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银行业金融创新

2024-10-16

开放银行业金融创新(精选12篇)

开放银行业金融创新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 发展中国家, 也包括一些发达国家, 刚开始是在挪威、芬兰等国家, 它们主要是因为金融业的管制放开, 国家对信贷的管制放松, 从而引起大规模的贷款浪潮。泡沫经济破碎后, 出现了国家的经济危机。大的经济衰退很大程度上与金融业的自由化和金融业的开放程度密切相关。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有大量的外国资本进来做一些投机, 这就跟金融的相对开放有密切的关系。这些投机资本的冲击对一国的金融体系的确有一些很不好的作用, 所以大家都开始关注金融安全这个问题。

马克思曾对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做出深刻论述, 其后Minsk y、Ber nank e等人对金融体系的不稳定进行了理论阐释。东南亚金融危机、南美洲金融危机的爆发, 引发了人们对金融危机的思考, 提出金融安全的问题。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东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一些亚洲国家因此遭受巨大的损失, 金融危机的破坏是持久的, 研究这些问题对于防止危机再次发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金融安全问题也因此成为经济学者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二、金融安全的概念

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国外学者通常将金融安全放在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战略的系统中探讨。我国学者对金融安全的广泛研究探讨开始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王元龙 (1998) 首先根据金融的实质对金融安全进行界定, 凡是与货币流通及信用有关的活动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围, 因此金融安全概念中包括了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运行的安全。从金融的实质角度界定金融安全概念时特别强调一国对外金融的安全, 认为一国国际收支和资本流动的各个方面, 无论是对外贸易, 还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借用外债等都属于金融安全问题的范畴, 其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经济安全。郑汉通认为, 所谓的金融安全, 即一国金融利益不受侵犯, 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不受破坏和威胁, 金融体系能抵御各种金融危机对其的侵害。反之, 当一国金融利益受到侵犯, 金融体系不能正常运转, 面对各种各样的金融危机毫无抵抗能力, 就是金融不安全。雷家骕认为, 所谓金融安全, 主要是指金融领域能够通过利用各种手段抵御和消除来自内部及外部的各种威胁和侵害, 以确保正常的金融功能和金融秩序。

本文认为, 金融安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金融安全主要是针对金融和货币领域的动态均衡状态。而广义的金融安全则是指在拥有国家主权的前提下, 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动态均衡。它是在金融全球化条件下, 一国在其金融发展过程中具备抵御国内外各种威胁、侵袭的能力, 确保金融体系、金融主权不受侵害、使金融体系保持正常运行与发展的一种态势。

三、金融安全的影响因素

从影响因素的性质来看, 影响一国金融安全的因素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是指经济体系本身的原因引起的金融形势恶化, 包括实质经济和金融体系本身。一国金融安全状况如何主要取决于该国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能力与市场的感觉与态度。金融安全问题的国别差异使各国维护金融安全的能力与信心有所不同, 从而影响各国金融安全的因素也就有所不同。

第一, 内在因素包括国家的经济实力和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当一国面临金融危机的威胁, 通常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来摆脱危机, 若一国具有完善的金融体系, 则抵御危机的能力就会大大增强, 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是该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否与金融体系相协调, 即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是否有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二是金融体系自身制度环境的完善程度, 如金融机构的产权制度状况、治理结构状况、内部控制制度状况等。

第二, 外在因素包括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国际游资的冲击。一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极大地影响着其维护金融安全的能力。如该国的货币是否是主要国际储备货币, 该国是否拥有制定国际金融规则的主导权。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 如果金融安全发生了问题, 往往会危及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的稳定, 甚至还会危及经济社会安全。国际游资的冲击有可能成为引发金融体系不安全的直接原因。从近年来爆发的金融危机来看, 国际游资通常都是将已经出现明显内部缺陷的国家或地区作为冲击的首选目标, 特别是那些短期外债过多、本币汇率严重偏离实际汇率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是首当其冲。

四、金融安全的指标体系

在金融自由化浪潮中为保持我国金融业稳定, 建立完善的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非常重要。中国对金融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远晚于国外。赵英等 (1994) 设计的经济安全指标体系从内容上看比较全面, 但许多指标不具有操作性, 不具体。伍志文 (2002) 、王明华和黎志成 (2005) 采用了信号分析的方法定义金融稳定并进行预警判断。从国内近年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 金融预警研究主要集中在危机原理和预警指标体系的探讨, 实证检验主要以1997年爆发金融危机的亚洲国家作为检验样本。本文将针对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分析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金融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确定指标之前, 将某些不易量化但是可以用替代变量来表示的变量数量化, 将那些不能通过替代变量表示的变量去除以此减少对整个评估体系的影响。

五、中国银行业开放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可选择路径大致有四种:成立外资独资银行, 即法人机构;在中国开办独立的分支机构;购买并持有中国国内银行机构的股份;与中方合资建立新的银行。在中国加入WTO以前,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途径是在中国开设分支机构;中国加入WTO以来, 入股中资银行的方式逐渐受到外资银行的重视;而法人机构的设立在入世过渡期的五年中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但随着2006年12月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 最新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细则的实施, 外资银行法人机构的设立将迅速增加。

对外资参股或者并购对于我国银行业发展和金融安全的影响, 要辩证的看待。

第一, 从我国宏观调控的角度看, 外资参股或并购所带来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有助于市场成熟和完善, 使政策传导机制更加畅通, 但是抑制了我国政府对银行的干预作用, 弱化了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 调控效果弱化, 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减弱。

第二, 外资银行具有先进的服务理念和丰富的经验, 对本国银行业构成了强大的竞争力, 一些中小银行因而有可能破产, 影响国家的金融安全。但是外资的参股是提高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实行开放实质上是打破银行业的垄断, 促使他们反思、学习、变革和完善;而外资入股中资银行则是直接地为被入股银行带来先进的治理结构和管理理念。

第三, 从金融监管的角度看, 外资银行能够采用一些较强的规避管制措施, 可能导致国家对外资银行无法实施有效的监管。将金融不安全因素引入本国, 若本国政府未采取有效的措施, 则会对本国的经济体系产生严重的危害, 外资进入将会给中国带来严峻的挑战。

第四, 从银行开放与银行不良资产之间的关系看, 影响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各个因素大都与银行业的垄断有关, 由此产生了道德风险, 造成不良贷款清收不力的局面。银行业的开放将极大提高商业银行减少不良信贷资产的水平, 有利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和国家的金融安全。

第五,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单一国外战略投资者入股国内银行比例最高不超过20%, 所有外国机构入股的比例上限为25%, 国家保持着国有商业银行的绝对控股权。因此即使国家开放银行业, 国家对银行业的控股地位不会变, 外资入股完全在国家的掌控之下。

六、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建议

金融开放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一部分。通过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提高国内的金融实力, 服务于经济发展和增进社会福利本身就是国家金融安全的一个主题, 没有一个大国是对外完全敞开大门的, 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金融限制。国内的经济发展需要金融业更有活力、更有效率, 需要有一定的开放;但开放过程中往往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因为国内的各种法律制度、经济结构等, 很可能并不适应这种开放, 或者短期内要承受很大的阵痛, 这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过度不开放会导致金融风险几率增大, 进而导致金融危机发生, 而过度的开放又使得本国经济不稳定, 更易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 那银行业金融开放会对我国金融安全产生哪些影响, 我国应该怎么样选择银行开放程度,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第一, 在微观层面上, 要坚定地推进银行业的开放, 鼓励外资入股中资银行, 在开放条件下对本国银行进行适度保护, 要合理把握保护的度, 保护过度会造成银行缺乏竞争力, 产生垄断, 服务质量低下, 而保护不足又会导致外资银行对我国的经济体系进行操控, 造成金融系统混乱。要适当提高外资银行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门槛, 增强我国政府对外资银行的控制, 控制各家外资机构资本的进入总量。

第二, 要增强我国银行的自身竞争力, 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根据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和资本流动的特点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模式, 突出核心业务, 对自身的业务进行创新, 重点开拓成熟或新兴市场, 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加强外资银行的监管, 建立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机制。

