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装企业财务风险

2024-08-07

建筑安装企业财务风险(共11篇)

建筑安装企业财务风险 篇1

内部审计在财务风险管理中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它通过评价运营情况、发现问题、分析和促进解决问题来履行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些职能, 为企业管理工作发挥良好的作用。本文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作出了全面论述, 并阐明了内部审计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以保证财务机制的正常运行,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建筑安装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1. 企业风险管理

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战略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和作业风险, 它们很可能导致企业费用和损失的发生, 制约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获利能力。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和不确定性, 可以被管理人员预测, 并加以控制和规避。产生风险损失的主要根源是企业缺乏风险管理意识, 不能及时准确地识别风险因素,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企业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 是企业在对潜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 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预防、回避, 以降低企业风险损失的一种管理方法。

2. 建筑安装企业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建筑企业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必然出现和面对的问题, 也是建筑企业经营状况的反映。建筑安装企业财务风险本身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 贯穿于建筑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从初始的规划立项、建设实施到交付使用, 均涉及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确保最大经济效益的问题, 因此财务风险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的特点。

第二, 财务风险是伴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环境而产生的。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不以个人及企业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风险在财务活动中表现为实际结果与财务预期目标的背离。

第三, “风险”本身即指具有不确定性的对企业带来潜在损失的可能。其不确定性一方面表现为该项损失发生与否不可知, 另一方面表现为在实际产生损失的情况下, 财务损失量的大小不可知。

3. 建筑安装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成因

建筑安装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来自客观和主观两方面:一是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其对企业来说, 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例如铁矿石、木材等价格上涨导致钢铁等原材料价格上涨, 使建筑安装企业增加了生产成本, 减少了利润, 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 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风险。二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风险意识淡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只要有财务活动, 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三是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建筑安装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各部门之间在资金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若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 就易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或资金流失, 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效益性无法得到保证。

4. 建筑安装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

财务风险作用于建筑安装企业通常表现为以下形式:

一是投标风险。建筑安装企业为了中标竞相压低报价, 最终以微薄的利润或成本价格, 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承包工程, 更有个别业主单位招标文件中带有许多苛刻的条件, 建筑安装企业的利润得不到保障, 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诸多困难。

二是资金短缺风险。建筑安装需要大量的资金, 一旦资金紧缺, 就可能导致材料无法采购, 工人工资无法支付, 从而直接影响进度, 严重者会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给建筑安装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是资金回收风险。业主故意不履行合同, 拖欠大量工程款, 致使建筑安装企业产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业主将投资成本和投资风险转嫁建筑安装企业, 使大多数建筑安装企业承受巨大的财务风险。

四是收入确认风险。由于建筑安装项目价值大, 可能会发生工程变更, 引起合同总造价的变化;另外, 建筑安装材料价格波动大, 合同实际成本受市价的影响也较大且难以准确预计, 影响了预计总成本、预计总收入及完工进度的及时、精确认定, 最终导致利润失真。

五是成本亏损风险。工程成本是一个综合指标, 可以分解为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管理费等。工程造价是由工程投标报价决定的, 而在施工过程中劳动力、材料、设备等要素市场价格的上涨, 必将增加施工单位的施工成本, 形成成本超支的风险。

二、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关系

1. 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是自身发展的要求, 是建安企业风险控制的必要途径之一。

减少和控制企业风险是实现建安企业战略目标的关键要素之一, 正在引起企业管理人员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更了解建安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 具有风险识别、分析、控制等管理经验, 有利于将内部审计的资源和成果与企业风险控制相结合, 并可以减少企业内部机构的重复设置, 参与风险管理已成为内部审计的工作职责。

2.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 能够客观全面地管理风险。风险在企业内部具有传递性、不对称性等特征, 即一个部门造成的风险可能由于疏于管理, 所带来的后果往往不是由其直接承担, 而是会传递到其他部门, 最终可能使整个企业陷入困境。内部审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可以从全局出发、从客观的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 及时建议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2) 能够调控和指导企业的风险策略。由于内部审计部门监管职能的独立性, 使得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充当企业长期风险策略与各种决策的协调人。 (3) 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议更易引起企业领导的重视。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其他管理部门, 其风险评估的意见可以直接向董事会汇报, 这样会加强管理层对内部审计部门意见的重视程度。而内部审计通过独立视角提出的建议, 更具客观性和风险审视性, 从而更易被采纳。

三、建筑安装企业内部审计参与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1. 企业内部审计参与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流程

第一, 风险的预测和识别。即对企业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性质的过程, 以确定企业正在或将要面临哪些风险。

第二, 对已经存在和将要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即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预测风险的大小, 找出主要风险源, 评价风险可能产生的影响, 并采取相应对策。

第三, 提出改进和防范的措施。内部审计部门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 提出避免风险、接受风险, 还是降低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以强化企业的风险管理, 降低风险损失, 并对有关部门所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监督和检查。

2. 企业内部审计参与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形式

针对建筑安装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和表现形式, 从内部审计的角度, 可以确定其参与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一, 为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 企业应树立全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强化内部员工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促其主动识别和控制风险, 从主观上加强风险管理, 从而及时避免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操作流程带来的潜在风险, 在此过程中, 内部审计应起到积极建议和推动作用。

第二, 审计工作内容实现由传统到提高的“两个转变”。一是实现由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基本建设审计等的转变。开展多项管理审计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指导相关部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 有效提高运营效率。二是实现由查错纠弊审计向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评估转变, 积极开展外汇、资本运用、资金链、税收、兼并等风险管理审计和评价, 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有效促进现金流改善。

第三, 以内部审计工作督促会计部门规范财务核算, 守好财务风险控制“第一道防线”。通过成本审计、效益审计等常规性的内部审计工作, 督促会计部门在日常核算中加强成本、资金、应收账款等各项管理, 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强化会计制度约束, 把财务风险控制在基础财务工作阶段。具体做法是: (1) 加强成本管理,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对材料物资的管理, 严把材料采购、入库、管理、出库、领用关口, 做到材料采购有计划, 管理有办法, 定额消耗, 职责分明。 (2) 强化资金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筑安装企业对工程项目应该实行总的资金控制, 确定项目资金支配额度, 项目经理负责在控制成本范围内完成作业。在核算成本和利润时, 按所签定的内部承包或管理协议进行分配。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财务部门的资金预算、划转和管理进行评价, 督促财务部门规范资金业务流程, 有效防范财务管理风险。 (3)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要从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入手, 包括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提高会计核算水平, 使会计对建筑安装企业经济业务的反映尽量做到全面、准确、及时。 (4) 强化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约束功能, 为建筑企业稳定财务运行、降低财务风险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发挥制度约束对防范建筑安装企业财务风险的间接作用。

第四, 加强事前风险评估, 内部审计可适当介入承接项目评估等事前风险控制流程。在建筑安装企业招投标管理中, 出于风险控制考虑, 内部审计应参与项目的研究和分析, 从审计的视角全面考虑风险成本、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设备充足程度、劳动力和设备的生产率、施工管理水平和质量安全控制水平等, 确定企业的风险承受度, 提出降低和控制风险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第五,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内部审计是建筑企业内部对会计控制的再控制, 它通过评价会计控制来督促会计部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会计控制, 从而力求将对建筑企业财务状况的反映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提高识别风险的能力, 积极参与风险管理, 对本单位的经营条件、财务报告以及其他重大事件等方面的风险作出及时反映, 来预防、控制、降低和规避建筑安装企业财务管理风险。

建筑安装企业财务风险 篇2

建筑企业财务工作计划篇一

2020年,公司明确了对我们财务人员的工作要求,所以为了把工作做到最好,特此制定了新的工作计划。

参加财务人员每年一度的培训教育,了解新准则体系框架,掌握和领会新准则内容、要点和精髓。全面按新准则的规范要求,进行帐务处理。全面深入的学习财务知识,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学好聚财、生财、用财之道,积极实施财务人才工程,进一步完善财会人员知识结构,及早成为一专多能、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和进取意识的复合型财会人才,强化财务管理的整体素质。积极争取资金,阐明充分理由,反映真实的情况,并注意及时联系,主动沟通,密切彼此的关系,力争得到更大的支持。具体计划如下:

一、以资金治理为契机,不断增强全员的预算治理意识

近年来,随着企业精细化治理水平的不断强化,对财务治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以此为契机,根据财务治理的特点以及财务治理的需要,及时出台了支公司固定费用治理办法、资金预算治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制度,从而使每项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监督、有考核。在费用控制方面,一是采取定额包干的方式,将手机费、电话费、班站所办公费、车辆油料费、维修费、线路巡视费等定额控制,节约归已、超支自负,培养了职工的节约意识。二是采取预算审批的方式,对定额以外的费用,必须先层层审批,没有审批发生的费用,一律不予报销。在现金预算方面,为提高现金预算的准确性,在实际支付时做到,没有现金预算项目的不予支付,超预算支付标准的不予支付,中国电力资料网从而提高了现金预算意识。在职工借款还款方面,规定了借款必须于发生当月还款,确实起到了降低借款数额,减少资金占用,避免呆帐发生的积极作用。通过预算治理这一有效的治理手段,职工的规范意识进一步增强,从而有力地带动了财务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以培训为动力,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工作的侧重点和基本点也在改变,因此财务会计工作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算账、报账等会计核算上,应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结合本行业财务工作的特点,认真进行工作总结,吸取经验、查找不足,保证财务基础工作的准确、及时、完整,为领导及时、准确、完整的提供财务信息。

三、以考核为手段,促进财务基础治理水平的提高

在今年的财务治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借助支公司的考核体系,采取了工作质量与方针目标的考核机制,将治理的要求与重点,纳入工作质量与方针目标考核。将费用预算通过月份考核与工资挂钩,全面提高了财务核算质量,实事求是的体现财务经营成果,做诚信纳税单位。

四、积极参与企业经营治理,搞好公司财产物资的清查与盘点

随着财务治理职能的日益显现,财务治理参与到企业治理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包括材料物资的采购和废旧物资的处理等。为加强对基层站所各项财产物资的治理,通过现场清查和新领用登记,各部门建立了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以及安全工器具登记台帐。

建筑企业财务工作计划篇二

新年到了,对于自已的工作,得制定一份新的工作计划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越来越好!

