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论文

2024-10-09

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论文(精选12篇)

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论文 篇1

一、财务咨询业务的有关概念

财务咨询指的是具备一定的财务和会计专业知识的法人或者是自然人, 接受财务方面的委托并为委托人提供服务的行为, 其中所提供的服务包括为委托人解答业务问题、筹划以及指导等。但是在目前注册会计师的财务咨询, 既包括向委托人提供一些专业服务的财务上的咨询, 也包括是依附于全面管理而提供的咨询服务。按照现在的情况, 可以大致将财务咨询解释为是咨询公司、投资银行以及证券公司等一些专业机构以及其机构当中的注册会计师等专业人员, 为投资者、客户等委托人提供的有关证券投资、资产管理等在财务上的管理咨询的服务, 广义上也就是说一切和财务方面有关的管理咨询的服务都是财务咨询业务。

二、注册会计师积极拓展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的意义

(一) 提高竞争力

在目前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服务的市场竞争形态中, 存在业务结构单一和审计业务市场竞争过度两个问题, 传统的审计业务在注册会计师的服务业务当中占据比例比较大, 而市场竞争过度也已经威胁到了审计质量以及审计人员诚信执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注册会计师积极拓展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不仅仅可以提高审计的独立性, 使注册会计师对传统的审计业务的依赖性降低, 还能够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引进更多的优秀人才, 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并且随着我国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 国际上的会计事务所也逐渐在中国积极拓展各种业务, 所以使得我国的会计事务所的市场竞争更大。因此, 注册会计师积极拓展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可以为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提供新的发展和跨越的途径, 不仅可以缓解我国目前传统审计业务竞争过度的趋势并且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还可以使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国际注册会计师中提高其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二)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能力

由于注册会计师积极拓展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 这就使得注册会计师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财务咨询服务而累积了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这不仅使注册会计师能够在拓展财务咨询业务的时候增强了其自身专业方面的胜任能力, 也促使了注册会计师通过财务咨询这非审计服务而获得信息, 使得更加深入的了解服务对象的经营管理, 更能够提高自身的审计效率, 还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审计成本, 并且对客户还能够起到监督作用。

三、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积极拓展中小企业财务咨询所存在的问题

(一) 财务咨询业务拓展的基础理论以及应用理论不足

目前关于如何开展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如何平衡好财务咨询业务与审计业务的关系、怎么样拓展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而不影响会计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等理论都还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而要如何扩大业务, 如何结合注册会计师自身优势进行中小企业咨询业务的拓展, 将财务咨询业务做到面面俱到, 这一切都是需要理论的准备充分以及应用理论的指导。但是目前注册会计师关于拓展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的基础理论以及应用理论都不够, 这也就使得注册会计师在拓展中小企业财务业务咨询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 积极拓展财务咨询业务加大了审计风险

一方面由于在拓展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的时候会为事务所增加高额的收入, 这样则往往可能造成会计事务所对委托单位形成很强的依赖性, 特别是在财务方面的依赖, 进而容易使注册会计师丧失其独立性原则, 从委托单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造成审计结果无效。另一方面由于注册会计师拓展了财务咨询业务, 其事务所的审计范围也就扩大了很多, 服务对象也更加广泛了。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中小企业也各自有各自的经营模式以及经营规模, 并且在不断的变化当中, 使得各企业呈现出各自变化的特点, 这样就给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 大量的信息通过互联网等高科技技术的传递也使得注册会计师在工作中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增加。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的降低, 服务对象以及内容的增多, 都使得会计事务所的审计风险增大了。

(三) 约束力度不强

会计事务所当中的约束力度不强也是注册会计师积极拓展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的阻碍之一, 而造成会计事务所约束力度不强的因素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会计事务所受原来的旧观念、传统的行政制度以及旧模式的影响。第二个是有些会计事务所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 影响会计事务所的业务的发展。第三个是很多事务所都是在业务较多时候招聘大量的临时人员作为业务助理, 而这些人员的任务与正式员工是一样的多, 但是薪资较低, 就容易造成这些人员的工作不认真, 并不是用心的为事务所工作, 不会把事务所的稳定发展与审计风险联系在一起。

四、关于注册会计师积极拓展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的几点建议

(一) 加强理论的应用

注册会计事务所在完成一项新业务之后应该要及时总结经验以及组织探讨相关问题, 并且要密切关注国家出台的有关的政策。要充分研究现有的审计理论, 并且在此基础上, 会计事务所要多组织注册会计师学习关于拓展中小企业财务咨询的理论学习, 以及多关注国内外的有关积极拓展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的最新动态。另外还要定期做好拓展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的梳理工作, 要在拓展业务的各个方面系统的做好梳理工作, 要不断的把经验转化为实践理论, 以指导实际的应用。

(二)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为了积极拓展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 并且在此过程中控制好审计风险, 会计事务所首先所需要做的应该是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提升其执业道德水平。事务所应该努力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教育, 要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 提高自身的责任感, 促使会计人员能够公平公正独立的按照审计准则来进行业务的执行, 将自身的工作以及审计风险与事务所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注册会计师必须以诚信为本,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并且要掌握好有关的会计知识与材料, 还要对服务对象具有一定的了解。另外, 在拓展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的过程中, 还需要在后期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再教育。会计事务所要定期的组织会计人员对新出台的政策进行学习, 并且要使新出台的审计准则在工作中得到应用, 还需要定期组织注册会计师进行关于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的拓展进行交流、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分析和整理有关资料, 不断地累积经验。

(三) 加强质量控制制度

为了加强会计事务所的约束力度, 应该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 要确保会计事务所的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审计准则以及相关法律规定, 认真的完成工作。会计事务所应该制定有关质量控制制度的书面文件下达到各部门的执业人员, 要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质量控制制度, 在实践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落实到位, 并且传达的时候要明确的表明每个人应负的责任, 要严格遵守该制度。

五、结束语

注册会计师积极拓展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在目前来说是会计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但是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并且会有很多的曲折。因此, 在注册会计师积极拓展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的时候, 要用理论来指导其发展, 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并且要时刻关注着国内外的发展动态, 以此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

摘要:注册会计师积极拓展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不仅仅是为了符合当下注册会计师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自身需求, 也是为了注册会计师更好地让市场发挥其资源配置的作用, 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目前越来越多的注册会计师都在积极拓展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 但是其发展还是受到一定的制约。本文首先简述了财务咨询的有关概念、介绍了注册会计师积极拓展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的意义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最后还提出了几点有关拓展财务咨询业务的建议。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拓展,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

参考文献

[1]刘斌.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咨询业务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1 (06) .

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论文 篇2

在餐饮信息化日益普及的今天,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利用信息化这个先进的工具来管理企业,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把中国的传统饮食与现代信息化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基于餐饮管理软件系统对业务流程的影响和ERP系统对会计流程业务的影响,本文提出了餐饮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使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新流程在ERP环境下能真正实现“决策有用性”的管理效益目的。通过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在财务信息资源和业务信息资源的综合基础上,既可以提供财务财产物资的拥有状况,又可以分析并改进业务经营方式,实现业务流程的一体化,餐饮企业的资源一体化配置,最终实现餐饮企业盈利目标的极大值。本文就对推进餐饮企业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应应该采取的对策做出论述,希望能够为实际工作提供有益意见。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 业务信息化一体化

餐饮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方案

餐饮企业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的现况及缺陷

目前大部分餐饮企业在财务信息化上没有总体规划,业务系统的应用参差不齐,财务信息系统不统一,使用的财务核算软件有好几种,各个系统之间不联网,这些财务数据分散在企业的多个财务及业务管理系统中,彼此分割,资源不能共享,形成了多个信息孤岛,不利于餐饮企业进行统筹管理和财务业务一体化。如何应用好这些财务数据,为企业了解运营状况、辅助决策发挥作用,成为了财务数据深层应用的关键。

一、餐饮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核算系统存在问题

(1)信息的封闭问题。现有会计业务流程下过于细分的结构,使各个核算子系统之间彼此分割,会计人员很少涉及业务层面的流程,会计人员只负责业务发生的单据流转和记录,并未涉及业务本身,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一致性、系统性。就可能在客观上导致会计信息与业务信息不一致问题,降到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2)信息的滞后问题和失真问题。由于会计业务流程的顺序化特点,使得信息只能靠这种金字塔似的结构进行一级一级的逐步传递,不能跳跃。会计信息需求者只能在会计人员报出的月末或季末会计报表中得到一定信息,使得会计信息缺乏实时性和及

时性。企业在获取相关信息时,层层上报、层层汇总时容易出错,造成汇总会计信息失真。

(3)对下属企业财务监控困难。在传统的财务核算模式下,下属企业的财务数据存放在各自的服务器上,企业无法实时调阅其财务信息,难以对下属企业的财务实现有效监控,也就难以保证其有效贯彻、执行企业制定的相关政策。

(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问题。根据PWC调查,在相当大部分餐饮企业预算管理的实践中,因为缺乏相配套的预算管理软件,致使预算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预算编制周期长,各预算责任单位要花数周的时间准备预算数据,而企业预算管理者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汇兑、调整,并且这个过程往往循环往复。

(2)预算编制过程不好控制。预算单位众多,管理具有多层性,导致各个管理层级之间的信息传递不顺畅、不透明,同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缺少合作与交流,各自编制自己的预算,没有对预算的假设前提进行沟通和确认。

(3)执行预算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控制与分析机制和手段。各公司在实际过程中重编制、轻执行。企业对各个公司预算执行情况、各个公司对各个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由于数据量大、数据来源广泛,无法及时有效获取,导致预算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三)财务分析系统存在问题

企业财务信息化起步较早,已拥有近十年的数据积累,然而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却缺乏有效的分析工具。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分析,不仅仅来源于独立的财务系统或业务系统。企业整体缺乏有效管理,形成松散局面,难以有效掌握全集团资金的存量、流量和流向,整体资金运营效率和效益偏低。

二、餐饮企业业务方面的现况及其缺陷

1、业务信息化目标性不强。餐饮企业信息化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建设也为餐饮企业赋于了更多的内涵。当前,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一些餐饮企业的领导者还存在一定的误解,以为用电脑进行收银,点单就是信息化了,而事实上,餐饮信息化远非如此。很多餐饮企业在如何进行信息化管理、通过管理实现什么期望、如何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等很多方面都非常盲目,目标针对性不强。

2、投资风险意识弱。将信息化建设看成是无所不能,以为企业进行了信息化建设营业额就会成倍的上涨,企业老板就可以高枕无忧,完全没有去考虑投入风险的存在。很多系统的选择主要依靠老板对信息化应用的想象,所以盲目投资、重复投资、多次投资现象相当严重。