第三, 要尽快建立健全金融安全体制, 在制定基本法的基础上, 制定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特别法, 加强法律和法规建设, 促进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 构建具有制度性的信息共享机制, 克服监管效率低下的局面。制定一部基本法律来调整外资银行的状况, 增强法律的稳定性, 尽量避免出台过多的内部通知, 加强法制建设, 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

中国应当坚持金融开放程度和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居民收入水平、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以及金融监管能力相适应, 以保证金融市场稳定和国家金融安全。处理好金融开放与安全的关键在于一个度, 要在开放的同时考虑到国家安全的需要。

开放银行业金融创新 篇2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单选题

1、()的出现标志着互联网与银行的融合从成熟到巨变。(10 分)

✔A 电子银行

✔B 网络金融部

✔C VTM ✔D 手机银行 正确答案:C 多选题

1、互联网与银行的深度结合,经历了以下哪几个阶段()(10 分)

A 启蒙

B 成熟

C 巨变

D 融合

正确答案:A B C D 

2、互联网与银行的深度结合,经历了巨变阶段,在该阶段,具有以下哪些特征()(A VTM出现

B 手机钱包出现

C 银行的产品及业务更具地方特色

D 分)电子银行出现 正确答案:A B C 判断题

 1、20年前的互联网驱动了银行的渠道变革。(10 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2、数据会改变商业本质,同时,数据也可以成为原材料进行再生产。(10 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3、移动互联网时代,银行转型的关键是建设开放式网络银行平台,将网络银行业务定位从“车拉万马”的渠道,变成“万马拉车”的开放式平台。(10 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4、PC互联网比移动互联网在线程度更深。(10 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5、银行的柜面替代率越高越好,这样可以节省人工成本提高办事效率。(10 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

6、银行转型的方式除了将自身变成开放平台与各行业对接外,还可自建平台。(10 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7、微粒贷采取的是预授信模式。(10分)

✔A 正确

✔B 错误

开放银行业金融创新 篇3

摘要:金融监管制度改革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在意识理念、监管模式及制度完善方面存在弊端,这些弊端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既有前提性、现实性原因,也有关键性、根本性原因。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制度改革应重塑金融监管理念,确立金融监管主体,完善监管制度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

关键词:金融监管制度;金融创新;金融体系改革;金融监管理念;分业监管;金融风险;金融监管主体;金融监管国际合作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6-0095-04

一、引言

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都对原有的金融体系进行反思与改革,旨在维持金融稳定和确保经济增速。但世界金融形势却事与愿违,不仅世界经济几近停滞[1],而且愈演愈烈的美国“占领华尔街”示威游行和欧债危机等经济、政治事件,都直指了金融制度弊病和社会深层次矛盾。相反,新兴经济体在危机之后出现了强劲的反弹,其经济增长率比发达国家更高[2]。这并非源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金融监管模式更具优势,而是因为在次贷危机前,中国金融本身的市场化、自由化与融入全球化程度不高,使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体系影响不大,并且在次贷危机后,国家保护下的金融市场及其巨额信贷刺激政策,也推动了中国经济逆势增长。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及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在落后的监管模式下,开放的风险和成本势必会急剧扩大,进而将影响中国市场经济稳定且持续发展。所以,本文基于对中国目前金融监管制度和全球金融危机进行重新审视,以期对中国金融监管制度体系的创新和完善有所启发。

二、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主要弊端

(一)滞后的监管理念与继续开放的金融步伐不同步

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推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但金融体系改革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使中国经济犹如“跛足巨人”不断承受“跛足之痛”:贸易受制于他国货币和汇率政策的影响,金融受制于缺乏发达资本市场和本币国际化,经济受制于没有大宗商品和评价标准的国际话语权,主权受制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不断要求放开金融服务业的敦促等,这都源于目前滞后的监管理念与进一步放开的中国金融市场步伐的不同步。其主要表现在:金融目标重合规性监管、轻风险性监管,金融创新重学习模仿国外创新模式、轻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模式,金融监管重体制外监管、轻体制内监管,金融制度重金融组织与金融工具建立、轻金融体制和金融制度建立,金融开放重对国外开放、轻对国内开放,金融机构重“准入”和“当时”监管、轻“退出”和“过程”监管。由此导致中国的金融改革在过去的三十多年虽一直在进行,但批评中国“金融滞后”和“发展不足”的声音却从未停止过。

(二)分业的监管模式与当前混业的经营模式不适宜

中国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个监管部门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是中国金融业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发育程度的必经阶段。但国际日趋盛行的混业监管和国内初露端倪的综合化经营,也使当前分业监管模式的不适宜性暴露无遗。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自身而言,分业监管导致了整个监管过程中不协调性现象大量存在。在最初的监管目标上,“多头监管”和“监管盲区”并存。典型的例子是债券市场的多头管理与金融控股公司及其开展业务的监管盲点。在监管过程中,“相对独立”和“监管失灵”并存。如银监会作为国务院下属机构,较多地服从政府甚至财政部的指令,而在其分支机构的监管行为触动地方政府的利益时,地方政府往往对监管机构施加压力,从而弱化了监管作用[3]。在最终的监管效果上,“政策反复”和“执行低效”并存。如信托公司进行的五次大的整顿以及今年证监会和国务院分别两次清理整顿交易所。二是从外部来看,分业监管不利于避免国际混业经营模式的冲击。分业经营中的交叉业务削弱了分业监管的业务基础并出现了监管真空地带,这必然限制金融创新和规模发展,既不能对外资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监管,也不能应对国际混业经营带来的潜在风险。

(三)欠缺的监管制度与实际监管的执行方式不匹配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监管管理法》《证券法》等近四千多个金融法律法规出台,构建了中国比较系统的金融监管管理制度。但是,虽系统却不完善的这套制度,在实现执行监管过程中表现出很多不相宜。一是缺乏统一规范。根据法理法原理,法律体系应是一国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因中国现行金融管理一直由各监管主体按业务性质单方面执行,即使不断出台和修订管理制度,仍难免在多方共同的“大监管”之下而无统一监管之实。这根源于缺乏金融监管统一的“宪法”规范。二是执行性不强。已出台的几部金融大法中有关监管方面的条文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实践中多以行政指导代替法律监督[4]。三是存在制度盲点。从进一步开放的角度来看,监管法律中还有较多的盲点,例如:相关法律中未包括“涉金”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也没有将私募基金、地方政府借债等纳入国家监管制度层面,更无金融机构关闭、破产的“退出”法规,宏观上还缺乏构筑金融安全网三个支柱之一的存款保险制度,也未涉及国际金融合作及金融消费者保护等问题。

三、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弊端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中国金融监管在意识理念、监管模式和监管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弊端,探寻其原因体现在诸多方面。从表面上看,源于中国金融监管制度与金融监管现状发展不匹配,从深层次上看,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一)中国金融市场起步晚且实质上未进入全面对外开放是其前提性原因

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几乎没有市场经济意义下的金融市场,国内金融由“大一统”的中国人民银行承担所有责任,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更是犹如徘徊在外的“孤舟”,根本谈不上国际合作。自1978年以来的第二个30年,是中国金融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国内金融市场上,从“一行集权”向“一行三会”的分权设置,从金融机构向非金融机构的全面开放,从单一金融业务向多个金融市场的开放建立,从基本无监管向几千部监管法规制度体系的健全完善,中国的金融业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在世界金融棋盘中,中国仍只是一枚“棋子”,更多时期是在不自觉地“下棋”[5]。这次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体系影响不大,正是源于中国金融市场开放不够,从而使中国金融系统有了一道“防火墙”,屏蔽了国外金融危机的冲击。不论以前中国金融体系是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扮演什么角色,在今天金融全面对外开放的事实面前,我们都应该变“被动下棋”到“主动下棋”,直至“制定棋局”,至少是制定部分的规则。

