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中心

2024-06-05

集聚中心(精选9篇)

集聚中心 篇1

目前, 产业集聚现象已经成为某一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 在其发展的早期, 主要表现为制造业和高薪科技产业的集聚。近些年, 由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方式以及消费模式的改变使得商业产业的集聚明显地加快, 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逐渐成为产业集聚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商业集聚中的一个典型形式就是购物中心。

一、对商业集聚的界定

商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集聚现象, 它是指相互关联密切的商业企业在空间上的聚集, 从而形成一定区域内的商业网点密度和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商业经营场所。由于商业集聚是由同种类产品、互补型产品以及相关产品的商业企业聚集而形成的, 因此, 从模式上来讲他属于水平型的产业集聚。蒋三庚在他的《论商业集聚》这篇文章中将商业集聚分为三种形态:团组快形态、沿街条状、分散多点形态。购物中心属于其中的第一种形态。

二、对购物中心的界定

购物中心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 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程。购物中心在中国出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 目前它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

购物中心又称Shopping mall或是Shopping center, 国外又称其为Plaza和Shopping city。对购物中心的定义各国都有所差异。国际购物中心协会的定义为:由开发商规划、建设, 统一管理的商业设施, 拥有大型的主力店, 多元化商品街和宽广的停车场, 能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与日常活动的商业场所。中国商务部对购物中心的定义为:多种零售店铺, 服务设施集中在由企业有计划地开发、管理和运营的一个建筑物内或是一个区域内, 向消费者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商业集合体。不论各购物中心定义的具体内容有什么不同, 但它们都强调了一点:购物中心是一个商业集合体。其表现的经济行为就是商业集聚。

三、优势分析

购物中心近几年在中国的发展尤为迅猛。据上海市经济委员会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 2006年仅上海市购物中心的数量就从36家增加到47家, 增加了11家, 全年的销售额从2005年的251亿上升到了317亿, 增幅达26.7%。那么是什么吸引了开发商和投资商的注意力呢?购物中心这种新型零售业态与其它零售业态相比, 有其独特的经营管理优势, 这也是它的竞争力所在。

(一)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也叫规模效益, 它是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 随着生产经营能力的扩大, 单位成本呈下降的趋势, 也就是生产经营规模的变动引起长期平均费用下降, 从而使收益增加的趋势。购物中心的规模经济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空间优势。我国按购物中心的规模不同将其分为三类, 即社区购物中心、市区购物中心和城郊购物中心。

资料来源:2004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颁布的新国家标准《零售业态分类》。

从对购物中心的分类可以看出, 购物中心的面积都在几万平米以上, 目前, 一些大型的购物中心的面积已经达到了几十万平米以上。因此, 购物中心内部的空间开阔, 可容纳的消费者数量比其它零售业态的卖场要多好几倍, 有的甚至是几十倍, 吸引的客流也就较多, 从而大大地增加了营业额。例如, 北京的金源新燕莎购物中心, 东西横跨600米南北跨度120米, 地上5层, 地下2层, 建筑面积达68万平方米, 2004年10月24开始正式营业, 仅开业后的一个月内, 客流量就达到了130万人次。

2.资源共享优势。一般来说, 购物中心实行“集中管理”、“分散经营”的经营管理模式。“统一管理”是指购物中心由代表业主权利的、受业主委托的管理公司集中管理, 主要包括集中的招商管理、集中的营销管理、集中的服务监督、集中的物业管理。“分散经营”是指购物中心的管理者不直接进行商业经营, 只对消费者与商业企业的经营者提供交易场所, 为他们搭桥建梁。正是在这样的经营模式下, 管理者可以为消费者营造一个舒适的消费环境, 经营者可以共享管理者为他们的销售所提供的各种资源, 包括整体营销广告、卖场装修等。经营者和管理者各自按照一定的比例共同分担成本。这样既可以降低购物中心业主与各商家的经营成本, 又可以吸引客流, 从而充分地发挥了购物中心的规模优势, 达到规模经济的目的。

(二) 实现业态之间的互补

百货店经营的是各种品牌的商品, 从而实现商品之间的互补, 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而购物中心经营的是各种商店, 也可以说经营的是业态, 它也像百货店中商品的互补性一样, 实现各种业态之间的互补, 从而达到消费者的不同消费目的。例如百货店经营的服装主要以时尚类型为主, 而大型超市中经营的服装则以普通的中低档类服饰为主, 这样, 在服装方面, 百货店和大型超市就可以形成互补, 消费者可以根据各自的消费水平或需求选择不同的消费场所。

(三) 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服务

不论是哪种类型的购物中心, 它都几乎囊括了主要的零售业态, 有的甚至是全部的零售业态, 一些大型的购物中心除了拥有商业业态之外, 还融合了金融、医疗等机构设施, 因此, 购物中心为消费者提供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金融服务以及医疗服务为一体的全方位的综合性服务。例如金源新燕莎购物中心汇集了两家大型百货店及居然之家家居店、易初莲花超市、汽车贸易中心、星美院线、美食中心、滑冰广场、方特乐园等知名企业, 同时引进了羽毛球馆、网吧和洗脚屋。它在迎合了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同时, 也使消费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自己的消费目的, 降低了消费者的消费成本。

(四) 吸引客流

下面引用哈夫模型来说明。哈夫模型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者戴维·哈夫教授于1963年提出的。他是从消费者的立场出发, 认为:消费者前往某一商业设施发生消费的概率, 取决于该商业设施的营业面积、规模实力和时间三个主要要素。通常而言, 消费者更愿意去具有消费吸引力的商店购物, 这些有吸引力的商场通常卖场面积大, 商品的可选择性强, 商品品牌知名度高。用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 Pij表示i地区消费者到j商店购物的概率;Sj表示j商店的卖场吸引力 (通常指卖场面积, 或卖场提供的商品种类或服务项目的多少) ;Tij表示i地区到j商店的距离阻力 (通常指消费者从i地区到j商店所用的时间) ;μ表示卖场魅力或商店规模对消费者选择影响的参变量;λ表示需要到卖场的时间对消费者选择该商店影响的参变量。

现在, 我们假设有一家购物中心A和一家单店业态模式经营的百货店B, 某一消费者Y从他所在的地区i到A和B的时间相同, A的面积明显地大于B的面积, A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种类数目也明显地大于B, 即SAμ>>SBμ。下面计算Y到A和B的概率。从公式我们可以知道分母部分是相同的, 此时根据假设可以认为Ti A=Ti B, 在SAμ>>SBμ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果:

由此,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购物中心与其它单店式经营零售业态相比在吸引客流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五) 知识外溢

说到知识外溢, 一般大家都会想到在工业生产企业集聚中所产生的技术外溢, 但在购物中心这种商业集聚的新型零售业态中同样具有明显的知识外溢, 这里的知识外溢主要表现为信息的外溢。购物中心是由多家商业企业聚集而成, 从其中一家或几家企业中所反应出的消费者需求信息以及市场潮流时尚信息能够很快地传达给其他的商家, 各商家根据获得的信息及时地改变和调整营销策略以及商品结构等, 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这就形成了购物中心的知识外溢效应。

由于购物中心这种商业集聚的新型零售业态所具有的经营优势, 它已经逐渐成为商业零售业发展的主流, 它也将成为体现一个城市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 引领我国乃至世界商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伟.购物中心的国内外比较与启示[J].商业现代化, 2005 (4) .

[2]蒋三庚.论商业集聚[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5) .

[3]余凯.我国购物中心核心竞争力研究[J].商业时代, 2006 (34) .

[4]钱寿海.我国购物中心战略定位与设计创新的思考[J].商业现代化, 2007 (10) .

集聚中心 篇2

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对策研究

——以温岭市中心村建设实践为例

要真正实现中国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中心村建设是不可忽视的基础工程。世界各国在推进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都非常重视中心村的建设。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要使这些被排挤出农业的人不致没有工作,或不会被迫集结城市,必须使他们就在农村从事工业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从我市农村发展的现实情况看,作为村庄“小中心”的中心村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和人口集聚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形式的城镇无法取代的。如果把所有的农民搬进集镇,对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都是极为不利的,也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本文以温岭市中心村建设的实践为例,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心村建设的概念内涵、现实意义、面临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措施作一些必要的探讨。

一、中心村建设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

(一)中心村的理论内涵

中心村,是以区域位臵和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居民点为中心,或具有一定规模、或聚集周围一些弱小村庄后形成的,具有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且能对周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带动和

—1— 辐射作用的村庄。中心村的出现,是工业化社会乡村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的一种必然反映,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

理论上,农村中心村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认识:(1)从乡村聚落体系看,中心村介于乡(镇)和行政村之间,由一个或若干个行政村联合组成,但又不完全等同于行政村的概念,更多的是一个社区的概念,是小型集镇的雏形,起到乡镇副中心的作用;(2)从职能作用看,中心村既要为本村居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还要为周边村庄居民提供一些必要的服务;(3)从内部结构看,中心村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公共设施较为齐全的农村社区,每个中心村都有各自清晰的核心和边缘,基本功能齐备。

中心村的形成和发展,表面上是传统乡村聚落的重构,本质上则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各类生产要素从分散布局走向相对集中的过程。这种集中,不仅带来乡村聚落形态的变化,而且为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了新的途径,从而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中心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中心村建设,不但有利于优化农村劳动生产力的区域空间配臵、节约耕地,而且能提高广大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它既是实现村民居住集约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全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的战略要求,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进行中心村建设,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更为重要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2—

1、加强中心村建设,是城乡二元结构存在条件下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们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目的在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使城乡居民能够平等分享共同创造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成果,而不是简单地拉平城乡之间各种表面上差别。所以建设新农村并不是要变农村为城市,而是要以现代农村取代传统农村、以现代农民取代传统农民、以现代农业取代传统农业;也就是要着眼于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关系,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资源配臵、市场要素、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在现阶段,立足农村发展实际,从优化村庄布局入手加强中心村建设,是在我国现阶段城乡二元结构存在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2、加强中心村建设,是顺应工业化社会乡村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的内在要求。

特定的乡村聚落方式取决于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传统农业社会,由于土地是乡村居民生存的重要基础,一旦土地产出无法维系村落人口的生存,部分村民就会迁徙异地,开垦荒地并另辟新村,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宏观上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随着工业化社会的推进,乡村工业的兴起、交通设施的发展、城乡联系的加强、交流范围的扩大,农耕不再是生存的唯一手段。一些区位优势突出、资源禀赋较好、观念较为超前的村庄,率先发展成以农副产

—3— 品加工为重点的农村工业、商贸、服务中心,兼具生产、流通、居住、服务等功能,起着中心村的作用,从而在区域内形成了较强的吸纳能力,吸引周边人口和生产要素等逐步向它集中;另一方面,附近地域空间的村落也逐步向这个中心靠拢,以便共享其相对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服务,从而使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呈现出连片发展态势。工业化社会乡村空间结构演变的这种规律,为加强中心村建设提供了可能。

3、加强中心村建设,是提高农村资源配臵效益的有效途径。发展中心村对于我们提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资源配臵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有利于乡村空间的优化整合。尽管强势村庄中心化和弱势村庄边缘化是工业化社会乡村结构演变的必然趋势,但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对这种自发演变加以引导,任其无序发展将必然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村庄内部用地结构日趋复杂,不仅制约农村生产力、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而且不利于中心村的健康成长。发展中心村就要对传统村落体系和内部空间结构进行重新规划和整合。

二是有利于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村庄布局散乱导致耕作、建设和居住用地粗放利用,出现用地严重不足与严重浪费并存的怪现象,不仅难以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规模效益,而且难以综合治污,致使环境恶化,甚至还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和生产安全,还会严重制约机械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开展中心村建设可以加

—4— 快村庄的合理整合、工业的合理布局和农业的规模经营,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是有利于农村人口和产业的集中集聚。中心村可以凭借其基础设施和产业优势,对人口、资金、物资、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产生巨大的吸引作用,形成聚集效应、规模效应、辐射效应和带动效应,从而使中心村成为地域经济中心。通过发挥中心村生产要素集聚的优势,引导企业、项目进园兴业,加快产业集聚,提升经济实力,为中心村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通过发挥中心村生产要素的集聚中心功能,加快发展物流、中介、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全面提高中心村的综合服务能力,从而使劳动力就地向二三产业转移。

