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制度

2024-05-11

产业集聚制度(精选8篇)

产业集聚制度 篇1

驻产业集聚区医务室工作人员工作制度

1、医务室工作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各级医疗卫生法规,严格贯彻落实各项医疗操作规程。加强医师的业务操作水平的提高,防止和杜绝发生医疗差错事故。值班人员的工作调换应有统一的安排,做到人人坚守岗位。

2、对疑难病人不能确诊以及危重病人,应及时负责联系转送到市、县级医院作近一步治疗。

3、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接待病人要热心,健康检查要细心,诊治病人要精心。要处处方便病人。简明扼要认真准确记录病人病历,病历资料要妥善保管。按处方制度认真书写处方。特殊病情作好交接班工作。

4、工作人员态度应和蔼,耐心解答问题,医师要采用保证疗效、经济便宜的治疗方法,科学合理用药。保管和维护好医疗设备,保持正常使用状态,力争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好卫生防病、计划生育和保健知识的宣教工作。

5、在配药或打针时,思想高度集中,仔细对照药名和剂量,明确交待服法、用法,防止差错,杜绝事故。

6、保持医务室清洁整齐,不断改善候诊环境。医务人员上班要穿戴工作服帽,着装整洁,操作时要戴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传染。

7、按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严格执行传染病的报告、监测、预防。消毒隔离制度。认真做好登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传染病在产业集聚区传播、蔓延和爆发流行。8.认真做好产业集聚区工人的健康体检工作。特别是工人的定期体检工作。认真检查,仔细填写检查结果,协助建立工人健康资料。9.严格执行按卫生主管部门和物价局文件要求制定的各项诊疗收费标准和药品零售价格。将常用诊疗收费价和常用药品价公开,明码实价,不乱收费。

10.加强各种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1.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

驻产业集聚区医务室

2015年8月6日

产业集聚制度 篇2

关键词:产业集聚,人才集聚,集聚效应

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相互依存并相互影响。产业集聚引致人才集聚, 人才集聚加速产业集聚升级。产业有效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直接引致人才结构调整和人才集聚。人才作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宝贵的资源, 成为各个国家及地区争夺的首要目标。在产业集聚区域, 人力资本的迅速积累已表现出明显的比较优势。人才的集聚优势又使得这些产业集聚地保持领先优势, 进一步吸引相关的产业和人才发生集聚。要研究产业人才集聚力, 就要首先了解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的内涵以及相关的理论研究情况, 掌握两者的互动关系, 更好的促进人才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作用。

一、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的内涵

产业是人才集聚载体, 产业集聚是人才集聚的“磁场”, 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 产业集聚的形成可以促进人才集群的形成, 人才对产业集聚具有服务、支撑和引领作用。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 产业集聚的内涵

产业集聚是集聚的一种, 是经营相同产业的一群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 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 随着产业的不断集聚在集聚区域内就慢慢形成一个或多个产业集群。目前世界上的产业集聚基本上由两种形成方式:一是自发形成, 一是政府促成。但不管哪一种方式, 形成的基础因素皆是由于其基本生产要素和高等要素所致, 而各自不同特色的形成则是因为其要素在种类和数量上的差异。我国产业集聚的原因是区域效应、集聚效应、空间成本联合作用的结果。

(二) 人才集聚力的内涵

人才聚集力是指一个区域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 凭借自身的各种条件聚集人才的能力。和人才集聚力容易发生混淆的概念是人才竞争力。人才竞争力是特定区域对人才的吸引能力和配置能力, 集聚力更凸显对资源有方向的汇聚能力, 与竞争力相比更为强调特定因素对特定资源的定向牵引与精确配置。人才集聚力是一种特殊的人才竞争力, 符合竞争力中与人才关系更为紧密、对人才流动行为影响更为直接的维度。集聚力的提法会使研究口径更细化, 相应指标体系的构建更具针对性, 防止因面面俱到导致的指标数量庞杂、重点偏移。

根据政府干预在人才集聚过程中作用的强弱程度及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的互动程度, 人才集聚的模式可分为三种类型: 市场主导型人才集聚模式、政府扶持型人才集聚模式、计划型人才集聚模式, 我国现阶段主要采取的是市场主导型和政府扶持型相结合的模式。

二、人才集聚环境效应与区域核心竞争力

(一) 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

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是指源于收入和机会因素的吸引, 大批相关专业人才从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流向某一特定区域的特定行业的过程。产业集群作为彼此关联的专业化供货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 以及政府和大学、规则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其他相关机构的地理集聚体, 能产生强大的人才集聚效应。

(二) 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意义

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对于产业集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人才的集聚可以在当地形成巨大的人才池, 为企业寻找合适的人才提供了巨大的方便, 吸引更多企业愿意来此投资。其次, 大量专业人才的集聚有利于区域的创新, 人才向产业集群的集聚使得人才本身所具有的知识技能植根于产业集群, 这些知识技能将导致产业集群可持续的创新优势。第三, 大量人才的集聚有利于产业吸引更多的人才, 人才集聚过程中存在着产生马太效应, 即人才越集聚, 区域人才吸引力会越强。最后, 大量专业人才的集聚, 有利于形成当地独特的需求条件。波特指出, 精明而挑剔的当地顾客形成, 会迫使企业进行改良, 并对现存的及未来的需求有所理解, 在产业集聚竞争优势获取的过程中扮演关键性角色。

(三) 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效应

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 人才、企业、政府三个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人才是集聚的主体, 其行为和决策直接影响着人才的集聚;企业通过招聘活动参与人才的集聚, 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影响人才的集聚;政府通过制定宏观人才管理政策和产业支持政策影响人才的集聚。同时文化作为群体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影响着人才对于成功的判断和追求, 影响着企业对于人才的认可和使用, 影响着政府对于自身角色的理解和扮演。因此, 强化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效应要从人才、企业、政府三个主体入手, 充分考虑文化的影响。

1、人才的产业集聚效应

人才是集聚人才集聚的行为主体, 正是每一个人才的就业决策促成了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效应, 所以人才自身的行为直接影响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除择业决策外, 人才的创业行为和宣传行为也会促进集聚的人才集聚效应。在参与创业方面, 创业活动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使产业汇集更多的人才, 另一方面创业成功的故事可以激励和吸引更多人进行创业。成长中产业集聚存在大量的创业机会, 集聚的人才池为创业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 大量厂商的集聚为新创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另外政府对于创业的支持也降低了创业的成本。在积极宣传方面, 择业过程中, 求职者对于工作岗位的信息是不完全的, 因此在人才的集聚过程中存在着所谓的羊群行为。由于在集聚中工作的人才比较了解集聚的内部信息, 因此他们对于产业集聚的正面宣传可以促进人才的集聚, 同时也可以降低择业成本。

