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研究论文

2024-05-28

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研究论文(共9篇)

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研究论文 篇1

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研究论文

对于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的归纳有以下的几点:一是对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二是选择不适合的计算机硬件和财务软件;三是会计电算化信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四是会计电算化相关制度不够完善;五是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难以满足信息时代电算化处理的要求。

一是对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会计电算化和传统会计的区别及重要作用)。随着计算机在会计的广泛应用,这一切都将成为历史,电算化会计档案都存放在电脑硬盘等设备中,这些设备的存储密度,是以往任何一种会计档案所不能比拟的,查询速度快、检索能力强,可以快速传递会计信息。会计核算工作数据是非常大的,对准确性要求又非常很高,要求提供会计信息的时间性较强。而电子计算机具有高速度、高效率和高容量的特点,对于数据的记录、汇总排列、查询和对和存贮分析等方面,比手工操作的速度能够提高成千上万倍,并可随时从计算机中获取有关会计数据,能够大大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实效性和准确 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供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也能够得到充分保证。其次,数据处理程序具有新的特点。电算化会计数据处理程序与传统会计不同。在传统会计中,针对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形成的特征,必须采用与之适应的不同的账簿组织形式、记账程序和记账方法。而在电算化会计中,由于数据处理的精度高和速度快,可以采用一种统一的核算形式。而且由于计算机处理数据差错的概率小,没必要像传统会计那样,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进行各种核对,如账账核对、账证核对、账表核对。现在的会计人员应该有过这种体验:到了月底对账时,为了几分钱的差额而必须翻遍所有的凭证、账册。传统手工会计由于各人、各企业习惯不同,形式多样,有很大的人为因素,无法做到全行业的同一。而利用电子计算机对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能够为全行业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是会计核算工作更加规范化,有助于进行统一规范的经营管理,完善对经营管理的要求,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经营管理的水平。

二是选择不适合的计算机硬件和财务软件。目前,大多数企业用的是用友、安易的软件,对各类企业提供通用版本难免产生问题,还有不少中小企业片面追求功能强大、界面华丽,结果导致了很高的购买成本,即花费高额的费用在这些根本用不上的功能上。再者这些通用软件不仅带来了安装调试上的冗长和复杂,更带来了日常操作中不必要的烦琐和延误。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相对不足,也无法顺利使用会计点算化软件提供的一些复杂功能,这些都影响了软件应有功能的有效发挥。

三是会计电算化信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财务数据是企业的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介质代替了纸介质,财务信息面临安全风险。目前,我国的财务软件生产还处于模仿和加工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多数财务软件的开发都是把重点放在理财和提供多功能管理和决策上,很少放在数据的安全保密上。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网络财务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安全问题。

四是会计电算化相关制度不够完善。许多会计电算化单位没有严密的基础管理工作制度。首先,在人员分工上,企业对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与系统维护人员等岗位没有严格权限限制措施,操作员密码公开或不设密码,为越权使用和篡改数据留下隐患。特别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十分不完善,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运转。

五是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难以满足信息时代电算化处理的要求。缺乏进行会计电算化操作的专业人才成为中小企业快速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障碍,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财会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计算机、会计、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实现从满足手工会计的需要到适应会计电算化普及的过渡。目前,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偏低,难以满足信息时代电算化处理的要求。许多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手工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大多数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不多,不能灵活运用软件处理的会计数据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处理。当计算机运行出现问题时,计算机维护人员又大多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财务知识又不甚了解,所以不能够把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等财务知识融合在一起。

中小企业规模跨度大,生产经营特点千差万别,经济实力大相径庭。中小企业在实施电算化的时候,要根据本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算化模式。目前有3种模式可供中小企业选择:一是企业自己构建会计电算化系统模式,二是在线租用财务软件模式,三是代理记账模式。

(一)构建会计电算化系统模式

构建会计电算化系统,是指企业购买实施会计电算化所需的各种软、硬件系统,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各项管理制度,组织实施人员培训,自己负责会计电算化系统日常运行、系统维护等工作。该种模式要求企业有较充足的资金,对实施会计电算化有正确认识,能够正确构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有健全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要求企业具备较高水平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人才,能够解决会计电算化系统日常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进行电算化系统分析,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系统帮助企业预测、决策。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充分满足企业需要、数据安全可靠。缺点是资金投入较高,要求具有较高水平的财会人员以及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

(二)在线租用财务软件模式

在线租用财务软件模式,是指用户通过网络租用财务软件,直接在网络上运行软件来完成会计核算以及其他财务管理工作,这种应用软件服务模式被称为在线租用财务软件方式,也叫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应用服务供应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用户不购买安装复杂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只需一台能够上网的计算机,调用租用的该站点上的财务软件,就能进行填制凭证、记账等各项财务工作。

在线租用财务软件模式的优点:一是节约资金投入。如租用财务管理模块,月租金一般在 100元左右,进销存模块的租金一般在每月300元左右。二是降低了企业管理标准。在ASP模式下,软、硬件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升级等工作都由ASP服务商负责,这样用户就避免了大量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工作。三是通过网络接入服务,突破地域限制,真正实现客户的移动办公梦想。

该模式的缺点:一是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可能较差。企业财务信息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保存在ASP服务平台上,由ASP服务商统一负责安全保管,可能会产生信息泄密的情况。二是网络响应速度可能较慢。在ASP模式下,很多用户通过拨号方式访问ASP服务平台,过多的用户同时登录系统可能会使服务器响应速度较慢而造成网络阻塞,导致信息处理速度较慢,影响企业的业务处理进度。不过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宽带接入成本的降低,这个缺点可能会很快克服。

(三)代理记账模式

代理记账模式,是指中小企业自己不进行会计电算化业务处理,而将相关工作交给有代理记账权限的代理机构完成,中小企业按期支付代理费用。经济业务发生后,企业将原始凭证交给代理机构,由代理机构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上进行业务处理,产生电子数据。代理机构负责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维护升级等工作,由代理机构负责财务信息的备份、档案管理等工作。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代理机构的系统上查询财务信息,甚至由代理机构负责进行财务分析等。

该模式优点:一是节约资金投入。在代理记账模式下,中小企业和代理机构签订代理合同,中小企业只需根据合同规定支付代理费用,一般一个月 300~1000元。二是降低企业管理标准。在代理记账模式下,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维护等工作由代理商负责,企业在此方面不需制定任何管理制度。企业的纳税申报等工作均由代理机构负责,如发生延迟纳税而罚款等事项,可由代理机构承担,中小企业可以将精力完全放在业务经营管理上。三是业务处理规范。代理机构经过财政部门审批,业务处理能够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规范进行,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中小企业由于财会人员素质较低而产生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有利于企业利用财务信息加强企业管理,进行预测决策。

