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产业集聚

2024-05-12

海洋产业集聚(精选8篇)

海洋产业集聚 篇1

盐被称为化工之母, 是海洋化工业制造纯碱、氯碱等产品的基本原料。黄河三角洲地区拥有我国沿海最丰富的盐业资源, 海盐、卤水等化工资源居全国第一。黄河三角洲发展海洋化工产业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雄厚的产业基础。目前, 黄河三角洲已形成了纯碱工业、氯碱工业和以卤水为原料生产溴化物等化工产品的海洋化工工业体系, 合成纯碱、硝盐、固体氯化钙居世界第一。在黄河三角洲地区, 生产规模较大的地区是潍坊、滨州和东营。2010年三市海洋盐业产量为2031万吨, 海洋化工业产值为356.54亿元, 从业人员分别达到4.41万人、5.87万人。研究分析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结合政策提出可行性的措施建议, 不仅对该产业健康发展, 而且对黄河三角洲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都具有启发性的思考。

资源优势

1.环境资源特点

黄三角地区滩涂面积为2215平方公里, 占山东全省滩涂面积的68.7%。本区域滩涂土质易于压实、渗透性差, 是建设盐田的理想土质。黄三角探明地下卤水静态储量约135亿立方米;深层盐矿床面积600平方公里, 盐矿储量5900亿吨, 为发展盐化工和精细化工提供了物质保证。东营探明盐矿储量5800亿吨。

2.滩涂

滩涂是盐业生产的主要场所。山东沿海滩涂面积为3223.57km2, 占全国滩涂面积的15%。山东盐区根据滩涂组成的物质不同, 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 即泥质滩涂和砂质滩涂。泥质滩涂 (包括砂泥质滩涂) 是山东沿海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滩涂类型, 泥质滩涂同时也是建设盐场的主要地带。

3.海水

海水是山东原盐生产的主要原料。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公里, 海洋覆盖了3.6亿平方公里。海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但其浓度高低决定着产盐量的多少。

4.地下卤水

山东沿海赋存有丰富的地下卤水资源, 主要分布在黄河三角洲。该资源广泛分布于渤海沿岸的无棣、沾化、河口、利津、垦利、广饶、寿光、寒亭、昌邑和莱州等10个县 (市、区) 的滨海地带, 其总面积近1800km2。就全国而言, 地下卤水分布又相对集中于山东沿海, 山东沿海又主要在黄河三角洲。莱州虎头崖至广饶广利河间的滨海地带, 是地下卤水储量最大、浓度最高的集中卤水区, 习称高浓度卤水区, 该区总面积超1500km2。

5.盐矿

黄河三角洲海盐矿中现已勘察的有东营盐矿。东营盐矿位于东营市, 属于有海水补给的古代内陆湖相沉积岩矿床。地质储量5882亿吨。成盐区分布于盆地中心靠北缘部分, 膏盐分布面积1349.2km2。海盐资源、卤水资源是潍坊北部沿海地区的重要资源, 也是对全国基础化工原料行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资源。在鲁北地区, 尤其是在潍坊北部沿海地区, 已经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海洋化工产业集群。潍坊全市沿海地区共有盐田面积45517公顷, 其中原盐生产规模1680万吨, 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是国内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2009年和2010年潍坊海洋化工业产值分别为288.3亿元和334.3亿元。2010年潍坊GDP为3090.9亿元, 海洋化工业产值就占了10.8%。

产业现状

1.海洋化工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黄三角地区通过外引内联, 不断延伸产业链,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制盐及盐化工、海洋化工已经形成支柱产业, 为山东五大海洋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海洋盐业和海洋化工产业均位居全省首位, 是全国最大的海盐、盐化工基地, 原盐年产量近全国三分之一, 纯碱年产量超过全国的1/6, 溴素年产量占全国的85%。2009年海盐产量2110万吨, 海洋化工业产值356.54亿元;2010年海盐产量2031万吨, 海洋化工产业产值469.73亿元。2009年海盐业和海洋化工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0.43万人;黄三角盐化工形成了以烧碱、氯气、盐酸、有机硅、环氧丙烷、聚氯乙烯等位主导产品的产业链, 海水淡化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比较优势。

2.行业骨干企业迅速崛起

近年来, 黄三角相关市县集中力量扶优扶强, 大企业、大集团迅速扩张, 已经形成以山东海化集团、鲁北集团、滨化集团等在国内甚至世界同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骨干企业,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龙头作用。其中, 潍坊滨海区的山东海化集团是我国最大的海洋化工产品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2010年度, 该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69.2亿元, 营业利润1.2亿元, 其中利润总额1.03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35亿元, 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26.83%、112.90%、111.24%和106.18%。鲁北集团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磷铵、硫酸、水泥联产企业, 是全国五百强企业、国家首批环境友好企业、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引领国家循环经济发展之路。2010年, 滨化股份实现销售收入35.75亿元, 实现利润4.63亿元, 实现利税6.52亿元, 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2011上半年滨化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3.28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37.34%, 实现营业收入4.82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131.65%,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53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126.93%。

3.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积极转变发展方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努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减量化, 资源化, 再利用”, 现已建成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鲁北集团、山东海化集团等一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的重要决策原则。山东海化集团致力于海水资源的循环开发利用, 实现海水资源的“一水五用”;鲁北集团建有“磷铵、硫酸、水泥联产”、“海水一水多用”、“盐碱电联产”等生态产业链,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鲁北生态工业模式, 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的我国生态工业的典型, 并作为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列入国家“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4.产业集聚特点鲜明

(1) 从产业集聚模式看, 产业集聚分为市场创造模式和资本转移模式两类。可以说, 两种产业集聚模式在黄河三角洲海洋化工产业发展过程中均有体现。一是市场创造模式。例如, 自滨州实施“北带”开发以来, 大量盐田的形成导致原盐市场的发展壮大, 为海洋化工产业集聚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市场交易条件和信息条件, 从而使海洋化工产业的生产过程也聚集在原盐市场的附近。二是资本转移模式, 即通过一定数量的资本转移从外部的迁入。2006年魏桥创业集团出于接近原盐市场和节约经营成本的考虑, 选择了盐卤资源丰富的沾化县, 投资设立滨州海洋化工有限公司。这开创了大资本渗透到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先例, 也引发了同类企业和相关企业朝滨州北部地区汇聚。

(2) 从产业集聚类型看, 以滨州为例, 滨州海洋化工产业集聚多属于指向性集聚, 即为了充分利用滨州北部沿海丰富的盐卤资源而形成的企业群体。滨州北部地区拥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原料、便利的市场和交通条件。伴随着“北带”盐卤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 受规模经济内在要求的驱动, 生产相同产品或类似产品的不同等级规模的企业, 或者生产它们上下游产品的企业, 逐渐呈现出集中连片布局的特征。

存在问题

1.规模经济效益不明显

卤水资源是海洋化工的原料。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原盐、溴素市场需求旺盛, 多种经济成分的主体纷纷进入卤水开发领域, 特别是很多个体私营业户投资建设了一批小规模的原盐、溴素生产企业, 使全市卤水开发利用企业和生产规模迅速膨胀。由于大量开采, 卤水水位下降, 上水量减少, 提取卤水的费用大大增加, 使原盐、溴素生产成本不断上升。

2.投资热导致产能过剩

近年来, 由于国内氧化铝、建材、房地产等盐化工下游产业发展较快, 对两碱的需求旺盛, 我国盐化工业产能扩张迅速, 各地先后上马了一批纯碱、烧碱项目。以烧碱行业为例, 产能从2003年的1070万吨迅速膨胀为2006年的1810万吨, 三年间增长了约80%。未来2-3年内, 还有一大批规模的烧碱项目将陆续投产。前几年的投资热潮导致了国内两碱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较为严重, 相当一部分产品的销售需要依赖国际市场。目前, 美国、澳大利亚和东盟国家是纯碱、烧碱的主要消费市场, 也是我国两碱的主要出口市场。国际经济的发展将直接影响着, 山东省的海洋化工产品出口及海洋化工企业的发展。

3.卤水资源利用水平不高

有的市场主体依靠自身的经济实力, 形成了较大的开采规模, 能够实现卤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但很多分散的个体开发者规模较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 开发行为具有很大的短期性。大部分个人投资建设盐田和溴素项目一般是承包土地10—15年时间, 他们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 尽可能的在承包期限内把易开采、质量好的卤水开采出来, 只挑选容易开发的卤水进行低水平开发, 造成卤水浪费和环境污染。加上自身规模很小, 抵御风险能力差, 只要有利可图就尽快出售产品, 降低了卤水资源的整体开采效益。这部分企业对卤水利用最多, 浪费最大, 约占整个卤水开采的60%~70%, 是造成卤水低效率开采的主体。据不完全统计, 山东全省小型盐场和溴素厂每年需要1.4亿立方米卤水, 实际抽取4.2亿立方米, 有2.8亿立方米的卤水白白浪费, 日排量高达80万立方米。浪费的卤水可制原盐1400万吨, 价值20多亿元, 平均每天有500万元的原盐流入大海。

4.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以潍坊为例, 在潍坊北部沿海区域内土壤含水层分布结构为:从地表起20米以上为淡水层, 90米以上为各种卤度的卤水层, 90米以下为微咸水, 卤水开采集中在90米以上的区域。市场主体对卤水资源的大量开采, 使卤水水位严重下降, 土壤表层的地下淡水就不断向下渗透来补充卤水层, 淡水水位随之下降。淡水水位不断下降, 势必对表层的植被带来不利影响。据统计, 山东全省每天有80万立方米卤水和苦卤排入大海, 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而且造成了海洋污染, 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渔业资源急剧衰退。

5.卤水品质下降并有面临枯竭危险

随着对卤水资源的长期大量开采, 卤水越采越深, 卤水资源的品质与以前相比也有很大下降。经1980年至2006年对卤水浓度进行勘查结果比较, 卤水浓度有了很大程度的降低。目前, 山东全省每年使用卤水大约在6-7亿立方米。即使卤水资源在一定时期内能够进行补充, 但由于补充量赶不上如此大的利用量, 导致地下卤水水位快速下降, 卤水储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根据山东大学专家对某一区域卤水浓度变化的测算, 如不控制卤水开采规模, 10年内部分区域地下卤水资源将有枯竭的危险。

6.产业集聚水平有待提高

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集聚水平相比, 黄三角地区海洋化工产业存在产业集群发育不充分、园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一是产业配套率低。大企业属于嵌入式发展, 自行建立配套体系, 与周边中小企业产业关联度低, 产业集群发展滞后, 无法实现产业对接, 互补配套, 区域内海洋化工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待于提高。黄三角各自行政区域内“大而全”、“小而全”的进行产业布局, 产业雷同现象较为严重, 很多化工工业园区没有完整科学的产业链规划, 未能形成区域一体化的产业布局, 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难以有效建立。二是园区集约化程度不高。一些工业园区, 占地面积大, 投入产出低, 单位面积产出偏低, 集约化程度不高。

7.资源依赖性强

黄三角地区探明地下卤水静态储量约135亿立方米, 深层盐矿床面积600平方公里, 盐矿储量5900亿吨, 是全国最大的海盐、盐化工基地。当地经济对传统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 总体经济结构呈现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的结构特点, 尤其是资源初加工、重化工业等所占份额较高。需要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 培育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制盐企业众多, 仅潍坊登记在册就有130余家, 而实际上小盐场遍地开花, 民营小企业多达上千家, 滥采滥挖, 过度开发严重, 已经引起地下卤水资源超量沉降。

措施建议

1.发展政策

(1) 纯碱工业。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纯碱工业建设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的指导意见。该“意见”规定:对没有自备盐场、不能实现原盐自给的扩建新建纯碱项目停止核准和备案等;2008年环境保护部颁布了《清洁生产标准—纯碱工业》, 该“标准”按三个等级对纯碱行业的氨耗、盐耗、新鲜水耗和综合能耗以及废水排放量等进行了规定。“意见”和“标准”的实施将对我国纯碱工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批不能实现原盐自给、工艺设备落后、能耗高的企业可能将面临被淘汰的局面。

