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中签订和解协议的注意事项

2024-07-25

执行中签订和解协议的注意事项(共12篇)

执行中签订和解协议的注意事项 篇1

第二百三十条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第四百六十六条 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后请求中止执行或者撤回执行申请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中止执行或者终结执行。

第四百六十七条 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在执行中双方自愿达成的和解协议,对方当事人申请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人民法院应当恢复执行,但和解协议已履行的部分应当扣除。和解协议已经履行完毕的,人民法院不予恢复执行。

第四百六十八条 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期间的规定。申请执行期间因达成执行中的和解协议而中断,其期间自和解协议约定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重新计算。执行和解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和解协议必须在执行过程中达成。执行程序尚未开始或者执行程序业已结束,均不发生执行和解问题。这是因为执行和解是当事人双方在执行过程中,就结束执行程序而表示出的一种合意。执行程序结束后,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已被强制履行,权利人的权利已通过执行程序得到实现,故不存在执行和解问题。执行程序开始前,当事人双方就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达成某种协议,是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所为的一种行为,亦不属于执行的和解。所以,执行中的和解这一法律行为,只能在执行程序开始后,执行程序结束前发生。

2、执行和解必须是出自当事人双方的完全自愿。执行和解与法院调解不同,和解是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协议,没有任何第三者参与,它是当事人对自己民事实体权利和民事诉讼权利的一种处分行为,只要不违背法律,都应允许,执行和解是在执行阶段进行的非诉讼活动,法院调解是在人民法院主持下进行的动员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以解决其争议的活动。法院不得主持调解,执行人员无权通过调解变更生效的法律文书。为此,人民法院在审查执行和解协议过程中应分别征询双方当事人的意见,以验证双方对和解协议的达成及内容是否真实自愿。

3、人民法院应当履行告知义务。执行和解是在人民法院执行过程中形成的,对当事人来讲具有一定风险。人民法院应当告知的主要事项包括:(1)执行和解的性质;(2)不履行和解协议的后果及处理途径;(3)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期限。

4、法院应对和解协议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我国法律允许当事人双方在执行过程中,就解决的争议通过自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但由于和解协议的结果,直接涉及双方当事人对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处分,所以和解协议的内容必须以合法为前提,即不到违反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任何借达成和解协议规避现行法律,逃避履行义务的行为,即使出自当事人双方的真实意愿,亦为法律所不允许。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既可以就当事人之间的某些权利和义务达成和解,也可以是享有权利的一方当事人自愿放弃或者减少某些权利,以保证生效法律文书得以执行。

5、和而不解的情况的预防。一是要防止执行法官为了结案避免案件超期限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而不审查和解协议是否能够落实,造成和而不解。二是要防止被执行人为了拖延时间,转移财产,逃避执行,往往主动找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而在协议约定的期限内被执行人不履行,造成和而不解。部份被执行人在执行中并非真心与申请人协商,而是借和解名义拖延时间,适机转移财产。故对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执行人员不应将案件束之高阁。对被执行人有低价处理财产,将房屋、汽车等财物过户给他人等逃避执行行为的,执行人员应主动与申请执行人取得联系,及时对被执行人的财产采取查封、扣押等措施。对在执行中所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在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后法院也不应主动解除查封、扣押和冻结。对申请执行人申请要求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解除查封、扣押、冻结的,法院应告知申请人采取解除措施后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尽力防止其后恢复执行时出现执行不能的情况发生。

6、对双方已达成和解协议,但一方又反悔执行和解,不履行协议的处理。对于这种情况,人民法院可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如果和解的内容已全部实现,或申请执行期已过,不予恢复执行;如和解的内容只实现一部分,一方当事人反悔不履行和解协议的,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人民法院可恢复对原生效判决的执行,但要扣除已履行的部分。

协议中应写明对已经查封冻结的财产,在对方履行完毕和解协议所确定的全部债务之前不得采取解封解冻措施。

如有任意一笔违约,支付多少违约金,并可以一并申请执行。

执行中签订和解协议的注意事项 篇2

当事人在执行过程中自愿相互让步, 就如何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有关内容达成的协议为执行和解协议, 通常由当事人自行协商达成, 实践中由执行员斡旋促成的亦不在少数。当前, 关于执行和解协议的性质存在激烈的争论, 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可归结为两种:一种可称为“诉讼契约说”, 即认为执行和解协议是诉讼行为, 属于诉讼契约的类型之一, 其处分的对象是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不能影响生效判决的效力, 但和解协议履行完毕时, 因债权人放弃了执行申请权, 因此法院不再执行[1]。持此种观点的学者多将执行和解与大陆法系国家的“诉讼和解”相提并论, 认为执行和解协议乃执行阶段的诉讼和解协议, 因此应类比诉讼和解的规定, 赋予其执行力, 并认为该协议应同时约束法院的强制执行行为。另一种观点可称为“私法行为说”, 即认为执行和解属于诉讼外和解, 本质上是当事人自行协商消解纠纷的办法, 仅为私法上契约, 不能对执行机关产生拘束力, 但和解协议一经达成, 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便重新划定, 对双方具有约束力[2]。我国台湾地区司法实务即采私法行为说, 正如杨与龄先生所指出, 当事人在强制执行程序中成立之和解, 纵在法官劝谕下成立, 亦属诉讼外之和解, 并无阻止原执行名义之效力, 但具有实体法上之效力, 当事人受其拘束;在民事执行处成立之和解, 乃诉讼外和解, 仅发生民法上效力, 并无执行力[3]。有关执行和解性质的争论, 多基于大陆法系“诉讼和解”的理论修改而成, 然而, “诉讼和解”性质论的侧重点在于私法行为与诉讼行为之间如何相互影响, 而执行和解之性质所应关注的重点是执行和解协议对执行依据 (原判决) 产生何种影响, 以及和解协议的救济手段与原执行依据如何协调的问题, 忽视了二者在出发点上的差异, 将影响结论的实际意义。

