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机理

2024-09-21

集聚机理(共7篇)

集聚机理 篇1

摘要:动漫产业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 研发成本高, 任何企业都难以垄断整体技术和资源, 因此需要集聚发展。国内外动漫产业的集聚发展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动漫产业集聚发展机理作为其集聚发展研究的重要方面, 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文章主要从动漫产业集聚形成机制、动漫产业集聚形态、影响动漫产业集聚的要素溢出效应以及动漫产业集聚带动效应四个方面对动漫产业集聚发展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动漫产业,集聚形态,溢出效应,带动效应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一维, 是实现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重要推动力。对动漫产业集聚发展机理进行探讨, 有助于实现动漫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动漫产业集聚形成机制

动漫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创意产业模式, 既具备传统产业发展规律又具有其新生的增长特征。动漫产业的自我增长机制可以表述为:某区域的文化领域由于某些动漫个体创作者和中小企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以及相关刺激性政策, 出现了一类具有先导性的动漫产品, 基于动漫产品衍生出相关性较强的产品, 动漫产品创作及衍生品开发与生产等核心领域更加重视外部环境和内部氛围, 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域, 会有同性质的动漫企业选择在此地域落户, 并带动关联企业进入, 同样体现空间集聚效益最大化原则。因产业联系吸引了上、下游相关企业向该类动漫产品集聚, 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分工协作激发了人才、信息、资金、技术等要素的交流与扩散, 这些动漫上、下游企业间的联系可以表述为动漫集聚形成初期的规模经济, 是动漫产业带与动漫集聚区出现的基础。

此后, 伴随着企业与企业间分工协作不断深化, 产业链不断完善, 产业集聚的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不断增强, 整个产业集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其中, 人才与技术溢出效应明显并且不断增强, 最终表现在企业单位平均成本的不断降低, 外部的企业也不断涌入, 集聚区域内整体动漫产业的活力和能力得以增强, 形成良性循环, 区域产业集聚不断扩大, 最终形成动漫产业聚集区。因为人才和信息的流动自由度非常大, 所以其空间范围可以无限外延, 使得动漫企业间的横向联系和分工协作突破了地理集群空间范围的限制, 不再受到空间距离的束缚, 由此促进并使其动漫企业和动漫相关企业跨越传统集群的地理空间, 通过网络集聚使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连接起来。

这同时意味着动漫产业集聚存在两种形态:一种是在小范围特定区域表现出的地理空间集聚, 如动漫产业园区;另一种则表现为更大地域范围内的由多个动漫产业集聚区通过网络集聚使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连接起来, 构建的动漫虚拟产业集聚。

二、动漫产业集聚形态

(一) 动漫产业园区

动漫产业园区, 也称园区型动漫产业基地, 是一种由政府为实现动漫产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有地理界限的特殊环境, 由政府主导, 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通过集中配置基础设施并制定用地、税收、金融、财政、海关、外经贸、人才等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 吸引或引导动漫企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向该地域集聚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 并根据基地的资源整合, 利用产业链招商, 形成了一种快速吸引外资的平台, 打造成产业链集聚的模式。

目前我国动漫产业的集聚发展, 主要就是把具有推动性的动漫产业嵌入特定的地理空间, 即动漫产业园区内, 以动漫产业园区作为增长极, 吸引和整合更多的动漫资源形成集聚经济, 推动中国动漫产业走向集群, 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在特定地理空间内实现产业集聚, 占地面积少, 投资大, 扶持优惠政策多、政府支持力度大等是绝大多数动漫产业园区的共同特征。

1. 动漫产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根据《2009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 截至2009年底, 我国共有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45个, 省市级动漫产业基地70余个, 与产业发展阶段相匹配的、适度的动漫产业基地园区的设立, 对于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2009年度, 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自主制作完成国产动画片221部, 132325分钟, 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7%, 比2008年增长30%。动漫产业园区的建设, 不仅正在成为动漫企业聚集的平台, 为动漫产业集群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有些动漫产业园区甚至正在发展成地方经济的增长极和城市发展新区;而且动漫产业园区也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的专业化分工, 专业化的企业一方面在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上比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更能精准定位, 分散投资风险, 增加自身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在园区中更容易同其他相关企业形成协作发展的合作关系, 在合作创新的环境中进一步推动企业自身的创新。

2. 动漫产业园区存在着重复建设、定位不明确等问题

(1) 动漫产业园区建设面临着控速保质的问题。一是中央多个部门都在积极地探索动漫产业园区的建设问题。截止到2009年底, 文化部批准建立了5个, 广电总局己在全国建立了23个, 新闻出版总署也在全国8省市建立了14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二是全国各地动漫产业园区建设出现了盲目化、趋同化的倾向。从现有的44家国家级动漫基地来看, 无论是由湖南金鹰卡通有限公司等知名动漫企业为主体建立的, 还是以高科技园区为载体建立的, 或是以动漫产业基地等政府主导专门建立的, 都有当地政府配套出台的相关优惠产业政策, 且优惠政策相近;单从优惠政策方面已经显示不出各动漫基地不同于其他基地的吸引力, 各地强调的其他几个方面的优势, 如区位优势、成本优势、人才优势等, 也随着交流的便捷、人才的流动, 显示出趋同的特点, 这些情况都使动漫企业无所适从, 甚至出现了有的动漫企业到处吃政策的现象。

(2) 动漫产业园区发展存在着定位不明确、管理不足的问题。一是动漫产业园区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就聚集了动漫及其关联企业。为了在短期内集聚企业形成繁荣, 管理者对于入驻动漫产业园区的企业筛选不严格, 园区企业质量参差不齐。二是众多动漫产业园区发展定位缺乏特色, 具有明显的同质性。特色化发展是动漫产业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特色产业园区的形成必须是建立在其“根植性”基础之上, 这样才难以被模仿。

(二) 动漫虚拟产业集聚

动漫产业的集聚形式不仅仅局限在以基地等特定区域的地理空间集聚, 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通信技术等的普及和在动漫领域的广泛应用, 更表现在大的地域范围内由多个动漫产业集聚区通过网络集聚使各地理空间之间连接起来, 形成虚拟网络空间集聚。

1. 虚拟动漫产业集聚的特征

相对于特定地理空间动漫产业集聚, 基于虚拟产业集聚和动漫产业自身的属性, 虚拟动漫产业集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 虚拟动漫产业集聚具有跨区域性。动漫产业虚拟网络空间集聚是以“组织接近”代替“地理接近”, 突破了地理空间集聚的范围限定, 激活了分散的各种资源和优势, 可以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

(2) 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虚拟动漫产业集聚是以现代信息网络为平台, 通过信息的高效传递与交流来实现企业、机构或组织间沟通与合作, 进而实现和强化集群的竞争优势。基于网络平台自身具有开放性, 因此, 当面临共同机遇或者具体项目时, 动漫企业可以临时、快速组合在一起进行专业化合作, 在完成项目之后也可以自由解除合作关系, 虚拟网络中的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具有动态的特征。

(3) 虚拟网络空间集聚运行机制的基础是“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信任承诺”这种人文因素是维持网络内企业所形成的长期关系的纽带, 并使集群在面对外来竞争者时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5]。

2. 虚拟动漫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

由于突破了地理限制, 可以更好的整合利用各地区的资源和优势并通过网络形成强大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 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 动漫企业可以迅速搜集、整理、分析市场的需求信息、及时获得消费者的反馈信息, 这种优势使得动漫企业更能适应消费需求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借助于伙伴企业的能力, 以双赢或多赢的方式, 提高群体企业的竞争力;虚拟集聚的开放性、动态性、灵活性使得动漫企业进入退出集聚网络的成本更低, 经营更加灵活。

三、影响动漫产业集聚的要素溢出效应

影响动漫产业的集聚发展的要素主要包括科技、文化、人才以及相关及支持产业等, 这些要素集中的区域自发吸引着动漫阶层, 促进动漫产业形成、发展和集聚。

(一) 科技溢出降低企业制作成本、促进规模化生产

在市场竞争中, 部分企业 (尤其中小企业) 由于企业规模限制、自身技术创新与研发较困难, 而在动漫产业集聚区内技术的发生与传播可以更为有效地实现。技术上的分工协作与知识的交流可以使集聚内部企业实现外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最终表现为动漫企业制作成本的下降、产品技术质量的提高与产出效率的提高。

