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桥产业集聚区

2024-07-04

平桥产业集聚区(精选9篇)

平桥产业集聚区 篇1

摘要:产业集聚区作为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载体,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深入调研和对信阳市平桥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竞争优势的分析, 本文针对集聚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潜在环境问题, 提出了产业集聚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相应对策, 以期为产业集聚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平桥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环境问题,和谐发展对策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 产业集聚区作为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载体和一种特有的生产组织形式,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 产业集聚区以其显著的集聚优势在为区域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 也将增大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会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负效应。作为国家战略规划的中原经济区建设, 强调要构建“三大体系” (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 , 坚持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协调科学发展路子, 从战略高度明确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任务。信阳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前哨地带, 如何在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 保护好信阳的生态环境, 维持信阳的生态优势, 增强区域及集群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是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通过平桥产业集聚区生态环境和谐性的调研分析, 对推进信阳老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平桥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与竞争优势

1. 发展现状

信阳市平桥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1.6平方千米, 2005年筹建以来, 已建成区面积4.6平方千米, 新增公共绿地面积48公顷, 完成了骨干路网和绿化、供电、供热、给排水等配套设施建设, 基本达到路、水、电、热力、燃气、有线电视、宽带等七通和绿化、美化、亮化等三化齐全。目前已入驻各类企业162家, 其中建成投产企业 (项目) 118个, 工业总产值达44.6亿元, 年创利税达3.6亿元, 从业人员达到8000余人。逐步形成以纺织、服装、新能源、机械装备制造和新型建材为主导产业的集聚区。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深港企业最具投资潜力城市 (园区) ”、河南省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园区”、全省“投资者满意的产业集聚区”和“中国承接产业转移先进示范园”称号。

2. 竞争优势

第一, 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平桥产业集聚区位于鄂豫皖三省结合部的大别山北麓与淮河上游之间, 紧邻信阳市中心城区;312国道和京港澳高速、沪陕高速及石武高铁客运专线、京广铁路、宁西铁路纵横交错贯穿其中;距离信阳火车站、京广铁路货运编组站仅10千米, 距离武汉天河机场仅1.5小时的车程, 距离郑州新郑机场为3小时的车程。

第二,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平桥产业集聚区紧邻“亚洲第一矿”的信阳上天梯非金属矿。信阳是中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原产地、山水园林、渔米之乡, 又是人口大市, 拥有丰厚的矿产、茶叶、水电、人力和旅游等资源。

第三, 优良的生态环境优势。信阳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 四季分明, 气候宜人, 被誉为“北国江南”, “江南北国”。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最具绿色竞争力城市”、“中国绿色经济十佳城市”、“全国最佳环保示范城市”和“中国节能减排示范城市”。

第四, 难得的发展机遇优势。平桥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180家产业集聚区之一, 也是河南省100家“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之一。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前锋、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渡带, 有中央、省、市支持老区经济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植, 抓住了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

三平桥产业集聚区发展中潜在的环境问题

平桥产业集聚区短时间膨胀, 显示出集聚区的“聚变”能量。然而,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 集聚区在筹建伊始, 招商门槛低, 重招商引资、轻审核把关, 给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发展带来了潜在的环境问题具体如下:

第一, 产业集聚, 聚而不合, 资源综合利用互补性不强。多数企业是通过政府搭建的平台“被集中”在一起, 主导产业不突出, 辐射带动能力不高, 产业链条过短, 产业发展缺乏上下游相关产业支持, 项目之间关联度低、成长性差, 形不成集聚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优势。

第二,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结构性污染隐患问题加重。集聚区内高新技术产业较少, 污染型工业比重偏大, 生产制造过程中资源、能源消耗高, 节能减排的压力加大。

第三, 土地集约利用意识不强, 节约用地重视不够。在调研中发现有些项目摊子铺得大, 占用土地多, 建设内容少, 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小, 土地资源投入收益效率低。

第四, 自主创新能力低, 对资源的依赖性过高。有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源依赖型项目技术力量不足, 模仿多于创新, 缺乏人才与资金的支撑, 从而严重影响集聚区内产业的升级改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第五, 公众环保意识不强, 环保执法力度不够。集聚区的环境管理机制尚不完善, 区域环境污染监测、监控和“三废”处置能力弱, 不能及时掌握聚集区内污染物的排放和环境质量的变化, 缺乏有效处置有关环境事宜的快速反应机制。

第六, 配套设施不完善, 环保工作压力大。集聚区建设初期为了招商引资, 于2005~2007年先后从外地引进了一些耗能高、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化工等出口创汇企业, 缺少环保配套设施, 清洁生产条件不足, 给集聚区带来了环境隐患。一些企业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使用本身不具备环保处理能力的设备或工艺, 不愿因环保投入而增加生产成本, 存在废气直接排放、污水外漏、偷排现象, 环境污染初露端倪。

四产业集聚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对策

针对平桥产业集聚区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中潜在的环境问题, 本文认为, 应进一步加强科学规划, 培育主导产业, 延伸产业链条, 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循环经济, 集约利用土地, 节能降耗减排, 提高创新能力, 健全管理机制, 完善配套设施, 促进产业集聚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1. 科学规划, 培育集聚区的主导产业

根据平桥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定位, 结合当地的传统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 将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及交通、资源、通讯和生态环保等规划总体统筹考虑, 合理确定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和发展规模, 力求规划具有前瞻性、地方特色和可操作性。通过引龙头、建基地、育集群、抓配套, 培育高新技术的特色主导产业, 扶持龙头企业, 发挥辐射作用, 带动产业聚集, 延伸产业链条, 促进上下游关联企业有机链接、集聚发展, 项目间关联互补、相互促进, 增强集聚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打造产业集聚区核心增长极, 提升集聚区产业发展水平。

2. 优化结构, 保护集聚区的生态环境

按照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严把企业或项目的准入关, 对于新建项目,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管理制度, 凡不符合环评要求的项目一律淘汰出局, 坚决拒之门外, 从源头上控制新增污染和生态破坏。积极引入竞争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 以及低能耗、高效益、低污染、高产出、自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工业项目入驻集聚区,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通过上下游企业的产业链, 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污染排放,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创建宜居型生态环境。

3. 集约发展, 节约集聚区的土地资源

集聚区的项目投资强度和投资密度应有严格规定, 严格按照集聚区主导产业的布局加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严格控制厂区的容积率、绿地面积, 严禁搞花园式厂区, 加快建设标准化厂房, 要下决心对一些闲置土地予以收回, 用于重新安排其他项目, 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 自主创新, 促进集聚区的和谐发展

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节能、节水、节地等方面进行技术革新, 引进“三废”集中治理综合利用项目, 加强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和资源的集约合理使用, 使集聚发展模式从资源依赖型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从而推动产业升级, 促进企业节能降耗, 实现产业集聚区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5. 双管齐下, 健全集聚区的管理机制

一方面, 加强对企业循环经济和环保知识的普及教育, 扶持企业开展ISO 14001环境体系认证、清洁生产审核、绿色企业认证等,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 强化环保监督执法力度,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坚决打击地方保护主义, 确保产业集聚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 强化服务, 完善集聚区的配套设施

