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通用8篇)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 篇1
资料来源:商务部中国投资指南网
http://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2006-11-16 2006-11-16 2007-01-05 2007-01-05 2007-01-05 2007-01-05 2007-01-05 2007-01-05 2007-01-05 2007-01-05 2007-01-05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前言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目录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前言
2006-11-16
建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并积极推动下,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步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和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改革开放中发挥了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 篇2
为提高我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能力, 2006年, 国家出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 涉及开发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转化机制和优化配置技术, 污水、雨洪资源化利用技术, 人工增雨技术, 长江、黄河等重大江河综合治理及南水北调等跨流域重大水利工程治理开发的关键技术等重大水资源配置与综合利用战略。《纲要》的实施, 为国家和地区水资源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取得了系列理论与技术的原创性成果。
一、我国水资源的配置与开发进展
我国的水利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支撑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综合开发利用能力尚且不足。加之,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问题最为复杂、应对最为困难的国家, 国际上尚无可供系统借鉴的科技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此, 各地各部门依据《纲要》, 结合自身在地方科技规划中进行了相关部署。
相关部门在水资源评价、水资源配置、水资源调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等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方面设立了多个科研项目, 如表1所示;开展了有益的探索, 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1. 水资源科学与技术体系建设
以原创性的“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为统领, 以天然水循环过程 (包括大气过程、地表过程、土壤过程和地下过程) 、社会水循环过程、水生态过程、水化学过程和水沙过程间的多向反馈作用为主线, 以监测、模拟、评价、配置、调度、保护与管理为核心, 以原型观测、数值模拟、物理实验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 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科学与技术体系, 增强了我国水问题的综合应对能力, 促进了本领域的科技进步, 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 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水资源监测与评价
我国初步建立了基于天基、空基的水资源整体监控框架, 基本满足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中对水资源监控的需求。与地基相结合的多圈层、多过程的立体监测技术体系, 可对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水沙、水生态过程以及水资源的利用效益与效率进行监测;同时, 多源数据多时空尺度同化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对于水资源的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属性, 及其“量、质、效”三方面的特征, 我国已初步构建了系统的评价方法。在突破传统以径流性水资源为评价对象的同时, 形成了以大气水汽通量解析为基础, 水资源的可再生性、可控性、有效性相结合的层次化水资源评价理论与技术体系。
3. 水资源配置与调度
我国建立了集多水源、多目标、多用户于一体的水资源配置理论与技术, 可在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在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 如雨洪资源、海水淡化以及苦咸水的利用取得了系列突破。
基于“长短嵌套、滚动修正”的多目标调度理论与技术体系, 对于复杂水利水电工程群的防洪、供水、发电、泥沙、生态、环境等目标实现了联合调度。
4.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按照“源头减排—过程阻断—末端治理”的思路, 我国已建立污染防控理论与技术体系, 并在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饮用水水源保护、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技术方法和实践模式方面取得突破;以水生态服务功能为核心, 建立了包括工程性生态修复、生态需水核算与调度在内的水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体系。
基于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多维临界调控、南方地区的水资源多维均衡调控以及“八大总量控制”综合调控的需要, 我国已建立了相应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同时, 加速水资源管理体制创新, 实现了“城乡水务一体化”的现代水资源管理;构建了初始水权分配、全成本水价、阶梯水价定价与生态补偿的理论与技术框架, 强化了对竞争用水条件下水资源管理的支撑, 实现了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的转变。
5. 大坝建设及水能资源利用
伴随着大规模水库大坝建设的实践, 我国筑坝技术快速发展,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大坝建设中被广泛应用, 坝工结构设计、基础和高边坡处理、大江大河导截流、高水头大泄量泄洪消能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实现了100m级高坝、200m级高坝和300m级高坝建设的多级跨越, 世界最高拱坝、最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高碾压混凝土坝都在中国, 特别是三峡、小浪底、二滩、小湾、龙滩、水布垭等一批规模宏大的世界级水利水电工程先后建成并正常运行, 标志着我国筑坝技术已经跻身国际先进行列。筑坝技术的进步为大型水库大坝工程的安全建设和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我国在200米级高坝建设方面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已建立较为系统的技术标准体系。
二、我国水资源配置与开发的技术突破
我国十分注重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特别是新理论、新方法与新技术的研究。《纲要》实施后, 相关技术取得突破, 支撑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1. 水资源优化配置科技水平取得新突破
随着气候变化和大规模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资源演变规律研究与水资源评价、合理配置、科学调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 水资源在经济与生态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配置更趋合理, 流域水资源实时监控科技手段不断完善, 水资源管理主要控制指标的可监测、可评价、可考核目标逐步推进, 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统一调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持续提升, 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三条红线”提供了技术支撑, 为构建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宏观配置格局, 构建引排顺畅、蓄泄得当、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江河湖库水网体系奠定了技术基础。
2. 水资源保护科技水平取得新进展
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水资源配置和承载能力评价方法研究、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技术研究等一系列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取得显著进展, 为有效应对松花江污染、太湖蓝藻暴发、珠江咸潮上朔等引发的危机, 为综合治理洞庭湖、鄱阳湖, 科学开展流域和省级地表水水功能区划、保护重要水源地以及适时开展重点地区、河段、湖泊生态调 (补) 水提供了技术支撑。水资源保护工程实践取得突出成绩,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面源污染控制和水源区保护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科技含量大幅提高。
3. 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水平取得新突破
利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重点解决了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等劣质水处理难题, 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累计解决了2.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宣言目标。节水技术与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集成化水平不断提高, 节水技术和产品广泛推广与应用, 城市污水处理回用量大幅提高, 居民用水器具节水标准稳步提升, 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万元GDP用水量降低20%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的目标提供了技术途径。依靠科技进步, 推进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 推进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1。
4. 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管理水平取得新突破
三峡、小浪底等一大批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表明我国已具备建设世界一流水利工程的能力。全断面岩石掘进机、大型渠道混凝土摊铺机、超大型预冷强制式混凝土拌合楼等技术和装备的研制和应用, 极大地提升了水利工程施工的现代化水平。混凝土拱坝、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和拱坝、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和土质心墙堆石坝等先进坝型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混凝土高坝的仿真和温度荷载计算、接缝止水结构和材料、土工模型试验技术、高坝静动力应力应变分析等取得突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取得重大进展。取得了三峡船闸关键技术、大型渠道混凝土摊铺成套设备、多级孔板消能泄洪洞的研究与工程实践、新疆北疆供水工程技术等一批重大科研成果。
5. 水利信息化科技水平取得新突破
