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语学习方法知识点

2024-09-30

高三英语学习方法知识点(共9篇)

高三英语学习方法知识点 篇1

(一)语法

会系统复习一遍语法,所以最好在这个时候脑子里有一个思维导图,形成系统,方便随取随用。比如倒装句有几种类型……在初期总结完就是无休止的实践,实践是用来加深记忆的,最好的状态是看到一个倒装句就能联想出来他的几个兄弟,如果发现自己说不全,就再看笔记加深印象,其他语法也是同样的方法。(一定不是为了做题而做题啊,那样比较低效,刷几套的效果有时候不如一套)

(二)单词:

1. 纵向记忆(词根记忆法)

a) 一个单词知道它的名词,拓展形容词、动词、副词

b) 了解每个词性对应的用法

2. 横向记忆(联想记忆法)

a) 类比和它有相似用法的单词

二轮复习(可以总结题型啦)

地基已经夯实了,分数要想再提高一点/做卷子速度、状态更好一点/感觉遇到了分数瓶颈,就需要总结一下题型,二轮是时候用套路了!我在高三寒假才开始做历年的高考卷子,这个阶段我就研究套路,看答案解析。还总结了一遍近半年做过的所有卷子,摸索出来一些方法。

(一)阅读题

一共四篇文章,第一篇永远是信息检索题,问时间/地点/价格……这种题只要认真分数基本就拿到手了,然后有关于科技类的、叙事类的……题目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 判断推理题

a) “某一段提到某个人/某个对象的目的”——可能是前文给一大堆背景后提出某个观点拿这个对象举个例子(总分)/举个例子引出下文(分总)

b) 作者写第一段的目的?=作者想说什么——原则:一定是为全文中心服务;怎么做?首段第一句,no?→首段第二句,no?→第二段首句,no?→几段中提炼观点

2. 作者思想感情题(看作者感情向上还是向下,字里行间都表达着作者的态度)

a) 支持

b) 反对

c) 中立

d) 就是别被作者举反例的时候带偏就好。

3. 词意猜测题

放在原文中看,该次为什么词性(一般v和adj n较少)

联系上下文→怎么联系?

a) 注意Although/but转折词,与上文相反

b) So.thus……总结词,与上文相近

c) 一些n/adv表示程度的,要与选项对应

2. 写作意图(一般在第一段找,还要明确写作对象)

可以关注一下文章是问题解决类的?or现象激发人心呼吁类的?……

3. 文章题目(每段段首,概括提炼观点)

注意文章中是否有观点态度的转变,不要局限于结尾!

做阅读题我一般是先读选项再看文章,这样是可以提高正确率、读文章更有针对性,看文章的时候过滤掉无关信息,但是免不了会造成对文章的理解碎片化,如果英语思维比较强,喜欢先把文章看完理解整体思3路和大概内容再做题也完全没问题。

还有就是注意信息区间,做题的时候标出来,方便检查,虽然刚开始可能比较慢,但等自己习惯后,速度就会提上来。

(二)完形填空

20道题,80个单词(我数过高考卷子每个选项各选择5次,实在不会了凑一凑哈)

这道题考的就非常综合了,固定搭配、时态、语态、主谓一致、一词多义……

1. 高三不同阶段问题及对策:

刚到高三开始做高考题或者模拟题,我觉得这一块的难度上升最大,一方面是自己的思维和作者思维不一致导致,另一方面是知识掌握不扎实。到后期错一两个的时候,主要原因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没有跟着作者思路走,还有部分知识点遗忘或者单词不认识所致。单词不认识是硬伤,这也急不得,因为总有超纲的单词,这就看运气吧。所以我把重点放在解决自己思维和作者思维不匹配的问题上,所以一下课就去和老师”论战”,几个回合下来将信将疑,然后我再整理自己的思路,不一定要认同老师,有时候感觉他们的解释也很难说服我,所以我就自己给自己一个说得过去的解释,形成一个方法论,下次做题再去实践,这个理论不行就再总结再实践。

2. 做题方法:

我一般是边读边看,第一遍下来把会的写完,第二遍再细读再填,最后剩下不确定的就尽力想一下,实在不会就随缘编一个像的,或者可以数数哪个选项还缺就选上完事(但是这个方法不好的一点就是两个不确定的题,选项刚好选反了。。。无语凝噎。。。所以,也不要被方法限制住)

老师讲完卷子时间充裕就再顺一遍思路,时间少就重点关注错的题,团灭!

(三)七选五

要说好做也好做,但是选反了就丢的是双倍的分啊啊啊啊!

个人是先读一遍选项,为了防止自己忘记在旁边写汉语和画句子关键词(主语/动词/副词/连词……主要是一些可以提醒自己的地方)

然后读文章配对。

(四)语法填空,短文改错

主要是基础题啦,每次做完可以总结一下考点。短文改错十个一般就是名词单复数、连词、副词/形容词、主谓一致、时态、语态……多做多总结,把错误率降到最低。

(五)作文

首先真的挺看字的,但是也不是衡水体就会高分啊,还是把自己的字写整齐美观吧。然后就是套路啦,可以自己关注一下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然后往这个方向发展,因为短短百八十个字阅卷老师要看到的是一篇精心打磨、逻辑清晰、句子结构丰富、语法使用正确、词汇丰富的作文,所以可以平时分专题背作文(邀请信、活动、什么的),然后掌握一下这些类型作文的写作套路。背作文的时候不要光背,可以先分析一下作文结构,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这一个论点下有几个分论点论证……这样背起来比较快也不容易忘。在背作文的时候看到一些单词,可以平移拓展与它相类似的用法,比如“我喜欢”可以再怎么说(I like/be fond of/……有些遗忘了),这样就信手拈来了,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更好随取随用。在自己写的时候再就注意一下结构,第一段怎么样,第二段怎么样,第三段结尾。答题者要给阅卷人一种感觉,你点到了所有的命题要点,就是作文给的要求让写什么就不要落了。

高三英语学习方法知识点 篇2

一、梳理知识, 注重联系迁移与拓展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 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的能力。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可以体现高考试题的公平性原则, 也能很好地体现教育的导向, 因此在高考试卷中, 基础的主干知识往往占到65%~70%。所以教师在二轮复习中仍然要依据课本, 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但要注意这个阶段不能简单地重复课本知识, 要根据考纲对课本知识进行必要的梳理, 进行归类和整合。

