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社区

2024-10-05

服务型社区(精选12篇)

服务型社区 篇1

200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意见》, 以此文件精神, 南京市卫生局、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南京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考核标准》的通知。至此, 我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进一步明确, 同时明确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具体职责, 确立社区卫生服务的科学合理构架, 规范服务机构、人员的资质和服务行为, 提高了社区医疗机构人员的整体素质。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真正成为实施公共卫生服务的摇篮, 从而保障我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又好又快发展, 逐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的全覆盖。

截止目前, 南京市所有区、县都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 全市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877个, 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4个, 社区卫生服务站74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人次已占全市门、急诊总量的40%以上。作为城市最基层的医疗服务单位,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普及国家基本医疗政策、实现公共卫生广覆盖中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优势所在。

1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益性比大中型医院更明显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医疗服一务主要是“小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除此之外, 还承担着12项公共卫生服务, 包括健康教育、传染病控制、慢性病防治、计划免疫、妇幼保健、老年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指导等。这些公共卫生服务主要由政府财政提供资金, 免费向居民提供。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 根据机构的服务人口数和提供服务的项目、数量、质量, 在全面考核评价的基础上给予核定补助。2008年南京市、区财政将按照辖区常住人口每年不低于20元/人的标准, 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给予补助。同时列出7

(1) 南京市玄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苏南京210016项63个指标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考核。政府作为社区卫生投入的主体决定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益性比大医院更加明显。

2 社区卫生服务强调的是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健康的含义包括人的生理和心理等各个方面的良好状态。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大“杀手”。据统计, 全国每天约1.3万人死于慢性病, 占全国总死亡的70%以上, 城市地区高达85%以上。而且, 慢性病病程长、费用高、治愈率低、致残率高, 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居民对防治慢性病的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而这样的预防控制工作靠大医院的医疗资源是远远不够的, 更多的要靠社区卫生服务来实现。通过医疗、康复、心理、行为、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性照顾与协调, 可以逐步提高全体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3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更全面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是社区全体居民, 以社区全体人群为对象, 而不仅仅是病人, 包括社区中的病人、亚健康人群和健康人群。同时提供服务的内容为综合性服务, 除了提供基本医疗外, 还提供融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 使服务的需求和供给呈现丰富多彩的内容。提供服务的模式是连续性、全程性的, 对居民来说, 从出生到临终, 不论其性别、年龄或身体、行为及社会层面的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对人的生老病死整个生命过程提供连续性、周期性的卫生和医疗保健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可和病人及家属保持情感的交流, 还可以为每位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健康联系卡, 通过社区的自动化软件系统对居民实行连续、动态的健康管理, 从而全面掌握居民个人及家庭的健康状况。

4 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成本更低

相对于大医院较高的诊疗费用,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是基本药品, 技术是适宜技术, 这种服务价格比大医院低得多, 居民能够承受得起。目前, 我市多个区、县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已经执行药品的零差价销售, 其门诊费用只有同城大医院的1/2或1/3。据统计资料表明, 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 同一种病每一门诊人次可以节省费用45元, 每一出院病人可以节省费用990元。

5 社区卫生服务更具便捷和可及性

人们在患病时往往有诸多不便, 尤其是老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 所以, 医疗机构方便与否, 成为社区居民日常就诊的首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位于社区, 合理分布于各街道, 位居于社区居民的家门口, 无论您在何地、在何时都能在15分钟内到达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及时得到诊治。同时, 医务人员可以按照您的需要, 预约上门诊治、访视或建立家庭病床等, 全方位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综上所述,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其完善的网络、合理的定位、方便快捷的综合服务, 越来越成为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健康保障的首选。但是,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多数是由原来的街道、乡镇卫生院转型而来, 基础较差。如:医疗质量还是得不到患者的信任;软、硬件建设跟不上老百姓的就诊需求;提供服务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和全科医师极度缺乏等等, 成为目前社区卫生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然而, 随着政府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投入的不断增加, 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认可程度的不断加强, 实现“小病在社区, 大病到医院, 康复回社区”的就诊模式将不再是梦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将成为实施公共卫生服务的摇篮。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政府职责

服务型社区 篇2

社区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现代、高效、廉洁的服务为目标,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工作理念、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深化和拓展规范化服务型社区建设,使社区的决策更加科学,行为更加规范,效率明显提高,为实现社区治理和服务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优质服务型社区活动,提高社区干部的整体素质,有效的改进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努力创建和谐社区环境。

三、具体任务

(一)建立以“终身服务”为主题的创国优宣传长廊

(二)面向婴幼儿实施“启蒙”服务

(三)面向青少年实施“带优”服务

(四)面向青年实施“健康”服务

(五)面向中年实施“减压”服务

(六)面向老年人实施“夕阳红”服务

(七)面向弱势群体实施“暖心”服务

(八)面向党员、驻地单位实施“讲奉献、献爱心”活动

四、具体步骤

(一)依托创国优活动为契机建立“终身服务”为主题的宣传长廊。

时间:2012年4月1日—5月30日 地点:哈建小区南门至社区门前

(二)面向社区内0—3岁婴幼儿实施“启蒙”服务

1、发挥人口计划生育站、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技术服务优势,建立人口计生、教育、卫生、妇委会等部门建立以社区为依托,以爱尔贝早教中心,向家庭辐射的早期教育指导与服务的多元模式。

5月13日邀请“爱尔贝早教中心”的专家面向社区部分0—3岁婴幼儿,开展早期教育亲子互动课程。2、4月25日邀请专家为爷爷奶奶课堂。

3、依托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为中心,建立0-7岁儿童建立疫苗服务卡并上门服务。(6月份以前健全台账)

时 间:长效机制 “亲子互动课程每月一次”;“爷爷奶奶课程”每二月一次。地点:建设路社区三楼

(三)面向青少年实施“带优”服务

1、建立青少年活动室,实施“六点半工程”。活动室为青少年开放图书阅览,办理书籍借阅。特别是在六点半学校放学之后,为他们提供学习、活动的场地,派离退休人员专人负责管理并对孩子们的功课进行辅导,并举办以“在读书中成长、在实践中成才”、“让文明美德伴我们成长”、“ 善良的付出,换来满足的快乐”、“ 让我们和文明美德手拉手”、“ 微笑面对每一天”、“ 无私奉献,也是一种美德 ”为主题的“六点半工程”活动。如:安排孩子在家中帮助家长做家务活,征求家长对此次活动的意见反馈表。增强孩子和家长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构架起“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机制的桥梁。

时间:长效机制 学生每天放学 地点:建设路社区少先大队活动室

2、每周六在社区少先大队活动室开办社区心理咨询室,或通过电话咨询,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知识讲座。3、5月8日至5月20日举办辖区“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将评选的美德少年先进事迹在宣传长廊中展示。地点:社区少年大队活动室

4、利用寒暑假学生活动“空白点”,充分发挥青少年作用。7月28日,组织青少年观看粟裕将军驰骋战场的记录片和戎马一生的照片,邀请居住在社区的老革命为青少年讲述革命战争故事,让青少年在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感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8月26日举办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组织辖区青少年达五大教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与共建单位共同参与)。5、6月10日举办青少年叛逆期家庭教育讲座。

地点:社区三楼

(四)面向青年实施“健康”服务

9月6日邀请专家举办婚恋咨询讲座

地点:社区三楼

9月20日举办“准父母”学校课堂

地点:社区三楼

9月27日邀请妇幼保健所的专家为社区育龄妇女开设育龄妇女生育保健和政策宣传活动

地点:社区三楼

(五)面向中年实施“减压”服务 1、6月16日邀请专家举办“职业人员”减压讲座 2、6月23日邀请专家举办“家庭理财”讲座

地点:社区三楼

3、创建“学习型家庭”。围绕“重家教,以德立家;学法律,以法护家;用电脑,信息富家;读好书,文化兴家”,组织家庭成员学习政治、法律、电脑、外语、家庭教育、文学艺术、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形成“父母带头学习、家庭全员学习、互动创新学习”的良性机制,营造“人人学习,家家学习”的浓厚氛围。

时间:每周六、日由楼栋长将流动读报点设臵在本楼栋前

4、成立建设路社区家政服务网络中心,为居民提供便捷、全面的服务。社区党组织号召辖区个体工商户积极投身到社区建设中,共同参与开发社区便民服务项目,让他们由“局外人”变成“局内人”。一是依托社区便民服务站,建立社区家政服务网站;开设废旧回收、大扫除保洁、小时工、清洁保洁、学生午托、礼品公司、搬家服务、水电暖、鲜花礼仪、代购代买物品、开锁服务、住家保姆、不住家保姆、老人陪护、病人陪护、月嫂、钟点工、少儿托管、宴嫂帮厨、送水服务、换气服务、送餐服务、服装干洗、各类家电维修服务等服务项目;二是24小时开通服务热线,随时为居民提供各类便捷等服务