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研究论文 篇2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

一、会计电算化对中小企业的意义

会计电算化就是将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

电算化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对中小企业来说是在会计史上的飞跃,是将传统的手工会计向电算化会计转换,不仅在会计处理工具上给中小企业带来了改变,还在会计数据的处理方式、处理流程以及组织机构上带来了改变,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具体意义如下。

1. 增强了会计工作的规范性,保障了会计核算的质量

电算化实施后,对中小企业的会计数据来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会计数据的处理过程中,电算化也能够对会计数据进行全程的控制,避免了手工记账不规范、容易漏记、错记的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会计工作得到规范,保证了会计核算的质量。

2. 提高了会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减轻了会计工作的负担

中小企业在实施会计点算化后,大量的会计数据在计算、分类、归集、存储等会计核算工作都将通过计算机来完成,计算机在处理这些工作的效率是手工操作的几千倍、几万倍,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同时,会计人员也可以从原来的记账、算账、报账等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更好的为企业管理者进行财务决策献谋献策。

3. 保证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经济性

计算机不仅能够大量的贮存会计信息,而且能够以高速度、低成本、高准确性来对会计数据进行处理,可以为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提供更详细、更准确的会计信息。中小企业可以随时的通过计算机来了解财务报表,会计信息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大大的提升了会计信息的经济价值。

4. 提高了会计人员的素质

实施会计点算化后,也是对会计人员有更高的要求,使得会计人员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自觉的学习电算化知识,使自身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逐渐将自己培养成现代化复合型会计人才。

二、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在经营上有着自身的特点,即规模小、投资少、操作便利、抗风险能力差、投资融资单一、经营灵活等。基于以上经营特点会计电算化在中小企业中的实施势必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对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

在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中都普遍存在着缺乏对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没有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很多中小企业的领导者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只是将会计信息的存储方式由纸质资料变为了电子资料,并没有认识到电算化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同时由于实施会计电算化需要投入大量成本,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投入资本较少,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管理者为了节约成本也忽视了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长期受到传统会计观念的影响,在思想上不能很快的接受会计电算化,同时也对电算化带来的作用抱着观望的态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效果。

2. 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在会计岗位的职责分工方面也与手工会计有所区别,要按照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重新的划分。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并没有建立起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软件的保密安全控制、运行控制等制度措施。有些中小企业并没有书面的财务制度,会计电算化也没有一个规范来制约,这样必然阻碍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在会计账务处理方面,当我们在做账出现错误时,按照手工方法记账要求有修改的痕迹,例如,划线法、红字冲销法等,然而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当会计人员录入了错误凭证后,由于大部分的会计软件都设立了凭证作废、凭证修改的功能,修改后完全看不出修改的痕迹,这样就给会计电算化的审核工作带来了难度,内部控制很难实施。

同时,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缺乏相应的审计制度,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的素质并不是很高,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立以及存在的风险的了解又是少之又少,更不要说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即使是有的中小企业设立有比较严格的审计制度,但是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审计的对象和线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审计的手段也应该随之变化,然而中小企业的审计技术在短时间还不能适应电算化的需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的效率。

3. 财务人员缺乏会计电算化知识

会计电算化给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对于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来说由于受到其经营规模以及资金的限制,财务人员会计电算化水平并不是很高。一方面,许多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并不具备较高的会计业务处理水平,有的只是凭靠关系上岗,造成了大量会计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即使是录用了一些老会计,他们对会计电算化的掌握更是少之又少;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有限,很难吸引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即使是录用了一些会计电算化人才,也不是对电算化会计有很深入的了解。

同时,虽然我国在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中设立了《会计电算化》科目,但是考试科目比较单一、简单,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也是简单的录入、修改等,考试通过率较高,但是通过的会计人员并不能适应现代会计电算化的要求,更适应不了ERP管理的需要。

三、完善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对策

1. 提高会计电算化意识

会计电算化作为现代企业必不可少的管理工具,如果中小企业单纯的将其看作是代替手工记账的工具,就不能更好的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因此,中小企业的领导者要高度注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将会计电算化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中小企业实施电算化不仅要在物质上做好准备,更要在意识上提升高度。首先,中小企业的管理层要全力支持会计电算化,要加大对先进会计软件的使用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并参与到相关的软件培训中去;其次,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也要重视会计电算化的作用,由传统的会计核算理念向会计电算化理念转变,结合工作实际深刻理解会计电算化的真正工作内涵,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进行约束,可以保证会计人员正确合法的完成会计核算工作,内部审计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对会计工作进行规范:第一,检查会计电算化的各个系统,防止电算化漏洞的出现;第二,对电算化财务数据进行定期的审计,检查是否按照《会计法》进行账务处理;第三,确保计算机存储的数据于书面记录数据相符,做到账证相符、账实相符。

同时,为了使会计电算化在中小企业中得到健康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从加强管理和内部控制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从管理措施方面来看,中小企业可以加大对财务人员上岗资格的审核力度,在上岗后明确电算化的操作权限,对数据备份进行严格的管理;另一方面,从内部控制方面来看,要使不相容的会计岗位相互分离,让会计人员之间相互制约,同时也要建立适当的保密制度,对删除财务信息必须通过授权才能进行。

3. 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人才是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中小企业一方面要加大对高素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引进力度,高素质的电算化会计人才不仅具备较高的业务处理能力,而且还能熟练的运用计算机对会计业务进行处理,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会计电算化水平;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加大对现有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鼓励他们参加“学术交流会”,使会计人员尽快的接受会计电算化,实现传统会计核算方法向现代化会计核算方式的成功转变。同时,中小企业也要鼓励会计人员参加国家相关会计电算化考试,通过考试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对中小企业来说起着重要的意义,中小企业要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程度,结合自身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等方法来提高本企业的会计电算化水平,这样才能保证会计电算化在中小企业中得到长期的发展,中小企业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廖强.浅谈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China's Foreign Trade,2012(06).

[2]陈冉,马静.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内部控制问题探析[J].财会通讯,2013(11).