1.关注知识的内在联系

要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 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地理基础知识的网络, 重视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 形成知识链。如气候知识, 在《考试说明》“考试范围”的第一部分中有“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第六部分中有“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对这两个知识条目, 复习时可以串联在一起, 形成如下知识链: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影响世界各地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使世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温与降水的组合 (气候特征) →形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普遍性)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中美洲东部和巴西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 (特殊性) →非洲东部赤道附近的热带草原气候 (特殊性) →除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外, 洋流、地形对局部地区气候也有影响等等。按照以上这条知识链把有关气候的知识从普遍到特殊梳理清楚, 尤其要注意几个特殊气候区的位置、成因, 因为高考试题的切入点常常会落在特殊性的地方。

2.注重知识的迁移和拓展

高考考查学生的基础主干知识, 但很少出现与课本上同样的案例, 所以梳理课本知识时, 要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和拓展。如在复习荒漠化内容时, 应该把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南方地区的红漠化、云贵高原的石漠化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从成因的异同、形成的危害、治理的措施三方面探究。要对同类的地理问题进行归类, 并做好知识的迁移、拓展、运用, 使之融会贯通, 才能适应“稳中有变, 变中创新”的高考试题。

3.把课本中的地理原理与生活、时事联系起来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是高考命题的一个导向, 纵观每年各省区的高考地理卷, 都体现了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特征, 选材从自然环境变化、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入手, 这类试题在难度上不是很大, 但能够考查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如2013年福建卷第9~10这组选择题, 考到了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 这是现实存在的现象, 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旅游过的人都看到过, 试题让学生判断该沙丘位于:A冲积扇; B洪积平原;C三角洲;D河漫滩。意在让学生运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对现实中的自然现象进行鉴定。再如2013年高考全国卷第36题:“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 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 (昆明为7.7℃, 成都为5.5℃) ,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 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请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这是从当前我国人民共同关注的空气质量问题选取题材, 试题用了一个相对开放的设问, 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有关知识充分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在二轮复习中, 要对近年比较热门的且和地理有关的现象和事件, 让学生从多角度展开分析讨论, 因为这些现象和事件都可以成为地理命题的显性或隐性题材, 学生要能用课本中的地理原理来解释这些现象和事件。

二、提升能力, 重点是读图析图技能

地图是地理学科独特的知识载体, 集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地理规律以及考试形式于一体, 因此地图始终是历年地理高考的考查重点。浙江省2013年文综试卷地理部分11道选择题, 有6幅图, 充分凸现了地理的学科特点, 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从试卷考查的形式和要求来看, 高考对地图的考查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正确地图信息的基本技能;二是利用地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利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是高三地理复习中学生必须掌握和提高的基本技能。二轮复习 中, 下面四类图要进一步强化训练。

1.经纬网图

这是记忆性的知识, 所以要学生反复练习, 要做到世界和中国任何一个小区域, 给你经纬网图, 都能熟练判断出具体位置。虽然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对经纬网读图的要求逐渐降低, 但在复习中, 这部分的训练还是应该落实的。如在中国地理复习中, 可利用小区域经纬网图, 进行区域主要特征的综合复习, 列出一些地区的经纬度, (132°E~135°E, 48°N~49°N) 、 (104°E~107°E, 29°N~31°N) 、 (85°E~95°E, 28.5°N~29.5°N) , 要求学生首先判断出具体位置, 然后可以从六个方面进行分析:①主要地形区名称;②地形特征;③气候类型、特征、年降水量;④主要资源; ⑤主要农作物;⑥发展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通过这六方面的分析, 可以把一些主要区域特征概括起来, 让学生充分了解某个区域作为高考试题“载体”的基础条件。

2.等值线图

这类图可以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 灵活性很大, 试题设计时通过一幅等值线图可以多方面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的掌握程度, 也可以考查学生运用地理规律、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 复习时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等值线图的读图技巧, 对各种情境的等值线图进行正确判断, 并解决其中的地理问题, 特别是一些生活实际问题, 如修路, 沿等高线修工程量小, 投资少, 比较安全;引水自然是从高处往低处引;泥石流、滑坡与地形地势及降水有着密切关系等等, 要培养学生把生活实践知识用于读图分析之中。

3.地球运动图

这是大部分文科学生感到最困难的图, 浙江省近两年对这类题考查的难度有所下降, 但还是有一道4分的选择题。近两年地球运动试题的形式较前几年有些变化, 试题题干以文字叙述的形式出现, 没有示意图, 这给文科学生其实是增加了难度, 如果有示意图, 学生可以把读取的信息在图上分析一下, 或进行图形转换, 但无示意图的情况下, 因为文科学生空间想象力不强, 通过题干文字信息无法自己画出正确的示意图, 从而给答题带来障碍。因此, 在二轮复习时, 教师要反复让学生练习地球运动不同的题型, 笔者曾采用每天一题的方式让学生多练、多画、多思考, 熟能生巧, 慢慢地学生对这类试题就不怕了, 读图析图能力、图形转换能力、综合思维能力渐渐得到提升。

4.坐标图

2013年高考浙江文综地理试卷选择题的6幅图中4幅是坐标图, 对于坐标图学生不会感觉难, 但容易错。一是横纵坐标单位不一致时学生易错; 二是当学生习惯的横纵坐标变换时易错;三是坐标图变形为三角坐标、四方形坐标时, 学生分析判断过程中会出现思考不周而出错;四是坐标图的题型, 通常在图和题干信息中隐含着已知条件, 学生往往会因信息获取不全而导致做错试题。因此, 二轮复习时, 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各类坐标图仔细阅读, 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各种不同图形的读图方法与技巧。

三、注重方法, 掌握答题技巧和规律

二轮复习, 在梳理好知识的同时, 还是要做一些模拟试题, 使学生的学科知识能力和答题技能不断巩固和提高。但不要片面追求题量, 重要的是练习后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 从中总结归纳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和规律。