(二)中国相关的金融监管政策与制度建设滞后是现实性原因

金融监管制度是保证金融体系正常、安全运行的基石。全球化的金融危机,使金融最本质的属性——安全性再一次摆到了首要位置,金融风险对金融监管有更强烈的制度性需求。一直以来,中国金融监管的法律制度存在缺乏统一规范、制度供给主体混乱且质量不高、监管效率低下、监管“盲区”和制度“黑洞”等诸多缺陷,这不仅造成了与国内多元化的开放金融步伐不同步,而且在面对大量活跃的国际游资、日趋增多的外资银行、不断丰富的金融衍生产品、国际化的综合经营模式等高调涌入的事实面前,中国的金融监管制度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显然还没有做好全面应对的充足准备。由于缺乏强有力抵抗风险的金融监管制度网,导致三个方面不能良性循环,一是发达的金融体系,二是强大的资本市场,三是壮大的国内金融行业。仅以资本市场为例,正是由于金融监管的脆弱性,导致中国在资本开放上小心谨慎裹足不前,反过来长期严格的资本管制又导致中国较难形成庞大的资本市场,而这种越是没有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国资本市场,越是会自我营造一个相对封闭环境,越难以成长壮大[6]。

(三)各金融监管主体间多头监管且权责界线不明是关键性原因

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是金融工具应具备的本质属性。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金融机构往往会将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地位进行置换,甚至用盈利性直接取代安全性。次贷危机的爆发正好印证了这一点,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弊端中不可免俗地也滋生出逐利理念的“温床”,而这个“温床”上滋长的正是各监管主体间多头监管且权责界限不明的现状。而这一现状的存在,又与中国渐进式改革过程有关。中国渐进式改革具有计划与市场、局部与整体、自由与秩序等诸多方面的并存,内生地决定了中国经济体制中的许多问题和难点,有些随着改革进程逐渐解决,但金融领域的改革却未能如愿。因为金融领域涉及到深层次的市场制度建设,轻微的意外冲击就有可能改变整个系统的收敛方向[7]。最典型例子是老生常谈的债券市场,由于在20世纪末中国整顿金融秩序时,证监会不愿承接人民银行原有的企业债管理职责,进入21世纪后人民银行又不满意发改委长期维持债券行政管理、影响结构调整与货币调控,从而主动履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管理职责[5],形成了今天发改委、证监会和央行三个部门多头监管的债市,直接导致债券市场管理分割、效率低下和发展缓慢的结果。相反,有些盈利不高、责任重大、政绩不显著的监管职能却一度被忽视。例如农村金融的政策性业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私募基金的合法化运作、产权交易市场的规范化管理、资信评级机构的培育扶持、地方债务的合理监管等。这种监管失衡的现象表面上是源于监管主体缺乏长远战略、各自追求部门利益形成的,深层次上看还是金融改革进程缓慢、国家金融缺乏统一战略、监管缺乏统一规范等原因。

(四)金融系统由政府实行高度垄断和保护体制是根本性原因

2012年1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再一次确定了防范风险和推进改革的主题,但是对于之前普遍关心金融的改革目标及路线,似乎并未给出明确的答复。多年来,虽然金融领域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但事实上中国金融改革一直是瞻前顾后、投鼠忌器。分析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金融体系自身的缺陷。由于金融系统内生的不稳定性和本身的抗风险能力不强,加上政治稳定的需要,使中国金融改革一直采取谨慎的“渐进”。二是缺乏经验积累和现成学习范本。中国渐进式改革面临的现代金融体系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既缺乏大国经济转轨的现成经验和参考,也缺乏高端金融战略人才和技术人才的支撑。三是长期唯“美”主义倾向。中国自身历史背景、政治、文化因素都决定了中国必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但长期以来中国金融体系简单模仿和过份迷信唯“美”的“现代金融体系”,出现了金融领域的较多不兼容性。这些原因都直接导致了中国金融领域改革步伐滞后、政企不分、国家采取垄断和保护等弊端。一方面,使中国金融长期处于幼弱状态,不能顺应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本质要求相应成长。另一方面,不能顺应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必然趋势,尤其表现在不能实现汇率调整灵活化、利率市场化、资本账户可自由兑换等为特征的国际自由竞争体系。因此,积极谨慎、渐进创新地把握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度”显得刻不容缓。

四、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及国际金融监管变革趋势

次贷危机改变了我们曾经一度认为“美国最优监管”的看法,引发了各国对现有监管制度的思索。美国出台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格的金融改革法案《多德—弗兰克法案》,随后欧洲议会也建立宏观层面上的欧洲系统风险理事会(ESRC)和微观层面上的欧洲金融监管系统(ESFS),这些发达国家在危机后的主要变革趋势有几个方面的共性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

(一)监管模式理念的变化

在监管目标上,金融体系最本质的安全职能又重新回到了首要位置,而追求盈利不再是金融机构“唯一”的需求,具有效率、抗风险能力和强调国际竞争力的监管目标形成各国共识。在监管原则上,过去强调微观审慎监管,即由市场对单个金融机构进行监管,而现在不仅要关注微观风险更强调宏观审慎监管,即防范金融体系跨市场、跨行业、跨国界的系统性风险。在监管范围上,形成了以资本为“核心”、以金融参与者为“半径”的全方位监管范围,以精细化的监管制度为标准的监管方法。在监管模式上,由过去规则性监管转向原则性监管、功能监管转向目标监管、局部性风险监管转向系统性风险监管、机构导向监管转向目标导向监管。

(二)组织机构的制度变革

次贷危机后,英美等各国都重组金融监管机构,新的组织机构强调了三个方面的变革。一是赋予央行全面监管的权力。央行在原有货币政策和监管职能的基础上,更侧重于货币政策供应者、“最后贷款人”、系统性风险防范者、市场稳定监管者、各金融监管体系协调者等多重职能。二是重新架构金融监管部门。成立跨部门的金融监管委员会,对央行履行全面监管的职能提供制度支持,下设实体化的各监管机构,分别按市场稳定、审慎金融、商业行为等,各部门在央行的统一领导下履行监管职能。三是专门成立消费者金融保护部门。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金融行为不仅涉及自身微观利益,更关乎金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基础因素,他们的权益受到金融监管的保护和重视。

(三)监管制度的创新改革

次贷危机原有的弊端和尚不建全的制度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例如,有问题的会计制度、建立逆景气循环管理方法、风险管理制度、金融衍生品的法律监管制度、大而不倒的金融机构管理制度、监管机构的风险管理应急制度、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制度、金融衍生品的信息透明化管理制度、缓解金融市场顺周期制度、监管当局高管的薪酬激励制度、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制度等,都将重新审视与制定。尤其是国际监管合作制度的建立,跨国间的金融合作必然需要跨国间的综合监管措施,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和建立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两个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五、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制度

不论是从中国现有金融监管发展的不足,还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在次贷危机后的金融改革来看,世界上没有唯一最优的金融监管模式,其他国家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的先进经验也不是可以简单复制的,只有借鉴和吸取他国的经验教训,按照本国的经济社会变化情况,不断改进原有的制度体系,才可建立适合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特征的有效金融监管体制。

(一)拓宽金融监管范围,重塑金融监管理念

当前经济的不确定性使各国最重视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再次发生,而中国面临房地产价格下跌、地方融资债务扩大和民间借贷泛滥,加之经济增速回落,有可能诱发几个方面金融风险同时发生,从而中国也将面临系统性风险。2011年11月15日,IMF在首份对中国金融部门评估规划报告中指出中国大型银行要防范可能面临的系统性风险。2011年11月16日,央行公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首次提出“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证监会也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作为市场监管的基本目标之一。所以,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提高金融系统的抗风险能力,是金融体系的第一要务。拓宽金融监管的范围,将长期存而未决的监管真空纳入监管范围,不仅包括对冲基金、私募基金等业务范围,更应该包括未明确如何监管的金融控股公司、不受监管的资产管理公司、监管较为宽松的信托公司和租赁公司等“准金融机构”。重塑金融监管理念,强化安全与效率、市场与政策的统一。不是简单引进国际上传统的金融工具和金融创新,而是着重解决金融结构不合理现象,如发挥对农村金融、小额贷款公司、互助基金会等金融机构的政策性职能,确定民间借贷的合法性地位,建立有别于国有金融机构的差异化监管办法,以弥补现有金融发展的“短腿”。因此,建立以“涉金”为核心的监管范围、职能明确并协调有序的监管主体、差异化和目标化的监管制度,是金融系统高效优质又分散风险运行的基础保障。