(2) 氯碱工业。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7年12月1日起实施新的《氯碱 (烧碱、聚氯乙烯) 行业准入条件》, 该条件不但要求新建氯碱企业应靠近资源、能源产地、生产工艺等技术改造外, 还对新建、改建烧碱装置单位产品能耗标准作了规定。根据《氯碱行业准入条件》的规定, 今后推行循环经济理念、生产环节中实施热电联产和废水、废渣综合利用的氯碱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而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高的企业产能将受到限制。滨州市汇泰集团的苦卤综合利用技术, 形成了以废物资源化为辅助的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生态工业体系, 实现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其生态化工区计划总投资35亿元, 占地3500亩, 主要包括海水苦卤提取硫酸钾项目、磷化工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海水淡化项目等工程。园区充分利用海水苦卤资源, 每年可生产4万吨硫酸钾、12万吨精制盐、16万吨氯化镁、3万吨磷酸氢钙、6万吨高氮复合肥、7万吨磷酸二铵、10万吨硫酸、10万吨新型建筑材料及600万吨淡水等产品, 工程建成投产后, 每年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利税3.9亿元。

2.发展趋势

海洋化工业受经济总体运行情况的影响很大, 黄河三角洲海洋化工今后重点发展趋势是:

(1) 控制产能, 有序发展。从整体上看,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发展阶段, 宏观经济运行良好, 经济的快速增长阶段远未结束。根据国内经济学家预测, 我国经济今后能继续保持20—30年的快速增长。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决定了黄河三角洲海洋化工业在长期内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2) 整合资源, 发展循环经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 原盐和纯碱的生产及产品分属两个不同的行业和主管部门, 原盐属于轻工行业的产品, 而纯碱则属于化工行业的产品。原盐是纯碱主要的生产原料, 可是原纯碱厂、盐场分属化工和轻工两部门管理, 双方关系难以协调, 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带来不必要损失。整合资源实现盐碱联合, 才实现了各类生产力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 推动资源的综合利用。

(3) 充分利用资源, 纵向延伸产业链。以原盐为原料生产纯碱, 以纯碱为原料深加工生产小苏打、泡花碱和白炭黑等产品, 以制碱废液为原料生产氯化钙、氯化钠等产品;以溴素为原料生产系列灭火剂、阻燃剂产品;以制盐苦卤为原料生产硫酸钾、氯化镁氢氧化镁等产品。使资源得以综合利用、初步形成了一个上下游产品接续成链、资源封闭循环综合利用生态工业体系。这样既实现由初级原料产品向高科技终端产品的延伸, 又可以降低成本。

3.措施建议

(1) 运用法律手段明晰产权, 制定规则。根据《矿产资源法》的有关规定, 卤水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 但《矿产资源法》并没有对所有权以外的产权进行细分, 产权不明晰影响了卤水资源的市场交易和有效配置。争取通过法律形式实现对卤水资源的占有、使用、节约和保护等权利和义务的划分和界定, 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卤水使用权转让和交换, 从而为合理使用卤水资源行为提供法律和制度基础。

(2) 总量控制, 推行卤水采矿许可证制度。卤水采矿许可证实际上是规定市场主体合法拥有卤水资源进入、提取、使用、转让的权利。在明确界定卤水产权后, 政府要制定科学的开采规划, 合理确定卤水开采规模, 对卤水开采权进行划分, 推行采矿许可证制度。加强宏观调控, 统筹规划, 对卤水资源进行综合监督管理, 促进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建立卤水产权交易市场, 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卤水资源。在明晰卤水产权和设立卤水采矿许可证以后, 需要建立卤水产权交易市场进行采矿许可证交易。卤水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是政府用来管理卤水资源开发、推进卤水交易的一种经济和法律手段。明晰卤水产权和建立产权交易市场以后, 卤水资源可以通过采矿许可证进行交易, 实现卤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4) 建议积极探讨盐-碱联合的发展道路。目前, 我国卤水化工的比例很低, 而国外大量采用卤水作为烧碱原料, 如美国已达到90%。通过卤水精制后直接作为生产原料, 可省略用卤水做成固体盐, 固体盐再溶解作精制盐的工序, 减少能源消耗, 并且生成的淡盐水又可返回注井开采, 节约用水。因此, 在潍坊地区应该采取盐—碱联合的发展道路, 氯碱项目应密切与卤水的采集和运输工程结合, 形成以卤水采集、运输、精制、氯碱及下游氯、碱、氢深加工的精细化工产业链, 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形成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模式。

(5)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有效的协调体系和机制, 加快基地、园区软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 为龙头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与有关大企业在项目内容的确定、规划、立项、可研报告申报等方面的研究与协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 广泛开展政府间和民间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加强对先进技术与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按照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原则, 打破行政区划界限, 围绕产业集群、产业基地、临港化工产业和海洋精细化工产业的培育, 鼓励企业联合重组, 积极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高度化的互动, 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聚集, 推动企业向大型化、上下游一体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增强竞争实力。

(6) 建议编制海洋化工业发展规划。海洋化工产业的布局和发展牵扯面广, 影响长远而重大, 必须超前谋划, 保障科学发展。总体看, 规划的编制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十二五”规划及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实施意见为指导, 在各市相关规划草案基础上, 注重突出地方特色, 理清思路, 明确目标, 引导海洋化工产业健康发展。

(7) 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紧紧围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创新, 建立以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行业技术联盟和技术中心为重点市场为导向, 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发挥鲁北国家级技术中心的创新优势, 着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积极推进企业与清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校紧密联合, 围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 加快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实现纯碱行业大型整流技术、烧碱行业无汞催化剂技术和干法乙炔生产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争取建立以海洋化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结合新机制, 并积极争取国家、省重大专项及海洋科技计划向产业联盟单位倾斜。同时要加大技改投入。强化企业投资主体意识, 拓宽融资渠道, 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 加大对海洋化工产业的投入。

(8) 优化高等学校学科结构。按照为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服务的战略定位, 结合海洋化工业、海上风电产业等发展重点, 明确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发展任务, 着重加强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生物制药等专业设置, 充分发挥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院校在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中的作用。建设黄河三角洲海洋化工共享性实训基地, 发挥实训基地在海洋化工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功能, 适应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对技能型和应用型海洋化工人才培养的需要。完善落实公正客观的海洋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和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的科技奖励制度, 激励人才创新创业。

(9) 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是加快海洋化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当务之急。按照“投产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 列出一批重大项目名单, 成立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小组, 明确责任和目标, 建立定期调度制度, 加紧推进项目实施。对于已经列入国家规划和计划的项目, 有关部门和企业要抓紧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同时, 要按照做大产业规模、拉长产业链条的思路, 瞄准世界先进水平, 抓紧再规划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新项目, 列入国家规划作为储备, 适时开工建设, 确保海洋化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注重集聚效应, 实行产业链招商和产业集群招商, 在重点领域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对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财政上予以重点扶持。加大扶持力度, 把重点产品的发展和重点项目的建设与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培植具备国内外较强竞争优势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同时, 依据市场规律, 通过资产有效重组, 进一步壮大集团规模, 提高产品集中度, 实施集约化生产。

我国区域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趋势 篇2

摘 要:本文从技术层面构建了绝对和相对、静态和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和识别产业集聚发展阶段的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对各种指标的“恰适性”和“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澄清了在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指标应用上的误区与混乱。上述指标从不同侧面更精准的反映了我国近20年绝对产业集聚和相对产业集聚现状、产业集聚速度及产业转移趋势。

关键词:绝对产业集聚指数;相对产业集聚指数;静态产业集聚指数;动态产业集聚指数产业转移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先实施了沿海开放战略,从四个特区设立,14个沿海城市开放,到浦东开发。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要素由低回报地区向高回报地区流动,主要表现为中西部地区廉价劳动力向东部地区流动,全球资本与我国廉价劳动力在东部地区结合,形成了制造业在东部地区集聚的格局。随着产业在东部的集聚,近几年东部地区面临着土地资源受限、地租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短缺、民工荒等问题。为此,我国产业集聚状况和转移趋势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根据笔者长期从事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研究的经验,对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通常使用的几种方法的“恰适性”和“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以澄清研究方法的误区与混乱。

二、我国区域产业集聚趋势

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不同类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区域产业集聚既可以用静态指标测度,也可以用动态指标考察,两者包含的信息不同。静态指标反映的是一个行业在某地区现有生产能力在全国的地位,是衡量行业当前生产分布的指标。动态指标加入时间因素,反映的是某行业在一定时间段内的集聚速度,体现行业生产的区域转移及速度。

(一)静态产业集聚指数。静态产业集聚指数是衡量行业当前空间分布的指标,又分为绝对产业集聚指数和相对产业集聚指数。

相对产业集聚指数表示i地区j行业产值占i地区总产值的比重与全国j行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之比。绝对产业集聚指数基于全国视角,反映j行业在全国的分布和集聚状况,i地区j产业占比越高,表明该地区j行业在全国绝对优势越明显。相对产业集聚指数基于地区视角,表示的是j行业在i地区的比较优势或劣势。本文利用源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26个行业历年的绝对产业集聚指数Sij、相对产业集聚指数Qij。

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行业的相对产业集聚指数;(2)用*标注的行业无1990年的数据,用1993年的数据代替。

结合两个指数观察,东部地区的一些行业不仅绝对优势非常明显,相对优势也很可观。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92%,1.39)、化学纤维制造业(88%,1.33)、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85%,1.29)1。东部地区创造了我国上述产业的绝大部分产值,同时这些产业也是东部的主导产业。西部地区虽然缺乏绝对优势产业,但一些行业的相对优势非常可观。如石油天然气开采业(35%,2.68)、烟草制品业(33%,2.52)等。

(二)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对于产业集聚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对产业集聚现状的考察,还应采用动态指标研究产业集聚的速度。本文构造的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如下:

数据分析表明,1990-2005年间,产业向东部地区集聚趋势明显:1990-1995年东部地区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行业有18个,中部地区有10个,西部地区仅有4个;1995-2000年、2000-2005年两个时段中,东部地区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行业分别增加至22个、21个,远多于中西部地区。2005-2010年间,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初见端倪:在这一时期,东部地区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行业减少为3个,而中西部地区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产业明显增加,分别为20个、23个,绝大多数的行业呈现出向中西部地区集聚的趋势。说明东部地区这些行业的绝对优势在1990-2005年间不断提升,而中西部地区绝对优势在不断下降;2005年后,这些产业逐步向中西部集聚,东部地区的绝对优势开始下降,中西部地区的绝对优势逐步上升。

四、结论

海洋产业集聚 篇3

关键词:海洋文化产业,海洋文化产业人才,人才集聚,模式优化

1 引言

21世纪的蓝色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在这种背景之下,海洋文化经济也迅猛增长。近年来,海洋文化产业顺势成长,逐渐成为海洋经济产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之一。从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来看,国内对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起于20世纪90年代,虽然对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取得较大成绩,但是对海洋文化产业的研究还是比较少有的,而有关海洋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保留等方面的研究则更少。产业的发展必定与人才流动和人才集聚发生关系,海洋文化产业也不例外。然而,由于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历史不长、区域性强、海洋文化产业产品有局限性等特点,我国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多是根据各地资源优势等自然发展起来的,缺少完善的、长久的海洋文化产业内在发展机理和机制,使得海洋文化产业人才也处于界定不清、激励不足等尴尬境地。随着海洋经济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不断成长,完备、有效的海洋文化产业人才集聚机制是保证海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吸引、激励和保留等的必然保障。

2 海洋文化产业和海洋文化产业人才集聚相关概念

2.1 海洋文化产业和海洋文化产业人才

海洋文化产业的概念在学术界还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而从字面简单理解来看,海洋文化产业是海洋文化和文化产业的结合,所以海洋文化产业必然包含有文化产业的基本属性,同时具有海洋的专属特性。国外对海洋文化产业的研究多针对个别单一产业进行区域特色研究,比如海洋文化旅游业、休闲渔业等。Sandro Formica和Muzaffer Uysal将研究重点放在意大利国际文化旅游的市场分析上[1],类似的,Chris Ryan曾针对新西兰地区的毛利文化对当地旅游的影响和作用[2]。而国内的分析多以定性为主,目前界内对海洋文化产业的界定比较认同的是张开城提出的[3],即认为海洋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涉海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涉海文化服务的行业,并且根据集群列举分类法将海洋文化产业分为滨海旅游业、涉海旅游业、涉海休闲体育业、涉海庆典会展业、涉海历史文化和名俗文化业、涉海工艺品业、涉海对策研究与新闻业、涉海艺术业等九类。