四是有利于乡村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目前我市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有限,并且重复建设既带来土地和资金的浪费,也不符合经济集约发展的要求。中心村建设,有利于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建设某些集中区域的水、电、路、通信、广播、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达到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五是有利于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开展中心村建设,不仅可以集中建房,提高住宅的建筑水平和美观程度;也可以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逐步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改变以邻里和亲缘为纽带的传统人际关系,淡化封闭的小农意识和浓厚的乡土观念,有利于提高人的

—5— 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二、温岭中心村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城乡一体规划,积极探索“1+X”中心村发展模式 在中心村建设过程中,温岭充分重视和突出了规划的龙头作用,结合当地实际,构建了“1+X”城乡一体发展模式,确立了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中心镇,中心镇辐射带动中心村,中心村辐射带动周边行政村的发展思路。

2001年,温岭市委、市政府对中心城区和中心镇发展作了重新规划,将原来3个街道、31个镇调整为5个街道、11个镇。5个街道组成中心城区,3个镇为省级中心镇,2个镇为市级中心镇,6个镇为一般城镇。在此基础上对中心村进行重新定位,把中心村定位为在农村地区一定地域范围内,区位优势相对良好,辐射作用相对明显,经济实力相对较强,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配套较为齐全的村落。在规划确定中心村时,因地制宜分两种情况加以把握:一种是实质上的中心村,即把有可能通过撤并周边行政村的区域确定为中心村;另一种是形态上的中心村。区分不同情况加以确定,即对“一村一品”产业优势比较明显的区域确定为中心村;行政村紧密度较高,人口已经集聚的区域确定为中心村;基础设施共建,公共服务共享较为成熟的区域确定为中心村。对近期无法整体搬迁的高山村、海岛村及有文化保护价值的古村落,在规划上冠之为单列村。对中心城市规划覆盖区及城镇近期发展区域内的行政村,规划上称之为农村社区。根据这个“1+X”城乡一体发展规划,到2020年,—6— 全市834个行政村将组建成中心村91个,覆盖周边341个行政村,建成129个农村社区,覆盖464个行政村,保留单列村29个。中心村概念的清晰定位,改变了中心村建设就是行政村简单撤并的传统思想,为中心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规划保障。

(二)因地制宜,分类推进“1+X”中心村建设

温岭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改造城中村、搬迁高山村、保护文化村”的工作思路,积极培育“1+X”中心村建设模式,形成了中心村建设的四种类型。

一是直接并村型。对比较紧邻的小型行政村(或历史上原本是一个行政村),相互有合并意愿,在充分酝酿、通过群众“公开投票”的基础上,实施行政村撤并组建中心村,将农民逐步集中到规划中心点。如箬横镇浦岙村,由6个小行政村合并而成,现有1402户,常住人口4305人,合并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迅速,2006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60万元,并顺利启动了新村建设规划。新河镇新堂、塘前、小岙三个行政村撤并,建立了新的“硐天南村”,新村有人口3148人、耕地1470亩、山林4800多亩,新的中心村将依托“长屿硐天”旅游景区的区位优势,开发乡村旅游,实现资源共享。目前温岭市已成功合并了14个行政村,还有几个村也按照这一模式正在酝酿之中。

二是社区建设型。此模式形成于城(镇)郊村、土地征迁村、渔区村、移民村等中心村建设,其特点是打破村界、移地联建,村

—7— 务独立,事务共管,属农村社区。如石塘镇四新社区,4个行政村(新峰、新红、新滨、新进)探索联创联建模式,填海造地10多万平方米,建成了功能较为齐全、环境优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型渔村社区。目前社区人口达到3600多,党员113人,2006年底设立社区党委,实现了社区事务统一管理,但行政村的经济仍然独立。目前,大溪镇白泥、梅庵等移民新村,人口已初具规模且非常集中,正在积极筹备建设农村新社区。

三是功能辐射型。“村庄整治工程”实施五年来,温岭市建成了大量的省、市级示范村,这些示范村已具备中心村的雏形,对周边形成了集聚和辐射效应。如箬横镇贯庄村,原本是小乡的政府所在地,在区域内拥有完全小学、社区医院、合作银行的基础上,近年建成了文化广场、连锁超市、菜市场、工业点、幼儿园等基础设施。由于设施齐全,生活便利,吸引了近百户周边村民到贯庄建房居住。贯庄村在设立工业点解决部分小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增强了村级自身实力,呈现出较强的辐射、集聚能力,带动了周围五个村5000多人参与产业分工。2007年底建立了贯庄中心村(社区)党委,逐渐吸引周边村庄向中心村集聚。

四是设施共享型。即在人口相对集中的中心区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共享率,而其他一般行政村原则上保留1—2个居住点,中心村和各居住点之间以较好的道路相连接,集中建设产业发展项目、公共设施等,增强中心村的集约、集聚功能。如松门镇大、小交陈两村,2007年初成立管委会,联合建成老年公寓、幼儿园、卫

—8— 生室、超市、文化娱乐以及海港码头等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中心村雏形。

(三)多措并举保障中心村建设顺利推进

在推进中心村建设过程中,温岭在用地保障、资金筹措、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按照分级配套的原则,促进城乡资源共享,为规划建设中心村构筑坚实的保障平台。

一是多举措为中心村建设集约用地。温岭市在对中心村、行政村规划调整时,严格对照已有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和《村庄建设规划图》(以下简称“两图”),最大限度确保“两图合一”,避免因“两图分离”而影响中心村规划落地建设。对目前因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实现“两图合一”的规划中心村,将在下次修编时坚决予以调整到位。同时,坚持中心村建设规划立足在原有村庄基础上,并控制新村用地规模,原则上少于原有村庄用地规模。在规划中心村时,还注重了工业点的布局,提高“小而散”企业的相对集中度,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发展了农村经济。为确保土地集约利用,温岭市出台了《土地整理复垦和标准农田建设奖补政策》、《村民住宅“立改套”政策》等。

二是多渠道为中心村建设筹措资金。温岭市出台了中心村建设的奖励补助政策。对按照《温岭市域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总体规划积极培育建设中心村的,给予奖励。对当年通过行政村撤并形成实质性的中心村,市财政一次性予以奖励50万元;对当年创建形态上(“1+X”模式)的中心村一次性予以补助30万元,同时给予

—9— 中心村基础设施投入上的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上的优先。还制定《村留地开发政策》,对村集体按照土地整理或复垦,净增耕地面积每10亩允许自留2亩,最高不超过15亩;进行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所得净出让金全额返还给村,用于村庄整治和中心村建设。开展“百企联百村,建设新农村”创建活动,充分调动企业、单位和民营企业家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为中心村建设捐钱建项目。允许村集体通过“级差排基有偿选位”的形式筹集资金,用于中心村建设。

三是多方位为中心村建设配套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温岭市在中心村设立垃圾中转站,在每个村设有足够数量的垃圾收集点,形成“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四级联动、分级负责、规范运作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系统;以中心村为节点设立乡村公交站,按照覆盖半径1公里以内的要求,着力延伸公交网络,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初步形成以城镇为核心,以公共汽车为主体,其他交通工具为辅助的公共交通系统;在中心村设臵小学和幼儿园,使基础教育资源向中心村有效整合,努力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在中心村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与市级医院、镇级卫生院初步形成三级医疗卫生配套的运行模式;在中心村建设文化广场,为广大群众提供娱乐、休闲、健身活动场所。温岭市全面实施“乡村康庄”、“百万农民引用水”、“千里清水河道”、“绿色示范村”、“千村放心店”、“农技110”等工程建设,优先完善中心村的供水网、供电网、信息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实现科教文化、卫生保健、商业服务、社会保障等“四进”中心村。

—10—

三、中心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中心村建设的思想发动难

中心村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是一项新的建设工程,农民思想上还缺乏必要的准备。由于自然村落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些农民世代在一个村庄居住,结成了密切的亲缘和地缘关系,不愿重新搬迁;当前的农家分散居住也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适应,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加上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和耕作习惯,使农民乐于分散居住的生活方式。另外,前几年在农村实行土地有偿出让,村村通公路、通电话、通水电,80%以上农民住上新房,格局已定,变动较难。因此,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使许多农民对建设中心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

(二)村庄建设规划落地实施难

台州市域村庄总体规划制订起步较早,原有村庄规划几乎覆盖全部行政村。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与村庄总体规划实现“两图合一”,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因受大环境限制困难重重,导致“有土地无规划、要用地是农保”的状况普遍存在,使许多中心村规划只能停留在纸上而难以付诸实施。

(三)配套政策跟不上致使中心村集聚作用发挥难 一是土地政策难以落实。虽然温岭市政府出台了推进中心村建设的一系列文件,对中心村建设和旧村改造的实施原则、政策措施和审批程序作了明确要求。但因用地指标、管理模式、级差地价等

—11— 因素,土地流转较难。由于用地指标等各种原因,进入工业园区的项目有一定的前臵条件,入园门槛较高,一部分个体小企业或家庭作坊型企业只能在本村原地建设;且跨村又涉及土地征用等行政区域障碍,零星工业用地较难解决,工业企业等非农产业集聚难度大。

虽然在推进中心村建设中可通过集约集聚合理用地及建设用地复垦等途径获取建设用地折抵指标满足用地需求,但按《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被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用地不能改变用地性质。这是当前中心村建设中遇到的又一个棘手难题。

二是人口转移问题难以解决。现有户籍制度,加上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约束,使得跨村谋生的农民无法获得土地承包权,影响了人口跨村聚居中心村的积极性。

(四)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筹措难

资金不足是中心村建设的一个主要问题。中心村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由于投入有限则公益设施配套难,公益设施不配套则对农户的吸引力减弱。农民由于积蓄有限,欲投资建房而力不从心;村集体由于经济薄弱,制约了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据统计,2008年全市集体经济收入在百万元以上的村442个,仅占行政村总数的8.8%。

四、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我们要在认真学习、总结温岭市中心村建设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予以借鉴和推广。初步认为,我市今后建设中心村应从以下四

—12— 个方面来研究。

(一)中心村的定位

1、功能定位

一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中心村的人居环境,由居住条件、生态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四部分组成。

二是村域的中心地。中心村的各种设施必须为整个村域的居民提供服务,成为整个村域的服务中心,即中心地。中心村的服务设施分成五类:即商业设施,如超市、杂货店等;教育文化娱乐设施,如文化娱乐设施、小学、幼儿园、农民教育培训机构、老年教育中心;医疗健康设施,如医疗诊所、健康中心;生态休闲场所,如社区中心、公共绿地等等;农业服务设施,如拖拉机站、农产品收购站等;其他为农民提供基本日常生活的社会服务设施,如储蓄所、邮电所等。

三是农村行政管理中心和社区管理中心。中心村不仅要承担农村的社会经济管理,而且要对集中居住的农民提供社区管理和服务。

四是农业生产服务中心。中心村要承担农业生产服务中心的职能,是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中心。

2、规模定位

中心村村域规模一般由基础设施和服务部门取得规模经济的规模来确定。如果参照国外以小学规模来确定中心村的村域规模,中心村的村域规模应满足小学生上学不出村的要求,同时满足小学班级学生人数满负荷。一个完全小学应该有一至六年级的并行班,—13— 以每个班级30-40名学生计算,全校学生数在400人左右;再按照人口年龄结构放大,中心村的村域规模可以确定在3500—4500人左右。根据地势、土地分布、人口密度等条件的不同,中心村的作用半径可选在2—3公里;从整个城镇体系来看,村域范围内的人口一部分将向城镇集中,一部分将向中心村集中。所以,中心村的村域规模一般确定在2500—4000人左右,但不应少于1500人或大于5000人。

3、中心村的确定

中心村的选择培育应充分考虑到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发展、村庄建设与管理以及历史沿革和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具体而言应具备这样几个方面:(1)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自然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在本县(市、区)处于上游水平,发展潜力较大,村级经济实力较强,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的比重较高,生活较为富裕;(3)区位交通:有较好的区位条件,一般处于几个村的几何中心,并与周边村庄、城镇的交通联系较为便利;(4)村庄规模:相对于周边村庄,村庄规模较大,人口较多,具有较强的集聚辐射能力;(5)基础设施:交通、通讯、供水排污、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较为完善,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服务设施,能为周边村庄提供基本的生产、生活服务;(6)组织结构:班子组织协调、管理能力较强,有开拓精神。