(二) 文化溢出改善了动漫创作所需的文化氛围

文化溢出能提高集聚区内部的文化认同感并由此增加文化资本。一方面地区文化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动漫产品的内容特点, 并带来艺术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民族特性;另一方面, 集聚本身会形成一种集聚文化, 这种文化实质上就是集聚区内动漫创意人员的一种文化认同、是动漫创作的灵魂。

(三) 人才溢出提高了动漫产业的创新效率

人才的流动以及动漫产内业集聚区相关行为主体间基于交互作用的非正式交流网络的形成, 使得内部成员企业间知识的共享水平得以提升, 实现了知识的扩散与吸收, 有利于增加集聚整体的知识积累水平。人才、知识溢出因提高了集聚区内的知识积累水平而提升了产业的创新水平。

(四) 相关及支持产业是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动漫产业的相关及支持产业包括了动漫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行业等。相关及支持产业是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一方面, 动漫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优秀的动漫创意、先进的技术制作等, 动漫产品的营销与推广、衍生产品利润的实现都需要其他产业的支持;另一方面, 相关及支持产业要素的创新也会给动漫产品的创作带来灵感, 新技术的采用同样会推动动漫产业相关技术的提高与创新。

四、动漫产业集聚带动效应分析

(一) 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经过20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 中国经济社会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 三产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0.6%、46.8%、42.6%, 第三产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势头;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增长点的态势愈加明显, 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国民经济结构中发挥的作用在更大范围内获得了认可, 动漫产业、电影电视、演出市场、新闻出版等亮点频现。

动漫产业的集聚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目前产业结构来看, 第三产业的比重略低于第二产业。2011年两会期间, 温家宝总理在谈及2011年重要工作时指出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支柱性产业, 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维, 将继续发挥其对经济发展以及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 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二)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集聚是一个有效率的空间组织, 能够通过规模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在诸多方面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从前端的动漫制作企业到中间的播出平台, 再到衍生产品的开发, 动漫产业具有较长的产业链, 带动着相关及支持产业的发展, 动漫产业集聚区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各地区动漫产业园区也有利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如2010年石家庄动漫产业园区里的专业动漫公司发展到了66家, 带动相关公司2000多家, 涵盖了漫画、插画、报刊、图书、动画片制作、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动漫衍生产品等领域, 年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带动了3万多人就业。

(三) 提高地区文化软实力

动漫产业的发展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着密切关系。动漫的消费群体中青少年占据大多数, 动漫产业的集聚发展以及动漫产品的输出将为我国民族文化在全球青少年间的推广起到重要的作用;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文化品牌的建设和推广关系密切, 动漫品牌的成功创立与推广不仅是商业上的成功, 还是一种国家民族文化的象征, 如韩国的“流氓兔”、日本的“铁臂阿童木”、“机器猫”等;动漫形象的传播, 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于文化观念、社会价值观念等, 推动了民族文化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对外宣传, 如:迪斯尼的动漫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就不少, 《阿拉丁》和《花木兰》中隐含的对东方文化的西方式见解。

参考文献

[1]张鸣.基于产业集群的动漫产业园区建设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10 (05) .

[2]耿蕊.中国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学位论文, 2010.

[3]曲敬军.动漫基地-动漫产业链发展的催化剂[N].中国电子报, 2009-02-20.

[4]张荣.我国虚拟动漫产业集群的优势与运作[J].经济管理, 2008 (03) .

[5]宋昱雯.我国发展虚拟产业集群的问题初探[J].宏观经济研究, 2006 (11) .

[6]陈祝平.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机理[J].国际商务研究, 2006 (04) .

[7]廖蔚文.中国原创动漫产业集群成长研究[D].中南大学学位论文, 2009.

服务业集聚机理研究的新进展 篇2

1.1 服务业集聚产生的内生机制

1.1.1 服务业互补共生的特点决定集聚现象的产生

单一的服务活动必须与其他类型的服务活动相互配合才能满足社会对服务业的总体需要, 也才能从总体上实现服务业的发展。

1.1.2 服务业知识外溢带来的集聚现象

服务行业高附加值的活动和知识密集型形态容易造成知识的外溢, 这就会吸引同行竞争者或上下游企业在一个区域集中, 一起来共享知识外溢带来的种种便利和发展机遇, 形成实质上服务业的集聚。

1.1.3 服务业的创新需求带来的集聚现象

在新经济浪潮和知识爆炸的背景下, 服务企业的发展需要以不断创新作为支撑, 而创新必须依靠一定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合作, 因此, 从创新的需求上来说, 服务业有着集聚的内在需要。

1.2 服务业集聚产生的外生机制

1.2.1 外部经济发展带来的服务业集聚现象

服务行业的生产和服务具有递进性和层次性, 当外部经济发生转变而逐步集聚时, 服务业也必须顺应外部经济和服务主体的变化, 向更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区域集中, 接受外来的影响和压力形成服务业集聚现象。

1.2.2 社会发展的“虹吸效应”带来的服务业集聚现象

当前服务业已经告别了地理、空间和环境上的限制, 在广阔的领域发挥自身的作用, 社会条件优良、经济状况好的区域对于人力资源、资金和技术有着巨大的“虹吸效应”, 使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向该区域倾斜, 进而导致服务业集聚在社会发达区域的集中。

2 服务业集聚演化的过程

服务业集聚演化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服务业的集中, 二是服务业的扩散。在城市中心、CBD等区域, 服务业呈现高度集中, 很多大城市形成的金融街就是集中的重要体现。而原本聚集在城市中心区域的生产性服务部门, 为了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 向城市周边扩散, 带动了周边的相关服务产业, 形成了更大的服务行业中心, 起到了聚集相关服务行业的作用。

3 服务业集聚区位选择的要点

3.1 经济区位因素对服务业集聚区位选择的影响

经济区位的劳动力成本、金融成本、社会环境对服务业集聚有着重要的影响, 是服务业选择和确定发展区域的重要参考。根据Doloreux的研究表明:经济区位优势越明显的地方, 就越会成长为服务业主要的集聚点。

3.2 地租与距离对服务业集聚区位选择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服务部门对地租与距离的要求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一些部门强烈依靠集聚中心位置的优势才能更好地发挥功能, 例如:金融部门、保险部门、证券服务部门, 这些部门往往能够忍受较高的地租而选择距离中心较近的位置;而另一些部门对集聚中心没有太高的要求, 也没有对中心区域资源的依赖, 例如:计算机服务部门、会计部门, 这些部门对地租的敏感度更高, 这一特点决定了他们选择方向的不同。

3.3 信息区位因素对服务业集聚区位选择的影响

服务业要缩短信息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的距离, 因此服务业要向信息来源地集聚, 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 一些跨国的服务型企业和机构往往将总部选择在最具竞争力的区域。

4 新时期国内外服务业集聚效应研究的新内容

4.1 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服务业的本地化集聚经济要大于制造业, 而制造业的城市化经济却比服务业要大得多。服务业较少依赖于临近的大型市场, 但服务部门集聚会产生强大且积极的生产效应。

4.2 城市发展的研究

生产服务业的空间和部门重组已经开始改变城市结构, 生产服务业的本地企业间构架和都市化地区的多元化是相关的。一些专家对比利时城市发展的分析表明, 从就业来看, 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结构是不健全的, 而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 特别是生产服务业, 有着较健全优化的城市结构, 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研究还认为, 区域性发展也不是线型的和决定型的, 它需要一些适当的组合和积极元素的相互作用, 但生产服务业将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纽带。

4.3 创新、技术转移

有些专家认为, 传统观念认为创新主要是基于制造业, 而服务在其中仅仅是支持作用, 这是错误的。相反, 大量的知识和专业工作者集聚在许多生产服务中, 生产服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大, 它们被看作是改变经济平衡的主要力量。美国学者在2008年的一份报告中认为, 可以通过机构和管理变化、技术创新、市场信息这三个方面促进客户创新, 通过这些方式不仅能够促进新技术在客户公司的适应, 而且管理、技术、市场也可帮助客户公司提高他们适应外部变化的机会。从技术转移角度看, 管理、技术、市场还可以促进通用技术在制造业或其他服务公司的具体应用。

摘要:本文从服务业研究工作的实际出发, 说明了服务业集聚机理的产生机制, 分析了服务业集聚演化的过程, 阐述了服务业集聚区位选择的要点, 梳理了新时期国内外服务业集聚效应研究的新内容, 希望为更好地推进服务业集聚机理研究和应用做好准备和铺垫。

关键词:服务业集聚,区位选择,集聚演化,集聚效应,形成机制

参考文献

[1]黄茜.基于顾客价值的酒店服务营销策略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07) :62-63.

