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金融服务(共12篇)
社区金融服务 篇1
200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意见》, 以此文件精神, 南京市卫生局、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南京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考核标准》的通知。至此, 我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进一步明确, 同时明确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具体职责, 确立社区卫生服务的科学合理构架, 规范服务机构、人员的资质和服务行为, 提高了社区医疗机构人员的整体素质。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真正成为实施公共卫生服务的摇篮, 从而保障我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又好又快发展, 逐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的全覆盖。
截止目前, 南京市所有区、县都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 全市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877个, 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4个, 社区卫生服务站74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人次已占全市门、急诊总量的40%以上。作为城市最基层的医疗服务单位,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普及国家基本医疗政策、实现公共卫生广覆盖中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优势所在。
1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益性比大中型医院更明显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医疗服一务主要是“小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除此之外, 还承担着12项公共卫生服务, 包括健康教育、传染病控制、慢性病防治、计划免疫、妇幼保健、老年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指导等。这些公共卫生服务主要由政府财政提供资金, 免费向居民提供。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 根据机构的服务人口数和提供服务的项目、数量、质量, 在全面考核评价的基础上给予核定补助。2008年南京市、区财政将按照辖区常住人口每年不低于20元/人的标准, 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给予补助。同时列出7
(1) 南京市玄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苏南京210016项63个指标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考核。政府作为社区卫生投入的主体决定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益性比大医院更加明显。
2 社区卫生服务强调的是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健康的含义包括人的生理和心理等各个方面的良好状态。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大“杀手”。据统计, 全国每天约1.3万人死于慢性病, 占全国总死亡的70%以上, 城市地区高达85%以上。而且, 慢性病病程长、费用高、治愈率低、致残率高, 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居民对防治慢性病的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而这样的预防控制工作靠大医院的医疗资源是远远不够的, 更多的要靠社区卫生服务来实现。通过医疗、康复、心理、行为、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性照顾与协调, 可以逐步提高全体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3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更全面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是社区全体居民, 以社区全体人群为对象, 而不仅仅是病人, 包括社区中的病人、亚健康人群和健康人群。同时提供服务的内容为综合性服务, 除了提供基本医疗外, 还提供融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 使服务的需求和供给呈现丰富多彩的内容。提供服务的模式是连续性、全程性的, 对居民来说, 从出生到临终, 不论其性别、年龄或身体、行为及社会层面的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对人的生老病死整个生命过程提供连续性、周期性的卫生和医疗保健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可和病人及家属保持情感的交流, 还可以为每位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健康联系卡, 通过社区的自动化软件系统对居民实行连续、动态的健康管理, 从而全面掌握居民个人及家庭的健康状况。
4 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成本更低
相对于大医院较高的诊疗费用,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是基本药品, 技术是适宜技术, 这种服务价格比大医院低得多, 居民能够承受得起。目前, 我市多个区、县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已经执行药品的零差价销售, 其门诊费用只有同城大医院的1/2或1/3。据统计资料表明, 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 同一种病每一门诊人次可以节省费用45元, 每一出院病人可以节省费用990元。
5 社区卫生服务更具便捷和可及性
人们在患病时往往有诸多不便, 尤其是老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 所以, 医疗机构方便与否, 成为社区居民日常就诊的首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位于社区, 合理分布于各街道, 位居于社区居民的家门口, 无论您在何地、在何时都能在15分钟内到达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及时得到诊治。同时, 医务人员可以按照您的需要, 预约上门诊治、访视或建立家庭病床等, 全方位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综上所述,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其完善的网络、合理的定位、方便快捷的综合服务, 越来越成为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健康保障的首选。但是,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多数是由原来的街道、乡镇卫生院转型而来, 基础较差。如:医疗质量还是得不到患者的信任;软、硬件建设跟不上老百姓的就诊需求;提供服务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和全科医师极度缺乏等等, 成为目前社区卫生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然而, 随着政府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投入的不断增加, 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认可程度的不断加强, 实现“小病在社区, 大病到医院, 康复回社区”的就诊模式将不再是梦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将成为实施公共卫生服务的摇篮。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政府职责
社区金融服务 篇2
光阴荏苒,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们楼区在国家新医改政策的指导下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已经两年有余。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上级主管单位的指导下,我们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新台阶,稳步迈向更广阔的新境界。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我的岗位是平凡的;然而,由于肩负救死扶伤的职责,我的付出让我感到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荣誉。从国家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以来,我们的工作重心由单纯的给病人看病治疗,转化成了现在的为社区居民百姓健康保驾护航。从天天坐着等病人上门,到现在的深入社区做健康知识普及。我们付出了汗水、泪水。同时也收获了更多的信任和理解。所以我们快乐的奔走于各社区之间,为每个家庭建立健全的健康档案,为每个病人做到亲人般的医疗服务。我们三眼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范围广,责任大,辖区内居民层次分布不均。但是我们不畏艰难。我们觉得这是组织上对我们工作的考验和信任。我们坚持每周至少下一次社区送健康。现在社区居民看见我们就像看见了亲人,这让我们都很欣慰,我们直接的配合已经很默契,我们为他们测血糖,量血压,做体检,在流程上已经做到了无缝衔接。
我能够想起,桃花山的李老太太是一名空巢老人,患有二级高血压五年了,孩子们常年在外忙事业,钱是给了她不少,但是光有昂贵的保健品也解决不了老人的身体状况啊。我们第一次给老太太试探性的量个血压就已经超标,社区医生就告诉老人这是患了高血压,必须配合治疗。老人第一句话就是“我不买你们的药”。这让我们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似打翻了五味瓶,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们细心的跟老人解释“我们不是推销药品的,我们是政府派来为大家做免费检查的,您想要买药我们也没有药”。我们慢慢地让老人消除了戒心,再由社区医生告诉老人需要服用的药物的具体情况,怎样联合服用才能达到疗效显著而且费用也不高,怎么样注意饮食等。例如少油少盐加强锻炼、多吃蔬菜水果、注意荤素搭配。老人听了,点点头离开了,一周后的同一时间,我们在桃花山做健康宣传,李老太太买菜经过,就向社区医生提出了动物内脏能不能吃、保健品要不要继续服用等问题。医生为他详细的解释过后,老人满意地离开了。后来,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交流和沟通,我们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融洽了。现在,我们再问候老人的身体状况的时候。“120到85,血压很正常”老人说,“医生啊,你告诉我吃的药我都按时吃了,不到三个月我的血压就正常了。我的孩子们常年不回家,我就等着你们每个星期都来”。听了这句话,在场的同志有的在悄悄抹眼。这个淳朴的老人把我们当成了她的孩子
们。之前我们的付出,此刻都化作了亲情。所有的人都觉得非常欣慰和感动。
其实,这只是我们的工作浪潮中的一朵浪花。在深入社区的过程中这样的人和事还有很多,这也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动力和信心。经过我们的努力,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像李老太太一样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快乐的心理状态,我们的价值,也就在这之中得以体现。
我们的目标就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会更加努力。相信在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我们的团队紧紧团结在一起,在不久之后,肯定能够全面而扎实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虽然现在摆在我们面前还有很多困难很多障碍,但是我们相信用百分百的热情加上扎实的专业服务一定能为每个居民送出健康,做每个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我们一定让社区卫生工作越来越好越来越全面!
