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业集聚

2024-07-14

金融服务业集聚(共7篇)

金融服务业集聚 篇1

金融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高端支持行业,是生产环节中特殊的一环,其集聚过程和方式与一般的产业集聚存在明显的差异。一般而言,推动产业集聚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引擎和动力主要包括空间外在性、不对称信息和规模经济等。而金融服务业集聚除了一般产业的集聚动因外,还受到诸如高流动性、经济主导、经济发展阶段与体制等特殊因素影响。

1 金融服务业集聚相关理论

1.1 金融服务业集聚的内涵和特点

长期以来,关于金融服务业的内涵众说不一,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说法,金融服务的业务范围包括:(1)保险及与保险有关的服务,如直接保险(人寿保险和非人寿保险)、再保险和分保险,保险中介诸如经纪和代理机构,以及附带保险服务如咨询、保险精算、风险评估和理赔服务;(2)银行及其他金融服务业务,该类业务在内容上又细分为11个小类。综合考察前人所给出的金融服务业范畴,本文认为何德旭(2004)对金融服务的划分最为恰当:(1)信贷服务。这是最传统的金融服务形式,也是所有金融服务中的主要方式,同时还是金融企业最主要的盈利来源;(2)证券服务。证券服务的内容包括一级市场的发行服务和二级市场的交易服务等,通过为证券提供流动性,这类服务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获得资金,为证券发行和交易提供可靠的价格及其他信息,其价值增值主要来自证券的发行、包销和交易等服务环节;(3)交易服务。金融机构提供的这类服务实际上类似于为支票账户使用者进行会计服务,一般来说这类服务会随经济发达程度和金融连接广泛程度的增加而快速增长;(4)保险服务。即为保障客户在某些意外情况发生后避免经济损失而提供的一种服务,这类服务可以通过某种金融工具将客户的风险转移或分散;(5)资产管理服务。投资管理或资产管理服务主要包括:决定所管理的资产的风险或回报偏好,选择资产,获取或购买资产并提供安全保障,监督宏观经济表现和资产表现,当新信息、投资机会或资产管理目标变化时改变持有的资产组合这五个方面的内容;(6)信息和咨询服务。金融资讯一般可以分为金融信息、价值评估和投资建议这样三个层次,对这类服务是否收费,金融机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很显然,世贸组织的这一说法对金融服务业的归纳相对客观且比较全面。但当把这一命题置于我国这样一个转型国家时,该分类法显得过于超前,虽然我国业已开展并深化金融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但比对世贸组织的分类,我国在相当多的领域和范围的数据获取都有不同程度的难度。故此,本文后面的研究仍遵循传统的金融服务业分类,即将金融服务业划分成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分支。

和其他产业部门相比,金融服务业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产业的独特特征。主要体现在:(1)实物资本投入较少,难以衡量其产出数量;(2)现代金融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利用,已经告别了以往资金融通的单纯角色。金融信息越来越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源之一;(3)金融服务业已经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知识密集和人力资本密集的产业;(4)信息技术、放松管制和自由化的影响已经从根本改变了金融服务业领域,这种改变还将继续下去。

1.2 金融服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理论

1.2.1 经济发展决定论。

与一般产业集聚相同,一般情况下,金融服务业集聚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是推动经济发展深化的原因。皮奥里和萨贝尔(1984)认为,上世纪70年代开始陷入的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是以大批量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模式走到尽头的表现,利用生产特定产品的机械、利用大量的非技能劳动力生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的那种福特制生产方式已走到了尽头,即制造业进入柔性专业化生产方式的第二次产业转换时期,亦即后福特制时代。而以威廉姆森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则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角度进行分析。威廉姆森(1975)用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来解释经济活动的组织结构,认为这三者处于较低水平时,市场调节是有效的调节手段;三者处于较高水平时,企业则会替代市场组织;当三者处于中间水平时,自动调节和强制调节会同时发生,形成一种中间组织形态。

1.2.2 区位经济理论。

以韦伯(Weber)、费特(Feite)和伊萨德(Isard)等为代表的区位经济理论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动因进行了解释。在供给方面,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工具、经营场所、专业人才、设备和资金成本,这些都要受到诸如政府监管环境、市场活跃程度、人力资源成本、政治与经济的稳定性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在对金融机构需求方面,则必须考虑客户关系因素。金融机构是提供金融服务的主体,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在需求上主要依赖于客户资源的规模,金融机构向某一特定地区集聚,极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资金需求的巨大、经济增长的加快、经济体活跃程度的提高等方面条件。

1.2.3 规模经济理论。

在经济对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的今天,规模经济一词人们并不陌生。但若要讨论其对金融服务业集聚的作用则还需细化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指来自企业内部生产规模的扩大,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及其各种费用,从而引起的产品成本下降和收益的增加。金融服务业的内部规模经济表现为金融机构的内部规模经济,主要受到金融机构内部专业化分工和合作、金融产品销售成本的节约、金融产品研发的规模效应、管理和成本控制的规模效应以及内部的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内部规模经济对金融服务业的集聚并不存在积极的作用。因为内部规模经济效应的有效发挥最终使得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金融机构或者其他企业具有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是具有排他性的,因此会将其他金融机构排除所在区域外,是不利于金融服务业集聚的。与内部规模经济相反,外部规模经济对金融机构的集聚具有重要意义。外部规模经济是指金融机构在空间上彼此接近时所产生的成本降低和收益增加的经济效应。这种经济效应是因为各金融机构可以共享区域的公共产品、服务机构以及其他有关的外部经济而产生的。外部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区域内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金融机构向某一区域聚集可以公用建设和使用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降低单个金融机构的成本,提高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

1.2.4 产业集群理论。

马歇尔于1920年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对产业地区集聚作出解释,此后产业集群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目前已成为大多数学者解释和分析产业集聚驱动力的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将金融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外部经济、集群经济和交易成本。金融产业集群的形成带来了分散的金融机构布局结构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具体表现在集群的形成对金融创新产生激励效应。集群内的企业是一种合作竞争的关系,迫使金融机构提升原有产品质量,提高行业服务水平。其次,金融机构之间有分工协作的关系,在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过程中进行固定的信息交流,提高金融机构的工作效率。此外,金融机构一旦形成集聚,各家金融机构的功能会相互补充、支持和促进。

2 天津市金融服务业集聚现状

目前天津金融业金融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建立了私募基金产业发展体系、产业金融服务体系等各类金融体系,进一步增强了天津市提供金融服务和资源配置的能力,已基本建成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

2.1 银行业

截至2010年末,天津中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构成如表1所示。2010年6月30日,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天津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挂牌开业,成为天津最大的一家地方性总部商业银行,标志着天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全面完成。同年8月2日,天津市第二家外资法人银行总部——韩国外换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注: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

2.2 证券期货市场

截至2010年末,天津市共有证券公司1家,证券营业部94家,基金管理公司1家,期货公司6家,期货营业部19家,境内上市公司36家。证券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业绩良好。2010年,渤海证券的营业部较上年增加了5家,其中3家异地营业部。

数据来源:天津证监局、人民银行天津分行

2.3 保险业

2010年,天津市保险业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资产规模增长迅速。国华人寿保险、中邮人寿保险、中宏人寿保险、国泰人寿保险天津分公司先后开业。截至2010年末,天津共有法人机构4家、分公司42家,专业中介机构81家,各级各类兼业代理机构2694家。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市场体系。

数据来源:天津保监局

为了进一步说明天津金融服务业近年来的集聚变化情况,对天津金融服务业从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三个方面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整个指标体系的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因子层,将各层次对应项汇总至表4。

根据2006至2010年《天津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的相关数据,对天津市金融服务业集聚进行计算,结果见表5。

3 影响天津市金融服务业集聚的主要因素

对表5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样本期间天津市各金融子行业集聚程度均呈现出加剧的趋势。三个行业中,保险业集聚程度在各年度均最高,证券业次之,银行业相对较低,且银行业和保险业在2008年出现集聚程度下降。结合国际国内在此期间重大事件,本文认为2008年的集聚程度倒退的现象主要归因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此外在样本数据期间,天津市金融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事件,有利于天津金融集聚程度的提高。典型的事件例如,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正式成立;作为天津最大的一家地方性总部商业银行——天津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挂牌开业;天津市首家非银行金融机构慈善长效基金建立;韩国外换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法人总部落户天津等等,这些机构的成立和运行极大推动天津市金融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提高。

天津作为改革开放后最主要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始终坚持改革之路,在经济领域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天津滨海新区开放开发正式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后,天津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更是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先行先试,坚持金融改革创新,金融集聚力不断提升。结合分析数据,本文认为影响近年来天津金融服务业集聚水平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3.1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陈云桥(2009)详细论述了资本流动性是影响金融服务业集聚的核心因素。流动性是金融产业的生命力,是促进金融服务业集聚的核心推动因素,同时也是金融服务业集聚的必要性原因。从本质上讲,首先,金融服务业是依靠流动性整合在一起的;其次,金融服务业的集聚反过来又加速了资本流动性,促进了经济增长。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必然。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成为推动区域金融集聚的巨大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天津经济发展迅速、人力资本储备丰富、通信交通设施日益完备,成为环渤海地区金融产业的区域集聚地。

