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集聚论文(精选12篇)
中小企业集聚论文 篇1
一、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集聚的相关概念
(一) 高新技术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域中运用当代最新的前沿科学技术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及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它主要包括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五类行业。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具有高收益、高创新和高风险的特点, 其中高创新性是指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因此, 作为知识型组织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人才积聚的重要载体。
(二) 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集聚
人才集聚是人才流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行为, 是指人才由于受某种因素影响, 从各个不同的区域或企业流向某一特定区域或企业的过程。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集聚是指一定数量的人才资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单元的汇集、协作、竞争和创新的过程。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对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人才积聚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集聚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出口幅度的不断增长, 贸易结构不断提升, 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对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相对发达国家国家而言,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低, 自身创新能力不足。据统计, 全国规模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活动平均为2%, 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这些都与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聚集程度有关。
(一) 科技创新人才不断增加, 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2008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共计25817家, 比2007年增加4300家, 其中三资企业增加较快, 占全部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36%。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从业人员为716.5万人, 是1992年的21倍, 比2007年增加10.0%, 2009年达到815万人。2008年高新区从业人员构成中, 大专以上学历为324.8万人, 占总数的45%;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为134.5万人, 占总人数的18.8%, 其中研发人员占科技活动总人数的57.8%;中高级职称人数为97.2万人, 占从业人员的13.6% (见表1) 。2008年, 高新区的专利授权数达到33572件, 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0962件, 占全国企业授权总量的48.9%。获得欧美日专利授权516件, 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25件。高新区内企业拥有专利的水平和每年新申请专利的数量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科技项目不断增加, 但自主创新能力相对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显得不足。
(二) 全员劳动生产率较低, 单位产值的增加值低
2008年,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1.3千美元, 而美国在2006年达到了143.4千美元, 相当于我国的6.73倍 (见表2) 。2008年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 (即单位产值的增加值) 为24.5%, 韩国 (2007) 为28.0%, 意大利 (2006) 为31.3%, 德国 (2007) 为38.0%, 英国 (2006) 为41.4%, 美国 (2007) 为43.0%。
(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2008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单位:千美元)
注:劳动生产率是指人均增加值资料来源:科技部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数据 (2010)
(单位:%)
注:R﹠D强度按R﹠D经费占工业产值的百分比计算资料来源:科技部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数据 (2010)
(三) 科技经费投入强度较低
虽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R﹠D经费支出的绝对数额在逐年增加, 从2002年的187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655亿元。但是从表3可以看出, 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R﹠D强度较低, 尤其与美国、英国、日本的差距较大。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高技术企业在全部企业R&D活动中的地位并不突出。2007年, 我国高技术产业R&D经费只占25.8%, 而英国、美国和法国超过了40%, 韩国高达53.8%, 而最高的中国台湾甚至达到了72.3%。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近年来,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人才集聚有所改善, 人才的集聚效应在逐步形成。但是,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科技投入强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三、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集聚战略体系的构建
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集聚战略体系应以提高人才集聚能力为目标, 以建设创新性的科技团队为核心, 以人才培养与开发为重点。具体来说, 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集聚战略主要包括企业环境建设战略、人才引进和培养战略、技术创新团队建设战略和激励开发战略。
(一) 营造良好的人才集聚环境
人才聚集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外部环境又包括政府政策和市场环境两个方面。政府政策涉及政府制定的与人才集聚有关的原则、战略、政策以及操作性安排, 市场环境主要涉及市场状况、竞争环境等因素对人才集聚战略的影响。企业应该在充分了解当前人才集聚的外部环境的情况下, 营造良好的人才集聚的内部环境。
营造良好的人才集聚的内部环境, 应当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营造良好的人才工作环境和技术开发环境。硬件设施主要包括办公设备、实验室建设、网络宽带等, 能充分满足人才工作的需求,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促进技术开发工作和成果的取得。同时, 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完善的制度是人才成长和发展的保障, 因为人才只有在良好的制度保障下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制度的先进性、公平性和感召力是创新成果的催化剂。
(二) 建立科学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高新技术企业的健康发展, 需要各种不同的人才作为支撑。既需要研发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 也需要一线的营销人才和公关人才等, 良好的机制有利于整合企业的人才资源, 使之获得最佳配置。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是其获得持续发展的关键。而技术创新离不开将帅型的领军人物、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骨干人才以及高水平的管理人才。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 适当地引进优秀人才, 实现合理的配置。
在引进人才的同时, 还应注重内部人才的培养, 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例如, 建立技能人才培训制度和技术交流制度, 加大培训费用和技术开发费用的支出。特别是技术研发人员和营销人员, 在深化基础管理理论、强化创新思维的基础上, 提高其综合技能, 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 建设创新性的科技团队
高新技术企业的关键在于自主创新。而人才是自主创新的主体, 是自主创新的第一资源。因此, 建立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团队, 是决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
在技术研发和科技攻关的过程中, 在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的基础上要注重创新团队的建设。合理的专业、素质结构和资源共享, 是优秀技术创新团队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通过建立自由交流的创新平台, 激发团队的创造欲望, 获得更大的创新动力, 充分发挥团队的合力和优势, 产生良好的团队效应, 创造出更多更新的技术成果和产品。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 高新技术企业的持续发展, 离不开良好的团队协作。因此, 技术创新团队的建设是很重要的。
(四) 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励制度
良好的激励制度是高新技术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有效途径。首先, 建立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 作为薪酬发放和员工晋升的基础, 体现“能者多得”的原则。其次, 建立激励性的薪酬福利制度, 在物质方面充分的满足企业人才的需求, 为其更好的工作提高较好的物质基础, 解除其生活方面的后顾之忧。对不同的人才, 实行不同的奖励模式:技术人才, 以项目提成的形式给予奖励;管理人才, 并根据管理目标完成程度以及效果来确定奖金数额;对于营销人才, 以销售业绩为依据来确定奖励报酬等。再次, 建立合理的晋升制度, 这样有利于满足人才的晋升需求,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他的地位和价值, 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激励。激励的内容是丰富的, 主要目的是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纪建悦, 李楠, 韩广智.高新技术企业核心员工激励问题探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1) .
[2]、李光红, 陈学中, 孙丽丽.高层次人才集聚于管理机制创新[J].理论学刊, 2006 (3) .
[3]、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2008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能力分析[R].科技统计报告, 2009 (17) .
中小企业集聚论文 篇2
今年适逢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周年。自1989年建立以来,apec持续推动着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为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投资发展和经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小企业是亚太最重要的合作领域之一,apec中小企业部长会议从1994年开始首次举办,是apec框架下为数不多的、每年都举办的专业部长会之一。
苗圩说,在apec各经济体,中小企业都在增加就业、促进增长、推动创新与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促进和支持中小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各经济体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中小企业创新的紧迫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突出。如何帮助中小企业抓住发展机遇,适应新的挑战,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是大家面临的共同任务,也正因为这样,此次相聚才更有意义。
对于apec框架下深化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合作,苗圩分享了几点想法。他认为,首先要推动改革,促进创新要素的合理流动。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亚太各经济体共同努力,亚太大市场初具轮廓,但亚太地区中小企业创新合作的机制还
有待完善。亚太经合组织应顺应创新要素跨地区流动、创新资源全球配置的趋势,深化改革,破除阻碍亚太地区人才、技术、资本、服务、信息等创新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各种壁垒,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优化中小企业创新环境,为亚太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其次,要有创新理念,拓宽中小企业发展领域。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更是发展理念和增长方式的创新,理念创新和增长方式的创新可以挖掘市场潜能,拓宽中小企业发展领域。亚太应该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增长,抓住绿色经济、互联网经济、蓝色经济、城镇化等新的经济增长机遇。支持将中小企业整合到大型企业全球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大中小企业间的协作水平。
此外,要深化合作,增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apec中小企业创新合作涉及到诸多的方面和领域,应加快建立相关机制,(下转a2版)