一、财务科工作计划

财务科负责分公司财务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成本管理、会计管理、各项目部及实体的成本管理、兑现审计工作。

1、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的规章制度。对本部门工作负责,制定并落实部门工作计划。

2、负责编制并上报分公司财务收支计划和月资金收支计划;编制并上报分公司机关费用指标计划,按照集团公司审批结果,进行控制和管理。

3、负责编制和上报集团公司财务会计报表及各种资料。

4、负责财务会计核算和项目成本核算的管理。配合项目部工程价款回收工作。

5、负责分公司固定资产的管理,按规定计提折旧费。

6、组织各项目开展增收节支活动。搞好会计核算、项目核算和成本分析,降低工程成本,降低费用支出,并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工程项目经济档案。

7、负责对项目经理部实施审计监督。负责分公司的财务电算化管理。

8、负责“卓越绩效体系”的财务科各种资料的准备及复验工作。

9、负责工程投标保函、履约担保、银行信贷额度等手续办理工作。

10、负责集团公司对分公司工作联查财务各种资料的收集、编制工作。

11、负责上报分公司财务收支计划和月资金收支计划;编制并上报分公司机关费用指标计划,按照集团公司审批结果,进行控制和管理。编制分公司财务收支报表。

12、负责核对清理债权帐务及内部单位之间的往来帐目。

13、执行对操作人员的管理和计算机档案管理职责,对会计软件的运行进行日常维护,保证计算机软件及硬件的财产安全。

14、对项目经理部经营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运行机制是否正常进行监督。对项目经理部实施财务审计、承包及兑现审计。

二、支付各种款项的措施

为了强化财务管理,规范经济行为,杜绝工程成本的各项潜亏因素的存在,保证分公司健康持续的发展,要求各级领导及财务人员在支付各种款项时,帐面有欠款的可以支付,否则坚决不予支付。如果双方签定合同约定有预付款的可以预付,但预付款项不得超过合同限定数额。要求严肃执行,若有违反行为追究当事人和领导责任。

在付款的同时严格审查收款签字人是否与财务帐面、合同签字人一致,否则坚决拒付,实属情况特殊,但必须办理本人委托证明书、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并同时附在付款凭证后面。委托证明书如果双方是企业单位的必须有双方企业单位盖章后有效,如果是个人的必须有双方当事人签字并同时按手印和双方的身份证复印件附后有效。事后避免经济纠纷。

三、加强防范企业经济风险意识

1、建立完善专项基金台账:职工公积金、职工养老统筹、职工医疗保险、职工失业保险台帐。

2、应收帐款科目要进行帐龄分析,帐龄达到三年以上为不良资产,结算是否及时,债权人的债权期限为两年。债务人是否存在,单位是否注销,诉讼期限是否超过两年,债务人是否足额给款。预期债务是否有证明,证明超保权期限是否。预期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全额提取坏帐。

3、坏帐准备金的预提方法,是以“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的年终“借方”期末余额按比例提取,同时也可以按单个分析计提,但是必须在财政局备案并批准。

建筑企业财务工作计划篇三

2020年是企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年,也是一个充满挑战、机遇与压力的一年。为了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并充分认识和有条不紊地做好财务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一、严格遵守财经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

遵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品质,严谨工作作风,严守工作纪律,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当好家理好财,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全面、细致、及时地为公司及相关部门提供翔实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当好领导的参谋。

二、积极参与企业管理

随着财务管理职能的日益显现,财务管理应参与到企业管理的逐个环节,为总体规划制定提供依据,为落实各项工作进行监督,为准确考核工作提供结果。

三、随着单位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不断强化,对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财务管理的特点以及财务管理的需要,我们要进一步做好日常工作

1、加强规范现金管理,做好日常核算,按照财务制度,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强化资金使用的计划性、预算性、效率性和安全性,尽可能地规避资金风险。

2、努力开源节流,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作用,为公司提供财力上的保证。在费用控制方面,加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理财作风,将各项费用压到最低限度,倡导人人提高节约的意识。

3、加大财务基础工作建设,从粘贴票据、装订凭证、签字齐全、印章保管等工作抓起,认真审核原始票据,细化财务报账流程。内控与内审结合,每月进行自查、自检工作。做到帐目清楚,帐证、帐实、帐表、帐帐相符,使财务基础工作规范化。

四、实行会计电算化

首先实现电算化与手工记账同时进行,逐步实现计算机替代手工计账的财务管理模式,解决会计手工核算中的计账不规范和大量重复劳动极易产生的错记、漏计、错算等错误。大量的信息可以准确、及时的记录、汇总、分析、传送,从而使得这些信息快速地转变为能够预测前景的数据,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通过一系列严格的科学和程序控制,可以避免各种人为的虚假行为,避免在实际工作中违法违规,使其更加正规化、科学化,现代化。

五、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工作

及时、全面、完整地提供客户需要的各种数据与资料,采取各种措施花样繁多的包装好、宣传好,务实招商基础。对已接触过的客商,要进一步了解情况,及时传递信息,把握进度,环环相扣,抓准机会,有所突破。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探究 篇3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由于外界难以控制的因素以及企业内部的投资决策方法案失误,所造成的财务经营结果与预期目标不一致的情况。这种风险的发生会使企业的经营状况受到影响,无法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以及企业资金成本最小化。因此,在整个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明确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从源头上进行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预防。

二、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1.内部原因。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有以下表现形式:(1)财务关系混乱。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发生的财务手续。在票据的管理以及报销中,抬头不清晰,业务用途不明确,造成票据的填写规范错误,使整个财务管理过程趋于混乱的状态。(2)风险意识薄弱。风险意识是企业内部人员进行财务工作中必须具备的一个意识。财务工作是一个细致入微的工作,掌握每一笔分录的借贷方,了解资金的去向以及流动方向,及时关注企业资金流动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防范在财务工作中出现的风险。(3)资本结构失衡。资本结构是衡量一个企业长期负债与权益的比例情况。最佳的资本结构是使股东权益最大化以及企业自身的资金成本最小化。资本结构失衡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加。建筑施工企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资产负债比过高使得企业以负债为主要方式失衡,自有资金较少,导致财务管理的运行以负债管理为主,加大了企业在资金支付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4)投资决策失误。投资是一个企业进行盈利的基础,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核心。对每一个项目采取财务理论中的项目投资方法,以项目决策的几大方法进行投资决策的衡量,以科学化的手段指导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减小因为投资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2.外部原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受到自身盈利水平的引导,也受到外部宏观环境的影响。外部宏观环境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等多种不可控制的因素。加强对外部宏观环境的实时掌握,有利于及时减小整个宏观环境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外部原因造成的财务风险主要由以下几点:(1)资产流动性差。资产流动性是进行整个企业财务经营活动水平的衡量指标之一,资产流动性高,存货流转率会相应的提高,增加资金的流动速度,加强企业的财富积累。资产流动性差将导致整个企业的库存积压,现金匮乏,不利于企业新科技新技术的研发。(2)制度环境。制度环境是企业不可控制的外部环境,只能通过企业自身的感应能力进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收集,并做出相应的反应。积极关注国家的产业政策变化,对于建筑施工方面的政策性导向进行理解,掌握银行的利率变化,减小企业的资金成本等。(3)道德风险。道德风险作为经济学中的常用语,为解释社会上存在的不道德投机现象作了专业化的表达。道德风险是指在市场经济行为中出现的各种以诈骗,投机等不正当手段进行盈利的现象。道德风险是敌手企业掌握我方企业所不知道的信息,从而对本企业造成危害的一种现象。

三、财务风险的控制方法

(1)加强风险收益均衡,改善企业资本结构。风险收益均衡原则的出现是对建筑施工企业提出的巨大挑战,由于传统的施工体制原因,造成了企业先开发,再收费的经营模式,以相当大的负债比例进行企业的运作。一是维持风险收益比例。建立风险收益均衡机制,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在现有的外部环境以及内部条件的基础上,使企业的债务和资产维持在一个稳定的风险收益比例之上,减小因为企业负债水平过大造成的资金流动性风险。二是实行部门分权制度。学习先进企业的职能型部门管理理念,根据不同的部门进行财务分权,限制不同部门的资金使用权限,从资金的流出角度上控制企业的资金流向。同时,规范企业的财务支付流程,完善企业内部的财务准则,加强网上支付的方法,进行工程成本流动化管理等财务手段。三是进行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的提出是适应“国家十二五”经济战略发展的要求,以信息技术的方法武装自己的企业,加快企业工作的效率。同时,对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供应链系统进行相应的管理,进行企业的财务资源规划,使企业的经营以信息化的方式开展,提高企业经营的整体。(2)建立财务风险机制,全面实现风险可控。财务风险机制是企业进行风险可控的保证,以财务分权的模式进行建筑施工企业母公司以及子公司之间的关系。一是风险转移法。风险转移法是建立风险机制的核心,运用财务规划的方法,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上下游进行风险转移。例如,建设施工企业的一项经营活动以材料的采购作为核心,运用合法的途径将建筑风险转移给这些合作方,减小企业的风险损失,同时,又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险的出现为广大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福音,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人员的施工不当或者各种意外因素或造成施工人员受伤的情况。对于这部分财务风险可以进行保单投保的方式降低。二是业务多元化。业务多元化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自身主营业务的同时,可适当选取优质的经营项目进行投资,实现多元化经营策略。以不同的项目所带来的风险收益不同,做到风险的相互抵消或者减小。例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大佬-万科集团,在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主营业务是房地产开发,同时,副业也发展得非常好,运用闲置的资金进行金融产品的投资,收益颇丰。聘用专业的金融资产管理人员进行财产的管理,合理的进行期货以及期权的投资,分散因市场变动产生的财务风险。三是坏帐准备金制度。坏帐准备金制度是每一个企业在经营生产的过程中,必须建立的一个制度。对于每一次项目的收益,提出一定比例的现金进行准备金的提取,以防止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由于材料商以及供应商拖欠款项造成的企业资金链断裂损失。四是风险规避法。风险规避法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的选择过程中,以科学化的决策方法选择风险最小的项目,这种项目从最大程度的角度上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然而,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当企业选择了最小的风险项目时,也意味着企业的整体收益会减小。这是一种保守的项目选择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就综合结合企业内部的项目分配方法进行选择。(3)开发风险识别系统,提前做到风险预警。风险识别系统是运用现有的强大数据库功能,通过录入企业内部财务数据的方式,运用图表,文字,数据等方式将企业内部的财务数据进行完美的整合。通过财务指标的计算方式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财务风险的识别方式以报表识别法与现场观察法两种为主。报表识别法是指在风险识别系统中录入相应的财务数据,通过风险指标的临界值表达方式进行财务风险的预警。现在观察法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方法,财务人员通过直接调用风险识别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图像的模拟和生成,根据自身的专业经验进行财务风险判断的一个方法。

