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金融理财分析

2024-07-11

银行金融理财分析(精选12篇)

银行金融理财分析 篇1

随着居民的投资意愿及现代理财观念增强,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正日益成为商业银行实现发展战略调整与业务转型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步伐加快, 为金融消费者提供综合化、个性化金融服务的个人理财业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 也将成为各类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如何妥善地处理好理财业务发展, 提高商业银行对理财业务风险的管理水平, 加强对理财业务的监管。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 阐明了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以期能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对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认识

个人金融业务是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 运用现代经营理念, 依托高科技手段, 向个人和家庭提供的综合性、一体化的金融服务, 包括存取款、贷款、结算、汇兑和投资理财等业务。它是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 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又被称为“私人银行业务”、“私人理财”、“对私金融服务”、“家庭金融”、“家庭理财”等, 是80年代兴起的一项新的银行业务, 最初出现在美国, 之后, 在欧洲以及亚洲的日本、香港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获得了迅速的推广, 现已成为世界各大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在中国尚属新生事物。尽管有很多打着理财旗号的个人、机构, 但大部分是代客户操作相关金融产品, 比如期货、股票等, 更有甚者, 则是纯粹的骗子。随着社会与生活的进步, 老百姓收入的增加, 理财需求会逐步显现出来。因此, 正确认识个人金融理财, 是急需与迫切的。

(一) 货币时间价值是金融理财的主轴

理财目标的实现, 是根据客户的家庭资产现状, 利用金融产品的有效组合来达到的, 而金融产品组合主要的依据来自于货币时间价值理论。对于货币时间价值的认识, 是我们每个理财师应该充分了解和熟知的。我们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货币时间价值的力量:假设一个客户的从1996年开始, 每月投资1000元购买一个金融理财产品, 这个理财产品的年投资回报率为8%, 则在2006年的时候可以拿到的资产为182946元, 如果到2016年, 这个资产的数字为589020元!这无疑是令人兴奋的。但是, 如果不规划自己的资产, 假设每年的通货膨胀率为3%, 十年后你的10万元就只值7.4万了!二十年后呢, 就只有5.5万元了!所以正确应用货币时间价值的力量会让一个人的资产实现增值保值, 也能使一个人的现有资产减值贬值, 关键在于怎么去认识和应用时间价值理论。作为理财规划师, 我们用理财观念和货币时间价值的意识去影响客户, 从而提高客户的观念, 使客户金融产品多元化, 最终达到客户目标的实现。

(二) 风险是金融理财的平衡杠杆

风险意味着机会, 也意味着损失, 所以对风险的态度应该是慎重的。收益高的产品肯定意味着风险随之高, 风险低的产品不可能有很高的收益, 而我们往往在追求收益的时候忘记了风险的存在, 在损失来临的时候又惊惶失措, 采取不理智的行动导致更大损失。所以我们在给客户做理财时, 应该充分了解客户的风险喜好和家庭实际状况, 判断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 在做产品组合的时候充分了解风险测算风险度, 并告知客户产品的风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风险, 运筹帷幄, 顺利实现理财目标。

(三) 产品是金融理财飞翔的翅膀

没有不好的产品, 只有不适合的产品。现在的每一款金融产品, 都是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 最后向市场投放的, 对于理财师来说, 每款产品都是有用的, 而对于客户来说是有选择的。因此理财师应该熟悉金融产品, 这将有利于我们对客户需求的判断, 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市场和需求的结合点, 提高资产组合的质量。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理财师, 更多的是考虑什么产品适合客户, 而不是把自己的产品, 或者个人收益最大的产品优先推荐给客户。一个年金型的保险产品, 对于30岁以前的客户来说, 是很好的产品, 而对于60岁的客户来说, 那就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产品。理财规划不是一天的事, 也不是仅仅做一个方案的事, 它是一个从判断需求到提出方案再到跟踪执行的过程, 所以一个不适合的产品组合, 可能一个月甚至一两年不会发现问题, 但是最终给客户造成的影响或损失还是会体现出来。如果是为了追求团体或个人利益对客户营销不恰当的产品, 很容易失去这个客户, 并且影响到他周围的客户, 尽管可能在短期不会暴露出来。

(四) 理财不是投资收益最大化, 而是目标的实现

我们在平时给客户做理财规划时, 首先一定要充分了解客户的家庭情况和理财目标, 判断客户的目标是否切合实际, 是否过高和过低。比如一个家庭年收入为5万元的客户, 期望5年内购买100万的房子, 这个目标就是不切合实际的, 必须进行调整。一个好的理财方案, 不是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而是理财目标或者人生目标的顺利实现, 往往很多人生的东西不是金钱能够代替得了的。假如一个客户购买了一个风险很高的产品, 那么就有可能在收益好的时候兴高采烈, 而在损失的时候往往焦躁不安, 这就会严重影响到客户的生活甚至身体健康, 因此就算最终收益不错, 但是损失是难以弥补的, 这与我们理财追求的自由、自主、自在的精神相违背了。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目前国内个人银行业务领域还是缺乏迎合消费者需求变化的个人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

国际优秀的商业银行都非常注重金融创新, 例如, 花旗银行就十分强调创新, 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和新的服务方式, 以满足客户的各式要求。但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开展个人金融业务的情况来看, 各行对于如何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要推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考虑较少;同时, 在推出个人金融理财服务时, 更多的也是从银行自身利益出发, 从而做出种种不利于客户的限制政策, 不能满足不同客户对象的需求。

(二) 缺乏相对独立的业务运行系统

个人金融理财业务是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理念、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一种新型综合性业务, 因此它的顺利开展必须依赖于前后台业务的整合。而在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设置中, 各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工作通常归口于各个银行部, 但由于个人金融理财业务涉及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 而上述业务又分别由多个部门管理, 导致前台业务条块分割。个人金融理财业务不能形成相对独立的业务系统, 使商业银行无法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三) 缺少客户信息平台的有效支持

建立和运用客户资料库分析系统是银行个人理财的基础, 以客户而不是以账户为基础的客户资料库在个人理财业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国内多数商业银行的运行系统是建立在账户的基础上的, 客户信息也极为有限, 因此无法有效地加以分析利用, 导致理财业务的开展犹如“盲人摸象”, 始终无法确定目标群体。同时, 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与保险、证券公司之间的有关客户信息资料库还不能相互形成共享, 有时甚至还产生相互封锁, 客观上造成了客户信息资源的浪费, 不利于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向纵深发展。

(四) 缺乏复合型的个人金融理财人才

由于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的业务, 它要求理财人员不仅必须全面了解个人银行业务的各项产品和功能, 还应掌握证券、保险、房地产等相关知识。而金融分业经营使国内商业银行复型人才非常匮乏, 一个对各项存款存期如何搭配非常精通的银行理财专家可能对股票债券以及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非常陌生。复合型理财人才的严重缺乏, 制约了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个性化金融理财服务。

(五) 我国个人金融理财业务门槛相对偏高

外资银行理财业务的“门槛”一般在5万美元到10万美元不等, 尽管国内银行的理财业务水平不能与外资银行相提并论, 但是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的理财“门槛”却大多在50万元到100万元不等。如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私人理财中心设定的“进门价”是100万元人民币, 比花旗银行“贵宾理财”10万美元的门槛还要高。

(六) 市场营梢工作乏力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营销理念落后, 我国尚业银行长期以来遵守柜台式推销, 完全没有个人金融理财业务所必需的市场营销理念;其次, 市场宣传不力, 使得大众对银行理财产品缺少了解, 从而影响了商业银行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的开展;再次, 缺乏新营销手段, 我国银行业目前采用的营销手段大多还停留在打广告、网点摆资料等传统手段, 对高科技手段的运用还相当不足。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 分析客户需求, 确定方向和重点

商业银行针对人生的不同理财阶段提供个人理财业务方案具有十分现实的可操作性。即在单身期、家庭形成期、家庭成长期、子女教育期、家庭成熟期、退休期等不同阶段中, 客户对个人理财业务产品的需求表现了较大的差异性。因此, 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提供适合其资产增值或保值的愿望, 这是拓展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发展空间的十分关键的环节。银行客户经理可通过建立客户档案, 对客户的价值贡献度和承受风险的能力进行分析, 从而实现对客户市场的细分, 针对客户的不同特点, 提供差异化的理财服务。

(二) 不断丰富个人金融理财业务产品和服务内容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的逐步开放和混业经营政策的逐步松动,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金融理财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为客户提供单一的储蓄或者咨询上, 要针对客户需求, 加大个人金融理财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 为客户“量身定做”金融产品, 真正使客户资产得到科学理财, 实现最大化地保值和增值。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国内银行应逐步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以目标客户为基础, 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服务新产品, 有差别地、选择性地进行金融产品的营销和客户服务, 根据客户在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行业, 不同的风险偏好, 设计个性化的理财的计划。

(三) 加强复合型个人金融理财人才的培养, 增强核心竞争力

由于目前市场上普遍缺乏既熟悉银行业务又精通证券交易、保险产品等多项金融业务的全能型人才, 因此, 商业银行应该立足长远, 培养和选拔一批高素质的理财客户经理和熟悉多方面金融业务的理财专家。

(四) 适当降低个人金融理财业务服务门槛

有关专家认为, 目前国内个人理财市场还处于较为低迷的状况, 这并不表明大家不需要理财服务, 而是与银行对个人金融产品的服务范围狭窄以及百姓对金融机构的认同度和对服务的满意度有关。目前, 我国民间拥有的金融资本已超过11万亿元, 要开掘个人金融理财服务这座巨大的“金矿”, 国内商业银行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 调整降低个人金融理财的服务门槛, 积极争取更大的客户群体, 这才是自己的优势所在。

(五) 商业银行应在个人金融理财的营销体制上加大改革力度

传统商业银行长期实行的无差别服务的经营策略、被动等客上门的金融服务观念、以业务为中心的组织体制等, 都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这就需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 改革银行营销体制和业务流程, 推进客户经理制, 运用金融工程学等理论工具, 依托电子化网络化的高科技手段, 为客户提供更便利、高效的服务。

(六) 分步骤、分阶段发展个人理财业务, 提升我国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领域的竞争力。

1.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还是为那些账户余额在规定标准之内的重点客户提供的一种个人理财咨询和投资建议。从当前可操作性方面考虑, 银行还无法从个人理财咨询和投资建议中得到回报。因此, 目前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应采取由点到面、由大到小、由重点客户到一般客户思路, 真正使个人理财业务在满足客户资产保值和增值的同时, 为银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2.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 当前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还处于一种不成熟的初始阶段, 与国外成熟的个人理财业务相比,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还是简单的、表面的。因此, 从为客户提供以差别化服务为手段的理财建议到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投资咨询业务到成为代客投资理财, 需要得到政策上、技术上、环境上、人材上多方面支持和配合, 特别重要的是:当前, 个人理财客户经理的培养, 已成为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重中之重。