[2]郭永, 杨秀云, 黄琳.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创意集聚区效应分析及其启示[J].亚太经济, 2011, (06) :105-106.

集聚机理 篇3

关键词:金融集聚,金融中心,规律

金融集聚和金融扩散是金融资源流动中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金融集聚指的是金融资源与地域条件协调过程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在一定地域空间中形成金融地域密集系统。而金融扩散则因为市场过度拥挤, 使得金融资源逐渐从中心区域向周围地域流动、扩散的过程。从金融集聚到金融扩散是由各种因素促成的, 在以往的文献资料中, 从定性的角度对两者的相互关系做了研究, 很少从地域资源容量方面进行考虑。本文将根据相关研究资料对金融集聚到扩散的动因过程等进行研究。

1 金融扩散的原因

在金融市场长期的发展中, 形成了多个金融中心, 各地在经济发展中也提倡建立区域金融中心或国家金融中心。金融中心中最主要的就是规模效应, 其次还有资本溢出、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金融扩散是金融中心因为大量资本集聚, 回报率降低, 而外围地区则表现出低成本、高收益, 各种资源企业向外围扩散。大多数学者认为金融扩散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城市结构的优化、科技的进步以及土地价格的上涨等。从两者的作用来说, 金融集聚和扩散不是对立的, 扩散是集聚的辅助面, 金融扩散不但不会削弱金融中心的本身优势, 而且能促进金融资源的良性流动。金融集聚向扩散转变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形成的。

1.1 成本

金融资源本身是趋利的, 无论在金融集聚还是在金融扩散阶段, 其本质并未出现任何变化。在金融集聚初期, 因为有规模经济, 金融中心的成本优势非常明显, 在地理区位上各种金融资源集中, 使得各类实体经济要素和金融要素产生了同向流动, 从而引起经济总量的增加。但是随着金融中心中金融资源的高度集聚, 金融资源追逐的地理空间和实体基础设施不能相应增加, 逐渐产生过度竞争, 成本随之不断上升。与此相反, 在外围地区则有很多闲置的土地和人力资源, 金融机构入驻这些地方成本较低, 加上外围地区与金融中心地区的距离不是非常远, 相对比较靠近信息源, 因此其劣势被弱化, 金融中心的优势也逐渐过渡到外围地区。金融中心在此过程中竞争逐渐加剧, 而外围地区由于聚集了大量的企业, 其规模经济效益逐渐显现, 另外较多的企业在分布上力求达到金融中心和外围地区的均衡, 一般是在金融中心设立销售分部, 而在外围地区设立公司总部。

1.2 收益

在金融集聚后期, 金融中心吸收了大量相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和企业, 这些市场主体为了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不断应用各种营销手段, 盈利也会逐渐降低, 所有企业的平均利润不断下降, 金融市场成为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但是金融外围地区的金融市场发展落后, 金融资源和产品稀缺, 以卖方市场为主, 在该地区进驻金融机构和企业能灵活定价, 最先入驻的企业占领的市场相对较大, 所面对的竞争不是非常激烈, 能吸引较多的客户资源, 在日后能占据有利的地位, 甚至可以追求超额收益。另外金融中心在发展的过程中, 随着实体经济的繁荣, 金融制度和市场监管必然更加的严厉, 但是制度不完善会出现多头监管, 阻碍金融行业的发展。金融外围地区整个金融监管环境较松, 给予金融机构更多的发展机会。

1.3 信息

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往往会给经济主体带来巨大的损失, 金融集聚中金融中心不仅吸收了较多的实体经济机构, 在地理位置上也形成金融信息大量集聚, 金融主体对信息的认知水平较高。外围区域在地理上与金融中心接近, 能很快了解金融中心集聚的信息, 有效弥补了该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不足, 对金融机构和企业均有较强的吸引力。但是需要看到, 外围地区虽然在某些方面与金融中心相比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信息溢出可以淡化差距。在金融中心与外围地区的对比中, 总体相比, 外围地区的固有成本优势更加明显, 所以导致了金融集聚向金融扩散的转变。

2 金融集聚向扩散转化的演变过程

某个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金融集聚和扩散主要经历了成长期—集聚期—扩散期—稳定期等四个阶段。在起始阶段, 不同区域的金融资源整体处在均衡分布的状态, 没有所谓的金融中心和外围地区。在金融集聚期, 金融中心将外围地区大部分的金融资源吸走, 金融中心的资源密度增加, 外围地区的金融资源密度不断降低, 甚至出现负增长, 对外围地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在金融扩散期, 金融中心的金融资源过度集中, 使得市场拥挤, 成本不断上涨, 经济实体为了降低成本向外围地区扩散, 金融市场自发进入到扩散期, 金融中心资源密度的增长速度会逐渐变缓, 而外围地区的金融资源密度则会逐渐增加, 外围地区将会实现较大的发展。在最后的稳定阶段, 金融中心与外围地区的金融资源实现了平衡, 外围金融资源流向金融中心, 金融中心的金融资源也流向外围, 两个区域的金融资源密度将会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

3 金融集聚向扩散转化的机理

金融集聚向金融扩散转化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 其中成本和收益是最重要的因素, 但是在具体的转化过程中, 各种因素并不是单独作用, 而是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形成的。通过对金融集聚和金融分散的形成原因和演变过程的分析, 可以看出金融集聚向金融扩散转化主要遵循以下规律。

3.1 金融资源密度规律

金融资源密度规律就是当金融中心集聚的金融资源过多, 超过其承载力的时候, 会导致部分资源向外围地区扩散。在金融中心, 集聚不仅对于资源所有者来说是有利的, 而且也不断吸引其他主体的加入。但是在有限的空间内集聚过多的资源, 而信息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性, 企业往往能看到资源集聚的优势, 对集聚引发的负面效应无清楚认识, 因此在扩散的最开始阶段, 向外围地区扩散的主要是在竞争中被“边缘化”的资源, 随着金融扩散的进一步发展, 一些有较高成长潜力的产业也开始逐渐从金融中心迁出来追求外围的成本优势。

3.2 吸引力规律

在两个不同的区域存在一定的吸引力规律, 在金融集聚中, 与外围地区相比, 金融中心资源优势明显, 在同等投入下能获得较高的回报率, 但是随着金融集聚程度的不断增加, 资源边际产出越来越小, 从投资收益方面而言金融中心的优势降低。而在外围地区相同投入下能获得与金融中心相等或者大于金融中心的回报率, 那么资本的所有者就会改变投资策略, 从而引发金融扩散。

3.3 辐射规律

在一定区域内金融资源一旦存在势必会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 不仅能促进该区域金融以及其他产业的调整和发展, 而且能对周边地区的金融和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这就是金融资源的辐射作用。在金融集聚初期, 金融中心从外围地区不断吸取资源, 对外围地区辐射中负作用较强, 虽然金融中心的实力在不断增强, 但是外围地区并无太大的发展。但是随着金融集聚程度不断增加, 金融中心对一些金融资源不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对外围地区的正作用全面发挥, 带动外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金融集聚初期, 金融资源给金融主体带来了较大收益, 但是随着金融资源集聚超过金融中心承载力, 金融资源逐步向外围地区扩散, 最终形成金融资源稳定的环境。该现象的形成与成本、收益、信息等三个因素有直接的关系, 金融集聚向扩散的转化充分体现了金融资源密度规律、吸引力规律以及辐射规律。

参考文献

[1]胡国晖, 郑萌.金融集聚向扩散转化动因及机理研究[J].商业研究, 2013 (4) .

[2]孙维峰, 黄解宇.金融集聚、资源转移与区域经济增长[J].投资研究, 2012 (10) .