1.选择题

按照往年的情况, 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只有11道选择题, 每题4分, 分值较大, 要取得高分, 选择题的正答率高是关键。一般地理单项选择题的四个选项中, 有两个选项是明显错误的, 还有一个选项则具有迷惑性, 它和正确选项之间往往让学生难以抉择, 所以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注意分析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关系, 总结出“迷惑性”选项的一般呈现形式: ①有的选项作为一句独立表达的话语是正确的, 但与题干的要求不符合;②有的选项虽然是题干提出问题的原因, 但不是主要原因或根本原因;③有的是题干与选项之间因果关系倒置了;④有的选项前半句话是正确的, 而后半句就不对了;等等。

2.非选择题

文综试卷地理的非选择题虽然只有两道, 但分值有56分, 所以学生答好非选择题很重要。非选择题的解答要提高得分率, 首先要从审题开始, 要从试题中获取正确有效的信息, 理解试题的考查要求。其次, 调动自己头脑中储存的知识, 书写答案。第三, 阐述问题时用词要规范, 思路要清晰, 回答要全面。对一些是似而非的问题复习时一定要理清楚, 如很多学生对热量、光照两个概念分不清, 错误地认为热量丰富的地方光照时间一定长, 光照条件好的地方纬度肯定低等等;还有学生经常错误地认为沿海地区都有湿润气流带来充沛的降水;有的学生在回答人文地理试题时, 用词不够贴切, 如产业结构、产业升级、产业转移这三个词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 但很多学生往往通用, 主要是对产业不了解, 所以对三个词真正的意思不明白。第四, 要掌握不同问题的解题思路, 如交通运输中选线路的问题, 要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等几个方面来分析;阐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应包括流量、水位、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

3.平时练习严格要求

教师应要求学生书写字迹工整, 且字不要过大, 过大考试时容易超出答题区域;也不要过小, 过小阅卷老师看不清楚;字迹颜色过分浅也不好, 因为考生的答题卷是扫描到电脑上让阅卷老师批阅的, 因此字迹颜色过分浅容易不清楚。这些规范都要在平时对学生进行练习, 考试时才能正常发挥水平。

高三英语学习方法知识点 篇3

据统计,我校每年参加市期末统考的考生中,书面表达部分的零分卷约占15-20%。以本届学生高二期末统考为例,全级共有1068个学生,基础写作和读写任务的0分作文约占14.5%和20%,不及格作文约占90%和93%,写得较出彩的作文寥寥无几,没有满分卷。由此可见,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教学任务迫在眉睫。

笔者分析试卷后初步发现,学生的写作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作文篇幅不够,无话可说;词汇量少,词汇拼写错误百出;句子结构不合理,无中生有的句式多;中式英语随处可见;文章缺少连贯性;写作耗时长。针对学生出现的写作问题,结合已有的教学与备考经验,笔者初步提出以下6点假设:

1. 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低,存在畏难情绪。

2. 学生缺乏系统的语言输入及知识积累的训练。

3. 学生的写作积累无法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学生的写作积累缺乏一个自主、合作的环境。

5. 教师对写作的语言输入及知识积累的教学重视不足。

6. 教师没有掌握正确的语言输入及知识积累的教学策略。

二、问题的调查和分析

根据初步发现的问题和笔者的假设,笔者在2011年9月利用问卷调查形式,对高三(15)、(16)班的1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学生的写作态度、写作方法和写作存在困难。调查问卷共下发120份,收回120份。

结果表明大部分的学生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平时都是随意乱写,所以写作热情和技能都很低。值得注意的是,约95%学生认为在写作方面“无话可说”,可见,解决写作的语言输入及知识积累非常重要。

从调查结果还可以看出英语写作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写作课常常不是重要课程,系统的写作训练包括写作的知识积累是非常匮乏的。由此看来,调查结果基本符合笔者的假设。

三、问题的确认

为了进一步证实笔者的假设,笔者积极了解国内外理论。建构主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引导者、合作者和帮助者,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写作是主动建构的过程,过程写作法强调写作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体现写作的构建性,学生的自主性,原有经验的重要性,鼓励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合作和自我监控的能力,采用形成性评价,强调在作文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提倡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小组修改,以学生为中心,让写作者去讨论和活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基础薄弱的高三学生来讲,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构建知识,并将其构建知识内化,就能将写作知识转化成写作能力,可见,写作知识构建的影响值得探索。

结合以上理论并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笔者认为,写作知识的构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 如何让学生重视写作知识构建。

2. 如何主动构建写作知识并用于写作。

3. 如何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合作的环境。

4. 如何用构建的写作知识去创新,并将其转化为写作能力。

四、行动计划的制定

笔者选择高三(15)班的60名学生进行实验研究,而高三(16)班为比较班(共60名学生)。这两个班级为理科班,高二期末的作文平均分都在年级平均分之下。受试班采用写作知识构建对写作影响的行动研究,比较班采用常规教法。根据调查结果所显示的问题,笔者制定了以下行动研究的方案。

五、行动研究计划实施和进程监控

根据学生在写作方面出现的问题并结合他们的心理特点,笔者采取分段实施、层层深入的方法,将整个行动分为四个阶段,并在每一阶段后根据行动效果调整具体策略,进行干预。

1. 第一阶段的行动研究(9-10月)

(1)背诵。笔者把基础写作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并要求学生进行背诵及仿写:人物介绍、地方介绍、地方介绍、观点对比、今昔对比、利弊优劣、调查等等。第一周课前检查背诵时,笔者发现背诵效果很差,在进行抽样访谈之后,了解到由于基础太差,很多学生连单词都读不出来,更别说背出一篇文章。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采取一些干预:分句背诵,天天检查。

(2)仿写。笔者找出几乎相同的题型进行训练,例如在背诵姚明的介绍后,要求学生在作文课模仿写出张怡宁的介绍。虽然题目设置简单但发现学生写出来的效果一般,分析原因,发现学生不能准确断句,对英语简单句型掌握不牢固。由此,增加对背诵范文的句子分析,如句子合成。例如:

Zhang Yining was born in Beijing on October 5, 1982.

She is 1.68 meters tall and weighs 52 kilos.

→ Zhang Yining, who was born in Beijing on the October 5, 1982, is 1.68 meters tall and weighs 52 kilos.

