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财服务

2024-10-27

金融理财服务(共12篇)

金融理财服务 篇1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农村居民的理财需求逐渐产生。与此同时, 农村居民不懂得如何理财往往助长了农村婚事丧事操办的铺张浪费和赌博之风的盛行, 还有就是投资失误导致返贫致贫或负债累累。因此, 引导和促进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村居民进行科学理财投资, 是当前一项紧迫而重要的课题。笔者在对忻州市不同收入水平的500户农村居民理财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媒体对各地农村居民理财情况和问题的综合反映, 对农村居民理财的现实需求、理财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 并从金融角度提出了促进农村居民科学理财的措施及建议。

一、农村居民理财需求的现实特性分析

个人理财, 是在对个人资产、负债、收入、支出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 根据个人对风险的偏好和承受能力, 结合预定目标运用诸如贷款、储蓄、保险、证券、投资等多种手段管理资产和负债, 统筹合理安排资金, 从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过程。从媒体对各地农村居民理财情况的报道及忻州中支开展的500户农村居民问卷调查结果看,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农村居民投资理财的需求旺盛。被调查的500户农村家庭中, 96%的听说过国债、基金等理财产品, 65%的能够说出储蓄、小额信用贷款等传统理财产品之外3种以上的理财方式, 91%的较富裕农户希望能够将富余资金进行更多的投资理财尝试, 87%的较穷困农户希望能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以尽快脱贫, 并希望能将暂时闲置的资金投放一些短期的收益略高于银行储蓄的理财产品。依据理财的概念和分类, 综合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分析, 目前农村居民理财需求从总体上看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获取资金。主要是想获取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增加第二、第三产业的经营投入。第二层次是合理安排消费。主要是想通过适当的理财工具来合理安排住房支出、子女教育支出及养老支出等大项支出。第三层次是使财富增值。主要是想通过投资理财, 使已有财富得到保值和增值。但由于收入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弱以及农业生产的弱质性等诸多因素, 农村居民各层次的理财需求又呈现出固有的特性。

获取资金方面。从调查结果看, 年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农户是这层理财需求的主体, 占调查样本的30%。由于经营规模不大, 经济能力较弱, 符合担保、质押贷款条件的资产较少, 以及农业生产的周期性等因素, 急需方便灵活、无抵押无担保、不以经济能力作为信用等级评定依据的小额信用贷款。

安排消费方面:虽然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 但由于收入的不稳定和资金的分散, 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 农村居民大都喜欢小额、不定期、可续可断、风险低、并可在委托期内兑付和赎回的理财产品。从调查结果看, 年收入在2万元至10万元之间的农村居民是这层理财需求的主体, 占调查样本的50%。他们在支付生产成本、子女当期的教育费用及日常支出后, 剩余收入主要用来积累为自己或子女构建住房的支出, 子女将来更大的教育支出等。

财富增值方面: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农户家庭是这个层次理财需求的主体, 占调查样本的20%。但由于金融理财知识缺乏, 难以掌握金融投资收益计算及风险控制方法, 农村居民大都不愿意投资银行的理财产品, 而是喜欢投资实体和实业。

二、农村居民理财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虽然农村居民有强烈的、多样化的理财需求, 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 仍然以人民币储蓄为主。从500户的抽样调查结果看, 闲置资金和剩余资金理财方式选择的顺序仍然是首选人民币储蓄, 其次是民间借贷和国债, 重要性比例分别为36%, 23%和21%。较富裕农民理财方式虽然丰富一些, 呈现多样化趋势, 但除人民币储蓄、国债和商业保险外, 其他理财项目投资比例均非常小。90%的农户在完成了“盖新房、添家具、买家电、娶媳妇”等几件大事和满足日常开支以外, 剩余的钱主要是存入农村信用社。少数较富裕户既不愿意将钱存入银行获取微薄利息, 又没有其他理财渠道, 便冒险涉足高利贷、赌博等领域或盲目过度地投资房产。调查发现有9%的农民曾经有过将资金投放高利贷和赌博经历, 其中6%掉入陷阱, 造成较大损失。获取资金方面的理财方式选择顺序也首先是民间借贷, 其次才是向银行贷款。较富裕农户或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农户甚至全靠民间借贷来融资。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很多, 但综合分析主要是以下几种:

1. 银行理财产品供应充足, 但适合农村居民的不多。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 到2012年末, 银行及相关机构近几年发售的理财类产品高达6500个。其中外汇理财产品2485个, 信托类产品1075个, 人民币理财产品1025个, 分列前三位。第一理财网发布的《2011年度理财产品报告》, 2011年全年, 共有将近3000款各类理财产品面世。其中, 共有23家外资银行推出了947款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 较2008年增加612款, 增幅达80%;共有25家中外资银行推出1209款银行外汇理财产品, 较2008年增加465款, 增幅为65%, 49家基金公司2011年共计新发行开放式基金58只, 基金首发共计募集资金5174.6亿元。但据对忻州市500户农村家庭的调查情况分析, 这些理财产品中真正适合农村居民的并不多。首先, 从投资门槛看, 绝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委托起始金额为5000元, 基金产品购买额度最低也在1000份以上, 对于刚刚稍有富余收入的农村居民来说明显偏高。80%的被调查农民希望理财产品投资门槛能够降低到100~500元;其次, 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以闲置资金增值为主要内容, 普遍存在期限固定、周期较长等特征, 而农民的收入带有较强的周期性和季节性, 较难满足这类理财产品的投资要求;三是大部分理财产品规定在委托期内不得提前兑付或赎回, 由于农民没有稳定收入来源, 且对农业灾害、医疗保健、子女教育等损失或支出普遍抱有不安定感, 因此, 这一限制使大部分农民望而却步, 88%被调查农户对于投资理财产品不能方便赎回或兑付抱有疑虑或担心。

2. 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农民投资理财渠道狭窄。

从城镇居民理财渠道看, 无论是在理财产品数量和募集资金总额等方面, 金融机构都是最主要的理财渠道之一。但是在农村地区除少数乡镇还存在农业银行外网点外, 大部分乡镇只有农村信用社设有综合机构, 致使农民理财渠道狭窄:首先农村信用社由于其市场定位等原因, 代理的理财产品非常有限, 自主开发的理财产品不多, 全国范围内也仅有个别省市有实力的农村信用社开发了几款面向农村的理财产品;其次, 许多乡镇方圆数十公里, 涵盖上百个自然村, 加之全国大部分农村信用社仅在农村的乡镇政府驻地设有营业网点, 农民办理存取款都非常不便, 更不用说投资理财了。

3. 理财知识贫乏, 导致农村居民理财观念行为不科学。

虽然农村居民有着强烈的理财需求, 但由于金融知识贫乏导致对金融投资政策普遍缺乏了解, 加之文化水平较低, 对金融投资收益计算、收益方式以及风险控制分析难以理解和掌握, 致使农村居民的理财行为普遍具有跟从性和盲目性。500户农村居民的调查表明, 投资过理财产品的农村居民中近80%是跟风投资, 对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没有根据自身情况做过认真考虑和分析。并且是发现有所收益后, 就把所有家当全部投入, 一旦受到损失, 又把所有的理财产品拒之门外, 转而投向高利贷, 甚至是赌博, 不正确的理财观念也制约了农村居民科学理财方式的选择。

4. 农村金融创新不足, 也制约着农村居民在获取资金方面的理财需求。

近年来, 金融部门不断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力度, 但与农村居民对获取资金的理财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贷款利率较高。调查情况表明, 90%的农村居民认为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较高, 这也是农村居民首选民间借贷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适合农村居民的金融产品较少。据调查, 农村金融机构开办的贷款业务大部分需要抵押担保, 就是小额信用贷款信用等级的评定基本上也是以经济能力为依据的。

三、促进农村居民科学理财的措施及政策建议

综合分析农村居民理财需求、理财现状及制约因素, 结合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村金融服务实际, 金融部门在引导和促进农村居民科学理财方面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 开发设计符合农村居民需求的理财产品。

理财工具是金融理财的载体, 因此促进农村居民科学理财, 必须有适合农村居民的理财产品。金融机构要针对农村居民的经济、生活和金融知识水平等实际状况, 以及农民收入支出季节性强、抗风险能力不强的客观实际, 研制开发符合农村居民理财需要的操作简单方便、风险低、手续费少、可续可断、能随时兑付和赎回、并且收益率能实现双保, 即保本、保同期储蓄存款利率的金融理财产品。考虑到农村居民之间收入的差距, 要实行重点突破、以点带面, 在客户选择上首先向种植养殖大户、私营业户、个体工商户和家庭富裕的农民发展, 以此带动和引导广大农村居民逐步投资个人理财业务。在业务品种上, 应向代理保险、代收代付、投资与消费、基金、黄金、国债、银行卡、租赁等方面发展。目前, 要着力设计受农户欢迎的子女教育、养老、医疗、大宗物件购置、住房按揭、家用车辆、家电经销等个人理财产品, 培育广大农民的理财新观念, 引导农村居民合理安排消费支出。还要适应农村收入带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点, 量身定做金融产品, 提炼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理财套餐, 符合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需求, 让农民乐于接受, 把握好个人理财中的投资环节, 使更多农村居民投资于理财业务。

2. 改善农村居民金融理财环境。

要开拓农村金融理财市场, 引导促进农村居民科学理财, 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是必要之举。商业银行可增设自助存取款设备, 延伸金融服务触角。特别是涉农金融机构应大力在农村普及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现代金融服务, 并利用网络资源, 建立健全个人理财的服务营销、风险管控体系。还可在经济发达的乡镇设立金融超市和理财中心, 让广大农村居民像城市人一样, 在ATM机取款, 在网点购买保险、国债以及申领银行卡, 了解和掌握各种金融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政府部门要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农民购置使用电脑设备和宽带网络, 使广大农民能够利用现代科技获取致富信息, 完善农村金融理财环境。