(二)基本原则

中心村建设中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可行性原则。在中心村建设中要区别不同地域、不同

—14— 村庄、不同的经济条件,分类指导,设计的中心村建设规划符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制定的发展目标要量力而行,实施措施不但要具体,而且要可行。

二是坚持统筹性原则。中心村建设要在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统筹发展”的方针,通过合理配臵城乡资源,使城镇基础设施资源逐步向农村延伸和覆盖,其经济带动力通过中心村建设向农村地区进一步辐射。

三是坚持渐进性原则。中心村建设是通过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来逐步推进。村庄撤并型的中心村建设一定要遵循渐进性原则,按照城乡发展规划,在依法、自愿的前提下,有步骤地逐步推进,有条件的村庄可以先迁并,没有条件的允许其暂缓迁并。

四是坚持特色性原则。要根据中心村所在区域特色来进行规划与建设。在中心村建设中要根据当地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利用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和浓厚的地方特色来体现村庄特色;在进行村庄规划设计时,要注重突出当地的建筑特点,把中心村建设成具有乡村特色的新农村。

五是坚持发展性原则。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增强了,才能搞好新农村建设。中心村建设既包含其产业结构的合理升级,也包含其道路、能源、给排水、通讯、环保和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配套与完善,还包括中心村文化、教育、科普、体育、卫生、公用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只有建设好这些基础设施,才能使中心村的集聚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

—15—

(三)发展模式

通过对温岭中心村建设实践的探索归纳,可得出中心村形态布局的两种形式:紧凑型和松散型。对于新建的中心村和改建归并的中心村,应以紧凑型为主;对于整治和靠近集镇的中心村,以松散型为主。因此,各地在中心村建设的推进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村庄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发展模式。一般来说,中心村的发展模式有以下三种。

一是集聚组建型。以中心村及其周边村为依托,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臵、委托建设”的方式,选定集聚点,集中建设1-2个组团型住宅小区,让有条件或建房愿望较迫切的农民突破村域界限,引导其向中心村集聚,构筑农村居民点社区化管理的新格局。同时,明确建新村必须拆旧村,对拆旧的村庄进行宅基地整理和复垦。对撤并的行政村、大部分城郊村及土地征迁村、下山移民村等可按照“集聚组建型”模式建设“紧凑型”的中心村。

二是联建联创型。对布局相对合理、环境整治比较到位、地域相连或村民居住混合、有共同发展需求的村庄,选择1-2个中心点,进行一体规划,联合开发建设中心村的交通、供水、供电、信息、商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中心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文化活动中心和幼儿园、小学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达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形成既功能分区清晰、自成体系,又紧密联系、浑然一体的村庄风貌,建成“松散型”的“联建联创型”中心村。

三是辐射带动型。对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规模较大、村民居住

—16— 相对集中、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比较完备的村庄,要进一步完善各项配套服务功能,增强对周边村庄的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建成“辐射带动型”中心村。对原行政区域撤并后留下的老乡(镇)所在地行政村,基本功能齐全,对周边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可按“辐射带动型”模式建成“松散型”的中心村。

(四)对策建议

中心村是目前“城乡一体化体系”建设中位于最末一级的“点”。因此,需要在对城镇建设发展空间布局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的人口与产业资源条件,以统筹发展的思路,确定适量的具备发展条件的“点”进行集中建设,使这些“点”能够达到支撑最基本的生活服务设施所要求的最小规模。根据当前我市农村发展的实际,我们认为中心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按照整体性、超前性、效益性、生态性的原则,把中心村建设与村庄整治建设工程结合起来,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加快农民住房改造建设结合起来,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农村人口、产业和公共服务的集聚,努力把中心村建设成为具有特色产业依托的专业村,具有优越人居环境的新农村,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文明村。建设中心村,发动群众是核心,科学规划是前提,政策配套是重点,加强领导是保证。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对策建议:

1、大力加强宣传,转变思想观念。中心村建设可以改变目前农村散乱的建设布局和脏差的生活环境,符合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

—17— 本利益,是群众心理所企盼的。因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注重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图片、宣传资料等各种方式,宣传中心村建设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要求措施及建设的长期性和可行性,力求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全社会共识。同时,要象温岭那样因地制宜建设各种类型中心村的样板示范村,增强广大农民对中心村建设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中心村建设取得农民思想上的认同、舆论上的支持、行动上的配合。

2、抓好建设规划,体现中心村特有风貌。规划是实施中心村建设的关键性工作。当务之急是树立规划必须先行的观念,要在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的基础上,尽快修编完善村庄布点规划,合理布局中心村。中心村规划应当遵循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坚持以农民利益为根本,与二三产业发展相结合,合理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在中心村的布局上,应当整合和配臵市政基础设施以及社会事业发展资源,选择自然条件好、经济基础实、区位交通优、村庄规模大、有一定数量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村庄作为中心村建设所在地。同时,中心村建设要结合各区域产业发展重点,因地制宜实施,如现代农业园区可结合农业示范区建设中心村,旅游区可结合旅游产业建设中心村,工业区可结合工业园区建设中心村,以体现各自特色。在中心村建设规模上要有前瞻性,充分考虑今后人口增加需要解决的居住、就学、医疗等问题,以避免发生新的违章建筑和公用设施,给中心村建设带来新的矛盾。

3、建立相互配套的政策体系,增强中心村的凝聚力。中心村

—18— 建设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扶持。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鼓励政策,调动广大农民参与中心村建设的积极性。

一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促进乡村之间人口合理流动。在中心村确立以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等生活基础为依据的落户政策,引导农民向中心村相对集中,鼓励农民从生产、生活条件不好的村庄向中心村集聚。

二是完善土地政策。选择科学合理的农地流转方式,允许集体、农户之间依法通过转包、互换、转让、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实现流转;针对农民跨村建房问题,可采用村间土地调换、户口迁入或协议出让等方式来解决。加快中心村土地整理步伐和土地资源的调剂,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增加的用地指标全额返还给村,解决中心村建设用地紧张问题。

三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出台支持中心村建设的财政补助政策。整合部门力量,把部门项目向中心村倾斜。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个人等民间资金以多种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开辟多途径筹集中心村建设资金的新路子。如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鼓励和引导外地农民和投资商进入中心村投资开发产业;鼓励在外能人回乡开发创办实业。

4、建立健全政府支持体系,加快中心村建设步伐。建立健全政府支持体系是保证中心村长远发展的必备条件。积极探索政府支持中心村建设的新机制。一方面,县市区政府要明确中心村建设的思路,制定长期的中心村建设扶持计划,综合协调政府扶持资金,—19— 以形成扶持中心村建设的合力。另一方面,政府各部门要充分发挥好支持中心村建设工作的职责,加强中心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国土和建设部门要制定好中心村建设的规划工作,合理布局居住区、公共服务区、工业区、农业区,做到“四区分离”,并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把好土地审批关;交通部门要抓好中心村道路的建设;卫生监督和环境部门要抓好中心村环境整治、给排水系统建设和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供电、电信、广播电视部门要做好中心村的通电、通信、通广播电视工作;教育部门要通过增加农村教育公用经费和建立优秀教师留农村的机制,加强中心村幼儿、小学教育的标准化建设;文化、体育部门要通过建立中心村文化室和体育活动场所为载体的文化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体育设施;金融部门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农村信贷向中心村建设倾斜,通过加大对中心村建设的投入和简化贷款手续,支持中心村建设事业的发展。通过各部门综合协调,促进城市公交、环卫、电力、通信、医疗、文化、市场(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延伸到中心村,从而使中心村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集聚中心 篇3

关键词: 国际航运中心; 人才集聚; 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U551; F552文献标志码: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alent convergence level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GAO Jie1a, ZHEN Hong1a,1b, LI Jianli1b, WANG Lan2

(1. a. College of Transport & Communications; b.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hipping Research Center, Shanghai Maritime Univ., Shanghai 200135, China;

2. Information Division, Shanghai Shipping Exchange, Shanghai 200082,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talent highland or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SISC), through the definition of talent of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industry makeup of SISC, an index system is built to evaluate the talent convergence level of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s based on the twelve categories of key talent who are rgently need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ISC. By applying the approach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 talent convergence levels of SISC, Hong Kong Shipping Center, Singapore Shipping Center and London Shipping Center are calculated. aps between SISC and other shipping centers are founded by comparing the calculating results and their causes are discussed. Suggestions about the talent convergence are put forward for SISC.

Key words: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talent convergenc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0 引 言

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航运人才在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2],所有的软硬件资源都必须通过人才的力量相互衔接整合,以发挥最好的效用.因此,上海航运人才高地的建设关系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速度和建成水平.

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过程中,要想较快、较好地实现人才集聚这一目标,必须通过不同途径、利用各种条件,形成对航运人才的凝聚力.只有通过借鉴境外航运中心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对自身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吸引国际航运人才的竞争力.

1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关键人才

1.1 国际航运中心人才的界定

根据《上海市“十一五”人才规划发展纲要》[3]以及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4]发布的《2007年上海人才资源状况报告》,人才可分为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等3大类.

国际航运中心人才指为国际航运中心服务的航运产业的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

1.2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关键人才的分类

根据核心产业原则、经济贡献原则和知识密集原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关键产业包括:(1)以船舶所有人集聚为核心的船舶运输业,包括航运企业地区总部;(2)具有现代服务业特征的航运衍生服务业[5],包括航运咨询与研究、海事教育培训、航运经纪、航运金融、航运保险以及海事法律与仲裁等;(3)具有强专业技术特征的服务行业,包括船舶驾驶、港口机械制造、船舶修造、船舶检验和海事安全等.本文以12类人才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关键人才,见表1.表1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关键人才关键人才分类说明高级航海技术人才从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和引航工作,具有三副、三管轮及以上级别证书或引航员证书的高级船员、引航员.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在企事业单位中具备经营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应变能力的人才.具体指大型企事业单位部门经理及以上级别经营管理人才,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副总及以上级别经营管理人才以及从事海事法律、航运金融、保险和航运经纪等相关业务的专业人才.地区总部企业的管理人才也包含在内.船舶管理专业人才在航运企业或船舶管理公司中从事船舶管理工作的管理人才.高级船舶修造、港口机械制造专业人才专业从事船舶设计与修造、港口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或具有同等资格的人才.国际化海事教育与培训人才从事海事教育与培训,具备国际化素质或国际培训师类证书的专职教师、培训师.船舶检验、验船师从事船舶、海上设施和船运货物集装箱检验,具有验船师、高级验船师适任证书的验船人员.海事安全与海事技术服务人才行使国家水上安全监督、防止船舶污染、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航海保障管理的行政执法人员.国际航运经纪人才从事国际船舶买卖、租赁的经纪业务,对航运、船舶市场及时、充分了解,有丰富的船贸、航运、金融和海事法律等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有广泛的客户关系和较好的业务沟通能力的中间商.国际航运金融人才从事船舶融资、航运金融衍生品交易、国际航运结算和投资等航运金融业务,通晓金融、航运业国际规则和法律知识的专业人才.国际海事法律和仲裁人才从事国际海商、海事和涉外经济法律与实务工作的专业律师、法官和仲裁员等高级法律人才.国际航运保险人才从事国际海上航运保险(包括海上货物险及船舶险)业务,通晓航运保险业法律和国际规则、惯例的专业人才.航运咨询与研究人才从事航运相关领域的咨询研究与信息服务,为政府、企业提供决策支持、战略规划及商业策划的专业人才.注:为方便统计,将具有第8~12类相关专长、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才统计在经营管理人才中,不再归入各类人才中重复计算.

2 国际航运中心人才集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2.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为评价国际航运中心人才的集聚水平,需要构筑1套科学、系统、通用和实用的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如下:

(1)科学性原则.指标设置必须具有理论基础,同时又能反映国际航运中心人才集聚水平的综合实力.

(2)系统优化原则.以较少的指标(数量较少,层次较少)全面反映评价对象的内容,尽可能简化指标体系.

(3)通用性原则.各项指标、参数的内涵和外延须保持稳定,既能纵向比较,又能横向比较.

(4)实用性原则.在指标设置上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无论是定性指标还是定量指标,数据来源均须可靠且易获得.