2. 第二阶段的行动研究(11-12月)

经过第一阶段的训练,笔者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数据表明,有64%的同学喜欢上英语写作,79%的同学认为他们增加了词汇量并觉得英语写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可见,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信心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有45%的同学不能运用积累的知识去写其它的作文。不少学生在问卷中表示,不知道英语作文要如何组织开展,什么才是英文思维。反思后,笔者调整 第二阶段的行动策略。

(1)英汉思维的差别。英语中心思想是开门见山的,而汉语刚好相反,层层分析推理,直到最后主题才会明朗,因而学生们写英语作文的时候几乎没有主题句的概念。我们为学生举了不少英汉思维差别,例如:

Smoking is harmful to your health. Experiments show that smoking can cause cancer. Besides the most serious disease cancer, smoking can also cause other health problems. For example, it gives one a “smoker’s cough”. Finally, studies have shown it is easy for smokers to catch colds. Whether you get an unimportant cold or the terrible killer, cancer, smoking is harmful. Is it worth it?

nlc202309031829

让学生先找出中心句:Smoking is harmful to your health,接着再当堂进行模仿操练,最后总结:这就是英语语篇中的演绎法。

(2)语篇连接。汉语靠内部逻辑实现了连接,英语必须使用语法和连接等外显的衔接手段。如表递进:and, besides, what’s more等,表转折:but, however等, 表对比:while等,表举例:for example, such as等,表因果:because, therefore, thus等。笔者设置了语篇连接的专项练习,让学生熟悉后能灵活用于自己的写作。

(3)使用作文模板。使用作文模板积累句子能让学生在作文课上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套用,学生能够借助模仿去掌握语言规则,可以从模仿和强记逐步过渡到创造性的运用。这样做往往是省力便捷,使学习者有成就感,具有积极的心理作用。例如:

表明观点:I don’t agree with the idea that…because… Moreover, … Last but not least, …

理由原因: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why….First of all, …What’s more, …

方法措施:In my view,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without delay. First of all,…What’s more, … Finally, …

(4)常用主题句背诵。针对学生的情况,增加课前不同类型的常用主题句的背诵检查。例如:This story reminds me of another story that happened three years ago.

(5)增加阅读量,以读促写,通过阅读扩展思路。

3. 第三阶段的行动研究(1-2月)

在第二阶段行动研究结束之际,笔者对高三(15)班的吴文哲等十名同学进行了访谈,其中,在谈到“背英语范文和模板有好处吗?” 时,吴文哲同学认为:“以前写作,文章结构散乱,不连贯。现在,知道用什么样的模式写,知道怎样连接,文章结构比较紧凑。所以,背诵的模版和范文多了,积累的写作知识多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学生表示现在看到好句好文时,都会注意积累到写作素材本上,认为这对写作很重要。可见,学生能主动构建写作知识并用于写作,提高写作水平。但是,也有同学表示希望得到更多合作学习作文的机会,可以了解其他同学的写作。由此,第三阶段的行动策略如下张开:

(1)TP反馈模式。当学生构建写作知识进行了一段时间后,生生交流、合作、相互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写作,由此,笔者参考李小帆老师的做法,在过程写作课中使用了“TP反馈模式——基于同伴反馈基础上的教师反馈”,具体做法如下:由组长组织,分组互评,学生要按照老师的评分表的要求,用红笔划出同学的错误,如文体、时态语态、人称、拼写、主谓一致、谓语形式、连词、过渡词等等,并进行评分;要求每次必须划出一个小组认为写得最好的句子,一些灵活表达的短语,一两个有疑问的句子,并对好词好句进行积累,与全班同学分享;学生将互评的作文交上后,老师进行批改后写下评语,发还给学生;最后,学生收到作文再进行反思或二次写作。

(2)根据写作课后的作品和反思总结,构建写作知识。主要形式有以下两种:

错题集:收集习作中的错漏点并加以改正。

个人作品档案袋:让每位学生建立一个写作档案袋,收集自己的作品,每过一段时间对自己该段时间的写作情况进行评价,了解自己的进步程度。

4. 第四阶段的行动研究(3-4月)

第三阶段行动后,笔者再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0%的同学认为他们提高了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 86%的学生认为合作写作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分别有87%和81%的学生认为老师对他们的写作的反馈及时有效、喜欢老师的作文教学方法。另外,学生表示互改作文作用大:别人的错误给他们带来启示,还能学习到好的地方。

第四阶段的行动研究主要是通过各种模拟考试,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查漏补缺,使他们构建的知识能真正转化为写作技能,并通过成绩进行阶段性总结。该阶段主要通过面改作文,学生的写作素材本、错题集和个人作品档案袋的展示与分享,写后反思等策略,确保构建的作文知识得到活用。

六、行动研究效果及反思

这次行动研究让教与学双方都受益匪浅,对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学生通过这次针对性的教学,在一个自主、合作的环境中得到系统的语言输入及知识积累的训练,充分重视写作知识构建并利用构建的写作知识去创新,不但提高了写作积极性,也提高了写作水平。笔者经过一年的行动研究,对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构建写作知识有了比较深入的探索,并在行动后得到很好的效果,笔者认为,有效的写作知识构建对提高高三学生写作的意义重大。另外,笔者深刻认识到,理论研究不是笔者想象中那么难,教师通过进行教学行动研究,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来深化自己的教学,也是一种研究。整个行动研究过程促使笔者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改进,提高了自主发展的能力。

在研究后期笔者也发现了新问题,写作知识的构建的行动研究对于薄弱生效果明显,但对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反而会是一种干预或干扰;另外,该行动研究如果放在高一或高二进行的话,效果会不会一样。因而,相关的行动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何广铿.黄冰.勒妍.英语教学研究方法[G].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3] 杨小君.仿写是作文训练的有效方法 [J].江西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3).

[4] 刘一鸣.刘向红.背诵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5] 魏巍.同学互改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施现状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6] 吴仲霞.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运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7.

[7] 孔繁华.霍艺红.麦灵.高中英语过程写作行动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

[8] 李小帆.基于同伴反馈基础上的教师反馈对高一学生基础写作成绩的影响的研究[C].广东省2010年骨干教师结题论文.2011.

