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语学法

2024-09-25

高三英语学法(共8篇)

高三英语学法 篇1

高三英语学法指导

高三备课组组长:韦春媛

一、基础知识部分

1、养成词不离句的好习惯。学习一词多义(或词的用法或词义辩析)一定要重视例句,把体现该词用法的例句反复读背,和以前见过的例句进行分析对比,不断揣摩它的用法,领悟它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争取对该词的各种意义和用法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2、建立自己的错题库。把平时出现的错题一一记录下来(分类最好),记下正误答案和出错原因,不断翻看,或利用早自习时间大声地朗读正确的句子。这样既能熟悉句子结构,也能培养语感。记录错题一定要坚持。随时剔除已掌握的,对还未掌握的题进行重点标记,这样你的知识网络就越来越密;考前翻看错题本,你就不会再心中没底。

3、对于词汇的记忆,要利用零散的时间,如课前课后5分钟,或去食堂、操场的路上,或写在纸条上手上,各个击破。零碎的时间犹如散落到地上的金子,谁随手捡起谁最终就会成为一个大富翁。

4、勤翻词典,注意熟词生义。要养成随时查阅词典的习惯,这不仅可以让你对某一个词有透彻的了解,而且无形中也会扩大你的词汇量。

5、多读多背课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心挑选和修改的英语语言的精华,是非常规范的英语。每学完一篇课文,将文章中体现一定结构和用法的句子以及文中新出现的词组及搭配划出,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进行背诵;高三时间比较紧张,全文背诵来不及,就重点对划

线的句子进行背诵;而且,还要注意消化吸收,在平时做阅读及写作时有意识地运用,让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多读多背也是培养语感的途径之一。

二、建立语法体系

有些老师和学生认为英语倾向于实用、交际,所以语法不重要。其实不然,语法和其他内容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语法是从语言中总结提练出的规律,按规律去进行语言实践会有所遵循,事半功倍。但学习语法不能靠死记硬背,记一些规律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只有理解了方能正确灵活运用。如时态问题,一定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讨论才有实际意义。另外,学习语法不要抠得太死,有些习惯表达是不能用语法来套的。

三、阅读方面

1、扩大阅读范围,增大阅读量。大力提倡泛读;同时,从今年的高考试题看,考生的阅读范围越广泛,知识涉猎面越宽,背景知识和生活阅历越丰富,阅读就越显容易;在扩大阅读的同时要适当积累词汇,对常见词、热门词等都要记录下来,查阅字典并随时记忆。

2、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理解和速度密不可分,阅读速度制约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课下一定要进行限时阅读,争取课下的阅读状态接近于考场状态;每天都坚持读3篇左右。

3、熟悉各种体裁,不拘泥于手中的阅读资料,留心习语和俚语。有的学生一见到科普文章便头疼,一见到新体裁就心慌。所以,平时一定要走出成题,走入各种报刊、杂志等英语读物。除了领略内容,熟悉语言特点,还要对新体裁有一定的了解。如要看各种广告信息、通告、药品说明、图示甚至发票等,做到心中有数。此外,读一些杂志如读者中的精品翻译文章,也会大有裨益的。

4、力争通过最新的媒介阅读更多的原汁原味的文章。利用网络资源或经外国朋友推荐,争取阅读原文;也可以阅读外国学生写的短文,以此熟悉他们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手法、语言运用,思维方式,体会与中文写作的不同。

四、写作

1、厚积累:积累词汇、短语、各种句式、常用连接词、过渡语、各种文体的格式、习惯语等;

2、常背诵:背诵名言、佳句、范文;

3、勤练习:经常动笔,把平时的所学和积累有意识地运用到文章中;无论老师布置与否,每周至少写一篇,然后与参考答案对比,找出欠缺之处;

4、讲方法:审题在先,然后在草稿纸上将要点及主要句式列出;连成句子;修改润色,注意上下文衔接,注意句子结构;

5、重书写:03年开始实行网上阅卷,更提高了寻书写的要求,字一定要饱满圆润,大小适中,不要连笔。

五、听力部分

1、高考题型听力训练与泛听相结合。

2、注重听力解题技巧。听前掠读题干与选项,预测听力内容,分析对比各个选项的不同之处,集中精力抓主要信息;对较长的对话或独白要随手用数字符号或单词开头字母记录信息,以加深印象,有助于判断。

3、保持良好的心态,克服紧张情绪。

4、每天坚持听20-30分钟。

阅读表达应试方法和技巧:

1主旨概括题(给出标题):要求准确理解文章大意、细节,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意图和语气等,提炼归纳出文章的内容要点。然后,把文章的内容要点进行浓缩和提炼,结合试题的要求作答:语言精辟、简练。答案能概括出文章大意或作者的写作意图,符合标题的一般要求,从小处着眼,找中心句,归纳文章的大意。注意:标题中的实词部分原则上必须大写,至少文章标题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一般不用文中的原句、动词短语或句子来做标题。完成句子题:要求结合上下文,根据文章的逻辑关系和意义关系,正确把握文章脉络、线索和情节发展,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正确的判断,结合自己对英语的运用能力来填写。注意:首先必须把握文章所要填写的部分是单词,短语还是句子。无论填入的是什么,一定要符合语法规范,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封闭性题目(开放性题目):封闭性题目要求从文章中找出具体的细节内容,根据题目要求,加以分析判断,从文章的细节,作者的意图,文章的脉络中,运用自己的语言,得出相应的结论。

开放性题目要求在整体理解,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观点,写出自己的看法。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首先做出回答或者给出论点,然后再加以论证,论据要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论证要有力度和紧密符合自己的中心论点。注意:一定要避免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如语法和单词的错误。

总之,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形成了以阅读为框架的试卷格局,体现了高中英语中阅读的主旋律。阅读表达题是阅读的延伸和继续,是较高层面上的阅读理解。为此,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始终坚持以阅读为主线,抓阅读不动摇,在训练中要不断总结和体会做题的方法和技巧,我们才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三英语学法 篇2