时间: 4月10日至5月30日

地 点:建设路社区服务大厅

5、成立民情民意联络站,为居民提供深入、长效服务。社区建立了社区民情民意畅达“三级网络机制”,一是社区成立民情民意联络站。民情民意联络站聘请10名懂政策的退休老党员每天轮班进行登记、反馈、处理问题。民情民意联络站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是本社区内居民表达民意诉求最直接的平台,收集、整理、解释、答疑及信息传递,随时随地耐心细致倾听、收集民意诉求。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以听取民意、解决民忧、保障民安、激活民力为主要任务。二是小区建立民情民意联络点。社区在各小区设立民情民意诉求工作点,各点设立民情民意联络员。民意联络员是在辖区内热心社区工作、在居民中威望较高的党员和积极分子、楼栋长、十户长组成,由小区内各楼栋推选和社区推荐产生,每天轮流做班在各点登记、倾听居民的诉求,在各点设立流动读报点,每星期更新一次内容。三是在各楼栋设臵民情民意联络员。在小区各楼栋推选民情民意联络员,负责邻里之间、家庭矛盾、陪老人聊天、拉拉家常、水电暖等涉及生活等方面的事。时间:每周召开民情民意例会梳理问题 地点:各民情民意联络点

(六)面向老年人实施“夕阳红”服务

1、充分利用社会医疗卫生服务站,实现了企业退休人员“小病靠社区、大病到医院”的服务目标。社区还定期组织退休人员到医疗服务站进行身体检查和医疗保健。并建立了60岁以上老人健康档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进行上门免费就诊。

时间:长效机制(每月16日)

2、实施“探亲日”活动。每月26日,确定一户离退休人员,社区领导将亲自看望,了解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当有离退休人员病了或住院,社区领导必去医院或家中看望慰问。每逢在老人节、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召开座谈会及文体活动。老年人80岁生日社区必为其祝贺,送去鲜花,送去祝福和他们一起过生日。、时间:长效机制(每月26日)

3、实施温情计划,落实结对帮扶制度,社区号召社区离退休党员、群众共同参与“一帮一”认亲活动,真正将帮扶工作落到实处。根据退休人员的能力、居住情况,将社区特困老人、空巢老人作为助老对象,要求退休人员志愿者在能力范围内,对老人的生活、情感关怀。在闲中之余看望老人,了解老人生活中存在困难和需求,积极帮助解决。时间:9月16日

4、依托社区老年协会,搭建活动平台,利用节假日期间社区“天山松”老年文化艺术团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4月26日举办庆 “五一”文体活动,设拔河、兵乓球、象棋、扑克比赛;

地点:社区活动室

4月29日举办以“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共建幸福哈密”为主题的颁奖及文艺演出。地点:社区楼门前

9月20日举办迎十一国庆节、中秋、庆老人节系列活动(开展以“邻里互助、携手共进”的长桌餐会)。

地点:社区活动室

5、依托老年关怀委员会,为退休人员提供临终前慰藉、致悼词、联系车辆、宾馆等一系列丧葬服务。从而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时间:长效机制

(七)面向弱势群体实施“暖心”服务

1、发挥共驻共建单位的作用,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服务。及时了解辖区单位用工情况,依托地市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区域内职业介绍机构和用工单位这一全方位的用工信息网络,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用工信息、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及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培训服务。

2、开通法律服务热线,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站,为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社区与哈密地区伟民律师事务所联系在社区开通法律咨询热线,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站,周六轮流坐班,为居民群众免费提供民事纠纷调解、居民利益诉求等法律咨询服务。

时间:长效机制(每周六)

(八)面向党员、驻地单位实施“讲奉献、献爱心”活动

1、成立以在职党员、退休党员为主的志愿服务队,积极参加“党员责任区”、“党员培训”等社区党组织开展的活动,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 定期走访所联系的社区群众,了解民情、倾听民声、反映民意、解决民难; 带头倡导健康文明的社区文化,主动参加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等群众性、公益性活动。

开展“金点子”征集、“解难题、帮民困”活动。在社区设臵了“金点子”光荣榜,广泛征求广大在职党员和离退休人员对社区发展好的意见和建议,经梳理讨论认为切合社区发展的,就登在光荣榜上,以此鼓励更多的党员来谏言献策。

时间:长效机制

6月9日,以创卫活动为契机组织辖区在职党员在小区内进行大扫除。

2、结合社区党建工作与共驻共建单位开展社区服务活动。构筑大党建格局社区党总支部---支部---小组---联络点,并定期召开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通过开展共驻共建活动,社区和驻辖区单位之间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开创了资源共享、文明共创、条块结合、运转协调的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加强社区党建,旨在为社区服务、为群众服务。成立一个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为群众帮贫解困、治安巡逻、法律援助、医疗服务、环卫服务等活动。

时间:6月23日-7月1日 邀请共驻共建单位召开党建联席会。

社区党总支与地区教育局签订共建服务型社区协议书,与哈密市六中签订服务青少年协议书,与国投罗钾签订就业再就业协议,与地区无线电管理局签订扶贫帮困协议书,与地区消防局签订安全消防协议书。

时间:5月16日---5月26日

社区医疗 温馨服务 篇3

应运而生的塘桥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一所一级甲等医院,2001年,被 列入上海市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单位之一。现有建筑面积4197平方米,职工117人 ,医技人员87人,其中中级人员以上21人。日均门急诊人次500号左右,病房核定床位74张 ,设有老年康复护理综合病房和肛肠病专科病房,并拥有一批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中心 ”地处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塘桥街道所属范围,辖区面积5.2平方公里,社区户籍人口5.5 万余人。

早在1997年,“中心”既与塘桥街道建立了由“中心”及仁济医院东部、儿童医学中心 、市残康中心和街道所属民政、妇联、残联及地区的物业、房产等单位组成的“社区健康协 调委员会”(后改名为“社区健康促进委员会”)的协调机构,制定了《塘桥街道社区卫生 服务工作实施意见》,形成了“街道搭台、卫生唱戏、居委参与、各方协调”的社区卫生管 理体系,并先后在浦东新区兰高、塘东、宁阳、塘二村及仁恒广场开设了5个卫生服务点, 目前,巡回医疗点遍布各居民小区,为“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

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屡有建树的吕建龙院长认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有利于基层医院 的功能转换,使基层医疗由过去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换 ,医务人员由坐等病人到主动上门服务,从单一的内、外科向医疗、预防、康复运动等全科 转换,服务的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利于社区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增强,社区居民通过全 科医生的悉心指导与帮助,不断地接受疾病预防知识,减少了疾病的复发。有利于满足不同 人群的服务需求,全科医生随时上门服务,定期在社区开设各类医疗预防的专题讲座,为妇 儿保健、老年保健、残疾人康复及慢性病随访提供了方便与实惠。有利于推进医保制度的改 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上下级医院实行双问转诊制度,做到“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 ,既减轻了大医院的压力,又降低了病人的医疗费用。

多年来,“中心”始终以健康为主题,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 、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和脆弱人群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问题,满足社区基 本卫生需求为目的,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在不断的探索和 创新中,逐步建立了“中心”的服务特色:

——推行全科医生家庭户籍保健制。对家庭人员进行常规医疗咨询服务、健康教育、慢 性病干预及电话随访,使社区居民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探索残疾人示范街道的试点工作。为各种肢残、精神残、聋哑人等提供服务和培训 ,社区医生积极参与、关心,帮助指导残人康复,对人生树立信心。

——积极开展社区糖尿病防治科研工作。针对当前糖尿病发病率增高趋势,社区医生开 展以人为本,采用三级防治制定一系列宣传、预防、干预、治疗措施,控制发病率。

——建立社区卫生教育基地。分期分批接受二医大新华卫校护士班及仁济临床学院应届 专科生来“中心”参加社区的实习培训。

“中心”卓有成效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不仅深受广大社区居民的欢迎,并得到了各级政 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首肯。自1995年以来,“中心”连续三届获得浦东新区文明单位光荣称 号,连续两届获得浦东新区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及上海市爱心助老特色基地,“中心”党支部 连续三届获得浦东新区先进党支部称号。

为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中心”根据不同部门的岗位要求,建立了员 工“能进能出、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等充满竞争活力的运行机制,对原有的三科一室的设 置进行了结构重组,改变了原来单一医疗预防,后勤管理的机构,增加了适合开展预防保健 、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生指导“六位一体”的协调和管理内容,逐步完善了全科医生的 工作要求,为社区常见病、慢性病的防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为加快全科队伍的建设,“中心”通过脱产与业余结合,院内与院外相连贯的方法,多渠道培养全科人才,使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内涵有所提高,并先后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及各站(点)的工作条例,形成规模服务的制度,以团队形式为5个综合卫生服务点配备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及防保人员。加强对社区综合卫生服务点的管理,搞好联合体院际工作,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优势互补,拓展卫生服务的功能。