(二)理顺金融监管机构,确立金融监管主体

至于到底由谁来履行金融监管权的问题,国内学者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应该将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的监管机构分离,扩大央行职能,设立央行牵头的统一监管机构,实行功能监管[8]。另一种则认为在现有机构监管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将中国人民银行与金融监管部门全线合并,在国务院下设国家金融委员会[9],提升各机构的监管职能。笔者认为,无论是机构监管还是功能监管,都有各自的弊端:以机构为主体的监管模式既导致了当前市场分割、协调不力、职责不清的现状,更不能满足未来更大范围的金融领域监管;功能性监管也不是最完美的监管方式,它导致多头领导并存、监管政策冲突、监管成本增加等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是变单纯“机构监管”为“功能+机构共同监管”。短期来看,在“一行三会”的监管内部应尽快恢复协调机制,通过联席会、协调会的形式给各监管部门下达监管要求,并设置常驻办事机构,各监管部门就每一项监管功能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共同遵守。中期来看,应在各监管部门之上增设专门的协调机构,如成立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下设银行、证券、保险等功能性监管机构,制定监管政策,再分解到各机构的管理部门遵照执行。长远来看,只有建立具有政府管理职能的中国金融监管部门,秉承“机构+功能”“合规+风险”“内控+自律”“动态+精细”的监管原则,实行金融监管一体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改革现有监管制度,完善监管制度体系

事实证明,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和金融开放度没有相关性,只有制订完善和运行良好的监管制度才能降低金融风险。第一,针对未来金融监管一体化发展趋势,应制定一部综合的金融统合法规作为金融监管的“根本大法”,以弥补现有制度存在的监管范围漏洞、监管责任不清、监管制度缺失等问题,赋予金融监管权独立性、权威性和高效性。第二,要从战略角度重视监管制度的整体规划。按照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两个方面,完善中国现有的监管制度。内部监管制度应该建立金融早期预警、存款保险、地方融资监管、为中小企业和农村金融服务的差异化监管、金融机构进入和退出、信息披露与共享、金融应急救援、监管机构自体问责、网络金融监管等制度体系;外部监管制度有金融消费者保护、银行监管效率评价、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等制度体系。第三,应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监管体系。一方面,在现有监管体系基础上,应尽早废除、修改与国际惯例不相适宜的制度要求。另一方面,分步骤、分层次地制定与国际惯例相宜的监管体系。根据《巴塞尔协议Ⅲ》的规定,2012年中国银行业全面执行新的监管标准,除了加强流动性管理和部门间的协调外,更需要将中国金融监管与建立有利于金融稳定的货币政策、微观金融机构治理和效率提升、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金融对外进一步放开等诸多问题融为一体进行统筹考虑,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监管体系。

(四)建立融入全球化制度,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

金融监管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和全球金融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金融监管国际化合作是在实现金融国际化前提的基础上再开展金融监管国际合作。中国的金融国际化和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应该本着积极主动、稳妥分步的原则推进。一方面,随着中国作为开放性大国不断崛起,金融国际化和本币国际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它不仅有助于全面提升金融体系的效率,也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但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绝非一日之功,当前既要从长远上谋划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国际化的战略,又要实现当务之急的人民币区域化和金融区域化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不同国家的金融合作。由于各国的开放程度、经济体制与金融现状各有异同,金融国际合作也不可能均衡与静态地发展。既要对中国在境外市场的金融创新产品实行有序创新,建立基于国家开放金融战略层面上的“抱团出海”,不能“孤军奋战”,削减创新产品的“战斗实力”,更要强化监管机构对跨境、跨市场的风险监管。还要注重与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合作,确保中国的金融监管制度和货币体系在国际化浪潮中处于有利地位[10]。

参考文献:

[1]马丁·沃尔夫.陷入“大停滞”[N].金融时报,2011-12-22.

[2]南希·伯索尔,弗朗西斯·福山.陈雄兵,张甜迪,译.后华盛顿共识:次贷危机之后的发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4).

[3]吴强.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对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

[4]李胜兰,郑远远.WTO审慎例外与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创新[J].现代国际关系,2002,(11).

[5]夏斌,陈道富.中国金融战略202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6]齐萌,李明镜.论金融监管的公众认同[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3,(2).

[7]皮建才.论中国金融监管中的悖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4).

[8]李成,马国校,李佳.基于进化博弈论对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解读[J].金融研究,2009,(5).

[9]冯果,田春雷.从美国金融改革实践看我国金融无缝隙监管体制的构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10]顾海兵,孙挺.基于经济安全中的中美金融监管着力点比较[J].社会科学辑刊,2013,(6).

开放银行业金融创新 篇4

一、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进程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探索进程是在整个银行业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对外开放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 0 0 1年中国加入WTO之前的自主开放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根据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需要逐步开放,重点是引进外资银行的资金。开放的措施、业务和开放时间表是根据实际经济发展需要决定的。

第二个阶段是加入WTO之后,银行业对外开放由引资向引制转变。主要是引进先进的管理体制和战略投资者,希望外资银行整个参与管理来提高银行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这一阶段,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开放步伐大大加快,金融业发展速度也明显加快。2006年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实施标志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无论从外资银行经营范围还是客户对象上看,外资银行对我国金融市场都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的参与。目前大部分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均有花旗、汇丰等国际金融巨头参股;一些中资银行也正在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入股或并购等方式实施新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拓展海外市场。

外资金融机构广泛参与国内金融市场竞争,也改善了我国的银行业长期以来以工、农、中、建为首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带来的银行集中度高问题。随着对外资金融机构的逐步开放,金融市场结构已由高度集中的寡头垄断格局转变为适度集中的垄断竞争格局,集中度降低的同时竞争程度得以提高,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二、对外开放对金融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银行在提高了我国银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如此大面积的深度介入我国银行业,引发了对我国金融业安全的担心。关于对外开放是否影响国家金融安全众说纷纭,意见不一。

业内人士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持乐观态度,认为对外开放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是“良性互动”,“越开放越安全”;另一种持谨慎态度,认为“对外开放主导权”受到侵蚀,开放政策方面要注意避免“过度对外开放”。笔者认为金融开放是把“双刃剑”,带来巨大的开放性收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积聚了对中国金融安全构成威胁的风险。为此,客观地在安全、开放与改革三者之间寻找平衡,稳步推进对外开放,化解各类风险,积极维护金融安全应成为必然选择。

(一)银行业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厚此薄彼”

加入W T O后,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步伐被大大加快,而对内开放相对滞后。外资普遍享有的超国民待遇,而民间资本只能享受准国民待遇,监管机构对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持审慎态度,采取严格的管制政策,使得外资金融机构可以先于国内民间资本获得产业准入,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形成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有学者认为,开放次序上牺牲“对内开放”先对外开放,是中国金融开放政策的缺陷之一。一项数据显示,拥有三亿人口的美国,其独立银行法人数量超过四万家;而有八千万人口的德国也有银行法人超过四百家。相反,拥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银行法人数量却非常之少。金融业对内开放程度过低,内外开放不协调,容易导致对外资的过度依赖,影响金融安全,也会极大压缩国内民间资本扩张空间,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大量民间资本以非正规金融形式存在,无法通过有效途径进入金融系统,长期的“体外循环”蕴含着很大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大量中小企业融资途径缺乏,只能通过非正规渠道融资。如果不尽快对内开放,不仅违背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也会削弱对外开放的程度和效果,对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极为不利。

当前阶段,对外资持股中资银行的股权比例限制要非常谨慎,应该继续保持一段时间。因为这一轮开放之后外资已经占有了中国银行业资产相当大的规模和比例。监管部门应对民间资本给予更大的信任度,加快推进对内开放。加快金融对内开放,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提高经济活跃度,促进就业,推动创业等,如若不然则累积的问题就会导致越来越大的风险。