二、执行和解协议本质为和解合同

(一) 和解协议之民法坐标———和解合同

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中多将和解规定为一种典型合同———和解合同, 是指平等当事人之间自愿相互让步, 以终止争执或者防止争执发生所订立的合同。和解合同是重新确定权利义务关系、对权益再次分配的合同, 因而在具备合同一般要件的基础上, 还需满足3个要件:第一, 存在争执或有发生争执之可能;第二, 当事人之间相互让步;第三, 双方达成解决纠纷或防止纠纷之合意。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尚无和解合同之概念, 各类和解协议在司法实践中仍属于无名合同。而典型化和解合同, 不仅能够增加法律适用的便利性, 还可以充分关照该合同的特殊性, 兼顾其合同效力与解纷功能之间的冲突, 大陆法系国家和解合同的发展趋势即印证了典型化的必要性。在我国未来民法典的债法分则中单设“和解合同”一节, 可以为实践中形态万千的和解协议设立鲜明的民法坐标, 唤醒民事主体对和解的尊重与保护。当事人针对具体权益的行为上的对立或者意见的分歧即为争执, 原法律文书生效后, 当事人之间可能对于该法律文书所确定内容之实现方式仍存在分歧, 申请人 (债权人) 与被执行人 (债务人) 之间的执行和解协议正是为解决此特定分歧而达成。此外, 双方通常就履行时间、方式、数额等问题相互妥协, 属于“相互让步”之表现形式, 因此, 执行和解协议能够满足和解合同之要件。

执行和解订立于诉讼终结后, 是当事人对判决所确定权利内容的合意变更, 属于私权处分之范畴, 在大陆法系国家理论中通常不能成为法定的执行名义, 在我国也不具有变更和撤销生效法律文书、去除原判决既判力的效力。因此, 执行和解协议既非公法意义上的诉讼契约, 也非单纯的私法行为, 而属于和解合同在强制执行阶段的表现形式。执行和解协议本身应当满足一般的和解合同之要件, 同时, 执行员将该协议内容记入笔录, 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后将产生中止或终结执行程序等影响, 不同于当事人在诉讼外自行订立的和解合同。

(二) 执行和解协议应为诺成合同

有观点认为, 执行和解协议应属于实践合同, 只有交付标的物或完成现实给付后, 该协议才成立或生效。此种观点与我国执行和解协议的适用现状相吻合: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或其他义务承担人在执行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前可以随时反悔, 一旦反悔, 申请执行人可以申请恢复执行原判决, 即使反悔, 一方也不能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实践中的做法导致执行和解协议只有在完全履行之后才产生替代原生效判决的作用, 否则该协议并不具有实质意义上的拘束力。然而, 正如王利明教授所言, 即使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也不意味着和解协议当然失效;和解协议未经审理并确定为无效时, 仅以恢复执行原判决便直接否认和解协议的效力是不妥当的[4]。将执行和解协议解释为实践合同不利于保障当事人的权益:首先, 不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如果认为只有在债务人履行义务后, 执行和解协议才有法律效力, 这意味着债务人在单方控制着该协议是否成立, 债务人如果不想履行或不完全履行, 债权人并无制约措施 (现阶段法院并不受理追究执行和解协议之缔约过失责任的诉讼) , 其权利难以获得保障;其次, 对债务人的利益保护不周。执行和解多包含着债务的免除或期限的宽延, 如果债务人积极履行大部分债务后, 债权人找出种种理由拒绝其剩余债务的履行, 则债务人无法拒绝生效判决书的恢复执行, 该情形又不符合异议之诉的条件, 很难维护自身权益;最后, 执行和解协议的内容多种多样, 如果该合同中约定双方互负给付义务, 若一方履行完给付义务而对方尚未履行, 认为此时“合同不成立”的观点并不利于保护履行义务一方的利益。因此, 笔者认为不宜将执行和解合同定性为实践合同。

(三) 记入执行笔录乃合同的生效要件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230条第一款规定, “在执行中, 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 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 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记入笔录时并不需要执行员签字, 该和解协议是否应当经过执行员的实质性审查, 法律上未明确规定, 理论上也存在争议[5]。一方面, 将执行和解协议记入笔录的行为并未使其产生对抗原生效判决书的执行效力, 该记入笔录行为不能改变其私法契约的本质;另一方面, 当事人自行达成的和解合意形成于记入笔录之前, 双方将和解协议告知执行员并记入笔录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强有力的保障, 如果执行员未记入笔录, 与申请执行前达成的和解效力相仿, 不能产生中止或终结执行等后果。笔者赞同将记入笔录视为执行和解合同的生效要件, 未完成此要件时, 该合同成立但未生效。

