呢?”一个叫金山的青年老板,笑盈盈地回答。

“你的月饼是卖的吗?”我明知故问。

“当然。”老板依然笑语。

“有钱就能买到吗?”我得让他无路可退。

“嘿嘿,那是肯定的。”老板笑答。

老板是极其谦和的,却不知道我葫芦内装的是什么药。他话音未落,我就立马“哗――”地一声,将所有的银币倒在了玻璃柜台上。

“老板,你数数,我买四斤月饼。”我佯装势在必得的样子。

“逮这么多的分分儿钱!一分,两分,……”老板的态度依然热忱。

“么数场?我数了好几遍的,刚好凑齐八块!”我在旁边和着稀泥。

“嗯,也是不要数的。”老板数着数着,又被我有意纷扰的话语打断了。

他把未数的硬币分成三小堆,又与清点好的两元做了一下比较。最后,他“噼里啪啦”地把所有的银币扒进了一个抽屉里。

“老板,你真不数了?其实我少一角钱哟!”我笑着说。

“少一角也没有什么。”他随和而大方地说。

……

当我带着四斤月饼,兴高采烈、马不停蹄地回到家里,将月饼一个不少地放在饭桌上,并说明是我用平时省下的硬币买下的月饼时,我心里就像早吃了月饼一样的香甜。

有那么一、两个月,较之于我,月饼真不算什么稀罕之物了。为什么?我的小说《哑巴》中怀梦的原形,就是我的一个朋友。他常常把镇月饼厂配好而多余的月饼料,在模机里压好后送给我,除了包装简陋点外,与商品月饼别无二致。

我还把朋友送给我的月饼,偶尔也带回给家人吃,这份侵入骨子里的友情,我又怎么会忘却呢?

读补习班时,我曾有一个要好的同年级校友,名叫银龙。他身高不足一米六,其貌不扬不说,在其左脸至颈部有一大块油光发亮的灼痕。因为伤疤的牵扯,他的头总是向下埋着,向左偏着。说话时,他试图与别人正视而使劲地抬着头,以至于他的头总是摇摆个不停。

银龙同学身残脑灵,可谓聪敏绝顶:他思维敏捷,记忆超群;他口才一流,书法遒劲;他的学习成绩,是读与不读就能捞个省三好学生的那一种;因此,他总是深得老师的宠爱和女生的喜欢。

我储存硬币买月饼的事,渐被几个好友效仿。可是,等不到中秋节,我们就开始盘算起自己的“库存”来。

一次,我与另外两个老乡同学,用自己的硬币各买了一斤月饼,正准备躲在什么地方大快朵颐的时候,与银龙在街道上不期而遇。

“呵,你们喜欢吃月饼?我随时可以弄几斤到手。”他说话总是那样自负。

“你还是少吹牛吧,有本事你弄些月饼来,让同学们过足瘾?!”我们仨异口同声。

“这样好吗?我们打一个赌,赌什么由你们决定。如果我答应了,就以三斤月饼作赌的注。”他提议道。

“好的。”我们觉得这主意不错,就开始搜肠刮肚起来。

在我们所在位置的街道,因道路重建,一年四季都坑坑洼洼,尘土飞扬,是那种骑单车都不安全的路况。这时,在百米外稀疏的行人中,一位身材高挑,身着红色连衣裙,盘发绾髻的妙龄少女,推着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时下最好的私家车之一),摇晃着走了过来。

“你有本事,就与那位美女去聊天,聊上半个小时,算你赢,我们的月饼都归你,反之,你就输了,得给我们各买一斤月饼。”

“好――嘞!不过,你们都不得靠近偷听。”银龙停顿了一下又说,“现在是十点半,你们自己看好!”