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研究论文 篇3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会计电算化 现状 对策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利用会计电算化系统替代传统的手工会计是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在中小型企业建立并普及电算化制度,减少了使用手工操作来处理经济业务,对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及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在我国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使用先进的计算机作为工具,再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及会计技术进行会计工作。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企业信息系统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开发及使用。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会计信息处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进行管理与决策的需要。现在,还有很多私营小企业依然使用传统的手工做账模式,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及企业不断的壮大,采用会计电算化制度来处理经济业务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会计进行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会计进入信息时代的基础。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改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也越来越好,已经从使用手工记帐转变为使用电脑会计记帐。会计电算化也从简单的会计核算,形成以会计软件为核心,集计划、分析、管理为一体的向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转变。同时,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也不断提高,操作水平日趋熟练,会计电算化正向优良、稳定、科学的方向快速发展。

2. 在中小企业中实施会计电算化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2.1 会计软件里还存在隐患。会计软件质量的好坏,决定着电算化工作的深入程度的高低,也关系到能否顺利的做好记账的工作,良好的会计软件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物质基础。但现在财政系统使用的软件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安全性与保密性差。有很多软件没有对日志的操作记录功能,对操作人的操作时间及操作内容没有明确的记载,如果出现问题就不方便去追究责任。同时,数据库也缺少加密措施,外部人员可以很轻松的从外部打开经行更改而没有痕迹。还有一些商业软件为用户提供修改以前的年度账目,这就为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还表现在总账、固定资产及工资等各核算模块间数据不能顺利地相互传递,不能实现自动转账及相关查询等自动功能,这就极大的影响了计算机在数据处理上的先进性。

2.2 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会计电算化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大部分会计人员即使经过计算机等级培训,但其实际的操作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缺乏再培训和定期考核,缺少系统性;会计人员自身知识不全面。有很多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很熟悉,但对计算机知识了解却很少,而年青人对计算机知识很熟悉,但和会计工作经验进行有机结合,还存在差距;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軟件操作系统也有质的变化,而计算机培训教材更新速度却较慢。现在的教材大多是前几年的,其中的知识也比较陈旧,缺少实用性,经过这样培训后通过考试的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差。

2.3 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会计电算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责任,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问题。实施会计电算化,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才能充分发挥电算化的优势。目前,会计系统不少单位没有严密的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运转。加上基础工作薄弱,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电算化管理也就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手工与计算机并行时间过长,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2.4 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有待提高。 因为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已经被人们熟练运用,而企业的各项管理都是在手工记账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要改变人们长期形成的工作方式,还是很难的;部分领导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还缺少足够的认识。没有意识到开展会计电算化是管理现代化的需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大部分管理人员认为电算化只是用机器代替手工记账,只重视对硬件更新换代,而不对软件进行升级;有一些财务的负责人对电算化知识掌握不好,对电算化管理还很陌生,只熟悉对手工记账的管理。特别是对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存在空白,这就导致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可靠性出现问题,即不会管,不敢管的混乱局面,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推广。

3. 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几点建议

3.1 依据实际的工作情况,制订完善的计划,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对会计电算化的推广,涉及到购置硬件、开发软件、筹措资金、人员培训及组织管理等许多问题,因此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完善的实施规划,促进会计电算化顺利实施。即做到结合会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会计电算化的推广普及工作;作好软件的开发与升级工作;把握住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和基本要求开展工作。

3.2 加大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对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经常进行,并结合经验进行交流,使培训收到更好的效果。在吸收高校会计电算化毕业新生的同时,还应选拔具有计算机知识的业务骨干到高校去进修,这样的高中低结合的形成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必然会进一步推动及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工作。

3.3 对会计软件要及时更新开发。 对会计软件的开发应结合实际的工作情况及会计人员的素质,尽力开发适合企业自身的软件,并简化操作,去掉不必要的功能。建立起完善的会计软件服务体系,对用户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针对用户反馈的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

3.4 完善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法规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普及,要及时的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和现有的相关法规进行补充和完善,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杜绝软件的非法功能。对系统管理人员的监管控制问题进行防范。

会计电算化代替传统的手工方式处理经济业务,已成为一种必然。它既能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又能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促进会计工作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中小企业要结合自身经营状况,积极建立会计电算化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会计电算化制度必然会促进我国会计工作向更长远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阳卓越.我国现阶段会计电算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2] 付一杰.中小企业如何实现会计电算化[J].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年.

[3] 刘欢.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董金艳.浅析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年02期.

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研究论文 篇4

摘要:本文的主要结论为财务数据是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推进过程中的重点建设方面,通过“云+端”服务增强数据安全建设;中小企业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型,实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有机结合的全面会计电算化;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只有人才的充实才能切实地解决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并强力地推动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兼容性;复合型人才;中小企业

一、会计电算化兼容方面存在问题

(一)各类财会软件兼容性差

目前,企业所使用的财会软件都来自于以下三种方式:

1、直接外购,成本费用低,售后服务质量较好,但可行性不足,不一定能满足企业会计办公所需;

2、自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企业实际业务所需、便于维护及技术升级,但内部保密安全性存在风险,要有一定技术实力作支撑;

3、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发,能够满足企业办公所需,从业人员能得到培训与学习,但开发成本偏高,技术维护困难。综上而论,中小企业选择直接外购比较现实可行,而且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现阶段都采取第一种方式:直接向第三方开发商购买。部分公司的整个发展历程中,其财会软件的选择相当杂乱,速达、金算盘、博科、久其、管家婆、浪潮等软件基本都用过,但随着企业的发展至多进行硬件的更新而忽略软件平台的更新,而开发商都强调突出自己软件的特点,几乎绝大部分财会软件不兼容。更有甚者,同一软件的财务系统往往也具有兼容性弱的缺陷。各个财会软件公司缺乏沟通,政府也没有统一规划,没有形成统一性的数据接口,造成数据共享难。

(二)软件难以正常使用

软件本身是一种虚拟化、信息化、数字化的特殊商品,在购置后需要许多后期投资以维持软件的正常使用。例如对软件进行功能模块的升级、运行维护等。有些企业,特别是资金实力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为节约成本而购买不成熟的财会软件,经常在运行中出现故障,严重地束缚了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使用和发展。

二、对兼容问题的分析

(一)缺乏交流导致兼容性差

部分中小企业在选购财会软件是没有考虑到企业的日后发展规模和经营范围,使得原来适用的财务软件不能满足日益发展壮大的企业需要。即使通过升级也难以解决,只能通过更换其他品牌的财会软件解决。但由于软件开发商相互之间保密,缺乏沟通交流,使得财会软件不兼容,数据无法导入。财会软件之间的转换犹为困难,不同品牌之间的替换需要企业付出较高的的成本。