通过对卫星遥感遥测技术、激光测量技术、超声波测量技术、复杂水问题模拟仿真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集成再创新, 自动传感技术和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实现了基础数据的实时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 骨干网建设日趋完善, 水利信息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公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为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国家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建设、全国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信息系统建设等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水利信息化手段和水平大幅提高的助力下, 传统水利行业焕发出勃勃的现代生机。
三、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纲要》的实施促进了“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的创立和发展, 加速了对开发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转化机制和优化配置技术的研究, 同时, 为污水、雨洪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保障了国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文明建设。
1. 提高水资源合理配置能力
综合考虑水权、水市场、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提出了全要素的水资源合理配置, 启动了“黄河健康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东北地区水资源全要素优化配置与安全保障技术研究”等项目, 对我国维护河湖健康、流域生态调度、河湖水环境改善产生重要作用。
2. 创立“量—质—效”多过程的联合配置模式
综合考虑了水量、水质、效率与效益的联合配置, 提出了“量—质—效”多过程的联合配置, 攻克了南水北调工程对调水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及运行风险管理等重要工程建设中的配置、调度、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难题, 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和进度。
3. 技术攻关取得实质进展
雨洪资源利用潜力评估技术、利用模式开发技术、经济适用的雨洪控制和利用技术等污水、雨洪资源化利用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对海河流域、白城农业生产及北京城市实现雨洪利用与有效调控, 以及建设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心区雨洪利用示范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4. 重大水工程综合治理关键技术获得突破
黄河等重大江河综合治理及南水北调等跨流域重大水利工程治理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 解决了南水北调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中的诸多重大技术问题, 保障了南水北调工程质量和进度, 同时, 实现了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实时调度与安全运行, 发挥梯级水库发电、拦洪、削峰、错峰综合性作用, 如表2所示。
四、目前我国水资源配置与开发仍面临着挑战
近年来, 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趋明显。
1. 水资源供需矛盾和用水安全问题依然突出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局部地区缺水问题和用水安全问题依然突出, 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更加复杂。水资源评价、水资源预报、水资源配置和水资源调度等的技术体系尚未完备, 对与水循环伴生的水环境和水生态 (包括水沙) 的综合调控技术还很欠缺;干旱等极端条件下水资源应急管理和应对措施研究不足;地下水监测、开发利用和保护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实用、高效的除氟、除砷、苦咸水改良技术和设备依然缺乏;解决时空上调控、配置水资源的能力和手段还很单一。
2. 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任务依然艰巨
我国生态环境脆弱, 江河湖库污染、河湖湿地萎缩、地下水超采与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还比较普遍, 严重威胁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还缺乏有关水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方面的战略性和原创性研究;水环境治理的应用技术自主创新技术能力较差;对于生态系统的状况评估、生态健康标准、水环境承载能力及评价方法等方面研究不足;水污染或生态破坏引起经济损失定量评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生态补偿机制、水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等研究亟待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体系尚未形成, 水土保持对江河泥沙演变的作用及其机理、生态脆弱地区植被恢复等问题尚需深入研究。
3. 水能资源开发与管理亟待加强
水能资源开发与管理仍将是我国水资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的重点, 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储水设施的需求, 实现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承诺, 即在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 根据2020年水电装机达到4.2亿k W的发展规划, 2020年以前还需大力发展水电并建设一批300米级的高坝工程, 这些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震烈度高、已有经验和规程规范难以满足建设的技术要求, 复杂恶劣条件下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关键技术、生态友好的水工程建设理论与技术等亟待突破;梯级水库的调度与安全管理、生态友好的开发技术面临诸多技术挑战, 未来水能开发多涉及国际河流, 跨境水资源管理、监控技术也非常迫切。此外, 水的能源属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国家自“十五”以来, 由于能源开发主体企业化, 水能资源开发技术的研发科学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发, 缺乏主管部门的支持, 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缺乏国家层面的引导, 影响了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总体水平的提升。
五、新形势下的技术调整与对策建议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障。《纲要》实施以来, 我国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但也存在严峻的挑战, 需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部分调整, 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1. 提高水资源合理配置能力
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转化机制和优化配置技术, 污水、雨洪资源化利用技术方向, 需进一步深化相关理论与技术研发;同时, 突出沙漠地区、产业密集区、资源与能源开发密集区、满足山区脱贫需求等的水资源开发技术。
2. 创立了“量-质-效”多过程的联合配置模式
开展面向生态系统健康水资源的“量—质—生态—效益”联合配置技术、常态与极端情景相结合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技术研究。增加智能水网建设与管理相关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人工增雨技术方向, 要补充空中云雨资源的综合调节技术。
3. 加强长江、黄河等一批重大江河综合治理
在进一步深化研究相关理论与技术的同时, 突出河湖连通与中小河流的安全、高效、可持续的治理相关理论与技术。南水北调等跨流域重大水利工程治理开发的关键技术, 需要从规划施工建设向调度管理转变, 创新调度理论与模式, 建立大型、复杂水利工程群风险调度理论与技术体系。
4. 若干重大技术调整设想
针对当前水的能源属性未得到应有重视的问题, 建议在水资源领域增设若干研究主题: (1) 将水能资源列入水资源优先主题的范畴开展。 (2) 将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 生态水工程技术, 水能资源的高效利用与调度技术列入未来的研究目标。 (3) 将国际河流的水资源 (包括水能) 的开发作为专项开展。 (4) 针对未来复杂地形下特高坝的建设需求, 开展复杂条件下的高坝建设技术研究。
六、新形势下的对策与建议
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多目标决策的系统问题, 必须应用系统理论的思想进行分析研究。传统的水资源配置存在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强调节水忽视高效、注重缺水地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而忽视水资源充足地区的用水效率提高、突出水资源的分配效率而忽视行业内部用水合理性等问题, 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必须采取以下建议, 确保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 加强顶层设计, 完善体制机制
针对当前实施中存在的重复部署问题, 后续部署中将进一步加强政府各部门间的协调, 统筹考虑国家与地方的相关发展规划, 鼓励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参与规划实施, 促进相关部门计划的有机结合和高效实施。针对当前实施中存在的“小、散、全”问题, 后续部署中应突出重点方向, 选择重点项目, 整理各领域优势资源, 进行高强度、集中式的科研投入和攻关, 切实提高研发效率与效益。
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
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 加强水资源领域科技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 支持科技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进行成果转化, 鼓励有关部门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领域。
3. 强化产学研结合, 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通过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等方式, 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优势企业联合, 实现科研、产品开发和人才培养等紧密结合。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困境日益严重, 加强我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 (简称《纲要》) 实施以来, 在《纲要》的指导下, 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状况、取得的技术突破、对社会经济的贡献、面临的挑战与任务调整, 以及对《纲要》未来支持方向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节水,优化配置,水资源开发利用,水政策
注释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 篇3
非凡的历程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在邓小平亲自倡导和积极推动下设立的。
1984年~1991年创建与探索这一时期,国务院先后批准在沿海12个城市建立了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努力开拓、大胆探索,逐步形成了“以发展工业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针。1991年底,实现工业产值146亿元,税收8亿元,出口11亿美元。累计吸引外资14亿美元。小平同志1984年视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时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是对这一阶段工作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坚定了搞好开发区的信心。