四、结论

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的控制过程中,应结合企业自身的项目发展情况,合理的平衡风险与利益的关系。定期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数据进行审计,明确财务资金的流向,最大程度掌握企业财务状况。同时,加强外部宏观环境的信息收集以及法律政策,从宏观环境上减小因系统性风险带来的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从根本上做到财务风险可控的最大目标。

参 考 文 献

[1]王清剑.浅谈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特征及防范内容[J].今日科苑.

2010(10)

[2]施卫东.刍议当前我国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科技经济市场.

2006(11)

[3]陈江.关于现阶段建筑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4)

[4]崔可萍.浅析建筑企业资金管理及预防财务风险的措施[J].现代商业.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篇4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几种表现形式

1、合同签约或履行不当带来的财务风险。

当前, 由于建筑市场的不规范和投标的激烈竞争, 许多业主利用施工企业急于揽到工程任务的迫切心理, 在签订合同时附加某些不平等条款, 如要求垫资施工、收取履约保证金等。类似的此类项目, 管理稍一放松, 则可能发生亏损, 甚至出现项目承接到手就意味着要发生亏损, 致使施工企业在承接工程初期就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陷入合同陷阱, 直接增大了财务风险系数。再如, 企业与业主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中单价往往一次性包死, 如果合同规定不予调整, 而在实际施工中, 往往工程量会发生变更, 导致成本增加, 则施工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合同是施工企业一切风险的源头, 如果合同“先天不足”, 势必会造成工程项目实施中的被动, 增加施工企业财务风险。

2、经营不力导致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往往缘于经营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承揽的工程质量不高。部分施工企业“饥不择食”, 在承揽任务时不计经营成本, 不关注效益, 承揽的工程任务质量不高, 使企业陷入越干越亏的怪圈。二是工程垫资带来的经营危机。近年来, 虽然国家扩大内需, 给施工企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但有些工程项目仓促上马, 资金不到位, 强上项目的现象时有发生, 业主的预付款不能及时到位, 施工企业只得垫资施工, 再加上大额的履约保证金, 一旦业主财务状况出现恶化, 施工企业便会陷入难以避免的经营危机中。2011年因铁路建设市场降温而引发在建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集中爆发, 就曾导致施工企业出现大面积的窝工和停工息工现象, 结果造成施工企业成本加大甚至出现亏损。

3、资本结构不合理带来的偿债及信用风险。

高资产、高负债、流动资金短缺, 是施工企业目前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风险。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 偿付能力严重不足, 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它主要表现为:一是当企业生产规模快速扩张、流动资金严重短缺时, 必然会向银行借入资金。由于这些借款多是短期的, 但施工企业资金周转的周期较长, 往往贷款期限届满, 资金未能完成周转, 企业不得已要借新债还旧债, 同时还要支付高额的借款费用, 在一定程度上隐含着较大的财务风险;二是在施工过程中, 由于企业自有流动资金的制约, 企业必然占用大量的应付材料款及应付工程款, 应付款项的不断增加, 造成资产负债率大幅上升。过度负债一方面会导致企业信用等级降低;另一方面会弱化企业的支付能力, 一旦信用链条上某一环节出现问题, 或者实际现金净流量比预期减少, 就会影响到期债务偿付, 资金支付压力、信用风险、诉讼风险等应运而生。

4、成本控制不力导致的经营成果风险。

成本风险是施工企业的一个重要风险。由于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 影响因素多, 所以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很难到位。如施工期间物价上涨、未预见的恶劣施工条件、不切合施工实际的施工方案等, 都可能造成施工工期延长、所需机具增加、施工质量下降, 投入的成本费用相应增大。另外, 项目实施过程中, 责任成本控制不到位, 造成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浪费, 管理费用增大, 使整个项目成本超出预算, 造成项目亏损。有些大的工程项目的亏损, 对企业带来的风险将是致命的。

5、现金流管理不力导致的企业资金危机。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 现金流反映企业机体的生存活力和发展动力, 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的关键要素。如果企业资金沉淀、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无力支付到期债务、不能满足企业施工生产的需要, 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也就不言而喻了。统计资料表明, 近年来随着BT、BOT、BOO以及EPC等建设模式的增多, 建筑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大, 如不能合理筹划好资金的收支, 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灾难。

6、汇率波动导致的汇兑损失风险。

随着建筑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 对外承包工程规模不断扩大, 涉及外汇资金也越来越多。近年来, 金融危机引发的汇率和利率震荡, 给境外工程外币资产安全造成了巨大风险。自2008年7月以来, 外汇市场主要流通货币对人民币平均贬值达20%左右, 为刺激消费, 遭受重创的世界各国央行相继下调基准利率或减少存款准备金率, 由此引发的汇兑损失使得境外工程施工企业的海外资金和资产大幅缩水。

二、如何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1、建立健全合同管理, 防范企业信用风险。

合同风险虽然是合同双方确认了的, 但不管是转嫁给施工企业的原属于业主的风险, 还是施工企业自身因素造成的风险, 都反映了施工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对隐含的财务风险没有产生足够的警惕。为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把好合同签订关, 应做到:工程项目资金不到位的、环保设计不达标的、未经审查的、不合法的、低于成本价的、显失公平的合同不签;对于施工合同, 应密切关注施工合同中的“补充协议”, 特别是对于工程款的拨付、税金缴纳、主要材料款的支付等等应有明确规定, 不断规范企业的签约行为, 防范企业信用风险。

2、建立投标风险评估机制, 规避经营风险发生。

施工企业取得招标文件后, 应当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全面考虑风险成本, 正确理解招标文件, 把握业主的意图和要求, 全面分析投标人须知, 详细审查图纸, 复核工程量, 分析合同文本, 建立起投标风险评估机制, 从企业自身实力和项目投资盈亏预测中确定企业的风险承受度, 最后再决定是否投标以及以何种标价投标。另外, 要坚持项目投标过程中的“三不揽”原则, 即业主资金不到位的工程不能揽, 大量垫资的工程不能揽, 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不能揽。只有对所投项目认真调查研究, 筛选方案, 树立投入产出观念, 重视价格风险的控制, 量力而行, 精确报价, 才能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3、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 负债规模适度。

企业必须保持合理的负债总额和资产负债率, 做到适度负债, 并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 谨慎负债。为了增强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增强项目的盈利能力, 并着力于补充自有流动资本, 降低资产负债率。从目前施工企业的自身特点来看, 资产负债率控制在70%以下较为理想。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流动比率不低于1∶1, 最好保持在2∶1的安全区域。因此, 企业应根据需要对长期、短期借款合理安排, 防止还款期及债务支付过分集中。应制定详细的还款计划, 以免债务到期日无法偿还, 带来连锁反应, 影响企业的信誉和生存。

4、加强成本管理,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的经济实力是抵御财务风险的根本, 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就必须加强成本管理, 强化内部控制, 提高经济效益。在项目施工过程中, 首先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 制订出科学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其次, 要根据所选定的施工方案, 大力推行责任成本管理, 以责任成本为控制目标, 加强对施工项目成本中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用等重点项目的监控, 把成本费用控制在责任成本范围内;再次, 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新设备、新技术, 以节省材料、节约时间, 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工期, 打造出高质量、高技术的建筑精品,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后, 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落实经济责任制, 对失职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制, 规范经营行为。

5、强化资金的管控作用。

提高资金运行效益, 加强资金运行监控力度, 保证资金合理、安全使用是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的必要措施。一是根据企业实际和施工生产的需要, 编制统一的资金预算, 确保编制预算既能保证机关管理层正常经营, 又能满足施工现场需要;二是与工程项目签订上交目标责任制, 明确奖罚措施, 确保资金在企业内部良性运作, 减少筹资风险;三是实行资金集中管理, 统一调配, 充分发挥资金规模优势, 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6、加强外汇风险管理。

为了防范外汇风险而在市场采用外汇金融衍生工具的方式由于受到各类政策限制而很难真正实行, 但可以从以下方面降低外汇风险:一是根据向国内银行远期外汇汇率报价的咨询了解, 尽量与业主谈妥采用“固定汇率”结算, 降低市场风险。在签订分包合同时尽量采用与主合同一样的外汇币种进行结算和支付, 降低外汇转换时的汇率损失;二是根据银行远期报价适当与银行进行远期外汇交易, 防范外汇汇率损失。