(上接a1版)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借鉴和吸收各经济体的创新成果。在产学研合作、信息化应用、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养、公共服务、信息分享等领域加强合作。中国愿与各经济体共同采取措施,为apec各经济体中小企业创新合作提供融资支持。搭建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支持平台,为各经济体中小企业分享政策经验、信息化最佳实践、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
最后,还要加强交流,改善中小企业创新环境。亚太各经济体在探索和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过程中,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各经济体应加强政策对话,形成交流密切、取长补短、互鉴互助的良好机制。同时,应采取共同行动,支持产业集群发展以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进一步整合产业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优化产业分工,提升亚太地区中小企业价值链和产业链。
他说,亚太各经济体联系紧密、利益交融,中国是亚太经济发展的受益者,也是推动者。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审时度势、下最大决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就是为了推动中国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使中国的发展对亚太,对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小企业集聚论文 篇3
[关键词] 浙江 中小企业 成长模式 产业集群
在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的特征相当明显。据浙江省经贸委统计的结果,2005年,浙江省工业总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就有360个,分布于全省各地。如全国著名的绍兴轻纺城、温州的乐清电器、海宁皮革制品、嵊州的领带、义乌小商品市场等等。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的过程,并已成为浙江中小企业成长的主流模式之一。
从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过程来看,它们的形成机制是不同的,其中有的是当地产业和专业性商品市场互为依托、联动发展的一镇一品、一县一业的产业集群;有的是在特定条件下(如有利的区位、特殊的人缘关系、传统的能工巧匠)从家庭作坊、合伙企业或乡村集体企业起步,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集群和专业化产业区。基于产业集群形成方式的多样性,中小企业在集聚化过程中出现了“市场型”、“依托专业市场成长型”、“依托工业园区成长型”、“中卫型”等多种成长模式。本文试对浙江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的几种主要模式进行研究和剖析。
一、“市场型”模式
“市场型”成长模式,也称“丛林经济”,是指有传统手工业背景或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的中小企业集聚而成的企业群落,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以平等市场交易为主,各生产企业以水平联系来完成产品的生产,形成微观小规模生产、宏观大规模经营的格局,从而取得专业化分工和外部规模经济的效益。浙江的产业集群基本上以“市场型“为主,是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的主流模式。如宁波的服装业聚集区、温州的鞋业聚集区、海宁的皮革制品、诸暨的大唐袜业和苍南县的徽章生产等等。
“市场型”模式的优势首先在于它把原本分散的同行业中小企业联结起来,企业之间通过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形成区域性行业规模经济优势,弥补了单个中小企业规模偏小的不足,取得了许多只有大企业才可能获得的效益。其次,由于这类产业集聚有助于强化竞争、聚集人才、促进先进技术扩散和技术创新,因此,大大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此外,产业聚集还有助于专业市场在本地形成,成为专业商品及相关产品的交易中心和集散地,促使商品流通速度加快和流通费用下降,从而使商品价格低廉,市场占有率提高。如苍南县金乡镇是全国最大的徽章生产基地,在那里,这种小商品的生产工序就有设计、熔化金属、写字、刻模、晒板、打锤、钻孔、镀黄、点漆、制针、打号码、装配、包装等十几道,每道工序的加工都由独立的企业(加工专业户)进行,半成品通过市场交换获得。这些企业没有规模特征,没有知名品牌,没有高新技术,它们沿着价值链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企业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市场关系。这样,由于中间产品的转移成本很低,加上精细的专业化分工,使得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能不断从内部剥离出各种可分割的操作,节约了生产费用,获得了专业化优势,同时整个区域又实现了规模经济。
但是,“市场型”模式发展至今,也暴露出明显的缺点,主要是这类群落内部缺乏龙头企业和核心企业,市场竞争过度,自主创新不足。规模过大、产品雷同、没有创新活力的低水平竞争将危及集群的生命力。浙江永康保温杯群落的衰落就是一个“过度竞争”的典型案例。如何培育龙头企业和核心企业,克服集群内企业“过度竞争”, 实现集群的转型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依托专业市场模式
近几年来,由于浙江专业市场迅速发展,带动了市场周围中小企业的同步成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群落。这类集群以专业市场为依托,把成千上万个中小企业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了最有浙江特色的“专业市场+中小企业”式的经营格局,也就是“小企业、大市场”的成长模式。如:绍兴的纺织企业集群和绍兴纺织商品城,杭州的四季青服装企业集群和四季青服装市场,义乌的有各类小商品生产企业集群和小商品城。
专业市场和中小企业并联耦合、相互促进、联动发展是这类企业集群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首先,专业市场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成长。专业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信息,技术信息。专业市场成了中小企业的“柜台”,产品销售靠“柜台”,调整产品靠“柜台”反馈的信息。其次,中小企业促进专业市场的发展。由于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投产速度都是大型企业无法比拟的,正好迎合了专业市场的需要,占据了专业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額,有力地推动了浙江专业市场的发展。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是全国著名的大型服装市场。经多年努力,市场形成了“品种多、款式新、质量好、价格廉”的特色,成为大江南北服装交流的重要集散地。服装市场的繁荣,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服装产业的发展,大量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中小服装企业在其周遍集聚成群。根据调查,服装市场交易的产品中,大约有55%左右的产品为周边中小企业产品。通过研究四季青周边聚集的大量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状况,不难发现它之所以能成为该地区经济迅速扩张的强烈支撑。
三、依托工业园区模式
最近几年,浙江把提升产业集群与建设工业园区紧密结合,已取得明显成效。2003年~2005年,全省各类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累计投入高达2962.6亿元,占同期制造业总投资的50.4%。大规模的工业园区建设,推动了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和技术改造,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二次创业”和区域“块状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大批新的产业基地,较大程度地改变了中小企业“低小散”的面貌。2005年,全省118家工业园区工业产出占全省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7.6%,取得了良好的集聚经济效益。依托工业园区的集聚化成长模式有诸多优点,如:它为园区内企业信息共享、相互学习提供了方便;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提高生产资料利用效率;便于对进区的中小企业实行统一管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等等。
以浙江台州市为例,目前该市已有各种工业园区199个,其中,大溪镇的注塑工业园区集中了300多家生产型中小企业,生产各式各样的塑料制品,无论客户需要哪种规格哪个品种,需要的量多少,工业园区都可以提供,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日用塑料制品生产销售基地,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同类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50%。但要注意的是,工业园区建设和企业集聚并不是企业的简单搬迁,而是通过有序集聚,对生产要素进行整合,实现产业的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工业经济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四、依托企业集团模式
依托企业集团模式,是指中小企业依托于企业集团实现本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模式。它往往由少数大型骨干企业为核心(核心层),运用资本或其他契约方式把骨干企业联合在一起,形成紧密层;再通过这些骨干企业按照经济原则将大量相关的中小企业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将中小企业纳人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形成边界较为模糊的半紧密层、松散型协作层。大量中小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进入企业集团的发展轨道,与集团内其他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企业间通过生产、技术、资金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相互渗透,既降低了生产要素的交易费用,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取得单个小企业不可能取得的规模经济效益。是浙江中小企业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在浙江省内一大批颇具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多数已被企业集团纳人自己的生产销售体系,使之优势大增。
温州柳州市的低压电器产业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集群主要产品销售占到全国的66%。目前,该市的电器生产企业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正泰、德立西和天正等大型企业集团为代表,规模大、产品种类多、一体化程度高、技术能力相对雄厚;第二层次以常安、华荣等中型企业为代表,技术能力相对薄弱;第三层次主要是小型低压电器组装企业和专业零配件生产上,有些是家庭作坊式企业。主要为前两层次的企业提供配套服务。集团内的中小企业依托这种创新的组织形式加速技术进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自身的产品结构,既增强了集团的整体经济实力,又充分利用了大量的中小企业资源,取得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的效益,实现了中小企业依托企业集团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五、“中卫型”模式
“中卫型”成长模式,也称“大榕树经济”,是指众多中小企业围绕一个或少数几个“核心大企业”最终产品的生产、销售或原材料供应等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合作模式。根据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合作内容、方式的不同,“中卫型”可细分为三种模式:(1)以原材料供应为中心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由某大型原材料生产供应企业为当地中小企业集群供应原材料而带来相对优势。如浙江省浦江县的水晶玻璃工艺品产业群,专业加工水晶工艺品的企业达300多家,但浦江县及其周边地区没有任何水晶玻璃的原料供应资源,品质最高的原料需直接从捷克或奥地利进口,中低档的玻璃毛坯也只能从河北等地采购。水晶玻璃原料的供应商自然而然成为该企业集群的核心企业;(2)以销售为中心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指一家贸易公司为核心企业,负责专营销售,而与之配套的广大中小企业专门按照核心企业的要求进行专业化生产,生产的产品按照原来的协定由核心企业收购。如浙江嵊州有1000多家企业生产领带,年产量达2亿多条,绝大部分产品通过300多家专业化的销售型企业远销国内外;(3)以产品为中心的合作模式。在这种合作模式中,核心企业主要负责产品的开发、最终组装,以及一些生产技术难度高、附加值大、对规模经济反应灵敏的配套产品的生产;而大量的卫星小企业主要生产技术要求较低、批量小、专业分工程度高的相关零部件与半成品。
“中卫型”模式具备多方面的优势:通过大型企业将成百上千的中小企业集结起来,不仅充分利用了中小企业的资源和创造力,而且,通过以一系列的制度安排能够实现技术、管理知识的快速扩散,从而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的生产和技术能力。同时,大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巨大的营销能力和设计能力使中小企业能稳定地专业化于零部件的生产和技术改进,双方的互惠关系使协作关系趋于长期穩定。但由于浙江省大企业不够多、不够强、小企业不够专、不够精的现象比较突出,还缺乏核心企业和知名品牌,当前“中卫型”的成长模式还不多见,但这种模式是“市场型”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值得指出的是,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系统,各种成长模式并不是孤立地发生作用,而是各模式间相互交叉,彼此联系,形成关联互动。企业并不一定就是按照一种模式来获取成长的,而是可能同时具备几种不同的成长方式。另外,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模式并不总是有效的,集聚经济的取得不是无条件的,只有把存在着种种内在联系、具有协同效应的中小企业按一定的规模集中布局在特定地点才能获得;那种“袋装马铃薯”式的企业集结,不但不会取得集聚经济,反而会给地区经济带来严重后果。一般说来,通过价值链——市场化渐次繁演出来的、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具有历史渊源型产业的产业集群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模式必须伴随积极的协同创新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池仁勇:“浙江省小型企业的经营发展模式” .《华东经济管理》.1997(3)
[2]施放胡琳萍:“浙江中小企业发展模式探析”.《商场现代化》2007年2月(中旬刊)