所谓三轮复习法, 就是将整个高三历史复习划分为三段时间。第一阶段大约四个月, 称之为单元复习。对教材进行单元整合, 以单元复习形式为主, 理清单元重点、难点, 夯实基础, 为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结构, 让学生全面系统的把握高考要求中的教材知识。第二阶段大约两个月, 又叫专题复习。在原有单元复习和对教材知识熟悉的基础上, 对高考重点和主干知识进行归类、归纳、整理、整合, 使学生对同类或相似相关知识形成知识组块。第三阶段大致一个半月, 这一阶段称综合复习阶段或冲刺阶段。针对高考, 强化训练, 同时注重学科综合和热点问题。

第一轮复习。第一阶段复习是三轮复习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阶段, 以后的所有复习及效果都是建立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之上, 作为教师一定要十分重视这一阶段复习。在具体复习中, 以一个单元为例, 我把它归纳为五个环节或步骤:

第一、学生阅读教材。教师事先可拟出单元教材的纲要和要求,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教师为学生安排出一定的课堂或课外时间, 每天三十分钟, 以保证这一环节落到实处。教师可给学生布置相应作业, 规定学生在看完教材后完成, 教师要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检查。这样做一方面对学生看书起到督促作用, 另一方面通过作业强化, 加深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印象。所有布置作业紧扣教材基础主干知识, 难度不宜大。

第二、教师对单元教材进行分析讲解。对我们的学生而言, 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主要是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在讲解分析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帮助学生理解单元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从总体上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 在这个体系之上归纳该阶段特征, 使学生对知识既有点又有面的把握;二是对重点知识、难点的题要单独分析、引导、比较, 力求让学生通过这一轮复习有所突破;三是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给学生一个明确具体要求, 使学生明白要掌握什么, 掌握到什么程度。

第三、练习。教师根据单元教材知识和考纲要求, 精选一定量的练习题, 让学生训练已巩固知识。练习时间可安排在课堂上, 与相应讲解同步进行, 做到讲练结合。也可以安排在课后单独进行, 这当中要注意的是选题要新颖, 特别是近期高考典型题和与热点相联系的题, 让学生训练更有针对性。

第四、单元检测。在单元复习中, 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检测可以达到三个方面:一是以考代练, 弥补学生练习量少, 或者学生根本就未认真练习的缺陷;二是以考促学, 通过考试给学生施加一定压力促使学生去复习;三是从考试中反馈复习效果, 以利教师发现问题, 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以便更有针对性。

第五、做好检测评讲和弥补。教师要认真分析单元检测中的倾向性问题:知识性的或方法性的, 对这些问题要在评讲中解决, 并采取措施进行弥补。同时关注个体, 特别是对那些成绩起伏大的学生要注意分析, 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这一轮复习做好做实, 对后面整个的复习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我特别要强调的是要提高复习效果, 必须要很抓落实。在看书, 练习, 检测, 评价这一系列环节中学生必须要不折不扣地按老师要求完成各种学习任务,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督促, 检查, 特别是对一部分要求记忆又有一定量的知识, 学生往往会偷懒或应付敷衍了事, 这会使复习质量大打折扣, 我们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我在教学中解决这个问题, 主要采取教师个别抽查、学生分组过关、课堂限时完成等措施, 效果较好。

第二轮复习。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 依据确立的某一主专题, 将知识进行重新组合。这一轮复习是形成学生应试能力的重要阶段。这一轮复习我认为主要是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抓好常规主题复习。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高中历史专题进行系统划分, 这些专题对知识的整合比较合理, 反映历史主干和基础, 教师依据这些资料稍做处理。通过这些专题复习之后, 可以说对整个历史知识又从另一角度进行了一次全新复习。

第二是抓小专题复习。小专题反映某一方面历史发展的过程及规律, 是近几年高考主要形式。小专题的确立和相关知识整理需要我们教师下工夫, 动脑筋, 确立好专题, 同时所复习的内容要全面系统反映专题。比如土地问题这一小专题, 含盖了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土地问题, 也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土地问题的处理, 从中找出土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三是抓好热点专题复习。热点问题可以说是高考关注的永恒主题。在高考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我们在热点专题复习中首先是要对热点进行筛选, 确立热点复习的重点, 确立之后去找热点和历史的链结点和关系, 从而构建热点专题知识网络。比如说2005—2006年, 国共关系问题, 这就是一个热点, 我在复习中, 引导学生回忆国民党发展的历史, 国共关系在20世纪20、30、40年代和现在关系的演变, 从演变中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把两党关系与两岸关系联系起来, 再将这一问题引到两极格局及美苏争霸下去思考, 从而对祖国统一问题的复杂性有一个全面而科学的认识, 这样一个热点构建出相关知识网络, 通过一个点而复习了一个方面的相关知识。

第三轮复习。这一轮复习着重围绕综合模拟训练进行, 围绕这一问题我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问题:

第一、训练要适量。所谓适量, 我认为在这一个半月中至少要有十次以上完整的综合模拟训练, 这十次训练基本上能覆盖主干知识和主要热点。同时用模拟训练让学生寻找解题的灵感, 所以量太少达不到目的。

第二、注意训练学生解题的速度。高考中文综150分钟, 分配到各学科即为50分钟, 考虑到预留10分钟作机动, 在历史模拟训练中就要求学生在40分钟内就完成考题。由于在定时内完成任务, 迫使学生必须提高解题速度, 通过一段时间训练, 学生解题速度大大提高。

第三、抓做题的规范训练。这在高考中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它包括格式的规范和书写的规范。教师在训练中专门提出要求。卷面规范专门作为评卷依据之一, 对做得不好的批评, 重作等强化训练, 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习惯。

第四, 对模拟训练中反映出的问题, 教师及时分析, 采取有力措施进行弥补。

在三轮复习做完之后, 应该说整个历史复习也随之结束, 但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性及各种各样特殊情况, 最后应安排大约一周时间让学生自由安排。这一时段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安排学生复习什么而不复习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复习状况而作出安排, 教师可引导学生最后再回归教材, 对教材主干知识, 重要知识再看一看, 以避免部分内容因时间过久而生疏或遗忘。

