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财务核算

2024-07-15

建筑业财务核算(精选12篇)

建筑业财务核算 篇1

IT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成熟为跨地域建筑企业解决财务管理集中化的问题提供了条件和保证。企业可以由财务远程核算信息系统的建设入手, 依托互联网实现会计核算信息实时共享, 进而消灭原有的信息孤岛, 逐步构建起大型建筑企业完整的财务信息平台。本文拟就跨地域建筑企业建立财务远程核算信息系统谈谈个人的理解和体会。

一、跨地域建筑企业传统财务会计核算模式面临的管理难题

大型建筑企业往往管理层级多, 作业地域广, 工程建设周期长。如果对基础会计信息缺乏快速、准确、高效的搜集整合手段, 会造成企业财务决策的依据明显不足, 导致企业对项目难以实时了解和控制, 在实施管理过程中难以及时规避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增加企业利益受损的几率。

1. 企业总部掌握的会计信息完整性和真实性有限

大型建筑企业因工程项目作业地域广, 往往会设置区域分公司、项目部、控股公司等多级管理层次, 并配备财务会计机构、设置独立的核算账簿等等, 这些都会导致会计基础信息分散孤立。每个会计期末依靠层层上报、逐级汇总报表的传统方式编制母公司汇总、合并报表, 提炼企业总部需要的财务指标数据。

2. 企业总部获取的会计信息滞后

总部除了通过定期报表汇总、合并获取数据以进行财务分析和报告外, 在实际工作中还经常遇到来自上级单位、内部各级管理层、董事会、股东会或者外部金融、税收、中介机构要求即时提供时点数据、要求深入提供报表未能直观反映的数据等。如果继续依赖单一的报表载体, 就会因信息传递速度慢而只能得到滞后的数据, 容易影响决策者、数据使用者的判断, 并难以及时迅速地实现跨单位、跨年度溯源查询。

3. 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脱节

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脱节形成的信息孤岛, 使得部门之间的各种管理数据信息无法衔接, 导致统计、核对工作量增加、重复劳动, 不利于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4. 企业统一的财务制度贯彻执行力不强, 财务监控难

一般来说, 大型企业都会制定统一的会计政策、财务制度, 总部财务部门对此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惟一的决策权, 但在传统分散的核算模式下, 原有的独立财务软件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 不同分支机构、不同财务人员的水平差异、上下信息传达渠道不畅, 使得基层单位对上级下达的政策和制度执行力不够, 执行不到位, 出现应用会计政策不一致的弊病。

二、跨地域建筑企业实现会计信息共享的积极作用

企业在总部部署服务器和数据库, 建立一个树型结构账套, 各级成员单位通过局域网或者VPN连接登录总部服务器进行日常业务在线实时处理, 企业内部所有会计信息实时进入到惟一数据库中, 这种财务远程核算系统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数据集中, 资源共享

企业总部和各级成员单位之间通过IT环境中的服务器和数据库技术, 可以实现跨地域、跨单位协同工作, 业务实时处理、信息即时共享。

2. 核算统一, 操作规范

统一的账套, 统一的会计科目设置, 统一的参数控制, 统一的企业内部会计核算政策、会计核算工作流程等等, 规范了基础数据, 强化了信息的可比性, 为实现数据跨单位查询、汇总、获取提供了条件。

3. 实时监控, 运筹帷幄

企业总部和所属成员单位的财务及内审部门可以根据适当的授权对报表数据、统计数据、异动指标随时在相应账套内进行穿插汇总查询, 直至联查到记账凭证, 监控各成员单位对企业统一会计政策和财务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远程核算系统还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财务与业务衔接, 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管理能力。高度集中的会计基础信息和灵活便捷的数据采集查询方式, 有利于开展内部审计, 有利于不同层级的财务部门从各自的角度和需求开展多维度的分析。

4. 信息准确, 报告及时

财务远程核算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强化了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 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财务部门能够面向决策层快速反应, 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支持, 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 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竞争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经济效益。

三、跨地域建筑企业财务远程核算信息系统的建设

信息化系统不仅是企业的一种管理工具, 更是一种战略投资, 它的实施和运行周期都比较长, 其价值体现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它是包含复合型知识的领域, 从规划、计划、选型、应用、实施维护等各方面呈现出了一条逻辑严密的“链条”。

首先, 企业财务负责人要明确财务远程核算信息系统建设的意义, 积极倡导把系统建设纳入到企业的财务发展战略, 从战略的角度规划关键目标、总体思路, 把系统建设作为落实企业财务发展战略、企业发展战略的支撑。

其次, 充分制定科学的决策, 遵循严谨、务实、高效的原则配置应用软件系统、确定网络硬件平台集成方案。

最后, 借助软件供应商和实施服务商的经验, 在系统建设关键目标的框架下, 确定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实施步骤。

四、确立实施保障体系, 进行系统建设的过程控制

实施过程的控制体系和实施规范体系是系统建设成功的基础, 企业总部与服务供应商在系统建设之初要联合成立项目实施工作组, 工作组成员相互之间要保持密切的工作沟通, 以科学可控的过程管理体系保障系统按计划建成使用。

1. 实行项目进度计划管理

根据总体进度要求, 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规定工作组成员的具体任务, 检查任务完成的情况和质量。

2. 进行项目进度总体控制

设立每周、每月、每个阶段的工作节点并及时进行节点工作总结, 编制工作简报, 在相关管理层和相关协作部门间进行发布, 协调资源、排除障碍、调整工作节奏、防止拖期。

3. 控制项目实施的范围保持一贯性

如确需变更实施范围, 必须谨慎考虑项目对整个系统建设进程可能产生的影响, 变更付诸实施后必须注意跟踪执行情况。

4. 建立健全项目文档

对有关计划、需求、建议、解决方案和结论都必须以标准化文档记录, 便于查阅和引用, 防止由于项目实施环境复杂、工作组人员临时变更、建设期跨度长等主客观因素导致的资料缺失和对系统建设顺利进展的干扰。项目实施文档应作为系统建设成果的一个组成部分, 至少应包括九个方面: (1) 项目管理文档; (2) 需求文档; (3) 确认的解决方案文档; (4) 需求改变报告和批准书; (5) 客户化文档和模块客户化开发文档; (6) 测试方案和测试结果报告; (7) 双方签署的阶段成果确认书; (8) 用户手册、操作手册; (9) 项目总结报告。

五、重视积累经验, 在系统建设期和运行期探索应用途径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希望系统运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除了选择优秀的软件系统以外, 企业还应重视主动积累管理和运行维护的经验。

在目标客户的培训上, 要考虑谋划多种培训方案, 来面向不同层面的操作者, 如面向决策层管理者、面向业务部门负责人、面向系统管理员、面向普通操作用户需策划不同的培训侧重点。在培训方式上, 要采取集中强化面授的方式, 能够迅速解决操作用户登陆远程核算信息系统进行工作的问题。制作用户手册、发放PPT课件等, 也能持续帮助操作用户熟悉系统、自行解决常见的疑难问题。

企业舍弃传统的C/S架构财务核算软件转而使用B/S架构的财务远程核算系统, 不可避免地在系统运行初期面临着操作人员能否迅速适应新系统、所属成员单位心存疑虑甚至抵制运用新系统进行日常工作的挑战。为达到财务远程核算系统建设的初衷, 企业总部要采取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和监控手段, 并配合奖惩制度, 保障所有成员单位同步应用系统, 不能因出现不适应的状况或畏难情绪就轻易放弃使用。

建立系统问题描述及反馈记录制度, 对企业及各级成员单位在系统运行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及问题的解决方案、解决效果、引申的反思进行描述和记录, 通过内部邮件等载体进行发布、共享, 并作为信息化系统的会计资料保存。

六、重视系统安全, 将保障系统的安全性纳入核心管理

财务远程核算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依靠互联网通信, 系统相对开放、数据共享, 因此, 需要注意完善多重安全体系, 采用多种措施保证系统安全。财政部2008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加强对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访问与变更、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 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系统安全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设计: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网络安全。在建立安全体系的方案中可以考虑的技术手段有:双机热备、动态监控、数据备份、防火墙技术、防病毒控制、VPN技术等;采取的内部管理措施包括:建立标准化的操作用户准入及功能权限、数据权限、动作权限审批模板、标准化的公司账套结构变化和操作用户角色变化报告模板, 建立信息化系统岗位责任制, 尤其是系统管理员的岗位责任制等。

建筑业财务核算 篇2

做好项目成本核算,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区别财务成本核算和项目成本核算。一直以来,公司实行的是财务一级核算,财务核算是以国家规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和企业规定的财务制度为基础进行核算的成本;项目成本是为项目管理需要进行核算的成本,二者存在很大区别。