3.2 经济基础对金融集聚的影响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体经济的运行状况对金融主体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任英华等(2010)假设经济基础与金融积聚有极强的正相关性。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社会失业率低,对资本的需求量就大,金融业一般会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而在萧条时期,企业投资的成功率低,失业率上升,金融债务的偿还能力下降,金融风险加剧,不利于金融主体的运营。综观英美等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发展史,金融中心发源地内在经济与金融实力的膨胀,是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无论是何种模式的金融产业集聚,都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经济基础作为其发展的依托。进入新世纪以来,天津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经济发展速度多年保持全国各省区前列,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资本市场体系和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大量境内外资本及资本运营机构涌入天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领先优势日益明显。经济的发达与飞速发展为天津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对金融服务业的集聚程度提出了经济需求。

3.3 政策环境的影响

纵观国内外国际金融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除了其自身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外,政府对相关领域的政策支持也是绝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天津市政府为促进金融服务业发展,制定出台了包括《天津市促进企业总部和金融业发展优惠政策》、《天津滨海新区金融与人才优惠政策》等在内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对新迁入天津市的金融企业总部核心业务部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对在天津市新设立的金融服务外包机构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补助金额按注册资本(或营运资金)的3%计算,最高补助金额为500万元;对在本市新设立的金融企业,自开业年度起的三年内由同级财政部门减半返还营业税;自盈利年度起的三年内由同级财政部门全额返还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对新购建的自用办公房产,免征契税,并免征房产税三年等等,其扶持力度可见一斑。

3.4 制度创新的影响

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作为金融改革的试点地区,也成为CBD金融集聚的试点。许多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及金融开放等方面的改革,都可在天津滨海新区试行,这给天津滨海新区金融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天津更是成为新时期中国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的创新实践基地,其中金融创新基地的定位成为推进天津金融发展的强大保障。目前,天津的融资租赁业已呈现出相当的行业集聚效应。从成熟的金融理论角度分析,融资租赁已成为发达金融市场中的五大金融支柱之一。此外,股权投资基金在天津有着瞩目的发展,天津股权投资基金中心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股权投资基金聚集平台

4 推进天津金融服务业集聚的几点建议

4.1 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法制环境

天津金融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与几十年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探索紧密相连,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法规的制定和颁布,为本地经济发展尤其是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而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和管理当局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巩固现有优势、大力完善市场经济法制环境、着力吸引国内外资本有助于加强天津金融服务业的集聚程度。

4.2 加强创新型金融服务业建设

所谓创新型金融服务业,既包括制度创新,又包括产品(项目)创新。新型金融服务大多是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提供的,因此制度上的支持甚至倾斜是十分必要的。如海泰担保综合性金融服务为中小企业获得资金进一步成长提供的必要支持。积极研究设计金融创新产品或者项目,如津港指数的设计与编制、滨海新区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等问题的研讨与论证。

4.3 重视总部经济对金融服务业集聚的作用

总部经济的本质是在信息、交通、通讯、金融等高度发达的条件下,通过使企业资源在空间上更加合理的分布带来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行榜(2011)”,天津总部经济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综合得分59.74,位居全国第六,比2010年提高了一个位次,在环渤海地区主要城市中,天津总部经济发展能力仅次于北京,排名第二。尽管天津总部经济总体发展能力大幅提高,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和北京的金融街、上海的浦东、陆家嘴这样的中央商务区相比仍然没有形成金融服务业的总部经济。从表1可以看出,2010年天津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机构仅有15家,说明金融总部服务区还没有形成。因此今后应着力吸引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国内金融机构及金融监管部门来天津尤其是滨海新区设立金融中国总部或者地区总部,以形成金融机构聚集之势,打造金融服务业集聚区。

4.4 实施金融人才战略,建立高级金融人才平台

人才是任何领域竞争中最重要的因素,不论是制度创新还是产品创新归根到底都是“人”的问题。如何突破天津现有金融发展水平其根本途径还是要解决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的问题,两种手段缺一不可。在以往的人才战略中,往往注重人才的引进,而忽视人才的培养。引进人才固然主要,但本土化才是金融产业发展的趋势。其实,当人才被引进后,仍需不断培训深造,才能与金融业发展相适应。若只谈引进不谈培养,则对政府、社会、乃至人才本身都会造成一种极大浪费。因此我们建议应建立起高级金融人才培训基地,可以与天津本地高校、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对接,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献计天津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

摘要:通过对天津金融服务业集聚现状的分析,提出影响天津金融服务业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进一步提高金融集聚程度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服务业集聚,主成分分析,影响因素

金融服务业集聚 篇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加快,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迅猛发展,服务外包特别是金融服务外包,以其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提高质量、提升效率等多重优势,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和接包国际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国际服务外包发展实践表明,增殖服务方面,制造业平均增殖幅度仅为2%-5%,最高不超过15%,服务外包业却高达100%;创造效益方面,服务外包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来料加工制造业的20倍;能耗方面,服务外包业只有制造业的20%。当前,我国服务业占比较低,只有30%左右,相对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而言,仍存在较大增长空间。因此,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质”与“量”的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随着金融机构的流程改造和后台职能集中将进一步释放外包需求,未来金融外包市场潜力巨大。

截至2010年3月末,哈大齐工业走廊启动建设29个园区,累计开发面积达到130.43平方公里,开工项目941个,竣工投产项目665个,实际完成投资743.5亿元,其中园区基础设施投资188.5亿元,企业生产项目投资555亿元,吸引外商投资44.19亿元。哈大齐工业走廊以所辖区域原有比较优势为依托,基本形成了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绿色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高新技术五大产业集群。区域内比较完善的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网络,园区建设也显现出产业聚集效应、经济板块品牌效应。在这些产业集群的直接推动下,随着国际服务外包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政府对服务外包产业的积极推动,未来哈大齐服务外包市场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二、哈大齐工业走廊金融服务外包面临的困境

(一)服务外包企业信贷抵押难,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在风险控制意识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不但在信贷期限上限制固定资产贷款,并且资金更偏向于经济较发达的区域,欠发达地区分支机构得到的信贷授权额度非常小,这些都不利于哈大齐工业走廊从金融机构得到信贷资金支持。哈大齐服务外包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厂房多为租用,固定资产只有电脑、服务器等设备,不符合信贷抵押要求。相关部门在2009年做过调查,大庆市在46个服务外包样本企业中,28家表示有信贷需求,信贷需求量均在30-100万元之间。另外,黑龙江省“哈大齐”工业走廊内的地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截止2007年底,黑龙江省各类担保机构有73家,共有注册资本30.8亿元,其中政府出资16家,担保资金总额33.7亿元。在这些担保机构中,有32家担保机构主营业务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服务,担保机构注册资本为28.19亿元,2007年担保企业户数为2335个,担保总额21.47亿元;在保责任总额46亿元,在保企业2750户;受担保企业销售总额42.69亿元,担保后增加20.72亿元;受担保企业利税总额5.1亿元,担保后增加2.05亿元。虽然担保机制初步形成,但是还不十分完善,不能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需要,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工业走廊内各地方政府应抓紧扶持地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

(二)资本市场发展滞后,服务外包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哈大齐工业走廊乃至黑龙江省资本市场的发展比较缓慢,直接融资渠道过窄。目前尚无较大的区域性资本市场,证券化融资渠道不畅,资本市场容量小,股票与债券的发行量低、发行范围小。无论上市公司数量还是证券市场的募集资金额,都远远落后于东部较发达地区。

从股票市场来看,上市公司数量偏少,规模小、整体质量不高。2003年到2009年,黑龙江省上市公司的家数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在减少。黑龙江最多时曾有32家国内上市公司,目前只有26家在交易。截止到2009年8月,全省上市公司仅40家,其中,境内26家(5家ST)、境外14家。与发达地区比较,上市公司数量少得可怜。而从2004年到2007年的3三年间,上市公司经济效益较差,没有一家公司IPO,已有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也是凤毛麟角,上市公司融资能力差,园区内企业直接融资能力较弱。哈大齐工业走廊园区企业相当一部分是新开工建设项目,不符合上市条件,无法进行直接融资。有的受规模限制,只能在境外借壳上市,融资额度较少。

从债券市场来看,债券市场发展缓慢,目前仍是以公债为主要交易对象,企业债券市场融资额在资本市场总的融资中所占比重较小。从结构来看,园区内企业融资仍以贷款为主,债券融资、股票融资已连续两年空白阶段,这意味着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无法为哈大齐工业走廊园区内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直接融资来源。

(三)服务外包企业抵御金融危机能力低

据了解,哈尔滨的外包业务范围覆盖通信、医疗、金融保险、地理信息产业等多个领域。当金融危机在席卷到这一领域的时候,哈埠的服务外包企业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哈尔滨服务外包产业联盟60余家联盟内企业中已有7家主营金融业务接包的企业倒闭,其余企业的业务量也全面收缩。不仅如此,在那些暂时未受波及的领域,接包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由于汇率的变化,一些已签订的美元合同价格已缩水,利润在无形中受到了较大的损失。

三、发挥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促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快速发展