针对环境友好型企业用工、土地、资金、手续办理等制约发展的困难和矛盾, 搞好服务配套, 不断完善相关的产业优惠政策与措施, 逐步建立包括入驻条件、人力资源市场、税费减免、信贷支持、物流配送和信息服务等与之相配套的服务网络,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借浉河三期治理、平桥行政中心迁建等有利时机, 综合运用BT、BOT模式, 同步推进道路建设、河道整治绿化、雨污管网铺设、污水收集处理和固体废弃物收集处置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使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区建设捆绑联动开发, 不断优化集聚区的生态环境, 完善集聚区发展的载体功能, 提升支撑力, 增加承载量, 扩大辐射圈, 构筑制高点,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新芳.探析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1 (1)

[2]王书爽.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业文化, 2011 (4)

[3]杨留晓、孔喜梅、赵山.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 (6)

[4]吴国玺、郑敬刚、侯刚.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及优化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 2011 (2)

[5]李春英.产业聚集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8 (2)

[6]张兵.平桥产业集聚区全面推进各项建设[N].信阳晚报, 2012.2.29

平桥产业集聚区 篇2

平舆县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政府确定的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规划面积8.17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面积5.93平方公里,入驻企业28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8个,用工人数达2.9万多人,2011年集聚区内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税收1.6亿元,同比增长34%。2008年9月全省标准厂房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县产业集聚区被评为国家小企业创业基地、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省民营科技园区;2009年,全省项目建设工作会议把我县产业集聚区列为全市唯一县级观摩点;2010年被评为省优秀产业集聚区,获奖金600万元;2011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全省产业集聚区综合排序第49名,居全市第一,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先进产业集聚区,获奖金500万元,我县作为全省唯一县区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我县产业集聚区现已基本形成了皮革皮具加工和医药生化两大支柱产业集群,已集聚以保兰德箱包工业园、瑞昇多功能真皮家俱工业园、惠成皮革等为龙头的皮革皮具加工企业124家,2011年皮革皮具产业的税收达1.5亿元,占集聚区企业全部税收的71%,已经由过去单一皮革加工向皮鞋、皮手套、箱包、沙发等多种皮革皮具制品的产业发展。同时,集聚了酷蕾环保、圣光鼎瑞医疗器材为龙头的医药企业36家,形成了主导产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

区域养老文化产业集聚区探索研究 篇3

关键词:皖北地区;养老文化;产业集聚区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069-02

一、皖北地区养老产业的研究背景

(一)皖北地区养老产业研究的必要性。养老产业是为了满足老年消费市场而产生的新兴产业,包括与老年人物质需求、精神需求以及其他特殊需求相关的商品生产和服务。它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既包括生产性产业,也包括服务性产业[1]。养老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伴随着人口老龄人口的迅速增加,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养老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养老产业将会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2]。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任务和一系列政策措施。“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为了积极应对老龄化,要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安徽省是个老年人口大省,且皖北地区人口占比重,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因此养老压力大,对区域养老产业的发展提出新要求。而皖北养老产业在政府支持力度、投资层面,供需结构、专业性人才等方面均存在问题,因此,进行皖北地区的养老产业问题研究对于解决区域养老问题困局,从而完善皖北地区乃至安徽省养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利于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完善养老产业。

(二)养老产业关联要素分析。养老产业是为了帮助老年人实现生命和心灵的健康延续。伴随着老年人收入水平的增长和宏观环境的改善,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越来越高。养老产业作为一种产业链极具延伸性的朝陽产业,延伸空间巨大,复合型极强,因此,发展养老产业,既要关注养老产业内部子行业如老年服务业、老年休闲娱乐业的发展,也要结合其关联要素即外部产业重点进行发展,如健康服务业、养生文化产业等。皖北文化底蕴深厚,本文选取皖北以“养生文化”为主的亳州市为重点研究和考查对象,借助文献以及访谈,基于文化学、经济学的视角对皖北地区养老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其文化地域特色,打造皖北养老文化产业集聚区,让老年人过上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二、区域养老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政策支持难以落实到位。继2014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后,皖北宿州市、淮南市、淮北市、阜阳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结合各市实际,对完善养老服务业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但具体到落实的层面上,很多针对养老领域优惠的政策难以落实,而且养老产业的发展牵扯到民政、财政、国土、工商、卫计委等不同部门,协调难度较大。这种现象势必影响到养老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二)对养老产业的认识不足、投资有限。一提到养老产业,很多人就会认为是一种公益事业,具有微利性,并且养老产业投资周期长、成本高、效益低,一般对其投资前景不看好。在落后的皖北地区,养老产业虽然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还未形成一定的产业链,发展极不成熟。投资商因对其缺乏了解,不愿不敢投资,这严重影响了皖北区域养老产业的发展进程。

(三)缺乏专业性人才。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底,亳州市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从业者中持有社会工作者证书和养老护理员证书的不到150人,持证上岗的人员比例非常低。2015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503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442人,注册护士6001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5823人[3],主要卫生指标不仅低于全国均值,而且在全省排名靠后。另外,养老服务人员一般经由临时招聘人员组成,大部分人未经过专业培训,业务能力不强,服务质量偏低,且流动性大,不能为老年人提供正规、高质量的服务。

(四)养老、医疗服务供求差距显著。以养老机构为例,据亳州市民政局统计,2015年年底亳州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89.32万人,而全市养老机构的床位数仅达到2.5526万张,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3.01张,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此外,不少养老机构硬件差,缺少必要的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所能提供的服务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水平老人的生活需求。

(五)区域、城乡间存在差距,民办养老机构偏少。据亳州市民政局统计显示,截至到2015年底,拥有最多常住人口数且是全国“长寿之乡”的谯城区现有养老机构38家,而蒙城县39家、涡阳县43家、利辛县61家,谯城区现有养老机构数仅达到利辛县养老机构数的62.3%,县区之间不均衡,且城乡养老机构标准差异较大。据了解,敬老院大都分布在农村,而城区主要是高标准的大型养老机构、示范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福利院、光荣院。另外,在亳州市181家养老机构中仅有19家民办,占比10.5%。且民营机构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规模偏小、特色不明显、从业人员不专业等问题。

(六)老年人群消费观念比较落后。老年人的消费观念落后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限制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的因素。皖北经济相对落后,长期的艰苦条件使老年人尤其是皖北农村老人习惯于过拮据和简朴的生活,平时的消费仅集中于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上,而对于健康保健消费、精神文化消费的投入较少。同时,受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老年人不愿去养老机构。老年人一般都有很重的“恋家”情结,让他们去养老机构养老,大多数老年人的心理上难以接受,因为这有被家庭和儿女“遗弃”的嫌疑,这也造成了皖北部分养老机构空置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三、国内发展养老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

(一)山西省的养老文化产业园。2016年6月18日,山西省投资集团与迎泽区政府、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西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太原市校企联合会等单位正式签约,就合作建设孟母养生健康城,共同探索山西省养老产业发展新模式达成共识。孟母文化养生健康城位于孟母文化之乡太谷县,总体规划面积约350亩,建筑总面积39万平米,投资总额约21亿元,项目建成后,可直接入住老人6000余人。项目以孟母文教精神为底蕴,以公园化环境为载体,东部为孟母文化创意园、安养介护中心、国家康复医院山西分院等,西部为孟母养生健康园区[4]。

