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核算中小企业

2024-09-23

财务核算中小企业(共12篇)

财务核算中小企业 篇1

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基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基础状况和主要特点,其财务核算与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看似微小却会影响企业长期经营效果的问题,例如财务人员素质偏低、建账不规范、内部控制缺陷及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等。本文正是针对中小企业财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完善中小企业的管理机制,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及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各种利好政策使得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如虎添翼。据权威机构数据表明,截止2014年末,我国中小企业的注册数量已经超过4200万家,比例超过了全国企业数量的90%。我国第十二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于2015年10月在广州举行,在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数量已经达到6666万,2015年以来中国每天新增企业数量接近10000家。在我国,60%的国内生产总值、50%的国家税收收入、70%的发明专利、80%的就业岗位,都来自于中小企业的贡献。从数量和规模上看,99%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的范畴,中小企业的发展占据了中国经济的半边天。因此,为了增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发展完善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核算制度具有长期性和迫切性,规范中小企业的财务核算势在必行。

二、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小企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广大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安定,但是中小企业在财务核算方面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

1.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普遍偏低。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较小,相比大型公司经济业务内容相对简单,聘用高层次人才会加大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同时我国中低层次会计人员并不匮乏,直接聘用亲属甚至并不具备专业资格的人员进入本企业从事财务工作能同时减少人力成本和监督成本,因此很多企业主认为并不需要引进高精尖的技术人才。而正因此企业失去了高层次财务会计人员本身具备的管理和预算功能,因为没有先进的知识与技术,赶不上时代发展变化的潮流,大多企业依照老一套会计制度、核算方法按部就班,其实是过于注重局部利益,因高层次财务人员的流失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变相增加了长期管理成本,因小失大。另一方面由于高层次人才往往看不到在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前景,向往更大的发展平台,也有不愿留任的情况。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共同导致了企业财务部门与高层次会计人才脱节的现象,这就给企业的财务核算规范化造成很大不利。

2.建账不规范,财务核算质量弱化。首先,有些企业为了少缴税设置两套账,一套对内使用,一套用来应付税务及审计部门的检查,又或少列收入多计成本费用,操纵利润。其次,有些企业对原始凭证的使用不符合会计准则规定,日期、姓名或业务内容填写不全,购销凭证没有经手人签字。再其次,一些中小企业发展转型较慢,跟不上会计制度改革和发展的节奏,近两年才开始操作使用电算化,对财务软件的使用不够规范,给企业的财务工作带来不便。

3.内部管理和控制方面存在缺陷。很多企业没有一套自上而下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内部牵制、财产清查、稽核等方面制度残缺不全,内部控制更无从谈起。有些小微企业财务部门职位不全,有时出现钱账兼管、总账登记人员同时管理明细账的登记等,没有做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有些企业因疏于管理,导致内部职位分工不清,工作任务互相推诿,致使工作效率下降。公司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可能造成重要财务信息或商业机密外流,形成企业信息的安全隐患,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有些企业为了降低管理成本不专设会计档案管理部门和存货管理部门,致使会计资料丢失或毁损,存货积压毁损严重浪费,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

4.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在人们的认识中,大多认为中小企业管理比较严格,其实这种严格只是针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节奏紧张程度方面而言。大多小型企业规模较小,财务人员的设置只能满足日常核算和缴税的需要,基本不会单独设置监督机构。而大一点的中型企业虽有内部审计监督部门,但若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方面存在缺陷,那么内部监督功能也就无据可依,致使内部监督部门形同虚设。在中小型企业中,往往企业主对财务核算工作干涉较多,监督人员畏惧领导,欠缺工作的独立性,因而无法有效地对企业的财务核算情况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及核算强化提出的对策与建议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规模特点,存在着一些财务核算和管理方面的缺陷,这些方面亟需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双重予以重视与解决,以下便对中小企业的核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1.应全面完善立法并鼓励创新。一方面应建立健全财政法规,明确管理层对企业发展的责任,单位负责人应对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管理层不得凌驾于会计制度之上,对严重的财务造假、经济犯罪行为,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另一方面,在财务会计制度角度,应完善中小企业管理核算方面创新的立法,引导中小企业创新组织结构,促进企业从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变,鼓励具有一定素质和规模的私营企业向股份制企业转变,加强企业规范管理和与外界沟通合作的能力;支持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中型企业走向国际化轨道,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进一步规范会计工作。

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制度。第一,企业日常经营核算应遵循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内部牵制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需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或部门的处理,钱账分管,总账与明细账分管,核算与稽核检查分离,明确岗位责任制,实现岗位与岗位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从而减少可能发生的错误及舞弊行为。第二,企业应重视存货与流动资金管理,使企业在不缺少流动资金的情况下,同时使运营成本、存货管理成本等降到最低,做到存货不积压、不浪费,解决近年来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流动资金欠缺的窘境。第三,应强化企业对会计资料、往来款项等的管理,重视授权审批制度,加强对会计账簿、会计资料、报表的保管与监督,未经授权不得接触重要会计资料及资产,对票据印章等的管理要做到购入时及时登记,详细记录用途,妥善保管,以免遗失或盗用空白票据。对往来款项的管理方面要用合适的坏账计算方法,完善对对方企业偿债能力的考察,建立健全企业的催款制度,以免造成大范围的坏账死账,避免企业的额外支出。

3.应有意识提高企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提高核算质量。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根本”。企业的最高级是领导,因此企业领导应有及时更新自身经营理念的认识,积极主动学习财经法规、企业管理,让自己成为真正懂得经营管理的现代领导人。其次,要从根本上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会计具备多方面的功能:核算、监督、预算、控制成本,新形势下要求会计在为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的同时能够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更重视会计的管理和预算职能。要有效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可以从三个环节来实现,第一,招聘环节提高招聘要求和标准,将求职者的招聘标准一视同仁,不聘用资格低和无资格者,不任人唯亲。另外,岗前培训有利于财务人员了解企业基本情况,明确自身职责,提高上岗工作效率,因此应重视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完善招聘流程。第二,应加强会计人员的在职培训及继续教育工作。定期培训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节约运营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信息时代制度革新快,企业应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使财务人员能及时从多方面多渠道了解到会计和税法制度的改革。财务软件是21世纪会计人员必备的技能,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手工记账方法最终会被电算化全面取代,因此企业应加强会计电算化方面的培训,会计人员应加强对财务软件的主动学习。第三,应该完善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做到奖惩并施,对拖企业后腿,违法乱纪的现象坚决严惩,同时对企业发展贡献力量,做出优秀业绩的员工予以表彰及实质性奖励,相信定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4.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外部监督。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情况看,靠企业自身的约束来规范会计工作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必须强化外部对于企业财务工作的监督。中小企业财务核算工作不够规范从性质上来看一是因财务人员自身专业知识、能力欠缺,另一方面是财务人员蓄意进行财务造假。由于会计工作比较专业,财务部门以外的人员无法发现会计核算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外界的监督力量。政府和民间审计应重视对中小企业的核算监督,对于财务工作能力欠缺的,审计部门对其予以纠正,强化企业会计部门的核算质量,对于财务作假的,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惩不贷。

四、结语

据调查情况看,许多中小企业不够重视财务核算及经营管理规范的原因,其一、在于一些企业主目光短浅,满足于现况,缺乏将企业做大做强的意愿,怠于进行企业管理。其二、在于经营理念不善,忽略了继续学习,对财务管理及核算不够重视,缺乏学习科学企业经营理念的意识及渠道。然而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比以前更严峻的考验,新企业注册产生如何经营持久,旧企业如何在激烈竞争中不被社会淘汰,应成为每个中小企业郑重思考的问题。企业应剖析自身弱点,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重视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企业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适合自己的针对性发展管理办法。希望本文能对中小企业财务核算的健全和规范提供一定的帮助。

财务核算中小企业 篇2

1.企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分、半、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确定。

2.公司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

3.企业会计记帐采用借贷记帐法。

4.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执行。

5.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出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6.会计核算办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更改。

7.会计核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成应当负担的费用,都应当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8.公司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9.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10.公司下属分支机构不实行独立核算,由总机构统一核算。