1992年~1998年快速发展时期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在南方谈话的鼓舞下,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一时期,国务院又先后批准18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3个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的工业园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首批14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也迅猛发展,1998年实现工业产值1869亿元,年均增幅约30%;税收131亿元,实际吸引外资32.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5%。不仅吸引外资数量大幅增加,项目档次也明显提升,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和所在城市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江泽民同志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十周年时题词:“努力把经济技术开发区办得更好”,对开发区寄予厚望。
1999年以来稳定发展期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中西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为战略目标,经国家批准,中西部地区再次设立了17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至此,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达到49个,加上5个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的工业园区,目前已有54个。2004年前3季,实现工业增加值3566亿元,高于全国增幅26个百分点,实际吸收外资99亿美元,高于全国增幅20个百分点。
巨大成就
带动经济发展 经济实力迅速增长。1995~2003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GDP增长89%。2003年,达到4985亿元,增长34.6%,比全国高25.5个百分点。特别是以高新技术为主要发展项目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越来越显示出带动当地经济迅速发展和提升的作用。2003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天津全市的19%,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大连的18%,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广州的12%,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外向型程度日益提高。2003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489亿美元,占全国的11.2%;进口520亿美元,占全国的12.6%;实际吸引外资103亿美元,占全国的18.5%。外商投资企业1.4万家,世界经济500强公司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兴办的项目570个,投资总额361亿美元。
优化了产业结构 高新技术产业居于领先地位。2003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达1332亿元,占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37%,机电产品出口317亿美元,占全国的1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75亿美元,占全国的25%。财政投入科技创新扶持资金58亿元,完成科技成果8630项,其中产业化6130项。截止到2003年底,共引进高新技术项目超过4000个,设立研发中心630个。
高科技产业积聚效应日益明显。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生物医药、化学原料及制品和食品饮料等行业是高科技产业聚集行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以高科技为支撑的新兴制造产业同样具有重要地位。2003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内生产的轿车达92万辆,占全国的46%,移动电话产量6953万部,占41%,汽车玻璃占60%,程控交换机占21%,复印机占30%,录像机占30%,彩色显示器占14%。
以高科技为技术核心支持的产业集群发展各具特色。北京、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成立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化工产业集群;长春、武汉、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汽车产业集群;沈阳的装备产业集群、福州的显示器产业集群也各具特色。
推进了城市化进程以高科技产业带动发展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现代工业化带动城市发展进程,改变了荒郊野村的旧面貌,一批新兴城市和新城区迅速崛起。
以高新科技产业进入经济开发区的企业,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对外开放的大学校、实验室和人才加工厂,各类培训中心、技术交流中心、留学生创业园不断涌现,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优秀人才。同时也推动了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转变。有的开发区内聚集了所在城市1/3~1/2的海外留学人员,10%以上人员具有中高级专业职称。
加快了体制创新驾驭在高科技水平之上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科学的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作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各开发区在推进体制改革创新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许多做法已扩展到区外,有的在全国推广应用,甚至在国际上也备受瞩目。“一个窗口”、“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等,都是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上发展出来的。
新形势新发展
当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处在全面提升水平的关键时期。2004年12月11日,温家宝总理对提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水平做出了重要批示,12月14日,吴仪副总理在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会议上要求,努力提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水平。
目前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要立足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要继续提高发展水平,参与经济全球化,要迅速解决约束自身发展水平提升的瓶颈。国家提出,到2010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要力争在2003年基础上翻两番,达到2万亿元,提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水平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加大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及研发中心的力度。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积极培育自主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努力营造吸引外资和鼓励创新的良好投资创业环境。从单纯发展制造业为主向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并举转变,从注重规模效益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从偏重引进向注重创新转变,从依靠政策优势向依靠体制优势转变。
自觉服从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和宏观调控沿海城市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继续充分发挥在对外开放中的区位优势,率先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密集的外向型现代化工业基地和服务承包基地,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中西部地区要发挥当地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充分发挥装备制造业等产业优势,大力推进优化结构。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 篇4
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05 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二○○五年三月二十一日
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
商务部 国土资源部 建设部
建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大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和重要组成部分。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发展成为我国土地集约程度较高、现代制造业集中、产业集聚效应突出的外向型工业区,充分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同时,也存在着总体发展不平衡、片面追求园区规模和引资数量等问题。为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提出如下意见:
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转变”的发展方针,以外资带动内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形成若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目标:努力建设成为促进国内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结合体;成为跨国公司转移高科技高附加值加工制造环节、研发中心及其服务外包业务的重要承接基地;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区;成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成为推进所在地区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成为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的排头兵。
(三)当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着力把握好以下几点:一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体制、机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发展水平。加快实现从单纯发展制造业为主向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转变,从注重规模效益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从偏重技术引进向注重消化吸收创新转变,从依靠政策优势向依靠体制优势和综合投资环境优势转变。二要自觉服从国家经济大局和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更加注重引进高新技术和开发创新,更加注重开发项目的质量和效益,更加珍惜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三要始终坚持体制创新,增强自主发展能力。要区别于城市的行政区,不断完善集中精简、灵活高效、亲商务实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综合投资环境,努力为区内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和良好服务。