高三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 篇4

高三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

一、分类记忆

把历史知识条理化,便于记忆,培养归纳能力,可以提升历史总复习效果。有利于牢固记忆历史基础知识,有利于加深理解历史发展的全貌和实质。

按时间归纳。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西方列强发动的大规模侵华战争、日本侵略中国制造的几次事变、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重大远航、同盟国首脑召开的国际会议、中国工农红军5次反“围剿”等。

不同事件归纳。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广州起义等事件都是发生在1927年。

二、比较记忆

历史上有很多性质相同的事件,就像农民战争、政治改革、不平等条约等。这些事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很容易把它们互相混淆。采取比较记忆可以揭示出历史事件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突出它们各自的特征。中国的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比较。德、意统一的相同与不同的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性质、规模、影响等对比。用比较法记忆历史知识,可以巩固记忆,同时可以加深理解。

三、数字记忆

高三学生如果要对历史有全面的了解,就必须记住哪个年代发生了哪些事件。但历史年代难以记忆,甚至只能死记硬背。但也有些历史年代,可以采用数字记忆的方法。

年代本身的特征记忆。蒙古灭金,1234年,四个数字按自然数顺序排列。

重大事件间隔距离记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192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反攻,1947年。它们都是相隔10年。

重大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记忆。1917年十月革命,革命制止战争,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成为1919年“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分时间段记忆。民族解放运动,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时间为1945年至20世纪50年代中,第二时期为20世纪50年代中至20世纪60年代末,第三时期为20世纪70年代初至现在。

四、规律记忆法

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就可以能帮助记忆。重大历史事件都是可以从发生的背景、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结果、事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规律。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很多,根源是腐朽的封建政权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高三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就可以学好历史。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都是反动的政治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必须起来推翻反动的政治统治。在发展资本主义方式上,俄国和日本都是通过改革来完成的,意大利和德意志是通过国家统一来进行的。

2021高考历史复习攻略

1、自己整理历史大事年表

比如第一个时间段是“历史开始至公元前221年”,然后把笔记本一分为二,左边写中国,右边写外国,然后按照时间顺序把重要事件列出来,然后补充选修书目中的内容。做好这些以后,中外历史比对题就没什么问题。

因为历史课的课堂学习,容易出现单课知识扎实,体系却不能融会贯通,这样把中外对比列出来,就能很好的对比,也能加深我们在学习时的理解。

比如:先秦文化和古希腊文化的比对,西方工业革命和中国同时期的比对;我们在历史复习中,应该自己总结和提炼出不同的同时期比对专题,将我们的历史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建立起脉络和体系。

不过整理历史年代表的时候,不要一口气抄完,而是应该每整理一段,就掌握好一段内容,将这段知识内容和重要事件全都记忆下来,不能敷衍了事。

2、不同题型不同做题方式

例如做历史选择题时,一要定,二要细。试卷发下来时,先大体浏览一遍题目,粗略了解难度,使自己心中有数。做题之前,要对题目考点粗略感知。选择题的考点是有顺序的,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开始做题时,要动手用笔画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这是极为关键的破题点。为了增加难度,有一些题目的中心词或限制词有意扩充、复杂化,使学生在答题时要绕几个弯。这时,我们就需要将复杂的题目简化,可以像做语文一样,划出题目的主、谓、宾,依据这些关键词来分析被选项。题目常出现的词有“┄、特点是、含义是、原因是、变化有、影响有、”等等。

3、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

形成框架之后,反复记忆课本上的内容,然后通过深入思考,找出不同历史现象的本质,找出不同历史现象的共性和个性,总结出一个又一个知识点,例如,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的特点。

然后,把各个知识点的各个方面的联系和区别找起来,例如,找出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区别,并记准记牢。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方法

01对教材进行整合一轮复习是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但是高中历史所学过的课程之间是存在联系的,换句话说就是高中历史知识是一专题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各位同学在进行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时可以先将教材知识进行整理。使其形成新的模块,减少各位高三需要复习的量。变相的降低了各位同学的复习难度。

02重点在思维培养上

高中历史的学习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所以在进行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时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高三学生想要提升这一能力,可以对自主命题的试卷的材料题进行自我总结。或者是从多个角度分析自己所遇到的问题。

03用多元史观进行复习

高中历史大概可以分为: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现代史史观等几大类,近几年的高考出题也对这几项内容进行了重点考察,所以各位高三同学在进行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时要对所学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进行准确的分析和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理解。

04关注热点新闻

高三英语知识点精选 篇5

1、不定式做主语一般表示具体的某次动作。===动名词doing 表示习惯的,经常的动作。

e.g: To finish the building in a month is difficult.

To do such things is foolish.

To see is to believe. (对等)

注: 1). 不定式作主语时,谓语用单数

2). 当主语较长,谓语较短时,常用it做形式主语,而将不定式放到谓语的后面。

it做形式主语,不定式放在谓语动词之后常用于下列结构中:

(1)It is/was +adj.+of sb. to do…

(2) It is +adj.+for sb.+to do…

It is easy / difficult / hard / foolish / unwise / right / wrong / unnecessary

(3) it is +a +名词+ to do...

It is a pity / a pleasure / a pleasant thing / one’s duty / an honor / a shame / a crime / no easy job… to do

It takes (sb.) some time / courage / patience …to do…

It requires courage / patience / hard work… to do…

注意: probable 和 possible 均可作表语,但possible可以用不定式作真实主语, 而probable不能用不定式作真实主语。

It is probable for him to come to the meeting.(错)

It is possible for him to come to the meeting.

It is possible / probable that he will come to the meeting.

二、不定式做表语

主语是以aim duty hope idea intention plan job suggestion wish purpose task 等为中心词的名词词组 或以 what 引导的名词性从句表示,后面的不定式说明其内容, 不定式作表语常表示将来或现在的动作或状态。

eg :My idea is to climb the mountain from the north.

Your mistake was not to write that letter.

高三英语知识点总结精选 篇6

1. below prep. & adv. 在……下面,低于

Do not write below the line. 不要该横线下写字。

I live on the floor below. 我住在下一层。

2. concentrate vt. & vi. 集中于,专注

I tried my best to concentrate my thoughts on the problem. 我努力让自己集中思想在这个问题上。

3. meanwhile adv. 在此其间,与此同时

The train won’t leave for an hour. Meanwhile we can have lunch. 火车还有一个小时才开,其间我们可以吃中饭。

Tom was at home studying. Meanwhile, Jon was out playing. Tom在家学习,与时同时Jon外出玩耍。

搭配:in the meanwhile同时,在此期间

In the meanwhile I’ll visit an old friend of mine. 在这期间我将去拜访我的一位老朋友。

4. gifted adj. 有天分的; 有天赋的

He is a gifted musician. 他是天才音乐家。

5. seldom adv. 很少

There is seldom snow in Guangdong. 广东很少下雪。

He seldom goes out on Sundays, does he? 星期天他很少出去,对吗?

