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建设模式

2024-10-26

集聚建设模式(精选7篇)

集聚建设模式 篇1

产业集聚在世界各国中, 已经成为最标志、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相关的专业人士通过理论实践研究表明, 产业集聚带给企业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带来的集聚效应也是可以大大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因此, 国家高度重视以企业集聚为发展的政策手段, 现在许多的国家和地区也都把产业集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产业园区的数量在不断增多, 产业集聚的热潮也是蔓延到了全国各地, 许多工业城市为了更好地发展, 都把企业集中到工业园区中。做什么事情都能太片面, 就像产业集聚一样, 在为了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 不要误解产业集聚的含义, 只注重企业邻近, 却忽视了产业集聚效应。

一、产业集聚模式中的关系链条

如果把企业集聚到一起, 不仅可以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 还降低了物流带来的成本, 但是在科技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 物流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企业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来完成物流交易, 这不仅节省了交易时间, 还保证了交易的准确性。在中国的上个世纪, 有许多学者就对产业集聚进行详细的讲解, 同时也提出了许多的观点, 企业集聚存在的原因, 学者一般采用路径依赖与锁定效应等制度经济学理论来进行解释。但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发展, 对于新出现的企业集聚群, 我们必须寻找新的解释。对于出现的新定义, 不同的专家学者, 理解的角度也是不同的, 有的学者是从社会角度进行理解的, 他们把产业园区看作是一个地理系统;也有的学者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的, 认为产业集聚不是一个大规模、完整的体系, 而是看作一种弹性的生产体系。

在产业集聚与产业园区日益扩张的今天, 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要考虑分析的, 例如:产业链必须要在一个区域建造吗?这个问题涉及到了集聚组织的性质, 对于这个问题, 解决时要考虑好是要在什么样的经济条件下, 产业链需要在一个区域建造。

(一) 产业链的设计陷入了两难的困境

对产业链的有效理解, 需要涉及到产业部门的生产技术特征。对于产业链的定义大致是指, 不同的产业部门通过生产要素提供和购买形成的产业联系。对于汽车产业来说, 产业部门可以分为汽车整体制造与汽车配件制造, 汽车的分工体系是非常有高度的, 这种高度分工给整个汽车产业, 带来了巨大的优势与效益。但是, 这种分工也产生了许多难题, 例如, 检查汽车配件是否标准, 提供配件的稳定性等等。

(二) 产业链集聚模式的解决机制

为了有效的解决产业链设计陷入的两难困境, 企业必须采取可行的方案, 通过产业链集聚模式来治理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由于产业链集聚还保留着高度分工的特征, 在这种模式下, 还存在着专业化效益;对于产业链集聚关系的有效处理, 主要是企业各部门建立了关系性的契约, 从而保证了产业链的生产与交易。大量的产业部门企业都呈现出高度集中的形态, 这为企业之间的联系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企业之间大都是通过网络联系的, 网络的社会属性渐渐突出起来。

二、产业园区中的基础设施与制度供给

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不同, 所以人们对问题的理解角度也有所不同, 产业的周期从理论上划分, 可以划分为萌芽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 在不同的阶段, 产业的集聚效应也存在差异。产业园区建设是为产业处在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的环境, 在产业园区中制定的制度与创造的环境, 是为了使集聚质量和集聚效应发挥到最大作用。企业集聚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为了进一步满足企业集聚要求, 产业园区必须购买先进的设备, 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以及便利的交通通讯设施。一些地区的政府, 却忽视了本地区的产业集聚群和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此, 国家应该高度重视, 制定相关的管理政策, 使企业的产业结构能够更清晰。

集聚群效应发挥的软环境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文化环境, 其中又包括了产业所在地区的文化水平、地方风俗等内容, 这些内容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行为规范。商业文化具有自身的优点与魅力, 与此同时, 又存在着许多的弊端。第二个方面就是机构制度, 任何一个企业都会制定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规章制度, 产业集聚效应产生的监理机构与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三个方面是行政制度, 近年来, 我国重要下达的条文都有明确的规定, 所以落实到各级政府中, 政府部门也加强了行政管理的力度, 通过实践表明, 一个完整的社会经济体系确立, 政府应该发挥其基本功能, 提供给企业经济性的服务指导。

三、产业集聚效应对产业园区建设的制度要求

由于企业的性质不同, 所以企业中制定的制度也有所不同, 在产业集聚的不同阶段, 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例如, 园区建设制度供给的落后问题, 这个问题属于产业园区最基本的问题了, 如果出现了这些问题, 产业集聚就会给产业园区带来负面的影响, 这就要求对制度供给提供改进方向, 制度再根据提出的改进方向, 进行调整, 这是产业集聚与产业园区建设互动的一个过程。

在产业集聚诞生的阶段, 产业的集聚效应在成本优势中占有主导地位, 作为企业创新的主体, 企业会将制度与环境规划在硬件基础设施中, 来不断满足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随着产业集聚的慢慢成长, 成本优势会被不断压缩, 技术的复杂性也会增大, 针对这一现象的发生, 产业集聚应该把对制度的需求转向为促进制度的供给, 这对产业集聚在成熟阶段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所以产业集聚要加强对制度的创新。

产业集聚效应对制度环境的需求特征不同, 所以导致了产业园区建设的供给阶段也存在着不同的特征, 从特定的角度看, 我们会发现有些地区的产业园区建设很失败, 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有很多方面。例如, 有些产业园区只注重企业之间邻近, 而忽视企业之间的集聚;还有的企业只注重产业硬件设施, 却总忽视软件环境建设。对于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各企业要从根源进行解决, 再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 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 企业之间的竞争力越来越大了, 每个企业都会制定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经营理念。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下, 产业集聚与产业园区为建设的链式共生模式, 被许多企业所采用, 产业集聚与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制度的确立都是非常重要的。现在, 产业园区正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蒙, 佘元冠, 高艳琼等.西部产业园区的发展及其企业化经营趋势[J].贵州社会科学, 2013, (5) .

[2]沈越斌.以汾湖高新区引入康师傅为切入点分析产业园区的发展——从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理论出发[J].商, 2013, (20) .

[3]梁育填, 樊杰, 孙威等.广西西江经济带产业园区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地理研究, 2011, (30) .

[4]陈永强, 王皓白.服务外包产业园区的“生态”问题——浙江服务外包产业园区现状分析[J].浙江经济, 2012, (24) , .

[5]孟煜, 夏恩君, 宋剑锋等.我国物流产业集聚区的资源获取效应[J].技术经济, 2013, (32) .

[6]薛巍.集聚经济与产业园区集群化发展路径研究[J].商业时代, 2012, (7) .