(七) 量身打造, 创立自我品牌

所谓品牌就是消费者或者潜在消费者因看到或听到产品名称、标志而产生的有关产品、技术、企业实力、保障、文化精神等一切联想和认识的总和。我国商业银行应通过服务增加客户的价值, 只有让客户接受服务时获得超出该服务的价值的额外收获才能更好的锁住客户;要适时转变营销方式, 由产品营销向互惠式营销和融智营销转变、由过去的关系营销向效益营销转变, 同时在营销过程中, 要注重让银行的广告、宣传、公关、产品服务等活动均注入知识含量和文化内涵, 突出产品含有的知识价值和技术价值;要专门建立内部的理财网, 以便于能及时掌握市场动态, 为客户真正提供最新资讯服务, 加强理财中心的环境建设, 给予理财经理相对独立的空间;创新理财工具, 在保持理财工具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同时对产品从外观和内涵各个角度进行适时改善, 为产品服务注入亲和力、感染力和对特定群体的吸引力。

由于理财业务是近年才在我国兴起的, 整个社会都缺乏理财方面的认识。从现实情况来看,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理财的需求, 这给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银行金融理财分析 篇2

1、招商银行。目前,根据网络上的相关数据可以知晓,招商银行旗下的焦点联动系列之股票表现联动非保本理财计划的起投金额10万元,投资期限为90天,预期收益率为9.0%,是收益较高的银行短期理财产品。

2、平安银行。旗下的财富结构类(100%保本挂钩汇率)资产管理类9期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起投金额10万元,投资期限90天,预期收益率6.0%,校对于招商银行的同类短期理财产品主要是预期收益较低。

3、渤海银行。旗下的年渤盛239号理财产品的起投金额为5万元,投资期限为90天,预计收益率为5.7%,相对于上边两个银行短期理财产品优势在于起投门槛较低,受众群体范围更广。

除此之外,还有中信银行,旗下的中信理财之共赢系列1575期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起投金额5万元,投资期限90天,预期收益率为5.5%;兴业银行旗下的2015年第13期天天万利宝人民币理财产品H款(89天)(夜市版)的起投金额为5万元,投资期限87天,预期收益率为5.45%;广发银行旗下的“广银安富”人民币理财计划150305-D94版(众享版)的起投金额为5万元,投资期限为93天,预期收益率为5.4%等等银行短期理财产品。

由于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的优势是风险较低,而且与银行定期储蓄的收益率相比更为可观,所以对很多承受风险能力较弱的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与其他种类的理财产品相比的主要的缺陷就是起投门槛比较高。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这样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获得收益。

短期小额理财产品如下:

1、通知存款:存取灵活,利率高于活期通知存款也是另一个不错的选择。通知存款主要有1天通知存款和7天通知存款两种,利率都远高于活期储蓄。

需要提醒的是,通知存款的特点是支取时必须提前通知银行。如,7天通知存款必须提前7日通知银行约定支取存款,这样才能享受通知存款利率,如果没有提前通知,只能按活期存款利率计算。

2、黄金:有保值功能抗通胀中行理财经理告诉,现在各银行的黄金投资品种丰富,既有实物金条,也有纸黄金、延期交易等,如果手头有钱暂时用不着,又想尝试一点稳健投资,不妨用一小部分资金投资黄金。“如果家长每年用孩子的压岁钱为其购买一根金条,若干年以后,就可以给孩子积累一笔可观的固定资产。”该人士表示。

3、基金定投:可到银行兑换实物金基金定投业务,每月100元以上不等。除了实物黄金,类似基金定投的“黄金定投”业务也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如工行的“积存金”业务,每月最低仅需200元,就可按日均价购买黄金,可以最大限度摊平购买成本,不仅能随时终止积存协议,积累到一定量还可到银行兑换实物金。

以上就是关于各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排行榜的详细介绍,银行理财相对比于市面上的其它理财产品来说,风险是相对较低的,但是投资者还需要根据自身条件来选择理财产品,切勿盲目投资。

银行金融理财分析 篇3

自“信贷”新规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首次再现“量价齐升”的繁荣景象,虽然绝对数量较上月无明显变化,但如剔除春节因素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景气指数则呈一路上涨态势。另外,受市场中的流动性紧缩和加息预期影响,以人民币信贷类理财产品作为参考样本的收益指数也呈一路上涨态势。汇率、股票和混合类产品的收益指数也呈小幅上涨态势,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汇率类产品中花旗银行发售了1款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而且产品的本金最高损失额度高达-10%;二是121款混合类产品中只有农业银行的10款保息浮动收益型可以评价,其他产品的信息透明度较低。

理财产品特点

2010年2月,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共发售产品402款,平均委托期限为0.53年,平均期望收益率和平均最差值分别为2.21%和1.66%;共统计到期产品234款,其中有23款产品提前终止,到期产品的平均委托期限和平均名义收益率分别为0.38年和2.95%,其中人民币产品的平均名义年收益率为2.97%,高于总体平均水平2个BP,并且高于基准利率水平;共统计2款零收益产品,股票类和商品类产品各1款,均为结构类产品,其中商品类产品挂钩于高盛农产品指数,股票类产品则挂钩于中国移动、中国远洋、中国交通建设、中国石油四只股票。

总体而言,共有如下三个主要特点:首先,信用和利率类产品的发行数量下降,增长幅度最大的莫过于混合类产品的发行数量,本月共发售产品121款,月环比涨幅为57.14%;其次,人民币信贷类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水平的涨幅明显;最后,本月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并未发售商品挂钩结构性产品。

创新评述

从产品设计的角度而言, 农业银行和花旗银行分别发售了多结构混合和多维看跌产品,值得借鉴。农行第二期“金钥匙汇利丰”人民币理财E款的关键词是保息、区间和限制性看涨,保息的意思是无论基础资产表现如何,投资者到期都会获得一定额度的收益;区间表示据观察期内基础资产是否落于设定区间而支付投资者不同额度的收益;限制性看涨的含义则表示如果观察期内基础资产的表现从未超过设定的上限,则支付投资者固定额度的收益。简言之,在保息的基础之上分层次多目标支付投资者的收益水平,在锁定投资者基本收益的基础之上博取高收益。

花旗银行发售1款挂钩美元兑兰特、美元兑卢布和美元兑卢比的多维看跌型产品,属于鲜有的多维看跌型产品,其主要特点有四个方面:其一,1年期产品每半年观察一次;其二,在每个观察期内,较期初价格而言,如果存在下跌的基础资产,产品将取得一定额度的正收益,否则收益为零;其三,两个观察期支付的预期最高收益水平不同;其四,如果在第二期末存在某一基础资产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则产品本金将与涨幅最高的基础资产表现的负数挂钩,从而隐藏了一定程度的本金损失风险,值得警惕。

深发展银行发售的“金娃娃”2010年1号人民币理财产品将实期结合型产品的设计理念再次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其主要创新是用实物黄金支付投资者的收益水平。2009年5月,中信银行发售的“金+金”理财计划1期人民币信贷资产产品也是用实物黄金支付投资者的收益水平。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前端支付,深发展银行产品的说明书中明确规定“产品募集结束15个工作日内可以到认购网点领取金条”;后者则是后端支付,中信银行的产品说明书中则标明“如果信贷资产年化收益达2.5%以上,且到期日上海金交所Au999加权平均价不高于292元/克,收益将以‘实物黄金+现金’形式分配,即不足黄金最小规格部分的尾款用现金方式支付。”

“新规”概览

由地方政府搭建的投融资平台通常借道信托公司进行融资,然而,随着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对地方债务负担过重的担忧越来越重,监管相继出台了两项与信托业务有关的“新规”。

《关于加强信托公司结构化信托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的主要内容有两点:其一,界定次级受益人资格,需符合《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规定的合格投资者,投资门槛不得低于100万;其二,规定单一公司股票的投资不高于信托资产净值20%,并设置止损线。

《关于加强信托公司房地产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如下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信托公司以结构化方式设计房地产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其优先和劣后受益权比例不得高于3∶1;第二,信托公司不得以信托资金发放土地储备贷款,土地储备贷款是指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土地收购及土地前期开发、整理的贷款;第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投资房地产信托产品的,理财客户应符合《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中有关合格投资者的规定。

策略建议

历经6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已经基本走过1.0时代,即经历了萌芽、发展和整顿三个主要阶段,正迈入成熟发展阶段。然而,对监管机构而言,应谨防在解决当前问题的同时却滋生新层次的问题,组合管理类产品的信息透明度问题便是适例。具体而言,为限制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出表术”,监管机构出台规定禁止商业银行设立的信托计划购买本行的信贷资产。面对“新规”,商业银行则采取发售内置信贷资产的组合管理类产品和交叉持贷两种替代方式,然而组合管理产品的信息透明度较低,“按下葫芦浮起瓢”,值得监管机构关注。

对发行主体而言,可以聚焦如下两个现象,一是本月银行理财产品并未发售前期多发的商品挂钩结构性产品,虽然各金融机构普遍关注通货膨胀预期,但在本月的商品类理财产品方面并未得到应有的体现;二是继中信银行2009年发售了1款以实物黄金作为支付方式的银行理财产品后,深发展银行再次发售该类产品,提高了支付方式的多样性。

银行金融理财分析 篇4

理财产品是由商业银行自行设计并发行, 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 获取投资收益后, 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一类金融产品。理财产品从2003年蓬勃发展以来, 一直保持这强劲的增长势头。从发行量的角度看, 2008年的金融危机完全没有对银行理财产品造成影响, 甚至相反的, 发行量开始激增, 在当年达到156%的增幅, 并于2010年成功破万。

近年来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经营具有以下特点:第一, 商业银行普遍重视理财产品研发, 理财业务受到普遍重视, 研发创新领域竞争激烈。第二, 理财产品进一步丰富, 从单一的存款负债产品和简单的个人中间业务发展为全方位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相结合的金融产品。第三, 商业银行注重理财产品品牌建设, 把品牌营销作为理财业务整体营销的重要手段。第四, 注重市场细分, 根据年龄、职业和收入等划分客户群, 提供针对性的理财产品和服务。第五, 提升理财产品的技术含量, 通过自主开发或外部引进完善和优化信息技术系统。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发展