三、执行和解协议的可诉性探讨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230条第二款对执行和解协议的救济方式作出如下规定:“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 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 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通常认为, 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或其他义务承担人在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前, 可以反悔并申请恢复执行原判决;执行和解协议属于执行程序中的特殊产物, 不具有可诉性, 如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对方不能就执行和解协议的有关内容向法院另行起诉, 而只能申请恢复执行原执行依据, 和解协议已经履行的部分应当扣除。

然而, 对执行和解协议的评价与保护不能完全脱离私法的路径, 抹煞其可诉性有悖于合同的本质。实践中, 某些和解协议的形式无法同原裁判文书进行抵扣:有些和解协议并没有履行内容;还有些和解协议约定的履行内容与原判决确定的履行内容在性质上不一致, 无法抵销。执行和解协议形式的多样性、产生争议的复杂性使得将“恢复执行”作为唯一的救济方法有待商榷。最高人民法院近年来在处理和解协议问题的复函中也肯定了执行和解协议的可诉性, 一概否定其可诉性与和解合同的本质相矛盾。

诚然, 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可能是债权人最便利的救济方式, 但是, 在履行和解合同更有利于债权人的情况下, 或因和解合同的不当履行需要赔偿损失时, 抑或执行和解协议在原判决以外设定了新给付义务等情形下, 另行起诉应当是处理和解协议问题最彻底的方式。因而, 应当赋予当事人选择权, 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抑或另行起诉。上述情形下, 原生效裁判产生既判力的“标准时”为言辞辩论终结之时, 而执行和解协议为“标准时”之后发生的事由, 因合同不履行或者新给付义务发生争执时, 与原诉之诉讼标的不同, 当然不受原生效裁判既判力的约束。如果权利人据此另诉主张权利的, 不违反禁止重复起诉原则, 人民法院应立案审理[6]。

摘要:执行和解协议既非公法意义上的诉讼契约, 也非单纯的私法契约, 其本质为和解合同。执行和解协议应为诺成合同, 记入执行笔录是该合同的生效要件。“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不应成为执行和解的唯一救济途径, 肯定执行和解协议的可诉性与和解合同的本质相契合。

关键词:执行和解,和解合同,可诉性

参考文献

[1]徐继军.论执行和解协议的性质与效力[J].法律适用, 2006, (9) :37.

[2]许尚豪.执行和解协议能否作为起诉依据[J].判解研究, 2004, (6) :143-154.

[3]杨与龄.强制执行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63.

[4]王利明.和解协议形成独立的合同关系[N].人民法院报, 2002-01-11 (B03) .

[5]江必新, 刘璐.民事执行重大疑难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10:355.

执行中签订和解协议的注意事项 篇3

2012年12月10日,蔡某与苏州某开发商签订《苏州市商品房买卖合同》,购买位于苏州市姑苏区的某商品房一套。蔡某按约交付全部购房款。2013年3月1日,蔡某在验收房屋时发现,房屋存在漏水、渗水的质量问题,遂蔡某拒绝收房,并要求开发商对房屋进行维修整改。2013年底,蔡某以为解决了漏水、渗水问题,便开始装修。在装修过程中,房屋又再次出现漏水、渗水现象,蔡某要求开发商赔偿,经协商,双方于2014年2月3日签订《和解协议》,开发商向蔡某补偿15万元。在后续修缮过程中,蔡某发现赔偿金额太少,要求开发商增加赔偿金额,但协商无果,于是蔡某诉至法院,要求开发商按购房合同赔偿,并要求其承担延期交房的违约责任。

法院判决及理由

法院认为:原告蔡某和被告开发商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系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并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双方应当按约履行。房屋交付时,被告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了整改,根据被告提供的证据,原被告双方于2014年2月3日达成《和解协议》。协议约定:1、原告对房屋进行了复验,确认房屋原报修问题已经全部整改完毕,并无其他质量问题。2、就本协议项下的所指房屋的各项质量问题,被告同意一次性支付补偿金15万元,补偿金包括因房屋维修、整改给原告造成的各项损失(包括但不限于外宿费、修缮费、交通费、延期交房违约金、误工费等);3、原告放弃延期交房的违约金及延迟入住的损失赔偿请求。

法院认为,《和解协议》系当事人在法律范围内自由处分自己的权利,并无不当,也不显失公平,并且被告已经向原告补偿15万,协议已履行,原告以15万补偿过少为由,认为《和解协议》不公平的理由不充分,法院不予支持。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律师提醒

1)本案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主要理由是原被告双方已于2014年2月3日达成了《和解协议》,就房屋的维修整改、补偿等在法律范围内进行了处分,法院驳回原告请求并无不当。律师提请购房者注意,交房后发现房屋出现质量问题,若决定与开发商签订和解协议,一定要慎重,确认质量无问题后且在损失可预估的前提下再签订。

执行和解协议 篇4

在执行案件中,案件的双方当事人一旦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法院的执行工作实际上就处于一种暂停的状态。待双方当事人根据执行和解协议履行完毕,法院就进行结案处理。对此,实践中没有争议。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事人并没有严格按照执行和解协议确定的履行期限履行,而是在履行期限之后才履行完毕。由于其内容完全按照执行和解协议的内容履行,所以,法院仍以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并履行完毕结案。这种情况实践中争议也不大。