一是核算主体不同。财务成本核算的主体是企业,核算的是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发生的全部支出。而项目管理成本的核算主体是项目,核算的是项目发生的全部成本;

二是核算目的不同。财务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正确计算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进行建筑生产活动发生的实际成本和应摊销费用,正确核算企业利润和应缴税金;而项目管理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成本控制提供数据和依据,为成本预测和计划提供信息。

三是核算范围和内容上的差异。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范围是整个建筑企业,核算内容包括企业在建项目成本及为组织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期间费用。项目管理成本核算的范围是具体工程项目,核算的内容包括在项目施工中发生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成本及为组织项目施工而发生的管理成本和相关费用。

四是核算的方法不同。企业财务成本核算是按照国家同意制定的财务通则和会计准则有一套完整且相对固定的核算方法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时因地因项目而异。在核算中,除了会计方法,还常采用统计学、技术经济、运筹学和其他管理科学的一般性方法。

五是在处理核算信息程序上存在着差异。一般企业财务成本核算有严格的处理程序。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成本核算人员按照凭证、帐簿、报表等会计程序进行,要求凭证、帐帐、帐表和帐实相符,数据计算精确有据。而项目管理成本核算则没有一定的处理程序,不要求十分精确,只要符合重要性的要求,满足管理的需要即可。

建筑业财务核算 篇3

关键词:核算 财务分析 建筑 特点 对策

近年来,我国的基建类项目增速均保持较高的发展水平,财务管理是建筑项目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财务管理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在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上,可以有效地利用核算方法和财务分析以提升项目的财务管理水平,有效地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目前财政部颁发的基建会计制度,在计量基础、存货核算、减值计提、债务重组、所得税等方面与其他会计核算相比有一定的变化,对建筑企业也有一定的影响,建筑行业需要结合自身的会计特点,利用有效的核算和分析,加强对项目的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保证各项工程可以顺利开展。

一、建筑企业的基建会计核算特点和财务分析特点

(一)从内容分析,建筑类企业核算和分析科目不同于其他企业

建筑类企业主要是通过“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设备投资”、“ 待摊投资”、“ 其他投资”等科目体现资金投入,在分摊项目成本时使用“待摊投资”科目进行分摊,通过设立“建设单位管理费”、“合同公证及工程质量监测”、“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 勘察设计费”、“土地使用税”、“借款利息”等明细科目,在项目竣工且交付使用时按照交付使用资产和在建工程的比例进行分摊,对于一些和项目相关的绿化苗木等投资则计入“其他投资”科目。在项目竣工决算时,建设单位将根据“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其他投资”和“待摊投资”等明细科目的记录,编制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告(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内容,主要包括峻工财务决算报表和竣工财务决算说明书两个部分)并将其作为结转“交付使用资产”的记账依据。若为企业自用资产,则将其计入“固定资产”科目并计提折旧。

(二)从对象分析,建筑类企业核算和分析的对象主要是单项工程

由于建筑企业的产品单件性的特点明显,不同的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的不同也对项目的施工有重要的影响,同时,由于建筑企业要面对的建筑产品也是形形色色的,不能够以某段时间的所有工程项目资金作为核算的对象,对项目资金的集中核算难度较大,场地和人员较为分散,属于开放式生产,不像传统制造业在厂房内生产,各种建筑类项目均有自己不同的框架结构、造型、体积和面积等,采用不同的工艺也会影响价格。由于这种特点,建筑类企业的会计核算更多是以单项工程或者单位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和考核的对象。

(三)从方式分析,建筑类企业分期核算的特点明显,这也影响了财务分析

建筑企业核算方式特别,由于企业的生产周期性长的特点,导致很多的企业难以等到工程竣工才结算。由于建筑类企业需要对一些款项进行垫付,除了一些造价不高且工期不长的工程是在竣工后一次性结清外,其他的大多数工程多按月结的方式进行分期结算,对于跨年的项目,企业需要根据工程的完成程度,采用百分比的方法确定结算的金额。由于这种分阶段核算的方式,建筑类企业在财务分析的时候也就更加需要关注一些跨期科目对公司收入、利润、资金流转的影响。

二、建筑类企业基建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财政部等颁发的基建会计制度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财务管理进行了规范,对财务人员的职责等进行了明确。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建筑企业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企业加强重视,以提升基建会计核算水平和财务分析能力。

(一)基建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高

首先,基建会计核算和单位基本账相互脱离,无法相互支持。目前很多的建筑类企业为了符合国家的预算会计制度要求,在总账之外另外建立了基建会计核算体系,在具体的實施过程中,其会计科目、核算方法、会计报表等和总账相关度不高,导致两套体系同时运行,两套账不能很好地整合在一起。其次,部分建筑类企业在原始凭证上审核不严,影响会计核算的工作质量。在具体的实务中,很多单位以不符合规定的发票入账,没有使用建筑企业统一发票,对项目部的资金管理也不到位。

(二)财务分析上,很多的财务人员参与度不高,财务监督不到位

基建项目需要企业财务人员参与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好核算和分析,但是在具体的项目运作中,由于领导层的不重视以及财务人员的缺失导致了很多项目难以真正的做好财务监督和控制。首先在项目前期,财务部门一般很少参与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在论证决策和招投标中财务部门也没有真正参与到这些前期工作中。预算和设计的不合理、超预算现象严重,在论证的时候,很多单位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财务部门的重要性,未对一些资金来源的可靠性、工程成本、招标单位的财务状况、合同中支付条款等进行审查,导致很多的项目合理性不足。其次,在实施阶段,很多的财务职能没有得到重视。基建项目的财务风险较大,需要发挥好财务监督和控制作用,在项目建设中出现的设计变更、预算调整、成本核算、设备采购等均缺少财务部门的有效参与,由于权责不明,很多财务人员也没有真正加强对资金的使用控制和监督。再次,在项目后期,财务部门的事后分析和反馈机能没有体现到位,在工程结算中,财务部门未能积极进行材料整理和竣工决算审核,未能够对项目的产出和投入效益比进行分析和评价,不利于后期的投资水平提升。

(三)建筑资金使用和管理不当,影响了基建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基建项目对资金的要求较高,因此加强资金的管控是其基建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建筑企业重业务轻管理的特点,导致其资金管理存在较多的问题。首先,很多企业在资金的管理上多头开户,资金管理难以控制。很多单位在进行项目管理的时候,没有按照专户专用的要求,拨付款环节较多,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在项目中使用时还经常出现资金截留、挤占、挪用的现象。其次,部分建筑企业在支付工程款的时候较为随意,付款依据领导的指示进行付款,对预算的控制不严,不能按照合同规定进行付款,导致超比例支付工程款,后期工程质保金难以得到保证。

三、加强基建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在建筑类企业中的运用

(一)完善相应的基建会计核算科目和流程,提升基建会计核算的规范性

首先,建筑类企业应当在银行开设相应的辅助账户,用于基建项目的收支,开设后基建项目的资金将通过往来科目转入辅助账户,然后再从这个辅助账户用以支付各项耗费。其次,基建会计核算中应当完善相应的科目,建立起“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他投资”、“库存设备”、“库存材料”、“预付工程款”、“预付备料款”、、“应收账款”、“基建拨款”、“应付账款”等科目,通过这些科目的核算,基建项目在工程竣工决算后,利用“固定资产”、“交付使用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进行结算。项目结束后,如果辅助账户有余额,将余额退回行政,完成相应的会计业务。再次,在流程上,建筑类企业应当按照目前的会计制度编制基建会计报表,相关人员再将基建会计报表按时上报,将基建会计核算的科目余额并入行政科目。这样一来,虽然建筑企业采用了基建会计核算,但是由于采用了合并报表的方式,最终反映的还是一个单位会计主体的财务成果,单位正常的财务核算还是没有受到影响。

(二)财务人员要积极运用适合本行业的财务分析方法,提升分析的效果

在分析的方法上,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比较法、因素法等方法。比较法就是采用指标的对比,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挖掘内部的潜力。在具体的运用中,需要把握住指标的可比性,通过和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计划成本等的对比,分析建筑类企业是否能够将各项费用成本的控制在预算内,在分析的时候要加强对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的时时对比。在分析的时候要保证目标成本数据和实际成本数据的同步性,排查出具体的差异原因,查找计划、采购、领用、加工等是否有问题,同时通过实际成本和行业平均成本、先进水平的对比,反映出企业和行业的平均管理水平的差异。而因素法的分析就是对一些影响效益的指标,如工作量、预算成本比重、计划利润比重、实际成本比重等进行分析,通过替代原则逐个替换相关的因素,分析每个指标的影响比重,加強对一些薄弱环节的改进。同时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去对不同的单位项目进行逐个分析,比较出不同项目的效益优劣。