根据对不同研究领域掌握的专业知识,海洋文化产业人才主要分为五类。一是海洋文学创作人才,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是发展海洋文艺产业的重要载体;二是海洋历史研究人才。打造海洋文化基地、建设海洋文化博物馆等是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这个过程很需要专门进行海洋历史文化收藏并加以研究和展示的专业人才;三是以专业文化干部、各协会艺术家们为关键的海洋文艺创作专业人才。他们以海洋为题材从事舞蹈、戏剧、音乐、书法、美术、摄影和影视等海洋文艺创作和表演,成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研究和开发与海洋相关的民间文化的人才。海洋民间文化资源蕴藏着丰富的能量,暗含着海洋文化开发的潜在价值,要实现海洋文化产业的纵深发展,就不能忽略海洋民间文化资源的作用;五是专门从事海洋文化产业开发和经营人才。在充分挖掘海洋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海洋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需要具备海洋文化背景和开发经营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工作内容涉及海洋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海洋文化节庆策划等。

2.2 海洋文化产业人才集聚模式

2.2.1 政府主导型

政府主导型的人才集聚主要是依靠政府扶持而形成的人才集聚,依据国外的人才集聚模式研究来看,这类型的人才集聚模式大多出现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4]。因此,人才集聚要依靠政府在人才成长环境、人才教育和培养、人才保留、政策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在政府的合理有效干预下,才能使得海洋文化人才形成集聚效应。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强大扶持政策,在各个方面提供优惠便利,从整体环境上对海洋文化产业人才的吸引提供保证。

2.2.2 市场主导型

相较而言,市场主导型的人才集聚是一种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配置和流动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则处于辅导性地位的集聚模式[4]。该模式下,人才集聚以集聚地的自然优势资源为初始诱因,在这种情况下,集聚地通常可以为人才提供各种便利资源,包括教育、经济、交通等等方面。同时,集聚地还拥有优越的制度和机制环境,有配套的法制体系、人才激励机制和人才保留机制等。并且,政府还在加大人才教育、培养和引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与市场自发的引导形成对人才集聚的合力。海洋文化产业人才集聚地通常是拥有优势海洋文化资源的海滨城市及地区,这类城市和区域内经济相对发达,市场发展相对完善,在此基础之上,充分利用已有的市场优化资源作用,不断改善海洋文化产业人才集聚的配套体系和机制。

2.2.3 羊群效应型

国内外有关羊群效应的理论研究都比较多,所谓羊群效应是指一种特殊的非理性选择行为,主要发生在信息不确定、不透明或者不对称的情况下,行为人的选择行为受到其他人的影响,形成了一种跟随或者模仿后果[5]。在海洋文化产业人才集聚中,很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众多海洋文化产业人才容易受到“领头羊”式人才的影响,跟随其流动方向做出个人选择,若领头人才效应能被良好利用,就能形成合理有效的人才优化配置。

3 海洋文化产业与人才集聚模式现状分析

3.1 海洋文化产业集聚效应不佳

海洋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商业文化产业,与海洋文化资源紧密相连。在国内,海洋文化产业源自于以海岛为主的海洋文化旅游业,而这种海岛文化旅游业的区域性过强,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太强,与海岛文化旅游业相关的引申海洋文化产品不足,在这一方面限制了海洋文化产业的进一步长远发展。因此,海洋文化产业还没有形成标志性的领头产业,目前,国内一些滨海城市利用自然地理优势、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努力开发海洋旅游文化产业,但是由于诸如国内旅游业管理混乱、滨海旅游组织不良等因素的制约,还有许多有巨大市场开发潜力的宝贵海洋文化资源没有挖掘出来,从而导致海洋文化产业规模普遍偏小,没有形成传统产业发展的高度集约化和市场化程度[6]。同时,政府未能在外贸、资金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扶持政策,使得海洋文化产业不能在公平公正的良好竞争环境中发展,如业内的恶性竞争、管理力度不够等限制了海洋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以往的研究中已经得出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会发挥重大作用,而且在产业集聚化的过程中必定会伴随着人才流动和人才集聚。显然,在人才集聚和产业集群之间存在某种特定的匹配关系,而这种匹配关系也决定了产业集群对人才集聚的吸引效力。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足直接导致海洋文化产业集聚化缓慢,进而导致海洋文化产业集聚对海洋文化人才集聚的效力发挥不够。

3.2 海洋文化产业人才集聚区域失衡

海洋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一般依靠于区域优势和海洋资源优势等,在我国,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东部地区借助地理的天然优势,加之收入因素、教育科研因素、人才环境因素等的影响,由于海洋文化产业人才相较于其他人才来说更加依赖经济发达和市场完善的大城市给予的信息交流、交通设施、基础条件、教育培训、就业服务等等方面的便利和支持,因此东部沿海城市或地区对海洋文化产业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吸引力,海洋文化产业人才集聚水平呈现明显的东西差异[7]。中国东部地区所占面积远远小于中西部地区,然而其海洋文化产业人才集聚水平处于相对优势地位。我国为数不多的与海洋经济开发和发展相关的研究教育机构大部分都分布在东部省区,浙江省宁波是拥有9家海洋科研重点实验室,从事相关海洋工作的工作人员有2000余人。同时,宁波大学还设有海运、海洋学院,与宁波工程学院的涉海专业等一起形成了海洋经济的人才培养平台。

3.3 企业人才集聚模式吸引力不足

作为人才集聚的主要载体,企业在人才集聚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企业人才集聚也不是简单的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寻找人才和挖掘人才潜力,而是进一步将重点放在人才吸引和人才汇集上,以及如何通过人才集聚提升人才价值,发挥人才规模效应,节约人才集聚成本。企业人才集聚包含了人才获取、人才保留和人才治理,这三个模块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企业通过人才获取才能吸收一定数量的人才,为人才保留和人才治理的人才基础,人才保留则是通过激励优化人才和稳定人才,最后通过沟通机制和配置机制达成人才治理[8]。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中,海洋人才集聚模式各有特色。在海洋远洋运输企业、渔业打捞等国有企业中的人才获取属于被动型甄选模式,企业的招聘渠道狭窄、招聘方式僵化、内部人员冗余、人员要求偏高等使得人才获取数量有限,而在高要求下的高质量人才有些又不能真正融入企业工作,或者不能得到合适的职位发挥应有作用。从人才激励方面看,国有性质的企业看重公平而缺乏竞争,实际对海洋文化产业人才这类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实践的人才来说安稳有余而激励不足。在各类民营的海洋企业中,由于资源限制等原因,对海洋文化人才的选择又偏向简单化,人才培养力度不足,出现了重实践能力轻学历要求的情况。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民营企业激励机制非常看重实际激励效应,多以物质激励为主,短期性和利益性过强,缺少保障性激励。在这两种类型的企业中,海洋文化产业人才的人才治理方面都缺乏有效沟通机制,阻碍消息的有效传播,不利于人尽其才、人符其位。

4 海洋文化产业人才集聚模式改进策略

4.1 改善海洋文化产业人才集聚环境

关于人才集聚环境的分类有多种,大体上可以分为人才集聚硬性环境和人才集聚软性环境。其中,人才集聚硬性环境一般指的是影响人才流动和集聚的有形环境,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设备、资源禀赋等。而软环境则是指除不能单纯用数字来量化和衡量的因素及条件总和,如制度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等。根据人类需求理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软性环境在人才集聚吸引上更有影响力,尤其是对海洋文化产业人才这类新型人才来说,软性环境在人才竞争中日益发挥着关键性作用[9]。在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上,政府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一定的倾斜政策促进海洋经济的成长,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从宏观上加大对海洋文化人才的调控和管理,搭建政府信息网络平台,提高资源共享程度和透明度。与此同时,要更加注重自然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努力为海洋文化人才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加强集聚地的海洋环境建设和污染处理,重视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供水、供电等生活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提供公平有效的办事环境,提高社会保障和医疗、教育惠民体系的覆盖率。在人才配置制度和人才身份管理、使用、激励制度上更加注重关怀和理解,充分发挥集聚地环境对海洋文化产业人才的放大效应和马太效应等辐射效应。

4.2 打造海洋文化产业人才集聚载体体系

任何人才在流动和集聚都是一个收到某些因素影响而带动人才流向某个人特定载体从而形成大量的人才集合和集群的过程。因此,在人才集聚中对承接人才集群且提供集聚保障的人才集聚载体起着关键作用[10]。根据影响人才流动和集聚的因素,可以将人才集聚载体分为核心载体、支持载体和保障载体。其中,核心载体包括各类企业和产业,是人才集聚的主要承载方;支持载体包括有高等院校、科研所和其他培训教育机构;保障载体则由政府和人才中介机构组成。在对海洋文化产业人才的吸引和集聚上,首先要积极发展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大力扶持大型企业的重点海洋项目,合理增加海洋类企业数量,优化海洋类企业区域布局,促进海洋文化产业集聚。其次,重视海洋文化人才的基础教育和培养,强化海洋类高等院校和其他科研、培训教育机构在海洋文化产业人才培育上基础作用,增设和优化海洋类学科,扩大海洋文化人才招生比例,加大打造海洋文化类人才教育科研平台,形成合理高效的海洋文化产业人才服务体系。同时,从政府层面保证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的优势,在宏观上制定一系列的海洋文化人才的引进、培养、保留和发展制度,发挥各载体在海洋文化产业人才自我实现和人才吸引力的集聚作用,构建完善合理的海洋文化产业人才集聚载体体系。

4.3 构建不同层次的海洋文化产业人才集聚模式

伴随经济发展海洋文化产业人才数量迅猛增长,但是要真正达到人才群集的效应,更要注重人才结构合理化和高质量化。为了使人才数量和质量真正满足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将海洋文化产业人才根据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各类人才的自身条件分层次实行不同的人才吸引、人才激励和人才保留的人才集聚模式是必然的可靠有效之法[11]。对海洋文化产业紧缺人才采取以政府政策和企业扶持为主的人才集聚模式,充分利用集聚地政府的政策力量,从宏观上革新人才理念,打破人才地域化观念,树立人才共享观念,促成人才合作局面。在人才制度上,通过社会保障一体化消除人才流动壁垒,调整地区经济结构,大力促进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另外,出台海洋文化产业人才紧缺目录,并且对紧缺人才各方面实行优惠补贴等扶持政策。企业在对紧缺人才的吸引、激励和保留上积极配合政府政策,加强组织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共建人才信息资源系统。对海洋文化产业高层次专业人才采取以海洋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为关键的人才集聚模式,发挥海洋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依托各类高端海洋文化类产业项目吸引高层次人才,在重大项目的建设中促进高层次人才的自我价值实现,使海洋文化产业集聚中产生的发达经济环境、优良的政策环境和完善的法制环境成为高层次人才集聚中的激励因素。对海洋文化产业实践实用型人才采取以市场促进为主的人才集聚模式,通过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市场对接方式为实践实用型人才提供成长平台,充分发挥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中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加大海洋文化产业实践实用型人才的流动和集聚自由度。

5 结束语

海洋文化产业人才具有高流动性、高投入高回报、高专业性等特点,加之我国现有的海洋文化产业潜力有余而开发不足,以及海洋文化产业集聚不发达和集聚地集聚环境构建不完善等,使得这类人才的流动和集聚呈现地域性、盲目性和自发性等特征,人才集聚效应未充分发挥,(下转第137页)(上接第119页)不利于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成长。在改善海洋文化人才集聚环境方面,重点放在软性环境的改进上,注重海洋文化产业人才的精神层面和自我提升方面的深层需求。从人才集聚载体出发,构建配套的海洋文化产业人才集聚载体体系,综合发挥各类载体的吸引效力,着重加大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海洋文化人才培养培育力度,从源头上扶植高质量的海洋文化人才。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海洋文化人才采取不同重点的人才集聚模式,力求有的放矢,更加有效的吸引和保留海洋文化产业人才。只有结合政府、企业、高校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达到高质量和高水准的海洋文化产业人才集聚。

参考文献

[1]Sandro Formica,Muzaffer Uysal.Market segmentation of anInternational Cultural-Historical Event in Italy.Journal ofTravel Research.1998.