[3]高剑明:“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4.12
[4]邹全胜:“民营中小企业成长模式初探”. 《企业管理》.2003年第l期
中小企业集聚论文 篇4
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和支持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转移集聚已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为此,研究科技创新要素的内涵、分类及其向企业转移集聚的机理和途径,评估企业集聚科技创新要素的水平和集聚效益,找出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转移的障碍及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在企业中发挥最大效用的途径是广大科技管理工作者及学界的研究热点。
目前,国内学者和科技管理者对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转移集聚做了一定的研究。首先,李建华[1]、李学勇[2]、宋树红[3]等不少学者及科技管理者对科技创新要素的内涵和分类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科技要素的特征提出了一些促进其向企业转移的方法。主要把科技创新要素分为:人才、资金、技术、政策和公共服务等几大要素,这些研究大都停留在对科技要素的认识层面,且对科技创新要素集聚没有准确的概念。其次,在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转移集聚机理及途径方面,施红星等[4]从生产力流动的方向、动力、载体、形式、影响等方面对科技生产力的流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科技生产力的流动规律,同时也将科技要素认定为科技生产力流动的载体。蒋敏等[5]从内源化和外源化两个方式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研发资源集聚模式进行了研究。马彦民[6]从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三个层次出发,对科技成果向产业转移并形成现实成产力的途径进行了研究。最后,在对科技要素集聚的水平和效益评估方面,目前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区域整体或区域分产业科技实力与科技竞争力、科技要素配置效率等方面的评价,这类研究相对比较成熟,大多采用系统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和随机前沿分析、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这是从宏观方面切入[7]。还有不少研究集中在企业层面研究要素协同创新及企业R&D绩效,主要方法有TIM(全面创新管理)视角、协同学、复杂系统理论[8],这是从微观方面切入。然而从中观方面切入,即针对区域内企业集聚科技要素的水平层次、科技要素向企业转移的效益研究却比较少,目前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大多集中在产业集聚的层面上。因此,本文从科技创新要素的内涵和分类特征出发,查阅分析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转移的机理,同时参考已有且比较成熟的区域科技竞争力及产业集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考虑到数据的易取得性,建立企业集聚科技创新要素水平与集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评价法对其评价并分析评价结果,以期能对提高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转移的水平和效益找出数据和理论支持。
2 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转移集聚理论
2.1 科技创新要素的内涵及分类
科技创新要素即科技创新资源,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是能够直接或间接的推动科技进步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一切要素资源的集合。从系统角度出发,科技创新要素应该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一类科技创新要素在科技创新系统发挥作用依赖与其他各类科技创新要素相互间的协同及共同作用,而其中任何一类科技创新要素的的不足或缺失都使科技创新要素的整体功能无法有效实现[9]。因此科技创新要素既有各类要素的独立特征又有协同共存的系统特征。基于科技创新要素的内容特性及科技创新体系的现实,本文将科技创新要素主要分为:政策要素、人才要素、资金要素、技术要素、管理要素和公共服务要素。
政策要素: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政府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基本手段。包括政府科技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政策采购等许多含金量高的创新政策。
人才要素:是指直接从事科技活动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根本,是获取竞争优势宝贵的战略资源。
资金要素:即财力要素,是指从事科技活动所需的经费,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基本条件。
技术要素: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
管理要素: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创新型企业必然是管理创新的实践者和先行者,主要包括创新管理模式、知识产权战略和企业创新文化。
公共服务要素: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发展所必需的支撑平台。主要包括产学研合作机制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等。
六大科技创新要素共同决定了区域企业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科技活动的发展水平,进而影响企业集聚科技创新要素的效益。
2.2 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转移集聚的机理
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转移集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同时其集聚系统也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系统由集聚客体(即上述六大科技创新要素)、集聚主体(包括效益体现主体、推动主体、通径主体和创新源主体)和集聚行为(包括推动投入、吸纳获取、利用增值、反哺循环)组成。在市场行为驱动和推动主体(政府)推进的两大机制耦合下,推动主体(政府)整合协调科技要素源主体(即科技创新要素的来源者,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企业、政府)和通径主体(科技中介),通过推动行为促进效益体现主体(企业)吸纳获取集聚客体(科技创新要素),经效益体现主体(企业)科学配置与利用实现集聚客体(创新要素)的增值,增值的一部分用来反哺各集聚主体,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进科技创新要素持续向企业转移集聚[10]。
3 企业集聚科技创新要素水平及集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3.1 企业集聚科技创新要素水平定义及评价指标体系
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转移集聚的直接目标是提高企业集聚各种科技创新要素的水平,使之更好的体现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企业集聚科技创新要素水平是综合反映区域企业拥有各种科技要素数量水平及其所拥有科技要素占区域总量比重的一个定量衡量值,它是一个系统的评价值,根据科技创新要素的分类特点,其主要由六大要素集聚水平共同决定,体现了推动投入和吸纳获取阶段的工作水平。
参照科技创新要素的内涵及分类特征,同时遵循系统性与科学性、数据的易取得性原则,建立评价区域企业集聚科技创新要素评水平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2 企业科技创新要素集聚效益定义及评价指标体系
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转移集聚的直接动力就是产生效益,实现科技创新要素的效用最大化。企业科技创新要素集聚效益是实现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系统正常循环的必要条件,是反哺系统其它主体的前提。企业科技创新要素集聚效益是综合反映企业利用科技创新要素的绩效,体现在创新要素集聚于企业后形成的新产品的销售状况、企业生产率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水平上,它反映了集聚行为中利用增值和反哺循环阶段的工作水平,因此衡量区域企业科技创新要素集聚效益是衡量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标准。
从企业利用科技创新要素的目的和转移集聚系统的机理出发,同时遵循系统性与科学性、数据的易取得性原则,建立区域企业科技创新要素集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4 基于相对熵的组合赋权评价法
综合评价过程中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评价结果的正确性与可靠性。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在众多的赋权方法中,由于赋权的机理不同,我们无法绝对肯定哪一种赋权方法最优。如均方差赋权法[11]有操作简单、概念清晰等优点且对指标无量纲化方法限制不大;灰色综合评价法[12]能够处理信息部分明确、部分信息不明确的灰色系统,并且所需的数据量不是很大,被广泛的运用于各种领域;熵值法可以在评价中排出人为因素、风险因素等干扰,反映评价对象的客观信息。由此,组合采用各种赋权方法优点,尽可能的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系统内在机理是综合评价的一种可行方法。为考量以上三种赋权方法是否相容即三者之间是否可以组合,本文采用基于模糊聚类的相容方法集检验方法[13]来检验三种赋权方法是否相容。
本文采用均方差赋权法、范数灰关联度赋权法和熵值赋权法分别对评价对象进行赋权,然后采用基于相对熵的组合赋权方法[14]对评价对象进行组合赋权,综合考量各种赋权方法所长,计算综合评价结果。其中基于相对熵的组合赋权方法的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选n种赋权方法对被评价对象m个指标进行赋权,得到第i(i=1,2,3,…,n)种赋权方法所附权重向量为ui=(ui1,ui2,ui3,…,uim)(i=1,2,3,…,n)。
(2)求属性集结权重d*=(d*1,d*2,…,d*m),
(3)计算每一赋权结果与集结权重d*=(d1*,d2*,…,dm*)的贴近度h(ui,d*)(i=1,2,…,n),其中
(4)根据贴近度h(ui,d*)(i=1,2,…,n),计算各赋权结果的可信度。第k个赋权结果与集结权向量的贴近度越大,说明其在组合赋权中的作用越大,则此赋权结果的可信度权重可表示为:
(5)根据可信度权重求的组合赋权法最终所得权重w=(w1,w2,w3,…wm),其中
5 江苏区域企业科技创新要素集聚水平及集聚效益评价
根据江苏省第二次R&D资源清查数据、2008年江苏科技统计年鉴及2009年江苏省统计年鉴等统计数据,遵照上述集聚水平和集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整理相应的数据并运用列和等于1的指标归一化法处理之后,通过matlab编程实现对集聚水平和集聚效益的评价。
5.1 企业科技创新要素集聚水平评价分析
首先对已整理并归一化的集聚水平数据进行均方差赋权、熵值赋权和灰关联赋权所得权重分别为w1={0.1723,0.1503,0.154,0.1439,0.1261,0.1239,0.1295}、w2={0.1559,0.1252,0.1425,0.1488,0.147,0.1124,0.1682}、w3={0.1421,0.1421,0.1421,0.1421,0.1421,0.142,0.1475},然后对以上三种权重的综合评价值进行相容方法集检验,根据模糊聚类方法分析可将以上三种方法分为{灰关联赋权法、均方差赋权法}和{熵值法},其中第一类方法综合评价值的平均向量为{0.1807,0.1640,0.0430,0.0821,0.1896,0.0668,0.0362,0.0217,0.032,0.0453,0.0542,0.0581,0.0263},熵值法的综合评价值向量为{0.1625,0.1576,0.0446,0.0841,0.1857,0.0705,0.0393,0.0243,0.0345,0.0483,0.0557,0.063,0.03},二者相关关系u=0.9979,显然这三种方法是相容方法集,因此可以组合。
最后对所得权重运用前文所述的基于相对熵的组合赋权法进行组合赋权,赋权结果为w={0.1515,0.1484,0.1475,0.1457,0.137,0.1217,0.1482}。利用组合权重进行加权和综合评价得到江苏13地市的区域企业科技创新要素集聚水平综合评价值如表3所示。
根据集聚水平的评价值,从企业获得的科技政策要素来看:无锡和苏州的企业集聚科技要素得分较高,相比其他各市有明显的优势,剩余的南京、常州、连云港、泰州、南通、扬州、镇江、徐州、盐城、淮安、宿迁成近似线性的依次递减,其中连云港得分较高得益于其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较高。
从企业获得科技资金要素来看:苏州、南京、无锡企业对科技投入的资金要素较大,与其他各市相比有明显的优势,而剩余各市企业获取的科技资金要素则相对较少。
从企业科技人才要素来看:苏州和无锡的得分依然较高,而南京、常州、南通、徐州、镇江、泰州则处于第二阶层且逐次递减,盐城、连云港、淮安和宿迁则处于最后。
从管理要素来看:云集众多企业的苏州在科技管理要素得分依然较高,而其次是无锡、常州、南通、南京、扬州、镇江、盐城,剩余各市则处于第三阶层,其中盐城得分能够处于第二阶层的原因是盐城企业所办科技机构数相对苏北其他各市较多。
从企业获取技术要素来看:苏州企业在获取技术要素的总量上排名第一,南京得分第二但与苏州差距较大,镇江、泰州、南通、常州、无锡水平接近,排在中间层次,剩余的其他各市排在全省的最后层次,其中无锡得分较低的原因是无锡的企业引进国内外技术较少。
公共服务要素水平是企业科技环境的体现,从公共服务要素来看:南京企业所拥有的公共要素最多且明显多余其他市,无锡和苏州则水平相近,剩余的常州、徐州、南通、镇江、泰州、连云港、盐城、扬州、淮安、宿迁的企业公共服务要素得分都较低。
企业所拥有科技要素所占区域总量的比重呈泰州、宿迁、南通、无锡、连云港、常州、扬州、盐城、徐州、苏州、淮安、镇江、南京依次递减且减小幅度不大,这反映企业科技力量在区域科技体系中的作用。
综合以上分析,在企业集聚科技要素总体水平上来看:苏南的集聚水平明显高于苏中和苏北,而苏中虽然领先于苏北,但优势并不明显,其中苏州、南京、无锡处于第一阶层,常州、南通、泰州、镇江处于第二阶层,其余各市则处于第三阶层,但企业科技力量在区域科技体系中体现的作用却与企业拥有科技要素的总量评价不相一致。
5.2 科技要素集聚效益评价
同集聚水平计算方法一致,对已整理并归一化的集聚效益数据进行均方差赋权、熵值赋权和范数灰关联赋权所得权重分别为w1={0.3577,0.3076,0.3347}、w2={0.3025,0.3814,0.3161}、w3={0.3235,0.3177,0.3588}然后对所得权重运用基于相对熵的组合赋权法进行组合赋权,赋权结果为w={0.3216,0.3509,0.3275}。利用组合权重进行加权和综合评价得到江苏13地市的区域企业科技创新要素集聚效益综合评价值如表4所示:
提高新产品销售状况是企业科技创新的直接动力,提高企业生产率是企业创新的根本目的,高新产业的发展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集聚科技要素的运行状况。根据以上的评价结果,区域企业新产品销售状况和区域高新产业发展水平总体情况相近:苏州、无锡和南京企业的新产品销售状况和高新产业较好,其中苏州的得分相比其他二市更好,南通、常州、泰州、扬州、镇江处于第二层次且彼此之间差距不大,剩余的苏北各市则处于全省最后。
从企业生产率分析:泰州和无锡的企业生产效率处于全省领先,南通、南京、连云港、扬州、徐州、常州、苏州、镇江、盐城递减,淮安和宿迁处于全省最后,且宿迁的差距较大。