(二)新疆老年文化城。新疆老年文化城属于西北地区的首家文化城,坐落于乌鲁木齐市繁华地段西虹路、友好路交叉口广源大厦一楼和二楼,面积为700平方米。新疆老年文化城的建立得到了各方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北京一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揭牌仪式上为老年文化城捐赠了100万元的款物。老年文化城服务功能包括老年大学知识课堂、老年用品购物中心、老年休闲娱乐场所、老年健康管理服务中心、老年商务信息平台、老年健身理疗体验场等[5]。

四、结合地域特色,打造区域养老文化产业集聚区

(一)建立皖北区域养老文化产业集聚区的优势。第一,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皖北东靠江苏,西连河南,南接淮河,处在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战略要地,路网密集,主要的通道是欧亚大陆桥,其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体系健全。皖北以生产小麦、玉米、高粱、山芋、豆类等杂粮为主,其煤炭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粮棉主产区和能源生产基地,并拥有亳州这个国内首屈一指的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劳动力输出多、成本低、对外交流频繁。第二,皖北文化底蕴深厚。皖北代表的文化是淮河文化,是安徽的三大文化圈之一。淮河地理位置优越,文化交流频繁,淮河文化作为区域文化,融合了中原文化和吴楚文化,中华文化奠基人老子、庄子、管子、颜回等先哲以及“三曹父子”、“竹林七贤”等文学艺术的巨擘都生活于此。皖北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亳州、淮南;中國历史文化名城亳州;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涡阳、蒙城、萧县,其中萧县有“鞭打芦花”这样感人肺腑的孝德故事传诵古今,作为儒家伦理思想核心的“孝道”,已浸透了萧县的山山水水、村村镇镇。

(二)建立皖北区域养老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实施。第一,进行合理的选址和规划。选址在文化底蕴深厚的淮河流域或涡河之畔建立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文化产业园,这里水源充沛、日照充足、树木郁郁葱葱、气候适宜,对老年人养老大有裨益。相关部门要在政策、财政、土地面积及使用权、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鼓励社会力量进行投资,采用多方合作开发的形式。以“孝文化”、“养生文化”精神为底蕴,以优美环境为载体,结合颐养健康生活功能,打造一个集养身、养心、养老、养灵、养病为一体的健康养老文化产业园区。第二,完善一系列适合老年居住的基础设施,结合皖北老年人的居住习性,建设四合院形式的南北通透的低层套间公寓、双人间或单间公寓,在每个房间配基本必备设施,如安装呼叫对讲器、紧急呼叫按钮和室内扶手等。还要进行无障碍环境设计,如防滑过道、轮椅专用道、长坡升降梯等。设超市、银行、老年食堂、老年养生餐馆,建体育馆、游泳池等,设招待所,配备专属园区巴士,以满足入住老人的多层次需求。同时园区还要配有医疗机构、志愿者服务团队等,进一步提升服务层次。

(三)搭建园区养老文化教育平台。提升年老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办老年进修班、老年健康俱乐部、安养公寓群、安养书苑等多种文化设施;在园区内定期举办中老年健康保健知识讲座、运动养生、娱乐交谊、民俗活动、才艺公益活动等;聘请专业教师讲授交流,拓展老年人的文化知识,提升他们的需求层次,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生命品质。

(四)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和引进。一方面,积极实施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另一方面,成立专门的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班,打造一支集标准化、个性化服务为一体的高质量服务队伍。

在皖北营造一个集养老、文化为一体,高起点、上规模、有特色的综合养老产业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促进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华林,金坚强.养老大趋势-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68.

〔2〕张郧.新常态下的养老产业发展路径[J].江汉论坛,2015,(06):25-27.

〔3〕亳州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6-03-30].http://tj.bozhou.gov.cn/content/detail/56fb8dcc7f8b9aac79c29e7a.html.

〔4〕裴怡文.山西省斥资21亿打造养老文化产[N].太原晚报,2016-06-20.

产业集聚区专利产出机制研究 篇4

一、产业集聚区的专利拥有现状

近年来,代表创新研发能力的专利申请在各地不断攀高,据河南省知识产权局网站数据显示,2015年,全省专利申请量为74373件,授权量为47766件;洛阳市的专利申请量为9211件,居全省第二,其中发明申请为4112件,发明申请占比超40%,专利授权量为5642,同比增长17%,位居全省第三,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391件,同比增43.3.%。无论是全省还是洛阳市,专利申请授权量的稳步增加都以各产业集聚区为龙头。洛阳市高新产业集聚区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营造了良好的专利产出环境,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不断提升。2015年的申请量为2310件,占全市申请量的25.08%,授权量为1184件,占全市授权量的20.99%。园区的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依托雄厚的科研创新实力,2015年发明专利申请28件,发明专利授权19件,截至目前有效专利数量为75件。

二、产业集聚区专利产出机制存在的问题

专利产出机制就是为了调动企业专利研发的积极性,促进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的提高,进而提高企业专利经济效益,而在企业的专利管理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有机协调且行之有效的制度。调研中,园区的专利产出机制存在以下问题:

(一)专利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的大力宣传和政府政策扶持,以及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专利清零活动的深入开展,企业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绝大部分企业都能认识到专利对于企业成长的重要性。但是园区内个别企业产品虽已进入国际市场并占领一定市场份额,但盲目相信自己的技术领先性,加之国外专利申请繁琐,不愿意申请国外专利。企业专利意识上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专利战略规划能力不足。专利战略规划是企业获取相关信息,预测行业技术发展方向,以获得专利竞争主动权,赢取更大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所制订的整体规划。调研中发现,园区大部分企业都关注科研立项或新产品开发前的专利信息检索与分析工作,根据市场需求有近期的专利战略规划,但仅仅只有个别研发能力较强的规模企业制定有专利中长期规划;二是专利协作意识不够。产业集聚区设立的目标之一就是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带动园区企业共同发展和资源的共同开发利用,但园区内企业间的专利几乎都是自己独立研发或是和研究所、高校合作研发,走访的20家企业中,有5家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专利数据库,但企业之间的协作研发意识不够;三是缺乏专利经营意识,企业专利申请的目的多为维系自己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为了保护自己的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极少通过专利经营,把已经淘汰的或闲置不用的技术通过许可证贸易或是转让变现再次实现其经济效益。对于自己不再使用的专利,园区大多数企业放弃缴纳年费,让投入大量资源研发的专利直接进入公有领域。

(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为了鼓励发明创造,激励自主创新,促进地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地方各级政府大多制定了知识产权的奖励政策,如《洛阳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国内发明专利每件资助2000元,PCT的专利申请每件资助5000元;对于市级及以上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区域开展优势培育工程,每个项目可给予企业不超过20万元的资助。洛阳市高新产业集聚区《洛阳高新区知识产权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对国内发明专利每件资助5000元,国内实用新型专利每件资助800元,对国外发明专利每件资助20000元;同时为了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对应用于国际标准的专利每件一次性奖励10000元,对应用于国家标准的专利每件一次性奖励5000元,对应用于行业标准的专利每件一次性奖励3000元;此外规定对于当年认定的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获省级、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的分别给与5万元、3万元的奖励。各级政府对企业专利的奖励制度已经初具雏形,但园区内具体配套措施还不够完善,如园区制定了《洛阳高新区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示范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但近年来园区并未开展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认定工作。