论“促进教学法”与高三英语教学 篇3

关键词:促进教学法;能力;英语学习;高三

1 高三英语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高三英语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具体体现为以下三点:

(1)口语教学往往局限于教师在讲台上放录像,学生在下面反复地练,机械地做练习题,对答案,结果课堂气氛看起来活跃,但实际上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地调动,教学效果不理想。

(2)多数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精讲词组,短语的用法并比较其异同上。让学生做大量的词汇辨析题。教师与学生好似“水壶与茶杯”的关系。教师是水壶,学生是个空茶杯,教学就是把水壶的谁倒入空茶杯,学生完全是被动地接受。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3)语篇教学欠缺。很多老师不愿讲完形填空题和阅读理解题。他们认为这两种题型词汇量多,篇幅长,耗时又费力。教师只是把整篇文章翻译一下,再报答案,没有仔细地去分析。学生对于为什么选择此答案依然是一头雾水,对文章并未真正理解。

2 促进教学法

“促进教学法”就是创造一种有利于学习的气氛的方法,教师作为促进者,充分地信任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从而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感到安全与自信,充分暴露自己的潜能,朝向自我实现,可以说“人际关系”是“促进教学法”的核心与关键。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针对美国教育领域中的种种弊病指出:要改变美国教育的现状,必须迅速改变当前的基本教育思想和方式方法,提出 “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有独特人格而又充分发展的人”——“促进教学法”。

3 “促进教学法”与高三英语教学

为了适应新课标和高考改革,针对目前高三英语教学现状,笔者在高三英语教学中采用“促进教学法”。日常教学中,笔者实施了以下几个措施:

第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丹麦的教育家里伯逊曾经说过,为什么小孩学习本族语学得很好呢?原因很多,其中有一点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进步都会受到成年人的赞扬,每一个幼稚的试探也会受到关注和鼓励。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态度和蔼、自然可亲、幽默风趣。另外,我一直在教学中推崇“皮革马利翁效应”,尊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和鼓励,使其充满信心,克服胆怯心理,提高学习兴趣,加强参与意识。

第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只有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时候,能力才会提高,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肯定会更加深刻。课堂上教师不要怕被学生问倒,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教师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然后或查阅资料,或与其他老师讨论,也可留给全班同学自己讨论,促使每个同学都积极思考,而教师只充当引导者,帮助学生分析,再进行适当归纳总结。同时,我还启发学生质疑问难,注意从理解难点入手。通过对难点的探索,学生不仅学到了阅读理解主旨题的解题要领,而且还能学会如何学习,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和形成。

第三,“内容不完全”教授法。教师不是把教学内容满堂灌,而是充分信任学生的自学能力。先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向学生提供必要的线索与信息以及具体要求,然后督促落实,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教师不要怕坐在那里不讲课,学生会说你懒,也不要怕自己觉得哪里没讲到,放心不下。适当的“留白”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学得主动,记得也牢,避免当单纯的“听众”。大家可能都熟悉这个句子,“Tell me and I forgot; teach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learn. ”

第四,创建“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贯彻“自己发现——选择——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比如在做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题时,教师并不直接讲解答案,而是让学生自由地提出他们各自的观点和意见,让大家展开讨论,提出疑问,并主动地去检验这些答案,最终统一到正确答案上来。这种“讨论式”的教学模式虽然耗时多一点,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印象深刻,收获明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又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培养了创新能力。

“促进教学法”实施以来,笔者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活动,不断地体验着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了信心。 此外,他们的成功感又大大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他们不断以自信的心态、进步的愿望,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努力提高成绩,增强综合素质,争取更多的成功。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促进教学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只有在高三英语教学中坚持贯彻“促进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乐学、愿学,会学,能学,最终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盛雪梅.英语情感促进教学法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2 王红卫.英语教学情感因素及其培养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0(3)

3 贾冠杰.中学英语教学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 朱忠文,李孝娟.浅谈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结合情感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5)

5 卡尔·罗杰斯的促进教学法[J].湖南教育,1989年(5)

高三化学学法指导 篇4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将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加工、整理,使之网络化、规律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分析、思考、归纳,以便夯实双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一轮复习已经开始,希望同学们能在化学复习中做到以下几点:

1.循序渐进,打好基础,理清概念,构建网络。

化学学科的特点是碎、散、多、杂,难记易忘。复习要注重基础,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归纳,构建网络,找出规律,力求做到“记住—理解—会用”。要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归纳结总时,对不同的内容可采取不同的方式。

⑴课堂上老师引导你归纳

对于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要多看书,抓住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精髓,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有机化学、化学实验等,课堂上老师引导和启发你们共同讨论,寻找规律,构建知识体系,通过网络的建立,揭示概念之间的关系,找到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感悟、并学会迁移,最终达到灵活运用。

⑵掌握原理,灵活应用,注重解题思路。

化学原理如元素守恒原则、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守恒、化学平衡、物质结构的一般规律,要重点回顾。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规律,在解题中灵活应用,拓宽解题思路,增强解题的技巧性。如应用守恒法、差量法、讨论法解一些计算题,可以提高解题的速率和准确性。推断有机物的结构,要抓住有机物官能团的转化规律和反应的基本类型。如有机物抓住烃、卤代烃、醇、醛、酸、酯的一系列变化关系。要通过复习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适当做一些综合性题,并储存在头脑中,高考时可以启发思维。要注重实验原理,高考化学实验题的比重较大,实验的复习要侧重于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的分析、设计和评价,从“怎么

做”到“为什么”,重视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会比较。

⑶小考练、隔日练、月考、作业型归纳

对于中学化学的一般知识可自己总结, 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元素和物质推断题中值得我们归纳的知识比较多,如“类连续反应”、“浓度不同导致反应不同”、“温度不同导致反应不同”、“药品滴加顺序不同导致反应不同”、“用某个装置可以制取哪些气体”等等。如置换反应的种类及典型反应, 可以按金属置换出金属、金属置换出非金属、非金属置换出非金属、非金属置换出金属等形式进行总结,又如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可以以“单质→氧化物(氢化物)→酸(碱)→盐”为线,构建知识网络,完成各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这类练、隔日练、作业有很多,课后自己归纳,再在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反思与总结或者强化训练。每周小考练、月考考试后,要常回头看一看,想一想,这道题我们为啥做错了,是知识没掌握还是方法用错了,多问几个为什么,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提高复习效率。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等,经常这样做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光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功能。所以,高三第一轮复习的重要任务就是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2、认真完成练习,善于总结,增强解题的技巧性