集聚建设模式 篇2

一、农村住房改造集聚建设的意义

(一) 有利于扩大内需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外部需求的不稳定对中国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形成了巨大冲击, 扩大内需, 开发国内消费市场尤其是人口众多、消费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成为应对危机的重要举措。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出于对良好生活品质和更佳居住环境的追求, 新一轮的建房高潮在我国农村兴起, 农民对农房改造存在着强烈的现实需求。根据嘉兴经验, 今后10年农房改造每年可拉动投资200亿元, 带动消费80亿元, 为其GDP增长贡献1个百分点。

(二) 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布局

长期以来我国农居布局呈现出“沿路而建”、“依山傍水”、“逐水而居”的特色, 这种布局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下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同时也将农民致于台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和地质灾害的阴影笼罩之下, 而过度的人类活动也造成了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由于农居分布远离城市和集镇, 使得农民被隔离在市场之外, 逐渐“贫困化”。通过农房集聚改造将农民集中到适宜生产和生活的地区, 有利于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帮助农民逐步走向富裕。

(三) 有利于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的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财、物资源, 农村则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环境下形成的“路径依赖”逐渐成为各种资源的“洼地”, 城乡差距逐渐扩大。通过农房集聚改造, 可以利用城市资源、城市建设和管理经验、市场机制和手段盘活农村“沉睡资本”--土地, 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同时逐步实现人口向城市的集聚, 改变目前“就业在城市, 户籍在农村”的不合理现状, 加速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保证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 有利于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建设, 我国大部分村落的布局呈现点状分布的自然状态, 很少有大面积的组团村庄, 这一分布特点使得我国农村土地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的情况比较严重。如嘉兴在改造前农民户均宅基地占地0.96亩, “宅基地换房”后, 联排或单幢独户平均占地控制在0.4亩以内, 公寓式安置则在0.3亩以内, 户均可节约0.6亩。此外, 农房的集聚建设在压缩配套建设的道路、供水、供气、供电、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占地面积的同时, 覆盖更多的人口和地区, 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五) 有利于城市发展空间拓展

目前,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的时期, 相比其他生产要素, 土地资源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上述进程的主要障碍。就嘉兴来看, 至2020年嘉兴市年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仅为1.68万亩, 与每年3万亩的用地需求相比有1.32万亩的巨大缺口。农民和拥有大量土地资源的农村通过农房集聚改造工程, 在享受城市化进程成果的同时, 客观上为城市和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嘉兴模式”及其经验借鉴

(一) 两分两换、十改联动

嘉兴地处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 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在国家严格的耕地保护和用地指标管控制度背景下, 整个嘉兴市的转型遭遇了土地供应不足的瓶颈约束, 而与工业和城市建设用地短缺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大量农民“进城”后造成了农村建设用地荒废和耕地撂荒以及村庄布局分散所带来的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使用的低效率。上世纪末, 嘉兴市就开始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种探索, 2008年浙江省确定嘉兴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后, 嘉兴市启动实施了以“两分两换”优化土地使用制度为核心, 包括就业、社会保障、户籍制度、新居民管理、涉农体制、村镇建设、金融体系、公共服务、规划统筹等改革的“十改联动”。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平台, 2009年嘉兴市启动“两新”工程建设, 按照政府能承受、农民能接受、发展可持续为原则, 遵循“1+X”模式, 尊重农民意愿, 引导和鼓励城镇规划区内农房改造集聚, 加快镇中心社区建设。

通过“两新”工程的推进, 嘉兴市的工业、农民和土地逐步实现了“三个集中”,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基本奠定。“两分两换”在促进嘉兴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 实现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步转变, 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效率, 拓展了工业和城市发展的空间并推动农业向规模化, 产业化, 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转变。

(二) 政府主导, 尊重民意

在“嘉兴模式”中, 政府在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同时, 也以参与农房改造各个环节来彰显政府作为管理者、服务者和市场主体之一的多重职能。在具体的农房改造建设中, 嘉兴市坚持规划引领, 推进“1+X”村镇布局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供水、供电、供气、交通等专项规划的有效衔接, 力求“多规合一”。在房产置换上, 政府通过向居民发放问卷调查表及实地调查的方式, 完善“1+X”村镇布局规划和配套设施并以给予财政补助和奖励等方式, 吸引农民向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集中居住。而作为农房改造工程的建设主体则由政府出资成立的投资开发公司担当, 该公司作为政府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建设的平台, 负责与置换农户签订房屋置换协议、在国有划拨土地上安置房的建设、原有房屋的拆迁、宅基地的复耕。正是因为政府以及具有政府背景的投融资和建设平台在农房改造集聚中的深度介入, 体现了“嘉兴模式”中政府的主导性作用。

(三) 因地制宜, 安置方式多元化

在农房改造集聚建设中, 鉴于各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占有土地面积的差异, 在具体的安置工作中, “嘉兴模式”探索建立了三种方式:一是补偿农村宅基地置换公寓房。当地政府利用国有划拨的土地周转指标修建公寓房, 在把人均置换面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后, 将公寓房低价卖给认定的农户。置换后, 农民获得城市房屋所有权证, 并可以将多余的房屋在缴纳土地出让金后拿到市场上出售。二是补助农户异地集中自建公寓房。政府承担农户集中自建联排复式公寓房的部分费用;这一方式下, 农民建房所占用的土地权属依旧保持了集体所有的性质, 农户所拥有的房产与前一方式相比无法上市交易。三是实行货币安置。根据农户原有住房的建设成本、宅基地面积等协商安置价格。

(四) 启动资金以银行和财政为主, “滚动开发”以收抵支

在第一轮农房改造集聚建设中, 作为建设主体的投资开发公司, 建设公寓房、对采用自建公寓房农户的补贴、实行货币安置农户一次性货币补偿所需资金的30%来自于财政投入, 另外约70%则来自于银行贷款。后续改造中, 建设投资公司通过出让宅基地复耕所增加的建设用地指标作为下一轮改造的启动资金, 通过“滚动开发”以收抵支的方式来达到资金平衡, 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建设有序进行。

(五) 安置房产权随地权, 流转土地增社保

在“嘉兴模式”的农房改造中, 不同的安置方式下, 安置房屋产权性质不同。在宅基地置换国有划拨土地上所建房产的方式中, 房屋占地由原来的集体所有转变为国家所有, 农民取得置换房产的所有权证, 并可上市交易, 对于自建公寓和联排房的农民, 房屋占地依旧归集体所有, 农民房屋在现有制度下无法上市交易。原有的农村宅基地, 部分被投资开发公司用来发展标准厂房、社区商用房等集体资产, 收益被用来维持社区中长期的资金平衡, 另一部分适合复耕的宅基地, 则由投资开发公司实施复耕, 通过复耕将分散在农村的建设用地指标统一出让调剂给城镇和工业园区, 在拓展发展空间的同时利用所获得的土地出让金进行下一轮的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对于进城的农民, 在“两分两换”的背景下, 其原先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持不变, 但是可以通过政府搭建的产权交易平台进行流转, 政府基于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经营的初衷, 鼓励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嘉兴模式”中, 政府规定对流转期限超过10年的农民按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中城镇居民的缴费标准和待遇参保, 并将自愿全部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人员纳入就业政策对象, 3年内实现养老全覆盖。

三、嘉兴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对其他地区的启示

嘉兴作为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地区, 在农房改造集聚建设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对于后发地区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对于其他地区而言, “嘉兴模式”中规划布局优先、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农房产权明晰等具有普适性的经验可充分借鉴吸收, 同时也要把握当地农村土地节约潜力、升值空间、农民需求状况、社会资本丰裕程度、建设改造所处宏观经济环境等特有因素, 通过完善农房改造集聚建设的土地、资金及相应的政策保障机制以及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制度安排, 稳妥有序地推进当地的农房改造集聚建设, 推动地区城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姚作汀, 施方, 等.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一场革命—嘉兴“两分两换”推进农房改建的创新实践[J].政策瞭望, 2009 (10) :27-29

[2]卓勇良, 吴可人.浙江省农居分布的类型与优化对策[J].经济地理, 2009 (3) :478-482

[3]李卫宁.加快农房改造建设步伐全面提升村庄整治水平[J].新农村, 2010 (12) :2-4

产业集聚模式路径选择的实例研究 篇3

产业集聚是指众多同类产业的企业或者相关产业的企业在某一地区的集中与聚合。产业集聚通常具有地域集聚、专业化、合作网络和根植性的特征,表现为特定企业与政府、协会、服务部门、教育科研机构等在某一地区集结,并构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高科技企业产业的集聚往往都集中在某一个地区,例如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台湾新竹、北京的中关村等。南京市新城科技园是南京主城区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拥有四个省级产业园和四个国家级产业园,目前已形成了广告文化创意、游戏动漫、电子商务、移动互联、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八大产业集聚。本文将基于历史经验分析,探讨南京市新城科技园产业集聚的路径模式。