三眼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洁
社区医疗 温馨服务 篇3
应运而生的塘桥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一所一级甲等医院,2001年,被 列入上海市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单位之一。现有建筑面积4197平方米,职工117人 ,医技人员87人,其中中级人员以上21人。日均门急诊人次500号左右,病房核定床位74张 ,设有老年康复护理综合病房和肛肠病专科病房,并拥有一批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中心 ”地处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塘桥街道所属范围,辖区面积5.2平方公里,社区户籍人口5.5 万余人。
早在1997年,“中心”既与塘桥街道建立了由“中心”及仁济医院东部、儿童医学中心 、市残康中心和街道所属民政、妇联、残联及地区的物业、房产等单位组成的“社区健康协 调委员会”(后改名为“社区健康促进委员会”)的协调机构,制定了《塘桥街道社区卫生 服务工作实施意见》,形成了“街道搭台、卫生唱戏、居委参与、各方协调”的社区卫生管 理体系,并先后在浦东新区兰高、塘东、宁阳、塘二村及仁恒广场开设了5个卫生服务点, 目前,巡回医疗点遍布各居民小区,为“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
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屡有建树的吕建龙院长认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有利于基层医院 的功能转换,使基层医疗由过去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换 ,医务人员由坐等病人到主动上门服务,从单一的内、外科向医疗、预防、康复运动等全科 转换,服务的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利于社区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增强,社区居民通过全 科医生的悉心指导与帮助,不断地接受疾病预防知识,减少了疾病的复发。有利于满足不同 人群的服务需求,全科医生随时上门服务,定期在社区开设各类医疗预防的专题讲座,为妇 儿保健、老年保健、残疾人康复及慢性病随访提供了方便与实惠。有利于推进医保制度的改 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上下级医院实行双问转诊制度,做到“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 ,既减轻了大医院的压力,又降低了病人的医疗费用。
多年来,“中心”始终以健康为主题,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 、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和脆弱人群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问题,满足社区基 本卫生需求为目的,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在不断的探索和 创新中,逐步建立了“中心”的服务特色:
——推行全科医生家庭户籍保健制。对家庭人员进行常规医疗咨询服务、健康教育、慢 性病干预及电话随访,使社区居民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探索残疾人示范街道的试点工作。为各种肢残、精神残、聋哑人等提供服务和培训 ,社区医生积极参与、关心,帮助指导残人康复,对人生树立信心。
——积极开展社区糖尿病防治科研工作。针对当前糖尿病发病率增高趋势,社区医生开 展以人为本,采用三级防治制定一系列宣传、预防、干预、治疗措施,控制发病率。
——建立社区卫生教育基地。分期分批接受二医大新华卫校护士班及仁济临床学院应届 专科生来“中心”参加社区的实习培训。
“中心”卓有成效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不仅深受广大社区居民的欢迎,并得到了各级政 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首肯。自1995年以来,“中心”连续三届获得浦东新区文明单位光荣称 号,连续两届获得浦东新区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及上海市爱心助老特色基地,“中心”党支部 连续三届获得浦东新区先进党支部称号。
为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中心”根据不同部门的岗位要求,建立了员 工“能进能出、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等充满竞争活力的运行机制,对原有的三科一室的设 置进行了结构重组,改变了原来单一医疗预防,后勤管理的机构,增加了适合开展预防保健 、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生指导“六位一体”的协调和管理内容,逐步完善了全科医生的 工作要求,为社区常见病、慢性病的防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为加快全科队伍的建设,“中心”通过脱产与业余结合,院内与院外相连贯的方法,多渠道培养全科人才,使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内涵有所提高,并先后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及各站(点)的工作条例,形成规模服务的制度,以团队形式为5个综合卫生服务点配备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及防保人员。加强对社区综合卫生服务点的管理,搞好联合体院际工作,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优势互补,拓展卫生服务的功能。
社区药学服务体会 篇4
1药学服务
药学服务是药学人员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 (包括医务人员, 患者及其家属) 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治疗有关的技术服务, 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依从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实现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理想目标[1]。药学人员医学、药学等专业知识的水平是开展药学服务的基础, 而职业道德和综合能力是开展药学服务的保证。所以, 加强药学人员的队伍建设, 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平, 是做好药学服务的根本。
2社区药学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需求为向导,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患者、残疾人等为重点, 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 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 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 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单位。社区药学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药物仍然是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随着民众防病治病意识的增强和自行用药现象的增多以及OTC药品的普及, 如何保障患者合理用药, 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 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 了解更多的保健常识和用药常识, 也是民众目前的一个迫切需求。开展社区药学服务, 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是基层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
3社区药学服务体会
本院地处大连市金州区, 属县区级二甲医院。区内六个行政街道, 本院在三个街道设立了卫生服务中心。虽然本院在人员配置和药学服务水平上都不及市级三甲医院, 其开展社区药学服务还有很多困难和不具备的条件。但是以人为本,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以需求为向导的服务理念, 迫使本院的社区药学服务向着居民的需求转变。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初期, 本院的药学服务只是被动的咨询服务和常规的收方发药, 与医院药房窗口服务不同的是开放式服务。就诊患者不多, 使得药学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患者交流, 解答他们的疑问, 了解他们的需求, 尤其是患者对药物预防、保健、治疗及储存等方面常识性的知识大都知之甚少, 甚至存在很多误区, 而患者需要得到帮助, 使本院药学人员感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和开展药学服务的重要性。几年的社区药学服务工作, 药学人员始终是边学习、边服务、边摸索、边提高, 倾尽所能, 满足医患的药学服务需求。