政府对企业的科学合理的专利奖励制度能较好的促进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但研发的主体是科技人员,在企业内部设立针对具体人员的奖励机制也必不可少。园区内绝大部分企业都制定了《知识产权奖励办法》,针对职务发明,对发明人颁发奖金,但大多是按照《洛阳市专利促进保护条例》规定的最低限额执行,即发明专利的奖金4000元,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的奖金为1000元。针对在《专利法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的实施专利或许可他人实施专利的营业利润和使用费的报酬,个别企业采用团队奖励的办法,由单位一次性颁发奖金给研发团队。但在调研的企业中,25%的企业2015年度没有对发明人给予任何奖励和报酬。

(三)专利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足

洛阳市高新产业集聚区拥有市级以上研发中心219家,其中省级研发中心64家,国家级研发中心8家,院士工作站3家,科研力量较强。基于政府对知识产权的大力宣传与扶持,各地的专利申请量节节攀高,授权量也在逐年递增,以专利授权普遍滞后申请2年来估算,园区2011—2013年的申请量体现在2013—2015年的授权量上,其授权比例分别为30.02%、31.11%、38.15%。但园区内也有个别加工类的规模企业受行业限制,没有核心技术参与市场竞争,仍然存在专利申报为零的现象。更多的企业专利数量较多,但发明专利占有量不大,如某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新技术企业,洛阳市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企业”称号获得者,截止2015年底拥有有效专利数量220件,发明23件,实用新型195件,外观2件,发明仅占有效专利数量的10.46%。此外,从洛阳市高新集聚区整体来看,国外专利申请量较小,在调研的企业中,正在申请PCT专利的企业有6家,提出申请共20件,其中5件已获得授权。

三、完善产业集聚区专利产出机制建议

(一)提高专利意识,建立和完善园区企业知识产权中长期战略规划制度

企业专利意识的提高,主要在于高层管理者要加强对专利认同,领导层专利意识增强,必然将专利工作放在企业的战略规划内考虑。建议各企业至少是副总以上的领导来负责知识产权工作,定期对企业领导和相关人员进行知识产权培训,在企业培育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并制定完善企业知识产权中长期战略规划制度。战略规划要以科学规划企业专利产出为起点,并应当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市场创新战略和经营管理战略紧密结合,协同发展。同时建立企业的专利经营意识,通过专利转让和许可,促进专利技术的应用和转化,最大限度实现专利技术的价值。

(二)建立和完善专利奖励制度

各级政府对于专利申请授权加以奖励的行为,极大促进了企业专利研发的积极性,但是这种只论数量不考究质量的政策,也会助长企业盲目追求专利数量的倾向。因此,政府的专利奖励政策应该向产生积极效果,转化为经济利益的专利倾斜。产业集聚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激励功能,科学设置奖励评审指标和各级奖励形式及范围,指标体系中越能体现知识产权因素,科技奖励奖励时机、奖励形式、奖励范围等设置越合理,越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一定要主动落实对研发人员的报酬政策,在适用短期奖金奖励的同时,还可以采取股权激励政策,让企业核心研发人员能够直接获得因专利运用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增加研发人员对企业的归属感,充分调动企业科技人员的创造积极性。

(三)提高专利质量,加大企业创新能力

首先是要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并开展各类人才的专业培训工作。人才是创新的源泉,研发人员科研素质的提高将带动研发产品质量的上升;其次是加大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专利技术代表了企业的生命力,在市场分析的前提下,企业应摈弃垃圾专利,实现由被动研发向主动研发转变,力争专利储备,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三是大力发展产学研道路,产业集聚区应该推动科研机构和高校面向企业开放科技资源,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园区的研发资源雄厚的优势,鼓励企业和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中心,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之路。

(四)开展专利导航,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产业集聚区汇报材料 篇5

按照市委、市政府2010年产业集聚区建设要有大突破的要求,柘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产业集聚区建设,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和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总体部署,坚持‚膨胀总量、优化结构、做强骨干、培育支柱、发展龙头、壮大实力‛的发展方针和‚又好又快、能快则快、更好更快‛的发展要求,大力实施‚填空计划‛、‚栋梁计划‛、‚壮骨计划‛、‚融资计划‛、‚筑巢计划‛,举全县之力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截至目前,累计落地工业项目99个,总投资62亿元,其中建成项目73个,在建项目26个,从业人员达到20600人。2010年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0.8亿元,实现税收1.2亿元。柘城县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6月份,我县产业集聚区代表商丘市迎接了全省的巡回观摩,省、市两级对柘城县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扬,现将产业集聚区2010年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柘城县产业集聚区位于县城的西部和东北部,全区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5.7平方公里,发展和控制区面积 8.3平方公里。产业集聚区以机械制造(金刚石及其相关产品)、农副产品加工和医药制品三大产业为主导产业,坚持二、三产业和物流融合发展,达到宜业宜居,1

产城融合。

二、科学编制规划情况

按照‚现代产业、现代城镇、自主创新‛三大体系的要求,坚持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集约经营、循环发展的原则,遵循‚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的建设理念,完成了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全方位编制了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区域环境评价规划,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现了‚三规合一‛。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按照‚七通一平一大一美‛的建设要求,实行市场化运作、社会化参与、多元化投入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机制,优先安排集聚区内道路、环保、通信、消防、垃圾处理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通过政府投资、BT融资、招商引资、贷款融资、土地置换等多种渠道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实施了土地平整、道路、绿化、亮化、供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西核心区形成了‚四纵四横‛、东核心区形成了‚四纵一横‛的交通网络。特别是今年以来,投入资金超16亿元,实施了北海路、大连路、广州路、苏州路、杭州路、迎宾大道、未来大道等道路的拓宽、硬化、绿化、亮化、供排水、天然气、弱电入地等升级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了学苑路、长江一、二、三路、学府大道,加快了容湖生态公园和千树园项目建设。

为了增强产业集聚区的项目承载能力,县委、县政府在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厂壳经济‛。截止目前,累计投资9.8亿元,已建成标准化厂房98万平方米。

四、工业项目建设情况

2010年工业项目共完成投资35.64亿元,落地集聚区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28个,其中亿元以上的项目14个,3亿元以上的项目9个,具体是德兴纺织、力量新材料制造集团、华商药业、海乐电子项目、惠丰金刚石、海涛面业、恒生药业、来堂服饰、哈药集团项目。

五、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010年招商引资要有大动作的要求,我们把2010年确定为招商引资提升年,进行早动员、早部署、早安排。

1、完善招商措施。一是严格奖惩;二是加大项目扶持;三是加快项目组装。

2、优化投资环境。近年来,柘城县产业集聚区为吸引更多的客商投资兴业,牢牢抓住环境建设这个重要环节,构建招商引资平台,增强集聚区吸引力和承载力。

3、转变招商方式。我们转变传统招商思维定式,主动与外地品牌企业协调对接,围绕对象企业的扩张需求,多元化筹集财力、物力,营造厂房、购置配套设备,吸引对象企业投入流动资金和一流的经营团队来我县开办分厂或第二车间。大力发展‚厂壳经济‛。我们称这种招商方式为‚造车找驾‛,转变了尾随发达地区的被动局面,使做大做强高科技产业、高税收产业有了可能。

4、有针对性招商。针对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新动向,把承接转移项目作为主攻方向,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主动作为,大力承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电子、医药制品等产业转移项目。