(二)政府缺乏统一管理规则

政府部门对电算化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财会软件缺乏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难以实现数据共享等也是制约小企业开展会计电算化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国目前财会软件多达几百种,但是完全适合小型企业需要的财务软件几乎没有。很多软件公司认为中小企业财会软件利润空间小而不愿意开发。同时,市场上存在数量较多开发企业名声较小的小软件,使得很多小企业会因为安全隐患而无法放心购买与使用。这二者交互出现,影响了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大规模实施。

(三)我国财会制度的特殊性,限制了西方的财会软件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据统计,国产的财会软件占据我国企业财会软件达的`份额高达95%以上。由于中小企业变化快,对于软件的个性化要求非常高,需要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维护、升级等后续服务。虽然规模大、信誉好的大公司的产品质量和后续服务比较好,但受到“大规模化作业模式”的影响,并不一定能够满足客户的一些行业特性要求。而小公司的服务质量和软件的质量常常难以保证。这些因素都使会计电算化形成信息孤岛,限制会计电算化在中小企业之中的实施。

三、针对兼容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交流兼容并包

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在会计处理等方面有其行业特殊性,立足于企业自身的行业特点、经营管理现状选择软件平台,购买财务软件功能模块。同时,也应考虑在企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对于所选择的财务软件功能、模块能否及时升级、更新,能否有效衔接。不同的财务软件在不同行业解决方案上理解深度、产品功能存在差异,进行不同软件产品间的比较,相同软件产品不同服务商间的比较。

(二)政府对会计电算化进行统一规划

政府对会计电算化进行统一规划,建立一致的会计电算化协议,例如各个财会软件之间的数据接口和文件保存格式等等。由相关的上级组织部门协调各中小企业情况,提供一个适应大多数中小企业情况的会计电算化程序,各中小企业遵照执行,使各中小企业有共同的会计核算工作方式,形成连贯的核算习惯,便于相关部门有效监督。

(三)促进合作

在笔者所查阅的所有相关资料中,针对中小企业使用财会软件的开发商属畅捷通最为卓越。畅捷通遵守“尊重合作,专业进取,幸福共赢”的创业宣言,遵循“有爱在心我是畅捷通”的品牌主张,专注、关爱、引领小微企业幸福成长,为推动小微企业信息化、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四、综述

总之,在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过程中,不但要有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规划,会计信息的建立与管理,人员的分工与培训,各项制度的建立与实施等工作。更要加快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以及加强对企业财会数据的保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斌,林辉能.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研究[J].科技通报,,5:198-201.

[2]亢利红,支明泽.企业会计电算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经济,,8:158-160.

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研究论文 篇5

摘 要:ERP是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实施企业管理系统化,先进的管理思想,高效的管理效率,促使企业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最终提升企业在市场当中的地位。该文通过对企业ERP系统开发设计深入研究,找出企业实施ERP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中小企业 管理 ERP 开发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2(a)-0116-02

企业都有自己的寿命,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的管理往往不能使企业健康地发展下去。所以如何实施标准化的管理,改善经营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没有一个合适的管理信息系统,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很难发展。

结合现代的管理科学与信息技术,创建一个新的管理工具,这是ERP系统的起源。它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综合的服务管理能力,还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将企业优势发挥到最大。企业ERP系统的实施

1.1 总体需求调查

总体需求调查的目标主要是让ERP软件实施商客观全面地了解企业当前的业务情况,并且对企业开展ERP系统培训,让员工熟悉ERP,并让企业充分明确ERP系统的工作机制和是如何为企业解决业务问题的。随后实施商要对企业各个业务部门进行调研,以了解各个部门的业务状况与流程,然后撰写业务现状报告。

1.2 解决方案设计

以企业业务现状为基础对业务流程实施重组,并且指明系统的修正方法,随后对系统开展模拟测试。

1.3 模块实施上线

模块实施上线是企业ERP的实施阶段,也是至关重要的阶段,前期的各种准备工作都是为了ERP系统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在大体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分模块,然后进行产品环境初始化、业务数据转换、培训企业员工,使新系统安全健康地运转起来。

1.4 系统并行运行

ERP上线后,为了熟悉新系统和检验新系统的正确性与实用性,也是为了在这段时间里企业的正常运转不受影响,往往需要继续运行老系统。等ERP走上正轨以后,老系统就可以正式下岗了。企业ERP应用现状

ERP软件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系统软件,中小企业往往需要进行本地化修改才可以投入使用。不仅如此,外国对于ERP的应用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远不是我们可以相提并论的。虽然有近千家企业购买了第二代企业资源计划ERP软件,但事实上失败的比例却极高,实施成功的企业大多也只是停留在应用的初级阶段,无奈的是成功案例多为外企。综上所述,大多中小型企业开展企业资源计划不但无用,而且还要赔进去一笔不菲的资金。

2.1 企业投资ERP具有盲目性

很多企业察觉到ERP的重要性,但认识却不够深刻,想当然的将ERP定义成系统软件,买回来就可以用,忽略了ERP的核心是管理,只关注某个功能的运用而缺乏需求分析与可行性分析,结果反而适得其反。

2.2 资金短缺,ERP系统投入资金有限

中小企业筹资难是世界性难题,很难拿出足够的资金,投入实施ERP就不足为奇了。的确ERP是一个大型的、精密的砸钱项目,而且稍有不慎就血本无归。

2.3 缺乏有关方面人才

ERP是软件与管理的结合,这就要求企业拥有既精通电脑的IT精英,又通晓企业管理模式的高端人才。这些人才对企业实施ERP后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乃至二次开发都起到巨大的作用。而企业高层往往认为懂计算机就能把ERP系统建立起来,缺乏对专业人士的培训,最终导致信息化进程失败。

2.4 ERP实施周期过长

软硬件的定制与安装,机房的建设,甚至是管理理念、工作习惯与方式等方面的改变,导致其相对于其他信息系统而言拥有较长的周期。而企业规模的大小、领导高层的重视程度、资金投入量、实施人员素质等都影响着项目周期。

2.5 对ERP的期望值过大

ERP系统实施后往往很难立竿见影,如果一切业务问题都可以依靠ERP来解决,企业还需要人才干什么呢?说到底ERP也只是一个管理系统而已,只是一个工具,关键还是要看企业怎么去用。