(一) 资产池模式

金融危机后, 资产池类理财产品成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主流运作模式, 成为中间业务收入的新增长点。资产池理财产品与传统的“一对一”理财产品相区别, 是以债券、资产回购、信托融资计划、同业存放等多元化投资的集合性资产包作为标的资产进行统一的资金运用, 滚动发售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持续性募集资金, 以动态管理模式保持理财资金来源和理财资金运用平衡, 从中获益的理财产品。资产池类理财产品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 滚动发售, 即连续发售理财产品和到期续发行理财产品, 以保障募集的理财资金具有连贯性和稳定性。第二, 期限错配, 即使理财产品资金来源方期限与资金运用方期限不完全一致, 但银行通过灵活的流动性管理形成较大比例的资金沉淀, 形成规模优势, 利用向上的收益率曲线提高投资者收益。第三, 集合运作, 将基于同一资产池发行的多个理财产品募集到的资金集中管理, 统一运用于标的资产构成的集合性资产包, 并以此资产包的运作收益作为多个理财产品收益的统一来源。第四, 分离定价, 同一资产池的多个理财产品定价根据集合性资产包预期的到期收益率分别定价, 充分发挥了银行资产运用能力, 提高了理财产品定价效率和市场竞争。

资产池理财产品毫无疑问地丰富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 促进了理财产品的创新, 提高了理财产品收益, 但资产池模式在监管政策、投资运作、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也被广泛关注。

1、沦为高息揽储工具。

商业银行在资产池模式下, 独立掌握了调节特定时段产品收益率的空间。虽然理财产品在说明书中会详细说明产品的内部风险评级和预期年化收益率, 但尤其是对于部分保本型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 银行在实际支付时都到达了预期年化收益率, 收益水平基本不受标的资产的风险影响。

2、信息披露不充分。

大多数商业银行资产池类理财产品到期披露的信息极少包括实际投资资产种类、投资品种、投资比例等信息, 或者披露投资比例是采用较大波动范围, 而这种披露程度严重低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的监管要求。

3、期限错配风险高。

资产池理财产品的期限错配运用模式, 在资产池中信贷资产比例过高时, 容易引起流动性风险, 短期理财产品到期难以兑付的风险, 部分商业银行以新发理财筹资或自营周转资金缓解兑付, 严重违反了业务的防火墙制度。

4、定价缺乏可信依据。

资产池理财产品无法实现单一资金对应单一资产组合, 单笔投资收益难以测算。现有的收益确定方式无法反映单笔理财资金的投资收益, 尤其在出现较大收益差异的情况, 对理财产品的购买者有失公平。

(二) 利率市场化进程

“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 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在近几年的突破性改革中取得了较大的经营自主权, 可以更自由地决定资金价格, 为改善理财产品和收益率趋同的理财业务困境做出准备。当前利率机制下的银行理财业务

1、风险梯度不完善

商业银行设计理财产品, 实际上是在各种风险因素中选择、组合、消减和搭配, 结合了金融创新和风险定价。但在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 缺乏恰当的金融风险因子, 尤其是利率风险, 这就导致了银行无法给出完整的产品风险梯度, 导致客户的风险偏好无法充分满足, 进而造成了现阶段人民币理财产品品种匮乏。

在金融产品中, 理财产品属于稳健的风险收益金融产品, 但由于利率市场化尚未最终完成, 基准利率体系不完善, 收益率曲线不统一, 造成了市场产品梯度不完整, 从而商业银行无法满足部分客户的风险收益要求, 给银行带来不小的损失。

2、套期保值操作和风险管理无法有效展开

商业银行在发售理财产品时, 为顾客赚钱一定的收益, 根据分析, 商业银行实际承担了一定程度的市场风险。在目标市场进行套期保值, 资金管理, 才能为银行获取恰当的利润, 过大、过小或者不恰当的保值操作都会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

在套期保值的过程中, 银行除了直接打包在市场中反向对冲, 可选择的对冲操作在利率市场化没有完全形成的情况下是无法有效实现的。此外, 人民币利率之间、人民币利率与其他市场参数之间缺乏无套利均衡也导致银行在产品创新与套期保值方面遇到种种障碍。

三、银行理财产品发展方向建议

(一) 资产池理财业务的发展方向

国外商业银行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历史悠久, 经验丰富, 在风险控制、利益分配等方面都值得国内商业银行借鉴。国内商业银行应在借鉴吸收的基础上, 探寻适合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展道路。

资产池理财产品应遵循“分散运作、风险隔离”的原则, 避免不同产品的收益交织和分配不公, 保证理财产品运作的规范性。在资产管理部门内, 成立投资委员会, 负责拟定理财资金投资策略及运作效果评价, 避免投资操作风险。构建资产池理财产品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 全面详尽地反映面临的各类风险, 严密监控运作过程中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销售方法应从资金额销售模式向资金额销售和资产份额销售相结合的方式, 完善理财产品提前终止、赎回和转让的法律法规, 改善现阶段理财产品无法提前赎回的弊端, 提高理财产品的流动性。根据客户不同的风险、收益和流动性偏好, 制定个性化销售策略, 巩固客户市场基础, 有针对性地研发产品, 扩大发售规模。

建立独立于自营业务的资产管理部门, 专门负责资产池理财业务, 确保理财业务稳健发展, 完善部门内部的约束机制, 实现专业化分工。在资产池理财业务和自营业务见建立严密的防火墙制度, 避免自营业务和理财业务之间的利益输送, 保证业务合规运营。

(二) 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未来

首先应该看到的是, 利率管制在一定程度上是保护和垄断。监管当局在制定利率水平时会考虑到商业银行的经营水平、市场竞争格局和承受能力, 避免失控与极端情况, 部分银行还可能借此获得垄断地位。利率开放使的垄断格局被打破, 竞争加剧, 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大大减小, 加之外资银行的进入, 会形成一轮巨大冲击。

利率市场化就是将利率决定权还给了市场, 由金融市场主体管理风险, 风险因子也将更为丰富。基准利率的不断完善和收益率曲线的统一将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人民币衍生品和外币衍生品逐步出现并被频繁交易, 商业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和创新资产管理是将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进而为不同客户提供更加完整的风险梯度, 满足客户的多层次风险偏好和收益目标。同时, 商业银行的套期保值操作会更加灵活可行, 风险管理可以为商业银行消除竞争中的非理性因素带来的损失。

因此, 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业务完善措施:第一, 加大创新力度, 丰富理财内容, 发掘差异化理财产品, 争取相对比较竞争优势, 提高理财产品含金量。深入研究金融市场, 提高产品定价能力, 对理财产品形成预测和定价等全过程通盘考虑。第二, 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提供差别化个性化服务, 从客户的角度设计产品, 以综合因素对整个理财市场进行细分, 构建理财业务平台, 充分满足客户深层次多层面需要。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 银行理财产品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本文对银行理财产品资产池模式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内涵, 现状和特点进行逻辑性分析, 指出了资产池运作存在的信息披露不充分、期限错配风险高、沦为高息揽储工具和定价缺乏依据等问题以及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理财产品发展限制。最后对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未来发展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银行理财产品,资产池模式,利率市场化

参考文献

[1]邱峰.透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热销现象—基于利率市场化的视角[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2 (01)

[2]高舒扬.创新通货膨胀条件下的个人理财决策[J].开发研究.2011 (05)

[3]王雪.孙建坤.商业银行资产池理财产品探析[J].银行家2010 (10)

[4]胡斌.胡艳君.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 (03)

[5]王凯宁.崔建国.商业银行理财资产池模式研究[J].金融纵横.2012 (02)

银行金融理财分析 篇5

1.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产品迅速发展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是(): A.基础金融产品的品种越来越丰富 B.汇率与利率波动的加剧使规避市场风险变得非常必要

C.基础金融产品交易量的扩大 D.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使得金融朝着全球化的趋势发展

2.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由合约中的一方违约所造成的风险被称为(): A.信用风险 B.流动性风险 C.操作风险 D.结算风险 3.以下关于金融衍生产品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按交易的场所分为场内交易类和场外交易类 B.按产品性质分为远期义务类和或有权利类

C.按指向的基础资产分为外汇衍生产品,利率衍生产品以及股票衍生产品 D.期权产品都是场外交易产品

4.以下几种外汇衍生工具中,履约风险最大的是(): A.远期外汇合约 B.外汇期货合约 C.外汇期权 D.货币互换协议 5.在运用利率期货时,远期存款人采取怎样的套期保值策略():

A.为规避利率上涨的风险而卖出利率期货合约 B.为规避利率下跌的风险而卖出利率期货合约

C.为规避利率上涨的风险而买入利率期货合约 D.为规避利率下跌的风险而买入利率期货合约

6.以下关于利率期货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按所指向的基础资产的期限,利率期货可分为短期利率期货和长期利率期货。B.短期利率期货就是短期国债期货和欧洲美元期货 C.长期利率期货包括中期国债期货和长期国债期货 D.利率期货的标的资产都是固定收益证券

7.标准的美国短期国库券期货合约的面额为 100 万美元,期限为 90 天,最小价格波动幅度 为一个基点(即0.01%),则利率每波动一点所带来的一份合约价格的变动为多少():

A.32.5美元 B.100美元 C.25美元 D.50美元 8.股指期货的交割方式是():

A.以某种股票交割 B.以股票组合交割 C.以现金交割 D.以股票指数交割

9.一个投资者在美国国际货币市场(IMM)上以£1=$1.5000的价格卖出一份英镑期货合约,支付了$2000的保证金,并持有到期。交割日的结算价为£1=$1.4500,请问如果此时平仓,则该投资者的盈亏情况是():(每份英镑合约的面值为62,500英镑)

A.赢利$100 B.赢利$3125 C.亏损$100 D亏损$3125 10.以下关于期货的结算说法错误的是():

A.期货的结算实行每日盯市制度,即客户以开仓后,当天的盈亏是将交易所结算价与客户开仓价比较的结果,在此之后,平仓之前,客户每天的单日盈亏是交易所前一交易日结算价与当天结算价比较的结果。

B.客户平仓后,其总盈亏可以由其开仓价与其平仓价的比较得出,也可由所有的单日盈亏累加得出。

C.期货的结算实行每日结算制度,客户在持仓阶段每天的单日盈亏都将直接在其保证金账户上划拨。当客户处于赢利状态时,只要其保证金账户上的金额超过初始保证金的数额,则客户可以将超过部分体现;当处于亏损状态时,一旦保证金余额低于维持保证金的数额,则客户必须追加保证金,否则就会被强制平仓。

D.客户平仓之后的总盈亏是其保证金账户最初数额与最终数额之差。11.以下关于互换交易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绕开外汇管制 B.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

C.基于比较优势的原理降低长期资金筹措成本 D.在资产、负债管理中防范利率、汇率风险

12.A公司在欧洲债券市场上发行美元债券需要支付12%的固定利率,如在欧洲美元市场上向银行借款则需支付LIBOR+50bp的浮动利率;B公司在欧洲债券市场上发行美元债券需要支付11%的固定利率,如在欧洲美元市场上向银行借款则需支付LIBOR+10bp的浮动利率,则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A B公司可以进行货币互换 B.A B两公司不存在做利率互换的必要