3. 加强对农村居民的金融理财知识宣传力度。

提高农村居民理财知识和技能是促进农村居民科学理财的关键和基础。金融部门要转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观念, 采取多种措施, 利用多种方式加大对农村居民的理财知识宣传力度。在县城, 商业银行要搭建功能完善的理财平台, 承担专业化管理和服务;在乡镇, 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营业网点要设立理财服务柜台, 积极创造条件, 为农民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理财服务, 推出满足农民要求的“农民理财顾问”, 为农民答疑解惑, 在提供生产贷款、搜集市场信息、参谋致富项目过程中, 将通俗易懂、具体实用的金融理财知识宣传到农户家中。同时, 金融机构要联合政府部门利用电视、报纸和发放资料等多种载体加强宣传, 并为农村居民免费开办理财讲座和培训班, 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理财知识, 逐步引导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4. 加强农村金融理财市场的风险教育和防范。

拓展农村金融理财, 必须防“险”在先, 农村金融理财收益必须覆盖风险。“股市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农村金融理财产品市场更是如此。金融机构要制定相应的理财业务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规程, 规范理财业务操作, 确保各类理财业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尽可能避免操作风险。在对农村居民进行理财知识普及时, 必须加强对金融理财产品风险的宣传提示工作, 把风险管理落到实处。在柜面宣传上, 尤其要注意对农村客户进行理财风险提示, 以免给农村客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 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农村金融创新不能为创新而创新,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立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趋势和“三农”金融服务需求, 积极探索、创新可操作性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努力满足农村居民多元化信贷需求。鉴于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涉农金融机构要通过零售、批发等多种方式着力扩大农村小额贷款投放, 积极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覆盖面。要在国家现行法律允许, 财产权益归属清晰, 风险有效管理控制的前提下, 完善涉农担保贷款业务操作流程, 健全涉农贷款担保财产的评估、管理、处置制度, 不断创新基于多种信息获取方式上的贷款发放审批程序, 着力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 让更多的中低收入农村居民能够享受现代化的金融服务, 满足其理财融资需求。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农村居民的理财需求逐渐产生。与此同时, 在农村因民间借贷而引发的各种经济案件和刑事案件层出不穷。富裕农民的理财需求和困惑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文章在对农村居民理财的现实需求、理财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的基础上, 从金融角度提出了促进农村居民科学理财的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农民居民,理财,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邵川.民间金融: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途径[J].企业改革和管理, 2007 (4)

[2].曾新胜.发展农村金融支持的国际借鉴[J].国际经济合作, 2007 (5)

金融理财服务 篇2

金融投资学-金融投资理财

金融投资学

金融投资学就是研究金融领域中金融资产投资运动的特殊规律性的一门学科。但是,金融投资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既要研究金融资产投资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又要研究金融资产投资的决策方法、操作方法等应用技巧,而且还应研究金融投资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调控机制等问题。因此,完整地表述应是:金融投资学是研究金融投资的基本原理即金融资产投资运动及其经济关系的规律性、金融投资的决策方法,以及金融投资调控与管理的一门应用理论科学。

金融投资学

金融投资学就是研究金融领域中金融资产投资运动的特殊规律性的一门学科。但是,金融投资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既要研究金融资产投资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又要研究金融资产投资的决策方法、操作方法等应用技巧,而且还应研究金融投资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调控机制等问题。因此,完整地表述应是:金融投资学是研究金融投资的基本原理即金融资产投资运动及其经济关系的规律性、金融投资的决策方法,以及金融投资调控与管理的一门应用理论科学。

首先,金融投资是金融资产的投资活动,因而是资金运动在投资领域中的反映,它不同于一般的媒介商品运动的资金运动,而是以货币增值为目的的资金运动,存在着自身特殊的运动规律和运行机理,金融投资学应对这些规律性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论述,揭示其经济关系的本质,这属于深层的理论分析。

其次,金融投资是一项以获取未来收益为目的的资金投入活动,具有根强的应用性、实用性和操作性特点,涉及投资的风险与收益比较、资金投向选择、金融资产组合搭配等问题,因此,金融投资学应从金融投资的决策策略、操作方法技巧上对投资者提供应用指导,这属于微观层次上的应用分析。

金融理财服务 篇3

本届论坛以“互联网金融对财富管理的新机遇”为主题,正是要从财富管理的视角来探讨互联网金融对财富管理模式的新影响,到场的领导和权威专家会为大家奉献上一道最富营养的经济大餐。

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04年创办了《大众理财顾问》杂志,旨在传播健康的财富管理理念,推进科学的财富管理方法,创建先进的财富管理文化,致力于中国的财富文明建设。十多年来,《大众理财顾问》杂志见证了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风风雨雨,亲历了中国金融理财市场的快速成长。在本届论坛上,我们又将见证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时刻,暨中华职业教育社金融专业委员会的成立,相信该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一定会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所坚持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理念支撑下,有力地推动我国职业金融教育事业的发展,翻开职业理财师素质提升的新篇章。机械工业出版社也将大力支持《大众理财顾问》杂志密切与中华职业教育社金融专业委员会的合作,为中国金融专业人士素质的提高做出新的贡献。

金融正在从基本服务于企业投资的阶段,向服务于企业和个人理财并重的阶段跨越,金融创新和综合金融服务的春天正在到来,相信通过包括各金融创新企业、职业金融理财师,以及《大众理财顾问》等专业媒体在内的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的金融理财市场一定会更加快速健康发展。

互联网金融理财探析 篇4

1.1 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云技术、电子智能、移动支付、大数据发掘等能力的提高,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两个范畴的融合。互联网是人类思维的外在化,金融是跨时空的资源配置,由于时空存在产生了风险,风险管理成为核心。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互联网实现人类金融资源配置与风险管理。

1.2 互联网金融的特性

第三方支付的虚拟性。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伴随着第三方支付的风行。其虚拟的特性似乎在传统金融行业中无处安放,但正是这种特性为金融行业接下来的发展带来了极大便利。

互联网借贷。它的面向对象更倾向于本文研究的中小投资者,大量公开透明的信息以及系统化的便捷操作为投资者带来了更多理财选择,同时也为融资者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资金的流动根据双方形态的不同有P2P、B2B、B2C等多种形式。

2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种类

互联网企业以及技术的不断渗透以及新兴社交网站的不断发展,一种由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三个核心部分组成的新兴金融模式渗入到传统金融形态中,即互联网金融。这种金融模式突破传统业务边界,将金融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发挥到了极致。对于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主要分为以下五大类。

2.1 集支付、收益、资金周转于一身的理财产品

典型代表:阿里巴巴(余额宝)、苏宁(零钱宝)

首先,该类产品的最大特征莫过于投资人可进行消费、支付和转出的操作,且无须任何手续费。迄今,“余额宝模式”已被广泛复制。

其次,该类产品承诺T+0赎回,实时提现的优点直接满足投资人对产品流动性的需求。据余额宝官方介绍称,按余额宝转出至银行卡的金额,单笔小于等于5万元,第二个自然日24点前到账;单笔大于5万元,提交后的一个工作日内24点前到账。

最后,因为余额宝产品的本质是货币型基金(以下简称“货基”)产品,收益取决于货币市场间资金利率水平,随市场浮动,年化收益一般在4%~6%,年前近7%的高收益很难持久。

2.2 与知名互联网公司合作的理财产品

典型代表:腾讯(微信理财通)、百度(百度理财计划B)

以腾讯理财通为例,直接接入以华夏基金为代表的一线品牌基金公司,首发宣传7日年化收益率为7.394%。

事实上,所谓“7日年化收益率”是根据最近7天的收益情况,折算成年化收益率的。假使货基在某一天集中兑现收益,当天的万份收益就会畸高,随后一段时间其7日年化收益率都会很高,因此“7日年化收益率”这个指标就会虚高。

最好的做法是,投资人在日常看货基收益的同时,重点关注日每万份收益,以及长期的业绩稳定性。

2.3 P2P平台的理财产品

典型代表:人人贷(优先理财计划)、陆金所(稳盈-安e贷)、仟邦资都(智盈宝)、医界贷(专注医疗行业的贷款平台)

该类产品是互联网直接理财的产物,即资金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接流向资金需求方,出资人享受资金出让的收益。不少P2P平台与小贷、保险或担保公司合作以保障投资人的本息安全。另一种保障方式,是投资人享有借款人提供的实物抵押权,最常见的有车子、上海房产等。需指出的是,对同是房产的抵押物,住宅的变现能力要远高于办公楼或厂房。

正规P2P产品收益一般在8%~15%,有抵押产品收益最高12%左右,但若综合考量安全性,后者或许更受保守型投资人的偏爱。

2.4 基金公司在自己的直销平台上推广的产品

典型代表:汇添富基金(现金宝、全额宝)

以货基为本质,披上互联网金融外衣的理财产品与基金公司直销推广的产品,在原始收益率上并无差异。因为,两者所挂钩的基金产品实际上是同一款产品,收益率自然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一般货基虽也承诺T+0赎回,但必须等到当天收市清算后资金方能到账。

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货币市场基金A类、货币市场基金B类2016年以来的平均净值增长率分别为0.7057%、0.7425%,不到两个月的收益便超活期储蓄2倍。

2.5 银行自己发行银行端现金管理工具

典型代表:平安银行(平安盈)、广发银行(智能金)

银行信誉的保障是该类产品最大的优势。很多投资人正是出于能够及时变现的考量才会更青睐有金融机构作背书的平台,这类平台以自身银行体系的产品为基础进行销售。也正是由于机构提供的强大信誉背景,使得转让更容易。

其实,在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的当下,银行已经开始不断变革。据国元证券发布的研报,多家银行已开始全面升级旗下开放式理财产品,其中开放式T+0产品的年化收益提升至4.5%左右,除了在银行网点销售外,还能通过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等方式购买。