服务型社区 篇4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区,党建,育人

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对基层党建新格局提出了具体要求——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 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大力加强高校学生社区服务育人功能, 对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和谐、优雅的育人环境, 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培养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文精神、创新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北京工业大学后勤服务集团以学生社区为依托, 以“党员服务进社区, 四抓四促四引领”工程为支撑, 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 进一步拓展服务育人平台, 促进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发展,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高校学生社区服务型党组织理论探析

1.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 住宿制作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方便集中管理的同时, 也因其问题多发而成为高校学生工作普遍关注的一个“难点”。学生社区广义上是指在学生宿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泛指课堂学习之外的, 以学生宿舍为中心, 包括学生食堂、文体活动场所和住宿区商业服务网点等在内的特定的校园学生生活、学习和群体活动区域。因此, 以学生为本, 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为根本出发点, 是北京工业大学后勤服务集团指导学生社区工作实践的基础和依据。

2.学生社区特点

高校学生的特点, 决定了高校学生社区不同于一般居民社区的特点, 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 学生社区主体的群体性。学生社区主体构成要素具有文化层次相同、认知水平相近、年龄相差无几等特点。他们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 但作为“准社会成员”, 他们身上仍存在诸多问题尚未完善, 表现出多种不确定性及不稳定性。大学生具有青年人的从众特征, 这就要求我们应随时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 善于发现问题, 因势利导, 重点做好正式和非正式群体中“学生领袖”的思想工作。

第二, 学生社区管理的规范性。高校应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并契合大学生实际生活需要, 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可行性分析, 优化管理模式, 制定科学合理和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变“管理理念”为“服务理念”, 探索有利于大学生成才成长的社区管理和服务方式, 使学生社区在维持良好的生活秩序的同时, 拓宽育人空间,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引领“社区服务”。

第三, 学生社区活动的规律性。相对于其他社会青年群体而言, 高校学生具有作息同步、人员流动小、结构相对稳定, 规律性较强等特点。因此, 通过党员服务进社区, 开展以自我教育为主, 环境育人为辅的价值观教育, 引领“社区文明”。

第四, 学生社区文化的可塑性。学生社区文化现象交汇, 但它却是计划统一、组织统一和规范统一的相对独立的场所, 人员相对较为单一, 比居民社区相对容易管理控制和塑造, 这就需要突出服务功能对增强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为学生健康成长塑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引领“社区文化”。

与此同时, 保障学生社区稳定和谐, 有力的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3.学生社区党建机制模式

第一, 学生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其基本机制是按照构建和谐社区, 坚持科学发展的要求, 与时俱进的开创学生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模式, 在学生社区学生支部独立发展学生党员, 以党员发展工作为龙头, 以优化积极分子培养模式为主线, 以服务在住学生住宿生活为内容, 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 拓展服务育人空间, 资源优化配置,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 学生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其基本模式是创新学生社区基层党建的形式与内容, 变单纯管理为以管理为目的, 以服务为手段;变单纯的教师管理为以教师管理为主、学生自我管理为辅。在形式上创新党建模式的同时, 拓宽现有育人平台, 增强学生社区育人功能。在内容上更加立体, 形成联动, 在发展上形成后劲, 在学生社区形成覆盖效应。

第三, 学生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其目的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夯实党的群众基础, 形成学生社区教师党支部与学生社区学生直属党支部的合力, 一方面, 拓宽服务育人平台, 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方面, 引领学生发展, 为构建和谐社区环境, 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提供必要支撑。

二、高校学生社区服务型党组织方法研究

通过对北京工业大学学生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总结和分析, 可以将其方法研究概括为:“党员服务进社区, 四抓四促四引领”工程为支撑 (以“党员服务进社区”为主线, 践行“抓思想促稳定引领社区安全, 抓学习促和谐引领社区文明, 抓实践促提升引领社区服务, 抓品牌促创新引领社区文化”) 。

1.“党员服务进社区”创新项目立项

北京工业大学学生社区公寓楼实行楼长负责制, 楼委会由楼长、学院社区辅导员、学生助理及全体工作人员组成。而“党员服务进社区”活动, 是基于楼长负责制的基础上, 一名学生支部党员对接一个公寓楼, 配合楼长以党员服务、党员先锋岗、党员宿舍挂牌、阅览室、图书馆等形式开展各类文化教育活动, 从而使支部建设与公寓楼建设实现对接, 有利于学生支部在公寓楼中的作用发挥。

2.抓思想促稳定引领社区安全

(1) 教工党支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形成齐抓共管之势。

安全工作作为学生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各类工作始终排在首要位置。教工党支部围绕人身安全、物业安全、财产安全、治安安全几个方面开展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

(2) 学生党支部参与管理, 化解矛盾, 实行安全隐患“零报告”制度。

学生支部配合教工支部开展各类安全工作, 实现支部积极分子与各宿舍各楼层对接, 成立安全巡逻队, 负责特殊时期公寓楼内安全巡视, 实行安全隐患“零报告”制度;深入了解学生需求, 及时把握宿舍学生思想动态, 排忧解难, 化解矛盾, 变“事后救济”为“事前引领”, 为维护社区的安全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抓学习促和谐引领社区文明

(1) 教工党支部转变工作理念, 开展“5+2”岗位培训, 坚持服务育人。随着管理理念向服务理念的转变, 教工党支部在牢固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的工作中起到重要引导作用, 创新性的开展“5+2”岗位培训, 即主管岗培训、值班员培训、保洁员培训、维修工培训、安全员培训专职岗位培训及社区辅导员培训、学生骨干培训辅助岗位培训。从理念和方法上为提供优质服务做好保障。

(2) 学生党支部拓展学习平台, 开展参观学习理论研讨相结合, 开展大学生政治素质教育。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教育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核心, 其内容是指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对他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发生长期稳定的内在作用的基本品质, 是社会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在人的心理中形成的并通过言行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 是实现在学生社区安全稳定, 促进学生积极向上, 学有所成的基础。

4.抓实践促提升引领社区服务

(1) 教工支部以服务促和谐, 在规范服务中践行党员承诺。教工党支部突出对公寓楼委会主动性的发挥, 通过明确服务意识, 落实服务责任, 以制度形式落实主体地位, 让党员实现参与, 对组织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建设性意见。与此同时, 落实服务设施, 在各公寓楼配备电脑机房, 方便学生学习或开展各类辅导;在各楼区添置微波炉、电冰箱等必要电器, 方便学生学习的同时, 引导学生养成文明习惯。

(2) 学生支部以服务促提升, 在落实服务型党支部承诺的同时提升个人实践能力。学生党组织是开展各项学生工作的基础, 而学生党员、学生干部, 则是学生党组织的“领头雁”“排头兵”, 如何在发挥党组织的导向作用, 落实服务型党支部职能, 就需要学生干部培养理念转变为“用其所长”为“补其所短”。使学生支部在开展各类服务工作的同时, 搭建育人平台, 为学生干部的能力提升创造条件, 打好基础。学生党组织作为学生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各类学生社区服务工作中, 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如, 新学年迎新、毕业季文明离校等。

5.抓品牌促创新引领社区文化

(1) 教工党支部打造“居室美化环境月”品牌。学生社区中心大力推进学生社区的教育管理、文化建设和物业标准化服务等各项工作, 全面开拓学生社区管理和服务和新面貌, 建设环境优美、秩序良好、舒适温馨、文明安全的学生社区。活动不仅打造出一批有特色的高质量居室, 而且在活动过程中, 增进了室友间的友谊, 增强了宿舍的凝聚力, 在学生展示自我居室的同时也拉近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距离, 通过相互沟通和理解, 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校园的归属感, 增进学生社区和谐。

(2) 学生支部在实践中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进而提高学生社区的文化品位。学生社区作为学校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 以“梦想工大、和谐社区”为发展理念, 始终明确学生是社区建设的主体, 力图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三位一体的目标, 使之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学生参与学生社区管理工作, 是学生社区的一个重要特色, 创新性的开展学生社区文化节, 在实践中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进而提高学生社区的文化品位。

三、学生社区管理育人功能的发挥

(1) 形成“立足社区、服务社区”的效果, 增加服务型党支部满意度, 促进和谐校园创建。通过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需求, 了解学生在各项服务中的满意度, 有利于提高服务育人水平。

(2) 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 形成“引领以一名党员带动一间宿舍, 以一间宿舍带动一个楼层, 以一个楼层带动一栋公寓楼, 以一栋公寓楼带动整个学生社区”的良好氛围, 以增进和谐环境育人效果。

(3) 创新学生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模式, 以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共建的方式共同搭建服务育人平台, 实现全员育人, 全方面育人, 全过程育人。

参考文献

[1]李洪生, 涂宇峰.高校学生社区开放型组织生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通讯, 2012, (3) .

[2]时长江.高校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 (05) .

[3]李世琼.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 2005.

[4]李维意, 郭广伟.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1, (01) .

[5]于茜, 李玮.高校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浅探[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版) , 2008, (01) .