2.2 国际航运中心人才集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构架

根据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构建国际航运中心人才集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指标体系由4个1级指标和19个2级指标构成,包括12个定量指标和7个定性指标.表2 国际航运中心人才集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1级指标2级指标指标说明人才规模从业人员中人才规模/万人定量,该行业从业人员中人才的总量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占航运人才的比例/%定量,现代航运服务业包括航运经纪、保险、金融、海事、法律、船舶检验和船舶管理等服务行业关键行业人才满足度定性,关键行业人才总体的饱和与缺口情况人才质量人才人均创造价值/(万元•人-1)定量,人才人均创造的航运业总产值规模人才人均吞吐量/(TEU•人-1)定量,行业内人才人均完成的吞吐量5 a以上工作经验人才比例/%定量,具有5 a以上工作经验的人才所占百分比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定量,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人才所占百分比人才环境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薪酬水平/(元•a-1)定量,高级经营管理人员指大公司中的部门经理及以上级别人员和小公司中的最高层领导人才自生能力定性,指采用本地教育、培训人员占人才的比例吸引人才的扶持或优惠政策力度定性,指政府或用人单位在吸引人才方面采取的政策中介组织、人才市场和行业协会的规模定性,反映该航运中心的中介组织、人才市场和行业协会的规模大小培训及教育投入定性,反映政府或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力度生活环境定性,指城市住房、交通、医疗、社保和文化环境等居住和生活环境行业运营国际规范化程度定性,反映该航运中心在遵循国际行业运营规范方面的程度人才国际化掌握国际化知识、技能,能在国际化环境中工作的人才比例/%定量,指具有在国际化环境中的工作能力的人才所占百分比外籍员工所占比例/%定量,指人才中非本国户籍的员工所占百分比能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人才比例/%定量,指能较为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人才所占百分比在跨国公司工作的人才所占比例/%定量,跨国公司在本国母公司、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中的人才所占百分比海外学习、培训进修人才所占比例/%定量,指有过海外学习或海外培训和进修经历的人才所占百分比

3 上海与境外国际航运中心人才集聚水平的比较

香港、新加坡和伦敦等航运中心在发展过程中对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也提供很多吸引人才的政策.[6]人才又推动这些航运中心向更高层次迈进.这些航运中心吸引人才的经验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聚人才有借鉴作用.

3.1 模糊综合评判法

模糊综合评判可较好地解决综合评估中的模糊性,适合评估因素和结构层次多的系统,其主要步骤如下:(1)建立评估因素集.国际航运中心人才集聚水平评价指标集合U={U1,U2,…,Ui,…,Um}式中:Ui={Ui1,Ui2,…,Uij,…,Uin},而Uij=

{Uij1,Uij2,…,Uijk,…,Uijp}.

(2)建立权重集.权重集是与评估因素集相对应的多级集合,即A={A1,A2,…,Ai,…,Am}式中:Ai={Ai1,Ai2,…,Aij,…,Ain},而Aij=

{Aij1,Aij2,…,Aijk,…,Aijp},可将权重集元素组成的矩阵记为[WTHX]W[WTBX].

(3)建立评估矩阵.计算各级指标的评估分值,根据隶属关系,建立模糊评价矩阵[WTHX]R[WTBX]=[JB([][HL(4]R11[]R12[]…[]R1m

R21[]R22[]…[]R2m

[][][]

Rn1[]Rn2[]…[]Rnm[HL)][JB)]]式中:0≤Rij≤1;1≤i≤n;1≤j≤m.

国际航运中心人才集聚水平的评价指标均为增指标,即数值越大越好,各项指标的隶属度可由下式获得yik=[SX(]xik[]xmax[SX)]式中:k为国际航运中心个数,k=1,2,3,4;yik为第k个国际航运中心第i个2级指标的评估分值;xik为4个国际航运中心第i个2级指标的实际指标值;xmax为4个国际航运中心第i个2级指标中的最大值.

(4)进行多级模糊综合评判.①计算2级指标第i个指标的综合评判矩阵Bi=Wi•Ri={Bi1,Bi2,…,Bip}式中:i=1,2,…,m;Wi为评估因素集Ui的权重矩阵,[WTHX]W[WTBX]i=[Ai1 Ai2 … Aij … Ain];[WTHX]R[WTBX]i为评估因素集Ui的评估矩阵,[WTHX]R[WTBX]i=[JB([][HL(4]Ri11[]Ri12[]…[]Ri1p

Ri21[]Ri22[]…[]Ri2p

[][][]

Rin1[]Rin2[]…[]Rinp[HL)][JB)]]n为第i个指标下的评估因素个数;m为2级指标个数.②计算2级指标综合评判矩阵B=W•R={B1,B2,…,Bi,…,Bm}式中:W为评估因素集U的权重矩阵,[WTHX]W[WTBX]=[A1 A2 … Ai … Am];[WTHX]R[WTBX]为评估因素集U的评估矩阵,[WTHX]R[WTBX]=[JB([][HL(1]B1B2Bn[HL)][JB)]]=[JB([][HL(4]B11[]B12[]…[]B1p

B21[]B22[]…[]B2p

[][][]

Bm1[]Bm2[]…[]Bmp[HL)][JB)]]m为2级指标个数;p为评估集中元素个数.③计算最终的评估值.根据评估值大小确定各国际航运中心人才集聚水平的排名.

3.2 上海、香港、新加坡和伦敦国际航运中心人才集聚水平比较

(1)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邀请11个相关行业专家对指标体系的权重作出判断,专家的行业分布见表3.

表3 专家行业分布港口(组合港)航运院校船舶所有人(协会)海事仲裁货运代理(协会)航运金融航海(学会)咨询、船舶管理和船舶检验上海海事局航运企业

通过德尔菲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见表4.表4 4个国际航运中心人才集聚水平评价权重及基础数据1级指标权重2级指标权重上海香港新加坡伦敦人才规模0.23从业人员中人才规模/万人0.2510.168.24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占航运人才的比例/%0.363.919.515.460关键行业人才满足度0.392.24.13.84.8人才质量0.31人才人均创造价值/(万元•人-1)0.345.50141.63123.69150人才人均吞吐量/(TEU•人-1)0.2111539834112.25 a以上工作经验人才比例/%0.2659706789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0.2335605565人才环境0.23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薪酬水平/(元•a-1)0.16309090100人才自生能力0.1333.33.53.9吸引人才的扶持或优惠政策力度0.182.53.53.93.5中介组织、人才市场、行业协会的规模0.152.53.83.84.2培训及教育投入0.1233.33.64生活环境0.112.63.54.34行业运营国际规范化程度0.152.54.34.64.9续表1级指标权重2级指标权重上海香港新加坡伦敦人才国际化0.23掌握国际化知识、技能,能在国际化环境中工作的人才比例/%0.2938738393外籍员工所占比例/%0.140.50101020能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人才比例/%0.2158090100在跨国公司工作的人才所占比例/%0.1820707580海外学习、培训进修人才所占比例/%0.182.50202520

(2)基础数据的获得.通过查阅已有的公开资料、走访部分相关航运企业及院校以及向有代表性的航运企业发放问卷的方式,获得各航运中心人才集聚水平评价的定量指标数据;定性指标数据通过专家调查法获得.向专家详细介绍项目研究背景和各指标内涵,并提供已获得的相关资料,如:《WTO海运贸易协议与上海航运物流人才问题报告》,香港物流货运训练委员会的《2002年物流货运业人力调查报告》《世界著名的航运中心航运服务业发展经验》和《上海航运服务业发展情况调查》等,邀请专家结合自身的行业经验对各定性指标打分.评分为5级制,最好取“5”,好取“4”,较好取“3”,一般取“2”,差取“1”.最后对专家打分进行综合,见表4.

(3)评价结果.根据表4的权重和基础数据,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各航运中心进行评价,得4个国际航运中心人才集聚水平的综合排名,见表5.

表5 模糊综合评判综合得分航运中心上海香港新加坡伦敦得分0.420.790.800.89名次4321

由表5可见,在人才集聚水平方面,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境外航运中心还存在一定差距.

4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人才集聚水平落后的原因4.1 人才规模方面

(1)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十分匮乏.上海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比例非常低.目前,上海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航运硬环境[7]建设和港口吞吐量的提高上,而航运中心的确立更多由软环境[8]决定.因此,上海现代航运服务业尚不足以形成规模,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2)关键行业人才满足度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部分关键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某些特殊岗位人才由于无法承受工作压力或对薪酬水平不满意,纷纷跳槽,导致人才短缺.[9]

4.2 人才质量方面

(1)人才劳动效率较为低下.虽然上海拥有众多航运从业人员和排名世界第2的集装箱吞吐量,但“人才人均创造价值”和“人才人均吞吐量”均很低.上海航运产业总体仍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业.[10]

(2)5 a以上工作经验人才比例较低.由于对薪酬不满意或对工作内容不感兴趣,上海航运人才的跳槽率相对较高.

(3)人才整体学历水平较低.上海的“人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指标在4个航运中心中最低,说明上海航运业人才总体受教育程度低,学历结构不尽合理,对人才的要求和培养还局限于低水平的数量扩张,对人才质量提升的重视度不够.

4.3 人才环境方面

(1)吸引人才的扶持或优惠政策力度还不够大.与境外航运中心相比,上海对人才的吸引力还不够大.人才政策表现为单一的户籍政策.尽管《重点领域人才开发目录》对航运业有所倾斜,但由于总量控制,户籍政策的受惠率仍然较低.

(2)中介组织、人才市场和行业协会发展角色缺位.相比国外强大的协会组织和门类细致的专业人才市场,上海该类组织屈指可数.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多年的实践经验积累,单个企业无法满足,须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发挥作用.

(3)培训及教育投入相对较少.与境外航运中心相比,上海航运人才的培训和教育投入偏小,培训普及率低.一些企业仅对员工进行象征性的在职培训,缺乏系统性和有针对性的培养.

(4)生活环境不利于人才的引进和发展.上海地区的生活成本很高,尤其是房价水平,给刚走上社会的应届毕业生造成很大的生活压力.

(5)行业运营的规范化程度不高.目前,上海航运业很多的商业规范和标准无法与国际接轨.

4.4 人才国际化方面

(1)掌握国际化知识、技能,能在国际化环境中工作的人员比例值偏低.由于经费投入和师资水平的限制,航运院校学生无法接触到国际最先进的理念,难以深入了解国际惯例,到海外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少、时间短,到国外创业和工作的机会更少.

(2)缺乏一批熟练运用外语工作的人才.与境外航运中心相比,上海的英语语言环境仍有较大差距,较难吸引跨国公司落户上海.

5 建 议

(1)关键产业的集聚.国家层面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政策倾斜以及航运对外开放的先行试点,如启运港退税政策、第2船籍港登记制度以及自由港政策等,以更具挑战性和发展空间的事业舞台吸引人才.对地区总部企业、现代航运服务企业和国际组织分支机构等落户上海的审批和税收等给予优惠,通过“筑巢引凤”广纳贤才.

(2)适当放宽入沪条件.大力引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急需的关键行业人才,如现代航运服务业中的复合性、国际化和地区总部经营管理人才以及以船长(轮机长)为主的高级船员;多渠道解决关键人才的子女教育及配偶就业问题;制定对航运业外籍人才的资助和奖励办法;简化出入境手续;简化就业许可手续等.

(3)完善居住证制度.加大航运专业的产业导向分值,使“绿色通道”(适当降低办理居住证的学历限制,延长居住证有效期,提供个性化服务)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

(4)研究领军人才、急需人才所得税减免政策的可行性.借鉴新加坡、日本、荷兰、中国香港的做法,对从事航海的高级船员实行基本工资纳税、海上津贴免税的政策,稳定船员队伍,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航运事业中.

6 结 论

人才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关键因素,航运人才高地的建设关系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速度和建成水平.本文通过分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产业构成,指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急需的12类关键人才.同时,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通过构建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人才集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上海、香港、新加坡和伦敦等4个航运中心进行比较,发现上海在人才规模、人才质量、人才环境和人才国际化方面都与境外航运中心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利于明确上海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过程中对人才的培养和扶持方向,为制定航运人才政策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余思勤. 上海国际航运人才资源需求预测研究[J]. 水运管理, 2004, 26(1): 15-18.

[2]云才. 上海港航人才全线告急[J]. 人才开发, 2006(11): 36.

[3]上海市“十一五”人才规划发展纲要[R/OL]. (2006-04-24)[2009-02-15] http://www.21cnhr.gov.cn/xinxi/file.jsp?f_ID=4800.