Seldom has there been such a happy meeting. 过去很少有过这样愉快的会议。

注意:(1)其后的反意疑问句用肯定式;(2)位于句首时,谓语用部分倒装。

6. occupation n. 职业;占用,占据

Teaching is me occupation. 教书是我的职业。

The old house is under my occupation. 这所旧宅现已为我所有。

辨析:occupation表示职业,较为正式,常用于表格;work工作,不可数名词;job职业,可数名词,可指单独一个任务,也可指工作职位;profession工作,是指需要特别技能/训练和高等教育的工作;trade是指手艺工。

7. eager adj. 渴望的,热切的

She is eager to go home. 她很想回家。

He is eager for a computer. 他渴望有台电脑。

辨析:be anxious to do sth 急于做……(强调着急)

8. acquire vt. 获得,取得

She acquired a knowledge of the English by careful study. 她认真学习而精通英语。

9. deny vt. 不认,拒绝

He denied telling me. =He denied that he had told me. 他否认他告诉过我。

注意:后接动词作宾语时,只能用-ing形式。

10. employ vt. 雇用,使用

We employed a cook. 我们雇用了一个厨师。

How do you employ your spare time? 你是怎样利用你的空余时间的?

He is employed in watering the flowers. 他正忙于给花浇水。

11. cover vt. 盖,遍布,走,采访

The Red Army covered 500 kilometers one day. 红军一天要行走500公里。

All the papers like to cover the affairs of the famous persons. 很多报纸喜欢报道名人的韵事。

二、词组句型用法例析

1. accuse … of… 控告某人犯某罪

I accused Donny of stealing money. 我控告Donny偷盗。

2. so as to (do sth.) 为了……

We got up early so as to catch the first train. 我们早起以便坐上第一班车。

辨析:so as to…不能位于句首,此时可用in order to…

In order not to be late for school, we must get up early. 为了上学不迟到,我们须早起。

3. defend…against… 防卫……免受……

Our duty is to defend our country against the enemies. 我们的职责是保卫我们的国家免受敌人的侵袭。

4. have a nose for sth. 有探查或发现某事物的能力新课标第一网

That reporter has a nose for news. 那位记者对新闻特别敏感。

5. the same…as…./such…as…

He is such a kind man as all like. 他是个人人喜欢的善良的人。(as作like的宾语)

注:在定语从句中,先行词中包含有the same, such, so等时,要用as来引导;关系代词as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等。

比较:He is such a kind man that all like him. (that不作任何句子成分)

三、课文长句难句剖析

If the person being interviewed agrees, we sometimes use small recorders to make sure that we get all our facts straight.

剖析:being interviewed是现在分词的被动式做定语,修饰the person,相当于定语从句who is being interviewed;不定式短语to make sure that…作目的状语;句中的straight是副词,意为“直接地”。

译文:如果得到被采访人允许,我们有时使用小型录音机,保证我们能够直接记录下全部事实。

四、语法知识归纳

1. 全部倒装

就是将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全部置于主语之前。全部倒装通常用于:

(1)here, there, now, then, thus等副词置于句首时

Then came the chairman. 那时总裁来了。

Here is your letter. 你的信。

(2)表示运动方向的副词或地点状语置于句首时

Out rushed a missile from under the bomber. 轰炸机肚底下窜出一枚导弹。

Ahead sat an old woman. 前面坐着一个老妪。

注意:

①主语必须是名词,而不能是代词。

②谓语动词通常是be, come, go, lie, run等表示来去或状态的动词。

③谓语动词的时态通常是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

2. 部分倒装

就是指将谓语的一部分如助动词、情态动动词或be移到主语前。如果句子的谓语中没有这类词,则在主语前加助动词do, does或did,谓语动词用原形。部分倒装用于:

(1)否定或半否定的词语,如no, not, never, seldom, little, hardly, at no time, in no way, not until…等位于句首时。

Never have I seen such a performance. 从未见过如此糟糕的表演。

Nowhere will you find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无论如何你不会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的。

Hardly had she gone out when a student came to visit her. 她刚出门,就有个学生来访。

No sooner had she gone out than a student came to visit her. 她刚出门,就有个学生来访。 Not until the child fell asleep did the mother leave the room. 母亲一直到孩子入睡后离开房间。

注意:①hardly…when…, no sooner…than…或not only….but also…中,都是前一句倒装,后句不倒;②not until…后接时间状语从句时,从句不倒,主句倒。

真题:(1)Not until I began to work______ how much time I had waited. (全国)

A didn’t I realize B did I realize C I didn’t realize D I realized

解析:not until…位于句首,主句主谓要用部分倒装,排除C和D;not until句型中不再用否定,故选B。

(3)so, neither, nor表示“也”或“也不”时

Tom can speak French. So can Jack. 汤姆会讲法语,杰克也会。

If you go to the park tomorrow, so will I. 如果你明天去公园,我也去。

He hasn’t gone there. Neither /Nor have you. 他没有去那里,你也没去。

注意:当so引出的句子是对上文内容加以证实或肯定时,不可用倒装结构。意为“的确如此”。如:

Tom asked me to go to play football and so I did. 汤姆邀我去踢球,我去了。

—It’s raining hard. 雨下得真大。

—So it is.是呀。

(3)“only+状语”位于句首时

Only in this way, can you learn English well. 只有这样,你才能学好英语。

Only then did I realize that I was wrong. 只有到那时我才意识到我错了。

Only when he is seriously ill does he ever stay in bed. 病得狠重时,他才卧床休息。

注意:如果句子为主从复合句,则主句倒装,从句不倒装。

(4)as引导让步从句时

必须将表语或状语提前(形容词, 副词, 分词, 实义动词提前)。但需注意:

①句首名词不能带任何冠词。

②句首是实义动词, 其他助动词放在主语后。如果实义动词有宾语和状语,随实义动词一起放在主语之前。

Try hard as he will, he never seems able to do the work satisfactorily. 他工作很努力,但总不能让人满意。

Child as he is, he knows a lot. 他虽然是个孩子,但很懂事了。

(5)其他部分倒装

①so…that…句型中的so +adj. /adv.位于句首时。

So frightened was he that he did not dare to move an inch. 他害怕得很,动也不敢动。

真题:So difficult ______ it to live in an English speaking country that I determined to learn English well.