2.6 系统选型困难

ERP系统选择困难反映在两个领域,其中之一是找到与企业契合度高的ERP软件和开发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国外的ERP产品是昂贵的,这和外国企业的各种背景条件完全不同于国内企业有关,导致二次开发势在必行,这让高昂的费用又上了一个台阶,中小企业本就资金短缺,愿意负担高昂费用实施ERP系统的更是少之又少。国内的ERP发展较迟,没有形成科学体系。其二是企业开展ERP后发现和预想的目的不一样,很多功能不适合自身,效果不尽人意,成效甚微。企业ERP应用策略

3.1 ERP项目实施的目标

中小企业顺利开展ERP,使ERP为企业所用,并提高管理效率,首先要摆正认知,充分认识ERP,并且明确企业哪些方面需要使用ERP,是否必须使用ERP以及使用ERP以后的一系列影响。企业在开展ERP前,一定要有目标。首先企业要做好打长期仗的准备,开展ERP不但要花大钱,实施范围广与实施周期长也是企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周期通常为2年,如此长的实施周期要是没有一个计划,结果可想而知。企业只有在明确了实施ERP的目标后,才能根据目标分阶段,有组织地制定实施计划。而一个好的实施计划是企业成功实施ERP项目的基石。

3.2 ERP应用人才的培养

企业往往因为对ERP了解不充分或者想要节省培训资金,让IT人员或者是让各业务部门去操作ERP,这将降低企业开展ERP的效果。ERP是专业的企业管理软件,自然要有专门的人才去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目前市场上IT精英很多,管理人才也不在少数,但精通管理和IT的人却不多。他们会选择大企业发展,能来中小企业的少之又少,加之中小企业招聘门槛低,员工的素质自然也不会很高,使得中小企?I的人才资源十分有限。解决的办法只有企业培养人才,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但和企业购置的ERP系统契合度高,而且对以后的二次开发乃至系统的维护都有莫大的帮助。

3.3 重视二次开发管理

企业开展ERP的最终想法还是要为企业服务的,无论ERP系统有多先进,不适合本企业就坚决不能要。所以在最初挑软件时,就要选择最适合的,与企业契合度最高的软件。所以对ERP系统实行二次开发要做好心理准备,二次开发不但工作量巨大,而且技术还要高,不是什么企业都能轻易尝试的。从原则上讲是要尽量避免二次开发的,但实际情况是企业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多多少少都会对它实行二次开发,选择与企业契合度高的ERP软件的原因就在这里。

3.4 企业高层的重视

高层重视ERP,加大对ERP系统的资金投入量,最后因资金不足使之流产是很让人同情的。筹资难不是借口,哪家中小企业筹资不难?既然选择了实施ERP项目就要做好花钱的准备。还要对ERP做由里到外的解读。ERP系统是一个整体,利用好了整体效益才能展现出ERP的优势,否则和没开展有什么区别?更要杜绝盲目投资,要购置和企业契合度高的系统,重视ERP选型。高层的重视可以大大增加成功率。

参考文献

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研究论文 篇6

摘要:时下电子信息产业在不断发展成熟,而随之而来的会计电算化问题也在社会经济中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怎样最大限度地发展会计电算化成了当前很多财务人员所关注,接下来文章将有目的性的针对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问题实施具体分析,旨在提升我国会计电算化水平。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分析研究

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对整个会计行业的改变是巨大的,它有效的改变了床头会计的核算方式以及对数据的储存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对会计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是我国会计行业发展需要面临的基本问题,同时也可以有效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尽可能的改变会计内部控制以及审计的技术[1]。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会计电算化能够有效推动会计理论以及技术的发展与再次完善,为会计理论分析和会计实践的一次根本性的变革。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不但涵盖手工账务,同时也涵盖程序的设计以及电算账务的处理。

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研究论文 篇7

一、中小企业应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当今社会,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 在工作中, 我们更加离不开计算机。许多企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重要性。第一、在中小企业领导层中, 他们认为会计核算电算化就是核算的工具的改变, 只是用电子资料存储方式代替纸质资料存储方式, 没有认识到电算化在中小企业应用的重要意义。第二、企业在应用时, 多数中小企业没有根据自身的管理特点对账务处理系统做出认真的分析, 没能理解账务处理软件的构造, 只是硬性地对其进行表层理解, 认为财务处理软件在本企业的应用只是简单地提高了核算的速度, 未能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在整个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性。

(二) 账务处理系统缺乏内部控制制度

目前,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只是在企业当时应用了计算机进行账务处理, 但是, 没有对计算机账务处理进行有效管理, 会计人员在缺乏必要的自我约束力情况下, 就可能掏空企业的财产。在计算机做账之前, 当我们出现记录错误时, 必须在修改处留有痕迹, 而且我们都有专门的差错更正法, 比如:红字冲销法、划线法, 补充登记法。但是在用计算机进行账务处理过程中, 如果我们会计工作人员录入了错误的凭证, 由于很多会计软件都有设置凭证作废, 凭证整理等功能, 软件自带的这些功能给我们会计处理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并且修改之后我们完全看不出来是经过修改的。比如:当我们要准备删除一张凭证时, 我们主要是通过账务处理系统中作废凭证和整理凭证功能模块进行处理, 凭证整理又分为按凭证号整理和按月整理。经过这么处理计算机只有最终记录的结果, 却没有记录过程。随后的凭证号也相应的做出调整。如果账务处理软件有反记账、反结账功能时, 在账簿发生错误时, 我们可以直接在原处进行修改, 已经编制好记账凭证之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凭证取消审核, 对错误的凭证进行修改。这么一来对于我们平常的电算化核算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但同时这也给造假者提供了作弊的机会, 加大了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的难度。

(三) 数据备份制度不完善、数据风险敞口大

首先, 按照我国财政部会计电算化的相关规定, 发生新的经济业务经过电算化会计处理之后, 应该当天进行备份, 而且要双重备份。但是在我国中小企业中, 人员设置不合理, 人员分工不清晰, 使得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下面两方面问题。一方面, 电算化操作人员没能在每天工作结束时对当天的数据进行备份, 另一方面, 会计核算人员没能对备份的电子数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因此, 一旦出现数据备份有问题, 就没有了相应的措施给以补救。其次, 财务数据关系到每个公司的命脉, 财务数据的泄露很可能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目前, 我国的账务处理软件的安全性能还不高, 对数据的保密性不够, 一些计算机高手可能会随意破坏数据。