济南市****有限责任公司

略论企业财务核算与风险控制 篇3

【关键词】财务核算 风险控制 企业经营

一、各类问题在财务核算中的体现

(一)财务制度的欠缺和弊病

财务制度是一个还不够完善的制度体系,有待着未来的发展和革新。它的欠缺和弊病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层面的欠缺。从管理层面来看,财务人员充当着企业核算任务的核心操作者。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是财务人员,同时也是负责管理企业会计人员的相关工作部门工作者。从许多公司的现有情况来看,他们对于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并不十分重视,这就行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企业会计制度的不重视导致企业自身会计制度的不健全,这种不健全又会导致它管理层面的欠缺和漏洞,而这些漏洞会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2.报销层序的无次序化。根据某调查研究统计,大多数企业在报销这个层面上是不太重视的,导致在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和空白。这些漏洞和空白使得企业监控出现障碍,进而增加了企业的不安定因素,风险也同步增加。

3.无实用价值的资金管理条例。现代部分企业的一大缺陷就是缺乏专门的资金管理审批条例,条例的诸多不完善使得企业内部经营经常出现资金流动不合理的现象,这些现象为企业的运营造成了诸多的不便,其中最为引人注目,也最严重的影响就是资金的无端流失。

(二)敷衍、不成体系的财务核算规则

众所周知的,倒挤压静态成本规则是现有规则中最常用的,它的主要运行方式是:财务报表不出自企业的各个部门,而是由财务部门通过财务核算进行相应的整理后得出的。

可见即使是最常用的,它也存在着诸多弊端,例如:静态模式桎梏它不能与企业其他各部门进行同步更新,使得信息交流相对迟缓;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反映存在局限,或者说不能相对精确的反映出来。从以上的弊端例证我们可以轻易看出:在这种规则下的企业,想要大规模、大幅度的提升自身效益,可能性是极小的。

(三)不堪一击的财务核算基础

1.对于管理合同的缺乏应有的法律意识。企业合同——作为企业各项事业活动的主要法律依托,是企业和企业、企业和个人之间完成各项合作的一条看不见却又无法消失的隐形枢纽,与此相应的,合同也作为一项财务核算凭证,在企业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基础数据的参考作用。但是,即使知道合同的诸多用处和重要性,很多企业对于管理合同这一块仍然缺乏应有的法律自觉性。如果整个企业都缺乏这种自觉性,那么对于企业的财务核算就会影藏一个巨大的危机,随时有可能造成财务风险。

2.对于成本预算缺乏应有的控制力度。在静态模式下的财务核算本身存在着极大的缺陷和漏洞,运用这种模式对于企业来说是要承担巨大风险的,因为它不能有效的将企业其他各部门信息进行有效的结合、汇编和整理。这就好比在盖一座高楼,却没有深厚、坚实的地基,这样的建筑建到一半终是要垮的。由此可见成本控制在企业生产和生活中起着多么巨大的作用,没有好的企业成本控制,也就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企业的升值。

3.对于资金流动缺乏应有的凝聚力。如果一个企业连一个最基本的核算中心都没有,那么这就意味着在资金流通领域,这个企业会受到相当大的限制和压制,资金分散无益是在给外循环提供不该有的机会。

二、如何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一)通过多渠道,改善提升财务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

对于财务核算这项工作而言,高尚的工作素质和优秀的工作能力无疑是人才选拔的首要因素,因为这项工作涉及的内容十分繁琐而精细,需要极端敏锐的洞察力和相应的职业经验。所以,任何一家企业在选拔和招聘相关人员时都会非常谨慎。

(二)通过信访,建立健全会计报告系统

针对不同性质的报告,企业应该建立起相应的报告接收体系,例如定期报告要有定期报告应有的报告接收体系,主要针对年度重大事件进行专门而详细的报告,为解决措施的制定打下坚实的基础;重大事项报告应该有重大事项报告应有的报告接收体系,主要针对部分代表性工作做系统总结。

(三)通过加强及时性,提高财务核算部门整体效益

财务核算在企业中充当的并不是一个独立部门,而是联系各部门的一个枢纽型部门,所以,它的服务对象也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整个公司里的各个部门,财务核算部门通过交流和沟通,与其他部门建立微妙的企业联系,同时掌握各个部门的相关信息,策划和监管各部门的财务资金流动情况,同时同步更新各个部门的财务情况,从根源上避免和解决了财务风险为题。

(四)通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变革原有管理制度

资金结算系统作为资金结算的核心是每个企业所不可或缺的,有了这个核心系统,企业才能全方位的制定最适合自己的财政计划方案以及在执行方案过程中良好的、全方位的掌握相应的资金流动信息。从而不断革新自身计划和方案,寻求出资金利用的最佳值,将企业利润在某种程度上扩展到最大值。

(五)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意识,加强合同的综合管理

在当今法治社会中,合同所扮演的不再是一纸空文,而是连接着企业和企业、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强而有力的法律纽带。企业如果能够合理重视合同的重要性,就能在最大范围内减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可见,合理管理企业合同是绝对必要的。只有建立健全了相应的法律意识,企业才能有效的管理合同,并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分类和使用。然后在相应的场合下合理使用该合同。这样对于有效的提高企业软实力和实际效益以及相对效益都是有利的。

供暖企业财务核算小议 篇4

一、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1、按照财税[2011]118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执行供热企业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的通知》的规定, “自2011年供暖期至2015年12月31日, 对供热企业向居民个人 (以下称居民) 供热而取得的采暖费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自2011年7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对向居民供热而收取采暖费的供热企业, 为居民供热所使用的厂房及土地继续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故在会计核算时应分清居民供热与非居民供热, 此工作可由收费部门按实际情况进行划分, 并将数据报送财务部门。如不能划分居民供热与非居民供热, 将导致企业无法享受该税收优惠, 加重企业经营负担。

2、根据辽地税[2006]19号《辽宁省地方税务局辽宁省水利厅关于河道工程修建维护费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纳费人享受现行流转税减免税优惠政策的收入, 免征河道费。”

河道费是按照企业收入收取的费用, 而国家税法规定, 供暖企业向居民供热而取得的采暖费免征增值税, 那么, 向居民供热而取得的采暖费收入即可免收河道费。故供暖企业在缴纳河道费时应主动提出办理减免手续, 最大限度的享受政策减免, 为企业经营服务。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 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二) 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三) 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四) 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五) 本条第 (一) 项至第 (四) 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这就是意味着, 构建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进项税可进行抵扣。供暖企业与其他行业不同之处在于工程建设, 其他企业工程建设不会经常进行, 而供暖企业由于每年都会有新的用户进行供热, 所以供暖设施的建设几乎每年都会发生, 最常见的就是铺设供暖管网。在这个建设工程中应尽可能的取得工程物资采购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如此一来, 即可加大增值税进项税金额, 减少应纳税额。

二、防范纳税风险

1、供暖企业在收取采暖费时向用户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又由于向居民供热免增值税, 财务人员很可能忽视其中的纳税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 “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 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由于开具了发票, 那么采暖费收缴的同时, 也就发生了增值税纳税义务, 同时又由于向居民供热免增值税, 免税额就应计入收入类科目核算。通常情况下, 供暖企业的财务人员会忽略该部分业务, 在所得税预缴申报时, 会造成偷税漏税的风险。

供暖企业的财务人员应与税务部门取得积极的联系, 按规定核算。

2、煤炭燃烧后的煤渣, 以往是没人要的。近年来生产工艺的改变, 这些煤渣已成为制作建材的原材料, 煤渣销售已成为一项稳定收入。但毕竟不是企业的主业, 销售价格由企业自行制定, 且价格一般不会太高, 随意性较大。但这也成为税务部门关注的重点之, 因为煤渣的销售不是免税的, 且销项税率应为17%, 这一点供暖企业的财会人员很可能会忽略。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 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销售额。”,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第50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有条例第七条所称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或者有本细则第四条所列视同销售货物行为而无销售额者, 按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 (一) 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二) 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三) 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 (1+成本利润率) 。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 其组成计税价格中应加计消费税额。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销售自产货物的为实际生产成本, 销售外购货物的为实际采购成本。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税务部门会重新核定煤炭的销售价格, 如果价格过低, 会被要求补缴税款。故此, 财会人员应与税务部门建立积极有效的联系机制, 按规定申报税款。