(三)财务人员要积极参与到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提升财务监督职能

建设单位应当要充分认识到基建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的重要性,为了能够提升财务分析的广度和深度,企业应当高度重视财务部门在项目中的参与,为财务部门参与企业财务分析提供相关的保障。特别是在招投标中“僧多粥少”的现状下,建筑行业净利润率已经透明化,要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更需要加强财务职能。

首先,财务人员积极参与到基建项目的研究论证阶段,加强对招投标、合同签订的把控,认真做好项目的论证和决策支持。在审核项目的可行性阶段,企业需要加强前期的会计核算,利用专业知识进行财务分析,利用前期的会计数据分析成本和效益的对比,对资金需求进行初步判断,对预算的设计和标底进行详细的审查,对其定额使用的正确性、费用计提的合理性等进行判断。在合同的签订上,财务人员也需要利用专业优势,依据经济法和合同法等规定,保证相关条款的合法性和经济性。其次,财务人员要同时加强其在工程施工中的参与效率,发挥好财务的控制和监督机能。财务人员要严把设计、预算变更,对变更的预算进行审核,加强对资金的拨付和结算审查,控制工程成本的增加,加强工程管理,监督资金使用情况,防止物资浪费。最后,财务人员还需要加强对工程竣工决算交付后的监督和评价分析职能。工程竣工后,财务人员应及时的做好有关材料的整理工作,编制项目竣工决算报告,加强对工程概算完成情况的审核,对投资完成情况、资金留存等的评价,总结经验,评价预期经济效益和投资项目的完成情况,提升基建会计核算的反馈效果。

建筑业财务核算 篇4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 财务管理工作是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效益核算的重要手段。在财务管理中, 会计核算作为具体的财务管理行为, 会计核算的质量对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这一现实, 建筑施工企业应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并结合财务管理实际, 加强会计核算手段, 并在财务管理框架下认真分析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并制定具体的解决策略, 保证建筑施工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内涵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 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在财务管理框架下, 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对财务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这一认识, 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会计核算内涵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 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中, 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 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这一点来看, 会计核算对财务管理工作而言意义重大, 只有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才能满足财务管理需求。

(二) 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质量关系到财务管理的效果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 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 会计核算质量关系到财务管理的整体效果, 对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和促进。因此, 应将会计核算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推动会计核算工作全面有效进行。

(三) 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是满足财务管理需求的具体措施

经过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分析后可知, 会计核算既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满足财务管理需求的具体措施, 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 只有正确理解会计核算的含义, 才能满足财务管理工作需要。

三、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框架下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会计核算工作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制约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结合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框架下会计核算工作实际,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 财会人员素质差, 职业道德水平低

大部分施工单位存在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 内部控制制度不严, 并且有些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 并且在道德素质上有所欠缺, 对会计核算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只有强化会计核算人员素质, 才能保证建筑施工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取得实效。

(二) 财务管理缺乏监督

财务管理需要制度作保证, 而执行力的薄弱已经成为困扰众多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难题。特别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 对会计核算的监督是提升财务管理有效性的具体措施。为此,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缺乏监督的问题必须得到有效解决。

(三) 职能部门权责不清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 企业的管理人员及各职能部门都制定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然而我国建筑企业中普遍存在有权无责或有责无权的现象。

权责不清问题导致了建筑施工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无法正确履行权力, 同时也制约了会计核算的整体质量。因此, 职能部门权责不清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四) 一些重要财务管理领域不力, 未能实行招标选用和强化管理外部劳务队伍

考虑到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 要想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就要在经营管理中强化财务管理透明机制, 健全招投标机制。因此, 经营管理的弱点对会计核算的制约必须得到解决。

四、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框架下会计核算的具体应对策略

考虑到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在财务管理框架下, 会计核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有效解决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提高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施工企业要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经常组织学习和培训, 不断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同时, 还要对会计核算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和技能训练, 使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技能得到持续提升, 满足会计核算工作需要。

(二) 完善财务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管理要注意不同项目侧重点不同。新建投资项目企业的财务预算, 以投资预算为重点。只有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 才能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得到规范, 进而提高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实效性。

(三)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我国施工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 基本上都拥有若干施工项目部。项目部的增多, 无法发挥资金优势。因此, 建筑施工企业应在施工项目部间建立资金流动管理机制, 强化资金管理的实效性。

(四) 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 强化资金管理。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 财务管理工作是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想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并提高会计核算的实效性, 就要从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入手, 强化资金管理理念。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 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 会计核算是关系到财务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 只有做好会计核算工作, 才能满足财务管理需要。为此建筑施工企业应从提高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财务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 强化资金管理等方面入手, 确保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卢文初.建筑工程设计阶段成本管理再探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3年14期.

[2]陈兴涛.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06期.

[3]何佳宏.论建筑工程管理中成本管理与控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12期.

[4]裘建君, 张伟杭, 商夏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16期.

[5]袁国盾.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和内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2013年05期.

财务代理核算 篇5

作为企业日常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核算不仅关系着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而且对于企业自身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本文引入财务代理的概念,通过对财务代理的业务范围进行分析,进而对财务代理核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展开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 财务代理核算 会计信息 财务预算机制

一、前言

财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其通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资金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和计算,从而向财务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使其能够为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相关决策提供支持。

然而,对于企业而言,其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要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财务核算当中,势必会对其自身的效益产生影响,由此,财务代理核算则成为当前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在财务核算方面的共同选择。

二、财务代理概述

(一)财务代理概念

财务代理是指,财务方面的相关专家以代理名义,完成他人向其委托的各类财务事项的过程。

在财务代理过程中,财务方面的专家通过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各类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系统、连续且全面的监督,并对企业财务实施具体核算,通过向企业提供各类财务信息,从而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1]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引入财务代理,并逐步开展核算、决策以及财务控制与分析的相关工作,已成为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了解其经济活动情况和财务信息的重要方法,而财务代理也成了企业经济活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财务代理及其核算的业务范围

对财务代理的概念进行分析可知,其工作的核心则为财务核算,财务方面的专业人士或代理机构通过代理建账、记账以及设计财务制度,从而为企业提供较为详细的财务报表分析。

此外,财务代理还包括了代办、变更、注销税务登记以及协助企业等经济组织进行资产验证和评估等相关工作。

[2]下文则主要对财务代理核算的必要性做出具体研究。

三、财务代理核算的必要性

(一)实施财务代理核算是响应政府号召的重要表现

依据我国政府2005年实施的《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国内中小企业课根据其自身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将会计人员、会计主管人员等财务人员设置在相关机构当中,对于不具备条件的企业,需要向经过国家批准设立的,从事会计代理业务的相关中介机构发出委托,从而请其承担企业的财务工作。

由此可知,实施财务代理核算是响应政府号召的重要表现

(二)实施财务代理核算是节省企业费用的主要方法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设立会计岗位后,雇佣会计人员的工资大约在每月2500元左右,而以企业部门的收入水平为依据,相关财务负责人的收入可达3000~5000元不等。

通过实施财务代理核算,将相关的财务核算工作转交给代理部门后,向代理部门支付的费用则与企业的工资水平并无直接关联,通常为1500元左右。

由此可见,实施财务代理核算有效节省了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费用。

(三)财务代理核算是增强企业财务信息安全性的必要手段

包括兼职会计在内的企业自身会计,若产生漏税、偷税行为,则对于会计本人而言,无需承担任何责任,由此带来的相关损失需要由企业自身承担,例如,延期报税而产生的罚款以及相关税项未填入报表而产生的法律问题。

相反,若通过委托代理公司,则企业可在代理合同中写入相关规定,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对代理公司的财务代理行为进行约束,从而在提高了财务核算安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财务核算的安全性。[3]

四、财务代理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代理核算理解方面的偏差

企业对会计代理核算存在理解方面的偏差是当前财务代理核算过程中出现的首要问题。

由于对于企业的大多数管理者而言,并未从事过财务方面的相关工作,使得其对财务知识的认识有所缺乏,从而间财务核算单纯地理解为企业资金的预算和决算,这使其认为在企业实施财务代理核算后,会对其资金的支配力度和使用效率产生影响,故对财务代理核算的引入较为排斥。

此外,就现阶段而言,多数企业的财务核算仍然是以其自身聘请的会计工作人员为主体进行的,而财务代理核算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普及率并不高。