2、企业的产业集聚效应

企业是工作机会的直接提供者, 是人才就业的载体, 企业强化人才集聚效应的措施主要有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确立唯才是用的人才观念。企业应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直接与人才自身利益相关, 对人才的集聚效应具有一定的放大作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进而提高员工绩效, 有利于促进员工发展进而实现员工职业目标。企业应确立唯才是用人才观念。公司的用人观念对于集聚的人才集聚也具有重要影响。公司衡量人才的标准是业绩而不是资历和经验, 公司高层认为不能在人员完全具备能力时才使用, 只要员工有70% - 80%的能力就应该培养使用, 这种用人观念极大促进了公司人才的成长, 提高了公司的人才吸引力。

3、政府的产业和人才聚集效应

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支持政策和人才管理政策影响人才的集聚。美国硅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能够向全世界的高技术人才开放, 不论是否美国本土, 都可以在这里落地生根。但是, 中关村对外地人才的户口管理政策一直是中关村的一块心病。所以政府通过制定适于集聚发展的人才政策和产业支持政策将有助于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

4、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的关系

产业经济增长来源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综合作用。产业集聚是高强度的规模经济, 专业化分工的集聚水平较高, 与之相关的人才集聚水平则越高。从前因看, 主要是因为产业集聚中存在大量的就业机会和较高水平;从结果看, 由于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总是伴随着人才的集聚。纵观世界各国各产业, 产业的发展与壮大往往与人才的集中与增加呈现明显相关关系。

三、政府引导下的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互动效应

产业集聚己成为推动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产业集聚的产生和发展需要物质资源和人才资源共同支撑。人才集聚的前提是人才流动, 产业集聚是作为一个吸引人才的强大拉力出现的, 产业集聚促进产业集聚的壮大, 有强大的人才需求, 必然需要集聚大量人才来支撑。产业集聚是人才集聚形成的基础, 产业集聚为人才集聚提供强大的吸引力;同时, 人才集聚效果通过产业集聚实现;同时, 人才集聚有利于增强产业集聚的竞争能力, 促进产业集聚可持续发展。

(一) 用产业来吸引人才

人才得不到合理使用是造成人外流的根本原因。如果没有产业作为依托, 没有物质资源和人才资本的结合, 人才即使引进来了, 结果也只能是事与愿违。所以用产业来吸引人才, 才能实现知识和物质资本的结合, 才能真正留住人才。在产业的选择上, 要立足本地区的资源优势, 不能盲目的跟风, 要有明确的目的发展产业群。其中政府要明确定位, 在产业政策引导、公共服务方面唱主角, 应通过培育产业群发展所需要的多种要素和环境, 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比如政府部门应立足于集聚人才的培养, 提高集聚企业劳动力素质, 建立包括中等职业教育、高等专业教育、成人终生教育等多形式并存的教育体制, 以适应产业集聚发展的需要;广泛开辟“柔性流动”的绿色通道, 吸引高校或科研机构的优秀人才;通过宽松的创业环境和良好的发展机遇来吸引人才, 建立汇集人才的区域优势等。目的就是保证和促进产业本身对人才的集聚的作用。

(二) 用人才来促进产业

首先, 要改善人才环境。人才所能创造的绩效, 不仅与他们的能力素质有关, 而且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人才处于一个有利的环境, 则能大大激发他们的潜力, 发挥人才集聚的优势。促进本地区产业的集聚, 经济的发展。比如政府应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注重生态的保护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 给人才一个优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在产业集聚区域营造一种尊重个性、鼓励创新、有效沟通的良好环境, 激励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等等来激发人才本身的潜力, 进一步增强产业的集聚。其次, 政府部门应立足于集聚人才的培养, 提高集聚企业劳动力素质, 建立包括中等职业教育、高等专业教育、成人终生教育等多形式并存的教育体制以适应产业集聚发展的需要。比如每年都有完善的人才进修计划, 有针对性培养, 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集聚还可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签订协议, 采用“订单式”培养的模式, 集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大学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从而为产业集聚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人才, 并用专业技术人才的集聚来吸引更多的物质和资金, 促进产业集聚。

(三) 政府引导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

对于多数产业集聚来说, 在形成初期需要政府引导, 随着产业集聚的发展壮大, 市场调节成为主要调节方式;同样, 人才集聚的初期, 政府的引导作用比较大, 到成熟期, 市场调节慢慢会占据主导地位。政府的在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第一, 在产业集聚形成初期, 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支持政策和人才管理政策影响产业发展和人才集聚;第二, 在产业集聚的发展期, 政府需要提供人才的创业支持和投资优惠政策;第三, 在产业集聚的成熟期, 市场规律起基础性作用。在这一阶段, 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产业集聚与产业集聚之间的竞争决定着人才的流动。因此, 在这个阶段, 政府的作用体现在增强产业集聚发展方向及人才结构调整上。

参考文献

[1]王勇.人才集聚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 2011 (9) :205-208.

[2]孙健, 孙启文, 孙嘉琦.中国不同地区人才集聚模式研究[J].人口与经济, 2007 (3) :13-18.

[3]刘春梅.科技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发展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 2009 (22) :85-86.

产业集聚与企业集群产业环境 篇3

——题记

产业集聚,就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产业集聚区内生产和销售的规模很大,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大份额;并且产业集聚使专业化分工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获得了空前发展,而分工深化大大降低了生产和交易成本。企业集群与产业集聚是分不开的,一般有一个或几个大的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小企业在与大企业竞争中都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为此要尽量避免与大企业竞争,而与大企业分工协作,成为其配套的上游或下游企业。

案例:“我选对了上海”

案例说明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由留美科学家常兆华博士创办于1998年5月,吸纳了美国多位著名的生物医学工程界专家和介入医疗界科学家,主要从事各种高科技微创医疗产品的研究、制造、销售和服务。设立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公司总部,主要从事产品的技术研发,制造和销售及资本运作等工作;公司在北京设有分公司,主要从事北方地区的销售工作以及公司产品注册登记联络工作。