三、收费核对问题

1、正常收费业务核算

采暖费按照规定是全额预收 (不像电费、水费那样按月缴纳) , 以便企业采购必要的物资, 进入冬季后企业开始供暖。

例如本地区按规定缴费期为每年的4至10月, 供暖期为11月至下一年的4月。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 收费时企业经营收入并未实现, 故将收到的采暖费记入“预收帐款-采暖费”科目核算;冬季供暖时, 经营收入开始确认, 即将收到的采暖费在供暖期内按月分别记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核算。

2、停供等业务的核算

按规定, 用户缴费后在9月30日前可以要求停止供暖, 缴纳的资金, 或退回、或抵减以后年度的采暖费, 这就是所谓的停供业务。如是退回采暖费, 支付现金的同时, 调减“预收帐款-采暖费”;如是抵减以后年度的采暖费, 调减“预收帐款-采暖费”金额的同时, 增加“预收帐款-后期采暖费”金额。

3、欠费业务核算

采暖费通常是预收的, 但也会遇到少量欠费业务。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少量用户因历史遗留下的原因并未进行一户一阀改造, 用户不缴费, 供暖公司也无法停止向其供暖;有个别大客户, 由于资金出现暂时周转问题, 通过协商, 先供暖, 后缴费。

对于此种情况, 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 在供暖前将用户欠缴的采暖费全额记入“应收帐款”科目核算, 同时增加“预收帐款-采暖费”科目金额。

4、存在的问题

与收费部门核对收费金额。因为“预收帐款-采暖费”科目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的, 是否收到资金, 与科目金额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 况且在确认收入时, 该科目金额还会逐渐减少。要想与收费部门核对收费金额就得逐笔分析, 十分不便。如果是核对当年收费金额的, 还会好些, 如果核对以往多年的数据, 工作量就更大了。

5、解决办法

在实际工作, 本人新设立了一个会计科目—“实收采暖费”, 只核算收费部门实际收到的资金, 即收费时借:银行存款贷:实收采暖费。为减轻核算工作量, 在供暖期开始时, 将缴费并需要供暖资金额转入“预收帐款-采暖费”科目, 以便确认经营收入;将已缴费但并不需要供暖的资金额转入“预收帐款-后期采暖费”。

说白了, “实收采暖费”科目是“预收帐款-采暖费”科目的过渡, 不过它借鉴了收付实现制的原理, 只核算资金的实际收缴业务, 更容易与收费部门核算实际收缴金额, 避免了先前对业务的逐笔分析, 大大的减轻了业务工作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煤炭耗用核算

对于燃煤供暖的企业必然会采购大量的煤炭, 购入时会由采购部门负责称量煤炭的重量, 但在使用煤炭时就不一会进行精确计量了。通常是用机械将煤炭送入传输带, 然后再由传送带将煤炭送进锅炉的煤仓中按指令进行送煤燃烧。

理论上也可对上述活动进行上秤称重, 但此举得不偿失, 煤炭数量巨大, 每次上煤将称重, 不仅会延长上煤的工作时间, 也会增加上煤过程中的机械使用费用。实践工作中, 一般是由生产部门的工作人员按上煤的次数估算耗用煤炭数量, 因为每次上煤的数量大体上相差不多。再由生产部门将数据按月报财务部门核算。至供暖期结束后, 由生产部门、财务部门等组成盘点小组对剩余煤炭进行盘点, 通过剩余煤炭数量倒算出最后一个月煤炭的耗用的准确数量, 以保证煤炭耗用数量整体的准确性。

总结

尽管会计准则规定了各项业务的处理方式, 但毕竟只个原则上的规定, 现实工作中会有各种情况发生, 准则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企业的财务人员应遵循其基本原则, 结合实际业务, 采取更为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核算, 以便圆满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摘要:供暖企业其业务比较特殊, 如收费、纳税等方面, 在财务核算方面与其他企业没有更多的可借鉴性, 现将其列示, 以供同仁探讨。

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办法 篇5

一、财务会计制度 1、经理的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小企业会计准则》及其他有关财经法规。

(2)领导企业财务工作,设置会计机构,对财务人员进行配置、考核。

(3)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负责对企业一切财务收支进行审批。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审查,对内部经济指标进行考核。

(4)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2、会计岗位责任制

(1)努力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财务会计业务知识,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当好领导参谋。

(2)及时准确编报财务计划、用款计划,按时报送各种会计报表,做到账表一致、账实相符、日清月结。

(3)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财税法规、会计制度,记账、算账、报账必须做到手续完备、内容充实、数字准确、账目清楚。(4)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各项费用按规定支出范围和标准列支,分清资金渠道,合理使用资金,保证完成各项财会工作任务。(5)对成本、费用项目进行严格审查,杜绝不合理的开支,各项资金使用需领导批准后才能支付、报账。不准公款私借,及时清理往来款项,不得开空头支票,妥善保管好会计凭证、账薄、报表等会计资料。

3、出纳员岗位责任制

(1)努力学习财务制度,熟练掌握出纳工作基本技能,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2)严格执行财会制度,各项费用支出按规定报销,确保原始凭证真实、准确、完整,手续齐全,账目清楚。

(3)银行存款余额账实一致,现金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相符,每月底结账时作出货币资金余额调节表。

(4)严格遵守现金结算制度,不得借用、挪用公款,公司人员借款要经财务领导批准,对借款人员及时督促结账。

(5)支票必须凭领导审批的申请单方能开具;按规定签发“空白支票”,对逾期未用的支票要及时收回注销。

(6)出纳收付必须经会计审核无误,未经会计审核的凭证应拒绝支付。若因出纳人员违反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由当事人承担责任。(7)现金收付要当面点清,金额较大时,一定要有人复核。(8)严格遵守现金管理制度,现金要尽量做到日清月结,月结盘库后作现金盘库表。

(9)现金日记账所纪录的内容必须同会计凭证相一致,不得随便增加或删减;日记账必须连续登记,不得跳行或隔页,不得损坏账簿;文字和数字必须准确无误、整洁清晰,如有改动,必须严格按会计制度执行。(10)将收到的票据及时送交银行进帐;收到银行回单时,及时登记并交给会计做帐;如有银行退票,应及时交会计冲帐,并重新更换支票。

(11)空白支票应妥善保管,开出支票后要按编号顺序进行登记,印章与支票应分开保管。

(12)积极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财务核算办法

1、本公司采用借贷记账法,依据《小企业会计准则》及《会计法》等法规、准则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2、本公司生产环节的产品成本运用品种法核算;销售收入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确认;销售成本按加权平均法核算。

3、本公司的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进行核算。

4、本公司的固定资产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5、会计人员必须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各种必要的账薄,不得以单据和表格代替。总账、日记账必须采用订本式,不得以银行对账单或其他记录代替记账。

6、会计人员必须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正确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对规定的会计科目名称、编号、核算内容和对应关系,不得任意改变。

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关系研究 篇6

关键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管理会计

1.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会计集中核算是各企业单位实现集中财务管理的必要方法,也是其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必然要求。其含义是指,各个企业单位在统一的财政监督下,对其下属分支机构的会计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以达到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强化财务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目的。

一方面,来看其可行性。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设立专门的会计集中核算机构,聘用专业化、高水平的会计人员,根据现代的会计准则,采用科学规范的会计处理手法,集中统一处理各分支机构的会计核算业务和监督任务。其一般的流程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设立专门机构,选拔专业人才。根据单位的职能及其开展的业务活动,进行相应的机构设置,并依据一定的选拔标准,挑选专业素养高、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进入机构。第二,清理下属机构的账户,将各项账簿移交。一般而言,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先设立总账户,而后以其下属机构为单位设立若干分账簿,这类似于伞型监管的机构设置。在此基础上,各分账簿部门应清理好本部门的账目,并移交至统一账目。在移交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保证各类会计资料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以实现会计记录的连续有效。第三,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在完成机构设置和账簿移交之后,单位集中核算部门需要依照《会计法》《预算法》等国家的相关法规,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实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违章必究,执章必严的财务管理目标。