银龙在让我们看时间时,不忘嘚瑟了一下某美女同学给他买的手表。然后,他如衙役接到美差一般,大摇大摆地迈着罗圈腿,向那美女径直逼了过去。

我们便隐身在附近一隅偷看:好戏开始了,只见银龙见面就向美女打招呼,美女陡见如此形象丑陋的陌生人,自然是不屑一顾。银龙干脆走上前抓着美女的单车把手不放,美女顿时火冒三丈、气急败坏,并与之拉扯起来。我们看见她怒不可遏的神情,以及隐约听到一声斥责:

“你再这样下去,我就要叫人了……”

由于距离较远,我们听不见他俩到底说了些什么,心里是猴急与兴奋交织――猴急于想知道他俩说话的内容,兴奋于他的狼狈与即将到手的月饼。

可是,剧情并没有朝我们想象的方向发展。约十分钟以后,那女孩便安静了下来,从她亭亭玉立的站姿中,不难看出这一点。正当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时,那女孩开始盈盈浅笑,风姿绰约。更令我们奇怪的是,那女孩最后的十几分钟,显得异常的开心和快乐,以至于笑得前俯后仰……

半个小时,在我们的好奇与懊悔中,眨眼就过去了。可是,银龙与高他一头的靓妹,宛若一对置身于红尘之外的神仙眷侣,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

就在我们抓耳挠腮、不明就里时,只见银龙折转身,得意洋洋地冲我们大喊:

“怎么样?把你们的月饼上缴!”

我们只好乖乖地从隐身处走了出来,心服口服地把月饼送到他的手上。可我们三双不听话的眼睛,依然如痴如醉地盯着那位美女不放,心想,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她是吃错了药吗?

“美妹,别走了,我给你逮斤月饼。中秋快乐!”他笑咪咪地说。

“谢谢你,也谢谢你的同学!”那美女咯咯咯地笑道。

……

后来,银龙又把另外两袋月饼退还给我们,说:

“想吃月饼?松涛,你拿我的位子钥匙去取就是了。”

我们仨半信半疑地走进他的教室,在众多同学疑惑的眼神中打开了他的书桌,只见几袋上好的月饼赫然入目。我们无意贪婪,只是各拿了一个最好吃的太师月饼离开。因为,我们看见了几位美女级别的摩登女生,眼睛里燃烧着怒火――想必是她们送的。

我那校友银龙,读书终究没有出头,原因是他傲慢的外表下,其实极度自卑于自己脸脖的疤痕。他辍学下海后,也算出人头地了,可走的不是正道。后来,他很快走完了他天才而毁誉参半的一生。

天才同学银龙的不归路,留给我深深地思索:道德先于才华,情商重于智商!

梦年旧事散文 篇5

阵阵清风伴着花香抚过少年脸,少年躺在那无边无际空旷的田野里,是那么的静悄悄的。

张开眼睛,仰望天空,“臭小子,偷摘我家苹果被我逮到了吧!”一位四五十岁的大叔说。少年马上拿起地上的两个苹果跑了起来,“苹果我先吃着下次在还给你啊!”少年边跑边说。

不一会儿,少年停了下来,眼前是一间有些陈旧的老房子,房子周围布满了绿叶,又显几分清新脱俗。少年走了进去,他在门口突然停住了,眼前一片狼藉,到处都是支离破碎的日常用品。“不要拿那个,那个是你儿子的作品啊!”一个吼声在屋里传出来。少年马上跑了进去,“放开我妈,快点!”少年突然脸色一变,“你要钱是吧!我给你。”随手掏出几百块,脸上毫无血色的大叔马上跑过来拿钱。“我告诉你以后不要在踏进我家一步,不然有你好看的。”少年指着拿到钱的大叔说。“好,我只要钱,其他的随你便。”得意洋洋的大叔走了出去。

“妈,你没事吧!”少年小心翼翼把他的妈妈扶到床上问道。“没事的,乖孩子,不用担心。”她温和答道。

清晨,雨露布满了整个房子周围的叶子,“妈,我去上学了,你好好休息,在家等我。”少年跟她妈妈说完便出门了。

在幽静的小路上,少年边踢着石子都走着。石子突然停在一个裸着的小脚丫下,“嘿,今天上学一起去吧!”与少年差不多一样大的男孩说。“臭小子,好久不见了!”少年拍着男孩的肩膀说。