3 互联网金融理财的优缺点

3.1 互联网金融理财的优点

3.1.1 限制少,起点低且收益高

互联网金融理财的限制条件非常少,投资者只需要拥有网络便可以完成一系列的理财行为,还可以24小时关注收益情况,通过网上的信息,结合大数据技术,更好的选择理财产品。互联网金融理财的起点较低,无资金的门槛,通过投资平台,获得较高的收益。

3.1.2 便于人们零散投资

传统的理财产品更关注那些有一定经济基础,拥有理财实力的人群,而将一些资金不是很多的中小投资者拒之门外。而互联网金融理财满足了中小投资者的理财需求,如余额宝这一理财产品,使用者中还包括经济能力较弱的学生团体,让越来越多的零散资金也能够增值。

3.1.3 理财产品种类众多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多种多样,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投资者的需求。无论是简单的存储还是投资产品甚至借贷,都有适合的理财产品可供选择。拓宽的理财渠道将逐步实现全民理财。

3.2 互联网金融理财的缺点

3.2.1 信用风险较高

互联网金融大刀阔斧的创新打破了理财行业的陈规,许多的市场现象是传统的金融市场不可想象的。但同时,这一系列新型的行为也带来了潜在的隐患。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没有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信用方面有一定的风险性,会发生违约和欺诈的行为。

3.2.2 虚拟性交易

互联网金融理财行为为网上交易,建立在互联网这一平台,虚拟性较强,一旦客户端出现问题,极易出现客户信息丢失、交易数据泄露的安全问题。黑客攻击也是互联网金融理财的隐患。

3.2.3 政府管理较弱

行业内激烈竞争带来的混乱以及e租宝非法集资的案例都显现这个行业对风险控制与监管的需求。而政府监管力度的不足,缺乏正确的经验引导,都局限了互联网金融理财的发展。

4 对互联网金融理财的建议

4.1 对投资者的建议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收入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具备了理财观念,互联网金融理财的便捷和无限制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进来,但受到专业知识水平等硬性因素的影响,投资者应当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关注新闻资讯,提高自身的素质,为自己的投资行为降低风险。

4.2 对理财平台的建议

我国互联网金融理财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应当努力提高技术水平,降低因技术而出现信息安全问题的风险。完善信息制度,加强管理降低信用风险,收益透明制,更加公开。加强行业间合作,避免恶性竞争。

4.3 对政府的建议

完善信用体系,促进人民银行征信体系早日接入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平台。加强互联网金融理财行业的监管,完善法律体系,促进互联网金融理财行业健康发展。

5 结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金融理财行业的不断发展,全民理财越来越可能被实现,互联网金融理财这一新兴的理财方式,也将拉开新理财时代的序幕。

参考文献

[1]陈琦,付宇强.互联网金融“大时代”[J].电子商务,2015(8)(下).

[2]郭丽娟.试论互联网金融理财[J].金融商务,2015(8).

金融理财 篇5

目前收入高于平衡点收入10.7%,这可以称为安全边际,即有10.7%的缓冲空间。

但是,按一生的收支平衡点来考虑,每月固定开销中还应包括定期定额投资,以便为子女教育和退休做准备。如果这部分开支每月需要500元,则收支平衡点收入为7900元,几乎已没有缓冲空间。如果这部分开支每月需要2000元,则郭先生就需要要再找一个月收入能达到10000元以上的工资。

2、郭先生与张先生10年前使大学同窗,这10年他们每年都可以储蓄5万元,而储蓄得年报酬率为10%,郭先生工作5年后,将积攒下来的30万做为首付款,向银行贷款50万元买房,每年平均本金摊还额为4.5万元,利息5000元。张先生没有购房。

郭先生:

房子没有增值:5年后累积净资产=30+4.5*5=52.5理财成就率=52.5/50=1.05

房子升值至250万:5年后累积净资产=250-50+4.5*5=222.5理财成就率=222.5/50=4.45 张先生理财成就率=5*15.9374/(5*50)=1.63、郭先生期初资产50万元,其中20 万元金融资产/生息资产,30万元个人使用/自用资产。本期储蓄5万元,投资报酬率10%。

本期资产增加额=5+20*10%=7万元

资产增长率=7/50=14%

如果郭先生收入10万元,储蓄率=5/10=50%

收入周转率=10/50=20%

资产增长率=50%*20%+40%*10%=14%

4、客户最迟65岁时候退休,而届时的理财成就率为1,净资产=年储蓄*已工作年数 客户25岁开数工作,刚开始时年收入3万元,收入成长率=投资报酬率=5%

应有储蓄率=1/(1+工作年数*投资报酬率)=1/(1+40*5%)=33.33%

如果项工作30年就退休,投资报酬率提高到8%

应有储蓄率=1/(1+30*8%)=29.41%

结论:报酬率越高,或工作年数越长,所需的储蓄率越低。

大众金融理财观察 篇6

大众化理财

理财并非简单的家庭记账,也非家族企业的经营,而是对已经在手的可投资财富进行管理,理财需要兼顾两个方面,增收和避险。

时下中国人无论财富地位高低,或多或少都身经理财的体验和损益,以个人可投资资产的水平为标准,理财行为大致可归到如下领域:

1.投资理财,大致有信托投资、玉石、珠宝、钻石投资、艺术品投资、收藏品投资等。

2.证券理财,大致有股票、基金、商品期货、证券期货、外汇期货等工具;

3.银行理财,大致分为三类,保本固定收益产品、保本浮动收益产品、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

三类理财类理论上人人可为,现实中三类理财种类的参与群体呈金字塔型分布,拥有多少财富决定了理财类别的选择面,从1到3是包含关系,能够参与1类理财的群体可上下通吃,能够参与2类理财的群体则向下兼容,仅能参与3类理财的群体则少有向上伸手的能力。

按目前的行市,大多数理财项目参与者至少应该有3~5万元可投资资产方可入门,其中股票投资的参与门槛相对很低,股市的最小成交单位为一手(100股),以个位数计价的股票理论上数百元左右即可以入门操作。

三类理财中都含有一类公共因子:金融类理财,比如信托投资、股票、基金、期货、银行理财产品等等。故金融类理财是参与群体最广泛、参与人数最多的理财类型,如果把金融类理财的高端领域作为特例,则金融理财应视为具有很强的大众性。

在金融类理财中,又数股票投资和银行理财的民众涵盖面最大。

提款与绞肉

勿庸讳言,中国民众参与度最高的金融理财项目是股票投资以及继股票之后推出的基金投资。曾几何时,几乎到了人人谈股论基的程度,2007年沪指站在6000点的位置为理财预言家们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6000点之前进场的股民的确品尝过操作“提款机”的愉悦,数倍、数十倍于银行存款利息的账面收益,而博取更大收益的预期令不少投资者忘了可能本利尽失的危险,竭尽全力甚至透支实力借贷加码入场。

2008年之后的大熊市一风吹去了股市理财的账面浮华,曾经的提款机变身股民嘴里说的“绞肉机”,2011、2012年是大多数股市理财者最痛苦的时段。

媒体在盘点2010年、2011年、2012年股市的时候,70%这个比例被反复提及,媒体连续三年都以“超过70%的股民亏损”为标题评价股市表现。

媒体曾评选出2011年A股市场上排名靠前的“绞肉机公司”,比如:

东山精密跌幅:66.42%,“绞肉”:28亿元;汉王科技,跌幅:65.09%,“绞肉”:33亿元;彩虹股份,跌幅:63.65%,“绞肉”:73亿元;万邦达,跌幅:63.27%,“绞肉”:24亿元;新中基,跌幅:62.88%,“绞肉”:40亿元;康芝药业,跌幅:61.95%,“绞肉”:18亿元……

这些公司2011年的跌幅都超过60%,意味着之前买入这些公司股票理财的股民,拿出去一块钱,割肉出场可能只收回4毛钱以下(须刨去手续费),还在享受提款机滋味的幸运者在股市理财投资群体中所占的比例极小。

2012年年底,有媒体搞了关于股市投资的网络调查投票,在参与投票的股民中82%的投票者认为在2012年炒股亏损,有57%的投票者认为自己的亏损额超过30%,表示赚钱的仅有10%。但70%的股民表示准备持股坚守,并不打算割肉出场。

时至今日,股市投资理财的效果总体上并不理想,但即便在大面积亏损或者严重亏损的打击下,仍然有相当数量的股民准备持股等待新一波行情的出现。2013年年初出现的一波连续上涨的行情似乎给大家打了一剂针强心,但接下来的震荡又令人非常纠结。

从交易数据和活跃账户数据分析,股市的交易人气并不火,即便在最近的此波反弹行情中,股民的整体投入情况还是差强人意。目前的大致态势是死守者众,活跃者寡。死守者的背后意味着深度套牢,不愿意出场使账面浮亏转变成真正血色的割肉,宁愿等待一个似乎遥遥无期的解套。

但持股等待解套的副产品是可投资资产被冻结,无法参与其它理财机会,似乎又引出另外一种尴尬:一棵树上吊死。

基金是与股市同场演义的另外一个金融理财领域,可以在交易市场让大众参与交易的是封闭式基金。基金近年来的走势基本也令理财投资者十分纠结,基金在2011年也成为绞肉机,2012年则先喜后悲,大起大落。

根据64家上市基金公司2011年年报,2011年这些公司旗下的987只基金全年亏损,总亏损金额:5123.67亿元。证券登记公司数据表明2011年共有开户基民3800万,相当于平均每户基民亏损1.2万元。

2012年上市基金的行情则坐了过山车,2012年前两个季度表现尚好,第三个季度大幅亏损,68家上市基金公司整体亏损750亿元。仅有上投摩根、安信两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出现8000万和200万盈利,整体表现惨淡。有财经网站做基民的网络调查,投票基民中认为自己亏损的占70%,认为赚钱的占10%,这一点与网络上关于股票投资盈亏调查的投票结果高度一致。

采用股票、基金作为理财工具的民众,大多数并未实现让手中资产增值,增值率跑赢通胀或者最起码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的目标,相当数量的民众因为参与股票、基金投资理财,资产反而遭遇严重缩水,资产缩水的速度甚至远超通胀对资产的切削速度。

香港股市的成熟度比内地股市高,可资借鉴的正反例子也不少:

香港市民梁先生开小宾馆、办投资培训班,兼职炒股。100万港币入场,每天坚持2小时观察市况,早上开市一小时,下午开市、收市前个半小时。炒股十年,梁先生自定的年收益盈利目标是60%,最差的2008年保本微利,最好的2010年收益超100%,媒体认为梁先生的理财盈利能力超过大多数基金经理。

nlc202309030341

香港市民周先生则走了另一个极端,港媒用“逆子肢解父母案:或因金融海啸被裁炒股赔光”为题报道,周2008年金融风暴遭遇银行裁员失业,投资股票惨遇赔尽,灰心失意之余生歹念,伙同他人弑父弑母且肢解,算是被股市“洗白”的极端个案。

绝大多数民众并非金融专才,也无理财天赋,股票投资固然有获取高回报可能,比如一只股票一个涨停板收益就达10%,是一年定期存款利息收益率的三倍,但抓住这份收益的机会并不确定,更为常见的则是股票跌破买入价被套牢,如果遭遇跌停板,损失就是10%,也是一年定期存款利息收益率的三倍。

有没有一种至少可以锁定本钱不被绞杀的理财领域呢?