服务型社区 篇5

1、全面认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 只有深刻认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才能加大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 的支持力度。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的民心德政工程,是密切党群、政群关系的桥 梁或纽带,是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中最受老百姓关注的服务项目,是公共卫生体 系和基本医疗体系的基础和网底,也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系统的门户和基 石。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是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以及保障人民群众公 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是解决低保人员、弱势群体医疗救助的有效途径,也是 保证国家卫生经费投入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基础,更是体现“社会发展以人 为本,人的发展以健康为本”的大卫生观以及“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 的卫生发展观的重要平台。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健康权 利,促进社会和政治的长治久安,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文明社会,是“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基本方针的鲜明体现,是党和国家带领 全国人民奔小康的重要基础,健康是小康的基础,要奔小康首先要保健康。

2、明确政府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政府应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负主要责任,包括加大宣传、动员力度,投入经 费开展广泛的理论、实践、政策、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给予有效的法制、体制、机制、制度、政策等方面的保障和支持,重点要加大财政投入,包括调整卫生经 费的支出结构、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经费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建立经常性投 入机制、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经费的增长幅度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幅度保持一致。城市区级政府的卫生事业经费要集中用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体系建 设,要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必需的设施设备添置经费、人员培 训经费、信息化建设经费、工作经费、人员工资、预防保健经费等。政府还应该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区域发展规划、机构和人员的准入、服务标 准和规范的制订、质量评价和监督、信息发布、社区居民满意度调查、绩效评估、落实

奖惩等工作。政府要逐渐转变职能,可以委托社会中介组织和专业机构对社区卫生服务进 行行业管理。政府更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应从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渐转向 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事业,从包办机构转向采购服务,适当引进竞争机制,从“雪 里送炭”转向“锦上添花”,要实现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的完美结合,适当借助 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政府应该明确自己的立场,应完全站在维护和促进社区居民的健康、保障社 区居民的基本健康权利的立场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以提供基本卫生服务、满足 社区居民基本的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以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为核心,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保人员或弱势群体为重点对象,以经济欠发 达、缺医少药、社会力量不愿介入的地区或社区为发展重点,在一些“富人区”,可以适当利用社会力量举办较高档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便满足不同层次的 需求。

3、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机制 社区卫生服务要获得持续发展的潜力,最关键的是要立法,要通过法律 来保证政策的持续性和投入的经常性,加大执行的力度,同时,避免人为因素的 干扰。用法律来保障社区居民的基本健康权利是最有效的,更有利于保证政府卫 生经费投入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在法制化的基础上,还要使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制度化。要对地方政府提出 有关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要有实施细则和考核标准,要加强 考核和监督,最后要落实责任和奖惩,要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地方政府的政 绩考核目标。在制度化的基础上要规范化,要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明 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的具体要求,明确人员的配备标准和素质、能力要求,明确服务流程和操作规范,明确考核指标和考核方法,加强质量监管和绩效考核,以便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质量和效果。目前,有些地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 构基本上还是医院,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很不规范,服务功能没有拓展,服务能 力和服务质量都达不到让社区居民满意的程度,很难持续发展下去。在规范化的基础上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政府举办为主导发展社区卫生 服务,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在保证人员有较高待遇的前提下,要有准入和退出的机制,不能搞终身制,同时,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有好 的待遇才能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有好的激励机制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 造性,有公平、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才能留住优秀人才,做到优胜劣汰,
,不断提 高队伍的素质。人才和机制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瓶颈,没有好的机制吸引不来 或培养不出来或留不住高素质的人才,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无法提供让社区居民 满意的服务。目前的问题是大部分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过多、素质太低、能力不高、培训效果不好、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很差、人员没有出口、人员成本过 高、待遇太低、高素质人才进入困难,形成“占位性病”,最终使一些社区卫生 服务机构变成一部“腐朽的机器”,只有投入,不见产出。目前急需政府设立人 才基金,用较高的待遇吸引少量高素质的人才,例如,对政府认可、聘用的全科 医生采用年薪制,同时,对这些高素质的人才进行有效的培训,让这些人作为团 队的“领头羊”,用少数人带动大多数人,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服务型社区 篇6

关键词:服务型党组织;基层;社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此来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一重要论述深刻表明我们党更加注重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更加注重强化密切联系群众的行动指向。近年以来,阿克苏地区深刻领会“重心在基层,基层在服务”的思想,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载体,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助推社区重点工作有进展,难点工作有突破,薄弱工作有措施,服务群众有提升。

1 增加社区工作人员,增强管控能力

地区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访惠聚”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工作,构建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岗位双奉献”工作机制。

一是在社区民警(协警)、干部等原有工作力量的基础上,把青年团员、无职党员、退休干部、实体经济从业人员作为招募对象,组建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开展维稳巡逻、宣传教育、扶贫帮困、矛盾调处等活动。比如,沙雅县实施商户“加盟制”,凝聚力量最大化。打造社区“一刻钟”服务平台,采取“以市场换服务”方式,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选取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商家,加盟“一刻钟”服务平台,有效对接居民需求,提供“点餐式”服务,壮大社区服务力量,促进加盟企业良性发展。又如,沙雅县社区“办公司”,就业难题内消化。由社区居委会牵头,组织下岗职工、低保户等弱势群体开办“家政公司”,为辖区居民提供搬家、家庭清洁、小时工和保姆等有偿家政服务。同时,承接学生接送、便民信息发布等免费服务,形成社区服务功能多元化与解决就业难题互利双赢的良好社区生态。

二是注重稳定社区工作者队伍,调剂387个事业编制,定向招聘社区优秀聘用人员,充实社区工作者队伍,并根据社区大小、居民数量、工作任务、工作强度等,合理调配社区干部,使社区干部数量和结构趋于合理化。比如,沙雅县推行办公“错时制”,服务时间合理化。每天安排工作人员错时上班,开展“时差”服务,确保每个工作时段都有工作人员在岗,合理对接工作,“全天候”提供服务。同时,通过发放“便民联系卡”、开通服务热线等方式,推行“预约”服务,更好为辖区居民特别是“上班族”、“打工族”等群体提供方便。

三是加强聘用人员、公益性岗位等人员的管理和考核,促进社区整体工作水平和社区干部为民服务水平“双提升”。比如,沙雅县实行自主“办物业”,居民自治规范化。以提升居民自我治理能力为目标,由社区党组织牵头,每栋楼推选一名业主代表,成立“社区物业服务居民自治委员会”,化解矛盾纠纷,服务辖区居民。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建立健全小组巡查、民情通报、民主评议和考核奖惩等制度,致力解决脏乱差,全力营造齐净美。四是以社区“大党委”建设为核心,整合资源,将社区辖区内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纳入社区党组织管理范畴,增强社区管控力。

2 减轻社区工作负担,提升服务能力

地区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访惠聚”活动为契机,做实“六项工作”,推动“四个转变”,做到“四个减少”,让村、社区组织回归到服务型党组织的创建上,做好强基固本、改善民生、服务群众工作。

一是厘清职责。对应由县(市)部门或乡镇、街道完成的工作任务,不得硬性摊派到社区,需社区协助完成的,要合理分配任务,取消社区承担的各类执法和专业性工作事项。比如,沙雅县服务“一站式”,居民办事最简化。该县在所有社区全部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聚焦居民生产生活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劳动保障、计划生育、党团服务、民政、综治等服务窗口,科学配置政策咨询室、矛盾调解室、多功能活动室等人性化服务功能单元,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流程,做到了便民服务“一个门受理、一条龙服务”,实现了“进一个门找所有的部门,办所有的业务,解决所有的诉求”,使社区真正成为落实惠民利民政策的综合服务平台。

二是事权下放。全面清理纠正理应由地区、县(市)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直接办理而安排给社区办理的事项,清理属于乡镇、街道职责范围内而转嫁给社区的事项,纠正应由社区办理的事项而又未给社区下放事权的现象。

三是规范考评。全面清理面向社区的各类检查、评比表彰、示范创建等活动,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和纵横衔接、联通联动的服务机制,实行“多检同行”、“打包检查”、“多会同开”等办法,减少上级检查和会议次数。

四是严控开支。落实社区“零接待”规定,规范社区运转经费支出,严禁给社区安排和摊派接待、搭车支出、超范围支出、各类购置任务,社区组织确需征订和购置报刊、办公用品时,要以实用和管用为重点,践行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

五是精简台账。清理规范各类报表台帐,除保留社区各类组织、人员、出租房屋、辖区单位、商业网点、宗教场所等“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基础信息台账外,被取消的工作任务、创建评比达标活动、组织机构,其台账(纸质、电子)一律取消。