一、国内外产业集聚的成功路径

(一)美国硅谷产业集聚的主要路径

美国硅谷之所以能产生产业的大量集聚,主要是能吸引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为各路人才的成长在文化、工作、政策、法律等方面创造了良好的综合环境。首先是鼓励冒险,允许失败。硅谷文化的重要特色就在于它具有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价值观念。在硅谷,一个有了几次失败经验的创业者,反而被各企业争相雇用。硅谷对失败的宽容气氛,使得人人都想跃跃一试,开创新的企业。其次是鼓励人才创新,提倡个人奋斗。硅谷是一个创新的国际性场所,主要产品年年有创新,主导产品每十年变个样,历经数十年而不衰。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硅谷。就是完全靠内在的创新环境,不断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淘金者。他们在这里能够充分体现和实现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再次是鼓励人才流动,容许跳槽。在硅谷,员工的流动不受任何限制和遣责,“跳槽”也没有什么关卡。员工跳槽被视为一种完全正常的职业行为,任何人都可以实现“人往高处走”的理想,去圆成功的梦想。在硅谷的企业里,人才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优胜劣汰在这里体现得最为充分。

(二)中关村产业集聚的主要路径

首先是打造“创业环境”,通过打造创业文化激发创业者的能力和勇气,中关村不仅不把失败当成无能的表现,反而是一种冲劲与财富的象征。其次是拥有积累优势和溢出效应,中关村是中国高科技民营企业的诞生地,这里拥有中国最著名的学府和科研院所,以及中国最大的IT企业,各级政府都对中关村给予了最大的关注,这些因素使得中关村具有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整体品牌,这种“品牌效应”对企业产生了很好的积累优势和溢出效应。再次是发挥企业衍生效应和同行优势,中关村地区有将近50 所大专院校和研究所和30 万大学生,同时拥有中国最好的大学和中国最好的实验室,创业者在中关村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准确的同行信息,另外,中关村院校的教授和学生更容易获得一些关系网络和市场资源,而且中关村大学生完全能够胜任初创企业的一些基层开发项目,拥有基层技术人员的低成本优势。

(三)新竹科技园产业集聚的主要路径

首先是集聚高素质人力资源。新竹园区拥有高等教育程度员工的比例较一般园区要高出很多,高学历人才的拥有量均高于岛内平均值两倍以上,这对依托人力资源为主力的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有很大裨益。其次是集聚财务资源。新竹科技园区产业集聚的过程正是各方创业投资基金源源不断投入的过程。整个园区的资本运作过程是以当局控制的金融资本及配合性的科技官僚与技术开发机构等为中心,经当局科技政策与计划的中介而纳入国际分工体系之中。再次是优化科学技术产业结构。新竹科技园区产业范围涵盖集成电路、通讯、计算机产业、光电、精密机械和生物科技六大领域。网络和通讯产业也在全球趋势以及电信自由化政策的带动下,未来前景乐观;光电产业如液晶显示器由于大规模的资本和人才投入,以及与国外大厂技术转移、策略联盟等模式,与日、韩竞逐市场;目前新兴生物科技产业也在政府有计划的培植下,酝酿着下一波的成长。

二、南京市新城科技园的产业集聚路径

(一)统一规划,推动南、中、北片区联动发展

制定合理的产业布局规划,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的专业产业园,在空间布局上形成特色发展,如南部地区重点打造绿色材料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移动互联网产业园、物联网产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等特色园区;中部地区要重点做好公共平台建设,以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产业孵化探索、新兴产业培育和集聚;北部地区重点以建设科技综合体带动产业发展,如总部研发园,科技综合体的建设要选好产业的发展“灵魂”,要通过和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打造公共技术平台、工程中心等实现产业集聚,力争形成几个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专业化园区。同时,加强区域间的联动性,增强合作,扩大整体竞争优势。

(二)制定优惠政策,创造有利于产业集聚发展的制度环境

摒弃重“引凤”轻“筑巢”的老路子,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加快科技综合体的建设,融合资本、创新、服务、平台各发展要素,为落户企业提供基础的支持;同时通过制定具有自有特色的优惠政策,如房价优惠、税收减免等。对于烽火、中冶华天等一批大的载体可以通过建设专业孵化园实现四税减免,以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发展,充分利用良好政策环境为落地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

(三)发挥龙头企业增长级作用,带动关联企业集聚

积极把握产业的发展机遇,引入国内外大企业、大项目落户,龙头企业通过技术溢出、产业加盟等方式,发挥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加强产业之间前向连锁、后向连锁以及旁侧的联系,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链,让园区内更多的企业能够分享来自价值链各环节的价值量。企业之间的关系可由原来的单纯合作关系向竞争与合作关系转变,各种要素加快互动,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使用效率。

(四)做实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任何一个有活力的科技园区,都离不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成熟运作。园区要加快做实一批如公共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检测等公共技术平台,具体可采取政府扶持、双方合建或联合科研院所三方共建等方式。要充分发挥平台公信力,优惠服务收费,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同时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企业与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联系,使先进的科研成果与生产力紧密联系,真正把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落到实处。

(五)完善产业链,形成有序竞争的发展氛围

目前,园区内的企业正不断发生联系,形成模仿与共享的良性发展,多元化、开放的链条正在建立,园区正从无组织的混合体向有组织的综合体演变。企业自身发展更加理性,企业间的竞争也就更加有序。园区通过各种政策和机制的激励培育企业的内部优势,促使园区中的企业从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产业功能升级,最后到链条升级,从而使得整个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

(六)发挥资本服务体系作用,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

园区要通过已引进的南京市产业与资本促进中心和金融服务企业建立比较完善的资本服务体系,如信用、担保体系、风险投资等完善多元化投资体制和风险投资机制,使企业的资金链保持稳定,为园区内企业发展提供比较充足的资本支撑。

(七)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实现人才集聚效应

要通过科技创新政策的宣传、组织联谊交流活动、筹办科技人才节、高校人才走进园区等多种形式扩大新城科技园的知名度,同时,通过报刊、新闻媒体等宣传园区人才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吸引人才。另外,还可进行以才招才、以智引智,通过人才的信息传递推动人才集聚。

(八)培育园区内企业之间的人文关系网络和区域创新文化氛围

集聚建设模式 篇4

大遗址是指文化遗产在一定地域集中分布,类型结构复杂多样,遗迹、遗物丰富,历史、文化、科学等价值突出,历史信息蕴含量大,占地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具有典型的区域特征与综合特性的大型古代文化遗址或遗址群及其背景环境的共同体。大遗址以面积大、价值高、遗存丰富而著称,是我国文明史的构成主体。随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遗产旅游和区域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十一五”以来我国大遗址保护利用获得了充分的重视,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基本建立了有效的大遗址保护体系,但在取得成就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还存在着严峻的挑战。由于我国大遗址受传统的保护理念限制,主要是以单纯强调保护而限制大遗址区各种经济行为的保护模式为主,这种保护模式导致大遗址在得到相对有效保护的同时,却陷入了利用不足和大遗址区内、区外发展不平衡的困境,使大遗址不能得到有效地传承和价值实现,并导致大遗址区居民在发展受困下对遗址遗迹的“憎恨性”破坏,以寻求自身的发展。

大遗址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类型,其特性、区域发展特征、保护与利用需求的综合性和关联性等,决定了空间上的产业集聚是其实现保护与利用及区域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大遗址的特性和区域保护需求等,又决定了其实现路径和模式有别于工业、服务业、金融业等产业的集聚模式。鉴于此,本文结合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特性,以产业集聚理论为指导,对我国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概念、内涵、集聚的原因、形成机制和模式等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我国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提供理论指导,推动我国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培育发展,以实现大遗址的有效保护和传承,以及大遗址区域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