带锁的理财

当人们彷徨于股市理财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实际损失之时,门槛相对于高端理财低得多、覆盖人群大得多的银行理财产品就应时而兴,甚至到了泛滥的程度。有媒体用“井喷”形容2012年6月央行宣布放宽银行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之后理财产品兴旺的情景。

保守估计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发行了3万多款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规模高达9万亿,资金流量不少于20万亿。有人分析,仅就募集资金的规模而言,银行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已经超过证券基金、券商集合理财、信托理财等的总和。银行理财的“保本锁”效应,在最大范围内吸引了个人理财群体。

许多民众的手机上几乎天天都会收到开户银行的短信,一大半是有关理财产品的,一个比现行活期存款利息和一年期定期存款要高一些或者显著高的利息标准;一个入门的购买最低限;一个买入回赎周期,然后温馨提示购买的最后期限。

银行理财产品分三大类型:1.保本固定收益产品;2.保本浮动收益产品;3.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给出的利息收益从低到高,1的收益一般与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相若,2的收益则比1的利率高2~3个百分点,3的利率收益则有可能高达2位数。

银行理财产品的赎回周期,1和2的周期一般是三个月为下限,也有半年左右的,3的周期则要长得多,可能长达一年以上。

比如某5万起售的银行保本固定收益理财产品,3个月期限,年化利率为4.0%左右,与一年期定存的年化利率一致。理论上如果连续购买四期,得到的利息收益与定存一年一致。但这种产品的优点在于客户可以灵活使用资金,三个月产品期限内资金不能赎回,三个月后按一年定存的利率计算3个月利息收益。如果是一年定存,资金可以随时取出,但在存期未满之前只能按活期利率计算。也即某客户的5万元如果购买3个月保本固定收益产品,3个月得到的利息收益比5万元定存一年在存款3个月时取出得到的利息收益高几个百分点(活期利率在1%以下)。

再如某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10万起售(收益较高的产品一般起售底线也比较高),六个月期限,年化利率6%左右,如上所述,六个月后的利息收益远高于一年定存在六个月时取出得到的活期利率利息。但是,浮动收益产品的利息收益是不保证的,如果该产品募集的资金银行投资的结果是赚少了或者亏损了,利息收益可能低于4%甚至为零。

这种短期的(3个月到半年)的理财产品,虽然收益比起股市动辄10%左右的涨幅要小得多,但贵在“保本”,本钱是锁定的,起码不会像股市那样可能被洗白,这是银行保本理财产品的优势所在。

“利益与风险同在”,银行理财产品的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预期收益有可能达到一个或两个股市涨停板的水平,但零收益或者负收益的风险也是存在的,有可能本金不保,这种风险大的银行理财产品给出的收益水平自然比保本类型的产品高很多。对非保本浮动理财产品而言,银行理财产品“加锁”的功能有可能缺失。

没有保险箱

银行的“保本理财”不等同于银行金库的保险箱,“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从银行在同样的期限内给出比提前取定存时高得多的利率推测,银行用理财产品募集到的资金,必须获取相当的收益后才拿出一部分支付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的收益。

媒体认为,理财产品的出现,是在央行规定的存贷比不变和存贷利息浮动放宽带来的息差减小和拉存款竞争激烈压力之下的变通,意在为银行的长期贷款和信托投资融资。

假如银行对某个贷款项目发放了长期高利率贷款,银行因为自身头寸紧张导致资金缺口,可能不断发行中短期理财产品来填补,如果经过理财产品的N次周转,总的利息支出小于银行放贷或者投资获得的收益,银行还是赚钱的。

发新债(理财产品)还旧债(理财产品),用后面卖出的理财产品筹集的资金,还上一期理财产品的本息,用这个循环支持银行的长期放贷项目或者投资项目。

世事难料,任何金融借贷或者投资行为都存在风险,回报越高的项目可能风险越大,如果以上理财产品在循环周期中出现状况,有舆论认为,由于理财产品的筹资去向多为未受监控的表外放贷项目,也即是信托投资甚至是高利贷,这种产品的“风险极大”,有西方分析师甚至言出激烈:理财产品是“大型庞氏骗局的工具”。

这种判断虽稍显极端,但逻辑上是成立的,以市场视角,经营失败的银行会面临破产,破产清算时可能要先返还传统储蓄业务客户的资产,其次才是理财产品,所谓“保本”面对银行破产就无从谈起。如果银行不破产但理财产品对应的投资项目(多为信托、高利贷)失败,购买非保本理财产品的客户理论上同样要承担损失,包括本金损失。

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发行了一款年化利率为11%~13%的一年期理财产品,2012年11月到期。10%以上的利率,已经远远抛离定存利息,甚至跑过通胀,此产品共筹资1.4亿,公布的投资项目有典当行、汽车销售、汽车服务、娱乐公司。因投资回报未能达标甚至亏损,到期日华夏银行方面未能兑现本息给客户。

此事引发数十投资人抗议,拉横幅喊口号,事件在产品担保方中发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发还客户的本金后得以基本平息,事件还引起监管方启动调查程序,更引发业内和媒体的激烈争论。

从该理财产品的高利率看,当属非保本浮动利率类型,逻辑上说在购买这种产品时客户应该了解其风险共担的属性,即是说当产品回报不理想甚至亏损时,买卖双方都要承担后果。

原央行副行长吴晓灵从专业的角度解读:虽然银行有金融产品不够透明之嫌,但投资者有不应该完全回避掉自身的投资责任。吴晓灵认为,如果完全由华夏银行承担责任,将打击中国的理财市场。吴晓灵认为,根源在于民众购买理财产品时,以为跟银行存款的性质差不多,混淆了理财产品中可能涵盖的债权关系、股权关系、信托关系。

以上事例还说明,至少在现阶段的市场环境、监管机制下,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对本金的保险程度远大于购买股票,但股票理财的诱惑力是抓住上升个股所带来的回报远高于银行理财。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对资本不殷实的芸芸大众,工薪小资,如稳妥起见,做做银行理财,若欲剑走偏锋,不妨投身股海。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与中国建行联手进行的调查认为,中国的高净值投资人群(富豪),有60%对信托和理财产品感兴趣,远高于对股市感兴趣的16%和对楼市感兴趣的24%。也许与高净值投资群体的抗损能力很强大有关系。

浅析家庭金融理财的风险控制 篇7

一、家庭金融理财的必要性

一方面, 金融理财可以实现家庭财富的保值增值。近年来, 商品房价格的高居不下, 通货膨胀, 而银行存款利率跟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 呈现出实际负利率的状态。如果家庭将资金存入银行, 通货膨胀必然使银行存款的购买力下降, 财富缩水, 尤其是长期存入银行的储蓄价值几乎归零。例如, 1995年, 马鞍山市普通家庭花7万元人民币可以购买二室一厅的新房, 20年后的今天7万元的银行储蓄加上利息可以累积到14万元人民币, 大概可以买到马鞍山市二室一厅的一个厨房外加一个卫生间。金融理财能够使家庭分享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增长的成果, 使得家庭财富得以保值增值。另一方面, 金融理财能够提高中低收入家庭的生计安全感。改革开放35年来, 家庭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 要是家庭成员意外人身事故, 或重大疾病, 医疗费用少则几万, 多则几十万, 甚至百万, 沉重的医疗负担会使中低收入家庭生活拮据, 困难重重。所以, 家庭需要蓄积财富以备不测之需。依靠银行储蓄的长期积累以备不可预见的将来有所不测, 只恐怕不测降临之时, 也不能解决问题。

但是, 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 投资有风险, 金融市场面临种种价格影响因素超出投资者的预期, 面对投资风险, 作为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的普通家庭来说, 理财的风险不得不加以防控。

二、家庭金融理财的风险分析

(一) 风险控制意识淡薄

有的家庭在投资市场处于牛市的时候入市, 投资市场呈现单向上涨的趋势, 几乎天天涨, 随便买一手股票 (基金) 持有一两周都会盈利, 唯恐错过机会继续追加投资。但是, 没有只涨不跌的证券投资交易市场, 牛熊交替出现是证券市场的客观规律。当熊市来袭, 股指一落千丈家庭若不及时撤离投资市场, 将损失严重。也有的家庭在投资市场处于熊市的时候入市认为市场大跌是捞底的好机会, 但是在接下来有可能会继续大幅度下跌。例如, 2013年4月中旬, 国际金价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暴跌行情, 连续两天跌幅高达15%, 五一前后国内消费者, 特别是“中国大妈”, 大力吸金, 10天1000亿元人民币狂扫300吨黄金, 约占全球黄金年产量的10%, 金价开始小幅反弹。然而, 好景不长, 很快金价再度暴跌, 多数“中国大妈”们进入了深度被套阶段。绝大部分家庭未经历过一轮完整的牛熊周期的洗礼, 对投资市场没有深刻的认识, 风险控制意识自然淡薄。