集聚机理 篇4

1.1 产业集聚

我国现阶段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很强的区域性,而且在不同的区域,其输出的产品或服务又各具特点,并且逐渐形成了主要销售某类商品的放射型的交易市场,比如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辽宁西柳服装批发市场等等,无不以极大的销售量在全国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探究这些市场能够发展、成熟的原因,我们会发现在这些市场的周边区域内聚集着数量极大的相关产品的生产厂商,正是这些厂商能够以较低的生产成本提供产品,支持了市场走向成熟,既繁荣了当地的经济,又使很多企业逐渐成长壮大起来。这种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中、聚合的现象,在经济学中被称为产业集聚。而产业集群是指大量专业化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柔性集聚,并结成密集的合作网络,植根于当地不断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1]产业集聚是地域化经济的初级阶段,产业集群是地域化经济的高级阶段,产业集聚为企业集群提供基础,企业集群则是产业集聚的可能和理想的发展前景[2]。

1.2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3]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达到资源能够多次利用和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2 循环经济对产业集聚重要性分析

我国各级政府十分注重产业集聚所产生的区域经济拉动力,从各个地区建立的专业化的工业园区中就可窥一斑。由于集聚起来的企业集群和单个企业相比,增强了企业的资源集聚效应、创新优势、品牌优势、信誉的优势;对于区域经济来说,产品聚集能够形成规模效应,能刺激消费,促进消费增长,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另外由于产业的聚集产生技术外溢,有利于促进技术和知识的交流和改进,加快区域内的技术创新。[4]近年在浙江等地区相继出现了产业的区域聚集,并形成了强大的区域经济竞争力,即是很好的佐证。但是伴随着区域产业集聚的发展,其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由于在产业聚集区内企业数量多,并且各个企业的生产又很类似,既使加强对企业生产“三废”的控制,也容易造成集聚区域内某种类型的污染物排放较多,超出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那么应该如何解决产业集聚与环境保护的难题呢?笔者认为循环经济是唯一的选择。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3]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达到资源能够多次利用和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3 发展循环经济应遵循的原则

循环经济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系统,要求企业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将自己作为这个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将生态系统建设作为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克服在传统工业经济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唯独自然资源没有形成循环的问题,使区域经济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5]循环经济观将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充分考虑新技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生产中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遵循“3R”原则: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即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产品的再使用(Reuse)原则,即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6]同时,在生产中还要求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使生产合理地依托在自然生态循环之上;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尽可能地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4 产业集聚过程中要加强循环经济系统的建设

在产业集聚过程中,要加强循环经济系统的建设,促进产业集群与环境和谐发展。首先,在政府产业布局过程中,在制定产业发展战略的同时要规划好循环经济的发展策略,通过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减少直至“消除”三废排放,这样既可以保护环境,使经济达到良性发展的目的,又可以变废为宝,提高产业集群的经济性。其次,进行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的研究,并制定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强化执法力度,加大企业排放污染物的成本。并且强化政策导向,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用足用好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优惠政策的鼓励、引导和扶持作用。再次,依靠技术进步,不断进行有关循环经济技术的开发和引进工作,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在企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鼓励相关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最后,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发展循环经济,涉及面广,必须抓住重点不放松。以节水、节能为重点,促进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环保产业为重点,促进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转变;以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为重点,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再上新台阶,为新型工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5 循环经济系统对企业集聚的促进作用分析

通过产业集聚过程中建立起循环经济系统,使企业集群良性发展,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循环经济要求集群内的企业在生产组织过程中要进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清洁生产的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将废物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在组织、技术、宏观政策和资金上做出具体的安排。通过清洁生产,可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次,通过建设循环经济系统可以使集群的产业链更加完整,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能力。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在产业集聚过程中,不仅要加强核心企业及其相关支持企业的建设,还要建设针对以企业集群生产废弃物为主要生产原料的企业的建设,使以前需要花费一定费用才能处理掉的“废水、废气、废渣”变成了企业的新的利润来源,增强了集群内企业的赢利性,增强了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再次,通过建设循环经济系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区域内的自然环境,良好的自然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到区域内发展,促进产业集群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升级,从而扩展企业集群的发展空间。最后,由于区域内循环经济系统带来的低生产成本和良好

的技术支持优势,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加入产业集群,可以增强产业集群的集聚力。

6 结论

总之,在发展区域产业集群的同时,必须同时重视循环经济系统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有利于提高产业集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马延吉.区域产业集聚理论初步研究[J].地理科学,2007(6):756-759.

[2]杜晓培.产业集群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世界经济情况,2007(9):72-75.

[3]仲德涛.发展循环经济的难点与对策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92-93.

[4]刘义圣,林其屏.产业集群的形成与运行机制研究[J].东南学术,2004(6):130-137.

[5]张倩,张继影.开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发展[J].酿酒科技,2008(1):113-114.

集聚机理 篇5

1交通运输在经济活动中所发挥的基础作用

1.1将运输成本引入经济学分析的理论

运输成本是当前交通运输行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将该因素引入经济学分析理论的是克里斯塔勒,他指出,在城市发展的整体布局中,交通运输占据着重要地位,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降低运输成本可以实现城市经济发展利润最大化,因此,市场区位选择应提高对交通运输因素的重视程度。从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结构体系的现状来看,这一理论所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城市交通运输部门的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到了20世纪中期,艾萨得、拉伯以及蒂斯等人对运输成本在经济学分析中的作用给予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实现城市布局网络化,运输成本仍是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概念。

1.2交通运输在经济活动中的基础作用

无论哪一时期,运输成本在经济学理论研究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交通运输发展而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普遍存在的,其不仅是各项交易开展的基础条件,而且也是促进区域之间联系、沟通的重要依据。一旦缺少了交通运输作为支撑,那么势必会导致交易过程产生空间矛盾,无法顺利开展,经济增长举步维艰。在过去的时间里,为了将运输成本有效控制,对于经济活动开展的地点,都会选择交通运输比较发达的地带,要么位居地铁、公路的交通枢纽,要么是沿海、沿河的港口。大多数经济学家在对全球化经济进行研究的时候,都将降低运输成本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由此可见,交通运输在经济活动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2交通运输促进经济集聚和扩散的内在机理

2.1运输成本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经济效应

在人类诸多经济活动中,最基础的经济行为就是衣食住行。也就是说,交通运输是一项基础经济行为,但以往与经济相关的理论中,却并没有真正做到对交通运输及运输成本的理论分析,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是不相符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相关部门提高了对运输成本的重视程度,大多数学者也开始将其纳入到主流经济学中,运输成本开始成为了经济集聚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为了尽可能将运输成本降低,企业在对经济活动区域经济选择的时候,往往会以交通最佳的地方为主。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该区域劳动力需求的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市场需求的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销售只需在企业周边范围内就可以开展,这样一来,运输成本自然就会有所降低,提高企业利润。企业利润的增加又必然引发其他企业跟进,形成“需求关联效应”。在大量企业不断跟进的情况下,运输成本势必会再一次打折扣,企业利润会再一次提升。如此循环,该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就会呈现出最佳模式,总体上构成了经济空间集聚的向心力。

反之,运输成本的降低还有可能导致经济集聚的离心力。上文提到,运输成本的降低会大幅度提升企业利润,从而使大量企业跟进,但一旦跟进的企业数量过多的时候,该区域内的企业数量就会饱和,经济市场就会呈现出供过于求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经营模式不科学或管理不当,势必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利润,从而抑制进一步的集聚,产生“市场挤出效应”。同时,随着企业的不断跟进和集聚,会促使本地地价和房价飞速上涨,运输成本增加,公共资源告急,劳动力的生活成本上升。面对这种情况,部分企业为了实现长期发展目标,会考虑从集聚地迁移出来,享受廉价劳动力带来的额外利润,产生“要素成本效应”。经济集聚的离心力就是由市场挤出效应和要素成本效应两者构成的。