[4]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07年上海人才资源状况报告[R/OL]. (2008-08-19)[2009-02-15] http://www.21cnhr.gov.cn/xinxi/file.jsp?f_ID=5742.

[5]陆海祜. 构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航运服务中心双引擎发展模式[J]. 中国港口, 2007(12): 1-5.

[6]Hong Kong Port and Maritime Board. Study to Strengthen Hong Kong’s Role as an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enter[R]. Hong Kong, 2003.

[7]宋炳良. 上海航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相应对策[J]. 水运管理, 2007, 29(5): 5-8.

[8]马硕. 软实力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关键[J]. 水运管理, 2007, 29(5): 1-4.

[9]吴立军. 中国高级船员市场现状分析[J]. 世界海运, 2008, 31(3): 23-24.

[10]王营济. 试论航运产业集群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作用[D]. 上海:

上海海事大学, 2006.

集聚中心 篇4

一、首席科学家概述和重要性

科学研究是一个多数服从少数、不断自我否定与自我成长的活动, 这意味着科研团队不能单纯以数量多少进行实力的比拼, 一个国家更不能笼统地以科技工作者群体的规模来衡量科技研发实力和增长潜力。科研团队的灵魂是首席科学家, 首席科学家的水平, 直接决定了整个科研团队的水平。

首席科学家通常是在某一个学科获得了突破性成就的前沿科学家, 是该学科的领军人物之一。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 谁培养、拥有更多的学科领军人物, 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赢得先机。当下北京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科技人才的密集地区, 而未来的5~10年, 如何吸引、挖掘以及培养更多的学科领军人物, 为这些顶尖的科技人才做好服务工作, 是把北京打造成全球科技人才的集聚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

依据著名的西方经济学家泰勒的相关理论, 有以下几个原因促使高质量的人才汇集在一起, 这些原因分别是:从事挑战度高、创新力要求较高的工作可能性较大、企业家的个人价值及能力、消费者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消费者对高端产品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各个市场环节对于知识的识别运用能力、对于人才的识别和开发能力、优良的发展前景以及人才自身愿景高度契合的发展空间。美国学者阿尔特曼则认为, 除了泰勒强调的区域因素之外, 人才聚集还有一个“保健因素”, 如:工作地的气候环境、社会文化、公共政策以及社会管理水平等。他的核心观点是:高素质人才选择自己的去向十分关注生活的舒适度, 而不仅仅关注经济收入和发展机会。而依据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观点, 人才集聚的效应, 就会产生一个“增长极”——导致精英人才的脱颖而出和经济社会相关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因此, 从系统优化科技高级人才的生活发展环境、全面提高北京对全球科技领军人物的吸引力出发, 目前来说, 构建一大批由科技领军人才带领的足够成熟、科学以及具有极高效率的科技创新团队, 把能推动科技领军人才以及其科技创新团队的科研创新成果在国家首都变成团队现实的生产力, 引导和带动北京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这样的宏观大背景下, 2011年北京市科委启动了“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以下简称领军人才工程) , 我国将利用10年之久的时间, 通过项目的带动、产学研用的结合以及与国际合作交流等重要的形式, 一直到2020年, 能培养造就出大量的科研技术水平一流、管理能力突出、成果惊人以及专业贡献极大, 并且能引导带领促进战略性的新兴产业的形成和拥有产业关键技术使其发展起来的科技型领军人才。从2011年至今, 领军人才工程共成功评选出了210位前沿科学家, 涵盖了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信息科学等新兴科学和产业领域。

二、科技创新与科技创业并举

领军人才工程聚焦科技向产业转化、服务提升生产力, 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申请人条件, 一方面将已经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且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人才挖掘出来, 另一方面也在向全球释放着集聚首席科学家的积极信号, 提高北京对前沿科学家的吸引力。一个优秀的领军人才, 不仅有可能在短期内产生显著的技术进步, 更重要的是通过科研队伍建设, 能从整体上提高北京科研队伍的国际视野和研发力量。

领军人才工程申报人年龄是在50周岁 (含) 以下, 遴选范围聚焦于新兴产业领域, 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

一类是从事应用基础研究或应用开发研究的科技创新类领军人才, 能在学科前沿取得高水平创新成果, 且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 解决行业关键技术难题, 具有较大的创新发展潜力。另一类是科技创业类领军人才, 要求申请人应为企业主要创办者和实际控制人, 企业发展领域属于北京市重点发展产业方向, 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且技术突破能处在该产业所属科学领域的前沿, 甚至可以推动所属学科取得突破性进展。

专注科技创新与科技创业并举, 以知识进步和产业进步的相互促进为抓手, 领军人才工程要培育的并非是潜力股, 而是已经成熟并且能在首都未来新兴产业中扮演行业带头人的领军人物。所以, 申请条件对申请者的年龄、科研水平以及个人能力都做了综合考量, 让精英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个人能力与团队建设并举

领军人才工程根据主线“领域——团队——领军”与“1+3”遴选的模式, 并且结合该人才位于每个领域的整体布局来挑选符合的人员。

从理论上讲, “1”指的是申报人属于的专业领域的规模和发展潜力要体现对北京市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支柱作用。“3”指的是有关于申报人相关的评价, 其包括领向、领先以及领人这三方面。

首先“领向”指的是申报人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可以指引产业向更好的方向的改革, 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其次“领先”指的是专业技术非常先进并且技术贡献权威, 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最后“领人”指的是能可以培养和与领导一支优秀创新的团队。这就说明科技人才不只是应在学术道德、组织协调以及项目管理等等角度要有卓越的表现, 而且也要有突出的个人魅力与团队凝聚力, 可以带领出卓越的团队。

为了确保选拔、借鉴有实力干部在工作考察谈话中的有效做法, 专门设立了访谈调研事宜, 组织12个访谈调研小组深入到提名人选所在单位, 通过个别谈话、民意测评和实地考察等形式, 全面了解提名人选的品德、实力、业界影响力、科研成果转化情况以及团队建设等情况。访谈调研方式改变了以往人才遴选工作“评审会”相对封闭、被动与平面化的评价方式带来的问题, 对提名人选的了解更加有根有据。

四、全面优化与因人而异并举

在对领军人才的政策支持上, 领军人才工程改变了以往资金赞助的单一模式, 坚持竭力培养与使用相结合, 为领军人才及其团队的成长提供优越的环境和条件。

第一, 实事求是, 精准扶持。很多科技人才培养项目, 一刀切的服务方式, 忽视不同人才间的差异, 领军人才工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深入开展典型走访调研, 根据入选人员及团队的实际情况给予经费支持和定制化服务, 推荐入选人员承担国家和北京市级的科技项目, 切实解决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

第二, 拓宽渠道, 多元培养。在对入选人员的申请项目给予充分支持的同时, 引导领军人才所在单位加大对该人才培养投入, 并组织领军人才参加党校学习班、高级研修班等, 支持领军人才开展跨界交流创新。

第三, 坚持创新与创业创效相结合, 引导支持领军人才努力把科研成果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积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人才培养交流硕果累累

经过多方面的努力, 截至2016年底, 领军人才工程共选出并资助210名科研人员及其团队。六年来, 据不完全统计, 领军人才工程入选人员中, 共有2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入选第一批万人计划;34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7人入选北京学者计划。在领军人才承担的多项国家或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中, 共获得了国家科学进步奖共计11项, 其中一等奖3项, 二等奖6项, 创新团队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共计42项, 其中一等奖9项, 二等奖18项, 三等奖15项。

例如: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首批领军人才工程入选者郜春海带领研发团队开发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CBTC) ”, 是国内第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BTC系统, 目前已在北京地铁亦庄线应用;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首批领军人才工程入选者徐明波先后承担了“创新型基因药物研究开发技术体系建设”等国家级课题5项, 主持研制上市五个国家一、二类基因工程新药, 在创新性生物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北京义翘神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首批领军人才工程入选者谢良志带领团队完成了3000多种重组蛋白的工艺开发和生产, 建立了2500多种重组蛋白的库存, 推动了我国生命科学和新药研发的发展等等。累累硕果, 不仅具有科技创新价值, 对北京市新兴产业的发展更是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已经成为了北京科技人才培养工作的品牌工程。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创新中心离不开科技领军人物论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J].华东科技, 2014 (11) .

集聚中心 篇5

生产性服务业也叫生产者服务业, 是依据服务活动使用者的划分对服务业的一种分类, Machlup (1962年) 指出生产性服务业必须是知识产出的产业, Browning&Singelman (1975年) 将服务业划分为四种类型:生产性服务业、分配服务业、个人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是包括法律工商服务、金融、保险、经纪等知识密集产业在内的, 为客户提供专业性服务的行业, Howells&Green (1987年) 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指消费性服务业以外的专业领域的服务, 其中包括银行、保险、商务服务、职业和科学服务。Noyelle&Staback (1984年) 、Coffey&Polese (1989年) 、Gruble&Walker (1989年) 定义生产服务业为:“它不是直接用来消费, 不能直接产生效用, 而是一种经济活动中的中间投入, 以用来生产其他产品或服务, 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中间性投入而不是最终产出。”生产性服务业扮演的是一个中间连接的重要角色, Hirsh也认为服务提供者和接受者两者之间, 要有一个重要的桥梁, 而这就是生产性服务业最独特的地方。Gruble&Walker (1989年) 进一步指出, 生产性服务业的大部分生产者将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 因而产出包含有大量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服务, 因此生产性服务能促进生产专业化, 通过扩大资本与知识密集型生产, 进而提高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台湾交通银行 (1991年) 在研究经济转型期间服务业发展情况时, 将服务业服务对象分为两类, 即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生产者服务业是指对生产者提供的辅助性质的服务, 又称“生产辅助型服务业”;与此相对的是对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消费者服务业, 又称为“消费促经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虽然还没有明确的定义, 但归纳起来应具有两点基本性质:中间性投入, 不直接产出, 不直接产生效应;投入知识服务, 或者改变运行效率, 或者改变产出量, 对生产过程产生效应。这两点是生产性服务业区别于其他服务业的主要特征。本文的分类法主要是借鉴国外主流研究所采用的分类法, 在周一星等研究基础上做适当调整, 新加上批发零售业中的商业经济与代理业 (行业代码638) , 以及新闻出版业 (行业代码88) , 形成本文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 具体分类 (见表1) 。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二、上海市中心城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分析

产业集聚的测度指标有很多, 如行业集中度、熵指数、Hoover系数、区位熵、空间基尼系数等。本文主要利用区位熵分析法和基尼系数分析法, 来测定上海市中心城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情况。空间基尼系数分析法可以测定空间信息的不确定性, 描述行业专业化水平;而区位熵分析法可以进一步考察产业集聚度, 并得出区域集聚程度。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市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计算整理而得。

三、结论

根据表3中2004年和2008年的行业空间基尼系数的变化情况, 可以将生产性服务业分成三类:聚集幅度较大行业, 包括研究与试验发展、计算机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三种行业;第二类是聚集幅度一般行业, 包括证券业、保险业、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软件业、电信和信息传输服务业、新闻出版业;第三类是没有发生集聚的行业, 这些行业有银行业、其他金融活动业。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市第一次经济普查和上海市第二次经济普查, 以及上海统计年鉴整理计算而得, 其中由于第一次经济普查无863商业经济与代理业数据, 故在此没有统计入表。

参考文献

[1]方远平, 闫小培.西方办公活动区位研究进展[J].世界地理研究, 2007, (16) :38-44.

[2]闫小培, 姚一民.广州第三产业发展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 1997, (2) :41-48.

[3]方远平, 闫小培.服务业区位论:概念、理论及研究框架[J].人文地理, 2008, (5) :12-16.

[4]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17-28.

[5]贺灿飞, 梁进社, 张华.北京市外资制造企业的区位分析[J].地理学报, 2005, (1) :122-130.

[6]李翠敏, 吕迅.上海办公区位初探[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5, (6) :97-101.

[7]李小建, 李国平, 曾刚.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56-94.

[8]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112-116.

[9]孟晓晨, 石晓宇.深圳“三资”制造业企业空间分布特征与机理[J].城市规划, 2003, (8) :19-25.