(二) 风险承受能力较弱

首先,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很多自由职业者和务工人员没有交纳社会保险, 虽然制度规定用人单位要给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险, 但是实际参保率很低。在此前提下, 一旦家庭资金受到较大的损失, 他们的未来生活条件难以获得有效的保障。在医保方面, 即使家庭成员都参与医疗保险, 虽然能解决小病的看病费用问题和住院费用的一定比例报销问题, 但真正碰上大病需要治疗, 现有的医疗保险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其次, 家庭收入来源有限。家庭开支主要包括购房、结婚、看病、生活费、供养子女上学等。而绝大多数的家庭购房依靠按揭贷款。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来说, 一旦钱财被亏掉, 意味着他们多年的积蓄又要重新开始, 甚至房贷一时不能按期归还或者供不起买房的首付款, 看不起大病, 供不起子女上学择校, 当前家庭成员的幸福感就会大打折扣。对于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家庭来说, 还会把他们卷入痛苦的深渊。

(三) 缺乏专业的理财能力

要学会金融理财方法, 有效掌控风险, 必须具备经济学、会计学、证券投资学等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 还需要适当了解金融、税法、财务管理等学科的相关知识。绝大多数家庭投资者接受的相关专业理论有限, 比较缺乏金融理财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做好金融理财, 有效防控风险, 还需要及时掌握大量的可能影响金融工具价格的各种信息。家庭投资者大多被日常工作和家庭琐事所累, 没有时间收集大量的资料, 充分掌握市场信息, 导致家庭投资信息不对称, 影响实盘操作的专业判断力。今天受亲朋好友影响, 明天看只言片语的报刊网络信息, 后天看交易的短期走势, 完全是凭着主观判断投资, 这种没有理论结合实际市场信息的技术分析方法的金融理财风险自然无法控制。

三、家庭金融理财的风险控制

(一) 自我评估风险承受能力

家庭在金融投资之前, 首先, 要自我评估以收入为基础的家庭风险承受能力。对于年收入在15万以下的低收入家庭来说, 投资无风险金融工具仍然是最佳选择, 包括银行存款、国债、保险等。银行存款中除了活期存款以备日常开支以外, 如果还有积累的话, 还可以选择定期存款和国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重大疾病保险等是低收入家庭值得考虑的, 因为一旦家庭有成员需要大笔医疗费时, 保险会缓解低收入与高开支的矛盾。此外, 低收入家庭不宜选择股票、基金、外汇、收藏品等高风险的理财工具, 因为用家庭基本生活保障进行高风险投资不可能持有良好的心态, 稍有不慎, 就会使家庭生活拮据, 陷入困境, 甚至造成夫妻感情不和。勤俭持家, 开源节流, 保持平静的心态, 不投资高风险理财产品是低收入家庭的理财原则。对于中高等收入家庭来说, 因为有了财富的积累, 以收入为基础的家庭风险承受能力增大了, 金融理财选择的余地也相应的变大了。

其次, 要自我评估以家庭成员心态为基础的家庭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证券投资的风险很大, 家庭在入市之前必须具备良好的投资心态和心理素质, 经受不了获益兴奋和亏损打击的家庭最好远离市场。家庭投资者能做到在财富面前宠辱不惊,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保持理性, 方可进入风险投资市场, 包括基金、贵金属、外汇、股票等具有风险性的投资市场。

(二) 强化理论学习与技术分析

目前, 网上有一些模拟实际证券交易的虚拟交易系统, 系统中的各项数据和市场上的实际交易数据是一致的。家庭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实战之前, 不妨先尝试虚拟交易, 同时自我学习金融理财的理论知识, 关注国内外市场的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 并运用自己学习的理论, 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对自己演练的金融工具价格的影响, 再将自己的预测与实际价格走势相比较来锻炼自己的技术分析能力。银行、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在代销理财产品过程中, 客户经理往往会过分渲染产品的收益而绕开产品本身的风险, 不知情的家庭投资者很容易受到引诱而掉进理财的陷阱。只有在投资之前, 蓄积了一定的经验与职业判断能力才能在金融市场上辨别信息的真伪, 防控交易风险。

(三) 合理选择金融理财产品

目前的金融工具十分多样化, 最普遍的不外乎有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期货、贵金属等, 不仅种类繁多, 名目亦分得很细。不同的金融工具有不同的风险, 每个家庭在购买金融理财产品之前, 充分考虑可选择的金融工具的风险与收益特征, 认真做出风险评估, 看要买的金融理财产品和自家的风险承担能力是否相符, 量力而为。尽量选择较精通的几种投资方式搭配组合来稳定收益或降低风险, 并注重理财产品组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组合投资不仅要在不同公司之间进行组合, 还要在不同行业之间进行组合, 以免整个行业的不景气, 给集中于同一行业的投资带来了亏损。积蓄累积不多的家庭, 短期获利的投资比例要少。积蓄累积较多承受能力较强的家庭可视能力来增加高获利性金融理财产品的投资比例。

摘要:随着居民收入和积累的不断增加, 金融理财势在必行, 但是也有风险。文章分析了家庭金融理财的风险控制意识、风险承受能力和专业理财能力, 提出了家庭理财首先要自我评估风险承受能力, 强化金融理财的理论学习与技术分析, 合理进行投资组合等金融理财的风险控制方法。

关键词:家庭,金融理财,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姚永明.农村居民投资理财的风险控制研究[J].农村经济, 2010, (10) .

对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的思考 篇8

一、理财业务发展新趋势新特点

1. 理财业务整体发展快速。据调查, 2012年浦发、广发、兴业、郑州银行、邮储银行五家银行累计发行及销售理财产品1003款, 实现理财业务收入31.7亿元。截至2013年6月底, 五家银行理财产品余额18.1亿元, 同比增幅89%, 理财产品占存款余额的比例为11%;累计销售理财产品986只, 增幅90%;销售金额29.1亿元, 同比增幅145%。

2. 期限结构中短期理财产品成为主流, 期限主要集中在1年以下。一是存续期在1至3个月内的理财产品数量占比达44.9%;二是3至6个月的理财产品数占比39.5%;三是6至12个月的理财产品占比13.9%;四是一年以上理财产品占比1.7%。

3. 对公理财业务增长较快。进入2013年, 受经济形势影响, 企业投资意愿下降, 对公理财需求持续走高, 五家银行累计销售法人理财产品23.9亿元, 占全部理财产品的63%, 特别是三家股份制银行的对公理财业务占比份额均在70%以上;累计销售个人理财产品17亿元, 占全部理财产品的37%。

4. 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呈下降趋势。受监管加强等因素影响, 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收益资金主要投向债券及货币市场等相对稳健领域, 造成整体预期收益率明显回落。2013年二季度5家银行的平均年化预期收益率为4.3%, 较去年同期下降0.3%。

5. 理财业务发展相对均衡, 存在季末翘尾现象。2013年以来, 五家银行各月发售理财产品量相对均衡。但每逢季末发行期限选择在月末一周以内的发行额占当月发行额的比例明显上升, 部分银行在季末利用募集期资金沉淀和到期资金回转待划时间差增加存款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理财业务管理存在的新问题

1.“组合拳”资产池管理模式问题多。

五家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多数采取滚动发售、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的总行资产池模式运作, 发行不同期限、不同类型的多只理财产品同时对应多笔资产, 投向由债券、票据、债券回购、货币市场存拆放交易等多种投资品种组成的资产池。这种“组合拳”式的管理模式隐藏多重风险:一是合规风险。将票据资产、信贷资产、信托受益权等资产嵌入资产池中, 以绕开发售单一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所面临的种种政策壁垒。同时, 资产池中的基础资产信息不透明、投资范围过于宽泛且不明确具体的投资比例, 造成募集资金实际流向模糊而增加监管的难度, 部分理财资金投向国家明令限制和禁止的领域。二是多种风险交织且不便于投资等成本的测算。将单个理财产品资金或将各种不同期限的多个理财产品资金投资于多种资产组成的资产池, 其“滚动发售、集合运作、期限错配”的特点, 加上货币市场资金供求和市场利率大幅波动, 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更高, 也难以合理、准确地测算单个理财产品的投资成本。三是存在风险向表内转移的隐患。对于非保本型理财产品, 在产品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率时, 银行出于维持市场份额和维护声誉的需要, 可能承担事实上的保兑义务, 容易转为表内风险。

2. 会计核算方式不统一影响监测指标。

调查发现, 五家银行在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上不完全相同, 一般将保本类、非保本类理财产品分别纳入表内、表外核算, 将结构性存款产品基础存款部分纳入表内核算, 将非保本理财产品纳入表外代收付科目核算。有的分行将保本类理财产品资金在表外委托投资科目记账, 分支机构不作为存款;有的分行将保本类理财产品在“单位定期”科目中核算作为一般性存款。由于处理方式的不同, 造成理财资产成本、中间业务收入、存款等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 影响风险资产拨备的计提、存贷比等监测指标, 降低了行际间数据指标的可比性。

3. 对“理财揽存”缺少有效管控手段。

目前银行业机构月末存款“冲时点”现象未能得到根本遏制, 理财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为拉动存款的工具, 并逐步成为银行的常态化手段。调查显示, 理财募集期跨过季度产品高于平时, 预期收益率也高于前后同类产品。“理财揽存”在基层银行容易导致存款搬家和流动性管理难题, 且理财产品多由总行发行, 在没有明确政策依据情况下, 基层监管部门对此缺少有效管控手段。