(二)对“对外开放主导权”的挑战

我国银行业应该保持开放的主动性和必要的市场份额。金融领域的开放,可能成为我国的国内资本外逃的一个通道,造成我国的国内金融秩序受到一定的冲击,甚至导致我国金融自主权的减弱。因此,我们银行业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监管部门一定要把好关,引进优良资本和先进管理经验,控制好对外开放的主动权防止国内资本的借机外逃。

拉美和东欧一些国家在开放过程中都曾出现跨国公司控股或持股后的金融机构因服从和服务于跨国公司的全球整体战略,而出现在信贷和其他市场行为方面与国家经济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甚至和国家战略需要相冲突的情况。监管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都要对此提高警惕,关注外资银行进入的节奏与特点。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5月17日公布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在坚持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同时,遵循长期持股、优化治理、业务合作和竞争回避的原则;应坚持商业银行性质的战略投资者,投资国有商业银行不宜超过两家;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等五项标准。这样从制度上保证了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控股权。但一些外资金融机构试图通过收购等手段突破持股上限的监管规定,一些境外金融资本想方设法绕开法律的这些规定,对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实施控股,包括寿险公司或者基金公司。监管机构应当加强监管力度,在审批过程和业务管控中严格把关,如银监会可以根据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和监管的需要,提高注册资本和营运资本的最低限额、适当延长审批的期限、外资银行必须向所在地银行监督管理机构报告跨境大额资金流动和资产转移的情况等。坚决杜绝这种违规现象的发生,维护正常的行业秩序,保护国家利益不受损失。

我们要正确认识其他国家在金融开放问题上的“慎重”态度。虽然WTO协议规定了我国金融开放的速度和深度,我们必须遵守,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开放方面就别无选择。对于任何国家来讲,只有本国的利益才是最根本的利益。在仍然存在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前提下,丧失了用以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经济手段,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美国1991年专门通过立法,对外资银行的进入和业务范围提出严格要求和限制。主要包括:禁止外国银行在境内吸收美国居民存款,禁止外国银行加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系统,不支持外国银行收购、兼并或控股美国银行等。这实际上宣示了外资银行即便获准进入,也不允许其插手银行核心业务。

据美国财政部的研究显示,在WTO的众多成员国中,对外资银行没有明显限制的只有13个。根据乌拉圭回合最后文件的规定,发展中国家为维护本国的幼稚产业,在其受到严重威胁时,可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国内市场。因此,我国在开放资本市场的过程中,应“在开放中保护,在保护中开放”。合理利用《服务贸易总协定》赋予发展中国家开放金融市场的保障条款、例外条款以及逐步自由化等条款,落实有关银行服务贸易的市场适度保护措施。

(三)金融创新是把“双刃剑”

金融创新在给我国金融业带来金融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将使其在面临传统风险的同时面临新的风险。在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过程中,随着金融自由化、信用证券化及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各种信用形式得以充分运用,金融市场价格呈现高度易变性,金融业面临的风险相应增加。目前,我国金融业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离、管理科学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任何金融改革和金融工具、金融业务创新的积极效应将大打折扣,甚至会产生较大风险。同时,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真正建立,市场运行机制还不健全,如果对金融创新管理不善,不把金融创新活动纳入法制和规范的框架中,也会使商业银行在传统风险的基础上,面临新的更大的风险。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绝大多数国际先进银行都建立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它们大多是股份制银行和上市公司,借助国际资本市场,通过扩大资本规模进行业务扩张、市场扩张和机构扩张。中资银行应该遵循国际银行业的通行惯例、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管理模式,大力进行综合改革,努力提高综合竞争力。中国四大国有银行都已跻身世界金融机构前100强,走跨国经营之路是必然趋势。据统计,世界10家最大跨国银行的海外经营收益平均约占其总收益的50%左右。加入WTO之后,按照对等的原则,中资银行可以较容易地得到签约国的市场准入资格;国内监管当局也会放松对中资银行在海外设置机构和开展海外业务的限制。因此,我国的国有银行应主动实施跨国经营战略,以欧美为主要目标市场,逐步向外发展,在全球布点,最终成为综合型、全能型的世界一流跨国银行。这是提高我国金融产业国际竞争力必须实施的一个重大战略。

三、小结

大量的研究证明,对外开放与金融安全之间是良性互动的。展望未来的中国银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面对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需要继续促进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做好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工作,以化解金融风险,确保国家金融安全。

参考文献

[1]、郑锋等.国外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实践与经验借鉴[J].西安金融,2007(1).

[2]、徐力生.新时期银行业对外开放主要政策[J].投资北京,2007(9).

[3]、李友华,韦恒.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金融,2007(11).

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 篇5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和各项业务获得了快速发展,不良贷款大幅度降低,资本运作水平和经营利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据英国《银行家》杂志按一级资本排出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座次排列中,我国已有19家银行上榜,其中6家商业银行名列全球前200名,可见,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商业银行在规模和综合实力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我国银行市场的全面开放和金融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我国金融创新也进入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推进阶段,其中,既包括对传统体制的革新,也包括各类新型交易工具和服务产品的推出,甚至还体现在单个金融机构在组织架构、营销渠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创新上。但目前的金融创新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特别是在金融服务创新上相对更为薄弱。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概括地说就是:商业银行适应创新的经营环境,对各种金融服务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和创造性的变革,从而在商业银行领域建立或引进新的制度、服务理念、金融产品、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法等。

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一)金融服务创新是扩大市场和增加利润的内在需要。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不仅面对众多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挑战,而且还面临着外国大银行的激烈竞争,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就必须通过金融创新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的需要,从而抢占商机,巩固原有的市场地位并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寻求新的客户,争取利润最大化,以求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金融服务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资产保值的需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和各主要货币间的汇率变动的情况下,如何规避由此带来的风险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如在利率逐步向市场化机制迈进的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应关注宏观经济走势,主动预测利率变动趋势,从而及时调整利率敏感性负债和利率敏感性资产,不因利率变动而增加成本或减少价值,通过金融创新对现有金融产品和组合进行调整,设计、开发出新的金融产品的组合。通过这些金融创新产品对金融工具的深度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它们规避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实现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金融服务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的需要。社会投资渠道发生的巨大变化,导致银行经营空间缩小。利率水平的降低使得银行的利差空间进一步缩小,银行靠吃利差过日子越来越难。为了摆脱这种不利局面,西方商业银行继续拓展中间业务及表外业务,使其服务费收入占比越来越大。这种从“吃利差”为主转向“吃服务费”为主的趋势,对我国的银行业来说是不可逆转的大潮流,这就使服务创新显得更为重要。

(四)金融服务创新是顺应客户变化的需要。随着金融深化的不断加剧,银行的客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客户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懂得的金融知识越来越多,对金融服务的鉴别评价能力越来越强,银行如果缺乏持久的服务创新,就很难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二是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过去单纯的考虑融资的收益与成本,发展到现在的多种要求,既要价格低,又要收益高,还要节省时间和得到尊重并轻松愉快,银行只有不断地创新服务,才能拥有更多忠实长久的客户;三是客户的主动权也越来越大,客户在金融产

品与金融服务上有更多的选择余地,银行若想吸引客户,只有通过不断进行服务创新。

此外,商业银行经营特殊性,也决定了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的必要性。商业银行经营特殊性主要表现在:(1)货币商品的同质性。(2)金融工具的相似性。(3)经营范围的一致性。各个商业银行经营的都是货币这一特殊商品,货币本身只是一般等价物,不存在功能与质量上的差别,要说银行经营的商品之间存在差别也仅仅是附着于货币这种同质商品之上的服务存在差别,银行竞争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货币本身,而是取决于他们所提供服务的千差万别上。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一些基本金融产品是相同的,存款种类和贷款种类在各个商业银行都差不多,要想多吸收存款和争取更多的优质客户,商业银行只能在附着于存款和贷款之上的服务方面多动脑筋。按照《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设立的商业银行,在经营范围上是一致的,金融产品很容易相互模仿或加以改造。因此,一家商业银行要想在银行业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凸显自家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就必须从服务的角度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打造优质的服务品质,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历史使命和必然的选择。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一)金融服务创新给商业银行带来利润的增加。金融服务创新满足了原有客户的需要,赢得更多的新客户,扩大了市场份额。在国际上较大的世界性商业银行,凭借金融服务创新在经济衰弱时期仍能获得高额利润。