传统的药学服务模式使药学人员给患者留下的印象, 就是只会收方发药, 至于合理用药, 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 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等药学专业性问题, 患者往往更信任医生的指导。获得患者和大众的信任是开展药学服务的第一步, 为了迈好第一步, 药学人员首先是提高自己, 加强药学人员的队伍建设。通过经常举办各种学习讲座, 提高药学人员的职业修养, 服务技巧和服务技能。当给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时候, 药学人员要主动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当患者提出疑问时, 要停下手中的工作, 专心倾听患者的主诉, 平视患者的目光, 使患者感受到药学人员很重视他提出的问题, 以及药学人员对他的尊重, 从而患者也会尊重药学人员, 信任药学人员, 增强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所以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解答患者疑问的时候, 要尽量避免使用专业用语, 应采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 这样患者就不会由于听不懂药学人员的专业语言而产生尴尬, 紧张和失望情绪。平易近人是药学人员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当遇到药学人员不能确切回答的问题时, 药学人员不能敷衍患者而是要表示歉意, 并记下问题和患者的联系方式, 随后带着问题查找资料或请教专家, 无论结果如何, 药学人员都要积极主动地给患者一个回复, 并随时收集明确、可信的药物信息, 建立医院局域药物信息网, 实现医院药物信息资源共享。对于街道内常驻的老年患者和慢性患者, 药学人员采用电话回访和家访的形式, 询问用药效果, 提醒注意事项, 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患者, 药学人员应建立用药档案, 以保证患者能系统的、长期的合理用药, 同时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主动的药学服务方式, 使患者及其家人真正感受到了药学人员对生命的关爱, 对患者负责任的态度和意想不到的药学服务, 从而赢得了住地居民对药学人员以及卫生服务中心的信任, 使得就近就地看病的患者增多, 方便了患者又有效地缓解了本院门诊的就诊压力。实现了设立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初衷。
目前药物仍然是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主要手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老龄化人口也逐年提高, 老年病、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在医疗行为中占有的比重也逐年提高, 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但为居民尤其是老年患者和慢性病患者提供了就近就地就医的便利, 主动的社区药学服务又有效地改善和解决了老年病、慢性病患者在长期用药过程中以及医院药品售后服务的一些问题, 如看不懂药品说明书的问题, 用药期间加减药量问题, 用药期间出现不适反应的问题, 用药依从性的问题等等。就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们也以墙报和讲座的形式进行科普教育, 提高居民安全用药常识, 为有效、系统、合理地使用药品提供了保障。主动的社区药学服务, 使辖区内老年病, 慢性病的复发率明显降低, 使这些患者切身体
临床药师如何在病房开展药学服务
张敏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药学中心, 云南昆明650032)
[摘要]探讨临床药师如何适应药学工作改革, 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按照卫生部试点方案要求, 分析临床药师在病房中开展药学服务的工作内容及意义。临床药师可以充分发挥职业专长, 为住院患者有效地解决与药物使用相关的各种问题, 在临床治疗团队中发挥重要协同作用, 实现住院患者药物治疗全程个体化。
[关键词]临床药师;药学服务;用药教育
[中图分类号]R192.8[文献标识码]B
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以及为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的需要, 使得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成为今后医院临床上安全用药的关键[1]。卫生部已于2007年底确定在全国42家医院开展为期2年的临床药师制试点工作。试点方案要求, 临床药师将直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审核用药医嘱或处方, 与临床医师共同进行药物治疗方案设计、实施与监护;参与日常性医疗查房和会诊, 参加危重患者的救治和病案讨论, 协助临床医师做好药物鉴别遴选工作;指导护士做好药品请领、保管和正确使用工作等。这对所有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药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是, 具体到临床实践中应该怎样去做, 怎样在病房中开展药学服务等问题尚待探讨。笔者仅就医疗机构的临床药学服务如何开展问题进行探讨。
1深入临床, 加强医学相关知识学习
药学服务是一项融合了多学科知识的服务项目, 服务中必然会运用到医学、药学、药物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律等多门学科知识。通过参与临床查房, 普遍发现药师对于疾病的发生、诊断、病理生理过程及病历中的医学术语缺乏必要的相关医学知识, 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 作为传统药师更多只了解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单纯的药理学知识, 缺乏临床实践, 对药物引起的相关生理效应及不良反应指标缺乏了解。因此, 在当前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 我国药学服务要有长足的发展, 必然要求药学服务者在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的同时, 更要通过各种培训逐步进行知识结构调整。药师不仅要更新已有的药学知识, 熟悉更多、更新的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而且要掌握医学、检验、特殊诊断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药效学、药动学的学习应选择临床药物动力学[2]为参
会到了用药依从性的重要。
县区级医院受地域文化和药学人员专业水平的限制, 以及由来已久的临床医护人员对临床药学服务的偏见, 使这个级别医院临床药学的开展遇到许多阻力, 医院药剂科现在的核心工作仍然是保障药品供应, 调剂发放药品为主, 被动咨询服务为辅。目前国内真正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县区级医院少之又少。而社区药学服务较之临床药学服务来说, 由于服务的内容有所不同, 服务对象侧重点不同, 社区药学服务主要是药学人员直接对患者服务, 临床药学服务主要是药学人员通过医护人员间接对患者服务, 从而决定了社区药学服务
[文章编号]1673-7210 (2009) 03 (a) -147-02
考, 按照构建主义学习的观点完成传统药师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3]。药师只有在了解药物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 才能更好地避免在药学服务中因药品应用错误、不合理、不安全、不科学等原因产生的种种医患纠纷。
2对住院患者进行全程个体化药学服务
面对医院患者, 临床药师肩负的主要责任为确证诊疗计划中每一项药疗都有其指征, 并且该药疗方案对患者是安全和适当的, 从入院到出院为患者提供全程个体化药学服务。2.1了解患者入院前药物治疗史, 制定初始治疗方案
新入院患者通常会有入院前药物治疗史, 详细了解其治疗史对制定住院治疗计划非常重要。临床药师在药物学方面的知识全面而丰富, 对于药物的物理特征、常用方法、作用特点等非常熟悉, 通过对患者诊疗文书的阅读和对患者的问诊, 临床药师能够相对较准确而迅速地掌握患者入院前药物治疗史的具体内容, 在入院诊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获得了完整可靠的药物治疗史后, 可与临床治疗组成员一起回顾和分析患者的药物治疗规律, 初步判断病情是否涉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初诊药物治疗方案是否继续执行, 还是完全终止。当由于某些治疗上的原因, 一些患者长期服用的药物必须暂时停用时, 临床药师应当记录到药历中, 以确保在临床条件允许时重新启用。同时, 药师应确保每种药物的使用都有其治疗指征, 如果指征不明显, 或者患者首次使用某种已经改进的药物治疗, 药师应提醒治疗组成员对此加以注意。这种临床药学服务的迅速参与, 可以有效地预测和避免入院后因药物治疗计划改变而可能出现的药物相互作用, 在较大程度上保证了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通过停止不必要的药疗、优化常规治疗方案, 临床上可以及时控制处方重复, 减
较临床药学服务对药学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相对较低, 启动和开展相对容易。通过社区药学服务的开展, 对提高药学人员的专业水平、职业修养、服务技能和技巧, 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从而为进一步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是基层医院转变药学服务模式, 顺应医疗制度改革的方针, 是基层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社区金融服务 篇5
务工作汇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汇报2007-12-07 09:56:0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汇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汇报(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汇报(3)