4. 销售管理中存在不规范行为, 消费者权益保护难度大。

调查发现, 部分银行理财销售人员不具备从业资格, 没有经过专业理财业务培训, 理财专业知识、金融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都有待提高。二是销售及管理人员对少数理财产品了解不够全面, 对消费者未能有效地说明和明确提示, 难以充分履行风险披露职责。三是部分银行工作人员不是以产品的特点、功能、风险点为营销重点, 而是想尽办法让消费者签合同, 普遍手段是“把收益往高处说, 把风险往低处说, 消费者不懂就不说”。面对消费者质疑, 银行往往利用已生效的合同把责任推向消费者。

5. 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不充分。

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存在信息披露不完整、产品说明书晦涩难懂、表述拗口、免责条款多、客户难理解情况。二是资金投向信息不透明, 资产池中投资范围过于宽泛笼统且不明确具体的投资比例。三是由于绝大部分理财产品都可以达到预期收益, 导致无论是银行销售人员、还是购买理财的客户, 都错误认为银行会承担最终兜底责任, 只关心收益率和期限。四是客户风险意识淡薄, 对风险评估不客观, 流于形式。

三、政策建议

1. 规范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池”。

要求各家银行每个理财计划对应的投资资产组合单独管理;将每个理财计划视为一个会计主体, 建立托管、核算、资金运用等明细账, 及时、分类反映其运营状况;对于理财资金投资于银行公司客户项目而承担信用风险的情况, 纳入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2. 统一理财业务会计核算办法。

尽快出台制度统一理财业务的会计核算办法, 统一各行理财业务表内、表外核算范围、理财产品本金的入账方式等, 避免统计口径差异, 提高风险资产拨备、存贷比等监管指标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加强对理财业务的监测统计。

完善相关的统计和报告制度, 一方面,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将银行总行向监管部门报告的理财产品及时披露, 以备基层监管部门查询;另一方面, 建立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的属地报备制度, 将通过发行理财产品的表外融资置于监管视野。

4. 遏制存款及理财业务非理性竞争。

通过各种监管手段, 加大对理财业务监督检查力度, 督导银行业机构严格按照理财新规要求, 规范理财业务操作, 遏制各行存款及理财业务中的非理性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避免存款市场资金价格畸高的恶性循环。

5. 完善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机制。

督促银行业机构加强各类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一是对理财产品的产品说明书及销售合同等进行规范, 将理财业务的产品投向、种类、期限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产品表述清楚明白。二是必须向客户完全披露包括货币及非货币全部收益。

6. 规范营销行为, 强化风险提示。

金融理财服务 篇9

(一) 银行与客户信息不对称。

从国有银行开办个人理财产品的情况看, 理财产品销售后, 银行从未向客户披露理财资金多项必要信息, 在理财产品终止时, 也不向客户提供详细的产品收益情况, 客户对资金的操作情况及风险情况一无所知。虽然商业银行在开办个人理财产品前都进行了风险提示, 但并未就投资可能产生的风险向客户做充分提示, 易引起纠纷。

(二) 专业理财人员缺乏。

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业务, 对从事理财业务的客户经理素质要求极高。然而目前许多基层金融机构缺乏理财专业素质较全面的专业人才, 临柜人员只能办理代理基金、保险、理财等一些简单的业务操作, 无法为优质客户提供具有专业水准的理财规划, 严重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三) 理财产品业务的客户群体缺乏。

目前基层金融机构客户群体严重缺乏的原因主要是宣传不到位。从目前各家金融机构实际情况看, 理财产品业务仅是附带业务, 虽然也借助各种媒体进行宣传, 但是这种宣传仅停留在表面, 缺乏广度和深度, 客户对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往往是一知半解。不敢贸然涉足该项业务领域, 影响了理财业务的顺利开展。

(四) 理财产品附加值较低、同质化严重。

从目前各家金融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看, 几乎都是证券、保险、基金等投资产品的组合, 理财产品附加值较低, 短期内不能让客户得到实惠。且各家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 缺乏创新, 使客户不能享受到综合性、效益最大化的理财服务, 对理财产品缺乏兴趣和信心。

(五) 理财产品业务运行机制尚不健全。

理财业务涉及银行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 而这些业务的完成必须依赖于银行前后台的整体配合。同时由于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特殊性, 一个相对独立的平台才能保证业务畅通, 而目前各家金融机构却没有一个职权相对独立的、较综合的业务部门。

二、对策建议

(一) 加强监管力度, 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 防止商业银行为吸引客户, 盲目开发理财产品。应该定期对各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进行检查, 对未设置风险防控措施的理财产品进行清查并禁止上市销售;对现售理财产品应做到权利义务明确, 就投资可能产生的风险向客户做充分提示。

(二) 强化理财产品业务宣传。基层金融机构要通过各种媒体开展理财产品业务知识宣传, 使社会大众懂得理财的重要性。可通过培训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作为宣传的主力军, 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 将理财业务介绍给社会大众, 让客户对理财业务发生兴趣, 使客户群体不断发展壮大。

(三) 加强理财产品业务队伍建设。金融机构应采取社会招聘的方式, 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同时, 在现有员工中挑选一批资历高、素质好的专业技术人才, 采取多渠道的方式进行重点培养, 从而尽快建立起一支复合型的专业理财队伍, 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四) 创新理财产品业务。针对各家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现象, 提升理财品牌效应已经成为吸引客户注意力, 提升客户认知度的关键。因此, 基层金融机构要加大理财产品的创新工作力度, 实现理财产品由同质化向品牌化转变, 结合自身实际开办增值服务, 通过创新和积累, 打造个性化、情感化和人文化的理财品牌, 实施更加专业和个性化的服务, 不断提升服务层次和质量。

金融理财服务 篇10

一、对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认识

个人金融业务是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 运用现代经营理念, 依托高科技手段, 向个人和家庭提供的综合性、一体化的金融服务, 包括存取款、贷款、结算、汇兑和投资理财等业务。它是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 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又被称为“私人银行业务”、“私人理财”、“对私金融服务”、“家庭金融”、“家庭理财”等, 是80年代兴起的一项新的银行业务, 最初出现在美国, 之后, 在欧洲以及亚洲的日本、香港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获得了迅速的推广, 现已成为世界各大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在中国尚属新生事物。尽管有很多打着理财旗号的个人、机构, 但大部分是代客户操作相关金融产品, 比如期货、股票等, 更有甚者, 则是纯粹的骗子。随着社会与生活的进步, 老百姓收入的增加, 理财需求会逐步显现出来。因此, 正确认识个人金融理财, 是急需与迫切的。

(一) 货币时间价值是金融理财的主轴

理财目标的实现, 是根据客户的家庭资产现状, 利用金融产品的有效组合来达到的, 而金融产品组合主要的依据来自于货币时间价值理论。对于货币时间价值的认识, 是我们每个理财师应该充分了解和熟知的。我们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货币时间价值的力量:假设一个客户的从1996年开始, 每月投资1000元购买一个金融理财产品, 这个理财产品的年投资回报率为8%, 则在2006年的时候可以拿到的资产为182946元, 如果到2016年, 这个资产的数字为589020元!这无疑是令人兴奋的。但是, 如果不规划自己的资产, 假设每年的通货膨胀率为3%, 十年后你的10万元就只值7.4万了!二十年后呢, 就只有5.5万元了!所以正确应用货币时间价值的力量会让一个人的资产实现增值保值, 也能使一个人的现有资产减值贬值, 关键在于怎么去认识和应用时间价值理论。作为理财规划师, 我们用理财观念和货币时间价值的意识去影响客户, 从而提高客户的观念, 使客户金融产品多元化, 最终达到客户目标的实现。

(二) 风险是金融理财的平衡杠杆

风险意味着机会, 也意味着损失, 所以对风险的态度应该是慎重的。收益高的产品肯定意味着风险随之高, 风险低的产品不可能有很高的收益, 而我们往往在追求收益的时候忘记了风险的存在, 在损失来临的时候又惊惶失措, 采取不理智的行动导致更大损失。所以我们在给客户做理财时, 应该充分了解客户的风险喜好和家庭实际状况, 判断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 在做产品组合的时候充分了解风险测算风险度, 并告知客户产品的风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风险, 运筹帷幄, 顺利实现理财目标。

(三) 产品是金融理财飞翔的翅膀

没有不好的产品, 只有不适合的产品。现在的每一款金融产品, 都是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 最后向市场投放的, 对于理财师来说, 每款产品都是有用的, 而对于客户来说是有选择的。因此理财师应该熟悉金融产品, 这将有利于我们对客户需求的判断, 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市场和需求的结合点, 提高资产组合的质量。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理财师, 更多的是考虑什么产品适合客户, 而不是把自己的产品, 或者个人收益最大的产品优先推荐给客户。一个年金型的保险产品, 对于30岁以前的客户来说, 是很好的产品, 而对于60岁的客户来说, 那就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产品。理财规划不是一天的事, 也不是仅仅做一个方案的事, 它是一个从判断需求到提出方案再到跟踪执行的过程, 所以一个不适合的产品组合, 可能一个月甚至一两年不会发现问题, 但是最终给客户造成的影响或损失还是会体现出来。如果是为了追求团体或个人利益对客户营销不恰当的产品, 很容易失去这个客户, 并且影响到他周围的客户, 尽管可能在短期不会暴露出来。

(四) 理财不是投资收益最大化, 而是目标的实现

我们在平时给客户做理财规划时, 首先一定要充分了解客户的家庭情况和理财目标, 判断客户的目标是否切合实际, 是否过高和过低。比如一个家庭年收入为5万元的客户, 期望5年内购买100万的房子, 这个目标就是不切合实际的, 必须进行调整。一个好的理财方案, 不是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而是理财目标或者人生目标的顺利实现, 往往很多人生的东西不是金钱能够代替得了的。假如一个客户购买了一个风险很高的产品, 那么就有可能在收益好的时候兴高采烈, 而在损失的时候往往焦躁不安, 这就会严重影响到客户的生活甚至身体健康, 因此就算最终收益不错, 但是损失是难以弥补的, 这与我们理财追求的自由、自主、自在的精神相违背了。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目前国内个人银行业务领域还是缺乏迎合消费者需求变化的个人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