建筑安装企业财务风险 篇5

一、建筑施工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1.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是市场竞争的需要。随着市场的竞争,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竞争者要获取对方更多的财务信息,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行业中站稳脚跟,就要加强自身财务管理,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增加企业在竞争中的砝码,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2.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应充分应用财务管理核算体系来解决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可以监督和控制企业本身的现金流量,能够及时发现出各环出现的问题,认清企业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实现其健康发展。

3.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信息在反应企业经营情况上有一定滞后性,这使得无法正常发挥事前和事中控制的作用,增加了成本费用。因此,要加强财务管理,重点做好事前和事中控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信息化在财务管理核算的应用

(一)应用工程量清单收集成本信息

信息化的发展,使得财务管理核算的职能得到扩展,其职能主要是对数据进行采集、挖掘、分析处理。传统的财务管理信息收集方法把已经产生的成本按照财务会计的科目分别进行汇总,比如对机械费用和现场管理费用不进行区分,这样高度综合的数字对项目成本控制作用很小,也不能根据这样数字将进度和成本信息联系起来。日前按照清单规范来制定工程概预算成本项目分类,施工过程中要按照清单项目来收集分部分项工程的成本支出。

通过依据工程量清单中的项目设置和费用归结到一起的原则来改进财务成本核算得方法。以保证实际发生成本和预算成本有一个连贯性和可比性,财务成本的核算科目和清单费用划分有“相通性”。这样起到的以下几个作用:(1)历史财务成本数据为以后工程估价提供指导意见。(2)及时反馈本工程的管理中真实成本信息。(3)通过对计划和估计成本比较就能衡量出成本控制的效果。(4)能方便找出成本超支发生在哪个具体清单成本项目中。(5 ) 得到的成本数据为项目管理提供定量支持。

(二)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都实现了全国性的网络一体办公自动化,建筑施工企业也基本上实现了财务集团化,这也是企业发展的趋势。集团财务和资金结算中心平台的投入运行再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加强人员培训和与业主的沟通,要不断推荐和完善信息化建设。要实行企业内部“核算统一、统筹预算、资金集中”的财务管理。

三、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强化资金管理

由于建筑施工具有生产周期长,流动程度大的特点,加之各项目资金到位情况不一样,不利于资金使用的管理,增加了资金协调运作难度。这就要强化资金的管理、监控和合理安全使用。

1.财务管理要统一化,规范化。实行财务统一核算管理体制,做到三个“统一”即:资金统一管理,财务统一核算,财务统一制度。

2.要有市场风险意识。市场信息瞬息万变,具有不确定性。财务人员更应具有风险观念,要加速资金周转,合理投资。例如,要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计划,避免造成资金短缺。

3.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制度。所有的收入→施工企业开户银行→其内部银行账户→财务部门扣除应交管(理费、税金等)费用后视工程进度情况和资金使用计划,分期分批拨付资金。

四、加强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环节,是企业效益的基础。

1.加强成本管理的意识,实行全过程项目成本控制。财务管理既要核算已產生的实际成本,又要预测未产生的成本,以加强对整个成本的分析监管。要认真编制成本计划,做好成本分解,建立定期分析成本计划制度,定期进行对成本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2.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各方面建立起严格的管理程序,对管理费用要采取指标控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有效性上要严格审查,努力把管理费用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

五、加强财务制度的执行

要加强财务部门和预算部门间的联系,加强合同的管理,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台账,并且要做到“三个及时”也就是在收集资料、办理签证、结算工程款方面上要及时,做到每日一清每月一结。尤其是对变更索赔项目,要能随时办理签证结算,减少施工企业的超前投入,降低经营风险。此外我们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分配方案,保持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性。

六、建立健全会计控制制度。

有效的会计制度是保证会计核算质量的前提,要充分认识到加强会计控制的重要性。要明确相关业务的程序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建立健全会计控制制度。从机制上、制度上来规范行为,达到控制风险、防范舞弊、纠正差错的目的,切实保证会计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要想保证其正常运行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奖励与惩罚机制,以保证该项制度的顺利运行。

七、结束语

总之,建筑施工企业应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强化财务管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财务管理体系,规范财务行为,既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又能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傅淼成.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问题探讨.建筑技术.2005(3):231-233.

[2]曹敏.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河北企业.2008(9).

建筑安装企业财务风险 篇6

建筑安装企业具有工程点多、面广、施工周期长并且工期交错, 纳税环境复杂多变, 在涉税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的特点。多数大型建筑安装企业都跨省 (市) 经营, 使企业面对较多的税务机关而各地税务机关对税法的理解和执行差异很大, 这增加了企业税务风险系数。探讨建筑安装企业运营环节的涉税风险问题及其防范措施对建筑安装企业的安全运营意义重大。

二、建筑安装企业涉税存在的风险问题

(一) 挂靠经营业务的税收风险

新《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一条规定, 单位以承包、承租、挂靠方式经营的承包人、承租人、挂靠人 (以下统称承包人) 发生应税行为, 承包人以发包人、出租人、被挂靠人 (以下统称发包人) 名义对外经营并由发包人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 以发包人为纳税人;否则以承包人为纳税人。基于此规定, 被挂靠人是挂靠业务的营业税纳税义务人。一旦被税务部门发现偷税、漏税问题, 将由被挂靠企业承担这种税务风险, 遭受经济上和信誉上的双重损失。

(二) 预收账款环节税收风险

建筑安装企业从工程施工前就陆续发生预收款, 直到最后的工程竣工结算, 这中间不仅时间跨度很长, 而且预收款的金额也很大, 如果形成纳税义务后不及时纳税, 一旦被税务机关发现, 建筑安装企业不仅要缴纳大额滞纳金, 而且还要被处以大额罚款。因此, 如果对预收款不及时纳税, 将会给建筑安装企业构成很大的纳税风险。

(三) 收入结算环节完整性涉税风险问题

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五条和《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 建筑安装企业的营业收入有其特定的组成, 除了常规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外, 还包括了工程所耗用的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的价款, 但排除了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如果企业能够及时主动并完整调整应税营业额, 将会大大降低纳税风险, 否则很可能在营业收入的完整性上构成纳税风险。

在收入完整性所涉及纳税风险的问题上, 建筑安装企业存在以下两种常见的问题:

一是故意降低税基。由于税法规定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的应税收入, 不仅包括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而且还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 但是, 一些建筑安装企业往往想方设法不将价外费用以及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的价款作为营业额纳入申报, 其中较为典型的是“甲供材”工程项目。由于“甲供材”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由发包方购买, 在采购建筑材料时, 如果没有特殊约定, 供货方将材料发票开给发包方, 发包方再将购买的建筑材料提供给建筑安装企业用于工程施工, 但是至工程结算时, 建筑安装企业往往都不将“甲供材”并入营业额一并开票给发包方, 从而少缴了营业税, 由此带来纳税风险。

二是“以物抵款”不记收入。发包方往往会与建筑安装企业商定, 发包方以其土地、房屋或其他相关物资抵算工程款。如果建筑安装企业不将相关资产及时入账, 不仅可能延迟建筑安装企业对营业收入的确认, 而且可能带来潜在的纳税风险。

(四) 税前列支环节的合法性涉税风险问题

由于假发票猖獗, 且有的假发票已经到了以假乱真, 非专业人员往往无法判断的地步, 一些建筑安装企业也很可能“被迫”获取了假发票, 从而使得成本、费用税前扣除的合法性受到严重影响。另外, 由于建筑安装企业的行业特点, 难免会发生一些没有合法票据的支出, 如因在边远地区施工支付的农民工工资, 租赁当地农民的房屋、场地而发生的租赁费, 向当地农民购买沙石材料等, 这些情况都很可能影响到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合法性, 并由此给建筑安装企业带来纳税风险。

(五) 外出经营环节的规范性涉税风险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十四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的通知》第一条和国家税务总局令第7号《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等一系列的规定, 建筑安装企业外出经营不仅涉及到需在经营地纳税的问题, 而且还涉及到接受经营地税务机关的税务管理问题。

但是, 由于一些外出经营的建筑安装企业不仅不能全面领会和严格遵循上述各项规定, 而且也不能及时、完整和规范办理在异地经营的相关涉税事项, 往往造成在异地经营多缴税, 或在经营地缴纳的所得税回注册地后主管税务机关不予认可抵扣, 甚至被税务机关处理处罚, 增加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 由此产生纳税风险。

三、建筑安装企业涉税风险的防范措施

针对建筑安装企业存在的上述涉税风险,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防范措施, 降低建筑安装企业潜在的涉税风险。

(一) 挂靠经营行为的风险防范

第一, 要完善挂靠经营的方式、明确法律责任。挂靠企业要对被挂靠企业的经营状况, 资质水平、经济实力进行调查分析, 在相互了解, 充分信任, 责任明确的基础上方可进行合作。

第二, 要加强财务管理, 规范内部监管、控制措施。被挂靠企业对挂靠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对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控, 让监管不留死角, 不让挂靠人有任何可乘之机, 以消除挂靠可能带来的风险隐患。

第三, 要统一会计记账标准, 由被挂靠企业设立总账, 对挂靠企业组织施工的工程, 应定期进行财务清查。

(二) 预收账款环节的风险防范

一是提高财务人员税收知识, 熟知《营业税暂行条例》以及《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 不管是预收款还是应计营业收入, 都有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问题, 即到了税法规定纳税义务发生的截止时点就应该在截止时点前履行已经发生的纳税义务, 自觉及时履行纳税义务。