**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汇报
**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纺织路=号之=,辖区面积=.==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万人。==岁以上老人数====人,=岁以下儿童数====人,育龄妇女数=====人。中心下设两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拥有工作人员==名,其中全科医
师==名,全科护士==名。
今年我中心借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示范区的契机,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全体职工工作热情高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现汇报如下:
一、加大力度进行中心的改造和软硬件建设
(一)开展中心的装修改造工程
今年,**区政府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了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社区建设规划和政府工作目标,开展了创建国家卫生服务示范区的活动。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认真制定《创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目标及实施步骤,从基本设施建设、人员配备、完善六大功能及监督管理等各方面对中心进行了规划。在正院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投入近==万元对我中心及下属站点进行装修改造,完成诊室、健康教育室、健康档案室、预防接种等室的建设,配备了健康教育、康复器材等基本
设施,经过改造,我中心采用了全市统一标志,整体环境简洁、宽敞、明亮,温馨,科室标志及路标清晰,能较好地提供医疗、保健、康复、计划生育、计划免疫、健康教育等社区卫生服务,符合**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建设标准,得到居民普遍认同。
(二)开展====年**街社区诊断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和促进**街社区卫生服务的规范化管理,落实“六位一体”的功能,我们努力推动以社区为基础,以预防保健为主要手段的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及妇女儿童保健等工作的开展,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我中心以**街辖内常住人口为主要调查对象,随机抽取=个居委会,再从每个居委会中随机抽取==户共===人进行了上门问卷调查,现已本稿件属于完成调查工作及数据整理和分析工作。通过调查及社区诊断了解居民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经济状况、发现社区存在的问题、社区居民的健康
需要和需求;确定社区中哪些优先解决的卫生问题和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继而制订出社区健康促进规划,为政府制定卫生保健、疾病预防策略,社区综合干预计划和措施,合理利用配置社区卫生服务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三)开展适合本社区居民的有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
我中心着重开展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积极开设特色门诊服务,建立专病档案
中心开设有日常的门诊医疗,向社区居民提供内、外、妇、儿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中心还对外开设家庭病床,提供急救、转诊、出诊、护理、家庭病床、临终关怀等项目。中心与各站均配备了急救设施和急救药品,同时还与**区第一人民医院及三甲医院订立双向转
诊协议,在就诊流程方面提供一切方便,将急救及疑难病人及时转送到上级医院,并将康复者及时转回中心(站),实现了小病在社区,大病上医院的目标。
依据====年的社区诊断情况,**社区居民疾病谱前三位分别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为此,我中心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成为**区卫生系统社区慢性病防治示范点。我们实施了==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并开设心血管病专科门诊和继续办好糖尿病专科门诊,方便社区居民就近就医。一年来,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门诊服务======人次,为==岁以上的病人首诊测量血压====次,全年心血管专科门诊达到====多人次,糖尿病专科门诊达到====人次,系统管理高血压患者===人,新建高血压专病档案===多份。累计健康档案总数达====份;我们还开设家庭病床==张,并通过医生联系卡==小时电话预约、签定社区卫生服务合同等方式,提供送药上门、导尿、膀胱冲洗、插胃管、伤口换
药、针灸、洗婴、孕产妇保健等特色服务。
=、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疾病谱已发生变化,肿瘤、心血管疾病成为辖区内人群的主要疾病和死因。因此,通过健康教育的方法,普及疾病防治知识,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环节。我们对社区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中从未接受健康教育者占==.==,通过报刊杂志接受教育者占==.==,发放资料占=.=,上课占==.==,其它占==.=。针对这些情况,我中心与**街健康学校紧密配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全年举办各类健康教育讲座==次,听健康教育课达到===多人次,举办义诊咨询=次,发放各种健康教育资料、处方==余种====多份,充分利用中心的宣传阵地共
没有服务,何谈社区 篇6
和国外相比,在中国城市生活非常不舒服,即使是在首善之区的帝都,即使是在地价昂贵的市中心。究其原因,我认为是没有社区的概念,各种便捷规范服务、成型商业也没有进入小区,没有形成社会规模,没有现代化管理,没有良好的文化。
没有社区化的小区
按理说小区生活如此不便,应该为各种服务型企业提供了巨大商机,那为什么在中国就没人去做这些生意呢?我觉得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所谓的社区根本就不是社区,而只是小区,或者说是聚居地。
那么,什么是社区呢?如果你去过上海附近的周庄,去过日本东京的浅草,你就会体会到社区的意义。社区不只是集中建设的一片房子,也不是一区居民,而是一个社会,一个互相信任、互相交流、互相服务,和谐而又温馨的家园。
作为热门景点,周庄和浅草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平日里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但是这并没有破坏他们的社区凝聚力,邻居们熟识并互相照应。小区里有寺庙,也有其他公共设施,大家齐心协力维护寺庙等公共设施,更注意保存社区固有的文化。共同庆祝各种节日,定期举行居民活动,是社区文化的一大特征。
社区也应该是商业繁荣,生活方便的。美国、日本、欧洲等地,住宅开发商准备好了各种社区服务,居民们在购房时就知道有哪些服务。
中国的居民区建设实在太不人性了。每个小区都被高墙围着,刷卡进出,小区里不会有路过的行人和车辆。如此一来,高墙堵住外来者的同时,也让居民出行不方便,更是拒绝了流动商户,使小区失去商业价值。从来没小偷被围墙挡在外边,相反,高墙成为了自我隔离与自以为安全的心理安慰,也成了小区社区化发展的障碍。
如果一个小区可以允许外面的人车进出,这个小区的流动人口起码是原来的数倍,那么小区里很多一楼、二楼的房间就都可以成为商用场所,只要服务或者商品的质量好,就会有人慕名而来,不光小区居民方便,店铺经营者也不会因小区人口限制,而降低经营标准。北京有着比东京还多的高楼大厦,但在东京小住过的人都能感受到其生活的便利。
在中国社区文化没有形成之前,最好不要赶风潮炒概念去碰什么社区商业服务,因为其前提还不是社区,而只是小区。
社区商业需要年轻人
去国外各地旅行时,我最大的兴趣之一就是去当地人开的店铺用餐和购物。这些店铺都不大,但却极有个性,反映出主人的匠心。但是北京小区里几乎没有这样的店面,街上也不多。中国的餐厅店面,经常摆着上百个座位,显示出要将客人一网打尽的“雄心壮志”。但我们往往看到的却是,一大片椅子中只稀稀落落地坐着几个客人,过段时间再去,甚至会发现菜单和店名不知什么时候都变了。
中国的社区里很少有名店,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那是因为开店的人过于商业化,没有尊重社区文化,没有和社区融为一体。
长期以来,中国年轻人都急于成功。他们所想象的成功,往往是“史玉柱式”的传奇、“马云式”的盛名,规模大、名声大、金额大。他们的理想和工作都是为了别人的“羡慕”。反观一些在比较发达的国家,我们能看到很多年轻人就为自己的一个小店铺倾注全部心血,让社区的每个人感到高兴,每天能看到熟人满足,这些年轻人就会感到充足、幸福。他们没有多少豪言壮语,也不需要别人的羡慕,他们只是喜欢自己的工作,喜欢让熟人高兴,喜欢和他们共享快乐时光。
当下中国大学生失业者比比皆是,按照他们的体力和智力,在一个社区里开一个面包店、洗衣店,或是一家诊所都非难事。初始阶段可以从个人服务开始,取得了居民的信任之后,再根据不同需求扩大业务。年轻人思维能力强,只要有一些小的巧思、创新,很容易就在社区服务中立足。不需要风险投资,甚至不需要父母资助,唯一需要投资的就是热心、时间和忍耐。可偏偏现在的中国青年就缺少这个,这是中国社区服务上不来的一个人员因素,不愿意扎进社区的年轻人越多,社区服务就越差。
社区里的服务和街面上的服务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这种做法在商业上并不高效,但恰恰是社区服务的卖点,也是社区服务战胜其他服务,尤其是电商的唯一手段。因此,想赚大钱的人,千万不要瞄着社区服务这个空白,不适合你赚的钱最好还是不碰。
老龄化对社区提出新要求
按联合国标准,中国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根据民政部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预计2020年将突破2.43亿,2025年将达到3亿。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日趋加速,这向社区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专业养老、康复护理、医疗保健、家政等服务。
