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能力

2024-05-12

产业集聚能力(通用12篇)

产业集聚能力 篇1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包括两种形式的结构性转变: (1) 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结构性转变; (2) 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结构性转变。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 技术要素日益成为影响工业化及其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一些实证分析我国产业集聚的文献表明, 产业的空间集聚与技术相关因素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蒋金荷, 2005[1];吴学花和杨蕙馨, 2004[2], 等等) 。本文对我国的技术密集程度和产业集聚程度指标进行测度, 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 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产业往往表现出较高的空间集聚程度。

鉴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产业分类的限制, 本文选择C门类制造业中的18个大类[3]。然而, 伴随着传统工业向现代化工业的转变, 技术因素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特别是技术密集程度相对较高的产业, 对技术要素的需求也越大。仅仅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无论是机器设备或是文本图纸, 已经难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S.Lall (1992) 和H.Romijin (1999) 指出, 发展中国家企业成功的关键, 特别是技术密集程度相对较高产业, 是获取技术能力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4,5,6]。技术能力是指企业对与新产品、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相关的先进技术, 进行模仿、吸收和创新的能力。获得技术能力, 是一种比引进技术更加复杂的活动: (1) 获得技术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 除了设备层次的技术之外, 还包括基础科学水平、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创新环境建设, 等等。在发展中国家, 技术软环境的改善比设备引进更为重要。 (2) 技术能力的积累, 与资本积累具有不同的运动形式, 技术外溢和技术合作是提高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 (3) 获得技术能力不仅仅是个别企业的事情, 而是表现为整个产业链的整体技术能力进步。由于技术能力理论充分注意到技术进步的外部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该分析框架成为分析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聚的一条重要思路[7,8,9]。技术能力不但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技术积累, 而且取决于外部环境和整个产业链的发展。由于产业集聚能够推动技术外溢以及企业之间在技术方面的积极合作, 产业集聚从企业间交流、人力资本积累和公共技术资源共享等3个方面促进集聚区域内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 见表1。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根据表1的总结可见, 产业集聚放大了技术吸收和创新过程的正外部性, 促进集聚区域内企业的技术能力提高。对技术能力的追求, 是导致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原因。考虑到技术密集程度不同的产业对技术能力的需求不同, 这种需求的不同势必影响到不同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

2.2 技术密集程度与技术能力

本文借鉴新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技术进步影响产出增加的方法, 分析技术密集程度与技术能力的关系。假设生产过程是物质要素和技术要素的有机结合, 技术是生产函数中的独立要素, 并且对既有技术的吸收利用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要素投入的主要来源Lucas (1988) 分析技术进步与城市地租时所指出的, “如果没有人们之间的相互接近, 人们就难以负担曼哈顿和芝加哥等中心城市的地租。”[11]。在我国, 情形相似。

在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密集产业集聚中, 技术密集深化促进了产业集聚中知识系统的组织性和开放性的提高, 推动技术密集产业集聚在两个维度上演进 (见图4) : (1) 产业集聚对技术能力的整合能力不断增强; (2) 集聚区域内企业获得技术能力的比较优势更加凸现, 关联产业不断向集聚区域集中, 产业集聚程度表现出增加的趋势。技术密集深化的速度越快, 技术密集产业集聚的演进就越迅速, 产业集聚程度增加的速度也越快。

当然, 也存在一些从技术能力方面影响技术密集产业集聚演进的偶然因素。J.Meyer-Stamer (1998) 对这些偶然因素进行了总结:强烈的外部技术供需变化, 导致技术组织系统变革的强权力, 可借鉴的与技术相关的新制度设计, 等等[12]。Meyer-Stamer的实证分析表明, 上述因素可能导致技术能力及其外部环境发生突变, 从而影响技术密集产业集聚演进的渐进性, 但是并不能改变技术密集产业集聚演进的总趋势, 技术密集程度与产业集聚程度的总体正向关系不会因此而改变。此外, 跨越式技术革命和落后国家的“技术蛙跳”, 也是影响技术密集产业集聚演进的渐进性的一种偶然因素。

4 结 语

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 技术密集程度较高产业为了提高技术能力而更加倾向于集聚发展, 产业集聚又进一步推动了技术进步, 并不断提高生产的技术密集程度, 技术密集程度、技术能力与产业集聚之间存在循环累积关系;伴随着技术密集深化,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密集产业集聚的知识系统的组织性和对外开放性得以不断提高, 产业集聚对技术能力的整合能力持续增强, 产业集聚表现出演进发展的趋势。在上述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 技术密集产业在总体上呈现出较高的产业集聚程度。

本文结论的政策含义如下: (1) 技术密集产业的空间集聚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技术能力的提高, 技术密集产业遍地开花和过度分散是无效率的和应该避免的。 (2) 技术密集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更加依赖于空间集聚发展的形式, 有限的集聚资源应该向技术密集程度较高产业倾斜。 (3) 提高技术密集产业集聚的知识系统组织性, 引导其走开放发展的道路, 是促进发展中国家技术的密集产业集聚不断演进的有效途径。 (4) 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该注意到, 对技术进步正外部性的追求是推动技术密集产业集聚的重要动力, 并且产业集聚又进一步扩大了技术进步的正外部性。考虑到正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 这种与区位有关的正外部性必然导致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性问题。现阶段, 技术密集产业的空间集聚已经开始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平衡性的重要因素, 我们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摘要:在新型工业化中, 技术密集产业往往更加倾向于空间集聚发展。本文从技术能力的视角, 分析技术密集与产业集聚的关系:应用内含技术能力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 论证技术密集程度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循环累积关系, 并阐述循环累积的传导机制;结合知识系统的组织性和开放性, 探讨技术密集深化对产业集聚系统演进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技术密集,技术密集深化,技术能力,产业集聚

参考文献

[1].蒋金荷.我国高技术产业同构性与集聚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12) :91~97

[2].吴学花, 杨蕙馨.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4, (10) :36~43

[3].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1

[4].Lall, S.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industrialization[J].World Development, 1992, 20 (2) :165~186

[5].Romjin, H.Acquisition of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in small fir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London:Macmillan, 1999

[6].高鸿鹰.“超回波效应”的动态分析——“技术能力”的循环累积过程[J].经济评论, 2005, (2) :65~74

[7].Bell, R.M, Albu, M.Knowledge systems and technological dynamism in industrial clust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World Development, 1999, 27 (9) :1715~1734

[8].高鸿鹰, 武康平.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集聚:国外研究评述[J].工业技术经济, 2007, (12) :140~143

[9].高鸿鹰, 武康平.集聚效应、集聚效率与城市规模分布变化[J].统计研究, 2007, (3) :43~47

[10].Lucas, R.E,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8, 22 (1) :3~42

[11].Caniels, M.C.J, Romjin, H.A.Dynamic clust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Collective efficiency and beyond[J].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 2003, 31 (3) :275~292

[12].Meyer-Stamer, J.Path development in regional development:persistence and change in three industrial clusters in Santa Catarina, Brazil[J].World Development, 1998, 26 (8) :1495~1511

产业集聚能力 篇2

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减少不确定性风险,企业与企业间有本能地聚集在一起的偏 好,以降低由此带来的交易费用,而当分工发展到相当专业化的程度时,交易集中在 同一地点就要比在多个地点进行多个双边交易更有效率,这时就出现了产业向一点集 聚的过程,最终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聚是个相对动态的概念,是过程;而产业集群 则是个相对静态的概念,是结果。集聚产生集群。

对产业集聚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马歇尔在那时就已经开始关注了具有

分工性质的工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现象。他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提出“内部经济” 和“外部经济”的概念,通过研究工业组织这种生产要素,间接表明了集聚产生的原 因在于企业为获取外部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好处。这些好处包括提供协同共创的环境,共享辅助性工业的服务和专业化劳动力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平衡劳动需求 结构,方便顾客等。他的研究是开创性的,对产业集聚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产业集聚的内涵和外延,但他的研究也并不完全,在对产业集聚的功能、度 量和效应等问题的研究上均未涉及‘5。

马歇尔之后,韦伯的区位集聚论,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胡佛产业集聚最佳 规模论等,从不同的角度都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韦伯从微观企业的区 位选择角度,阐明了企业是否互相靠近取决于集聚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6’。熊彼特是 从创新角度来说明产业集聚现象的,他认为产业集聚有助于创新,创新有赖于产业集 聚,创新并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它需要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和竞争,需要企业集聚才 能得以实现川。胡佛从规模经济的角度出发,认为产业集聚存在一个最佳规模,如果 集聚企业太少、集聚规模太小的话,达不到集聚能产生的最佳效果;相反,如果集聚 企业太多,则可能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使集聚区的整体效应反而下降,产生规模不经 济【。

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在美国、法国、英国、德国以及意大利等许多

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一批飞速发展的产业集聚区,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都是以大量的中 小型企业为主体的,而其产业领域涵盖了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和包括鞋和针织品在内 的多种领域,企业间存在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合作的形式除了包括正式的战略联盟、合同契约和投入产出联系外,还包括各种非正式协作关系。克鲁格曼认为,集聚效应 的关键是规模经济,集聚效应能导致生产某一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进而产生递增的 规模经济效应‘”。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E·波特教授(Michael·E·porter)把它 概况为“企业簇群”(ClustersofEnterpris。S),是指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波特教授是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来说明产 业集聚现象,认为产业集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对产业集聚对企业竞争力影 响的原因和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说明。他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一些地区内由 于产业集聚而形成的产业群可以从三方面影响企业和区域的竟争力:一是提高企业的 生产率;二是指明了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度;三是促进新企业的建立,从而扩大和 加强集群本身‘’‘’。