二是财务人员应该熟悉工程承包合同内容, 合同明确规定付款日期的, 按合同规定的付款日期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合同未明确付款日期的, 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凭据 (如竣工结算报告) 的当天。

(三) 收入结算环节的完整性风险防范

“甲供材”项目在全额开具建筑业发票后的原材料成本税前扣除的会计核算问题上确实有一些障碍, 为排除障碍, 建筑安装企业应尽可能与发包方协商签订“包工包料”的建筑合同, 但应与发包方商妥, 对建筑材料的采购由建筑安装企业负责签订合同, 合同需加盖建筑安装企业的公章, 相关发票也开给建筑安装企业, 但实际采购仍由发包方具体负责, 同时, 建筑安装企业、发包方及材料供应商三方之间必须签订协议, 即建筑安装企业委托发包方将材料采购款代为支付给材料供应商。这样, 表面上看是“包工包料”的建筑合同, 但实际上仍是“甲供材”合同, 而且很好地解决了全额开具建筑业发票后扣除原材料成本没有发票的障碍, 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可能产生的纳税风险。

(四) 税前列支环节的合法性风险防范

建筑安装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税前扣除的合法性, 以防范相关风险。

一是建筑安装企业自身要加强内部控制, 规范各类业务行为。对发生的各类成本、费用, 一定要认真审核相关发票所反映经济业务、所附原始凭证及附件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确保符合会计核算和内部控制的要求, 满足对相关记账依据真实、合法的要求, 切实防范涉税风险。

二是企业的记账、复核、审核人员不仅要熟悉对成本、费用核算及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 而且还要熟悉本企业生产经营的业务流程, 税前扣除的各类成本、费用必须满足真实、合法的两大前提及五项原则。

(五) 外出经营环节的规范性风险防范

为了防范和减轻外出经营可能产生的纳税风险, 建议从以下三大方面严格规范外出经营的涉税行为:

一是在外出经营前要全面了解和掌握税法对外出经营的税收规定, 到达经营地后, 还要专门了解经营地税务机关对异地企业在当地经营税收管理的一般要求及特殊做法。

二是在整个外出经营的过程中, 不仅要及时、准确、规范地向经营地税务机关办理各种申请、报验登记、结清税款及缴销发票等各种涉税手续或事项, 而且还要收集、整理并保全好各类涉税文件、资料及凭据。

三是要积极主动接受并配合经营地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 取得经营地主管税务机关的信任和支持, 才不至于在异地经营产生税收风险, 不至于增加异地经营的税收负担。

四是挂靠单位以有资质单位名义签订施工合同, 一样要以被挂靠单位名义向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接受工程所在地税务机关管理。同时项目部应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总机构出具的证明该项目部属于总机构或二级分支机构管理的证明文件。

参考文献

[1]侯君邦.建筑施工企业税务筹划[J].财会通讯, 2009, (14) .[1]侯君邦.建筑施工企业税务筹划[J].财会通讯, 2009, (14) .

[2]罗贤慧, 徐炜蔚.刍议建筑企业税务筹划[J].财会通讯, 2009, (11) .[2]罗贤慧, 徐炜蔚.刍议建筑企业税务筹划[J].财会通讯, 2009, (11) .

[3]梁先明.建筑安装企业应对增值税转型的税务筹划[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08) .[3]梁先明.建筑安装企业应对增值税转型的税务筹划[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08) .

[4]黄辞荣.建筑行业营业税税务筹划探讨[J].财会通讯, 2009, (14) .[4]黄辞荣.建筑行业营业税税务筹划探讨[J].财会通讯, 2009, (14) .

[5]谭本军.施工企业出售周转材料的税务筹划[J].交通财会, 2009, (07) .[5]谭本军.施工企业出售周转材料的税务筹划[J].交通财会, 2009, (07) .

试论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 篇7

建筑企业在近些年来的发展已经遭遇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寒流, 其资金链巨大且不够稳定的特点, 使其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如果不加以及时防范, 这些财务风险将会给建筑企业带来较大的压力甚至是崩溃的危险。因此, 我们必须认真分析这些财务风险, 对其内涵、类型以及成因进行深入挖掘和理解, 从而能够切实找到积极的防范措施, 推动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较大的竞争优势, 更快、更好、更健康地发展下去。

二、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内涵和分类

所谓财务风险就是指企业的经营活动或财务活动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引起了一些不确定的后果, 其一般是企业经营总风险在财务层面的集中体现, 主要是将造成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偏离或违背。那么, 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就是指建筑企业在其日常的经营和管理活动中, 由于资金运动的不稳定性或者断裂而引发的财务风险。对于建筑企业来说, 其资金量庞大, 做好财务风险控制是其非常重要的财务活动内容。如果财务活动管理不当, 就会造成财务风险, 甚至还会由于资金困难而陷入财务困境。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可以分为:投融资型财务风险、经营型财务风险、项目财务风险以及流动性财务风险。就投融资型财务风险来说, 它是指建筑企业由于资金市场供需变化、投资失败以及资金结构来源变化等引起的财务风险。经营型财务风险则是由于建筑企业面临价格、货币政策、利率和汇率变动而带来的财务风险。项目财务风险主要是指标阶段财务风险、项目施工过程财务风险以及工程结算阶段财务风险。流动性财务风险则是指建筑企业由于承包企业的资金紧张而进行资金垫付时产生的财务风险。

三、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 往往受到两个方面的因素的主要影响, 即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一) 外部因素

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往往包含了利率风险、汇兑风险、竞争风险、政策风险等几个方面。其中, 利率风险就是指由于利率变化引起的资产价格变动所带来的风险, 一些建筑企业由于盈利能力下降而使得偿债能力下降。汇兑风险是指由于外汇市场变幻无常而造成的风险。竞争风险是指因竞争而带来风险的可能性。政策风险是政府部门对于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的宏观调整政策, 从而造成了一定的财务风险。

(二) 内部因素

建筑企业这方面的财务风险主要包含了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以及财务管理风险。筹资风险就是指建筑企业在筹资之后, 其偿债压力不断增大而导致的财务风险, 其往往受到金额大小、资金成本、负债结构的影响。投资风险是建筑企业投资过程或完成后, 投资者可能面临的经济损失或不能收回投资或不能达到预期收益, 其往往受到投资规模大小、内部报酬率、投资回收期、投资项目与本企业经营相关度、投资项目的监管力度等影响。资金回收风险主要是指应收账款风险。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性。财务管理风险是指因为不当财务管理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四、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是非常关键和重大的, 需要努力采取措施进行积极应对和防范的。根据经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一) 健全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这就是说建筑企业应该建立严格的企业财务风险内部管理制度, 建立适合本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具体来说, 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内部管理制度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有效防范一部分财务风险的发生, 因为它本身就包含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的设立、企业风险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人员配备、各职能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权利和职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等方面。至于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方面, 建筑企业应该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来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及现金流量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财务风险分析, 并建立一套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

(二) 加强对于建筑项目的管理工作

建筑企业的建筑项目会涉及到工程投标和劳务分包问题, 那么, 它就会涉及到此方面的财务风险。这就需要建筑在进行投标项目选择的时候, 严格把关, 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估, 对于一些盈利不多或者需要垫付大量资金的投标项目尤其需要慎重。同时, 建筑企业在进行投标时一定要杜绝“围标”这种不合法的手段, 从而避免通过非法渠道获得的项目而无法获得法律保障。此外, 建筑企业还应该核实业主的开工手续和信用状况等, 尽可能的避免由于竞标不熟悉而带来财务风险。当然, 建筑企业还应该严格把控分包商的入围质量及数量, 尽可能选择信誉好、业务能力强的分包商。

(三) 做好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

建筑企业应该在签订合同的时候, 就仔细研读相关的合同内容, 要尽可能的考虑周全, 把各自应该承担的经济责任填写清楚, 尤其是针对变更索赔等条款, 更要考虑仔细和全面, 尽可能的减少或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纠纷。那么, 它将大大提高成本管理效果。对于建筑企业来说, 在签订合同时就严把关, 才能为成本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所谓成本管理主要是做好预算管理和过程管理两方面。就预算管理来说, 建筑企业应该对所投项目的成本进行全面预算, 按工作部门落实到企业的成本管理部门, 从而强化成本预算管理。此外, 建筑企业还应该极进行技术创新和设备的更新, 设备保障部门负责人应该加强设备、原材料以及油料的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也应对人员成本进行控制, 合理设置工作岗位, 从而强化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

(四) 强化安全意识, 做好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企业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相对较大, 有时引发的安全事故会使得建筑企业陷入较大的经济危机中去。因此, 建筑企业应该提高自身的安全施工意识, 企业安全总监应该定期到项目施工地进行安全管理人员中去了解安全状况, 并经常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安全知识的培训与学习, 让他们更好的把控安全生产与安全施工,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够立即处理, 要让这些安全管理人员对于安全施工知识熟记于心, 并对工人进行安全监督, 尤其是针对技术工人确保他们的施工安全, 这样, 不仅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还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

(五) 强化建筑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工作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 他们的很多流动资金都是应收账款, 不一定立即收回, 有时甚至难以收回。因此, 建筑企业必须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具体来说, 建筑企业应该在产生应收账款之后, 就立即思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快速、完全的收回账款。那么, 这就需要建筑企业建立应收账款分析制度, 对应收账款的运行情况、额度、账龄情况及回收情况进行定期分析, 如果有欠款时间长的单位, 应该采取法律措施来保障自身的权益, 同时要尽量防止新的应收账款产生。此外, 建筑企业还应该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 比如说激励与惩罚相结合, 建立信用档案, 还应该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 保证施工企业的积极稳健发展。