(四) 会计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计算机技能

当今, 既懂会计核算业务又懂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中小企业考虑到成本效益问题之后就很少设置计算机维护部, 实践中大多数都不会设置这个部门。对他们来说, 即使是采购了专门的财务处理软件, 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也很难得到实施。在有些中小企业中, 会计人员的招聘也很不规范, 无证上岗现象严重, 有些虽然是聘用了经验丰富的老会计, 但是他们对计算机几乎是一窍不通。虽然现在的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中包含了会计电算化科目, 但是考试题目单一、难度低, 有点计算机常识的人通过一两天的复习都能考过。这样获得的从业资格证可能会不适应中小企业中账务处理系统的应用实施。

二、中小企业电算化实施过程中主要问题的解决对策

目前我国的电算化发展还处于相对滞后时期, 财务处理软件各个方面还不尽完善。一方面, 电算化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人员对经济活动的处理速度, 减少了手工处理数据过程中的错误, 另一方面, 它也大大加快了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与此同时, 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以下结合上述分析出来的问题, 提出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数据备份内部管理制度

当天的经济业务活动通过账务处理系统处理之后, 应该及时备份, 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保管备份数据的环境, 防止储存介质磁化, 侵蚀。对其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和复制, 防止由于存储介质发生问题导致所储存的数据丢失。另外, 采取双重备份, 异地保管, 对于能够打印的数据应该进行打印, 同时以纸质和电子形式进行双重保管。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进行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原则, 备份人员与保管人员进行分离, 各自设置各自的权限密码, 保证数据的完整。对确认过期的数据进行删减, 减少存储介质的压力, 释放存储空间。数据保存完之后进行二次确认, 确保数据完整准确的得到保存, 减少数据缺失的麻烦。

(二) 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

制定相应具体的法律法规, 使得电算化健康有序的发展。在管理方面措施主要有:1.建立人员管理制度。中小企业在进行会计人员招聘过程中, 认真考核其任职资格, 上岗后进行业务分工, 进行职责划分。2.建立操作管理制度。它主要是包括操作权限、操作记录、管理制度以及内部控制。比如:在操作权限方面我们就可以让员工进行指纹验证之后才能进行财务处理。这样一来可以避免一人身兼数职, 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3.建立数据管理制度。该制度主要是指数据备份管理, 应该将数据存放在不同的地方分别管理。在内部控制方面的措施主要有:1.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主要是防止会计人员掏空中小企业的资产。2.会计工作人员相互制约。电算化应该是和手工做账是一样, 凭证的审核、记录等都不能由一人完成, 应该是相互制约, 相互监督。3.建立适当保密制度。比如说在电算化过程中, 财务会计信息不能任意进行删除, 必须通过相应的权限授权。

(三) 加强工作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

当今的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 会计工作人员不仅仅需要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 而且应该掌握计算机财务管理, 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账务处理, 通过计算机的强大的处理功能为单位的财务核算、监督、预算、控制、决策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核算到计算机再到财务管理”理念的培养, 满足本企业的需要。支持会计人员在高校进行定期账务处理系统培训, 使会计人员不断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 也可以进行SQL数据库、计算机编程等课程的学习, 最后应用于财会工作中。企业领导人可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电算化业务的知识竞赛, 把它作为一种绩效考核的指标, 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工作人员内部形成学习的动力。

(四) 强化对会计核算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

第一, 应该在企业文化中, 自上而下的形成一种理念, 加强领导对电算化重要意义的认识, 大力支持电算化工作在本企业中应用与实施。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在本企业中设置专门监管会计核算电算化工作的主管人员, 完善对他的绩效考核机制, 在授权的同时加强其责任观的建设;第二, 会计核算人员在工作过程中, 要加强对财务账务处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编制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软件实施方案, 在对软件的授权审核方面做出明确的制度安排, 达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施工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探讨 篇8

关键词 施工企业 会计电算化 管理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依托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会计电算化不仅有利于会计事业的发展,也为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打下了基础。

一、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

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较之一般的商业企业与工业企业, 施工企业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 大部分工程施工地点分散,流动性很大, 各工程项目部地域跨度也比较大, 企业的总部要想地获取基层单位的财务信息, 传统方式下只能通过电话来进行获取, 同时二次输入、汇总的工作量也很大,财务信息传递和处理不能满足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决策的需要, 已无法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行电算化后, 总部与基层单位可以通过网络信息系统的形式传递信息,甚至可实时传递,从而使总部及时、准确地掌握和了解基层的财务情况,达到了所有基层单位财务信息总部共享的目的的,同时有利于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予以解决,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不仅减轻了企业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也促进了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的改善和提高,推动了会计理论的发展和会计技术的进步,使得财会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和制定更多的基础数据准确的筹资、投资方案供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决策。

二、施工企业如何实施会计电算化

(一)做好实施前的准备

1、首先要对自身的硬件、软件进行全面摸底,对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梳理,特别是对于施工企业来讲,特殊的经济业务,要进行认真分析,同时建立业务流程图。

2.做好各项规划工作。

(1)有明确的实施电算化工作目标。有了全面的调查摸底,就能了解自身,制定更好的电算化目标。要明确阶段性目标,同时要考虑到企业的长远战略,结合企业的规模、发展阶段、所处行业来综合考量。

(2)细化实施内容。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要涉及多个方面,规划时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实施的进度、预计实施完成的时间、定人定岗、明晰职责权利。

(3)制定保障措施。要考虑实施电算化的软、硬件费用,后期维护升级费用,人员培训费用等,做好资金预算,为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3.应根据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及其财务管理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财务管理软件。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中,工程施工、工程结算、机械作业等科目涉及的工程项目多、工期长,债权债务科目明细多且需要按工程项目分类,所以应当选择“项目核算”、“供应商或者客户核算”等具有强大辅助性质的核算方式,以实现继续分类或分级,并对项目和供应商或者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并且能解决施工企业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材料管理、应收应付等问题的财务软件。选择一款适合企业的软件,现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直接选用市面上销售的现有软件,第二种就是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发。新开发的软件可能与企业行业模式、企业实际较为接近,但成本很高。对于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只要进行简单的二次开发,直接在市面上选择的软件已经能够基本满足企业的各项电算化目标。选择软件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软件功能必须符合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要求。②软件必须有可拓展性,不仅要符合现阶段的要求,还要符合企业战略发展的长远要求。③ 软件的业务模块流程与公司现有的流程协调。④软件的数据采集是否方便,引入引出是否快捷,有无权限限制,打印模块是否美观。⑤演示版测试。可以请软件销售商上门演示,企业请各部门派代表参加演示,提出各自的问题,看是否可以在以后选购的软件中得到解决。