一、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概念、内涵分析

(一)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概念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有效的空间产业经济组织形式,在马歇尔[1]提出以后引起了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广泛兴趣,并展开了理论与实践探索,形成了内涵相似的概念。目前,对产业集聚的界定主要是围绕着地理特性和产业特性两方面展开,普遍认为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理现象,是指同一类型产业或者不同类型相关产业的众多企业,在一定范围内的空间集中,以实现集聚效益的一种现象[2,3]。集聚效益就是集聚经济,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一定地域的空间集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成本节约[4],它的本质是一种外部规模经济。从单个企业的角度来看,集聚经济是地理接近的企业之间存在正的溢出,促进生产要素或资源更有机的结合,使每个企业获得“质”的效益,是一种外部经济;从行业或整个集聚地域的角度来看,集聚经济又是该地域内生产经营活动总体规模扩大的结果,随着企业数目增多、产业规模扩大,每个企业都会获得“量”的效益,所以它又是一种规模经济[5,6,7]。

大遗址是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对规模特别大、文物价值特别突出的大型文化遗址、遗存和古墓葬等的一种独特提法,具有规模大、遗存多、价值突出的特性。我国大遗址主要以土遗址为主,经过历史的沧桑变化,多已残缺不全,深埋于地下,即使地上有出露也以残垣断壁或夯土基址为主,具有不可移动性、易损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性。它们的占地面积小者约1平方公里,大者可达几百平方公里。在大遗址保护时,我国主要是通过划定大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通过对不同等级保护区域的限制性规则制定来实现大遗址的保护。大遗址和大遗址保护的特性,决定了大遗址不同于工业、金融业等产业或企业集聚形式。大遗址的固定性、真实性等特性决定了大遗址保护利用活动只能在大遗址区进行,其特性也决定了其自身衍生产业的相对局限性。但是,大遗址可以摆脱自身空间的局限性,跳出遗址保护利用遗址,形成区内、区外联动的不同发展结构模式的体系化和区域化发展模式。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不是大遗址的集聚,也不仅仅是大遗址衍生产品的集聚,而是以大遗址保护利用为核心,形成的横向和纵向的多元化多类型关联产业集聚。

考古文物系统习惯上把大遗址建设控制地带以内,包括保护范围的区域称为大遗址保护区,简称大遗址区。本文所要讨论的大遗址区域是以大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中心,包括了大遗址建设控制地带以外,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与大遗址紧密相连的区域。结合大遗址特性和产业集聚理论主要思想,笔者认为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主要是指在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下,以大遗址为依托,通过大遗址保护与利用,推动以大遗址文化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条延伸和拓展,形成大遗址区域产业或产品链上的众多企业部门与机构在地理空间上集中的圈层网络。

(二)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特征

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是以大遗址保护与利用为中心的一群既独立自主又彼此依赖,既有专业分工又有资源互补的企业在大遗址区域范围内的集聚。这是一种新的大遗址区域资源组织和保护利用方式,对大遗址传承和区域协同发展具有无可置疑的战略意义。因此,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有自身独有的内涵特征。

1.空间上的产业集聚特征。

产业集聚理论认为地理上的集聚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大遗址区域依托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形成基本的旅游吸引要素,在此基础上促使大遗址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关联产业,在大遗址区域地理位置上的衍生和延伸性集中,并因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产生集聚区,形成强大的综合性吸引力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使区域知识和资本快速递增。

2.空间上的圈层特征。

由于大遗址的特性对保护与利用的独特要求,使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在依托大遗址展开的同时,又不能完全以大遗址区作为产业集聚的中心,在大遗址区内开展产业集聚只能是以大遗址为中心,形成以大遗址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建设控制地带外围区域为基础的圈层结构。基于大遗址保护的独特性,保护范围只能开展大遗址保护与展示等大遗址核心产业项目,或开展严格规划控制下的生态农业或休闲农业产业项目,进行参观游览或休闲体验活动;大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在严格规划控制下,可以发展大遗址附属文化产业,对大遗址区遗址遗迹及环境无影响的旅游产业和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农业产业;大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外围区域是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核心,主要包括各种大遗址文化产业的副产品加工展销、专业技术服务等,旅游产业的横向和纵向产业,如景区、酒店、纪念品商店或加工企业等,关联产业如其他文化产业、食品加工业、景观房产业等;通过区内、区外不同产业集聚发展,区内保护利用带动区外发展,最终通过区外发展,引导区内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区内人口区外就业分流,减轻对大遗址区内的破坏,并形成反馈机制,区外发展对区内形成补偿,实现遗址保护与区域协同发展。

3.产业网络化特征。

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不是简单地大遗址文化产业或旅游产业的集聚,它的范畴比大遗址文化产业或旅游产业集聚更广,包括了大遗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内。集聚的功能维度、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战略理念维度也超越了传统的大遗址文化产业和衍生的旅游产业。它是以大遗址保护与利用为基础,通过对大遗址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及关联产业及各自产业链在横向和纵向上的扩张,使多种产业企业集聚并形成价值链网络化集聚的一种集聚模式。

4.经济外部性特征。

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主体发出的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局外人产生了一种外部影响,它对这种影响既不付报酬,也得不到好处,并且这种影响处于市场交易或价格体系之外。根据影响效果,外部性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又无需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前者无法补偿后者的现象,其直接后果是导致资源配置不能达到最大效率,即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8]。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目的之一是解决大遗址保护所产生的负外部性,而其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鼓励正外部性来实现。外部性使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指导下的各个行业、部门相互依赖、互相协作,使企业个体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外生性“量”的集聚向内生性“质”的集聚发展,即依靠大遗址区域产业共同体的力量,使大遗址区域网络化产业链结构更具稳定性和活力,进而提高大遗址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5.分工与合作竞争特征。

大遗址区域产业发展要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旺盛生命力,必须使各构成部门、行业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综合体。在空间地域上表现为各部门、各行业的分工与协作[9]。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不仅包括了大遗址文化产业,还包括了衍生的旅游产业和关联的文化产业、农业、食品加工业,甚至景观房地产业等。它们特色各异、彼此依赖,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功能分工与互补协作现象。一方面,大遗址产业集聚区域内部彼此之间通过差异化产品实现专业分工下企业间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生产或提供同质性产品的部门为争夺客源市场而发生激烈地竞争,促使区域内产业或企业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创新,以增强吸引力和产品供给力,通过不同产业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竞合,推动了大遗址区域的持续发展。

6.动态特征。

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与其他产业集聚发展一样,具有集聚发展演变的动态性。在大遗址区域内部要素和外部市场等环境要素的共同作用下,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产业链在横向上的关联与纵向上的扩展,推动大遗址区域内的产业不断向高级化和合理化方向发展,使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表现出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动态演变过程,最终使大遗址区域产业体系从单一的大遗址保护利用形成一个产业、功能相对完善的大遗址产业集聚综合体。

(三)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目的或目标体系

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目的可以界定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基本目的,一个是宏观目标体系。基本目的是宏观目标体系的基础和根本所在,而宏观目标提示是基本目的实现过程中的衍生目标和最终目标。大遗址区域集聚的基本目的就是实现大遗址的保护和传承,而最终目标就是解决我国大遗址保护面临的保护传承困境和大遗址区内区外发展不均衡,在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基础上跳出遗址,通过大遗址区内部保护、展示和环境改善,带动大遗址区外部产业发展、集聚互补,实现大遗址的有效保护传承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剪刀差,使大遗址保护利用和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二、大遗址区域实施产业集聚的原因分析