[10]宁越敏.上海市区生产性服务业及办公楼区位研究[J].城市规划, 2000, (8) :9-12

集聚中心 篇6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在数量、规模, 还是在类型、区位和影响力等方面, 浙江小城镇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小城镇数量众多以及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加上有限的资源促使在小城镇的发展中必须有所侧重 (蔡秀玲, 2002) [1], 通过集中有限的资源对发展比较突出、区域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镇进行重点培育, 将其发展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统筹城乡的重要节点, 发展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就近转移农村剩余人口的重要平台, 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功能齐全、经济发达、环境优美、辐射能力强、集聚集约水平高的小城市。

作为小城市与小城镇主体的中心镇, 将是当前我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的耦合点, 中心镇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对区域人口的集聚能力 (孔祥智, 盛来运, 2010) [2], 而其当前对人口集聚能力较弱的现实越来越成为制约其发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因素 (辜胜阻, 李永周, 2003) [3]。近年来, 国内对小城镇的研究相对而言非常广泛, 但对中心镇的研究却涉及较少。本文将通过对中心镇农村居民的实证调查来探讨村镇居民的城镇化需求以及影响居民迁居意愿的影响因素, 以为中心镇的培育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探索。

二、农村居民迁移行为实证分析——来自浙江省台州市的调查研究

本文以台州地区为例, 对台州5个较具代表性的中心镇农村居民进行抽样问卷调查。通过对5个中心镇发放调查问卷, 并进行统计汇总, 经过模型计算 (模型计算过程因篇幅愿意省略) , 根据模型的估计结果, 对自变量的影响作用可以做如下相关分析:

(一) 个体特征变量对农民迁移行为的影响分析

在6个个体特征变量中, 性别对迁移意愿的影响相对显著, 而且从系数数值可以看出, 相对于男性女性更加愿意迁移到中心镇。究其原因, 这可能是由于绝大多数镇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对女性工人的需求更大, 使得女性在镇区就业机会更多、就业成本更低, 最终促使女性有更高的意愿向镇区迁移。

调查发现受访者的年龄这一因素对迁移决策的影响并不显著, 这很可能同迁移的目的地——所在区域的中心镇有关, 由于中心镇同广大农村在各方面的联系比较紧密, 所以年龄对农村居民是否愿意迁移到中心镇的影响并不明显。

受访者的教育年限同迁移决策行为的关系也不紧密, 而且这种影响在理论上甚至具有稍许的负面影响, 表现为文化程度越高, 从农村迁移到镇区的意愿反而越低。这同我们一般的认识相悖, 一般认为文化程度越高, 在城镇就业的几率越高, 收入水平也会相应较高, 向城镇迁移的意愿也会越高。

打工经历与职业对迁移决策的影响也不显著, 通常我们会认为具有打工经历的农民迁移到城镇的心理适应成本比较低、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收入水平较高, 其迁移到镇区的意愿可能更强, 但是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农民是否有打工经历、从事何种职业对其迁移决策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二) 家庭特征变量对农民迁移意愿的影响分析

家庭特征变量中, 家庭规模这一因子对农民的迁移意愿具有较显著影响, 从系数可以看出其对农民向镇区迁移的意愿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即随着家庭规模的增加, 其向镇区迁移的意愿会随之降低。随着家庭人口人的同时, 家庭生活成本就会越高, 相对而言其生活压力越大, 通常而言, 与镇区相比农村生活成本要低的多, 其结果导致农民向城镇迁移的意愿就会降低。

家庭收入因子对农民的迁移意愿影响较为显著, 从系数上看, 家庭收入同迁移意愿具有正相关关系, 既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 农民的迁移意愿也会提升。显然, 收入水平越高, 其承担向镇区迁移的成本能力也会越高, 其迁移意愿自然会越高。

家庭土地因子对农民迁移决策的影响并不显著, 这与之前的假设相悖。可以解释的是:从农村迁往镇区并不能改变其农民身份, 这就意味着即使农民迁移到镇区也仍然可以对农村土地进行承包, 此外, 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因素是, 在民营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浙江, 第一产业的比重很低, 多数农村居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益相对其总收入而言可能微乎其微。[5]

(三) 社区特征变量对农民迁移意愿的影响分析

新农村建设满意程度不同对受访者迁移决策的影响也不同, 在这一分类变量中, 我们以对新农村建设很不满意为参考类别。这应该很容易理解, 即新农村建设得越好, 农户向镇区迁移的成本代价就会越高, 这就降低了镇区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 其他类别单纯从估计系数看, 也具有相同的结论。

村镇交通便利的程度对受访者迁移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 我们以城镇交通很不方便为参考类别, 在模型估计中其系数表现为不显著, 在其他类别中, 只有交通不便利这一类别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且其估计系数为2.375, 表明相对于参考类别受访者, 此类受访者对迁往镇区有更高的意愿。

村镇发展差距不同对受访者迁移行为影响的也存在相同, 一般认为, 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对农民的迁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差距越大, 农民越愿意向城镇迁移, 反之差距越小, 农民向城镇迁移的意愿就会越低。农民向镇区迁移的主要原因就是镇区能够提供比农村更好更充足的就业岗位、更优越的生活环境等, 如果农村在这些方面做的更好, 显然农民的迁移意愿就会很低。

(四) 促进企业产品创新

企业产品及服务的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顾客, 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而通过有效的顾客关系管理, 可以获得企业创新的方向与动力。顾客的需求决定了市场的方向, 对市场方向的把握程度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而市场竞争则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就要通过创新来适应市场方向, 迎合顾客需求。顾客市场导向作用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方向, 而顾客价值则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动力。

在进行产品及服务创新的时候, 可以让顾客参与到新产品或服务的体验活动中。根据顾客的反馈, 及时对新产品进行改进, 确保投入市场的新产品是符合市场需求的。体验活动, 实际上也是新产品投入市场前的一次宣传活动, 可以提高顾客对于新产品的期待, 进而在新产品投入市场后, 引发新的购买热潮。

三、联通的实证研究

联通是我国的三大电信企业之一, 它在防止移动通信垄断电信产业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文主要通过对联通的顾客关系管理过程的实证研究来分析顾客关系管理对其经济绩效产生的影响。

(一) 设计量表

在进行联通实证研究之前, 先要为此次研究设计一个量表以界定指标。该量表设计主要分成顾客满意度、忠诚度、口碑、信息回馈率、新产品参与度以及企业总营业额增长率、企业员工平均薪资水平、企业纯利润增长率等八大部分。分别探讨五大顾客因素如何作用于企业的三大部分, 进而有效提高企业绩效。重点分析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互动关系的重要意义。

(二) 采集数据

本文的调研对象是联通公司。因为联通公司作为我国的通信服务行业的第二大企业。一方面它肩负着防止移动通信垄断市场的重任, 另一方面它又要为广大群众提供产品与服务。联通公司的顾客管理过程直接体现了它整体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本文的调研数据主要是通过专业的市场调研公司获得, 调研公司对沈阳、长春、天津、安徽四城的联通公司专业技术人员、产品研发人员、客服人员及随机路人等发放的500份调查问卷, 收回428份。经筛选后, 54份问卷因信息不全、企业不合作等原因而被排除在外, 剩余374份有效的调查问卷。

(三) 调研分析

通过对有效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后, 得到如下结论:首先, 在近三年内对于接受调查的顾客对联通的好感度从34%上升为42%, 而满意度则从24%上升为36.4%, 忠诚度从11%上升到22.8%, 其口碑也从22%上升到39.1%。可见, 四城的联通公司在近三年内增强了对于顾客关系的管理工作。其次, 在近三年内, 四城联通公司为改进和顾客之间的关系, 举行过产品体验周、问卷调查、电话访问等活动来加强与客户的互动, 获得信息回馈率较三年前相比增加了158%。可见, 联通公司切实地在改善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对客户的信息回馈的重视度也有很大提高。最后, 在近三年内, 四城的联通公司总营业额、平均薪资水平及纯收益分别上涨了72%、26%、38%。可见, 随着公司和顾客关系的改进, 公司效益有了明显提高。

综合分析结果, 通过加强顾客关系管理, 联通公司的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

四、总结

通过联通的实证研究, 可以看到顾客关系管理在企业现代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对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起着促进作用, 应当要引起现代企业的重视。在企业经营中, 从顾客的感受性出发, 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创造产品、提供服务的目标, 切实建立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 让顾客关系管理过程成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创造过程, 最终达到顾客和企业的双赢。

参考文献

[1]蔡秀玲.论小城镇建设—要素聚集与制度创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18

[2]孔祥智, 盛来运.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小城镇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207

[3]辜胜阻, 李永周.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 2000 (3) :14-18

[4]蒋乃华, 封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意愿考察——对江苏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 2002 (2) , 24-28

集聚中心 篇7

中心城市的作用表现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或城市群中,具有较集中的资源要素,且能在与其他城市的互动中对各要素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形成范围广、影响大的辐射作用。中心城市按其影响范围大小可分为国家级、区域级和地区级三种。无论哪种级别的中心城市,均在“人口、资源配置、规模经济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这种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正是促使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产业集群的形成使得中心城市产生很多集聚效应。对于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了技术、知识、信息等要素的中心城市有利于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由于现代服务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高技术性及高创新度等特点,在重视其发展过程中,可以为中心城市实现技术创新转化生产力、吸引高知识人才、扩大社会就业、提高城市经济水平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服务业发展更进一步加速了城市内人员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物流等交换,资源要素不断集聚于中心城市,竞争力优势在中心城市更为显现。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助于实现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其第三产业结构层次低,服务业发展仍依赖于消费性服务业,尤其现代服务业发展从全国范围看表现为十分滞后。从省域范围来看,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呈现出空间非均质的特性,核心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边缘区主导的仍为传统服务业”。因此,发展甘肃现代服务业可以考虑以区域内中心城市的发展为基础,从而产生更广泛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实现现代服务业的区域均衡发展。

二、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拟采取多元统计分析中常用的因子分析法来测度,并对甘肃省14 个地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地区差异进行聚类分析,目的是将全省现代服务业地区差异进行归类,并据此对各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特点进行分析,为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中心城市提供依据。

根据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点,本文建立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衡量指标,其中选取指标11 个,分别是各地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X1)、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X2)、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X3)、现代服务业从业人数(X4)、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X5)、人均GDP(X6)、城市化率(X7)、城镇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X8)、人均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X9)、地方政府人均财政支出(X10)、人均科技投入(人均R&D经费总支出)(X11)。

本文数据来源均来源于2013 年《甘肃发展年鉴》。在统计2012 年甘肃各地区现代服务业数据时,结合发展年鉴数据实际,将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计算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总值,金融业总值,房地产业总值,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总值,教育总值总和。

(二)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地区差异的因子分析

在对原始数据标准化后进行KMO检验和球形Bartlett检验。本文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578,大于0.5,表明数据可以用于因子分析。球形Bartlett检验可知各变量的独立性假设不成立,表明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通过。

从总方差解释中因子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可知,前4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2.036%(大于85%的标准),说明前4 个因子包含了原11 个变量的足够信息,因此决定提取4 个公共因子。

由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和标准化后的数据,通过公式Fi=∑8i=1Zscore(xi)Ci可计算各个公共因子得分F1、F2、F3、F4。由于因子得分的协方差阵为单位矩阵,说明提取的4 个公因子之间是不相关的。通过公式F=∑3i=1FiMi,计算得到综合得分及排名。甘肃省14 市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综合排名依次为:嘉峪关、兰州、酒泉、金昌、平凉、甘南、白银、庆阳、张掖、天水、陇南、定西、临夏、武威。

(三)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地区归类的系统聚类分析

依据上节中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结果,将甘肃省14 市州的各公因子得分(F1、F2、F3、F4)和总水平得分(F)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聚类方法采用组间连接,测量方法采用余弦法,得出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从结果可知,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14 个市州可分成四类:第一类所包括的兰州、酒泉均为甘肃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较好的城市。第二类包括嘉峪关、金昌和白银,这三座城市工业化程度较高,具有发展现代服务业良好的基础。第三类包含甘南、张掖、武威,综合排名分列第六、第九和第十四。第四类包括平凉、庆阳、天水、陇南、定西、临夏,因子得分综合排名整体偏后,而且这六市州全部位于甘肃东南部。

三、发挥中心城市集聚效应,构建甘肃现代服务业“三圈经济群”

