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一日生活常规反思

2024-07-25

小班一日生活常规反思(共8篇)

小班一日生活常规反思 篇1

第一学期一日生活常规计划

小二班

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一、礼貌常规:

1.来园时能主动对老师小朋友说“早上好”,向家长说“再见”,离园时能主动对老师、小朋友说“再见”。2.学会主动向客人问好。

3. 学习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你好、对不起、没关系等。4.将外衣、帽子等叠整齐,放在固定地方。5.进行简单劳动:会搬自己的椅子。

二、卫生常规:

1、知道自己身上是否清洁,在成人提醒下能拍打身上的尘土,知道地上脏不随便躺在地上。

2、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不用手指、脏手擦眼睛。

3、会使用纸巾,会擦鼻涕。需要时能随时入厕。

4、不随便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便后洗手,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5、会使用垃圾桶,会将废物扔进垃圾袋。

6、保持桌面、墙面清洁,不在墙面乱涂乱画。

三、学习常规:

1. 听从教师要求积极参加活动。

2. 坐姿自然端正,会搬椅子,学会正确的姿势最安全和省力的搬椅子,知道危险的搬椅子方式,如扛在头顶放下椅子时会砸着其他小朋友,钩住椅背后面更容易碰撞其他幼儿的腿部。3. 学习正确的看书姿势

4. 举手发言,不插嘴,不告状(养成倾听的习惯很重要,包括听老师讲和听同伴发言)。

5. 说话、走路、拿东西三轻。

四、游戏常规:

1. 情绪愉快,能积极参加集体游戏,又能自选游戏活动。2. 遵守游戏规则。

3. 会正确使用玩具,能爱护玩具,学习整理玩具。4.与同伴之间友好交往。

5.遇事能积极思考,学习自己解决问题,学习处理相互关系的问题。6.学习自理自律,如能依冷热增减衣服,不离集体,学习自我防范,不做危险动作。

周美华

9月

小班一日生活常规反思 篇2

幼儿园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俗话说:“制度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教师可以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灵活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例如有些幼儿不肯睡觉,如果换一种方式,给幼儿讲个故事,很多幼儿都喜欢在故事中入睡。在进餐时,幼儿们大多都不会主动,但是我们不能强迫,要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观察幼儿们的喜好,有的幼儿喜欢奥特曼,那么,你就可以说,这个菜是奥特曼最喜欢吃的,你吃了一定像奥特曼一样勇敢,这样的效果一定比威逼强得多吧!其实很多教师都可以做到,但是我们的教师普遍都存在着一种惰性,不想也不愿意这么做,这样多麻烦呀,还不如吼几句算了。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常规是真正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呢?应怎样培养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呢?

第一,要让幼儿喜欢老师组织的活动,对活动有兴趣。特别是在刚开学的时候,大多数幼儿都会哭闹,吵着要大人,这时,教师可以播放或者是弹奏一些欢乐活泼的歌曲,带领幼儿跟着节奏一起拍拍手、动动脚、做做游戏。你会发现,幼儿们很乐意配合你,能够坐在小椅子上认真倾听,学做动作。

第二,经常提醒幼儿。在培养幼儿常规的初级阶段,幼儿们基本能够根据教师的要求来做,慢慢地我们会发现,许多幼儿对于教师说的话都是左耳进右耳出,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醒幼儿,自然而然地幼儿也就形成了习惯,慢慢的常规也就形成了。但提醒也是需要技巧的,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对于经常听不进去的幼儿,训斥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而是要对他们进行鼓励。在班上有的幼儿听到教师的指令,便能很快地做出相应的动作。例如每天的排队散步,动作较快的宝宝,我就会让他当小队长。

第三,为幼儿树立榜样,以身作则。幼儿喜欢模仿老师的各种动作形态,如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等,可见教师的榜样作用十分重要。作为教师,我们一直要求幼儿们在教室里能够安静地上课、安静游戏、安静阅读等,可是扪心自问,我们自己能做到“轻声细语”吗?我们要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幼儿在一个新的集体里,本身就缺乏安全感,所以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将个人的情绪带进课堂,带给幼儿,而是要像“妈妈”一样,用温暖、优美的声音与幼儿对话,因为纪律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出自教师的行为对幼儿的影响。我一直坚信,“你爱幼儿,幼儿就会爱你”。

第四,游戏也是幼儿规则意识建立的重要途径。那么,幼儿教师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常规呢?

1制定符合幼儿实际的要求和规则。经过两个月的集体生活,小班的幼儿虽然已掌握了一些生活常规,但还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所以,我们教师要积极动脑,让幼儿更好地掌握常规。对于不同水平的幼儿,我们可以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要求;对于常规较差的幼儿,可以由易到难,逐步提出要求,帮助幼儿形成较好的常规。如午餐时,有些幼儿的动作比较快,吃完后不知道该干什么,就开始到处走,和其他小朋友讲话、玩耍,或是玩玩具,十分吵闹,教师这时就可以帮助幼儿来分配餐后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餐后习惯。

首先,在健康方面进行教育。教师要告诉幼儿吃完饭后不能追逐打闹,让他们了解到饭后追逐的危害。饭后可以让幼儿坐在小椅子上进行一些折纸、搭积木等的安静游戏。同时教师和保育员要分工合作,一个看管幼儿游戏,一个负责幼儿吃饭,发现饭后有幼儿在追逐打闹,立刻终止他们的游戏。连续几次后,幼儿的饭后追逐现象就会减少。

其次,训练幼儿收拾玩具的速度。由于刚开学,幼儿们对于一些常规还不是很了解,往往玩后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或者搭出什么样的造型就直接放回玩具盒里了。此时,教师就要培养幼儿玩后收玩具的习惯,特别是收的快的幼儿要进行表扬,鼓励他们帮助慢的幼儿,这样一来,幼儿们都能够快速、整齐地收放好玩具。

2让幼儿反复实践。反复地实践是建立良好规则的关键。如刚开学时,幼儿的年龄小,手部发展还不协调,而且都是家里的宝,在家基本都是大人一手包办的。所以,刚开始都是由教师和保育员一个一个地帮幼儿穿脱衣服,浪费了很多活动和游戏的时间。后来,我们利用下午幼儿们起床穿衣的时间,交给幼儿们穿衣、穿裤、穿鞋的方法,多次反复实践。开始时,教师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自己尝试穿脱衣服,对穿对的幼儿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其他的幼儿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也十分努力去学习,经过一次次的锻炼,很多幼儿都能够自己穿脱一些简单的衣裤了。

3持之以恒的实施。良好的习惯的形成,需要持之以恒的实施。只要规则确立,就要天天坚持,常抓不懈。在来园时,我们可以通过桌面游戏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合作游戏时,可以培养幼儿与同伴的交往能力和合作分享的意识;在用餐时,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等。还可以利用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来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如《穿衣歌》:“小胳膊,穿袖子,穿上衣,扣扣子,小脚丫,穿裤子,穿上袜子穿鞋子。”这样既培养了幼儿对儿歌的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

总之,良好的常规会让幼儿受用终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没有笨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以,我们要正确利用资源,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常规。