(二)金融服务创新推动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金融服务创新使金融机构传统分工格局被打破,业务出现全面交叉,商业银行普遍涉足证券业、投资银行业、信托业、租赁业、保险业等多种金融领域。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各种限制被迫放宽,某些不利于商业银行综合化发展的金融行政管制条例、法律被取消或被修改,商业银行综合化发展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金融服务创新加速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随着金融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金融服务创新大大加速了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进程。各种新的金融工具融资技术和手段的创新,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在金融业的普遍运用,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交易网络,使得全球的金融交易成为一个整体。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加速自己的国际化进程。

三、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面临的挑战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给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加大。电子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应用,新金融工具及融资手段的创新,使金融市场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时,金融交易的品种日益多样化,交易方式日益复杂,加上同业间的过度竞争,对服务的要求更高,由此带来的经营压力加大。

(二)商业银行内部和外部监管更加困难。金融服务创新模糊了各类金融机构的界限,商业银行更多地卷入了投资银行的活动领域。商业银行为逃避金融管制,增强竞争力,使表外业务的规模不断增大,使投资者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及风险状况难以做出准确的评价;同时,商业银行内部的监管也由于金融交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变得日益困难。

(三)模仿和借鉴创新多,原创性创新少。我国的金融服务创新,目前主要是吸收、模仿和借鉴国外管理模式。这种创新唯一能够确定的好处是速度快,而且能够部分地起到诱发创新作用。但国外的创新移植到中国市场,是对中国原有市场的一种冲击,利益格局重构必然耗费很多成本。

(四)金融服务创新靠外力推动,内部驱动力不足。市场化的金融服务创新强调市场的内在激励。但在计划体制占绝对优势情况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内在约束软化,创新第一推动力受到削弱,以自上而下的强制式推动为主。

(五)我国面临金融服务创新人才的挑战。人才是金融服务创新的主体,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增强创新的供给能力,以及促进创新成果的模仿和普及的基础。可是由于我们起步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现有的格局一时难以改变,金融服务创新也难以快速发展。

四、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的对策和建议

(一)满足客户的需求。满足客户的需求是服务创新的核心。商业银行研究开发人员应当不断地研究客户的需求结构与具体内容,广泛收集各种资料,从第一线捕捉客户需求的各种信息,掌握各类客户的需求变化和动态,并从中发现新的服务内容和方式,结合国家政策,拓宽思路,把金融服务活动扩展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探索满足客户需求的新的金融服务运作方式,并设计和开发相应的能够满足这些需要的新的金融工具。

(二)创新经营理念。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同业竞争的加剧和商业银行改革步伐的加快,商业银行不断提高经营效益是面对竞争和自身发展的首要问题。要适应国际竞争环境,跟上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步伐,就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想,从观念上扭转原来“等客上门”的经营思想,只有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保障,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并把这一经营理念贯穿到银行业务与管理的方方面面,研究客户的需求,以传统业务为依托,加快业务创新,加强市场拓展,优化经营结构,努力实现品种系列化、营销服务一体化、网点功能综合化和内控管理规范化,建立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要求的经营机制和经营格局,才能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开拓新的业务,迈出新的步伐。

(三)运用新技术成果。现代技术日新月异,大大地加快了对人类生产方式的改进,金融服务方式也不例外。当今许多金融新产品都是在新技术的推动下,通过激发客户的潜在需求,更新金融服务方式而产生的,特别是电子技术的发展对金融业的影响更是革命性的,信用卡的推广、结算与各种业务往来的电子化、自动化、数字化、职能化、网络化和高效化,极大地改变着金融服务。适应这种变化的形势,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对金融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所以,金融新产品开发必须注重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动态,以向各类客户提供新的高效快捷、方便、经济的金融服务。

(四)创新营销服务。营销服务是银行赢得信誉,赢得客户,赢得存款的前提和保证。近年来,“二八理论”正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重视。一家银行如能正确地对其客户进行细分,将对这家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和效益的增长发挥关键性的作用。把握好市场定位,培养优质客户群体,加强对客户资源的经营管理,是办好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举措。因此,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获取客户信息,要遴选优质客户,实行分层次服务差别服务。注意密切

开放银行业金融创新 篇6

【关键词】云南  银行业金融机构  一心两区  金融创新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云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走在“一心两区”建设的前沿高地、是云南“一心两区”建设的主力军、也是承载着“一心两区”金融创新的核心力量,更是“一心两区”建设成效硕果累累的生力军。

截至2015年末,云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为33333.72亿元,比2014年增长13.87%,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576.29亿元,比2014年增长11.21%,各项贷款余额为21286.25亿元,比2014年增长13.91%,位列全国31个省区市的第12位,居西部12个省区市的第5位,不良贷款余额为459.14亿元,不良贷款比率2.16%,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752.30亿元,比2014年下滑3.57%,实现利润258.4亿元,比2014年下滑45.4%(见表1)。

表1 云南银行业运行情况

单位:亿元

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云南省分行、云南省省级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富滇银行纷纷走在“一心两区”金融创新的前沿,硕果累累,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一、中国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金融创新

(一)经营情况

截至2014年末,工行云南省分行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475.21亿元,贷款余额为2069.90亿元。

(二)金融创新

1.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自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以来,工行云南省分行创新推动各项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开展,助力云南“一心两区”的建设与发展,随着人民币进口保付、双币双期信用证、NRA福费廷和直融通等创新金融产品的相继推出,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也逐年攀升,市场份额也不断提升,2011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仅为22.19亿元,占全省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金额的8.87%,2012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井喷至68.38亿元,同比增长208.16%,占全省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金额的14.83%,2013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继续增加至74.32亿元,同比增长8.69%,占全省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金额的12.62%。

2.金融服务产品创新。2015年3月11日,中国工商银行与云南省政府在北京签署了《“一带一路”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为云南省“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资金动力支持。工行云南省分行通过创新推出“项目前款贷款”产品,成功解决了企业项目融资审批前资金缺口较大的问题。此外,还通过牵头组织银团贷款、引入同业贷款、工行其它省外分行贷款、跨境人民币贷款等创新融资方式扩展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其融资成本,为云南省“四个一百”和“五网”建设提供信贷资金支持。截至2016年6月末,工行云南省分行在半年时间里总共向云南省“五网”建设提供85.51亿元的信贷资金。

二、中国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金融创新

(一)经营情况

截至2014年末,农行云南省分行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173.50亿元,贷款余额为2295.00亿元,拔备后利润为71.86亿元。

(二)金融创新

1.中国农业银行泛亚业务中心创新。2015年6月13日,中国农业银行泛亚业务中心正式在昆明成立,主要开展人民币与越南盾、老挝基普、缅甸元等周边国家货币的挂牌交易,通过搭建货币报价交易平台,为人民币跨境清算提供新的渠道,并逐步形成非主要货币跨境清算中心、非主要货币现钞供应中心、资讯信息服务中心、金融产品创新中心和贷款融资服务中心等五大中心。中国农业银行泛亚业务中心下设红河州河口、西双版纳州磨憨、德宏州瑞丽3个分中心,分别对接毗邻国家的越南盾、老挝基普、缅甸元的资金清算等业务的开展。