案例分析

“我选对了,上海的产业集群特别适合新兴高科技企业,公司跨越式的发展也充分证明这一点。”5年前从美国归来的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刘道志博士的话掷地有声。这位在天津上过大学的山东人,最后落脚点却选在了上海。现在,有许多像刘博士这样具有留洋背景的人把上海当作回国效力的首选之地。就拿芯片来说,从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到封装测试、设备材料,一条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已在上海显山露水。初显集聚效应的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在国内处于龙头地位,在国际也取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目前,我国已投产的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共有8条,其中6条在上海,天津和苏州各有一条。

案例启示

刘道志博士的“我选对了上海”提醒我们对即将所进入产业的关注,包括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创业基本上就是进入一个现有的产业,加入到一个价值链中,为此,创业者在创业之前应该考察不同城市不同地方的产业集聚、企业集群情况,以便找到创业的最佳地点与方式途径。

产业集聚主要有以下3个显著特点:

一是产业集聚区内生产和销售的规模很大,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大份额。比如浙江诸暨大唐镇的袜业市场,年交易量达60亿双;嵊县的领带市场,年交易量达到2.5亿条。

二是产业集聚使专业化分工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获得了空前发展。这里的企业分工的特点是:对技术含量较高、零部件较多、价值量较大的产品,如彩电、复印机等,不是一个主机厂(总装厂),而是几个厂;在同一区域,为其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也不是一家,而是若干家。这样,一个零部件厂可以同时给多个主机厂配套,容易达到规模经济要求,从而降低成本;而对主机厂来说,有多个供货商可供选择,有利于通过供货商的竞争改进质量、降低成本。对技术含量和价值量不高的产品,如袜子、领带等,则有大量成品生产企业集聚在一起。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形成的配套体系,是这些产业集聚区最重要的优势。

三是分工深化大大降低了生产和交易成本。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彩电、计算机、手机等产品零部件的采购成本比其他地区低30%。而浙江“块状经济”的产品成本和价格,也可以说低到了极致,比如在北京市场上卖五六十元的布料,在当地不到10元;在外地市场上卖五六元的袜子,在当地仅几角钱。

产业集聚的主要优势有:

一是零部件供货商向多个主机厂供货,可以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同时,分工深化,不仅主机厂,而且零部件厂,以及为其配套的次一级零部件厂,都有较高外部采购率,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更加集中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综合来看,这种分工模式可以带来规模经济和分工细化双重好处。

二是零部件和总装厂之间减少了由于资产专用性强而带来的合作风险。

三是有利于技术创新、管理知识的交流和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一家企业采用了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其他企业易于就近模仿。专业人才和熟练工人,不在某一家企业干了,可以方便地进入同类的另一家企业,存在着人才供给上的“外部性”。

四有利于开拓市场。市场经济 是品牌经济,品牌又分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企业的聚集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扩大在采购商和消费者中的品牌效应;大量生产同类型产品的企业同聚一地和群内企 业产品的差异性及产品功能的多样性,使整个集群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和配套性,有利于形成专业市场吸引客户,特别对那些采购小批量、多品种的 客户吸引力更强。同时,群内企业的模仿效应,使一个企业取得的市场开拓经验,群内所有企业受益。

五有利于规模扩张。集群所产生的大量的、集中的市场需求,降低了设立新企业的投资风险,在集群中更容易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既可不断吸引新的投资和其他生产要素进入,也使企业裂变的频率高,产业链的延长更加迅速。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 篇4

1:基本概念: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角度看,产业集聚是一种地理现象,因为它表现为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

所谓产业集聚,是指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公司及各种机构的集合。它的主体是数量众多、相互竞争的生产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企业,还包括上游的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等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下游的批发、零售、代理、进出口等流通企业,人才、金融等专业化服务和专用的基础设施的供应者,生产互补产品的厂家,以及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技术支持的其它机构,如大学、职业培训机构、标准制定机构、智员团、专业媒体和贸易联盟等。

1990年,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发表了《论国家竞争优势》。波特在论文中将企业集群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联系起来,创立了产业集群的新竞争经济理论。指的是属于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或属于不同类型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与此相对应的英文是cluster。也有叫产业集群的,具体表现是在一个适当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中间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从而显著地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

A business cluster(industry cluster)is a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interconnected businesses, suppliers, and associated institutions in a particular field.Clusters are considered to increase the productivity with which companies can compete, nationally and globally.In urban study, the term agglomeration is used.产业集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

产业集聚是指生产同类产品或处于相同生产阶段的特定产业的企业;或具有直接上下游关联的企业;或其他具有紧密联系的相关产业的企业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的集中。

关键字:

某个特定地理区域 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 国家的竞争力

上游 下游供应商分工 规模

2:产业集聚的集聚效益

2.1 外部规模经济

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y)是指当整个产业的产量(因企业数量的增加)扩大时(企业外部的因素),该产业各个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

产业集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发现,集中在一起的厂商比单个孤立的厂商更有效率(外部经济)。相关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以促进行业在区域内的分工与合作。

A:分工+专业化:集群内企业为提高协作效率,对生产链分工细化,有助于推动企业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有助于上下游企业都减少搜索原料产品的成本和交易费用,使产品生产成本显著降低。

集聚体内成员可以就近获取所需的高度专门化的部件、原料、机械设备、商务服务、人才等投入资源,从而节约交易费用。

C:集聚使得厂商能够更稳定、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比较容易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及时了解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

D:由于集聚体本身可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会对外地相关人才产生磁场效

应。集聚区内有大量拥有各种专门技能的人才,这种优势可使企业在短时间内以较低的费用找到合适的岗位人才。在人力资源方面,集聚区内有大量拥有专门技能的人才,而且评价员工的个人品质和职业素质也更为容易,这种优势可使企业在短时间内以较低的费用找到合适的人力资源。

共享劳动力市场专业人才和熟练工人,不在某一家企业干了,可以方便地进入同类的另一家企业,存在着人才供给上的“外部性”。

集聚体本身可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从而对外地相关人才产生磁场效应。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相互临近,或者同时处于生产链的某一个环节而分工不同,从而降低了成本,如运输成本、库存成本、交易成本;由于共同的交易市场与采购中心降低原材料成本与销售成本;

关键字:

分工 协作 效率 资源 共享 降低成本 人力资源信息

2.2 创新效益

产业集聚可以促进创新。企业的创新常常来源于企业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在产业集聚中,新工艺、新技术能够迅速传播。企业更容易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受到启发,发现市场机会,研发新的产品。由于集聚,不同公司员工之间接触沟通的机会增多,有助于相互间的思想碰撞而产生创新思维。同一园区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定期交流会对各个企业带来创新灵感,这是知识技术外溢性的体现。