最近十年,东京的人口一直在从周边向市中心集中,郊区出现很多“鬼城”。和中国不同,那里不是新建无人居住的区域,而是曾经熙熙攘攘的小区。
这些小区都离东京市中心较远,因为价格较低,曾经是青年打工族的首选。那时他们还年富力强,不在乎每天坐车三四小时往返于公司和家之间。周末带着家人、孩子驾车去大型商场购物,更是被打工族家庭视作一次小小的旅行。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们不需要那么多东西,也已不认为驾车购物是一种享乐。更重要的是很多老人身体欠佳,看医生几乎成了他们最重要的事情。这些小区离市区医院远让他们很不方便,尤其是当有了紧急情况,离医院远的问题几乎是致命的。
所以,越是老人越是愿意在繁华的地方滞留,他们可以把门口的超市或便利店当成自己的储物室和冰箱,需要时徒步10分钟便能解决问题;孤独时看看人群和车流,在茶店或咖啡厅坐坐。即使他们想和朋友聚聚,也不会开车前往,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地铁或大巴。所以,越是老龄化,市中心社区越是受欢迎,这个倾向在人口老龄化严重的东京非常明显。同样,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快,这些变化已经悄悄在中国的大城市发生。
在经济高速发展期间,人们都很年轻,大都不关注老人的问题,社会老龄化也为社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洗手间里有没有老人扶手,店铺门口有没有轮椅滑坡,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时间老人能不能通过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小区早已走出了单位的范畴,成了流动性商品。缺少横向联络和社区文化的小区,成了精神孤岛与不动产商品的集结地,更谈不上安全感、归属感。是时候把小区变为社区了,让便捷、亲切的服务与成型的商业成为文化的纽带,联系社区里每个个人和集体。
社区金融服务 篇7
1 充分认识、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
卫生部已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列为近年来的工作重点。社区卫生服务是指社区内的卫生机构及相关部门根据社区内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合理使用社区的资源和适宜技术,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人群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基本医疗服务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牢记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注重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效率和可及型。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坚持实行区域卫生规划,立足于调整现有卫生资源辅以扩建和新建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坚持发展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并重、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坚持以地方为主,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积极推进。社区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承担着重要任务,要为社区人群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连续性,以预防为主的服务和照顾。
2 掌握医学知识要全面
社区护士所从事的工作要求不仅需要熟练掌握预防医学、社会医学、老年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心理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及一些人文科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知识技能还要有良好的为社区居民热情服务的心态。以人为本、提供人性化服务,是二十一世纪发展的一个方向,护理人员要与社区居民心连心,护士要有人际沟通能力,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经验和综合护理能力、独立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预见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调研科研能力、自我防护能力等等。充分认识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1)基础性:它为社区居民提供第一线最基本、最广泛的预防及医疗保健服务。(2)可及性:他从服务的内容、时间、地点、收费等方面更加贴近居民的需求,使用方便。(3)综合性: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外还涉及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各个层面。(4)连续性: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生命的各个阶段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5)协调性:社区工作人员需要协调好各部门的联络和关系,为社区居民提供会诊、转诊、联系资源等协调性服务。社区护理具有广泛性、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可及性、自主性及独立性等特点,以群体及基层健康原则为主导普及健康服务。
3 社区服务的工作内容
目前我国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大多数人的知识结构上存在明显缺陷和不足,为承担好社区工作的这项责任,社区的护理人员分期分批参加了全科护士的培训工作,社区医护人员还要做好入户调查工作,把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状况掌握好,做好社区居民的“六位一体”工作,即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基本医疗服务。社区每位护理人员与社区居民交朋友,为居民做到“五服务活动”,即快乐服务、贴近服务、交友服务、立体服务、全方位服务。作为一名护士要做好社区工作,在执行任务时需要担当不同的角色完成工作,其中主要的角色包括:(1)照顾者。社区护士对服务对象提供直接护理,如为糖尿病人提供饮食营养指导,为中风患者重整家居环境减少意外的发生,为高血压患者监测血压、指导用药,为健康居民提供健康检查。(2)教育者。教导个人、家庭、团体及同行了解社区护理工作。(3)被咨询者。可更好地促进健康、使患者学习照顾自己尽快康复。(4)组织与管理者。根据工作需要负责人员、物资和各种活动的安排,要组织本社区有同类兴趣或问题的机构人员学习。(5)协调与合作者。社区护士必须有较好的人际交流和协调工作的技巧。(6)观察与研究者。社区护士应从实际工作中观察到一些现象,再以专题研究项目提出来探讨。
5 社区护士的职责
社区金融服务 篇8
理念创新2.0:变“银行走出去”为“银行融入社区”
建立社区金融服务品牌初期, 省交行判断到, 国内的社区银行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功能不全导致定位不清晰, 再加上互联网冲击, 用户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区银行的发展。因此在社区金融服务策略上并未跟风新建物理网点的社区银行, 而且主张利用存量网点优势深入社区设置居民身边的流动银行。自2014年起, 省交行面向居民生活社区、企业楼宇社区、交易市场社区大力开展“绿色社区行”活动。
“绿色社区行”并不是简单的银行入驻社区摆摊推销卡和理财产品, 赔钱赚吆喝的传统做法。省交行通过服务升级, 将服务重点放在融入当地, 而不是强行植入上面。从最初的“客户走进来”为“银行走出去”升级为“银行融入社区”。为此, 在引入流动银行之前, 省交行要求下辖所有网点必须对所服务社区内基本客户的类型及构成、行业分布、同业渗透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摸底调查, 并建立详细的客户信息档案和进行市场分析。在此基础上, 逐一制订针对性、个性化的营销和服务方案, 把社区金融服务的推进真正落到实处。
服务创新2.0:变“快速获客”为“深耕客户”
“开展专属产品优惠购、银行业务现场办”是省交行推行社区金融服务前期的特殊要求, 目的是最大限度获取周边社区客户信息、新开卡, 提升社区金融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等。为此, 省交行牢牢抓住社区客户日常最为关注的“衣食住行乐”等需求作为非金融切入点, 选取市场品牌知名度高、服务覆盖支持能力强的优质企业与其搭建合作平台, 以强有力的专享产品优惠和增值服务, 为社区居民带来实惠和便捷购物体验。配合以现场办理银行业务, 借助自助设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交行便捷的移动终端设备为社区居民现场受理或办理非现金业务并向社区居民免费提供最前沿的金融理财资讯。
一系列的创新服务在为省交行迅速积累大量社区客户的同时, 也带给省交行客户“边进边出”的挑战。变“快速获客”为“深耕客户”成为省交行服务谋变的杀手锏。为此, 省交行沉下心从客群需求的角度出发, 对客户进行细化分析, 把社区居民客户细分为中老年客群、白领客群、有儿童家庭客群和商户客群。根据四大客群的结构特点, 省交行对其在金融和非金融服务方面的不同需求做出判断, 以此开展有针对性的价值提升个性化服务活动。
在营销方式上, 除了传统的与社区内超市、商户开展合作, 打造15分钟金融圈, 营造“社区银行, 无处不在”的客户体验外, 不断延伸银行服务触角。从去年开始针对中老年客群常态化开展广场舞大赛、中老年健身操大赛、中医理疗等关爱服务活动;针对白领客群开展资产“健康诊疗”入户服务, 选派精英理财团队直接入户为客户提供集银行理财、基金投资、保险计划、贵金属投资等高效、多元、综合、个性、一站式的资产管理服务;针对有儿童家庭客群开展“小小金融家”项目, 携手著名心理学家、情商教育专家张怡筠博士共同打造和培养儿童财商与情商能力的精品课程。针对商户客群, 推出了“社区金邻惠”商圈特惠平台, 在合作小区三公里以内, 邀请涵盖衣食住行等民生消费领域的商户加盟, 给予交行持卡客户额外的刷卡返金实惠