C.A公司发行固定利率的欧洲美元债券,B公司以浮动利率在欧洲美元市场上贷款,之后双方再进行利率互换来降低各自的融资成本

D.A公司以浮动利率在欧洲美元市场上贷款,B公司发行固定利率的欧洲美元债券,之后双方再进行利率互换来降低各自的融资成本

13.以下关于期权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交易的对象是抽象的商品——执行或放弃合约的权利 B.期权合约不存在交易对手风险

C.期权合约赋予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 D.期权合约使交易双方承担的亏损及获取的收益不对称

14.一个日本出口商预计3月份后会收到一笔美元结算款,为了防止美元贬值,他在1月初以1$=118.26¥的协议价买入了一份美元的看跌期权,到2月初,市场上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为1$=118.58¥,请问此时这份期权处于():

A.实值 B.平价 C.虚值 D.无法判断

15.一个投资者以13美元购入一份看涨期权,标的资产协定价格为90美元,而该资产的市场定价为100美元,则该期权的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分别是():

A.内在价值为3,时间价值为10 B.内在价值为0,时间价值为13 C.内在价值为10,时间价值为3 D.内在价值为13,时间价值为0 16.若一份期权的标的资产市场价格为100,一般而言,期权的协定价格低于100越多,则():

A.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期权费都越高 B.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期权费都越低 C.看涨期权的期权费越低,看跌期权的期权费越高 D.看涨期权的期权费越高,看跌期权的期权费越低

17.为规避美元利率上升的风险,固定利率债权人应选用以下哪种期权(): A.美元看涨期权 B.美元看跌期权 C.利率封顶期权 D.利率保底期权 18.下列关于利率保底期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利率保底期权是用于防范利率下跌的风险的 B.在套期保值中适用于固定利率债权人,浮动利率债务人

C.在套期保值中适用于固定利率债务人,浮动利率债权人 D.属场外交易工具 19.对于骑墙套利策略的理解错误的是():

A.该策略中同时买入两份期权,一份为看涨期权,一份为看跌期权 B.两份期权的协议价格相同,合约指向的标的资产的金额也相同 C.两份期权具有相同的有效期 D.该策略适用于利率变化不大的时期 20.领子期权是指():

A.同时买入一个利率封顶期权和一个利率保底期权 B.同时卖出一个利率封顶期权和一个利率保底期权 C.在卖出一个利率封顶期权的同时买入一个利率保底期权 D.在买入一个利率封顶期权的同时卖出一个利率保底期权 21.最早出现的交易所交易的金融期货品种是()。A.货币期货 B.国债期货 C.股指期货 D.利率期货

二、多项选择题

1.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所涉及的风险有():

A.市场风险 B.信用风险或对手风险 C.流动性风险 D.操作风险 E.结算风险与法律风险

2.场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有哪些特点():

A.对于套期保值者来说,每笔交易都可以精确贴合交易者的个性化需求 B.合约标准化,市场流动性高 C.交易所集中撮合交易,交易效率高

D.通过中央结算系统进行实时结算,资产价格波动幅度小 E.门槛较高,参与者一般为金融机构和知名跨国公司 3.以下关于金融期货的说法正确的有(): A.金融期货属于远期义务类金融衍生工具 B.所有的金融期货都是场内交易的

C.金融期货分为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股指期货三大类

D.外汇期货的品种有英镑期货合约,欧元期货合约,日元期货合约,瑞士期货合约等 E.利率期货中比较活跃的品种有美国国债(包括短期、中期、长期)期货合约,英国金边债权期货合约,欧洲美元期货合约等。

4.金融期货交易的特点中,与保证金交易制度相关的是():

A.交易成本低 B.市场效率高 C.具有规避风险的职能 D.具有杠杆效应 E.具有高风险性

5.以下关于外汇期货保证金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A.交易所对会员设定起始保证金和维持保证金 B.起始保证金与维持保证金数额应该相同

C.交易所可以对套期保值交易和投机交易设定不同的保证金额度

D.期货经纪人自己决定对客户的保证金要求 E.保证金是可以以交易所认可的证券充当的

6.在进行外汇期货交易时,交易者应该明确标准化合约的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包括():

A.合约指向的外汇币种 B.每份合约的面值 C.合约的交割月份,以及合约的最后交易日

D.合约最小价格波动幅度和单日最大波幅 E.每份合约要求的保证金数额

7.以下关于美国国际货币市场(IMM)交易的外汇合约面值、最小波动刻度及刻度值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英镑期货合约的面值是62,500英镑,最小波动刻度为0.0001,刻度值为6.25美元 B.欧元期货合约的面值是125,000欧元,最小波动刻度为0.0001,刻度值为12.5美元

C.日元期货合约的面值是125,000,000日元,最小波动刻度为0.000,001,刻度值为12.5美元

D.瑞士法郎合约的面值是125,000瑞士法郎,最小波动刻度为0.0001,刻度值为12.5美元

E.加元和澳元合约的面值都是100,000加元/澳元,最小波动刻度为0.0001,刻度值为10美元

8.一个完整的金融期权合约应至少包含以下哪些要件():

A.期权的性质,即明确是买权还是卖权 B.期权的价格,即期权费 C.标的资产的协议价格

D.期权的合约金额 E.期权的开始日、到期日及交割日,是欧式期权还是美式期权 9.假设一个欧洲出口商将在3个月后收到一笔美元付款,为防范美元贬值的风险,他可以采取以下哪些策略():A.以当前的银行远期美元报价卖出3个月期的美元 B.在期货市场上买入3个月期的欧元

C.在期货市场上卖出3个月期的欧元D.买入3 个月期的美元的看跌期权 E.卖出3 个月期的美元的看涨期权

10.以下有关外汇“期权宝”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一种保本型的外汇存款投资产品,不存在本金损失的风险。

B.其核心的运作是客户授权银行以外汇存款的利息在外汇期权市场上买入期权进行投机。

C.买入的只能是看跌期权而不能是看涨期权。

D.汇率的变动将会影响到这笔存款的收益率,提供该产品的银行对汇率走势的判断是否准确是客户能否赢利的关键。

E.由于总归是买入期权,如果不行权,就意味着有一部分存款利息被用作期权费而消耗;只有行权才可能在原有利息的基础上有超额的赢利。而行权就意味着运用银行的外汇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期权宝”的其实利用了银行的外汇资源。

11.以下关于外汇“两得宝”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外汇“两得宝”交易中,实际上是银行代表者客户与第三方就汇率的变动进行博弈。

B.在外汇“两得宝”交易中,实际上是客户和银行就汇率的变动进行博弈。C.其运作的核心是客户根据自己的判断向银行卖出一份期权,期望汇率的变动使银行放弃行权,从而在存款利息之外获得期权费的收入。

D.如果银行不行权则客户的收益率肯定高于同期存款利率,一旦银行行权,则客户首先是会损失所得的期权费,进而可能损失存款利息,更有盛者还可能损失存款的本金。

E.通常只有信用级别极高的机构或公司才能充当期权的卖方,但在外汇“两得宝”交易中,个人存款客户却得以成为期权的卖方,这是因为其外汇存款是在银行控制之下的,实际上起到了保证金的作用。

三、判断题

1.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存在大量的投机交易,投机交易的存在破坏了市场秩序。()2.金融期货交易都是在场内进行的,金融期权交易都是在场外进行的。()3.期货对于现货的套期保值功能建立在期货与现货价格变动方向相同的原理。()4.远期借款人为规避利率上涨的风险,应该买入利率期货合约。()5.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可以运用利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6.外汇期货交易的报价惯例是一律将美元作为基础货币。()

7.在外汇期货市场上,合约指向的外汇汇率波动一个点就是指该外汇兑美元的汇率波动万分之一。()

8.一份股指期货合约的面值是固定的。()

9.在单纯的利率互换中,作为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效应体现在互换中只对换利息的支付,而不涉及本金的对换。()

10.市场定价的不一致为互换交易的开展提供了空间,互换对于参与交易的双方来说是一个双赢。()

11.期权交易的杠杆效应体现在期权费往往只占期货所指向的标的资产的一个很小的比例。()

12.假如一投资者手中持有英镑,为防止英镑贬值,他可以卖出英镑期货合约,也可以买入 英镑看跌期权,如果期货的开仓价与期权的协议价相同,则运用这两种外汇衍生产品保值的效果是完全一样的。()

13.相对于利率互换市场,利率期权市场对参与者的信用评级要求更高。()14.外汇“期权宝”适合外汇市场波动较大时进行投资。()

15.在外汇“两得宝”交易中,银行对汇率的判断是否正确至关重要。()

一、单项选择题

1.(B)2.(A)3.(D)4.(A)5.(D)6.(B)7.(C)8.(C)9.(B)10.(D)11.(B)12.(B)13.(C)14.(C)15.(D)16.(C)17.(D)18.(B)19.(D)20.(D)21.(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2.(BCD):3.(ABCDE):4.(DE):5.(ACDE):6.(ABCDE): 7.(ABCDE):8.(ABCDE):9.(ABDE):10.(ABDE):11.(BCDE):

三、判断题

银行金融理财分析 篇6

【关键词】网络金融;银行投资理财业务;发展问题;对应策略

网络金融是网络技术与电子商务共同发展的产物,又不仅是网络化的金融服务,相较于传统金融模式,它的革新点包括了网络交易、市场参与者、网络技术环境等许多反面。现在国内的网络金融主要有第三方支付和网络融资两大部分。第三方支付指与银行合作的非经融机构,提供支付、结算等功能服务,作为信用中介,链接起个人、银行和企业。网络融资是指在互联网的平台上,非金融机构提供的融资服务,既可以类似阿里小额贷款,直接审批并向企业头功贷款,也可以类似网盛生意宝,作为中介,联系企业和银行,促进资金的流动。

作为传统的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面对着不同的市场结构和竞争环境。银行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财务分析,为其投资提供建议,并且协助管理客户的资产,这一系列的服务活动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投资理财业务。传统的投资理财业务在其发展和运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再加上网络金融的激烈竞争,银行业需要直面问题,并寻求其改进的方案。

一、银行投资理财业务存在问题

1.项目推进缓慢

投资理财业务不管是产品还是流程问题上都出现了较大的改变,造成投行客户需要追加专项理财额度来解决授信覆盖的问题,这样就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很多项目的推进速度也受到影响。由于改变监管和内部审批制度,使投行业务推进越发困难,对中间业务也没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2.各支行发展的不均衡性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银行投资理财业务上也出现了分地区的不均衡性。投资产品在设计中缺乏对这些实际情况的考虑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另外,一些地区职员和领导的不重视,缺乏对产品和客户的相应把握,也导致了这一区域性的不均衡。