课下练习题是巩固大家所学化学知识、培养大家解题能力的形式,是检验你学习效果的手段,也是考查你是否灵活掌握解题方法的关键之一。要学好化学,必须做一定量的习题。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要根据章节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做适量的练习。目的在于帮助自己了解自己,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把握程度,知道自己哪些问题以前是模糊的。其实,学会解一道题仅是学习的低级层面,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题的规律,增强解题的技巧性,才能升华到学习的高级层面。平时好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上课也能听懂,课下也会做题,考试就得不了高分”。我认为你除了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外,还有一个更重 2

要的原因就是见题太少。因为只有通过对试题的解析与反思,才能总结出守恒法、极端假设法、均摊法、方程式叠加法等方法在试题中的应用。

高考命题与新课程改革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复习时可将近几年的新课标区高考试题科学归类,联系教材,通过梳理相关知识点,归纳技巧,把握高考命题脉搏。在做习题时还要注重做后反思,如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善于分析和把握题中的隐含信息,灵活应用简单方法,如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习题中的电子守恒等。再如,已知有机物的分子式确定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采用顺口溜:“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布由对到邻间”,这样就避免了遗漏或重复,十分快捷,非常实用。

能力的提升需要适当的训练,不训练就不会有由生疏到熟练的过度,就不会产生质的飞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就是这个道理。及时进行总结,特别是做错了的题,一定要分析错因是知识点不过关,还是审题不清,能力不够;还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努力克服自己在解题中的不足之处和不良习惯,争取每做一道题解决一类题,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和复习的质量,做到事半功倍。

3.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切实做好纠错。

复习要突出重点、扫除盲点、加强弱点。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即疑点和盲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以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在每次训练后,将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找出错误原因,制订策略,各个击破。

⑴习惯性错误

在平时的作业或训练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想上不够重视,书写不规范,答题乱写乱画,没有条理,错别字连篇,化学方程式不配平,条件漏写,审题不清,答非所问,像这样出现的错误都为习惯性错误。如:

①概念不清,表述有误。

一些同学对周期、族的概念认识和表达不清,也有同学对金属、非金属的原子结构及性质特点把握不准,造成判断的错误;一些同学很难区分“元素”和“单质”、“氧化”和“还原”、“电解”和“电离”等概念。

②符号错误,别字连连

由于平时学习中不注重细节,同学在答题时符号及文字错误频出,失分现象

严重。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在平时的作业或训练中,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某种意义上,细心、规范是成败的关键。对于“审题之错”,不应急于求成,审题时慢一点、答题时快一些,并严格按着题目要求规范回答问题;对于“表达之错”,应在平时的作业或训练中,严格按照高考评分标准写出必要的步骤,注意表达的规范性;对于“抄写之错”,要熟记易错的化学名词、化学用语,应尽量减少因写错字、别字或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而出错。在解计算题时,建议将草稿纸对折分块,在草稿纸上有序演算,以便查找或防止抄写出错。

⑵知识性错误

由于基础不够扎实,对知识的记忆不够准确,对概念、规律的理解不够透彻,似是而非,从而导致对知识的应用得不够自如,回答问题不严密、不完整,这样出

现的错误多为知识性错误。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复习时,应注意建构各部分内容的知识网络,加强对易错、易混知识的梳理,要多角度、多方位地去理解问题的实质,全面、准确地把握概念,理解规律,突出重点,夯实基础。

⑶技巧性错误

由于平时做题不认真或练习的太少,没有掌握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遇到综合型题目,不会审题或解题抓不住要点,像这样出现的错误大多为技巧性错误,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加强练习,多做基础性题目,在训练中,注意体会化学思想和解题的方法,总结各类试题的解题要点,解题思路,当达到一定题量的积累时,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运用自如,综合题才能迎刃而解。

每一次作业、练习或测试之后,都应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要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这样才会使问题越来越少,成绩越来越好。

我坚信,只要大家打好基础,善于总结,方法得当,坚定信心,努力拼搏,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高三英语学法 篇5

情景材料教学法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的应用 作者:刘石平

来源:《发明与创新(学生版)》2006年第03期

高三历史复习过程中,许多老师习惯于“老师讲,学生记”的方法,把整理课本内容,透析知识及巩固基础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学生被动接受,思维严格限制在课本内,无法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而情景材料教学法是由教师在课前提供教材以外的新情景材料,然后提出问题,辅之以教师的思维引导与解释,激发学生探求新知及独立思考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素质教育需要。

本人在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5章《唐朝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这一内容时,首先用教学投影仪向学生提供背景材料:①唐大宗说:“昔谓御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又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就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偏户乎?”②唐大宗总结自己的民族政策时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③投影反映唐大宗接见松赞干布求婚大使的图画作品《步辇图》。然后指出,唐太宗对自己的民族政策自我感觉良好,对汉武帝和其他朝代的民族政策采取否定态度,那么,事实如何呢?请同学们看教材。学生带着探究的心理,独立学习,思考问题。之后提问1.唐太宗认为治理少数民族的上策是什么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治安中国”、“绥之以德”。2.哪些史实是唐太宗“绥之以德”的表现呢?请学生把教材的有关史实归纳出来。

高三英语学法 篇6

---高三英语二轮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

即墨一中韩英才

尊敬的各位老师,首先,我代表即墨一中全体英语教师向大家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欢迎您对我校的英语教学提出宝贵意见;感谢大家给我这样一个宝贵的和大家汇报交流的机会。相信这必将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必将促进我校英语教学教科研工作的开展。下面,我就我校在写作指导与评价方面与大家交流,敬请批评指正。