因此,各个企业对于引入财务代理核算仍抱有观望的态度。

[4]一旦会计人员出现相关的偷税漏税的行为,将会为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

此外,对于引进财务代理核算的企业而言,由于存在认识和理解的偏差,使得企业财务部门更多时候扮演了“报账单位”的角色,仅是向财务代理核算部门提供其所需要的相关数据,并未对数据的全面性和真实性进行核实,加之缺乏相应的监督,使得企业开源节流意识下降的同时,对其自身的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二)会计信息价值易被忽视

会计信息价值易被忽视是当前财务代理核算出现的另一主要问题。

由于企业一方面需要为其自身的生产和经营管理而付出较大精力,而资金则由企业的利润供给。

因此,关于企业及其各部门的经营状况以及财务成果等会计信息则极易被公司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忽视;另一方面,当前企业管理者在财务管理方面仍然以年度会计报表为主,这是因为会计报表中所反映的信息大都会接受省市各行政部门和税收主管部门的监督,而企业每年向相关行政部门汇报工作时,也大都是以会计报表中的会计信息为主,这又进一步增加了会计信息价值被忽视的几率。

对会计信息价值进行分析可知,其需要通过进行加工和整理后,才能将相关财务情况直观反映出来,但若企业未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和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其使用者将难以从会计信息的众多内容中挑选得出有用的信息。

当前,企业会计代理核算制度大都采用企业本身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但由于企业自身对会计信息价值的忽视,使得财务核算代理机构的信息利用效率十分有限,很难根据企业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财务核算,在降低了财务核算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也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企业资金预算机制不完善

对国内企业当前的.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可知,其在财务预算改革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总体来说,企业的预算管理机制的改革尚不彻底,而对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有效实施工作进行分析可知,此项工作大都是以部门预算作为基础的,即只有使得预算编制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代理核算对企业财务情况的监督职能。

当前,企业预算机制中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是项目经费预算编制不明晰。

对现阶段企业项目经费进行分析可知,其预算大都以总额列示为主,而并未依照统一的经济分类科目进行较为明确的划分,这在进一步增加了企业对项目费用控制难度的同时,也阻碍了其自身的长期、稳定发展。

五、解决财务代理核算问题的相关的对策

(一)加快企业对财务代理核算的认识的转变

加快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对财务代理核算认识方面的转变是解决财务代理核算问题的首要方法。

一方面,企业需要对财务代理核算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将积极开展财务代理核算工作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提升到关系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上,通过加强引进财务代理核算必要性的宣传工作,从而形成自上而下地对财务代理核算的重视;另一方面,包括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在内的企业成员还需加强对相关财经法规法律法规的学习,在对财务代理核算的内容进行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积极配合财务代理核算部门的相关工作,通过为其提供较为准确的企业内部财务信息,进而提高财务核算的质量和效率。

[5]此外,对企业而言,为了降低财务代理核算的相关风险,其还需加强对财务代理核算机构相关工作的监督,在各部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公司会计业务的日常审查和管理,通过将会计代理核算的重要性传达到包括会计部门在内的各个部门,从而收集各部门关于此项工作的相关意见,力求全面提高企业财务核算质量。

(二)加强会计代理核算信息管理机制的建设

加强会计代理核算信息管理机制的建设是提高企业财务代理核算效率的另一重要手段。

首先,企业应充分利用财务代理核算的优势,积极开展对综合财务信息的评价和分析工作,从而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各方面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其次,加强财务分析力度,提高会计信息的利用效率。

为了进一步解决财务信息利用价值易被忽视的问题,企业应将财务代理核算的工作重心放在的会计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分析上,并建立起深入各部门一线的财务信息调查和采集机制,通过对财务报告进行合理分析,并及时反馈相关财务问题,以高效的企业内部财务信息予以财务代理核算部门以较好的工作支持。

再次,对财务代理核算机构而言,其也应加强对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的利用效率,通过聘请相关专业人才,从而对包括会计信息在内的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向企业提供较为准确的财务报告。

最后,企业还需加大对会计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引进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建立完备的会计信息平台,从而在确保会计信息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其与代理核算机构信息沟通的效率。

(三)完善企业资金预算管理机制

完善企业资金预算管理机制是确保财务代理核算高效率的有效措施。

首先,企业应对其预算资金的编制程序进行规范。

以动态性与科学性为具体原则,进而将预算资金编制的定额、定员、定项进行标准化,以此提高企业内各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出现的突发事件而导致的不可缺少的资金开支需求外,企业预算一旦经过确定,便严禁对其进行零星追加与随意调整。

此外,在资金预算管理机制方面,企业仍需对具体项目的资金实施精细化管理,同时,还应对财务代理核算机构的相关财务活动情况和财务信息分析的情况进行实时了解和监督,确保以健全的预算管理机制提高企业财务代理核算的效率,使其更好地为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六、结论

本文通过对财务代理的概念及其相关业务范围进行阐述,在结合实施财务代理核算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当前企业财务代理核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了系统探究,并从加快对财务代理核算的认识的转变、加强会计代理核算信息管理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企业资金预算管理机制等方面,对提高企业财务代理核算效率的方法展开了深入研究。

可见,未来加强对财务代理核算的研究力度,对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并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为广州铁路<集团>公司财务处)

参考文献

[1] 李韦.芜湖市市直部门会计代理核算制度实施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

[2] 田英.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财务代理制度分析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 09(12):112.

[3] 左联华.村级财务代理核算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及探讨[J].中国外资,2011, 01(21):19-20.

[4] 梅爱冰,王睿.深圳安居财务代理公司经营发展模式研究报告[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20):33-35.

建筑业财务核算 篇6

摘要:随着新会计制度和高校财务制度的施行,高校的核算方式和核算手段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新的高校财务制度的核算体系的分析,具体阐述了新制度带来的变化以及相应的核算方法和手段。通过对基于新高校财务制度的财务核算体系研究,推进教育改革和财政改革的进一步落实,为实现符合新财务制度的高校财务核算系统做进一步的准备。

关键词:高校;财务;改革;核算

一、前言

随着新会计制度和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颁发,高校财务核算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变革,使得相关资金项目等的管理以及分配发生了变化,并带动了高校经济体系和教育活动等均随之发生了改变。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财务核算体系及财务核算系统的高效运行决定了高校财务的整体管理水平的高低。资金的多元化发展,不再是单单的财政拨款,科研进款等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分量。财务管理模式也逐渐地从财政拨款核心管理向学校主体核心管理转变。高校对财务工作管理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的要求也成为了财务变革的重要推动因素。因此,提出一款适合高校发展现状的核算体系及其软件系统就成为了迫在眉睫要进行的重要任务。

二、高校财务核算体系现状

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推动着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信息化技术普遍发展的今天,各个高校均具有一定水平的电算化管理软件。包括相对全面的GRP等软件,不间断的伴随着财务软件的发展和设计研发,对于资金控制和核算水平等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基本上实现了财务核算功能以及统计信息等功能。财务管理的要求已经从单纯的核算层次提高到了战略发展层次,包括学校的发展规划、教学计划以及人才引进等各方面的决策理论支撑。极少数的国内发展较好的高校甚至具有了相对全面的数字化办公理念,实现了网上报销、信息审核和财务据测支持等。但是均是针对原有会计制度和旧的《高校财务制度》的使用进行需求和设计的,在新制度下同样不能全面满足财政改革的具体要求。这就需要构建一个全新的高校财务核算体系和软件来满足新制度改革的需求。

三、新会计制度和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带来的核算体系变化

随着新会计制度和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颁布,一些新的会计核算要求被提出,现有的财务核算体系并不能完全符合新制度的要求,新制度的核算变更具体列示如下:

1.新的财务核算目标发生转变。原有的核算体系,更加侧重于对单位预算收支的反映,缺乏对财务状况的进一步说明,新制度则要求能够为会计信息的各使用者提供出相近的行政单位财务状况以及预算执行情况的相关会计信息。整个财务核算目标向更清晰的反映财务状况上倾斜;

2.新制度对财政改革的相关要求更加适应。新的制度增加了政府采购以及国库集中支付的相关核算内容等,更完整的实现了财政改革和会计政策以及相应的会计核算方法的合理衔接,保证了财政改革的具体要求的全面落实;

3.新制度部分科目核算方法变革。在新的财务和会计制度中,双分录核算方法被更多的使用,用于反映预算执行以及当前财务状况信息的核算方法,一方面满足预算编制收付实现制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能够真实反映财务的真实信息,利用权责发生制来核算收入、成本以及支出等的运行情况。新的制度要求除了固定资产科目之外,要对在建工程、无形资产以及预付和应付账款等八个科目實行双分录的核算方法;