(一)全方位提升银行业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水平

1. 积极发展符合服务外包产业需求特点的信贷创新产品。

充分重视对服务外包企业现金流和资金流程的监控。在现有保理、福费廷、票据贴现等贸易融资工具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监测、循环授信、封闭管理等具体方式,开发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订单贷款等基于产业链的融资创新产品。研究推动包括专有知识技术、许可专利及版权在内的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业务。

2. 探索推动适合服务外包产业业态的多种信用增级形式。

发挥政府、行业自律机构及服务外包企业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运用行业协会(管委会)牵头、服务外包信用共同体和企业间联保互保等多层次的外部信用增级手段。加强与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鼓励以地方政府出资为主的担保机构优先支持服务外包企业。

3. 要深化延伸对服务外包产业配套服务的信贷支持。

不仅要支持示范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相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及运营,还要支持示范城市各类服务外包企业集中区域的开发建设。

(二)多渠道拓展服务外包企业直接融资途径

1. 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境内外上市。

积极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创新融资品种,为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特别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服务外包企业提供融资平台。加大对服务外包企业的上市辅导力度,力争支持一批有实力、发展前景好、就业能力强的服务外包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提升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 积极通过各类债权融资产品和手段支持服务外包企业。

鼓励现有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充分运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公司债、可转换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资金需求。探索发行服务外包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鼓励各类担保机构联合提供担保服务,提高集合债券信用等级。

3. 支持各类社会资金通过参控股或债权等投资方式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发展。

鼓励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及创业投资企业加大对服务外包企业的投资力度。

(三)完善创新适应服务外包企业的保险产品,改进外汇管理

1. 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要降低短期险费率,对国别风险较小的国家降低中长期险费率,切实提高出口信用保险对示范城市服务外包产业出口的覆盖率。创新保险产品类型。各中资保险公司要积极发展科技保险,加大对符合服务外包企业特点的保险服务支持。逐步建立服务外包企业产品研发、技术出口的保险保障机制,为服务外包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服务。创新商业化保险产品。加强对服务外包企业商业信用风险保障,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出口收汇保障、商账追收服务和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便利等服务。

2. 降低服务外包企业的汇率风险。

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离岸外包业务时采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积极培育外汇市场,在现有外汇远期、掉期等汇率风险管理工具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人民币汇率避险产品的发展。简化服务外包企业外汇收支审核手续。对服务外包企业对外支付一定金额以下的服务贸易、收益和经常转移外汇资金,免交税务证明。对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离岸外包业务给予账户开立、资金汇兑等方面的政策便利。

参考文献

[1]六部委发布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意见[EB/OL].央行网站,2009-09-09

[2]张金成,李高贵.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中的金融问题研究[J].求是学刊,2009(11)

[3]孙险峰.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中金融支持问题与对策[J].北方经贸,2008(11)

金融集聚研究综述 篇3

1.1 金融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及其观点

金融地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介于地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目前国内对该学科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 而国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多散见在一部分论文中。由于研究的领域相对狭窄, 因此很难对金融地理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尽管如此, 金融地理学的视角和一些相对成熟的方法给我们研究区域金融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1.1 金融地理学对金融研究中地理位置、距离与空间因素的引入, 以及由于地理因素的差异而产生的不同的社会人文因素的考虑

金融地理学家认为金融地理学是由经济地理学衍生而来的 (lyshon, 劳拉詹南) 。金融地理学把地理位置、距离与空间因素引入到对金融的研究中, 同时考虑了由于地理因素的差异而产生的不同的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Yeung (2003) 指出, “经济”的概念已不再是单一的、单维的、决定论的和非空间的。新经济地理学家研究的问题突破了纯粹的主流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围, 开始关注文化、制度和政治因素, 并用之重塑经济。他们对地理学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两个主要的研究主题, 即“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区域增长集聚的动力分析” (金雪军 田霖, 金融地理学研究评述) 。经济学家的“新经济地理学”除了引起主流经济学家对区域经济研究的兴趣外, 至少在两个方面对经济学做出了贡献:①“新经济地理学”把报酬递增运用到规模上来解释集聚模式。该思路提供了将区域经济学中不同研究方法连接起来的一个框架, 如离心力与向心力、一般均衡假设和个体相关选择等方法;②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对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一个更好的解释。主流经济学分支的新经济地理学特别强调模型分析的方法。 (金雪军 田霖, 2004) 金融地理学强调跨学科的研究, 社会学、心理学、历史与地理等都是其研究的工具。金融地理学所研究的经济主体的活动, 不再是单纯地追求利润最大化, 而是受到了区域的个性、文化、社会、历史、制度的影响。

1.1.2 关于在金融学研究中纳入地理要素的原因:不对称信息和非标准化信息;地域依赖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进程, 信息交流的速度削弱了空间作用, 传统的观点认为“地理已死”, 但是一些学者认为, 地理因素仍然是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不对称信息、非标准化信息和地域依赖。 (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金雪军、田霖, 金融地理学研究评述, 经济学动态, 2004, 5

1.2 金融地域运动理论为金融集聚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

传统金融理论将金融视为外在于经济的要素, 突出金融的技术“工具”定位, 强调金融是“撬动经济的杠杆” (白钦先, 2001) 。并以货币和市场作为金融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出发点, 建立了一套比较系统的金融市场理论体系,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极具操作性的金融工具理论和模型, 藉此指导金融的具体业务。而区情、条件、类型在研究过程中被一般化地抽象掉, 缜密的模型理论充斥着整个金融理论研究领域, 忽视和脱离“地域特征”导致了许多研究成果缺少应用价值。也就是说, 传统金融学无“区域意识”, 难以完成“金融”和“地域运动”的耦合。而区域金融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充分体现金融学和经济地理学交叉、渗透的崭新领域, 是对金融学研究范畴的扩展和对经济地理学的完善与补充。金融地域运动理论的出现为区域金融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特别是为金融集聚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金融地域运动理论的意图和思路是, 借鉴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经济地域运动理论研究模式, 坚持“金融地理”思维方式, 从金融基本属性研究出发, 挖掘金融的地域运动属性, 完成“金融地域差异”向“金融地域运动”的飞跃 (张凤超, 2003) 。

1.2.1 经济地域运动理论提供了可借鉴研究模式:时间序列中的空间演变

经济地域运动理论是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规律的研究成果, 全面系统地揭示了经济地域与经济地域系统形成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内在机制。董锁成 (1994) 提出:“经济地域运动是指经济地域系统的成分、结构、功能规模、等级性质等在不可逆时间序列中有机的空间演变过程”。陈才和刘曙光的阐述更为精辟:“由于条件、要素的地域差异, 必然产生经济诸要素的地域流动, 并向区位与其他条件优越的地区集中与组合, 从而形成产业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 进而形成各种类型的经济地域单元和经济地域系统。通过经济地域运动, 推动经济地域和经济地域系统由低层次向高水平方向发展” (陈才, 刘曙光, 2001) 。经济地域运动理论的核心内容有: (1) 经济地域运动的内涵。它既包括要素的地域流动组合, 也包括经济地域整体运动及其分化与组合, 其中要素的流动贯穿于经济地域运动的始终, 是其源泉和基础;经济地域运动自始至终受到地理环境和运动载体的直接制约;经济地域运动过程, 始终处于螺旋式上升态势。 (2) 经济地城运动规律。非均衡运动是经济地域运动的总规律, 它是通过一些具体规律表现出来的。主要有集中与分散规律、梯度转移规律、区域整体演进规律和经济地域一体化规律等 (陈才, 刘曙光, 2001) 。经济地域运动理论这种重视条件要素分析, 选择时空视角、坚持运动思维、强调系统结论和实证研究的研究模式, 不仅是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地理理论的成功扩展, 也给予金融地域运动理论探讨以宝贵的引导和启发 (张凤超, 2003) 。

1.2.2 金融地域运动的内涵解释:金融效率的空间调整和提高

金融地域运动的实质是金融效率的空间调整和提高。金融地域运动的内涵丰富而深刻, 不仅指运动主体 (金融资源) 与地域条件融合和发展为金融产业, 进而在地域空间上生成金融地域系统的变动过程;也包括金融地域系统的结构、功能、规模、等级在时空上的有序演变进程以及金融地域子系统的空间作用格局。表现在: (1) 金融并非虚拟概念, 作为一种稀缺资源, 是由多层次要素复合而成的综合体。 (2) 金融地域运动起始于各经济地域的金融资源禀赋差异。 (3) 中心城市是金融地域运动的结节点。 (40金融地域系统是金融地域运动的地域实现形式。 (5) 金融地域系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 (张凤超, 2003) 。

1.2.3 金融地域运动的生成机理:区情差异、引导信号、空间运动方式

张凤超 (2003) 指出:金融资源突出的层次特征, 决定了金融地域运动在层面丰富的镜像里进行, 而金融帕雷托效率机制也通过多样化的信号发挥引导功能。金融地域运动是地理环境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区情差异、引导信号、空间运动方式则共同诠释了金融地域运动的生成机理。金融地域运动的内容和方式主要包括: (1) 货币资金的地域运动; (2) 金融工具的地域运动; (3) 金融机构的地域运动; (4) 金融市场的地域运动; (5) 整体功能性金融资源的地域运动。