(六) 加强建筑企业融资管理工作

具体来说, 建筑企业应该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工作, 提高自身的管理透明度, 切实拓宽融资渠道, 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 建筑企业应该采取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相结合的方式, 减少债务风险, 以长期借款为主, 搭配短期借款, 确保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及时有效的偿还借款, 还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把负债比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避免较大的财务风险的发生的同时, 又能够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最后, 建筑企业应该选择最合适的还款方式, 可以降低财务风险。

五、结语

总之,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是值得警惕的, 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这就是说, 我们应该提高资产流动性, 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让建筑企业财务风险能够在投融资层面、经营层面、项目层面以及流动性层面得到很好的防范与控制, 并建立一套合理的风险预警与管理机制, 促进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摘要:文章将首先介绍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内涵、分类以及成因, 然后再根据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 提出一些积极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从而切实加强建筑企业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力度, 提高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 最后真正提升建筑企业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促进建筑企业健康、稳定和快速发展。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风险,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1]高天宏.财务预警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评价[J].北方经贸, 2010, (1) .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浅探 篇8

一、建筑企业主要财务风险

(一) 投标风险

建筑企业为了中标竞相压低报价, 最终只能以微薄的利润或成本价格, 甚至不惜低于成本价承包工程中标, 更有个别业主单位招标文件中带有许多苛刻的条件, 建筑企业的利润得不到保障, 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诸多困难。投标成本与盈利空间的不确定性使建筑企业面临亏损的财务风险。

(二) 合同签订风险

合同是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源头, 如果合同“先天不足”, 势必会造成工程项目实施中的被动。许多业主利用建筑企业急于揽到工程任务的迫切心理, 在签订合同时附加不平等条款, 致使建筑企业在承接工程初期就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有的业主单位为将物价变动风险转嫁给承包商, 招标发包时要求签定固定造价合同, 或预付投标保证金。

(三) 资金短缺风险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资金, 一旦资金紧缺, 就可能导致材料无法采购, 工人工资无法支付, 从而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进度, 严重者会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给建筑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 资金筹集风险

建筑企业主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融资, 为保证企业正常运营的资金需求, 大部分建筑企业利用房产、土地等不动产办理了数额可观的银行抵压贷款。虽然相对股权融资而言, 债务融资具有利息支出抵税效应, 财务杠杆收益等积极作用, 但与此同时, 负债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当工程项目利润率小于银行贷款利率时, 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将骤然提高。

(五) 资金回收风险

业主故意不履行合同, 拖欠大量工程款, 致使建筑企业产生坏帐损失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业主将投资成本和投资风险转嫁建筑企业, 使大多数建筑企业承受巨大的财务风险。应收账款长期不能变现, 不仅严重影响到企业的资金周转, 造成生产经营上的困难, 而且由于坏账风险有增无减, 可能会形成损失, 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减少, 如不及时清理, 会直接影响经营结果的真实性。

(六) 收入确认风险

《建造合同准则》要求建筑企业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由于建筑工程项目价值大, 生产周期长, 经常发生工程变更, 引起合同总造价的变化;另外, 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大, 合同实际成本受市价的影响也较大且难以准确预计, 影响了预计总成本、预计部总收入及完工进度的及时、精确认定, 最终导致利润失真。

(七) 成本亏损风险

工程成本是一个综合指标, 简单地分解为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管理费等几项内容。工程造价是由工程投标报价决定的, 而在施工过程中劳动力市场、材料市场、设备市场等要素市场价格的上涨, 增加了施工单位的施工成本, 形成成本超支的风险。

二、建筑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一) 投标风险防范

一是建立投标风险评估机制, 合理承接工程任务。企业取得招标文件后, 应当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全面考虑风险成本, 正确理解招标文件, 把握业主的意图和要求, 全面分析投标人须知, 详细审查图纸, 复核工程量, 分析合同文本, 利用企业自身定额从企业自身实力和项目投资盈亏预测中确定企业的风险承受度, 权衡成本与收益, 最后再决定是否投标以及以何种标价投标。二是投标过程中坚持“五不接”原则。投入大额履约保证金的不承接;业主诚信低、实力不强、合同条款过于苛刻的不承接;业主资金不到位的不承接;大量垫资的不承接;理论上亏损的不承接。

(二) 合同风险防范

解决合同风险问题, 一是要求建筑企业管理层和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人员提高法律意识、履约意识。在合同签订前必须熟悉和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认真研读条款, 分析合同文本, 通过合同谈判的方式, 对条款进行拾遗补缺, 避免损害自身利益的条款存在。二是应采取措施规避容易产生的风险。签订施工承包合同时采用施工合同洽淡权、审查权、批准权三权相对独立, 相互制约的方法, 减少合同中的漏洞。如反复斟酌合同的严谨性;不盲目接受业主的免责条款;明确工程款拨付的结算条款, 并要求予以公证, 为日后解决可能发生的经济纠纷创造有利条件。

(三) 资金短缺风险防范

一是建立资金管理调度体系, 提高资金运行效益。成立内部资金结算中心, 规范结算纪律, 集中开户, 统一管理。改变资金结算和收付分散的局面, 变零星的资金沉淀为整体积聚。通过规模运作, 加强资金调度, 保证银行账户安全、降低企业整体资金成本。在资金管理上, 必须明确总会计师、主任会计师、项目会计师的职责权限, 保障其有效发挥作用, 同时建立资金预算、资金划拨、借还款管理和资金管理评价制度, 规范资金业务流程, 实现资金的预算控制、日常业务管理控制和资金支付风险控制, 以保证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的匹配。二是盘活现有存量资产。建筑企业大量的资金积压和沉淀在存量资产上, 这就需要企业定期进行大规模的清产核资工作, 切实摸清现有存量资产的真实状况, 了解各种资产的变现性能和变现价值;同时根据企业生产情况, 对企业施工设备进行清理, 报废、变卖无使用价值和修复价值的设备, 将资金集中投入到急需资金的工程项目中。为防止盘活过程中发生不当行为, 企业可以成立存量资产管理小组, 负责领导和监管盘活行为。

(四) 筹资风险防范

从根本上讲, 企业融资风险源于举债, 因此, 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要坚持稳健的财务战略。只有保证工程项目利润率大于银行贷款利率, 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 实现财务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 即企业拥有现金数量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 控制贷款和担保规模;合理确定债务资金与自有资金、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的比例关系, 控制负债经营风险。

(五) 资金回收风险防范

首先, 制定收款策略, 保证债权的回收。财务部门应定期分析应收帐款帐龄, 清理往来账目并对应收账款进行整理, 列清欠款详情, 分析各项欠款的原因, 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收款政策, 控制应收帐款风险, 减少坏帐损失。其次, 成立清欠领导小组, 加强拖欠工程款的管理力度。防止前清后欠, 清少欠多的趋势蔓延。各级职能部门应将完成清欠工作的好坏与奖励机制、经营考核指标挂钩, 调动清欠人员的积极性, 以此加快清欠工作的进度。再次, 加强预算、计划、项目部、财务部门的相互联系, 根据工程合同, 及时办理变更签证、计算结算单并整理好各项收款资料, 及时将应收的工程款收回。最后, 针对拖欠工程款的不同情况, 利用以物抵账、以业主资产或工程产品抵账等方法来加速欠款清理。在其他方法不奏效的情况下, 通过法院采取冻结账号, 变卖建设方财产, 强制执行等手段依法收回欠款, 加快欠款回收效率。

(六) 收入确认风险防范

收入确认的关键在于准确计算合同成本。对于为完成合同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必须及时、准确地进行归集和登记, 对于未完成合同尚需发生的成本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预计。项目主管经济师应与主管会计师密切配合, 划清当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 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之间成本的界限, 未完合同成本与已完合同成本界限。不得以估计成本、预算成本或计划成本代替实际成本。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 收入应按盘点量确认, 不能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

(七) 成本亏损风险防范

其一, 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 考虑合同工期、施工现场条件、目标责任成本等因素, 制订出科学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 拟定经济可行的技术组织措施计划, 列入施工组织设计。其二, 大力推行责任成本管理, 加强对施工项目成本中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等重点项目的监控, 把成本费用控制在责任成本范围内。其三, 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新设备、新技术, 以节省材料、节约时间, 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工期, 打造出高质量、高技术的精品建筑,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其四, 适应低价中标的市场形势, 坚持“低中标, 勤签证, 高索赔”的总体方针。项目经理要亲自抓成本管理, 主管经济师负责具体落实, 做到“精心搞变更, 专业搞索赔”。要吃透合同, 找准变更突破口, 合理提出变更索赔的理由;要安全、质量、资金、成本、工期统一, 为变更索赔创造条件;要协调好各方面关系, 尤其是与业主、监理公司的关系;要坚持月成本分析, 将预计合同总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 分析盈亏原因, 果断采取措施。

三、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一) 设计财务风险监测指标

定期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债务保障率、投资报酬率等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测算, 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确定一个警戒范围。一旦预测到风险来临, 企业就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如加大工程欠款的力度, 谨慎投标施工项目等, 使各项预警指标保持正常范围内, 化解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由于美国Altman的Z-Score财务预警模型具有简单易行、准确性高的特点, 所以在企业界应用最为广泛, 其函数表达式如下:

其中, X1=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总资产;X2=留存收益/总资产;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X4=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总负债;X5=工程结算收入/总资产。

对上市公司而言, 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每股市价×流通股股数+每股净资产×非流通股股数;对于非上市公司, 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资产评估得出的企业资产市价-负债总额。

Z值模型具体判断标准如下:当Z≥3.0时, 财务失败的可能性很小;当2.8≤Z≤2.9时, 有财务失败可能;当1.8≤Z≤2.7时, 财务失败可能性很大;当Z≤1.8时, 财务失败可能性非常大。