3.理财业务缺乏创新性

理财业务产品很大程度上都还依赖着其收益率,通过收益率定价的方式来争夺顾客,形成行业里的恶性竞争。在向顾客介绍理财产品时,还停留在对期限和收益率的介绍,很难吸引不同需求的客户。另外,鼓吹收益率,弱化风险信息等错误的手段常引起许多的理财纠纷。并且对于员工的培训过于统一化,导致传递给客户不专业的印象,让投资者望而却步。

二、提升银行投资理财业务的方法

网络金融用更加先进的方式来处理金融信息和业务,为顾客提供更加系统化和自动化的服务,可以随时随地为顾客提供服务。从运营成本、工作效率等等一些方面来看,网络金融的优势更加明显。如何来改善传统银行业来抵御网络金融地袭击,下面将简述几点:

1.改善理财产品本身

与银行储蓄存款不同,理财产品应该更加个性化,有针对性。应该从基础资产选择、市场时机和结构选择三个反面来改善现有的理财产品,借鉴外资银行的成功经验的同时思考自身的发展,不要盲从模仿,尽量避免委托外资银行来设计产品,把握住自身创新机会。从理念层面来讲,银行应该放下由于银行管理政策带来的垄断利益,着眼于网络金融带来的行业革新,感受到紧迫感。从设计层面来讲,现有的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改变原有以客户在银行拥有的资产数量来划分的方式,从社会背景、年龄、性别、地域差别的方面差异化着手,开发更加专业的产品。同时,在拥有大量理财资金时,银行可以考虑选择一些开放性的项目,表明风险的同时展示收益率的优势。

2.改善营销模式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切实地考虑客户需求。在推销理财产品时,考虑客户的风险偏好,对应理财产品的风险和收益特征,再做介绍。一定不能忽视产品销售之后的服务事项,这样会给银行的声誉造成恶性影响。另外,很多银行在推出产品时会打广告、做宣传、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却忽视了针对相应产品对员工的培训。优秀的理财师需要全方位地了解各种理财产品,还要储备相关的金融、法律、税收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银行在关注交际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的同时,更应该刻意培训理财业务员的专业性。因为,相对于网络金融来说,银行的理财业务最大竞争力莫过于优秀的理财团队。

除了营销方式,营销渠道也是银行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目前我国银行投资理财业务的开展局限在柜台或者较少数的理财室和理财中心,没有很好地利用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服务网点等营销渠道。

3.改善业务流程

我国银行业务流程结构呈金字塔式,在逐级地传递过程中,很多重要的信息没有能够及时、有效地传递下来。按照行政区来划分机构网点,并没有根据流程的需要来设计相关业务部门,导致信息传递缓慢、决策延滞、业务效率低等诸多问题。我们需要设置一定的流程结构,拥有理财业务相应的人员、部门,使理财业务灵活运行。同时,还要避免部门、员工间的功能重叠和职能交叉的情况,协调各部门的管理,提高自身办事效率,提供便利的服务给顾客。还可以根据市场调研结果,细化客户需求的同时采用相应的业务流程,改变僵化单一的模式,让办理不同业务、不同业务风险的顾客享受相应办理流程的高效服务。在这点上,更能展现出相交于网络金融的优越性。

三、总结

银行的投资理财业务在其传统的运营模式中就出现了类似项目发展缓慢、产品种类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再加上网络金融地蓬勃发展,传統银行业危机四伏。改善理财产品性能、营销方式、业务流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理财业改善现有的一些问题,如果想要稳步、全面地发展,银行还需要更多的尝试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兴凯,张笑楠.电子商务中的第三方支付比较分析[J].商业研究,2009(1)

银行金融理财分析 篇7

据统计, 2008年1-8月各商业银行共发行了3656款银行理财产品, 已经超过了2007年全年的水平。正当种种迹象表明国内银行理财市场如破竹之势节节升高之时, 华尔街金融危机的乌云笼罩了中国金融市场。已经逐步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的中国金融市场陷入困境, 其中与国际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联动关系密切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更首当其冲, 在政策监管、收益状况、产品业务等诸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政策监管方面

鉴于金融危机暴露的种种问题, 从加强金融市场保护、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出发。2009年开始, 国内个人理财市场出台了一批新的法律、法规, 涉及到证券、银行、保险等多个领域, 对规范和引导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 为了配合股市创业板的推出, 2009年3月31日, 中国证监会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 办法自5月1日起开始实施。目前, 阳光私募、基金产品、银行打新股等部分资本市场型理财产品已经直接或者积极筹备参与投资创业板的运作中, 在此办法的约束下, 该类产品的投资运作相对金融危机之前将会变得更为理性。

其次, 2009年7月, 银监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从投资管理的原则、投资管理的方式和投资方向三个层次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进行明确规范。其中投资方向上禁止银行理财资金以任何形式投资于二级市场股票或与其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 以及未上市企业股权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份, 并不得将商业银行理财客户的资金用于投资高风险或结构过于复杂的金融产品。新法规的推出, 降低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 规范了各种理财产品市场的运行, 同时也使投资者的利益受到应有保护, 对于投资市场风险的区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但是对具有金融衍生品框架的结构型产品以及投资股票为主的资本市场型产品进行了控制。

再次, 2009年10月1日, 新《保险法》开始实行, 这使得保险公司暂停了许多之前在售的保险产品, 并且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合规产品。2009年11月26日, 银监会下发《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管理办法》, 正式为银行入股保险公司开启了政策大门, 也为金融市场混业经营模式带来了新的契机, 整个理财产品市场也随之呈现出新的特点。

此外, 鉴于部分融资性信托是商业银行利用监管真空, 达到变相放贷的目的, 2010年5月底, 中国银监会发文叫停商业银行融资性信托担保业务, 信托型产品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收益状况方面

金融危机后, 银行理财产品风波四起, 满目皆是“零收益”、“负收益”。年初的结构性产品“零收益”风波, 后来QDII跌入两毛区间, 随着证券的不振, 理财产品的收益也出现了缩水现象, 部分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需求也有所降低, 对理财产品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在后期, 随着市场的规范化成熟化, 相关宏观政策的松动以及市场的复苏带来了理财产品市场发展, 尤其成为人民币产品市场发展的强大后劲, 但外汇理财产品止步不前。

首先, 外币理财产品市场上, 为刺激经济, 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宣布调低本国货币基准利率。经过一连串下调后, 大部分外币理财产品, 尤其是与国外利率相挂钩的结构型商品如外汇存款型以及债券型理财产品收益情况进入下行轨道。其中美元、港元、欧元、英镑等存款型外汇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跌至谷底, 年利率在1%左右徘徊。进入第四季度后这一情况有所好转, 随着澳元在11月和12月连续加息后, 澳元基准利率已经达到3.75%, 国内外汇理财产品市场中的澳元产品年收益率也普遍提高到4%以上。其他币种的外汇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受此影响纷纷开始反弹, 市场内对于各国加息也开始有了一些预期。但金融危机对外币理财产品的冲击, 以及外币结构型产品自身的复杂性, 使得投资者对此类产品持谨慎态度, 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其次, 在人民币产品市场上, 中资银行一向保持其稳健的作风。在人民币产品中, 以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为首的中资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中, 数量最多的是债券型产品以及信托型中的信贷产品, 即产品投资或挂钩的基础资产是信贷资产、短期融资券、银行承兑汇票等。2009年伊始, 国家4万亿救市计划就基本决定了全年国内投资市场的基调, 同时国内宏观货币政策的推行使得贷款发行量猛增, 仅上半年就发放超过7万亿, 全年超过9万亿的投放量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银行信贷市场的蓬勃发展, 并同时推动了债券型、信托型产品的发行和业务拓展。

据第一理财网理财产品库统计, 2009年中国境内主要商业银行累计共发行各类人民币理财产品5405款, 较2008年增加1314款, 涨幅达32%。2009年主要商业银行累计共发行外汇理财产品991款, 较2008年的1309款有所下滑, 减少了318款, 下跌幅度为25%。

三、产品业务方面

根据币种不同, 银行理财产品一般包括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币理财产品两大类;按照投资领域的不同, 大致可分为债券型、信托型、资本市场型、结构型及QDII型产品;按照客户获取收益方式的不同, 还可以分为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这里的产品业务分类, 主要从投资领域的不同出发。

(一) 债券型

债券型理财产品一般投资于央行票据和企业短期融资券。因为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券个人无法直接投资, 这类人民币理财产品实际上为客户提供了分享货币市场投资收益的机会。稳健型产品一直以其收益的稳定性受到国内市场的青睐, 尤其金融危机后, 大众对理性的回归更使得债券型产品成为香饽饽。据统计, 截至2010年2月底, 债券型理财产品在所有银行理财产品中发行占比接近60%, 并且目前央行准备金的上调、加息预期的强烈, 有可能将使债券票据等收益率增加, 保持一定的流动性有助于在将来获取更高的收益, 给了债券型产品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 信托型

前面也提到了国内宏观货币政策的推行使得贷款发行量猛增, 导致银行信贷市场蓬勃发展。因此, 金融危机后信托型产品无论在产品发行数量上, 还是在市场规模上, 都显示出加速上升的趋势。在产品类型方面, 信托型信贷产品以及证券投资产品增长明显。其中, 前者的增长源于央行新增贷款发行放量, 而后者的大幅上升则主要是因为国内股票市场的复苏。

截至2010年5月, 共有32家银行和36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银信合作产品413款。但是, 由于2009年信贷增量过大, 2010年信贷政策进行适度调整。2010年7月初, 一纸《关于进一步规范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银监会叫停过热的信托理财产品。股市在2010年上半年的停滞表现也限制了信托型证券投资产品的发展。但银监会此前叫停主要是担忧银信理财业务在不规范的前提下快速发展的风险, 而《通知》对该业务加以规范, 银信理财产品将由暂停转向恢复。因此, 投资者有理由相信在短期内, 信托型产品的资金转向债券型及其他渠道, 但是长期内, 在风险控制的同时, 信托型将会走上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道路。

(三) 资本市场型

资本市场型产品倚重股票, 属于高风险性产品。由于市场的不景气, 此类高风险产品的潜在风险被进一步放大。根据中国社科院理财产品中心统计, 2008年56家商业银行共发行银行理财产品4456款, 最佳表现产品和最差表现产品均隶属于股票类产品。而在28款人民币零收益或负收益的产品中, 挂钩股票的有19款, 占比将近70%。

因此, 在银监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中, 明确指出, 银行理财资金不得直接投资中国A股二级市场的股票和基金, 严禁直接或间接投资于未上市公司股权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份, 但可用于打新股。但前面也提到, 创业板的推出带来的利好消息将会使得该类产品的投资运作相对金融危机之前将会变得更为理性。