当事人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但没有完全按照执行和解协议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容履行,或是根本就不履行。对于这种情况,中国法律及相关的司法解释也作了一些规定。中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依法,是否恢复对原审生效法文书的执行,需全部满足以下条件: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根据对方当事人申请;不超过申请执行期限。

如果在执行中,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后,却没有按照执行和解协议履行,而且在超过执行和解协议确定的履行期限后,申请执行人也没有向法院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对这种情况如何处理,理论界存在争议。

2执行和解协议的执行

设立履行债务鼓励制度 在执行当中,追加第三人作为被执行人的效果并执行和解不理想,特别是在异地执行中。第三人提早代为履行义务肯定会受到一定的“损失”,其无利益可得,当然缺乏履行义务的积极性,而往往逃避、甚至抗拒执行。设立第三人代为履行债务鼓励制度。在被执行人向法院隐瞒对第三人享有债权(到期或未到期)的情况下,第三人经得法院的同意,以少于本应给付被执行人的金额替被执行人向申请执行人履行债务。...

3执行和解协议的法律保证

法院对执行和解协议进行审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审查执行和解协议是否违背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共道德。经审查执行和解协议违背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共道德,要向当事人说明和解协议无效,案件执行程序继续进行。

二是审查被执行人是否具备履行和解协议的条件,是否存在被执行人利用执行和解拖延执行逃避执行的可能。

具体做法是在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后,执行法官要责令被执行人说明履行和解协议的能力和条件。被执行人不能说明其有履行义务的能力和条件,又不能提供执行担保的,法院不认可和解协议的效力,执行程序不停止。法院审查执行和解协议的情况要记入笔录。

为保证执行和解协议的落实,还要加大对被执行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制裁措施。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后,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和解协议甚至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的,恢复执行后要要严肃追究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的法律责任,采取罚款、拘留等制裁措施。情节严重的,要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拒不执行的刑事责任。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后,执行法官要告知被执行人拒不履行和解协议的法律后果并记入笔录。

规范执行和解还要明确执行和解协议的风险责任的承担。执行和解协议从其性质上讲是建立在民事权利自治的基础上的,它实质上是债权人、债务人针对如何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重新订立的.合同。被执行人在履行和解协议的

4执行和解协议的适用条件

执行和解协议书1 篇5

甲方诉乙方拖欠货款纠纷一案,业经深圳市龙岗区人民级法院于执行申请人:深圳xxx电子有限公司(下称甲方)被申请人:xx电子(深圳)有限公司(下称乙方)2007年12月6日作出(20xx)深龙法民初字第xxx号判决书,现已生效,该判决内容为:

1、乙方于判决生效后三日内支付甲方货款人民币323,655.48元;

2、案件受理费7000元由乙方负担。

由于乙方没有自动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甲方向龙岗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龙岗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就乙方拖欠的货款、受理费及利息(利息暂计至2012年2月13日)偿还事宜达成如下执行和解协议:

一、由乙方在2012年4月10日向甲方首批支付人民币拾叁万伍仟捌佰肆拾玖元整(135,849元)。

二、剩余部分(200000元)由乙方在2012年5月10日之前向甲方支付拾万元(100,000元);2012年6月10日之前向甲方支付最后拾万元(100,000元)。

三、乙方如能如期履行上述约定,甲方放弃其他执行请求;如未能按上述约定付款,甲方有权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利息自判决生效之日起算,利率为银行同期利率四倍。

四、本协议书一式三份。甲方、乙方一份,交人民法院一

份。

甲方:乙方:

深圳xxx电子有限公司xx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授权代理人:

年月日

浅谈执行和解协议效力及建议 篇6

笔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法院至执行案件调查情况看,两年中共受理执行案件350件,结案350件(其中执结87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24件、执行和解239件)。其中,执行和解结案的案件在执行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由于执行和解协议也存在一些不尽的方面,需要加以克服和完善,使执行和解案件在执行程序中得到充分的发挥,现笔者就近两年来在基层法院所从事的执行工作中,对执行和解案件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作了认真的总结,如何使执行和解在执行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加以完善,认为应把握以下的问题。

一、执行和解的重大意义及特点

(一)明确执行和解的重大意义

执行和解是民事诉讼法基于当事人的权利处分原则设立的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执行和解是法院诉讼调解工作在执行工作中的延续,他既体现了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又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互谅互让、以和为贵的和谐思想。在我国在大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调解在人民法院的审判、执行工作中越发具有生命力,有利于申请人执行的权利得以顺利实现,有利于当事人之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人民法院减少执行成本。因此最高人法院在初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对在新形势下加强调解工作在诉讼活动中的作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对指导各级法院在执行案件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执行和解的特点

执行和解是当事人基于意思自治原则,在执行程序中对其权利义务行使处分权的结果和具体体现。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国的执行和解制度具有以下的特点:

1、执行和解是在执行程序中当事人自行处分自己民事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行为。一般情况下,执行和解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全部或部分免除法定义务;二是延长履行期限;三是变更履行义务方式,如以物抵债、以劳务抵债等;四是变更履行义务主体。当事人在执行程序中经过协商,通过上述方式对执行的内容予以变更,使之更符合当事人的意志和实际需要,从而使权利人的权利及时得到实现。