Z-Score模型除了可以预测本企业的财务发展状况外, 还可以分析企业的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及利益相关公司的情况。但该模型也有其局限性, 一是不可用于规模、行业不同的公司之间的比较;二是采用按权责发生制编制的报表资料, 没有考虑到较为客观的现金流量指标, 可能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现实的财务质量;三是适用于企业短期财务风险的预测 (1~2年) , 如用于长期预测, 准确性将下降。企业可套用上述公式并利用统计软件和连续数个会计期间的数据建立起符合本企业实际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三) 借鉴COSO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风险管理框架,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第一, 优化建筑企业风险控制环境。培育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 制定切合建筑企业实际的人力资源政策, 设立风险管理机构, 提高高管层综合素质, 对权力和责任进行合理分配。第二, 制定适应本企业实际的风险管理目标。各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清晰、统一的风险管理政策, 提高风险管理制度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第三, 树立科学的风险应对策略观。建筑企业要从整体层面来分析风险影响效果,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原则来选择具体的应对策略。对于不能承受的风险, 企业要主动回避;对于可以采取措施降低、分担的风险, 企业要综合运用管理措施和保险方法管理;而对于风险不大的低概率业务, 选择风险承受也是一种积极的风险管理方式。第四, 建立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建筑行业业务循环的过程以项目工程成本为核心, 合理配置人力、机械, 原材料构筑工程实体, 通过合同结算换回资金。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 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报告对各种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第五, 建立高效的风险信息沟通网络, 针对建筑行业存在工程项目分散, 难以集中管理的特殊性, 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统一、高效的风险信息沟通系统, 开发专业化、网络化的管理软件, 对存在于建筑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的风险以及建筑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进行动态管理, 实现信息在企业各层次、各部门之间迅速的传递和交流。

(四) 强化内部审计作用, 拓展内部审计责权

为保证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监控体系的正常运行, 建筑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扩展内部审计的责权, 关注各个风险管理构成要素能否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正常运行, 业务流程是否满足防范风险的需要, 各种量化管理的内部模型是否有效等。通过持续的监控活动, 来实现对风险管理的评价, 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作出优化。

参考文献

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探究 篇9

一、项目投标阶段财务风险的管理

目前建筑市场“僧多粥少”, 竞争激烈, 再加上建筑市场的不规范, 一些建筑企业为了中标而不顾自身财务状况去竞相压低标价, 最终只能以微薄的利润或成本价格, 甚至不惜低于成本价去承包工程;许多业主单位利用这些建筑企业急于揽到工程任务的迫切心理, 在签订合同时附加某些不平等条款, 如签订“闭口合同”、材料一次性包死等, 甚至一些业主单位没有资金争着上项目, 要求建筑企业垫付大量资金;另外, 由于承包商从传统的施工型向管理型转化, 把项目中专业性较强的部分工程, 分包给专业化的施工队伍, 由此而产生分包风险。在项目投标阶段存在的这些问题, 都会加大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 因此, 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

1. 建立投标风险评估机制, 合理承接工程任务

建筑企业取得招标文件后, 应当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全面考虑风险成本, 正确理解招标文件, 把握业主的意图和要求, 全面分析投标人须知, 详细审查图纸, 复核工程量, 分析合同文本, 建立起投标风险评估机制, 从企业自身实力和项目投资盈亏预测中确定企业的风险承受度, 最后决定是否投标以及以何种标价投标。其中, 投标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风险评估因素主要有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企业拥有的施工机械设备和设备不足时的市场租赁价格、施工现场的材料价格和运输成本、本企业劳动力和设备的生产率、本企业施工管理水平和质量安全的控制水平等等。另外, 要坚持项目投标过程中的“三不揽”原则, 即业主资金不到位的工程不能揽, 大量垫资的工程不能揽, 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不能揽。只有对所投项目认真地调查研究, 树立投入产出的观念, 重视价格风险的控制, 量力而行, 精确报价, 才能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2. 严格合同管理, 规范合同的签订和执行

工程施工合同是双方为明确权利和义务以达到各自的经济目的而订立的协议文书, 具有很强的法律依据, 因此建筑企业要严格合同管理。首先, 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要熟悉合同法规和条款, 吃透其精神。其次, 对中标的工程项目合同的签订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合同的内容要反复推敲, 考虑周全, 凡是涉及到验工计价的时间、方式及工程款结算的违约条款, 各自应承担的经济责任等必须填写清楚, 切忌模楞两可, 尽量避免和消除可能出现的经济纠纷隐患。另外, 还应密切关注施工合同中的“补充协议”, 特别是工程款的拨付、税金缴纳、大型主材料款的支付等等问题。例如:对垫资和垫资的利息是否有约定, 如有约定, 建筑企业可以请求按约定返还垫资及其利息 (按不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 , 如无约定, 则视为工程欠款, 无权请求支付利息。如上述这样严把合同关, 才能在源头上防范财务风险。

3. 认真选择分包商, 控制分包风险

控制分包风险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主要从评审分包队伍进行把关。具体可采用对分包队伍的实力、信用及工程报价等多方面进行项目集体评审汇签制度, 并建立相关的分包商数据库。第二, 分包合同的签订一定要考虑项目总合同的条款。第三,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建筑企业要密切注意分包队伍的施工是否严格按照项目管理体系的文件去执行, 以保证分包工程的顺利实施。第四, 在确定分包单位时, 应根据总包合同的相应条件, 向分包单位收取一定比例的质保金, 并视总包合同、工程情况等要求分包单位垫资施工。质保金的返还、分包工程款的支付要与业主单位工程款的支付同步进行, 以分解资金压力, 转移财务风险, 避免出现支付风险和劳资纠纷。

二、项目施工阶段财务风险的管理

在项目施工阶段, 首先, 由于某些建筑企业制定施工方案时没有派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深入调查研究, 没有按照工期要求结合施工项目的规模、复杂程度等情况制定出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因而延长了施工工期、增加了成本费用, 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增加。其次,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资金, 一旦资金短缺, 就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进度, 从而增加了财务风险。再次, 建筑企业从项目承接到施工结束, 每一环节的成本管理和控制都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 无论哪个环节处理不当, 都有构成财务风险的可能。最后, 内部控制制度是搞好财务管理的先决条件, 如果内部控制不健全, 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就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就会反应滞后, 措施不力, 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为了有效地防范和控制施工阶段的财务风险, 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认真制定设计方案

建筑企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 首先要制定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是建筑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 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要以合同工期为依据, 结合施工项目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以及施工现场的条件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2. 统筹资金预算, 合理确定负债数额

首先, 建筑企业向银行借款, 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 一定要做到适度负债经营, 即: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 使企业负债比率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适应, 以实现风险和报酬的最优组合。其次, 建筑企业要优化资本结构, 就必须动态地监控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 确定最佳负债结构, 合理确定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说, 生产经营好、资金周转快的企业, 负债比率可以适当高些;经营困难、资金周转慢的企业, 负债比率应适当低些, 这样可以适当的避免筹资风险。另外, 建筑企业应在年初根据新上项目和施工生产需要, 统一编制资金预算计划, 以指导和调节日常的资金管理工作。在资金预算编制的过程中, 要坚持全局性、系统性的原则, 坚持机关管理预算与项目预算相结合的原则, 编制的预算要既能保证机关管理层正常经营的开支, 又能满足施工现场生产的需要, 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资金短缺现象。

3. 加强成本管理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 首先, 要根据所选定的施工方案, 大力推行责任成本管理, 以责任成本为控制目标, 加强对工程成本中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以及间接费用等重点项目的监控, 及时开展调价索赔工作, 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 把成本费用控制在责任成本范围内。其次, 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新设备、新技术, 以节省材料、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从而打造出高质量、高技术的建筑精品。另外, 要加强社会保险意识, 在施工过程中要为特殊工种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而且要针对工程的特点参投工程保险, 以有效地避免和降低不可预见费用的发生。

4.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建筑企业要树立工程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的管理理念, 严格执行已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 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一方面, 建筑企业要设置高效的理财机构, 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还要设立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 建立以风险部门和风险经理为主体的监督机制。另一方面, 建筑企业要大力推行项目内部审计制度, 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规模较大的建筑企业还应当设立审计部门, 负责对二级单位工程项目部的经济效益审计和财务审计, 用审计的手段加强对项目部和项目经理的监督和约束力度。通过对内部审计结论的分析, 及时发现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弊端, 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尤其是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项目竣工结算阶段财务风险的管理

工程项目竣工后, 一些建筑企业没能及时办理工程竣工的验收手续, 没能及时编制工程竣工决算, 对设计的变更部分或因业主原因而造成的停工损失等情况也没能及时进行现场签证并要求追加合同价款, 以至于造成项目资金结算滞后, 不能及时收回工程结算的尾款, 从而加剧了企业的资金紧张;同时, 由于工程决算不及时, 延长了工程保修时间, 增加了工程保修费用, 从而使项目成本增加, 这些都增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为了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建筑企业在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的财务风险, 我们在此环节要做到:第一, 及时办理竣工验收, 编制工程竣工决算, 按照施工合同规定的时间办理决算送审;对于设计变更部分或因业主原因而导致的停工损失, 以及因场地原因而发生的材料倒运费等费用要及时进行现场签证, 追加合同价款, 确保取得足额的结算收入。第二, 以合同、招标文件、投标报价文件以及经签证认可的工程图纸、技术规范和实施性计划等等为依据, 合情、合理、合法的做好索赔工作, 以弥补建筑企业不应承担的损失, 使风险分担的程度趋于合理。第三, 在工程保修期内, 狠抓实际工程量, 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维修费用, 并制定保修计划, 以此作为保修费用的控制依据, 尽量节约开支, 降低财务风险。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任务, 既艰巨又严峻, 建筑企业应在项目的各个阶段都积极采取措施, 加强质量管理, 将发生财务风险的机率降到最低限度。只有控制了财务风险, 企业才可能健康发展, 建筑业才会祥和兴旺, 因此建筑企业的投资人、经营者必须紧扣时代和企业的发展脉搏, 精研细、谋良策, 积极发现与化解财务风险,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摘要:目前建筑行业内的竞争日益激烈, 建筑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与日俱增, 如果处理不当, 就可能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 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因此, 建筑企业必须正确地预测、衡量财务风险, 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范财务风险和减少损失, 以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桑广成: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浅探[J].财会通讯, 2008 (5)