大遗址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类型,其特性、区域发展特征、保护利用需求的综合性和关联性等,决定了大遗址保护利用必须走以大遗址为依托,大遗址文化产业为主导,辐射和带动相关支持性产业、辅助性产业,推动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条拓展与延伸,形成专业化集聚区的圈层网络的空间产业集聚模式,这是由多种原因所决定的。

(一)大遗址自身吸引力有限

我国大遗址主要以土遗址为主,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多只保存下夯土基址,即使价值很高或很突出,但可读性和观赏性较差,导致自身吸引力不足。另外,在传统的保护为主和以西方保护展示利用理念为主导的思想影响下,大遗址展示方式方法单一、内容较少,旅游产品和活动类型相对单一,即使展示后观赏性也不强。因此,需要在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基础上,以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为指导,在大遗址区外围发展休闲娱乐、体验参与等不适合在遗址区内的横向和纵向旅游产业及文化产业,形成以大遗址保护利用为主导的多元化多类型的综合型差异化产业集群发展区,以增强大遗址区域吸引力。

(二)大遗址区内、区外发展不平衡

我国大遗址区内、区外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着严重的“剪刀差”现象。这种不平衡的根源在于大遗址区内与区外之间囿于传统的保护区划限制,大遗址区主要以限制性保护为主,区内居民和企业发展权受阻,在发展过程中将遗址区内、区外人为割裂,导致经济结构的契合性不够,并最终引起“封闭独立性”下大遗址区内发展困境和遗址保护困境,区内居民或集体因限制性发展贫穷,出现对阻碍发展的遗址遗迹故意破坏。这种不平衡是一种公平与效率失衡下的不均、遗址区内发展权和遗址区外发展权的不均问题,而要解决这种不均的最好方式就是“跳出遗址、保护遗址,遗址区内、区外联动发展”,区内主要以大遗址保护、展示及参观游览为主,区外发展旅游、文化、农业等关联产业,吸引、引导大遗址区内居民区外就业,通过区外产业发展补偿区内大遗址保护,以促进大遗址保护。

(三)大遗址区内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大遗址区内主要以传统的农业经营为主,种植作物一般根系较深,容易对地下遗址遗迹造成破坏,传统的大水漫灌形式加剧了下渗性侵蚀破坏,现代化机械技术的深耕也对地下遗迹造成破坏;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遗址区内外地租差异,大遗址区内集体或个人出于利益需求,存在不合适的土地流转,导致大遗址区内工业企业数量增加。由于这些企业主要以小型乡镇企业为主,集约化生产效率低,其建设和生产经营对遗址遗迹和遗址区景观环境造成威胁或破坏。因此,要实现大遗址有效保护,必须对大遗址区内不利于大遗址保护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而这种调整优化主要以大遗址区域为主,不适合大跨度的产业迁徙和调整。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结合大遗址保护,对大遗址区的农业生产,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发展有利于大遗址保护的观光农业和经济农业,形成生态经济农业种植、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度假、生态农业产品加工与销售等产业体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递增报酬的实现。对大遗址区内工业企业等,通过引导区内产业向区外发展,形成区外产业集聚,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向有利于大遗址保护利用的方向发展。

(四)大遗址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大遗址要实现保护传承必然需要通过大遗址展示与利用实现,大遗址的展示与利用必然带动大遗址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相关的文化产业等的发展,形成基于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文化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链的企业集聚;同时经济的发展要求优化区域产业配置,提升区域资源优化配置效率,这必然导致在大遗址文化产业和旅游等产业的带动下,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发展,带动区域相关产业更大规模的集聚。

(五)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

大遗址保护必然要引导遗址区部分居民向区外发展,大遗址区域环境的改善将吸引大批居民到遗址区周边居住、生产生活。因此,在大遗址外围区域可通过积极地优化配置和引导,发展区内居民安置房建设和景观房地产,形成大遗址周边相对集中的、活力性的居民居住区,提升区域活力,在景观房地产发展基础上,引导区内商贸产业发展。大遗址区域实施产业集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大遗址自身吸引力有限、区内区外发展不平衡和区内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使大遗址陷入保护与利用困境。在现代经济社会背景下,要解决这种困境最优途径就是在产业集聚理论指导下“跳出遗址、保护遗址,遗址区内、区外联动发展”,实施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通过区内大遗址保护与展示、环境改善等,增强吸引力;在区外发展旅游、文化等多种关联产业,形成基于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区域网络化产业链,进一步增强区域吸引力和竞争力,弥补大遗址自身观赏性、体验性不足缺陷,调整优化区内产业结构,引导区内居民区外就业、生活,使大遗址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三、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形成机制

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是基于大遗址资源禀赋和其他资源要素保护与利用下的大遗址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为基础,在外部经济、网络化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及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等经济、政策驱动力作用下,使保护、展示后的大遗址和旅游等企业依据网络化价值链关系不断集聚、发展,在大遗址区域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水平的主导产业引导下的“多业共生”有机综合体。在集聚区形成过程中,大遗址及其资源要素是基础,大遗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是关键,外部经济、网络化外部经济、规模经济、政府政策与市场调节要素是持续循环积累发展的驱动力和保障。

(一)大遗址资源禀赋和相关资源要素

由于大遗址的不可移动性和区位、类型、价值内涵等的不同,彼此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地区与文化差异。在此背景下,每一处大遗址区域最适合于发展与本地大遗址相关的旅游、文化产品,而不适合于生产与本地大遗址文化要素和景观集群等相关性较少的产品。因此,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主要是依托大遗址资源禀赋和相关资源要素来进行集聚。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主要以大遗址为核心的资源优势占有主导影响地位,并以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为区域产业集聚基础。

(二)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是指某一经济主体发出的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局外人产生的一种外部影响,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主要是指在产业集聚理论指导下,通过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及关联产业发展,对大遗址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就是通过促使产业集聚正外部性发展,以消除大遗址区域发展中的负外部性。大遗址的正外部性认为单纯的遗址保护利用,发展遗址旅游不能解决大遗址保护中的负外部性。只有通过大遗址保护展示,进行环境改造与景观塑造,发展旅游业等多种产业,并引导区域内居民到区域外就业,全盘性的考虑遗址保护、遗址利用与社区发展、居民发展、区域环境维护之间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大遗址保护。外部经济决定了大遗址区域发展应采用“跳出遗址保护遗址,区内、区外联动发展”的模式。在此过程中要求集聚的产业之间“存在更细致且灵活的分工,聚集的企业之间(包括与大遗址之间)彼此有相互关联的利益,如同磁场一样的有利于企业家创业的氛围的形成”[10]。

(三)网络外部化经济

大遗址区域网络外部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直接的网络外部化。对于大遗址区和周边的横向景区,消费者的需求存在相互依赖,消费者对大遗址区的参观游览将增加未来参观游览该地旅游者的效用。因为旅游者的到来代表着对景区的一种认同,会使大遗址区的管理经营者发现在利用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根据旅游者需求或发现的缺陷,进行调整或完善相关服务。随着参观游览大遗址区的旅游者的增多,大遗址区就越具有吸引力,对大遗址区管理经营者提出更高要求,使其不断完善大遗址区产品,成为区域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必到地。二是间接的网络外部化,即大遗址旅游配套的其他横向或纵向互补产品具有网络化效应。到大遗址参观游览的旅游者越多,则互补产品的经营者或生产者将更愿意提供与之相配套的配套产品。对于横向的不同型景区希望起到一定的分流作用,吸引机会顾客到景区内参观游览、休闲体验,开展不同于大遗址旅游产品的旅游活动,达到差异化旅游;对于纵向的下游经营者,如文化、餐饮等产业经营者,则通过旅游者的到来,吸引他们购买或者食宿,增加在区域内停留时间下的消费水平。这样就为区域产业增加了集聚、发展机会,也使购买最终大遗址旅游产品的旅游者获得更多的消费利益,方便他们参观游览,在一个集中的区域实现时间最小化、旅途最短化下的周到服务,获取游览效果的最大化。