二、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提高发展水平的工作重点
(四)抓紧研究制定《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条例》,为其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依法制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五)坚持和完善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理机构一般是所在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除其中具有企业性质的外,根据授权行使同级人民政府行政审批、经济协调与管理等职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则上不与所在行政区合并管理或取消管委会建制。
(六)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开发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要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并实行统一管理。符合条件、确有必要扩大规划面积或调整区位的,应当按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建审批原则和审批程序》的规定报批;建设用地必须以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承接服务外包业为主,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不得用于大规模的商业零售,不得用于房地产开发;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工作。
(七)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集约、高效开发利用土地。要加强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增长、土地利用等方面的考核,建立土地利用和规划实施的考核制度。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计划,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审批和供应土地;涉及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依法需报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按城市分批次用地形式单独组织报批,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逐级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范围内,不改变土地使用用途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用地,有关部门应依法、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八)继续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给予金融政策支持。鼓励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对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内基础设施项目及公用事业项目给予信贷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区内企业通过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等。
(九)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继续实行对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贷款贴息政策,适当增加贷款贴息规模,对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给予同等的贴息政策;中西部外贸发展专项基金、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援助资金,可用于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
(十)推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大力吸引跨国公司投资。鼓励跨国公司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研发中心、财务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培训中心、采购中心、物流中心、运营中心和配套基地。鼓励通过设立创业服务机构、留学生创业园等。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区投资创业。抓紧研究鼓励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承接高附加值服务业和服务外包业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完善鼓励创新保障体系。
(十一)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和加工贸易优化升级。鼓励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申请设立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出口监管仓库和保税仓库;支持条件成熟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与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联动试点,实现优势互补。
(十二)完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体系。要增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程度、环境保护等指标的考核内容,推动开展区域环境管理标准化的认证工作,有效控制高消耗、有污染、低水平的项目。
三、加强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组织领导
(十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继续办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要性,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支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新形势下创新体制和机制,为其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
(十四)商务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等部门加强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的宏观指导,帮助解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支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发展。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 篇5
为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更好地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引领、支撑、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水平,特制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一、国家高新区“十二五”发展的基础与形势
(一)国家高新区“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国家高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四位一体”战略定位的总体要求,在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做出很大努力,取得明显成绩。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一面旗帜,成为引领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先导。
1.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区域地位更加突出。相比于“十五”末,国家高新区2010年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了182.4%、161.6%。“十一五”期间,国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分别达到23.1%、21.2%。国家高新区凭借创业要素、创新环境、机制体制等方面的优势,不断辐射并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多个国家高新区的工业增加值已占到了所在城市工业增加值的30%以上,对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更加突出。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产业、新业态持续涌现。国家高新区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成效。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生物新医药和信息网络等产业在国家高新区蓬勃发展,文化创意、研发外包、健康管理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部分领域业已形成具有相当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国家高新区已成为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
3.创新资源日益丰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国家高新区加快创新资源集聚,支持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进新型产学研合作,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高新区内聚集了各类大学、研究院所、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0年,国家高新区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444.6万人,是2006年的1.92倍;区内企业研发支出超过全国企业研发支出总量的1/3;区内企业授权的发明专利为23905件,占到国家全部企业授权总量的17.7%;拥有的发明专利总数达69168件,是2006年的4.21倍。
4.创新创业环境明显优化,企业培育成长体系基本形成。2010年,国家高新区集聚了创业投资机构278个,科技企业孵化器494家,生产力促进中心72家,技术转移机构211家,产品技术检验检测机构346家,开放实验室1010个。国家高新区通过不断健全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相互衔接的创新型资本结构;不断提升以专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为主要依托的创业孵化功能,积极探索建立企业加速成长机制,不断完善技术转移体系;科技成果处置、股权激励、新三板试点等政策在高新区试点取得良好成效;大力吸引和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初步建立了引才、育才、用才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项目合作和信息交流,推动国际合作向纵深发展。
5.有效推广绿色发展模式,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十一五”时期,国家高新区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产品,推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2/3的国家高新区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总局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国家高新区加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设施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生活、商业、休闲等城市配套设施,城市综合功能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国家高新区正逐步成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科技新城。