在产品创新上, 根据社区居民不同家庭结构, 将产品打包, 为不同社区客户推出金邻卡等"金邻"品牌系列专享服务及产品组合。如为白领家庭打包财富增长型组合产品, 针对老年人打包养老保值型产品组合, 针对商户客群打包信贷型产品组合等, 以此满足客户多样化的理财消费贷款需求。
技术创新2.0:线上线下一体化金融服务
社区金融服务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次资料来源于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街社区居民卫生调查的数据, 以家庭为调查基本单位, 在随机抽取的8个居委会中, 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1 2 5户, 最后共抽取1 0 0 0个居民户, 总抽样比例为4.0 7% (1 0 0 0/2 4 5 8 6) ;对抽中的样本家庭中实际居住的全部成员进行调查。其中女性1 3 7 4人, 5 0岁以下已婚妇女4 4 9人, 完成已婚育龄妇女有效问卷4 0 6份。
1.2 调查内容
包括家庭成员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与家庭一般状况;疾病与行为危险因素状况;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状况;卫生知识与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知晓、利用与满意度;其中已婚育龄妇女的专项调查内容包括生育情况, 妇科疾病与2月内生殖道感染症状等内容。本文主要针对育龄妇女的健康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1.3 统计分析
居民卫生调查资料双录入数据核对无误后, 使用S P S S fo r w in d o w s 1 1.5统计分析软件, 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描述, 分类变量应用构成比或率;数值变量资料应用均数和标准差或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进行描述。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调查的4 0 6名育龄妇女, 年龄2 2~5 0岁, 年龄平均年龄 (4 0.8 4±6.9 0) 岁。其中已 (再) 婚3 9 5人 (9 7.3%) , 离婚和丧偶1 1人 (2.7%)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 3 0人 (3 2.0%) , 高中和中专2 1 3人 (5 2.5%) , 大专及以上6 3人 (1 5.5%) ;职业分布;工人所占比重最高9 0人, 占2 2.2%, 其余还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公司职员、行政管理人员、商业服务以及离退休人员等。
2.2 慢性病患病情况
有4 1人被调查时患有慢性病, 现患率为1 0.1%, 其中有9人同时患有2种慢性病。慢病患病率3 5~岁以上组4.3% (3/7 0) , 4 0~岁以上组8.0% (9/1 1 2) , 4 5~5 0岁1 9.7% (2 9/1 4 7) , 随年龄增加而慢性病患病率升高 (χ2回归=2 2.4 5 0, P<0.0 1) 。排在前1 0位的慢性病有高血压 (1 0人, 2 4.6 3‰) , 冠心病 (7人, 1 7.2 4‰) 糖尿病 (6人, 1 4.7 8‰) , 颈椎间盘疾患 (5人, 1 2.3 2‰) , 其次有关节炎、慢性肾炎、胆结石, 哮喘, 脑栓塞, 心肌梗死等, 共占全部慢性病病例的7 5.5%。
2.3 2周患病情况
“2周患病”的概念是建立在居民自我报告的基础上, 特指在入户调查前1 4 d内被调查人自觉身体不适, 如果慢性病在前2周内发作或治疗也计入2周患病。调查中5 0岁以下育龄女性2周患病人数为4 4人 (1 2.3%) , 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χ2回归=1 1.2 4 5, P<0.0 1, 见表1) 。2周患病主要病种有感冒, 高血压, 糖尿病, 冠心病, 胃炎或消化不良, 胆结石等, 占全部2周患病病例的7 2.7% (3 2/4 4) 。
2.4 已婚育龄妇女生育情况
已婚育龄妇女生育情况调查包括怀孕、活产、流产等情况。被调查育龄女性怀孕次数为1次的人数为2 2 5人, 占5 5.4%;2次的1 0 5人, 占2 5.9%, 3次的4 2人, 占1 0.3%, 4次及以上的1 3人占2.9%, 其中活产儿3 8 0人。有过自然流产史的2 3人, 占5.7%;而有过人工流产史的人数达到1 4 5人 (3 5.8%) , 其中有4 7人 (1 1.6%) 有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流产史。
2.5 常见妇科疾病和生殖道感染情况
被调查已婚育龄妇女常见妇科疾病有阴道炎1 5人 (3.7%) , 宫颈炎8人 (2.0%) , 附件炎8人 (2.0%) , 子宫肌瘤2 8人 (6.9%) , 卵巢肿瘤6人 (1.5%) , 其他情况8人 (1.9%) , 累计每百名调查的已婚育龄妇女中患妇科常见病的人次数为1 5.5人次。调查前近2月内有生殖道感染症状, 白带增多9人 (2.2%) , 外阴瘙痒4人 (1.0%) , 下腹痛4人 (1.0%) , 其他感染症状3 4人 (8.4%) 。累计每百名调查的已婚育龄妇女中近2月内具有生殖道感染症状的人次数为1 2.6人次。
2.6 月经和绝经情况
被调查女性月经规律的3 4 5人, 占8 5.0%, 不规律的6 1人 (1 5.0%) , 其中一年以上无月经的2 6人 (6.4%) , 这2 6名女性年龄4 3~5 0岁, 其中有失眠症状的1 4人 (5 3.8%) , 烦躁1 4人 (5 3.8%) , 抑郁症状8人 (3 0.8%) , 心悸1 0人 (3 8.5%) , 关节疼痛1 0人 (3 8.5%) , 其他更年期症状8人。有7人 (2 6.9%) 具有4种及以上的上述症状, 7人 (2 6.9%) 有2~3种上述症状。
3 讨论
妇女的健康问题特别是生殖健康问题, 涉及到妇女的基本权益, 对人口整体身体素质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妇女保健工作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通过居民卫生调查全面了解社区育龄妇女健康及相关问题, 对于确定优先解决的社区育龄女性主要健康问题及其相关因素, 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 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健康促进和卫生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育龄女性的健康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本次调查显示有过人工流产史的育龄妇女人数达到3 5.8%, 其中1 1.6%有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流产史。人工流产对于女性身体会有不同程度的伤害, 对术后月经, 排卵恢复及以后妊娠有较大影响, 严重者可造成继发不孕。因此, 要开展正确的健康教育工作, 宣传避孕知识, 以尽量减少人流术[2,3]。
妇女疾病和生殖道感染情况在发展中国家很多群体中极为常见, 如不早期发现和治疗, 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和后遗症。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每百名受调查的已婚育龄妇女中患妇科常见病的人次数为1 5.5人次, 近2月内具有生殖道感染症状的人次数为1 2.6人次, 低于妇女普查的报道结果[4~6]。为此, 要利用多种形式, 有针对性地从生理解剖、生殖生理、生活方式、卫生保健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宣传教育, 采取综合措施提高育龄妇女的妇女病的普查率, 提高其生殖健康自我保护意识。
本次接受调查的5 0岁以下女性, 其中1年以上无月经的2 6人, 最小年龄4 3岁, 且更年期症状比较普遍, 因此, 采用社区健康促进和临床对症治疗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 提高围绝经期女性对于更年期症状的认识, 指导正确就医, 有利于提高围绝经期女性的生活质量, 促进女性健康[7]。
生殖健康问题是5 0岁以下育龄妇女群体的主要卫生问题之一。但还要重视这个群体的其它卫生问题, 如4 5~5 0岁育龄女性的慢性病患病率约2 0%, 就病种而言高血压、糖尿病依然是慢性病管理的重点。在2周患病情况中, 除高血压等慢性病外, 感冒、消化不良等为2周患病的主要病种。
妇女保健工作是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8],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妇女保健工作的主要阵地, 可以通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妇女保健, 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手段和医疗手段, 低成本、高效益、广覆盖, 使妇女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进一步促进妇女健康, 促进妇女保健工作发展。
摘要:目的 分析社区50岁以下已婚育龄女性主要健康问题, 为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健康促进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以家庭为调查基本单位, 调查疾病与行为危险因素状况及生育情况、妇科疾病等健康问题。结果 慢性病现患率为1 0.1%, 2周患病率为1 1.1%, 累计每百名调查的已婚育龄妇女中患妇科常见病的人次数为15.5人次, 近2月内具有生殖道感染症状的人次数为1 2.6人次。有过人工流产史的育龄妇女人数达到35.8%。结论 应重视育龄妇女的健康问题, 提供避孕药物和计划生育技术的服务和加强相关健康教育。
关键词:健康问题,育龄妇女,社区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滕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 抓好妇幼健康教育[J].中国妇幼保健, 2004, 19 (1) :3 2-3 3.