五、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县委、县政府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规划建设了金刚石产业园、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医药制品产业园和纺织服饰产业园,为项目的集中布局、集群发展搭建了平台。金刚石产业园已集中了以力量新材料制造集团、新源超硬材料为龙头的15家金刚石微粉及制品生产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已入驻的企业有河南省白师傅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河南泰森食品有限公司、柘城春海辣椒食品有限公司、柘城县恒星食品有限公司、柘城万昌食品包装有限公司等8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纺织服饰产业园已集中了德兴纺织、永利服饰水洗、财通制衣、双丰制衣、顺丰制衣等8家纺织服饰企业,并逐步形成了纺织、水洗、制衣较为完善了的产业链条;在医药制品方面,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医药制品产业园主要企业有河南华商药业有限公司、商丘坤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中盛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河南老君堂制药有限公司、河南恒生药业有限公司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产品涉及兽药、沙坦类医药中间体、保健药品等,产品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产值高。集聚区

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基本实现了主导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基地化发展。

六、积极破解要素瓶颈制约,加快产城互动发展情况

1.选准破解资金瓶颈突破口。柘城县属于典型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财政穷县、经济弱县。在基础较差的情况下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必须解决原始积累问题,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问题。我们从旧城改造入手,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我们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是精心选址。二是和谐拆迁,为破解拆迁这一旧城改造的主要难题,我们始终把握以‘三合’、‘三公’、‘三深’促进‘三动’。坚持‚三合‛原则,即合法、合情、合理,科学制定安置补偿方案,采取货币补偿、回迁安置、异地安置等灵活多样的安置方式,使被拆迁居民能够自主选择。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阳光操作,赢得被拆迁户的信任;引导干部深刻领会方案精神、深入居民家中、深情开展思想工作,算好经济补偿帐、环境改善帐、生活质量帐和就业岗位帐,从而促进被拆迁户达到‚三动‛,即感动、主动、行动。三年来,实施拆迁项目46个,动迁面积160万平方米,拆迁居民5680多户、2.8万人,实现土地出让收入4.5亿元,有力地支撑了产业集聚区建设。

2.靠产城一体做强集聚区配套服务优势。根据我县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我们把产业集聚区分成西区和东北区两个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特征分析 篇6

本文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发展进行了讨论,套路的理论基础虽然是基于一般的产业集群理论,但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与普通的产业集群的相同点与特殊的地方做了总结。从纵向上,对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形态特征也作了论述。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迅速兴起,己经初步形成环渤海地区、长三角、珠江三角洲三大文化创意产业带,服务业集群高度依赖于城市经济发展所缔造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产业网络、人才积聚等基础条件。在充分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浓郁的城市文化氛围和创意环境会主动与市场相结合,促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增强集群的根植性。作为一个新型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各国和地区都在进行着有关如何使其快速、高质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探讨。由于产业集群易于产生外部经济效应、获取竞争优势以及形成独特区域经济,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典型的产业生态系统表现形态,从该角度去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已经成为众多国家的选择。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分析从本质上来说是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的具体产业化,所以产业集群相关理论对于本文来说同样适用。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是驱动产业集群发展和演化的力量结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创意产业把抽象的、无形的创意作为产业链的源头,改变了以往只有资本以及劳动力等实体才能生产的观念。它的兴起,刷新了传统的产业发展的演变趋势,在其各个环节都表现出区别于传统产业的特点。

1.创意产业以文化为源。创意产业是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这是一种使知识与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这里文化才是创意产生的本源,只有将文化知识转化为创意,然后再附加到产品上去,这样才能体现文化的价值。也只有文化才能赋予产品创意,赋予产品更高的价值。创意产业以文化为魂,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构成了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和无穷魅力。

2.创意产业有巨大的延伸性。创意产业的核心生产要素是信息、知识特别是文化和技术等无形资产,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价值产业。创意产品是新思想、新技术、新内容的物化形式,特别是数字技术和文化、艺术交融和升华,技术产业化和文化产业化交互发展的结果,可以延伸到许多产业部门。

3.创意产业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创意产业中有形资产较少,其核心生产要素是信息、知识、文化和技术等无形资产,这就将其与知识产权紧密的联系起来。因此,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成为创意产业的核心资产和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方式。如果没有知识产权,创意产业将面临任意仿制和随意复制的混乱局面,整个产业都将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危机。

4.创意产品呈现智能化、特色化、艺术化的特点。创意产品是创意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电影、电视广播、录音带、音乐产业、出版业、视觉艺术产业等文化产品,是与新科技和传媒相结合的产品,达到大量生产并掀起全球性商品流动与竞争,而传统工艺或创意设计产品,可能为手工的、少量生产的产品,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发展呈现不同的阶段特征,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潜在阶段,通过政府主导或政府与私人合作,大量的文化创意基础设施依据本地的城市战略规划被兴建,尤其象西方发达国家衰落的工业城市,在进行城市重新定位时对文化创意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极,对于能提升城市形象的节庆活动,宏大的博物馆和剧院等大量投入。

当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发展到显示阶段,创意产业聚集区成为当地整体社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城市重要的经济增长动力,创意产业聚集区并且会带来周边地区创意文化和艺术的复兴。

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已存阶段,发展战略开始重新评估在过去经济留下的遗迹,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的旧工业区,仓库、煤矿等残留的设施被转变成了仓库式的套间建筑,办公空间文化娱乐活动大厅或者文化生产和展览的地方。

文化产业聚集区的未来发展趋势事项多元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通过场地和基础设施的条件促进了创意文化的表达并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渠道,在信息化的模式下,创意产业聚集区依托一定的试题创意产业园区,在十五设施的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基础上打造无界域,国际化的虚拟产业园区,实现产业各个环节的数字化整合。

从价值链的视角来看穿衣产业聚集区的特征,依据创意产业价值链的活动顺序,创意产业可划分为文化创意设计业,文化产品生产业,文化产品营销业三个互相衔接的部分。创意设计产业集群为创新环境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促进了行业的专业人员,企业家,自由作家设计师和厂商等新和成广泛协作,也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信任与知识交流,为公司间互相学习,比较竞争与合作提供了基础。

创意产品生产业产业集群是由具有市场导向与经济灵活性的中心公司组织而成,创意产品生产业聚集区不但为集群企业提供大量具有专业技能的员工,而且有利于企业共享基础设施,节省管理费用,促进企业间的信息流动及企业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

创意产品营销业集群是实现创意产业全部环节价值的终端。生产环节内的小厂商形成的当地生产网络能通过嵌入全球的交易网络而把穿衣产品向各地销售,形成了通过当地集群生产向全球消费网络销售的特征和趋势。

从价值链视角分析创意产业聚集区可针对不同形成机理和管理模式的创意产业聚集区提炼出治理理念,即创意产业沿着价值链的不断升级实现的增值过程是提升创意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基于以上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分析,我们认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不同,两者的发展需要不同的环境和政策,因此政府在主导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应该针对产业自身特性,制定符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的政策。

1.集聚与培养一批创意人才。由于形成、发展模式不同于传统产业集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光吸引企业是不够的,还需要吸引、培养创意人才。因此,建议在经济服务化水平较高和文化吸引力强的城市重点营造有利于其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平台和生活环境,来吸引创意人才。从长远看,还必须从功能导向、政策扶持、制度激励、文化消费等方面构建创意人才增量供给机制,培育本土化创意人才。