另一方面,来看其必要性。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实行统一有序的集中财务管理非常重要。目前,许多企业单位下属机构繁多,多层次的会计核算普遍存在管理混乱,协调性差,控制乏力等问题,这对企业单位高效地管理经济活动造成了诸多不便,甚至导致部分单位资金使用效益下降、监管缺位。因此,加快推进各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势在必行,其必要性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集中财务权利

目前,许多企业单位下属机构设置庞杂,财务管理较为混乱,缺乏有效的统一监督控制。分散于各个机构的权利使得企业的核心管理层很难集中权利来控制单位的经济活动。由此,企业的宏观政策可能很难得到切实、及时、有效地实施,导致单位的经济管理效率低下。同时,由于代理人效应的存在,多层次的会计核算方式将在更大的可能性上导致效率的损失,换而言之,由于上下层次之间可能存在操作程序不够规范、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的状况,管理者可能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做出最利己主义的选择,而置单位的利益于不顾。由此,层层核算的效率损失将不断积累,而集中单位的会计核算势必从根本上将这一损失降至最低。

1.2 降低单位管理费用

复杂的机构设置与多层次的会计核算管理不仅仅导致单位经济管理混乱,还产生了高额且非效率的管理费用。这一额外的管理费用无疑给企业单位造成了成本压力。通过规范有序的调整会计核算方式,变多层次核算为集中核算,将极大地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降低单位的管理费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1.3 优化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于企业单位的经济决策至关重要。信息的准确度及其在各层级间传递的通畅程度将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由于目前我国的会计审计制度尚待完善,企业单位对其下属机构的监督控制能力薄弱,部分独立核算单位编制财务报表,虚构会计信息的现象十分严重。这不仅仅严重影响了单位内部根据历史会计信息做出的经济决策的有效性,对于部分上市公司而言,更是对企业单位外部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极大侵害。再次,即使在保证各分层核算单位会计信息准确的前提下,多层次的核算方式不利于信息的有效传递,甚至可能发生在传递过程中由于操作的不规范导致部分信失真的状况。

2.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产生过程

会计核算即会而计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会计产生于15世纪末,它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手段的,通过专门方法连续系统地对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及结果进行核算与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当时会计核算的目标是为决策者进行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对企业的管理活动进行辅助作用。20世纪5O年代近代会计产生,衍生出单纯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边缘学科:管理会计,并在短短6O年内迅速发展财务管理早期是作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诞生的,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对资金的筹集、运用、分配和收回的事务,进行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其目的是以最低的资金成本获取最大的资金使用效果,使股东权益最大化,进而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3.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联系

首先,两者作用的对象相同,即为资金及其运动,均通过价值形式发挥作用,因而都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在具体的处理方法上,两者有着不同,会计核算对资金运动的处理以财务有效管理为目标,在此基础之上,财务管理利用其提供的信息进行预测决策分析,为企业的运营以及投融资提出建议。

其次,两者的作用基础相同,都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以价值形式存在的经济信息。从历史来看,会计不应属于生产本身,而是服从于产生管理的需要,所以,广义的财务管理包含着会计,而狭义的财务管理贝不然。因此作为一种基础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是狭义的,是财务管理,即资金管理的需要、前提和纽带,抛开这个前提,狭义的财务管理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失去意义。

再者,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相互融合,产生了两者的边缘学科—— 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于2O世纪5O年代产生,7O年代成熟,并至今不断发展,成为了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沟通的桥梁与纽带。管理会计的职能体现了两者的相合性,一方面,它承担了一部分属于财务管理的工作,如预测,计划,控制和考核,另一方面,它的职能,例如责任会计,就包含了提供历史信息的会计。

nlc202309041330

4.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特点

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有统一的对象一致性,即协调企业的运营管理,但是双方的侧重点不同,会计核算侧重于为企业的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以规范的语言规则记录,使经济业务更加准确计量,而财务管理则侧重于对未来的即将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指导,对会计核算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掌握,了解,整合,从而对未来做出更正确的抉择,为企业带来利益。

(1)职能区别;会汁核算的职能为两个,即反映和控制,而财务管理则不然,围绕着计划、控制和决策的核心,它可以有很多职能,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企业更好地运营服务。对于会计核算的两个职能,首先反映职能与财务管理显然不同,它着眼于以会计手法和规则将经济业务以一定形式翻译成会计语言,为之后的财务管理提供基础;事实上,会计的控制职能与财务管理也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会计核算面向过去,是对已有的经济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整合;而财务管理面向未来,是对未来进行预测、决策和控制。

(2)目的区别:会计的目的在不同的时期是不同的,近代会计的目的在于通过特定的方法,对已经发生的企业运营情况进行计量、核算、整理、总结、分析,对企业能够用货币表示的经济活动的反映和监督,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为企业外部的社会监督提供依据。而财务管理的目的在于使利润实现最大化,通过对资金的筹集、使用和效益分配的管理,以较低的资金成本获取较好的资金使用效果,即低资金高收益,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3)任务的不同:由于目标不同,从而两者任务也不相类似。会计核算的任务主要是对企业的经济业务的原始信息进行账务处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而财务管理的任务主要是通过一些数学方法,经济思想,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从宏观着手,组织资金的供应;降低产品成本;分配收入;同时对经济业务,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如同两者控制职能上的区别一样,前者立足于执行,即按照财经法规的要求去指导工作,而后者体现在企业经营运转的全过程中,着重于对企业财务的维沪。会计的任务体现在事后核算中;而财务管理的任务贯穿企业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对实际经济量变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方法的不通:职能的不同决定了两者方法的不同,二者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实现职能,从而实现目标。会计核算足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的过程连续系统地综合记录下来,利用的主要是分户账的方式,而财务管理是利用数学模型,经济思想制定好计划,开展好工作,管理好财务。

(5)指导方针的不同:会计核算以会计准则为指导,依照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而财务管理则是以财务通则为指导,以相应的财务制度为依据,有效进行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因此,会计核算相对固定,所形成的文件具有较强的法律约束力,核算工作应严格按章办事。而财务管理比较灵活,工作内容形式多样,涉及范围也比较广泛。

5.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财务管理是会计核算的最终目的

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财务管理必须利用其所提供的资料和企业内外部的经济信息,进行分析预测,为企业的财务活动,做出科学的决策。财务管理则必须根据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记录,在其基础之上,通过资金的筹集运用和分配,通过特定的经济手段,调节分配在产销之间的资金结构,从而保证资金能够以良性循环的方式在企业各项业务之间周转,保证最有经营方式,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财务管理则必须根据会计核算具体资料,制定各项计划,及时发现企业财务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加强控制措施,以确保各项财务计划的顺利实施以及企业方针的贯彻执行。会计核算必须根据财务管理的规定与要求,进行、管好、用好资金,保证各项财务收支不违犯财务制度的规定。会计核算必须做到及时、正确、全面和系统,为财务管理提供财务分析,财务控制,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所必需的资料。财务管理必须依赖会计核算的反映和监督,才能存在会计核算如果离开财务管理,也将失去其反映与监督的功能,它的存在也就失去了必要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资金是最重要的资源,资金的周转不灵很可能导致企业的恶性循环甚至是破产,所以运营管理的核心必需是财务管理,而财务管理重点是资金运用,依据则是经济业务的原始资料以及每个经营事项发生前的可行性报告。

综上所述,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难度以及技术上的大幅度提升,所以,在会计核算方面,我们应当着力提升会计人员素质,优化会计体质与准则,强化会计核算功能,更加准确的为企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涉及资金运用的业务翻译记录,而在财务管理方面,应当建立起适合企业财务计划控制的制度,迅速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适应经济环境,才能达到准确会计核算,高效财务管理的目的。(作者单位:山东中大药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冯萍.正确处理会计与财务关系,搞好企业经营管理[J].茂名学院学报,2004,(5):4.