从企业集聚科技要素的总体效益水平分析:苏州、无锡、南京三市处于领先地位,但彼此之间差距较大,其次常州、镇江和苏中三市处于中间层次,其中南通最高,镇江最低,苏北五市处于最低的层次,其中徐州和连云港的评价得分较高。企业集聚科技要素效益总体评价值与新产品销售和高新产业发展状况总体相近,但与企业生产率状况差异较大。
5.3 集聚水平与集聚效益对比分析
集聚水平是反映地区企业所拥有科技创新要素的数量水平,而集聚效益则反映了地区企业运用科技创新要素的能力,对比二者的评价值可以发现地区企业科技要素集聚系统的缺陷。图1是江苏13市大中型工业企业集聚科技创新要素水平与效益的评价值对比关系图。
根据集聚水平与集聚效益的对比关系可以将江苏13个地市分为三类:大部分地市的企业科技要素集聚水平与其集聚效益是相符的,包括无锡、徐州、常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镇江等市;第二类是区域企业能够充分利用科技创新要素,实现大于科技要素集聚水平的集聚效益,包括苏州、扬州和泰州;第三类是区域企业利用科技创新要素效率较低,实现的科技要素集聚效益未达到其所拥有的科技创新要素集聚水平,包括南京和宿迁
从集聚水平和集聚效益的评价值大小来看,南京、无锡、苏州的企业集聚科技创新要素的水平和集聚效益都普遍较高,与这三市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相一致,客观反映了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其次,南通和常州的集聚水平和集聚效益都处于中间位置,并且其效益和集聚水平大致相符,也说明这两市的企业科技要素集聚系统运行的状态良好。剩余的其他各市在集聚水平和集聚效益上都比较低,特别是与苏州、南京和无锡的差距较大,反映了全省科技创新要素分布不均的事实。
根据对江苏13地市的企业集聚科技创新要素水平和效益的评价对比分析,显示江苏除苏州、南京、无锡外整体的企业集聚科技要素水平及效益普遍偏低,尤其以苏北更为严重,即整体分布不均衡;其次,科技要素的本地吸收消化率较低,尤其是南京,应鼓励科技要素本地吸收与省内流转相结合;最后,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充分体现,企业所拥有的科技创新要素占区域总量的比重依然不高。
6 提高江苏企业科技创新要素集聚水平和效益的对策
针对江苏企业集聚科技要素的基本状况,要依照科学发展观及科技生产力流动的基本规律,继续加强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增加科技创新要素的整体投入,科技成果本地转化与省内流转相结合,引导和支持科技创新要素向薄弱地区企业转移集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鼓励金融机构和科技服务平台提高资金支持和科技服务力度,加快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企业,以科技企业发展带动区域科技实力的提升,实现全省科技协调发展,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体系的主体。按照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转移集聚系统的行为主体来细化对策,有以下几点:
(1)在政府层面,要把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转移集聚的工作放在政府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增强自主创新政策的牵动效应,鼓励创新企业集群发展,努力实现靠强大的产业集群而非短期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创新,引导技术、人才和资金等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科技投入和税收优惠,以金融支持和政策采购等含金量高的创新政策来保障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在提高整体科技创新要素投入同时,在政策制定方面向苏北等科技创新要素薄弱地区倾斜,鼓励苏南富余的人才、资金和技术要素向薄弱地区企业流动,提高科技创新要素转化率,努力实现全省协调发展。
(2)在企业层面,首先要把创建积极的企业创新文化、健全的企业创新制度及环境放在企业创新工作的第一位,努力打造出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企业文化,以科技创新来带动企业发展。其次,在产业间实现资源共享和能力互补,加速创新进程,充分利用有限科技创新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集成产业现有技术,促进产业整体升级,使企业外部创新环境整体改善。科技资源丰富的苏南地区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要主动向科技资源薄弱的苏中苏北地区投入以降低成本,并带去先进而稀缺的科技创新要素,同时苏中苏北有能力的企业应主动向苏南及省外科技创新先进企业学习,积极引进急需的科技创新要素,实现企业跨越发展。
(3)在公共服务体系层面:首先实现“产学研”互动机制,构建面向企业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国家实验室、工程与检测中心、大型仪器中心等向企业开放,服务于企业的创新需求,实现“产学研”良性互动;其次要加快实现科技中介平台的成熟化与社会化,实现科技创新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快科技咨询企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中介平台的建设,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服务保障。鉴于省内科技咨询服务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集中在南京的现实,应鼓励南京的科技咨询服务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加强对其他地市的支持,实现资源共享。
本文从科技创新要素的内涵、分类特征与企业集聚科技创新要素的系统视角出发,对企业集聚科技要素水平和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比分析二者评价值,找出江苏各市企业集聚科技要素的问题并提出对策。这是对促进科技要素向企业转移集聚问题的一种中观上的探索,评价结果也与江苏省实际情况比较吻合。但是由于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转移集聚涉及的因素众多且机理复杂,因此未来将利用复杂系统等系统科学理论来全方位研究科技创新系统各主体之间的科技要素流动情况。
摘要:通过分析科技创新要素的内涵及分类特征和科技创新要素企业转移的系统机理,建立企业集聚科技创新要素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集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相对熵原理的组合赋权法综合评价江苏13市大中型工业企业集聚科技创新要素的水平和集聚效益,分析二者评价值及评价值对比关系并提出改善区域企业集聚科技创新要素状况的对策。
中小企业集聚论文 篇5
按照徐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从今年开始,两年内,徐州市本土大中型工业企业都要建立市级以上研发机构,三年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全部建立市级以上研发机构”的目标要求和市政府近期召开的关于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专题推进会的会议精神,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加大工作力度,以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为抓手,切实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工作。
安排专人赴各县(市)区进行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申报工作的调研和指导。在调研的基础上,具体指导各地区根据自身现有基础和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类别合理、科学地进行申报。对于那些各类产业园区初具规模的县(市)区,建议他们以园区为单位申报江苏省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区域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便于园区内企业利用这一平台引进高层次研发人才。对于已建立区域性工作站或产业集群不够明显以及整体研发条件不够成熟的地区,建议他们组织部分重点研发类企业申报企业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截至目前,全市累计21家单位申报研发机构,其中1家申报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4家单位申报区域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6家单位申报企业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下一步还将根据国家人社部和省人社厅的要求和部署,在全市组织开展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申报工作。
起草徐州市企业博士后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更好地发挥该市各类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和创新基地的作用,根据国家和省博士后工作有关政策以及《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徐委发【2009】29号)文件精神,人社局起草了《关于推进我市企业博士后工作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从简化企业申报程序、建站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奖励和职称评定、安家落户配套保障以及考核评估等几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目前该实施意见正在讨论修改中。
召开全市博士后工作座谈会,举办博士后专项工作讲座。该市人社局组织了全市各博士后工作站和创新基地设站(基地)单位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以及各县(市)区人保局业务科室负责人就博士后工作开展情况和《关于推进我市企业博士后工作的实施意见》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同时邀请省博士后协会鲜峰同志举办现场讲座,详细指导各县(市)区和设站单位如何开展博士后工作站和创新基地的申报、管理工作。随后将具体申报条件和申报流程通过网络进行宣传发布,并印制纸质材料,发放给有关单位和个人。
海淀园:小微企业集聚创业潮涌动 篇6
为了实现创新引领,海淀区采取了多管齐下的办法,不管是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都加大了对企业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这种支持,还包括鼓励、引导创新型专业服务组织发展等。目前,海淀区已引进36家国际知名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鼓励科技中介机构集聚发展。海淀还探索了“创业投资+专业孵化器”的孵化模式,涌现出创新工场、车库咖啡等一批新业态的创业孵化机构。
中小微企业是海淀发展最为活跃、最具活力的群体,海淀13万户的企业主体中,中小微企业占了将近80%以上,特别是科技型的中小微企业,他们不仅解决了每年大批的大学生就业,更是创新创业的活力源泉。在民间和政府的双重促动下,小微企业的集聚式创业创新成了中关村核心区的一大特色。
创新工场:
专业服务助推自主创业
“在过去三年半里面,我们的理想就是把一个小的硅谷浓缩成一个创新工场这样的公司里面,为中国年轻的创业者服务。我们专注于互联网软件企业的创业者。”创新工场COO陶宁这样描述自己的企业。
成立三年来,创新工场的工作人员从4个人增加到了近50个人,从没有一个企业到现在拥有50多家企业,发展得很快。现在,50多家企业已拥有3000多名员工。在人数扩大的同时,创新工场的业务覆盖也走出了北京,目前在上海和美国硅谷都有分支机构。
陶宁认为,中国的创业环境相对于国外,尤其硅谷来讲,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资金从哪里来?创业者不能拿自己的积蓄来做风险性的创业;团队从哪里来?很多人对组建一家公司是没有经验的,包括产品怎样去推销出去,怎么营销出去,从技术变成产品等等这些困惑。而创新工场的功能就是希望用创新工场的专业服务,使创业门槛能够降低,真正产生中国的自主创业。
“现在的创新工场不仅有投资团队、人事部门、招聘部门,我们还有法务部门,帮助创业人员保护自己的专利,此外还有产品部和技术部,使创业门槛真正能够降低下来。”陶宁说的基本上概括了创业服务的几个门类。
截至2012年年中,创新工场已帮47个项目成功孵化,其中18家公司顺利进入A轮融资。
创新工场属下的公司很多,其中比较出名的公司大部分属于移动互联网领域,下面例举几家:
“点心” (北京风灵创景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提供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和云端整体解决方案及服务;“豌豆实验室”的主要产品“豌豆荚”拥有上千万的忠实用户,已经成为国内 Android 手机用户安装应用的主要来源之一;“友盟” 致力于为中国的开发者提供专业的移动应用统计分析工具、实用组件以及应用联盟推广服务;“应用汇”则是一款基于Android系统的本土化应用商店,致力于为中国用户打造最全面,最个性化的手机应用商店,团队也已经获得国内著名天使投资人的投资;啪啪是北京龙必驰科技有限公司于2012年10月8日推出的国内首款有声图片移动社区。通过“声音+图片”的创新方式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使用体验。啪啪上线6天即登上App store社交新品首页推荐,曾连续三周排名App store社交类免费首位。
另外,“布丁移动”进军了移动互联网生活服务领域,旗下“布丁优惠券”、“布丁电影票”产品,打造“移动电子消费”模式,支持休闲娱乐、美食餐饮等领域。国内首创超声波电子验证系统,全面打造电子消费闭环;“知乎”是中国社交问答网站的先行者,其应用在一些小资和技术人群中颇受欢迎。
车库咖啡:
社交与生活类创业引人入胜
2011年4月成立的车库咖啡坐落在中关村西区,成为草根创业团队和投资人的集中地。以前,车库咖啡主要的信息发布和交流都在现场进行,现在情况有所变化。车库咖啡的网站已经上线,这个网站本身也已成为一个服务平台。它可以帮助早期创业者免费推广产品,为这些产品带去第一批用户。有需求的创业团队可以在这里提交自己的产品。而参加了车库咖啡“论证“的团队则会获得优先推荐的权利。
同时车库咖啡还建立了车库咖啡俱乐部。对每个会员每年收取1200元的会费。会员不仅可以享受免费带宽、云计算、开源小组技术学习、与值班的投资人及媒体和法律顾问交流,还可以享受更多更专业的高级服务。
目前,在车库咖啡活跃并在线上得到线上推广的项目有不少,而且要么有趣,要么实用。按照记者的观察,似乎和社交与生活相关的B2C的项目居多。
“推酷”被称为“对个性化阅读的一次有趣践行”,这个软件项目能智能地分析整个互联网中IT领域的新闻、博客、微博等海量数据,挖掘出那些高质量的内容,并通过全方位地分析读者的阅读偏好,推荐给读者真正感兴趣的内容。相比于已有的阅读类产品,推酷除了会推荐热门内容,还会挖掘出那些不是很热但是很有价值的内容,并能捕捉用户的长尾兴趣,真正做到个性化阅读。
“时间拍卖“是一个以拍卖个人时间的方式促进大家线下社交的议价付费社交网站。在这个网站上,任何人可以发起自己的时间拍卖,用你的能力和资源去帮助到别人,并获得一个对你肯定的朋友;或者邀请你想认识的人来发起时间拍卖,通过网友和社交媒体的力量不断提高你自己的社交价值,使你与你想认识的人越来越近,同时还可以结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个网站完全体现了“时间就是金钱”的涵义。虽然优米网等早就推行过一些名人时间的拍卖,但“时间拍卖”网站把这个方式进行了便捷化、日常化,而且扩大了覆盖人群。
在时间拍卖网站上,由“她生活”创始人苏娟发起的约会“微信自媒体运营杀手锏:得女人者得天下!她生活苏娟与你分享”标价899元,这个名叫苏娟的女士是前奇虎360战略投资经理、知名财经记者。现在,她试图和人分享她近10年媒体和投资经验,以及微信新媒体营销、女性情感营销、如何打造微信原创互动内容等话题。当然,这一时间拍卖算是相对比较贵的。有一个叫KYUDA的网友,从事互联网及电子商务6年,也愿意分享自己电子商务创业方面的经验,他的一小时拍卖价格是110元。