3、餐饮业软件应用与实际不匹配。有不少餐饮管理往往会迷信或者轻信所谓国际化公司、国际化产品的诱惑,想当然的认为国际化公司的实力雄厚,产品和服务一定会比本地公司强,结果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因各个国家的情况都不同,有些连锁企业的管理者照搬外国的管理模式,例如把国外的餐饮业软件拿来,以为可以学到他们的管理精髓,但实际情况大相径庭,例如国外软件通常会有的排班系统,在中国就行不通,国外餐饮业员工多是计时工,而中国餐饮业多是固定工,根本不需要用电脑来排班,用电脑排出的班非常不人性化。还有的一些用于其他行业的ERP软件,在其他行业用的很好,而在餐饮业却无法应用,据调查,主要原因还是对中国餐饮业了解不深造成的,餐饮业本身人员信息化的应用水平不高,而且一线员工多是每天要经受大体力的劳动,据统计一个传菜员每天要跑十几公里以上,而服务员有的要站八小时以上,如果用其他行业的管理标准来要求他们,要用ERP软件填写许多统计报告,这无疑对他们是不公平的。

总体上,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不能很好的融合于一体,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 在同一时间和不同空间内无法达到兼容合并,管理者无法对大量的、动态的、错综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及时、准确地分析和处理,难以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和追踪企业的经营情况。

ERP系统和餐饮管理软件的影响

一、ERP对餐饮企业财务业务流程的影响

ERP是一种建立在IT技术平台上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它帮助企业把客户的需求、企业内部的运营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其功能不仅涉及企业内部的物料管理、库存控制、生产管理、营销、供应及财务的各个方面,而且还包括企业外部的供应链管理,通过ERP提供的功能可以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集成化、自动化,从而有效解决其管理中存在的弊病,实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财尽其值”,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ERP系统中所蕴含的先进管理思想必然通过标准化的业务流程来实现。这就使得传统会计业务流程中不符合信息化条件的环节应该加以改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来源上的一体化---无形资源的计量

传统会计业务流程在采集加工数据时是以货币为尺度的,其前提是用货币计量。而新经济环境下许多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往往是不可计量的,往往会被忽视掉,例如商誉、企业的人力资源等。因此,有必要反映无形资源这部分信息,提高会计报表的真实性与相关性。而传统会计却以将它们筛掉,这必然使得报表的相关性大打折扣。

2)信息处理过程的一体化---内部协同,传统会计的信息处理过程是对经过“筛选”的会计数据通过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明细账及总账进行加工的过程。该过程只是对经济活动的结果进行反映,从中看不到每项经济活动发生、执行与完成的全过程。实际上,后面这部分信息对于企业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了解这部分信息,企业可以找出完成各项经济业务的最佳方式。ERP系统这要实现报告企业内部的协同和报告企业与供应链的协同。具体来讲就是通过企业内联网(Internet)的信息传递实现内部协同,通过国际互联网(Internet)实现供应商,客户和报告企业之间的协同和电子商务,从而实现报告企业与供应链的协同。

3)信息输出的一体化---多元化披露模式

截至目前,会计信息系统仍然按照会计科目来生成借贷余三栏式账簿,并编制会计报表。而这些账簿和报表不能从多层次、多视角探究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新经济环境

下,信息使用者的范围越来越广,所需要的会计信息也越来越多,单一的信息披露模式已不能满足他们进行相关决策的需求。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企业有条件采用多元化的信息披露模式。相比之下,多元化披露模式可以解决前者承载信息量太窄的缺陷,把对企业影响重大的商誉、品牌、专利权、技术诀窍、秘密配方、人力资源等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其有效反映出来。

二、餐饮管理软件对企业业务经营活动的影响

餐饮管理软件是一套综合性的餐饮管理系统,通过电脑信息系统管理餐饮业的内部事务,使得作业更加简单化、高效。以财务为中心,减轻一线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营业人员的交班时间,加强财务审核管理。其基本功能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系统采用大型数据库为数据存储平台,收银工作安全稳定,可杜绝收银工作中的跑单、漏单现象,根除服务员的作弊行为,降低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收银系统安全稳定,准确无误。

2.统计分析功能强大。管理者可以全方位实时监控和追踪企业的经营情况。系统可对大量的、动态的、错综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及时、准确地分析和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处理信息的劳动强度,使企业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3.系统功能完备,可涵盖餐饮管理的各个方面。该系统不仅能满足点菜收银和统计分析的需要,而且还可对餐饮管理中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诸如:提供多种点菜、结算、统计报表功能,提供分厨房直接打印前台点菜数据,提供员工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物流配送及客户资源信息等等。

4.系统安全可靠。严格用户权限,杜绝非法用户和越权操作情况的发生。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完备,系统可将已丢失的数据恢复或将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营业分析等,充分体现现代餐饮企业的信息化,真正减轻管理者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餐饮管理软件适应大型餐饮企业对其不同地域直营店营业状况的实时监控。本系统以互联网为数据交换平台,通过虚拟专网可将不同地域的直营店联系起来实现数据共享,以达到总公司对其下属各直营店营业状况的实时监控和数据统计,真正实现足不出户就能随时掌握各直营店和全公司经营状况。

餐饮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策略

一、通过电脑信息系统管理餐饮业的内部事务,加强财务审核管理。餐饮业的不断发展,在经营管理上也逐步向电子化迈进,以财务为中心,减轻一线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营业人员的交班时间,加强财务审核管理。餐饮软件可供管理者查询、分析、调整,既有针对营业的分析、核查,也有针对财务、会员、工资、仓库的分析,内容详细、清晰,并且各种报表都可直接打印出来,只需点击,即可看到各种明细表,不用再为天天整理数据,填写各种报表发愁,真正为管理者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使得作业更加简单化、高效。

系统通过大量丰富的统计报表,使企业决策者最关心的前台营业状况、往来款项情况、销售情况、库存情况、客源情况等能够及时汇总,各数据可以更详实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帮助管理者迅速做出决策反应。远程Web报表系统,企业的决策者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企业的运作。

二、构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后,原有财务管理系统的核心由会计核算向财务管理转移,加强了管理功能和为管理层决策提供财务信息支持的智能型财务分析功能,系统也从原来独立、封闭的系统发展到完全融入餐饮企业管理的整体中,企业将更为有效地协调处理各投资主体的权责利关系,从企业整体角度实现资源的整合、协同与共享效应,并且使这些效应建

立在整体的竞争优势不断提升,各成员企业凝聚力增强,资源配置效率与效益不断提升的基础上,从而保障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在餐饮企业内部得以正确、有效地执行,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对下属公司的管控能力。

重点抓好餐饮企业的会计核算、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内部控制和企业财会信息化工作。实现会计核算信息化,能够更加及时、完整、准确的了解单位内部及其下属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抓好资金管理和预算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对单位内部及其下属单位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资产资本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和重大事项进行实时监督成为可能。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打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实现了静态管理向动态转变,封闭式管理向信息化、规范化和透明化转变,从而加速推进了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的进程。

三、建立财务信息集中管理系统不同于购买单纯的财务软件,需要选择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合作伙伴的选择需要考虑如下因素:合作伙伴的经济实力、发展前景及知名度。合作伙伴产品的厚度和数据库的兼容性和开放性。另外,由于财务集中管理系统在不同的实施阶段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是不同的系统之间需要实现数据共享,这就需要数据库具有良好的兼容性,系统开放灵活,以满足数据集中及分析的需要。合作伙伴的研发、实施能力和服务质量。

四、各成员企业在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同一数据库下进行账务处理,通过集团参数设置、权限设置、审批设置、预警平台等手段在制度和权限上落实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协同处理,实现企业内部的协同作业,实现业务的同步自动触发。通过企业对账模块为合并报表提供内部交易数据,实现内部交易数据的自动读取,提高合并报表编制效率。可实时监控整个集团的资金流动情况,实时掌控企业的资产增减变动情况,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五、系统支持预算从编制到执行监控再到事后分析及业绩考评的全过程管理,支持从上到小、从下到上、多回合协商多种编制模式和编制过程。(1)提高预算编制效率与可执行性。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支持流程之一,与其他管理支持流程相互作用,共同支持企业的业务流程(财务管理、计划管理、采购与生产管理、库存管理等)。公司对内部部门制定并下达预算,提供日常分析、考核、预警等机制。(2)建立预算执行控制管理体系。预算管理支持多种控制方式、可以按期间和累计进行控制,可以按刚性或柔性进行控制。预算控制到业务单据,达到事前与事中控制,而非一个事项已成事实时的总账控制。预算系统与总账、资金管理及费用管理系统能有效地集成,实现预算的事前控制。(3)建立预算执行情况反馈与分析。在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时,能够在月末做出预算项目与实际发生额的对比表,方便预算控制与分析。系统能对预算差异进行深入分析及定量分析,同时确定预算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把预算执行情况与企业经营状况有机联系在一起。

六、信息系统从财务和业务系统的基础数据库中抽取需要的数据,提供灵活的多维分析功能。(1)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实际运行信息系统的企业营运信息数据(包括财务数据、业务数据、绩效数据)并集成汇总到企业信息数据仓库中,根据企业业务情况,从中抓取有价值的信息,形成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如业务收入分析、业务费用分析、利润分析、成本分析、现金流量分析、客户分析等,通过构建系统化的财务业务数据综合展现,快速准确地反映企业实际运营状况。(2)在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企业、部门、个人的目标,进一步纳入企业预算、计划体系,实时对比实际与计划的差异,让企业的运营按照企业预定的计划和目标开展业务,并在经营过程中加以控制。(3)在预算和监控的基础上纳入规范的绩效指标体系,对企业综合加总值分解到各单位、各部门的企业KPI(关键绩效指标)目标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与同行业的关键绩效做对比,找到差距,随时掌控企业经营状况以及指标完成情况,通过指标监控的预警及时发现问题,快速响应,明智决策。

餐饮企业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的意义

一、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提高了餐饮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由于其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因此能够利用财务信息平台整合信息,为餐饮企业的运营、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此外,财务信息化通过网络化、电算化,使企业财务信息反馈速度大大提高,成本核算更加准确,财务分析愈加系统。因此,企业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能够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使财务工作更加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从而进一步保证了财务工作的质量,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促进餐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实现了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企业内部的信息整合,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管理能够涵盖企业运作的各个方面,包括筹资、采购、生产、经营、销售等各个过程,同时也使得企业资金流和物流同时纳入财务管理,从而轻松掌握各部门各流程的全方位管理。一体化管理可以使企业财务决策更加科学高效,从而更加合理的配置资源,分析成本,使企业管理层及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绩,真正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和监督,从而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论文 篇3