校园里一片喧哗——原来是高中生报名时间,人山人海,少年被挤来挤去,最终少年决定先去逛学校里的各个地方。

这里是整个镇最好的高中,少年逛了一会儿,一点累了,便坐在草坪上。他慢慢的闭上眼睛,阵阵微风抚过,在这清风里带了一丝丝音乐。少年突然睁开眼睛随着乐声慢慢的走,他走到了教学楼的.旁边,放眼望去:看见一位白裙子的少女站在茂盛的绿树下,她的头发扎了起来,显得非常阳光,绿叶吧皮肤衬白嫩嫩的,她的手里拿着一把白色的吉他。少年突然愣住了,过了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发现眼前的女孩已经走了。

当少年在回到报名处时已经没有几个人了,少年马上跑过去报名。随后,少年跑着回家,回到家已经黄昏了。

旧事的随笔散文诗 篇6

1988年国务院发出11号文, 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分期分批推行房改。在文件中, 把优惠出售公房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此后不久, 有人发表文章提出了优惠出售公房是对长期实行低工资制补偿的论点, 并有不少人赞同。但也有不少人发表文章提出了不同意见, 因而产生了争论。我也参加了争论, 并于1992年发表了一篇辨析文章, 主要讲了以下道理:1.实行低工资制符合建国初期国家和人民都很穷的国情, 其主旨是通过大家的艰苦奋斗, 加快建设和发展经济, 力争较快地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 因而是必要的和正确的。而补偿之说则是对低工资制历史作用的否定。2.当年广大职工对我国实行低工资制是理解和拥戴的, 根本没有想到要索取什么补偿, 补偿之说是对当年广大职工良好精神面貌的亵渎。3.优惠出售公房是我国房改的一项重大措施, 是政府施行的一项惠民德政。而补偿之说, 则把政府置于欠债的地位, 把惠民之举贬为还债行为, 从而产生给政府和房改抹黑的作用。4.这还可能成为一个陷阱。如果政府采纳了应该对低工资制进行补偿的论点, 并发文决定在“住”的方面通过售房进行补偿。有心人就可以抓住这个“理”来做文章:一是, 不住公房得不到售房补偿的人就有理要求对他们进行货币补偿;二是, 这也有理进一步要求对“衣”、“食”、“行”进行补偿。这样, 政府就会落入“既不能补, 不补就缺理”的陷阱。5.可以预测, 今后我国仍将较长期地、较大比重地存在低工资的问题。届时, 政府对低工资居民提供保障房, 属于造福于民之举。如果承认对低工资要补偿, 就会在今后若干年内, 让政府与低工资收入者之间长期处于一种欠债还钱的尴尬局面。

我国政府对“公房是职工工资的一部分”、“优惠出售公房是补偿低工资制”等论点, 一直持否定态度。

1993年12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发出制止低价突击出售公房的通知, 就是否定补偿论点的具体表现。

在1994年国务院发布的43号文中, 对出售公房做了11条规定, 其中第2条就提出了“向高收入职工家庭出售公有住房实行市场价, 向中低收入职工家庭出售公有住房实行成本价”的原则。这是在我国房改文件中, 第一次提出住房分类供应和保障房的理念。由于当年广大职工仍处在低工资制, 属于中低收入者范畴。向中低收入职工家庭出售公有住房实行成本价, 也就明确了向广大职工出售的房改房属于保障房性质。国务院文件最具权威性, 由于43号文做出了明确定性, 因而当年关于出售房改房性质的争论也就到此戛然而止。

现在看来, 当时这场争论存在一个重要的不足, 就是没有一个权威组织或人士及时出头, 以43号文为据, 对这场争论做一个全面总结。也就是说, 缺少了一个圆满的“收尾”。现在, 有些年青人翻阅当年的报刊杂志, 看到了一些有关“补偿论”争论的文章, 却没有看到争论的结论。他们也可能看了43号文, 但因不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 就很难从43号文的有关内容中看出它对这场争论产生的“结论”作用。这些青年找不到争论的结论, 就有可能再次把“补偿论”搬出来。

上一篇:市长讲话致辞稿下一篇:在书香里卓越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