[2]崔赛群.论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区剐与联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1999,(1):58._

会计核算与企业财务危机 篇7

在当代大多数企业的经营中, 会计核算是企业经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它是通过会计从业人员依据相应的会计法律制度, 采用专门的方法, 运用特定的会计软件对企业生产及经营进行核算的。会计核算结果所显示的内容影响着企业管理活动方向。企业管理者如果合理的运用这些数据, 发现一些内在的问题, 就可以提前找到避免危机出现的方案并改善来增强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素质。会计核算能够通过严格执行财务制度预算和定价同时不断地要求和指导着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提供的一系列信息对企业具有一定的影响, 对管理目标进行调整, 企业管理者如能够根据会计核算找出相应的结论, 那么管理者便可以提前观察出问题, 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企业财务危机, 提出改善建议, 为实现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人员素质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会计核算在企业中的重要意义

1. 有效配置和利用资源。

通过对企业内部资源的分析, 可以预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存在的财务危机并提出合理的方案进行解决, 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预测能够正确的决策继而优化国有资源配置, 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假如对于企业的自身资源有不合理利用, 将给企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严重的话会导致破产。相反的话, 假如企业能够准确的分析市场形势, 在核实之后能尽快的开发有潜力的新项目, 便可以有效的配置和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 使企业得到更好的收益。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能够加快企业的发展, 降低资源的浪费率, 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 增强企业市场竞争优势。

加强会计核算可以推进管理工作的顺畅进行, 从而巩固财务工作的成效, 因而会计核算有利于企业发展工作的高效进行。综合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市场变化, 确定合适的发展方案, 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管理包括很多方面, 例如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和财务管理等, 而在企业中财务管理占据主导地位, 以内部资源的高效使用达到利润的最大化为企业的发展目标。会计核算的有效管理也需要管理者明确他们的职责与任务, 并且准确无误的完成会计核算工作, 正确掌握企业的发展方向, 每个环节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企业的每一项工作的良好完成都是在为企业争得更好的竞争优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会计核算人员具有井井有条的工作状态, 全身心的投入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去, 团结一致, 从而增强人员的凝聚力, 更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才能具有一席之地。

3. 提高企业成本控制。

企业若想得到良好的发展要依靠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制度, 会计核算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企业成本决定了企业的规模, 以及利润的多少, 企业内部成本的控制也决定了产品的好坏, 从而关系着企业的发展。而会计核算在控制成本水平过程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提高财务人员的成本意识, 使员工了解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从企业的基层开始实施降低成本的措施, 重点控制企业的费用及支出。会计核算得到了正确数据进行分析, 进而控制成本及支出, 从而影响利润, 通过会计核算能够提高对企业成本的控制, 找到经营目标, 朝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对企业进行管理。

三、如何避免企业财务危机

1. 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对于财务人员来说要对财务人员普及法律知识, 让员工了解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 营造学法知法守法的会计社会氛围, 并建立企业管理者学法守法的考核制度, 保证员工的知识普及率, 也要造就政治思想积极, 扎实工作, 高素质高标准的财务人员。管理者对企业内部人员的调整主要是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从根本上化解财务危机, 当企业遇到困难时, 高素质的员工能迅速的找到解决方案, 有条不紊的进行解决, 从而化解财务危机。

2. 加强内部机制的建设。

企业出现经济危机可能是由于内部控制不足、管理不当, 发生了扰乱内部正常经营的事件, 会计核算不真实, 成本支出过多, 公司利润微薄, 经济效益不高等一系列的问题, 严重的话就会导致企业出现经济危机, 所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控制, 构建合理高效的企业管理机制, 加强预算以及内部监督。提高了企业的内部机制建设从而完善会计核算的进程, 在出现经济危机第一时间的发现并反馈, 使企业的管理人员及早的进行决策, 避免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有些企业盲目扩建经营规模, 贪图利益回收的速度, 只为了满足企业资金的大量流动, 却没有考虑自身的长久发展大计, 只看到眼前的利润, 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银行贷款无法按时归还, 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也有的的企业没有预测好市场的发展方向, 不能及时的调整市场作战方案, 没有掌握趋势和潮流, 企业预警机制要想有效的进行, 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及时完整的信息, 而我们加强了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 每一个管理者都会对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实施严格把关, 综合考虑企业的各方面因素, 从而减少了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机会。

3. 巩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企业管理者以及相关的财务会计人员应巩固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意识, 进一步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法律法规, 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预测分析和作用, 管理好企业的资金来源及去向, 科学的运用管理手段, 加强财务控制, 对投资项目合理控制管理, 对企业资产投资的方向要求会计核算人员正确考核和评价, 并且希望企业的项目开发人员设计出更好的投资方案, 让企业的管理者有更好的决策选择, 从而降低资金风险, 进而降低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少数中小型企业一味地扩大经营模式导致资金不足, 公司管理不善导致效益下降, 失去了原来有利的市场地位。对企业资产投资的方向要求会计核算人员正确考核和评价, 企业管理者假如在企业自身发生财务危机的潜伏期就能快速的发现, 就能够早研究出有效措施避开, 或者化解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 企业管理者尽快的察觉企业现有的症状, 并找出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障碍, 以实现企业发展大计的准确实施, 进而增强了企业全面进步, 对企业今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在科技发达的21世纪, 现代的管理理念和会计核算占有重要的地位, 各种先进的科技技术接踵而出, 进而使企业更好的进行管理和发展, 大幅度的发展了财务管理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 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本研究对会计核算和企业财务危机进行了分析和深层次的调查, 进而可以找到适当的方案管理企业, 提高企业工作的效率, 减少企业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摘要:现今的社会是多变的, 企业要想在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立足并占有一定的地位就必须前瞻性和风险的防范意识, 本研究根据会计核算与企业财务危机的关系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了解财务危机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以减少企业遇到的问题, 准确的会计核算才能更好的掌握市场的趋势, 从而确定企业的发现目标。

关键词:会计核算,企业财务危机

参考文献

[1]秦杨勇.战略绩效管理,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9

财务核算中小企业 篇8

1. 两者之间的相连点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 精确核算的财务会计是其长期有效使用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企业想要随时获取精确的财务数据, 其必须拥有一个好的财务核算, 因为财务管理工作如果没有一份完善精确的财务数据, 管理工作也没有办法实施下去。[1]财务核算是财务管理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是什么样的呢?

财务管理所关乎到的是企业未来的发展。对于财务管理, 由财务核算所提供的精确的财务数据是其做好财务工作的基础, 在对财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之后, 才能为企业做出较为科学的资金预算, 保证企业的资金能够得到合理的运用。而财务核算在工作时则需要以财务管理为依据, 并且严格的遵守财务管理部门所指定的相关财务制度, 对于财务核算来说, 财务管理是其存在的依据, 如果没有了财务管理, 财务核算所存在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2]由此可看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各自都必不可少。

2. 两者之间的差异

财务管理是顺应时代的要求所产生的, 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企业的价值实现最大化, 该类管理方式是将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集一体的管理方式, 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 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其主要主管的是企业的财务关系, 并贯穿着企业的整个经济活动, 掌管着企业的经济命脉。那么财务管理与财务核算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是什么呢?

首先, 财务管理与财务核算所遵循的原则是不同的, 财务核算所遵循的原则是可比性原则、历史成本原则以及收入实现原则, 而财务管理所遵循的原则则是资金合理配置原则、风险及报酬原则以及成本和效益原则。相比之下, 财务核算的原则范围是小于财务管理原则的。除此之外, 财务管理和财务核算的工作对象也是存在着差异的, 财务管理的工作对象是企业内部的管理者以及经营者, 其实促进企业各部门紧密合作的纽带;[3]而财务核算的工作对象则是财务信息, 其主要的工作目的是核实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二、财务核算与财务管理之间所存在的问题

1. 财务核算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 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严重, 财务核算作为企业财务信息的核算中心, 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是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的。但是目前我国各大企业的财务核算依旧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例如财务核算的管理方式以及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等都存在着问题, 下面我们将分别从中这两方面对财务核算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是管理方式上所出现的问题, 对于财务核算来说, 一个好的管理方式是十分重要的, 其与企业未来的发展是直接联系的。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合我国企业财务核算的需要, 企业想要得到迅速的发展, 就必须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进行改革。[4]目前, 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财务部、成本部、财审部等, 但是目前随着我国企业业务的逐渐繁忙, 这种简单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合我国企业发展所需了。除此之外, 我国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与时代不符, 导致其无法对我国的市场做出正确的判断, 以此阻碍企业的发展。

然后就是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低的问题, 对于企业财务核算的工作来说, 企业人员的额专业素质十分的重要, 假如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那么企业的财务部门将会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