2.YD指数创新。YD指数是指由8家红河州河口和文山州麻栗坡的主要结算银行和货币兑换公司联合发布的区域性人民币兑越南盾的指导性汇率。YD指数是由河口农行作为牵头银行,负责研究和制定各机构间的公约制度、发布指数机构的流程和顺序、发布指数的方式等相关内容。YD指数的创新有助于推动中国农业银行泛亚业务中心非主要货币报价平台(NCPETS)的构建,并对建立健全人民币兑非国际储备货币的汇率报价形成机制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创新。云南沿边金改区各州市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创新相继涌现:红河州的农行河口支行是云南省第一家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截至2016年3月末,该行先后与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银行老街省分行等十家越南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文山州的农行麻栗坡支行与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银行实现互开本币账户,成为文山州境内外银行边贸结算的新渠道,结束了以往需通过河口转汇的历史;保山市的农行保山市分行与缅甸板瓦开发银行互开人民币结算账户,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怒江州的农行怒江分行在泸水县片马口岸境外的缅甸克钦邦大田坝和岗房两地布设两个跨境金融支付服务点,办理人民币存取款、转账汇款等业务,成为全州首家在境外布点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临沧市的农行临沧分行与缅甸经济银行滚弄分行合作互开账户,缅甸佤邦银行到农行沧源支行开立同业往来清算账户,积极推动双边国际结算业务的开展;普洱市的农行孟连支行与缅甸邦康市商业银行搭建起结算平台,助推跨境人民币结算量逐年创出新高。

4.外币现钞的跨境调运业务创新。2015年4月农行云南省分行获批开展越南盾、老挝基普、缅甸元和泰国泰铢的外币现钞的跨境调运业务。分别与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银行老街省分行、老挝发展银行南塔省分行、泰国开泰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开展越南盾、老挝基普、泰国泰铢的现钞调运业务。此外,还与境外泰国泰京银行和境内富滇银行分别签署了境外泰铢现钞购买协议和境内同业外币现钞买卖协议。2016年1月,通过河口口岸实现越南盾现钞跨境调运业务零的突破,并成为中国首家通过陆路口岸开展现钞跨境调运的中资银行,也为中国农业银行泛亚业务中心构建成为非主要货币现钞供应中心的目标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三、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金融创新

(一)经营情况

截至2014年末,中行云南省分行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278.42亿元,贷款余额为1052.49亿元,拔备前利润为30亿元。

(二)金融创新

1.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创新。中行云南省分行借力中国银行的专业优势和海外优势,积极拓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先后为云南省300多家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连续五年荣登云南省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市场份额的榜首,跨境人民币结算也由2010的8.22亿元增加至2014年的230.5亿元,增长27倍,截至2016年4月末,中行云南省分行累计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已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61亿元。中行云南省分行还创新发布由中国银行独立研发编制的跨境人民币指数(BOC?Cross-border?RMB?Index,简称CRI),成为全国第一家推出跨境人民币指数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该指数综合显示人民币在跨境及境外交易使用的活跃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作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考量指标。

2.金融业务创新层出不穷。2014年,办理了云南首笔跨境人民币境外放款业务;2015年,中行云南省分行与新加坡分行成功叙做云南省首笔沿边金改区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和首笔人民币额度切分项下沿边跨境贷款业务,此外,还办理了跨境人民币贷款、首笔代理同业开立国际信用证业务、搭建了中行“中银东盟货币通”报价平台;2016年,又成功叙做首笔期权组合区间宝业务,并新推出8个小币种的兑换,使得可供兑换的币种达到24个,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出国旅游和留学需求。

四、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金融创新

(一)经营情况

截至2014年末,建行云南省分行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724.02亿元,贷款余额为1838.72亿元。

(二)金融创新

1.中国建设银行泛亚跨境金融中心创新。2016年6月,中国建设银行泛亚跨境金融中心在昆明成立,建行云南省分行将建设成为建行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金融服务功能中心,循序渐进地打造成国际性的清算中心、融资中心、人才储备中心和全方位辐射中心等四大功能中心。

2.多层次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创新。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是否通畅,创新渠道建设是关键。建行云南省分行着力于多次层跨境人民币结算渠道和网络的搭建,先后与越南的8家银行、缅甸的经济银行和合作银行、泰国的开泰银行、马来西亚的马来银行分别签署了跨境人民币代理清算合作协议,位列云南银行业搭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境外合作渠道辐射国家和合作银行的前茅。

3.综合融资模式创新。凭借建行子公司的专业优势和资金实力,建行云南省分行与建银国际、建信信托、建信租赁、建信期货四家建行旗下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公开募股、债券承销、集合信托、融资租赁、直接投资等金融创新为云南“五网”和“四个一百”建设提供资金动力支持。此外,昆明债务置换基金和彩云之南城镇化建设基金也相继设立,同时,还与云南省政府积极筹备,合作设立规模为1000亿的“彩云之南一带一路”兴滇基金群,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提供信贷资金。创新融资模式的过程中,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建信通、境外发债等金融创新业务相继推出,大大丰富了金融创新产品的种类。

五、富滇银行金融创新

(一)经营情况

截止2015年末,富滇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为1523.00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174.00亿元,贷款余额为783.00亿元,净利润为15.20亿元。

(二)金融创新

1.跨境合资银行创新。2014年1月,由富滇银行(持股比例为51%)与老挝第一大银行——老挝外贸大众银行(持股比例为49%)合资成立的老中银行在老挝万象正式开业,从而使得富滇银行成为全国首家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的城市商业银行。合资银行的成立,对于推动人民币跨境业务结算渠道,拓展金融结算网络,加快云南金融业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步伐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本币跨境结算业务创新。富滇银行已开通中老、中泰、中越三国本币跨境结算服务,成功推出人民币对老挝基普、人民币对泰国泰铢、人民币对越南盾的挂牌汇率和柜台交易。该业务的创新,对促进人民币与周边国家非国际储备货币稳定汇率的形成,推动云南与周边国家双边本币结算业务和货币互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2013年8月,富滇银行成为中国首家获得外币现钞调运资格的城市商业银行,2014年末在云南泰铢现钞兑换市场的份额达到54.71%,截至2015年8月,跨境调运泰铢现钞累计达到4.6亿元泰铢,其中银行柜台兑换达到3.99亿泰铢,领跑云南泰铢现钞兑换业务。

3.普惠金融创新。2016年5月,富滇—格莱珉扶贫贷款项目正式启动,并为7名贫困妇女发放首批2000~20000元不等的信贷资金。孟加拉格莱珉银行是全球公认的、开展最成功的信贷扶贫模式之一,富滇银行通过引入格莱珉银行的小额信贷成功经验和成熟管理模式,对发挥金融机构在金融精准扶贫攻坚作用、推动云南普惠金融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赵扬.中国银行国际贸易金融业务多点开花[J].时代金融,2015(11).

[2]黄涛,杨洋.建行泛亚跨境金融中心在昆明揭牌[N].金融时报,2016年6月22日第3版.

[3]苏丽霞,唐明伟.农行“四管齐下”助力云南沿边金融业务发展[N].金融时报,2015年1月8日第9版.

[4]张若谷.老中银行搭建跨境金融桥梁[N].云南日报,2014年2月18日第8版.

[5]杨抒燕.“富滇—格莱珉扶贫贷款”促进精准扶贫[N].云南日报,2016年6月13日第4版.

[6]2011~2015年云南金融年鉴.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5Y5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开放银行业金融创新 篇7

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传统农业省份。从宏观层面讲, 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协调、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仍较突出。就金融而言, 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总量结构、金融创新能力、金融市场发育的深度广度、金融服务水平等, 仍不能适应云南经济发展的需要。我认为, 金融部门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 应当在提高执行宏观政策的主动性和创新力, 找准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切入点等方面狠下功夫, 立足云南的区域特色优势和发展现状, 充分发挥现代银行业信息发现和资源配置的功能, 通过调整信贷结构, 拓宽融资渠道, 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为桥头堡建设提供可持续的动力。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

(一) 调整信贷结构, 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桥头堡建设既涉及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又涉及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 既涉及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升级, 又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客观上要求金融部门, 一方面要加快存量信贷资金结构的优化调整, 扩大存量信贷资源的累积效应;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发挥信贷资金投向对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引导作用, 提高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对此, 一要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提高对交通、油气管道、电力交换枢纽、物流、通信等基础建设项目的信贷投放比重, 进一步改善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环境, 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确保面向西南开放国际大通道建设的顺利推进;加大支持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力度, 加大对沿边开放经济带、对内对外经济走廊骨干产业和城镇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 增强重点区域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二要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信贷投放, 优先支持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发展;加大对特色优势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进一步支持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水利、保障性住房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 加大“贷免扶补”以及加大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信贷支持, 满足“三农”发展和民生工程建设的资金需求。三要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引导信贷投向。通过用活用好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政策、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 增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 完善正向激励措施, 引导其进一步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微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二) 拓宽融资渠道, 优化融资结构