4、组织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

实施会计电算化后,企业财务人员工作的职能和分工发生了变化。许多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后就上岗,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并不多,容易出现误操作,严重的会导致系统崩溃。因此,企业在配备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时,除应要有会计专业人员外,还应设置计算机专业人员,做为系统维护员,以维护软件的正常运行。施工企业财务人员分布较广,集中起来比较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应采用以点带面、重点用户培训的方法。应首先重点培训基层财务骨干人员,对其进行财务软件操作培训,并按照企业制定的实施方案进行实战练习,最终通过财务骨干人员的作用,来带动其他财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水平逐步提高。

5、制定会计核算制度。

施工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时,应制定较为详细的会计核算制度,这是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进行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在制定会计核算标准的过程中,应由企业财务主管牵头,较高层次的财务管理人员参与,并由具体业务人员进行反复详细的测试,最终制定出具有统一性和可操作性的会计核算制度。

(二)组织实施会计电算化

由于施工企业的项目多且分散,核算点多,因此在实施会计电算化时,应由能够熟练掌握实施方案和操作熟练的总部电算主管及基层财务骨干人员组成电算化小组,其主要任务是配合财务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安装硬件、软件并对基层财务人员进行指导。因为施工企业的项目多、面广, 债务债权单位变动大, 容易造成代码混乱, 要使计算机准确便捷地分类、汇总处理财务信息, 就必须根据企业的需要设置规范统一的科目代码和详细的会计核算标准,科目代码的统一,核算标准的统一是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在进行代码设置时需要注意, 应在满足企业管理需要和方便计算机处理的前提下,保证总部与基层单位的科目代码一致, 以方便基层单位及时上传数据, 总部自动汇总报表,及时进行实时的会计监督和财务分析工作。

施工企业会计科目设置应注意以下几点:

1、资产类科目。应收账款是施工企业应该关注的科目,在应收账款下应设置应收工程价款、已收工程款、接收甲方材料、其他等明细科目。应收工程价款收入是与建设方按月结或按工程形象进度结算的累计已完工程收入。现在的工程项目很少有预付款,因此可以把已收工程款等作为应收账款贷方反映。接收甲方材料反映建设单位直接供应材料的金额,有利于与建设单位进行对账以及工程的竣工结算。固定资产、库存材料、低值易耗品等资产类科目应结合企业实务资产管理制度的要求,以资产类别名称或以存放地点来设定二级明细科目。对资产品种类别复杂、数量较多的企业可以考虑使用固定资产、存货核算模块进行明细核算。对于实物资产较少的企业,可以采用数量金额记账格式,直接在总账模块使用三级明细账来进行核算。

2、负债类科目。应付账款涉及到施工企业日常的资金管理,是负债类中最重要的科目。由于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多,应付账款必须按工程项目进行分类,这样既有利于资金收付管理,同时按项目分类还有利于企业项目成本报告期能及时入账,防止成本的遗漏进而违反配比原则。

3、成本损益类科目。工程施工是施工企业统计项目实际成本的科目,按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用、分包成本等设置二级明细。同时按工程项目设置辅助核算,方便按项目查询上述二级明细费用,有利于企业对成本进行控制。期间费用按企业管理要求设置明细,要有利于反映企业的预算控制情况。

(三)进一步开发改进软件应用功能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 篇9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电算化 中小企业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经济的信息化关键是企业的信息化,而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90%的信息来源于企业的会计信息,企业的会计信息绝大多数是由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会计工作经历了从手工会计电算化再到会计信息化这一发展过程。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将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

1.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

何谓会计信息系统(AIS,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其实它的全称应该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实现电算化以后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它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用系统思想分析、设计和建立的用于处理会计核算业务,提供财务信息,辅助进行财务分析、预测和计划制定,加强财务控制和财务决策的现代会计系统。它包括了计算机为主的各种硬件、软件、数据文件和使用系统的所有人员,其核心是一套功能强大的会计软件。它不仅仅是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这仅仅是工作的第一步,它会使会计人员摆脱繁琐的数据处理工作,能集中精力深入分析会计工作的各种数据,以便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预测和决策提供数据。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是现代化大生产和新技术革命的必然产物,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必将对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深远的影响。

2.中小企业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所谓的中小企业,是根据企业固定资产、年营业额、上缴利税和企业员工规模划分的一类企业形态,当前一般指那些固定资产低于1000万元、年营业额数百万至数千万、企业员工不足500人的企业。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约有1000万家,国民生产总值60%由中小企业创造,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中小企业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超过20%。这1000万家中小企业要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市场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呢?最关键的是企业的管理水平,而现代企业管理决策主要依靠的是信息,企业经营决策中依靠的信息90%来源于企业的会计信息。在中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已经具备了推行和建立自己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条件,这样在市场竞争的现实环境中可以加速中国中小企业的成熟。为求生存和发展,大部分中小企业都能在自己管理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势必会在这一方面做得更好。会计信息系统建立后,究竟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1)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

由于在会计信息系统下日记账、明细账、总账是由记账凭证经记账程序的分类、汇总而成,所以在登账过程中只要输入的原始数据凭证文件,而且记账程序正确,三套账务处理程序都会统一规范为记账凭证登记总账的账务处理程序,这不仅可以把广大财务人员从复杂的记账、算账、报账中解脱出来,而且处理速度快、准确度高,从而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同时也为管理者提供了全面、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可以使企业高层领导人对企业的控制能力大大加强。

(2)促进核算方法的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对数据来源提供了一系列规范化的要求,解决了手工操作中不规范、易出错、易疏通等问题,使企业的会计工作更加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会计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保证。

(3)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和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他们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参与经营管理,从而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会计信息系统建立后,一方面要求广大会计人员学习和掌握有关会计电算化的新知识,以便适应工作;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工作是由计算机完成的,可以提供许多学习新知识的时间,使会计人员有接受脱产专业培训的机会,因此,将必然提高整个会计队伍的业务素质。

(4)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会计信息系统建立后,企业在生产决策方面更加准确,这样可以减少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降低企业的费用,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的长期监控,可以减少应收款,通过准确地预测现金需要,以减少库存现金,提高了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为企业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推动业务流程重组,促进组织结构优化,更利于领导层做出决策。在会计信息系统下,组织机构可以有效地实现计划和控制等管理职能,而且会计信息系统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使得企业领导人在决策时能拥有充分的信息资源,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决策的时效性及正确性。