集聚体内每个企业都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及外部机构之间的大量接触而获取关于本公司及其所属产业的信息,且不需过多的费用,从而促使企业对变化着的环境尽早作出有效反应。

2.3 竞争效益

市场与分工交互作用产生的内生的绝对优势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竞争最终的结果将主要取决于资源使用的效率。在一定区域内集聚,能够更好的发现各个企业的比较优势,从而形成纵向与横向的协作,促进规模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产业园区的集聚企业具备这些条件,为提高本企业、本行业甚至本区域的竞争力提供了可能。产业集聚加剧了竞争,竞争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竞争不仅仅表现在对市场的争夺,还表现其他方面:同处一地的同行业企业有了业绩评价的标尺,可以相互比较。这给企业带来了创新的压力与动力,迫使企业不断降低成本,改进产品及提高服务,追赶技术变革的浪潮。

产业集聚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能力相对较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相对处于弱势。但同类型或相关联的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后,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提升整个集聚区的企业竞争能力。

3:产业集聚形成模式

3.1资源要素禀赋创造模式

资源要素包括区位要素和生产要素。区位要素指的是具体产业相关的或必须的自然区位、交通区位、经济区位。从理论上看,企业一般倾向于选择聚集再交通要塞,以降低运输成本。生产要素就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产业集聚的的形成表现为区域专业化生产,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区域专业化生产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资源禀赋。早期的产业集聚形成过程中,自然资源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后来的研究证实,相对于早期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作用在后期产业集聚的形成中,具有更大的作用。包括技术、人才、社会网络、文化、制度等社会资源具有不可量化和无限性,已经成为产业集聚形成的关键因素。

3.2市场需求拉动创造模式

区域范围内首先出现专业化市场,为产业集聚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市场交易条件和信息条件,最后使产业的生产过程也聚集在市场的附近。在我国,市场创造模式形成产业集聚的典型地区是浙江省,该省内有许多颇具规模的专业化市场,最终形成了一个个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

不论在广东,还是在浙江,产业集聚事先都没有政府的计划和规划,没有事先的宏大设想,基本上是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形成的。不仅政府部门没有这种预见,就是当事人本身也没有这种主观意识,只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回头一看发现出现了产业集聚现象。

3.2 资本转移创造模式

一般是发生在有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当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出于接近市场或节约经营成本的考虑,在生产区位上作出重新选择,并投资于一个新的地区的时候,有可能引发同类企业和相关企业朝这个地区汇聚。这样一种产业集聚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资本从外部的迁入。我们把缘于资本迁移和流动而形成的产业集聚现象,称作资本迁移模式。目前,国内在资本迁移模式下形成的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有很多,其中起推动和促进作用的迁移性资本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

4:产业集聚理论

4.1 马歇尔外部经济理论

产业集群的理论可溯源至1890的马歇尔新产业区理论。马歇尔对产业聚集主要的理论贡献是外部经济概念,这一外部经济有三种类型——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

4.2 韦伯的聚集经济论

德国的韦伯(此韦伯非Max weber,而是Alfred weber)在1909年《区位原论》(Reine Theorie Des standorts)的第一部分《论工业区位》中,试图寻找工业区位移动的规律,韦伯将影响工业区的经济因素(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位置因素,认为实际对区位起作用的区域因素,是运输成本和劳动成本,对区位起作用的位置因素则包括集聚因素(交通便利、矿藏禀赋)和分散因素。

4.3帕鲁的增长极理论

帕鲁的理论可能来自于熊彼特 1939年“开创新的投资机会的创新效果是创造新的经济空间”的说法。帕鲁在1950年提出“经济空间”一说,认为经济空间是各种不同关系的集合,是抽象关系的构成体。这种抽象的经济空间有三类,其中第二类是“作为力场的空间”,增长极是在这一空间中出现。

4.4 保罗·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

克鲁格曼(Krugman)是国际经济学的大师,他发表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奠定了他在产业集聚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这些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地理与贸易》《发展、地理学与经济地理》《空间经济: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等一系列论著之中。

4.5 波特的集群竞争理论

波特1990年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提出,国内合作而不是国内竞争,是国内的产业在全球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国家竞争优势产业是通过一个高度的本地化过程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各国只能在本国最有特色的产业中获得国家竞争优势,它们获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具备最有生气、最富有挑战性的国内环境。

波特提出著名的钻石模型,获得国家竞争因优势取决于四方面条件,一、生产要素条件、二、需求条件、三,相关支持产业、四、厂商结构战加重与竞争,再加上“机遇”和“政府”,构成了一个钻石型的相互作用关系。

5:我国及世界各国产业集聚案例

5.1国内各省地区的产业集聚状况

中国主要省级区域已经形成的优势产业

城市 优势集聚产业

北京 以投资类电子产品为主的电子产业;汽车产业

天津 以汽车为主的机械产业;以投资类电子产品为主的电子产业

上海 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 以精密仪器仪表

河北 建材业;以钢铁为主的冶金业

山东 农用机械和重型汽车为主的机械工业;以投资类电子产品为主的电子工业;建材业

湖北 以汽车为主的机械电子产业;以钢铁为主的冶金工业

江西 有色金属工业;以汽车为主的机械电子工业

内蒙古 以稀土、铅、锌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食品加工业

资料来源:周怀峰,国内贸易对打过去与产业成长的影响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虽然中国工业的地理集聚趋势在不断加强,但目前的集聚程度仍然大大低于美国上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中国产业的空间集聚很不均衡,且具有显著的地域资源特色。沿海、中部、东北地区集聚了中国的绝大部分产业资源,而西部地区则相反,产业资源集聚甚少;中国产业的集聚带有明显的资源特色,产业集聚的规模、特征与地域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资源的特色决定了产业的集聚特色,不同环境和资源的地区集聚了不同的行业。此外,中国工业行业的优势发展地域与其集聚地域有着很强的一致性。

产业集聚区 演讲稿 篇5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沙澧产业集聚区,漯河市的新名片》。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到中原明珠漯河市,我叫,是你们的导游。今天就让我引导大家畅游沙澧河,穿越厚重的中原文化,感受漯河市强劲的时代脉搏吧。