4.对于资产的核算方法更加准确。原会计制度对于资产的核算以及分类相对宽松,新制度在对于提供公共服务的资产管理上非常严格,对暂付款科目重新划分,提出储备物质以及公共基础设施这样两个核算内容。同时还增加了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把以前不受重视的无形资产全面的纳入到新的核算体系内,确定了在建工程相应的核算方法。

5.对长期资产进行摊销。因为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方法,原制度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也不对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及摊销。而新的制度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了重新规定,增加其折旧以及摊销的相关规定。这就满足了行政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双方面的需求,在保证预算准确的同时,又能够真实地体现出资产的价值。为更清晰的反映财务状况和编制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综合财务报告提供了手段。

6.规范负债的会计核算。原有会计制度中的暂付款具有巨大的使用范围,除了同级机构之间的资金往来以外的其他所有负债都可以归结到暂付款科目里,这样就使得会计信息不能够真实准确的反映具体的负债的产生原因以及性质。在新的会计科目中,根据负债的具体性质、对象以及原因等进行了划分,新增加“应缴税费”、“其他应付款”和“应付账款”等六项明细科目,这样就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并且记录要素全面。而且对于长期应付款以及应付账款这两个负债科目要按照双分录进行核算。

7.新的制度要求基本建设账目以月为单位并入学校会计账目。旧的制度里,高校执行的是基本建设投资会计制度,这样就导致了基本建设的账目不在学校的会计账目内,属于额外的账目。在新的制度中,高校对基本建设投资,按照基本建设投资会计制度的核算相关规定,并且按月定期把基本建设相关账务等并入学校的会计账目。这样就从全面的角度提高了高校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使的高校能够更全面和深入的掌握自身的负债等管理水平,提高了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

8.关于净资产的核算方法更加规范和精细化。旧的制度中,净资产的核算方法相当简单,分为结余以及固定资金。在新的财务制度中,将其划分成财政拨款的结余和结转以及其他资金的结余和结转。更加全面的落实财政改革要求的资金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尤其对预算资金和项目资金的管理显得更加规范化,更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在资产核算中,又增加了资产资金以及待偿债净资产这两个科目。按照双分录核算的手段,能够独立反映出高校的非货币性资产所占的百分比以及因为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科目的发生额而产生的净资产额冲减额,能够和结余结转进行区别。

9.新制度下的高校收支核算管理变得更加规范。旧制度中的财政拨款收入科目,在新的制度中,被细化成基本支出拨款和项目支出拨款,而基本支出拨款又被细化为人员经费以及公用经费科目,并且要对支出进行规范分类。把旧制度中的经费支出按照资金的性质细化为财政拨款的支出以及其他资金支出,并分别对财政拨款支出以及其他资金支出都细化为基本支出以及项目支出,在把基本支出进行规范分类,把项目支出按相应的项目进行分类,使得高校的财务收支体系变得更加规范。

四、小结

随着高校财务制度的进一步明确和制定,解决了绝大多数的高校财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虽然不能一次解决所有的矛盾,但是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财务制度会越来越完善,在高校建设中和社会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作者单位:沈阳建筑大学计划财务处)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基金项目(L2013224);中国会计学会科研项目(2014)。

参考文献:

[1]新高校财务制度明确对支出实行绩效评价.《中国会计报》.2013-1-11

[2]李曜明.教育部财务司负责人解读高等学校财务新制度.《中国教育报》.2013-2-4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立信会计出版社[S]2013.

[4]高惠凤,田建中,高会伟.浅谈高校基本建设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3,15(1);81-83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S]2012.

[6]黄敏新.新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差异分析及衔接建议.[J].教育财会研究.2014.25

论财务集中核算 篇7

1 财务集中核算运作模式

财务集中核算是指集团财务部门成立一级核算实体, 在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 取消基层单位会计和出纳, 各基层单位只设报账员或成本核算员, 集中办理会计核算业务, 融合会计核算、监督、管理、服务于一体的财务管理模式。从财务集中核算制度的基本运作模式看, 基本做法就是在机制创新上“三分离一公开”, 即会计业务决策者与执行者的分离, 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的分离, 会计凭证的存放管理与单位分离, 会计业务处理的过程公开。财务集中核算的根本前提是核算方法必须高度统一, 资金管理统一运作。

2 财务集中目标管理

2.1 强化财务管理职能, 转变传统观念

相对独立的分散式财务管理模式的突出问题一般体现在数据是经过加工后上报, 往往以报表的方式进行汇总, 无法达到数据的准确透明。财务集中核算可以使企业执行高度统一的核算规范, 是财务信息非常清晰地披露, 进而将财务工作重点从传统的会计核算职能转变为财务管理职能。

2.2 盘活资金, 统筹规划

财务分散式管理还造成了资金的不均衡使用, 销售部门过多地占用资金, 供应及生产部门资金短缺。财务集中管理后, 应运而生的是资金集中管理, 将企业所有资金全部上收到财务部门统一调配, 均衡使用, 达到筹融资目的, 同时为企业节省了大量地财务费用。资金通过扁平化账户管理, 有利于企业灵活统一地调配资金, 并可以改变资金因重复配置而浪费的情况, 杜绝了预算资金被截留、挪用的现象, 并从根本上控制了“小金库”的源头。

2.3 全面预算管理, 全过程分析控制

分散式财务管理模式的财务分析, 数据往往是经过多层加工的汇总数据, 无法满足经营决策的总体需求。而在市场竞争环境中, 粗放的财务分析模式无法支撑企业精细化管理, 同时也无法提升企业的应变能力。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十分显著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可以完整迅捷地出具相关财务数据, 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 为决策者提供精确地财务分析, 做出强有力地财务保障。

2.4 合理调度资源, 升级运作能力

加入世贸组织后, 国际资本大量涌入中国, 国内企业也在国际股票市场进行了公开发行, 实现海外融资。在这种完全市场化的国际大环境中, 融资环境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这就加剧企业的资源竞争, 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资源短缺。企业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合理进行资源配置是一项十分棘手的问题。在财务集中核算体制下, 总部可以通过财务信息系统直接全面掌握各子公司生产经营状况。对于摸清家底, 夯实基础, 优化产业结构, 合理调度资源有着不可估量的优势。

2.5 规避财务风险, 强化财务执行力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企业面对来自内部的压力也不断增加, 财务体系的分散造成了财务权责的分散, 内部审计部门面对众多的财务核算实体难以统筹监督。无形中加大了财务内部人员舞弊风险, 比如资金安全、财务操守等方面出现漏洞。通过财务集中核算, 在财务信息化集成平台的配合下, 使财务人员得到全员化管理, 按采购、生产、销售、资金、税务以及结算等业务进行分立而治, 内部协同并互相牵制, 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内部舞弊行为。同时, 也为审计部门的统筹监督创造了条件, 杜绝了差错调整的互相推诿情况发生。财务集中核算使帐表分开管理, 资金收付与结算分开管理, 预算分析与会计核算分开管理, 这样就更加有效地突出了财务执行能力。既确保了企业经营运转, 又使贪污腐败没有可乘之机。

3 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财务机制

财务集中核算是一个系统化工程, 涉及企业内部所有部门, 同时要求供应、销售等环节的配套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使财务集中核算顺利推广。在分散管理模式下, 各分、子公司各自为战, 独立采购、销售, 无法形成资源共享, 产业结构松散, 同类业务部门分散管理造成机构臃肿。因此, 要深化产业结构调整, 整合业务板块。

3.1 实行采购集中、销售集中管理

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是企业经营的源头和结果。伴随着财务集中核算, 特别是资金高度集中的要求, 势必营造出供应和销售的统一规范化管理模式。通过整合, 可以使集团企业的各分支业务机构更加明确分工, 产业结构链条脉络清晰, 上下游业务既互相关联又相互约束, 决策者的经营思路得以更好地宣贯。同时, 为财务集中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3.2 财务机制的设立

财务机构根据具体业务划分, 明确核算制度和岗位分工。设立会计报表、材料采购、成本核算、产品销售、价格税务、资金资产、预算分析以及结算中心等财务执行部门, 每部门人员再按责任中心或具体业务进行职责分工。这样, 对外可以应对资源市场, 占有销售市场, 以及统一纳税筹划和筹融资管理。对内可以细化成本核算, 全面预算分析, 进而财务监督职责得以有效进行, 并使财务人员从单纯的核算职能上升为财务管理职能。