2 金融集聚的形成动因

有关金融集聚形成动因的研究文献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对金融集聚内在动因的直接研究。金融地理学的信息流理论是当前该领域的主流学派。Porteous (1995, 1999) 、Martin (1999) 、Thrift (1994) 、Corbridge、 Thrift、 Martin (1994) 认为信息流是金融中心发展的先决条件, 而金融业也可被理解为“高增值”的信息服务业。Porteous (1995) 强调塑造和发展金融中心的背后力量, 大致上可以从“信息外在性”、“信息腹地”、“国际依附性”、“路径依赖”和“不对称信息”来解释。这背后力量是金融中心地位兴衰的决定因素。韩国经济学家帕克 (1999) 首先将微观经济学的规模经济理论应用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因分析上, 认为规模经济体现在行业内银行之间的协作、金融机构之间共享基础设施、信息沟通的快捷等。还有一些研究着重于经济发展、政策环境、地理位置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对不同类型金融中心形成的作用。二是对区域金融成长的研究, 在一定意义上也揭示了金融集聚的动因。张凤超、王亚范 (2000) 认为区城金融成长内含于区城经济发展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之中, 为区城金融成长提供成长条件和空间;同时, 区城金融成长的水平和能力也为支持该地区区城经济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张凤超 (2005) 根据金融产业成长阶段与金融职能特征两个条件, 将城市划分为金融支点、金融增长极和金融中心三种金融级别类型, 以揭示金融等别城市的空间运动格局。三是对产业集聚动因的研究, 对金融集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马歇尔关于空间集聚外在性的理论主要针对产业空间集聚而言, 但对金融集聚也有一定的解释能力。这些理论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分析金融集聚的成因, 对此问题提供了较强的解释。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其成长过程、速度的动态考察, 从而难以揭示金融集聚内在动因的动态特征。

3 金融集聚与金融监管

对金融集聚区金融监管问题少有专门的研究, 一般散见于对国际金融中心问题的论述中。叶耀明、高平平 (2004) 分析了新加坡监管离岸金融市场的经验, 包括严格监管与鼓励金融创新的有效结合, 对银行监管的高标准要求等。郭春松 (2004) 认为新加坡监管成功的经验在于其与时俱进的监管理念、分工明确的监管框架、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完善的监管手段和强大的信息支撑系统等。张晔 (2004) 认为,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健全金融监管体制, 包括完善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灵活的法律制度基础、地方系统监管体系等。徐冬根、王传辉比较了自然形成型国际金融中心和政府主导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与弊端, 分析了以法律为主导来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益处。还有很多研究并非专门针对金融集聚区的金融监管进行, 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孙焕民 (2004) 在其博士论文里较为全面地研究了金融监管的国际协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巴曙松 (2003、2004) 分析了世界范围内金融监管体制的变化趋势, 认为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表明绝对的集中管理和分类管理都不能完全适应金融监管的需要, 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不完全统一的监管框架正在逐渐形成等等。这些文献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金融监管进行了阐述与剖析, 但缺少针对金融集聚区金融监管问题的专门研究。

4 关于金融中心有关研究:金融机构的空间聚集

对金融中心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金融中心的形成动因、金融机构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政府在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历史的考察等。

一些学者用聚集效益与外部规模经济效益的理论分析解释金融中心的成因。Kindleberger认为金融中心的聚集效益主要体现在跨地区支付效率的提高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效率的提高。杨小凯 (1991) 则构建了一个关于城市化和分工演进之间关系的一般均衡模型。模型显示, “如果所有的居民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地方形成一个城市, 那么由于交易时的旅行距离的缩短, 交易效率会大大提高, 从而分工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也会大大提高。”Vernon (1960) 认为, 城市吸引着具有巨大不确定性、需要面对接触的产业和服务业, 吸引着那些以较快的互动速度为必要条件的行业。纽约港吸引了批发商, 批发商带来的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又引来了全国性公司的核心机构。潘英丽 (2003) 认为, 金融机构的集聚提高了市场流动性, 降低了融资成本和投资风险, 这种外部规模经济效益加速了金融中心的形成。Kindleberger从节约周转资金余额, 提供融资和投资便利的角度分析了金融机构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对金融中心形成的促进机理。

在有关金融机构区位选择的问题上, E.P.Davis (1988) 首次将企业选址理论运用到金融中心形成的研究中去。潘英丽 (2003) 运用企业区位选择理论分析了金融机构选址决策的重要决定因素。分析了供给与需求因素的影响以及技术进步的影响等。Economists Advisory Grorp (1984) 详细讨论了经营地点对不同种类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能力的影响。

在政府作用方面, 经济史学家Gras (1922) 提出了都市发展阶段论。结论认为金融业的发展处在都市发展的最高阶段, 为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将金融中心的建设作为其都市发展规划的重点提供了历史依据。潘英丽 (2003) 认为, 政府所提供的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先进的通讯设施和良好的监管环境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基础条件。因此, 政府应在金融中心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

对金融中心历史的研究也非常多。H.C.Reed (1981) 运用识别分析方法, 通过大量数据处理对20 世纪70 年代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和排序。Economists Advisory Group (1984) 的“城市2000年: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未来”对古典与现代国际金融中心的特点、条件、规模经济效应、经营地点对不同种类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的影响以及政府监管等众多问题作出了全面的分析等。

此外, 国内的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黄运成、杨再斌 (2003) 分析比较了国际金融中心的不同模式特征, 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该以“国内经济发展为依托、以资金需求拉动为特征并为国内经济建设提供金融支持的实力功能型”作为建设的目标模式。并详细分析了上海金融业发展现状以及与成熟国际金融中心之间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设计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三步走战略。黄运成、文晓波、杨再斌 (2003) 在总结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所需要的基础性条件的基础上, 分析了上海目前的金融发展状况, 通过对比, 找出上海与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之间存在的主要差距和不足。叶耀明、高平平 (2004) 认为上海与新加坡有着某些相似的发展背景,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可以从新加坡的经验与做法中得到借鉴与有益的启示。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创新与监管相一结合、管理层的政策支持等都值得为我所用。对于政府在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各阶段的作用必须要有正确的定位。干杏娣 (2002) 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基本策略应是: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发挥后发优势, 借鉴国际经验;加快经济金融体制的市场化发展;抓住潮流, 发展特色。上海应根据国际上金融中心发展的水平与上海的差距, 制订出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划。并就各金融市场运行与结构的有关内容, 尝试提出导向性的发展指标。上海金融办 (2004) 综合总结了2003年上海经济、金融发展概况以及上海未来金融业发展的设想与战略。易会满 (2004) 立足于寻求长三角地区金融联动的有效策略, 深入分析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金融资本流动的实际, 通过对长三角多个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以及当地工商银行经营质态的翔实比较论证, 剖析其优、劣势所在, 探索应如何紧紧抓住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机遇, 主动加强与沪浙两地分行合作、交流的近期和中长期联动策略, 共同推进工商银行在本区域的新发展。

摘要:对于金融集聚的研究, 从金融地理学的研究视角, 把地理位置、距离与空间因素引入金融研究;金融地域运动理论为金融集聚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金融集聚形成动因问题研究, 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金融集聚内在动因的直接研究;二是对区域金融成长的研究;三是对产业集聚动因对金融集聚的借鉴。对金融中心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金融中心的形成动因、金融机构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政府在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历史的考察等。

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 篇4

理论分析

1.适用性分析

金融业与制造业在生产和消费的性质上是一致的, 可以运用空间经济学模型对金融业的发展进行探索。

(1) 由于金融产品的服务对象仍是消费者, 因此可借助CES效用函数和道格拉斯函数分析消费者效用, 金融产品的多样性同样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2) 制造业在应用空间经济模型时, 采用了CIF定价法, 将产品的运费内化到商品的价格中。金融产品没有实体运输, 但产品的交易同样存在人工服务成本, 因此, 可以采用冰山交易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2.模型假设

由上所述, 模型关于要素禀赋、空间分布的基本假设与空间经济学的假设相类似。假设经济系统中存在两个区域:A和B;两个部门:金融部门F和其他部门O;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在两区域中对称分布, 能够自由流动。金融产品在区域间的交易中存在冰山成本, 在区域内交易无贸易成本, 其他部门产品的交易不存在成本。

金融业核心边缘模型

1.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

在垄断竞争条件下, 产品的生产遵循规模报酬递增规律。消费者效用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满足预算条件下的效用最大目标, 并且对金融产品的不变替代弹性函数形式, 如下所示:

其中, U表示消费者总效用, CF表示消费者对金融产品的消费, CO表示消费者对其他部门消费品的消费, μ表示消费金融产品的支出份额, Ci表示消费者对第i种金融产品的消费, n和n*分别表示两区域中的产品种类及数量, P表示消费者多样性偏好强度, P→1表示消费者多样性偏好强度越弱, σ表示消费者替代弹性, 并且P= (σ-1) ÷σ。公式 (2) 可以写为:

假设在没有储蓄的情况下, 在收入的约束下, 对金融产品和其他产品的消费, 满足以下公式:

根据金融价格指数di可得出消费者对金融产品和其他部门消费品的需求函数为:

生产x单位第i种金融产品所需的劳动为w (F+aFx) 。在垄断竞争条件下, 最大化企业利润的定价公式为:

其中, aF为投入的单位可变资本, w为工人工资。

2.短期均衡

短期内, 工人不能在区域间自由流动, 因此, 会达到短暂均衡。在市场出清情况下, 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 其收益为两区域中销售收益之和:

其中, Yw为两区域的总支出, sY为A区域支出Y占总支出的份额, φ表示自由贸易度, 在0、1之间变化, sn表示金融业在区域A中的分布比例。w、w*分别为两区域工人的工资, nw为两区域内金融业的总人力资本。

△、△*满足公式:

简化 (7) 式为:

金融产业工人的名义工资为:

3.长期均衡

在长期均衡中, 两区域间的工人可自由流动, 工人总是流向名义工资高的地方。区域中的实际工资与其价格指数相关:w=W÷P。经济结构与贸易自由度的关系:

金融业的发展也存在两种均衡, 即对称均衡和核心边缘均衡, 同样有着集聚力和分散力两种作用, 受到市场规模、价格指数、自由贸易度的影响。自由贸易度在φ1以下, 区域间贸易表现为分散力, 处于稳定状态;当φ2<φ时, 区域间贸易表现为集聚力, 趋向核心边缘结构;在φ1、φ2之间时, 区域经济结构会产生粘性, 其状态的形成具有路径依赖性, 取决于经济的初始状态。

大连市金融业核心边缘模型分析

截至2010年底, 大连市外资金融机构已达36家, 在全国城市“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 大连位列全国副省级指数第三、环渤海地区第一, 被评定为核心区域金融中心。

1.影响大连金融业集聚的因素是市场规模

“十一五”末, 大连市金融总资产达1.3万亿元, 银行各项存款余额8887亿元, 贷款余额6812亿元, 保险深度达到2.93%。较2005年, 证券和期货交易分别增长3倍和7.9倍, 并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塑料期货和油脂期货市场, 综合实力位列全球第10。市场规模效应带动了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目前, 大连市金融机构已发展到227家, 金融营业网点近3000个, 带动就业7万余人。此外, 大连市发达的交通系统提高了自由贸易度,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聚集于市场扩大效应的地区。

2.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大连市被列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在第三届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中, 大连市名列第10, 并且依托其高校资源优势, 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件。金融业的“无重量”经济特性, 使其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电子商务, 降低了其服务的“冰山成本”, 随着通信成本的降低, 其自由贸易度增加, 削弱了集聚和分散的作用力, 但成本的下降, 网络经济效应扩大了产品市场。产品的无差别竞争, 降低了产品价格指数的下降速度, 同时, 大连市充裕的人力资源、发达的金融市场, 吸引了大量金融企业和工人集聚于此。

结论及政策建议

1.结论

研究发现, 运用核心边缘模型分析金融产业的集聚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因为金融业与制造业产品的生产消费类似。大连市的金融业发展受到规模经济的影响,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 为核心边缘模型的极端情况, 自由贸易度为1, 不会受到集聚和分散作用力的影响, 但金融业的集聚就会受到人力资源、资本及其他软环境的影响。

2.政策建议

(1) 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消除贸易壁垒, 增强市场的自由贸易度, 完善交通体系建设, 降低贸易成本, 促进集聚, 避免产业同构和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

(2) 随着电子商务贸易的发展, 应重视人力资本的建设, 加强人才引进, 充分利用当地的高校资源, 并完善电子贸易服务体制, 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开放、竞争、有序的良性循环市场秩序。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经济地理学中核心边缘模型下的金融产业影响因素, 金融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与制造业产品具有一致性, 在理论上能够使用该模型进行分析。大连市是东北亚和环渤海经济带的金融中心, 研究表明了规模经济是影响其金融集聚的主要因素, 并证实在电子商务贸易环境下, 金融业发展要加强人才、环境等方面的软环境建设。

关键词:核心边缘模型,金融业,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安虎森.空间经济学原理 (第二版)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2]曹梓爔, 郑长德.中国省际间资本流动机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浙江省金融集聚度演化分析 篇5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不仅经济高速增长, 而且金融体系也在不断改革当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要素的流动, 金融要素逐渐向一些经济和产业中心集中, 呈现出集聚的状态。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作为我国的金融中心, 集中了全国最优质的金融资源, 以这些城市为中心, 往往都呈现出庞大的城市群和产业集聚的状态。

Davis (1990) 根据对金融服务业的一项调查发现, 在大都市区域里, 不同规模的金融服务产业都存在集聚的趋势。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对各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 金融业就会随之壮大起来, 提供更多、更广泛的服务, 并最终形成集聚 (张凤超, 2006) 。

金融集聚对经济发展有多方面的影响。从信息传递和知识溢出的角度上说, 金融机构可更容易地介入企业的投资活动, 从而显著减少企业获取信息的成本。因此, 金融集聚对企业交易有着重要的作用 (Bossone、Mahajan、Zahir, 2003) 。Audrestch和Feldman (1996) 的研究指出, 金融产业集群的效应, 集中体现在知识技术的溢出和信息外部性。Zhao (2003) 则指出, 距离金融中心越近, 信息沟通越准确。由于这种便利性, 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Bossone、Mahajan、Zahi (r2003) 指出, 通过金融机构的帮助, 可以显著减少企业获取信息的成本, 从而促进企业投资。国内学者潘英丽 (2003) 指出, 金融产业集聚能够提高集群内金融机构的交易效率, 缩短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距离, 使它们的交流和沟通更加便捷。

与此同时, 国内外的诸多文献也研究了金融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我国学者杨起予 (2009) 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的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指出上海的金融集聚不仅促进了上海本身的经济发展, 而且对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潘英丽 (2003) 认为, 金融产业集聚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因为金融产业集聚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 而且降低了融资成本和投资风险。连建辉等 (2005) 认为, 金融企业集聚是使得区域内的金融机构相互竞争又相互学习, 可更有效地利用资源, 从而为区域内的金融和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省凭借发达的民营经济, 全省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金融发展水平也走在全国前列。四大国有银行在浙江省的经营业绩都在其系统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外, 涌现了以浙商银行、杭州银行为代表的一大批地方性商业银行, 并且民间金融也异常活跃。在浙江省内, 金融要素在不同城市的集中程度也相差很大。杭州市已是区域级的金融中心, 温州的民间金融非常发达, 而宁波凭借对外贸易的优势, 也有其金融发展的独到之处。这种差别无疑会影响到浙江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针对这种背景下, 浙江的金融发展水平、金融集聚水平的演化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笔者研究了浙江省和省内各地级市的金融集中度的演化趋势, 利用金融集中度区位熵指数, 测算浙江省和省内各地级市金融产业集聚状况的演化趋势, 以此来考察金融产业和金融集聚的发展情况。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和浙江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 该研究对浙江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有着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含义。

浙江省金融业发展情况

1. 浙江省金融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 浙江省金融业也迅速发展起来。表1列出了1998~2012年金融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表1可看出, 1998~2012年, 无论是全国还是在浙江省, 金融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不断增加, 而浙江省金融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增加速度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98年, 浙江省金融业增加值为172.19亿元, 占GDP的比重仅为3.45%, 而全国水平则是4.38%。到2012年, 浙江省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到7.97%, 远高于5.53%的全国平均水平。

2.浙江省金融业发展情况

除了金融业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之外, 浙江省与金融业发展直接相关的各项指标也在1998~2012年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表2列出了浙江省1998~2012年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全部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保险机构保费收入, 以及全省保险机构各项赔款和给付的情况。

从表2可看出, 浙江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从1998年的5264.21亿元, 增加到了2013年的73732.00亿元, 增长了约13倍, 而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 也从1998年的约2847.29亿元, 增加到了2012年的29360.4亿元, 增长超过9倍;浙江省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 从1998年的3897.12亿元, 增长到2012年的65339.00亿元, 存贷比从1998年的74.03%, 增加到2013年的88.62%。这些数据一方面说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居民和企业收入、资产都有了较大幅度提升, 全社会对金融机构资金融通能力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另一方面, 也充分说明浙江省金融业务发展迅速, 金融机构归集资金的能力比以前大为增强, 对社会资金的协调、融通起到了很好的支持和服务作用, 对浙江省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浙江省金融集聚度演化分析

本节着重分析浙江省金融集聚的发展情况。主要引用产业经济学理论中的区位熵指数作为浙江省金融产业集聚的统计指标。同时, 不仅将研究具体某一时点的浙江省金融产业集聚情况, 还将描述浙江省1998~2013年金融产业集聚的演化过程。另外, 进一步分析浙江省各地级城市的金融产业集聚的状况及其演化趋势。

1. 区位熵指数

笔者采用区位熵指数, 描述浙江省金融业的集中情况。区位熵, 也称为地方产业专业化程度指数, 用于反映某特定地方的产业在较大范围内 (指全国范围内) 的专业化集中程度。区位熵指数的计算方法是:

αij= (αij÷αj) ÷ (αi÷α)

其中, αij是区位熵指数。αij是指i产业在j地区的产值, αj是j地区的总产值, αi是i产业在全国的产值, α是全国各种产业的总产值。因此, αij表示的是某项产业在地区j的产值占比与该项产业在全国总产值占比的比例。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 αij是指j地区i产业的某项关键性指标特征, αj是j地区与i产业发展相关的整体性指标特征, αi是i产业在全国的某项关键性指标特征, 是全国与i产业发展相关的整体性指标特征。此时, 作为区位熵指数, αij反映了i产业某项关键性指标在全国的发展集中度。

根据定义, 区位熵指数的大小, 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产业集聚程度与全国范围内平均发展水平之间的对比情况。区位熵大于1, 则表明某项产业i在某个地区j的发展集中度, 要高于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该数值越大, 也就意味着某项产业在某个地区的集中度越高。

根据区位熵指数的定义、浙江省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数据可得性, 笔者主要构建浙江省金融从业人员区位熵指数、浙江省金融机构存款区位熵指数、浙江省金融机构贷款区位熵指数、金融机构数量区位熵, 来描述浙江省金融产业发展的集中度。

金融从业人员区位熵指数, 是以浙江省或省内各市的金融行业从业人员数与浙江省或省内各市总人口数的比值, 除以全国金融行业从业人员数和全国总人口的比值;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区位熵指数, 是指浙江省或省内各市的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与浙江省或省内各市总人口数的比值, 除以全国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和全国总人口的比值;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区位熵指数, 是指浙江省或省内各市的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和浙江省或省内各市当年GDP的比值, 除以全国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和全国当年GDP的比值;金融机构数量区位熵, 是浙江省或省内各市的金融机构数量和浙江省或省内各市总人口的比值, 除以全国金融机构和全国总人口的比值。

这几个指标从不同方面反映出浙江省金融产业发展的集聚状况。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区位熵, 可以反映金融产业劳动力的相对集中程度, 反映出金融产业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金融机构存款区位熵, 反映出金融机构归集社会资金的能力;金融机构贷款区位熵, 反映出金融机构对于向社会投放资金、促进社会资金融通的能力;金融机构数量区位熵, 反映出单位人口所拥有的门店网点数量, 并以此反映出某一地区金融业的需求程度, 进而能够反映出该地区金融业的相对集中程度和发展程度。

2.浙江省金融发展区位熵指数的演化趋势

笔者主要根据以上设定的几个区位熵指数, 计算1998~2012年浙江省的区位熵演变情况 (见表3) 。

表3列出了浙江省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区位熵、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区位熵、金融业从业人员区位熵、金融机构区位熵1998~2012年的变化过程。从这4个关于浙江省金融产业发展区位熵指数的演化过程来看, 浙江金融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相对于全国来说, 浙江金融业的集中度逐渐提高。

(1) 浙江省的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区位熵, 从1998年的1.54, 增加到2008年的2.16。从金融机构存款区位熵的变化过程看, 自1998年以后, 浙江省金融机构吸纳社会资金的能力不断增强。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浙江省金融业的发展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 居民和企业的资金相对丰裕, 可将全省存款余额不断提高。

(2) 浙江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集中度在2002年以前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在2002年达到1.01, 基本和全国平均水平持平, 在此之后就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这一演化过程说明, 在上世纪90年代及以前, 浙江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集中度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浙江省金融机构将归集的社会资金转化为社会投资的能力相对比较弱;另一方面, 也可能是因为浙江省的社会贷款需求相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可能是因为浙江省的国有大型企业并不发达, 因此对于资金运作的需求并不强烈。而在1998年国企改革、特别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浙江省民营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对贷款的需求也随之高涨, 从而也推动了浙江省金融业的发展, 刺激了金融机构将其归集的社会资金转化为社会投资的能力。

(3) 浙江省金融从业人员区位熵指数, 从1998年的1.42, 增加到2012年的2.30, 同样经历了不断提升的过程。浙江省金融机构区位熵的增长, 虽然没有其余三项金融发展集中度的增长那么明显, 但从1998年开始一直在1.5左右徘徊。浙江省的金融从业人员区位熵指数和金融机构区位熵充分说明, 浙江省金融业发展相对于全国而言, 有着较为明显的聚集趋势。

浙江省各城市金融发展区位熵指数的变化过程

浙江省金融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最近几年, 一直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笔者选用的4项参数: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区位熵、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区位熵、金融业从业人员数量区位熵、金融机构数量区位熵, 都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那么, 浙江省各地级市的金融业集中度的变化过程又如何呢?以下予以具体分析。

1.浙江省各市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区位熵指数的演化过程

图1显示了浙江省11个地级市1998~2012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区位熵指数的演化情况。

从图1可看出, 浙江省各地级市之间的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区位熵指数有着各不相同的演化趋势。浙江省11个城市的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区位熵指数, 在1998~2012年间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但是增长的情况各不相同。其中, 杭州和宁波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区位熵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城市, 尤其是省会杭州。杭州和宁波的金融机构存款区位熵指数, 在样本期的最初几年有着显著的增长, 在2004年之后进入平稳期, 而在最近两年则略有下降。相对的, 衢州和丽水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区位熵指数,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始终低于1且一直没有明显增长, 说明这两个城市的存款集中度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没有明显增长。大部分城市的金融机构存款区位熵指数, 在1998~2012年间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但是增长幅度并不是非常大。存款区位熵的提升, 一方面说明浙江省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社会资金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 也说明金融机构归集社会资金的能力不断增强。

2. 浙江省各市金融机构年末贷款区位熵指数的演化过程

图2显示了浙江省各地级市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区位熵指数的变化情况。

从图2可看出, 除杭州外, 浙江省其他城市的金融机构贷款区位熵指数在上世纪90年代都低于1, 而杭州也仅仅是略高于1。这说明, 浙江省各市的金融机构在上世纪90年代将归集资金转化为社会投资的能力并不强。进入21世纪以后, 浙江省几乎所有城市的金融机构贷款区位熵指数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直到最近3、4年, 该指数的增长渐趋停滞, 特别是杭州, 其金融机构贷款区位熵指数在2009年达到顶峰后最近三年连续下降。这一趋势很可能与1998年国企改革和2001年入世有关。国企改革和中国入世, 大大刺激了以民营经济和外向经济为主的浙江省经济的发展, 极大地促进了对金融服务和融资的需求, 贷款区位熵指数因而增加。在进入21世纪以后, 几乎所有地级市的金融机构贷款区位熵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特别是宁波和温州, 分别接近和达到了1.6的水平。而在2012年, 衢州和湖州的金融机构贷款区位熵仍然没有达到1。

3. 浙江省各市金融从业人员区位熵指数的演化过程

图3显示了浙江省各个地级市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区位熵指数的变化情况。

从图3可看出, 浙江省金融从业人员区位熵指数的变化情况较为复杂。在1998年到21世纪初期, 浙江省各市的金融业从业人员区位熵都有比较明显的增长, 特别是杭州、宁波、嘉兴3个城市增长较为迅速, 而只有杭州、宁波和台州的该指数在2005年、2006年以后, 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增长并一直持续到2012年, 而其他城市的金融从业人员区位熵指数则在这段时期处于起伏变化之中, 没有明显的上涨趋势。

图3还显示, 除了杭州和宁波, 浙江省所有城市的金融业从业人员区位熵都集中在1~2之间, 而杭州的金融业从业人员区位熵指数在2012年达到了大约3.3, 宁波也达到了大约3。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杭州是浙江省的金融中心这一特定优势决定的。基于这一优势, 多数金融机构, 包括四大银行、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监管机构的地区中心 (如四大银行的省级分行) 都集中在杭州, 这大大增加了杭州金融从业人员的数量。相比而言, 浙江省其他城市则没有这种地区优势。但总体而言, 到最近几年, 浙江所有城市的金融从业人员区位熵都超过了1。意味着经过这些年的发展, 浙江省金融行业创造就业岗位和吸引劳动力的能力全面高于全国水平。

4. 浙江省各市金融机构区位熵指数的演化过程

图4显示了浙江省各地级市金融机构区位熵指数的演化情况。

从图4可看出, 杭州金融机构的集中度仍远远高于其他城市, 与金融从业人员区位熵指数类似, 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杭州作为省会城市, 是浙江地区的金融中心, 各个金融公司多在杭州设立地区中心和各分支机构。因此, 杭州的金融机构的集中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而言, 虽然其他城市的金融机构区位熵和杭州有一定差距, 但图4显示出其他城市的金融机构区位熵指数从1998年到2012年始终大于1。说明浙江省所有城市金融机构的集中度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5. 浙江省金融集聚程度总体演化情况

图1~图4展示了笔者选取的4个表示金融集中度的变量, 在浙江省11个地级市之间的演化情况。其大致有这几个规律:

(1) 从总体上看, 浙江省金融集聚程度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并且随着时间推移, 各个地级市的金融集中度都在增加, 只是增加幅度各有不同。

(2) 浙江省各个地级市的金融集中度, 大体上与各市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因此, 杭州和宁波在各项表示金融集中的变量中, 都高于甚至显著高于其他城市, 而衢州、丽水等城市的各项金融集中度相关变量就相对较低, 而且在过去十几年也增长有限。