国际优秀的商业银行都非常注重金融创新, 例如, 花旗银行就十分强调创新, 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和新的服务方式, 以满足客户的各式要求。但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开展个人金融业务的情况来看, 各行对于如何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要推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考虑较少;同时, 在推出个人金融理财服务时, 更多的也是从银行自身利益出发, 从而做出种种不利于客户的限制政策, 不能满足不同客户对象的需求。

(二) 缺乏相对独立的业务运行系统

个人金融理财业务是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理念、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一种新型综合性业务, 因此它的顺利开展必须依赖于前后台业务的整合。而在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设置中, 各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工作通常归口于各个银行部, 但由于个人金融理财业务涉及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 而上述业务又分别由多个部门管理, 导致前台业务条块分割。个人金融理财业务不能形成相对独立的业务系统, 使商业银行无法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三) 缺少客户信息平台的有效支持

建立和运用客户资料库分析系统是银行个人理财的基础, 以客户而不是以账户为基础的客户资料库在个人理财业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国内多数商业银行的运行系统是建立在账户的基础上的, 客户信息也极为有限, 因此无法有效地加以分析利用, 导致理财业务的开展犹如“盲人摸象”, 始终无法确定目标群体。同时, 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与保险、证券公司之间的有关客户信息资料库还不能相互形成共享, 有时甚至还产生相互封锁, 客观上造成了客户信息资源的浪费, 不利于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向纵深发展。

(四) 缺乏复合型的个人金融理财人才

由于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的业务, 它要求理财人员不仅必须全面了解个人银行业务的各项产品和功能, 还应掌握证券、保险、房地产等相关知识。而金融分业经营使国内商业银行复型人才非常匮乏, 一个对各项存款存期如何搭配非常精通的银行理财专家可能对股票债券以及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非常陌生。复合型理财人才的严重缺乏, 制约了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个性化金融理财服务。

(五) 我国个人金融理财业务门槛相对偏高

外资银行理财业务的“门槛”一般在5万美元到10万美元不等, 尽管国内银行的理财业务水平不能与外资银行相提并论, 但是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的理财“门槛”却大多在50万元到100万元不等。如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私人理财中心设定的“进门价”是100万元人民币, 比花旗银行“贵宾理财”10万美元的门槛还要高。

(六) 市场营梢工作乏力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营销理念落后, 我国尚业银行长期以来遵守柜台式推销, 完全没有个人金融理财业务所必需的市场营销理念;其次, 市场宣传不力, 使得大众对银行理财产品缺少了解, 从而影响了商业银行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的开展;再次, 缺乏新营销手段, 我国银行业目前采用的营销手段大多还停留在打广告、网点摆资料等传统手段, 对高科技手段的运用还相当不足。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 分析客户需求, 确定方向和重点

商业银行针对人生的不同理财阶段提供个人理财业务方案具有十分现实的可操作性。即在单身期、家庭形成期、家庭成长期、子女教育期、家庭成熟期、退休期等不同阶段中, 客户对个人理财业务产品的需求表现了较大的差异性。因此, 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提供适合其资产增值或保值的愿望, 这是拓展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发展空间的十分关键的环节。银行客户经理可通过建立客户档案, 对客户的价值贡献度和承受风险的能力进行分析, 从而实现对客户市场的细分, 针对客户的不同特点, 提供差异化的理财服务。

(二) 不断丰富个人金融理财业务产品和服务内容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的逐步开放和混业经营政策的逐步松动,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金融理财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为客户提供单一的储蓄或者咨询上, 要针对客户需求, 加大个人金融理财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 为客户“量身定做”金融产品, 真正使客户资产得到科学理财, 实现最大化地保值和增值。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国内银行应逐步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以目标客户为基础, 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服务新产品, 有差别地、选择性地进行金融产品的营销和客户服务, 根据客户在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行业, 不同的风险偏好, 设计个性化的理财的计划。

(三) 加强复合型个人金融理财人才的培养, 增强核心竞争力

由于目前市场上普遍缺乏既熟悉银行业务又精通证券交易、保险产品等多项金融业务的全能型人才, 因此, 商业银行应该立足长远, 培养和选拔一批高素质的理财客户经理和熟悉多方面金融业务的理财专家。

(四) 适当降低个人金融理财业务服务门槛

有关专家认为, 目前国内个人理财市场还处于较为低迷的状况, 这并不表明大家不需要理财服务, 而是与银行对个人金融产品的服务范围狭窄以及百姓对金融机构的认同度和对服务的满意度有关。目前, 我国民间拥有的金融资本已超过11万亿元, 要开掘个人金融理财服务这座巨大的“金矿”, 国内商业银行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 调整降低个人金融理财的服务门槛, 积极争取更大的客户群体, 这才是自己的优势所在。

(五) 商业银行应在个人金融理财的营销体制上加大改革力度

传统商业银行长期实行的无差别服务的经营策略、被动等客上门的金融服务观念、以业务为中心的组织体制等, 都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这就需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 改革银行营销体制和业务流程, 推进客户经理制, 运用金融工程学等理论工具, 依托电子化网络化的高科技手段, 为客户提供更便利、高效的服务。

(六) 分步骤、分阶段发展个人理财业务, 提升我国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领域的竞争力。

1.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还是为那些账户余额在规定标准之内的重点客户提供的一种个人理财咨询和投资建议。从当前可操作性方面考虑, 银行还无法从个人理财咨询和投资建议中得到回报。因此, 目前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应采取由点到面、由大到小、由重点客户到一般客户思路, 真正使个人理财业务在满足客户资产保值和增值的同时, 为银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2.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 当前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还处于一种不成熟的初始阶段, 与国外成熟的个人理财业务相比,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还是简单的、表面的。因此, 从为客户提供以差别化服务为手段的理财建议到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投资咨询业务到成为代客投资理财, 需要得到政策上、技术上、环境上、人材上多方面支持和配合, 特别重要的是:当前, 个人理财客户经理的培养, 已成为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重中之重。

(七) 量身打造, 创立自我品牌

所谓品牌就是消费者或者潜在消费者因看到或听到产品名称、标志而产生的有关产品、技术、企业实力、保障、文化精神等一切联想和认识的总和。我国商业银行应通过服务增加客户的价值, 只有让客户接受服务时获得超出该服务的价值的额外收获才能更好的锁住客户;要适时转变营销方式, 由产品营销向互惠式营销和融智营销转变、由过去的关系营销向效益营销转变, 同时在营销过程中, 要注重让银行的广告、宣传、公关、产品服务等活动均注入知识含量和文化内涵, 突出产品含有的知识价值和技术价值;要专门建立内部的理财网, 以便于能及时掌握市场动态, 为客户真正提供最新资讯服务, 加强理财中心的环境建设, 给予理财经理相对独立的空间;创新理财工具, 在保持理财工具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同时对产品从外观和内涵各个角度进行适时改善, 为产品服务注入亲和力、感染力和对特定群体的吸引力。

巧理财应对金融危机 篇11

人生因实现梦想而伟大

《车与人》:在您看来,一个人该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

刘沛灵:每个人都有心中的梦想,渴望成功致富,渴望有一个展示自我的精彩舞台。但很多人都发现,他们可能付出了许多,但最终收获的却是失望或者是失败和挫折。云南金沙银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希望通过相关的培训和课程讲解,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为什么失败,他的成功之路该如何走,从而帮助他找到一条走向成功的捷径。

《车与人》:那成功的人生该如何开始,如何才能找到一个正确的方法?

刘沛灵:关键看你想选择一种怎样的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金沙银河并不苛求每个人都选择相同的理想和道路,只是希望通过培训后,能够给有理想的人一种方法上的寻找、思维上的创新。

《车与人》:金沙银河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有哪些特点可以给人们这方面的帮助?

刘沛灵:金沙银河在这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目前我们的主讲老师是台湾资深现代经典人际管理学院经营指导大师冯国峰先生。很多人在听了他的讲课后被他的台上魅力及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语言所感动和折服。

目前,金沙银河在国内率先引进符合中国特色的干部培训模式,通过推行组织与管理分工制、全球一盘棋、全球联盟的表彰制、中国特色的干部拥有制等,让很多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车与人》:能否详细介绍一下金沙银河的培训课程有哪些?

刘沛灵:金沙银河目前开展的培训科目包括思维解码学、悟性管理学、人脑软件工程学、中国英语解码学、快速致富学等,同时还有专卖店执行力培训,城、乡、县、市、海外管理者培训,明日之星营养师培训,五行文化等课程。

《车与人》: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公司的培训是否有针对性和侧重点?

刘沛灵:对此我们是有一些考虑到,公司计划在5年内,分三个阶段在全国开设5000家“中老年人疾病防治管理中心”,以差异化服务运作,协助中小企业以“金融理财”运作方式合作经营,用资源整合等手段占领终端市场,同时以国际现代经典成熟的服务团队、卓越性的产品质量、合理的市场定位结合现代创新的“金融理财营销方案”扎根昆明,完成全国各省市典范市场终端的布局。

《车与人》:今年金沙银河在云南的计划是什么?

刘沛灵:今年,我们与吉林省御皇堂中医绝技培训学校联合开办了御皇堂中医绝技学校云南分校,并由清代御医徐大椿的第六代传人徐修信教授亲自授课,目的就是把中医科学推向科学化、现代化、社会化,并结合本公司独特的培训体系,秉承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的改革模式相结合的理念,大力拓宽市场,力争成为市场先锋。

《车与人》:金融危机可以说波及到了每一个人和家庭,站在公司的角度,您可以给人们一些怎样具体的建议?