产业集聚能力 篇3

人才集聚,是指在特定空间或者特定专业领域内人才的集中,并且紧密联系,促进信息和知识的流动以及创新的产生,从而使该区域或产业经济形成持续、强劲竞争优势的现象。人才集聚是人才流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行为,它是人才由于受某种因素影响,从各个不同的区域流向某一特定区域的过程。产业集群作为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货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大学、规则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其他相关机构的地理集聚体,存在着巨大的人才集聚效应。科技人才集聚是科技人才流动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一般指科技人才由于受到经济、社会、地域环境和单位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从不同的地区或单位向某一特定地区或单位流动的过程。

一、科技人才集聚原因分析

(一)较高的收益优势

由于产业集群内存在较多的专业人才,这降低了企业招聘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招聘效率,所以企业会向集群集聚,这增加了集群的人才需求。人才需求的增加,必然会提高当地的工资水平,这又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向集群集聚。同时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发展的前景、社区生活环境的舒适等等也构成了科技人才的隐形收益。

(二)较多的工作机会

产业集群存在的大量工作机会,使得人才在改变工作时无需改变工作地点,这降低了员工因改变工作地点而可能发生的风险。同时由于存在众多同类雇主,这也降低了寻找新工作的成本。

(三)有利于科技人才的职业发展

在产业集中的地区,从事需要同样技能行业的人,相互从邻近的地方获益。行业秘密不再是秘密,而似乎公开散在空气中,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新思想就会被别人采纳,并与别人意见结合起来,又成为新的思想源泉。因此,在集群内人才可以获得更快的成长,职业发展也会顺利。

(四) “领头羊”的吸引

“领头羊”理论告诉我们,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其它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过度依赖舆论。因此科技人才的走向也是他们的投资,一部分科技人才会受领头羊的影响做出流动的选择或选择流向地,因此“领头羊”吸引“群羊”,形成人才集聚。

(五)政府的引导

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乃至产业集群的发展,政府会通过改革人才管理制度、调整人才管理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人才激励政策等手段,吸引大批科技人才,最终形成科技人才集聚。

二、科技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的相互作用

(一)科技人才集聚对于产业集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人才的集聚可以在当地形成巨大的人才池,为企业寻找合适的科技人才提供了巨大的方便,吸引更多企业愿意来此投资。以中关村为例,由于中关村的人才优势,微软、英特尔等国际IT巨头都已在中关村设立了研发中心。同时大量专业人才的集聚有利于区域的创新,科技人才向产业集群的集聚使得人才本身所具有的知识技能植根于产业集群,这些知识技能将导致产业集群可持续的发展优势。大量人才的集聚有利于集群吸引更多的人才,人才集聚过程中存在着产生“马太效应”,即人才越集聚,区域人才吸引力会越强,这必然会促进产业集聚。

(二)科技人才集聚促进集聚产业质量的提高

科技人才集聚蕴含的技能和智慧促进了产业集群的质量增长,即集群竞争力的提升。世界闻名的硅谷高科技园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硅谷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目前,世界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近1/4在硅谷工作,该地区有6000多名博士,占加州博士总数的1/6。这些科技人员增强了硅谷的竞争力,活跃了当地的经济。中关村海淀园的创新实践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三)科技人才的集聚提升集聚产业的创新能力

集聚成群促进了高素质人才的集体学习,它不同于知识与信息的单方向传播和扩散,而是一种知识的创新过程,往往是对原有技术进行改组和传播,创造新的生产方法和新的消费方式。人际间接触的面越广、接触的频率越高,知识传播的速度就越快,传播的程度就越彻底,从而更容易出现创新行为。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集群即创新集群发展升级。从而提升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

(四)产业集聚有利于科技人才的聚集

在产业集群内,由于许多同行业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对适合这一行业的科技人才的需求会大大增加。这就为科技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减少了失业的风险,从而更能吸引科技人才从其他地方流入。同时,产业集群往往与大学、科研院所、教育科研机构等建立伙伴关系,大学与科研院所为产业集聚提供了大量稳定的高级研究和管理人才以及科技人才和大量的创新成果,从而成为该产业区强大的智力资源后盾,而集聚又便于科技人才在该区域内的自由流动。

三.促进科技人才集聚的对策

如今国家经济、区域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各个区域都应该把人才作为发展的主要动力进行引进和培育,使之呈现出集聚效应,从而促进产业的集聚与经济的增长。

(一)重视“领头羊”的作用

科技人才中的领头人对人才群体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谈到科技队伍建设,人们往往十分重视“将才”的引进和培养,对于“帅才”即领军人物则重视不够。我们缺乏行之有效的科技领军人物选拔、培养机制。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实施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计划、国家教育部实施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制度、国家人事部实施的“百千万人才工程”以及各级地方政府推行的各种拔尖人才奖励计划,都是侧重于选拔、培养科技“将才”。虽然“将才”与“帅才”有相通之处,许多“将才”最后能够成长为“帅才”,但“帅才”与“将才”选拔、培养的机制、要求是不相同的,他们在人才集聚中的作用也不可同日而语。科技事业发展当然需要大批“将才”,但在白热化的人才争夺战中,必须拥有“帅才”,我们才能牢牢控制住人才高地。

(二)着力构筑高水平人才集聚的载体

吸引、凝聚大批科技人才需要有相应的待遇和物资条件,但更重要的是载体,是建功立业的平台。“筑巢引凤”,国家重点大学、重点科研基地、重要高新技术园区以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乃至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等,都是优秀人才集聚的载体。当高水平载体达到一定规模时,自然产生巨大的人才集聚效应,带动科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

(三)营造良好的人才集聚环境

“良禽择木而栖”,良好的发展环境是人才集聚的前提条件。目前很多地区的政府部门对为集群企业提供人才智力服务仍然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机制。尤其是中国中西部地区仍然缺乏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尚未形成人才集聚效应,使创新受阻。如中部地区共有高等院校391所,占全国的1 /4,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使人才流失严重,大多流向了江苏、浙江和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因此各级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规范制度,吸引人才集聚。应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人才政策, 采取鼓励政策,尤其通过适当的制度机制,促进技术创新,从人才的工作、生活环境等诸方面着手进行改善和完善,制定实施区域人才引进政策,营造良好的人才集聚环境,以人才要素的集聚带动其它要素集聚,为产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进而提高人才聚集度,发挥人才聚集效应,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四)科学规划、合理发展产业集聚,推动人才集聚

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可以促进人才集聚的形成与发展,反之亦然。因此,应大力发展适合本地区环境和条件的产业集群,并制定科学的规划,培育有本地区特色的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其较高的技术含量和较高的附加价值可以迅速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成为各个区域规划的重点,其较好的发展潜力会吸引大批科技人才的集聚。因此要科学规划、合理发展高新区产业集聚,进而推动人才集聚。

四、结论

产业集聚与科技人才集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集聚产业的形成可以促进人才集聚的形成,反之亦然。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培育本地区特色产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引导和推动集聚产业升级,努力融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国际竞争,打造高新区区域品牌,以品牌度吸引人才,促进人才的集聚反过来又进一步带动产业集群的壮大。 选人、用人、育人、留人,从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集聚能力 篇4

产业集聚区作为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改善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工程,在整合相关产业资源、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引领区域创新技术进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渐凸显[1]。有效利用产业集聚区的优势及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产业健康发展,进而使区域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为向创新型国家转型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必须对产业集聚区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使各产业集聚区依据自身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从而达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2]。

近年来,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实现了快速发展,整体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根据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2013年1月发布的《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报告(2012年)》,河南省目前拥有产业集聚区180个。2012年1~11月,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9 043亿元,同比增长35.5%,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2%,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7.6个百分点,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 458亿元,同比增长21.2%,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5%。

本文结合区域综合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采用多维尺度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模型评价产业集聚区综合创新能力。本文首先构建了产业集聚区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MDS模型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2 产业集聚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产业集聚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是了解认识各产业集聚区创新能力差异、科学评价各产业集聚区创新能力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本文在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根据产业集聚区发展特点,以及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各个指标的关联特性,建立以创新能力资源指标、创新能力投入指标、创新能力活力指标、创新能力产出指标等几个方面的多层级评价体系(见表1)。

3 多维尺度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模型

多维尺度分析法是一种利用客体间的相似性数据去揭示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3]。

3.1古典MDS模型

古典MDS模型的基本目标是将n个对象两两间的相似程度或者差异程度信息进行浓缩,从而可以用某个维数较少的r维空间中的n个点x1,x2,…,xn来表示这些对象间的相似或者差异程度。

设dij表示点xi=(xi1,xi2,…,xir)和xj=(xj1,xj2,…,xjk)之间的欧式距离,当测量的数值代表不同对象两两间的差异性(即数值越大代表两者差异越大)时,古典MDS模型将该数值近似看作点之间的距离加以分析。当数据为相似性矩阵时,算法略有不同,但基本思路是将数据转换为差异性矩阵即可,随后的计算方法则和差异性矩阵完全相同。

3.2非度量MDS模型

设Δ=(δij)nxn为一个相异性矩阵,Xnxn为r维空间n个点的坐标阵,dij为点xi与xj之间的距离,对δij的单调增函数,定义

其中M为δij的有效个数。S1(X,f)和S2(X,f)分别称为克鲁斯卡尔应力Ⅰ和Ⅱ,往往直接被记为S1和S2。用S1或S2来衡量拟合的优度,一般参照经验标准:若Stress≥20%,则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为差(Bad);若Stress≤10%为满意(Fair);≤5%为好(Good);≤2.5%为很好(Excellent);其理想的情况为Stress=0,称为完全匹配(Perfect)。

4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分析

本文对郑州航空港等7个河南省内产业集聚区2012年相关数据及指标进行了分类。使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了Z-score标准化等处理(见表2)。

数据来源主要是《2013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及河南省各主要城市的统计年鉴报告。

运行软件SPSS19.0进行多维尺度分析,使用非度量MDS模型,得到数据处理结果(见表3)。

PROXSCAL使“标准化初始应力”最小化。

a.最优定标因子=1.005。

b.最优定标因子=1.003。

表3反映的是模型拟合优度的基本情况。根据非度量MDS模型可以看出,指标Stress的值为0.00459,同时另一指标D.A.F.的值为0.99541,因此模型的拟合效果比较好。