关键词:会计业务能力;企业财务管理;联系阐释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财务工作支持,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逐渐成为了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强对企业会计业务能力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研究,能够在明确会计工作职能的基础上,更好的开展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企业财务管理发展模式,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会计业务能力与企业财务管理之间的联系分析

会计业务能力与企业财务管理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会计业务是保证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以及企业财务管理是提升会计业务能力的主要方式两个方面。

(一)会计业务是保证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将各类数据进行整合,进而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而各项会计业务的开展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前提,能够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综合质量[1]。完善的会计业务管理模式、工作质量,才能够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为企业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企业财务管理是提升会计业务能力的主要方式。高水平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下,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业务质量也会有所提升,而这种全面提升的财务管理模式下,将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科学可行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会计业务能力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其价值在于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所以需要加强对会计业务能力的提升,进而构建高水平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业务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注重会计人员的录用工作,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水

平。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逐渐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会计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工作质量也会影响整个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故而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注重会计人员的录用工作,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企业招聘会计业务工作人员之前,可以先明确人才需要具备的各项能力与各项素质,制定周密的人才招聘计划。在人才招聘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前的时代发展环境,选择更多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先进财务管理思想以及较高职业素养的会计人员。在选择完成会计业务工作人员之后,企业可以开展一段时间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加强对会计业务工作人员的综合指导,使每一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都能够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明确企业文化与企业理念,熟悉自己岗位中需要做好的各项工作。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整合,真正凸显会计工作人员在企业发展中所能够产生的积极影响。

(二)完善会计工作的管理制度,提升会计工作的整体质

量。内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是当前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各项会计业务工作的管理,通过完善的会计工作管理制度,提升会计工作的整体质量,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首先企业可以制定会计工作管理与监督制度,明确每一位会计工作人员的具体责任,明确企业会计工作的实际状态,结合当前市场发展的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寻找应对外界因素并契合本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对策。企业需要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各项工作监督,营造良好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氛围,保证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其次企业需要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人文关怀,可以定期开展一些企业文化活动,多关注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与生活状态,将人文主义理念渗透到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进而增强员工的凝聚力,保证企业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最后,企业可以适当引入激励机制,针对表现较为优异的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奖励,针对存在数据计算错误的员工惩罚,将会计工作人员的个人工作质量、工作态度直接与其个人薪资或者是晋升条件相联系,使每一位会计工作人员都能够努力工作。

结束语:会计业务能力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协助的关系。当前企业中的会计业务能力与财务管理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会计业务是保证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以及企业财务管理是提升会计业务能力的主要方式两个方面。在实际的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注重会计人员的录用工作,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完善会计工作的管理制度,提升会计工作的整体质量等方式,提升财务管理的综合质量,为企业的快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 篇4

一、网络背景下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内涵及其应用价值

随着IT发展,需要将企业的财务流程和业务流进行整合,从而满足企业更高层次的功能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具有必然性。

(一)网络背景下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内涵、目标概述

在网络背景下,企业管理从“纵向一体化”的传统管理转向了“横向一体化”的信息化和价值化管理,国内外许多企业纷纷重组业务流程以强化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于是企业的财务业务一体化运用就应运而生。

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基本思想是,在包括网络、数据库、管理软件平台等要素的IT环境下,将企业经营中的三大主要流程,即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管理流程有机融合。当一项业务(事件)发生时,由相关信息发生点录入业务信息。同时,利用相关信息对经济业务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实时控制;当经济业务被确认后,立即存储在指定的数据库。当需要信息时,具有数据使用权的各类“授权”人员通过报告工具自动输出所需信息。这样,财务上的凭证由业务信息产生,而业务信息又由业务人员依据发生的业务事件录入,从而实现财务与业务同步。

(二)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价值

企业实施财务业务一体化目的是方便企业的财务部门可以随时进行库存、应收账款等的查询与分析,并实现全方位的财务分析、决策管理,及时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所需要的各种财务信息。具体说来,其运用价值主要是:(1)强化了财务管理职能。财务业务一体化加强了资金的动态管理与控制,解决了资金闲置和资金紧缺现象并存的问题,提高了资金的运作效率。(2)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管理水平。通过实施财务与业务一体化,把财务人员从大量的日常计算、手工编织凭证、期末忙编报表的繁杂工作中解脱出来。(3)健全了企业的各项制度,理顺了不同业务和人员间的责任权限,顺利实现了从人治到法制的企业变迁。(4)增加了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度,提高了决策质量。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达到了所有财务甚至非财务数据的集成,业务程序的规范和信息共享。(5)有利于财务部门对业务部门的监督。。财会部门参与整个业务流程的单据流的审核,发现问题,及时与业务部门沟通、协调。

二、当前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会计电算化为信息系统的扩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高管理效益也日益成为企业内涵发展的主题以及以财务软件为基础的一体化系统软件已趋成熟,在这种背景下,企业选择实施财务业务一体化已经具有客观的要求和比较充分的条件。

(一)当前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现状

目前很多企业认识到,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财务流程必须与其他业务流程进行整合。目前业务和财务系统的结合通常有以下两种方式:(1)财务业务系统分离。财务把从业务和仓库系统获得的数据进行审核汇总后录入到财务系统;(2)业务和财务两个系统结合。在财务系统中建立存货核算系统,定时将业务系统数据按照约定的接口标准传递到中间表,财务存货核算系统从中间表中提取数据后,进行单据审核、核算产生记账凭证。

从运用程序来看,企业首先都是设定一体化建设的目标,也就是方便企业的财务部门及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随时进行财务查询,并实现全方位的财务分析、决策管理,及时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所需要的各种财务信息。在硬件建设方面,主要是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局域网,并试图通过电子商务嫁接到互联网。其一体化网络分为:计算机中心、财务部、销售部、仓库、供应部、企管办、生产办、厂办、人事部,各业务分布在不同的办公场所。在软件方面,一体化系统主要有财务、销售、仓库、供应、人事等系统构成。在这个系统中各个功能模块间实现了信息适时传递和有授权的共享。

(二)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一些企业实施财务业务一体化后也存在着不少弊端,主要是:

(1)财务流程和业务流程相脱离。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没有进行有机整合,各自独立运行,资金流与物流、信息流难以协同,难免出现数据反映不及时、不一致的现象,无法真正实现过程控制,容易导致企业决策延迟或失当。在构建各自流程时,主要考虑流程是否通畅,操作是否方便,而没有很好注重二者融合。

(2)人力资源建设不能满足一体化发展需要。由于目前的软件主要由计算机人员设计,他们缺乏相关的会计背景,对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的设计往往容易走入误区,往往出现忽视会计的职能状况,导致软件在会计信息系统和其他子系统数据传递方面的诸多弊端。在实施后期,随着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机构的深入融合,各种问题逐渐暴露,软件供应商的人力支撑力度还会逐渐削弱,企业面对很大的后期维护压力。

(3)企业组织结构存在缺陷。目前,企业的组织模式是以垂直沟通为主,强调组织结构中的等级。实际上是金字塔式的会计组织,从上到下主要分为三层: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自上而下的是决策的下达,自下而上的是信息的传送。执行层只负责日常业务处理及信息的收集。这种等级制度过分强调企业的制度和秩序,制约了组织的创新精神,逐级呈报、层层管理使得企业无法适时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或及时处理内部存在的问题。

三、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应用策略与风险防范

财务业务一体化促使会计操作更加规范,会计信息更加透明、真实、快捷,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统一以及财务的实时管理,因此强化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应用策略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结合财务业务一体化发展需求,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策略主要是:

1、按任务需要设置岗位并配备专业人员。

相关部门需要对岗位配置、岗位间的协作关系、业务处理流程等作出新的设计与安排,即开展所谓的流程重组。为保持业务部门工作的延续性,可将一体化处理后的系统要求分项落实给不同的岗位或不同的人员,同时明确系统实施后原岗位人员所承接的业务在处理方式和手段方面的变化。

2、注重企业管理需求分析。

进行管理需求分析是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基础。分析企业财务业务需求,主要是:(1)分析企业基础是否扎实可靠,包含各种规章制度是否完善,流程是否通畅并切实严格遵循。(2)认真分析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只有找出问题、提出问题,才能把握解决问题的关键。(3)按照供应链、流程再造等先进的管理思想指导流程的标准化或改造现有流程。(4)分析一体化存在的不足与风险。

3、注重日常运行检查。

一体化系统成功上线之后,会出现各种新问题,应该认真做好问题描述和处理记录,落实各项制度,认真、及时、规范地使用系统,及时做好数据安全备份,保管好各种会计档案。

4、注重企业组织架构的扁平化发展。

主要是体现在管理层次的减少,大幅缩减管理人员。流程的管理也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一体化组织要被赋予更多的权力,可以自行计划、安排、检查财务业务流程的工作,从而将那些原属于管理层的职责,现在转移到一体化组织肩上,对控制性管理层的需求消失了。一体化组织也因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其所授权的范围内,独立地进行思考分析,做出决定,而不必事事请示上层或等待指示,使得会计事务可以更好的面向决策。扁平化的另一体现,是管理幅度的加大。由于原属于管理层的许多权力下放到流程,管理人员也不必事事亲力亲为。

5、注重企业财务流程和业务流程重组。

业务流程重组经济业务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信息源,对经济业务流程重组必然会改变原有的业务数据传递路径,从而要求进行会计业务流程重组与之相配合来实现会计与业务的一体化;另一方面,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目的之一就是不断地改进经济业务流程,优化流程结构,提高工作效率,而只有依靠会计人员与业务人员的合作与努力,才能围绕经济业务流程进行过程控制。

(二)强化财务业务一体化后的风险防范

一体化后,企业的风险来自多个方面,除了企业财务误操作风险,舞弊风险之外,还有业务风险。随着企业间的城墙被推倒企业的外延不断扩大,与供应商、顾客尤其是在联盟企业间的价值链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引起整个价值链的崩溃。因此,实施财务业务一体化后必须注重风险防范。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风险的可容忍范围内,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控制程序,提高企业流程的效率。建立客户、流程、个人的业绩评价体系,且业绩评价和报酬不再单纯地以利润为标准,而是根据所创造的价值来衡量。

四、结束语

从信息网络发展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财务业务需要与企业业务相结合。企业要实现精细化管理,必须要注重财务业务的融合。企业的实践发展表明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协同处理最大价值就是实现了了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最大限度地共享数据,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二者的确认一致性、最大限度地实现相互间的稽核与控制。本文仅就财务业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完善进行了探讨,由于财务业务一体化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其一体化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都需要今后进一步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1]、孟彩英,褚英敏.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发展的研究[J].会计之友,2008,5.