[2]Chris Ryan.Tourism and cultural proximity examples fromNew Zealand[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4):952-971.

[3]张开城.海洋文化和海洋文化产业研究论述[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6):3-4.

[4]张樨樨.国外人才集聚模式的类型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0,26,(7):175-177.

[5]孙丽丽,陈学中.高层次人才集聚模式与对策[J].商业研究,2006,(9):131-135.

[6]王晓明,郭如良,高赟.产业集群对区域人才集聚的效应研究[J].管理观察,2011,(29):27-29.

[7]周均旭.产业集群人才集聚效应演化规律与对策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40-43.

[8]孙健,徐辉,张文静.国有、民营、外资企业人才集聚模式比较研究[J].软科学,2007,21,(3):138-141.

[9]陈燕萍.杭州人才集聚的法治软环境建设[J].教育评论.2011,(5):117-119.

[10]李乃文,李方正.基于人才集聚载体的人才吸引力研究—以辽西北地区为例[J].人口与经济,2011,(6):41-48.

海洋产业集聚 篇4

关键词:长三角,协同性,海洋产业集聚,区域经济

引言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有数字显示, 2012年, 我国海洋产业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 占同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2001~2012年, 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6.3%, 远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海洋经济的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和全球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同时也是我国海洋经济最为发达与集聚地区, 2012年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超过1.5万亿元。“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因此, 增强海陆协同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关键。

虽然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相关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 但仍有很多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Chetty (2002) 研究了海洋制造业与临港服务业的产业集聚关系, 认为两者为互相促进的关系。Notteboom (2005) 对港口区域化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认为港口区域化是港口发展的新阶段。刘曙光和于谨凯等 (2009) 运用海港区位理论, 对海洋产业布局与海洋产业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1,2,3]陈志强 (2006) 、任博英 (2010) 、刘聿铭 (2012) 、姜旭朝与方建禹 (2012) 以国内各个地区为例, 分析了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 认为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互相促进的作用。[4,5,6,7]朱念 (2010) 、傅远佳 (2011) 、陈琳 (2012) 运用耦合的方法, 探讨了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耦合关系, 得出海洋经济集聚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结论。[8,9,10]但是也有学者觉得产业集聚不一定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如陈得文、苗建军 (2010、2012) 、纪玉俊 (2012) 认为, 产业集聚会带来正面的集聚效应和负面的拥挤效应。[11,12]

总之, 以往研究大多肯定了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促进关系, 同时认为海陆协同发展是海洋经济的研究方向和趋势。因此,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方法, 实证分析“长三角”海洋产业集聚与当地经济的协同程度, 进而分析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协同演进的状况与机理。

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笔者把“长三角”定义为, 浙江省、江苏省以及上海市构成的泛“长三角”地区。表1是“长三角”两省一市2006~2011年海洋经济生产总值GOP (亿元) 、人均GDP (元) 和海洋经济占当地生产总值的比例 (GOP/GDP) 的各个数据具体值。

从表1可看到, 浙江省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2006~2011年飞速发展。海洋经济产值从1856.5亿元, 到2011年的4536.8亿元, 6年翻了1.5倍;人均GDP从3万多元, 到2011年的6万余元, 6年翻了一番, 且海洋经济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同时, 江苏也是呈现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协同高速发展, 且海洋经济比例越来越高的趋势。表明这几年浙江省和江苏省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能够很好的联动发展, 海洋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陆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上海是3个地区中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速最慢的一个地区, 且海洋经济所占比例逐年减少, 表明上海在2006~2011年之间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没有得到很好的协同发展。

因此, 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时, 不能盲目推进海洋产业集聚, 而是要有序、有目的的推进;更不能忽视海洋产业集聚与陆地经济集聚的接轨, 应做好海陆一体化准备, 大力建设大港口, 利于海陆联动的发展。

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灰色关联模型构建

灰色关联度的基本思想是:以一因素的数据序列为依据, 用数学的放大法, 研究因素间的集合对应关系, 即序列曲线的集合形状越接近, 则它们之间的灰色关联度越大, 反之则越小。笔者利用灰色关联法, 分析“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性。

1.确定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

参考序列为区域经济系统历年数值;比较序列为海洋产业集聚系统、三大海洋产业集聚系统历年数值。分别记为:

X0={X0 (t) , t=1, 2, 3, …n}

Xi={Xi (t) , t=1, 2, 3, …n}, i=1, 2, 3, …m (1)

其中, n代表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的长度, m表示比较序列的个数。

设X0=∑aixi为因变量区域经济发系统的序列值。其中, ai表示区域经济系统各个指标的权重, xi表示区域经济系统各个指标极差标准化的值;设X1=∑biyi为自变量海洋产业集聚系统的序列值。其中, bi表示海洋产业集聚系统各个指标的权重, yi表示海洋产业集聚系统各指标极差标准化的值。

将海洋产业集聚系统分为海洋经济规模、海洋经济密度与海洋集聚度3个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再由三级指标构成;将区域发展系统分为经济增长、开放程度、政府收支情况3个二级指标, 再由一些三级指标构成。具体指标体系见表2。

为了消除数据量纲并降低量级, 采取极差标准化, 对各个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1) 正指标的标准化:

(注:*表示负指标)

(2) 负指标的标准化:

指标权重ai和bi是由三标度层次计算法来确定的, 在构造主观判断矩阵之后, 再计算各自指标的权重。

2.计算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的灰色关联系数

比较序列和参考序列在各个时刻的关联系数εi (j) 可由以下公式算出:

其中, ρ为分辨系数, 0<ρ<1。在本文中, ρ取值为0.5。iniminj|X0 (j) -Xi (j) |是最小二级差。maximaxi|X0 (j) -Xi (j) |为二级最大差。|X0 (j) -Xi (j) |为各比较序列Xi曲线上每一个点与参考序列X0曲线上每一个点的绝对差值。

3.计算关联度Ri

关联系数, 是比较序列和参考序列在各个时刻 (即曲线上的各点) 的关联程度值。它的数值不止一个, 所以不便与运用关联系数对序列的整体关联程度进行比较。我们有必要将各个时刻的关联度, 集中为一个可以量化的数值, 即求其平均值, 作为比较序列和参考序列关联程度的度量。关联度Ri的公式如下:

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同性实证分析

1.三大区域协同性分析

对“长三角”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两个系统2001~2011年各个指标进行查阅。数据来源于《中国海洋统计年鉴》、《长三角年鉴》、国研网数据库、知网数据库, 以及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等。

利用关联系数公式, 算出2001~2011年“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的关联系数 (限于本文篇幅, 2001~2005年“长三角”关联系数不一一列出) 。2006~2011年 (由于海洋经济数据的局限性, 选2006~2011年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 “长三角”三个地区浙江、江苏和上海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见表3。

由表3可知, “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为0.838。说明“长三角”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具有较好协同性, 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Rz用表示浙江省的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关联度, 其值为0.703;Rj用表示江苏省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关联度, 其值为0.761;Rs用表示上海市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关联度的平均值, 其值为0.666。由关联度数值可以排出关联序:Rj>Rz>Rs。可见, “长三角”地区中海洋经济集聚与区域经济协同性最好的是江苏省, 其次是浙江, 最后是上海。2006~2011年, 3个地区中江苏省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能够最好地协同发展。

2.三大产业协同分析

为了更深入地分析比较“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集聚度与区域经济的协同性, 把“长三角”地区分为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 海洋产业分为海洋第一、二、三产业。根据上面步骤, 算出各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关联系数 (如表4所示)

用Rpn表示p地区第n产业的关联度。其中:

(1) 浙江省海洋三大产业的关联序为:Rz2>Rz3>Rz1。由此可知, 2006~2011年, 海洋第二产业集聚与浙江经济能够协同发展, 其次是海洋第三产业, 而海洋第一产业协同性最差。

(2) 江苏省海洋三大产业的关联序为:Rj3>Rj2>Rj1。可知, 江苏省海洋第三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性最好, 且江苏省海洋第三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性, 显著高于海洋第二产业集聚的协同性, 海洋第一产业集聚与江苏省区域经济的协同性最差。

(3) 上海市是海洋经济发展较早的城市, 而且有着全国最大的港口上海港。数据显示关联序为:Rs1>Rs2>Rs3。则可得出, 上海市海洋集聚与区域经济协同性较差, 上海市的海洋第一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同性, 略高于其他两个海洋产业, 其次是海洋第二产业, 最后是海洋第三产业。

3.细分行业协同性分析

由于海洋第二产业和海洋第三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性更好, 所以, 笔者选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某些主要产业进行对比。由于所取数据的局限性, 选用1994~2005年3个地区海洋盐业、海洋船舶业以及海洋交通运输业来进行对比。“长三角”两省一市海洋细分产业的关联度与比较如表5所示。

(1) 本文以1994~2005年浙江省区域经济为参照数列, 以同一时间段的海洋第二、三产业内的海洋盐业、海洋船舶业以及海洋交通产业集聚为比较数列, 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707、0.800、0.838。由关联度数值排出关联序为:海洋交通业>海洋船舶业>海洋盐业。显而易见, 浙江省海洋交通行业与区域经济之间能够很好的协同发展, 而海洋盐业的海洋产业集聚协同性略差于海洋船舶业。

(2) 江苏省海洋盐业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为0.611, 海洋船舶业关联度为0.753, 海洋交通业的关联度为0.622。江苏省排序情况为:海洋船舶业>海洋交通业>海洋盐业。由此可得出, 江苏省海洋船舶业集聚与江苏省经济的协同性最好, 海洋交通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性比海洋盐业略好。

(3) 由于上海市海洋盐业产值几乎为零, 所以不在比较范围。由表5可知, 上海市的第三产业中海洋交通业的协同性, 好于第二产业中海洋船舶业, 而由上面海洋三大产业的结果显示, 海洋第二产业协同性要好于海洋第三产业。因此可以得出, 海洋交通业是上海市海洋经济的主导产业, 并且重要性要高于其他海洋第三产业。

实证小结与机理分析

根据以上关联度的计算结果, 笔者绘制了“长三角”地区的关联结构树 (见下图) 。

从上图可看出, “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集聚与陆域经济总体协同性较好。从地区上看, 江苏地区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的的协同性最好, 浙江地区的协同性较好, 而上海的协同性一般;海洋三大产业中, 海洋第二产业与海洋第三产业与陆域经济的协同性较好, 而海洋第一产业协同性较差;细分产业中, 船舶业和交通业与陆域经济的协同性较好, 而海洋盐业显示一般。

从海洋产业集聚与陆域经济之间联动发展的内在角度, 对所得出的结果进行深层的机理分析, 分为以下三点:

1.“长三角”海陆产业呈现紧密关联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

“长三角”地区海陆产业呈现紧密关联良性互动发展局面:陆地产业发展, 有效推动了海洋交通运输、船舶制造等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海洋产业集聚的不断发展, 进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海洋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开发, 需要强大的陆地经济作支撑。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只有在与陆地经济的互补、互助中才能逐步消除;海洋资源优势, 只有在与陆地经济联动发展中, 在与全国的生产力布局紧密结合中, 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因此, “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联动协同发展需要海陆联动的支撑。

2.避开雷同产业发展优势产业, 发挥海洋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作用

浙江省、江苏省及上海市地区相邻, 每个地区都是致力于发展海洋经济的, 为了避免区域产业的雷同化, “长三角”地区应进行产业分工, 避开雷同产业而发展优势产业, 才能更好地发挥海洋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作用。优化海洋经济资源和产业空间布局, 避免区域产业雷同化、浅层化, 实现海洋经济发展区域产业特色化、功能化, 是“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同时, 每一个地区也要重视市与市之间, 甚至县与县之间的产业分工, 打造区域特色的海洋产业集聚区, 使海洋产业集聚与陆域经济之间能更好地联动发展。