2.提高区域宽容度。创意经济发展应遵循技术、人才、宽容的原则。因为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从根本上讲不是固定资本,而是流动资本,技术和知识随着认定流动成为流动因素。一个地区要在构建、吸引和持有创意产业的关键生产要素方面取得持久优势,必须具备开放性、多样性和宽容性。只有宽容的区域环境才能有效聚集众多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的创意人才,进行创意产业的发展。

平桥产业集聚区 篇7

产业聚集是指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处在一个特定领域内相关的企业或机构, 由于相互之间的共性和互补性等特征而紧密联系在一起, 形成一组在地理上集中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群的现象。这些产业基本上处在同一条产业链上, 彼此之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呈现横向扩展或纵向延伸的专业化分工格局, 通过相互之间的溢出效应, 使得技术、信息、人才、政策以及相关产业要素等资源得到充分共享, 聚集于该区域的企业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进而大大提高整个产业群的竞争力。

亚当·斯密 (1776) 通过产业聚集对聚集经济做了一定的描述, 他认为产业聚集是由一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联合而组成的群体。大卫·李嘉图 (1817) 根据比较利益学说, 研究了生产特定产品的区位问题, 也指出了产业聚集所形成的聚集经济问题。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1890) 首次提出了产业聚集及内部聚集和空间外部经济的概念, 并阐述了存在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条件下产业聚集产生的经济动因。马歇尔进一步指出, 同一产业越多的企业聚集于一个空问, 就越有利于企业所需生产要素的聚集, 这些要素包括劳动力、资金、能源、运输以及其他专业化资源等等。而空间内诸如此类的投入品, 或者说生产要素的供给越多, 就越容易降低整个产业的平均生产成本, 而且随着投入品专业化的加深, 生产将更加有效率, 该空间企业也将更具有竞争力。迈克尔·波特 (1990) 从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角度对产业聚集现象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并提出了新的理论分析基础。同时还利用“钻石”模型对产业聚集及产业群进行了分析。新经济地理学派从全新的角度来研究聚集经济和产业聚集现象, 解释了在不同形式的递增报酬和不同类型的运输成本之间的权衡问题, 并对企业聚集现象提出了经济学的解释。

二、宿迁汽车4S店集聚区现状

宿迁市汽车4S店集聚区, 位于宿迁市宿城区双庄街徐淮路的南侧, 是由宿迁市政府批准、市规划局规划、双庄镇政府负责实施的汽车品牌综合园区, 目前的规划用地800亩, 是宿迁市唯一的4S店集聚区。该区的设计容量为40家4S店, 2010年要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 实现财政收入3000万元, 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该集聚区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集聚区的面积比较小。该集聚区是在原有双庄街两旁自然形成的汽车4S店的基础上形成的, 主要集中于徐淮路的南侧, 周围是其他经济开发区, 因此未来发展的空间格局已经固定, 不可能在获得面积上的扩展, 规划的800亩的土地面积显得略为仓促。

二是宿迁市汽车市场的需求较大。过去几年宿迁市的经济社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也位于全省的前列, 产业结构由“九五”末期的37.935.3∶26.8调整为2009年的18.7∶47.633.7, 标志着宿迁的经济发展已经由农业主导型转变为工业主导型。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机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无论是汽车保有量、汽车年销售量以及汽配市场都有了较快的发展, 经销商和汽车用户对这样的汽车集聚区都有很大的需求。也正是鉴于此, 才有了目前这样一个汽车4S店集聚区的形成。

三是该集聚区的形成是在市场形成的基础上依靠政府行政力量推动的结果。该集聚区所在的双庄镇本身的经济基础已经很好, 但是进一步的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在工业先行的总体发展目标下, 提出了“一镇四区”的发展格局, 即双庄镇周围的苏宿工业园区、宿城新区、古黄河生态区以及市经济开发区西区以及双庄镇的汽车4S集聚区的发展模式。该集聚区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于周围的四区, 将相关的要素集聚到一起, 既可以解决双庄未来发展的瓶颈, 又可以将之前汽车销售及配件市场的分散状态集中起来, 市场的作用与形成力量在这里得到了有机的整合。

目前, 该集聚区的发展状况良好, 基础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已经投入1000万元用于纬二路和红海路南延路段两条主干道的建设, 另一条主干道双庄南大街也正在建设过程中, 预计2010年6月份完工。入住的4S店包括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别克、北京现代等十多家, 另有若干家即将进入。宿迁市汽车4S店集聚区平面图如图1所示。

三、宿迁汽车4S店集聚区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 集聚区4S店基本情况调查

集聚区的入驻企业建立时间普遍都很短, 大部分时间在3年以下, 超过5年的非常少, 平均建立时间为2年;从企业的规模上看, 企业员工人数多在40人左右, 所有调查企业的员工平均人数为36人;2009年汽车销售量平均可达503量, 平均年销售收入5200万元 (见图2) 。

在所有企业里, 各类贷款所占公司资金总额的比例有的超过60%, 有的低于20%, 平均比例达到42%;而企业对集聚区所在镇政府负责人管理方面的满意程度上看, 不是很满意的占了大部分 (见图3) 。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1、配套设施缺乏。

集聚区的主要功能在于汽车的销售及售后服务, 由于涉及到汽车消费的金额都不是小数目, 因此, 不管是汽车用户或者潜在的用户, 进入集聚区以后首先需要有银行网点。另外, 对于需要购车的客户来说, 在选购的过程中也需要集聚区提供相应的餐饮、娱乐等服务, 以及购车以后的保险服务等。集聚区所在的双庄镇本身并不具备发达的商业网点, 没有银行的分支机构, 现有的餐饮、娱乐场所大都是比较低档次的, 很难满足汽车用户的需求。从对集聚区汽车4S店的调研中看, 几乎所有的4S店都提到需要加强集聚区的商业配套设施。

2、资金、土地的约束。

从集聚区的角度来看, 集聚区是在市场自发形成的基础上, 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推动短时间内形成的, 其发展存在着内在的制约, 主要是土地以及资金的制约。从土地面积看, 800亩的规划面积显得不太充足。根据集聚区的长远发展, 如果再能增加100亩-200亩就显得很好了, 而且可以从集聚区的南面增加一个出口, 减少目前出口较少从而导致汽车用户交通成本增加的不足。另一个方面就是资金的不足, 目前集聚区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双庄镇的自筹资金, 镇政府的财政收入有限, 只能把有限的资金用于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本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其他用途。

3、管理制度不健全。

集聚区并没有单独的管委会之类的专门部门来进行管理, 而是由双庄镇的一个副镇长负责集聚区的日常联络工作, 在包括环卫、保安、融资以及车展方面也没有正规的管理制度。现在仅有的管理制度主要体现在双庄镇与愿意入驻集聚区的各个企业在建设之前签订的投资意向书中, 其内容主要涉及镇政府为入驻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负责协调与当地居委会的协调;入驻企业按早要求在规定的框架内进行建设以及双方违反合同的处置方法等方面。

四、优化集聚区发展的对策

(一) 成立集聚区管委会, 完善管理制度

从双庄镇政府的层面上成立管委会专门负责对集聚区的日常管理, 变目前政府负责人对集聚区的松散、个人化的管理模式为正规、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在管委会的模式下, 强化对集聚区企业的有针对性的管理, 同时对于集聚区的企业来说, 在经营过程中如果需要与政府相关部门打交道, 也可以由专门的管委会负责处理。这样, 对双方都有好处, 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工作的效率, 最终为企业及集聚区的共同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 扩大招商范围, 完善配套设施