A. I have felt B. have I felt C. I did feel D. did I feel

解析:so + adj.放在句首,用部分倒装,排除A和C;由determined可知用过去式,故选D。

②在某些表示祝愿的句型中。

May you all be happy. 愿你们都快乐。

③在虚拟条件句中有were, had, should等词时,可将if 省略,把were, had, should移到主语之前。

浅谈高三数学的学习方法 篇7

关键词:数学,高三,方法论

数学作为高考的必考项目之一, 也是一门容易与其他人拉开差距的一门科目,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它是一直拦路虎,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高考中, 数学几乎占据了竞争的半壁江山。那么在高三紧张而又充实的一年中, 我们该怎样学好数学呢?

一.好心态是一切方法论的前提。

一个好心态是一切工作的前提。进入高三阶段, 不少同学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觉得时间很短, 高一、高二落下的内容还有很多, 成绩一直提高不上去, 信心在一点一点地消亡。其实, 高三这一年的时间说长便长, 说短也很短, 要看怎么去充分利用了。高三一年, 如果充分利用, 时间绰绰有余,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勇敢地去面对, 才能将复习的效率提高到最高。前任中国男足主教练米卢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态度决定一切。”就很好说明了这一点。如果高三一年肯吃苦, 方法得当, 你完全可以从不及格到一百分以上。

二.课堂的听讲是学好数学的基础

很多同学都有这样一个疑问, 老师所讲的东西, 书本上都有, 自己看不就得了?其实, 这是一个误区, 书本上的典型例题, 与公式是一体的, 暨证明了公式的正确性, 又为以后的类题提供了一种分析思路, 而老师的讲解便是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方面下手的, 我们学习的便是这个过程。高三的上半学期, 一般情况下, 老师会将高中的几本书再复习一遍, 这样你就有了“再”上一次高中的机会。很多同学喜欢记课堂笔记, 至于要不要记录, 笔者认为, 因人而异。笔记上一般记录的是一些定理定律, 和老师课堂上的分析、讲解的例题,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记录笔记肯定会对定理定律的熟悉程度加深,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笔者不建议将笔记做得很很详细, 这样会错过老师很多的讲解, 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将老师的方法论吸收, 而不是忙着记录他的每一句话。

如果你不想记笔记, 这里给同学们介绍一种方法, 高三阶段做的试卷和参考书会有很多, 数学题浩如繁星, 题目做过了, 答案比对过了, 自己知道错了, 就弃之不理了?如果仅仅是这样, 就大大失去了做题的意义, 每一道题都对应着一个知识点的考察, 做错了, 就说明这个知识点你还没有完全掌握, 对待每一道题, 你都应该这样思考:哪里错了?为什么会错?笔者建议同学们, 最好准备一个专门笔记本, 将错题抄录下来, 并将相应的知识点记录在专门的本子上, 这样就会有针对性的复习, 定期的将该本子温习一下, 就不会在一个地方栽倒两次了。

三.关于复习资料

前面提到了做题, 绝大部分人都会想到题海战术。不可否认, 做题可以使人迅速地记忆与运用定理定律, 但不是在题海中漫无目的的去做题。都知道暴饮暴食对身体不好, 做题也是一样, 有的同学总觉得做题多多益善, 看到别人做, 自己也做, 不做就不踏实, 要知道“暴学”对学习也是有害的。做题在精不在多, 高三时期, 老师一般会给同学们准备厚厚一摞的试卷, 这些都是老师精挑细选出来的, 对知识点的考察比较全面而且复合大纲要求, 另外, 一些老师也会给同学们挑选出一两本参考书, 笔者认为, 这些已足矣。我们知道, 高考的出题人一般为高校老师, 他们没有高中教学的实际经验, 那么他们的出题方法就是严格按照考纲, 考点。通过笔者对历年来考卷的分析得出, 大多数考题均没有脱离开教科书的例题, 也就是需要同学们举一反三。这个能力又是通过做题得以摸索的。

做一道好题有时可以胜过一百道普通题。如果找对方向, 对每一道题都仔细研读, 分析透彻, 将错题备份, 时不时地拿出来温习, 会比漫无目的的做题拥有更高的效率,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关于学习时间和效率

众所周知, 运用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习的效率加倍, 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收获。反之则可能花费了很多时间学习却收效甚微甚至劳而无功。这可以用一个公式来概括:学习方法X学习时间=学习收获。

(一) 要有学习计划

学习要有计划, 细水长流, 不能一口吃死个胖子。成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上去的, 需要打一场持久战。不妨给自己一些要求, 例如今天要复习哪块知识点, 做多少道题, 要温习多少个曾经做错的题目, 而且要给自己规定一定的时间, 过了这个时间, 就休息一下, 这样一来可以给自己模拟考试的环境压力, 也可以提高效率, 不会产生疲劳感。当然, 计划是需要合理安排的, 再次强调要根据实际情况, 不要“暴学”。

(二) 巧用转移视线法

音乐可以使人心情愉悦放松, 使大脑更加活跃。做事不能一心二用, 这个道理都明白, 但是我却要说, 同学们不妨可以试试边听舒缓的音乐边做数学题, 这实际上是把压力感转移到了音乐中, 如果使用得当, 音乐非但不会影响你的精力, 反而会消弭压力, 使你的神经放松, 更容易“开窍”。解决数学题不是生搬硬套, 需要灵活, 这就使“一心可以二用”得以实现。

(三) 合理安排时间, 不要熬夜

列宁说:“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有的同学熬夜熬到后半夜, 第二天上课眼皮打架, 睡倒在桌子上, 最重要的课堂内容错过了, 本末倒置的学习方法不可取。高三一年可以适当延长夜间的学习时间, 但也不要过了十二点, 因为第二天一般有早自习, 又要早起, 没有好休息, 第二天的课业压力根本无从承担。劳逸结合, 是保证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实现的基本保障。