6.战略位势显著提升,“三类园区”建设初见成效。国务院批复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赋予了国家高新区更为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创新性特色园区”的建设稳步推进,升级了一批具有良好基础和发展潜力的省级高新区,基本建立了国家高新区分类指导的模式和特色发展的路径,对于理清园区发展思路、明确园区发展方向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家高新区在取得显著发展成就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十二五”乃至更长的时期内逐步完善和解决,主要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原始性创新和集成创新成果不够多;又强又大的企业偏少;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偏弱,真正处于高端和全球主导权的产业偏少;促进创新创业发展的金融体系仍不完善,产业组织不活跃,民间和社会资本还需进一步引导;在发展新兴产业、增强辐射、带动功能方面尚未形成跨部门、跨地区的政策协同机制等。
(二)国家高新区“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1.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到来,国家高新区要做好规划、提前部署。为应对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的趋势,主要发达国家将精力、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努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加速到来,中国面临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国家高新区要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新特征,结合自身基础条件加强研究,整合资源,重点部署。
2.国际竞争格局发生较大转变,国家高新区要积极应对、勇于竞争。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发达经济体增长趋缓,各国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经济复苏的关键,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家高新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是我国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国家高新区要把握好新定位,以更广阔的视野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3.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我国“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国家高新区要承担重任、抢抓机遇。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必须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国家高新区要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抓住时机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成长,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核心作用。
二、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和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新机制,努力将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引擎,实现创新驱动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域,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贯穿于建设发展的各个环节,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探索实现科学发展的新途径;坚持统筹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在更高水平上的优化升级,增强聚集、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区域和城乡协同发展;坚持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政策扶持模式;坚持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国家高新区要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要进一步优化,努力实现“四个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与要素,增强原始创新的能力与意识,建成一批处于世界前沿水平的研发基地,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引进超过30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在重点技术领域形成一批取得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创新成果。
——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培育一批新的产业业态,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园区的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占有较大比重,传统产业得到优化和升级,产业质量明显提高,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其中,培育形成15个左右规模超过1000亿元,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引领辐射力的提升。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聚集。在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产业组织创新活跃,产业技术联盟取得较大发展,各类中介服务机构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社会和谐发展。对区域经济形成较大支撑,辐射带动周边园区和区域经济发展。
——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能够充分聚集并配置国际化高端要素资源,基本形成国际一流的文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原始创新和知识产出。国家高新区要紧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组织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努力突破和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抢占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制高点;要大力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等,充分利用外部创新资源,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建立更为顺畅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加快推行股权激励机制,积极实施科技成果股权激励试点工作;鼓励产学研合作从单一的技术要素转为技术、人才、资本、实验室等多要素、多样化合作。推广以企业为主导的委托研发、组建联合实验室、成立合资公司、合作开展中试以及技术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多种产学研合作模式。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要着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成为创新需求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研发活动的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鼓励区内企业大幅度增加研发投入,着力提高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能力。
——加大平台建设力度。国家高新区要进一步引进和建设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型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鼓励科研机构在国家高新区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建立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品牌建设与推广平台、电子交易平台、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融资服务中心、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各类公共创新资源平台,建立共享机制,为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保障。
——大力支持协同创新。协调好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消化的关系,鼓励大企业发挥资本优势和综合发展能力,通过购买知识产权、兼并科技型中小企业或技术团队等方式,快速提升技术创新和技术集成能力;大力推动国家高新区内产业链上下游加强创新合作,从支持单个企业创新向协同创新转变。
(二)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据竞争制高点。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核心任务。在每个国家高新区选择确定1-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作为发展重点,优化配置资源,创新组织方式,重点实施“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研究编制规划和行动方案。加强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国际竞争态势、关键瓶颈和支持条件,明确各细分领域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掌握最新趋势,确定产业技术发展路径和技术方向;编制“国家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图”,提出支持细分领域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建设产业技术开发研究院。采取“政府启动、多元投资、需求导向、市场运作”的运行模式,以整合技术资源为基础,力争建立起超过50家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承载产业培育、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企业衍生、人才培养等多项功能,努力打造成为产业创新中心。
——推广应用创新产品。国家高新区在园区基础建设、重大科研开发项目中,要以政府采购、首购补贴等多种方式,推广应用园区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绿色照明、太阳能光伏等领域内的创新产品,为产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
——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投资银行、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出资,设立专门的产业投资基金;加强与国家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的对接,投资于企业、科研院所的科研项目和产品推广;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扶持和高成长性企业股权投资,全面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打造专业园区。努力在国家高新区内建成超过200个产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园区,坚持开发、建设、运营和服务的市场化运作,高起点、高规格建设园区基础设施,推动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集聚,形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空间载体。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总部经济、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科技会展、信息服务等产业,积极培育工业设计、服务外包、能源合同管理、健康管理等新兴业态,努力打造科技商务区、特色街区和主题楼宇等空间载体,重点发展为产业服务的商务、物流等若干产业高端服务功能,不断提升高技术服务业占园区总收入的比例。