跟随着奔流不息的沙澧河水,我们今天的游览重点不是8000年前贾湖先民悠扬的骨笛歌吹,不是小商桥畔的金戈铁马,不是受禅台、三绝碑、彼岸寺经幢的斜阳夕照。让我们荡起一叶扁舟,在 “双河汇流,舟楫便利,东通于海,西达于山,南北陆路畅达,商旅群集,百货荟萃。楚汉、冀鲁、山陕商贾,云集于此”的盛誉中轻轻穿行,与许慎和他的《说文解字》擦肩而过,浮光掠影的感受“沙河东流碧,螺湾汇双河。舟行此焉薄,估客南来多。江淮百货萃,此处星辰罗。木棉茧如雪,收入云间梭。”的历史盛景,任时光的河流在我们身边匆匆远行,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但我们追寻的脚步,却永不停歇,直到我们的心灵被一座崭新崛起在中原沃土的新城区深深的震撼。这里,就是我今天要向大家倾情推介的漯河市新名片——沙澧产业集聚区。沙澧产业集聚区位于漯河市区西南, 它东起107国道,南接漯舞路,北靠沙河,西临在建的京广铁路高速客运专线,规划面

积 12.59平方公里。是河南省首批省定产业集聚区、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西扩重点区域。

她因沙、澧两河贯穿全境而得名。沙、澧两河赋予她独特的滨河景色,彰显出碧水穿城、林茂花艳的特色和灵气,环境优美,宜业宜居。

她紧靠中原地区重要的铁路、公路“双十字架”交通枢纽,毗邻京广高铁客运专线漯河站,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她以贯穿其中的澧河为界,澧南为现代交通物流基地,豫中南货物集散中心,源汇区工业基地;沙澧河间规划为行政中心、客运中心、现代综合商贸中心和文化活动中心。现代高端服务业、服装制造、医疗器械制造,兼容产业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定位准确,规划科学。

沙澧河孕育了漯河钟灵毓秀的宽厚胸怀,为沙澧产业集聚区提供了豫南最大的供电、通讯枢纽,优质充足水资源。区内供水、供电、供气、通讯、排污、道路、绿化、亮化对等基础设施完善。深受沙澧文化浸润的漯河人民,紧紧围绕产业集聚、产城融合的目标,充分发挥便捷的交通区位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通过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创新建设与发展模式,积极破解要素瓶颈制约,探索集聚区快速发展的新路子。沙澧产业集聚区对投资者坚持从项目准备、策划、论证、审批、证照办理等方面实行全过程、保姆式、个性化、一条龙全程服务,政策优惠,环境宽松。

一排排标准厂房错落有致,一条条主次干道宽阔平坦,如今的沙澧产业集聚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喜人局面。源汇区委、区政府按照建设全省一流工业园区的发展定位,催定位、严标准,致力打造示范型园区。创环境、催效能,按照“精干、催效、多能”的原则,致力打造服务型园区。活机制、多办法,优布局、强特色,致力打造创新型、产业型园区。以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破解快速发展瓶颈。如今,五横八纵,排水、硬化、亮化、绿化、美化配套,总长30多公里的城市景观道路,电力、燃气、通信、网络实现全覆盖,勾画出城区骨架。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目前,集聚区共进驻企业(项目)92家,总投资133.9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94.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限额以上、资质以上企业51家,初步形成了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和汽贸物流产业集群。一个吃、穿、住、行、娱、医、购等设施完备,基础设施联建共享,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的产业集聚区,在古老的沙澧沃土上迅速崛起。

产业集聚区工会工作总结 篇6

工作总结

邓州市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河南省新型工业化示范集聚区”和“河南省对外开放先进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19.3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约17平方公里,区内配套修建了主次干道及区间道路总长135公里,供排水管网220余公里,电力线路240公里,形成了五横十纵主干道道路骨架,并同步配套建设220KV变电站、自来水厂、污水厂、客运站以及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公共服务设施。区内入驻企业102家,其中四上企业7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2家,初步形成了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三大产业集群。

2013—2016年,邓州市产业集聚区连续四年被省政府授予“河南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称号;2014年被省产业集聚区联席办评为“河南省新型工业化示范集聚区”;2014年被省政府评为“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产业集聚区”;2013—2015年,被邓州市总工会评为全市工会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被省总工会评为“全省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

近年来,邓州市产业集聚区工会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紧紧围绕省委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以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大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宗旨,务实重干,开拓进取,全面加强产业集聚区工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强化自身建设,为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证近年来,为了调动和发挥企业工会组织和广大会员的积极性,在已创建了职工之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自身建设。一是健全和完善了工会组织机构。重新调整了产业集聚区工会委员会和女工委员会成员等领导机构,加强了对工会工作的领导。二是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了工会工作有章可循。制定了《工会主席职责》、《工会委员会职责》、《女工委员职责》等规章制度,使工会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三是投入大量资金,加大了工会活动室建设力度,购置了电视、VCD、书籍、象棋及各种健身、娱乐器材,建成了高标准的工会活动室,使职工们在业余时间有自己的活动场所,为工会开展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四是工会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制定了工会委员会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做到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完善了工会工作机制,提高了工会工作水平。

二、真抓实干,认真贯彻落实《三年规划》

在贯彻落实《三年规划》上,严格落实“一把手工程”,建立倒逼机制和分包制度,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印发了《邓州市产业集聚区工资集体协商操作办法》,定目标,定任务,定责任;利用产业集聚区网站和信息平台,向企业广泛宣传《三年规划》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意义,营造出深厚的工作氛围;狠抓工作落实,以每年三月的工资协商要约行动月活动为契机,对区内企业建制情况和工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摸底调查,对没有建制的企业积极指导帮扶,使区内企业建制率达到99%;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列入企业包服单位目标责任制,并由市委办定期调度考核,督促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有效落实;建立工作督查长效机制,每季度组织一次检查,及时跟进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并建立台帐,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加强工作指导,深入开展企业建会

充分运用产业集聚区网站、制作展版、深入企业宣传等形式,重点宣传工会的性质地位职能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工会工作体制机制,取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营造出工会组建的良好氛围。同时坚持“台账管理、源头参与、跟踪服务”建会管理制度,做到产业集聚区内企业进驻一家、服务一家、建会一家、规范一家。对园区内企业工会提出指导性意见,主动与企业进行沟通协商,解决基层工会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企业工会开展职工之家建设、规范化建设等工作,实施“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主席亮身份”,发挥好基层工会的职能作用。采取多种模式加强企业工会干部培训,提升辖区内工会干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依托“河南职工网〃河南工会会员卡”职工服务平台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打造职工服务网络体系,经常组织开展适应职工需求的网上网下服务活动。积极开展职工就业培训、在岗培训和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的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