图1是在二维平面上直观反映河南省7个产业集聚区所处的位置,处在同一象限或者间隔距离较近的产业集聚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如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安阳高新技术开发区较相似。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因创新能力资源指标中的工业总产值一项明显高于其他集聚区,因此位于第二象限且距离较远。而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则因在投入、活力、产出等三个方面明显好于其他集聚区,位于第四象限。

从软件对数据的处理结果看,本文涉及的7个产业集聚区中,郑州航空港区和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新能力处于较高水平。相比较而言,尽管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安阳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新能力处于水平较低的位置,但是在创新活力的部分相关指标中,这两个集聚区则处于领先水平,这说明两集聚区都选择以人力资源作为突破口,带动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这7个产业集聚区中处于中游水平,从图形及数据分析看,抑制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资源利用效率问题上,包括资金、人力资源、成果利用及转化等几个方面。

5 结论及建议

本文构建了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通过多维尺度分析模型,分析了本文中涉及的7个产业集聚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状况及水平,并利用二维图形展示了这7个集聚区的相似点及差异。

从本文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产业集聚区在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会存在资源利用效率问题。产业集聚区为了使创新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可能会选择在某一方面加大投入,如资金、高技术人才等等。如何利用各种资源、避免资源浪费是目前处于中游水平的产业集聚区普遍面临的问题[4]。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可以为产业集聚区的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河南省目前有180个产业集聚区,各区可以借鉴省内甚至是全国自主创新能力水平较高的集聚区,同时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口,加快向创新型国家转型的步伐。[5].

摘要:产业集聚区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在引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构建产业集聚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可以为产业集聚区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参考建议。

产业集聚能力 篇5

——松门镇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做法 松门镇是浙江省首批中心镇,也是温岭市“一个中心,五个区块”格局中的东南区块中心。近年来,松门以全市“东西并进、整体跃升”的战略部署以及东部大开发为机遇,积极发挥区域产业的引领和集聚作用,形成了船舶修造、水产加工、机械制造、塑胶化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凭借坚实的基础和投入的后发优势,全面推进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现代产业集聚中心。

一、以科学规划为先导,引领产业集聚

认真落实规划,积极实施“东扩南进西移北连”发展策略。统筹考虑产业集聚区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的关系,抓好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搞好功能区块划分,清晰地确定松门东南工业集聚区的发展定位。优先安排产业集聚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与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生态环保等规划衔接配套,并充分考虑城市基础设施与产业集聚区的共享和相互衔接。以产业发展程度和潜力来规划产业集聚区发展,做到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

二、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拓展产业集聚

松门镇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经济效益好、对区域经济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进驻东南工业集聚区。该集聚区现已供地3200多亩,引进企业47家,34家已投产,2010年实现工业产值11.5亿元,入库税收4360万元。其中富岭塑胶、风驰机械、鑫欧机电、飞利浦等上亿元企业为整个集聚区的发展

提档升次。下阶段,该镇将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未投产企业早开工、早投产、早出效益,积极培育规模企业,形成集群优势,使之成为松门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三、以临港经济为重点,增强产业集聚

松门镇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船舶修造业,现已初步形成了造船、修船、船用配件制造以及船舶交易等门类较为齐全、体系较为完整的产业。该镇现有造船企业20家,生产能力达60万吨,所造船只品种涉及钢质渔轮、集装箱船、散货船、成品油船、运沙船、特种工程船等。其中浙江金港船业股份有限公司船舶业务遍及瑞典、挪威、英国等多个国家,成为浙江领先、台州第一的出口船舶制造企业。另外,浙江合兴、浙江振兴、台州腾龙、松门先锋等船舶修造厂对产业的拉动作用也十分明显。2010年船舶行业实现产值42.72亿元,增幅40.24%,占全镇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53.6%。

四、以资源特色为依托,优化产业集聚

松门镇所处海域海洋资源丰富,海洋捕捞、养殖业十分发达,拥有钢质渔轮390只,浅海滩涂养殖面积达3.4万亩。松门白鲞、虾仁、泥蛏、墨鱼干畅销中外,该镇被命名为中国“白鲞之乡”,“泥蛏之乡”;2009年,松门白鲞还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松门鱼鲞专业合作社的创立,带动了加工农户5000多户,同时形成了鱼鲞生产、加工、包装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该镇也成为全国鱼鲞加工集中度最高的地区,2010年松门鱼鲞产值突破7亿元,占松门水产品总产值的26%,占全省水产干腌制品的30%左右。全镇现有水产冷冻企业68家,2010年水产冷冻企业产值13.22亿元,增幅29.05%。为了促

成城区鱼粉加工企业的整体搬迁和鱼鲞加工的行业集聚,水产加工园区已顺利完成选址。同时,积极引进资金开发洞下、龙门、沙镬岛的休闲旅游业,推进洞下海滨浴场的旅游景区配套附属设施建设,引导转产转业渔民发展休闲观光渔业。

五、以创新机制为保障,提升产业集聚

一是创新发展机制。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路子,政府发挥好指导和引导作用,创造条件,研究确定主导产业,实行政策引导、扶持;在此基础上,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招商引资平台,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吸引各类资金参与产业集聚区建设。

二是创新人才机制。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活动;积极开展与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加大人才引进和科研项目协作力度,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知识人才援助。

宜业:“区四园”产业集聚 篇6

近年来,作为济南北部的新型工业基地,济阳这个黄河北的近郊县,正因济北开发区的崛起变得与世界越来越近。作为全县招商引资主战场的济北开发区,近些年全方位对接济南和全国的产业经济结构调整谋发展,提高软硬件环境、强化服务功能,使济阳逐渐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投资兴业“热土”。

那拔地而起的工业园区,鳞次栉比的生产厂房,川流不息的运输大军,无不在诉说着这个新型工业城市的扶摇直上。

“一区四园”成就特色产业

2003年6月,济北开发区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进区项目仅有25家,投资规模13.2亿元。短短几年、司,中外企业纷至沓来,经济规模迅速膨胀。

济阳实施“园区带动”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和环境创新力度,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目前,这里的“一区四园”已形成良好的产业互动。

“一区”,即济北开发区。济北开发区自2003年6月被列为省级开发区以来,济阳县将其定位为招商引资样板区、高新技术聚集区和财源建设支柱区。规划面积从原来的10.9平方公里调整为42平方公里。在确立了“科学规划、拉开框架、成片开发”的开发思路后,围绕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了路、水一电、讯热、气等“九通平”的建设步伐。目前,热电厂、管道天然气,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基础设施陆续投入使用。

“四园”,即在济北开发区内根据功能定位和招商方向,规划建设的台湾工业园、韩国工业园、华侨工业园和电子信息产业园。“台湾工业园”发挥品牌效应,重点做好以商招商的文章,力争今年入园台资企业达到40家,实际利用台资超过6亿美元:依托力硕、朗硕、界龙等10余家电子配套企业,努力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园,使信息设备制造业形成新的产业支柱。

“电子信息产业园”把电子产业作为对外招商的品牌,向中外客商推介,一批高科技企业纷至沓来。界龙科技、易得电子一朗硕电子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目前,全区共有电子信息企业7家,总投资达5.38亿元,年产值6.35亿元。一个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出口加工基地呼之欲出。

韩国工业园一华侨工业园也在紧锣密鼓的招商中,规模正逐渐做大做强。

以济北经济开发区为载体,建设龙头产业群,打造食品加工、机械电子、医药化工、纺织服装等四大产业。这四大产业成为济北开发区骨干企业的四朵金花。随着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升级,这四朵“金花”更加娇艳,预计今年销售收入达150亿元。

“四大产业”崛起发展新优势

今年以来,济北开发区共引进十几个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其中:总投资超过3亿元的海达通、总投资超1.3亿元的太阳能和1.5亿元的铅笔厂、投资1.7亿元的驰波数据等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即可投产,总投资4.5亿元的江门华裕网业、总投资2.18亿元的包装纸项目以及天霖大酒店远达彩印、北方数控锯条、斯帕法斯等批项目正在积极做好项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10月初将全面开工建设。

致力于用高新技术、技术密集型项目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使高新技术企业在区内发挥龙头带动作用。1-8月份,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1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1%,比去年同期增长4个百分点。今年引进的江门华裕网业和驰波数据两个项目投产后销售收入能达到6亿元,上缴税收6500万元,这两家企业的进驻,对于壮大和充实“信息产业园”,凝聚高新技术企业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产业招商凸显集聚效应。近年来,济阳县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确立了食品加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充分发挥资源、区位成本等优势,加快园区建设。围绕产业抓招商,增强了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先后引进了旺旺集团一达利食品等食品企业,大鲁訇织染、克莱特服饰、佳明纺织,瑞成纺织等纺织服装企业,万斯达钢构、力硕电子、界龙电子易得电子、朗硕电子、安达刹车片以及安达刹车片研发中心等机械电子企业,华光日化等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随着这些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一成长性强的企业的落户开工一进一步优化了工业经济的整体结构,使全县经济发展步入良十生循环。

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效应分析 篇7

关键词:产业集聚,人才集聚,集聚效应

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相互依存并相互影响。产业集聚引致人才集聚, 人才集聚加速产业集聚升级。产业有效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直接引致人才结构调整和人才集聚。人才作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宝贵的资源, 成为各个国家及地区争夺的首要目标。在产业集聚区域, 人力资本的迅速积累已表现出明显的比较优势。人才的集聚优势又使得这些产业集聚地保持领先优势, 进一步吸引相关的产业和人才发生集聚。要研究产业人才集聚力, 就要首先了解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的内涵以及相关的理论研究情况, 掌握两者的互动关系, 更好的促进人才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作用。

一、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的内涵

产业是人才集聚载体, 产业集聚是人才集聚的“磁场”, 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 产业集聚的形成可以促进人才集群的形成, 人才对产业集聚具有服务、支撑和引领作用。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 产业集聚的内涵