2. 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财务管理所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大部分的企业管理者在对待财务管理方面都是不重视的, 这也就导致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在对待工作上存在着不认真的现象。

三、将企业财务核算提升到财务管理的措施

1. 加强重视, 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

目前, 我国企业的管理者都不是很重视企业财务管理, 这导致企业的工作人员也不是很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而且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5]因此, 企业想要将财务核算提升至财务管理, 首先所需要做的就是:企业管理者应该加强对采取管理工作的重视, 其次应该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

2. 借鉴先进的财务管理制度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 各国的企业都纷纷对自己的财务管理机制进行改革。我国过去的财务管理机制已经不适合现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了, 不少的问题也都纷纷的浮出水面。而国外企业先进的财务管理制度正是需要被我国企业所借鉴的。我国企业需要一改过去传统的管理观念, 吸纳国外先进的管理观念。

3. 将信息技术结合至财务管理

目前, 不少企业都将信息技术结合至企业管理模式当中, 那么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当中的重要内容——财务管理, 将信息技术结合至财务管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也是必然。那么将信息技术结合至财务管理当中又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要知道现在是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所代表的是方便快捷, 财务管理结合了信息技术, 这意味着财务管理当中诸多繁杂的管理工作可以通过系统来进行管理, 这不仅仅是方便了管理者, 也方便了领导者的视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企业核算想要提升至企业管理, 首先其企业领导必须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 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其次, 在信息技术急速发展的今天, 我国各大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应该将信息技术结合至企业管理当中, 这样也能够方便企业财务管理。最后就是, 我国的企业应该多多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式, 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管理方式。最后就是, 时代的变化是迅速的, 企业只有正确的面对时代所带了的机遇与挑战, 紧跟时代的步伐, 这样才能让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宝珍.“三集五大”环境下FS地区供电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 2013.

[2]陈兰.电力施工企业独立核算分公司财务管理改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3.

[3]郭瑞霞.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 2015.

[4]刘伟.如何将企业财务核算提升到财务管理[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6, (5) :275, 307.

试析国有集团企业财务集中核算 篇9

1 国有集团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的作用

实行财务集中核算, 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加强会计监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 加强了资金的集中管理, 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国有集团企业通过财务集中核算, 可以有效地将企业的资金集中起来管理使用, 这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信贷能力, 有利于企业在对外投资与贸易中有更坚实的资金基础, 方便资金的调配与利用。另外, 加强对资金的集中管理, 可以让一些本来闲置的资金给存在资金缺口的子公司或分公司进行使用, 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 统一了财务的核算标准, 提高了财务核算的质量

实现财务的集中核算后, 有利于将财务的编制, 财务报表等文件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集中统一的整理与制定, 使得数据排列、表格图样等更加清晰与简明, 从而有利于减少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错误, 提高财务核算的水平与质量。

(3) 加强会计的监督力度, 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唯一实施企业财务集中核算, 企业会构建一个整个企业一体化的信息资源系统, 有利于各个下属的企业通过这个系统随时获取自己想要知道的会计信息与资源, 从而实现对公司资金利用与财务来源等方面的监督, 促进企业内部健康有序的发展。

2 国有集团企业在财务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 我国的国有集团企业在财务核算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目前的财务核算并不完善, 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严重阻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1) 国有集团企业资金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在国有企业的财务核算中, 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从而导致常常有假账等现象的出现。 部分国有集团企业在财务核算的管理监督中, 还没有比较完善的账簿, 从而会在资产方面的管理中产生许多漏洞, 导致国有集团企业的资金在逐渐流失。

(2) 国有集团企业的财务核算模式比较落后

现阶段, 我国的很多国有集团企业采用的财务核算管理模式依然属于比较传统的模式, 这种财务核算管理模式很不灵活, 比较分散, 已经严重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而且, 我国的部分国家领导人并不重视对这种传统核算模式的改革, 从而导致这种核算模式严重束缚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 改变目前这种落后的财务核算模式对发展国有企业来说是十分关键的。

(3) 财务核算人员素质不高, 综合能力不强

财务核算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着财务核算质量的高低。 在当前, 我国从事财务核算的人员在理论与实践上能力都不足, 整体水平比较低, 还不能适应财务核算的发展要求。 很多财务核算人员仅仅取得了会计资格证或者仅仅是会计专业毕业, 由于这些从业人员并没有得到系统的财务核算培训与锻炼, 因此, 在财务核算方面经验与专业能力十分缺乏。 所以这就导致了从业人员不能很好地完成财务核算工作。 除了专业水平不高, 还有许多财务核算人员道德素质也不高, 一些财务核算人员会利用自己职务的便利, 徇私舞弊, 非法谋取企业和国家的利益, 导致企业、国家的利益严重受损。 因此, 提高财务核算人员各方面的素质, 是当前财务核算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4) 有关国有集团企业财务核算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法律法规在财务核算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法律法规的强制作用有利于有效地规范财务监管人员的行为, 有利于推动财务核算模式的改进与发展。 在我国, 当前存在的一些有关财务核算的法律法规并不十分健全, 而且很多法律法规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不能适应财务核算的发展。而且, 在目前仅存的法律法规中, 对财务核算的相关措施实施力度也不够大, 实施范围也不够广。 这严重阻碍了财务核算工作的进展与提高。

3 加强与完善国有集团企业财务集中核算制度的策略

为了能革除我国国有集团企业目前在财务核算中的一些弊端, 加强和完善财务集中核算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企业财务核算的水平与质量, 从而促进国有集团企业的健康发展。

(1) 增强企业的财务核算意识, 完善企业的财务核算制度

要想提高国有集团企业的财务核算的质量与水平, 首先, 应当增强企业的财务核算意识, 尤其是要使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的观念深入人心, 并逐步落实到实际中去。

企业应当在加强企业财务核算方面展开多方面与多形式的教育。可以通过举办一些讲座的形式增加员工财务集中核算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并使得员工在学习的过程中, 逐渐重视财务核算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另外, 也可以通过演讲的形式, 使得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能够真正参与到企业财务核算的工作中来, 提高企业财务核算的意识。

另外, 企业也应当加大相关的宣传力度, 可以通过视频、宣传单、宣传栏等形式, 将企业财务核算工作的相关重要信息在员工中传播开来, 使得财务核算的观念深入人心。

除此之外, 企业的领导者在提高企业员工与自身的财务核算意识的前提下, 还应当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 实事求是, 建立起一套以财务集中核算为基础的适合自身的财务核算模式, 完善财务核算制度, 促进企业经济的健康与稳定发展。

(2) 国有集团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资金监控制度

目前, 财务核算模式中存在许多漏洞。 财务核算的不严格与监管不力导致资金流失。 为了能保障资金的集中与充分利用, 应当建立健全对资金的监控制度。

首先, 应当建立一个集中统一化的财务核算信息系统, 方便企业的员工与各个下属企业获取企业的财务核算信息。

然后, 应当加强下属企业对企业资金的监控。 下属企业的财务部应当联合资产管理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各类资产存货进行清查盘点, 并及时与财务核算中心进行账实核对, 做到账实相符, 对异常盘亏的情况, 应当严格追究相关经办人和管理人员的责任。

另外, 还应当加强企业每一位员工对企业财务核算的监管, 企业应当适度公开企业的会计管理信息与财务编制, 使得企业员工有可以了解企业财务核算信息的渠道。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对企业的财务核算有所了解, 有利于督促企业在财务核算中做到公正严明。

(3) 充分培养企业财务核算人员的专业能力

为了能够提高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的水平与质量, 必须提高企业相关核算人员的专业能力。企业财务的集中核算不同于企业之前的分散的核算模式, 这种集中的核算模式更加考验企业核算人员的专业水平与整体素质。

一方面, 在筛选企业的核算人才时, 企业不仅仅要重视对方的专业水平与能力, 还应当注意考验对方的组织与筹划能力, 以便对方能胜任企业财务的集中核算模式。

另一方面, 企业要注重对核算人员的职业培训。 虽然很多核算人员已经具备会计资格证书, 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与工作技能, 因此, 并不能很好地胜任财务集中核算的工作。为了能让核算人员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对核算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

(4) 完善企业财务核算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财务核算的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要想真正加强国有集团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 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首先, 应当做到有法可依, 国家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立法, 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财务核算的法律、法规, 做到立法的民主科学, 其次, 需要建立一批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的执法队伍, 监督国有企业财务核算工作的发展与完善。

4 结语

国有集团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给企业带来了及时而规范的财务信息, 为企业管理层的战略决策提供了专业的财务数据, 也为业务部门提供了服务支撑。 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对大型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能够应对未来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 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 企业在财务核算方面应当不断加强和完善财务集中核算模式。

摘要:近年来, 我国经济不断增长, 综合国力也不断增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作为国有集团企业, 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应当在自身的经营管理方面不断加强与优化。目前, 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 传统的财务核算方式也已经不能满足国有集团企业发展的需要。为了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越来越多的国有集团企业选择财务集中核算的方式, 以促进国有集团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国有集团,财务,集中核算

参考文献

[1]董稳.浅谈企业财务集中核算后如何加强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17) :296.