目前在车库咖啡活跃的创业团队还有好几个。比如儿童音像馆、必趣网、微图吧、B4B4、食方网、全亚洲高尔夫服务中心、大众云、匿名社交Bibtels分享社区、真租网、360瘦、渊大头微知识分享平台等等。相信读者去看看车库咖啡的网站,会大开眼界。
目前,车库咖啡还启动了一些传播项目。以“车库咖啡”命名的书籍即将出笼。而以车库咖啡为题材的电视剧正处于搜集素材和剧本编辑阶段。预计最迟明年第二季度将在各个平台播出。
微软:
云加速器企业的跨界创新
微软的云加速器企业现在已经招收了三届。在刚刚过去的7月,微软云加速器二期项目的20家企业在中关村西区的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大楼,做了展示和“毕业”汇报。而微软扶持的这批小微企业,也成了中关村核心区创新潮流中的重要一支力量。
从云加速器企业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面向未来的创新趋势。
首先是成熟行业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比如济南天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重整了旅游信息流,让旅客与酒店、餐厅、机票、景点甚至农家乐直接连通;北京易动纷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将一线主流的互联网应用如微博、微信,转换到企业内部,去处理企业业务流程,让这些应用变得方便而通俗易懂。其创始人罗旭表示,他们在试图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时代原住民的思维方式去搭建未来的企业软件2.0,而不是简单地把传统软件搬到云上来。
北京慧德灵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创始人李熙的目标是做真正快乐、健康的3-6岁幼儿教育产品。自从微软Kinect技术推出,他就一直关注,尤其是Kinect for Windows的推出,让他找到了两者的结合点,在体感摄像头前,可通过全身运动来学习,看到自己和其他虚拟人物形象一起出现在课件中,或是看到虚拟人物被投射到自己身旁,孩子们异常着迷。
其次是用新技术进军未成熟的行业领域,打造市场蓝海。
智慧农业是国家“十二五“的重点之一,比尔·盖茨这些年也一直在呼吁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广西慧云着眼于广西农业优势,将新兴IT技术与当地特色经济相结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帮助到田间地头的一线农民。这种端到云再到端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业内少见。其创始人王筱东表示,现在这个市场目前还没有竞争,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找到用户、培育市场和提高自己的产品。
北京保益互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则将自己定位在科技+公益,在腾讯、百度、搜狐等公司的支持下,他们将智能手机上的QQ、搜索、天气等常用应用转换成盲人可以使用的方式,以弥补盲人与正常人之间的信息鸿沟,由于盲人群体是保益互动的收费用户,这让他们更有动力将产品做到极致,真正做到信息无障碍。这是个小众市场,是云计算给了它机会。
微软云加速器企业中还有很多精彩的项目,整体来说,以行业用户为服务对象的项目占主流。
海淀科技金融
助力小微企业壮大
2012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首次在国家层面确立了中关村作为国家级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为贯彻上级的意见精神,海淀区积极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在中关村核心区先行先试。
在科技金融促进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方面,海淀区推动了政、银、企对接,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主要措施有:一是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设立中小企业专营机构。新增银行类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4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科技金融产品创新试点。推动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启动科技型小微企业“增千户”行动计划,扩大科技型小微企业通信用贷款规模。鼓励中关村小额贷款公司开展股权质押贷款,拓展了轻资产小微企、少抵押业的融资渠道;三是发挥园区、协会组织的平台作用,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比如召开了2013年海淀中关村“政金企对话·科技金融”投融资对接会、海淀区中小微企业投融资对接会——中关村软件园科技金融超市专场活动等,打造园区金融服务模式。
创新型企业人才集聚能力提升 篇7
本文以福建省一、二、三批创新型 (试点) 企业为例, 从人才结构和人才管理机制两方面着手分析其人才集聚现状, 最后针对人才成长机制这一企业人才管理的薄弱环节, 探索提高创新型企业人才集聚能力的途径。
一、福建省创新型 (试点) 企业人才集聚现状
福建省创新型 (试点) 企业一、二、三批共240家企业。本文从企业人才结构和人才管理机制两个方面阐述福建创新型 (试点) 企业人才集聚的现状。
1. 人才结构。
(1) 研发人员比重。福建第一、二、三批创新型 (试点) 企业研发人员平均比重为14.49%, 研发人员总数为24319人, 高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对高新技术企业中研发人员比例的要求。从研发人员各地区分布情况看, 2010年福州地区创新型企业研发人员比重为23.45%, 领先于全省, 厦门地区以22.82%紧随其后。漳州、泉州、南平、莆田、龙岩等地区的创新型企业研发人员比重虽不及福、厦两地, 但在总体水平上也高于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中研发人员比例的要求, 三明、宁德地区则相对滞后。这表明福建不仅沿海和内陆地区创新型 (试点) 企业科研人员分布不均, 沿海各城市之间的差别也较大。
(2) 科技人员比重。科技人员比重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福建省创新型企业高素质人才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从第一、二批创新型 (试点) 企业的数据来看, 2007到2009年科技人员占创新型企业总人数的比重略呈递减态势, 2007年福建省创新型科技人才占企业总人数比重为16%, 2008年为13.5%, 2009年为12.1%。究其原因, 固然有企业总人数迅速增加导致的科技人员比例下降的方面, 但更主要是由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产值的不断提升, 科技人员的招聘和培训力度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强。
(3) 企业员工流失率。企业员工流失率指单位时间内辞职员工占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 它是考察企业“吸人”和“留人”能力的最显著、最直接的指标之一。对福建省一、二、三批创新型 (试点) 企业员工流失率的统计表明, 这些企业的员工流失率与企业规模的关系并不显著, 但具有明显地区差异。三批企业中, 104家大型企业和136家中小型企业的员工流失率均值仅相差不到0.02%, 这说明只要企业具备规范的管理体系, 并提供员工足够的保障和激励, 企业规模并非影响人员流动的关键。而创新型 (试点) 企业的员工流失率在地区差异上表现十分明显:福建经济较为发达的厦门、泉州、福州三地区的企业员工流失率较高, 其中厦门地区企业的员工流失率为全省最高, 达到将近12%, 与全省员工流失率最低的三明地区 (4.47%) 相差超过七个百分点, 落差很大。
2. 人才管理机制。
(1) 薪酬福利制度。薪酬体系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也是企业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对2010年福建省241家创新型 (试点) 企业的统计显示, 全省各地创新型企业都十分重视薪酬体系的设计, 并依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宜的薪酬体系。省内大型企业的薪酬体系一般由保障工资和绩效工资构成, 且保障性工资占据大部分比重;而中小型企业则大多设计出更为灵活和因“绩”制宜的工资体系, 通过建立评估体系, 以考勤情况、工作完成情况、对企业的贡献等作为考察指标, 根据对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发放相应工资, 打造出更注重员工工作指标完成情况的薪酬制度。
福利对企业而言是调控人工成本和生产关系的重要工具, 有利于提升员工素质和留住人才, 并能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和提高企业美誉度。
(2) 绩效管理制度。绩效管理能够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和工作产出与组织保持一致, 在提高企业绩效的同时, 也能提高员工的组织满意度。笔者在对福建创新型企业的研究中发现, 福建大多数创新型企业建立了适合自身人力资源状况的一整套绩效考核机制, 其核心内容主要是将员工工作绩效同薪酬待遇、职位晋升、职称评定相联系。具体而言, 很多企业在绩效考核时注重对事的评价, 以工作创新能力和工作业绩作为评价人才的主要指标;注重对科研成果的评价, 以科研成果和科研获奖情况作为员工升迁的重要指标。
(3) 员工激励制度。福建创新型企业的激励制度主要体现为奖金激励、内部晋升、股票期权激励四类。几乎所有样本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激励制度, 只是在激励方式的多样性和侧重点上存在差别。大型企业一般强调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中小型企业则以物质奖励为主, 通过发放奖金和股票期权、增加物质福利等方式, 对员工进行激励。在激励方式的选择上, 物质激励被普遍采用, 主要体现为一次性奖金激励, 而股权激励则仅有少数企业采纳。厦门、福州、泉州地区的企业, 大多有对经理以上层级员工制定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南平、三明、龙岩等内地企业则鲜少采用股票激励制度。值得一提的是, 创新型企业在推行股权激励方面比传统企业力度大, 这是其吸纳人才的有力措施之一。
(4)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协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有利于员工看清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发展前景, 也有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福建创新型企业中大型企业的内部晋升制度一般包括:一是建立起员工职务晋升体系, 为符合要求的员工晋升;二是对企业空缺岗位, 通过企业内部宣传渠道向员工传达并择优竞选。小型企业在内部晋升上的做法较为保守, 它们更看重员工在企业业务方面的能力与实际工作成绩, 当员工对企业发展有重大贡献时才会进行破格提升。总体来说,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是福建创新型企业在各项制度制定上的薄弱环节, 很多小企业完全没有为员工提供职业规划, 甚至没有明确的内部晋升路径。这就大大降低了企业吸纳高新技术人才的能力。
(5)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首先体现在企业自主品牌的塑造上。对2010年福建省241家创新型 (试点) 企业的统计结果显示, 这些企业的自主品牌战略规划制定率很高, 其中三明、泉州、厦门三地的创新型企业自主品牌战略规划率达到了100%, 其余四个地区也都达到了90%以上。具体来说, 大型企业宣扬的企业价值观主要强调以下两点:一是树立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 创立和谐与服务意识;二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而中小型企业则更倾向于营造以创新为主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氛围, 鼓励员工勇于创新并建立制度激励创新。在完善企业价值观方面, 大型企业注重构建沟通交流平台, 中小型企业则更注意在实践中的逐步完善。
二、以人才成长机制为重点, 提高人才集聚能力
1. 员工培训制度。
员工的教育培训是员工成长的重要途径, 人才在择业时, 不仅会考虑薪酬的高低, 还关注如何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创新型企业应当摆脱目前对员工培训的矛盾心态, 树立起员工培训长期投资收益观, 加强培训体系的建设, 在进行员工培训时做到长期和短期培训、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统一。另外, 企业可以在培训计划执行的过程中创新教育培训方式, 为员工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培训, 如企业外会议、基层锻炼、职务轮换、工作训练指导、模拟演习及运用互联网培训教学, 或分派任务、承担项目、授权等。若创新型企业自身的条件允许, 还可借鉴国际上大型创新型企业所采用的“双元制”模式, 如企业办大学、国际联合投资培训, 驻外培训等。
2. 绩效考核制度。
福建创新型 (试点) 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基本都有涉及, 但其制度不够系统, 绩效指标的选择上也缺乏多维性和动态性。因此, 若要加大人才集聚力度, 企业需要在绩效考核制度的设计和实施上进行改进。首先, 企业在设定绩效指标时, 应遵循SMART原则, 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体系。其次, 在实施绩效考核时应严格按制度进行, 并结合职位性质、指标性质和标准性质来确定考核周期。再其次, 结合绩效考核的结果, 应做到及时奖惩, 鼓励员工取得更大进步。最后, 应做到对绩效的实时监控, 保持与员工的交流和沟通, 确保员工反馈渠道畅通, 使绩效考核制度更具人文关怀和让员工满意。
3.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创新型 (试点) 企业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例如可设立员工职前引导, 通过专业测评并结合员工意愿选择工作岗位;还可结合绩效考核, 为员工提供内部晋升渠道, 鼓励其往更高层次发展。创新型企业应完善自身人才升职体系, 缩短员工升职年限, 提高企业内员工流动率, 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另外, 企业应组织人力资源规划专家对企业人才进行个人评估、职业生涯评估和职业生涯目标设定, 以明晰的个人发展路径提高企业吸纳人才的能力。
4. 员工合理化建议。
企业文化的落实忽略企业员工的实际状况, 脱离员工, 是福建创新型企业文化落实方面的主要问题。例如, 虽然大部分企业设立形式多样的决策机构, 如董事会、监事会等, 但真正发挥的作用有限。企业重大事项仅由负责人决定, 缺少广泛的民主讨论。这一情况在民营企业中更为严重:少数企业领导负责制定企业决策, 而大部分中层管理员工和技术人员仅仅向下游负责完成自身业务, 缺乏与领导层的深入沟通。虽然统计资料显示63%以上的企业采取措施听取员工合理化建议, 但真正采纳的不足10%, 收集员工合理化建议的政策最后往往成了摆设。员工合理化建议的采纳能够让员工感受到来自企业管理层的尊重和支持, 极大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组织满意度。创新型 (试点) 企业应逐步加强对员工合理化建议制度的重视, 鼓励企业人员在工作和研发活动中探索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的方法, 并加强科技人员之间的沟通, 实现资源共享和共同创新。
中小企业集聚论文 篇8
主办方表示,选择桐乡作为举办地,与桐乡的产业特征息息相关。崇福皮草市场是全国知名的皮草市场,集聚着2 000余家大大小小的皮草企业,今年前三季度实现皮草总产值127亿元。但是,这一行业因传统生产技术落后,装备水平较低,所以产生的废水量较大,污染物的组成复杂且处理难度很大,这些都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这一行业也成为了我省“五水共治”五大重点整治领域之一, 清洁生产和转型升级的任务尤为迫切。