3.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

就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大都还在沿袭原来的处理方法,手工操作,重复劳动,效率低下,即使有的企业建立了会计信息系统,采用了电算化,也从未从实质上解决会计信息化问题。会计提供的信息未能及时、有效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然而在大多数大型的企业和事业单位都使用了计算机,而且都建成了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靠计算机有效地完成记账、算账、报账任务,还有效地利用会计信息以考核过去、控制目前和预测未来的各项经济活动。然而在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中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还不是那么令人感到乐观,目前其现状还不尽如人意。本文主要就是针对现行的大多数中小企业应该如何搞好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这一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1)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总体应用水平较低

中小企业中会计信息系统的普及率较低,总体应用水平低,应用层次低,多数企业也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这与一些大型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已经发展到相当规模及拥有完整、领先的技术支持相比较,中小企业在如何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给企业创效这方面就已经落在下风了。纵观很多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都是一些很单一的运用,主要的都是用于代替手工核算,用计算机进行一些简单的记账、算账和报账工作,没有发挥出会计信息系统本身最大的功效,这就表现出中小企业对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尽人意。

(2)中小企业领导者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未给予高度的重视

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很多中小企业的高层领导人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不愿在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上投入资金。很多小企业就是仅仅几台计算机,大都用于一些单项方面的运用,如工资核算、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管理、材料核算等,更不用说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以及注册自己的网站。即使有的企业有了这套系统,也只是用于应付检查或流于形式,在企业的软件更新和硬件投入方面都未从实质上解决问题。这些企业根本未能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我国现今的中小企业中。

息系统建设的自身条件较差

由于中小企业受自身发展规模的限制,在会计信息技术上相对会处在人才匮乏和技术上也相对落后,而且中小企业本身也不注重培养人才。这些种种不利的因素都减缓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步伐。即使有些中小企业在人才和设施方面都做的很到位了,但是此时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能否输出正确的会计信息,不仅仅取决于财务人员处理程序的正确与否,还取决于计算机录入的数据是否正确,然而在现在的很多中小企业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往往会输入一些虚假的会计数据,导致会计信息系统给出的会计信息也就失去了它的真实性。

4.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上述目前中小企业在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方面面临的问题,可见中小企业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的任务是相当繁重的,中小企业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实际,寻求自身的发展之路。中小企业在建立会计信息系统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企业的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

中小企业领导人员必须正视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可以对一些同行业的大型企业进行深入考察,了解他们成功的经验,从而建立自己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现代化。领导人要加快建设步伐,从资金、人力方面予以高度配合,要认识到会计信息化与企业生产核心技术革命一样重要。会计信息系统建立后,企业领导可以通过建立的单位信息网对企业的财务资料进行查询与监督,更有利于管理。企业员工也要积极行动,努力学习相关知识,积极配合,以促使企业建立起高效、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

(2)加强人才培训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中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问题,作为任何一家企业对人才都是渴求的,更不要说像这样既懂计算机知识又有一定会计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对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其发展前景及社会上得到人们认识程度较低以及较差的工作机会保障,使得其对优秀会计人员的吸引力远不如大企业,要想对外招入这样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在外招行不通的情况下,企业就要对自己内部那些有这方面知识的员工进行更高层次的培训,而且最好是这样的培训能有先行性。然而在现实中很多中小企业起初只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都是先建立了会计信息系统,之后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系统操作人员,此时才进行企业的人员培训。在这段时间里,这些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就不能发挥出它的效益,就会造成设备的闲置,相当于造成了流动资金的积压。正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同样的道理,中小企业应该从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一开始或者提前一年半载着手人员培训。人才的培训必须是不间断的,要贯穿于系统建立前、系统建设中和系统建立后三个阶段。人员的培训要注意人才的层次,要有高级人才,也要有一般人员。包括系统的管理人员,系统维护人员和各类操作人员。同时也要注意培训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有会计人员,又要有计算机人员,然后再逐步向复合型人才发展。培训的内容包括对系统计算机基础环境的认识和使用,最关键还是对中小企业自身使用的那套会计信息系统的适应性培训,以达到能熟练操作的目的,然后再分成各级人员的职能培训,比如管理员的管理系统职能培训,操作员不同操作职能培训等等。

(3)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配置要有适用性

会计信息系统在建立前就应设计好它的物理结构。所谓的会计信息系统物理结构是指为实现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而需配备的硬件设备和布局。常见的会计信息系统物理结构有单机分散结构、联机多用户结构和网络结构。会计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受系统的目标、功能、数据量及系统数据的处理方式的影响,由于中小企业受自身规模影响,一般业务量不大,所以中小型企业一般都采用单机分散系统,即所谓的单机单用户结构。整个系统配置一台或多台电脑,每台电脑内装配有独立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某一个或几个功能模块,以单独运行一种功能模块或多个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相互独立,数据信息通过硬盘、软盘和重复输入来实现数据交换。其优点是具有系统独立性强,数据保密性好,稳定性好,成本低,上马快,见效快,安装调试较容易。它的缺点是数据共享性差,整体工作效率较低,但是企业可以在以后逐步投资有关设备以提高企业计算机的系统配置,以增强系统的运作效率。

(4)选择适合中小企业的会计软件

会计软件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选择会计软件的好坏对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会计软件的取得途径主要是购买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和开发软件。其中后者又包括:自行开发,委托外单位开发,与开发单位联合开发会计软件。开发的软件优点就是适合本单位的特点,使用方便,但会受到时间的限制,一旦会计规章制度发生变动,软件就不能适用,必须作新的维护,而且开发软件工程周期会很长,耗资巨大,这一点不适合用在中小企业中。中小企业一般是选择前者,即购买商品化软件进行使用,它价格低廉,见效快。但是在购买和使用商品化软件时中小企业还要注意软件的适应性、特殊性、通用性、先进性和合法性。

(5)制定完善的相关管理制度

国内外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证明,凡是成功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都有一套科学和完善的管理制度的支持,否则绝少有成功的可能,因此中小企业在建立了会计信息系统后,要根据电算化的环境建立一套新的管理制度,包括制定内部岗位责任制,建立严格的操作管理制度,建立数据管理制度和系统维护制度,加强内部控制,以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上一篇:小学作文《在感恩中成长》下一篇:学校教育理论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