(3) 浙江省金融集中度特别是存款区位熵和贷款区位熵, 是在21世纪以后显著增加的。这很可能是因为1998年开始的国企改革和2001年的我国加入WTO, 极大地刺激了以民营经济和外向经济为主的浙江省经济的发展, 大大促进了对金融服务业的需求, 从而导致了金融集聚度的提升。

结论

笔者选用浙江省各地级市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 计算了浙江省和省内各城市金融集中度的演化趋势。并选用了表示金融业发展集中度的4项区位熵指数:浙江省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区位熵、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区位熵、金融业从业人员数量区位熵、金融机构数量区位熵。根据前文的分析, 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浙江省金融集中度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增长

除了金融机构数量区位熵之外, 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区位熵、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区位熵、金融业从业人员数量区位熵1998~2012年都有明显的增加。这说明浙江省金融产业的发展速度在这段时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各市之间的金融集中度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杭州和宁波的各项金融业集中度都有较为明显的增长, 无论是区位熵指数, 还是发展速度都远远高于其他城市。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衢州、湖州、丽水等地, 各项金融业发展集中度指标不仅本身数值相对较低, 而且发展速度也不尽如人意。这一情况说明, 金融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综上所述, 浙江省是我国经济发展最迅速、金融产业最发达、金融创新最领先、金融需求最旺盛的省份之一。毫无疑问, 金融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已得到以往研究的证明, 在当前浙江省的经济形势以及国内外经济环境下, 发展金融业的专业化、集中化、信息化, 对浙江省的金融和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2]Bossone, Biaggio, Sandeep Mahajan and Farah Zahir, (2003) ,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 Group Interests and Capital Accumu Iation”, IMF Working Paper WP/03/24.

[3]Davis, E P. (1990) ,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An industrial analysis”, Bank of England Discussion Paper, No.51, September, 1-23.

[4]Kindleberger, C.P., (1974) , “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 Centers:A Study in Comparative Economic Hist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Zhao, X.B., (2003) , “Spatial Restructuring of Financial Centers i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Geography of Finance Perspective”, Urban Affairs Review, Vol.4, 535-571.

[5]兰芳.金融产业集聚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当代经济, 2010 (13) :134-136.

[6]连建辉, 孙焕民, 钟惠波.金融企业集群:经济性质、效率边界与竞争优势[J].金融研究, 2005 (6) :72-82.

[7]潘英丽.论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3 (1) :50-57.

[8]杨起予.以上海为中心的金融产业集聚对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影响[J].浙江学刊, 2009 (6) :184-188.

金融服务业集聚 篇6

相关理论与文献概述

1. 学术界对现代服务业的界定

(1) 现代服务业的实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 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手段, 信息和知识比较密集。[1]

(2) 现代服务业是从传统制造业的部分环节中分化形成的, 是生产性服务业。[2]

(3) 现代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延伸和发展。高技术性、知识性、新兴性, 是现代服务业区别于传统服务业的三大特征。[3]

2.产业集聚理论

(1) 产业集聚的定义与理论分类。产业集聚, 是指一定数量的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共同形成产业集群, 成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空间现象。[4]产业集聚的研究最早是以韦伯的产业区位理论和马歇尔的外部规模经济理论为代表, 其后, 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其他理论;[5]产业集聚理论主要有:一是以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为理论基础, 认为产业集聚是由于外部规模经济所致。二是以Krugman为代表的经济地理学。三是以经济社会学为理论基础。[6]

(2) 现代服务业集聚及其模式。现代服务业企业大都属于知识或信息密集型企业, 在某个点的大量集中能够带来集聚优势, 如共享基础设施、知识溢出效应、把握行业的发展趋势等。[4]现代服务业的集聚, 不仅可减少单个企业因为不确定性带来的经营风险, 还能通过企业间的协作以降低企业成本。根据现代服务业的特点, 王先庆等提出了原生型、嵌入型、外生型3种现代服务业的集聚模式。[7]

杭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现状分析

1. 杭州市服务业集聚区及空间分布

目前, 杭州市共有各种类型的服务业集聚区60多个, 在空间分布上, 各集聚区分布倾向于在靠近其核心竞争力资源的附近。例如,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选择靠近风景秀美、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如中国美院, 因为该环境可更好地激发创作人员的灵感。而物流产业集聚区, 则更多分布在杭州市对外交通枢纽的附近。

2. 杭州市服务业集聚度指标测算———区位熵 (LQ)

由于数据所限, 采用区位熵衡量杭州市服务业的专业化集聚程度。区位熵又称专业化的比率, 反映某一产业的专业化程度、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当熵值大于1时, 表明该产业在该地区有一定的集聚度, 且数值越大, 集聚程度越大。采用产值进行计算, 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3. 杭州市服务业历年区位熵

根据2003—2014年全国及杭州市历年统计年鉴中有关全国和杭州市历年GDP、服务业 (本研究将服务业视为第三产业) 增加值, 基于公式1, 计算出杭州市服务业历年的区位熵。如表1所示。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及杭州市历年统计年鉴, 区位熵根据公式计算)

从表1可看出, 杭州市服务业在近10年内都保持着一定的集聚水平, 服务业区位熵在2013年达到最高, 为1.2084;2003年最低, 为1.0208, 但仍大于1。2003-2014年期间, 杭州市服务业区位熵的从2003年的1.0208, 上升到2014年的1.1954, 中间有小幅度的波动, 但总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这与近几年杭州市深入实施的“服务业优先”战略, 加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导向密切相关。根据学者的分析, 2003年前, 杭州市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呈现出不断下滑趋势的原因:一方面, 是因为该时期工业发展是主流, 杭州正处于工业化的关键阶段;另一方面, 说明该时期内杭州市服务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处于不断调整的过程。从区位熵分析可知, 2003至今, 杭州市服务业发展趋势较好。

4. 从分行业的角度测算杭州市服务业历年区位熵

关于服务业行业的划分, 采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11) 的标准, 将杭州市服务业分为15个门类, 如表2所示。

(注:由于杭州市历年统计年鉴中只有部分服务业行业的统计数据〈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未给出统计数据, 有些行业只给出了部分年份的统计数据〉, 因此表中某些行业有些年份的区位熵值缺失)

从表2可看出, 2014年数据中, 区位熵大于1的服务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金融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房地产业。这些行业显示出一定的行业集聚度。其中, 信息技术服务业在近几年表现出较高的行业聚集度, 其他服务行业区位熵小于1, 行业集聚度较低。同时还可看出, 杭州市服务业各行业之间集聚程度的差异较合理,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生产性服务业, 如金融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 区位熵较高, 行业集聚度较高, 而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消费性服务业, 区位熵较低。其原因在于, 根据服务业集聚理论, 生产性服务业大部分属于知识或信息密集型行业, 对知识、信息等要素要求很高, 通过相互集聚可带来知识和信息溢出效应, 促进彼此的创新;而消费性服务业服务于消费者, 需要靠近最终消费者, 在实际发展中缺乏集聚的内在动力和需求。

进而对熵值排名前四的服务业行业作进一步分析, 其历年的变动趋势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看出, 杭州市金融业的区位熵在2007年经历了一段低谷, 主要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重回高点, 但2010年之后又经历了几年的下降, 2013年后呈现上升趋势。金融业区位熵在2012年前远高于其他服务业, 是杭州市所有服务业行业中集聚程度最高的, 但目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已接近金融业, 近年来呈现略微上升趋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区位熵在2014年远高于金融业的区位熵, 异军突起, 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与近几年电子技术的发展, 如“互联网+”、电子商务及软件的发展有关, 使更多的IT企业不断集聚, 达到规模效应。房地产业区位熵在2009年之前一直保持上升趋势, 2010年出现下降, 原因是国家对房地产业进行了调控, 目前出现逐渐回升的趋势。

总的来说, 杭州市金融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区位熵最高, 这两个行业辐射广、层次高, 且能促进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 对现代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杭州市未来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杭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模式

结合产业集聚理论相关文献, 借鉴学者对服务业集聚模式的研究, 对杭州市服务业集聚模式进行分析, 主要有3种服务业集聚区模式。

1.内生型服务业集聚模式

内生型集聚模式, 是基于市场规律和企业自主选择而形成的集聚, 对市场需求及资源有较高要求。其发展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充足的市场需求, 二是极好的区位条件或资源。目前, 杭州市属于内生型集聚模式的服务业集聚区有:浙江传化物流基地、杭州千岛湖农家乐旅游休闲区、吴山广场夜市集聚区。

2.嵌入型服务业集聚模式

与内生型集聚模式不同, 嵌入型服务业集聚模式的构建, 需要由政府预先规划建设及制度支持。在该模式形成之前, 政府会预先进行建设规划, 给予集聚区内企业用地、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 并进行积极的招商引资。另外, 为了使集聚区具备较完善的产业平台, 政府还会建设商业楼宇、完善基础设施等。