摘要:幼儿园常规教育可以让幼儿早日对幼儿园的环境和生活所适应,并有良好的班级秩序。幼儿常规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研究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一日常规教育。

妙用儿歌,优化小班一日生活常规 篇3

一、儿歌,引导幼儿遵守集体活动常规

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开始了集体生活,就要按照一定的要求,遵守集体活动的规则,如:排队时要一个接一个,不能拥挤;集体教学时不能随意走动,要认真地听老师讲话,听同伴回答问题;玩玩具时不能争抢,玩完之后要把玩具摆放整齐……但有的幼儿不能很好地按要求去做,这就需要我们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去逐步培养。

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排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他们不会自然、有序地一个接着一个走,有的孩子走着走着离开了队伍,有的孩子走走停停、东张西望,有的孩子甚至拒绝排队……如果机械地反复练习和用枯燥的语言引导,会让他们疲劳、厌倦。我们以游戏的方式一边走一边念儿歌,能吸引孩子主动参与。如排队做操时,老师说:“小朋友,快快来,坐上我的小火车,呜——火车出发啦!”孩子们会愉快地“上火车”,跟着队伍出发。走的过程中也会用儿歌提醒幼儿:“走走走,跟着老师走,走走走,跟着朋友走,不回头不掉队,一个跟着一个走。”走圆圈时,边念儿歌内容边游戏:“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个大泡泡(一个跟着一个走),泡泡飞高啦(踮起脚尖),泡泡飞低啦(蹲下),泡泡破了——嘭、啪。”(“嘭”双手胸前击掌并半蹲,“啪”双手上举同时跳起)儿歌简短的语言提示,游戏带来的乐趣,使幼儿乐此不疲,很快就学会一个跟着一个走了。早操踏步时,教师也会念着儿歌精神抖擞地示范:小手摆动,小腿抬高,抬头挺胸,踏步向前,一、二、一;一、二、一……小朋友每当听到这样的口令,就会有力地摆动手臂,很精神地走起来。儿歌大大鼓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激起了他们的表现欲,更起到了规范幼儿走路和踏步姿势的作用。

幼儿园不像小学那样,上课有统一的铃声,在组织集体教学前,为了让所有的幼儿集中注意力,我们又会和孩子一起朗诵:“小小手,放腿上;小小腿,放放平;小眼睛,看老师;小身体,坐坐直;小朋友,上课啦!”在引导幼儿坐姿上,要求幼儿将两条腿并拢,小手放在腿上坐好,就这样说:“小朋友,上课啦,小脚关门了,小手粘上胶水了。”形象贴切的比喻、简洁易懂的语言,幼儿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做到。

在美术活动中,常规管理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拿放笔盒的常规习惯。我们把水彩笔比喻成笔娃娃,笔套比喻成娃娃的帽子,当用到水彩笔时,就说:“小口袋,先打开;笔娃娃,请出来;小帽子,脱下来;小小笔,画起来。”需要换一支笔了,又这样说:“小帽子,戴起来;笔娃娃,躺下来;换个娃娃再出来。”在老师的不断提示下,小朋友们既懂得了美术活动的常规,又学会了使用和整理彩笔的方法,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在他们幼小的心里播下了种子。

二、儿歌,培养幼儿生活活动常规

良好生活常规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断地强化。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很难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但我们不能就此放松这方面的教育,利用儿歌在游戏中练习,能轻松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

洗手的时候,教师和孩子一起在水池旁边做边说:“小朋友,来洗手,洗手先要挽袖口;洗手心,洗手背,洗手缝,洗手腕,看谁洗得最干净。”吃饭前,利用餐前的时间,给他们念儿歌:“小宝宝,开饭了,左手扶小碗,右手拿小勺,大口大口吃饭饭,吃青菜,吃……(鱼虾、馒头、米饭、鸡蛋等等)吃得香,吃得饱,看谁吃得好?”这样不仅让孩子们知道每天的菜谱,也大大引发了他们的食欲。进餐完毕,要擦嘴和漱口,教师拿起一块毛巾边做边说:“小毛巾,对着拉,扯平放在手里头,对准嘴巴轻轻合,擦擦——折,擦擦——折,照照镜子看一看,擦净嘴巴笑呵呵。”孩子们观察着、模仿着,在不知不觉之中就会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完成了洗手、擦嘴的任务。

午睡前后的穿、脱衣服,会让小班的孩子感觉力不从心,在这一环节中,儿歌同样发挥着特殊的价值。解扣子:“小鸟小鸟要睡觉,一只小鸟闭眼了(解开一粒扣子),两只小鸟闭眼了(再解开一粒扣子),三只小鸟闭眼了……”穿衣服的时候我们就这样说:“小鸟小鸟睡醒了,伸伸翅膀飞到小树上(穿上衣服),睁开一只眼睛(扣上一粒扣子),又睁开一只眼睛……”穿裤子:“小火车钻山洞,钻进大洞进小洞……”幼儿在形象、有趣的儿歌提示下逐渐掌握了穿脱衣服的技能、良好的生活常规。孩子们都躺在床上开始睡觉时,我们会轻声说:“风不吹,浪不高,小小船儿轻轻摇,小宝宝啊要睡觉。风不吹,树不摇,小鸟不飞也不叫,小宝宝啊快睡觉。风不吹,云不飘,蓝色的天空静悄悄,小宝宝啊好好睡一觉。”在教师轻柔的哼唱中幼儿会安然入睡。

三、儿歌,完善一日常规细节

有许多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习得的。一日生活中,我们也巧妙地运用儿歌,随机教育,及时渗透。

小班孩子刚入园,一到放学就往门口冲,往家长怀里扑,以致放学环节很混乱。为了培养幼儿安静地、有序地离园,我首先带他们做一些律动和手指游戏,减少等待时间,再运用儿歌《离园》:“离园时,请安静,听名字,道再见,先老师,后同伴,见爸妈要问好。”帮助孩子理解离园的步骤。一周后孩子们能安静地坐在小椅子上等待老师喊名字后再离开。

很多孩子在吃饭前洗干净小手后,喜欢这里摸摸,那里碰碰,一会儿小手又会脏了,如果要求他们一动不动地在那儿等待开饭,很难做到。我们边说儿歌边和他们游戏:“小手小手握握紧,小虫小虫钻不进”。然后伸出食指做小虫状,去碰他们握紧的手时,他们都努力地把小手握得紧紧的。

在午睡这一常规的培养过程中,有的孩子时常会忘记小便,我们就编了一首《睡前要小便》的儿歌,每天饭后散步回教室后,就轻轻念道:“幼儿园,静悄悄。乖宝宝,要睡觉,上床之前要尿尿,这样才能睡得好。”孩子们会在儿歌的提示下主动地入厕,静悄悄地走进寝室。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形成使其终生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的生活方式。”我们根据幼儿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情况,搜集合适的儿歌或随机地编念一些儿歌,来帮助幼儿掌握盥洗、进餐、午睡等常规要求,为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打好基础,比起一味地说教,儿歌在幼儿的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和一日常规教育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园小班一日活动常规流程 篇4