集聚区基础设施、商业配套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 仅仅依靠双庄镇政府的财政收入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可以在社会上通过招商的形式, 吸引社会投资进入集聚区, 弥补政府财政收入有限的缺陷。通过这种形式逐步建设相关配套设施, 来满足汽车用户的多方面需求。另一方面, 宿城区政府、宿迁市政府应该通过设置专项资金的方式, 从财政专项拨款支持集聚区的发展。

(三) 增加政府的制度供给, 促进集聚区更快发展

集聚区的形成在这里更主要的是依赖政府行政力量的推动而形成的, 因此政府的作用应该在此得到更多的体现。由于汽车4S店主要是以销售为主的经营方式, 入驻企业享受的是服务业的优惠政策, 这种政策的优惠幅度是小于工业企业的, 这就导致汽车净销售尤其是本地的经销商资金压力过大。而汽车4S店本身就有维修也即生产的成分在里面, 因此, 政府可以为集聚区的企业按工业企业或者在一定比例上按照工业企业的待遇给予优惠, 以此来降低集聚区企业以及即将入驻集聚区的企业的经营成本, 以促进集聚区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秉祥, 丁宁, 吕铮.产业集群理论下产业园区内企业特点和发展策略[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 .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议 篇8

近几年,河南省的产业集群化趋势明显,通过优化完善规划布局,加强政策扶持引导,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实施投资倍增计划和扩大商业行动计划,产业集聚区保持着良好发展态势,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当然,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既有诸多有利的条件和积极的因素,也必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利条件和消极因素,如产业层次低下、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突出的问题。要加快实现中原崛起、振兴河南,就必须做到既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又要尽早尽快地克服不利条件和消极因素。而加快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发展,不仅能够快速地提升河南省的工业化、城镇化的水平,更能够促进充分就业、带动人口集中,创造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生产和消费需求。不仅如此,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也是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以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产业集聚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咨询,从集聚区发展的现状出发,系统的探讨其发展状况、面临的问题及挑战等,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完善化、现代化等适合其发展的道路。

一、汝阳县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汝阳产业集聚区是2008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的首批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位于洛阳市汝阳县北部,规划面积7.86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新型建材、特种金属材料及煤化工,发展定位为培育县域经济增长点和打造中部最大的新型建材产业集群。截至2013年3月,产业集聚区已完成入驻企业89家,其中主导产业集群企业78个,累计完成了基础设施投资8.4亿元,其中实施千万元以上的基础设施项目共18个,基本实现了7.86平方公里内的基础设施全覆盖。形成了完善的道路、供排水、电力、热力、通讯、生活服务等功能性的基础设施体系,使得集聚区内企业的正常运转得到了切实有效的保障。

二、汝阳县产业集聚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产业聚集区在河南省仍属新生事物,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种种的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从而限制其更好更快的发展。通过对汝阳县产业集聚区实际调研,本文发现其发展建设过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土地限制。土地因素一直是制约河南省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主要问题。虽然政府文件明确指出,“要把产业集聚区纳入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作为重点予以优先安排”。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土地问题依然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汝阳县产业集聚区的规划面积不足8平方公里,除去园区内铁路、公路以及陆浑灌渠等公共用地以外,可以有效利用的土地只剩5.8平方公里。尽管集聚区管委会严把项目入驻关,要求入驻企业投资强度达到234万元/亩以上。但是园区现在已有超过80家企业入驻,新的投资项目也正在积极筹备落实当中,现有的规划土地已然不能满足集聚区发展的需要,拓展发展空间已经迫在眉睫。

除了土地指标少,无法满足集聚区快速发展的需要,繁琐的土地审批制度以及对耕地使用的具体政策支持,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到了聚集区的发展。一般的规划用地都要通过地方城建、环保、国土资源、发改委等部门的审核,然后再向上级单位逐一申报待批,程序繁琐,周期过长。

(二)资金问题。资金要素不仅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对集聚区发展的一大挑战。作为新建的产业集聚区,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企业运转的需要,随着聚集区自身发展以及入驻企业数量的增加,用水、用电、交通、通讯等方面的扩容问题刻不容缓。新增和扩建,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依靠地方财政的力量,难以支撑高额的建设成本。汝阳县本身就是国家级的贫困县,每年的财政预算有限,虽然集聚区项目是县政府的重点项目,累计投入财政预算8亿多元用于集聚区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仍未能满足需要。由于要均衡全省集聚区的发展,省、市政府拨付的财政资金也未能有效解决资金问题。再者,地方政府为吸引投资者的青睐,通常给予投资方各种优惠奖励政策,甚至采取为投资者提供厂房的“筑巢引凤”的政策,但以上开支更在无形中增加了地方财政的压力,集聚区发展举步维艰。另外,集聚区部分项目目前已由于资金问题而搁置,建设进度不容乐观。

(三)资源利用效率低、规划不合理。首先,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主要是由于建设工程进度缓慢而造成的。由于土地、资金、人力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建设工程不能如期完成,出现“围而不建”、“占而不用”的局面,不仅白白闲置了土地,同时丧失了引进其他投资商的机会。同时,在集聚区的建设初期,规划设计缺乏必要的前瞻性,忽略了集聚区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着眼于长远来考虑,最终出现随意乱建,建完无用的现象,造成了大量社会资源的浪费;其次,集聚区在建设过程中过分重视产业项目建设的用地安排。在功能区分上,重产业功能,轻居住和服务功能,充分考虑生产环节,但是与之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的考虑则略显不足,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四)缺乏环保意识。汝阳产业集聚区尚处于发展初期,地方政府花费巨大财力、物力和人力投入到集聚区的前期建设过程中。企业入驻开始运转后,政府部门往往过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企业的污染问题通常采取“先发展,后治理”、“先效益,后环境”的举措,没有严格地执行国家的环境标准。同时,配套的污染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不能有效地满足企业集中治污的要求,工业废水、废气肆意排放。而集聚区主导产业往往是高污染的建材、煤化工等行业,排污问题比较严重,这就使得污染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三、建议

诚然,以上制约和影响集聚区发展的因素并非仅仅存在汝阳产业聚集区,在省内其他产业集聚区规划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存在类似土地、资金、人才方面的问题。而且制约集聚区发展的种种问题并非孤立存在,各个因素之间互相影响,这就需要制定对策时通盘考虑全面分析,要求政府、产业集聚区以及企业三方通力协作,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针对现状,本文给出如下几条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升认识。产业集聚区,作为一个新生的实物,许多工作尚处于探索和磨合阶段,认识上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对集聚区的内涵和功能的认识存在偏差;发展定位和主导产业的选择不尽合理;忽视了资源环境和市场的约束条件;对产业集聚区对地方乃至全省经济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缺乏有效的认识。当前,河南省正处于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总体要求,以推动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创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为抓手,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深化企业服务,狠抓政策落实,努力形成省、市、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提升集聚区发展水平,带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二)科学规划,严格审批。集聚区的稳步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前期的调研分析、研究结果,可以针对集聚区的合理性做出正确的评估,避免出现先建后拆的不合理现象。再者,集聚区的建设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发展才能完善,因此在建设初期就做出合理的规划布局,加强规划的衔接,不仅能够保证集聚区发展的需要,也能有效地节省社会资源。在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上,要充分保证集约。要树立集约用地的理念,严把规划关,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对于现有的建设用地,要努力提高其利用率。首先,要严格控制产业聚集区的入驻土地使用标准;其次,对于出现“建而不用”的情况,要及时回收土地使用权,避免出现土地长时间闲置的状况;最后,在对入驻企业的审批程序上,严格执行各项标准,对于不达标准或者达到标准却存在明显缺陷的企业,要坚决予以否决。对于已进驻企业,也要加强规划监督管理,保证企业正常运转。