崇福中辉皮草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建中很早就意识到了清洁生产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决定企业前途的生命线。2013年9月,在我市科协的帮助下,中辉皮草成立了全国皮草行业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并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为首的专家团队正式开启了5年的科研项目实施计划,确定了“健康安全型毛皮产品生态加工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毛革铬鞣液回用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等10个科研项目,且逐年推进。
“我们在中水回用上有了很大突破,一般企业只能做到20%多的回用,我们现在能做到70%的回用,大大降低了废水排放量。此外,还有重金属的回收利用、生产工艺的调整等,在清洁生产的同时也为公司节约了成本。 比如,毛皮污水处理中污泥高效减量化新技术研究项目,每年能减少污泥排放2700吨, 年节约水处理成本120万元,削减COD总量50吨。在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帮助下,2014年, 公司新增总产值3200万元,新增利税940万元。”胡建中表示,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立,有效助推了企业科研成果的转化,较好解决了毛皮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切实提升了毛皮行业清洁生产整体技术水平。
中小企业集聚论文 篇9
1 低碳型企业集聚区的基本内涵
企业集聚指的是地理相近的经济主体由于经济的相关或互补性,在一定的区域内集聚,从而释放出集聚效应,为集聚区的企业带来由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带来的成本、品牌、分工优势等收益。低碳型企业集聚区要求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来实现低碳经济增长。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低碳化的根本性转变。其核心内容在于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循环经济为发展重点;以低碳经济支持政策为保障,来促进企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
2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集聚发展面临的问题
低碳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国际社会长期发展的趋势。但结合我国现阶段各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必须客观地认识到企业在集聚化发展过程中向低碳经济转型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2.1 企业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能源结构高碳化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都对重化工产品形成巨大的需求,进而转化为生产企业能源需求的增加。发展阶段与发展方式导致高消耗和高排放。尤其是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以煤为主要能源,高碳化的能源结构使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已占全球的18%,受到世界的关注。一直以来,无论是在煤炭产量还是煤炭消费方面,我国都逐年增长。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给我国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目前全国85%的二氧化碳、90%的二氧化硫和73%的烟尘都是由燃煤排放的。我国以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很难改变。
2.2 企业能源技术落后,能源效率偏低
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方面还存在较大落差,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2倍左右,比美国、欧盟、日本和印度分别高2.4倍、4.6倍、8倍和0.3倍,这说明我国能源技术过于落后。从2001年到2007年,我国能源强度从4.21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到4.77吨标准煤/万元,能耗水平不断上升,目前能源效率比世界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大部分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只有极少部分地区实现了年度单位GDP能耗目标。
2.3 低碳意识没有普及,缺乏发展战略
2008年起,政府就推广“碳排放交易”,但大多数企业对“碳排放交易”觉得遥远与陌生,“低碳经济”意识还没被多数企业所接受。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但我国在低碳技术的研发方面还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缺乏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另一方面,金融系统对于低碳技术项目的支持不够。
3 发展低碳型企业集聚区的基本原则
3.1 政府推动和市场主导相结合
深入研究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趋势,结合实际,认识本区域发展低碳经济所拥有的优势以及面临的制约和挑战,扬长避短,把握市场方向,政府积极推动,突出重点产业低碳化发展,实现低碳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充分利用本土产业和龙头企业在品牌、技术、人才、市场、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优势,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建设有区域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3.2 整体规划和分步推进相结合
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合理确定低碳经济能源发展路径、产业优化路径、集聚区建设路径和生态布局路径,与集聚区总体规划、各产业发展规划、各类专项规划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相互衔接。
3.3 资源优化和环境友好相结合
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把资源节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逐步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排放高的落后工艺和产品。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严格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行为。严格保护耕地和山水林资源,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3.4 经济增长和低碳发展相结合
低碳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经济增长与低碳化并重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低碳化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建立健全与低碳经济建设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逐步形成低碳经济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低碳化可持续发展。
4 低碳型企业集聚发展的基本模式分析
4.1 低碳经济生态建设模式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从碳源上进行有效遏制,减少碳源的排放,还应该在大力建设碳汇。在集聚区要充分挖掘潜在的生态资源,进行植树造林和园林绿化,增强该区域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从而尽可能通过生物固碳方式,形成区域碳汇。
4.2 低碳经济能源优化模式,重点是减少碳源
首先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提高单位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GDP能耗。其次,要大力开发使用新型能源,转变能源结构,提高新能源在集聚区的使用比重。同时,还要从管理方面入手,提高集聚区能源管理效率,促进能源节约。集聚区的优势之一是资源共享,要发挥区域内公共设施的节能作用,如区域内的道路绿色照明工程、绿色公共交通设施等。同时,对于区域内企业的基础建设要大力扩大新型节能建材的使用,发展节能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和法规体系,对达不到建筑节能标准的项目不予审批或者不准进入市场交易。
4.3 低碳经济产业优化路径
着力打造低碳产业,不断加快结构调整,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推进节能减排。构建产业循环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低碳经济市场化,努力发展碳交易。要积极推进碳交易项目,引进资金和先进的低碳技术,进一步促进产业链的升级和经济增长。
5 低碳型企业集聚发展保障措施
在低碳型企业集聚化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坚持经济增长和低碳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在做好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来稳步推进。既要发挥政府的主要作用,也要调动经济主体的主动性,不断创新,使经济发展与环境相互协调。
5.1 完善区域内低碳经济的政策法律环境
我国已经制定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对我国低碳产业的积极迅速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区域内在严格执行法律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相配套区域政策,使区内有一个发展低碳经济所需要的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在现有能源结构的条件下,以命令—控制和成本—收益机制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低碳型经济的落实。
5.2 建立企业低碳经济发展评价体系
对集聚区的发展,除了速度指标,要突出对持续发展、清洁发展、低碳发展等内容的评价指标,制订详细的评价考核低碳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建立政府节能低碳工作问责制,将节能低碳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要将工作进展情况和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各级负责人政绩考核重要内容,节奖超罚。建立健全节能低碳监管监察体制,加强节能低碳监察,充实统计力量,提升节能低碳统计能力,加快建立各级节能低碳监察中心。引导社会各方面加强对节能减排的资金投入,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以直接融资和其他融资方式加快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
5.3 严格落实低碳经济发展规划
把低碳经济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与自主创新规划相衔接,分解规划责任,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规划顺利实施。制定重点行业低碳发展规划,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加快重点行业向低碳转型,实现低碳发展。把落实低碳经济发展规划与执行节能减排政策相结合,制定节能低碳环保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执行节能低碳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项目核准程序。把落实低碳经济发展规划与加快集聚区建设结合,建设低碳型基础设施,将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合理规划集聚区功能布局。
5.4 加强完善低碳技术开发支持体系
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低碳技术研发及时进行超前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的引领作用,加快构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体系。根据区域的基本情况,选择适合的低碳经济突破口,完善人力资本开发与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制度环境的激励作用,切实加大对适合于区域发展道路的节能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力度。同时要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基地建设,并建立区域内节能低碳技术信息发布制度,促进集聚区技术共享。
5.5 综合管理与市场手段,建立低碳补偿机制
首先,可以通过一定的管理对低碳经济进行补偿,对非低碳行为进行惩罚;其次,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鼓励利用各种市场交易模式从经济上给予低碳经济进行支持。
5.6 强化低碳宣传,促进区域内全民参与,打造区域低碳形象
建立政府、媒体、企业与公众相结合的宣传机制,通过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络等途径广泛传播节能减排的科学知识,加大节能减排的宣传,使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要注重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建设低碳经济的重要影响,切实加强对外宣传。要积极宣传集聚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和成果,加强对内部企业形象的培育,提高集聚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翟安琪.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的意义及政策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 2010 (24) .
[2]庄贵阳.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困难与障碍分析[J].江西社会科, 2009 (7) .
[3]金乐琴, 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 2009 (1) .
[4]鲍云樵.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J].中外能源, 2010 (3)
[5]冯相昭.气候变化与中国环境经济政策发展[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9 (12) .