一、来园活动(7:30——7:45)

1、在老师的提醒下将自己的衣物整齐地放在固定的地方,认识自己的标记及时将卡放入晨检袋中。

2、让孩子与老师一起布置区域游戏的环境材料。

3、户外体育活动

1、活动前在老师、阿姨的帮助下整理好自己的服装。

2、在老师带领下,听音乐有精神地做操。

3、在老师指导下正确使用活动器械,不争抢,安全地玩。

4、活动后在老师和阿姨的提醒、帮助下,将玩具收放整齐,擦汗、休息后补充水份。

三、集中活动

1、听信号进活动室,按老师的提示搬动椅子进行围靠,用正确的姿势拿放椅子。

2、在老师、阿姨的提醒下坐端正,较专心地倾听别人讲话,大胆参加活动,回答时声音响亮。

3、在老师、阿姨的指导下操作学具材料,爱惜物品,操作完放回指定地方。

4、在老师、阿姨的提醒下用正确的姿势看书、画画。

二、区角色游戏(7:45——8:40)

1、教师观察幼儿游戏的开展情况,适当时机介入和指导幼儿游戏。

2、关注幼儿游戏时的情景表现,关注孩子游戏中生成的情节,游戏后后及时交流与同伴分享,老师引导和提升游戏经验。

3、自助点心:老师提醒小朋友幼儿吃点心并插好牌子。

4、老师放音乐,幼儿收拾整理玩具。

5、讲评:(8:40——9:00)

9:00—10:00

三、运动

1、运动前,教师提醒幼儿小便,一位老师在盥洗室关注幼儿小便、一位教师在教室内请幼儿包裤子。

2、在老师的带领下一个跟着一个走到操场,提醒孩子走楼梯时扶好扶手,靠右边行走。

3、师生一起听音乐节奏做操,精神饱满,情绪愉快,注意力集中,动作协调。

4、幼儿按个人意愿和兴趣,自由选择区域的活动材料,自由结伴展开运动游戏,老师适时指导。

5、两位老师分别带领幼儿进行区域运动,根据天气情况提醒幼儿脱衣服,把脱下来的衣服挂在衣架上。

6、教师在幼儿运动的过程中适当提醒幼儿脱衣服,并拿小毛巾擦汗,幼儿擦好汗后把小毛巾折好。

7、运动结束,引导幼儿用完后帮助老师将玩具、器械、材料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8、回到教室休息片刻后洗手和饮水,在老师的提醒下根据冷热穿脱衣。

10:00——10:50

四、学习活动(10:00——10:20)

1、老师一边拍手,幼儿跟著拍手并直到幼儿把所有的椅子都放好,再进行活动。

2、引导幼儿认真参加活动,学会动手、动口、动脑。

3、引导幼儿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敢在集体面前讲话。

4、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各种学习用具、材料,按要求摆放,位置有序。学会正确使用并能将各种用具放在指定地点。

5、老师注意观察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根据幼儿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和帮助。

五、自由活动(10:20——10:45)

1、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可自行选择玩幼儿园的部分玩具或自己带来的玩具,幼儿可以自由结伴进行自由活动。

2、自由活动结束后,幼儿听音乐把玩具送回家,并把桌椅放回原处。

10:45——11:00

六、餐前活动

1、餐前小广播。

2、提醒幼儿轻拿轻放小椅子摆放到餐桌前,然后把小手洗干净。

1、擦好毛巾后,摆放整齐,把自己的小椅子搬回教室。

七、午餐

1、提醒幼儿一手扶住小碗,一手拿好调羹,一口菜一口饭,嘴里有食物不说笑。

2、督促吃饭速度慢的幼儿加快速度。

2、用餐后轻放餐具,捡起掉落的饭菜。

3、吃完饭后组织幼儿在户外散步或者晒太阳。

八、午睡 12:00——2:00

1、睡前十分钟讲故事。

2、提醒幼儿做好大便、小便准备。

3、有序进入午睡室。

4、提醒幼儿把外套脱下来,并把衣服折好,整齐的放在床垫下。

5、提醒幼儿把脱下来的鞋子放在床底下,鞋头对着外面。

6、提醒幼儿钻被筒并盖好被子。

老师及时、细致地为每一位幼儿盖好被子,纠正不良睡姿,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

1、轻声提醒常尿床的幼儿起床入厕,发现幼儿尿床及时换干净衣裤、并让阿姨洗晒。

7、组织幼儿按时起床,指导、帮助幼儿穿衣整理,提醒、帮助起床动作慢的个别幼儿。

8、幼儿起床后,逐一检查已经起床幼儿的衣服、鞋带,指导。

九、点心

1、吃点心前,教师组织幼儿听录音故事,并给幼儿梳头。

2、提醒幼儿正确洗手。

3、幼儿吃点心,在吃点心的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保持安静、桌上地上干净。

4、吃完自己的点心后,有序放碗,并擦小嘴巴。

5、15:00——15:50

十、户外运动

1、外出运动之前,报数并检查小裤子是否包好。

2、保证每天体育活动及户外活动的时间,提供安全的场地及器材,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开展锻炼。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活动。(教师在游戏运动过程中适当提醒幼儿穿脱衣服垫毛巾,擦汗。)

2、运动后,回教室。幼儿回到教室稍作休息,提醒喝水的幼儿排好队、正确倒水和拿杯子。

十一、游戏活动

1、关注游戏的类别,比如结构游戏、音乐游戏等。

2、让孩子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会与同伴合作游戏。

3、在结构游戏中让孩子体验游戏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

4、活动中,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根据每天的重点观察进行观察并适

当引导。

6、老师播放音乐,幼儿收玩具。

7、活动讲评,针对幼儿游戏中的常规、或者玩法等展开评价。

15:50——16:10

十二、离园

1、提醒幼儿小便并整理自己的衣裤,教师检查幼儿的领子是否翻好、拉链是否拉好、小肚子是否包好,做好离园准备。

2、带好自己的物品,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

3、提醒幼儿主动向老师、小朋友道别。

4、家长接孩子时,一位老师站在门口负责叫幼儿名字、一位老师在教师维持秩序。

5、幼儿离园后,老师做好活动室物品、材料的整理,检查水、电、门窗是否关好。

6、老师做好第二天一日活动的材料准备。

7:30—9:00

一、来园活动(7:30——7:45)

1、在老师的提醒下将自己的衣物整齐地放在固定的地方。

2、让孩子与老师一起布置区域游戏的环境材料。

二、区角色游戏(7:45——8:40)

1、教师观察幼儿游戏的开展情况,适当时机介入和指导幼儿游戏。

2、关注幼儿游戏时的情景表现,关注孩子游戏中生成的情节,游戏后后及时交流与同伴分享,老师引导和提升游戏经验。

3、自助点心:老师提醒小朋友幼儿吃点心并插好牌子。

4、老师放音乐,幼儿收拾整理玩具。

5、讲评:(8:40——9:00)