(四)规模经济

大遗址区域规模经济产生于以大遗址为核心的保护与利用水平,是指在大遗址保护与利用规模既定或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由于其所在行业或者大遗址区域范围内生产经营活动总体规模的扩大,使区域知名度提高,吸引力增强,游客流增加,导致企业成本下降和收益提高的经济模式,可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是指大遗址自身在保护、利用基础上,随着区域发展,不断完善自身品牌建设,增加展示内容,优化展示方式,通过“量”的增加和“质”的创新,不断增强自身吸引力,达到引导区域旅游者集中和产业发展的目的。外部规模经济是指在大遗址保护与利用规模不变的情况下,由其所在的产业如大遗址文化产业,包括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等数量、质量(游览方式、设施设备)的增加,增强区域吸引力和竞争力,进而带动旅游者区域集中和其他产业持续规模扩大,使区域的吸引力、竞争力等不断增强,成本降低、收益提高的形式。

(五)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机制

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政府主导和市场自我调节的循环累积过程。基于外部经济、规模经济和客源市场、目的地形象、企业品牌、人力资源等要素的市场引导、调节对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但在此形成过程中关键还在于政府宏观调控(制度和文化等的引导)。政府在产业集聚中的作用应该是作为促进者和中间人,把相关参与者聚集起来,提供支撑性的基础设施,建立动态比较优势和有利于产业集聚化的制度,创造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消除市场调节下的系统失效问题。如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政策导向、资金扶持、土地划拨的支持;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方面的完善和配套,包括基础设施(道路交通、通信、电力等)、旅游基础设施(酒店、旅游公交线路、区域标志系统等)、区域环境整治与景观建设、政府在宏观层面对区域品牌的创造和宣传、以及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引导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中政府起主导作用是必要的,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则需弱化政府作用,进一步加大集群内企业的市场化进程,给企业更多的自主权。在实施有效地政府宏观调控的同时,也要健全市场调节机制,这是引发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网络化效应良性循环的重要因素。

四、结束语

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不是以单一的产业集聚为基础,而是以大遗址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融合发展为主。其吸引力一般在主导的大遗址景区带动下,由众多横向上的互补性主题旅游景点和相关配套设施组成;其产业模式主要是在主导的大遗址文化产业带动下,由众多基于大遗址和相关资源要素的关联产业如旅游产业、服务产业、农业产业、食品加工产业、金融产业、文化产业等组成;其内部机构类型,不仅包括了相关产业发展的企业或公司等,还包括了区域提供公共产品的其他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等。这种区域产业集聚是在主导产业集聚发展下的“多业共生”模式,区域内的大量企业彼此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效应,上下游产业或与辅助产业之间的关联是密集而顺畅的网络化构架,在这种基本模式和要素的不断创新与持续动态发展的网络化背景下,具有连接市场需求与区域产品供应链需要的重要功能。在市场调节下促使内部产业结构在动态调整中不断升级发展,产生循环累积的集聚经济,使大遗址区域得到持续发展。其实质是以大遗址为依托和吸引,跳出遗址保护遗址,区内、区外联动,形成区域“多业共生”的产业集聚综合体,最终通过大遗址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其他关联产业的发展和反馈,区内、区外协同发展,区外对区内进行补偿,实现对大遗址的保护传承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2]张长立.产业集聚理论探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04(12):32-33.

[3]宋伟.产业集聚理论研究评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20.

[4]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30-34.

[5]Henderson,J.Vernon.Externalities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97,42(3):449-470.

[6]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91-100.

[7]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52-55.

[8]朱善利.微观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90.

[9]袁莉,田定湘,刘艳.旅游产业的聚集效应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3(3):117-118.

集聚建设模式 篇5

关键词:“三位一体”人才集聚模式,西部地区

在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等理论和实践的推动下, 产业集聚日益成为经济学领域关注的核心。人才作为产业集群必备的竞争要素, 是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升级的基本条件。产业集群的人才集聚效应, 对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在研究产业集聚问题时, 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人才的集聚问题。

一、促进西部地区人才集聚刻不容缓

西部地区是我国人才问题最为严峻的地区, 在人才集聚水平上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据统计, 在2003年底, 西部地区每万人中科技人才分布数量为17.43人, 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6.47人, 连东部地区43.43人的一半都达不到。然而两年之后, 西部地区人才瓶颈并没有能够得到应有的改善。截至2005年底, 西部地区每万人中科技人才分布数量为18.59人, 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9.71人, 同样还是达不到东部地区46.44人的一半。不仅如此, 西部地区的人才还存在大量外流现象。有关资料显示, 西部地区人才的流出量是流入量的两倍以上, 特别是中青年科技人才外流现象更为严重, 近几年, 仅西北地区调往沿海及内地的科技人员就超过3.5万人, 且大多为中高级专业人才。

人才集聚的形成不仅可以促进人才价值的实现, 产生集聚效应, 而且还可以使集聚地区获得先行发展的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 掌握先进技术和拥有最新知识的劳动者是经济发展的最大驱动力和决定性因素。由于人力资源的极度匮乏, 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西部地区丰富自然资源所形成的经济发展优势, 严重影响了经济的高效率运行。在当前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的背景下, 要实现全国各区域的协调发展, 促进西部地区人才快速集聚刻不容缓。

二、国内外人才集聚的主要模式分析

1. 影响人才集聚的主要因素

人才聚集是由大量同类型或相关人才在流动过程中, 在一定的时间内, 按照一定的联系, 在某一地区 (物理空间) 或者某一行业 (虚拟空间) 聚类而形成。在现实中, 影响人才集聚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利益因素。人才流动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获得比原来地区更高的经济收入, 获得比原地更多的发挥个人才能的条件和机会, 比如当前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的农民工回流现象。其次是精神因素, 主要指影响人才流动的非经济因素, 如文化背景、个人禀性和社会地位等。再次, 则是制度因素, 比如政府的有关政策、企业组织的管理制度等。不同的社会、制度环境对人才流动影响也是至深的。一个鼓励资源自由流动的制度必将带来人才经常的流动, 相反, 一个限制资源流动的制度环境则会阻碍人才的流动。

2. 国内外人才集聚的主要模式

因为不同地区受到的影响因素不同, 并且各因素的作用力度也有差异, 所以不同地区的人才集聚的形成会有不同的特征, 于是便产生了不同的人才集聚模式。对于国内外人才集聚模式主要可以归纳三种:

(1) 政府促进型人才集聚模式。即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出台人才激励政策、完善人才管理体系、改革人才管理制度等手段来改良所在地区的人才集聚环境, 从而推动人才集聚进程加速进行, 使人才的成长、流动与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 以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促进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 政府干预在人才集聚过程中的作用强度较高。比如, 在当前愈演愈烈的人才争夺战中, 不少地方政府围绕政策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来吸引大批高层次人才流入, 就属于典型的政府促进型人才集聚模式。该模式可以帮助落后地区比发达地区用更少的时间完成人才集聚的进程, 最初主要出现在韩国、印度、中国台湾等经济后发展国家和地区。近年来, 西部地区的不少地方也主要是借鉴这种人才集聚模式。

(2) 市场主导型人才集聚模式。该种模式与政府促进型相比较而言, 政府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集聚出现后的事后调节方面, 人才的流动通常是由人才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 通过对集聚区好处的追逐自发形成的, 受政府的干预较少。市场主导型模式中人才集聚的形成、演化基本上依赖市场与人才互动的方式来完成, 在市场主导型人才集聚模式中, 政府政策等外部力量对人才集聚的形成、演化的影响是间接的、辅助性的。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是发生市场主导型人才集聚的基本特征, 主要以欧美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为典型代表。