3 创新社区服务机制,形成倍增效应

地区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一总目标,以解决当前社区服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深入探索创新社区服务机制,形成倍增效应。比如,阿克苏市推行“三定”工作机制,划片管理“定格”、明确责任“定岗”、分类服务“定星”,实行“服务有积分,积分享服务”的“双向积分”工作模式,积分达到一定分数之后即可兑现不同面值的理发、洗车、家政、物业等方面的经济奖励服务卡。比如,沙雅县将在职党员信息库分流到13个社区,按照“一卡两表三反馈”,量化优化在职党员服务群众工作。该县严格划分“责任田”,责任落实最细化。将社区以楼栋为单位划分为若干“责任田”,同步建立“责任田党小组”,按照合理搭配原则,安排1-2名社区党员和若干名在职党员志愿者组成“服务小组”,以倾听民声、讲解政策、调解矛盾等为主要工作内容,准确掌握群众所需所盼,及时解决群众诉求,确保“责任田”分包到户、落实到人。该县还推行党员服务“点带面”,覆盖层面最广化。在餐饮服务集中区、集市巴扎等人员聚集区设立“民情茶馆”、“365党员服务岗亭”、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儿童“六点半学堂”、“家庭配餐中心”、交通指挥岗亭等服务点,让在职党员根据职业特点和专业特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和辐射作用,扩大党员服务覆盖面。比如,温宿县采取“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在职党员领单”的方式,“菜单式”服务推进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群众工作。

4 解除社区干部顾虑,激发工作热情

地区制定出台《阿克苏地区乡镇(街道)分类标准(试行)》政策,确定4类8项32个等级指标体系,区别对待,大幅提高乡镇街道干部待遇。各县市适度提高社区正副职和一般工作人员薪酬,转发《关于推荐上报从优秀社区工作人员中考录街道(镇)公务员人选的通知》,遴选推荐10名优秀社区工作者考录街道(镇)公务员岗位。比如,阿克苏市制定出台《社区聘用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和《社区优秀聘用人员特岗招考和管理办法》,将聘用干部工资每月提高到1200元、副职工资1373元、正职工资1673元,该市坚持从社区工作连续满8年或累计满10年,且连续4年考核优秀的社区聘用人员中定向招考,录用后享受全额事业编制干部待遇,工资列入市财政预算。三年来累计解决30名社区聘用骨干“特岗”待遇,录用后最低月工资为2900元。比如,库车县提高社区聘用干部工资待遇,月均工资在1600元以上,并落实正职、副职、一般工作人员300-1000元的岗位津贴,同时加大对街道、社区聘用人员的考核力度,对年度考核优秀的街道、社区聘用人员给予一次性奖励500元,连续2年评为优秀的,一次性奖励600元,其工资在原有基础上增长5%;连续3年考核优秀的,一次性奖励700元,其工资在原有基础上增长8%。

5 结束语

社区药学服务体会 篇7

1药学服务

药学服务是药学人员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 (包括医务人员, 患者及其家属) 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治疗有关的技术服务, 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依从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实现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理想目标[1]。药学人员医学、药学等专业知识的水平是开展药学服务的基础, 而职业道德和综合能力是开展药学服务的保证。所以, 加强药学人员的队伍建设, 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平, 是做好药学服务的根本。

2社区药学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需求为向导,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患者、残疾人等为重点, 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 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 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 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单位。社区药学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药物仍然是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随着民众防病治病意识的增强和自行用药现象的增多以及OTC药品的普及, 如何保障患者合理用药, 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 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 了解更多的保健常识和用药常识, 也是民众目前的一个迫切需求。开展社区药学服务, 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是基层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

3社区药学服务体会

本院地处大连市金州区, 属县区级二甲医院。区内六个行政街道, 本院在三个街道设立了卫生服务中心。虽然本院在人员配置和药学服务水平上都不及市级三甲医院, 其开展社区药学服务还有很多困难和不具备的条件。但是以人为本,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以需求为向导的服务理念, 迫使本院的社区药学服务向着居民的需求转变。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初期, 本院的药学服务只是被动的咨询服务和常规的收方发药, 与医院药房窗口服务不同的是开放式服务。就诊患者不多, 使得药学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患者交流, 解答他们的疑问, 了解他们的需求, 尤其是患者对药物预防、保健、治疗及储存等方面常识性的知识大都知之甚少, 甚至存在很多误区, 而患者需要得到帮助, 使本院药学人员感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和开展药学服务的重要性。几年的社区药学服务工作, 药学人员始终是边学习、边服务、边摸索、边提高, 倾尽所能, 满足医患的药学服务需求。

传统的药学服务模式使药学人员给患者留下的印象, 就是只会收方发药, 至于合理用药, 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 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等药学专业性问题, 患者往往更信任医生的指导。获得患者和大众的信任是开展药学服务的第一步, 为了迈好第一步, 药学人员首先是提高自己, 加强药学人员的队伍建设。通过经常举办各种学习讲座, 提高药学人员的职业修养, 服务技巧和服务技能。当给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时候, 药学人员要主动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当患者提出疑问时, 要停下手中的工作, 专心倾听患者的主诉, 平视患者的目光, 使患者感受到药学人员很重视他提出的问题, 以及药学人员对他的尊重, 从而患者也会尊重药学人员, 信任药学人员, 增强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所以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解答患者疑问的时候, 要尽量避免使用专业用语, 应采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 这样患者就不会由于听不懂药学人员的专业语言而产生尴尬, 紧张和失望情绪。平易近人是药学人员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当遇到药学人员不能确切回答的问题时, 药学人员不能敷衍患者而是要表示歉意, 并记下问题和患者的联系方式, 随后带着问题查找资料或请教专家, 无论结果如何, 药学人员都要积极主动地给患者一个回复, 并随时收集明确、可信的药物信息, 建立医院局域药物信息网, 实现医院药物信息资源共享。对于街道内常驻的老年患者和慢性患者, 药学人员采用电话回访和家访的形式, 询问用药效果, 提醒注意事项, 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患者, 药学人员应建立用药档案, 以保证患者能系统的、长期的合理用药, 同时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主动的药学服务方式, 使患者及其家人真正感受到了药学人员对生命的关爱, 对患者负责任的态度和意想不到的药学服务, 从而赢得了住地居民对药学人员以及卫生服务中心的信任, 使得就近就地看病的患者增多, 方便了患者又有效地缓解了本院门诊的就诊压力。实现了设立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初衷。

目前药物仍然是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主要手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老龄化人口也逐年提高, 老年病、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在医疗行为中占有的比重也逐年提高, 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但为居民尤其是老年患者和慢性病患者提供了就近就地就医的便利, 主动的社区药学服务又有效地改善和解决了老年病、慢性病患者在长期用药过程中以及医院药品售后服务的一些问题, 如看不懂药品说明书的问题, 用药期间加减药量问题, 用药期间出现不适反应的问题, 用药依从性的问题等等。就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们也以墙报和讲座的形式进行科普教育, 提高居民安全用药常识, 为有效、系统、合理地使用药品提供了保障。主动的社区药学服务, 使辖区内老年病, 慢性病的复发率明显降低, 使这些患者切身体

临床药师如何在病房开展药学服务

张敏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药学中心, 云南昆明650032)

[摘要]探讨临床药师如何适应药学工作改革, 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按照卫生部试点方案要求, 分析临床药师在病房中开展药学服务的工作内容及意义。临床药师可以充分发挥职业专长, 为住院患者有效地解决与药物使用相关的各种问题, 在临床治疗团队中发挥重要协同作用, 实现住院患者药物治疗全程个体化。

[关键词]临床药师;药学服务;用药教育

[中图分类号]R192.8[文献标识码]B

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以及为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的需要, 使得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成为今后医院临床上安全用药的关键[1]。卫生部已于2007年底确定在全国42家医院开展为期2年的临床药师制试点工作。试点方案要求, 临床药师将直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审核用药医嘱或处方, 与临床医师共同进行药物治疗方案设计、实施与监护;参与日常性医疗查房和会诊, 参加危重患者的救治和病案讨论, 协助临床医师做好药物鉴别遴选工作;指导护士做好药品请领、保管和正确使用工作等。这对所有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药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是, 具体到临床实践中应该怎样去做, 怎样在病房中开展药学服务等问题尚待探讨。笔者仅就医疗机构的临床药学服务如何开展问题进行探讨。

1深入临床, 加强医学相关知识学习

药学服务是一项融合了多学科知识的服务项目, 服务中必然会运用到医学、药学、药物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律等多门学科知识。通过参与临床查房, 普遍发现药师对于疾病的发生、诊断、病理生理过程及病历中的医学术语缺乏必要的相关医学知识, 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 作为传统药师更多只了解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单纯的药理学知识, 缺乏临床实践, 对药物引起的相关生理效应及不良反应指标缺乏了解。因此, 在当前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 我国药学服务要有长足的发展, 必然要求药学服务者在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的同时, 更要通过各种培训逐步进行知识结构调整。药师不仅要更新已有的药学知识, 熟悉更多、更新的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而且要掌握医学、检验、特殊诊断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药效学、药动学的学习应选择临床药物动力学[2]为参