9:00—10:00

三、运动

1、运动前,教师提醒幼儿小便,一位老师在盥洗室关注幼儿小便、一位教师在教室内请幼儿包裤子。

2、在老师的带领下一个跟着一个走到操场,提醒孩子走楼梯时扶好扶手,靠右边行走。

3、师生一起听音乐节奏做操,精神饱满,情绪愉快,注意力集中,动作协调。

4、幼儿按个人意愿和兴趣,自由选择区域的活动材料,自由结伴展开运动游戏,老师适时指导。

5、两位老师分别带领幼儿进行区域运动,根据天气情况提醒幼儿脱衣服,把脱下来的衣服挂在衣架上。

6、教师在幼儿运动的过程中适当提醒幼儿脱衣服,并拿小毛巾擦汗,幼儿擦好汗后把小毛巾折好。

7、运动结束,引导幼儿用完后帮助老师将玩具、器械、材料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8、回到教室休息片刻后洗手和饮水,在老师的提醒下根据冷热穿脱衣。

10:00——10:50

四、学习活动(10:00——10:20)

1、老师一边拍手,幼儿跟著拍手并直到幼儿把所有的椅子都放好,再进行活动。

2、引导幼儿认真参加活动,学会动手、动口、动脑。

3、引导幼儿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敢在集体面前讲话。

4、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各种学习用具、材料,按要求摆放,位置有序。学会正确使用并能将各种用具放在指定地点。

5、老师注意观察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根据幼儿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和帮助。

五、自由活动(10:20——10:45)

1、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可自行选择玩幼儿园的部分玩具或自己带来的玩具,幼儿可以自由结伴进行自由活动。

2、自由活动结束后,幼儿听音乐把玩具送回家,并把桌椅放回原处。

10:45——11:00

六、餐前活动

1、餐前小广播。

2、提醒幼儿轻拿轻放小椅子摆放到餐桌前,然后把小手洗干净。

1、擦好毛巾后,摆放整齐,把自己的小椅子搬回教室。

七、午餐

1、提醒幼儿一手扶住小碗,一手拿好调羹,一口菜一口饭,嘴里有食物不说笑。

2、督促吃饭速度慢的幼儿加快速度。

2、用餐后轻放餐具,捡起掉落的饭菜。

3、吃完饭后组织幼儿在户外散步或者晒太阳。

八、午睡 12:00——2:00

1、睡前十分钟讲故事。

2、提醒幼儿做好大便、小便准备。

3、有序进入午睡室。

4、提醒幼儿把外套脱下来,并把衣服折好,整齐的放在床垫下。

5、提醒幼儿把脱下来的鞋子放在床底下,鞋头对着外面。

6、提醒幼儿钻被筒并盖好被子。

老师及时、细致地为每一位幼儿盖好被子,纠正不良睡姿,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

1、轻声提醒常尿床的幼儿起床入厕,发现幼儿尿床及时换干净衣裤、并让阿姨洗晒。

7、组织幼儿按时起床,指导、帮助幼儿穿衣整理,提醒、帮助起床动作慢的个别幼儿。

8、幼儿起床后,逐一检查已经起床幼儿的衣服、鞋带,指导。

九、点心

1、吃点心前,教师组织幼儿听录音故事,并给幼儿梳头。

2、提醒幼儿正确洗手。

3、幼儿吃点心,在吃点心的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保持安静、桌上地上干净。

4、吃完自己的点心后,有序放碗,并擦小嘴巴。

5、15:00——15:50

十、户外运动

1、外出运动之前,报数并检查小裤子是否包好。

2、保证每天体育活动及户外活动的时间,提供安全的场地及器材,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开展锻炼。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活动。(教师在游戏运动过程中适当提醒幼儿穿脱衣服垫毛巾,擦汗。)

2、运动后,回教室。幼儿回到教室稍作休息,提醒喝水的幼儿排好队、正确倒水和拿杯子。

十一、游戏活动

1、关注游戏的类别,比如结构游戏、音乐游戏等。

2、让孩子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会与同伴合作游戏。

3、在结构游戏中让孩子体验游戏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

4、活动中,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根据每天的重点观察进行观察并适

当引导。

6、老师播放音乐,幼儿收玩具。

7、活动讲评,针对幼儿游戏中的常规、或者玩法等展开评价。

15:50——16:10

十二、离园

1、提醒幼儿小便并整理自己的衣裤,教师检查幼儿的领子是否翻好、拉链是否拉好、小肚子是否包好,做好离园准备。

2、带好自己的物品,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

3、提醒幼儿主动向老师、小朋友道别。

4、家长接孩子时,一位老师站在门口负责叫幼儿名字、一位老师在教师维持秩序。

5、幼儿离园后,老师做好活动室物品、材料的整理,检查水、电、门窗是否关好。

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要求 篇5

一、教师来园准备 时间:8:25--8:30(一)对幼儿的要求: 早睡早起,吃完早餐后按时愉快入园(二)对老师的要求:

1、更换好自己的带班服装,妥善放置私人物品。

2、准备好交接记录本,记下家长交代的或幼儿的特殊情况。

3、事先翻阅计划和备课资料,重温当日活动安排。

4、调整情绪,以良好心态与幼儿、同事、家长互动。

二、晨间接待及活动 时间:8:30--8:55(一)对幼儿的要求:

1、衣着整洁,愉快入园,有礼貌地和老师、小朋友见面。

2、有礼貌地和家长告别。

3、学会告诉老师自己的身体有无不舒服的感觉。

4、积极投入晨间活动。(二)对老师的要求:

1、教师主动、亲切地接待每一位幼儿。

2、与家长进行简单的交流。

3、查看幼儿是否携带不安全物品。2

4、提醒幼儿与家长告别,与个别幼儿聊天。

除了这些最常规和常态的做法以外,我们还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晨间谈话

1、教师要有意识的选择个别(或几个)幼儿谈话。

2、教师要启发幼儿主动与老师、同伴交谈,培养幼儿表达能力和倾听的能力。

3、教师要鼓励个别性格偏内向的幼儿大胆参与谈话,发表自己的意见。

4、通过谈话解决一些问题。(二)晨间检查: 四步骤:

1、摸:是否发烧;

2、看:喉部、皮肤和精神;

3、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

4、查:仔细观察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指导值日生工作

在幼儿园的大班设值日生,前一周做好值日生的交接工作,值日生晨间工作内容有:

1、收拾整理室内环境。

2、自然角工作。

3、准备好早操要用到的体育器械。3

(四)晨间户外活动

1、教师提前准备当天的体育活动器械。

2、带领幼儿到指定的活动区域,强调与安全有关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3、让幼儿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玩耍体育器械。

4、提醒幼儿注意爱护器械,早操前几分钟,让幼儿收拾整理好体育器械、作好参加早操活动的准备。

5、教师要特别注意幼儿的安全。

三、幼儿早操活动 时间:9:00--9:25(一)对幼儿的要求:

1、积极参加锻炼。

2、上下楼梯靠右边逐级走,不推、不挤、不跑、不跳。

3、爱惜早操器械,轻拿轻放,正确使用并收拾整理活动器械。

4、听音乐节奏做操,精神饱满,情绪愉快。(二)对教师的要求:

1、做好早操前的准备工作,保证早操活动顺利进行。

2、精神饱满,口令、示范动作准确、熟练,用语言、动作示范指导幼儿,禁止训斥、拉扯幼儿,保证幼儿情绪愉快地进行早操。

3、衣着舒适,便于运动,严禁穿高跟鞋,保证活动自如。

4、早操结束后给予简单评价,整队有序回教室。

5、行政班教师8:55到班与主班教师配合。4

6、特别说明:星期 一升 国旗要求。

四、喝水、入厕活动 时间:9:25--9:40(一)对幼儿的要求:

1、使用自己的口杯喝水,喝水后把口杯放回固定位置。

2、能做到按需要入厕,学会自理大小便。

3、喝水、入厕时有秩序,不喧哗,不打闹,不玩耍,懂得节约用水。

(二)对教师的要求:

1、共同组织、指导幼儿有秩序地喝水、入厕,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并形成班级常规。

2、根据幼儿身体状况、活动量大小及天气情况准确掌握幼儿饮水量。

3、掌握幼儿大小便习惯,教育幼儿有便意时大胆告诉老师,不尿裤子。

五、集体教育活动 时间:9:40--10:10(一)对幼儿的要求:

1、活动前,逐渐转入安静状态,积极参加教育活动,心情愉快。

2、在老师的指导启发下,逐渐养成动脑、动手和手脑并用的习惯。

3、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或提问。5

4、与老师、同伴分享活动经验。

5、活动结束后,主动整理活动材料,物归原位。(二)对教师的要求:

1、做好教育活动前的准备

(1)充分理解、分析、熟悉教学内容。

(2)活动前提醒幼儿收拾玩具、入厕,做好活动的身心准备。(3)教具和学习材料的:实物、图片,模型、玩具或其它材料应于前一天准备好。

2、充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1)教学时间:要根据各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安排活动时间和内容。(2)教育目的: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以循序渐进、保教结合为原则,既有知识传授,又重视兴趣培养、智能发展和思想品德教育;有统一要求又注意根据幼儿个体差异,研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不强求一律。

(3)教育内容:具有科学性和教育性。教给幼儿的知识、概念准确无误,能与将主题有机结合、互相渗透、注意能力与习惯的培养。

(4)教育方法:采用游戏化的手段组织教学活动,以幼儿为活动主体,引导幼儿动脑、动口、动手,启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师幼互动,注重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要注意观察了解幼儿,做好教学过程中的启发性指导和随机教育、个别教育。

(5)教学评价:引导幼儿分析评价绘画、手工等作品,注重展示和保留,要表现出亲近、赏识幼儿,富有童心。6

(6)教学反思:教育活动结束后,老师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认真总结经验与不足,学会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策略,不断地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幼儿园教学专业化水平。

(7)其它方面: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清晰、简练、准确、规范、儿童化;教师要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和握笔姿势,保护幼儿的视力和嗓子;行政班教师协助主班教师做好教具收发、配合主班教师组织好教育活动,做好幼儿作品整理归类工作。

六、间隙活动 时间:10:10--10:20(幼儿自由活动,教师不做过多指导、干涉)

七、游戏活动(区角、户外、室内分组)时间:10:20--11:10 *区角活动:(一)对幼儿的要求:

1、愉快参与区角活动,遵守规则。

2、结束时把玩具、材料、椅子收放整齐、归位,整理好区域环境。

(二)对教师的要求:

1、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幼儿的参加区域活动。

2、创设与教育教学相匹配的区角,提供丰富的玩具材料,能及时更换、补充材料,调整区角内容。

3、区角材料的摆放符合游戏的要求和幼儿易取易放的需要。7

4、尊重幼儿意愿,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及时给予指导与帮助。

5、活动结束时引导幼儿开展必要的评价,分享经验和快乐。*分小组游戏活动:(一)对幼儿的要求:

1、能主动参与游戏,与同伴友好相处,共同商讨并遵守游戏规则。

2、结束后会主动收拾整理玩具。(二)对教师的要求:

1、教会幼儿玩创造性游戏:建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等

2、鼓励幼儿玩规则性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民间游戏等。

3、在游戏活动中,认真仔细地观察幼儿的活动和表现,尊重幼儿意愿,同时老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和训练,但不能干扰幼儿的游戏活动。

4、在游戏活动中,要面向全体,注意个别差异,要体现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与要求,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5、认真分析填写活动效果,不断积累资料。

八、入厕、盥洗、喝水 时间:11:10--11:20(一)对幼儿的要求:

1、盥洗时不拥挤。8

2、学习掌握洗手顺序方法。

3、自觉遵守盥洗规则、方法,动作迅速、认真。不玩水,不浸湿衣服和地板。(二)对教师的要求:

1、分组组织幼儿,按顺序轮流进入盥洗室,尽量避免拥挤,以免发生矛盾。

2、幼儿盥洗时,应有教师在现场指导、照顾和督促幼儿认真洗手,提醒幼儿遵守盥洗规则,不玩水。

九、餐前准备 时间:11:20--11:30(一)对幼儿的要求:

1、餐前认真洗手

2、值日生协助老师分发餐具,摆放整齐。(二)对教师的要求:

1、进餐前20分钟提醒幼儿结束活动,做好盥洗,准备进餐。指导值日生分发餐具,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2、创造愉快、安静的进餐氛围,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地进餐。

3、掌握每餐食谱,向幼儿科学地介绍饭菜营养,激发幼儿进餐欲望。

4、指导幼儿有秩序地领取饭菜,方法具体,确保安全。

十、幼儿午餐 时间:11:30--12:00(一)对幼儿的要求: 9

1、愉快、安静地进餐,逐步掌握独立进餐的技能。

2、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随便说笑打闹

3、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拿勺子,一手扶餐盘。

4、逐渐养成进餐的文明行为、习惯。(二)对教师的要求:

1、创造愉快、安静的进餐气氛,不处理幼儿的问题,不引起哭泣,使幼儿情绪安定,积极进餐。

2、观察、照顾幼儿进餐,轻声、和蔼地指导和帮助幼儿正确使用餐具。

3、观察幼儿食欲、进食量,教育幼儿不掉饭菜,鼓励幼儿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4、纠正偏食、挑食行为,提醒吃饭慢的幼儿吃饱吃好。

5、根据幼儿饭量随时添饭,注意督促和照顾个别幼儿。

6、幼儿午餐时教师尽量不大声聊天。

7、午餐后组织幼儿进行10-15分钟自由散步或其它较为安静的活动。

十一、餐后休整 时间:12:00--12:30(一)对幼儿的要求: 积极参加餐后散步及其它安静活动。(二)对教师的要求:

1、下午班教师组织幼儿散步、听故事、轻音乐等,入厕,稳定 10

幼儿情绪。

2、为幼儿提供安静舒适的午睡环境,根据天气变化,检查幼儿被褥是否适量和开关空调等。

特别说明:(上下交接班)