四、广泛开展活动,服务企业创新发展

外资与上海产业集聚 篇7

随着跨国公司主导的第5次全球产业转移, 许多国家出现了FDI产业集聚现象, 即外资同一或关联产业的外资企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为什么FDI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表现出产业和地理集聚倾向呢?国内外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集聚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集聚经济是由于经济活动和相关生产设施的区域集中而形成的正外部性以及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 (Smith&florida, 1994)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 集聚经济和成本节约 (贸易壁垒) 是产业集聚的“向心力”, 并且会在路径依赖和自我预期作用下产生循环累积效应;但是, 某些生产要素的不可移动性、集聚的外部不经济 (拥挤) 、巨大的地租区域差异等是产业集聚的“离心力”。“向心力”促使外资产业集聚, “离心力”导致集聚衰退与产业转移。

外资在我国也表现出显著的产业地理集聚倾向。首先, 外资行业集中。一直以来, 制造业是外商投资的主要产业, 2006年制造业实际利用FDI占总规模的57.69%。在制造业内部, FDI集中于电子及通信设备、纺织、石油和化工业、电力、造纸和饮料等行业。1979年-2006年, 这些行业累计实际FDI所占比例合计达18%。其次, 上述行业FDI集中于东部地区。以石化行业为例, FDI集中于江苏、上海、广东、山东和浙江。2005年, 这五个省市共归集了全国石化行业实际FDI的69%, 2006年上升到76%。为进一步说明上海外资产业集中情况, 本文在描述产业集中度的区位商指标基础上综合外资变量构建了外资产业集聚度指标C, 其中, Yk表示上海某行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Wk表示全国该行业实际利用外资额, Y表示上海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W表示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C值较大表明上海FDI产业集中程度较高。利用它对目前上海四个支柱制造业 (2007年, 电子信息产品、汽车、石油化工和精品钢材合计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5.1%) 的外资集中度进行了测算, 结果如下。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上海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得到

可以看出:上海外资在电子及通信设备、汽车、石油化工业的产业集中程度都较高, 而少存在于精品钢材业。事实上, 上海精品钢材业以大型国有企业上海宝钢集团为龙头在宝山区形成产业集聚, 外资参与度不高。

二、上海外资产业集聚的路径

无疑, 国际产业转移为上海外资产业集聚提供了契机。我们对上述三个产业的外资集聚状态进行了调查, 发现它们微观上集聚于三大产业基地, 集聚路径表现为“政策导向、产业导向和重大项目导向”的产业链垂直集聚, 政策在外资集聚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1. 政策导向外资产业集聚。

政策导向特指2000年以后上海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对外资的引导效果。2001年2月, 上海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十五”期间建设“东南西北”四大产业基地的战略决策, 分别是东部微电子产业基地, 西部汽车产业基地, 南部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基地、北部精品钢材基地。2005年《上海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要基本建成六大产业基地, “其中微电子、汽车、石油及精细化工和精品钢材等四大产业基地产出分别超过1500亿元”。

目前, 四大产业基地已经建成。除了北部钢材基地, 无论是从内外资企业数目还是资金来源看, 另外三个产业基地的外资集聚度都很高。 (1) 微电子产业基地。以张江集成电路产业为代表, 截止到2006年底, 外资企业数与内资企业数分别是103和19, 前者是后者的5倍多。若从投资金额看, 利用外资1.23亿美元。 (2) 上海石化产业基地。截止到2007年, 工业园区累计引进外资项目51个, 累计合同外资金额80.34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7.48亿美元。累计落户内资项目42个, 注册资金累计88.45亿元。 (3) 上海国际汽车城。截止到2007年, 累计引进外资项目536个, 累计合同外资10.68亿美元。而落户内资企业注册资金4.72亿元, 累计40.71亿元。

2. 产业导向外资产业集聚。

微电子、石油与精细化工、汽车业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它们有集聚发展的向心力。 (1) 较大的规模经济。以石化行业为例, 世界石化企业的规模都很大。著名咨询机构美国斯坦福研究所对乙烯装置的调查表明:以750kt/a产能成本为100%计, 产能下降到500kt/a, 成本上升4%~9%;产能下降到200~250kt/a, 成本上升14%~33%。规模经济有规模报酬递增和外部经济两种, 集聚经济是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 (2) 产业链长、产品关联度高。这意味着对相关行业的依赖性和带动作用都很大, 产业上下游部门和相关辅助行业之间具有较高协同性和集成性。而产业的高协同性和高集成性是生产技术可分性和整合性有机统一的具体体现, 意味着企业集聚可以促成高度专业化分工与协作, 产生显著的外部经济或者范围经济。 (3) 产业区位重量大, 环境影响大, 表现为“电子垃圾”、化工污染以及汽车废弃物等环境问题。产业空间聚集有助于减少和集中处理环境污染的公共性问题, 促使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时倾向于集聚发展。如在上海化工区, 上游企业废物正是下游企业投入, 不少企业在原料、中间体、产品、副产品及废弃物等方面实现了互供、共享, 环境损害大大减轻。

3. 重大外资项目导向产业链垂直集聚。

从企业进入产业基地的时序和在产业链的重要性看, 产业基地通过引进外资建设重大项目, 吸引或衍生了大量上下游企业入驻, 围绕核心企业及其产品而进行生产、研发、服务等活动;外资企业位于产业链关键环节, 与关联企业结成了紧密的产品网络。 (1) 微电子产业基地。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代表的微电子产业基地内, 聚集了世界一流的集成电路企业如Infineon、LSI Logic、SONY、Pixelworks、Conxant、Candence、Synopsys, 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如ISSI、SST、Xirlink、UTStarcom。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例, 园区已形成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气体-培训”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其中, 园区第一家集成电路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 (上海) 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 以晶圆代工把世界先进的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主流工艺技术引入张江;宏力、贝岭浦东集成电路生产线及泰隆、宏一、英特尔、上海IBM等集成电路制造与封装生产线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 吸引了大量中小内外资企业集聚;宏力半导体和华虹NEC等三家是芯片制造业的主力, 拥有全国50%以上的生产能力;在外延片和芯片 (上游) 方面有蓝光科技, 在封装和应用 (下游) 方面有新颖半导体;在面板及模组 (中游) 方面有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等。 (2) 化工产业基地。核心企业有英国石油化工、德国拜耳、德国巴斯夫、美国亨斯迈、中石化、上石化、上海高桥、华谊集团等。这些核心企业历来位于石化产业链的关键处。在上海化工园区它们投资开发一些重大项目, 例如, 英国石油化工与中方以1:1共同投资的上海赛科90万吨/年乙烯工程 (总投资27.3亿美元) , 拜耳公司投资31亿美元的拜耳一体化项目, 巴斯夫与美国亨斯迈和上海高桥石化等共同投资了三个大项目 (总投资14多亿美元) 等。随着核心企业投资项目的实施, 众多内外资配套企业进入或者在园区内衍生 (其中不乏世界知名企业, 如英国璐彩特、德国德固赛、三爱富、美国3M、日本梯希爱有机试剂公司、意大利宁柏迪特种化工公司等) , 在化工区形成“原油加工-乙烯裂解-乙烯链产品-丙烯链产品-丁二烯链产品-芳烃链产品”和下游深加工产品的综合产业链。 (3) 上海国际汽车城。上海大众汽车制造公司 (简称上海大众) 成立于1985年, 由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投资40%与上汽集团和大众汽车投资公司合资组建, 是最早入驻也是园区内唯一的整车制造企业。作为国内保有量最大的轿车企业和行业领先的整车制造商, 上海大众吸引了许多国内外配套产品生产企业进入园区。截止至2008年, 入驻园区的零部件配套企业固定资产总投入超过300亿元, 引进项目280多个, 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有13家。以上海大众为依托, 国际汽车城“研发-采购-贸易-会展-博览-文化-体育”产业链业已形成并日益完善。