会到了用药依从性的重要。

县区级医院受地域文化和药学人员专业水平的限制, 以及由来已久的临床医护人员对临床药学服务的偏见, 使这个级别医院临床药学的开展遇到许多阻力, 医院药剂科现在的核心工作仍然是保障药品供应, 调剂发放药品为主, 被动咨询服务为辅。目前国内真正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县区级医院少之又少。而社区药学服务较之临床药学服务来说, 由于服务的内容有所不同, 服务对象侧重点不同, 社区药学服务主要是药学人员直接对患者服务, 临床药学服务主要是药学人员通过医护人员间接对患者服务, 从而决定了社区药学服务

[文章编号]1673-7210 (2009) 03 (a) -147-02

考, 按照构建主义学习的观点完成传统药师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3]。药师只有在了解药物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 才能更好地避免在药学服务中因药品应用错误、不合理、不安全、不科学等原因产生的种种医患纠纷。

2对住院患者进行全程个体化药学服务

面对医院患者, 临床药师肩负的主要责任为确证诊疗计划中每一项药疗都有其指征, 并且该药疗方案对患者是安全和适当的, 从入院到出院为患者提供全程个体化药学服务。2.1了解患者入院前药物治疗史, 制定初始治疗方案

新入院患者通常会有入院前药物治疗史, 详细了解其治疗史对制定住院治疗计划非常重要。临床药师在药物学方面的知识全面而丰富, 对于药物的物理特征、常用方法、作用特点等非常熟悉, 通过对患者诊疗文书的阅读和对患者的问诊, 临床药师能够相对较准确而迅速地掌握患者入院前药物治疗史的具体内容, 在入院诊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获得了完整可靠的药物治疗史后, 可与临床治疗组成员一起回顾和分析患者的药物治疗规律, 初步判断病情是否涉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初诊药物治疗方案是否继续执行, 还是完全终止。当由于某些治疗上的原因, 一些患者长期服用的药物必须暂时停用时, 临床药师应当记录到药历中, 以确保在临床条件允许时重新启用。同时, 药师应确保每种药物的使用都有其治疗指征, 如果指征不明显, 或者患者首次使用某种已经改进的药物治疗, 药师应提醒治疗组成员对此加以注意。这种临床药学服务的迅速参与, 可以有效地预测和避免入院后因药物治疗计划改变而可能出现的药物相互作用, 在较大程度上保证了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通过停止不必要的药疗、优化常规治疗方案, 临床上可以及时控制处方重复, 减

较临床药学服务对药学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相对较低, 启动和开展相对容易。通过社区药学服务的开展, 对提高药学人员的专业水平、职业修养、服务技能和技巧, 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从而为进一步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是基层医院转变药学服务模式, 顺应医疗制度改革的方针, 是基层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服务型社区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管理 篇8

一、服务型社区的内涵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 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伙伴的关系, 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服务型社区是按照以人为本的现代治理理念构建的社区管理制度的总和, 是以服务居民为核心的社区治理模式。

学生的生活园区是一种特殊的社区, 或称之为学生社区, 依据德国社会科学家滕尼斯的解释, 学生生活社区是由学生组成的、关系亲密、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群体。高校学生生活社区是以学生宿舍为中心, 包括学生食堂、文化活动场所、公寓、宿舍区、商业服务网点等在内的课堂学习外的生活、休息、学习、交往、娱乐、个体及群体活动的特定区域。

高校建设服务型社区, 就是要改革过去强学校、弱学生范式的弊端, 再借鉴弱政府、强社会范式中合理的价值内核, 通过重新构建学生社区, 转变学校职能和工作作风, 构筑学生自治体系和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作用, 建立起学校管理机制与学生自治机制相结合、学校管理职能与学生自治功能互补的新型社区治理结构。

二、高校服务型社区的功能与特征

服务型学生社区的功能就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充分发挥服务功效和作用的能力, 强化了服务的功能, 突破了以往狭隘的功能。服务型社区管理的一般功能即社区为了自身生存获得的功能, 是其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例如, 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教育功能等。服务型社区管理的特殊功能有别于其他管理, 是学生生活社区发展的根本动力, 例如, 社会功能、互动功能、人际影响功能等。

服务型学生社区管理较传统的管理体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 以社区管理为中心, 注重服务。由于受传统的“重管理轻服务”观念的影响, 学生管理往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不能切实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服务型学生社区, 突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以人的发展为主旨, 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 真正做到根据学生个体特征和社会需要, 以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和谐发展。

第二, 以社区学生自治组织为载体, 注重自我管理。开展服务型社区管理, 是把教育的客体变成教育的主体, 坚持来自学生、服务学生, 把握“教育为目的, 管理是手段, 服务是宗旨,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育”的思想, 加强管理力度, 重视信息反馈, 改进大学生社区管理模式。

三、我国高校学生社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我国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的发展情况

就我国而言, 加强学生管理已经提上日程, 2005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确定了以“育人为本, 依法简章, 规范管理”为核心的思想理念和工作要求。加强学生管理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普遍重视。对于如何加强学生管理, 专家学者也都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有些学校也付诸于实际, 如2008年5月1日, 汕头大学新闻发布会透露:今年秋季起, 该校将打破国内现有高校学生集中住宿的管理模式, 试行“住宿学院制”。

2.我国高校学生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社区管理已经形成初步的社区模式的学生工作体制, 可是由于学生社区发展历史仍短, 其理论和实践仍不够成熟。学生社区工作的职责范围不明确、学生社区管理观念跟不上社区自身的发展、管理者服务意识淡薄、管理方法简单且有限等问题的存在, 导致学生社区在发展的过程中迷失方向。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化的。首先, 是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 还没有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工作的组织架构沿用政府机关的模式, 学生社区的服务性特点没有突出。其次, 是时间短暂, 社区管理尚处在并不成熟的阶段, 还需要阶段性的摸索和经验的累积, 尤其是社区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对社区的发展都是巨大挑战。

四、服务型社区学生管理的对策研究

1.树立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当前, 个性化、独立性、民主与自由、对人性的尊重已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大学管理者从“独奏者”的角色过到“伴奏者”的角色, 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引导学生去发现、组织、管理知识和人生。这就要求摒弃旧时代的“师道尊严”与“严格管理”, 要求管理者尊重学生, 关心学生, 倾听学生的心声, 从学生的需求、现状及发展的可能出发服务学生。

2.从专业特点、学历层次、收人、性别、家庭收人、心理、年龄等对学生进行细分, 建立全面的学生信息库。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 因而学生关系的形态也有很大不同, 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管理复杂多样的学生, 也就是对学生进行细分。

3.建构“互动型”校园网络呼叫中心。网络为每个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主动权和选择空间, 同时也为管理者提供了与学生沟通互动的极好渠道, 为学生工作提供了崭新的活动空间。网络应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阵地, 成为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有效环节。高校可以建立一个呼叫中心服务, 它建立在电话、电子邮件、短信及面对面交流的基础上, 倾听学生的意见与建议, 对学校教育等各方面服务质量进行跟踪调查等。同时要对可行的建议进行采纳, 并对提出合理、有建设性意见的学生予以奖励。

4.建立一支完善的服务管理队伍。要提高教师服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就必须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素质的培养。大学学生管理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服务学生的意识, 不断丰富业务知识、提高教学业务素养和基本功, 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服务者。

5.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将学生看作是校园中责任权利相统一的平等一方, 是有责任能力的行为主体, 围绕学生发展的目标, 为学生提供个别化服务, 培养学生个性并为之提供展现的空间和机会。

参考文献

[1]徐琦, 莱瑞.赖恩, 邓福贞.社区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4.

[2]夏国忠.社区简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3]方婷.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 2006.

[4]张松坡.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 2006.

服务型社区 篇9

1 充分认识、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

卫生部已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列为近年来的工作重点。社区卫生服务是指社区内的卫生机构及相关部门根据社区内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合理使用社区的资源和适宜技术,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人群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基本医疗服务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牢记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注重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效率和可及型。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坚持实行区域卫生规划,立足于调整现有卫生资源辅以扩建和新建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坚持发展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并重、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坚持以地方为主,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积极推进。社区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承担着重要任务,要为社区人群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连续性,以预防为主的服务和照顾。

2 掌握医学知识要全面

社区护士所从事的工作要求不仅需要熟练掌握预防医学、社会医学、老年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心理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及一些人文科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知识技能还要有良好的为社区居民热情服务的心态。以人为本、提供人性化服务,是二十一世纪发展的一个方向,护理人员要与社区居民心连心,护士要有人际沟通能力,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经验和综合护理能力、独立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预见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调研科研能力、自我防护能力等等。充分认识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1)基础性:它为社区居民提供第一线最基本、最广泛的预防及医疗保健服务。(2)可及性:他从服务的内容、时间、地点、收费等方面更加贴近居民的需求,使用方便。(3)综合性: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外还涉及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各个层面。(4)连续性: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生命的各个阶段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5)协调性:社区工作人员需要协调好各部门的联络和关系,为社区居民提供会诊、转诊、联系资源等协调性服务。社区护理具有广泛性、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可及性、自主性及独立性等特点,以群体及基层健康原则为主导普及健康服务。