2、当事人对于自己权利的处分行为,只要不违反法律,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人民法院应当予以保障,和解作为一项诉讼利权,当事人在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都可以行使。既包括起诉和审判阶段,也包括在执行阶段。

3、执行和解在程序上和实体上产生的效力。在执行程序中,当事双方通过自行协商,达成了和解协议,就意味着强制执行措施暂缓施行,非经当事人反悔或不完全履行和解协议并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不得采取任何强制执行措施。在和解协议全部履行完毕后,则执行程序终止,案件作结案处理。

二、执行和解的原则及其适用限制

(一)执行和解的原则

1、自愿原则。执行和解是最基本的原则。和解协议必须是当事人双方通过自行协商,在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加以处分的产物。因此要注意方法,达成和解协议时,不能搞强制性和解,必须出自双方当事人的自愿和真实的意思表示,尊重当事人意愿基础上采取说服教育工作,更不得强行要求双方和解或按自己的意思和解,任何一方当事人也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当事人或用虚假的许诺来骗取当事人与自己达成和解协议。否则,不仅难以达成和解协议,而且即使勉强达成协议,其基础也不牢固,当事人随时都可能翻悔,撕毁达成的协议,从而引起新的纷争。

2、合法原则。必须以合法为前提。就是说,和解协议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及其他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不能以此规避法定义务。否则,即使双方当事人出自真实自愿,亦属无效。

签订离婚协议书的注意事项 篇7

作者:章丘律师胡安昭,山东百脉律师事务所律师 协议离婚作为夫妻双方平等协商终结婚姻的一种方式,民政部门在登记离婚的时候会要求夫妻双方签订离婚协议书。胡律师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很多当事人的离婚协议书,有些当事人往往把离婚协议书写的含糊不清,甚至出现与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不符的地方,在此,胡律师做一个简单总结,谈一下离婚协议书书写的注意事项。

一、离婚协议书总体的内容主要要求清晰明确,最起码不能出现语法错误。举个例子,在财产分割中,有的当事人写到:

一、婚后财产鲁AXXXXXX轿车一辆归女方所有。

二、婚后所有共同财产归男方所有。婚后所有共同财产包含了婚后财产鲁AXXXXXX轿车,那么,这辆鲁AXXXXXX轿车到底是归男方所有,还是女方所有?当然,我们可以看到这份离婚协议书的意思是要表达除鲁AXXXXXX轿车之外的其它夫妻共同财产归男方所有。所以在第二条中一定要注明“其它”二字,以免引起错误理解。

二、离婚协议书的离婚原因多种多样,大部分都写“感情不和”也有写“因第三者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离婚原因多种多样,终归是离婚,离婚的原因事实求是的写就可以了。

三、对于孩子抚养这一块,胡律师看到的往往是约定了孩子的抚养费支付情况,但什么时间支付,通过什么方式支付没有说清楚。一般可以写明半年支付一次,可以通过到固定的银行账号打款的方式支付。另外,当事人往往忽略的是孩子的探视问题。为避免将来出现纠纷,可以约定何时去探望孩子,已经探望的方式。探视孩子的时候要考虑到将来孩子上学的情况,比如两周岁的一个孩子,约定了星期一去探视,那么几年之后,他上学了,星期一探望就明显不合适了。这些因素要考虑进去。探视的方式是指把孩子带走还是在另一方家里探视?如果带走,什么时间带走,什么时间把孩子送回来,这些都需要约定。因为看孩子男女双方发生矛盾的情况很多见,主要原因就是当初约定不明,导致后来双方各执一理,谁也不服谁。

四、关于财产分割问题,需要特别说明的就是财产分割应当清晰明确,比如一处房产,应当写明房产的坐落位置,有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的房子最好是注明两证的证号。另外,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一定要搞清楚房产是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有些当事人,离婚协议书签了,回头才发现原来土地证或房产证还是在男方的父母名下。等于处分了第三人的财产,除非第三人同意并允许办理过户手续,否则,当事人的期望不可能达到,会生出很多事端。另外,有些夫妻双方均同意把房产或财产归孩子,因为离婚之后,孩子归一方抚养,抚养孩子的一方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往往直接掌控财产,另一方在做出财产分割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一点,不能觉得只要是财产写了给孩子就万事大吉,对于此事的处理意见应当格外慎重。

五、关于离婚协议书的签订问题,协议离婚是本着合法、自愿的原则。如果一方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受到心理强制或胁迫而去的民政局,在民族局工作人员面前一定要说明情况,请求帮助。如果自己签字了,后来又说是自己是被欺诈、胁迫等原因签订,以此请求确认无效,往往面临极大困难。

协议书签订注意事项 篇8

一、实习学生签订协议书说明

1、就业协议书中的“甲方”、“乙方”信息均要填写完好、准确,确保系部录入“签约日报平台”时能获取完整信息。“甲方”中“档案接收”栏的信息,如果只盖一个单位公章,可以不写;如果盖上单位公章和单位所在地人事局的章,则此栏由相应人事局填写。“乙方”中学校代码为:13101。