供暖企业财务核算小议 篇8

一、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1、按照财税[2011]118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执行供热企业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的通知》的规定, “自2011年供暖期至2015年12月31日, 对供热企业向居民个人 (以下称居民) 供热而取得的采暖费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自2011年7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对向居民供热而收取采暖费的供热企业, 为居民供热所使用的厂房及土地继续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故在会计核算时应分清居民供热与非居民供热, 此工作可由收费部门按实际情况进行划分, 并将数据报送财务部门。如不能划分居民供热与非居民供热, 将导致企业无法享受该税收优惠, 加重企业经营负担。

2、根据辽地税[2006]19号《辽宁省地方税务局辽宁省水利厅关于河道工程修建维护费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纳费人享受现行流转税减免税优惠政策的收入, 免征河道费。”

河道费是按照企业收入收取的费用, 而国家税法规定, 供暖企业向居民供热而取得的采暖费免征增值税, 那么, 向居民供热而取得的采暖费收入即可免收河道费。故供暖企业在缴纳河道费时应主动提出办理减免手续, 最大限度的享受政策减免, 为企业经营服务。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 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二) 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三) 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四) 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五) 本条第 (一) 项至第 (四) 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这就是意味着, 构建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进项税可进行抵扣。供暖企业与其他行业不同之处在于工程建设, 其他企业工程建设不会经常进行, 而供暖企业由于每年都会有新的用户进行供热, 所以供暖设施的建设几乎每年都会发生, 最常见的就是铺设供暖管网。在这个建设工程中应尽可能的取得工程物资采购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如此一来, 即可加大增值税进项税金额, 减少应纳税额。

二、防范纳税风险

1、供暖企业在收取采暖费时向用户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又由于向居民供热免增值税, 财务人员很可能忽视其中的纳税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 “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 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由于开具了发票, 那么采暖费收缴的同时, 也就发生了增值税纳税义务, 同时又由于向居民供热免增值税, 免税额就应计入收入类科目核算。通常情况下, 供暖企业的财务人员会忽略该部分业务, 在所得税预缴申报时, 会造成偷税漏税的风险。

供暖企业的财务人员应与税务部门取得积极的联系, 按规定核算。

2、煤炭燃烧后的煤渣, 以往是没人要的。近年来生产工艺的改变, 这些煤渣已成为制作建材的原材料, 煤渣销售已成为一项稳定收入。但毕竟不是企业的主业, 销售价格由企业自行制定, 且价格一般不会太高, 随意性较大。但这也成为税务部门关注的重点之, 因为煤渣的销售不是免税的, 且销项税率应为17%, 这一点供暖企业的财会人员很可能会忽略。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 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销售额。”,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第50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有条例第七条所称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或者有本细则第四条所列视同销售货物行为而无销售额者, 按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 (一) 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二) 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三) 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 (1+成本利润率) 。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 其组成计税价格中应加计消费税额。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销售自产货物的为实际生产成本, 销售外购货物的为实际采购成本。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税务部门会重新核定煤炭的销售价格, 如果价格过低, 会被要求补缴税款。故此, 财会人员应与税务部门建立积极有效的联系机制, 按规定申报税款。

三、收费核对问题

1、正常收费业务核算

采暖费按照规定是全额预收 (不像电费、水费那样按月缴纳) , 以便企业采购必要的物资, 进入冬季后企业开始供暖。

例如本地区按规定缴费期为每年的4至10月, 供暖期为11月至下一年的4月。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 收费时企业经营收入并未实现, 故将收到的采暖费记入“预收帐款-采暖费”科目核算;冬季供暖时, 经营收入开始确认, 即将收到的采暖费在供暖期内按月分别记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核算。

2、停供等业务的核算

按规定, 用户缴费后在9月30日前可以要求停止供暖, 缴纳的资金, 或退回、或抵减以后年度的采暖费, 这就是所谓的停供业务。如是退回采暖费, 支付现金的同时, 调减“预收帐款-采暖费”;如是抵减以后年度的采暖费, 调减“预收帐款-采暖费”金额的同时, 增加“预收帐款-后期采暖费”金额。

3、欠费业务核算

采暖费通常是预收的, 但也会遇到少量欠费业务。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少量用户因历史遗留下的原因并未进行一户一阀改造, 用户不缴费, 供暖公司也无法停止向其供暖;有个别大客户, 由于资金出现暂时周转问题, 通过协商, 先供暖, 后缴费。

对于此种情况, 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 在供暖前将用户欠缴的采暖费全额记入“应收帐款”科目核算, 同时增加“预收帐款-采暖费”科目金额。

4、存在的问题

与收费部门核对收费金额。因为“预收帐款-采暖费”科目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的, 是否收到资金, 与科目金额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 况且在确认收入时, 该科目金额还会逐渐减少。要想与收费部门核对收费金额就得逐笔分析, 十分不便。如果是核对当年收费金额的, 还会好些, 如果核对以往多年的数据, 工作量就更大了。

5、解决办法

在实际工作, 本人新设立了一个会计科目—“实收采暖费”, 只核算收费部门实际收到的资金, 即收费时借:银行存款贷:实收采暖费。为减轻核算工作量, 在供暖期开始时, 将缴费并需要供暖资金额转入“预收帐款-采暖费”科目, 以便确认经营收入;将已缴费但并不需要供暖的资金额转入“预收帐款-后期采暖费”。

说白了, “实收采暖费”科目是“预收帐款-采暖费”科目的过渡, 不过它借鉴了收付实现制的原理, 只核算资金的实际收缴业务, 更容易与收费部门核算实际收缴金额, 避免了先前对业务的逐笔分析, 大大的减轻了业务工作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煤炭耗用核算

对于燃煤供暖的企业必然会采购大量的煤炭, 购入时会由采购部门负责称量煤炭的重量, 但在使用煤炭时就不一会进行精确计量了。通常是用机械将煤炭送入传输带, 然后再由传送带将煤炭送进锅炉的煤仓中按指令进行送煤燃烧。

理论上也可对上述活动进行上秤称重, 但此举得不偿失, 煤炭数量巨大, 每次上煤将称重, 不仅会延长上煤的工作时间, 也会增加上煤过程中的机械使用费用。实践工作中, 一般是由生产部门的工作人员按上煤的次数估算耗用煤炭数量, 因为每次上煤的数量大体上相差不多。再由生产部门将数据按月报财务部门核算。至供暖期结束后, 由生产部门、财务部门等组成盘点小组对剩余煤炭进行盘点, 通过剩余煤炭数量倒算出最后一个月煤炭的耗用的准确数量, 以保证煤炭耗用数量整体的准确性。

总结

尽管会计准则规定了各项业务的处理方式, 但毕竟只个原则上的规定, 现实工作中会有各种情况发生, 准则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企业的财务人员应遵循其基本原则, 结合实际业务, 采取更为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核算, 以便圆满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摘要:供暖企业其业务比较特殊, 如收费、纳税等方面, 在财务核算方面与其他企业没有更多的可借鉴性, 现将其列示, 以供同仁探讨。

建筑业财务核算 篇9

1. 两者之间的相连点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 精确核算的财务会计是其长期有效使用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企业想要随时获取精确的财务数据, 其必须拥有一个好的财务核算, 因为财务管理工作如果没有一份完善精确的财务数据, 管理工作也没有办法实施下去。[1]财务核算是财务管理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是什么样的呢?

财务管理所关乎到的是企业未来的发展。对于财务管理, 由财务核算所提供的精确的财务数据是其做好财务工作的基础, 在对财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之后, 才能为企业做出较为科学的资金预算, 保证企业的资金能够得到合理的运用。而财务核算在工作时则需要以财务管理为依据, 并且严格的遵守财务管理部门所指定的相关财务制度, 对于财务核算来说, 财务管理是其存在的依据, 如果没有了财务管理, 财务核算所存在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2]由此可看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各自都必不可少。

2. 两者之间的差异

财务管理是顺应时代的要求所产生的, 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企业的价值实现最大化, 该类管理方式是将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集一体的管理方式, 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 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其主要主管的是企业的财务关系, 并贯穿着企业的整个经济活动, 掌管着企业的经济命脉。那么财务管理与财务核算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是什么呢?