2.2运输成本与经济集聚、扩散之间的关系

向心力和离心力是决定经济集聚程度的两项重要因素,而能够对其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取决于地区之间的贸易成本,也就是经济学理论研究中所涉及的运输成本。如果运输成本相对较高,那么就会导致当地生活成本降低,而劳动力增加,当该地区劳动力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会产生“成本关联效应”,向心力也会由此得到提升。反之,如果运输成本相对较低,那么该地区的向心力和离心力都会相对降低,主要体现在“外部规模效应”和“需求关联效应”的降低上。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运输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空间上呈现市场一体化,各个区位对企业而言,便不会存在较大的市场竞争和劳动力成本差距,即使有外地企业迁入进来,也不会产生“市场挤出效应”。总而言之,在运输成本下降过程中,两种力量的对比情形比较复杂,最终会形成不同的空间经济布局体系。

3经济协调发展与促进交通运输发展的对策研究

我国经济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之后,目前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但由于不同地区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所以在长期发展中,各个地区在经济发展上也产生了明显的差距,比如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就远不如沿海地区。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已经成为企业和劳动力的高集聚地区,无论是生产水平还是制造水平,都远远超出了中西部地区。面对这种情况,国家相关部门若想实现经济发展一体化,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加强东部沿海地区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

上文提到,交通运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东部沿海地区作为经济集聚地区,更加要重视交通运输的建设。在未来的时间里,一体化已经成为了交通运输建设的一个必然趋势。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所以拥有大量货流与客流,这无疑对当地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未来的时间里,东部沿海地区交通运输部门需要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各种运输方式结构体系,并不断对其进行优化与完善,最终实现节约资源、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的根本目标。

3.2进一步扩大中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规模,加强与东部地区的衔接

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慢,成为了当前国家经济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当前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而言,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就是做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建设规模,将交通运输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同时,中西部地区要通过产业升级、经济结构优化和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将部分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转移,构筑交通经济走廊,逐步在中西部地区的适当区位形成新的经济集聚,以此来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交通运输对经济集聚和扩散所产生的影响也逐渐被相关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对交通运输促进经济集聚和扩散的机理与对策进行详细研究和探讨,以此来进一步对交通运输作用进行分析,并为日后此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充足的参考依据,从根本上促使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姜丕军.交通运输促进经济集聚和扩散的机理与对策[J].物流技术,2010(02).

集聚机理 篇6

关键词:长三角,协同性,海洋产业集聚,区域经济

引言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有数字显示, 2012年, 我国海洋产业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 占同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2001~2012年, 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6.3%, 远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海洋经济的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和全球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同时也是我国海洋经济最为发达与集聚地区, 2012年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超过1.5万亿元。“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因此, 增强海陆协同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关键。

虽然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相关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 但仍有很多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Chetty (2002) 研究了海洋制造业与临港服务业的产业集聚关系, 认为两者为互相促进的关系。Notteboom (2005) 对港口区域化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认为港口区域化是港口发展的新阶段。刘曙光和于谨凯等 (2009) 运用海港区位理论, 对海洋产业布局与海洋产业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1,2,3]陈志强 (2006) 、任博英 (2010) 、刘聿铭 (2012) 、姜旭朝与方建禹 (2012) 以国内各个地区为例, 分析了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 认为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互相促进的作用。[4,5,6,7]朱念 (2010) 、傅远佳 (2011) 、陈琳 (2012) 运用耦合的方法, 探讨了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耦合关系, 得出海洋经济集聚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结论。[8,9,10]但是也有学者觉得产业集聚不一定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如陈得文、苗建军 (2010、2012) 、纪玉俊 (2012) 认为, 产业集聚会带来正面的集聚效应和负面的拥挤效应。[11,12]

总之, 以往研究大多肯定了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促进关系, 同时认为海陆协同发展是海洋经济的研究方向和趋势。因此,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方法, 实证分析“长三角”海洋产业集聚与当地经济的协同程度, 进而分析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协同演进的状况与机理。

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笔者把“长三角”定义为, 浙江省、江苏省以及上海市构成的泛“长三角”地区。表1是“长三角”两省一市2006~2011年海洋经济生产总值GOP (亿元) 、人均GDP (元) 和海洋经济占当地生产总值的比例 (GOP/GDP) 的各个数据具体值。

从表1可看到, 浙江省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2006~2011年飞速发展。海洋经济产值从1856.5亿元, 到2011年的4536.8亿元, 6年翻了1.5倍;人均GDP从3万多元, 到2011年的6万余元, 6年翻了一番, 且海洋经济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同时, 江苏也是呈现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协同高速发展, 且海洋经济比例越来越高的趋势。表明这几年浙江省和江苏省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能够很好的联动发展, 海洋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陆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上海是3个地区中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速最慢的一个地区, 且海洋经济所占比例逐年减少, 表明上海在2006~2011年之间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没有得到很好的协同发展。

因此, 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时, 不能盲目推进海洋产业集聚, 而是要有序、有目的的推进;更不能忽视海洋产业集聚与陆地经济集聚的接轨, 应做好海陆一体化准备, 大力建设大港口, 利于海陆联动的发展。

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灰色关联模型构建

灰色关联度的基本思想是:以一因素的数据序列为依据, 用数学的放大法, 研究因素间的集合对应关系, 即序列曲线的集合形状越接近, 则它们之间的灰色关联度越大, 反之则越小。笔者利用灰色关联法, 分析“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性。

1.确定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

参考序列为区域经济系统历年数值;比较序列为海洋产业集聚系统、三大海洋产业集聚系统历年数值。分别记为:

X0={X0 (t) , t=1, 2, 3, …n}

Xi={Xi (t) , t=1, 2, 3, …n}, i=1, 2, 3, …m (1)

其中, n代表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的长度, m表示比较序列的个数。

设X0=∑aixi为因变量区域经济发系统的序列值。其中, ai表示区域经济系统各个指标的权重, xi表示区域经济系统各个指标极差标准化的值;设X1=∑biyi为自变量海洋产业集聚系统的序列值。其中, bi表示海洋产业集聚系统各个指标的权重, yi表示海洋产业集聚系统各指标极差标准化的值。

将海洋产业集聚系统分为海洋经济规模、海洋经济密度与海洋集聚度3个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再由三级指标构成;将区域发展系统分为经济增长、开放程度、政府收支情况3个二级指标, 再由一些三级指标构成。具体指标体系见表2。

为了消除数据量纲并降低量级, 采取极差标准化, 对各个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1) 正指标的标准化:

(注:*表示负指标)

(2) 负指标的标准化:

指标权重ai和bi是由三标度层次计算法来确定的, 在构造主观判断矩阵之后, 再计算各自指标的权重。

2.计算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的灰色关联系数

比较序列和参考序列在各个时刻的关联系数εi (j) 可由以下公式算出:

其中, ρ为分辨系数, 0<ρ<1。在本文中, ρ取值为0.5。iniminj|X0 (j) -Xi (j) |是最小二级差。maximaxi|X0 (j) -Xi (j) |为二级最大差。|X0 (j) -Xi (j) |为各比较序列Xi曲线上每一个点与参考序列X0曲线上每一个点的绝对差值。

3.计算关联度Ri

关联系数, 是比较序列和参考序列在各个时刻 (即曲线上的各点) 的关联程度值。它的数值不止一个, 所以不便与运用关联系数对序列的整体关联程度进行比较。我们有必要将各个时刻的关联度, 集中为一个可以量化的数值, 即求其平均值, 作为比较序列和参考序列关联程度的度量。关联度Ri的公式如下:

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同性实证分析

1.三大区域协同性分析

对“长三角”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两个系统2001~2011年各个指标进行查阅。数据来源于《中国海洋统计年鉴》、《长三角年鉴》、国研网数据库、知网数据库, 以及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等。

利用关联系数公式, 算出2001~2011年“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的关联系数 (限于本文篇幅, 2001~2005年“长三角”关联系数不一一列出) 。2006~2011年 (由于海洋经济数据的局限性, 选2006~2011年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 “长三角”三个地区浙江、江苏和上海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见表3。

由表3可知, “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为0.838。说明“长三角”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具有较好协同性, 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Rz用表示浙江省的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关联度, 其值为0.703;Rj用表示江苏省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关联度, 其值为0.761;Rs用表示上海市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关联度的平均值, 其值为0.666。由关联度数值可以排出关联序:Rj>Rz>Rs。可见, “长三角”地区中海洋经济集聚与区域经济协同性最好的是江苏省, 其次是浙江, 最后是上海。2006~2011年, 3个地区中江苏省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能够最好地协同发展。