3.以港口经济为核心, 通过要素集聚, 促进港口城市发展

“长三角”地区拥有大型集装箱港口 (年均集装箱吞吐量>40万TEU) 2个:上海、宁波-舟山;中型集装箱港口 (10万TEU<年均集装箱吞吐量<40万TEU) :南京、南通、苏州和连云港。港口是海洋产业集聚的核心和支撑点, 是临港工业的重心所在。以港口经济为核心, 通过要素的集聚, 促进了港口城市的发展。同时, 港口城市发挥了对外贸易的功能和作用, 通过海洋产业集聚, 延伸了港口城市的辐射范围。“长三角”地区拥有大型的港口和数量较多的中型港口, 使得其在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能够联动协同发展。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笔者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研究了“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集聚与陆域经济之间的协同性, 并对浙江、江苏、上海三大地区及其三大行业, 以及细分行业的协同性进行深入比较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和政策建议:

1.建立以上海为交通枢纽中心, 浙江和江苏为两翼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

“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呈现逐年快速增加的态势, 但区域增速存在差异。建议充分利用上海港第一港口的有利位置, 建立以上海为交通枢纽中心, 浙江和江苏为两翼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应继续加快浙江和江苏的海洋经济发展, 提高海洋产业集聚, 促进海陆一体化发展。重视浙江、江苏沿海地区与上海在海洋经济方面的接轨, 积极推进长江黄金水道—黄金海岸—杭州湾海域的综合发展与管理。

2.继续推进海洋产业集聚与陆地经济的协同发展

“长三角”地区的海洋产业集聚与陆域经济协同性总体较好, 但存在地区差异。建议继续推进海洋产业集聚与陆地经济的协同发展, 重视协同性较低地区的发展, 继续加强协同性较高地区海洋产业集聚与陆地经济的联系。要以海洋集聚的系统性为依托, 强化产业间的协同定位;以陆域产业为着眼点, 推进海陆联动;以港口经济为核心, 促进港城互动。总之, “长三角”地区要加强海陆联动性和港城互动性, 从而促进海洋集聚与陆地经济协同发展。

3.各地区发挥海洋主导产业优势带动其他海洋产业发展

“长三角”地区海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与陆域经济的协同性明显强于海洋第一产业, 而海洋第二产业的海洋船舶业是海洋产业的主导产业, 且与当地经济的协同性最强。建议各地区发挥各海洋主导产业优势, 带动其他海洋产业的发展。同时, 做好海洋产业的分工避免产业雷同。上海地区应重视海洋交通业的高级化发展, 从而带动现代物流业及陆地产业的发展。浙江和江苏地区应重视提高海洋第二产业的产业集聚, 以临港工业为核心, 发展港口建设、现代物流业、陆地产业的模式, 在发挥主导产业优势的同时, 带动其他海洋产业的发展, 进而推动海陆联动。

参考文献

[1]Chetty S, 2002, “On the Crest of Wave:Evolution of the New Zealand Marine Cluster:Alliances and Networks”, Working paper.

[2]Theo E.Notteboom, Jean-Paul Rodrigue, 2005, “Port regionalization:towards a new phase in port development”, Working paper, Maritime Policy&Management, Vol.32 (3) .

[3]于谨凯, 于海楠, 刘曙光, 单春红.基于“点—轴”理论的我国海洋产业布局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 2009 (2) :55-62.

[4]陈志强.产业集群推动福建海洋经济发展[J].中国国情国力, 2006 (12) :55-58.

[5]任博英.山东半岛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10.

[6]刘聿铭.天津市海洋产业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12.

[7]姜旭朝、方建禹.海洋产业集群与沿海区域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以环渤海经济区为例[J].中国渔业经济, 2012 (3) :103-107.

[8]朱念.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实例探析[J].商业时代, 2010 (36) :110-111.

[9]傅远佳.海洋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 2011 (9) :126-129.

[10]陈琳.福建省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评价研究[D].福州:福建农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12.

[11]陈得文, 苗建军.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内生性研究——基于1995~2008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9) :82-93.

海洋产业集聚 篇5

文章第二部分将进行相关文献综述和机理分析,然后建立实证模型并解释其变量选取、数据来源,选用1997—2012年沿海11省市的面板数据,基于Panel Data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文章第四部分是实证过程与结果,最后基于对实证结果的解释,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1文献综述与机理分析

对外开放与产业集聚以及金融发展与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对外贸易会增加外部融资的需求,为金融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对外开放加剧了资金的全球化流动,对一国的金融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金融发展。因此,对外开放与金融发展密不可分。两者究竟是通过怎样的机理作用共同于产业集聚的呢? 纵观已有文献,本文总结如下。

1.1对外开放与产业集聚

由于分析的角度和关注的内容不同,学者们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马歇尔集聚论、韦伯区位集聚论基于完全竞争的假设条件下,强调了外部经济以及运输成本对产业集聚的重要性。而新贸易理论是假设市场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主要关注了要素禀赋差异对集聚的作用,而忽略了内生的劳动力等要素。新经济地理学在新贸易理论的假设基础之上加入地区间劳动力要素完全自由流动,注重外部经济的同时强调市场需求和产业专业化的重要性,在报酬递增、运输成本与要素流动的相互作用下提出中心———外围模型。后2种理论都认识到对外开放对规模经济的重要性, 并说明了对外开放条件下规模经济、外部性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本文在张萃等[1,2]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将对外开放影响产业集聚的具体作用机制总结如下。

第一,市场规模效应。在亚当. 斯密的《国富论》中提出的劳动分工理论已经成为产业集聚的现实基础。劳动分工理论认为交换引起分工,其受市场的限制,市场规模越大,分工和专业化越精细,分工可以促进效率提高和规模扩大。新贸易理论认为贸易开放有利于一体化市场的形成,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厂商数量减少规模扩大,开放地区产生专业化生产,导致关联企业集聚。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明确提出市场需求是产业集聚产生的重要原因。对外开放改变了封闭的市场条件,来自国外的需求扩大了商品市场,直接促进企业扩张以及国内的专业化分工和生产,从而带来外部经济、规模经济,而这又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另外,市场扩张所带来的产业集聚又可以通过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劳动市场等资源共享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进一步吸引厂商集聚,产生循环累积效应。

第二,技术溢出效应。无论是早期的马歇尔外部性理论,还是新近兴起的新经济地理学与新增长理论,都认为技术溢出是区域集聚的重要因素。而对外开放的技术溢出效应也已被大量研究所论证。 首先,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 1) 示范效应,国内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向跨国公司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 ( 2) 竞争效应,跨国公司打破国内企业垄断地位所带来的竞争压力改变了市场结构提高市场效率; ( 3) 人力资本效应,高技能人才从跨国公司流动到内资企业的同时可以带来其所需的新技术和管理技能; ( 4) 产业关联效应,通过前向与后向关联即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来完善东道国产业链从而刺激企业发展; ( 5) 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即FDI通过生产活动或者引入新兴产业改变、优化产业结构。另外,对外贸易也是国际间技术扩散和转移的重要途径[3]。

第三,制度变迁效应。在产业集聚的过程中,除了要素累积和技术溢出等因素外,制度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制度安排可以对各种要素进行有效地配置。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中,拉坦提出“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承认了开放可以传播社会文化知识从而引起制度变迁。而制度转型的区域集聚效应已被很多学者所证实。Brusco、邱成利、邓宏图和康伟、霍丽和惠宁分别从制度创新导致企业交易成本降低、制度结构影响企业集群等角度分析了制度对产业集聚的重要作用。可见,对外开放增加了国家间制度的交流和学习,有利于开放区域制度创新和制度结构优化。而这种通过对外开放得以优化的制度体系又会成为这一地区吸引厂商的比较优势, 导致产业集聚的产生[4]。

通过市场规模、技术溢出、制度变迁3个方面, 可以构建对外开放影响产业集聚的作用机制。一方面,对外开放有利于制度机制的转型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产业集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另一方面,由对外开放带来的外部经济、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与创新还能通过循环累积机制不断发挥作用,为产业集聚提供源源不断地内在动力。

1.2金融发展与产业集聚

金融发展理论按照流派可以分为4种: 金融结构论、金融功能论、金融深化论、金融约束论。这4种理论都认为完善的金融环境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并引导资金分配至高回报的项目,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莱文提出良好的金融发展水平可以显著促进资本积累和提高技术外溢水平。拉詹通过对美国大型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得出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有利于完善企业外部融资环境,从而促进产业集聚的结论。施卫东、张小蒂和王永齐、戴志敏和郭露对我国部分省市进行实证研究,证实了金融发展会通过一定中介联结效应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产业集聚。本文在周兵等[5]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将金融发展影响产业集聚的具体作用机制总结如下。

第一,资本形成效应。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是产业集聚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而资金的筹措和配置离不开金融业的发展。一方面,金融系统可以通过直接、间接融资吸收社会闲散资金,解决企业货币需求; 另一方面,金融工具可以通过选择结算币种、远期交易、套期保值等手段,来有效地分散和化解产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提高产业生产或消费效率。最重要的是,只有经过金融市场的配置,才能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这是资本有效积累的源泉。首先,良好的金融发展可以通过信用机制、降低储蓄成本等提高社会储蓄倾向,最大限度地将其转化为有益的投资; 其次,完善的金融市场能够引导储蓄自发流向高收益的投资,缩短储蓄———投资的周期,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

第二,技术创新效应。约瑟夫. 阿洛伊斯. 熊彼特从创新角度来说明产业集聚现象,认为两者相互促进。而技术创新需要金融支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 1)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即技术研发。高风险、高投资、高回报是高新技术典型的特征,因此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就要求一国金融市场有多样的融资渠道。( 2) 模仿国外先进技术即技术引进。这种创新模式需要资金购入机器设备、引进创新人才、提高员工技能等,因此外部融资必不可少。总之,在金融日渐一体化趋势下,技术创新金融支持模式有力地扶持企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产业集聚[6]。

第三,人力资本转移效应。新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两大内生动力,产业集聚的区域通常也是人力资本集中发展的地方。 从企业家的角度来看,金融发展对其能力的彰显有推动作用。熊彼特指出,金融市场为企业家提供资金促进企业革新从而有利于产业集聚。地区企业家出现的密度和产业集聚的规模伴随着当地金融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增大[7]。可见,如果一国金融发展水平较低,融资困难,将直接导致企业家创新能力的下降,劳动力市场的流失。因此,高效的金融体系有利于企业家才能的发挥和人力资本的集聚, 增强了产业集聚的动力。

因此,金融发展本身可以从资本形成、技术创新、人力资本转移3个方面促进海洋产业进行集聚。 另一方面,又能通过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集聚的深化。

综合上述机制,可以构造一个关于对外开放、金融发展与海洋产业集聚之间的机理系统,如图1所示。

2模型、数据与方法

为检验对外开放水平、其他各控制变量在金融发展对海洋产业集聚过程中的具体影响,以及我国11个沿海城市在这个过程中的差异性,本文构建以下2个模型。

2.1模式解释

1 ) 模型一。 本文借鉴Feder、Greenwood、 Murinde V的方法,在资源、技术和制度等要素既定条件下,将金融发展当作“要素投入”,构建实证金融发展对我国海洋产业集聚影响的基本模型:

LQ = f( Fscale,Pgdp,exp,I) 。

对上式取全微分,则有:

经整理变形得到金融发展对海洋产业集聚影响的基本计量模型:

其中: i和t表示第i个省份和第t年,μ 是随机误差项。LQ表示海洋产业集聚情况,Fscale表示金融发展水平,Pgdp表示人均GDP,Exp表示财政支出,I表示物质资本投资。

2) 模型二。引入对外开放变量,同时考虑到对外开放和金融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代入和简化可得对外开放条件下金融发展对产业集聚影响的面板模型:

其中: EOit表示对外开放水平,其他含义与模型一相同。

2.2指标与数据说明

本文涉及的变量和数据主要包括海洋产业集聚、对外贸易、直接投资、金融发展以及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等控制变量。

1) 海洋产业集聚( LQ) 。本文选用哈盖特提出的区位熵来衡量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的集聚情况,反映海洋产业在该区域中的地位与作用。公式为

其中: qij是指j地区海洋产业生产总值,qi是指海洋产业的全国生产总值; qj与q分别是j地区的生产总值和全国的生产总值。一般来说,LQ > 1时,地区海洋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要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反之则小于全国平均水平。

2) 对外开放变量( EO) 。由于对外开放无非是以贸易和投资的方式进行的,本文借鉴应健、张国林 ( 2002) 的度量方法,公式如下:

EO = ( Trade + FDI) / GDP。

其中: Trade表示货物进出口贸易额,FDI表示外商直接投资额。中国进出口、FDI的数据是以美元衡量,把它乘以当年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得到以人民币衡量的进出口与FDI值,然后除以当年各省GDP得到对外开放水平的衡量指标。

3) 金融发展变量( Fscale) 。为全面考察中国金融发展水平对海洋产业集聚的影响以及我国的现实情况,本文借鉴熊德平等[8]构造的金融总体发展水平指标,将“金融资产”分成信贷、股票和保险3个方面。具体说明如下:

Fscale = ( Loan + Stock + Ins) / GDP。

其中: Loan为金融机构各类贷款余额,Stock为股票资产余额,本文以各地区上市公司股票市值代替, Ins为保险机构金融资产,本文以保险业全部保费收入代替。选用( 年初贷款余额 + 年末贷款余额) /2来计算贷款余 额 ( Loan) 的年均水 平,股票市值 ( Stock) 选择年平均市值,保费收入( Ins) 采用全年总量计算,以解决用存量指与流量指标的可比性问题,进而再与当年GDP进行对比计算相关金融发展指标,弥补了金融发展论的不足。

4) 主要控制变量。控制变量是一系列可能影响海洋产业集聚的变量,本文借鉴已有文献,选用人均GDP占总人均GDP的比重( Pgdp) 来消除经济发展对产业集聚的影响。选用财政支出指标( Exp) 即各省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值来衡量政府支出水平。此外,选择物质资本投资指标( I) 即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比值来控制整体经济投资的影响。

在数据来源方面,各省份海洋产业生产总值来源于历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 各省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各省份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以及保费收入来源于历年 《中国金融年鉴》; 各省股票年平均市值来源于同花顺数据库。

3实证分析

由于我国沿海十一省金融发展水平不均衡,其所引起的海洋产业集聚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本文先运用Panel Data模型对我国沿海十一省市金融发展引起海洋产业集聚的省际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然后再考虑对外开放变量后,两者共同对海洋产业集聚产生的影响是否存在区域性差异。

首先要对模型进行识别,目前Eviews无法对截面成员特定系数进行随机影响模型估计,因此本文选用固定影响下的变系数模型,利用构造的模型一来检验金融发展对我国海洋产业集聚的省际差异, 实证结果,如表1所示。

从回归结果来看,调整后的R2值为0. 88,F统计量的P值为0. 00,D. W为1. 82,说明方程拟合效果良好。对控制变量的检验结果表示经济发展水平 ( Pgdp) 和政府财政支出( Exp) 为正但是并不显著, 而物质资本投资 ( I) 显著为负。说明,在1997— 2012年间,制约金融发展对海洋产业集聚的因素中,物质资本投资发挥了抑制作用。

从表1的检验结果可见,金融发展对海洋产业集聚的影响省际差异较为明显。其中,上海、广西、 海南系数为正但是并不显著,天津、江苏、福建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这三省金融发展促进了海洋产业集聚,并且江苏、福建两省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河北、辽宁、浙江、山东、广东的系数为负,其中辽宁、山东、广东省的t检验不显著,而河北省系数显著且较大,说明河北省金融发展明显抑制了海洋产业的集聚,浙江省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因此,金融发展是导致沿海11省市海洋产业集聚产生差异的原因之一, 如表2所示。

被解释变量 LQ

注: 1本文计量结果由 Eviews7. 0 完成,参数 t 检验值* 、**、 ***分别表示在 10% 、5% 和 1% 下显著; 2回归结果省略。

沿海省市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但是每个省的对外开放程度也有偏差。加入该制约因素后,运用模型二考察对外开放在金融发展与海洋产业集聚中所起的作用,因此重点关注交互项。 从回归结果来看,调整后的R2值为0. 89,F统计量的P值为0. 00,D. W为1. 82,说明方程拟合效果良好。检验结果表2显示,上海、江苏、山东、广东、辽宁五省的交叉系数为正,但只有上海市系数显著,说明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金融发展将促进上海市海洋产业集聚的形成。结合对外开放与金融发展指标系数来看,两者均为负,一方面可能因为对外开放与金融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促进海洋产业集聚的门槛值,需大力提高; 另一方面可能因为影响集聚的因素众多,受其他因素制约,海洋产业集聚程度有限,过高的对外开放和金融发展水平反而起抑制作用。天津、浙江、广西的交叉系数为负,说明在这些省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反向抑制金融发展对海洋产业集聚的影响,原因可能在于金融结构和资金并没有支撑海洋产业发展,导致了对外开放和金融发展之间发挥的作用不协调。如天津市在模型一中金融发展的系数为正,加入对外开放因素后,系数稳定且取值变大,表明对外开放已经有效促进金融发展对海洋产业集聚效应的发挥; 但是由于其金融政策并没有向海洋产业倾协,而且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FDI流入可能会带来东道国的“替代效应”和 “挤出效应”,所以交叉项出现了为负的情况。河北、福建、海南省交叉项均为负且不显著,说明三省的对外开放与金融发展水平偏低,对海洋产业集聚的作用有限。

被解释变量 LQ

4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基于我国1997—2012年沿海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省际层面实证了金融发展对海洋产业集聚的影 响,并且引入 海洋产业 发展的重 要因素———对外开放水平,考察了对外开放条件下两者之间关系的变化,从中得出以下结论。

1) 我国金融发展对海洋产业集聚的省际差异影响较为显著。天津、江苏、福建三省金融发展促进了海洋产业集聚,并且江苏、福建两省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与之相比,河北省金融发展明显抑制了海洋产业的集聚,而浙江省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其他省市金融发展与海洋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由此充分说明,金融发展与海洋产业集聚并不是正相关,而是在其他因素作用下、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够对区域海洋产业集聚产生正面作用。

2) 在海洋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支出的作用不明显,物质资本投资呈负向效应。对于沿海11省份来说,对外开放作为至关重要的条件因素,直接制约着金融要素效果的发挥以及海洋产业集聚的形成。比如,上海市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金融发展将促进海洋产业集聚的形成; 天津、福建、广西等由于海洋产业集聚程度与对外开放、金融发展水平不协调,导致抑制作用的产生。因此,对外开放在金融发展影响区域海洋产业集聚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门槛效应,三者需协调和谐发展。

从政策角度来说,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海洋产业集聚程度有一定的影响力。较低的金融发展水平会抑制海洋产业,因此,各省应利用金融支持建立多元化海洋产业发展机制。但是,简单通过金融发展来促进地区海洋产业集聚的想法具有局限性。作为沿海城市,对外开放与金融发展密不可分,开放程度需与金融水平相适应,两者才能有效地对海洋产业集聚起正向作用,若不相协调,将发生抑制作用。政府必须依据本身实际情况,从均衡发展的角度来合理规划金融格局和海洋产业。最后,不可否认发展海洋产业限制因素非局限于本文中所涉及,最重要的还是资源禀赋,综合多种要素协调发展,才能促进海洋集聚带的早日形成,实现“海上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空间布局。

参考文献

[1]张萃,赵伟.对外开放与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09(9):89-96.

[2]袁冬梅,魏后凯.对外开放促进产业集聚的机理及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财贸经济,2012(12):120-126.

[3]GROSSMAN G M,HELPMAN E.Trade,knowledge spillovers,and growth[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1,35(2):517-526.

[4]赵伟,张萃.FDI与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基于20个行业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7(11):90.

[5]周兵,张倩,张晨阳.金融环境因素背景下的FDI与产业集聚[J].管理世界,2012(1):172-173.

[6]吕光明,吕珊珊.技术创新金融支持模式的国际经验[J].经济研究参考,2006(15):38-39.

[7]张小蒂,王永齐.企业家显现与产业集聚:金融市场的联结效应[J].中国工业济,2010(5):59-67.

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 篇6

关键词: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产业升级,资源空间配置

经济发展是经济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动过程, 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扩张过程, 而且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过程。21世纪以来, 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各国各地区都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希望通过产业升级来促进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的本质, 落实到具体空间上必然引起产业空间重组, 而在这个过程中, 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有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产业升级到底具有哪些经济地理效应?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对产业升级有哪些影响?三者是如何互动发展的?本文将从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角度探讨产业升级的经济地理效应, 分析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关系。

一、产业升级的经济地理效应

由主导产业更替带动的产业升级引领资源在时空上重新配置, 即资源在新旧主导产业之间流动和在位于不同发展梯度的区域之间流动。资源在新旧主导产业之间的流动, 主要体现为优质要素向有更高报酬的产业流动。资源在区域之间的流动, 主要体现在高素质要素 (或产业) 向高梯度区域集聚, 而初级要素 (或产业) 向低梯度区域集聚。产业升级要求并导致要素更加自由地流动, 从而促进区域一体化, 且引起更大区域范围或更深层次的城市化, 导致资源空间再配置, 产业空间结构被重组 (图1) 。

(一) 一体化效应

1、产业升级促使区际关系由竞争走向竞合。

区域产业升级是次级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结果。随着生产分工的细化, 上下游企业之间、相关区域之间的联系将更为紧密, 逐步融合。现今的产业发展, 已不可能由某一企业或地区来掌管整个产业链。产业升级涉及到发展高端产业的高梯度区域与承接产业转移的低梯度区域之间的利益博弈。为了更好地进行产业升级, 区域之间要加强联系、优势互补, 于是区际关系便由竞争升华至竞合。

2、产业升级促进资源空间优化配置。

一个区域的产业升级需要承接外来相对高端的产业, 集聚更加优质的要素, 同时也会淘汰或转移一些相对低端的产业, 因此, 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流动必须更加自由。要素是具有逐利性的, 如果可以自由流动, 各种要素将被配置到最适合的产业和地区。一般而言, 高级要素向高梯度区域集聚, 初级要素向低梯度区域集聚。这样高层级城市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 从而形成更大的区域辐射力和服务功能。而在初级要素相对丰富外围区域则通过承接中心城市转移出来的产业, 推动工业化进程。

(二) 城市化效应

1、产业升级促进大中城市的内涵式发展。

城市化的发展包括外延式和内涵式两种增长方式, 前者以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基础, 后者依赖技术开发、资金投入、产业升级、提高效益。在产业升级过程中, 城市地区把低端产业转移到周边地区或异地, 同时集聚更优质的要素来支撑城市的升级发展。在发展梯度较高的大中城市, 通过产业升级, 不仅可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增长, 而且通过发展高端产业, 可实现内涵式的城市化, 提高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 使其对区域具有更大的辐射力, 从而提高城市的层级。

2、产业升级加速乡村城市化, 完善区域城市体系。

随着大中城市的产业升级, 周边乡村地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制造业及相关服务业, 形成一系列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 并在循环累积的集聚效应下, 像滚雪球般不断成长壮大。随着这些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的日益成熟, 一些新城市将陆续出现, 从而整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 城市体系不断完善。区域产业升级导致一系列新城镇在原来的乡村地区崛起, 促使乡村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

二、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提升集聚经济

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发展, 在空间组织与价值链两方面共同推动集聚经济的整体升级。

(一) 产业集聚为产业升级打下基础。

产业集聚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集群内企业的成本曲线, 拓展了活力空间, 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载体 (徐强, 2004) 。产业集聚在收益递增作用下产生循环累积的集聚效应, 包括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两种类型。地方化经济主要由专业化集聚导致的, 有利于知识的发现和传播。一个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可以促进知识在同产业的不同公司间扩散, 从而促进研究、发展和创新活动 (Marshall (1890) , Arrow (1962) 和Romer, 1986) 。城市化经济主要由多样化集聚产生, 有助于技术创新和知识溢出。不同产业的公司集聚在特定的地区可以产生“相互孕育”的效果, 这不仅有利于知识溢出的产生, 同时还推动了地方竞争, 从而加速知识的使用 (Jacobs, 1969) 。产业集聚不仅可增大产业的规模, 也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Antonio Ciccone, 2002) , 还有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 (波特, 1990) 。