[2]刘荔娟:现代项目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3]王 洪 陈 建:建设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4]王昌勇:分析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内外因素及风险控制[J].广东科技, 2007 (12)

[5]林 建:浅议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10)

建筑安装企业财务风险 篇10

【关键词】建筑设计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一、建筑设计企业财务风险因素

1.内部制度建设风险

建筑设计企业在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制度上的风险,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企业各方面管理质量参差不齐,必然导致企业经营风险的上升。主要表现在内部员工风险意识差、客户信用管理机制建设不健全、市场评估机制不科学、企业应收账款回收机制不健全等方面,制约了建筑设计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2.人力成本风险

建筑设计行业中,设计类人才是建筑设计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相应的,建筑设计企业中,人力成本所占企业成本比例也是最大的,因此,人力成本控制与管理科学与否会极大关系到企业发展。当前,建筑设计企业的人力成本控制风险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人力成本资源控制过紧,人才流失严重;二是人力资源成本控制过松,投入过大,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水平。

3.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风险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作为我国建筑行业主体的房地产行业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波动,在此背景之下,国家为了刺激经济,推出了四万亿规模投资举措,而近几年我国又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了一些限制,房地产行业经济的波动必然影响到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状况,会影响建筑设计企业的业务量及盈利状况,因此,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建筑设计企业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4.市场竞争风险

建筑设计企业财务风险还受着市场环境的影响,在随着建筑市场规模的擴大,市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建筑设计企业的价格竞争必然愈演愈烈,建筑设计价格持续走低,为企业带来了不良影响,增大了企业财务风险。

二、建筑设计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

1.提高建筑设计企业财务风险防控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在提高建筑设计企业财务风险防控能力的过程中,首先要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对内部财务、技术、管理等部门成员进行全面教育。由于建筑设计企业核心内容在设计上,企业核心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偏重技术成果及经济效益,对风险及宏观形势的把控存在不足,因此,企业必须对技术人员进行风险教育。此外,还应提高业务承接的风险防范意识。

2.优化企业财管理模式

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是企业防控财务风险的基础。建筑设计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模式优化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强化内部权责约束机制的建设,细分落实财务管理目标及原则,在具体操作中,建筑设计企业应当对内部风险管理进行全面梳理,部门领导要对财务风险管理进行逐级规划,业务部门要对自身存在风险进行调研并且及时反馈决策层。

3.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针对建筑设计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健全办法主要包括合同制度建设、风险因素控制制度建设两个方面。首先,企业应该完善合同制度,在制定及签订合同之前对收款及接收流程进行梳理,保证合同的有效性及准确性。其次,风险因素控制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建设、投资风险控制体系建设、收益分配(人力成本)风险控制体系建设三个方面,通过这三个方面的风险因素控制制度的建设,有针对性地对建筑设计企业的风险进行把控,形成闭合的风险管理回路。

4.建立完善的员工引进及绩效考评制度

建筑设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核心成本消耗就在技术人员上。首先,建筑设计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应该首先分析内部经营需要,要对中高端人才的引进与企业自身需求进行详细评估及定位,避免企业人力成本的浪费。其次,要强化对员工绩效的考核,运用科学的激励约束手段,对员工进行工作激励,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及工作积极性,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5.建立动态财务考核及风险管控体系

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建筑设计企业在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对自身管理要求及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考核机制及风险管理体系,实现全过程的经济活动反映及业务监控。在企业财务风险防控机制的铺设上,企业应该将风险管控贯穿全程,充分使用企业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其他财务资料分析企业内部状况,利用财会、管理、价值分析等手段,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实施全程监控,在发现异常数据时及时上报决策层,及时采取应变措施,规避风险,防止损失。

三、结语

财务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不论是何种行业,风险管理都已经成为管理的核心,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设计企业必须强化风险防控水平。建筑设计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较强的特殊性,在进行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的过程中,企业应当充分注意自身的业务特点,强化对风险关键点的把控,深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实现动态分析与管理,提高企业风险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杰. 建筑设计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 福建建筑,2013, 11:119-120.

[2]吴嘉. 浅议建筑设计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 现代经济信息,2013,01:114+116.

基于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篇11

1 建筑业财务风险的管理特点分析

1.1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复杂性的特点

很多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来自于融资的风险, 但是在建筑企业中财务的风险不仅是融资风险还包括投资的风险和资金的回笼风险, 这些风险的构成给我国建筑业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和判断带来了困难。另外企业的财务风险还具有潜在性的特点, 这种潜在性主要表现在很多风险是不被人注意的, 但是一旦爆发将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 企业财务风险的潜在性也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

1.2 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贯穿于建筑业的始终

在建筑业开始承接工程项目开始就有了资金的运作, 资金开始运转就会有风险的存在, 风险不是一种单一性存在的项目, 它附加于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工程项目与其他的项目不同, 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从工程确定之初, 一直到工程的结束都有财务风险的存在, 主要存在于资金的筹集和运作, 资金的分配等方面。在建筑工程项目中, 资金是否能够得到合理的运用, 如何使资金在整个工程项目中实现最大效果的利用都是财务风险控制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1.3 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具有不确定性

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的控制主要是对风险的形成要素进行分析、风险发生以后如何的进行控制, 以此降低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很多财务风险的形成没有确定性的因素, 这就给财务风险的预测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的, 首先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否会发生;其次, 企业财务风险如果发生能否给企业带来危险;最后,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会给企业造成多大的损失。这些方面都构成了企业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

2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成因的分析

2.1 风险评估体系不够完善, 缺少风险评估人才

在我国的建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企业人员对风险的认识程度不高, 所以造成一些管理者的素质不够高, 相应财务风险的评估体系不够健全。在企业中评估管理部门没有执行自己的义务和权利, 形同虚设, 没有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完善的评估管理制度, 企业在整体运行上对风险的评估缺乏管理, 也缺乏相关的评估人才。

2.2 物质购置不合理, 大量资金沉淀

我国建筑业飞快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对一些建筑使用物资购置不合理的现象, 建筑企业在购买材料和设备的过程中, 没有对材料和设备进行可行性以及收益性的分析, 很多人员在采购的过程中有很大的盲目性, 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资金的大量沉淀。资金是企业进行发展的关键因素, 建筑企业要进行资金的周转就要不断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成本, 加快资金的流动需要建筑人员在采购之前制定完善的采购计划, 对采购的产品有效性进行分析, 以此降低建筑材料的积压成本, 增加资金的流动。

2.3 经营管理不善导致财务关系混乱

在建筑企业中, 良好的管理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 特别是企业的财务管理。我国建筑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常见问题就是经营管理不善, 而出现资金使用的混乱现象, 比如说在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方面没有一定的计划, 分配也不够明确, 审查不严格。这些原因都造成了资金的流失。因为建筑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不明确还可能存在非法占有的情况,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的资金使用没有了保障, 势必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4 风险控制点管理方面比较松懈

企业进行财务风险控制的时候, 主要的核心是对风险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在容易发生风险的地方进行管理的加强, 严格的审查, 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在建筑企业里, 财务风险的控制点主要表现在筹资、企业的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企业的收益分配等等。我国的建筑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变动性和风险的不确定性, 所以建筑项目的成败也具有不确定性, 这些情况给建筑企业带来了融资方面的风险和经营管理投资的风险。因为建筑业这些风险的形成和存在, 还导致了建筑业在经济上的分配出现不合理的问题, 给企业的收益分配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3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与防范

3.1 对财务风险评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在一个企业中, 要想有效的分析出财务存在的风险, 解决这些风险带来的问题, 就一定要有相关的专业人员对这些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企业的发展是在不断的竞争中实现的, 要提高自己企业的竞争力就要不断的引进人才, 完善在财务方面的管理制度, 加强人才的培养, 建立自己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服务于企业的财务风险方面的相关业务。只有对人才进行培养才能锻炼他们在日常的建筑工作过程中发现风险的能力, 然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 大大的减少因为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加强企业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建设。

3.2 完善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

在建筑企业中, 风险的预警体制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定制, 主要从企业的总体经济发展情况、企业的运行特点和企业的规模方面进行指标的确定, 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评估出企业中不达标的项目, 分析原因找出对策, 减小风险存在的可能性。

3.3 强化内部审计工作

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主要是对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但是在企业财务风险较为严重的今天, 要进一步的扩大企业审计部门的职责和功能, 把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也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去落实, 让审计部门做出科学的评价, 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弱势环节进行完善和管理, 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

3.4 对项目管理和实施进行强化, 加强资金管理

在一个企业中, 先进的领导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所以在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要不断地加强企业的领导管理水平, 加强管理人员领导班子的建设, 严格对各个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和分配, 在资金的审核方面要严格的进行, 制定相关的管理原则, 做好工程的预算工作, 尤其在资金的回笼方面, 最大限度的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在资金的管理方面, 完善预算、支出的管理工作, 强化资金的集中管理和合理利用。

4 总结

综上所述, 本文对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类型、形成的原因、财务风险的危害和对策进行了分析, 希望通过此分析能够对建筑企业在财务风险的管理方面和健康稳定的发展中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顾红.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 2012, 10 (02) :145-148.

[2]张坤.风险管理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225-226.

上一篇:交叉韧带下一篇:网络旅游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