(三)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从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多数产业集聚区建设迅速,但与之相配套的相关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则相对比较滞后,少有的能够建立完善基础设施的集聚区,也仅仅能满足现阶段的需要,远不能适应集聚区的长远发展。加大财政资金在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保证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同集聚区建设的同步进行。对于地方财政存在困难的情况,要积极改革创新,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的基础上,积极整合各类社会资金,集中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大推进基础设施领域的改革力度,加快对内对外开放的步伐,取消基础设施投资的所有制和投资者的限制,努力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渠道多样化的体制和机制。采取市场化和准市场化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效率。通过制定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软环境。

(四)搭建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积极搭建政府投融资平台。本文的调研对象汝阳县产业集聚区,就是利用了BT的融资模式,借助社会闲置资本的力量不断完善集聚区功能性设施的建设工作,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的集聚区建设模式,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采取政府扶持、企业股份制合作方式成立集聚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提高企业信贷担保能力。努力拓宽融资渠道,支持银行加大对集聚区投融资平台的贷款力度,鼓励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积极争取国家各类专项资金、上级专项扶持资金,强化政策性资金引导作用,优先安排集聚区项目。对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列入国家、省、市有关专项计划,优先申报争取国家、省、市有关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综上所述,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各方力量的协同努力,不能求之过急、拔苗助长。但同时,大范围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稍纵即逝,如果不能抓好关键环节,加快推进步伐,那么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绩效就要大打折扣,发展动力也会逐步耗散。所以,必须及时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以科学的决策加速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刘斌.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2]王晓.河南省产业集群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6.

[3]玄欣田,彭丽粉.制约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瓶颈”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学科研究,2010.2.

平桥产业集聚区 篇9

档案工作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特别是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城镇居民人口转移、土地调整利益协调中,档案工作肩负着重要使命。档案工作者如何更好地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增强服务意识,明确档案工作对新农村建设的服务职能

1.1 面对档案工作基础薄弱现状,应主动争取更多的投入和支持。长期以来,各级领导的工作重心都放在经济建设上,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增收、社会文明进步比较关心,但认为档案工作只是收集、整理文件资料,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摆设,这势必影响到档案工作的深入开展,甚至使部分地区档案工作陷入僵局。其实档案工作涉及农业、水利、民政、科技、卫生、文化、建设、国土、金融等方方面面,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会形成大量有价值的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好这些档案资料,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不仅是档案工作的一项全新任务,也是为国家建设积累宝贵历史资料财富的一项重要责任。做好新农村档案工作,于国于民都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驻村期间,曾指导村“两委”规范村档案资料室,对历年积累下来的企业资料、农民宅基地、行业协会材料、蔬菜种植合作社有关材料等进行归类、分目和汇编整理,协助整理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新农村建设组组通道路建设、农田水利规划建设等项目资金申报材料。上述材料均有很高的保存价值。

面对新农村档案工作基础薄弱现状,领导要引起重视,积极支持。档案工作者也要主动寻求支持。要加大力度开发现有档案资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大的支持力度,主动工作,搜集、整理重要文件材料进行归档,在适当时机和场合向领导阐述档案工作意义及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争取更大投入,以完善档案工作各项基础设施环境。

1.2 进一步强化基层干部和档案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社会事业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档案工作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档案工作者要顺应社会发展的主流,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拓展档案工作的业务范围,争取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作出突出的贡献,创造不朽的业绩,以实现档案工作者在特定时代环境中崇高的人生价值。档案工作者首先要充分认识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重要意义,坚持客观真实原则,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其次,档案工作者要不断强化自觉工作的意识,摆脱过去那种“等、靠、要”的归档管理方式,积极主动深入建设一线,协助新农村建设一线材料人员收集、整理各种文档资料。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农村档案工作领域不断拓宽,新农村建设工作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新领域文件材料也不断增多。笔者在驻村期间指导村里整理村务公开、新农村建设规划、新农合医疗、特色专业户、农村经济合作社、文明村镇创建等方面的档案资料时,就感到类似文件材料不仅种类数量繁多,而且基本为当事人、当时事第一手原始资料,保存价值很高,若不注意及时归档,很容易造成较大损失。正是由于新农村建设一线人员普遍缺乏档案工作专业知识,往往无法应对数量如此繁复的材料整理工作,更别说有效保管和对档案资源研发利用了,因此,市县乡三级档案部门更应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深入村组指导帮助一线档案人员做好档案工作。

2 注重实效,突出重点,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档案工作的服务需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范围非常广泛的庞大工程,相应的,档案工作涉及的各项材料也非常多。大致可分为几大类,如农村改革材料;农村自治、民主管理、村务公开材料;新农村建设及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以及农民合法权益维护材料;新农合、新农保方面的社会救助体系材料;新农村发展方面的招商引资、产业规划建设等资料;土地政策材料;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材料等。档案部门应调整力量,及时做好各种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通过收集、整理、归档、保存,不断丰富馆藏内容,促进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国家积累宝贵史料。

另一方面,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综合改革的需要,鉴于农业档案工作范围广泛,而目前档案部门力量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当务之急是根据地区实际发展情况抓好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部门建档工作。如笔者驻村时该村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高效示范园,劳动力技能培训,各种行业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新农合、新农保等项目在同地区中发展比较突出,移民村户籍档案等对兄弟村镇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做好这些项目的归档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特别是开展对村办企业,尤其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档工作,更应本着及时、高效的原则,以收集好、整理好、利用好为目标,对促进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 做好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

档案工作的本质说到底还是服务性,档案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档案工作者一方面要转变观念,尽快抛弃传统的保密、保守、消极的工作作风,增强主动工作、主动服务意识;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力量,做好现有档案资源的编研、开发工作,将静态的史料知识转化为动态的生产力。在新农村建设服务中,档案工作者应充分开发农村档案信息资源,满足党委、政府开展农村工作、制定农业政策的需要,还要满足农村基层干部干好本职工作,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需要,更要满足农民群众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和维护自身权益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农业科技信息档案的开发利用应坚持三个面向,一是面向领导为决策服务,二是面向技术人员为科技工作服务,三是面向广大农民为致富奔小康服务。这样档案部门就可以扮演“参谋”、“助手”和“顾问”三种角色,对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起到广泛且核心的服务功能。

新农村档案信息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可借鉴的经验很多,操作起来比较容易,发展成熟的有系统外的数字图书馆建设、系统内的综合档案馆数字档案馆建设,正在迅速发展的如个人数字图书馆建设,以及云计算技术出现后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科技支持等。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世界互联网科技的创新发展,以及3G、4G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技术,必将对数字档案馆建设和发展起到巨大的影响,进而会促进农业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归档、开发和利用等各个方面。

上一篇:供应链渠道冲突下一篇:风险识别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