我主要谈一下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轮复习简单回顾

一、知识累积。在一轮复习时,每个模块的知识我们都分类处理,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哪些词汇是只需要认识的,哪些是要背过的,哪些是写作要用到的,我们把需要学会并应用到写作中的知识反复练习,最初的要求只是单句翻译,然后慢慢变成写一段话,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在通过写作练习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了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二、仿写作文。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把表达方式归类,并且要背过,从而达到学会运用的目的。例如,先给学生一篇作文习作,话题是给人提建议的,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这类的表达方式,并要求学生背过,然后指导学生组成文章。当学生对写这类文章做到胸有成竹时,再出给出同类话题的作文让学生练习作,这样连着写上2篇,就明显能感觉到学生的进步。今天我校徐峰老师的课就是贯穿着这个复习思路的进行的。

三、因材施教。我们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指导的方法也不

同。对基础薄弱,分数在中下档的学生,我们采用多检查督促他们背句子的方法,让他们形成正确的语感,以求减少错误。对这类学生我们还加强了批改,争取面批,让他们对所出的错误当面改正,以便让他们加深印象,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错误。对于基础较好,作文错误较少,但精彩句子也不多的学生,我们采取学生互批法,让他们在批阅别的同学的作文的同时,去发现、欣赏别人文章里的好句子。因为这些学生有基本的判断正误的能力,而且,有时参考范文对他们的触动不是很大,而同学作文里的好句子会让他们觉得写出好句子其实并不难,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使他们相互激励,相互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使学生形成了有效的学习策略。

四、体会差异。我们发现学生的写作除了错误多和句型过于

简单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障碍是汉语式思维,他们不能使用地道的英语去表达,这时,我们便分工负责,认真选材,从好的报刊和杂志上精选学生比较感兴趣,难易程度也适合多数学生阅读的文章,让学生去欣赏原汁原味的英语,去体会地道的英语的感觉,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里。比如我们最近给学生选了奥巴马的就职演讲,而且老师找出重点段落和学生一起欣赏,引导他们去注意怎样表达才是地道的,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跨世界文化意识的理念。

五、定时训练。这个定时有两层意思。一是除周末一次作业

外,每周定时上一节写作课,二是写作课上要让学生在规定时间

内完成任务。这个训练让学生从惧怕写作,到敢于大胆地去表达,从心理上不再一提到写作就犯愁,基本上能做到拿过话题,就能进入状态。

六、赏识鼓励。虽然已是高三的学生,但多数学生的作文

问题还是出在错误较多上,有时一篇作文批改后画满横线,这样就会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所以我们有时批改作文就只挑好句子,拿出来展示表扬,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七、说写结合。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为了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我们经常举行小型的辩论,有时老师给出话题,有时学生自选一个话题。学生自由发达自己的观点。这时的训练也不是纯粹口语练习,还要让它为写作服务。所以老师要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让他们马上改正,训练时也不分组进行,因为那样有些学生的错误不能及时被老师发现,所以一般是全班一起辩论,时间也不宜过长。

八、科学评价。关于于水清老师上次报告中提到的大错小错的问题,我们也始终贯穿在平时的写作指导和评价中。其实,学生在写作时并不能判断自己是犯了大错还是小错,如果能判断,他就不会出错了。所以我们在讲评时告诉学生,你这个错误是大错或小错,正因为出的是大错,即使错误很少也不能上优秀档,所以你的文章只能得25分以下。这样,让学生明白评价标准,明白什么样的错误一定要避免,引起他们的重视。让那些本来以为出一两个错不会太影响得分的优秀学生,通过老师的评价,意

识到大错的严重性,在练习中能够自觉地培养自己仔细斟酌的好习惯,从而争取自己文章上优秀档。让那些抱侥幸心理以为只要写满就能得分的错误较多的学生也学会审视自己的表达方式,争取突破18分。

总之,一轮复习我们还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为重

点,本着每天一句话,每周一篇文章的练习思路,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有进步。

二轮复习的打算

就写作而言,二轮复习和一轮复习其实没有明显的界限,所

以下段复习中我们还会采取一轮复习的一些办法:每节课都会渗透写作的指导,每周专门一节写作指导课。

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总结归类,学会谋篇。一轮复习后,学生在掌握了丰富的表达方式之后,并不一定真正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去展示自己的水平,那么多句型,不知用哪个更好,甚至有时无话可说,草草几句话便结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是打算根据课标有关话题的常用表达方式和句型,给学生设计不同的语境,指导学生总结归类,学会如何根据话题构思段落乃至整个篇章。

二是科学评价,加强反馈。在评价学生作文方面,我们要

加强落实,扎扎实实地把工作做细。要继续认真研究省高考阅卷的要求,并以此指导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每次讲评作文时,要指导学生学会判断错误性质,并认真纠错,重新整理上交,看学生

是否把上次出的问题都解决了。然后,我们打算每个班开辟一个小专栏,采用壁报、黑板报等形式展示学生好的习作。同时,老师对好的句子和词汇使用加注点评,使学生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互相提高,也使老师的指导和评价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三是加强学习,团结协作。我们要虚心学习其他学校好的做

法,取长补短。我们更要仔细研究课标、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转变观念,适应素质教育下的高考的要求。另外,集体备课是我们学校多年以来的优良传统,这是我们取得成绩的保证。我们要继续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分工协作,精选材料,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贴近高考、贴近考生的话题,从多角度拓展学生视野。如选择China Daily中有关 sports,culture,newslife等话题的短文,让学生阅读欣赏,体会并感悟新课标词汇的用法与含义等。

我们希望通过采取这些措施,能够科学有效地提高我们的写

作指导水平和评价水平,亦可促使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最后,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祝各位身体健

高三英语学法 篇7

一、备课分层

要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首先每位教师都要认真备课, 备教材、备考试说明、备考纲考点, 还要备学生。教材、考试说明、考纲考点都是统一的, 但具体到各个班的科任教师、各个班的学生却是不同的, 这才是备课的关键。所以, 对每个知识考点, 应该讲到什么深度, 讲到什么难度, 用什么样的方式授课等, 在备课中都应该坚持具体层次班级具体分析的原则。