[2]、常国华.财务管理目标化比较研究[J].会计之友,2008,(2).

[3]、王平.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8,27(8).

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论文 篇5

一般企业日常业务内容比较固定,所以月末凭证编制内容变化不大,会计 只要按照固定模式逐一编制凭证即可。企业通常业务凭证类别有以下几类:

1、每月月初企业成功申报后,可去银行打印完税凭证,不能在银行打印完税凭证的应去税务机关打印。取得凭证后及时入账,冲减上月计提税金或直接记入当月费用(如印花税等不需要预先计提的税金,在取得时直接记入费用)。

2、将当月填开和取得发票分类入账,按照发票的性质分别通过存货、现金、银行存款、往来账户、应交税费以及费用科目进行核算。将全部专用发票入账后,查看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明细账的金额合计,是否与当月防伪税控开票系统统计的金额以及网上认证返回的认证金额是否一致,然后计算当月缴纳税金金额。

3、做好内部单据报销制度,规定报销时间,及时收集公司员工手中的费用单据,将其归类入账。认真查看费用单据是否合法,未取得合法凭据的费用是无法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的。平时还应做好费用入账金额控制,对类似招待费、广告费等存在抵扣限额规定的费用科目,应及时核对发生金额,对超过抵扣标准的费用应减少其入账金额。

4、对生产性企业,应做好内部单据传递规定,将公司发生的所有与生产有关的内部单据及时有效的传递到财务手中,进行成本核算,确保成本计算的准确。及时编制制造费用归集、分配凭证;生产成本归集、分配凭证;产品入库凭证以及销售成本结转凭证。

5、做好每月固定发生的计提业务,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水电费计提、工资计提以及以工资为基数计提的福利费、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等,做到不漏提也不多提;对存在需要摊销的费用如开办费、材料成本差异等每月摊销的费用,及时做好摊销分配凭证。

6、归集损益类科目,结转本年利润就

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论文 篇6

【关键词】 财务转型; 业务; 融合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7-0011-02

十八大以来,提出新阶段的改革,其核心目标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必然带动企业管理转型,而财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也相应要由传统核算的财务会计向创造价值的管理会计转变。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财务转型打下扎实的技术基础,收集和挖掘海量的会计信息已成为现代财务工作的核心内容。本文以国家第四个新区——舟山群岛新区为背景,分析舟山市土地储备中心财务在新形势下,从核算型财务转型成为与业务高度融合、创造价值型财务。

一、财务转型前的土地储备中心

舟山市土地储备中心成立于2000年,成立目的是运用市场机制,通过收回、收购等方法取得的土地进行前期开发、整理,并进行储存以供应和调控城市各类建设用地的需求。到2012年12月31日,所拥有收储土地1 370亩,净资产5 700万元,银行借款2亿元。2013年之前,土地储备中心没有发挥积极作用,收购土地以政府指令性收购为主,融资金额小,收储土地质量差,对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土地调控作用甚微。

二、土地储备中心战略的确定为土地储备财务转型奠定基础

2011年舟山市成立国家第四个新区,2013年新区发展规划获批准。新形势下,土地储备工作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原先的土地收储模式已落后于经济发展需要。2013年9月,舟山市政府出台《舟山市土地储备实施办法》明确,要进一步加强土地储备管理工作;土地储备中心的战略目标确定为促进群岛新区国有土地资产的增值保值,提高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参与政府投资融资体制改革;土地储备中心的经营范围主要是以城市规划为经营性用途的国有存量建设用地和新增建设用地;明确各区政府、管委会的旧城改造指挥部和拆迁安置部门等为做地机构。

中心战略的转型为土地储备财务转型奠定了基础。中心财务与业务高度融合,致力创造价值的财务转型,取得一定成效。到2013年底,土地储备中心新增收储土地3 000亩,净资产增至7.36亿元。项目总投资45亿元,签定合同贷款26.2亿元,有效地实现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并形成了对全市储备土地实行统一收储、统一整理和统一供应的经营模式和以国家政府性银行为主,国有银行为辅,商业银行为补充的融资方式,有效地降低融资成本与风险。

三、土地储备中心财务转型的具体操作

2013年9月,土地储备中心战略的转型,带动会计转型。同时会计转型又促进中心战略的实现。财务转型主要是从会计核算、成本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三方面全面融合业务工作。

(一)财务全面融合业务工作是对收储业务会计核算精细化

精就是精益求精,追求最好,不仅把产品做到极致,也把服务和管理工作做到极致;准是准确的信息和决策,准确的数据和计量;细是操作细化。土地储备会计核算的精细化是对收储土地的整个工作流核算的细化。土地储备中心财务实行土地精细化核算,对所储备项目进行宗地核算,分宗地进行明细成本核算,分宗地进行成本结算与归集。在报表中增加“项目支出明细表”,分“征地拆迁补偿支出、土地开发支出、其他直接支出、待摊支出”等明细科目。从融资、征收、开发、回收一个收储项目的经营循环,以货币核算来记录土地收储的整个流程。同时,建立储备土地台账制度。这样,会计核算分宗地,单列项目支出明细报表,建立台账制度,整个会计核算流程和业务流程融合在一起,为分析、比较、预测收购土地打下基础。

(二)财务全面融合业务工作是对收储成本管理前置化

土地储备的主要成本包括收储土地成本和融资成本。因此,土储中心迫切需要将成本管理纳入中心战略管理的范畴,将关注成本与关注长期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相结合。中心的成本费用管理和控制关键在于从源头上抓好成本费用管理,促进中心收储成本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

1.从收购土地的源头上控制土地收购成本,进行事前控制。在业务部门提交的拟收购土地,财务要到各做地机构了解情况,进行成本分析测算。同时,把收储土地的成本规范细分为四块,征地补偿(区片价),按各区片出台的补偿标准进行核定;青苗、地面附着物,按出台的文件进行核定;拆迁补偿及安置费,按各地区的拆迁政策查看各个地块的拆迁补偿方案,进行测算并与以前年度比较;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因出让地块涉及需要进行的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照明、土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出,按工程的造价进行估算。细分土地收储成本,明确政策标准,使业务与财务统一操作规范,严格控制收储土地成本,有效防范风险。

2.提前介入,严格控制融资成本。财务部门在业务收储项目拟定时,就提前介入,了解宗地情况,和银行积极对接,确保拟收储的土地可以用来满足贷款需要,并寻找可供土地储备贷款的抵押土地,确保贷款成功。同时,考虑到土地储备项目的特殊性,以政策性融资风险较小的优势,积极与银行谈判,形成了以国家政府性银行为主,国有银行为辅,商业银行为补充的融资方式,有效地降低融资成本与风险,有效满足收储土地的资金需求和时间要求,控制融资成本。

(三)财务全面融合业务是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做好高效管理和风险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对企业一系列经营活动量化的计划安排,其目的在于提高中心管理能力与素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有效融合财务与业务的关系,对各种经营业务活动进行高效管理和科学决策并控制融资风险。土地储备的全面预算管理就是要编好四个计划:土地储备做地计划、储备计划、供应计划和融资计划。做地计划是收购年度列入且规划为经营性用途的地块;储备计划是列入收购年度储备计划的土地指能够在年底前完成做地工作,具备供应条件的经营性用地;供应计划是列入收储年度供应计划的土地;融资计划是根据做地计划、储备计划和供应计划,要求新增的债务额度。四个计划的有效融合,形成以融资计划为起点,出让计划为回收款的一个完整的经营周期链条,而融资计划又是最关键的一环。财务工作要有前置性,要根据近三年土地出让金收取金额,按负债率、偿债率等指标控制,合理确定融资计划、负债规模,来合理安排做地计划、收储计划和出让计划。一方面前三个计划决定融资计划的数量和规模,另一方面融资计划反作用于前三个计划。既要发展又要合理控制的债务规模。只有财务与业务的全面融合,才能真正做到在高效管理的同时有效防范债务风险。

四、土地储备中心财务转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绩效考核制度。对土地储备中心的做地计划、储备计划、供应计划、融资计划完成情况、收储资金管理及储备土地出让收益情况和执行情况,没有进行评估与考核。同时由于单位性质,与个人收入没有挂钩,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财务转型缺乏长效机制。

2.人员素质与高层的重视没有完全到位。真正实现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充分整合,要求财务人员的理念从一般营运性管理上升到价值管理层面,同时要求其专业能力需要大幅提升。目前财务人员的数量与素质远远达不到要求。同时会计转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财务与业务的权责再划分、人员再分配,高层的重视也没有完全到位。

(二)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市场化的、适应土地储备中心考核奖励机制。对市土地储备中心实行目标管理,具体由市政府在年底对市土地储备中心的土地做地计划、储备计划、供应计划、融资计划完成情况和收储资金管理及储备土地出让收益情况等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与个人收入挂钩。土地储备中心也要建立对做地主体的考核机制,确保收储土地的前期各项工作按时完成。同时,拟定具体考核办法,并建立长效机制。

2.提高全员素质,全面融合财务与业务工作。财务转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全面财务管理的改革,首先,高层要转变观念,重视融合工作,重新划分财务与业务的职责与权限,人员与资源的再分配。其次,为适应与业务工作融合的大趋势,应对财务人员特别是财务负责人进行系统的相关理念培训,强化其主动融入业务的意识,提高其业务水平,实现其财务理念全方位的转变。

总之,财务转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全面财务管理的变革。财务人员要从一般营运性管理上升到价值管理层面,全面熟悉集团公司的战略规划和业务流程,才能将财务管理与各项业务活动融合在一起,真正为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绩效、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 许金叶.关于企业会计转型的一点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3(12):47.