2.三大产业协同分析

为了更深入地分析比较“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集聚度与区域经济的协同性, 把“长三角”地区分为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 海洋产业分为海洋第一、二、三产业。根据上面步骤, 算出各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关联系数 (如表4所示)

用Rpn表示p地区第n产业的关联度。其中:

(1) 浙江省海洋三大产业的关联序为:Rz2>Rz3>Rz1。由此可知, 2006~2011年, 海洋第二产业集聚与浙江经济能够协同发展, 其次是海洋第三产业, 而海洋第一产业协同性最差。

(2) 江苏省海洋三大产业的关联序为:Rj3>Rj2>Rj1。可知, 江苏省海洋第三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性最好, 且江苏省海洋第三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性, 显著高于海洋第二产业集聚的协同性, 海洋第一产业集聚与江苏省区域经济的协同性最差。

(3) 上海市是海洋经济发展较早的城市, 而且有着全国最大的港口上海港。数据显示关联序为:Rs1>Rs2>Rs3。则可得出, 上海市海洋集聚与区域经济协同性较差, 上海市的海洋第一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同性, 略高于其他两个海洋产业, 其次是海洋第二产业, 最后是海洋第三产业。

3.细分行业协同性分析

由于海洋第二产业和海洋第三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性更好, 所以, 笔者选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某些主要产业进行对比。由于所取数据的局限性, 选用1994~2005年3个地区海洋盐业、海洋船舶业以及海洋交通运输业来进行对比。“长三角”两省一市海洋细分产业的关联度与比较如表5所示。

(1) 本文以1994~2005年浙江省区域经济为参照数列, 以同一时间段的海洋第二、三产业内的海洋盐业、海洋船舶业以及海洋交通产业集聚为比较数列, 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707、0.800、0.838。由关联度数值排出关联序为:海洋交通业>海洋船舶业>海洋盐业。显而易见, 浙江省海洋交通行业与区域经济之间能够很好的协同发展, 而海洋盐业的海洋产业集聚协同性略差于海洋船舶业。

(2) 江苏省海洋盐业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为0.611, 海洋船舶业关联度为0.753, 海洋交通业的关联度为0.622。江苏省排序情况为:海洋船舶业>海洋交通业>海洋盐业。由此可得出, 江苏省海洋船舶业集聚与江苏省经济的协同性最好, 海洋交通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性比海洋盐业略好。

(3) 由于上海市海洋盐业产值几乎为零, 所以不在比较范围。由表5可知, 上海市的第三产业中海洋交通业的协同性, 好于第二产业中海洋船舶业, 而由上面海洋三大产业的结果显示, 海洋第二产业协同性要好于海洋第三产业。因此可以得出, 海洋交通业是上海市海洋经济的主导产业, 并且重要性要高于其他海洋第三产业。

实证小结与机理分析

根据以上关联度的计算结果, 笔者绘制了“长三角”地区的关联结构树 (见下图) 。

从上图可看出, “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集聚与陆域经济总体协同性较好。从地区上看, 江苏地区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的的协同性最好, 浙江地区的协同性较好, 而上海的协同性一般;海洋三大产业中, 海洋第二产业与海洋第三产业与陆域经济的协同性较好, 而海洋第一产业协同性较差;细分产业中, 船舶业和交通业与陆域经济的协同性较好, 而海洋盐业显示一般。

从海洋产业集聚与陆域经济之间联动发展的内在角度, 对所得出的结果进行深层的机理分析, 分为以下三点:

1.“长三角”海陆产业呈现紧密关联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

“长三角”地区海陆产业呈现紧密关联良性互动发展局面:陆地产业发展, 有效推动了海洋交通运输、船舶制造等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海洋产业集聚的不断发展, 进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海洋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开发, 需要强大的陆地经济作支撑。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只有在与陆地经济的互补、互助中才能逐步消除;海洋资源优势, 只有在与陆地经济联动发展中, 在与全国的生产力布局紧密结合中, 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因此, “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联动协同发展需要海陆联动的支撑。

2.避开雷同产业发展优势产业, 发挥海洋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作用

浙江省、江苏省及上海市地区相邻, 每个地区都是致力于发展海洋经济的, 为了避免区域产业的雷同化, “长三角”地区应进行产业分工, 避开雷同产业而发展优势产业, 才能更好地发挥海洋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作用。优化海洋经济资源和产业空间布局, 避免区域产业雷同化、浅层化, 实现海洋经济发展区域产业特色化、功能化, 是“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同时, 每一个地区也要重视市与市之间, 甚至县与县之间的产业分工, 打造区域特色的海洋产业集聚区, 使海洋产业集聚与陆域经济之间能更好地联动发展。

3.以港口经济为核心, 通过要素集聚, 促进港口城市发展

“长三角”地区拥有大型集装箱港口 (年均集装箱吞吐量>40万TEU) 2个:上海、宁波-舟山;中型集装箱港口 (10万TEU<年均集装箱吞吐量<40万TEU) :南京、南通、苏州和连云港。港口是海洋产业集聚的核心和支撑点, 是临港工业的重心所在。以港口经济为核心, 通过要素的集聚, 促进了港口城市的发展。同时, 港口城市发挥了对外贸易的功能和作用, 通过海洋产业集聚, 延伸了港口城市的辐射范围。“长三角”地区拥有大型的港口和数量较多的中型港口, 使得其在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能够联动协同发展。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笔者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研究了“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集聚与陆域经济之间的协同性, 并对浙江、江苏、上海三大地区及其三大行业, 以及细分行业的协同性进行深入比较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和政策建议:

1.建立以上海为交通枢纽中心, 浙江和江苏为两翼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

“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呈现逐年快速增加的态势, 但区域增速存在差异。建议充分利用上海港第一港口的有利位置, 建立以上海为交通枢纽中心, 浙江和江苏为两翼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应继续加快浙江和江苏的海洋经济发展, 提高海洋产业集聚, 促进海陆一体化发展。重视浙江、江苏沿海地区与上海在海洋经济方面的接轨, 积极推进长江黄金水道—黄金海岸—杭州湾海域的综合发展与管理。

2.继续推进海洋产业集聚与陆地经济的协同发展

“长三角”地区的海洋产业集聚与陆域经济协同性总体较好, 但存在地区差异。建议继续推进海洋产业集聚与陆地经济的协同发展, 重视协同性较低地区的发展, 继续加强协同性较高地区海洋产业集聚与陆地经济的联系。要以海洋集聚的系统性为依托, 强化产业间的协同定位;以陆域产业为着眼点, 推进海陆联动;以港口经济为核心, 促进港城互动。总之, “长三角”地区要加强海陆联动性和港城互动性, 从而促进海洋集聚与陆地经济协同发展。

3.各地区发挥海洋主导产业优势带动其他海洋产业发展

“长三角”地区海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与陆域经济的协同性明显强于海洋第一产业, 而海洋第二产业的海洋船舶业是海洋产业的主导产业, 且与当地经济的协同性最强。建议各地区发挥各海洋主导产业优势, 带动其他海洋产业的发展。同时, 做好海洋产业的分工避免产业雷同。上海地区应重视海洋交通业的高级化发展, 从而带动现代物流业及陆地产业的发展。浙江和江苏地区应重视提高海洋第二产业的产业集聚, 以临港工业为核心, 发展港口建设、现代物流业、陆地产业的模式, 在发挥主导产业优势的同时, 带动其他海洋产业的发展, 进而推动海陆联动。

参考文献

[1]Chetty S, 2002, “On the Crest of Wave:Evolution of the New Zealand Marine Cluster:Alliances and Networks”, Working paper.

[2]Theo E.Notteboom, Jean-Paul Rodrigue, 2005, “Port regionalization:towards a new phase in port development”, Working paper, Maritime Policy&Management, Vol.32 (3) .

[3]于谨凯, 于海楠, 刘曙光, 单春红.基于“点—轴”理论的我国海洋产业布局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 2009 (2) :55-62.

[4]陈志强.产业集群推动福建海洋经济发展[J].中国国情国力, 2006 (12) :55-58.

[5]任博英.山东半岛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10.

[6]刘聿铭.天津市海洋产业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12.