我校高三年级文科班共分五个层次 (重点班、次重点班、普通班、基础班和艺术班) 。在重点班的备课中, 不但要详细分析教材知识、考点考纲知识, 还要有所拓展、延伸知识, 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并且要体现师生互动;次重点班的备课要求详细分析教材知识、考点考纲知识, 还要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师生互动;普通班要详细分析教材知识、考点考纲知识;基础班和艺术班不要求详细分析教材知识、考点考纲知识, 只要求学生掌握是什么及简单的为什么。

如“政府职能的表现”这个知识点, 在重点班的备课中, 不但要详细分析“政府职能的具体表现”, 还要拓展知识 (政府的对外职能、外交政策) 、延伸知识 (政治生活中的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与国家宏观调控关系) , 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如广东省政府为什么要出台政策帮扶我省微小企业的发展) , 并且要体现师生互动 (学生思考上述问题、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次重点班的备课要求详细分析教材中的“政府职能的具体表现”, 还要结合实际问题 (省政府出台政策帮扶我省微小企业的发展) 分析;普通班要求教师详细分析教材“政府职能的具体表现”;基础班和艺术班不要求详细分析“政府职能的具体表现”, 只要求学生掌握是什么 (政府职能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 以及简单的为什么 (由政府的性质和本身的职能决定) 。

只有落实分层备课, 才能在不同层次班级的授课中有的放矢, 才能提高政治科的备考效率。

二、授课分层

高考备考, 备课是先行, 授课是关键。在分层备课的基础上分层授课, 在不同层次班级的课堂上, 时间的分配、教师的角色等要求都有所不同。

重点班对教师的要求首先不同, 要求教师在授课中能发挥自如, 对本学科的知识点运用得非常熟练, 能信手拈来,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其次, 重点班一堂课 (40分钟) 的时间分配也不同, 学生约占25分钟, 老师约占15分钟, 老师负责抛出问题 (包括社会问题、考点考纲涉及的问题等 ) , 引导学生学习 , 总结知识, 点评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这一点非常关键, 因为老师抛出的问题一定要准确, 设计的问题要恰到好处, 要使学生少走错路或弯路, 起到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重点班的老师是引路灯。最后, 对重点班的学生要求不同,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不但要理解透彻考点考纲的知识, 还要懂得运用知识, 懂得分析老师抛出的问题, 懂得自己组织问题的答案。

次重点班和普通班一堂课的时间分配上, 老师和学生各占20分钟, 老师不但要帮助学生详细分析、理解教材和考纲考点的内容, 还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帮助学生用考纲考点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帮助学生组织问题的答案。而对学生的要求则是识记、理解考纲考点, 明白用什么理论观点分析相关问题即可。

基础班和艺术班一堂课的时间分配与前面班级有所不同, 老师占25分钟, 学生占15分钟。老师不但要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教材和考纲考点的内容, 还要指导学生如何记忆识记, 明确告诉学生题目问哪个时候, 就用哪个知识点回答, 格式如何写, 序号如何用等, 都要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 学生只做记忆。因为这些班级的学生基础差, 绝大多数学生的理解、自习能力较低, 甚至不愿自习, 也不会自习。所以, 老师要做得多点, 在这样的班级授课, 老师是主导者, 学生只充当听众。

这样, 通过分层授课,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各有提高, 从而促使整体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作业、测试分层

作业、测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之一, 既然备课、授课都已实行分层, 作业、测试也不例外。针对近几年政治科高考的实际情况, 为了使备考更有针对性, 为了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必须实行分层授课与训练。

在高考备考的三个阶段中, 第一阶段, 重点班的作业除了体现加强课本基础知识的训练特点外, 还必须增加一些综合性试题训练; 次重点班和普通班要紧抓体现课本基础知识的训练; 基础班和艺术班要始终抓好课本基础知识中的重点知识的训练。

第二阶段的复习过程中, 重点班的训练不但要体现基础知识的巩固训练, 还要增加体现学生自主分析能力的题目, 要求学生结合社会的某个热点、焦点问题, 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次重点班和普通班的训练中也要体现基础知识的巩固训练, 同时增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题目;基础班和艺术班的训练除了体现对重点知识的巩固训练外, 还要训练部分比较细化的基础知识。

第三阶段的复习是整理错题, 指导解题方法, 重点班与次重点班都要求学生自己整理错题, 并注明做错的原因, 以及正确的解题方法;普通班以下层次的班级是老师帮忙整理错题, (整理错题要有针对性 , 针对常考、常错、 常用、易混的知识进行整理, 并不是所有错题都要整理。 )

只有通过这样的分层训练, 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学到知识, 否则就会出现“吃不饱, 咽不下”的现象。

四、对学生的评价实行分层

无论是成年人, 还是孩子都喜欢别人的夸奖, 不喜欢听到批评。无论做什么事, 都希望有良好的结果。高三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家庭压力、社会的压力都很大, 更应该多对其进行夸奖、鼓励。如果他们在学习中看不到进步与希望, 得不到夸奖与鼓励, 就很容易做出一些过激行为。根据高三学生的行为心理, 对他们的评价也要分层。学校、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班级的实际制定一个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达到的标准, 高三学生比较看重考试分数, 可以考分为评价点, 重点班以75分为标准 (政治科满分是100分) , 次重点班以70分为标准, 普通班以65分为标准 , 基础班以60分为标准 , 艺术班以50分为标准。在整个高三阶段的学习过程中, 会有无数大考、小考, 无论大小考, 只要有学生超过这个标准或超越自己的原有水平, 就应该及时获得表扬和鼓励。对一些无法超越标准的学生, 可以从其他方面挖掘他们的优点, 鼓励他们一步一步向标准迈进。总之, 实行分层评价, 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在进步, 都有希望。这样, 在不知不觉中, 学生就树立了向上的心态, 心态好, 才容易学得好。学习效率与教学效率自然而然才会得到提高。

自从政治科实行了明确的分层教学以后, 学校将政治学科作为一个典范加以推广, 使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摘要: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主张“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广东各地普通高中的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人数越多, 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的差异就越明显。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学有提高, 分层教学显得更加有必要。尤其是思想政治课的内容较抽象, 各种层次的学生在知识的掌握运用上具有较大差异。因此,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特别在高三高考备考中实行分层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高三政治,备考

参考文献

[1]曲烽.浅论高中思想政治课分层次教学.中国论文下心, 10-12-16.