中小企业集聚论文 篇10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小微企业起着关键的作用。以河南省为例, 据有关数据显示, 众多的小微企业贡献了河南省35%的税收、40%的GDP、60%以上的就业岗位、小微企业对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市场繁荣、缓解社会就业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 与大企业相比, 小微企业由于存在资本规模较小、技术研发能力薄弱、市场竞争能力弱等比较劣势, 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众多难题, 作为我国中小企业“第一难”的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企业发展的瓶颈。
在我国, 产业集聚区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 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高度重视产业集聚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政府陆续出台了加快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的若干政策, 促进产业集聚区的科学发展。目前, 全省已成立了180个产业集聚区, 在这些集聚区内分布着诸如汽车配件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印刷包装、旅游服务、金融担保、物流咨询等小微企业, 这些小微企业与分布于产业链中上游的龙头企业一起形成了产业集群。政府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 各金融机构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针对产业集聚区内的小微企业, 制定了一系列创新的融资方案。本文以此为契机, 从产业集聚的角度出发, 从小微企业、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及债券公司的方面进行研究, 构建一个多层次、多元化、多方位的融资体系。
二、产业集聚区内融资体系的构建
(一) 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产业集聚区的小微企业要解决融资困境的难题, 就要利用与游离的中小企业截然不同的融资优势, 拓宽视野, 打开思路, 在产业集群效应下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1、企业集合贷款或购买保险。
信贷融资约束一直是造成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 单个小微企业的资源禀赋特征决定了其信用不足, 难以获取银行的信任, 带来签约困难的困扰。产业聚集区内的小微企业, 由于共生于比较一致的产业文化与制度框架内, 具有一致的产业供应链和价值链, 有利于形成中小企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因此, 产业集聚区内的关联企业可以联合起来组成联保人, 联保人缴纳一定的风险保证金, 集体向银行申请贷款。另外, 产业集聚区的关联企业也可以一起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 这样一方面小微企业可以降低保费, 缓解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也可以以低风险投保人的收益来弥补高风险投保人的损失, 实现小微企业与保险公司的双赢。
2、利用供应链融资。
产业集聚区内的小微企业与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由于生产上的相关性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产业关系网, 这种紧密的联系为小微企业利用产业链融资提供了优越条件。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较好的产业集聚内, 小微企业可以在政府的推动扶持下, 采用“供应链融资”模式来扩大企业的授信规模。作为一种全新的融资模式, 供应链融资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一个大的核心企业, 以该企业为出发点、整合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用核心企业的良好信誉为供应链创造信誉, 提供金融支持。产业集聚区内的小微企业利用供应链融资优势实现与龙头企业的融资共享, 获得更多的资金注入, 解决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 促进其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调关系, 提升供应链竞争能力。
3、集合发债融资。
河南省为加强产业集聚区融资体系建设, 积极探索企业融资新模式, 鼓励小微企业通过集合债券、集合票据、集合短期融资券或区域绩优债进行融资。结合我国已有的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经验, 产业集聚区内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和较高成长性的小微企业可以集聚在一起, 在政府主导下, 借助产业链融资效应, 采用上下游大型企业提供一级担保, 若干担保公司集合提供二级担保的方式发行集合债券进行融资。针对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 地方政府还可以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对担保公司提供支持, 从而从政府、上下游龙头企业、担保公司等方面共同构建一个债券融资新体系, 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二) 多层次的担保网络
1、政府与龙头企业联合担保模式。
在产业集聚区内, 小微企业多处于产业链链条的顶端或底部, 因此小微企业的流动资金也往往是被上游企业采用“预收”或是被下游企业要求的“预付”所占用。相比担保公司和保险机构, 这些处于产业链中上下游的大企业具有较大信息优势, 由于生产业务的相关性, 使其对有关联的小微企业提供担保更具可能性。另外, 政府也可以为愿意提供担保的龙头企业提供一些诸如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 从而增加大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动力和信心。
2、信用联合体担保模式。
产业集聚区内小微企业可以利用政府的引导功能, 利用产业集聚优势, 与联合集聚区内金融机构及信用协会协作, 共同成立专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信用联合体。联合体吸纳一部分信誉良好、管理完善、愿意共担风险的小微企业成为协会会员, 会员加入后定期交纳一定的担保基金, 可以为本企业担保, 也可以为处于同一产业链的其他企业提供担保, 担保时必须用本企业资产进行反担保, 获得担保的额度由缴纳基金的额度及信用评估等级决定。由于小微企业在产业链条中所处的位置不同, 资金余缺的季节性也不同, 信用联合体担保方式不仅使集群企业间通过担保基金的方式帮助关联企业调节资金余缺, 而且从组织成本来看, 信用联合体可以有效地解决融资中信息不对称, 缩减征信及监控担保风险的成本, 为小微企业在创造平等融资机会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3、保险公司与担保公司联合担保模式。
产业聚集区内的小微企业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 可以尝试保险公司与担保公司联合担保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 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 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担保, 保险公司为担保机构提供小微企业贷款担保责任保险, 当企业没有偿还能力的时候, 先由担保机构代其偿还, 然后担保机构再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借助保险公司专业的风险分散能力, 共同承担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通过这种模式, 保险公司与担保机构可以扩大自己的业务量, 并同时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三) 多方位的监管体系
1、政府部门。
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小微企业, 并设立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的贷款提供有力保障。在产业集聚区内, 可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 管委会负责”的项目监管模式, 由管委会负责小微企业的项目建设管理, 掌握项目进展情况, 摸清资金需求, 监管资金的流动和使用状况, 积极向金融机构推介。针对小微企业擅自挪用资金, 改变资金永通等不良行为, 可以通过约谈、劝告、警告等手段制加以制止和改正。
2、金融机构。
小微企业的资源禀赋特征决定了其信用不足, 部分小微企业无法持续经营时舍弃信用, 逃废银行债务, 这是金融机构行向小微企业惜贷的主要原因。因此, 在小微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 央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将小微企业的信用与主要负责人的信用评价绑定在一起, 若个体经营者以小微企业的名义逃脱银行债务, 对其自身的信用也将带来不利影响, 利用这一措施可以加强对小微企业信贷资金的监管, 预防金融机构因小微企业频繁破产而造成的信贷资金流失。
3、第三方平台。
另外, 在产业集聚区内可以建立一个由政府牵头, 商业银行和各监管部门共同参与的第三方监管平台。小微企业在第三方监管平台进行注册, 诚实填写企业相关数据, 第三方对小微企业相关信息进行审核, 根据相关数据对小微企业进行动态信用评级, 并且根据相关模型设定贷款额度和利率, 银行根据第三方平台上的数据合理选择交易对象。由于拥有良好信誉的小微企业才可能得到足够的资金, 因此可以促进小微企业加强其自身建设, 建立良好的信誉。
三、产业集聚小微企业区融资保障措施
(一)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为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河南省政府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国家促进小微企业融资政策, 研究制定促进产业集聚区利用厂房、设备、商品、股权等贷款抵押、质押政策;鼓励省、市级投融资公司和大型担保公司为产业集聚区内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作用, 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产业集聚区的小微企业发展项目。
(二) 加大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这项任务应由央行和银监会负责实施, 要求银行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水平, 增量高于上年同期, 另外要加强贷款监管和最终用户监测, 确保用于小微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三) 建立融资工作机制。
省发改委、工信厅等相关部门应负责研究制定产业集聚区适合小微企业项目融资的新模式, 组织金融机构研究制定产业集聚区小微企业融资方案, 对产业集聚区内小微企业融资定期进行指导和培训, 推动组织实施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另外, 相关部门可以建立产业集聚区金融服务行动联席会议制度, 可以设置专门负责小微企业融资的办公小组, 负责对小微企业融资及发展进展情况进行定期通报, 从而进行有针对的管理与指导。
摘要: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立足于产业集聚区, 在产业集群视角下研究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小微企业,供应链融资,信用联合体
参考文献
[1]戴鸿丽.产业集群视角下企业融资创新[J].财会通讯, 2010.5.
[2]梁卓, 徐荣贞.民间资本与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基于P2B网络融资新模式[J].会计之友, 2012.7.
集聚企业家智慧提供更有价值服务 篇11
会议选举了黄淑媛为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江苏阳光集团董事长陈丽芬等31人为副会长,刘焱为秘书长。会议还授予了河北省南宫市“中国毛绒纺织特色产业基地”、授予河北省南宫市段芦头镇“中国绒毛分梳名镇”、授予宁波纬一长毛绒有限公司“中国人造皮草趋势研发中心”称号。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江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费平,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文英、纪委书记兼人事部主任王久新,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黄淑媛出席会议。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秘书长刘焱主持会议。
由弱到强 毛纺业成果显著
“十二五”以来,中国毛纺织行业实现规模效益稳步增长,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毛纺企业销售收入1639亿元,而在2015年销售将超过2640亿元,年均增长12%。
王天凯表示,毛纺行业多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过去五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指出,“十二五”以来,纺织行业规模效益稳步增长,发展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结构调整特征明显,行业转型升级进程加快。
徐文英指出,毛纺行业多年来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取得了优异成绩。“十二五”期间,毛纺行业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行业先后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42项,其中康平纳的“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品牌和标准化工作、产业集群工作有序展开,取得中国驰名商标54个,涌现出一大批全国、全世界知名的毛纺织品牌,例如阳光、如意等国际化企业在全球都享有盛誉;中毛协的国际交流活动有声有色,先后举办了第80届、84届国际毛纺大会以及中国羊毛大奖、国际羊毛信息交流活动等。
新起点 行业再启新征程
2016年是“十三五”时期的第一年,尽管行业仍然面对诸多困难,但国家正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陆续推出新的政策。
王天凯强调,在这个关键时期,行业要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把加强供给侧改革和稳增长作为重点任务,争取把行业短板和问题转变为优势,不断创造新辉煌。
王天凯指出,虽然面临严峻的形势,但行业有许多优秀的企业家,他们的智慧是行业发展的动力,如何将企业家的智慧集中起来并利用好,是协会的重点工作。未来,希望中毛协要积极把握行业发展问题,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徐文英也表示,希望中毛协与全国毛纺织企业同心协力,坚持创新驱动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坚持推进节能减排技术,实现绿色生产;举办以做精品创品牌为目标的新产品开发推广活动。
黄淑媛指出,在今后的五年,中毛协将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在纺织工业“十三五”规划和《建设纺织强国纲要》指导下,落实毛纺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牢牢抓住创新驱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节能减排、品牌建设,实现毛纺行业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进一步加大毛纺行业上下游、行业各分支领域以及行业跨界实现共赢;充分利用国际组织平台,加强国际间行业交流合作,帮助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中国毛纺行业的国际影响力。
新形势下 行业未来前景广阔
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丽芬通过新常态下阳光集团走过的路,对毛纺业的未来提出了三点想法:一是加快转型升级,发展高端制造业。毛纺业作为传统制造业,必须融合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智能转型,实现产品设计、加工制造、运作管理、售后服务的全面升级,在传统制造业中培育新的业态和模式。
二是立足放眼全球,推动国际化发展。目前在多重压力下,亟须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价值链,在全球寻求业务的发展和资源的最优配置,利用全球行业发展周期转换的大好机遇,实现产业扩张、项目获取、行业抄底等。