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论文 篇7

一、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基本认识

财务业务一体化,顾名思义,即企业财务数据管理与业务融合为一体。其基本思想是要求企业在IT环境下,积极利用网络、数据库、管理软件平台等,对企业管理流程、业务流程以及财务会计流程等有效融合,应用计算机对财务管理流程实施优化,构建相应的业务事件驱动为核心的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模式[1]。在财务业务一体化思想的引导下,在企业管理则需要以经营信息的使用动机作为标准,可将企业经营信息区分为几个不同的业务事件。在之中的一个事件出现之后,事件驱动也就能够详细将其记录下来,之后变会依照设定的业务和信息处理规则实施相应的处理,并将企业财务、业务和管理信息均集中于数据库之中。当需要信息时,有数据使用资格的人员则可以借助于报告工具得到所需信息。从这一点能够明显看出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显著优势就是能够对经济业务进行实时控制,并使企业数据更为自由的流通。

二、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发展现状

(一)编码的不同性

在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下,商品名称、供货商、商品分类等必须使用统一的编码,但是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本身之间也就具有独立性,各自使用不同的编码,如果无法对上述企业数据进行同步维护,就会导致出现数据冲突、计算结果不一致的问题。两个系统各行其是,势必会增大系统集成的难度。

(二)规则的区别性

业务流程是否通畅、操作是否便捷、经营成果计算是否及时是构建业务系统必须考虑的因素。在企业之中,存在在业务系统之中写上计算结果的问题,企业这么做虽然能够使财务与业务保持一致,但由于规则的区别性,导致系统自身的平衡也被打破,加大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对企业精细化管理进程十分不利,得不偿失[2]。

(三)监管的脱节性

业务系统能够动态反映经营成果是其及时掌握经营状况的前提,财务只有及时核对仓库、业务等数据才能保障业务数据准确。但是由于业务和财务对时点认同差异,财务不同及时与业务同步。另外,由于财务与业务是独立运行的,这就导致财务和业务很容易除险冲突。比如当业务发生错误时,由于财务核算不能及时发现,导致其结转入下一个月的日常运行,这就导致业务系统在当期无法进行调整和变更,如果财务仍采用事后核算,其对业务的监管就会因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速度迟缓而降低。

三、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建设的完善策略

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这就要求企业推进财务业务一体化必须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努力发挥自身的优势。首先,由于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复杂性,企业在进行财务业务一体化建设时应对其可行性进行理性分析,不可急于求成,避免因操之过急为日后带来麻烦。其次,要做好风险控制,未雨绸缪[3]。鉴于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操作人员应做好预算工作,如库存、材料供应、客户信用等,适时规避风险,尽可能获得更大的效益。第三,建立动态会计平台。当发生某项经营业务时,该业务信息会通过会计平台自动生成实时凭证,该实时凭证由财务部门进行确认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显示在账簿、会计报表等相关文件上。通过此平台,前后台之间可以实现无缝连接,这就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第四,要适时重组业务流程。其有利于完善传递传统业务数据,提高财务部门和会计业务部门的协调度,对推进财务业务一体化具有重要作用。

四、企业财务管理职能转型的相关探讨

随着当今财务管理的变化与发展以及整个企业所展现出来的规范化管理经营,企业财务业务无疑成为了其发展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征。同时,在企业提高业务能力和经营效益等方面,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科学高效的企业财务一体化管理经营模式早已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高水平高品质的关键性参考内容。然而,放眼中国的企业领域和市场,不难发现,在大多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人治仍然同以往一样居于首位,这种浓重的人治色彩使得企业做出的决策基本都出自于企业的领导之手,与此同时,企业工作人员也在长期的工作历程中养成了听从领导命令与决策的习性。这种现象造成了在很多情况下,一旦活的人与死规定发生冲突,那么企业所设定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就会由于其与实际的矛盾性而逐步流于形势,无人遵守[4]。由此看来,企业有一个标准、固定的规章制度会对企业行为和企业员工的工作提供更多更为具体的标准和其他重要内容。一个企业,若无严明规范有序的发展管理制度,那么就很难在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的道路上成功完成转型。当今信息时代的企业发展有了不同于以往的内容,时代瞬息万变,一体化标准随着时代的前进和企业的发现呈现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和努力方向。在这些方面中,企业经营风险管理与信息的整合分析等始终都是我国传统企业的薄弱之处,这些企业所需面对的是时代给予的挑战。然而,若是我们换个眼光来看待问题,这个挑战未尝不是一个企业发展进程中的机遇,借此机遇将会使得企业及其工作人员学到不同于以往的更为丰富翔实的知识。

同时对于财务人员来讲,目前普遍存在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低下问题,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求企业内部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多一些培训机会和学习机会,这是强化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的关键。会计要适应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不能停滞不前,满足现状,在这种要求下不断更新自己的相关财务知识库,深入学习会计理论的专业知识,掌握新的方法和技巧,身为烟草企业的一员更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有关政策,使自己的工作更加如鱼得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的整体素质,才能为企业的财务部门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做好会计工作,才能帮助企业做好正确的决策。企业要积极组织财务人员参与财政部门组织的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的专业素养,同时也要完善本公司的管理培训系统,加强对会计的日常培训,建立一支精干的会计队伍,促进财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5]。目前由于基层企业的会计人员的地位和待遇都处在两低的现状,导致人员的流动性很大,不断地更新人员不利于整个财务部门的稳定,要想强化财务管理职能,稳定财务队伍是很重要的,是其前提,一方面在缺人时可以吸纳新的人才进入以强大自己的财务部门的阵容和力量,另一方面也可以使那些思想和技术都不错的人员安排到财务的薄弱环节,使人才合理的流动,没有大规模的变化,确保整支队伍的强大和稳定[6]。

五、结语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迅猛发展,企业管理正在呈现由简单的财务信息化向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发展。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发展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内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需要的是各个方面是齐心协力,不仅要注重团队理念的完善,企业管理经营水平的提升也至关重要,同时,还要着重发展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各方面素质。若是能够多管齐下,那么对于企业财务人员工作素质能力的提升和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等方面都大有裨益。本文对财务业务一体化进行了简要概述,着重探讨了当前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彭贵华.浅谈财务业务一体化与财务管理职能转型--基于企业信息化环境下[J].中国商贸,2015,(1):56-57,60.

[2]潘小芬.浅析财务及相关业务的一体化在企业中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2,(1):143-143,131.

[3]孙兆娣.浅谈财务业务一体化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J].财经界,2015,(9):161-161,166.

[4]印斌,朱雷.电力企业预算、业务、财务一体化设计及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2,10(1):56-60.

[5]谢瑛.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与财务管理职能转型[J].中外企业家,2015,(17):67-67.

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论文 篇8

本文将指导企业实施团队如何从企业管理目标和核算要求出发,规划企业财务和业务体系,并按照科学的实施流程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让软件顺利上线,让企业信息系统发挥应有的作用。几百万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先例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一套严谨的实施方法论,它是规范项目实施的工作指南,也是科学实施的标准化工具。企业实施人员遵循以下的简易实施五步法,就可以学会像咨询顾问一样思考问题,确保项目成功。

一、调研企业的管理需求

1. 调研的意义

通用软件要满足大多数企业的应用,就要在系统内设置大量的开关参数,通过各种参数的不同组合构造一个个个性化解决方案。计算机系统的特性是自动性和集成性。一个参数的选择会关乎到日后的业务处理流程和处理方式,开展事前调研的目的正是为建立企业账套、确定系统参数选项、作好初始设置做好准备。

2. 如何调研

确定企业管理需求一般通过调研的方式进行。调研的对象为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通过调研,全面了解企业管理人员对信息系统的信息需求,也就基本确定了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要达到怎样的目标。

由于企业内部实施团队成员是由财务及各个业务部门的骨干员工组成,是一批最懂企业业务的人,因此调研过程只需借助标准的调研模板,进行逐项确认即可。

以销售部门调研为例。需要了解以下问题:

(1)客户管理

对客户是否需要分类管理?分类的依据是什么?每个客户是否有专管业务员?

是否进行客户信用等级的划分?如果是,划分不同信用等级的标准是什么?销售业务中是否有信用额度及信用期限的限制?是如何进行的?

(2)核算深度

是否需要掌握每个客户的应收账龄、收款账龄,进行收款预测和欠款分析,是否需要了解每一笔业务的详细情况。

(3)销售考核

企业制定的销售考核政策是怎样的?是按部门考核,还是按业务员考核?

二、会计科目体系设计

企业的管理需求最终是通过报表体现出来的,而报表中的数据大都来自于总账系统的各种账簿,账簿上的数据又是从凭证记账而来,凭证上记录的经济业务是通过明细会计科目记录和表现的。由此得出结论,明细会计科目是真正支撑计算机会计核算体系的基础。(见图1)

进行会计科目体系设计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满足会计报表编制的要求

企业上报的财务报表包括对外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所涉及的科目大都为总账科目。而企业内部管理报表则形态各异,需要精心进行科目设计才能让信息系统发挥最佳作用。以部门销售毛利分析表。(见表1)

试想,如果企业有四个销售部门,有20种产品,那么主营业务收入下的明细科目将达80个之多。不仅如此,每月编制这张部门销售毛利分析表时需要查询160个明细账,才能得到报表中的数据。

在信息化平台中,科目的设置思路发生了根本变化,一种是把主营业务收入设置为部门核算、项目核算和数量核算;用部门核算解决业绩归属问题,用项目核算解决产品问题,用数量核算解决数量记录问题,一个科目就解决了手工核算下160个科目才能表达的业务内容。相关业务发生时,系统会同时记入部门辅助账、项目辅助账,查询相关数据时,可以查询项目辅助账得到需要的报表数据。另外也可以在主营业务收入下保留按产品的明细科目分类,并将其设为部门核算,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在总账中就可以分类显示每种产品的销售情况。由此可以看出引入信息化管理平台不仅仅是计算工具的改变。只有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随之改变,才能真正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2. 会计科目年内要保持相对稳定

这是对管理对象进行数字编码时利用计算机进行业务处理的基本要求,因此首先要确定会计科目的编码级次及每一级占用的数字位数;其次,还要考虑到今后会计科目扩充的需要;再次,要充分活用软件中提供的辅助核算功能,灵活设置科目,满足管理需求。

3. 设置会计科目要考虑总账与各子系统之间的衔接

如果企业购买了几个财务子系统,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和存货核算系统都会生成业务处理凭证传递给总账系统,例如工资费用分配生成如下凭证:

在总账系统中,只有末级会计科目才允许有发生额,才能接收各个子系统转入的数据。为了能够成功接收这张凭证,就需要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下设置工资明细科目。

三、整理期初数据

基础数据的准备包括两部分内容:基础档案的整理和期初余额的整理。

1. 基础档案整理

(1)意义及要求

企业核算或汇总分析必需的基础信息,如与业务处理相关的组织机构设置、职员、客户、供应商、固定资产分类、人员类别、存货、仓库、采购及销售类型等,在手工环境下,这些信息分散在各个部门进行管理,大多根本就没有规范的档案。计算机业务处理需要建立在全面规范的基础档案管理之上,且要求事先设置各种分类、统计口径,才能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分类归拢相关信息,并在事后提供对应的分析数据。