(3) 产业集聚推动型人才集聚模式。产业经济增长来源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综合作用, 产业集群的发展往往离不开人才聚集的支持。产业集聚是高强度的规模经济, 专业化分工的集聚水平很高, 与之伴生的人才集聚现象大多呈现出同类人才高度集聚的现象。由于产业集聚对人才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加上集聚范围内也会有人才的流动, 所以很容易形成专业人才集聚, 使得产业集聚现象与人才集聚现象往往同时出现。比如, 我国的“珠三角”及我国台湾新竹的电子元器件产业群等, 都是依靠人才聚集发展产业集群, 带动整个地区快速发展的成功例子。在产业集聚推动型人才集聚模式中, 人才的流动主要是市场规律的调节, 政府的干预作用较小, 本质上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市场主导型人才集聚模式。在当前西部地区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建设的背景下, 单独列出这种模式, 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三、西部地区“三位一体”人才集聚模式的构建

如前所述, 实现西部地区人才集聚便显得刻不容缓。从实践来看, 目前西部地区主要采取的是政府促进型人才集聚模式。相似的人才优惠政策在很大程度上, 导致了人才争夺的同质竞争,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政府促进型人才集聚模式的应有效果。为此, 笔者通过借鉴国内外常见人才集聚模式, 尝试为西部地区构建出“三位一体”的人才集聚模式。该模式将人才分为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和实用人才三大类, 按照权变法则, 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设计不同的人才集聚模式, 这三个模式相互关联、互为补充, 共同构成一个统一整体, 形成协同效应。

1. 以政策为依托的紧缺人才集聚模式

该子模式是借鉴政府促进型人才集聚模式而来, 即用政策来吸引人才。具体操作可以包括以下内容:首先, 地方政府围绕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列出紧缺型人才引进目录, 建立紧缺人才信息库;然后针对紧缺型人才出台系统的优惠政策, 比如给予安家费、专项津贴补助、科研启动经费等待遇。对于急需引进的特殊高级人才, 甚至可以采取一人一议、一人一策的办法。

2. 以项目为依托的高层次人才集聚模式

该子模式是借鉴产业集群推动型人才集聚模式而来, 强调以项目吸附高层次人才。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高层次人才在流动过程中将更看重成就感、挑战性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此, 我们强调坚持“以项目引人才, 以人才促发展”的引才思路, 依托西部地区倾力建设的重大项目和高新科技项目对人才的吸引力来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在具体操作过程, 针对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内的人才, 我们还可以采取“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柔性流动方式柔, 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从而满足西部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依托重点项目实施柔性引进人才, 既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大量需求, 又能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完全可以成为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的有效做法。

3. 以市场为依托的实用人才集聚模式

该模式借市场主导型人才集聚模式而来, 即对于西部地区需要的各类实用人才, 主要是通过市场对接人才的方式来提供。考虑到西部地区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才市场体系均不够完善, 在推行该模式之前, 地方政府一方面需要继续完善人才市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比如建立完备的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络, 定期开展人才交流大会, 与东部人才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建立人才信息供求合作机制, 为用人单位提供的人才引进服务等;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编制人才供求预测、定期发布供求信息、实行人事代理制等工作, 来调节各类实用人才流向。

参考文献

[1]孙健等:中国不同地区人才集聚模式研究[J].人口与经济, 2007, 03

[2]孙启文:中国不同地区人才集聚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3]牛冲槐等:人才集聚效应系统研究[J].系统学学报, 2006, 04

集聚建设模式 篇6

1 栾川县旅游产业集聚区概况

栾川县旅游产业集聚区成立于2011年3月, 东起庙子镇北凹村, 西至县城君山广场, 规划面积7.61k㎡。整体产业结构布局为“一带五园”, 即以迎宾大道产业拓展带为轴线, 规划建设旅游商品制造、产业综合配套、轻工产品加工、产业生产体验、产业管理研发五个专业园区。栾川县旅游产业集聚区依托栾川丰富的旅游资源, 兼具产业发展职能和城市服务功能, 既是栾川旅游产业集中发展的重点区域, 也是县城东部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聚区在大力发展旅游商品及轻工产品制造业的同时, 以城市新区的标准建设旅游产业集聚区, 以发展旅游的标准完善城市功能, 使产业集聚区和东部新区实现套合发展、协调发展, 最终打造一个颇具水墨自然气息, 集休闲养生、文化旅游、商务会展于一体的中原地区极具特色的旅游产业聚集区。成立至今, 区内已集聚规模以上企业14家, 各类法人经营单位146家, 个体工商户954个, 从业人员5797人。集聚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亿元, 其中, 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6.5亿元, 完成税收3.1亿元, 完成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37.2亿元。

2 对栾川县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思考

(1) 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栾川县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内动力。栾川县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 年均气温12.1℃, 年日照2103小时, 年均降水量862.8毫米, 无霜期198天。森林覆盖率83.3%, 名列河南省第一, 空气中负离子含量平均3万个/立方厘米, 最高达6万个/立方厘米, 被权威专家测定为中原空气最清洁的地方。水能资源丰富, 全县境内有伊河、小河、明白河、淯河四大河流, 分属黄河、长江水系 (其中淯河流域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 , 大小支流604条, 河网密度0.59公里/平方公里, 地表水年均径流量6.8亿立方米, 水能蕴藏量11.78万千瓦, 可开发量8.5万千瓦, 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农村小水电电气化建设试点县。中药材、土特产资源丰富, 已普查出各类中药材1402种, 年收购量500万公斤以上, 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 土特产品主要有木耳、香菇、猴头、板栗、核桃、无核柿子、土豆、玉米糁等, 远销全国各地和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钼矿总储量达206万吨, 居亚洲第一位, 世界第三位, 是我国境内的特大型钼矿田。

(2) 多年的发展积淀是栾川县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助推器。近年来, 栾川县地区生产总值 (GDP)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多项指标始终保持着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 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2000年以来, 栾川县强力实施“旅游强县”战略, 逐步形成了景区密集、旅游设施完善、旅游产品开发初具规模、文化底蕴彰显的局面。此外, 全国旅游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 河南旅游向纵深发展, 文化牌、区域牌成为洛阳旅游主推方向, 宏观政策的支持使栾川县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3) 基础建设难度大是栾川县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拦路虎。集聚区处在两山中的一个狭长区域, 区域中间由伊河和迎宾大道贯穿, 基础建设难度大, 同时, 现有河道及其驳岸未经过规划整理, 欲形成有价值的景观, 工程耗费很大。此外, 由于栾川境内山地居多, 目前没有铁路和飞机场, 交通等级整体偏低, 制约着栾川县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3 栾川县旅游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议

3.1 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经济发展是一时的积累, 生态环境是万世的财富。生态环境脆弱性、生态恢复的长期性决定了违背自然规律、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 是得不偿失的发展。因此, 旅游产业集聚区必须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 切不能以牺牲青山绿水换取一时发展。引进高科技环保设备, 加强旅游综合环境治理和保护, 推广垃圾循环处理系统, 尽可能使用或逐步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3.2 正确判断市场需求

旅游产业集聚区应以市场为主导, 充分了解市场需求, 根据需求结构确定生产结构, 根据生产结构及时调整产业结构, 避免不按市场需求盲目扩大生产规模, 造成资源浪费。在产业集聚区建设前期应引导企业在注重生产要素投入同时做长产业链条, 实现外延式增长, 当建设规模与市场需求相适配时, 应引导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加大科技投入, 实现内涵式增长, 以保证在市场竞争中始终拥有旺盛的生命力。