[7]姜旭朝、方建禹.海洋产业集群与沿海区域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以环渤海经济区为例[J].中国渔业经济, 2012 (3) :103-107.

[8]朱念.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实例探析[J].商业时代, 2010 (36) :110-111.

[9]傅远佳.海洋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 2011 (9) :126-129.

[10]陈琳.福建省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评价研究[D].福州:福建农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12.

[11]陈得文, 苗建军.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内生性研究——基于1995~2008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9) :82-93.

集聚机理 篇7

关键词:创新,集聚经济,地方化经济,城市化经济

引言

众多的区域经济学者用外部性和集聚经济解释了经济活动的空间效应 (Chinitz, 1961;Romer, 1986;Lucas, 1988;Porter, 1990) , 如对产业区位、城市体系、大都市的扩张、生产率的提高、技术效率、经济发展水平及企业家精神等的研究 (Pascal and McCall, 1980;Wheaton and Shishido, 1981;David and Rosenbloom, 1990;Hasen, 1990;Helsley and Strang, 1990;Mitra, 1990;Rauch, 1993;Hason, 1996;Holmes, 1999) 。也有学者将集聚研究与创新产出直接相联, 或多或少在一些问题中提到这二者的关系, 如:更易于沟通交流, 较好的当地商业氛围, R&D基础设施, 知识溢出, 接近市场及城市规模 (Markusen, 1987;Dieperink and Nijkamp, 1988;Jaffe et al., 1993;Krugman, 1995;Harrison et al., 1996;Cornish, 1997) 。本文重点讨论二种类型的集聚经济 (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 在创新产出中的作用。

结构安排:第一部分回顾就当前的创新理论中创新的定义及其空间背景;第二部分解释了集聚经济, 尤其是将城市化经济与地方化经济作对比。第三部分, 在创新产出框架中, 比较了城市化经济与地方化经济在学习和合作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进而产出更多创新。最后部分是结论与政策建议。

1 创新及其空间背景

创新包括新产品或服务的发展与应用, 它包括很多行为:技术开发, 市场调研, 生产过程, 服务的发展及为了推广发明的应用进行的生产与营销。为了理解创新的本质, 较有影响的模型是产品周期模型, 利润周期及创新周期 (Vernon, 1966;Krymme and Hayter, 1975;Thomas, 1975;Markusen, 1984;Suarez-Villa, 1984) 。

图1代表了生命周期模型的一般形式, 在一个向上趋势时期, 企业能得到发展新产品的资金, 公司愿意承担因其商业行为而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这一时期, 大量的产品创新;增长期之后, 该产品进入了成熟期, 在这一时期, 关注的是新工序的创新而不是新产品。

(资料来源:Parker, 1974;Bertuolia, 1997)

Abernathy和Utterback的产业创新模型 (图2) 强调了产品或企业生命周期中发生在不同时点的创新类型 (Utterback, Abernathy, 1975;Utterback, 1979) 。他们认为, 在早期阶段, 产品创新是企业研发的重点, 因为产品较容易获得专利保护以确保其垄断利润.当产品进入标准化大规模生产时, 对技术活动的要求也随之下降;但是, 为了在生产中获得一定的标准化程度以提高生产效率, 过程的创新就要紧随产品的创新不断进行革新 (Camagni, 1988) 。

(资料来源:Abernathy, Utterback, 1978)

以上这些模型仅说明创新发生的时间及其数量随时间的改变。另一些模型是以创新生产中的参与者为研究对象 (Klein and Rosenberg, 1986;Davelaar, 1989;Porter, 1990;Nijkamp and Poot, 1993) , 信息与产品在这些参与者之间流动, 空间背景是该模型最重要的主题。正如图3所示, 这个创新的线性模型说明, 从研发到生产再到营销的流动是典型且重要的创新路径。在该模型中, 一个阶段的结束就是下个阶段的开始。该模型给出了基本的创新过程。

学者们也指出了该模型在解释真实创新过程中的缺陷, 如行为的多样化、产业链的变化及可感知的无序性等是这个模型所不能解释的 (Klein and Rosenberg, 1986;Dosi, 1988) 。结果, Klein and Rosenberg用相互作用模型 (图4) 替代了这个线性模型, 该模型既有水平型的相互作用, 也有垂直渠道作为创新源泉。在该模型中, 用信息反馈来解决生产问题、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并在激发性学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个相互作用模型在解释创新生产和其空间特征时是很有优势的 (Rothwell and Zegveld, 1985;Klein and Rosenberg, 1986;Dosi, 1988;Massey et al., 1992;Dodgson and Bessant, 1996) , 如对当前复杂的产业环境, 知识的广泛传播, 信息的不完全, 有限的搜寻/预测能力等状况下的创新活动有较强的说服力。特别地, 为了促进创新, 学习与合作在反馈和相互作用阶段是很关键的 (Rosenberg, 1982;Lundvall, 1988;Pisano et al., 1988;Zysman, 1992) 。

(资料来源:Kline and Rosenberg, 1986)

学习, 或更准确地说是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学习是创新机遇与 R&D的主要来源 (Rosenberg, 1982;Lundvall, 1988;Zysman, 1992) , 同时, 相互作用过程的学习要源于各类资源, 如内、外部交流, 与外部科技资源的稳定联系, 以及接受外部思想的意愿。成功的创新过程, 重要的是使用者、供应者及汇编者能紧密地与制造、设计、研发及服务相联 (Rycroft and Kash, 1994) 。

在该模型中, 合作是另一个相互作用的重要机制, 合作关系表现形式多样, 如分包合同, 战略联盟, 合作研发, 特许及合资, 这些关系发生在企业、当地政府、国家甚至国际层面。与传统企业相比, 现在的企业被称为“网络状”, 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更多地依赖于合作关系去获得外部技术资源和互补性资产 (Pisano et al., 1988) 。

一些学者认为, 相似产业的毗邻对促进学习和加强合作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另一些学者则认为, 就促进学习进程与合作关系而言, 城市化可能更重要。因此, 如果以学习进程和合作关系作为比较的指导框架, 对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作比较, 可能会证明这两个中哪个对创新生产有更大的影响。

2 集聚经济:城市化经济与地方化经济

经济活动或人口的地理集中会给该地区及其近邻带来收益或成本。集聚经济的概念强调的是地理集中的有利影响。集聚经济的基本定义是经济行为的空间集中 (1) 同产业的企业集中 (地方化经济) , (2) 不同产业的企业在同一城市区域的集中 (城市化经济) , 这会降低平均成本。从地理视角看, 集聚经济可分为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 (Isard, 1956;Chinitz, 1961) 。城市化经济反映了将不同产业的企业联系在一起的外部性, 所有的人口或就业被看成是测量城市化经济的标尺 (Richardson, 1995) 。相反, 地方化经济反映的是相同产业或相似部门生产者集中的外部性, 在工业园或科技园都可看到 (Massey et al., 1992;Castell and Hall, 1994;Enright, 1995) 。下表反映了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的区别。

此外, 从时间连续性的视角看, 集聚经济可分为动态的和静态的。静态的集聚经济通过平均成本的下降和产出的增长, 强调了空间集中和规模经济的一次性影响。另一方面, 动态集聚经济通过持续的成本下降和产出增长 (得益于交流) 产生知识溢出, ROMER (1986) 和LUCAS (1988) 强调了知识溢出在促进增长, 生产的外部性及人力资本的积累等方面的作用 (Lindsey and Zeckhauser, 1993) 。

3 两种集聚经济对创新的影响力

学习和合作是解释创新产出的二个重要机制, “学习”一般是安排在一个体系 (Mai, 1996;Kim, 1997) , 而“合作”则更多表现为一种商业策略或企业间的关系 (Camagni, 1991;Conti et al., 1995) 。那么, 集聚经济在学习与合作过程中是如何影响创新产出的?

4.1 创新生产中的学习

许多研究者赞同Marshall (1890) 关于集聚便于思想传播的观点, 如:Jacobs (1969) 认为城市是知识的融炉, 它便于新思想的形成, Lucas (1988) 也认为在城市人力资本溢出对新思想的产生是很重要的。同时, Feldman and Audretsch (1998) 认为知识创新较强地集中在城市区域, 因此, 在创新产出中, 是不是城市化经济要比地方化经济更重要?