刘沛灵:应对金融危机,对个人和家庭来说,我们认为关键就是要巧妙理财,同时要坚定信心,只要拥有良好的心态和巧妙的理财方式,完全可以将金融危机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在这方面,我们也希望金沙银河的培训和讲座能够带给人们一些有益的提示和帮助。

如何走出困境

对于金沙银河正在开展的相关培训究竟如何,记者也采访了一些学员。

某私企老总邓斌,今年40岁,他走进金沙银河完全是偶然。2008年邓斌所创办的企业在经历了一段蓬勃发展后遇到了困境,尽管全体同仁竭尽全力但前景依然黯淡,大家都感到从未有过的心灰意冷。就在此时,邓斌遇到了金沙银河现任全国督导刘沛灵先生,在他的引荐下见到了刚从拉斯维加斯休假回大陆旅游的传奇人物冯国峰先生!一番交谈后,邓斌茅塞顿开。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邓斌的思路渐渐明晰,于是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吃惊的决定:放下身段,以学员的身份开始冲刺新的目标。经过短短三个月与冯老师的相处,邓斌又找到了人生新的坐标。他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人遇到困难可能是因为能力不足,有麻烦是方法不当。”通过这些经历,邓斌坚信自己今后的人生将更精彩。

金融理财服务 篇12

理财产品是由商业银行自行设计并发行, 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 获取投资收益后, 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一类金融产品。理财产品从2003年蓬勃发展以来, 一直保持这强劲的增长势头。从发行量的角度看, 2008年的金融危机完全没有对银行理财产品造成影响, 甚至相反的, 发行量开始激增, 在当年达到156%的增幅, 并于2010年成功破万。

近年来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经营具有以下特点:第一, 商业银行普遍重视理财产品研发, 理财业务受到普遍重视, 研发创新领域竞争激烈。第二, 理财产品进一步丰富, 从单一的存款负债产品和简单的个人中间业务发展为全方位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相结合的金融产品。第三, 商业银行注重理财产品品牌建设, 把品牌营销作为理财业务整体营销的重要手段。第四, 注重市场细分, 根据年龄、职业和收入等划分客户群, 提供针对性的理财产品和服务。第五, 提升理财产品的技术含量, 通过自主开发或外部引进完善和优化信息技术系统。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发展

(一) 资产池模式

金融危机后, 资产池类理财产品成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主流运作模式, 成为中间业务收入的新增长点。资产池理财产品与传统的“一对一”理财产品相区别, 是以债券、资产回购、信托融资计划、同业存放等多元化投资的集合性资产包作为标的资产进行统一的资金运用, 滚动发售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持续性募集资金, 以动态管理模式保持理财资金来源和理财资金运用平衡, 从中获益的理财产品。资产池类理财产品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 滚动发售, 即连续发售理财产品和到期续发行理财产品, 以保障募集的理财资金具有连贯性和稳定性。第二, 期限错配, 即使理财产品资金来源方期限与资金运用方期限不完全一致, 但银行通过灵活的流动性管理形成较大比例的资金沉淀, 形成规模优势, 利用向上的收益率曲线提高投资者收益。第三, 集合运作, 将基于同一资产池发行的多个理财产品募集到的资金集中管理, 统一运用于标的资产构成的集合性资产包, 并以此资产包的运作收益作为多个理财产品收益的统一来源。第四, 分离定价, 同一资产池的多个理财产品定价根据集合性资产包预期的到期收益率分别定价, 充分发挥了银行资产运用能力, 提高了理财产品定价效率和市场竞争。

资产池理财产品毫无疑问地丰富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 促进了理财产品的创新, 提高了理财产品收益, 但资产池模式在监管政策、投资运作、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也被广泛关注。

1、沦为高息揽储工具。

商业银行在资产池模式下, 独立掌握了调节特定时段产品收益率的空间。虽然理财产品在说明书中会详细说明产品的内部风险评级和预期年化收益率, 但尤其是对于部分保本型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 银行在实际支付时都到达了预期年化收益率, 收益水平基本不受标的资产的风险影响。

2、信息披露不充分。

大多数商业银行资产池类理财产品到期披露的信息极少包括实际投资资产种类、投资品种、投资比例等信息, 或者披露投资比例是采用较大波动范围, 而这种披露程度严重低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的监管要求。

3、期限错配风险高。

资产池理财产品的期限错配运用模式, 在资产池中信贷资产比例过高时, 容易引起流动性风险, 短期理财产品到期难以兑付的风险, 部分商业银行以新发理财筹资或自营周转资金缓解兑付, 严重违反了业务的防火墙制度。

4、定价缺乏可信依据。

资产池理财产品无法实现单一资金对应单一资产组合, 单笔投资收益难以测算。现有的收益确定方式无法反映单笔理财资金的投资收益, 尤其在出现较大收益差异的情况, 对理财产品的购买者有失公平。

(二) 利率市场化进程

“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 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在近几年的突破性改革中取得了较大的经营自主权, 可以更自由地决定资金价格, 为改善理财产品和收益率趋同的理财业务困境做出准备。当前利率机制下的银行理财业务

1、风险梯度不完善

商业银行设计理财产品, 实际上是在各种风险因素中选择、组合、消减和搭配, 结合了金融创新和风险定价。但在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 缺乏恰当的金融风险因子, 尤其是利率风险, 这就导致了银行无法给出完整的产品风险梯度, 导致客户的风险偏好无法充分满足, 进而造成了现阶段人民币理财产品品种匮乏。

在金融产品中, 理财产品属于稳健的风险收益金融产品, 但由于利率市场化尚未最终完成, 基准利率体系不完善, 收益率曲线不统一, 造成了市场产品梯度不完整, 从而商业银行无法满足部分客户的风险收益要求, 给银行带来不小的损失。

2、套期保值操作和风险管理无法有效展开

商业银行在发售理财产品时, 为顾客赚钱一定的收益, 根据分析, 商业银行实际承担了一定程度的市场风险。在目标市场进行套期保值, 资金管理, 才能为银行获取恰当的利润, 过大、过小或者不恰当的保值操作都会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

在套期保值的过程中, 银行除了直接打包在市场中反向对冲, 可选择的对冲操作在利率市场化没有完全形成的情况下是无法有效实现的。此外, 人民币利率之间、人民币利率与其他市场参数之间缺乏无套利均衡也导致银行在产品创新与套期保值方面遇到种种障碍。

三、银行理财产品发展方向建议

(一) 资产池理财业务的发展方向

国外商业银行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历史悠久, 经验丰富, 在风险控制、利益分配等方面都值得国内商业银行借鉴。国内商业银行应在借鉴吸收的基础上, 探寻适合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展道路。

资产池理财产品应遵循“分散运作、风险隔离”的原则, 避免不同产品的收益交织和分配不公, 保证理财产品运作的规范性。在资产管理部门内, 成立投资委员会, 负责拟定理财资金投资策略及运作效果评价, 避免投资操作风险。构建资产池理财产品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 全面详尽地反映面临的各类风险, 严密监控运作过程中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销售方法应从资金额销售模式向资金额销售和资产份额销售相结合的方式, 完善理财产品提前终止、赎回和转让的法律法规, 改善现阶段理财产品无法提前赎回的弊端, 提高理财产品的流动性。根据客户不同的风险、收益和流动性偏好, 制定个性化销售策略, 巩固客户市场基础, 有针对性地研发产品, 扩大发售规模。

建立独立于自营业务的资产管理部门, 专门负责资产池理财业务, 确保理财业务稳健发展, 完善部门内部的约束机制, 实现专业化分工。在资产池理财业务和自营业务见建立严密的防火墙制度, 避免自营业务和理财业务之间的利益输送, 保证业务合规运营。

(二) 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未来

首先应该看到的是, 利率管制在一定程度上是保护和垄断。监管当局在制定利率水平时会考虑到商业银行的经营水平、市场竞争格局和承受能力, 避免失控与极端情况, 部分银行还可能借此获得垄断地位。利率开放使的垄断格局被打破, 竞争加剧, 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大大减小, 加之外资银行的进入, 会形成一轮巨大冲击。

利率市场化就是将利率决定权还给了市场, 由金融市场主体管理风险, 风险因子也将更为丰富。基准利率的不断完善和收益率曲线的统一将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人民币衍生品和外币衍生品逐步出现并被频繁交易, 商业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和创新资产管理是将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进而为不同客户提供更加完整的风险梯度, 满足客户的多层次风险偏好和收益目标。同时, 商业银行的套期保值操作会更加灵活可行, 风险管理可以为商业银行消除竞争中的非理性因素带来的损失。

因此, 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业务完善措施:第一, 加大创新力度, 丰富理财内容, 发掘差异化理财产品, 争取相对比较竞争优势, 提高理财产品含金量。深入研究金融市场, 提高产品定价能力, 对理财产品形成预测和定价等全过程通盘考虑。第二, 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提供差别化个性化服务, 从客户的角度设计产品, 以综合因素对整个理财市场进行细分, 构建理财业务平台, 充分满足客户深层次多层面需要。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 银行理财产品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本文对银行理财产品资产池模式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内涵, 现状和特点进行逻辑性分析, 指出了资产池运作存在的信息披露不充分、期限错配风险高、沦为高息揽储工具和定价缺乏依据等问题以及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理财产品发展限制。最后对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未来发展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银行理财产品,资产池模式,利率市场化

参考文献

[1]邱峰.透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热销现象—基于利率市场化的视角[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2 (01)

[2]高舒扬.创新通货膨胀条件下的个人理财决策[J].开发研究.2011 (05)

[3]王雪.孙建坤.商业银行资产池理财产品探析[J].银行家2010 (10)

[4]胡斌.胡艳君.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 (03)

[5]王凯宁.崔建国.商业银行理财资产池模式研究[J].金融纵横.2012 (02)

上一篇:创新数学下一篇:奶牛子宫内膜炎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