(二) 产业升级提升集聚经济质量。

发展极理论认为, 增长的势头往往集中在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 这些部门和行业往往集中在大城市中心, 有创新能力的产业和企业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经济活动地理集聚带来成本的节约和收益的提高, 从而形成地区的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中心等。产业集聚不是由一些产业简单地集中在一起, 大量企业在一定地理区位集中产生循环累积的集聚经济的前提是这些产业必须是相关的, 其上下游产业或与辅助产业之间的关联是密集而顺畅的。而要使产业集聚区的各企业有很好的关联效应, 其内部产业结构应该是在动态调整中不断升级发展的, 只有这样, 集聚经济才能得到持续发展。我国东部地区产业集聚明显, 有些城市已出现拥挤效应, 主要表现为土地空前紧张、环境污染压力越来越大, 已不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一些中心地区的发展格局, 是以经济增长模式粗放、环境污染、土地紧张为代价的, 这种模式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三、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空间

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是相辅相成的。在早期资本主义时期, 由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分割, 伴随产业结构调整的是大量企业破产和倒闭。而进入现代,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产业结构调整有了更多的选择, 其中之一就是产业转移的方式 (陈建军, 2002) 。产业转出地与产业转入地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产业升级, 但其在空间上是相互依赖的。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发展驱动资源空间再配置, 导致产业空间的重组。

(一) 产业转出地的产业升级

1、腾出有限空间, 发展高端产业。

一个工业区从建立开始, 它将经历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像一个生命体一样, 可以划分为年轻、成熟、老年等不同阶段, 各个阶段有其各自的特征 (Thompson, 1966) 。无论一个工业区还是一个产业都是有生命周期的, 成长之后会成熟, 成熟之后如果不升级必然要消亡。产业升级必然要落实到具体的空间上, 但城市或区域的土地及其他资源都是有限的, 不可能同时发展所有产业。因此, 一些区域或城市在进入成熟期后, 由于资源的约束或受到其他一些冲击, 必然把当地优势较弱或已成为负担的衰退产业迁移出去, 以腾出空间来发展相对高端的产业或产业环节, 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2、集聚优质要素, 促进产业升级。

产业转出地的产业升级离不开周边地区或更大范围区域的支持, 这种支持主要体现在要素供给方面。产业升级要求有更多的高附加值的产业, 需要更高素质的劳动、资本等要素。产业转出地在转出相对低端的产业时, 如果不及时引进和集聚更高质量的要素, 那么产业升级只能是一句空话, 而且将出现产业空心化态势, 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还会带来失业、贫困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 发展梯度较高的城市或地区在进行产业升级时, 一方面要留住自身积累的各种优质要素, 另一方面要通过内涵式的城市化或其他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引进大量适合本地新兴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的优质要素, 以促进产业顺利升级。

3、扩大城市腹地, 增强服务功能。

城市腹地是城市周围与城市具有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毗邻地区, 其大小受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诸因素制约。城市腹地的大小取决于城市对腹地的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 而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又与城市经济实力、市场发育程度和开放程度等因素正相关。城市腹地揭示城市与区域的产业联系和经济活动规律。一般来说, 腹地范围愈大, 经济发展水平愈高, 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也愈大。产业转出地能否把其相对低端的产业转移出去, 同时不产生产业空心化的情况, 取决于该地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是否紧密, 能否在产业转移与集聚优质要素等方面进展顺利, 对区域的服务功能是否不断提高。

(二) 产业转入地的产业升级

1、承接产业转移, 推动工业化进程。

产业转入地一般是发展梯度还相对较低的地区, 处于工业化初期或者还未发展工业, 这些地区一般是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资源比较丰富, 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通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不但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 发挥相对优势, 而且可从中获得大量外来资本和先进技术, 突破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 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配套外来产业, 提高当地经济活力。

产业承接地一般通过建立产业园区或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来承载外来产业, 在一定程度上可培育并发挥集聚经济效应, 使其成为当地经济的增长极。随着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发展, 外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得以传播。当地企业一方面可通过吸收其中的知识溢出, 模仿或创新性地生产类似的产品, 另一方面可通过原料加工、发展传统服务业, 投资环境等方面来积极配套外来产业, 以充分发挥当地优势, 提高经济活力, 这样既有利于外来产业的顺利发展, 又有利于当地实现产业升级。

四、结语

产业升级与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产业升级是通过产业部门结构的转换, 在价值链上实现优化发展, 其落实到空间上会产生区域一体化与城市化等经济地理效应。而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是通过产业空间结构的调整, 在空间上动态优化配置资源, 其落实到具体的产业中会形成集聚效应、扩散效应与关联效应等。三者互动发展可以优化产业的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 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 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4.

[2]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94, (4) .

[3]徐佳宾.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与市场形态[J].财贸经济, 2007, (3) .

[4]王文成, 陈树旺.中国产业转移问题研究:基于产业集聚效应[J].中国经济评论, 2004, (8) .

[5]李松志, 杨杰.国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 2008, (2) .

物流发展、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 篇7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生产活动在地理空间的集中现象,其实质是资源配置在空间上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历史的原因,改革开放前我国各地区基本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产业的空间布局分散,地区专业化水平较低。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主导地位的确立,各种资源开始集聚于在地理、政策上占据绝对优势的东部沿海地区。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1]-[5],我国制造业往东部沿海聚集,并且制造业区域布局的不均衡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东西部“二元化”的主要因素。依据区域产业转移理论,高梯度区域随着产业的聚集和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拥挤成本”,要素价格不断上升,投资回报率下降,这将促使一些传统产业向要素价格低廉、投资回报率较高的低梯度区域转移,而中国的现实与这一理论背离。

那么,为什么在东部地区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制造业仍然不断往东部地区聚集,而没有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不少学者从制度、文化、市场开放度、外部性获得等角度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也有学者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运输成本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但由于运输成本难以衡量,因此,以往对运输成本与产业集聚的研究大多是定性研究,缺乏定量研究支持。本文将从物流这一角度,实证分析物流发展与产业集聚的关系。之所以选择物流这一角度,原因有两点:一是仅仅以运输费用来反映产品的空间转移成本不够恰当;二是缺乏运输费用的相关数据,虽然物流费用也没有具体统计数据,但可以以一个地区的物流业发展水平来衡量,物流业发展水平越高,物流费用越低,反之则越高。

二、分析框架

对产业集聚的研究,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是在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相互权衡的框架下加以分析的,认为规模经济效果越明显,运输成本越低,产业集聚越显著;规模经济效果越不明显,运输成本越高,产业集聚越不明显。相关研究还指出,如果没有规模经济导致的收益递增,产业集聚将难以发生;而如果没有运输成本,产业的空间分布将不会有任何集聚的动力。Krugman将运输成本定义为“两地之间公共交通运输成本”,现代物流理论认为,仅仅将产品在两地之间的转移成本描述为运输成本并不全面,Poul Ove Pedersen(2001)[6]的实证研究表明,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运输费用是区域经济和区域工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其重要性越来越弱,但如果从更广的意义来看,即将运输看作物流中的一个环节,那么物流对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则是越来越重要。物流是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一系列功能的有机结合,运输成本仅仅是物流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以物流成本代替运输成本可以更好地描述产品的空间转移成本。

NEG(New Economic Geography)构建的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与产业集聚的模型较为复杂,林理升、王晔倩(2006)根据NEG思想建立了一个简明的分析框架,来考察地理位置造成的运输成本差异和劳动力流动成本对制造业区域分布产生的作用[7]。在林理升、王晔倩的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根据我们研究的重点进行完善,并讨论在物流费用差异下制造业厂商的选址问题。采用Fujita and Thisse(1996)的模型假设,集聚区域的每个厂商获得的外部性是均等的,以a(x,y)表示在x地的一个企业从y地的一个企业获得的好处,即企业获得的外部性,以f(y)表示企业的密度(∫f(y)dy=F(y),F(y)为某地企业的分布函数),A(x)表示在x地的一个企业获得的总的外部收益,x,y∈x(x代表地区),可以得到:A(x)=∫a(x,y)f(y)dy。再假设生产所需要的使用的土地为Sf,劳动为Lf,地租为R,工资为W,如果地租由该地区企业的数量决定,用m表示每个企业产生的边际地租,那么:R(x)=∫bf(y)dy。同样,如果假定一个地区的工资取决于原有的均衡状态,则可以把它看成地理因素的函数w=w(x),物流费用也取决于地理位置和运输量k=k(x)C。由于各地区对制造业企业的优惠政策存在差异,税收可以看成是地理位置的函数T=T(x)。因此,在x地的某企业的最大化利润为:

为便于比较制造商对于厂址的选择,以我国东部、西部两个地区为例进行分析。假设产品只在国内销售,产量不受地理位置的影响,以x表示东部地区,y表示西部地区,那么,(1)式可以看做企业选择东部地区所获得的利润,(2)式为选择西部获得的利润:

如果企业选择在西部地区建立厂址,那么必须有:π(y)>π(x),即:

由于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因此为简化起见,可以将西部地区的税收和地租视为0,同时,由于产业集聚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企业可获得的外部性很小,也可以视为0,因此,(3)式简化为:

(4)式是企业选择西部建厂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如果产品不是用于国内销售,而是主要用于出口,那么(4)式变为:

从(4)、(5)式的比较可以看出,企业选择西部地区,会比选择东部地区多支付产品从西部到东部的空间转移成本,因此,对于出口型企业,尤其是在产品的物流费用较高的情况下,企业更不会选择西部地区。

由于工资具有一定的粘性,因此东西部劳动力成本差异可以看做一个常量,厂址选择在东部地区,在获得外部性A(x)的同时,必须支付较高的“拥挤成本”,R(x)Sf、T(x),两者呈正相关关系;物流费用差异[k(y)-k(x)]C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量,目前,中国物流业发展较为落后,据统计,2007年中国全社会物流费用占GDP的比例仍高达18%,东部地区由于有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较发达的物流服务业,相比于西部地区而言,物流费用要低得多,尤其对于制造业而言,物流费用更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但长期而言,随着中国西部地区物流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中国物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东西部地区物流费用差异将会缩小,物流费用在产品成本中的比例也会不断缩小。当物流费用降低到企业可以接受的程度时,或者物流费用不再是企业选择厂址考虑的重要因素时,在东部地区高昂的“拥挤成本”作用下,企业将选择西部地区,从而促进产业的转移。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就物流业发展(物流费用的降低)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作如下假说:在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较为落后,物流费用较高的情况下,物流业的发展将会促使西部地区的要素继续往东部地区转移,东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程度将进一步增强;但当物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即物流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小时,东部地区制造业将往西部地区转移。长期来看,制造业集聚程度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形状(见图1)。

三、实证分析

笔者利用1995—2009年数据对以上推论进行实证分析。

(一)变量及模型的设定

1.制造业区域集中度。Ellison and Glaeser(1997)[8]构造了一个衡量制造业集中程度的指数,但其指数较为复杂,所使用的数据难以获得,Henderson and Lee(2001)[9]将这一指数简化,林理升、王晔倩(2006)采用这一简化指数对我国制造业集中度进行衡量,结果能够较好地展示我国制造业的集聚现状。因此,本文采用这一简化指数,其公式为:

其中,αi(t)表示t时刻地区i的集聚指数,Pi(t)、P(t)分别表示t时刻i地区的人口和全国的总人口,Ei(t)、E(t)表示t时刻i地区的制造业就业人口和全国的制造业就业人口。αi(t)的值介于-1和1之间,如果趋向于-1,表明制造业完全分布于其他区域,如果αi(t)接近于1,则表明制造业完全集中于本区域,接近0表明制造业完全分散于各个区域。

2.物流发展水平指标。由于物流费用数据难以获得,因此只能以物流业发展水平来衡量,物流业发展水平越高,物流费用越低。参考已有相关文献,我们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生产总值来表示。在本文中,以各地区物流业产值与GDP的比例表示物流业发展水平。

3.根据推论,设定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如下:

上式中,α为集聚指数,wl为物流业产值与GDP比值表示的物流发展水平,wl2it表示物流发展水平的二次平方项,如果当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制造业集聚程度逐渐降低,那么β2的值应小于0。

(二)实证分析

1.各变量的面板单位根检验。为了避免虚假回归,对α、wl、wl2三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面板单位根检验的方法较多,但每种方法都有优缺点,我们选择Levin,lin&Chut、Im,Pesaran and Shin W-stat、ADF-Fisher Chi-square、PP-Fisher Chi-square四种检验方法,并选择四种方法检验一致的结果[10]。检验结果表明,三个变量的原始序列没有同时通过四种方法的检验,而一阶差分项则同时通过检验,说明三个序列都是一阶单整的。