1、下午班老师务必与上午班老师做好交接工作。

2、上午班老师将当日幼儿的出勤情况、幼儿健康情况、幼儿突发事件、早上幼儿来园时家长的反映或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等等工作向下午接班老师交代清楚,并商量解决办法以及与家长的沟通等事宜。下午接班教师要观察班级情况,发现幼儿有异常反映,要询问,应及时处理或与家长联系处理。

3、接班老师必须将交接工作进行书面记录,并在下午的带班工作中延续观察、处理,并按情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

十二、幼儿午休 时间:12:30--14:30(一)对幼儿的要求:

1、午餐后散步、入厕,保持安静情绪,不高声讲话或嘻笑喧闹,脚步放轻,进入寝室。懂得午睡对身体有益。

2、中大班幼儿自己摆好枕头,拉开被子,按顺序脱去外衣裤,小班幼儿由老师帮助。

3、盖好被子,闭上眼睛,安静入睡,保持正确睡眠姿势。

4、不带小玩物上床,不东张西望,不与同伴说话,不蒙头睡,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11

5、早醒幼儿不出声响,不影响同伴。(二)对教师的要求:

1、培养幼儿脱鞋、脱外衣、穿外衣、穿鞋、有序摆放衣服鞋子等基本生活技能。

2、幼儿午睡期间,老师要动作轻,不大声说话,并随时巡视观察,帮助幼儿盖好被褥,纠正幼儿不良睡姿和习惯,看有无异常,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对体弱和生理特殊幼儿更要细心照顾,对个别难以入睡的幼儿应予以指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4、帮助中途起床解便的幼儿,提醒他们不说话、脚步轻轻。

5、教师不得擅自离开幼儿、与人闲谈或睡觉。

6、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办公室值周人员。

十三、起床、午检、午点 时间:14:30--15:00(一)对幼儿的要求:

1、按时起床,学习穿衣、裤、鞋,学习整理床铺。

2、主动解便、洗手,认真喝水、午点。(二)对教师的要求:

1、组织幼儿按时起床,亲切询问幼儿的睡眠情况。

2、指导与帮助幼儿掌握起床、穿衣、整理床铺等一系列的常规和要求。

3、进行午检,包括衣、鞋、袜、幼儿情绪。12

4、提醒幼儿入厕、喝水,帮助幼儿梳头。

5、小结当天幼儿的午睡情况,表扬有进步的孩子。

6、组织幼儿愉快地进食午点。

十四、游戏活动(区角、户外、室内分组)时间:15:20--16:00 户外活动:(一)对幼儿的要求:

1、精神饱满,情绪愉快的主动参加活动,遵守活动规则。

2、如果使用器械,要注意爱护,用完后帮助老师将玩具、器械、材料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3、玩耍大型玩具要学习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二)对教师的要求:

1、保证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

2、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可供选择的活动材料,保证一定数量的自制玩具。

3、活动前提醒幼儿入厕,做好四检。

4、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鼓励不爱运动、胆怯的幼儿参加锻炼。

5、运动前后提醒幼儿穿脱衣服,幼儿活动范围不离开老师视线。

十五、离园准备 时间:16:10--16:25 13

(一)对幼儿的要求:

1、把玩具、材料、椅子收放整齐、归位,整理好活动环境。

2、整理自己的仪表,带好自己的物品,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二)对教师的要求:

1、帮助幼儿整理放置好活动材料。

2、与幼儿进行简短谈话,回顾一天的生活、学习,鼓励他们的进步,提出新的要求。

3、检查幼儿仪表是否整洁,提醒幼儿带好回家的物品。

4、提醒幼儿回家途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安全、饮食教育。

5、要求幼儿安静坐在座位上等待家长接。

十六、幼儿离园 时间:16:25--16:45(一)对幼儿的要求:

1、愉快地离园回家,带好回家用品,有礼貌地向老师、小朋友告别。

2、不独自离开幼儿园,不跟陌生人走。

3、一不小心走丢了,回到老师处等家长来接。(二)对教师的要求:

1、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介绍幼儿在园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向家长提出建议,共同配合教育。

2、严格执行接送制度:要求家长持接送卡,把每一个幼儿安全地交给家长,要防止幼儿走失或被不认识的人带走。14

3、切记不要在这个时候播放动画片,让部分家长产生误会。

4、幼儿离园后,做好活动室物品、材料的整理,下班前关好水、电和门窗。

小班一日活动反思 篇6

小班一日活动反思一:小班一日活动反思

12月22日我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了我的一日活动组织,虽然是短短的一天时间,但在这一天中我学到了很多,同时也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无论是教学经验上还是组织能力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在导师的细心教导讲评中我学到了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都可运用到,因而我反思了在我短短一天中大的两节教学活动。

一、教学活动:打扮球宝宝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对于这一活动特感兴趣,因为本节课的内容和难易程度很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在小朋友的互相比较中,也激发了他们的制作兴趣,从而激励幼儿将此作品完成,没有半途而废的现象。所以,对于小班幼儿,动手能力还比较

差,安排一些幼儿容易完成的手工作品是很有必要的,因为首先要激发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才能使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得到发展。而我在活动中还是幼很多是值得反思的:(1)在引入部分时我提问的方式可再设计一下,重点是要抓住幼儿的兴趣,在问题设计的话语上也应该在斟酌斟酌,考虑到问题提问的准确性,话语不可重复。(2)出示范例时可一起出示,请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球宝宝,并尝试说说做法,这样幼儿的自主性才调动起来,而教学的效果也会大大提高。(3)在幼儿自由操作前应分桌介绍清楚每桌桌上所投放的材料,以便于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球宝宝的打扮方式。

二、教学活动:弹珠滚画

“感知色彩、提高孩子进行美术活动的兴趣”是小班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弹珠滚画就是根据这一目标设计的美术活动。一件衣服纸样、一个鞋盒、几种颜料和若干颗弹珠,引着孩子们进入了一个美妙的美术世界。本班的孩子对这个新颖的作画方法兴趣十足,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都能认真地听,一步步根据教师的步骤下来,很好地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些孩子晃动盒子时不够大胆,以致于着色分布不均匀。对于这样的问题,我想也可以让孩子们用手来滚动,不仅增加了孩子们的兴趣点,同时解决了颜料局限于一块的问题。

虽然是短短的一天教学组织活动,但从这个反思中我知道我要做的,要提高的还有很多很多,幼儿教育是一件神圣的事业,我们在不断总结自己的同时,要知道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辅助幼儿,而幼儿才是整个活动的主体,能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主动地动手操作起来才是我们每个教师的最终目标。

小班一日活动反思二:小班幼儿一日活动教案与反思(1115字)

设计背景

生活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先从体验一天的生活开始,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能更独立,更喜欢生活。

活动目标

1、辨别几种不同的声音,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2、初步了解同种物体,由于数量的多少,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3、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

重点难点

会饭菜搭配,不挑食,自选玩具,能按标记取放玩具。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小薯片捅,蚕豆、米、绿豆等若干。

2、《小手爬》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让小桶发出声音。

出示空的小桶,“今天小桶娃娃想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

教师摇动空小桶,“你们听,怎么没声音?”