3 社区服务的工作内容

目前我国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大多数人的知识结构上存在明显缺陷和不足,为承担好社区工作的这项责任,社区的护理人员分期分批参加了全科护士的培训工作,社区医护人员还要做好入户调查工作,把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状况掌握好,做好社区居民的“六位一体”工作,即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基本医疗服务。社区每位护理人员与社区居民交朋友,为居民做到“五服务活动”,即快乐服务、贴近服务、交友服务、立体服务、全方位服务。作为一名护士要做好社区工作,在执行任务时需要担当不同的角色完成工作,其中主要的角色包括:(1)照顾者。社区护士对服务对象提供直接护理,如为糖尿病人提供饮食营养指导,为中风患者重整家居环境减少意外的发生,为高血压患者监测血压、指导用药,为健康居民提供健康检查。(2)教育者。教导个人、家庭、团体及同行了解社区护理工作。(3)被咨询者。可更好地促进健康、使患者学习照顾自己尽快康复。(4)组织与管理者。根据工作需要负责人员、物资和各种活动的安排,要组织本社区有同类兴趣或问题的机构人员学习。(5)协调与合作者。社区护士必须有较好的人际交流和协调工作的技巧。(6)观察与研究者。社区护士应从实际工作中观察到一些现象,再以专题研究项目提出来探讨。

5 社区护士的职责

社区卫生服务解析 篇10

以上法规使我们对社区卫生服务有初步的了解, 但社区卫生服务包含如此多的内容, 它们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是如何成为整体的?本文试图对此做出解答。

1 社区卫生服务内容之间的联系

1.1 社区卫生服务内容繁多, 可概括为“六位一体”, 其中计划生育是基础, 保健、预防、医疗、康复是主体, 健康教育贯穿全局。

1.2 社区卫生服务是整体性的服务。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在此交汇, 破除两者之间的鸿沟, 给居民提供整体性的服务。

1.3 社区卫生服务又是与时俱进的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 提供的服务内容也越来越多。中国各地发展情况不一, 提供的服务也有区别, 但健康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权不应有区别。所以在全国居民逐步实行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将医疗卫生资源向不发达地区倾斜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必然选择, 医疗公平也将成为社会公平的基石之一。

1.4 社区卫生服务分为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两大部分。

按照文件规定1999年是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服务, 健康促进;2006年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 中西医并重, 防治结合。从文字的变化可以看出社区卫生服务在逐步回归基本医疗, 这是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的。

2 社区卫生服务如何形成整体

2.1 整体在哲学上指若干对象 (或单个客体的若干成分) 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构成的有机统一体。

组成整体的各个对象之间必须具有相互联系, 形成一定的结构, 如时间结构与空间结构;框架结构与运行结构;硬结构与软结构的区分等[9]。没有联系的对象不会组成整体, 而这种联系可以是多方面的。

2.2 以往的医疗卫生服务没有成为一个整体, 因为相互之间没有联系。

比如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鸿沟, 医生与护士的鸿沟, 医疗卫生人员与患者的鸿沟, 生物医学模式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鸿沟等等。

2.3 社区卫生服务要成为整体, 必然要将医生、护士、患者、有需求的

健康人、临床、预防、医学模式等重组成为全新的结构, 打破上述的各种鸿沟。

举例来说, 社区卫生机构服务团队由全科医生, 公卫医师, 社区护士等人员组成, 其中又以全科医生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兼顾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 全科医生也可以横跨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 但不是万能的, 其侧重点在临床, 预防则以临床预防为主, 主要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相关服务, 一二级预防以及针对社区人群的预防还需要公卫医师的努力。社区护士的关注程度较之全科医生少了许多, 但在完成基本护理操作之外还是可以干好很多医生做的事情, 如健康教育等, 且效果比医生做的可能还要好。所以在全科医生, 公卫医师, 社区护士间做好合理分工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要在其间形成合作, 将医疗卫生服务作为一个整体提供给有健康需求的人。

参考文献

[1]国家十部委.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Z].1999-07-16.

[2]吴春容.“六位一体”的基本涵义[J].中国全科医学, 2001, 4 (2) :160.

[3]胡锦华.也谈“六位一体”[J].中国全科医学, 2001, 4 (6) :427.

[4]关静, 王虹, 刘利群, 王亚东, 梁万年.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东、中、西部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服务开展情况[J].中国全科医学, 2005, 8 (21) :1741-1743.

[5]刘利群, 李静, 李航, 王亚东, 关静, 梁万年.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东、中、西部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六位一体”服务开展情况[J].中国全科医学, 2005, 8 (21) :1744-1745.

[6]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Z].2006-02-21.

[7]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 (试行) 》的通知[Z].2006-06-29.

[8]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Z].2009-03-17.

服务型社区 篇11

TRACK 2000项目遵循的是关注“朴素的关爱和共同感”以及可持续的理念,帮助那些身体有残疾和生活有需求的人。最终通过再循环、重复使用或修理,减少垃圾、节约资源,教育人们知晓再循环的益处,鼓励他们为这个项目捐出他们不需要的东西,把修好的东西送给非常需要它的人。

仅在2004年,来自英国卡迪夫及周围地区的弱势群体、边缘群体或者长期失业者中的420人被雇用为TRACK全日制员工,其中85%被雇用者的工资达到了全国工资的平均水平;超过2500吨原本将流进垃圾处理场的垃圾和被非法排放的污水得以循环利用;超过450台IT/ICT电脑设备被重新分配到各个地方。包括低收入个人、家庭、学生、学校、社会组织和小公司;65家地方学校收到循环使用的资源并达到环保学校要求;平均每天接听350个采自大众、当地政府和商业界的电话。要求提供慈善性社区回收服务。

能够为不同领域提供沟通合作的桥梁,这个慈善组织非常自豪。该组织成为东南威尔士及英国地区福特欧洲环保大奖的唯一获得者,还获得资助类项目的地区残疾人知音奖、电子产品回收方面的全国绿苹果奖和人民大奖的提名。

女王生日的时候,托尼和特里被列入她的嘉奖名单中,他们的项目也理所当然受到卡迪夫市政府、大公司和当地社区人民的支持。

以下是他们的一些做法——

绿色女神

他们制定了一个回收和循环再生的计划。因为没有钱,就动员朋友来做义工,一个朋友自愿送给他们一辆旧的贝德福德有篷货车,又是第一个加入他们的志愿者把车修好了,托尼和特里给“新车”上了绿色的油漆,并骄傲地叫它“绿色女神”。有了它的帮助,几个志愿者就开始了从公众手中收集家庭旧物品的第一个项目。

循环再生

他们把回收的旧物品修理好后送给贫困的家庭使用,这样既减少垃圾又真正使物品循环再生。这是一个朴素的、有效的、多赢的循环。

托尼坚信,“我们最需要的是用简单的办法解决简单的问题!”TRACK 2000的成功,证明了“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背后,有个简单的解决方法”。

他们建立修理工作坊,培训一些义工和社区的失业人员。培训本身又给了社区的贫穷者学习技能的机会。托尼说:“我们所从事的这件事让我们明白了三个道理:第一,垃圾就是资源:第二,有很多失业者需要技能;第三,发现很多家庭买不起生活用品。”

帮助政府

回收—修理—培训—社区发展,这些事越来越重要。当时,公司面临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托尼就找到了议员,议员在内务部的会议上介绍了托尼的回收和培训工作。第二天,政府给了他们一个培训的合同。通过培训使员工获得技能。大量的旧物品得到修复。他们又开了一个销售回收物品的商店,将那些回收修理好的物品,用很低价格卖给那些买不起新家电和家具的家庭,对于那些更贫困的家庭,就免费送给他们。

TRACK 2000做了政府不能完成的工作。还让政府看到,其实很多工作是不难的。

回收体系

TRACK 2000的工作,在不同群体中实现了环保和生活的结合:贫穷的单身母亲买不起童车,TRACK 2000的回收工作可以为她们提供;年轻人喜爱喝的饮料的包装可乐瓶和可乐罐回收后。用来为他们添置娱乐设施,使其高兴并愿意加入环保工作;老年人重视回收,可以减少家庭生活的成本。经过了15年的努力。TRACK 2000社区回收服务已经有了完整的回收体系。

TRACK 2000做了一件既是环保的又是公民参与的工作,它的真正意义是建立了一个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在一个贫穷的社区里去做TRACK 2000的工作,就会让贫穷的人看到曙光,建立自尊、自信和自强。

TRAcK 2DOO现象启示

TRACK 2000社区回收服务,建立的是一个对环境无害的、社会和谐的并使社区可持续的社区建设项目。TRACK 200Q的工作让即将成为垃圾围城的城市找到一条垃圾循环再生的途径,也使社区失业人员得到技能方面的培训,从而获得再就业的机会。

TRACK 2000给我们的启示是:TRACK 2000是一个自下而上的,与社区发展联系起来的公民参与行动。它用行动和事实说明了环保不是说的,而是做的,不同群体共同参与行动就能建立起一个美好的社区环境。