高三英语学习方法知识点 篇8

新课程对于我们英语知识复习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高三英语一轮复习当中,基础知识众多又缺乏系统,往往学生会觉得记忆的非常吃力。零散的知识点在不断复习新内容的过程中会经常遗忘,常常使学生很苦恼。而写作能力是高考英语考查的重点,在二卷当中就占了三十分。如果能将复习的词汇句型知识与写作能力结合起来,在基础知识复习当中贯穿写作能力的培养,一定能够将原本琐碎的知识点系统化,又能提升能力,一举两得。笔者在复习当中做了一些尝试。

理论基础

按照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分级总体目标的要求,《高中课程标准》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而写作能力是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一轮复习课程和复习材料来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解决的方法和策略

提升写作能力可以通过一下几种方法去实现

一、巧设完型,考查单元重点短语句型

这种方法适合在复习刚开始的时候,比较简单适合学生当堂完成。这种完型填空可以没有选项,设置的题目都是本单元的知识点或句型。至于文章既可以从课外材料中选取,也可以由老师自己来动手完成。

如 Book 1 Unit 1 Friendship 笔者先对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句型进行了梳理,总结一下重点,然后笔者根据以上句型以及课文短语结合我们学校,设置了一下完型,让学生当堂完成。

由于复习了这些重点,学生能轻松完成填空。而且由于学生毕业在即,笔者课后布置学生利用第一单元复习的单词短语自己创作,可写自己三年以来在一中难忘的经历及对学校的感情。当中,有几位同学文章写的非常精彩,不仅熟练的运用了复习内容,并且文章中包含了对一中深深地爱,从知识和情感上得到了升华。

二、积累好的句式和高级表达,进行句式的模仿

首先,这些句式可以从课文当中选取。

课文当中的很多重点句子都可以作为经典句式如在《a taste of humor》中出现了这样的句子He is loved and remembered as a great actor who could inspire people with great confidence. 这样的句式用于描述人物,会比学生自己绞尽脑汁想出的汉语式表达更为贴切,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描述自己的偶像,不仅记住这一有用的句式,而且也让学生掌握了描述人物的一种好方式。

其次,好的句式也可以在完型或阅读理解当中选取。

阅读完形多数是原汁原味的英文,语言优美自然,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句式多样,为学生模仿句式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而且在阅读或完形中好的句子层出不穷,可以直接让学生背诵,用于写作中。笔者就经常这样做,所以经常在批改作文时发现学生积累的优美句型,会使整篇作文增加亮点。

再者,利用平时范文,选取高频句型进行模仿。

积累是写作的前提,英语作文的范文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可供模仿的句式,它们不仅符合学生的英语水平,而且出现频率比较高, 可以作为模仿的素材。学生根据亮点句式,而且也发散思维,不固定答案,但可以模仿。而且这些都是课堂上完成,学生练习的态度认真,积极性高,而且很有成就感。与此同时,也让学生在日常复习中有意识的去积累,去模仿,去创作,在一轮复习中提升句子表达能力。

三、汇聚成篇,主题创作

不管是完形还是句式的模写,都是以最终创作为目的的。一轮复习当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而这些词汇和句型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一话提展开的,所以如果老师用心去思考,每个单元的知识点都可以融汇贯通到写作当中。如 Book 5 Unit 1《Great scientists》“ John Snow Defeats King Cholera” 是讲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医生通过努力的工作和调查最终发现病因而且打败霍乱的故事。笔者发现本单元词汇都是围绕疾病和科学家的工作的,所以主题上就选取了极为类似的伟大的科学家及医生钟南山努力抗击非典的事迹。笔者根据单元的词汇句型设置练习,都是围绕钟南山展开。最后来一段汉语介绍,让学生根据本单元学习短语和句型进行翻译创作。 

复习开始时可以由老师引导,话题与课本结合,以后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自己根据本单元的短语进行创作,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时事和与课文话题相似的材料,供学生选择。 通过这样一篇短文把本单元的重点短语和句型囊括进去,单词短语成篇不再零散难记。而且同过提升写作能力的同时也强化了本单元的句型和短语,并且围绕主题创作不仅与课文内容相关,而且还可以与时事接轨,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增强语言运用的能力。 

高三英语语法精选知识点 篇9

will和would

1)表示意志和意愿。will指现在,would指过去。

Ifyouwilllistentome,I’llgiveyousomeadvice.

2)表示请求、建议,would比will委婉、客气。Will(Would)youpleasepassmethebook?

3)表示习惯性动作,“总是”“惯于”,will指现在,would指过去。

Fishwilldiewithoutwater.

Everyevening,shewouldsitbythewindow,deepinthought.

4).表示功能,意为“能”或“行”Themachinewon’twork.

5)表示预料或猜想。Itwouldbeabouttenwhenhelefthome.猜想他离开家时大约十点。

would&usedto

1)表示过去持续的状态和情况用usedto;would不与表示状态的动词连用。

Thereusedtobeahospitalhere./Therewouldbeahospitalhere.(×)

2)would常与often,sometimes,forhours等表示时间的副词(短语)连用。

Wewouldsitintheyardeveryeveningandlistenedtohisstory.

3)usedto强调过去的行为同现在的对比,含有“过去怎样,而现在却不这样了”的含义.eg.Hewillnotspendthemoneyonbooksasheusedto.

dare和need

两者作为情态动词都不用于肯定句,常用于否定句、疑问句和条件从句中。习惯用语Idaresay(可能,或许,我揣测)除外。实义动词用法同于一般动词。但在否定句中,dare后的to可省略,即:don’t/doesn’tdare(to)do….need作为实义动词时,用在否定句中时,其后的to不能省略。

Hedaregotherealone.(×)Hedarestogothere.

Hedaresnotgotherealone.(×)Hedarenotgotherealone./Hedoesn’tdare(to)gotherealone.

Hestoodtherewithoutdaringlifthishead.(×)Hestoodtherewithoutdaringtolifthishead.

1情态动词+havedone,表示过去比较:情态动词+do,表示现在或将来。

cf.needn’thavedone&didn’tneedtodo…

Sheneednothavecomeyesterday.她昨天本不必要来的。(但却来了)

上一篇:家长开家长会心得体会下一篇:语文作文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