1、教师设问:

你有什么办法让小桶发出声音?(在小桶里装上东西)

“我们一起动手让小桶娃娃发出好听的声音,在你的小桶里装上一样东西,盖好,握握紧,摇一摇、听一听。”

幼儿探索、操作。

2、集体探索:

“你们的套桶娃娃发出声音来了吗?让我听听。”(幼儿集体摇动套桶。)

“你的套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3、交流、分享:你在小桶中放了什么?(个别回答)

它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我们来学一学。(集体)

这个声音像什么?

二、探索比较,知道不同的物体在小桶里发出的声音不同。

1、分组活动:

让幼儿尝试换一种东西放在小桶中,摇一摇,听一听。

“小朋友在套桶里放了一种东西,你想不想再换另一种东西放在套桶里,听听刚才的声音和现在的声音一样吗?”

“小朋友拿着你的空套桶找一组你没玩过的放在你的套桶里,摇一摇、听一听。”

2、教师指导幼儿分辨不同的声音。

让幼儿比较前、后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

“你第一次玩了什么?这一次玩了什么?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教师让两个幼儿比较,“你们俩的小桶里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3、集体讨论,请三位幼儿示范。

“小朋友,你们听,他们的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请你们猜一猜,小朋友的套桶里装的是什么?”

得出结论:不一样的东西,在套桶中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三、观察、比较同种物体在小桶里发出不同的声音。

教师演示两个装有同种物体的,数量不同的小桶,让幼儿比较。

“你们既能听出声音来又能猜出来,真能干。”

“我这里也有两个套桶娃娃,你们听一听,他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你们来猜一猜,这个套桶里装的是什么?”(幼儿猜测后,打开让幼儿验证)两次。

“为什么一样的东西,在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呢?”(一个多、一个少)

得出结论:一样的东西,一个多,一个少,它们在小桶中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

四、集体用会响的套桶为乐曲伴奏。

“小朋友的小桶娃娃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那我们来为乐曲《小手爬》伴奏。”(集体伴奏两遍)

五、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小班一日幼儿活动,让孩子从生活中学到知识,这样,孩子可以学玩兼得,幼儿的一日生活是丰富的,多姿多彩的,最重要的是,幼儿开心。

小班一日活动反思三: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小班一日生活(1734字)

常规的意义

常规是指幼儿的行为常规。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将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制定出一系列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科学的生活秩序。如,幼儿睡眠、起床、进餐都有固定的时间;幼儿玩完玩具后应该放回原来的地方;吃饭要洗手;水杯应该放在贴有标志的地方等等。

常规的作用

●培养生活规律

从幼儿个体的发展来看,建立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的生活具有合理的节奏,既能使神经系统得到有益的调节,又能使幼儿积极愉快地参加各种活动,促进身体健康。

由于幼儿来自不同背景的家庭,有些幼儿由于各种原因生活作息没有规律,而在幼儿园则是按照幼儿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作出符合科学的合理安排,幼儿生活在其中,就能逐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时间观念和有组织、有条理的办事能力。

●建立安全感

人在一个有规律的环境里生活才会感到安全,幼儿也是如此,他们喜欢按照一定的程序做事。合理的常规为孩子创造了一种有序的、和谐的生活,他们在心情愉快的情境中自然形成一种符合其身心发展水平的规则意识和规范行为。

●培养自律能力

自律是指控制自己,并遵守一些共同制定的规则的能力。这种能力可通过遵守一日生活常规来逐渐培养,如幼儿在听故事、进食、午睡或者自由活动的时候,需要控制自我欲念,做到进食不说话,排队不乱挤,不强抢别人的玩具、不伤害别人等,渐渐地,遵守规则就会成为孩子们的自主行为。

小班的常规教育

教师在进行常规教育时,首先要明确常规不等于紧箍咒。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被要求排队的孩子一旦没有老师的监督,就会横冲直撞、争先恐后、难以自控。这说明有些不合理的规则束缚了孩子,教师应该认识到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正确的儿童观的基础上制定常规,将其看成保证幼儿身心发展所需的“润滑剂”。如,老师讲故事时,不是让孩子们排排坐在远离教师的地方,而是参差不齐地围坐在老师身边,气氛很融洽,关系很亲切。用这样的方式组织活动,孩子们显得十分愉快,也很配合,这正是良好的常规教育的外在表现。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宜的要求。

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常规应该简单、明确,适合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只有适合幼儿的能力要求,才可能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才愿意去做。

制定和使用常规时的注意事项

●常规应该是积极的

常规是在明确幼儿行为标准的基础上着眼于行为习惯的培养,而这些习惯又是建立在一定的自觉性的基础上的。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当幼儿将常规转化为习惯后,他们就能轻松自然地去履行既定的各项要求,也就不会因此而压抑幼儿的主动精神了。

●制定常规需向幼儿解释理由

解释理由能使幼儿比较容易接受教师对他所做的要求,如:“你应该和某某一起玩积木,小朋友之间应该友好分享,这样某某会很高兴。”

●教师在描述规则时

应用积极的正面语言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尚小,语言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在描述规则的时候尽量用清楚明确的语言来加以表达,并且要从正面来讲述和要求孩子,以免引起误会。如,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教师不应该说:“不要用别人的毛巾”,而应当说“用你自己的毛巾,上面绣着你的名字”,这样更容易使幼儿理解。

●教师要按一日生活的顺序制定常规

教师在制定常规时应当考虑到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量等方面的因素,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常规。教师还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幼儿较多的获得自由活动的机会,尽量避免呆板的活动。

●耐心的讲解和示范必不可少

初入园的幼儿对幼儿园的环境、活动内容都还不熟悉,也不习惯按一定的要求去行动,这时就需要教师做出耐心的讲解和示范。比如,在教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时,教师可以配合歌谣来示范,使幼儿印象深刻,继而完全掌握。

●常规的建立需要反复练习

小班幼儿刚刚进入集体生活,对于新的常规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常规的建立需要依靠反复练习。因此教师要持耐心细致的态度,帮助幼儿在适应新的集体生活的同时,逐步习惯按照常规的要求去做。班级老师和保育员之间也应该相互配合,采取一致的标准和要求,促使幼儿自动、自主地遵守常规。

●督促检查与个别教育并重

小班一日生活常规反思 篇7

关键词:幼儿时期,习惯培养,实践研究

一、观念引领,使养成教育深入到每位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理念之中

为了让教师们能真正规范地落实“把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去”,我们认真学习了《上虞市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制定出了适合我园各年段幼儿的《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评价指标,对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念培训,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幼儿开展养成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改进对幼儿教育的方式方法,使每一位老师做一个爱孩子、尊重孩子、懂得赏识和引导孩子的优秀教师。2012年以来,我们把养成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全面化,制定出便于幼儿记忆的《幼儿行为规范( 三字经) 》并分发到每一位家长手中,让家长也认识到孩子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家长在孩子养成教育中的示范作用和主导作用,我们还依托家长学校,邀请专家对家长进行家长教育行为的专门培训和具体指导,使家长能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我们幼儿园的工作,参与到幼儿一日常规和养成教育活动中来,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