服务型社区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次资料来源于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街社区居民卫生调查的数据, 以家庭为调查基本单位, 在随机抽取的8个居委会中, 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1 2 5户, 最后共抽取1 0 0 0个居民户, 总抽样比例为4.0 7% (1 0 0 0/2 4 5 8 6) ;对抽中的样本家庭中实际居住的全部成员进行调查。其中女性1 3 7 4人, 5 0岁以下已婚妇女4 4 9人, 完成已婚育龄妇女有效问卷4 0 6份。

1.2 调查内容

包括家庭成员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与家庭一般状况;疾病与行为危险因素状况;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状况;卫生知识与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知晓、利用与满意度;其中已婚育龄妇女的专项调查内容包括生育情况, 妇科疾病与2月内生殖道感染症状等内容。本文主要针对育龄妇女的健康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1.3 统计分析

居民卫生调查资料双录入数据核对无误后, 使用S P S S fo r w in d o w s 1 1.5统计分析软件, 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描述, 分类变量应用构成比或率;数值变量资料应用均数和标准差或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进行描述。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调查的4 0 6名育龄妇女, 年龄2 2~5 0岁, 年龄平均年龄 (4 0.8 4±6.9 0) 岁。其中已 (再) 婚3 9 5人 (9 7.3%) , 离婚和丧偶1 1人 (2.7%)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 3 0人 (3 2.0%) , 高中和中专2 1 3人 (5 2.5%) , 大专及以上6 3人 (1 5.5%) ;职业分布;工人所占比重最高9 0人, 占2 2.2%, 其余还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公司职员、行政管理人员、商业服务以及离退休人员等。

2.2 慢性病患病情况

有4 1人被调查时患有慢性病, 现患率为1 0.1%, 其中有9人同时患有2种慢性病。慢病患病率3 5~岁以上组4.3% (3/7 0) , 4 0~岁以上组8.0% (9/1 1 2) , 4 5~5 0岁1 9.7% (2 9/1 4 7) , 随年龄增加而慢性病患病率升高 (χ2回归=2 2.4 5 0, P<0.0 1) 。排在前1 0位的慢性病有高血压 (1 0人, 2 4.6 3‰) , 冠心病 (7人, 1 7.2 4‰) 糖尿病 (6人, 1 4.7 8‰) , 颈椎间盘疾患 (5人, 1 2.3 2‰) , 其次有关节炎、慢性肾炎、胆结石, 哮喘, 脑栓塞, 心肌梗死等, 共占全部慢性病病例的7 5.5%。

2.3 2周患病情况

“2周患病”的概念是建立在居民自我报告的基础上, 特指在入户调查前1 4 d内被调查人自觉身体不适, 如果慢性病在前2周内发作或治疗也计入2周患病。调查中5 0岁以下育龄女性2周患病人数为4 4人 (1 2.3%) , 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χ2回归=1 1.2 4 5, P<0.0 1, 见表1) 。2周患病主要病种有感冒, 高血压, 糖尿病, 冠心病, 胃炎或消化不良, 胆结石等, 占全部2周患病病例的7 2.7% (3 2/4 4) 。

2.4 已婚育龄妇女生育情况

已婚育龄妇女生育情况调查包括怀孕、活产、流产等情况。被调查育龄女性怀孕次数为1次的人数为2 2 5人, 占5 5.4%;2次的1 0 5人, 占2 5.9%, 3次的4 2人, 占1 0.3%, 4次及以上的1 3人占2.9%, 其中活产儿3 8 0人。有过自然流产史的2 3人, 占5.7%;而有过人工流产史的人数达到1 4 5人 (3 5.8%) , 其中有4 7人 (1 1.6%) 有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流产史。

2.5 常见妇科疾病和生殖道感染情况

被调查已婚育龄妇女常见妇科疾病有阴道炎1 5人 (3.7%) , 宫颈炎8人 (2.0%) , 附件炎8人 (2.0%) , 子宫肌瘤2 8人 (6.9%) , 卵巢肿瘤6人 (1.5%) , 其他情况8人 (1.9%) , 累计每百名调查的已婚育龄妇女中患妇科常见病的人次数为1 5.5人次。调查前近2月内有生殖道感染症状, 白带增多9人 (2.2%) , 外阴瘙痒4人 (1.0%) , 下腹痛4人 (1.0%) , 其他感染症状3 4人 (8.4%) 。累计每百名调查的已婚育龄妇女中近2月内具有生殖道感染症状的人次数为1 2.6人次。

2.6 月经和绝经情况

被调查女性月经规律的3 4 5人, 占8 5.0%, 不规律的6 1人 (1 5.0%) , 其中一年以上无月经的2 6人 (6.4%) , 这2 6名女性年龄4 3~5 0岁, 其中有失眠症状的1 4人 (5 3.8%) , 烦躁1 4人 (5 3.8%) , 抑郁症状8人 (3 0.8%) , 心悸1 0人 (3 8.5%) , 关节疼痛1 0人 (3 8.5%) , 其他更年期症状8人。有7人 (2 6.9%) 具有4种及以上的上述症状, 7人 (2 6.9%) 有2~3种上述症状。

3 讨论

妇女的健康问题特别是生殖健康问题, 涉及到妇女的基本权益, 对人口整体身体素质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妇女保健工作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通过居民卫生调查全面了解社区育龄妇女健康及相关问题, 对于确定优先解决的社区育龄女性主要健康问题及其相关因素, 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 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健康促进和卫生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育龄女性的健康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本次调查显示有过人工流产史的育龄妇女人数达到3 5.8%, 其中1 1.6%有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流产史。人工流产对于女性身体会有不同程度的伤害, 对术后月经, 排卵恢复及以后妊娠有较大影响, 严重者可造成继发不孕。因此, 要开展正确的健康教育工作, 宣传避孕知识, 以尽量减少人流术[2,3]。

妇女疾病和生殖道感染情况在发展中国家很多群体中极为常见, 如不早期发现和治疗, 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和后遗症。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每百名受调查的已婚育龄妇女中患妇科常见病的人次数为1 5.5人次, 近2月内具有生殖道感染症状的人次数为1 2.6人次, 低于妇女普查的报道结果[4~6]。为此, 要利用多种形式, 有针对性地从生理解剖、生殖生理、生活方式、卫生保健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宣传教育, 采取综合措施提高育龄妇女的妇女病的普查率, 提高其生殖健康自我保护意识。

本次接受调查的5 0岁以下女性, 其中1年以上无月经的2 6人, 最小年龄4 3岁, 且更年期症状比较普遍, 因此, 采用社区健康促进和临床对症治疗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 提高围绝经期女性对于更年期症状的认识, 指导正确就医, 有利于提高围绝经期女性的生活质量, 促进女性健康[7]。

生殖健康问题是5 0岁以下育龄妇女群体的主要卫生问题之一。但还要重视这个群体的其它卫生问题, 如4 5~5 0岁育龄女性的慢性病患病率约2 0%, 就病种而言高血压、糖尿病依然是慢性病管理的重点。在2周患病情况中, 除高血压等慢性病外, 感冒、消化不良等为2周患病的主要病种。

妇女保健工作是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8],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妇女保健工作的主要阵地, 可以通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妇女保健, 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手段和医疗手段, 低成本、高效益、广覆盖, 使妇女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进一步促进妇女健康, 促进妇女保健工作发展。

摘要:目的 分析社区50岁以下已婚育龄女性主要健康问题, 为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健康促进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以家庭为调查基本单位, 调查疾病与行为危险因素状况及生育情况、妇科疾病等健康问题。结果 慢性病现患率为1 0.1%, 2周患病率为1 1.1%, 累计每百名调查的已婚育龄妇女中患妇科常见病的人次数为15.5人次, 近2月内具有生殖道感染症状的人次数为1 2.6人次。有过人工流产史的育龄妇女人数达到35.8%。结论 应重视育龄妇女的健康问题, 提供避孕药物和计划生育技术的服务和加强相关健康教育。

关键词:健康问题,育龄妇女,社区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滕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 抓好妇幼健康教育[J].中国妇幼保健, 2004, 19 (1) :3 2-3 3.

[2]蒋雪英, 张爱菊, 陈利辉.郴州市1927名妇女健康普查结果分析[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 2007, 5 (1) :4-6.

[3]蒋文钧, 白秋云.妇女病普查3002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 (4) :4 59-4 6 0.

[4]徐妙仪, 金丽华, 刘欣.深圳市荔新福社区已婚妇女生殖系统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 2006, 13 (4) :67-69.

[5]黄晓慧.开展社区保健预防妇女生殖道感染[J].中国热带医学, 2 006, 6 (1) :197-199.

[6]闫学明, 于海莲, 李越, 等.西城区401例在职女职工生殖健康状况与服务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4, 19 (8) :107-108.

[7]邱瑞娟.城市更年期妇女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 2 004, 19 (6) :2 8-3 0.

上一篇:应对挑战需靠科技创新下一篇:新教材的新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