产业集聚是集聚的一种, 是经营相同产业的一群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 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 随着产业的不断集聚在集聚区域内就慢慢形成一个或多个产业集群。目前世界上的产业集聚基本上由两种形成方式:一是自发形成, 一是政府促成。但不管哪一种方式, 形成的基础因素皆是由于其基本生产要素和高等要素所致, 而各自不同特色的形成则是因为其要素在种类和数量上的差异。我国产业集聚的原因是区域效应、集聚效应、空间成本联合作用的结果。

(二) 人才集聚力的内涵

人才聚集力是指一个区域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 凭借自身的各种条件聚集人才的能力。和人才集聚力容易发生混淆的概念是人才竞争力。人才竞争力是特定区域对人才的吸引能力和配置能力, 集聚力更凸显对资源有方向的汇聚能力, 与竞争力相比更为强调特定因素对特定资源的定向牵引与精确配置。人才集聚力是一种特殊的人才竞争力, 符合竞争力中与人才关系更为紧密、对人才流动行为影响更为直接的维度。集聚力的提法会使研究口径更细化, 相应指标体系的构建更具针对性, 防止因面面俱到导致的指标数量庞杂、重点偏移。

根据政府干预在人才集聚过程中作用的强弱程度及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的互动程度, 人才集聚的模式可分为三种类型: 市场主导型人才集聚模式、政府扶持型人才集聚模式、计划型人才集聚模式, 我国现阶段主要采取的是市场主导型和政府扶持型相结合的模式。

二、人才集聚环境效应与区域核心竞争力

(一) 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

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是指源于收入和机会因素的吸引, 大批相关专业人才从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流向某一特定区域的特定行业的过程。产业集群作为彼此关联的专业化供货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 以及政府和大学、规则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其他相关机构的地理集聚体, 能产生强大的人才集聚效应。

(二) 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意义

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对于产业集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人才的集聚可以在当地形成巨大的人才池, 为企业寻找合适的人才提供了巨大的方便, 吸引更多企业愿意来此投资。其次, 大量专业人才的集聚有利于区域的创新, 人才向产业集群的集聚使得人才本身所具有的知识技能植根于产业集群, 这些知识技能将导致产业集群可持续的创新优势。第三, 大量人才的集聚有利于产业吸引更多的人才, 人才集聚过程中存在着产生马太效应, 即人才越集聚, 区域人才吸引力会越强。最后, 大量专业人才的集聚, 有利于形成当地独特的需求条件。波特指出, 精明而挑剔的当地顾客形成, 会迫使企业进行改良, 并对现存的及未来的需求有所理解, 在产业集聚竞争优势获取的过程中扮演关键性角色。

(三) 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效应

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 人才、企业、政府三个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人才是集聚的主体, 其行为和决策直接影响着人才的集聚;企业通过招聘活动参与人才的集聚, 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影响人才的集聚;政府通过制定宏观人才管理政策和产业支持政策影响人才的集聚。同时文化作为群体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影响着人才对于成功的判断和追求, 影响着企业对于人才的认可和使用, 影响着政府对于自身角色的理解和扮演。因此, 强化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效应要从人才、企业、政府三个主体入手, 充分考虑文化的影响。

1、人才的产业集聚效应

人才是集聚人才集聚的行为主体, 正是每一个人才的就业决策促成了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效应, 所以人才自身的行为直接影响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除择业决策外, 人才的创业行为和宣传行为也会促进集聚的人才集聚效应。在参与创业方面, 创业活动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使产业汇集更多的人才, 另一方面创业成功的故事可以激励和吸引更多人进行创业。成长中产业集聚存在大量的创业机会, 集聚的人才池为创业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 大量厂商的集聚为新创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另外政府对于创业的支持也降低了创业的成本。在积极宣传方面, 择业过程中, 求职者对于工作岗位的信息是不完全的, 因此在人才的集聚过程中存在着所谓的羊群行为。由于在集聚中工作的人才比较了解集聚的内部信息, 因此他们对于产业集聚的正面宣传可以促进人才的集聚, 同时也可以降低择业成本。

2、企业的产业集聚效应

企业是工作机会的直接提供者, 是人才就业的载体, 企业强化人才集聚效应的措施主要有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确立唯才是用的人才观念。企业应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直接与人才自身利益相关, 对人才的集聚效应具有一定的放大作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进而提高员工绩效, 有利于促进员工发展进而实现员工职业目标。企业应确立唯才是用人才观念。公司的用人观念对于集聚的人才集聚也具有重要影响。公司衡量人才的标准是业绩而不是资历和经验, 公司高层认为不能在人员完全具备能力时才使用, 只要员工有70% - 80%的能力就应该培养使用, 这种用人观念极大促进了公司人才的成长, 提高了公司的人才吸引力。

3、政府的产业和人才聚集效应

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支持政策和人才管理政策影响人才的集聚。美国硅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能够向全世界的高技术人才开放, 不论是否美国本土, 都可以在这里落地生根。但是, 中关村对外地人才的户口管理政策一直是中关村的一块心病。所以政府通过制定适于集聚发展的人才政策和产业支持政策将有助于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

4、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的关系

产业经济增长来源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综合作用。产业集聚是高强度的规模经济, 专业化分工的集聚水平较高, 与之相关的人才集聚水平则越高。从前因看, 主要是因为产业集聚中存在大量的就业机会和较高水平;从结果看, 由于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总是伴随着人才的集聚。纵观世界各国各产业, 产业的发展与壮大往往与人才的集中与增加呈现明显相关关系。

三、政府引导下的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互动效应

产业集聚己成为推动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产业集聚的产生和发展需要物质资源和人才资源共同支撑。人才集聚的前提是人才流动, 产业集聚是作为一个吸引人才的强大拉力出现的, 产业集聚促进产业集聚的壮大, 有强大的人才需求, 必然需要集聚大量人才来支撑。产业集聚是人才集聚形成的基础, 产业集聚为人才集聚提供强大的吸引力;同时, 人才集聚效果通过产业集聚实现;同时, 人才集聚有利于增强产业集聚的竞争能力, 促进产业集聚可持续发展。

(一) 用产业来吸引人才

人才得不到合理使用是造成人外流的根本原因。如果没有产业作为依托, 没有物质资源和人才资本的结合, 人才即使引进来了, 结果也只能是事与愿违。所以用产业来吸引人才, 才能实现知识和物质资本的结合, 才能真正留住人才。在产业的选择上, 要立足本地区的资源优势, 不能盲目的跟风, 要有明确的目的发展产业群。其中政府要明确定位, 在产业政策引导、公共服务方面唱主角, 应通过培育产业群发展所需要的多种要素和环境, 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比如政府部门应立足于集聚人才的培养, 提高集聚企业劳动力素质, 建立包括中等职业教育、高等专业教育、成人终生教育等多形式并存的教育体制, 以适应产业集聚发展的需要;广泛开辟“柔性流动”的绿色通道, 吸引高校或科研机构的优秀人才;通过宽松的创业环境和良好的发展机遇来吸引人才, 建立汇集人才的区域优势等。目的就是保证和促进产业本身对人才的集聚的作用。

(二) 用人才来促进产业

首先, 要改善人才环境。人才所能创造的绩效, 不仅与他们的能力素质有关, 而且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人才处于一个有利的环境, 则能大大激发他们的潜力, 发挥人才集聚的优势。促进本地区产业的集聚, 经济的发展。比如政府应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注重生态的保护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 给人才一个优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在产业集聚区域营造一种尊重个性、鼓励创新、有效沟通的良好环境, 激励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等等来激发人才本身的潜力, 进一步增强产业的集聚。其次, 政府部门应立足于集聚人才的培养, 提高集聚企业劳动力素质, 建立包括中等职业教育、高等专业教育、成人终生教育等多形式并存的教育体制以适应产业集聚发展的需要。比如每年都有完善的人才进修计划, 有针对性培养, 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集聚还可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签订协议, 采用“订单式”培养的模式, 集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大学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从而为产业集聚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人才, 并用专业技术人才的集聚来吸引更多的物质和资金, 促进产业集聚。

(三) 政府引导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

对于多数产业集聚来说, 在形成初期需要政府引导, 随着产业集聚的发展壮大, 市场调节成为主要调节方式;同样, 人才集聚的初期, 政府的引导作用比较大, 到成熟期, 市场调节慢慢会占据主导地位。政府的在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第一, 在产业集聚形成初期, 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支持政策和人才管理政策影响产业发展和人才集聚;第二, 在产业集聚的发展期, 政府需要提供人才的创业支持和投资优惠政策;第三, 在产业集聚的成熟期, 市场规律起基础性作用。在这一阶段, 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产业集聚与产业集聚之间的竞争决定着人才的流动。因此, 在这个阶段, 政府的作用体现在增强产业集聚发展方向及人才结构调整上。

参考文献

[1]王勇.人才集聚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 2011 (9) :205-208.

[2]孙健, 孙启文, 孙嘉琦.中国不同地区人才集聚模式研究[J].人口与经济, 2007 (3) :13-18.

[3]刘春梅.科技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发展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 2009 (22) :85-86.