二、分层施教,将养成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常规之中

我们在把养成教育目标具体化、规范化的同时,针对我园大、中、小班幼儿的不同特点和具体实际,制定分层培养计划,循序渐进,不断深化完善。小班年段重点是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我们从洗脸、漱口、吃饭,到午睡、整理床铺,所有的环节都制定了教育目标; 中班年段重点对幼儿进行礼仪和感恩教育,让幼儿了解父母、长辈的职业与自己的关系,尊重他们的劳动,提出每天为家人做一件事,并且在“养成教育评比栏”对幼儿进行评比,让幼儿在学习、实践、体会、感悟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大班年段重点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和规则意识。如开展《我是中国人》活动,让幼儿加深对家与国的理解与认识,从小爱家,爱祖国、爱幼儿园、爱身边的人,树立起初步的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开展“大手牵小手,大班带小班”活动,培养大班幼儿爱护小弟弟、小妹妹,并主动帮助小弟弟、小妹妹,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谦让与分享,知道做个守信用的孩子等等这些良好品质,都可以在各种主题活动中得到训练和培养。

三、寓教于乐,将养成教育渗透到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来源于生活,完善于生活,通过幼儿一日活动及特定活动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幼儿的思维既具有直觉行动性,又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教师抓住这一特征,结合教育活动,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做到月月有计划,周周有活动,次次有记录。针对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出现的语言、行为、举止、仪态和合作意识等方面的不良习惯,我们搜集了大量有利于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故事,或者教师与幼儿共同创编、续编故事。例如,为帮助幼儿学习和正确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我来帮你好吗”等,我们设计了以下多个主题活动: 通过讲《买礼貌》等故事使幼儿懂得讲文明有礼貌的重要性,使幼儿知道当你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如何表达你的感激; 通过“礼仪儿歌比赛”的活动,从班里评选出“文明用语小宝贝”、“文明学习小宝贝”、“关爱老人小宝贝”等,促进了幼儿道德价值的内化,使礼仪行为真正成为幼儿内部的需要等等; 创设主题环境“文明小天使”,设置红花评比栏,对讲文明、有礼貌的孩子进行及时的肯定。

四、优化环境,营造幼儿养成教育的浓厚氛围

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利用氛围塑造幼儿性格,具有极强的渗透性。首先,我们从精神环境入手,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氛围,激发他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愿望。例如: 通过表演《小猫和小弟》《小猪变干净了》等故事去感染幼儿,通过演唱一些歌曲让小朋友知道大家都有一双手,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其次,我们从物质环境入手,结合“生活习惯”的培养内容,在活动室为幼儿创设了能力区角、娃娃家,配置了供幼儿练习系鞋带、穿衣服用的物品等,使幼儿从中受到了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环境教育法既要注重物质环境的感染又强调精神环境的熏陶,还要注意创设与幼儿年龄想适应的环境。如教师把材料分层次地投放到角区中,幼儿通过区角“拼拼摆摆”活动,进行归类整理,养成玩具玩完后要放回原处、摆整齐的好习惯。教师每天用微笑、点头等亲切的举止表示对幼儿的友好,给幼儿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渐渐幼儿就会从教师行为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学会一些表示友好的语言、动作和方式。

五、课题取得的主要成果

1. 通过本课题研究,我园幼儿的日常行为和生活习惯明显好转

幼儿的文明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悄悄的起着变化,以前经常能在操场上看到幼儿吃过的早餐袋子、筷子,现在已经很难发现了。走廊上再也找不到家长接送孩子时乱扔在地上的香烟头了。每天清晨都能听到一声声稚嫩的“老师早! 老师好”。

2. 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逐渐发现了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三大规律

一是趋早性: 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萌发于幼儿期,幼儿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越小教育培养越好。

二是渐进性: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内容由少到多,要求由低到高逐步积累,逐渐定型。

三是反复性: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常出现反复,他们的行为起伏变化,表现不稳定,易反复。

3. 通过本课题研究,改变了我园教师的育人观念和园风园貌

小班一日生活常规反思 篇8

关键词:小班幼儿;自理能力;操作比赛

一、简析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的原因

1.家长过度爱护,导致幼儿动手能力弱

家长习惯包办代替,亲力亲为。现在家中基本上只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便成了全家的“唯一”和“中心”,许多大人围着孩子转,比如许多孩子吃饭要喂,有些爷爷奶奶为了哄好孩子一餐饭,要跟着走好多路,或边喂饭边让孩子看电视,给孩子穿脱衣服等。家长认为这是义不容辞的事,却不知处处包办代替,孩子的独立愿望会渐渐消失,养成依赖心理,导致了发展迟缓。

2.家长认为孩子小、能力差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孩子的这些请求:“我来洗,我来拿,我自己……等等”。但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行,你还小,不会做。”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不必急于让他們自己动手,等孩子长大了,便自然而然地就学会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了。所以,这样的孩子在家里一切需要自己动手的事,几乎全由大人代替做,阻碍了孩子在各方面的发展,与同龄人会产生明显差距。

3.家长怕麻烦,嫌孩子动作慢

由于幼儿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手眼协调性还不够准确。所以常常出现孩子自己吃饭时,桌上地上都是掉的饭粒,自己洗手时,手没洗干净,还弄湿了衣服,自己穿衣服,结果衣服穿反了,还要重穿等现象,所以许多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做,不如自己做,既节省时间,又减少麻烦。其实,家长这种拒绝孩子动手做,包办代替的做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妨碍了自理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

二、结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坚持保教结合、循序渐进,注重实效,扎扎实实进行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1.操作比赛

让幼儿进行生活自理和劳动技能操作练习,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独立性,增强自信心。根据“纲要”和“规程”的要求,我们明确了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和自理技能应包括的内容,制订出一份详尽的计划,并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季节情况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把内容分解到活动中,我们保证每周三下午都有一节“自理能力操作”活动。这周没掌握就放到下周继续练习,前几周学得不够扎实放到下几周巩固练习。例如,在穿衣服比赛活动中,我班的郑×进步很大,由原来的不会穿衣到后来在比赛中取得第五名的好成绩。总之,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地确立课程内容。

2.用故事中的形象去感染幼儿

故事对孩子具有无穷的魅力,故事中形象真切的人物与动物深深感染着孩子。因此,我经常给孩子播放关于自理的动画片,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如《懒猴上幼儿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

点——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通过这些文学作品中生动的情节、鲜明的形象来感染和影响孩子,培养孩子的自理意识。

3.家园配合,共同进步

根据教育大纲的要求,列出表格填写出具体掌握的劳动项目,召开家长会,向家长通报,以获得家长的支持,达到家园教育方法一致、目标统一。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提出配合的要求。学期末,通过召开家长会,让家长观摩幼儿自理能力发展情况(自己洗小毛巾),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自我服务程度,以便更好地与幼儿园配合,从而使幼儿更快更好地完成自理能力要

上一篇:中班体育活动教案《认识球类》下一篇:第六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