2、甲方(单位)公章必须是对外有法律效应的章,可以是如“常州西电变压器有限公司”、“常州西电变压器有限公司人事处”,其他如“常州西电变压器有限公司厂长办公室”、“常州西电变压器有限公司财务室”、“常州西电变压器有限公司第一车间”等均不合格。

3、档案、户口派遣(原籍为生源报送时填写的县区级生源地)

(1)、如果学生在协议书上只盖1个章(单位章)或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

户口在学校,则档案和户口回原籍——档案报到证的抬头为原籍人事局,户口迁移证上的去向为原籍;

户口在原籍,则档案回原籍——档案报到证的抬头为原籍人事局,没有户口迁移证;

(2)、如果学生在协议书上盖2个章(单位章+单位所在地县区级人事局的章);

或盖3个章(单位章+单位所在地县区级人事局的章+单位所在地市级人事局的章);

或盖1个单位章+单位所在地人事局的档案接收函:

户口在学校,则档案和户口派往单位所在地——档案报到证抬头为单位名称,户口迁移证上的去向为单位所在地人事局;

户口在原籍,则档案派往单位所在地——档案报到证抬头为单位名称,没有户口迁移证。

4、学生签订完就业协议书,将“第三联 学校留存”交给班主任。签订协议需慎重,应确保在所签单位工作到2012年9月。

二、2011年9月—2012年6月期间征兵的学生不需签订协议书,只需将《入伍通知书》复印件交给班主任。档案和户口去向同一3(1)。

就业协议签订说明及注意事项 篇9

1.已实际落实工作的同学,并且已确定档案去向,可与实习单位签订就业协议。

毕业后档案会根据就业协议中的档案去向投寄。将就业协议交至负责本班就业的老师处,开具上交就业协议证明,将证明交给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进行校外毕业设计。

2.档案去向的确定:请同学们签订就业协议前,务必确定档案的去向。因有些

单位缴纳保险需要用档案,请考虑将档案放在工作单位或工作单位所在地。

在天津市就业

单位或单位人事委托单位负责存档,存档由单位或委托存档单位盖章 本地生源单位不负责存档,存放到天津市教委人才,交存档费60元,党员120元

单位或单位人事委托单位负责存档,存档由单位或委托存档单位盖章 外省生源单位不负责存档,存放到天津市教委人才,因异地派遣交存档费120元

在天津之外的其他城市就业

单位或单位人事委托单位负责存档,存档由单位或委托存档单位盖章 本地生源单位不负责存档,存放到天津市教委人才,因异地派遣交存档费120元

单位或单位人事委托单位负责存档,存档由单位或委托存档单位盖章 外省生源单位不负责存档,档案回原籍

1.公司需在用人单位(左上)盖章,章只能是公章或人事部门的章,并填写日期。

2.毕业生(左下)签字,并填写日期。

3.如公司负责存档,需在单位上级或主管部门盖章,如不能存档则不要盖章。

4.请同学们上交协议时一定要确定档案去向,我校不提供档案自提,所以提档方式统一填写邮寄。档案去向详见附件。

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应注意的问题 篇10

1、竞 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应明确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法》对竞业限制的期限做了新的规定,该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 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受竞业限制的人员到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 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2、根 据权利和义务的相对性,若要劳动者承担竞业限制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否则竞业限制的条款对劳动者不产生法律上的 约束力。对于经济补偿的具体金额应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协商一致,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此前正常工资的20~50%支付。

3、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用人单位不得对普通员工随意约定竞业限制义务。

4、法律对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违约金的上限没有明确规定,但是违约金的具体金额应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协商一致确认。

竞业限制,作为企业保护商业秘密的一种有效手段,曾广泛应用于英美法系国家。由于我国法律法规中引 进这一概念较晚,且规定比较笼统,对如何正确运用这一办法保守商业秘密,很多企业并不熟悉。也有的企业在运用这一条款时因没有遵循公平原则而引起协议无 效。律师提醒用人双方,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时须依法而行才有效。

为了确保竞业限制合同的有效性,用人单位在制订竞业限制合同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义务主体范围应明确。只有实际接触、了解或掌握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或独特经营模式、生产方法的人员及高级管理人员才应被确定为竞业限制义务主体。

二是应在合同中写明商业秘密的具体范围,且不得将这一行业的一般知识、技能或劳动者因工作而累积的专业技能都归入商业秘密的范围。尤其对劳动者创造并享有的知识产权,不能单纯作为单位的商业秘密,而应双方协商,确定归属,不具有可保利益而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无效。

三是限制从事的竞争性行业或单位及限制从业的地域应在合同中列出,限制从业的范围越窄,竞业限制条款越容易被法院认定为有效。

四是协议中不仅必须约定竞业限制补偿费,还应该明确补偿费的数额或计算方式、支付方式等内容,并且补偿费应实际支付,否则,竞业限制协议无效。

五是聘用新的劳动者工作时,应在聘用协议中明确规定:劳动者没有违反与原用人单位

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规定的行为,不在新用人单位中使用原用人单 位的商业秘密、独特经营模式、生产方法等,且劳动者的近亲属没有在竞争行业或单位中任职等情况,否则,用人单位可能会卷入不必要的商业纠纷中。