(四) 结构型

结构型理财产品运用金融工程技术, 将存款、零息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与金融衍生品 (如远期、期权、期货、互换) 组合在一起, 注定其具有衍生品的高风险高收益的性质。金融危机爆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结构型产品设计的过度复杂化以及监管的过度松弛化。随着银监会规定的出台, 禁止商业银行理财客户的资金用于投资高风险或结构过于复杂的金融产品, 结构型产品出现了由复杂向简单的回归。但是, 根据近来中国银监会网站的公开信息显示, 目前已经有63家中外资银行取得了衍生品资格。这一条规定说明国家的政策正在逐步放开, 但我国商业银行尚不具备结构性衍生品交易平台和对冲技术、商业银行在结构性产品发行中存在不足, 这一市场将更多地暴露在外资银行的冲击之下, 竞争将日趋激烈。

(五) QDII型

金融危机让投资海外的QDII理财产品受到重创。危机后QDII正逐渐走向成熟, 资产配置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在新发产品方面, 一直停滞不前, 目前在运行产品都是为前几年推出的产品。QDII目前的主要缺点是产品类型单一, 多样化不够, 主要都是投资国外股市的产品, 使得投资风险过高, 容易受股市波动影响, 难以为市场再度接受。但考虑到毕竟海外市场下跌空间有限和存在的阶段性回调, 不少投资者在市场回调期适当参与QDII理财产品投资, 加之部分产品还加入了保证收益等“保本”条款, 使得QDII型产品呈现复出之势。

四、总结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后, 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能力上将会进一步提升, 投资者更偏向于稳健的理财方式, 并且投资渠道更加多元化、分散化。此外, 由于国内的信用体系、监管环境等原因, 中资银行直接参与境外衍生品市场和产品设计能力一直不足。因此, 对于银行来说, 应当积极培育优秀的金融人才, 为激烈的竞争储备人力资源;不断根据市场需求, 向更具个性化以及灵活性的方向迈进;根据自身优势, 形成自身特色的理财产品;建立自身的理财平台, 协调各市场主体的关系, 包括与基金公司、依托投资公司的关系, 促进个人理财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谭莹, 李舒.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现状、特点及发展[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9 (12) .

[2]、徐明亮.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投资策略研究[J].财会通讯, 2008 (8) .

银行金融理财分析 篇8

一银行理财的风险转移

在美国发展的金融危机, 可以为了我们研究银行的理财风险专业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大的空间, 但是也发现了很多的教训。银行的理财市场所产生的条件, 首先就是要有一定的资产的组合。而这样的资产的二组合就是要能够消除非系统性的风险。但是这就需要有一个相对比较大的货币池。

其次, 专家的决策要比普通的投资者有一定的优惠。还要有一定的市场的价值的金融只是体系。因为一些信息费用的限制很多的专家的私有信息要有一定的战略方向的指向。虽然很多的有效的市场理论的争论还处在持续的过程中, 但是从金融市场的发展的历程以及其发展的状况来看, 市场上的蔡宇哲对于上面所说的理论有很大的认同, 反之, 理财市场也就进一步的失去了其存在的条件。

由于金融的制度以及行业的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每个国家的银行理财的市场以及不同的产品的类型也有很大的不同, 产品的种类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不过, 单单说银行的产品的运行的机制的话, 银行作为受托一方, 所以, 其责任就是要使得资产最大化。但是, 这样的类型的产品的筹集的资金不能够看成是负债的行为。

其实, 在新兴的中国的理财市场上所表现出的很多的负面影响的时间也是有很大的原因的, 其原因就是银行的理财产品在面对变化多端的外部环境的过程中, 其发行的机构所设计的隐藏的风险的模式也就进一步的呗凸显了出来。从一定的程度上来讲银行并没有充分的对于市场的风险以及信誉的封信投入足够的重视。当他们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时候, 其参与银行的理财产品的市场的国内外投资者对于这些问题就会产生很大的抱怨, 这些都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

二金融危机下银行的理财与风险管理策略

在新型的金融理财市场慢慢活跃的今天, 对于金融制度的改革已经使得中国的金融市场成为了世界上的一个新的发展亮点。但是, 在通过对于其中的现行的解释, 我们发现参与者非常多的背景下, 其相对应的规模也就必须要做出一定的提高, 这些都是客观的存在的实际情况。

首先, 对于银行的理财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就需要管理者进行一定的风险管理的设计。银行的理财产品在一定的程度上需要充分的考虑到产品的收益及其风险。但是从之前的银行操作的经验来讲, 银行在竞争的角度下, 其理财产品需要投入更多的经历去进行投资收益的最大化操作, 但是对于产品的风险管理的考虑不是很多。多以, 要根据科学的方式来对于银行的投资理财的市场风险进行一定的预测, 然后才能够根据风险市场的一些内容来确定风险的控制体系。

其次, 要进一步的关注银行的理财市场中所涉及的基础的资产的一些风险的问题。金融危机的出现也是有一定的影响因素, 其最直接的因素是磁带的证券化的延伸产物。但是其风险是从次贷危机的贷款主体在出现的时候就产生了很多的违约现象所带来的。还有就是出现的金融工具的高杠杆效应使得金融危机出现并且影响慢慢的扩大。但是, 在金融危机的过程中, 我们还获得了一定的经验, 突出了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过程呢个中, 基础的资产的证券化的影响因素不是相对比较多。另外一个方面, 银行还是需要考虑到理财产品的市场的风险, 所以, 汇率的风险以及利率的风险和股价的风险等因素, 但是, 在针对这些因素的影响下, 银行的理财的产品就需要一直充分的考虑到市场的波动效应。

最后, 银行的理财产品的营销就要在一定的程度上进行风险的管理策略。银行在对于理财产品的营销的过程中, 要从这个方面来针对银行的理财产品的策略进行设计。其主要就是表现在, 理财产皮你的透明度问题中银行就要对于发行的理财产品的说明书有足够的认识, 要进一步的制定一定的风险义务。银行不仅仅需要履行风险的通知的义务, 还是需要明确的说明产品的运行的机制以及费用的收取进行说明。

同时, 银行的客户的风险的评估的问题, 银行要进一步的根据客户的爱好程度来进行一定的预测, 银行在一方面就要做好客户的喜好的测评, 在另一个方面还要进一步的保证投资者要有一定的风险的承担的能力。

最后, 银行的营销团队在资格上, 银行的理财产品尤其就是要在其结构上的理财产品被很多的金融工程技术所代替的, 仅仅也就是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够进一步的将产品具体的说清楚。所以, 对于理财的产品的营销人员就要进行相对应的准人的资格进行一定的考察。从银行的角度来见, 银行可以进一步的确立银行的理财师的管理体制, 根据银行理财的产品的特点来对于银行的管理进行一定的确定。在这些制度下要使得银行的理财产品, 尤其是要针对风险比较高的产品的营销人员要具备相对专业的只是, 进一步的对于营销人员的服务行为进行一定的规范。

三结语

银行在金融危机的条件下, 其理财与风险的管理的研究对于银行的一系列的体系的实施有很好的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 可以知道银行相对应的风险的能力也在逐渐的不断增强, 在一些理论的影响的环境下, 我们还可以更好的对于银行的一些具体的情况以及体系有更好的了解, 从而为银行的金融业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庆宏, 何兵, 孙从海,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银行理财与风险管理[J], 西南金融, 2011, (03) [1]徐庆宏, 何兵, 孙从海,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银行理财与风险管理[J], 西南金融, 2011, (03)

银行金融理财分析 篇9

随着互联网行业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 货币基金类、定向委托投资类、P2P网络信贷类等各种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形成了实质性的冲击。商业银行亟需根据当前市场竞争形势和自身经营特点, 进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转型创新改革, 才能维持或者提升其个人理财产品竞争力, 在将来更加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深入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以及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二、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

目前的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主要分为货币基金类、定向委托投资类和P2P网络信贷类。总体上看, 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相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具有门槛较低、灵活性较强, 品种齐全、收益性较高, 手续方便、效率较高等特点。

(一) 门槛较低、灵活性较强

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的门槛较低、灵活性较强。现行条件下, 各大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购买金额往往起点金额至少在5万元以上, 而且必须提前5~10 天购入才能抢到额度, 到期后方可支取。相对而言, 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门槛较低, 其中的货币基金类一般都是1 元门槛, 而且可通过理财平台垫款的形式随时支取赎回, 而不必像购买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那样T+1 到账。定向委托投资类和P2P网络信贷类一般门槛都在1 万元左右, 而且很多理财平台都通过支持持有一定期限后可转让的形式增强流动性, 低门槛和灵活性一下子拉近了普通大众和金融理财的距离。

(二) 品种齐全、收益性较高

目前的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比较成熟, 理财品种比较齐全, 基本上能够较好的满足各类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其中货币基金类个人理财的投资方向是国债、银行定期存单、央行票据等短期货币工具, 风险最低, 流动性最好, 适合风险容忍度较低的投资者, 但是其收益率堪比货币基金, 远超具有同等灵活性的银行活期存款;定向委托投资类个人理财的投资方向是委托贷款、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等定向委托投资标的, 风险适中, 安全性适中, 适合风险容忍度适中的投资者, 但是其收益率远超银行中短期理财产品, 堪比银行长期理财产品;P2P网络信贷类个人理财的投资方向是一般借款项目, 风险最高, 安全性最低, 适合风险容忍度较高的投资者, 当然收益率也非常高, 银行几乎没有同等产品可达到如此之高的收益率。

(三) 手续方便、效率较高

互联网金融公司凭借其平台和渠道优势, 为客户创造良好的产品购买体验。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产品的购买通过各类移动智能终端即可快速操作完成, 操作比较较简单、手续也非常方便。以阿里巴巴为例, 通过支付宝这一拥有广泛客户基础的平台, 开展嵌入式直销, 把理财产品便捷融入客户生活, 提高客户粘性。大多数互联网金融平台还开发了自动理财功能, 即用户可以设置将支付平台账户 (比如支付宝余额) 上高于一定金额 (比如100 元) 的资金全部转入理财账户 (比如余额宝) 实现增值。与电子商务相连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经过多年的开发已经非常成熟, 也受到了反复的检验, 运行效率极为出色。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产生的影响, 包括侵蚀商业银行利润、培育更多的具有理财观念的客户群、刺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改革创新等。