三是实施并购重组,促进品牌建设。在新的形势下,除了转型升级,也要充分利用资本工具和金融手段,实现产业和金融的协同,既确保现有业务的平稳有效发展,又能有效支撑潜在的扩展和并购。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专家张国庆教授指出,纺织业将来会出现一个“大鱼吃小鱼”的状况,一些大企业将会支撑整个行业的发展,建议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一是要做自己熟悉的事、擅长的事;二是一定要沿着“十三五”的发展轨迹一直坚持做下去。三是建议企业家多关注国际形势,苦练内功,遵循时代发展的规律和国家政策导向。
中小企业集聚论文 篇12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产品竞争力低下。在最近几年里,在多重压力和倒逼机制下,浙江省一部分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和一部分创新能力不足、定价能力不足的中小企业相继被淘汰。大量创新型企业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浙江省的产业集群仍主要集中于纺织业、电器机械、金属制品、服装业、皮革等传统低技术集群。面对“十二五”期间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国内重效益导向的宏观政策、资源和环境的进一步约束,浙江集群发展将面临更为艰巨的挑战。
基于目前浙江产业集群所出现的问题,离开集群内部创新型企业的培育而单纯追求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提升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借助政府(尤其是科技部门)和市场的力量,培育一大批创新型中小企业成为行业(集群)内的“隐形冠军”,进而建设一大批创新型产业集群,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1 若干概念的界定
要系统研究创新型企业是如何影响创新型集群的创新资源集聚和扩散的,就需要对于创新型企业、创新型集群以及创新型资源三个概念进行一个基本的界定。
国外对于创新型企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而我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07年以后。Freeman归纳了创新型企业的十个特点①[1],Kumpe和Plet指出, 企业发展的模式经历了从效率型企业、质量型企业,到灵活型企业,再到创新型企业四个阶段[2]。创新型企业就是将创新视为企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在其所涉及的领域内持续不断地寻求新的突破,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灵活性,最终将价格、质量和性能各方面都很突出的产品提供给市场。国外对于创新型企业的界定和称呼尽管有多种多样,诸如:创新型企业(Innovative Firm)、技术密集型企业(Technology-based Firm)、以新生技术为基础的企业(New Technology-based Firm)、高技术企业(High-technology-based Firm)、长期生存高创新企业(Long-lived,Highly Innovative Firm)和创新战略型企业(Innovative Type Firm)等,但其核心内涵是基本一致的。王文亮等认为,创新型企业是指以创新战略为指导,通过全面创新和持续创新,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以实现自身发展、行业带动和社会经济增长的企业[3]。就内涵而言,创新型企业是以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4],通过持续创新、全面协同创新[5]和自主创新[6]创造新价值或经济利润。作为创新型企业,必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具有持续创新的能力,具有行业带动性和自主品牌,具有较强的赢利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具有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文化。创新型企业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其拥有创新能力,它包括创新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创新生产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营销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等方面。就创新型企业建设途径或成功经验而言,战略目标是创新型企业成功的导向,管理制度是创新型企业成功的保障,核心技术是创新型企业成功的基础,市场策略是创新型企业成功的法宝,人才激励是创新型企业成功的动能,积极转型是创新型企业成功的秘诀。
我们将创新型企业与传统企业的主要区别归纳如下(表1)。
继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提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这个学术概念以后,Liyanage在1995年提出了创新集群(Innovation/Innovative Cluster)这一概念并认为,创新集群并不是对那些成功产业的描述或者说是科学学科上的进步,而是基于技术网络和由一种创新所形成的联系,这种创新是在研究机构与产业之间引发的[7]。因此,创新集群反映了协作中的研究活动技术轨道。Voyer把创新集群界定为一个或多个产业部门的制造商、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为共享创新服务平台或成果而集聚在某区域或城市[8]。魏江结合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的有关论述,提出集群创新系统的概念,他认为集群创新系统是狭窄的地理区域内,以产业集群为基础并结合规制安排而组成的创新网络与机构,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促进知识在集群内部创造、存储、转移和应用的各种活动和相互关系。钟书华认为,创新集群是由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构成,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形成战略联盟或各种合作,具有集聚经济和大量知识溢出特征的技术一经济网络[9]。李佐军认为创新型产业集群是以创新型企业和人才为主体,以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品牌产品为主要内容,以创新组织网络和商业模式等为依托,以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文化为环境的产业集群。与模仿型产业集群相比,其创新程度较高;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相比,它属于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相比,它属于现代产业集群。
我们归纳了创新型集群与一般集群的区别,如表2所示。
张永安等认为,创新资源是一种新的资源形态,可以理解为组织(技术主体)为了实现创新、提高绩效和增强核心竞争力,依靠自主、合作等创新技术,所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资源以及人力资源、信息、知识、技术等一系列非物质资源的组合[10]。
我们认为,知识是创新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这里的知识既包括科学知识也包括技术知识,既包括显性知识也包括隐性知识。在很多情况下,知识是依附于人的,因此人才是又一种重要的创新资源。我们对创新资源的集聚和扩散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知识和人才。
2 创新型企业与集群创新资源集聚的相关性的研究
从宏观上而言,集群的现有资源条件、获取资源的能力(推动性产业、市场大小、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和环境阻力等都会影响集群的资源集聚[11]。但从微观角度而言,集群内的创新型企业充当看门人、企业自身特征、对其他企业的带动作用以及影响集群创新文化等影响着创新型集群的形成和创新资源集聚。
2.1 创新型企业作为看门人对创新资源的集聚效应
Cohen & Levinthal认为看门人(gatekeepers)是影响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12],因为“看门人”具有监控外部环境、评价企业需要的相关知识以及向组织内部成员转移所获取知识等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作为一个组织的“看门人”应该同时具备非常高的评价能力(对外部知识的识别)和消化能力(对知识的转换和分享)。一方面,创新型企业天然具有充当集群中的“看门人”的天赋,因为,由于创新型企业经常接触集群外部,处于集群与外部的“边界”,使该企业的专门知识与组织外的知识源的专门知识非常相似,“学习是累积性的,当学习对象和已有知识相关时,学习效果最好。”[13]。另一方面,创新型企业天然比由其他企业更具有充当集群中“看门人”的能力,一方面,创新型企业对集群外部创新资源的识别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企业,这是因为创新型企业在形成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识别出创新资源来充实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该企业积累了丰富的识别创新资源的经验,这是一般企业难以望其项背的;另一方面,创新型企业比其他企业对创新资源具有更强的吸收和转换能力。创新型企业本身比一般企业具备更多的专业人才和知识储备,因此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是要显著地高于一般企业的。
2.2 创新型企业自身对创新资源的集聚效应
与集群内部一般企业关注于传统资源导致集群规模不断扩大不同的是创新型企业自身对于创新资源的集聚。因为,创新型企业不断开发产品专利和发展核心技术,其自身必须拥有大量的人才、知识和技术。这些创新资源使得创新型企业得以不断创新、不断发展。这些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壮大又会对创新资源有更大的需求,从而集聚更多的创新资源。这就形成了一个集聚创新资源的良性循环,如图1所示。另外,人才在创新型企业中能够发现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在从事相似的工作。一旦人才发现某地具有极具吸引力的就业机会,收益递增规律会产生一个强劲的长期增长的良性循环[14]。
2.3 创新型企业对其他企业的带动作用所形成的对创新资源的集聚效应
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佩鲁(Perroux,Francois)在其《略论增长极概念》一文中提出了增长极理论,并认为增长极中的“极点”具有扩散效应,即增长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点上,再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
在创新型集群的形成过程中,也存在类似增长极理论的规律。在创新型集群中,我们可以把创新型企业看成其所在集群增长极的“极点”。当一个集群中出现了创新型企业,其他企业迫于竞争压力,会追赶创新型企业。创新极点因此带动了整个集群的创新。带动的方式包括其他企业的模仿和自主研发。模仿和自主研发是一个选择性的过程,取决于创新企业所影响对象的基础条件、创新投入、企业战略等因素。不管怎样,在这个过程中创新资源便会大量向集群集聚。因此,这个机理类似于“纲举目张”。带动的方向包括纵向和横向的带动。纵向的带动,也称为垂直带动,是指创新企业在产业(价值)链纵向(前后向)的影响作用。横向的带动,也称为水平带动,是指创新企业在产业(价值)链横向截面上的影响作用。
2.4 创新型企业影响集群创新文化从而促进创新资源集聚
集群文化是指集群各行为主体在长期互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价值理念、行为模式和管理制度,体现了集群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观念、竞争理念、行为规范等[15],它是集群实现持续成长的核心动力。尽管集群文化是具有一定的根植性和共同性质的整合文化,但当集群中出现一个具有强势文化的企业时,由于地理上的集中性和网络性,这种文化就可能影响整个集群的文化。
集群中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文化会对集群文化产生积极影响。一般来说,创新型企业比其他企业更具竞争优势,在优胜劣汰的规律之下,那些不致力于创新的企业想要继续生存,必然会积极向创新型企业学习,从而整个集群形成一种创新氛围。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就可能使集群产生创新的文化。创新的文化一旦形成,集群对创新资源的吸引力将大大提高,创新资源的集聚效应就会成倍的放大。硅谷就是一个具有创新文化的产业集群。世界各地都争相模仿硅谷模式,但成功者寥寥无几。萨克宁森指出,仅仅拥有硅谷的基本因素并不意味着就能创造出该地区具有的那种活力。事实证明,那种认为“科学园区+风险投资+几所大学=硅谷”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上述基本因素犹如一块块积木,积木是搭不出硅谷来的。硅谷成功的真正奥秘,是因为硅谷有了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创新、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文化生态环境[16]。
3 创新型企业对于集群内创新资源扩散的相关性的研究
知识是重要的创新资源,因此,我们以知识为样本来研究创新资源扩散问题。
已有的研究表明,知识共享是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之一,知识的共享或者扩散有助于集群的创新。创新型企业的培育会促进集群内的知识扩散。我们通过分析以下四条集群内知识扩散途径来说明创新型企业对集群内知识扩散的促进作用:即沿着价值链的知识扩散、同行的模仿学习、企业的衍生、人员的交流和流动。
途径一:沿着价值链的知识扩散。专门化分工是集群的基本特征之一,集群内价值链上的企业之间的长期交易关系形成了相互之间的信任,使知识更有可能沿着价值链向上下游扩散。当价值链中形成了一家创新型企业时,价值链上的相关企业为了跟上创新型企业的技术水平,必然会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创新型企业考虑到自身的利益也愿意帮助上下游企业学习的。这样,知识在价值链上就得到了快速的传播。
途径二:同行间的模仿学习。由于产业集群在地理上的集中性和业务的相关性,使同行之间的模仿学习就相对的容易。郑健壮和吴晓波指出,传统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知识扩散的基本途径往往是借助于专业市场而非直接交流来实现的[11](图2)。
另外,当出现创新型企业时,其他企业迫于压力会想方设法模仿学习创新型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当然创新型企业未必象对待其价值链上企业那样愿意共享知识,因此,知识扩散同样会加速进行。
途径三:企业的衍生。衍生企业直接拥有原企业的部分或全部知识,因此,企业衍生是集群内部知识向集群内外部扩散最直接和高效的途径。基于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文化,员工的创业意愿和流动频繁往往表现较强和较高的特征,这直接导致创新型企业衍生出新企业的高概率,这就大大加快了集群内知识的扩散。1957年成立的仙童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曾经是世界上最大、最富创新精神和最令人振奋的半导体生产企业,它为硅谷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硅谷形成初期的七十家半导体企业中,有将近半数是由仙童半导体公司衍生出来的[16]。
途径四:人员的流动和交流。劳动力要素的流动是集群中知识扩散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集群中的员工并不是属于某个企业,而是属于整个集群。知识会随着员工的流动而扩散。基于集群内的企业的地理集中性和业务高相关性,员工可以以相对低的成本和时间在集群内找到更为合适的工作,因此,集群内员工的流动要比非集群环境下更为频繁。另外,与一般企业相比,创新型企业员工所拥有的知识更加的专业和关键且其流动也更加频繁,因此,知识的扩散将更加高速度化和高质量化。在此再一次引用硅谷的例子来证明上述观点。前文所提到的仙童公司的崛起就是由从肖克利公司跳槽过来的八位工程师造就的。在1969年的一次半导体工程师大会上,400名的与会者中竟然只有不到24人未曾在仙童公司工作过[16]。另一方面,集群中不同企业的员工间非正式交流也会增强知识的扩散。对创新型企业的员工而言,他们进行交流的意愿和交流所带有的信息量通常会更大,这将进一步加强知识扩散的强度和效果。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创新型企业对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对创新型企业与集群内创新资源集聚和扩散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索。我们得出结论,创新型企业促进了集群创新资源的集聚和集群内的扩散(知识)。因此,培育创新型企业对形成创新型集群存在积极的作用。
【中小企业集聚论文】推荐阅读:
中小物流企业论文07-27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08-29
现代中小企业论文06-17
西藏中小企业论文07-28
中小企业财务论文05-16
新疆中小企业发展论文09-21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论文09-15
中小型环保企业论文06-19
中小型白酒企业论文09-13
中小企业的资金管理论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