依据甘肃现代服务业地区发展差异因子分析结论及聚类分析结果,再结合甘肃区域发展实际情况,本文将甘肃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中心城市确定为三个都市圈,即“兰白都市圈”“天平都市圈”及“酒嘉都市圈”,其他城市分别以地域划分为范畴,与三个都市圈共同形成甘肃现代服务业发展三大区域。通过甘肃省三个都市圈中心城市集聚效应的产生,在此基础上构建形成甘肃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三圈经济群”,分别为“兰白现代服务业经济群”“天平现代服务业经济群”“酒嘉现代服务业经济群”。

“兰白现代服务业经济群”包括兰州、白银、武威、定西、临夏、甘南六市州。“兰白都市圈”是2009 年甘肃省为实现兰州白银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所提出的重要决策。兰白都市圈在区位协调、经济集聚度及服务业发展关联度等方面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尤其是位于兰州白银之间的兰州新区批准成立后,这种要素配置速率更是明显提高。“兰白都市圈”作为“兰白现代服务业经济群”中心城市,可以充分发挥已有行业优势,如物流、金融、科技、信息、经济等行业中心地位,以及高知识、高技术人才的聚集优势,带动定西、武威、临夏、甘南现代服务业发展。由于兰州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势明显(现代服务业从业人数、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人均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而且该经济群内其他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较接近,且水平居中。因此,在“兰白都市圈”辐射带动作用下,该经济群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潜力水平。

“天平现代服务业经济群”包括天水、平凉、庆阳、陇南四市。2012 年,平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在全省位列第三,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全省最高,现代服务业人均生产率和人均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均在全省前列。而天水作为甘肃东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在区位优势、交通便利、人才聚集、经济发达、文化传播等方面都位于中心地位。即将竣工的“天平铁路”更是加速天水和平凉形成“天平都市圈”,产生甘肃东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集聚效应。从2012 年发展水平来看,陇南、庆阳两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紧跟平凉之后,也位于甘肃现代服务业发展前列。此外,“天平现代服务业经济群”与陕西省宝鸡市、西安市毗邻,这为区域间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很好的区位优势。“关中—天水”区域经济体的形成也必将促进“天平现代服务业经济群”的进一步发展。

“酒嘉现代服务业经济群”包括酒泉、嘉峪关、金昌、张掖四市。“酒嘉都市圈”的形成主要依托酒嘉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其制造业密集,相关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经济流通密切,且具有产业创新的优势。2012 年,酒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位列甘肃第二,仅次于省会兰州,其现代服务业人均生产率和人均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方面领先于全省其他市州,而且该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及占GDP比重较大。尽管在2012 年数据中显示金昌和嘉峪关两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靠后,但这两座城市工业化程度高,基础设施较完善,具有很好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条件。另外,张掖作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其在旅游业、现代物流业等方面必将发展迅速。通过“酒嘉都市圈”的中心辐射带动作用,以及张掖、金昌良好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条件,再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联作用,该经济群必将具备甘肃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后发优势。

四、思考与建议

甘肃现代服务业发展必须发挥三大都市圈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结合三大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及环境基础,制定地区服务业差异化发展战略,均衡各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全省总体水平。在甘肃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应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和市场运行环境,协调和均衡甘肃现代服务业地区发展。制定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全面布局发展战略,结合各市州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准确定位各市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向,取得地区协同发展效应。政府还必须通过行政或法律手段,打破部分行业国家垄断的局面,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化进程,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合作环境,推进甘肃现代服务业市场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平,陈辉,唐珏岚.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途径与策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34.

[2]刘伯霞.甘肃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对策[J].开发研究,2009,(6):78.

[3]牛永红.比较分析视角的甘肃现代服务业发展及路径选择[J].发展,2013,(11):70.

[4]金梅,张冀民,杨琪.基于集群视角的甘肃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80.

集聚中心 篇8

呼包银榆经济区包括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市,宁夏银川市,陕西榆林市等18个县市,规划区面积38.5万平方公里,是国家确定的重点进行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的主体功能区。2012年10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了《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是呼包银榆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规划》是国家继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出台《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见》之后,对呼和浩特经济社会发展定位更准确、政策更具体、针对性更强的国家级战略规划,为全市在更高层面和更大范围聚集发展要素、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

通过深入研究,加强中心城市建设和产业集聚是《规划》推动经济区发展的主导思想和重要内容,为发挥好《规划》对呼和浩特发展的引领作用,论文主要从中心城市和产业集聚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呼和浩特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基本构想

在空间布局上,《规划》将经济区划分为两大城市群,其中呼和浩特被定位为呼包鄂榆城市群中民族特色鲜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并明确了呼和浩特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一要充分发挥首府城市功能;二要增强城市基础设施、人口集聚等综合指标实力;三要为推动呼包鄂区域经济一体化贡献力量。

《规划》对呼和浩特城市的定位完全符合区域发展实际。进入新世纪以来,呼和浩特经济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十五”和“十一五”时期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均处于全国省会城市领先水平。2013年,呼和浩特经济继续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710.4亿元,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实现360.1亿元,增长13.8%,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504.8亿元,增长15.6%。

为全面地评估呼和浩特城市发展水平,我们选取了经济区另一个中心城市银川,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包头,与呼市在城市综合指标上进行比较。

通过分析,在城市规模、人均收入、基础设施建设等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指标方面,呼和浩特已排在前列。这是我们作为中心城市的基础,也是加强中心城市建设的有利条件。我们也注意到,呼市在经济总量和固定资产投资等重要指标上与包头差距明显,表明呼和浩特整体经济实力还不够强,这是建设中心城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初步形成呼和浩特建设中心城市的基本思路为,在《规划》的指导下,把正在实施的打造一流首府城市、建设一流首府经济结合起来,着力实现两大目标。

第一,继续保持经济合理增长。呼和浩特要自觉顺应我国经济增速由过去两位数高速增长转入一位数中高速增长的形势,着力推动呼市经济转型发展,保持合理增长速度,为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经济基础。

第二,增强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力。到2020年,呼和浩特城区面积将达到299.8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340万人。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呼市应继续实施“东优、南拓、西联、中兴”战略,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全面优化生产力布局,打造四个100平方公里功能区:城南的工业新区、城东白塔机场迁建后的城市新区、城北大青山南坡生态保护区、新机场周边的空港产业区,全面提升呼市作为区域中心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规划》对呼和浩特产业发展的定位

《规划》在经济区产业定位方面提出了建设六大产业带,构建四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培育5大特色优势产业的思路。

在六大产业带规划中,有五大产业带将呼和浩特纳入了规划。一是在黄河两岸能源化工产业带中,重点发展石油产业和天然气产业,建设火电基地;二是在阴山北麓和贺兰山东麓能源产业带中,重点发展光伏产业;三是在沿阴山贺兰山金属矿产和冶金产业带中,建设氧化铝生产基地;四是在黄河两岸大中城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带中,将呼和浩特确定为经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两个中心之一;五是在河套、土默川平原和榆林农牧业产业带中,土默川平原重点发展粮食及油料等经济作物。

在打造国家综合能源基地中,明确呼和浩特打造电源基地,支持呼和浩特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把武川县打造成蒙西千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中,推进呼和浩特奶业加工等基地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农业产业化基地;支持呼和浩特有色金属及其深加工行业发展;依托呼和浩特重点产业园区,推进装备制造业的集聚发展;将呼和浩特打造为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在呼和浩特建设综合能源服务基地;支持呼和浩特打造高水准的中央商务区,积极探索城市综合体建设;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

呼和浩特产业结构分析

乳业、电力、现代物流、金融等已成为呼和浩特产业结构中的主体组成部分,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很大

乳业在全国已形成明显优势,伊利、蒙牛两大企业双双进入世界乳业20强,2013年实现产值154.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0%;电力在全市工业中占较大比重,全市火电装机容量达到770万千瓦,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火力发电能源基地之一,2013年电力工业总产值实现264.1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7%。石油化工产业实力雄厚,中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产能达到500万吨,2013年石油化工产业实现产值255.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6.4%。高端装备制造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培育了金岗重工、众环集团等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风电、机床功能部件制造企业,2013年实现产值12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创维电视、TCL王牌各300万台液晶电视模组一体化项目投产,2013年实现产值7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5%。

物流业发展迅速,作为国家确定的17个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呼和浩特的专业化物流体系初步形成,2013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02.58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29.4%。金融中心地位地位不断巩固,全市2013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4438亿元和4273.1亿元,占自治区的比重为29.19%和16.61%,实现增加值211.4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12.37%。

新材料、生物技术、云计算、会展等已成为呼和浩特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潜力巨大

呼和浩特集中了全自治区70%教育资源和40%科技资源。依托这一优势,全市培育了一批成长性较强高新技术产业。

呼和浩特的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改变了以铝土资源为基础的氧化铝生产模式,开创了以高铝粉煤灰生产氧化铝的循环经济模式。光伏产业全产业链生产格局基本形成,现有天津中环、神舟硅业等一批重点企业,主要产品产能为多晶硅5000吨,单晶硅1万吨,太阳能及电池组件30万千瓦。

在新材料产业领域,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已有碳纤维和芳纶类纤维(F-12)产业在呼和浩特布局;生物技术产业方面,先后建立了国家级的生制药兽用疫苗工程实验室,自治区级的航天生物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研究中心,在干细胞研究、空间育种与微生物发酵结合等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家或国际先进水平并成功实现了产业化。

同时,现代服务业对全市经济的拉动能力越来越强。云计算产业规模效应初显,中国移动数据中心等三大项目落户呼和浩特,总投资超过500亿元,安装服务器超过400万台。会展经济产业乘数效应不断加强,培育了“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等特色品牌,2013年参会客商超过6万人次,现场交易额实现184亿元;总部基地建设成果显著,初步形成了全国型总部、省级总部和区域型总部的多层次格局。

呼和浩特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为全面了解呼和浩特产业发展在经济区所处的位置,我们调取了包头、银川、鄂尔多斯等三个城市的产业发展指标与呼和浩特进行比较。

呼包银鄂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较

分析上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呼和浩特第三产业发展较好,呼市在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增速指标上都排在第一位。特别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一反映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看,呼和浩特领先优势明显,分别是银川的2倍、鄂尔多斯的3倍。

第二,呼和浩特工业发展水平较差,工业增加值仅比银川高,但与包头、鄂尔多斯差距悬殊,分别只相当于他们的37.7%和32.3% ;在工业投资上,呼和浩特排名最后,仅为排名第三银川的一半不到,包头的六分之一,鄂尔多斯的七分之一;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也最低,仅为10%,其余城市均为14%以上;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上,呼市数量最少,只相当于排名第一位包头的一半不到。

那么,呼和浩特工业具体落后在哪里,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呼包银鄂2012年规上工业产值表找到答案。

(单位 亿元)

注:阴影部分为同类行业产值最高值

分析上表,呼和浩特2012年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在四个城市中最低。其中,包头支柱产业主要是金属冶炼业、加工业、金属制品业以及装备制造业,以上几项产值合计243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5.1%。银川的支柱产业是石油加工、电力、煤炭采选、纺织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几项产值合计1243亿元,占规界的40%,铝土、铁矿等资源也极为丰富。鄂尔多斯煤炭储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天然气占三分之一。呼市资源匮乏,发展投资大、产值高的能源产业基础薄弱,现有的优势领域并不足以平衡其在整体工业经济方面的巨大劣势。

总的来看,呼市第三产业在几大城市中发展水平较高、实力也较强。工业经济总量规模小、发展接续性不足,对经济整体的支撑力有限。

《规划》关于呼和浩特产业定位的合理性与不足

结合对全市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分析,我们对《规划》关于全市产业定位的合理性与不足作出如下评价。

第一,《规划》支持全市构建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相互配套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引导呼市走规模化、集聚化的产业发展道路。

为解决经济区普遍存在产业链条短、配套能力弱、产业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少等诸多影响产业集聚的问题,《规划》提出经济区要按照上中下游产业链完整、配套服务企业紧密联系的原则形成一批关联度高、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具体在呼和浩特方面,《规划》支持呼市着重打造火电、风电基地、氧化铝生产基地、特色农牧业产业化基地等几大产业集群,推动建设城市综合体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可见,坚持走产业集聚的发展之路是《规划》推动呼和浩特产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这无疑切中了制约全市目前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症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呼市下一步应把这一思路贯彻到具体工作中。

第二,《规划》从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地区发展实际出发明确了呼市产业的发展重点。《规划》支持呼和浩特重点发展的产业与全市已形成的支柱产业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这说明《规划》对呼市产业的定位是在深入分析全市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作出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呼和浩特要充分利用《规划》的具体产业支持政策,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做优做强。