首先, 财务管理与财务核算所遵循的原则是不同的, 财务核算所遵循的原则是可比性原则、历史成本原则以及收入实现原则, 而财务管理所遵循的原则则是资金合理配置原则、风险及报酬原则以及成本和效益原则。相比之下, 财务核算的原则范围是小于财务管理原则的。除此之外, 财务管理和财务核算的工作对象也是存在着差异的, 财务管理的工作对象是企业内部的管理者以及经营者, 其实促进企业各部门紧密合作的纽带;[3]而财务核算的工作对象则是财务信息, 其主要的工作目的是核实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二、财务核算与财务管理之间所存在的问题

1. 财务核算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 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严重, 财务核算作为企业财务信息的核算中心, 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是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的。但是目前我国各大企业的财务核算依旧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例如财务核算的管理方式以及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等都存在着问题, 下面我们将分别从中这两方面对财务核算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是管理方式上所出现的问题, 对于财务核算来说, 一个好的管理方式是十分重要的, 其与企业未来的发展是直接联系的。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合我国企业财务核算的需要, 企业想要得到迅速的发展, 就必须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进行改革。[4]目前, 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财务部、成本部、财审部等, 但是目前随着我国企业业务的逐渐繁忙, 这种简单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合我国企业发展所需了。除此之外, 我国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与时代不符, 导致其无法对我国的市场做出正确的判断, 以此阻碍企业的发展。

然后就是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低的问题, 对于企业财务核算的工作来说, 企业人员的额专业素质十分的重要, 假如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那么企业的财务部门将会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

2. 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财务管理所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大部分的企业管理者在对待财务管理方面都是不重视的, 这也就导致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在对待工作上存在着不认真的现象。

三、将企业财务核算提升到财务管理的措施

1. 加强重视, 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

目前, 我国企业的管理者都不是很重视企业财务管理, 这导致企业的工作人员也不是很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而且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5]因此, 企业想要将财务核算提升至财务管理, 首先所需要做的就是:企业管理者应该加强对采取管理工作的重视, 其次应该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

2. 借鉴先进的财务管理制度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 各国的企业都纷纷对自己的财务管理机制进行改革。我国过去的财务管理机制已经不适合现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了, 不少的问题也都纷纷的浮出水面。而国外企业先进的财务管理制度正是需要被我国企业所借鉴的。我国企业需要一改过去传统的管理观念, 吸纳国外先进的管理观念。

3. 将信息技术结合至财务管理

目前, 不少企业都将信息技术结合至企业管理模式当中, 那么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当中的重要内容——财务管理, 将信息技术结合至财务管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也是必然。那么将信息技术结合至财务管理当中又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要知道现在是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所代表的是方便快捷, 财务管理结合了信息技术, 这意味着财务管理当中诸多繁杂的管理工作可以通过系统来进行管理, 这不仅仅是方便了管理者, 也方便了领导者的视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企业核算想要提升至企业管理, 首先其企业领导必须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 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其次, 在信息技术急速发展的今天, 我国各大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应该将信息技术结合至企业管理当中, 这样也能够方便企业财务管理。最后就是, 我国的企业应该多多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式, 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管理方式。最后就是, 时代的变化是迅速的, 企业只有正确的面对时代所带了的机遇与挑战, 紧跟时代的步伐, 这样才能让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宝珍.“三集五大”环境下FS地区供电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 2013.

[2]陈兰.电力施工企业独立核算分公司财务管理改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3.

[3]郭瑞霞.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 2015.

[4]刘伟.如何将企业财务核算提升到财务管理[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6, (5) :275, 307.

建筑业财务核算 篇10

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 如果对于企业的人员管理、职能部门等之间的利益关系不进行有效的调整, 没有制定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 那么热就很容易给核算单位财务管理带来一些问题, 以致于会计集中核算不能够有效的实行。所以, 加强核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当前核算单位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 会计集中核算与单位财务管理脱节。

造成会计集中核算与单位财务管理脱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企业的各个部门将数据递交给会计部门时, 双方并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 以致于对于数据的认识不同。 (2) 由于核算单位的领导有时会制约企业单位的财务支出, 以致于各企业单位不愿意实行财务管理, 甚至有时候想要避开会计部门的监督, 这样的情况就会造成核算单位和企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脱节。 (3) 由于中心核算会计的工作任务繁重, 对于企业中的财务事项不可能进行全面而又严格的审查, 往往只是通过单位会计填写的收支报表来进行入场, 这样就不能真正了解到单位会计的收支情况, 以致于企业的经济业务与中心核算单位在时空上的脱节。 (4) 目前, 由于社会的发展, 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往往大于市场供应价格, 会计集中核算在实行过程中也就不能够倒动事业单位的积极性, 从而影响了中心核算单位的财务管理。如果长期处于这种财务核算与单位管理相脱离的状态, 那么就很容易在事业单位中形成一个财务管理漏洞。

2. 单位资金使用效益低。

由于单位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之后, 就会将所有的关于财务管理方面的任务交到中心核算单位当中, 而忽视了企业自身内部的监督管理, 这种也就会导致企业单位的财务资金使用效率低。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单位对于财务资金滥用, 增大企业各方面的支出, 从而造成了企业资金的浪费严重。 (2) 由于各个企业之间业务联系众多, 但是其款项往往挂账, 并且其金额比较大, 经过长时间的运转, 企业的资金并不能达到收支平衡, 这样不仅会造成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低, 还会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形成不利后果。

3. 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由于企业内部没有指定一个健

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致使企业工作人员肆意滥用资金。其主要表现于几点: (1) 由于单位负责人没有对财务的支出管理严格把关, 从而致使有些不符合财务规定的支出通过批准, 或者是负责人在工作中为谋取小利, 虚假冒领等现象突出, 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 (2) 由于没有指定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所以企业人员不能够完好的分工, 对于集中核算后的财务再次进行审核管理, 这样就很容易形成财务管理上的漏洞。 (3) 由于有些单位之间的业务交往密切或其他各种原因的影响, 以致于单位在账目编制过程中模棱两可, 财务管理上也就存在相对大的漏洞。

二、加强和完善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议

1. 完善协作机制, 整合单位财务管理职能。

核算单位与会计中心要切实加强横向交流联系, 建立互补、互促、互动的分工协作机制, 切实解决会计中心与单位财务管理脱节的问题。核算单位要主动接受会计监督, 认真听取有关意见, 及时进行沟通, 使中心会计人员能深入了解和掌握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

2. 加强预算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 将全部收入、支出列到具体项目, 切实解决单位资金滥支乱用的问题, 为单位财务管理提供有力保证;二要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 切实加强对单位政府采购支出的事前审核控制, 严格依法实施采购, 不断规范单位的政府采购支出;三是核算单位要对往来款项全面清理, 中心应发挥预警作用, 及时提醒单位组织清收或支付, 切实解决单位资金体外循环的问题,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 完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各单位要结合自身的经济业务活动特点和内部控制的弱点, 进一步制定完善相应的内部财务制度, 对支出弹性大、容易发生舞弊行为的公务活动, 要严格执行授权控制, 加强实施过程监督。

三、结语

以上我们了解到当前企业实行会计中心核算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归根结底, 这是由于企业没有对中心核算进行深入的认识, 其意识不明确, 以致于企业在财务方面放松管理、疏于管理, 以致于财务风险较大, 财务漏洞也非常突出。我们据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以期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相信在未来, 不断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 完善中心核算制度, 从而对企业财务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

摘要:会计集中核算又是一级核算。它主要是指企业中所有的会计工作全部集中到一个会计部门进行核算的一种形式, 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生产部门以及各职能部门当中所有的经济业务, 通过编制统计之后适时交给会计部门, 然后会计部门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核算, 然后在编制出会计报表。这种核算方式有利于减少会计核算的中间环节, 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如何强化核算单位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柳驰.会计集中核算后如何加强财务管理[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01) [1]柳驰.会计集中核算后如何加强财务管理[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01)

建筑业财务核算 篇11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影响因素,给企业的成本评估、效益核算等经济管理带来了难度,传统的财务会计受到计算方法和计算理念的制约难以适应现行的经济发展需求,为此,企业的财务工作从核算型逐渐转向管理核算型。本文将通过两种财务管理办法的对比,进一步拓展管理核算型财务会计的优势。

关键词 企业 经济 财务 会计 核算

一、传统财务会计工作的现状

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为组织核算工作所建立的工作机构和制定的工作制度及工作纪律,也被称之为“财务管理”;而另一部分则是为进行反映、核算并按照规定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进行的经济事项处理过程,即被称之为“会计核算”。该种财务工作主要依靠从业人员的手工作业,会计工作人员主要进行报表核算,财务核实等基本的财务计算工作,工作形式单一,工作量大,受到传统思想的制约,财务人员把工作重心放在数据的管理和计算上,而不能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已经逐渐融入到财务工作中,降低了工作量的同时,为工作人员留有足够的思维扩展空间,方便其进行本业务内部的深层研究和探讨。