[2]李龙华.思想政治课中分层次教学的初步实践.2005-7-14.

高三英语学法 篇8

[关键词]高三历史 备考 学法指导 学法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106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多年执教高三,目睹每一届高三学生为圆大学梦而奋力拼搏,但结果不尽如人意,我应该教学生学会学习,以什么心态去学。

一、高三学生学习历史科的现状及研究目的

高三学生在历史科备考的过程中懂学习的不多,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顾此失彼,做笔记和听课不可兼得;复习史实流于形式;解题无规律可循;学习心态和考试心态不端正等。针对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五位教师共同开展市级(云浮市)课题研究——《高三历史科备考的学法指导及学生学法的适应性》(课题编号YF13-039)。希望通过研究,总结多种有效的备考方法,供学生选择和运用。我们期待着学生能适应自己所选择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在学习中实现大学梦。更期待着他们不仅仅为了高考,而是能够充分发挥历史人文学科的优势,提高自己的历史学素养。还希望研究出的成果具有通用性和实用性,既可用于本学科,也可跨学科使用。

二、调查过程

1.调查对象:高三全部文科学生。

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个别谈话法。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该课题研究中,我们分工合作,从不同的角度调查学生备考的方法,发出调查问卷450份,共收回410份,其中男生70份,女生340份。以下是本人调查的8项内容与数据分析,分为学习方法的摸底和心理健康两类。

第一类:关于学习方法的调查

1.教师分析基础知识:绝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强,不喜欢独立思考。“建议老师拓展考点的每一个角度”的占66.5% ,其中在340名女生中,有71%选了该项;“老师最好满堂灌,我懒得动脑”的占2.1%;“建议老师教规律,自己动脑归纳”的占29%;“喜欢老师少讲,多让学生思考”的占1.6%。前面两项内容都是填鸭式教学,选择的学生所占比例很大,说明他们在获取知识方面对教师的依赖性强,在备考中注重面面俱到,特别是女生。后面两项内容都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教师所教,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但比例只占约30%,而且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怕动脑思考问题。

2.记忆史实的方法:基本上都认识到记忆史实的重要性,多倾向于理解性记忆史实。主张“按照课本或笔记读一遍记忆史实”的占12.6%;喜欢默记史实的占22%;“朗读式回忆性地记忆史实”的占18.3%;“笔记结合课本理解性地记忆史实”的占46.6%。第一项属于浅表性的记忆,选择的学生较少。后三项属于回忆性地、理解性地记忆史实,选择的学生共占86.9%,说明学生已经实现由初中学习思维向高中学习思维的转换。A同学认为:她不喜欢开口朗读,不能做到边朗读边记忆史实,她热衷于默记史实。B同学说: 朗读史实可使印象深刻。C同学说:笔记结合课本能很好理解史实,比死记硬背有效。选择哪一种记忆史实的方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决定。

3.理解史实的方法:理解史实方法保守,从众意识强。有22.2%的学生喜欢“想象历史事件当时的状况”;选择“听老师讲,自己在笔记中注明”的占60.5%;“不知怎样理解史实”的占16.5%;“理解史实费时间,没时间奉陪”的占2.6%。调查发现,喜欢发挥自己想象力的学生不多,但在70名男生中有42.8%愿意发挥想象力,而340名女生却只有17.8%,说明男学生的思维活跃一些;不过更多的学生热衷于记录下教师的所写所言,并相互借鉴,这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学习方法。

4.关键词对解题的帮助:传授找关键词的方法和运用关键词的技巧成为众望所归。希望教师帮学生画出关键词的占3.6%,选择这项的学生很少,说明学生在审题时有自己的独立性。希望教师教给学生找关键词方法的占36.9%;教师取舍关键词后应区别知识点的占52.9%。题意读不明白不会找关键词的占5.8%。从这些数据看出,希望教师传授方法和区别知识点的共占89.8%,这说明学生意识到了找关键词的重要性,但不知道如何去找关键词和如何运用已经找出来的关键词,这将成为我们今后课题研究中要攻克的难题。

第二类:关于学习和考试心态的调查

1.学生考试的心态:理性答题和作答时心神不定的学生各占一半。第一项“有所取舍,保证答题准确性”的占48.5%;第二项“不顾答题准确性,答满试卷万岁”的占14.4%;第三项“纠缠难题,舍不得放弃”的占6.1%(纠缠的不是难题,而是排除剩下的两个备选项,二选一时举棋不定而浪费了答题时间。);第四项“遇到难题心慌意乱,简单题变为难题”的占30.5%,其中在340名女生中有33%选择该项。从上面数据分析得出,约一半的学生选择第一项,说明他们答题较为理性。选择后三项的学生共占51%,说明其答题带有盲目性或对难题“难以割舍”,女生较为普遍。例如D同学说:答完所有试题,虽然不知道准确性,但会有一种满足感。E同学说:遇到难题会紧张,先放下不答,但也很难集中精力答下一题。

2.模拟考后的时间安排:模拟考后的备考随意性强,部分学生觉得迷惘,前途渺茫。认为应该“为下一次模拟考做准备”的占44.1%;“赶快找老师分析试卷”的占8.7%;“完成作业和喜欢哪一科就复习哪一科”的占14.3%;“觉得迷惘,不知道该干什么”的占32%。这就表明,有计划复习的学生不够一半,其余学生要么是漫无目的,要么是模棱两可。