第三,《规划》对经济区和呼和浩特非资源类产业的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注意到,《规划》主要把重心主要放在了改造提升传统能源产业上,而对经济区怎样摆脱对资源的依赖,大力发展对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非资源产业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支持。

从呼和浩特的角度讲,在资源禀赋条件既定的前提下,全市在注重能源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应大力推动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切实增强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但《规划》并没有对呼市正在大力培育的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给予应有的重视,这表明《规划》对非资源产业在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

第四,《规划》对呼市怎样建立全面合理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服务业是推动呼和浩特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2013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708.9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63.1%,占全自治区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27.80%。《规划》鼓励呼市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中央商务区等产业,却没有对全市发展势头良好的云计算、总部经济等适合首府和中心城市发展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提出明确的支持意见和措施。

加快推动呼和浩特产业集聚进程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在正确评价《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呼市产业发展的实际,形成的呼市产业发展思路是,坚持工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一方面下大力气补齐工业“短板”,增强工业经济对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撑带动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挥首府城市优势,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升、层次提高、增强呼和浩特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活力。

第一,大力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在产业布局方面,呼和浩特要按照《规划》要求,根据园区产业功能定位,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关联产业向六大产业带集聚(经济区),着力打造呼和浩特沙尔沁工业新区、金桥开发区、托克托-清水河工业园区、盛乐园区等4大工业集中区。

在产业发展方面,呼和浩特要在构建绿色能源和非资源类产业体系上下功夫,做大做强电力、粉煤灰提取氧化铝、乳业、石化、光伏等产业集群,切实增强在经济区中的产业竞争力。要紧紧围绕工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动力,依托自身的科技教育资源优势,重点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

第二,推动服务业做强做优。呼和浩特要结合《规划》,立足区域中心城市优势,增强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度,配套规划建设一批综合服务业集聚区;着重抓好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云计算、总部经济、商贸会展等产业的发展,努力把呼和浩特建成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商贸会展中心、国际草原文化创意中心、总部基地、旅游综合服务基地和国家云计算产业基地。

结论

《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站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对经济区及经济区内各市县的发展进行了准确定位,绘就了2020年经济区发展的宏伟蓝图,《规划》政策支持力度大,含金量高,必将有力推进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提升,必将进一步增强经济区各市县发展的整体性与协调性,必将有效提升经济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效应分析 篇9

关键词:产业集聚,人才集聚,集聚效应

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相互依存并相互影响。产业集聚引致人才集聚, 人才集聚加速产业集聚升级。产业有效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直接引致人才结构调整和人才集聚。人才作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宝贵的资源, 成为各个国家及地区争夺的首要目标。在产业集聚区域, 人力资本的迅速积累已表现出明显的比较优势。人才的集聚优势又使得这些产业集聚地保持领先优势, 进一步吸引相关的产业和人才发生集聚。要研究产业人才集聚力, 就要首先了解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的内涵以及相关的理论研究情况, 掌握两者的互动关系, 更好的促进人才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作用。

一、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的内涵

产业是人才集聚载体, 产业集聚是人才集聚的“磁场”, 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 产业集聚的形成可以促进人才集群的形成, 人才对产业集聚具有服务、支撑和引领作用。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 产业集聚的内涵

产业集聚是集聚的一种, 是经营相同产业的一群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 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 随着产业的不断集聚在集聚区域内就慢慢形成一个或多个产业集群。目前世界上的产业集聚基本上由两种形成方式:一是自发形成, 一是政府促成。但不管哪一种方式, 形成的基础因素皆是由于其基本生产要素和高等要素所致, 而各自不同特色的形成则是因为其要素在种类和数量上的差异。我国产业集聚的原因是区域效应、集聚效应、空间成本联合作用的结果。

(二) 人才集聚力的内涵

人才聚集力是指一个区域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 凭借自身的各种条件聚集人才的能力。和人才集聚力容易发生混淆的概念是人才竞争力。人才竞争力是特定区域对人才的吸引能力和配置能力, 集聚力更凸显对资源有方向的汇聚能力, 与竞争力相比更为强调特定因素对特定资源的定向牵引与精确配置。人才集聚力是一种特殊的人才竞争力, 符合竞争力中与人才关系更为紧密、对人才流动行为影响更为直接的维度。集聚力的提法会使研究口径更细化, 相应指标体系的构建更具针对性, 防止因面面俱到导致的指标数量庞杂、重点偏移。

根据政府干预在人才集聚过程中作用的强弱程度及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的互动程度, 人才集聚的模式可分为三种类型: 市场主导型人才集聚模式、政府扶持型人才集聚模式、计划型人才集聚模式, 我国现阶段主要采取的是市场主导型和政府扶持型相结合的模式。

二、人才集聚环境效应与区域核心竞争力

(一) 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

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是指源于收入和机会因素的吸引, 大批相关专业人才从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流向某一特定区域的特定行业的过程。产业集群作为彼此关联的专业化供货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 以及政府和大学、规则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其他相关机构的地理集聚体, 能产生强大的人才集聚效应。

(二) 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意义

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对于产业集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人才的集聚可以在当地形成巨大的人才池, 为企业寻找合适的人才提供了巨大的方便, 吸引更多企业愿意来此投资。其次, 大量专业人才的集聚有利于区域的创新, 人才向产业集群的集聚使得人才本身所具有的知识技能植根于产业集群, 这些知识技能将导致产业集群可持续的创新优势。第三, 大量人才的集聚有利于产业吸引更多的人才, 人才集聚过程中存在着产生马太效应, 即人才越集聚, 区域人才吸引力会越强。最后, 大量专业人才的集聚, 有利于形成当地独特的需求条件。波特指出, 精明而挑剔的当地顾客形成, 会迫使企业进行改良, 并对现存的及未来的需求有所理解, 在产业集聚竞争优势获取的过程中扮演关键性角色。

(三) 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效应

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 人才、企业、政府三个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人才是集聚的主体, 其行为和决策直接影响着人才的集聚;企业通过招聘活动参与人才的集聚, 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影响人才的集聚;政府通过制定宏观人才管理政策和产业支持政策影响人才的集聚。同时文化作为群体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影响着人才对于成功的判断和追求, 影响着企业对于人才的认可和使用, 影响着政府对于自身角色的理解和扮演。因此, 强化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效应要从人才、企业、政府三个主体入手, 充分考虑文化的影响。

1、人才的产业集聚效应

人才是集聚人才集聚的行为主体, 正是每一个人才的就业决策促成了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效应, 所以人才自身的行为直接影响产业集聚的人才集聚。除择业决策外, 人才的创业行为和宣传行为也会促进集聚的人才集聚效应。在参与创业方面, 创业活动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使产业汇集更多的人才, 另一方面创业成功的故事可以激励和吸引更多人进行创业。成长中产业集聚存在大量的创业机会, 集聚的人才池为创业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 大量厂商的集聚为新创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另外政府对于创业的支持也降低了创业的成本。在积极宣传方面, 择业过程中, 求职者对于工作岗位的信息是不完全的, 因此在人才的集聚过程中存在着所谓的羊群行为。由于在集聚中工作的人才比较了解集聚的内部信息, 因此他们对于产业集聚的正面宣传可以促进人才的集聚, 同时也可以降低择业成本。

2、企业的产业集聚效应

企业是工作机会的直接提供者, 是人才就业的载体, 企业强化人才集聚效应的措施主要有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确立唯才是用的人才观念。企业应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直接与人才自身利益相关, 对人才的集聚效应具有一定的放大作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进而提高员工绩效, 有利于促进员工发展进而实现员工职业目标。企业应确立唯才是用人才观念。公司的用人观念对于集聚的人才集聚也具有重要影响。公司衡量人才的标准是业绩而不是资历和经验, 公司高层认为不能在人员完全具备能力时才使用, 只要员工有70% - 80%的能力就应该培养使用, 这种用人观念极大促进了公司人才的成长, 提高了公司的人才吸引力。

3、政府的产业和人才聚集效应

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支持政策和人才管理政策影响人才的集聚。美国硅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能够向全世界的高技术人才开放, 不论是否美国本土, 都可以在这里落地生根。但是, 中关村对外地人才的户口管理政策一直是中关村的一块心病。所以政府通过制定适于集聚发展的人才政策和产业支持政策将有助于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

4、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的关系

产业经济增长来源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综合作用。产业集聚是高强度的规模经济, 专业化分工的集聚水平较高, 与之相关的人才集聚水平则越高。从前因看, 主要是因为产业集聚中存在大量的就业机会和较高水平;从结果看, 由于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总是伴随着人才的集聚。纵观世界各国各产业, 产业的发展与壮大往往与人才的集中与增加呈现明显相关关系。

三、政府引导下的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互动效应

产业集聚己成为推动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产业集聚的产生和发展需要物质资源和人才资源共同支撑。人才集聚的前提是人才流动, 产业集聚是作为一个吸引人才的强大拉力出现的, 产业集聚促进产业集聚的壮大, 有强大的人才需求, 必然需要集聚大量人才来支撑。产业集聚是人才集聚形成的基础, 产业集聚为人才集聚提供强大的吸引力;同时, 人才集聚效果通过产业集聚实现;同时, 人才集聚有利于增强产业集聚的竞争能力, 促进产业集聚可持续发展。

(一) 用产业来吸引人才

人才得不到合理使用是造成人外流的根本原因。如果没有产业作为依托, 没有物质资源和人才资本的结合, 人才即使引进来了, 结果也只能是事与愿违。所以用产业来吸引人才, 才能实现知识和物质资本的结合, 才能真正留住人才。在产业的选择上, 要立足本地区的资源优势, 不能盲目的跟风, 要有明确的目的发展产业群。其中政府要明确定位, 在产业政策引导、公共服务方面唱主角, 应通过培育产业群发展所需要的多种要素和环境, 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比如政府部门应立足于集聚人才的培养, 提高集聚企业劳动力素质, 建立包括中等职业教育、高等专业教育、成人终生教育等多形式并存的教育体制, 以适应产业集聚发展的需要;广泛开辟“柔性流动”的绿色通道, 吸引高校或科研机构的优秀人才;通过宽松的创业环境和良好的发展机遇来吸引人才, 建立汇集人才的区域优势等。目的就是保证和促进产业本身对人才的集聚的作用。

(二) 用人才来促进产业

首先, 要改善人才环境。人才所能创造的绩效, 不仅与他们的能力素质有关, 而且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人才处于一个有利的环境, 则能大大激发他们的潜力, 发挥人才集聚的优势。促进本地区产业的集聚, 经济的发展。比如政府应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注重生态的保护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 给人才一个优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在产业集聚区域营造一种尊重个性、鼓励创新、有效沟通的良好环境, 激励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等等来激发人才本身的潜力, 进一步增强产业的集聚。其次, 政府部门应立足于集聚人才的培养, 提高集聚企业劳动力素质, 建立包括中等职业教育、高等专业教育、成人终生教育等多形式并存的教育体制以适应产业集聚发展的需要。比如每年都有完善的人才进修计划, 有针对性培养, 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集聚还可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签订协议, 采用“订单式”培养的模式, 集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大学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从而为产业集聚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人才, 并用专业技术人才的集聚来吸引更多的物质和资金, 促进产业集聚。

(三) 政府引导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

对于多数产业集聚来说, 在形成初期需要政府引导, 随着产业集聚的发展壮大, 市场调节成为主要调节方式;同样, 人才集聚的初期, 政府的引导作用比较大, 到成熟期, 市场调节慢慢会占据主导地位。政府的在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第一, 在产业集聚形成初期, 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支持政策和人才管理政策影响产业发展和人才集聚;第二, 在产业集聚的发展期, 政府需要提供人才的创业支持和投资优惠政策;第三, 在产业集聚的成熟期, 市场规律起基础性作用。在这一阶段, 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产业集聚与产业集聚之间的竞争决定着人才的流动。因此, 在这个阶段, 政府的作用体现在增强产业集聚发展方向及人才结构调整上。

参考文献

[1]王勇.人才集聚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 2011 (9) :205-208.

[2]孙健, 孙启文, 孙嘉琦.中国不同地区人才集聚模式研究[J].人口与经济, 2007 (3) :13-18.

[3]刘春梅.科技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发展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 2009 (22) :85-86.

上一篇:对空中交通流量控制下一篇:循环经济的金融学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