如果基础数据发生错误,决定了系统运行的结果没有任何作用。因此,期初数据的准备要做到及时、准确、完整。

(2)如何准备

企业可按表2 (见前页)所列项目进行基础档案整理。

为了保证质量和进度,最好事先准备各种数据模板、指定专人负责,加强人员培训,做好数据的审核和验证。

2. 期初余额整理

(1)意义及要求

很多企业多年一直采用手工核算方式,采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后,为了保证手工业务与计算机系统的衔接,继承历史数据,保证业务处理的连续性,要将截止到目前为止手工核算的余额过入到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中作为期初数据,才能保持业务的完整性。

(2)如何整理

企业可按表3提示进行期初余额的整理。

为保证数据正确,要利用系统间的数据关系进行校验:

总账系统中固定资产科目的期初余额应为固定资产系统原始卡片固定资产原值之和;总账系统中累计折旧科目的期初余额应为固定资产系统原始卡片累计折旧之和;总账系统中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收票据科目的期初余额应与应收款系统相关业务对账相符;同理,总账系统中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应付票据科目的期初余额应与应付款系统相关业务对账相符;存货核算系统录入的各项存货的期初数据应与总账系统中存货相关科目余额相符。

四、建账及初始化

以上一切准备就绪,就可以着手系统建账工作了。系统建账过程如下:

1. 确定系统用户

确定系统用户的意义在于明确企业中哪些人可以登录系统,每个人能使用系统提供的哪些功能?明确工作分工,完善内部控制。

2. 建立企业核算账套

在计算机系统中建立企业的账套信息、单位信息、核算类型,设置编码规则;录入各项基础档案和期初余额;设置各项业务参数。

3. 模拟测试

模拟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弄清软件的全部功能,以及各个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验证软件能否顺利处理企业业务,达到预定的管理目标。找到现行管理流程与软件系统流程之间的差异,分析差异,确定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4. 系统切换前准备

从手工系统转换到计算机系统是一件大事,需要事前建立各项系统运行制度,搭建内部支撑体系;做好系统权限分配及测试,并完成所有用户的培训工作。

五、日常运行

经过上述几个环节,企业开始正式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业务处理。

1. 日常运行检查

系统成功上线之后,还会出现各种新问题,应该认真做好问题描述和处理记录,落实各项制度,认真、及时、规范地使用系统,及时做好数据安全备份,保管好各种会计档案。

一般来讲,手工系统与计算机系统并行三个月为宜。

2. 持续改进和提高

在软件实施阶段,由于对软件所能实现的功能的未知,最初确定的应用方案不一定是最好的。而且,变化是永恒的,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随时都会出现新的管理需求和业务的变化。

企业集团公司财务业务一体化探索 篇9

作为市场经济中主体之一的大型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企业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企业的财务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优劣、财务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有效性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内外市场份额占领日益激烈的当今,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只有发挥管理、分析及预测的职能,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创新财务管理各项工作,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做好与业务工作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才能确保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目前,大多数企业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模式还存在着财务、业务各自独立,财务与业务联系仅通过事后的数据反馈,信息沟通滞后的现象。笔者通过对某航运企业(下称:A公司)经营管理现状的调研,从以下几方面论述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必要性:

1.1 会计核算方面

受传统会计核算方式的影响,财务核算更加注重业务发生后的事后统计、核算,因此导致财务信息存在着滞后性,再加上企业收集整理财务分析信息的时间,无法做到通过信息反馈对业务开展的实时监控和决策,因此财务核算结果并没有及时有效的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A公司属于大型国有航运集团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远洋运输船舶的经营租赁管理。作为船舶管理公司,该公司的船舶机务维修费用的统计汇总通过船舶机务管理系统完成(简称S系统),船舶管理部门通过S系统完成船舶维修费用的计算汇总工作;但是在机务费用实际付款时,并不能在系统中完成,还需要将S系统中的机务费用汇总手工填制付款通知单,并按照相应的资金支付审批流程进行审批流转;除了上述费用外,该公司的行政管理性费用无业务系统支持,各项管理费用的发起均为发起人手工填写付款申请,在费用的预算控制、单据审批流转、资金付款计划编制、上传网银系统的付款文件的生成、财务核算记账均为手工完成。因此一笔业务从业务源头的发起到实际支付完成并形成记账凭证,历经从线上业务系统切换至线下手工传递,并且必须手工完成各审批节点单据传递、各项数据的手工统计、资金计划的手工编制、数据信息的手工传递、会计凭证的手工录入等,上述各项环节均会造成财务数据信息滞后,无法为公司的经营决策提供实时的数据信息。

1.2 成本控制方面

作为船舶的管理公司,成本控制尤为重要。目前,公司各项成本费用的开支均有预算管控,但是预算管控的节点未在业务系统中进行嵌入,而是在财务审核付款过程中予以体现,因此,往往业务已经发生,而在财务审核付款过程中发现该笔费用无预算,或者预算不足,而造成成本控制的滞后和被动,非常不利于公司的成本控制管理。

1.3 内部控制方面

业务系统要能够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并能动态反映经营过程,而财务系统要确保生成的财务数据的正确性,需对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进行核对。由于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对企业经营活动处理的时间点不同步,加之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的独立运行,可能导致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不一致,等到会计核算发现业务单证数据错误时,业务已经结算或者业务系统可能已进入下个月的日常运行,这样业务系统中就不能在当期进行相应变更和调整。由此,将导致当月业务信息的不准确。可见,传统的财务监督审核作用主要通过事后核算时体现,所形成的信息滞后或者不准确,必然削弱对业务环节的及时监管。

1.4 信息传递方面

由于业务系统、财务信息系统均局限于各自的使用部门,造成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使用不畅,产生部门信息孤岛现象,数据共享性差。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发展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业务系统、财务系统均要求对信息处理的及时和高效,因此需要有一套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都认可和都可用的系统程序,以协同处理业务、财务的各类问题。

2 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思路

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涵义是旨在涵盖网络、数据库、制度规范、管理软件等综合环境下,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主要流程即业务流程、财务流程、管理流程有机融合,将“业务驱动”的理念有机融入到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系统中,建立基于业务事件驱动的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使财务数据、业务数据互为所用。当业务事件发起后,系统按照设计的流程规则,将企业的业务信息、财务信息、管理信息同步于一体化系统中。当提取信息时,具有信息查看、使用权的各类“被授权人”通过系统自动获取所需信息;同时财务信息、业务信息互为所用,减少了业务发生时,与财务记录时相同信息的重复录入工作,这种方式能最大限度的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加快了信息的处理和传递、帮助企业实时控制业务过程,做出准确及时的决策,真正将财务控制职能发挥出来。

3 企业集团公司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核心要素分析

企业集团公司财务业务一体化实现的平台即为集团公司搭建一套成熟的信息化系统,将业务、财务、人力资源等必要的模块进行整合贯通,从而实现敏捷联动、动态联盟、异地协同的业务处理模式。

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已是现在企业普遍采用的方式,但是信息化的手段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业务流程环节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为的差错,在数据分析、决策应用等管理环节的应用还是很少的。根据中国软件协会统计,真正从管理层面达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企业仅为0.2%,而国外企业则是50%,可见悬殊之大。由此说明大多企业信息化应用并没有事前系统的规划,在信息化的进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怎样正确认识和描述企业,明确需求,规划流程,真正让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应用体现的既具体又有战略高度,需要利用模型的方法进行信息化设计。按照财务业务一体化设计方案,可将模型分为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运行维护四个总体阶段,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需求,模型依据不同的目的、视角和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建模。

3.1 需求分析阶段

根据企业的经营现状和发展愿景,建立需求分析模型。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和发展目标,要做的开发工作包括做好系统平台的选择和搭建,其次是调查和整理各个用户需求,建立企业的现状模型;然后对现状模型,结合用户需求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出系统的优缺点,针对缺点和瓶颈问题在系统开发中提出优化需求以及优化手段;通过用户需求的进一步强化形成需求模型,作为下一个阶段开发的基础搭建要素。

3.2 系统设计开发阶段

在明确了具体需求的基础上,对模型的流程设计和实现目标展开深入细致的讨论站在不同使用人角度完成信息化系统的各个视角的设计开发,并保证模型的一致性。经过不断的模型设计和优化重组,最终形成信息化系统的设计模型定稿,作为系统实施阶段的输入要素。

3.3 系统实施阶段

在系统模型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定义具体的操作者权限、具体的业务流程规则、基础数据导入、选择合适搭建平台和应用软件,完成对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的研发工作。

3.4 系统维护阶段

在系统投入运行后,对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实时记录和解决,通过不断完善信息化系统,不断优化系统的功能,提高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程度,最大限度的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保障,达到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4 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探索应用

以A航运公司为例,业务发生时,由业务部门在系统中完成相关数据的录入,当信息进入系统后,系统根据事前设置的流程节点自动完成关键节点的流转,包括采购、供应商选择、合同审批签署、付款申请发起、审批流程、预算控制等环节,同时系统支持自动对接银行支付系统和财务核算系统,即系统可自动将业务信息加工成为财务信息,供各个角色查看和使用。数据和附件信息一旦录入,即可自动保存在数据处理中心,在系统流转过程中,自动引用,减少了手工传递、输入传递以及加工信息的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手工传递及加工过程的错误。

基本处理流程表述如下:

第一步,业务发生后,业务经办人在系统中完成对相关数据的初始录入,即可作为本部门使用的基础数据信息,在后续其他环节中也可供其使用,同时信息一旦录入,便可自动提取使用。

第二步,系统自动审核及检测,识别业务的各项内容,自动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并且按照制度进行审批流转。

第三步,根据审核后的业务进行资金计划编制,同时支持自动上传资金支付平台。经财务人员审核后自动完成付款水单生成,及实际付款信息反馈。

第四步,当信息使用者需要某项信息时,系统根据使用人指令提取数据,且满足使用者的多维度需要,不再需要财务人员根据使用的要求,手工进行统计计算和反馈。

第五步,系统通过接收指令自动生成会计记账凭证、账簿及财务报表等常规报表和企业内部个性化管理报表,供会计信息使用者及企业管理者使用。

在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模式下,只要业务信息转换成会计信息的规则制定正确,就能实时、高效地生成数据信息。同时业务发生时可根据授权权限进行全过程跟踪,加强了对业务全流程的管控,为财务部门加强财务管理、业务部门加强业务管理提供了前提条件。最重要的是企业在决策和控制中能够得到实时信息的支持,对经营管理做出及时准确的决策。

参考文献

[1]周政.基于ERP的E集团内部公司业务流程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2]郑楠,计辉,王晓磊.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构建[J].中外企业家,2014(03).