[2]章映红.企业财务集中核算模式下的税务风险及对策[J].会计之友, 2012, (12) :117-119.

[3]余铖.浅析国有集团企业财务集中核算[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 (19) :99.

[4]李晓.浅析村级集体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的利弊[J].中国集体经济, 2013, (18) :5-6.

大型企业集团基建财务核算 篇10

一、会计制度实行集中核算

目前, 大型企业集团的基本建设存在单独设帐的情况, 主要是为了能在企业财务总帐中反映企业的基本建设情况。为减少基建财务与企业财务之间的冲突, 使基本建设资金成为企业集团财务核算的一部分, 建议将基建资金并入企业集团会计制度进行集中核算, 并将企业基本建设的进度情况及资金投入的构成反映到企业集团财务总帐中。会计制度实行集中核算, 有利于规范企业基建财务的核算, 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实行集中会计核算后, 基建单位的会计核算业务纳入集团核算中心进行统一核算与管理。集团核算中心在会计核算上具有较大的优势, 例如可以配置高素质的专职财务会计人员, 加上先进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用, 可以很好的保证基建财务核算的质量, 保证了基建会计核算资料的完整性、统一性、真实性和及时性, 规范了会计核算的秩序。

二、加强对基建项目的控制

对大型企业集团来说, 一个大的基建工程, 基建会计核算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渗透到基建工程的各个环节。为保障基建项目的顺利开展, 保证基建项目开展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 要深入基建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 协助落实工程建设的资金。在对基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方面, 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从财务核算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和比较。通过对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参与, 为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合理化的建议, 并协助落实工程基本建设资金的投入。在资金的投入方面, 要保证资金的来源合理, 在争取集团财务中心加大投入的基础上, 可适当举债, 实现企业资本运营的效益最大化。

其次, 要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职能, 参与合同的签约和标书的拟定。在参与过程中, 要有针对性的处理好工程预算、造价控制、建筑质量、建设工期、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相关问题和关系, 切实保护企业集团的合法权益和根本利益。企业基建会计部门需要掌握、审查和监督各个环节中的明细附表、会计账簿和批准文件, 特别是最后批复确认的基建投资计划要作为企业基建筹资、资金使用和会计核算的参考依据。对于与企业基建相关的经济活动都需要有规范资料、文件、票据和合同等材料作为支持;对于与企业基建活动相关的款项要有严格准确的拨款协议、文件或者合同借款资料提供给会计, 以便于基建财务核算工作的审查与监督, 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 节约集团企业的费用支出和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基建投资的综合效益。

三、建立财务信息反馈制度

对于大型企业集团的基建财务核算, 需要专职人员负责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通过利用现代化的电算化手段, 真实、有效、完整、准确、及时地向上级主管部门及领导传递相关信息和材料。传递的信息和材料需要反映基建资金的到位情况, 月度、季度、年度使用情况, 工程项目竣工后的财务决算情况, 基建项目竣工后的投资效益分析报告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等。大型企业集团的基本建设计划是控制企业建设规模、办理基建拨款和进行基建财务核算的标准和依据, 基建部门在制定、修改和安排基建计划时, 要把企业集团的经济实力和集团财务部门可提供的资金数量作为参考依据, 并及时递交集团财务部门。企业的每个基建项目在开工前, 基建部门都要向集团财务部门提交投标函书、工程施工合同、开工许可证等与工程前期费用支出相关的各种合同和资料, 以为日后办理各项资金支出提供方便。

四、加强工程竣工时的财务控制

(一) 建立和完善竣工清查制度

作为大型企业集团的财务部门, 在基建工程结束后, 要及时根据相关要求, 编制基建工程的竣工决算, 并对其进行认真审核, 及时组织与工程项目竣工相关的验收工作;工程竣工后, 要及时与施工单位进行结算。企业基建项目竣工决算的主要参考依据包括:历年投资计划、初步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招投标书、概算调整及其批准文件、经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承包合同、项目预算、工程结算等有关资料。

(二) 考核基建项目的使用情况

在企业基建项目竣工、验收后, 企业集团财务部门要根据新增固定资产的特点和用途, 构建相应的统计、使用、管理和核算标准, 以保障基建项目的后期使用效益;此外, 要按照企业财务部门的规定, 计提维修基金, 以保证基建工程交付使用后的及时维修和更新。

五、总结

综上所述, 加强大型企业集团基本建设项目的财务核算, 既是企业为实现战略规划, 扩大生产规模, 提升竞争力的需要, 也是建设单位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完成基建任务的需要。为实现基建资金的现代化管理, 需要大型企业集团加强对基建工程的财务核算与管理, 严格控制审批程序, 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职能, 培养和提高基建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 不断建立和完善企业基建会计管理制度, 全面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益, 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吕丽娟.对全面提高基建财务管理水平的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 2009, (02)

财务核算中小企业 篇11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企业财务核管理;财务核算;内部控制;预算管理

一、引言

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社会各企业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财务核算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有序发展作用重大。然而,当前仍有很多企业未能全面、正确认识到财务核算的影响与作用,故而没有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造成了企业经济管理乱象频现,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对财务核算管理路径展开研究和探讨,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二、现代企业财务核算工作实践中的常态问题

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当前企业财务核算工作中的常态问题主要有:其一,资产管理不到位。“资金链”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对此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长远战略规划。但部分企业仍过于关注短期经济效应,体现到财务方面,就是对资金管理的严重短视,从而限制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缺乏对会计报表的评估标准,导致资金流量难以管控,进一步增加了资金管理的难度。其二,预算管理不到位。部分企业缺乏合理的远期发展计划,管理层又缺乏经验,随意插手企业日常经营,相关预算报表形同虚设,年实际使用的资金额度每年都超预算;还有部分企业的预算俨然只是一个“单纯”的数字,只对一段时间内企业的总开销进行限制。种种预算管理不到位的现象都是影响企业向上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其改革的“症结”所在。

三、新会计制度对企业财务核算的影响

1.对核算方式的影响

为了确保企业资金安全,完善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会计制度明确了资产计量原则,简化了会计报表,增加了财务信息的对比度。这一系列举措显然提高了财务核算的透明度,方便了财务核算工作的开展,也保障了资金的及时入账,使得企业资金安全得到了明显改善。

2.对财务体系的影响

新会计制度纠正了原来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会计科目体系重新进行了整理和归类,对部分科目进行了修改。其中,重点在于对会计科目进行了统一编号,在进行登记时,必须同时登记会计科目名称和相应的科目编号,这样就减少了出错的概率。由此可见,随着财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会计工作将更为规范化和体系化。

3.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引入了虚堤折旧和摊销的创新处理方法,在具体操作中不再使用计入支出的登记方式,而是采用冲减非流动资金的方式进行登记,从而可以在不影响单位财政预算审核的前提下,更好的体现资金流向和消耗数额,为财政核算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

四、新会计制度下企业财务核算环节的优化措施

1.提高企业财务预算管理能力

即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每一阶段工作开始的时间,提前进行预算的研究审核工作,并以报表的形式分发反馈给各业务部门和监管部门。在具体的工作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预算报表进行管理,同时,监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管,对资金使用不当而造成经济损失的及时追究其责任,从而确保企业资金的合理利用。