(一) 侵蚀商业银行利润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直接影响就是对其形成了较为强劲的竞争, 使得银行的存款或理财资金正越来越多的被吸收至互联网金融产品之中, 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商业银行利润。相对于商业银行, 互联网金融不需要建设营业网点, 不需要非常多的人力物力, 运营成本相对更低, 在产品的销售和设计上更具有前瞻性和开放性, 更能贴近客户的实际需求, 更便利客户的投资操作。在产品的宣传和推广上, 不需要花费巨额费用做铺天盖地的媒体广告宣传, 而是更侧重于从增强用户体验的角度, 使用户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实惠和便利, 进而使得每个老用户成为“义务宣传员”。种种竞争优势使得银行存款或者理财“财富大转移”搬家到了互联网金融企业, 尽管银行也推出了一系列“银行宝”类创新业务, 但竞争力较互联网金融企业还有不少的差距, 而且“银行宝”类产品的推出, 也导致了银行资金成本的上升。所以互联网金融发展导致商业银行个人业务传统的垄断体制性优势消失, 产品利润大大减少。

(二) 培育更多的具有理财观念的客户群

互联网金融高度开放性、低门槛、操作便利的特点, 使得很多原来没有理财意识和观念的用户成为了理财达人。一方面, 在互联网金融购买个人理财的用户必须有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卡, 用户在成为互联网金融客户的同时也成为了商业银行客户, 而且用户去商业银行办理开卡等相关业务时, 商业银行可以适时进行其他产品推介。另一方面, 原来只认同银行存款产品而对银行理财产品不熟悉、不信任的客户通过互联网金融接触了理财产品, 开始具备了更强的理财观念, 再去银行办理业务时就很有可能购买银行推荐的具有竞争力的理财产品。所以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的广泛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商业银行培育了更多的具有理财观念的客户群。

(三) 刺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改革创新

长期以来, 广大社会民众普遍认为银行理财几乎等同于存款, 都是保本保收益的, 只是不能提前支取而已, 事实上很多不够专业的银行工作人员在推介产品时也常常这样表达。这就使得广大社会民众形成了银行理财产品存在隐性担保的思维习惯, 或者说银行理财产品是需要刚性兑付的, 如果银行理财产品没有给予客户预期的收益甚至造成本金损失, 即便是这种损失是产品合同提前约定的, 都会严重影响银行的品牌形象。商业银行为了避免声誉风险, 潜在刚性兑付的要求使得目前的个人理财产品体系比较单薄, 产品创新的源动力不足。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了竞争, 这种竞争会逼迫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改革创新, 因为传统的理财产品已不具备竞争力, 促进商业银行利用移动互联、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互联网+”时代的技术来为客户提供更加创新、便利的服务, 降低运营成本, 丰富产品体系,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四、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包括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或资源整合, 完善个人理财产品体系;发挥合规和专业优势, 完善多层次个人资产管理平台;加强技术开发, 完善个人理财产品智能终端销售渠道等。

(一) 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或资源整合, 完善个人理财产品体系

目前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个人理财产品方面的差距主要表现为门槛高, 品种少, 收益率低, 流动性差。为应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挑战, 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 进一步完善个人理财产品体系。比如中国银行与其关联公司中银基金以及业内知名基金公司嘉实基金合作, 在其开发中银易商电子商务平台上推出了“养老宝”系列产品, 来与各种互联网“宝宝类”产品进行竞争。此外, 对于存在子公司或者关联公司经营保险、基金、证券、信托、金融租赁等其他金融业务的集团性商业银行来说, 可以通过集团内资源整合的方式, 将保险产品、基金产品、证券投资产品、信托产品等与银行理财产品相融合, 形成“大理财”概念, 来完善其个人理财产品体系。比较成功的范例是平安金融集团旗下的“陆金所”系列产品。

(二) 发挥合规和专业优势, 完善多层次个人资产管理平台

互联网金融企业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注重用户自己的选择, 这通常对用户自身的理财规划能力和风险收益权衡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 而很多用户很可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事实上, 目前有很多处于监管真空和野蛮生长下的P2P理财平台是极不规范的, 只用高收益吸引用户眼球, 而在风险的提示上明显不足。相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具有的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明显的优势就是商业银行在众多监管部门的监管下具备更加规范的个人理财体系, 也拥有一支从业经验丰富、专业能力精湛的理财经理队伍。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们则可以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风险偏好、人生规划、实际需求等为客户进行相对专业而恰当的资产配置, 提高客户的理财效能。所以, 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完善涵盖普通客户、理财客户、财务客户、私人银行客户等多层次的个人资产管理平台, 加强客户分层管理和转化, 加大对理财经理的培训力度, 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对客户理财规划的支持作用, 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个人资产管理平台, 切实提高为客户量身定制资产管理的金融服务水平。

(三) 加强技术开发, 完善个人理财产品智能终端销售渠道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能够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金融企业个人理财产品销售额的大部分都是通过智能终端销售渠道完成的。商业银行虽然近年来推出了手机银行功能并不断完善, 但是其无论是在终端功能还是在客户体验上, 都比支付宝APP、微信支付APP等服务平台有着不少的差距。比如客户要投资购买中国银行的“养老宝”产品, 则首先需要下载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 再通过手机银行APP下载中银易商APP, 再通过中银易商APP下载养老宝APP, 流程非常繁琐, 而且系统很不稳定, 经常出现客户紧急取现无法及时到账的情况。下一步, 商业银行应该大力提升现有网银及其他电子银行渠道的客户体验和交易活跃度, 并投入更多的资源集中于APP功能的开发与完善, 致力于提升智能移动终端个人理财产品销售渠道的客户消费体验, 增强渠道竞争力。

五、结语

银行金融理财分析 篇10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冲击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如火如荼,各种网络金融服务和产品借助网络的便捷优势,网罗了大批客户群体。金融市场发生了巨大变革,传统银行的理财产品受到较大冲击。以阿里巴巴推出的“余额宝”为代表,其借助已拥有大量用户的支付宝平台快速实现市场扩张,从传统银行处夺取了大片市场。面对这一冲击,传统银行应当采取何种应对策略,直接关系到其今后的生存与发展。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经过近几年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处于持续市场扩张和发展阶段。从2016年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来看,我国互联网金融已经涉及互联网金融支付、个体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消费、互联网股权融资等七个主要业态[1]。互联网金融保险业务量持续增长,互联网证券公司网上用户量和交易额均大幅增长,市场活跃度不断提高,且新型创新技术金融的跨界融合趋势也在进一步加深。以阿里巴巴推出的“余额宝”为代表,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从推出发展至今,其在2015年净利润为231.31亿元。这一数据在2014年约为240亿元,2013年约为179亿元,用户数已经突破5 000万。互联网金融规模化、体系化已经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事实[2]。

二、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冲击

(一)更加突出的资金流动性

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够从传统银行处获取大量的客户,一方面基于其互联网便捷平台,另一方面也在于其在产品设计和服务提供上的相对优势。最为突出的一大优势即互联网金融在资金流动性上的突出。同样以余额宝为例,其在客户资金流动需求上提供了巨大弹性,保证了客户在资金流转速度上的巨大需求。其采用T+1模式,用户收益每天计算入户,且能够由客户自由地随时转出账户资金用户网购支付,且实时到达支付宝账户。传统银行理财产品则采取T+2购买模式,其资金赎回程序相对复杂,且时间上有快有慢,但相对于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而言还是稍显迟滞[3]。从这一点来看,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理财产品造成了较大冲击。

(二)更具优势的理财收益性

从理财收益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也有着更大的优势和吸引力。余额宝同时具备理财和消费双向功能,收益结算快,以天为计算单位,收益相对较低。虽然传统银行在金融风险性上更具安全保障,但面对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收益上的优势,加上其资金流动性上的突出性能,许多客户转而投向互联网金融,大批的银行理财产品客户成为了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用户,造成银行客户量和资金额的大量流失。

三、传统银行应对冲击的策略

(一)拥抱网络潜力优势,扩大提升服务品质

互联网已经逐步深入到每个个体和家庭当中,成为人们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银行在自身理财产品受冲击的当下,应当认识并拥抱网络潜力与优势,借助于网络平台实现自身服务范围的扩大和服务品质的提升。一方面,可开发互联网服务平台,方便客户进行网上业务办理,减少现实业务办理的巨大麻烦;另一方面,可通过互联网销售平台的开发,以互联网为途径完成理财产品的营销,既扩大了自身理财产品的辐射面,又极大提升销售的数量与效率。

(二)实现资源优势整合,控股支付子公司

传统银行有着自身在融资和经营等方面的巨大优势,但在客户数据资料的获取方面还存在着巨大不足,需要结合自身需求寻求优势互补。就当前发展迅猛的互联网支付公司而言,其掌握的大量用户数据资料能够为银行带来业务发展上的巨大便利。为此,银行可通过对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参股或者控股的方式,将第三方支付公司纳入自身业务拓展体系当中,为己所用。利用该子公司的数据资料优势,进一步实现市场需求挖掘,消除自身在市场渠道上的巨大不足,也为理财产品的营销带来巨大辅助作用。

(三)改变传统落后思路,重视“长尾效应”

当前互联网金融业务兴起主要依靠的是非主流客户群体和非主流金融市场的维护经营,从市场空白中谋求新的发展天地。在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时,银行应该认识到其对“长尾效应”认识和利用上的不足。为此,银行可打破传统的垄断思路,在市场出现变化的当下采取新的业务模式,推出新的金融理财产品和服务。一方面,银行应加强与优秀基金公司的有效合作,通过安全、高收益且更加便利化的短期理财产品收获更多客户;另一方面,分析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优势与不足,开发具备自身优势的独特业务,争取更大的用户群和利益点。

结语

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企业平台的发展对于各传统企业均会造成不小冲击。对于传统银行而言,其理财产品受到的冲击是时代的必然。但只要银行能够及时认识到互联网金融与自身的长短处,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同时发挥出自身的独特优势,就能够在应对冲击、避免侵扰的同时,开发出新的业务创收空间,实现自身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清辉.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探究[J].河北学刊,2015,(1):201-204.

[2]赵洪江,陈林,李平.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改变与不变[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4):34-42.