二、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比较

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同属于经济活动中的会计体系,二者的经济本质相同,但是两者的侧重点和经济内容存在差异。财务会计的工作重点是对以往经济运行中数据的汇总、归纳和录入,并通过对已有信息的分析和研究实现未来经济的预测,传统会计主要表现在经济信息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通过信息和经济数据的客观录入和分析,用于企业的外部经营和发展。而作为管理会计,它是在传统会计基础上的发展,主要侧重于企业信息的现在管理和未来预测。它依据管理经济学、工程经济学、数量化管理和决策等理论,将财务管理、成本核算、会计系统信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引进、吸收和应用到的经济效益决策分析业务中,注重强化对现在和未来经济事项的评价、分析、预测和确定,其工作的侧重点主要在单位的内部。

三、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向财务会计领域渗透与扩展的趋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银行,三种主要的国际经济机构的发展带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逐渐加强和深入。同时东北亚共同体,北美贸易自由组织、欧盟的成立使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方向发展。面对牵一发而动全身日益变化的市场经济,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应该从原本的经济数据管理中走出来,结合经济形势为企业的管理和发展贡献力量。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经营管理层对强化财务部门的职能、扩展和提升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参谋”的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表现形式和反映效果上,要求财务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对外部环境的掌握和内部信息的汇总,合理的确定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并且能够进行相应的企业经营风险规避,企业基本运营质量控制,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行。这一发展的趋势对财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作为财务工作人员应该拓宽自身的知识范围,除去必要的经济知识的掌握外,还要不断地学习与经济、管理等相联系的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能够对企业的发展做更合理的推断和评估。其次,从服务单位发展的长期目标出发,把严格细致地核算与科学有效地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借鉴和参照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原理、技能、办法等具体内容,使其融入到日常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业务中,以适应经营管理活动的需要;最后,协助企业管理层强化内部管理,为了实现企业的盈利和正常运作,财务工作者的经营战略的制定首先应该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能够占有市场份额,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其次,还能够实现企业原有资源的充分利用,为企业节约相应的成本投入,避免企业资源的大量浪费。

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业务的相互包容和有效发挥作用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同是实现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经济效益的运营成本、资金偿债能力、经营能力与盈利水平分析等指标的综合应用,通过电子技术的传递大大拓宽和加深了会计的信息资源的共享效果,这就为二者互相合理利用公共资源,创建更加科学、更加先进的核算管理模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管理会计的本质是通过实施管理职能对经济事务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在内的全过程的复核与评价,是复合型的管理活动。在财务会计核算过程中融入管理会计的本量利分析、经济效益评价、最佳经济存货批量确定、经营决策与资本支出的分析及评价、责任会计与企业内部单位工作成果的评价与考核等相关因素,便于财务会计在核算活动中从财务和管理两个方面实现对经营目标确定、方案决策、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和实行控制等活动的监督和反映。尤其是管理会计的核心理论——决策和控制为财务会计所吸纳、消化,可以使传统的会计职能从单一的经济业务审核向综合型复验、审查和核算方面转化;扩大监督的范围,传统的监督工作主要集中在对于会计工作的事后监督,该种监督模式虽然能够一定程度发现问题的所在,但是不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不能为企业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和经济损失,阻碍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而全过程监督体制的建立弥补了这一不足;从单一的会计控制向财务管理业务一体化控制这“三个职能转变”的方面进行管理职能扩展,从而实施更便于实现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的操作和更能够向生产、经营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渗透,使得会计核算、反映和监督的覆盖范围不再受到传统职能的限制,进而有效地扩大财务会计核算的内涵与外延,强化工作职能和提升工作质量。

五、结语

浅谈企业财务成本核算 篇12

1. 成本核算的范畴狭窄

个别企业只注重生产制造过程, 而忽视了产品的研发、销售、售后服务等产前产后环节的成本核算。在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产品生产制造周期已缩短了很多, 生产制造成本在产品总成本构成中所占的比重已大幅降低, 研发、设计、企业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非制造成本比重则显著提高。目前, 很多企业的成本核算仍局限于传统的核算方法, 只是注重生产制造成本, 而忽视了非制造成本, 无法提供真实的、准确的成本信息, 无法满足成本核算的要求。

2. 生产方式与核算方式的适应性问题

很多企业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核算方式的选择, 不同的生产方式有不同的核算方式。

3. 成本核算信息的收集及成本控制意识不强

个别企业的成本核算信息的收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会出现重核算轻管理的现象。自身没有意识到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虽然能够贯彻领导日常的安排, 但是缺乏主观能动性, 过于重视结果而往往忽略了财务成本管理控制过程。其错误地认为只要完成企业日常工作就可以做好成本核算工作, 而往往忽略了成本核算的过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单纯地认为财务成本的控制是由企业管理、决策者所决定的, 这样就弱化了企业财务成本核算在企业日常管理的中心地位。

4. 没有系统地进行企业改革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不但是企业的负责人, 而且还是企业的法人以及职工和自身利益的代表人。当今市场经济同行业竞争激烈, 在这样的形式下, 无形之中增大了作假账的几率, 导致企业所提供财务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 无法为公司资金日常有效配置提供准确的信息, 更无法为企业筹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二、财务成本核算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 财务成本核算为企业决策提供相关信息

一个企业要想使利润最大化, 就得有强烈的竞争意识, 以不断研制新产品的方式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及文化需求。在投资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一个好的投资决策是必不可少的, 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今后的发展, 对企业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投资的中心就是为了企业创造效益, 所以在投资决策中必须考虑周全, 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 扩大财务成本核算的范围, 企业通过财务成本的核算认识到公司产品生产水平与社会平均生产水平相比的不足之处, 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优化产品与服务, 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2. 财务成本核算为企业各部门的管理提供帮助

只有对各项指标都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才能进行企业财务成本核算。所以企业的收入、支出、进价、出价都由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监督的, 扩大财务部门的监督范围, 对企业建设一个团结、开拓进取的团队, 同时降低企业成本, 促进各个部门树立节约意识以及良好的工作作风有着很大的作用。这样不但节约了企业的财务成本, 还提高了各个部门的管理水平, 有益于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收益最大化。

3. 财务成本核算为企业内部资源有效配置提供帮助

企业成本来源的重要部分包括企业的人才引进、投资项目选择、产品设施配套等, 在没有完全了解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程度及成本回收周期之前不能盲目投资。在企业流动资产比例较低及融资难的大环境下, 盲目地投资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 会出现企业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严重影响着企业的日常生产运作, 更甚者会使企业面临着破产的危险。所以, 科学的财务成本核算对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准确地把握市场动向, 科学评估, 量体裁衣, 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 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据财政部相关统计, 在2009年我国很多医院积极遵守我国新的会计准则, 在医院医疗设备购置方面进行了财务成本核算, 实现了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而在此之前相当一部分医院购置医疗设备没有进行财务成本核算, 常常出现购置后设备仪器闲置现象。而在财务成本核算时要求设备申购时必须上报设备效益预测情况, 其中包括设备收费标准、使用效率、年收入总额、成本支出、回收年限, 同时需要将设备维修费及折旧费计入科室成本, 这样就规避了仪器设备消极使用的隐患, 达到了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

4. 财务成本核算是确立员工考核奖惩制度的依据

企业科学的财务成本核算是企业对员工公平合理的发放奖金和福利的一项重要依据。它不仅能够反映出执行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好员工的工作状态, 还是对违反企业规定以及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员工予以相应行政和经济处罚的依据。所以通过有效的企业财务成本核算, 能够科学的计算员工对企业的贡献程度, 定期进行比较总结, 最终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三、对于加强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建议

1. 遵循市场和价值的规律

企业财务成本核算对于市场规律来说应作为一项战略管理任务。然而市场规律决定了企业成本必须低于同行业水平同时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才能追求更多的利润, 降低企业成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科学系统地进行财务成本核算。通过财务成本核算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是挖掘企业潜力的主要途径。

2. 加强企业管理水平

财务成本核算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任务, 而且关系到公司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管理方面, 在监督考核普通员工的同时, 也需要监督决策层的领导, 只有管理者意识到财务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才能带领全体员工提高企业各个部门的管理水平, 而企业管理水平在提高的过程中往往会降低财务成本核算阻力, 有益于企业今后的发展。

3. 加强企业成本核算方面的宣传

加强对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宣传力度, 积极向企业员工宣传成本核算对企业今后可持续发展以及员工福利的好处, 正确引导员工自觉参与财务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 最终使财务成本管理与控制成为企业员工的良好习惯。

四、总结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条件下, 企业要想达到利益最大化就必须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采取适当手段降低产品成本, 以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成本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只有这样才会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创出自己的品牌与口碑。而科学系统的成本核算则是企业达到这个目标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胡晓红, 崔鹏民.强化成本管理是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目标[J].河南建材, 2011 (2) .

[2]黄丽威.浅谈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30) .

上一篇:英语歌谣与英语教学下一篇:大学生反学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