劳动者在劳动争议中通常处于弱势地位,有时为了能在用人单位任职而不得已接受用人单位的竞业限制协议,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应学会在被动的情况下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求用人单位明确自己是否属于应限制主体,并在合同中注明。

二是要求明确限制从业的时间、行业或单位、地域范围等,对用人单位不合理的要求有权拒绝。

三是要求明确补偿费的数额及支付方式,并在协议中注明,用人单位不按时足额支付补偿费的,竞业限制协议自动失效。

四是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敢于应诉,敢于对用人单位不合理的要求提出抗辩,请求法院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工资福利待遇中已经包含竞业限制补偿金”不合法

员工:企业不可以工资包含保密费为由不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

吴润洲

市场经济下刺激了人才的频繁流动,这使得企业对于掌握了企业商业秘密人才的流动相当头疼,于是企业一般都与员工签订“竞业限制条款”。去年 《劳动合同法》也明确规定了“竞业限制”,明确了企业和员工之间的权责关系。但是,也有部分企业违背公平原则,片面强调离职员工的竞业限制义务,而声称 “工资福利待遇中已经包含竞业限制补偿金”,拒绝对限制就业的员工在离职后支付补偿金。对此,离职员工应该勇于维护自己的利益,要求企业支付补偿金。

【案例】

2005年3月,某公司与李某建立劳动关系,聘任其担任公司开发部经理。公司与李某签订了一份《保密和竞业限制协议》,协议约定李某应当保 守公司商业秘密,且在劳动合同解除后的两年内不得到有竞争关系的其它公司任职,如果李某违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向公司支付违约金60000元。公司的内 部员工手册规定了职工工资包括基本工资、保密工资、加班工资、绩效工资、各项津贴和补贴。根据李某的工资表,李某的月工资为:基本工资5000元、保密工 资500元、加班工资800元和绩效工资2000元。

2005年11月份,李某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次年3月李某入职一家与某公司开发同类

产品的公司。某公司申请劳动仲裁,认为公司每月支付了保密费500元,李某应当承担竞业限制义务,要求李某支付违约金60000元,并在两年内不得到有竞争关系的单位任职。

经过审理,仲裁庭认为:某公司与李某在《保密和竞业限制协议》没有公司需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的约定,公司虽每月支付李某保密费500元,但 该费用是保密费而非竞业限制补偿金,某公司未支付李某竞业限制期间的补偿金,双方的竞业限制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裁决驳回申诉人的仲裁请求。

专家点评广东岭南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山大学劳动法专家黄巧燕认为,目前,不少用人单位在向劳动者支付工资时,将某一部分专门列出,称其为对 劳动者作离职后竞业限制的补偿,将来真正面对竞业限制时则不再支付。从《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看,该种支付方式不被法律承认。因为这样的支付 方式对双方均可能产生不公平的结果。对劳动者而言,其实际获得的经济补偿金可能无法弥补其利益损失,如果工作时间短,其实际获得的补偿与被限制的期限可能 不对应;对用人单位而言,如果劳动者工作时间长,其给付的补偿金可能远远超过其需要给付的幅度。该种支付方式太不灵活。也有专家认为两种支付性质和依据完 全不同。劳动者的工资及福利待遇是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义务期间参加劳动的分配所得,属于劳动报酬的范畴;竞业限制补偿是对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以 后,不能就业或限制从业期间的补偿,其属于补偿金性质。混淆二者,就如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不能约定包含在工资中一样,竞业限制补偿金也不能包含在 工资中。

雇主须知

竞业限制补偿金应该发多少 黄巧燕介绍,参照国际惯例,用人单位对禁止劳动者同业竞争的年补偿费,不应低于离职前一年各种形式工资收入的一定百分比,如50%;而限制的行业、地域范 围越广,限制的期限越长,经济补偿金就应越高。《劳动合同法》一审稿曾经出现“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其数额不得少于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的年工资收入”的条 款,后因其无法适应不同竞业限制条款的不同需要而被取消。因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竞业限制的最长期限为2年,如果将该被取消的规定理解为竞业限制期限为 2年的经济补偿金标准,倒非常符合国际惯例。

保密协议不等于竞业限制协议。保密义务一般是法律的直接规定或劳动合同的随附义务,不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是否签订保密协议,劳动者均有义务 保守商业秘密。而竞业限制是基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约定产生,没有约定的,无须承担竞业限制义务;再者,保密义务一般期限较长,只要商业秘密存在,劳动者 的保密义务就存在,而竞业限制期限较短,最长不超过两年。

支付经济补偿可以短于2年 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由用人单位按月给予给劳动者。一旦用人单位停止支付补偿,劳动者即不受竞业限制条款约束;从 另一角度看,《劳动合同法》只是规定了竞业限制不得超过2年,只要用人单位认为没有必要再对劳动者作竞业限制,也可以即时停止支付经济补偿金。

相关法律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就业协议书签订注意 篇11

协议书总共要盖四个章,第一个章是用人单位、第二个章是人才中心、第三个章是机械系党总支、第四个章是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招就办。

具体人才中心如下:

1、用人单位盖好章后,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原则上到就业单位所在县市人才交流中心办理签约手续(外省生源原则上回生源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盖章)。