[3]邹立洁.财务业务一体化下会计流程再造探讨[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7).

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论文 篇10

纵观现今任何一个企业的良好、有序、长远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建设和对信息一体化的充分、灵活运用, 而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包含了企业财务信息化和企业营运信息化。如何让不同的使用部门找到信息建设运用的平衡点, 切入点又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如果部门间的信息化建设只是一味满足本部门的需要, 不能纵观全局, 而忽略其他部门的信息需求, 那么它的信息化将是个孤岛, 对企业来说它将失去长远、有效的发展价值。

一、实现企业部门间信息共享, 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 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

不同部门的人员根据各岗位不同的权限对客商信息逐一补充、完善, 尤其是针对客商名称、客商编码、税务登记证号码、注册信息、及客商的其他基本信息需要认真添加, 录入的数据要做到唯一、准确。

财务部门根据客户的交易记录 (分门别类地 (如海运进口、出口;空运进口、出口等) ) , 设定客户的信用等级、信誉度等。整合客户的历史交易明细, 但不局限于交易金额、箱量、运输航线、方式 (整箱、拼箱) 、成本费用 (包括后期服务成本) 等。客户的赊销金额和赊销比例、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不同的信用等级客户应设定其应收账款警界线、可控金额。

客户的欠款金额如超过应收账款警界线, 设置报警级别, 将客户按客户欠款的余额与其授信额度的比例分为不同的类型, 以便于掌握各个客户的信用情况, 企业各个部门根据其信息需要实时地知晓某位客户的信息内容。

客户的交易数据和内容要做到实时更新、准确。公司建立一套完善、实时、准确、安全的客户信息数据库, 以便于在任何时候对不同品质的客户信息一目了然, 对于业务部门项目决策的可行性分析时可以有的放矢, 了然于胸, 有利于其做出正确的判断分析。

(二) 建立服务商信息数据库

对于与服务商的交易记录, 也应建立实时信息数据库, 信息数据不局限于服务商的历史交易明细、船公司的航线价格、历史趋势价格图 (淡季旺季之分) 、优惠价格和条件;车队资质、车队报价、装箱公司的服务价格和服务质量, 以及服务商的付款条件、付款期限、安全保障措施等。不间断地、实时地对服务商的信息进行完善、整合, 有利于业务部门在业务具体操作和选择时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实时情况, 与服务商进行价格谈判时对谈判方向握有一定的主动性和可比性。

(三) 充分利用客户和服务商的信息数据

各部门根据不同岗位的权限查看客户和服务商的相关信息, 信息数据实时、准确、完整业务部门根据不同的客户要求量身定做货运代理服务的业务方案, 一个单子一个价, 但要做到相同运输条件的方案之间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不能盲目追求销售利润而忽视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 当一个企业资金被长时间占用时, 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影响资金周转率, 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源实现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比对。

财务信息与业务经营信息的相关性、数据共享可节约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 实现部门目标利润与企业目标利润的一致性、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一个企业若能实现部门间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 可相当程度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财务信息建设的规范化、程序化与企业业务的个性化相结合

企业财务信息建设需要规范化、程序化, 而企业业务又具有其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根据两个部门不同的信息需求充分融合到一个具有可利用的价值平台上。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 依靠信息化提高企业跨地区、跨部门甚至跨国的协同办公能力势在必行, 以此提高企业的规范化和秩序化,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财务数据信息必须坚持规范化原则, 这既是财务工作性质决定的, 也是防止违规记账, 堵塞管理漏洞的必要措施。而货代行业的费用名目较多, 与港口有港口安保费、港口堆存费等结算;与报关行有报关费等结算;与运输车队和集装箱公司有拖车费用、集装箱使用费、超期费等结算;与装箱 (包装) 公司有做箱、包装费用等结算;与保险公司有保险费用、理赔条件等核算;与船公司、航空公司等存在订仓、报价、运输费等结算。上述费用的总和形成了货代行业的成本和费用。

业务部根据数据信息库的实时信息比较各服务商的报价, 针对每笔业务客户的不同服务要求, 制定专业的业务方案, 预估每笔交易的成本、费用、利润等, 为每笔业务的方案可行性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货代行业要注意海外市场的开发, 上海货运如能成为海外供应链的一部分, 或某海外项目物流、工程物流的本地供应商, 甚至对国外大型海外集团开发将是其目前行势下发展的最佳选择。上海货运如能不断往外延伸, 并伸入到买卖双方的利益角度分析问题, 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首先需要对各个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信息的统一收集和利用, 做到成本可控性强, 掌握的环节越多, 可调节的成本也越灵活, 利润空间越大, 为客户提供完善的物流服务更加切合考虑成本核算, 也急需海外代理的物流服务, 使其业务更趋完美。

三、企业根据部门与人员的不同级别、权限, 实现信息管控

实践证明, 对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控制和配置, 才能做到“数出一门, 信息集中”, 迅速地对各种财务、管理方案做出科学的、价值最大化的决策。

企业实现全面信息化建设后, 首先要保证各个数据库的安全、可靠、信息唯一、权限分明, 才能使各部门读取、使用的数据具有实效性、准确性。各部门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对数据库的信息内容利用时设置如“只读、修改、添加、打印、下载”权限, 并且权限的使用在后台要留有使用痕迹,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唯一、可靠, 当数据进行错误修改时需要有提示设置和报警装置。

企业的信息维护部门平时要做到信息的及时地维护和备份数据, 当出现信息数据风险 (如病毒侵入、信息和权限的恶意篡改等) 时能适时地恢复功能、数据内容。伴随着企业的逐步发展、实力的强大、业务的拓展, 企业的信息功能和权限可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改进, 做到信息建设符合企业实际发展需求。

企业要实现信息的充分管理和控制, 信息平台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是首要重视的问题, 只有保证信息的安全才使各部门和使用者读取的内容真实可靠, 具有使用性和参考性。

四、协同办公, 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企业需要信息面广, 真实准确, 敏锐迅捷的信息系统, 为加强经济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各个部门在同一个信息平台上办公, 整合资源, 充分利用才能提高信息的服务质量财务信息为企业项目决策提供有力的后台数据分析。财务部门的数据信息, 可以让业务部门实时地掌握客户的交易情况、业务报价方案、应收账款周转率、欠费金额、赊销比率、信用额度等, 也可以掌握服务商的历史报价情况、服务质量等, 这样当业务部门在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方案比较时可快速做出决策, 有利于提高办公效率。

财务部门在把握相关法律、法规、条例、政策时要具有敏锐性。2012年度上海试点现代服务行业税收政策“营改增”变化, 对企业的定价、税负和利润都有较大影响。对业务和财务部门都提出了学习、掌握的要求, 征税比率由营业税的5%上升为增值税的6%, 以及征税方式和纳税政策的变化, 企业的报价方案同时随之亦变化。各部门在同一平台上学习、掌握, 有利于对政策理解的一致性和提高学习、办公效率。

五、信息统一收集、分析和反馈

企业管理人员不但需要及时了解公司运营状况, 而且需要及时监控企业的运营状况, 需要及时地做出决策。而决策需要大量及时、真实、可靠的信息做支撑, 企业需要经常收集财务和业务的数据进行分析。因此, 企业必须要快速、高效的信息收集分析手段, 能够根据不同的决策需要, 随时采集一些数据, 随时地进行分析, 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和服务。简捷、快速、实用的信息收集分析平台, 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功能, 企业可以根据数据收集和分析需求的变化随时采集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采集人员从多个业务系统或者功能模块中收集数据, 在每个业务系统中, 数据的填报方式、填报流程各不相同, 需要分别进行数据收集, 对数据进行整合, 建立数据之间的关联性。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信息”要做到统一收集、在同一平台处理、分析, 信息在同一渠道反馈, 这样才能使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处理在事件的事前、事中、事后等所有环节保证数据的同一性, 充分做数据同出一源。不管是财务部门或业务部门的业务数据均要在同一平台收集、分析和反馈。

六、加强人员培训,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提升管理理念

熟练掌握是充分发挥财务信息系统和业务信息系统协同办公功能的关键之一, 保证系统信息使用和操作人员, 尤其是财务人员不仅仅是输入信息, 而且要能充分使用信息、综合分析信息结果, 从广泛的信息数据中提取有用、有价值的数据信息, 利于提高工作能力, 在不同部门的项目决策时实时地提供可靠的数据内容。

规范操作、熟练掌握是保证系统运行顺畅, 实现系统高效能的重要前提。平日加强系统操作人员的培训, 提高业务素质, 使其尽快掌握系统操作技能、主动适应工作方式和模式, 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特别是建立一套与财务信息化相适应的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显得更为重要, 只有切实抓好这方面的工作, 财务信息化建设任务才能最终完成。

总之, 会计信息建设如能满足业务的大量需求, 则推动了行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进程, 极大地促进了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是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上海货运的重要动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继续深入实施是行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对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勉, 张依农, 王新玲.会计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论文 篇11

改革财务治理结构建立一体化财务运作模式

为建立与战略相适应的财务管控体制,实现法人治理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控有力的现代型集团企业。2012年以来,中航工业洪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要求,基于财权配置,构建“六事集权、六事授权”的财务一体化管控新模式,通过委托代理链,在公司内部的不同组织结构上分层实施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财务监督权等财务控制。

为实现多个子公司的财务协同运作,构建财务治理结构和集中管控模型,中航工业洪都按照上市公司“三独立、五分开”的要求,各子公司具有独立的财务核算机构、作业系统、人员和业务,资产分开管理。同时,各子公司在企业战略、年度预算、财务政策和表外资源管理等方面,统筹兼顾,实行高度协同的运行机制;两个公司一块“想”分开“干”,达到全价值链的集中管控和运营协同的一体化运作目标。

基于企业价值创造构建财务管控八大体系模型

围绕“一个战略核心、两个法人单位”经营模式,中航工业洪都在实践中形成了“火箭”型战略管控模型。以军品军贸、非航空民品、转包民机的“三棱镞”发展战略为引擎,以八大财务管理体系为助推器,优化价值链各个环节作业活动,理顺公司内部、母子公司和受托管理三类管理关系,实施业务一体化管控。八大财务管理体系中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管理、成本控制管理、财务信息管理、财务队伍管理五大体系是中航工业的财务管理规范要求,其余三大体系是中航工业洪都财务管理的拓展。“八大体系”使财务管控体系具备“做什么、怎么做、做得到”实践功能,管控体系模型的构建让管理显性化,由抽象变为具体形象,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可实际应用的工具,达到“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好”的效果。