3.讲评试卷:在对待讲评试卷的方式和态度上,学生的观点基本一致。主张“全部讲评试题”的占29.3%;“选择性讲评试题”的占47.1%;“讲评试题也应分析学生成绩”的占21.7%;“对屡错不改的同学点名批评”的占1.47%。从所占比例看出,主张选择性讲评试题的学生较多,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但主张全部讲评试题的学生也不少,他们认为,有些题目是猜对的,具体怎么理解并不懂。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几乎都不主张老师点名批评,理由是自己很爱面子,这说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很有限。

4.考试后的心理辅导:认为考试后找教师进行心理辅导是很有必要的,但比较被动。第一项中“很有必要但我不主动找老师”的占26.8%;第二项“即使老师说我蠢,我也会找老师”的占4.1%;第三项“最好老师纠错的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给他正确的思路”的占67.8%;第四项“老师很凶,不敢找老师”的占1.2%。由此看来,胜出的是第三项,说明学生认识到因材施教的好处。但他们几乎都认为心理辅导应该是教师主动来找学生谈心,而不是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怎样调动学生向教师倾诉其所思所虑的积极性,也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规律,勤学多思,精学巧用

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课堂,也有少部分来源于课外书籍或历史题材影视剧,他们获取的历史知识是断断续续的。为了应付高考,学生希望教师把什么都教给他们,特别是考点的每一个角度,这是不可能的。高考试题是灵活的,没人能预先知道高考考什么。例如辛亥革命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可供考查的角度很多,比如辛亥革命的过程、影响、革命后国民心态和社会风俗的变化、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这些角度在往年的高考试题中都考查过了,至于今后考哪个角度,没人把握得准。为了高考而去揣测考查的角度,这是违背新课改精神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规律。

知识规律包括整理史实的规律和解题规律。在章节线索和第二轮复习中,按照一定的规律梳理史实会有较好的复习效果。例如在春秋战国这段历史的第二轮复习中,可以把重要史实作梳理。政治: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诸侯争霸。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思想文化:百家争鸣;《诗经》;楚辞。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也会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规律去整理史实。而解题规律是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采用不同的解答方法。解题规律只是一种框架,一种思路,对学生的充分发挥没有束缚。例如解答单项选择题,应立足于排除史实;如果是非选择题应立足于材料找信息点……掌握了知识规律,学生灵活运用,可以轻松应对不同的题型和题目。

(二)记忆史实勿随大众,理解史实忌照搬照抄

在备考的过程中,经常看到全班学生齐读历史课本的现象,表面上书声琅琅,但读完了啥也不知道,这种随大众的记忆史实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为矫正这种错误的学习方法,我们一般建议学生采用默记、朗读式记忆史实、笔记结合课本理解性记忆史实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学生可选择一种或两三种结合使用。记忆史实和理解史实联系密切,史实只有经过理解才会记忆深刻。照搬照抄教师的所写所言,不利于培养灵活的思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打算从以下两方面提高学生理解史实的能力:一是发挥学生想象历史事件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虽然有时候学生想象出来的状况与当时的实际相差甚远,但如果把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相信功夫是不负有心人的。例如讲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吃大锅饭”这一历史现象,我尝试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他们想象为:劳动结束后,大家集中到公共食堂吃饭,可放开肚皮拼命吃。这种想象基本上是不符合事实的。集中到公共食堂吃饭只是昙花一现,“吃大锅饭”主要是指分配领域的平均主义。经过这样学习之后,学生能在正误对比中找差距。二是补充原始材料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这两种方式可以结合使用。

(三)理解题意需从关键词开始

对题意的理解能力跟语文科的学习能力有关,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审题能力。学生这些能力欠缺,指导他们如何审题也是我们分内的事。审题应该从读一句话或一文段的关键词开始。高三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是:找不出关键词,找漏关键词或不会运用关键词。他们期待教师指导这方面的方法,例如F同学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设想在今后的课堂中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找关键词的方法,找限定词例如时间、地点、特定称谓;压缩语段(主谓宾);多阅读多感悟;准确理解文段后筛选核心信息。运用关键词的技巧有:使关键词对应史实;尝试取舍关键词后比较前后题意的区别;根据上下文判断关键词的用途。这些方法只是我教学经验的总结,在推行的过程中学生能否适应,还有待下一阶段的研究。

(四)有的放矢,轻松应对;控制情绪,放眼未来

学生在答题中懂得取舍,有的放矢,是一种正确的考试心态。如果追求答满卷、害怕答难题就还有待改善。例如G同学说:虽不知道答题的准确性,但答满试卷是求个心理安慰。H同学说:自己输在心态上,遇到难题就乱,老师教的解题规律全忘记了。这部分学生,应该是放不下心中的包袱,有点钻牛角尖的感觉。在今后的教学中,将逐步引导其适当减压,轻装上阵。假如遇到难的试题,可先稍作停顿,提醒自己,题目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坚持用教师所教就能解出来;或安慰自己,尽力就好。这些心理暗示可以帮助考生缓解对难题的焦虑感。考试心态不端正,考试成绩一般也不理想,于是纠结于考试成绩,顾影自怜的学生比比皆是。他们在模拟考后迷惘、徘徊,甚至随心所欲而浪费了备考时间。所以,我们应指导学生科学安排时间,劝告学生告别过去,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失败而精神不振,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五)听分析,重纠错;轻面子,重勇气

考试是为了查漏补缺,讲评试卷是为了给学生纠错。告诉学生在听教师讲评试卷时,关键要弄懂自己错在哪里,并掌握纠正这些错误的方法。较好的做法是:先向教师阐述自己的答题思路,由教师来判断对错,然后提出建议。不当的做法是:学生拿起试题等待教师从头到尾地讲,而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或知道自己的答题思路错了,却屡错不改;还有部分学生怕教师点名批评,恐伤自尊……这些都是逃避现实、缺乏勇气的表现。有人说:没有一个人在学习上全知全能,也没有一个人在学习上一无是处。自古以来,忠言逆耳,教师的批评是让你长记性。因此,有疑必问,有错必改;克服胆怯心理,放下自尊,勇敢面对。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上一篇:专题四:建设生态文明,共创美丽中国下一篇:村书记经济工作会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