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 篇8

关键词: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产业升级,资源空间配置

经济发展是经济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动过程, 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扩张过程, 而且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过程。21世纪以来, 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各国各地区都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希望通过产业升级来促进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的本质, 落实到具体空间上必然引起产业空间重组, 而在这个过程中, 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有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产业升级到底具有哪些经济地理效应?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对产业升级有哪些影响?三者是如何互动发展的?本文将从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角度探讨产业升级的经济地理效应, 分析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关系。

一、产业升级的经济地理效应

由主导产业更替带动的产业升级引领资源在时空上重新配置, 即资源在新旧主导产业之间流动和在位于不同发展梯度的区域之间流动。资源在新旧主导产业之间的流动, 主要体现为优质要素向有更高报酬的产业流动。资源在区域之间的流动, 主要体现在高素质要素 (或产业) 向高梯度区域集聚, 而初级要素 (或产业) 向低梯度区域集聚。产业升级要求并导致要素更加自由地流动, 从而促进区域一体化, 且引起更大区域范围或更深层次的城市化, 导致资源空间再配置, 产业空间结构被重组 (图1) 。

(一) 一体化效应

1、产业升级促使区际关系由竞争走向竞合。

区域产业升级是次级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结果。随着生产分工的细化, 上下游企业之间、相关区域之间的联系将更为紧密, 逐步融合。现今的产业发展, 已不可能由某一企业或地区来掌管整个产业链。产业升级涉及到发展高端产业的高梯度区域与承接产业转移的低梯度区域之间的利益博弈。为了更好地进行产业升级, 区域之间要加强联系、优势互补, 于是区际关系便由竞争升华至竞合。

2、产业升级促进资源空间优化配置。

一个区域的产业升级需要承接外来相对高端的产业, 集聚更加优质的要素, 同时也会淘汰或转移一些相对低端的产业, 因此, 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流动必须更加自由。要素是具有逐利性的, 如果可以自由流动, 各种要素将被配置到最适合的产业和地区。一般而言, 高级要素向高梯度区域集聚, 初级要素向低梯度区域集聚。这样高层级城市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 从而形成更大的区域辐射力和服务功能。而在初级要素相对丰富外围区域则通过承接中心城市转移出来的产业, 推动工业化进程。

(二) 城市化效应

1、产业升级促进大中城市的内涵式发展。

城市化的发展包括外延式和内涵式两种增长方式, 前者以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基础, 后者依赖技术开发、资金投入、产业升级、提高效益。在产业升级过程中, 城市地区把低端产业转移到周边地区或异地, 同时集聚更优质的要素来支撑城市的升级发展。在发展梯度较高的大中城市, 通过产业升级, 不仅可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增长, 而且通过发展高端产业, 可实现内涵式的城市化, 提高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 使其对区域具有更大的辐射力, 从而提高城市的层级。

2、产业升级加速乡村城市化, 完善区域城市体系。

随着大中城市的产业升级, 周边乡村地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制造业及相关服务业, 形成一系列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 并在循环累积的集聚效应下, 像滚雪球般不断成长壮大。随着这些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的日益成熟, 一些新城市将陆续出现, 从而整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 城市体系不断完善。区域产业升级导致一系列新城镇在原来的乡村地区崛起, 促使乡村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

二、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提升集聚经济

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发展, 在空间组织与价值链两方面共同推动集聚经济的整体升级。

(一) 产业集聚为产业升级打下基础。

产业集聚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集群内企业的成本曲线, 拓展了活力空间, 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载体 (徐强, 2004) 。产业集聚在收益递增作用下产生循环累积的集聚效应, 包括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两种类型。地方化经济主要由专业化集聚导致的, 有利于知识的发现和传播。一个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可以促进知识在同产业的不同公司间扩散, 从而促进研究、发展和创新活动 (Marshall (1890) , Arrow (1962) 和Romer, 1986) 。城市化经济主要由多样化集聚产生, 有助于技术创新和知识溢出。不同产业的公司集聚在特定的地区可以产生“相互孕育”的效果, 这不仅有利于知识溢出的产生, 同时还推动了地方竞争, 从而加速知识的使用 (Jacobs, 1969) 。产业集聚不仅可增大产业的规模, 也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Antonio Ciccone, 2002) , 还有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 (波特, 1990) 。

(二) 产业升级提升集聚经济质量。

发展极理论认为, 增长的势头往往集中在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 这些部门和行业往往集中在大城市中心, 有创新能力的产业和企业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经济活动地理集聚带来成本的节约和收益的提高, 从而形成地区的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中心等。产业集聚不是由一些产业简单地集中在一起, 大量企业在一定地理区位集中产生循环累积的集聚经济的前提是这些产业必须是相关的, 其上下游产业或与辅助产业之间的关联是密集而顺畅的。而要使产业集聚区的各企业有很好的关联效应, 其内部产业结构应该是在动态调整中不断升级发展的, 只有这样, 集聚经济才能得到持续发展。我国东部地区产业集聚明显, 有些城市已出现拥挤效应, 主要表现为土地空前紧张、环境污染压力越来越大, 已不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一些中心地区的发展格局, 是以经济增长模式粗放、环境污染、土地紧张为代价的, 这种模式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三、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空间

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是相辅相成的。在早期资本主义时期, 由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分割, 伴随产业结构调整的是大量企业破产和倒闭。而进入现代,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产业结构调整有了更多的选择, 其中之一就是产业转移的方式 (陈建军, 2002) 。产业转出地与产业转入地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产业升级, 但其在空间上是相互依赖的。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发展驱动资源空间再配置, 导致产业空间的重组。

(一) 产业转出地的产业升级

1、腾出有限空间, 发展高端产业。

一个工业区从建立开始, 它将经历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像一个生命体一样, 可以划分为年轻、成熟、老年等不同阶段, 各个阶段有其各自的特征 (Thompson, 1966) 。无论一个工业区还是一个产业都是有生命周期的, 成长之后会成熟, 成熟之后如果不升级必然要消亡。产业升级必然要落实到具体的空间上, 但城市或区域的土地及其他资源都是有限的, 不可能同时发展所有产业。因此, 一些区域或城市在进入成熟期后, 由于资源的约束或受到其他一些冲击, 必然把当地优势较弱或已成为负担的衰退产业迁移出去, 以腾出空间来发展相对高端的产业或产业环节, 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2、集聚优质要素, 促进产业升级。

产业转出地的产业升级离不开周边地区或更大范围区域的支持, 这种支持主要体现在要素供给方面。产业升级要求有更多的高附加值的产业, 需要更高素质的劳动、资本等要素。产业转出地在转出相对低端的产业时, 如果不及时引进和集聚更高质量的要素, 那么产业升级只能是一句空话, 而且将出现产业空心化态势, 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还会带来失业、贫困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 发展梯度较高的城市或地区在进行产业升级时, 一方面要留住自身积累的各种优质要素, 另一方面要通过内涵式的城市化或其他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引进大量适合本地新兴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的优质要素, 以促进产业顺利升级。

3、扩大城市腹地, 增强服务功能。

城市腹地是城市周围与城市具有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毗邻地区, 其大小受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诸因素制约。城市腹地的大小取决于城市对腹地的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 而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又与城市经济实力、市场发育程度和开放程度等因素正相关。城市腹地揭示城市与区域的产业联系和经济活动规律。一般来说, 腹地范围愈大, 经济发展水平愈高, 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也愈大。产业转出地能否把其相对低端的产业转移出去, 同时不产生产业空心化的情况, 取决于该地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是否紧密, 能否在产业转移与集聚优质要素等方面进展顺利, 对区域的服务功能是否不断提高。

(二) 产业转入地的产业升级

1、承接产业转移, 推动工业化进程。

产业转入地一般是发展梯度还相对较低的地区, 处于工业化初期或者还未发展工业, 这些地区一般是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资源比较丰富, 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通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不但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 发挥相对优势, 而且可从中获得大量外来资本和先进技术, 突破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 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配套外来产业, 提高当地经济活力。

产业承接地一般通过建立产业园区或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来承载外来产业, 在一定程度上可培育并发挥集聚经济效应, 使其成为当地经济的增长极。随着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发展, 外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得以传播。当地企业一方面可通过吸收其中的知识溢出, 模仿或创新性地生产类似的产品, 另一方面可通过原料加工、发展传统服务业, 投资环境等方面来积极配套外来产业, 以充分发挥当地优势, 提高经济活力, 这样既有利于外来产业的顺利发展, 又有利于当地实现产业升级。

四、结语

产业升级与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产业升级是通过产业部门结构的转换, 在价值链上实现优化发展, 其落实到空间上会产生区域一体化与城市化等经济地理效应。而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是通过产业空间结构的调整, 在空间上动态优化配置资源, 其落实到具体的产业中会形成集聚效应、扩散效应与关联效应等。三者互动发展可以优化产业的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 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 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4.

[2]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94, (4) .

[3]徐佳宾.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与市场形态[J].财贸经济, 2007, (3) .

[4]王文成, 陈树旺.中国产业转移问题研究:基于产业集聚效应[J].中国经济评论, 2004, (8) .

[5]李松志, 杨杰.国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 2008, (2) .

产业集聚能力 篇9

关键词:产业集聚,产业生态,国际竞争力

产业集聚产生集聚效应,通过规模经济、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知识技术外溢等影响企业的成本收益和竞争力,进而影响产业的整体竞争力(Marshall,1890;Weber,1909;Porter,1990;Porter,2000)。产业的空间布局决定了产业的发展生态,产业发展环境的差异会影响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从而影响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在分析产业集聚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时不能只考虑产业集聚程度的高低,还必须重视产业集聚生态的差异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的潜在影响。本文结合中国转型期各省市区发展存在明显差异这一事实,分析产业集聚水平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并从市场化水平、产学研合作水平等不同维度刻画相关产业的集聚生态特征,进而探析集聚生态特征差异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一、模型、指标与数据

考虑到我国制造业的集聚显现较为明显和数据的连续性、可获得性等因素,本文选取我国19个二位数制造业作为研究样本对集聚水平、集聚生态与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一)模型设定

在把产业集聚水平作为解释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变量之一的同时,本文将若干表征产业集聚生态特征的指标纳入解释变量,并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其中icmp表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指数,aggl表示产业集聚水平,envt为表征产业集聚生态特征的指标,i表示产业,t表示时间,m用以区分集聚生态变量及其待估参数。

(二)指标测度

1. 产业国际竞争力。

本文采用应用广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指数来衡量中国制造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计算公式如下:

由式(2)可见rca指数越大说明该产业国际竞争力越强。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3)与中国二位数产业分类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本文在计算rca指数时把SITC3体系下的三位数贸易数据进行了重新归类整合,转化为与中国产业统计数据口径一致的贸易数据。按照中国目前的统计口径,“农副食品加工业”与“食品制造业”是分开统计的。由于SITC3体系下的相关数据难以截然分开,本文把“农副食品加工业”与“食品制造业”两个产业进行了合并,统称“食品加工与制造业”。

2. 产业集聚度。

本文采用Krugman(1991)的“空间基尼系数”测度产业集聚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sj表示j地区i产业总产值占全国i产业总产值的比重,xj表示j地区所有工业产业总产值占全国所有工业产业总产值的比重,该指数数值越大表明行业在地理上的集聚程度越高。

3. 集聚生态特征指标。

产业集聚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蕴含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多种要素。考虑数据可得性,本文选取以下五个方面对产业集聚生态进行测度。一是高校、科研机构发展水平。高校、科研机构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其密集的科研活动可以通过知识、技术外溢效应支持产业发展。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如果遇到技术难题,也可以方便地到高校、科研机构寻求智力支持,通过合作研发、技术转让等方式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因此,高校、科研机构较为密集的地区可能更有利于产业发展。二是产学研合作水平。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较为强调产学研合作,以此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优势为产业发展服务。产学研合作水平主要体现一个地区企业对高校、科研机构研发创新资源的利用程度,产学研合作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提升该地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三是市场化水平。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使企业可以更加自主地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做出决策,根据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实际调整经营范围和竞争策略,从而有利于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增强。但市场化水平提高也可能对产业带来负面影响,即可能导致企业之间出现过度和无序竞争从而损害产业的整体利益。实证研究表明市场化改革既可能提高某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戴永务等,2013),也可能对有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姚文和祁春节,2011)。本文把市场化水平作为反映产业集聚生态特征的指标之一,检验市场化水平对工业行业国际竞争力产生的影响。四是金融发展水平。五是中介机构发展水平。中介机构在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中介机构越多、越发达表明产业分工水平越高,产业集聚环境越成熟越有利于产业发展。

每个产业均是以不同比例分布于全国各省市区,为了综合反映每个产业的产业集聚生态特征需要构建如下权重指数:

其中gov为工业总产值,该权重指数是分年度计算j地区i产业总产值在i产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这一比重越高说明i产业在j地区的集聚程度越高。在构建上述权重指数的基础上,依据下式可以计算得到各产业的集聚生态指标值:

其中γ代表任意一项产业集聚生态指标。对于部分有量纲的指标(如高校、科研机构发展水平、中介机构发展水平等),需要通过计算各个省市区相关指标的比重转化为相对值,从而消除量纲影响。(5)式实际上是以产业在各地区的集聚份额为权重对产业集聚生态指标进行的加权平均,各指标的测度依据及具体计算方法见表1。

(三)数据来源

工业总产值(gov)数据来自历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出口额数据来自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高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数量、科技活动经费等数据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各地区GDP、贷款余额等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经济统计年鉴》。鉴于樊纲和王小鲁编制的各地区相对市场化指数最新数据仅到2009年,本文数据的时间区间为2000-2009年。

二、实证检验

(一)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计算各指标数据并分行业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从rca指数来看,造纸业、烟草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rca指数均大于1,说明这五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强。从集聚水平来看,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等行业的集聚指数较高。在反映集聚生态的各个指标上,各产业也存在明显差异。从市场化水平来看,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的平均市场化指数均大于8,说明这些行业在整体空间布局上更加靠近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食品制造业、纺织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产业的市场化指数较低,说明这些产业在空间布局上更加靠近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

根据式(1)进行计量检验时,自变量共计六个:一个反映产业集聚程度的指标,五个反映产业集聚生态特征的指标。如果自变量之间出现严重共线性将影响回归结果的可靠性,本文计算了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及方差膨胀因子(VIF,variation inflation factor),结果见表3。可见,虽然个别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大,如ln(scin)与ln(inmd)的相关系数为0.6114,但各变量的VIF值均明显小于10,说明自变量之间的共线性问题并不严重,不会对估计结果造成大的影响。

(二)模型估计

为了检验计量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基于总体样本进行模型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把全部样本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产业类型分别进行估计,以考察自变量符号及显著性水平的稳定性。

注:***p<0.01,**p<0.05,*p<0.1,下同。

1. 基于总体样本的估计。

本文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中使用的是短面板数据(个体数大于时期数),需要确定究竟是混合回归模型、变截距固定影响模型,还是变截距随机影响模型。混合回归模型与固定效应模型的判别需要通过F检验完成,原假设为“H0:混合回归可以接受”,其中。通过回归得出F=64.95,伴随概率p=0.000,应当拒绝原假设,说明固定效应模型优于混合回归。再通过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法进行检验,结果证实存在个体效应,因此不应使用混合回归。接下来基于Hausman检验判定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的优劣,其原假设是“H0:随机效应模型为正确模型”。经回归得到χ2=14.06,伴随概率P=0.0501。这一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原假设,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但如果把显著性水平放宽到10%,则应该拒绝原假设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该结果的出现源于这两种效应模型估计系数的差异不是特别显著,两种模型的拟合优度在伯仲之间,表4给出的两种模型的检验结果证明了这一点。可以看出两个模型所有自变量的回归系数符号均一致,而且在统计上的显著性也明显相似。

从两个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自变量ln(aggl)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产业集聚水平与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正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可以通过提高产业集聚水平来实现,这与相关的理论分析及已有的实证研究结果相一致。自变量ln(scin)的系数不够显著,说明产业在集聚过程中是否靠近高校、科研机构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并不明显,高校、科研机构并没有因为地域的临近而发挥显著的知识、技术溢出效应。自变量ln(coop)的系数为正而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产学研合作对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十分明显。结合ln(scin)与ln(coop)两个变量的系数符号来看,中国的高校、科研机构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市场化合作来促进产业发展,但除了这种正式的合作之外,高校、科研机构的知识、技术溢出效应没有显现出来,说明高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与企业的非正式交流较少,科学研究工作开放性不够,封闭性较强,很多科研成果脱离产业实践,也没有通过其他有效的渠道如有偿的技术转让融入到产业发展过程之中。自变量ln(mrkt)的符号显著为正,说明产业集聚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与理论预期相符。自变量ln(inmd)的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中介机构在促进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自变量ln(finc)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产业集聚区的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2. 分产业类型的估计。

参照现有文献的分类方法,本文将19个制造行业样本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从而分产业类型进一步进行估计(见表5)。

表5最后两行给出了模型形式的检验过程,在固定效应与混合回归的检验中,三个模型的F统计量均在1%水平上拒绝了混合回归模型。在接下来的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模型检验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两个模型均在1%的水平上拒绝了随机效应模型,因而确定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而资本密集型产业模型的卡方统计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因而适用随机效应模型。从回归结果来看,三个模型主要自变量的回归系数符号及显著性水平与总体样本的估计结果基本保持一致,说明估计结果比较稳健,基于整体样本进行检验得出的结论也适用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不同类型的产业。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国际竞争力与产业集聚水平显著正相关;在表征产业集聚生态特征的五个变量中,产学研合作水平、市场化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与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正相关,而高校与科研机构发展水平、中介机构发展水平则没有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显著影响。据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要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从而适应东部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趋势,促进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相对于东部而言,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产业规模较小,集聚水平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业集聚效应的发挥。由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的大幅提升,制造业正在经历着从东部到中西部的转移过程。因此,适应我国目前的产业转移趋势,应进一步提升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引导一些传统产业更多地向中西部聚集,注重东部发达地区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的集聚式发展,这对于发挥区域分工优势,整体上提升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地方政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引导产业集聚发展,防止产业发展出现“散、弱、小”的局面。

第二,要多方面优化产业集聚生态,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提高市场化程度和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进而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产学研合作对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中国目前的产学研合作水平仍然较低,要通过完善相关评价机制调动产学研各方进行合作的积极性,强化科学研究工作的产业化、市场化导向,进一步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各级地方政府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也应着力减少政府干预,主动对不适应市场化要求的政府职能进行改革,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要多途径、多渠道提升金融发展水平,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题,这对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应着力促进高校、科研机构及其他中介机构的科学发展。改进高校、科研机构的评价机制,提升高校、科研机构科学研究工作的市场化导向,通过搭建沟通合作平台等措施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从而在高技术产业集聚过程中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机构的作用,使高校、科研机构成为产业集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产业发展与高校、科研机构技术、知识优势的紧密契合;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注重培育规模大、实力强、有国际影响和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中介机构,通过提升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的转化,使中国产品不断向着价值链高端攀升,这对于提升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受数据限制,本文只是考虑了反映集聚生态特征的五个指标,这必然难以全面系统地刻画产业集聚生态特征。本文所提供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分析其他集聚生态要素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提供了依据,以此为基础的后续研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戴永务,刘伟平,余建辉.市场化改革对中国木材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3(1):77-85.

[2]迈克·E·波特.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2):21-31.

[3]彭向,蒋传海.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地区创新——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检验[J].经济学季刊,2011(3):913-934.

[4]谢子远,鞠芳辉.同质集聚、异质集聚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基于中国15个制造行业2000-2011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4(2):13-23.

[5]姚文,祁春节.市场化改革对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4):24-31.

[6]Krugman,P.Geography and Trade[M].Cambridge,Massachusetts,MIT Press,1991.

[7]Marshall,A.Principles of Economics[M].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890.

[8]Porter,M.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New York:Macmillan,1990.

[9]Terry B.Porter,Co-evolution as a Research Framework for Organizations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J].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2006,19(4):479-504.

[10]Weber,A.The Theory of the Location of Industries[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London,1965.