对银行理财型产品的分析 篇11

关键词:银行;理财产品

一、银行理财产品现状

近年来银行理财业务取得了长足发展,呈几何式爆发增长态势。现今的银行理财市场规模空前壮大,产品数量屡创新高。如今,银行理财产品不仅每年在发行规模上几近翻番,而且在产品种类的多样性、设计结构的复杂性和投资对象的广泛性方面也有了极大改善。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和规模已经远远超出其他金融产品而独领风骚,作为一项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中间业务,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对投资者而言满足了其日益增长的多样化财富管理需求;对商业银行而言,发行银行理财产品既为维护和拓展高端客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银行带来了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更是银行在原有基础上实施战略转型的重要工具。在金融现代化的背景下,银行靠传统业务赚取利润的空间已相当有限,与此同时日益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也迫使银行扩大中间业务,中间业务必将成为银行收入新的增长点。银行理财业务凭借其规模增长迅速,赢利模式清晰,产品类型丰富,拓展空间广阔,合作模式简洁等独特优势,在中间业务中占据了特殊地位,日渐被银行所重视,无论是中资银行还是外资银行,都努力抓住机遇,适时推出各类理财产品,进而推动了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为金融工具持续创新注入了新活力。

二、银行理财产品概述

定义:银行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在银行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由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承担。

特点:银行理财产品与其他投资品种比较具有以下特点:1、起点高。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起点较高,一般至少以等值人民币万元为起点。2、期限定。多数银行理财产品限制期限,在产品存续期内不能或极少能申购或赎回,随时可以申购或赎回的产品极少。3、投资活。银行理财产品因投资对象范围广、变化迅速,所以与其他理财方式相比较更为灵活。例如理财产品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投资对象,市场热点由去年的新股申购类产品转变为今年的贷款类理财产品,极大的体现了灵活性。覆盖全银行理财产品因投资对象的多样性,所以风险等级覆盖全面从低风险到高风险均有涉及,而其他理财方式风险较为单一。

分类:银行理财产品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划分为不同种类。按币种不同分为人民币理财产品与外币理财产品两大类按获取收益方式不同分为保证收益型产品、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三类;按期限长短不同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按投资对象差异分为票据类、债券类、贷款类、新股申购类与结构型等不同类型";按投资对象划分是最常用的分类方法。

三、主要类型分析

目前市场上较为热点的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类。1、票据类。票据类理财产品是指主要是投资于银行票据、央行票据等票据资产的理财产品,普通投资者一般不能直接参与票据买卖,因此可以通过购买票据类理财产品来获取收益"。由于票据风险相对较低,除非承兑银行破产或商业汇票付款人无力付款,否则一般都能取得预期收益。因此该类产品收益保障度较高,加之收益率明显高于同期银行定存,故而该类产品较受市场欢迎。当然,随着降息周期的到来,票据类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也会下降。不过,由于与存款利息变动方向相同,只要短期内资本市场疲态不改,票据类理财产品的火暴热销还将进一步延续。

2、债券类。债券类理财产品是指投资对象为信用等级较高,流動性较好的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及拆借等各类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的理财产品。与票据类产品类似普通投资者一般不能直接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只有通过购买银行的此类理财产品来获取收益,由于银行间市场风险极低,因此该类产品收益保障度极高。

3、贷款类。贷款类理财产品指具有类似贷款性质或投资对象为信贷资产的理财产品。纵观去年前三季度理财市场,贷款类理财产品无疑成为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导致贷款类产品快速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在市场环境方面有信贷紧缩与股票市场前景不明等原因;在产品特征方面有收益较高与期限较灵活等原因;贷款类产品可分为信贷资产转让类产品,信托贷款类产品以及收益权回购类产品三类。以上票据类、债券类、贷款类产品同属于稳健型理财产品,三类产品中贷款类理财产品收益率最高,票据类次之,债券类理财产品收益最低,而这三类产品的风险程度排序也与之对应,贷款类理财产品风险高于票据类,票据类产品风险又略高于债券类产品。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的稳健型理财产品或将稳健型理财产品与其它较高风险理财产品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稳定收益和分散风险的作用。

4、股权投资类。股权投资类产品指投资对象为企业股权的投资产品。股权投资类产品属于高风险产品的范畴,在银行理财产品中数量较少,主要针对高端客户发售,并非银行理财的主流。随着中国银监会下发信托公司私募股权投资指引,依托信托渠道,股权投资以理财产品的形式为普通投资者开启了新的投资渠道,该类产品可能迎来高速发展的春天。

5、结构型。结构型理财产品是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将存款零息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与金融衍生品如远期期权期货互换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金融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回报率通常取决于挂钩资产,即挂钩标的表现。根据挂钩资产的属性,结构性理财产品大致可以细分为外汇挂钩类、指数挂钩类、股票挂钩类、基金挂钩类、利率挂钩类、债券挂钩类和商品挂钩类等。按照不同的风险大小,相应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股票挂钩类产品、基金挂钩类产品、外汇挂钩类产品、利率挂钩类产品、债券挂钩类产品。一般来说结构型产品的投资风险较大,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应谨慎选择,千万不可盲目跟风,应清晰地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并在确定自己的预期收益水平下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银行金融理财分析 篇12

关键词:余额宝,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促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成为互联网金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首次亮相。这是继央行行长周小川表态不会取缔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之后, 政府工作报告再次表达对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支持态度。随着余额宝规模突破4000亿,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浪潮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余额宝在给广大民众带来便利的同时, 又给我国金融行业带来巨大改变。

一、余额宝运作模式

(一) 余额宝简介

余额宝是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公司和天弘基金合作打造, 针对支付宝账户备付金推出的一项增值服务, 相当于“支付宝+货币基金”组合营销产物。通过余额宝, 用户不仅可以得到几乎是银行同期活期存款的10倍以上的收益, 同时余额宝中资产保持流动性, 使得用户可随时随地转出和支付, 不影响购物体验。

余额宝本质上是一个基金直销产品, 天弘基金公司将其发行的增利宝嵌入余额宝进行直销。随着余额宝的发展更加成熟, 余额宝二代已箭在弦上, 或六“箭”齐发, 天弘、南方、工银瑞信、易方达、道富、德邦六家基金公司将为阿里定制设计7、14、30、45、60、90天不同期限的短期理财产品, 满足用户更加多样化的理财需求。

(二) 余额宝业务流程

余额宝为支付宝客户搭建了一条标准化的互联网理财流水线。包括实名认证、转入、转出三个环节。首先进行实名认证, 未实名认证的支付宝客户必须通过银行卡使用余额宝。其次为转入, 用户将支付宝中暂时不用的闲散资金转入到余额宝中, 这意味着其已经同意购买基金公司的基金。天弘基金利用筹集的资金进行投资, 按照约定的比例扣除管理费后, 将收益按固定时间转入用户余额宝账户中。最后是转出, 实行的是“T+0”即时赎回。

二、余额宝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

(一) 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 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目前, 在互联网金融理财模式中, 无论是第三方支付平台 (如余额宝) , 还是电商平台, 其理财产品主要还是针对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因此, 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理财模式的有效补充。

当前我国主要存在三种互联网金融模式。第一是传统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典型的表现为网银, 发挥渠道作用。第二是利用大数据收集和分析进行信贷业务, 例如阿里金融。第三是P2P模式, 提供中介服务, 联系资金需求方和供给方, 可达到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银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 并在促进经济增长同时, 减少交易成本。

(二) 余额宝对互联网金融的推动意义

余额宝正式上线之前, 国内互联网金融理财活动早就开始, 例如一些金融集团借助大数据管理模式, 向理财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但是与传统金融模式相比, 特点并不明显, 只是传统平台借助互联网进行延伸, 完善运作过程的工具, 它的盈利模式、观点和理论基础并没有改变, 因此也受到用户的关注极其有限。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金融理财产品, 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而“碎片化金融”也是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余额宝颠覆了传统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借助支付宝庞大的客户群以及优良的信誉, 衔接专业的第三方理财机构, 使得用户体验便捷、优良的理财模式, 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抢占制高点。

余额宝推出后, 各种类似产品层出不穷。包括东方财富网推出的活期宝, 腾讯联手华夏基金推出的活期通, 新浪的“微银行”体系等。目前各大互联网企业推出的金融产品主要是风险较低的货币基金。可以说, 余额宝效应, 是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也是一个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余额宝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 余额宝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影响

目前根据央行公布数据, 活期存款利率为0.35%, 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率即使“破6”, 也有5.864%。两者收益率的巨大差别使得余额宝自推出以来能够迅速吸金, 规模达到4000亿, 而央行公布的2013年银行间债市全年共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也不过3500亿元。从美国历史经验来看,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占比约为60%, 由于货币市场基金的竞争导致存款分流, 30年后比率降至10%, 货币基金对银行活期存款的长期影响可见一斑。在互联网基金的冲击下, 我国在时间和过程上更会缩短。

但是要注意到, 余额宝对银行活期存款影响的有限性。首先从用户的特征来看, 使用者多为中青年并有网购经历的人, 和全国存款人数相比仍是很小。其次, 从银行活期存款构成来看, 不仅包括个人存款账户还包括企业在银行开立的活期存款账户。这些是企业对现金流的日常管理, 他们很难将这部分投入类余额宝的互联网基金账户。最后从规模上得到验证, 目前支付宝备付金大约200亿元左右, 截至2012年12月, 银行活期存款也达到16万亿, 二者相差数目悬殊。

(二) 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

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门槛较高, 例如工行灵通快线、中行日积月累等申购资金要求均为5万元, 而上海银行易精灵申购标准是10万元。相比之下, 余额宝是1元起购, 满足广大草根阶级对于理财的需求。同时, 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收益并不很理想, 风险较大, 是针对高端客户群发展的服务。但是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是具有收益稳定、公开透明、信息对称等优点, 满足银行边缘化顾客对于理财的需要。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 产品脱离银行销售渠道, 同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的技术, 能够接触更广大的投资者, 实现多元化和个性化销售。目前, 基金公司正寻求如百度、腾讯、京东等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合作, 商业银行的代销业务受到边缘化的威胁。

(三) 余额宝和商业银行是良性竞争关系

央视证券咨讯频道总编辑钮文新呼吁取缔余额宝, 称其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 是典型的“金融寄生虫”, 更有中银协建议将余额宝纳入一般性存款而非同业存款管理, 这是对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进行遏制。

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发源于并发展于市场, 给金融体制带来了鲶鱼效应, 打破了金融资源严重垄断的局面, 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惠及了百姓的利益, 形成公平的金融竞争格局。它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可以理解的过程, 也使互联网普及后的一个必然结果, 这不会动摇银行存款基础, 而是良性竞争关系。并且监管层的表态已表明, 促进行业发展将是整体方向。而银行应该利用重视互联网“长尾效应”, 提升客户活期存款价值, 挖掘互联网渠道潜力, 制定大数据经营战略等方式和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开展良性的竞争。

四、结语

余额宝等新型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推出是金融创新的一次重大突破。对于传统互联网金融, 余额宝指出了未来的“碎片化金融”的发展方向, 提供了新的利润突破点。对于商业银行, 短期内对银行活期存款以及理财产品的代销业务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余额宝打破银行垄断局面, 引起“鲶鱼效应”, 将促进银行的金融创新和改革, 和银行产生良性的竞争关系。相信余额宝对于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的改革是一件有意义, 利于长远的事情。

参考文献

[1]王天宇.浅析“余额宝”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影响[J].金融视线.2014 (01) .

[2]邱勋.互联网基金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以余额宝为例[J].上海金融学报, 2013 (04) .

上一篇:游戏活动下一篇:污水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