三、上海外资产业集聚的优势与问题

我国私有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省和珠三角地区, 依靠内生市场也出现许多产业集群, 例如绍兴的轻纺、海宁的皮革、嵊州的领带、永康的五金、佛山-中山-东莞的纺织服装、佛山-潮州-云浮的陶瓷和建材等。与它们相比, 上海外资产业集聚的优势之一是产业定位高端。微电子、化工和汽车等的产业链长, 产业关联度与产业波及系数均较高, 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很大。据测算, 汽车工业产值与相关产业的直接关联度是1:2, 间接关联度则达到1:5 (白津夫, 2004) , 这就是说汽车制造业每增加1亿元的产值, 能够使其他产业直接和间接增加7亿元产值。因而产业基地的发展, 对于改善产业产结构, 带动地方经济整体发展意义重大。

上海外资产业集聚的优势之二是其外资主导垂直产业链集聚所导致内部企业资源互补、互惠共生、协同发展, 有利于技术转移和溢出。国内的产业集聚有两种形态:水平集聚、垂直集聚。上述浙江省和珠三角地区以水平集聚为主, 内部企业规模小, 产业链短, 产品接近同质, 市场接近完全竞争, 集聚动因是外部规模经济。而上海外资集聚产业链长, 中间品和生产环节较多, 少数大型外资核心企业和大部分中小企业结成紧密的前向关联与后向关联, 在理论上利于国外先进技术向上海转移并发生技术溢出。以汽车业为例, 外资技术溢出表现为因为产业前后向关联而发生的技术转移和技术促进, 最终提高成车的本土化率。

上海外资产业集聚存在的突出问题, 即地方根植性差。所谓根植性是指集群的经济行为深深嵌入当地社会关系、制度结构和文化土壤之中, 包括产业根植性、文化根植性和社会根植性。 (1) 从产业根植性看, 三大产业基地的外资企业自成经济系统, 跨国公司以技术转移为主和实施技术锁定。本地企业位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低端,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2008年上海工业发展报告》这样总结:上海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企业大多是“两头在外”的加工型企业, 产品的设计、原材料采购, 产品订单的承接和销售均由境外的总公司控制, 上海只进行产品的制造, 产品附加值低, 盈利能力差。又如上海汽车业零部件国产化率虽然高, 却丧失了自主整车产品、品牌和开发平台。这也是我国轿车业普遍走上合资化道路之后的共性问题。 (2) 从地理根植性看, 缺乏大学或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辅助产业汇集, 例如化工区的研发机构之一华东理工大学产学研基地位于奉贤, 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公司在金山, 上海高桥石化公司在浦东。地理分散无助于促成公司、供应商、客户和各种服务组织的有机结合, 以及个人接触与非正式的交流, 也就难以有效促进技术溢出和自主创新。 (3) 从文化根植性上看, 企业之间多以利益为纽带, 浅层文化融合, 外资企业并未真正本土化。

克鲁格曼认为集聚的产业和区位都具有“历史依赖”性。产业集聚最初是由于历史的偶然, 产业集聚的初始优势将因“路径依赖”而被放大, 并产生“锁定”效应。在全球产业转移大背景下, 上海外资集聚的初始优势主要是优惠政策和低廉成本。较差的地方根植性意味着外资企业集聚路径日益“锁定”政策依赖和成本依赖。然而, 随着中国经济的全面开放, 上海的政策优势逐渐丧失, 近期全球性金融萧条则突出了上海的地价和劳动力成本的劣势, 显著表现之一是2006年以后上海微电子、汽车和石化行业实际FDI占全国的比重均有所下降, 一些产业基地的核心外资企业 (如Intel) 开始向成本更低的中西部地区甚至越南等国转移。外资产业集聚缺乏地方根植性, 因而不稳定。这不仅仅是上海也是全国许多地区和发展中国家遭遇的普遍问题。

摘要:对上海产业基地的调研结果表明, 外资主要集中在电子及通信设备、汽车、石油化工业, 并微观集聚于三大产业基地, 集聚路径表现为“政策导向、产业导向和重大外资项目导向”的产业链垂直集聚。同内生性产业集聚相比, 上海外资产业集聚定位高端并有利于技术转移与扩散;但是其集聚路径日益“锁定”政策依赖和成本依赖, 地方根植性差。

关键词:外资,产业集聚,产业链垂直集聚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白津夫.汽车产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理论前沿, 2004 (23)

[3].中国商务部.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2006-2008) .中国商务部出版社

产业集聚的青岛愿景 篇8

2012年7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历时近三年完成的《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发布。在此之前,青岛市也刚刚发布了《全市工业产业集聚区(基地)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虽然两个文件规划指导的范围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指向:通过产业转移、产能的调整和优化,增强产业集聚和区域竞争力。

《规划》给青岛的工业产业集聚区描绘了一个愿景,只是这个愿景,还需要拨开许多现实的“迷雾”。

不断变换的概念背后

自1981年国务院批准在沿海开放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从经济技术开发区到高新技术开发区,再到如今的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概念不断变换。包括区域内部的软件园区、动漫产业园、生态产业园、创意文化产业园、信息城等在内,这些时而“改头换面”、时而新冒出的园区和新城名称,把一个城市划分为若干区域,但却标签鲜明。不断变换的概念的背后,则折射着我国城市发展越来越注重的产业集聚趋势。