西方产业集聚理论探析 篇10

一、产业集聚形成机制

马歇尔是较早关注产业集聚这一现象的经济学家。他认为辅助行业的发展、高度专用机械和专业人才可以在地方性的工业区内为许多邻近的企业进行工作, 从而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 降低了生产成本。据此, 马歇尔指出地方性工业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 他将这种外部规模经济给集聚企业带来的好处具体归结为以下几方面:第一, 公司从信息技术溢出中获益。在当地产业区内信息技术的流动传播更容易发生, 新技术可以更快的转换为生产力, 企业能够快速地获取各种信息, 对市场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第二, 提供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马歇尔认为顾主们往往到有大量他们所需要的有专业技能的优良工人的地方去寻找雇员, 同时, 寻找职业的人, 自然到有许多雇主需要他们那样的技能的地方去寻找雇主。因此, 集聚既降低了工人的失业率, 也使厂商能顺利获取专业技能的劳动力。第三, 促进了劳动分工。集聚区内企业联系密切, 劳动高度分工。产业区内单个企业的生产总是集中于有限的产品和过程, 形成专业化的特点。

工业区位理论的创始者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一书中, 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 阐明了企业是否集中取决于集聚的收益与集聚增加的成本的对比。韦伯认为, 集聚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如购买原料的便利、共享劳动力市场、共用基础设施等) , 所以企业有集聚的愿望。但是, 企业迁移到集聚区后又会增加迁移的运费。他认为, 劳动力费用、运输费用、集聚效益是决定产品成本的关键, 如果劳动力费用低廉再加上运输费用的节省, 那么就具备了工业区位选择的首选区位点。因此, 企业是否集聚取决于集聚后增加的收益与因迁移而增加的运输成本的对比。

经济地理学的代表人物克鲁格曼认为, 产业集聚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需求、外部经济、累积性因果循环的作用机制。毫无疑问, 若存在规模报酬递增, 理性的厂商会选择需求量大且运输费用较低的地方, 且规模经济越大, 集聚的可能性就越大;厂商为追求外部经济而集聚来源于马歇尔的理论, 在此不再赘述;产业集聚的形成也许是历史的偶然, 但集聚一旦形成, 它就具有路径依赖, 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

美国经济学家波特从竞争经济学的角度发展了产业集聚理论, 他认为竞争导致产业的集聚, 产业集聚的核心内容是其竞争力的形成和竞争优势的发挥, 并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波特认为这个钻石体系一旦形成就会由于“循环积累原理”而自我强化, 推动产业的竞争优势不断提高。钻石体系中各个关键要素都具有地理集中性, 因此, 其运行的结果客观上推动了一个国家的优势产业趋向于集中, 形成产业集聚。

王缉慈等认为产业集聚形成除了可能的初始偶然因素之外, 专业化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原料和设备供应商的存在、接近最终市场或原材料集贸市场、特殊的智力资源或自然资源的存在、有基础设施可共享以及文化、创新和制度因素等会导致企业在当地集聚。魏后凯则认为, 基础设施建设是制造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制造业的集聚还受到其地理区位、市场容量、集聚经济、效率工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梁琦分析了外商投资、经济开放水平等与我国制造业集聚水平之间的关系, 分析表明我国制造业大部分行业的集聚水平与外商投资及地区的开放水平高度相关。金祥荣等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浙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 认为产业特定性知识、技术工匠和特质劳动力以及产业氛围是浙江专业化产业区起源的历史条件。

二、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

产业集聚能够形成区域特色产业, 充分发挥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 形成适合于区域具体特征的发展道路。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进行了论述, 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合作效率。

大量买者与卖者集聚在某一区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利用空间接近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同时, 共同的产业文化和价值观, 有利于企业间建立以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 使双方容易达成交易并履行合约, 还节省了企业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和费用, 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 克服了单个大企业等级制组织的弊病。基于区内各行为主体之间长期合作关系而形成的地方性网络, 是判定是否为产业区的标志之一。

2. 专业化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

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 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 都与分工密切相关。大量专业化的中小企业集聚在某区域, 他们在提供大规模产品的同时也会形成大规模的市场需求, 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此外, 集聚区内劳动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既降低了创办企业的资本要求, 也降低了单个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 使单个企业承担某个特定的工序成为可能。

3. 弹性生产可以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

大量专业化的中小企业集聚在某一区域, 企业间在竞争的基础上分工协作, 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间交流密切, 形成弹性生产。这种弹性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可以对不稳定、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弹性专精的中小企业能够快速转变产品, 随时依据需求或竞争的变化而加以调整, 同时又无须为调整付出高昂的成本代价。

4. 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创新并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 它需要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和竞争, 需要企业的集聚才能得以实现, 产业集聚有助于创新, 创新有赖于产业集聚。大量企业集聚在某一区域, 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不断进行创新, 推出新技术、新产品。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不断地从其他企业吸引新技术或人才, 另一方面又将自己的新技术推广或扩散出去, 这样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5. 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

大量相关企业空间集聚所形成的本地化的产业氛围, 它是其他区域最难模仿的, 也是形成地方特色产业群的关键, 是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区内企业之间频繁的互动、频繁的联系纽带使得经济活动具有可靠性、可预见性, 并避免彼此陌生的人进行交易时可能产生的问题。因此, 基于共同的文化传统、行为规则和价值观念, 集聚区内部往往能形成一种独特的产业氛围, 形成地方特色产业。

三、产业集聚存在的风险

鉴于产业集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许多地方政府企图通过政策引导来发展产业集聚, 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凡事有利必有弊, 在强大竞争优势的背后, 产业集聚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产业集聚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结构性风险。

奥地利区域经济学家蒂奇在佛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产品周期理论 (Regional Produc Cycle) , 他认为由于产业集聚高度集中于一个产业或产品, 当产品一旦到达其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 产品的竞争优势开始衰减的时候, 集聚区就会收缩, 整个区域的经济将会严重倒退或停滞。波特在《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中也分析了簇群的萌芽、演进和衰落, 他认为随着新公司和新产业的兴起或衰落, 以及当地机构、团体的发展和变化, 簇群总是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 由于技术上的间断、消费者需求的转换、内部僵化等原因失去竞争优势。

2. 周期性风险。

O.M.Fritz等人在蒂奇研究基础上, 分析了由于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对产业集聚产生的影响, 并提出了产业集聚的周期性风险。经济的发展一般呈现周期性的波动, 这种周期性变动必然对社会发展产生各种影响。周期性风险是一种突发的、无法控制的、由外部经济周期性波动造成的风险, 它主要来源于区域、国家甚至全球性的经济周期波动。这种风险可能出现在产业集聚生命周期的任一时期, 它的出现将导致集聚地所在区域的经济不稳定。如美国底特律汽车城由于受到石油危机的影响变得一蹶不振。

3. 网络性风险。

蔡宁等从产业集聚的网络关系视角出发, 提出了产业集聚的网络性风险。他认为集聚区内企业间的网络根植于共同的文化氛围中, 它们常常以相互依赖的网络形式出现, 随着集聚区内企业的发展也可能导致“区域锁定”, 使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下降, 逐渐僵化, 失去弹性, 从而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迟缓, 阻碍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他们还认为结构性风险、周期性风险和网络性风险之间存在着相互增强的机制, 地方生产网络原有的优势可能随着网络的结构演变逐渐成为限制产业群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4. 自稔性风险。

吴晓波等借用生物学概念提出集聚的“自稔性”风险, 指出这种风险是集聚借以产生优势的自身特性, 同时也是削弱其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 最终导致集聚区走向衰退的根本性风险。他们把集聚区的网络化特征概括为:专业化分工、地理性临近、群内相互关联、协同与溢出效应, 认为专业化分工降低了企业和整个集聚区对环境的应变能力;地理空间上的临近性造成集聚区内企业恶性竞争、战略趋同、过度模仿;集聚区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之间的密切关系使集聚区逐渐变为一个封闭的系统;协同与溢出效应使集聚区内的企业产生创新惰性, 使得集聚区在低水平的生产中徘徊不前。

此外, 郭凤典等分析了我国典型地方产业集聚存在的潜在问题[25]。他们认为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外资企业游离于本地经济之外, 对本地的产业带动不强, 属“打工型”经济, 要警惕成为城市经济中的“飞地”;以东莞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集聚要防止产业集聚成为“沙滩经济”;以温州为代表的浙江“块状经济”要提高组织效率, 应对来自制度落差拉平所造成的冲击等。

四、结语

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研究综述 篇11

摘 要:近年来休闲农业作为一种农业和旅游业相互融合的新型产业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在空间上呈现出产业集聚的发展趋势,受到了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在研究大量国内外成果的基础上,对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介绍了产业集聚的概念,并对一些常用的产业集聚度测度方法及其在休闲农业产业中的运用进行实证分析和评述,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向,为进一步分析研究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休闲农业;产业集聚;测度方法;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3.0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欲望越发强烈,更希望通过休闲旅游,亲身参与各种旅游文化活动,陶冶情操,丰富内涵,由此休闲农业的游客参与度高,休闲农业产业的集聚规模也将会越来越大。如今已经有一些学者意识到并开始研究休闲农业产业的集聚现象,但是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也存在一些误区,主要集中于休闲农业集聚的概念、测度方法、问题与对策等方面,但主要还是对其集聚现象的表面叙述,缺乏对具体地区集聚现状的深入探析。

1 产业集聚概念界定

对于产业集聚,在国外的理论成果中有多种界定。Kaldor(1970)将集聚定义为生产活动中相对集中的区域经济活动、具有正向溢出效应的并逐渐递增的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Krugman[1]认为产业集聚是众多企业为得到更多利润空间而在一定地理范围内聚集的现象。邢晓玉等[2-7]认为产业聚集是指主体经营产品或其他经营产品相同、相似或具有紧密联系的关联企业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高度聚合从而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协作体,以实现聚集效益的一种现象。

4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展望

作为农村社会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休闲农业发展至今,集聚化是大势所趋,笔者总结了部分定量指标对集聚水平进行测度,进一步分析其集聚特征的研究结论,并且结合各种测度方法的优缺点提出选择合适测度方法的建议。虽然休闲农业产业正朝集聚化方向发展,但是在集聚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地区发展不平衡、测度方法不专业等,众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科学化、机制化、特色化的对策有利于各休闲农业项目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推动由点成块,成块连线,实现休闲农业集聚进程全面发展。

由于经验不足和数据缺失等方面原因,本文对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化的研究只局限于表面概述,笔者在之后的研究中将继续关注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现象,并深入研究其发展的内在规律,为休闲农业产业集聚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参考文献:

[1] 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3):483-499.