Glaeser (1997, 1998) 认为城市在创新产出中的作用“不是为创新提供关键技术”, “而是为每个人创造学习机会”。实际上, 密集的城市化经济便于个人间更便捷的联系, 这就为学习提供了一个机会 (Glaeser, 1997) ;同时, 城市也是诸如公共研究机构、大学、知识和技术传播中心等对创新活动至关重要的信息机构密集的地方。在创新生产中, 这些观点支持了城市化经济的重要性。

人力资本作为学习体系中一个最重要的投入支持了这一命题, 即:在众多的创新生产方式中, 城市化经济有利于创新产出。 (1) Rosenberg的相互作用模型比线性模型拓宽了创新参与者的范围, 在相互作用模型中更多参与者是有利于创新生产的, 创新的源泉不仅仅局限于RD人员, 而且还包括其他参与者, 如营销人员, 管理人员及生产者等 (Malecki, 1991) 。这反映了许多有价值的创新其来源不是仅仅局限于科学实验室的研究, 相反, 大量应用在产业创新中的知识是源于企业的生产和营销行为的 (Mowery, 1995) 。因此, 在这个相互作用的模型中, 地方化经济的作用 (生产是其主要功能) 要弱于城市化经济, 而地方化经济提供的专业化的劳动力及其产业专业化技巧, 可能有利于重型制造业的创新 (Nakamura, 1985) , 或一个产业发展的早期创新阶段 (Markusen, 1987) 。

尽管相互作用模型认为几乎所有的功能都为创新提供了机会, 但R&D的作用并没有减弱, 因为R&D是唯一具有编码转换功能的, 而此可以减少混乱和无序的信息进入专业化企业的知识体系 (Camagni, 1991;Kim, 1997) 。在劳动力市场, 吸引专业技术工人和有技能的RD人员对创新仍非常重要。因此, 企业R&D机构的区位设置也不可能是随意的, 为了吸引合适的R&D及技术员工, 企业不得不坐落在劳动力聚集的地方, 而拥有高质量的居住条件, 好的小学和中学, 配偶的工作机会, 及良好的地方服务等设施的城市是劳动力比较聚集的地方。显然, 城市化经济比地方化经济更能提供这些有吸引力的条件。

(2) 作为一个学习空间, 生产过程与产品市场也是重要的创新源泉。由于技术、交通及通讯等的发展, 生产空间的作用日渐弱化, 众多制造业环节分散到城市化程度较低的区域已是一个世界范围的趋势, 而技术相对较低的工人和生产的标准化投入顺应了这一趋势, 地方化经济对承接不同环节或类型的制造业转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创新在这一过程的提高也相对较少,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与创新行为对多样化的网络关系的依赖性日增有关。消费者的需求多样性和产品或生产过程的动态变化也要求种类繁多的投入, 而这些投入是当地专业化供给所不能满足的。此外, 在产品市场, 通过销售促进学习, 因为销售可以使技术知识得以扩散 (Thomson, 1989) , 尤其是消费者和使用者的经验可以促进新的提高和发明, 来源于产品市场的信息是产品创新的关键投入。因此, 对于专业化生产或标准化投入, 地方化经济产生了专业化市场, 源于市场的信息就被限制在专业化产业领域;同时, 城市化经济的产品市场提供的是源于各类产业部门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此外, 懂得学习本身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很重要, 之前通过与他人或组织所学的知识对于以后所学的知识有较大的影响 (David, 1975) 。如Karlsson (1997) 就认为, 由于对供求双方的学习累积效应, 城市会有更多的创新产出。有二个主要的学习过程的形式, 一个是源于正式的接触和显性知识, 另一个是源于非正式的接触和缄默/隐性知识。非正式的接触和缄默知识被认为在学习中是更重要的因素 (Kim, 1997) , 特别地, 经济参与者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是学习的关键途径。那么, 哪里会发生面对面的交流?一些学者认为, 地方化的产业其参与者之间有较少的相互作用, 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多是竞争者而非合作者, 尤其是对于一些关键信息 (Suarez-Villa and Walrod, 1997;Gray et al., 1998) 。在学习如何创新过程中, 非正式的接触和加强当地以外的相互联系的重要性, 非正式关系, 如旧交, 朋友, 在当前变化较快的商业环境中是不容易建立的。因此, 正如Jaffe (1993) 所提到的, 当知识溢出是非正式的时, 地理接近性就很关键, 当知识扩散是通过参与者正式的关联, 那么地理接近性就不是必要的, 因为面对面的接触不会碰巧发生, 是需要精心安排的。

3.2 创新生产中的合作

合作策略通常是指分包合同、战略联盟、合作R&D、特许及合资。合作策略的主要源泉是网络关系, 而网络关系是一个相对持久稳定的关系, 因为被选中的合作伙伴都是基于多方的信任和彼此间的依赖。在一个网络系统中, 企业可以相互提供技术支持, 因此对提高彼此的技术可能是有益的 (Mody, 1990) 。另一方面, 一个网络系统会提供更广泛的经验, 其他客户和供给者的学习为其减少了沉没投资 (DeBresson and Amesse, 1991) 。

企业合作策略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受合作伙伴的区位影响, 基于政府——企业或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地方化经济通过吸引企业投资、风险资本及相关知识与信息都会提高当地商业氛围, 大企业可能会集中在地方化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然而, 大企业仍可能会将其生产、R&D和其他部门分散到其他地区甚至国外。假如生产仅限于地方化区域, 那么大企业就会依赖于区域分包合同, 但有研究表明, 信息在合同人与分包合同人之间的流动是较少的 (Conti et al., 1993) , 分包合同会限制创新。这样企业就要设法与地方化经济之外的信息取得联系。当企业总部或R&D机构位于地方化产业区域, 地方化经济就扮演了一个技术扩散机制的角色。在这里, 其他地区的子公司或外国子企业会获得大量定制的创新, 而国内企业与其它外国子公司之间的当地合作关系会给海外的外国母公司带来更多利益。此外, 如果在地方化产业区, 相同或相似部门的大企业控制着所有的生产过程, 他们会发展垂直一体化以构建庞大的生产系统。这种合作通常会超越当地化产业区范围, 在这里, 地方化经被最大化, 他们享受着城市化经济, 更甚者是全球经济。

合作的空间不仅仅局限在地方化产业区, 也常会发生在城市化经济区域。当一个企业位于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化经济区域, 那么在与区域外的企业建立一种联系或签一个合同, 他们的区位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如Helsley和Strange (1990, 1991) 所言, 城市化经济对于坐落在该地方的企业扮演着外部担保物和当地公共产品的角色。因此, 城市化经济对于鼓励合作关系是很有吸引力的。

4 结束语

本文回顾了一般创新理论与集聚经济的基本原理, 并试图用学习和合作在创新与集聚之间建立一种联系, 找出在创新生产中二种集聚经济 (地方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 之间的优势。相互作用的创新模型在考虑了诸多条件, 如复杂的产业链环境、知识的广泛传播、信息的不完全性及研究能力的局限性等, 很好地解释了当前的创新活动。该模型主要研究了参与者之间学习与合作关系的相互作用过程, 通过活跃的学习过程和合作关系进行创新生产, 城市化经济要优于地方化经济。那些对创新活动要比一般企业有更高依赖性的高技术企业倾向于布局在大都市, 这也支持了城市化经济在创新生产中的重要性。

当然, 本文并不是反对发展地方化产业区, 而是认为, 假如地方化经济能增强与大都市区的联系或借鉴更多的城市化优势, 那么, 地方化经济也会产生更多的创新。如当前专业化产业区和大都市之间交通网络系统的提升可能会提高这些产业区企业的创新活动。如果想通过吸引或留住创新企业或高技术企业以促进创新, 就要改进城市的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条件以提高一个城市的形象, 而这对于将R&D人员、工程师及技工吸引和留在本地也是很有用的。

【集聚机理】推荐阅读:

集聚评价07-21

社会集聚05-15

集聚中心06-05

集聚状况07-06

城镇集聚08-02

集聚因素08-08

金融集聚08-18

集聚规模08-20

风险集聚08-30

集聚研究09-14

上一篇:病例导入式教学法下一篇:参数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