——着力发展高端制造环节。发挥国家高新区在增强传统制造业竞争力中的技术优势,提升关键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水平,纵向延伸产业链,推动成熟产业升级;扶持园区龙头企业增产扩能,发展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大力推动企业开发新产品,实现产品升级换代。
——大力扶持一批新型产业组织。支持和培育具有敏锐市场洞察力和技术思维的投资者、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支撑产业整体性发展、商业模式创新的平台性企业;大力发展以标准创制、市场开拓、关键技术研发为共同任务的产业技术联盟和产业促进机构。
——建设“智慧园区”。抓住三网融合和物联网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推广应用有关技术和产品,搭建国家高新区区域服务和产业发展的数字化载体,提升区域研发、生产、物流、服务等活动的效率和范围,构建对外交流和资源共享的渠道和平台。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发挥科技带动作用,促进科技和文化的相互融合,增强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
(四)完善全链条孵化体系,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着力提升孵化器服务质量和水平。鼓励各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大学科技园等服务机构的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创办各类专业孵化器。提高孵化器运营机构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鼓励其在服务空间、服务对象、服务手段、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开展创新业务。
——着力建立企业加速成长机制。大力发展适合于高成长性企业加速发展的科技企业加速器,力争在国家高新区内建成超过100个科技企业加速器,支撑2000家以上高成长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有利于企业快速扩展的空间载体,创新并优化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优化产业组织和资源配置方式。——着力促进企业做大做强。要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基础较好、创新能力较强、商业模式领先、产权清晰的本土型高科技企业作为主要对象,支持企业展开上市融资、兼并重组、跨国发展,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专利战略和品牌战略。力争在条件较好的高新区,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商业模式领先、市场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
(五)巩固人才高地优势,努力打造人才特区。
围绕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整体部署,积极对接国家“千人计划”,切实发挥国家高新区人才高地作用。
——加快集聚领军人才。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吸引战略科学家及其团队;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内引进和培育一批由高端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领衔的高科技创业团队;在创业投资、知识产权、管理咨询等领域聚集和培育一批由创业投资家领衔的工作团队。——完善政策体系。落实国家高新区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的普惠性政策,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进入高新区创业和就业;对国家高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进行梳理,针对性开展高端人才引进工作,鼓励高新区引进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形成全国范围内相对统一、协调的人才招引政策体系。——加强人才事业平台建设。积极举办企业家沙龙、CEO论坛等交流活动,促进科技创业者向企业家转变;建设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完善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积极探索创业辅导、创业保姆等各种人才服务模式。——创新人才培养和模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企业对员工实施技能再培训;积极开展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试点;尝试推广校企联合的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公共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推行在校生见习制度;加强与国外著名大学和培训机构的合作,开展本土企业家海外培训活动。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奖励、分红权、年薪制等激励方式;发挥政策先行优势,鼓励园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股权和分红权激励的试点。在上市公司试行并推广股票期权试点。
(六)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国家高新区要加快投融资业务改革创新的步伐,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健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构建和完善“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形式多样、市场调节”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推动引导基金体系建设。鼓励国家高新区设立服务于本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逐步形成上下联动、布局合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体系;通过不同层级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多渠道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引导创业投资机构投资于科技型中小企业。
——推动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国家高新区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构建投资引导、风险代偿、信贷担保、企业并购和上市奖励等相关科技金融政策实施的载体;通过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政策导向和融资服务,吸引创业投资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担保机构、证券机构等机构更加关注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
——完善投融资环境。深化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试点工作,引导国家高新区出台支持企业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优惠政策,指导具备条件的国家高新区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试点范围;充分发挥火炬创新体系的作用,建立火炬投融资项目数据库,开放火炬长期以来形成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资源,形成以优质企业资源吸引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参与火炬工作的新局面。
(七)坚持开放合作发展,提高园区国际化水平。——统筹利用国际要素资源。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度,重点吸引领军科学家、领军企业家、留学生等归国创业发展,吸引外籍管理、商务、金融专业人士到高新区工作定居。大力吸引风险投资、投资银行等产业资本;加大技术并购和技术引进力度,支持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技术整合。
——推动企业与产品的引进来与走出去。加快“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创建工作,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出口产业集群;推进软件外包、生物医药研发外包等服务外包业务的高端发展,引导和支持核心企业和中介机构建立国际分包中心;鼓励企业在外设立研发机构和投资设厂,促进企业由单一产品出口向资本、品牌、管理等多元输出转变。
——加快国际科技与商务合作平台建设。着力引进境外机构入驻国家高新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项目;举办境外投资贸易环境和科技政策等方面的推介会、国际研讨会、讲座;组织园区企业代表团赴境外参展或商务考察;协助园区企业在境外设立公司或机构。逐步建立国际通行的规章制度和法则;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机制。
(八)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园区特色发展。
——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大力支持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其在科技金融、高端人才引进、技术转移、股权激励、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机制体制创新和政策突破,将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构建创新型国家战略支点。
——全面推进三类园区建设。进一步推动“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重点加强机制体制,发挥示范作用,打造全球性创新极和新兴产业策源地;深化“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工作,推动科技要素的加快集聚,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打造区域创新系统中枢;开展“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工作,推动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施“三类园区”建设的中期检查和考核。——推动新升级国家高新区加快发展。推动新升级国家高新区进一步提升认识,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理顺管理体制,落实相关政策,完善创新服务功能,积极开展新升级国家高新区的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按照国家战略的整体安排,加快推进省级高新区的升级工作。
(九)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科学和谐发展。
加大民生投入和保障,推动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技术的有效应用,加强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和产业链延伸,力争在城市功能提升、社会管理、辐射带动等方面取得有效进展,实现国家高新区和谐可持续发展。