2.改进企业财务整体管理方式

首先,即应从管理层入手,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资产管理规定。其次,要加快相应机构建设,提高监督和调控能力,定期对各单位相关意见进行汇总和反馈,并根据调查处的情况对财务状况进行规划。最后,定期评估机制运行情况,并对其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

3.全面完善企业财务核算体系

财务核算体系改革事关各方面利益关系,可谓“任重而道远”。所以,企业管理层应清楚了解其自身是会计行为的主要责任人,应对此担负领导责任,不能做“甩手掌柜”,从而提高督查意识,巩固内部制度建设,以明文规定的形式将财务核算工作的方式、方法确定下来,配以相应奖惩办法予以辅助执行。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定规章制度时确保管理制度符合各业务流程的实际情况。除此之外,还要狠抓各环节的具体落实情况,督促财务核算制度能够得以真正的贯彻,并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切实强化内控风险防范

即加强各个环节的程序控制工作和日常工作审查,杜绝各种违规行为的发生,认真贯彻执行各项会计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章程,确保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操作。在财务核算工作方面,必须将现金与有价单证分开,并在此岗位安排不同的人员轮值,针对款项的支付与账簿的记载工作必须依据有效且真实的凭证,且经专人审核,将各个环节进行细分,将每一工作落实到个人。确保内控管理工作能够长期处于被检查和监督的状态之下,能够及时识别出各种会计风险。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应当充分利用会计制度改革所创造的便利条件,积极完善自身财务核算体系,组织业务指导,加强考评力度,确保财务部门能在最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并运用新的会计制度,从而保障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纪惠婉.浅析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0(06)

[2]刘宪波.浅谈新会计准则对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9)

财务核算中小企业 篇12

财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财务核算是否正确、真实、完整,将直接影响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经营指标或预算执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会直接影响管理者对公司整体经营状况的判断及对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定位。

财务核算虽是会计工作中的基础,但在整个会计工作中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核算作为管理工具,通过严格执行财务制度、预算定额和定价指标等履行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责任。企业管理需要财务核算,同时,不断要求和指导着财务核算;财务核算受财务管理的引导,所提供的信息影响着企业对管理目标的确定。

二、中小企业财务核算的问题和漏洞

(一)对票据收取管理的问题

财务如何确认取得的票据是真实、合法的问题,是财务核算工作中最基础,也可视为最重要的工作环节。在日常收取票据时,存在如下四种非正常票据报销的情况:

1. 使用非正规票据、阴阳发票、已缴销发票报销

如:用酒店饭店的就餐菜单代替餐饮业发票报销招待费、使用往来结算收据、自制收据和单位内部收据作发票报销等,此类菜单财务均不予以报销入账;收取发票单位的报销金额同出具发票单位的发票金额不一致。遇到此类发票,须到税务局网站上查询,就能显示出金额不符情况。

2. 不按规定用途使用发票

如用服务业发票结算建设安装工程款等诸如此类问题,财务首先应该明确开具发票方的经营范围,确认所提供服务是否在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内。同时,还需要了解国、地税发票种类有哪些,每类发票的属性是什么,对方开具发票是否合规。

3. 发票开具单位和转款单位不一致

财务在审核票据时,要求须“三流合一”,即:合同流、发票流、资金流的收款单位必须一致。

4. 使用虚假发票报销

如购买假发票报销等。这种行为属于未按照规定开具发票,财务凭借职业敏感度,对其发生的业务实质予以判断是否属实。如涉及发票金额较大,须签订合同,对该业务进行立项,制定项目跟进表进行跟踪。

(二)财务内部岗位职责分工不清晰导致核算混乱

现在有很多中小企业的财务内部岗位职责分工不明确,造成内部财务人员之间产生重复工作,而该做的工作做得不到位甚至会有漏掉的情况。由于公司财务疏于管理,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能致使财务重要档案不经意间外流。这样不仅破坏了财务档案的完整性,同时也破坏了公司整体形象,对公司今后业务的发展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财务核算人员水平过低

无论公司处在哪个发展阶段,“开源节流”都是每个公司应时时刻刻贯彻和落实的方针政策。部分中小企业对财务管理的重视不够,致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也相对比较落后,相应在招聘财务核算人员时,要求该岗位的财务人员业务水平相对较低。企业财务工作基本还停留在简单的记账、报表、报税的阶段。这样,对于财务基础核算人员的招聘条件就相应放宽。由于该原因招聘到的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财务基础比较薄,对财务核算的认识并不透彻,缺乏科学的财务理论知识,导致许多财务核算方面的问题存在。现阶段的财务核算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还无法满足当下社会对企业财务核算工作的要求。

(四)账套设置与实际管理工作结合不紧密

现在很多中小企业的财务账套设置与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相脱离,特别是部分小企业通过代理公司记账的,可以说财务完全脱离了公司的实际管理工作。年初账套设置工作缺乏指导,完全按照书本或其他公司账套设置,缺乏与本公司实际业务相结合的会计科目,导致管理层在做公司经营决策时,无法得到及时、准确、可靠的到相关财务数据信息做参考。特别是当公司处于稳定发展阶段时,控制公司成本费用成为财务工作的重点。如何能做到节约成本,降低费用,有效实现成本费用的节约?最主要的就是依据财务账套的合理设置以及相关数据的准确、合理、可靠的计量。同时,确保公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数据得到有效的分类并归集。这样,各期数据才能实现同口径的可比性,才能为实现节约公司的成本费用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才能切实将账套设置与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

三、完善中小企业财务核算的对策

(一)加强对公司全体员工关于财务报销制度的相关培训

对新入职的员工,公司人力资源部应将财务报销制度作为新员工入职后转正前的始业教育的一门课程来进行宣讲。新员工转正前对之前所培训的相关课程进行测试,强化新员工对公司财务报销制度的认识。

同时,不定期对公司全体员工也应该对财务报销制度进行培训,提高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财务给员工报销时,应按照《关于加强发票报销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的通知》,先到国税或地税网站查询发票真伪,确认是正常发票后才能报销入账。日常不定期培训,特别应该加强对发票识别技术方面做出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培训工作,确保宣传、培训到位、提高报销人员对虚假发票的识别能力。日常经营过程中须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规定执行,在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时,应及时取得相关发票,并在取得发票时,不得要求变更品名和金额,确保该票据的真实性。

(二)加强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财务内部岗位职责分工不清晰,应通过建立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同时,严格遵守并加以实施,才能解决财务内部岗位职责分工不清晰的状况。建立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首先须明确财务哪些岗位是不相容的、哪些岗位是互相牵制的、互相牵制的岗位是怎样彼此牵制的等问题。如:企业中业务经办与记账、业务审批、档案财物保管之间都属于不相容职务,不能由一人兼任;内部牵制是指在涉及财务收付款登记和结算工作的时候,必须至少两人进行分工处理。即通常指的管钱不管账;同时,还应明确财务分工稽核工作的职责、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以及复核财务账套、报表等,这些都是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以上这些要求并能将制度中的各项条款并一一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就能将因内部岗位职责分工不清晰所造成的工作流程的漏洞加以弥补。

(三)加强公司财务团队的建设

一是,对财务核算人员专业知识进行培训,要建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使会计人员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不做假账。同时,要重视对会计人员岗前、岗中培训,对新准则、新法规要及时组织学习,促进会计人员知识更新。通过对先进的财务核算理念和计算机辅助核算的熟练掌握,来提高财务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是,要加强对核算人员工作态度的培养,通过一些有效的激励手段来加强核算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对工作的负责态度。全方位的对企业的核算人员的素质进行提高,对财务核算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改革中小企业财务核算办法

在考虑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特殊对象和服务目标的前提下,应制定出一套有效率的会计处理及财务报告模式。首先要确保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满足纳税的需要,同时,公司会计信息的需求都能在财务核算系统中得到体现和控制;并且会计操作要简单易懂、便于操作,并且还能适应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同时做到足够灵活。在此基础上,还要与公司业务部门多沟通、多交流,多了解实际业务。使财务期初的账套设置既能兼顾对外报送数据的直观性还能迅速为业务部门提供所需的数据,财务工作效率也得到了大大提高。

上一篇:铁路运输企业下一篇:大倾角煤层开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