[2] 邢晓玉.产业集聚度测度方法及其在旅游产业中的运用研究综述[J].服务经济,2013(8):37-40.

[3] 彭耿,刘芳.产业集聚度测量研究综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31(2):182-184.

[4] 黄曼慧,黄燕.产业集聚理论研究述评[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9(1):49-53.

[5] 孙慧,周好杰.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综述[J].科学管理研究,2009(6):449-451.

[6] 徐文鹤.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以京津冀为例[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2:1-55.

[7] 关爱萍,陈锐.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的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14(12):150-155.

[8] 许艺娜,张隆平,林淋,等.产业集聚视角下的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7(1):17-21.

[9] 戴美琪,游碧竹.国内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2006,30(4):144-148.

[10] 刘斯敖.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8,11(3):65-66.

[11] 陈宇峰.城市郊区休闲农业项目集聚度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1-124.

[12] 宋博,郑向敏.论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化发展[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5(1):31-35.

[13] 王艳荣.农业产业集聚的效应与对策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2:1-102.

[14] 范水生,朱朝枝.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原探[J].东南学术,2011(2):72-78.

[15] 曾辉.福州市休闲农业布局与发展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3:1-67.

产业集聚能力 篇12

产业聚集是指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处在一个特定领域内相关的企业或机构, 由于相互之间的共性和互补性等特征而紧密联系在一起, 形成一组在地理上集中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群的现象。这些产业基本上处在同一条产业链上, 彼此之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呈现横向扩展或纵向延伸的专业化分工格局, 通过相互之间的溢出效应, 使得技术、信息、人才、政策以及相关产业要素等资源得到充分共享, 聚集于该区域的企业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进而大大提高整个产业群的竞争力。

亚当·斯密 (1776) 通过产业聚集对聚集经济做了一定的描述, 他认为产业聚集是由一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联合而组成的群体。大卫·李嘉图 (1817) 根据比较利益学说, 研究了生产特定产品的区位问题, 也指出了产业聚集所形成的聚集经济问题。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1890) 首次提出了产业聚集及内部聚集和空间外部经济的概念, 并阐述了存在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条件下产业聚集产生的经济动因。马歇尔进一步指出, 同一产业越多的企业聚集于一个空问, 就越有利于企业所需生产要素的聚集, 这些要素包括劳动力、资金、能源、运输以及其他专业化资源等等。而空间内诸如此类的投入品, 或者说生产要素的供给越多, 就越容易降低整个产业的平均生产成本, 而且随着投入品专业化的加深, 生产将更加有效率, 该空间企业也将更具有竞争力。迈克尔·波特 (1990) 从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角度对产业聚集现象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并提出了新的理论分析基础。同时还利用“钻石”模型对产业聚集及产业群进行了分析。新经济地理学派从全新的角度来研究聚集经济和产业聚集现象, 解释了在不同形式的递增报酬和不同类型的运输成本之间的权衡问题, 并对企业聚集现象提出了经济学的解释。

二、宿迁汽车4S店集聚区现状

宿迁市汽车4S店集聚区, 位于宿迁市宿城区双庄街徐淮路的南侧, 是由宿迁市政府批准、市规划局规划、双庄镇政府负责实施的汽车品牌综合园区, 目前的规划用地800亩, 是宿迁市唯一的4S店集聚区。该区的设计容量为40家4S店, 2010年要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 实现财政收入3000万元, 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该集聚区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集聚区的面积比较小。该集聚区是在原有双庄街两旁自然形成的汽车4S店的基础上形成的, 主要集中于徐淮路的南侧, 周围是其他经济开发区, 因此未来发展的空间格局已经固定, 不可能在获得面积上的扩展, 规划的800亩的土地面积显得略为仓促。

二是宿迁市汽车市场的需求较大。过去几年宿迁市的经济社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也位于全省的前列, 产业结构由“九五”末期的37.935.3∶26.8调整为2009年的18.7∶47.633.7, 标志着宿迁的经济发展已经由农业主导型转变为工业主导型。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机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无论是汽车保有量、汽车年销售量以及汽配市场都有了较快的发展, 经销商和汽车用户对这样的汽车集聚区都有很大的需求。也正是鉴于此, 才有了目前这样一个汽车4S店集聚区的形成。

三是该集聚区的形成是在市场形成的基础上依靠政府行政力量推动的结果。该集聚区所在的双庄镇本身的经济基础已经很好, 但是进一步的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在工业先行的总体发展目标下, 提出了“一镇四区”的发展格局, 即双庄镇周围的苏宿工业园区、宿城新区、古黄河生态区以及市经济开发区西区以及双庄镇的汽车4S集聚区的发展模式。该集聚区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于周围的四区, 将相关的要素集聚到一起, 既可以解决双庄未来发展的瓶颈, 又可以将之前汽车销售及配件市场的分散状态集中起来, 市场的作用与形成力量在这里得到了有机的整合。

目前, 该集聚区的发展状况良好, 基础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已经投入1000万元用于纬二路和红海路南延路段两条主干道的建设, 另一条主干道双庄南大街也正在建设过程中, 预计2010年6月份完工。入住的4S店包括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别克、北京现代等十多家, 另有若干家即将进入。宿迁市汽车4S店集聚区平面图如图1所示。

三、宿迁汽车4S店集聚区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 集聚区4S店基本情况调查

集聚区的入驻企业建立时间普遍都很短, 大部分时间在3年以下, 超过5年的非常少, 平均建立时间为2年;从企业的规模上看, 企业员工人数多在40人左右, 所有调查企业的员工平均人数为36人;2009年汽车销售量平均可达503量, 平均年销售收入5200万元 (见图2) 。

在所有企业里, 各类贷款所占公司资金总额的比例有的超过60%, 有的低于20%, 平均比例达到42%;而企业对集聚区所在镇政府负责人管理方面的满意程度上看, 不是很满意的占了大部分 (见图3) 。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1、配套设施缺乏。

集聚区的主要功能在于汽车的销售及售后服务, 由于涉及到汽车消费的金额都不是小数目, 因此, 不管是汽车用户或者潜在的用户, 进入集聚区以后首先需要有银行网点。另外, 对于需要购车的客户来说, 在选购的过程中也需要集聚区提供相应的餐饮、娱乐等服务, 以及购车以后的保险服务等。集聚区所在的双庄镇本身并不具备发达的商业网点, 没有银行的分支机构, 现有的餐饮、娱乐场所大都是比较低档次的, 很难满足汽车用户的需求。从对集聚区汽车4S店的调研中看, 几乎所有的4S店都提到需要加强集聚区的商业配套设施。

2、资金、土地的约束。

从集聚区的角度来看, 集聚区是在市场自发形成的基础上, 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推动短时间内形成的, 其发展存在着内在的制约, 主要是土地以及资金的制约。从土地面积看, 800亩的规划面积显得不太充足。根据集聚区的长远发展, 如果再能增加100亩-200亩就显得很好了, 而且可以从集聚区的南面增加一个出口, 减少目前出口较少从而导致汽车用户交通成本增加的不足。另一个方面就是资金的不足, 目前集聚区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双庄镇的自筹资金, 镇政府的财政收入有限, 只能把有限的资金用于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本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其他用途。

3、管理制度不健全。

集聚区并没有单独的管委会之类的专门部门来进行管理, 而是由双庄镇的一个副镇长负责集聚区的日常联络工作, 在包括环卫、保安、融资以及车展方面也没有正规的管理制度。现在仅有的管理制度主要体现在双庄镇与愿意入驻集聚区的各个企业在建设之前签订的投资意向书中, 其内容主要涉及镇政府为入驻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负责协调与当地居委会的协调;入驻企业按早要求在规定的框架内进行建设以及双方违反合同的处置方法等方面。

四、优化集聚区发展的对策

(一) 成立集聚区管委会, 完善管理制度

从双庄镇政府的层面上成立管委会专门负责对集聚区的日常管理, 变目前政府负责人对集聚区的松散、个人化的管理模式为正规、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在管委会的模式下, 强化对集聚区企业的有针对性的管理, 同时对于集聚区的企业来说, 在经营过程中如果需要与政府相关部门打交道, 也可以由专门的管委会负责处理。这样, 对双方都有好处, 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工作的效率, 最终为企业及集聚区的共同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 扩大招商范围, 完善配套设施

集聚区基础设施、商业配套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 仅仅依靠双庄镇政府的财政收入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可以在社会上通过招商的形式, 吸引社会投资进入集聚区, 弥补政府财政收入有限的缺陷。通过这种形式逐步建设相关配套设施, 来满足汽车用户的多方面需求。另一方面, 宿城区政府、宿迁市政府应该通过设置专项资金的方式, 从财政专项拨款支持集聚区的发展。

(三) 增加政府的制度供给, 促进集聚区更快发展

集聚区的形成在这里更主要的是依赖政府行政力量的推动而形成的, 因此政府的作用应该在此得到更多的体现。由于汽车4S店主要是以销售为主的经营方式, 入驻企业享受的是服务业的优惠政策, 这种政策的优惠幅度是小于工业企业的, 这就导致汽车净销售尤其是本地的经销商资金压力过大。而汽车4S店本身就有维修也即生产的成分在里面, 因此, 政府可以为集聚区的企业按工业企业或者在一定比例上按照工业企业的待遇给予优惠, 以此来降低集聚区企业以及即将入驻集聚区的企业的经营成本, 以促进集聚区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秉祥, 丁宁, 吕铮.产业集群理论下产业园区内企业特点和发展策略[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 .

上一篇:药品存货管理下一篇: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