2.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及协整方程估计。三个变量都是I(1)序列,存在协整的可能性,采用两步检验法进行协整检验。经过检验,选择截面固定效应和时期随机效应较优,在式(7)基础上,进行回归,结果如下(见表1):

表1中,ad R2=0.895,F=128.09,说明模型的拟合

注:根据残差序列特征,选择无截距和趋势项的模型,由于Im,Pesaran and Shin W-stat检验必须是有截距或趋势的,所以此方法对残差的面板单位根检验失效,选用Breitung t-stat检验代替。**、*分别表示在5%、10%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

效果较好。残差的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说明,残差是平稳的,协整关系存在,该回归方程就是协整方程。回归方程中,截距项不显著,wl对集聚指数的影响系数为0.034 1,在10%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表明随着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制造业集聚程度将进一步增加;wl2对集聚指数的影响系数为-0.067 1,在5%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系数显著为负值表明在物流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将导致集聚程度的降低。这说明,物流发展水平的提高、物流费用的降低与制造业集聚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更准确地讲,二者存在鲜明的“倒U型”关系。利用一阶导数可得到:

计算得出:wl=25.41,即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只有当物流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5.41%时,制造业集聚程度才开始降低。显然,这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即使在物流业发达的欧美国家,这一比例现在也仅为10%左右,2009年中国这一比例更是仅为5.02%,但这并不表明制造业不会往中西部地区转移。实际情况是,企业的选址决定是综合考虑外部性、拥挤成本和物流费用的结果,而不是仅仅考虑物流费用。因此,随着东部地区集聚程度的提高,企业在获得外部性的同时,拥挤成本将以更快的速度增加,只要物流费用降低到企业可以接受的程度,东部地区的一些传统产业即开始往中西部地区转移。

四、结论及启示

在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关于运输成本和产业集聚的分析框架下,引入物流这一概念,从物流角度去分析物流发展与产业集聚的关系,并利用1995—2009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流发展与制造业集聚之间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即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费用逐渐降低,将促使制造业进一步往东部地区聚集;而当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物流费用的进一步降低,则会促使产业集聚程度的降低,产业将由东部往中西部地区转移。

当前,制造业正在不断往东部沿海地区聚集,这也是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越来越大的重要原因。要缩小这种差异,西部地区首先要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网络,不断降低东西部地区物流费用差异,使西部地区的成本优势更加明显;其次,西部地区应根据自身特色,发展一些产品物流费用较低的行业,从而避开目前较高的物流费用,实现特色产业的集聚。

摘要:在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关于运输成本和产业集聚的分析框架下,引入物流这一概念,从物流角度分析物流发展与产业集聚的关系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流发展与制造业集聚之间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即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费用逐渐降低,将促使制造业进一步往东部地区聚集;而当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物流费用的进一步降低,则会带来产业集聚程度的降低,产业将由东部往中西部地区转移。

关键词:物流发展,产业集聚,产业转移

参考文献

[1]文玫.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J.]经济研究,2004,(2):84-93.

[2]吴学花,杨蕙馨.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10):36-43.

[3]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8):106-116.

[4]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4):79-89.

[5]陈秀山,徐瑛.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及其对区域分工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8,(10):104-116.

[6]Poul Ove Pedersen.Freight transport under globalisationand its impact on Africa[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1,(2):85-99.

[7]林理升,王晔倩.运输成本、劳动力流动与制造业区域分布[J.]经济研究,2006,(3):115-125.

[8]Ellison,G.and E.L.Glaeser.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A Dartboard Approac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7,(105):889-926.

[9]HendersonJ,.V.&Todd Lee.Scale Externalities in Korea[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1,(49):479-502.

西方产业集聚理论探析 篇8

一、产业集聚形成机制

马歇尔是较早关注产业集聚这一现象的经济学家。他认为辅助行业的发展、高度专用机械和专业人才可以在地方性的工业区内为许多邻近的企业进行工作, 从而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 降低了生产成本。据此, 马歇尔指出地方性工业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 他将这种外部规模经济给集聚企业带来的好处具体归结为以下几方面:第一, 公司从信息技术溢出中获益。在当地产业区内信息技术的流动传播更容易发生, 新技术可以更快的转换为生产力, 企业能够快速地获取各种信息, 对市场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第二, 提供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马歇尔认为顾主们往往到有大量他们所需要的有专业技能的优良工人的地方去寻找雇员, 同时, 寻找职业的人, 自然到有许多雇主需要他们那样的技能的地方去寻找雇主。因此, 集聚既降低了工人的失业率, 也使厂商能顺利获取专业技能的劳动力。第三, 促进了劳动分工。集聚区内企业联系密切, 劳动高度分工。产业区内单个企业的生产总是集中于有限的产品和过程, 形成专业化的特点。

工业区位理论的创始者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一书中, 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 阐明了企业是否集中取决于集聚的收益与集聚增加的成本的对比。韦伯认为, 集聚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如购买原料的便利、共享劳动力市场、共用基础设施等) , 所以企业有集聚的愿望。但是, 企业迁移到集聚区后又会增加迁移的运费。他认为, 劳动力费用、运输费用、集聚效益是决定产品成本的关键, 如果劳动力费用低廉再加上运输费用的节省, 那么就具备了工业区位选择的首选区位点。因此, 企业是否集聚取决于集聚后增加的收益与因迁移而增加的运输成本的对比。

经济地理学的代表人物克鲁格曼认为, 产业集聚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需求、外部经济、累积性因果循环的作用机制。毫无疑问, 若存在规模报酬递增, 理性的厂商会选择需求量大且运输费用较低的地方, 且规模经济越大, 集聚的可能性就越大;厂商为追求外部经济而集聚来源于马歇尔的理论, 在此不再赘述;产业集聚的形成也许是历史的偶然, 但集聚一旦形成, 它就具有路径依赖, 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

美国经济学家波特从竞争经济学的角度发展了产业集聚理论, 他认为竞争导致产业的集聚, 产业集聚的核心内容是其竞争力的形成和竞争优势的发挥, 并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波特认为这个钻石体系一旦形成就会由于“循环积累原理”而自我强化, 推动产业的竞争优势不断提高。钻石体系中各个关键要素都具有地理集中性, 因此, 其运行的结果客观上推动了一个国家的优势产业趋向于集中, 形成产业集聚。

王缉慈等认为产业集聚形成除了可能的初始偶然因素之外, 专业化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原料和设备供应商的存在、接近最终市场或原材料集贸市场、特殊的智力资源或自然资源的存在、有基础设施可共享以及文化、创新和制度因素等会导致企业在当地集聚。魏后凯则认为, 基础设施建设是制造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制造业的集聚还受到其地理区位、市场容量、集聚经济、效率工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梁琦分析了外商投资、经济开放水平等与我国制造业集聚水平之间的关系, 分析表明我国制造业大部分行业的集聚水平与外商投资及地区的开放水平高度相关。金祥荣等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浙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 认为产业特定性知识、技术工匠和特质劳动力以及产业氛围是浙江专业化产业区起源的历史条件。

二、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

产业集聚能够形成区域特色产业, 充分发挥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 形成适合于区域具体特征的发展道路。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进行了论述, 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合作效率。

大量买者与卖者集聚在某一区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利用空间接近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同时, 共同的产业文化和价值观, 有利于企业间建立以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 使双方容易达成交易并履行合约, 还节省了企业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和费用, 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 克服了单个大企业等级制组织的弊病。基于区内各行为主体之间长期合作关系而形成的地方性网络, 是判定是否为产业区的标志之一。

2. 专业化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

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 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 都与分工密切相关。大量专业化的中小企业集聚在某区域, 他们在提供大规模产品的同时也会形成大规模的市场需求, 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此外, 集聚区内劳动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既降低了创办企业的资本要求, 也降低了单个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 使单个企业承担某个特定的工序成为可能。

3. 弹性生产可以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

大量专业化的中小企业集聚在某一区域, 企业间在竞争的基础上分工协作, 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间交流密切, 形成弹性生产。这种弹性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可以对不稳定、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弹性专精的中小企业能够快速转变产品, 随时依据需求或竞争的变化而加以调整, 同时又无须为调整付出高昂的成本代价。

4. 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创新并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 它需要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和竞争, 需要企业的集聚才能得以实现, 产业集聚有助于创新, 创新有赖于产业集聚。大量企业集聚在某一区域, 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不断进行创新, 推出新技术、新产品。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不断地从其他企业吸引新技术或人才, 另一方面又将自己的新技术推广或扩散出去, 这样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5. 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

大量相关企业空间集聚所形成的本地化的产业氛围, 它是其他区域最难模仿的, 也是形成地方特色产业群的关键, 是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区内企业之间频繁的互动、频繁的联系纽带使得经济活动具有可靠性、可预见性, 并避免彼此陌生的人进行交易时可能产生的问题。因此, 基于共同的文化传统、行为规则和价值观念, 集聚区内部往往能形成一种独特的产业氛围, 形成地方特色产业。

三、产业集聚存在的风险

鉴于产业集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许多地方政府企图通过政策引导来发展产业集聚, 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凡事有利必有弊, 在强大竞争优势的背后, 产业集聚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产业集聚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结构性风险。

奥地利区域经济学家蒂奇在佛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产品周期理论 (Regional Produc Cycle) , 他认为由于产业集聚高度集中于一个产业或产品, 当产品一旦到达其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 产品的竞争优势开始衰减的时候, 集聚区就会收缩, 整个区域的经济将会严重倒退或停滞。波特在《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中也分析了簇群的萌芽、演进和衰落, 他认为随着新公司和新产业的兴起或衰落, 以及当地机构、团体的发展和变化, 簇群总是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 由于技术上的间断、消费者需求的转换、内部僵化等原因失去竞争优势。

2. 周期性风险。

O.M.Fritz等人在蒂奇研究基础上, 分析了由于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对产业集聚产生的影响, 并提出了产业集聚的周期性风险。经济的发展一般呈现周期性的波动, 这种周期性变动必然对社会发展产生各种影响。周期性风险是一种突发的、无法控制的、由外部经济周期性波动造成的风险, 它主要来源于区域、国家甚至全球性的经济周期波动。这种风险可能出现在产业集聚生命周期的任一时期, 它的出现将导致集聚地所在区域的经济不稳定。如美国底特律汽车城由于受到石油危机的影响变得一蹶不振。

3. 网络性风险。

蔡宁等从产业集聚的网络关系视角出发, 提出了产业集聚的网络性风险。他认为集聚区内企业间的网络根植于共同的文化氛围中, 它们常常以相互依赖的网络形式出现, 随着集聚区内企业的发展也可能导致“区域锁定”, 使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下降, 逐渐僵化, 失去弹性, 从而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迟缓, 阻碍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他们还认为结构性风险、周期性风险和网络性风险之间存在着相互增强的机制, 地方生产网络原有的优势可能随着网络的结构演变逐渐成为限制产业群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4. 自稔性风险。

吴晓波等借用生物学概念提出集聚的“自稔性”风险, 指出这种风险是集聚借以产生优势的自身特性, 同时也是削弱其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 最终导致集聚区走向衰退的根本性风险。他们把集聚区的网络化特征概括为:专业化分工、地理性临近、群内相互关联、协同与溢出效应, 认为专业化分工降低了企业和整个集聚区对环境的应变能力;地理空间上的临近性造成集聚区内企业恶性竞争、战略趋同、过度模仿;集聚区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之间的密切关系使集聚区逐渐变为一个封闭的系统;协同与溢出效应使集聚区内的企业产生创新惰性, 使得集聚区在低水平的生产中徘徊不前。

此外, 郭凤典等分析了我国典型地方产业集聚存在的潜在问题[25]。他们认为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外资企业游离于本地经济之外, 对本地的产业带动不强, 属“打工型”经济, 要警惕成为城市经济中的“飞地”;以东莞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集聚要防止产业集聚成为“沙滩经济”;以温州为代表的浙江“块状经济”要提高组织效率, 应对来自制度落差拉平所造成的冲击等。

四、结语

上一篇:稳定性原理下一篇:示范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