[2]蒋雪英, 张爱菊, 陈利辉.郴州市1927名妇女健康普查结果分析[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 2007, 5 (1) :4-6.
[3]蒋文钧, 白秋云.妇女病普查3002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 (4) :4 59-4 6 0.
[4]徐妙仪, 金丽华, 刘欣.深圳市荔新福社区已婚妇女生殖系统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 2006, 13 (4) :67-69.
[5]黄晓慧.开展社区保健预防妇女生殖道感染[J].中国热带医学, 2 006, 6 (1) :197-199.
[6]闫学明, 于海莲, 李越, 等.西城区401例在职女职工生殖健康状况与服务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4, 19 (8) :107-108.
[7]邱瑞娟.城市更年期妇女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 2 004, 19 (6) :2 8-3 0.
社区金融服务 篇10
一、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道德素养
提高道德修养, 形成良好的社区道德规范, 是社区文化建设对城市社区居民提出的迫切要求。社区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市民学校、老年学校等, 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风尚, 加强形势教育、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科学知识教育, 自觉遵纪守法, 尊重社区公德, 使文明素质体现于自觉的文明行为。通过社区舆论或群众评议对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或品质进行赞扬, 大力弘扬邻里互助情、公婆体贴情、父母养育情、兄妹手足情、姑嫂姐妹情、婿媳敬老情、儿女孝顺情、夫妻恩爱情等风尚。深化文明家庭、文明小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等群众性创建活动, 形成一股无形的道德约束力量, 以影响社区居民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另外, 家庭是道德养成的基本场所, 是文化传承的细胞。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家庭文化活动, 有利于促使社区居民养成正直、善良、勤劳、节约等优良品质, 从而促进文明家庭和文明社区的建设。
二、大力培育学习型组织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传统社会正在向知识型、学习型社会转变。在新的形势下, 加强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就要不断加强城市社区居民的学习, 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素质。首先, 从社区居民各自的实际需要出发, 科学确定学习内容, 依托各类社区文化学习组织, 努力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卫生、家政、生活等各类知识。其次, 要做到社区教育的多层次, 从扫盲到初等到中等到高等到继续教育等, 做到多类型, 从思想品德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到文化休闲教育等, 做到多样化, 有学校式、有短训式、有互动式、有研习式等, 以满足社区成员各不相同的学习要求。第三, 不断提高郊区社区居民的网络技术水平。社区应努力针对计算机和网络应用开展培训, 提高社区居民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 从而引导他们进入互联网天地。同时, 要广泛动员由社区网络爱好者组成的社区志愿服务队, 积极主动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 帮助解决社区居民在计算机故障以及网络应用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最后, 社区党员干部队伍要带头学习, 从而带动周围群众的学习, 在全社区形成学习、研究、探索和实践的风气。同时, 培育和壮大社区学习辅导员队伍, 共同营造社区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既要能满足社区居民做文明市民的需求, 又能增进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 社区应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民歌民谣、风采展示、科普知识、书画摄影、棋艺门球竞赛、健身健美学校等文化活动, 为居民提供放松、娱乐、个性张扬和展示自我的条件和机会, 使居民享受现代文化生活, 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还可以社区论坛、知识讲座、知识竞赛、黑板报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来开展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倡导社会公德, 健康、环保等多种内容的教育活动。组织业余的、小型的、多样的社区健身秧歌大赛、太极拳表演、篮球联赛、保龄球、足球赛等生动活泼的群众性活动, 吸引众多的社区群众参加。从而使民族的、大众的、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引导群众, 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加强对社区休闲广场、演艺厅、棋苑、聊吧、网吧等文化资源的监督管理, 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把社区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另外, 培育和壮大社区文艺组织和文化指导员、文化辅导员队伍, 不断推出社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使居民群众享受社区大家庭的温馨。
结语
总之, 21世纪中国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一环, 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会越来越成为广大市民的共同追求, 我们要以新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新的工作方法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为社区精神文明进步和繁荣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杜为.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7.
[2]曾章秋.社区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对策研究[J].大家, 2010, (07) .
社区卫生服务问题探讨 篇11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社区卫生服务是满足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区域卫生规划的重要辅助。尽管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限制了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现阶段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以找出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问题;解决方案
进入21世纪以来,社区卫生服务成为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是满足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区域卫生规划的重要辅助。尽管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限制了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1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起步时间不长,社区卫生服务应该如何发展,目前尚未形成一套适合我国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科学的管理制度。仅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较早,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2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
(1)社区医保政策尚未普及,门诊报销未拉开档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医疗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按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以看小病为主,也就是说门诊服务应构成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部分。目前,我国卫生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保范围,在医保改革中门诊报销政策规定门槛费、报销比例与其他类型的医院相同并未拉开档次,加之多年形成的患者多依赖于大医院的习惯尚未完全改变,这就使医疗设施简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医疗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质量不高,服务功能缺失。
当前,我国社区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居民基本的医疗需求,服务功能不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社区医院、卫生站医疗设备短缺。目前,我国大多数社区医院、卫生站的医疗设备比较陈旧,难以为患者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②社区医院、卫生站提供的服务项目比较少。一些低成本、高效益的服务项目,社区医院、卫生站并不提供。目前,我国居民即使患有头痛、发烧等寻常小病,也要去大医院就诊,造成了病人的不合理分流。③医护人员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全科医生不足4000人,无法满足居民对于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我国全科医生的紧缺和不足,造成了社区医院、卫生站人员素质偏低,难以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
(3)社区卫生服务的配套政策措施不完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期改革基本未涉及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因此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补偿机制不到位、卫生资源配置失当。由于政府投入与补偿经济政策的乏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如果没有进行市场化运作,机构本身将无法生存和发展,这就迫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重医疗服务“侧支循环”,从中汲取“养分”,支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生存、发展。这样,势必削弱其他服务功能,违背社区卫生服务的目的和初衷。目前,“以医养防、以药补医”实际上已经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一种对政府补偿不足的补充。
3对社区卫生服务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3.1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
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吸引患者前来就诊,提高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是关键。只有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才能使群众相信社区卫生服务站,而不是单纯的迷信大医院。要做到提高服务质量,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属于事业单位,要根据事业单位改革原则,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按照服务工作需要和精干、效能的要求,实行定编定岗、公开招聘、合同聘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的办法。对工作绩效优异的人员予以奖励;对经培训仍达不到要求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关系。要改革收入分配管理制度,实行以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办法,加强和改善工资总额管理。采取有效办法,鼓励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生产、供应质优价廉的社区卫生服务常用药品,开展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药品和医药分开试点。(2)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效率:引入竞争机制,坚持公开、公正、择优的原则,积极调动政府举办医疗机构和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不仅允许大、中型医疗机构,同时也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在人员和技术等服务要素中也要引进竞争机制,实现“劣者淘汰,优者发展”,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并且把信息管理技术引入社区卫生服务的各个环节,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信息室的建设,组织开发居民健康信息和疾病检测预警系统软件,以全科医学模式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卫生局之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级大医院之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信息互联与资源共享。
3.2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及培养机制,促进社区卫生机构首诊制的实行
社区首诊制是我国医疗卫生发展的方向,实现社区首诊制的根本问题是人才问题。鉴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高级人才缺乏的状况,建议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二、三级医院中高级职称医护人员下社区的制度,规定中高级职称医护人员每年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期限,并把医护人员下社区的执行情况纳入考核,做为职称晋升的依据;第二,积极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护人员到二、三级医
院学习进修,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护人员的成长,使人才流动及培养机制落实到实处,以缓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不足的局面,推进社区首诊制的实行。
3.3进一步突出政府行为,完善补偿机制及配套政策
“以医养防、以药养医”是对政府补偿不足的补充,实行医药体制改革后,建议政府在可能财力下加大对医院的财力补偿,以补充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的资金不足,真正使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全科医师成为社区居民的守护人、医保的守门人。同时,应调整医保相关政策,取消对供方单方面的不公平的制约措施,以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作为医院管理者,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大力改善就医环境,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尽可能降低成本节省费用,并重点加强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根据医保要求,重新确定自己的功能定位和主攻目标。
4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完善,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特有的客观情况,是事物发展的必然。
社区卫生服务在今后的发展中,只要坚持政府的正确领导、社会的全面重视,同时配以相关政策,完善补偿机制,加速人才培养,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完善管理体制和操作规范,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合理配置、利用和管理社会资源,构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努力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就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就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成为社会进步和社区文明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梁万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M].中国全科医学,2002,5(1):2.