3.3 积极应用信息技术

规划建立旅游信息网, 将政务上网、管理上网、最近动态上网, 在全世界范围内宣传、营销地区旅游, 全方位拓展聚集区的投资、融资、营销、管理模式。引进国际先进信息技术, 如GDS (全球预定系统) 、TIS (旅游信息系统) 、TDIS (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 等。

3.4 充分发挥辐射作用

集聚区达到一定规模后, 应能够发挥其自身纽带的作用, 产生向周边辐射的效果, 如充分挖掘上下游产业, 解决剩余劳动力;利用区位优势, 打造专业种植村、养殖村等, 实现农副产品增殖。从而带动相关产业乃至周边地区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摘要:河南“旅游立省”战略确立以来, 河南旅游业步入了黄金发展期, 栾川县旅游产业集聚区应时而生, 逐步形成了“产品业态丰富、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功能配套、综合效益显著、带动作用凸现”的旅游产业园区, 为地区旅游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极具典型意义。本文论述了栾川县旅游产业集聚区的概况、优势与问题, 并对其开发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栾川县,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杨迅周, 谢燕娜.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 31 (06) :97-131

产业集聚区建设的优化评价 篇7

关键词:神经网络,产业集聚区,评价

引言

产业集聚区的优化涉及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规划, 涉及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区根据战略发展目标选择相对最优区位的问题, 属于宏观层面的优化;另一方面是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发展规划, 涉及单个产业集聚区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根据具体表现指标促进优胜劣汰的问题, 属于微观层面的优化, 通过这两个方面的优化研究, 可以实现对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全过程优化和动态优化。本文重点探讨产业集聚区的微观建设发展优化, 拟通过构建产业集聚区发展优化模型, 实现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动态评价, 以评价的结果作为产业集聚区微观建设发展优化的指导, 提出相关政策进行对应调整, 促进产业集聚区的优化发展。

一、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评价

(一) 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当前产业集聚区建设主要规划布局在中心城市周围, 目的是实现城市和产业集聚区的相互促进与发展, 形成规模化的现代都市群。这种规划布局, 决定了产业集聚区的集约化发展道路和清洁型发展模式, 所以在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的评价过程中, 必须以此为基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评价的最终目标是带动地区产业经济走向高效、集约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此为目标细分为五个评价部分, 即产业集聚区建设规模、产业集聚区经济贡献、产业集聚区生态保护、产业集聚区社会贡献和产业集聚区发展潜力;在这五个部分中, 分别选择细化指标反映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发展情况, 同时考虑高效和集约性, 在一些指标的取值方面采用单位面积比值。

(二) 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评价模型

根据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BP算法) 的多层前向神经网络模型[1~2], 建立了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如下页图2所示) , 模型分为两大模块:前一部分是归一化模块, 后一部分是BP神经网络 (BPNN) 模块。上述模型中的BPNN模块采用三层BP神经网络, 包括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3]。

在数据输入BPNN模块前进行指标预处理, 实现三个目的:指标达到无量纲化, 各指标与评价目标同方向同趋势, 新的网络输入数据值控制在[0, 1]区间。

原始指标数据经过预处理达到要求后由归一化模块进入BPNN模块。根据指标体系, BPNN模块输入层的模糊神经元数为12, 即输入信号x1、x2…x12对应于12个归一化值;输出神经元数为1, 即输出量0对应于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水平;隐含层的神经元数太少会导致容错性差, 太多会导致学习能力降低, 所以隐含层神经元根据经验公式 (1) 计算的参考值[4]和所选样本的反复测试确定为4。

N—输入层节点数;P—输出层节点数;m—隐含层节点数。

BP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是网络参数修正的过程, 本系统的网络学习采用有教师的方法, 网络参数的修正采用梯度法实现[5]。通过一定数量的网络训练过程, 实际是修正网络参数以确定最适宜的权值[6], 使对全部n个样本的实际输出0α与样本输出的残差达到最小, 即:

权值以及阈值的修正通过反向传播算法的梯度法实现, 以t表示迭代修正的次数, 并用bk和bo分别表示隐含层与输出层的神经元阈值, 则BP神经网络的参数修正规则为:

第一, 输入层到隐含层的连接权值:

式中, i=1, 2, …, 17, k=1, 2, …, 35, wki为输入节点Xi到隐含层节点Rk的权值, η为学习率。

第二, 隐含层神经元阈值:

bk (t+1) =bk (t) —η′鄣E/鄣bk (4) 式中, k=1, 2, …, 35, η′为学习率。

第三, 隐含层到输出层的连接权值:

式中, k=1, 2, …, 35, ck为规则层节点Rk到输出层节点0的权值, η″>0为学习率。

第四, 输出层神经元阈值:

式中, η″′>0为学习率。

经过训练学习, 评价网络输出衡量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水平的评价值β, 该值的范围为[0, 1], 为明确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水平, 以当年产业集聚区所在省份的中心城市工业经济发展水平把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状态划分为四级:一级为强, 带动全省中心经济城市的工业经济发展, 分值范围为为0.85<β≤1;二级为较强, 带动地市级中心经济城市的工业经济发展, 分值范围为0.7<β≤0.85;三级为中, 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有益补充, 分值范围为0.5<β≤0.7;四级为差, 未能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分值范围为0<β≤0.5。这样可以从网络输出值中可以明确得出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水平差异。

在每次评价中, 往期的样本, 都可以作为新的学习样本让这个BP神经网络评价系统不断学习、继续完善, 以使它作出更准确的评价。

二、算例

选择中原经济区不同中心城市的10个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作为学习样本, 所有样本的指标值都已根据预处理规则进行了归一化 (见表1) 。

通过对上述10个特定产业集聚区样本的网络训练学习, 得到网络评价结果 (见表2) 。

结论

本文建立了三层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从微观角度评价了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水平, 按照设定的标准, 对所选集聚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等级划分, 分析得到的产业集聚区发展优化建议具体如下: (1)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优化, 应该逐步从过去的注重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建成区总面积等效果指标, 逐步转向关注产业集聚区的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单位面积主营业务收入和单位面积工业增加值等效率指标, 这不仅体现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土地集约化利用, 也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需要; (2)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优化必须考虑区域经济差异和工业化阶段差异, 不同地区和时段的产业集聚区建设优化应该体现发展重点, 以重点发展关注指标强化产业集聚区建设过程中的优化方向, 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 更应该结合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相对工业基础, 对产业集聚区进行优化布局和评价; (3)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评价需要进行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 在纵向上, 需要划分发展水平层级进行大范围的产业集聚区对比, 发现产业集聚区建设间所存在的差距, 不断促进产业集聚区间的对比和优化;在横向上, 需要与所处地区的整体工业产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对比, 评估产业集聚区对地区工业经济的带动和促进作用。通过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评价, 全面评估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发展状态, 做到既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又合理优化布局; (4)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优化应该采用动态考核的方法, 对评价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和对地区经济促进作用逐步降低的产业集聚区考虑限制性发展, 重点支持发展较快和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水平产业集聚区建设, 总体上实现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布局优化和资源配置的优化。

参考文献

[1]肖玲诺, 史建锋, 孙玉忠.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风险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11, (12) :176-178.

[2]Bart Kosko.Neural Networks and Fuzzy Systems[M].New Jersey:Prentice hall, 1992:37-95.

[3]金成晓, 俞婷婷.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预警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 :14-15.

[4]范秋芳.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国石油安全预警研究[J].运筹与管理, 2007, (10) :103.

[5]许东.吴铮.基于MATLAB6.X的系统分析与设计[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19-23.

【集聚建设模式】推荐阅读:

集聚区模式06-17

集聚评价07-21

社会集聚05-15

集聚中心06-05

集聚状况07-06

城镇集聚08-02

集聚因素08-08

金融集聚08-18

集聚规模08-20

风险集聚08-30

上一篇:个人房地产税下一篇:企业互联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