通常人们认为,产业聚则城市兴,一个地方只要能聚集大量的企业,这个地方的经济就一定能迅速发展。而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却在一步步地证明,规模可以产生效益,但区域竞争力的强大与否并不单单取决于规模,更取决于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产业质量、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的完善程度等。

一直以来,我国大部分城市在产业集聚上走的都是“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外延式战略,青岛也不例外。正如城市在招商引资时,要经历先“引资”、后“选资”的过程一样。对处于工业化初、中级发展阶段的城市而言,外延式的发展思路并不被诟病。但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外延式的发展战略需要向“集约发展,创新驱动”的内涵式战略转变,这样的转变,是青岛工业产业集聚区规划布局的初衷,也是要打造新型工业化城市的青岛的转型思路。

就产业规模论,根据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的调查统计,截至2011年底,青岛有一定产业基础和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工业产业集聚园区76个,有规划、尚未形成规模的24个,规划总面积约88367公顷。这100个产业集聚区只占了城市土地总面积的8.3%,但其创造的约6549亿元的工业总产值,却占了青岛工业总产值的51.8%,园区平均产出强度每公顷741.1万元。

自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来,截至2012年初,我国确定了三批共185家示范基地。截至去年底,青岛有3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批准的4个山东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青岛家电及电子信息、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青岛软件和信息服务是青岛市仅有的3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山东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则分别是青岛高新区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船舶制造产业集聚区、城阳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和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石油化工产业集聚区。

2015年,青岛计划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扩大为7个,单个产值超过400亿元;山东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达到12个,单个产值超过300亿元。

集聚度排第9

经济学上用来测度产业集聚的方法有很多:集中度、区位熵、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空间基尼系数、EG指数、DO指数等,正如“集中度”计算方法简单,能形象反映产业集聚水平,但却不能反映规模最大地区内部之间产业结构与分布的差别一样,产业集聚区也不是企业简单的集中,而更讲求发展的集约和功能的集合。

若论工业聚集区集聚度,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成都以74.7%,排在第1位。青岛排名第9,远低于成都的水平。青岛集聚程度偏低的原因,主要在于产业内部“大集中、小分散”现象明显。比如青岛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分散在黄岛、城阳、即墨、胶州、胶南、平度、莱西七个区市,布局的分散削弱了这一产业的集聚度,也使其一直以来都未真正成为城市所期待的主导产业。

在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工业园区管理处处长傅绍春看来,“大集中、小分散”的问题应该对症下药、区别对待,同质化程度高的产业,应通过“以大带小”,推动横向整合,提高单个企业产业集聚度。如果差异化程度高,可以引导企业纵向整合,“齐头并进”。

事实上,除集聚度偏低之外,青岛产业集聚区也存在诸多城市产业集聚区所共有的一系列问题:缺乏统一规划、产业定位不清、土地管理乏力、供需矛盾突出、管理体制不顺、软硬环境不完善等。

在我国,产业的发展始终脱不开土地问题。集聚区建设初期,“招商引资,土地先行”的模式正是为了尽可能满足投资方对土地的要求,所以造成了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偏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足。傅绍春告诉记者,对于集聚区的土地集约利用,会根据集聚区年度综合评价,动态调整土地政策。比如对于综合评价较差、土地管理混乱的集聚区,将不再新批用地指标,对先期入园但不符合现行产业政策的企业也将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

青岛产业集聚区突出的问题在于,布局规划滞后和区市集聚区之间的无序竞争。从单个集聚区来看,存在投资项目进入在先,集聚区规划在后的问题,部分集聚区建设以投资者的要求为导向,而投资者经常会超越原有集聚区划定的界限,这就使得集聚区发展丧失了应有的集聚性和稳定性,导致产业定位混乱。

如何解决100个集聚区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规划》提及的原则是:巩固、整合、调整。在保留33个主导产业突出且空间范围明确的产业集聚区的基础上,将处于同一区市、产业相近、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41个集聚区,整合为17个新的集聚区,而将产值规模较小、产业结构升级困难、与“十二五”规划不相适应、发展潜力不足的26个集聚区,放置在规划之外。调整后的50个规划区将包括28个主导和传统优势产业集聚区,以及2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根据《规划》设定的目标,到2015年,50个集聚区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5300亿元。其中传统优势产业集聚区达到11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达到4300亿元,集聚度由51%提升到65%以上。

“第三意大利”的启示

对产业集聚的研究肇始于19世纪末,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各学科对产业集聚在促进技术创新和增强区域竞争力方面的作用进行了重新研究,被引用最多的案例就是以创新性中小企业网络为特征的“第三意大利”和以技术创新为特征的美国硅谷。

人们熟知美国硅谷,但对“第三意大利”却并不熟悉。“第三意大利”指的是意大利东北部到中部的农业地区,随着20世纪50年代欧洲工业复兴和该地区发展现代化大批量生产工业的希望破灭,中小企业迎来了发展的空间和机遇。传统产业的集聚,使该地区从落后的农业经济最终走向发达的工业经济,并以其成功的发展模式为世界所借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对“第三意大利”企业集聚发展模式的总结是:企业在地理上的靠近性;部门专业化;中小企业为主;在创新基础上的企业间密切合作和激烈竞争;社会文化的同一性;企业间信任和积极的自治组织;支持性的区域和地方政府。

事实上,更重要的是,“第三意大利”给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集聚提供了一种启示,就是要形成专业化的企业集群和生产协作网络,依靠技术创新保持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竞争力。

在我国,“产业集聚区”正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词汇。但产业聚并不意味着城市兴,区域竞争力的强大与否,其实并不在于产业集聚区的规模和数量,以及它所布局的是传统产业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在于产业集聚区内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度,在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它们自身的创新能力。

对此,傅绍春向记者介绍,处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各类企业均能在青岛工业产业集聚区内找到,但从价值链条上看,大多企业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这和我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中的地位基本相同。在企业创新能力方面,不同集聚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家电电子、船舶、高端装备类的产业聚集区技术创新能力要稍强一些。

目前,产业集聚区已然是青岛招商引资、新项目落地和城区老工业企业搬迁的主要选择地。据统计,2011年集聚区有近500个新项目开工建设,计划投资约700亿元,约300多个项目签约。

上一篇:锅巴救命的阅读及答案下一篇:玉雕简介校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