[2]@张萍.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经济政策若干问题[M].卫生经济研究,2002,5(166):19.
提高社区网站的服务水平 篇12
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社区网站建设。开办社区网站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服务辖区居民。作为主办单位的街道办事处, 要协调和动员辖区内的物业管理、供电、供水、通信、派出所、社区医院、学校、托儿所、银行、商场、餐饮服务单位以及社会事务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行政部门都来参与社区网站的建设。各单位要认识到通过社区网站宣传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的重要性, 自觉、及时地将相关信息提供到社区网站上来, 在网站上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 推介本单位的业务, 介绍本部门所开展工作的内容和过程, 开展便民服务, 提供相关咨询。这对政府部门、各服务单位和小区居民都是非常有利的事情。街道办事处要建立网站建设的规章制度, 各部门、各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配合社区网站的工作, 及时准确地向社区网站提供所需的资料和信息, 以保证网站的正常运行。
办好社区网站, 对外要有表现力, 对内要有生命力。社区网站的定位是服务于本辖区居民的内部网站。要有比较好的冲击力, 要使人能够产生浏览的兴趣、阅读的快感, 获得有用的信息。社区网站开办以后, 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网站, 让更多的居民知晓, 努力提高社区网站在小区居民中的知名度和覆盖率。社区网站是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与居民之间沟通的通道, 是社区文化的载体, 网站要通过服务提升人气。网站要涵盖社区内部新闻、生活指南 (包含供电、供水、通信、就医、入托、入学、银行、商场、餐饮服务等) 、办事指南 (包含离退休工作、城市低保、困难救助、残疾人工作、拥军优抚、派出所、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等) 、物业管理业务、社区文化、社情民意等内容, 这些内容以服务居民、引导居民的生活为目的, 同时, 还要开设“听居民之声、言居民之事、解居民之忧”的栏目同居民互动。
在网站的生命力方面, 则应该有比较新颖的内容, 有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新的信息和观点, 让居民有进一步点击的冲动。要及时更新网站的内容, 能够吸引居民的持续关注。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安排专职或兼职的网络管理员, 负责栏目的维护, 各成员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收集相关资料, 采编相关的新闻, 拍摄图片。要将网站的风格与社区文化、物业管理、居民服务等内容结合起来, 做到有的放矢, 考虑方方面面的读者。同时, 要鼓励各路工作人员献计献策, 多写稿件, 让网站的内容日新月异。要动员和奖励居民写稿, 表扬居民群众中的好人好事, 介绍生活经验、家庭教育经验、育儿经验、养生经验、与老人相处经验等, 鼓励有文采的居民进行文学创作, 总之, 要让居民群众参与进来。采编好社区新闻是社区网站的重点工作, 这些新闻因为发生在居民身边, 与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而引起居民的关注和重视。采编人员要做到及时报道, 内容真实, 图文并茂, 短小精悍。同时, 要在居民群众中培养网站的通讯员, 奖励他们积极为网站投稿, 对没有写作能力但积极提供新闻线索的居民, 也要进行奖励。
政府部门及各服务单位通过社区网站和居民实现互动。社区网站一边连着政府部门及服务单位, 一边连着千家万户的居民, 是架在政府部门及服务单位与居民之间的“连心桥”。要把社区网站搭建成居民与政府部门和服务单位交流的平台, 要与居民实现互动, 不但要给浏览者带来一些信息, 使其获得相关知识, 还要为居民提供相关的政策咨询。有关单位要通过网站搜集信息, 解答和处理居民提出的问题。解答居民的各项问题要及时、准确、有权威性。同时, 对辖区居民反映的小区环境建设、社区治安、有关单位的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要认真落实、妥善处理, 做好有关问题的解释工作。
正面引导, 办好“居民聊吧”。实际上, “居民聊吧”就是辖区居民互动的小论坛。社区网站要整合小区居民的力量, 通过正面引导, 就国家大事、家长里短及居民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 促进社区工作的开展。一是结合时政形势开展学习讨论。结合各时期、各阶段的时政形势, 组织开展各项专题讨论。例如开展“‘两会’与民生”、“崇尚科学, 反对邪教”、“廉政文化进社区”等项专题讨论。二是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系列讨论。围绕政府部门近期开展的重点工作, 引导居民进行讨论, 献计献策, 例如开展创建“平安、文明、和谐社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方面的讨论。三是结合小区管理开展专题讨论。如围绕“为管好小区停车场献一策”、“动员退休老同志积极参与看楼护院活动”等方面的工作开展讨论。四是结合老年人的特点开展交流讨论。爱老敬老、老年人的健康、“空巢老人”等方面的问题都备受社会关注, 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居民聊吧”要从老年人关心的孝敬老人、志愿者服务及老年人的养生之道、科学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开展讨论。五是结合居民的其他生活和工作、教育问题开展讨论。例如“家庭教育与辅导”、“户外旅游”、“垂钓乐趣”等。办好“居民聊吧”, 可以发挥宣传引导作用, 提升居民的整体文明素质, 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总之, 城市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必须与时俱进, 在互联网时代, 利用好社区网站这个平台, 提高居民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 是大势所趋。在社区网站建设的实践中, 要结合各成员单位的工作实际, 结合各阶段的重点工作, 根据居民群众的需求, 在栏目的设立和网站内容的处理等方面, 大胆探索, 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及时调整和更新, 以辖区居民的满意为工作标准, 以服务辖区居民为目的。
(作者单位:中原油田第八社区管理中心)
【社区金融服务】推荐阅读:
农村社区金融服务研究08-05
社区矫正人员社区服务10-02
社区服务10-12
社区健康服务10-25
社区中医服务11-17
社区服务08-26
文化社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汇报材料09-25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汇报11-06
汽车社区服务05-24
城市社区服务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