2、在漳州地区各县市就业的毕业生也可到漳州人才市场(北二号路382号人才大楼三楼)盖章签约。

3、在福州地区就业的学生,也可到建筑人才服务中心(漳州办事处)盖章签约

4、在厦门地区就业的非厦门生源毕业生,可通过海峡人才市场(厦门、漳州办事处)办理签约手续

5、学生签好协议书后,于2012年5月30日之前寄一份给各自实习指导老师。(实习指导老师收起后交给谢国耀老师)

二、工作反馈表回收

执行中签订和解协议的注意事项 篇12

1.5月6号开始,需要借学士服照毕业纪念照的同学可提前到各班长处登记;毕业照初定5月31日,具体另行通知。

2.毕业生登记表尚未交来的同学请在5月10日前抓紧交来,以办理毕业鉴定等;

3.从下个月20号左右开始,同学们就将回校进入毕业设计的最后阶段,根据以往经验,绝大多数同学要回到学校接受指导老师的面对面指导,因此,后面的时间要集中在校时间会多一些,要提前和毕设老师联系并办理好向工作单位的请假手续,如果通不过将影响毕业;

4.有重修考试的同学请认真复习,并注意切莫错过复习和考试时间,确保按期达到毕业的学分要求;

5.按学校要求抓紧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由于5月20号左右绝大多数同学要返校做毕设,再说,5月份后招聘已到尾声,到了应该决定就业单位的时候了,因此要抓紧在5月20号前尽可能签好协议上交进入报到证、档案、户口等办理程序。争取第一批办理,防止后期不能按时在离校前办妥档案和户口。

6.如果第一批赶不上,未签好协议的同学要力争在6月15号前全部上交就业协议,争取在离校前同时办理好报到证和户口迁移等手续,以尽可能避免暑期无法及时办理以及毕业后来校的诸多不便。

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注意事项

(1)每个学生的《就业协议书》具有唯一对应编号,学生应妥善保管,不得转借。若出现转借等违规情况,按将有关规定对双方责任人进行处理。

(2)《就业协议书》中,甲方栏各项由甲方用人单位负责填写,包括“用人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联系人”、“联系电话”、“通信地址”、“单位类型”、“档案接收单位名称”、“档案接收详细地址”等,均属必填信息。学生应注意逐项检查。

(3)“用人单位名称”不可出现各种简写形式,必须与单位公章上的名称严格一致。如出现不一致,毕业生将无法到单位报到。

(4)“档案接收单位名称”、“档案接收地址”、“邮政编码”三项信息是寄送学生档案的信息来源,如有错误将无法准确寄送。因此,必须保证三项信息的准确性。

(5)《就业协议书》的乙方一栏所有信息均由学生本人填写,作为户籍部门为毕业生打印户口迁移证的依据,必须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其中,毕业学校为“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学校代码为“13989”,专业名称须写全名。

(6)签约后10个工作日内,学生必须将签章的《就业协议书》第二联复印件交辅导员办理派遣、档案寄送手续。如在10个工作日内无法递交的,应及时说明情况,否则后果自负。

(7)学生签订《就业协议书》后,非京、沪等地区生源到上述地区就业,须取得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有效接收证明(接收函或进京、进沪的证明材料)才能派遣。凡无京、沪人事局出具的接收函或进京、进沪的证明材料,户档关系只能按生源地派遣或托管在省招就中心。

(8)签订《就业协议书》时,要注意谨慎考察招聘单位的资质是否合法、招聘的程序是否正规、招聘的岗位是否正式。目前,社会上有些并无资质的“单位”(如传销组织)打着招聘大学生就业的幌子行骗,甚至危及人身安全;有的以中介身份引荐就业单位从中牟利;有些单位虽然招聘手续齐全,但是将大学生忽悠到企业去“实习”(打工),最后并不落实就业等等。

(9)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可以享受国家对应届大学生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而只签订《劳动合同》可能会出现待遇上的不同。因此,学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无特殊情况应尽量与用人单位先签订《就业协议书》,在取得毕业资格后签订《劳动合同》。

特别提醒

1.已经签订协议书或劳动合同的学生,按照协议书或劳动合同办理派遣。

但对以下两种情况处理须注意:

(1)学生与各类人才市场(或人才交流中心)签订就业协议书的,必须在协议书左上方注明真实的工作单位全称。

(2)工作单位要求毕业生派遣到江苏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协议书上必须加盖江苏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印章。

2.已经签约、但户档关系自行处理的毕业生,须提供签约单位同意学生自行处理的证明材料和接收其户档关系单位函件(如省招就中心的接收函或回原籍申请表)。

3.非北京、天津、上海生源签约北京、天津、上海用人单位的,需提供当地政府人事部门的接收函。不能提供接收函的,可以申请将户档关系托管在江苏省招就中心或回原籍。

户档关系托管在“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申办流程

(1)登陆江苏毕业生就业网()“预约受理”版块,点击“毕业生户档托管—在线申办”,完整填写个人资料,确认提交;

(2)通过“支付宝”在线交纳相应托管费用;

(3)系统审核通过后,获取“预约登记号”;

(4)在线下载打印《毕业生户口档案托管合同》(含《毕业生户档托管接收函》、《毕业生户口档案托管申请表》);

(5)将《毕业生户档托管接收函》交学院招就办;

上一篇:农村医疗现状下一篇:of后面加什么物主代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