——践行绿色集约发展模式。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评价和项目环境准入制度,严禁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项目在区内落户;大力推进资源节约,支持区内企业大力开发节能减排技术,实现废旧资源及工业废渣、废水、废气再利用;合理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行土地退出机制,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回收利用闲置土地资源。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大力促进国家高新区的技术转移和扩散,加快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建立区域之间的科技和产业合作机制;加强国家高新区和周边区域的产业关联和融合,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推动高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促使优势产业向区外延伸,强化高新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发挥国家高新区利用高科技进行社会管理的示范作用,建设文明和谐城区。大力改善教育、医疗、文化和体育等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功能与公共安全水平。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就业和创业。在认真执行当地政府各类保障政策的基础上,保持社保、医保、低保、老保、残保等各类保障水平适当高于其他地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指导。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地方政府要将国家高新区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要将高端人才、创新资源、重大项目、土地供应、财政资金、服务资源等往国家高新区倾斜与集中,聚焦国家高新区的创新发展。
——加强对国家高新区的管理指导。推动省市政府对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深化改革,坚持精简高效和服务型政府的管理理念,不断完善“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和服务体系,赋予国家高新区相应的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职能。
(二)优化园区管理体制。
——完善管理机构自身职能。把政策研究、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移、产业促进、投融资服务、人才培养和引进等纳入管委会的职能范围;根据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引入高素质专业人才,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中要增加深谙产业发展、投融资、园区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专家。
——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园区管理。鼓励区内外企业家、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技术专家、金融专家等参与园区管理;吸引国内优秀园区开发运营公司和行业内的大企业投资参股开发公司,投资开发项目或建设专业园;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高新区孵化器、加速器和园区建设中。
(三)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建立地方政府对国家高新区的科学考核机制。突出对高新区创新要素引入、创新能力提升、中小企业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体制创新、软环境建设等方面的考核和评价。
——完善国家高新区的评价体系。要进一步细化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国家高新区动态管理工作的开展;根据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基础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逐步破解体制、资金、人才等阻碍园区发展的瓶颈问题。
(四)优化政府财政支持。
——突出重点支持方向。向培育和实现区内重大自主创新和产业化项目倾斜,增强对重大项目的专业配套能力;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行为倾斜,培育未来的经济增长点和持续的创新能力;向充实和完善国家高新区服务支撑体系和综合服务功能倾斜,引导生产性服务体系的建立、资源共享和功能完善;向提升和优化国家高新区基础设施倾斜,支持各功能区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加大支持力度。地方政府要把科技投入作为地方预算保障的重点,确保对国家高新区的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重点支持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培育、中小企业扶持、公共服务平台搭建等。
——进一步发挥科技资源效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要重点向国家高新区倾斜;要利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重点投入高新区内技术转移专项、创业投资母基金及公共服务机构平台的建设;要利用火炬计划环境平台、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引导高新区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及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五)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做好政策落实。要积极落实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企业与软件企业、技术转让与技术服务、创新载体与平台、创新资助等方面的政策;加强对政策实施的监督和评估,跟踪研究各项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
——鼓励政策创新。要着力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结合产业发展基础和特色,研究制定专门支持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人才、科技投入、政府采购、地方税收、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政策。鼓励针对自主创新面临的新要求、新问题所涉及的政策在国家高新区率先探索、先行先试。
(六)统筹利用各方资源。
——建立国家、地方和国家高新区三方联动机制。将国家高新区发展列入省部会商的常议议题;加强地方科技厅局建立起对国家高新区的业务指导关系,理顺和加强地方科技部门与高新区之间的工作关系。
——推动国家高新区之间搭建网络系统。要建立以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为龙头、其他国家高新区广泛参与的协同发展网络,重点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拓展国际市场、开展行业重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创新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形成支撑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重大合力。
——有效利用国内外大企业创新资源。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探索国家高新区和国内外大企业的战略合作机制,高效利用国内外大企业人才、研发、市场、营销、国际化等优势资源,做好为国内外大企业的各项服务,形成合作双赢的局面。
(七)营造创新创业文化。
——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大力挖掘、凝练和提升“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甘于奉献、追求卓越”的高新区精神、“支持创新、鼓励创业”的高新区发展理念和“科技创造财富、科技富民强国”的高新区文化。提升园区创新创业活力;促进园区管理者提升领导力,强化对社会资源的动员力、对经济发展的主导力、对公众需求的回应力。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名录 篇6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武清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 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 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 海林经济技术开发区
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 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长春西新经济技术开发区
四平红嘴经济技术开发区 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 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 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
哈尔滨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 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 漕河泾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苏州工业园区 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波大榭开发区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绍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 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
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 漳州台商投资区
泉州台商投资区 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 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 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 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
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 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 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 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 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
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 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
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 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 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 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
边境经济合作区 黑河边境经济合作区
绥芬河边境经济合作区
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
满洲里边境经济合作区 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 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 畹町边境经济合作区
二连浩特边境经济合作区 塔城边境经济合作区 东兴边境经济合作区 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 篇7