目前, 杭州属于嵌入型服务业集聚模式的服务业集聚区有:钱江新城金融服务业集聚区、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白马湖生态创意城、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滨江电子商务集聚区等。其中, 钱江新城金融服务业集聚区是典型的嵌入型服务业集聚模式, 目前集聚区内有四大国有银行。以及兴业、民生、中信银行等几十家金融机构的区域性总部。杭州已有的庆春路一延安路金融服务业集聚区由于内部金融机构分布过于散乱, 相关的基础设施及服务平台较低, 因此, 杭州市政府提出打造钱江新城金融服务业集聚区的战略, 在一个新的空间领域, 进行统一规划, 建设高标准的楼宇、配套的服务平台, 促进杭州市金融业的发展。

3.外生型服务业集聚模式

外生型服务业集聚模式, 是指完全由政府指导形成的集聚区。该集聚模式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区位条件和政府特殊的制度安排。萧山机场空港物流中心、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就属于外生型集聚模式。

(1) 萧山机场空港物流中心是浙江省首个空港保税物流中心, 同时也是省海洋经济示范区, 是典型的外生型集聚模式。萧山机场空港物流中心为杭州市及周边地区提供保税仓储、国际配送、中转等服务。同时, 该中心内还集聚第三方物流企业, 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支撑。

(2) 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位于杭州市余杭区, 该中心的建成是由于杭州市原有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空间过于狭小、功能单一, 分布又过于分散, 不好发挥集聚效应。因此, 杭州市政府将原有的七家农副产品批发中心搬迁、整合。该物流中心是在政府的政策措施下形成的, 而不是由市场自主形成的, 因此属于外生型服务业集聚模式。

摘要:根据相关研究文献, 考察杭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空间分布, 选取该市2003—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 运用区位熵衡量服务业集聚程度;从分行业角度进一步分析服务业各行业集聚程度。结果表明,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较好的行业集聚度, 而某些消费性服务业区位熵较低;提出该市重点服务业集聚区的内生型、嵌入型、外生型3种模式。

关键词:杭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现状,集聚区模式

参考文献

[1]吴继华.大连市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及其组织模式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2013.

[2]郑吉昌, 夏晴.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以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例[J].财贸经济, 2004 (9) :89-93.

[3]李玉龙, 王淑梅, 段磊.现代服务业内涵、行业演进及系统形成机理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4 (4) :57-60.

[4]吉亚辉, 李岩, 苏晓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产业集聚的分析[J].软科学, 2012 (3) :15-19.

[5]周彪.关于杭州市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研究——基于理论和实证的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12.

[6]盛龙, 陆根尧.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行业和地区层面的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 2013 (5) :115-129.

金融服务业集聚 篇7

关键词:金融产业集聚,经济增长

1 对金融产业集聚内涵的研究

金融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金融产业集聚较其他产业集聚来说更为复杂, 对于它理论界尚未有具体的定义, 国内外对金融产业集聚的研究大多以金融中心为研究对象。

关于对金融产业集聚内涵探究最早的是经济学家Powel (1915) , 他从金融业空间演化的角度, 描述了银行业空间集聚及伦敦银行集聚的演进过程。Kindle Berger (1974) 认为金融中心不仅可以平衡私人企业储蓄和投资以及将金融资本从存款人向投资者转移, 而且也可以影响对不同地区的存款转移和支付。Pandilt (2002) 认为, 金融中心的出现是由于金融资源等通过流动和集聚, 最终导致了金融产业集群, 进而形成了区域金融中心。国内学者近几年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王步芳 (2006) 认为, 当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金融体系的各类企业和组织机构会依据纵向专业化分工及横向竞争合作原则, 在某一特定区域大量聚集, 形成具有聚集经济性特征的金融产业集群, 大多以金融中心为表现形式。梁颖 (2006) 认为, 金融产业集聚是各种具有总部功能的金融机构在地域上向特定区域集中, 并与其他国际性 (跨国) 机构、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总部之间存在密切往来联系的特殊产业空间结构。

2 对金融产业集聚动因的研究

Kindle Berger (1974) 从外部规模经济的角度, 认为通过外部规模经济的自我强化机制使更多金融机构在一个区域内集聚, 不同机构之间分工深化, 联系加强, 产生高额的利润, 同时吸引其他金融机构的参与者进入。金融地理学家Thrift (1994) 、Porteous (1995) 和Martin (1999)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 以“路径依赖”、“信息腹地论”和“不对称信息理论”解释了金融机构在某一区域内长久保持竞争优势。国内学者赵晓斌、王坦、张晋熹 (2002) 同样从“不对称信息”和“信息腹地”理论, 以中国为例进行了研究, 他们讨论了影响现代金融中心发展的决定因素, 集中讨论“不对称信息”在总部选址决定中的重要性和区域效应。潘英丽 (2003) 运用企业区位理论分析了金融机构选址决策的重要决定因素, 并重点分析了吸引金融机构空间集聚的地方政府有所作为的4大领域:地区成本、人力资源、电信设施以及监管环境与税收制度。梁颖 (2006) 主要是从金融产业集聚的背景和宏观动因进行了分析, 并且认为金融产业集聚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金融产业的特性、金融企业的“客户追随”、金融企业追求集聚效应、国际金融中心对金融产业集聚的支撑、城市功能扩张对于金融产业集聚演化、转移的影响。

3 对金融产业集聚效应的研究

Kindle Berger (1974) 认为金融中心的集聚效益主要体现在跨地区支付效率的提高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效率的提高上, 从而达到节约周转资金余额、提供融资和投资便利, 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Pandilt等 (2001, 2002) 则采用Swann (1998) 提出的产业集聚动态研究方法, 对英国金融服务产业进行分析, 认为集聚效应影响公司的成长以及新进入者的数量, 同一金融服务中心的不同的金融部门之间存在着相关性。Sagaram (2004) 对国际金融集聚区竞争力进行了研究, 他根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金融中心数据, 建立模型分析了除美国以外的37个IFC国家金融综合竞争力现状, 研究结果显示许多国家和地区选择建立金融中心的原因是要提高本地区的竞争力。

我国学者连建辉、孙焕民等 (2006) 也指出金融企业集群使得金融机构在区域金融创新优势、金融风险缓释优势以及生产经营效率优势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能够为区域经济金融发展提供强劲的成长动力, 由此成为现代金融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栖息地。林江鹏、黄永明 (2008) 分析了金融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机理, 主要从集聚效应、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信息外溢效应、知识学习效应及网络效应等方面进行分析。

国内也有对金融聚集负效应的研究, 潘英丽 (2003) 指出, 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也可能有负的集聚效应, 这种效应带来的不容忽视的经济现象主要反映在4个方面, 分别是信息成本的增加、时区的差别、昂贵的办公楼租金和市场供给能力过剩导致金融业的过度竞争和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4 对金融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产业可以通过金融功能促进经济增长上, 经济学家们认为金融体系各个功能的发挥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Levine (1997) 认为金融有5大功能:便利风险的交易、规避、分散和集聚;配置资源;监督经理人, 促进公司治理;动员储蓄;便利商品与劳务的交换。其中每个功能都能通过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 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金融集聚是金融发展的一个层面, 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 通常是借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计量检验方法与框架。美国经济学家Gofdsmith (1969) 在其著作《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中提出的金融发展理论, 认为金融结构的变化形成金融发展道路, 而金融发展能加速经济的增长。McKinno (1973) 提出的金融抑制论和Shaw (1973) 提出的金融深化论, 认为金融对经济发展有阻碍作用, 以及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关系, 强调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同时, 国外学者也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 考察了金融体系运作对经济增长施加了怎样的影响, 旨在说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Goldsmish (1969) 最早关注金融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他从金融发展理论的角度, 运用1860年至1963年间35个国家的数据分析了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结果显示,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Christoulos and Tsionas (2004) 运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考察了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结果表明, 从长期来看, 金融发展导致经济增长, 且不存在逆向因果关系。

国内学者对于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的关系的研究文献大多集中在金融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上。在研究金融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上, 大多集中在实证研究上。陈红 (2008) 在LS模型框架下对金融集聚进行研究, 发现金融资源集中可以使核心区获得较前更高的增长率, 并对金融集聚的辐射效应进行了分析, 并验证了上海金融集聚存在增长效应, 但辐射效应还不明显。林江鹏、黄永明 (2008) 分析了金融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机理, 论文以我国金融中心城市建设为例, 对金融产业集聚进行了实证考察, 并提出关于推动金融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5 文献评价

现有的研究从不同的学科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金融产业集聚问题, 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内涵、动因、效应等方面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结论, 在金融集聚区域经济增长等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总体而言, 相对于制造业集聚的研究, 金融产业集聚的研究还显得比较单薄, 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例如:现在的研究缺乏从金融产业自身特性的角度对金融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对金融产业集聚理论框架缺少具体化、系统化和模型化的分析;现有的研究直接以金融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作为对象的研究较少, 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及实证研究深入到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系统的理论分析比较缺乏。

参考文献

[1]C P Kindleberger.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 Centers:A Study of Compar-ative Economic History[M].Princeton, N J:International Finance Section, 1974.

[2]刘焕.中国金融集聚发展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济南:山东大学, 2011.

上一篇:播种监测下一篇:写景抒情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