实施一级全面预算管理实现业务一体化管理

为发挥全面预算的战略引领作用,洪都通过改革财务治理结构,明确界定企业内部、母子公司、委托管理之间的权责利关系,理顺预算主体在全面预算系统的角色;通过五年财务战略规划、三年滚动预算及年度预算等阶段递进式的预算层级,层层分解公司战略;建立了组织、制度、责任、工作、监控及评价6个闭环管理的预算工作机制,保障预算工作推进。母子公司共6个法人单位以及委托管理企业都纳入了全面预算体系,实行“总部预算管理委员会集中审议、各董事会分别批复预算方案”的审批流程,这一机制既保证依法合规地治理子公司,又解决了各级企业管理与资源分配并行的难题。

一级全面预算管理高度系统地集中了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平台等要素,整合了业务管理与资源控制方式,通过分析各级预算主体的价值链,梳理关键业务环节,设定销售、生产、物流、科研、人工、费用、固定资产投资、股权投资等8个重要资源分配控制域,按照成本效益原则,确定相应的预算管理方式,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从易到难分步实施,实现控制程序的标准化、精细化管理,达到物流、价值流、资金流、信息流并驾齐驱,高效地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保障企业发展战略落地。

借助信息管控平台规范管控多级资源

财务管控要达到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效果,必须依靠信息化平台这个资源抓手。“十二五”时期,洪都以中航工业“五大体系”达标为契机,修订、完善和补充相关的财务制度,明确工作界面、建立工作标准、优化工作流程,对现有核算流程开展梳理、整合和固化,完成了20多项会计核算制度和11条核算业务流程的梳理,建立规范、完整的会计核算标准,并逐步推行至各子公司执行,统一了会计语言;建设了全面预算、网上报销、资金管理、价格管理、工时定额、成本核算集6大功能为一体的财务管控系统,开启了洪都财务大数据发掘运用之路。

塑造财务会计文化打造鹰雁型的团队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中航工业洪都大力培育了“敬畏、诚信、严谨、感恩、忠诚、进取”的财务会计文化,取得文化认同,形成强大凝聚力、向心力和共同的价值取向,打造了一支具“有朝气、价值正取向、有执行力、勇于奉献”的鹰雁型的团队,培养员工的阳光心态,释放团队正能量。通过评先进、树典型的激励机制,每年评选财务“明星员工”“优秀员工”,促使员工奋发向上,努力拼搏实现自我价值,使员工个人价值与财务管理目标统一。

在塑造优秀财务会计文化的同时,中航工业洪都也不断缔造“阶梯形”人才队伍,将财务队伍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为管理层输送高素质人才。每年选派2~3名同志参加国资委总会计师培训,选派同志参加中航工业赴美EMBA培训,培养了5名留学归国财会人员,成长为财务队伍的中坚力量,是“独当一面”的业务精“鹰”,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全球化视野,洞察锐利、执行果敢;财会干部从品德优良、业务精干的年轻骨干中选拔,是队伍的中流砥柱,以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统帅”整个团队高效运作,目前,洪都80后财会干部所占比例达70%,干部队伍年轻化保持组织的活力与创新力;整个队伍就像是一群大“雁”,意志坚定、忠诚有序地努力工作,意气风发地为洪都奉献着辛勤的汗水,但不忘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有3人通过了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的选拔,陆续参加了号称“头雁工程”会计领军6年期培训。

提升财会系统能力服务公司发展战略

中小企业财务咨询业务论文 篇12

不少电力企业在实施ERP之前,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集成度较低,会计工作相对独立,往往滞后于业务发生,很多业务数据未能实时反映到财务账面上,数据间联系和控制松散,无法实现电网公司财务管理“五集中、六统一”的思想,不能满足企业实时监控的要求。

1 预算、业务、财务一体化目标

电网公司财务管理的设计目标可以表述为“五集中”(会计集中核算、资金集中管理、资本集中运作、预算集约调控、风险在线监控),“六统一”(统一会计政策、统一会计科目、统一信息标准、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成本标准、统一组织体系)。某电力公司结合国家电网财务管理的设计目标,确定了一系列的工作和提升方向,预算、财务、业务一体化是该电力公司财务系统设计的重中之重。

2 预算、业务、财务一体化的设计成果

根据该电力公司财务管理的业务特性,按业务流转逻辑分层设计了财务管理的二级流程12个,包括总账管理、电价管理、往来核算、项目核算、资产管理、薪酬核算、税务管理、资金管理、预算管理、产权管理;按照流程分级原则,设计了财务管理的三级流程44个,覆盖该电力公司财务管理的所有业务域。预算、业务、财务一体化的设计建立了覆盖项目、成本等各项业务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实现预算管理、业务环节与财务的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了业务过程即财务过程。

2.1 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设计的目标是:(1)建立预算管理的统一数据模型,统一预算编制规则、校验规则,统一预算编制时效期和上报审批流程;(2)搭建覆盖该电力公司全口径的预算控制体系,包括项目、成本、固定资产零购等大类的预算。项目预算包括基建项目、技改项目、大修项目、科技开发项目、信息项目等,通过预算控制物资采购、服务采购、费用报销等全部业务。

项目预算双维控制是指财务系统控制总盘,项目系统控制明细(见图1),通过项目预算对接业务计划与财务预算,在业务环节通过各类项目储备库的构建,开展对支出项目的集中评审和重要性评级,增强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在财务环节将预算内容分解落实到具体项目,实现预算总额和明细项目相吻合,为资金支出的可控和在控创造条件。

成本预算将预算下达到归口费用单位(包括定额费用、专项费用和其他的一些业务费用),将所发生的费用动态更新到归口的费用单位,实现费用的控制。对固定资产零购进行集中管理,制定采购标准和预算,单独进行预算执行和跟踪,控制费用。

资本类基建和技改项目,按照财务管理的要求,能分解到单体工程的项目预算就控制到单体工程,由工作分解结构(WorkBreakdown Structure,WBS)进行项目预算总额控制,财务基金管理模块进行年度预算控制,即在采购环节(采购订单提交时)由项目管理模块WBS进行总额预算控制,项目领料发货环节通过WBS推导基金管理预算控制单元的方式在项目发货时进行预算控制,此时既占用年度预算又占用WBS实际预算总额。其他不能分到单体工程的资本项目,除一次和二次技改以外的技改类项目、小型基建项目、营销项目、科技信息项目、培训项目、综合后勤项目以及农维资本项目等,预算控制到项目,在采购订单提交和项目领料发货环节既占用WBS预算,也占用基金管理对应的项目预算。

成本类的检修项目、购置项目、咨询研发项目、农维成本项目和其他成本项目的预算都控制到项目。检修项目WBS挂维修订单,由于成本类项目不跨年,项目总额预算等于年度预算,所以在采购订单提交环节是通过WBS控制年度预算,项目领料发货环节通过WBS推导基金管理预算控制单元的方式进行预算控制,此时既占用WBS年度预算,又占用基金管理对应的项目预算。

配网物资的储备采购按材料采购的预算进行控制,材料采购预算通过预算编制系统将材料采购预算项目的预算值下达到ERP系统,ERP系统通过相应的承诺项目在采购订单环节进行预算控制,配网物资后续领用的预算控制按照上述各个相应项目的成本预算进行控制。

2.2 业务财务一体化

业务财务一体化的设计目标是使业务、财务的信息和数据内容符合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财务部门需结合财务分析和核算要求,明确财务与营销、交易、发策、基建、生产、合同、人资等业务部门进行数据和信息集成时的具体要求,结合信息和数据归集的必要性、重要性,确定财务与业务进行信息和数据集成的范围和内容。财务与业务部门制定协同规则,明确在上述各业务的各个环节与财务进行集成,并按照规则自动生成会计凭证。完成制证工作的财务与业务信息均不得修改,确保财务与业务数据一致。

物资与财务管理一体化设计成果主要体现在物资的需求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都与财务管理无缝集成,所有物料的异动(收、发、转、盘、退)都会自动产生财务凭证,具体设计点清单如表1所示。

项目与财务管理一体化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1)项目计划阶段,项目预算与财务预算集成;(2)项目建设阶段,项目日常成本核算与财务成本归集的关联;(3)项目验收投运阶段,项目成本自动分摊与自动转资,具体设计点清单如表2所示。

设备与财务管理一体化主要体现在设备和资产台账的联动,以确保企业的账、卡、物的一致性,同时将检修、抢修工单与财务成本的归集关联,具体设计点清单如表3所示。

营销与财务管理一体化主要表现在营销的各项业务(应收预收电费、实收电费、销根、其他业务收入、结算单驳回)与财务系统集成,具体设计点清单如表4所示。

人资与财务管理一体化主要表现在薪酬核算、员工主数据与财务核算之间的联动,具体设计点清单如表5所示。

3 预算、财务、业务一体化设计应用成效

预算、财务、业务一体化的设计和成功实施,实现了数据、核算口径、业务流程的统一,加强了企业的内部控制,保证财务业务的完整性和财务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统一性。通过事务驱动,原来离散、静态、脱节的管理将变为流畅、动态、面向过程的管理,有助于解决数出多门,报表不一的长久困惑,大幅提高财务业务系统的运行质量。

目前,该电力公司ERP系统已完成到县公司层级的全省覆盖,财务凭证100%都是由前端业务产生,系统内的财务业务数据量也在稳步增长,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透明度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从大量的制证工作中摆脱出来,更多地参与企业成本的分析与控制,增强了管理决策效能。

4 结语

预算、财务、业务一体化方案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来说是一项新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和提高。同时,在应用过程中,要反复推敲、不断优化方案,并充分考虑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才能稳步推进资产管理最优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王益华.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原则和思路[J].现代电力,2004,21(6):93-97.WANG Yi-hua.Probe of Total BudgetManagement for Power Enterprise[J].China Modern Electric Power[J].2004,21(6):93-97.

[2]张艳丽.浅析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1,9(18):41-43.ZHANG Yan-li.According to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comprehensive budget management i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J].Chins Foreign Trade.2011,9(18):41-43.

[3]王延伟,张丽娟.电力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对策探析[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9,29(5):1-3.WANG Yan-wei,ZAHNG Li-juan.Countermeasures Analysis on Fin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J].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Northeast Dianli University,2009,29(5):1-3.

[4]王春林.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其管理现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9(24):189.WANG Chun-lin.The electric power en 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it management situation[J].China New Tech nologies and Products,2009,19(24):189.

上一篇:产生的必然性下一篇:藏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