编者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知识革命, 在世界范围内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经历着重大的转型, 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日益显著, 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创造和利用方式的优劣, 日益成为决定国家科技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同时, 知识经济革命推动的全球知识经济一体化, 使得支撑全社会创新活动的科技基础条件日益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 日益显示出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科技基础条件的优化与重整问题,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与共享问题, 也日益成为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国际科技创新竞争的一个新的焦点, 成为各国政府最具优先权的基本任务。
2006年, 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 将“科技基础平台建设与共享”作为重点领域进行研究, 围绕国家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工程和设施、科学数据与信息平台、自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以及国家标准、计量和检测技术体系5个优先主题部署了一批前瞻性科技项目, 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本刊围绕《纲要》以来的我国科技基础平台建设与共享领域科技工作的进展与成效、面临的挑战进行了专题报道, 欢迎更多的专家学者以本刊为阵地就基础平台领域内的技术攻关、产业制造、基地建设及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地探讨, 并提出新的观点和建议。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 篇8
“公司落户开发区,除了看好漯河独特的区位优势外,很大程度上是被开发区完善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能力所吸引,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这里都可以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 协鑫光伏公司负责人坦言。
协鑫光伏500MW单晶拉棒项目的成功入驻,成为开发区加快产业发展的又一助推器,提速了该区向“千亿产业园区”迈进的步伐。
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蓬勃发展的开发区蓄势待发, 以建设“打造超千亿产业园、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做大做强食品、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突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惠及民生,击鼓奋进、爬坡上行、蓄势突破、勇争一流,展现出一幅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美丽画卷……
定位:做大做强食品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
2010年,开发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并荣获全国首家“食品安全标准化示范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对外开放先进开发区”、“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 ……
近年来,开发区在不断地超越自己,也在不断地超越他人。
2010年,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2.1%、增加值增长25.5%、利税增长33%,完成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5.7%,增幅居全市第一。随着项目引进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开发区一跃成为漯河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做大做强食品、 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着重打造6个园区,即一个超千亿食品产业园、一个超百亿现代服务产业园、两个超百亿现代物流产业园、一个超百亿高新技术产业园、一个超百亿造纸新材料产业园,推动食品产业高端化和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规模化发展,致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功能现代、产业高端、总部集聚的开放先导区和国家级示范区。” 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赵改焕的话语,激扬澎湃。
举 措:全方位加速推进
狠抓招商引资加快产业集聚
招商引资是开发区的生命线。该区以大招商“百日竞赛”为载体,牢固树立“走出去才是好办法,微观具体才是好作风,客商满意才是好环境,项目落地才是真本事,产生税收才是真成效”的招商理念,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由于措施有力,成效特别显著。今年上半年,开发区共有34个项目签约,28个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总投资70多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3个,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1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3个。
随着一个个项目的签约、開工、投产,产业集聚效应更加突出。截至目前,以双汇肉食加工、中粮粮食加工、旺旺休闲食品、可口可乐饮品为代表的食品产业集群已有260多家,以协鑫光伏、海奥通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天源环保材料、三鑫稀土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60多家,以双汇物流、顺通物流为代表的商贸物流企业达50多家,形成了“西食品、东物流、南边高科技、北边商务区”的发展格局。
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
创新招商体制,健全招商机制。针对招商工作力量分散的问题,设立招商总局,形成招商“拳头”,招商力度大大加强,项目建设步伐大大加快。总投资2.25亿美元的统一集团饮料工业园项目,原本到年底才能明确投资意向的,7月1日就签订了项目投资框架协议;总投资10亿元的矿用救生舱项目,原本到年底才能入驻开发区的,9月16日就已确定为开工期……
创新城市管理模式。针对城市管理执法力量薄弱、职责不清、乱搭乱建现象,在现有执法队伍的基础上,成立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局下设三个执法大队,一大队主要负责区容区貌整治、加强土地、规划监察执法;二大队主要负责解决乱搭乱建问题;三大队主要负责治安巡逻、打击强装强卸、强揽工程等行为。三队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全力优化投资环境。
开展创先争优实现跨越发展
开发区以成功摘取“国字金牌”为契机,立足实际,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在提高管理水平上创先争优。为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聘请了香港、澳门的旗徽设计者肖红团队,为该区设计了形象识别和理念识别系统,并以此为蓝本,将“有规有矩、有情有义”的行为理念, “感恩是最大的智慧、助人是最大的快乐、实干是最大的能力、奉献是最大的收获”的核心价值观等理念,应用到开发区建设管理和员工的行为之中,树立国家级开发区的良好形象。
在推动跨越式发展上创先争优。十二五期间,开发区提出要实现“三个翻番”,即工商注册企业要翻一番,由现在的500多家到超过1000家,工业企业翻一番达到600家,亿元企业翻一番达到50家以上;税收收入增长两倍,超过50亿元。
破解发展难题实现“两个”突破
破解资金制约难题,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根本突破。通过采用BT模式、合作开发等灵活的融资方式,吸引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服务机构和民间资本参与开发建设。通过引进中泰力诚公司,融资2亿元,完成了朱庄村改造,打通了湘江路。通过BT模式,完成了中山路北段的升级改造,实施了对燕山路、东方红路、衡山路等路段的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启动了中山路南延、漯阜铁路与南洛高速公路立交桥等一批重点工程,园区面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探索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开发建设新路子。
破解土地制约难题,项目建设实现根本突破。开发区始终坚持节约用地、集约发展。对投资5000万元以下、占地30亩以下的项目不单独供地,统一集中到标准厂房园区发展。在盘活存量上做文章,向观念要土地。引导企业对现有的标准厂房升级改造,向空中发展;对有闲置土地的企业,支持其靠大联大,实行“腾笼换鸟”。探索出一条破解土地瓶颈制约的新路子,有力地促进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目标:打造千亿产业园区
今年上半年,随着协鑫光伏、华垦植物油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进驻,全区经济出现“井喷”, 全区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8亿元, 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5%,利润增长4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5016万元,同比增收6920万元,增长85.5%,增幅位居全市第一位,并将继续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开发区经济及各项事业发展实现了“撑竿跳”。
今天,意气风发的开发区领导班子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绩,“我们将进一步增强等不起、慢不得的使命感和坐不住、推不掉的责任感,乘势突破,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努力实现‘十二五’发展高点起步、良好开局,为漯河经济加速发展再添砝码”!
展望未来,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刘国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信心满怀,“未来五年,我们将以建设‘千亿产业园、实现跨越发展’为目标,强化‘思想上全心全意、作风上微观具体、方法上千方百计’的工作理念,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区生产总值增长一倍,争取达到280亿元,年均增速20%;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两倍,超过1500亿元,年均增长25%;工业增加值增长两倍,达到240亿元,年均增长25%;税收收入增长两倍,超过50亿元,年均增长25%,整体发展水平进入中西部地区国家级开发区前列,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打造‘千亿园区’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刘国勤书记坦言,压力很大,但信心更足。
信心,来自于开发区升格带来的机遇、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中原经济区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漯河推进“一区两城一中心”建设带来的机遇。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推荐阅读:
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国家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11-14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华北电网电价的通知(发改价格[2006]1228号)10-08
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助学贷款还款说明07-27
在冲刺国家级开发区动员会上的讲话05-15
发展型国家的经济奇迹09-01
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申请表09-22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08-15
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登录05-12
国家开发银行面试经验08-27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前景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