从国际经验看, 融资方式的多元化, 对于一个地区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分散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云南金融结构相对单一, 融资市场过多依赖于银行模式, 难以适应经济长远发展, 为此, 在做大社会融资规模和着力调整信贷结构的同时, 必须加快培育直接融资市场和推广创新融资工具, 不断改善优化社会融资结构。一是推进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应用。鼓励云南省优势企业、中小企业申请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中小企业集合债、企业可转换债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短期、中期融资券等融资工具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二是推动银行间多样化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信贷资产转让、银团贷款、委托贷款、系统内联合贷款等融资方式的运用, 鼓励融资租赁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通过项目融资等方式使信贷资金与保险资金、基金等金融工具相结合, 发挥金融资源的放大效应, 促进银行资产配置多样化, 提升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水平, 拓宽金融机构盈利渠道。三是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鼓励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和股权融资等方式增强资金实力, 利用云南特色产业与优势资源, 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市场, 依托大型建设项目发行债券, 推动云南债券市场发展, 鼓励上市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并购等方式增强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推动金融机构加快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合作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 在对外金融合作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与此同时, 金融机构面临的国际性竞争和挑战也不断加大。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和桥头堡建设的深入推进, 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在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联系更为紧密, 居于地缘、文化、资源方面的优势, 云南在东南亚、南亚区域开放合作中的中心枢纽作贸组织以来, 我国金融业用将更加凸显。尽管目前云南已具备一定规模的经济、金融总量, 但与内陆和东部省份相比, 经济总量偏小、区域发展不平衡、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金融业整体发展水平落后等制约因素依然较多。要在区域和国际性竞争中打开局面, 还需在考虑与周边国家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基础上, 首先找准自身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充分利用云南的地缘优势, 借助各方面有利因素, 有针对性地推动金融创新改革, 完善金融对外开放基础设施, 增强云南金融业在对外开放中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从而有效发挥云南金融对桥头堡建设的支撑作用。

(一) 推动金融改革创新, 增强金融机构综合实力

通过深化机构改革, 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 不断完善金融对外开放基础设施等针对性工作, 进一步增强云南金融业在对外开放合作中的适应力和竞争力。一要深化金融机构改革, 拓展金融服务领域。深化各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滇机构改革, 借助资本和管理优势, 带动云南整体金融服务水平上台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通过完善股权治理结构, 优化资产质量, 提高信息化水平,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盈利水平, 进一步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有效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和服务体系发展;深化城市商业银行改革, 通过增资扩股, 完善网点布局,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方式, 成为核心竞争力强, 法人治理结构完善, 业绩优良的现代商业银行;鼓励和支持外资银行到云南设立分支机构, 支持符合审慎监管要求的云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到周边国家设立分支机构, 为桥头堡建设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窗口和平台。二要持续推进“一创两建”工作, 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针对云南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薄弱, 金融服务水平较低的状况, 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丰富农村地区金融产品, 完善服务模式, 为县域经济, 涉农中小企业和农民提供更加便捷化、个性化、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加快建设农村支付体系, 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开办银行承兑汇票, 推广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结算方式, 丰富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种类, 构建支农、惠农、便农的“支付绿色通道”;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提高农户信用信息采集、信用等级评价、建档及授信覆盖面, 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 增强农户信贷能力, 扩大农村信贷市场, 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三要要推动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 完善金融对外开放基础设施。加快建立区域性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人民币与小货币交易中心、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中心、人民币跨境流动监测中心、人民币跨境金融产品创新中心、金融财富管理中心和金融信息中心, 形成云南金融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增强云南金融产业的凝聚力和辐射力。

(二) 推动金融机构加快对外开放

在1997年和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后, 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得到了大幅提升, 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核心角色进一步强化, 人民币的国际认可度随之不断提高。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示范区, 云南省应借助这一有利趋势, 通过在周边国家创新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 完善区域与国际化交易载体, 加快人民币区域化进程, 加大云南金融业对外开放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一要加快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按照市场需求, 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试点范围, 畅通人民币与周边国家货币的清算渠道, 推进跨境人民币投融资工作, 拓展商业银行跨境贸易人民币投融资业务, 扩大境外人民币资金来源和运用渠道。二要加快构建人民币与周边国家货币兑换机制。逐步扩大并放开专业货币兑换机构设立, 构建以金融机构为主体、非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本外币兑换体系, 充分满足境内外企业和个人本外币兑换需求;以“风险防范、自负盈亏”为原则, 探索建立人民币与毗邻越、老、缅国家货币汇率的定价机制。三要建立和完善跨境人民币现钞回流机制。在目前成功与越南实现人民币现钞跨境调运的基础上, 逐步推开与老挝、缅甸和泰国等东盟国家的人民币现钞跨境调运业务, 逐步建立人民币现钞出入境回流机制, 促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

3 加强金融基础设施、金融保障机制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把昆明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是桥头堡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目前, 云南金融业结构还不合理, 金融要素还不齐全, 金融资源凝聚力还不够强, 要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 发展具有更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现代金融体系, 还需为之付出更多努力。

(一) 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金融核心服务功能

一要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金融信息网络中心, 形成以云南省为中心、内联全国、外联周边国家的金融信息化网络, 逐步形成“桥头堡”金融网络辐射体系;建设云南省区域跨境支付系统和跨境支付组织, 开发具有辐射泛亚区域的支付服务和产品, 扶持有实力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筹办具有覆盖泛亚区域功能的支付服务组织, 逐步形成“桥头堡”金融服务延伸体系;推动云南省区域金融信息交换平台建设, 逐步形成“桥头堡”金融信息交换体系, 为桥头堡建设提供发达的信息网络支撑。二要优化支付服务环境。实现跨行支付系统全面覆盖银行业金融机构, 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间跨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处理效率;调整支付结算的推广策略及重点, 发展和推广个人支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金融服务工具, 加强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 扩展银行卡在特色领域的结算功能;积极推进金融IC卡产业化体系建设, 逐步实现公共事业收费“一卡通”, 全面完成社保卡加载金融功能工程;完善支付风险应对机制, 确保支付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三要完善金融监测体系。逐步建立区域金融综合统计体系, 提供全面高效的经济金融综合信息服务;推进金融统计标准化工作, 拓展金融监测范围, 加强对桥头堡建设状况的动态监测和信息反馈, 为金融支持服务桥头堡建设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体系。

(二) 完善金融协调、监管机制, 促进金融业稳健发展

一要强化金融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 完善与政府综合经济部门的信息交流制度,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拓展政、银、企沟通渠道, 充分发挥金融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跨境人民币结算领导小组会议制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省级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 提高金融支持服务桥头堡的整体协同能力。二要加强互动对接和完善监管机制。通过融资项目推荐、创新金融产品推介以及金融政策宣传等活动, 加强项目、产业与金融之间的互动对接, 促进产业结构和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建立完善对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投资公司等机构的监测监管机制, 形成更为全面的金融监管体系, 确保云南金融稳健发展。三要强化金融信息安全应急保障机制。建立完善金融业信息安全协调机制, 定期开展金融安全信息通报和交流活动, 加强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配合, 做好金融风险预警防范工作, 提高快速处置金融信息安全事件的能力。

(三) 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增强云南金融吸引力

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生态体系保持健康平衡的重要基础, 关系到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和健康程度。桥头堡建设需要以良好的金融生态体系为依托。对此, 一要形成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合力。建立金融部门与政府和司法部门间的联系机制和信息通报制度, 充分发挥司法建议和案例指导的作用, 全力维护信贷秩序和金融安全;加强与工商、税务、行业协会等部门的联动, 扩大社会信用信息的采集面, 形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部门合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门联系会议制度, 建立区域性诚信建设合作交流机制, 扩大我省信用体系建设合作范围。二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加快农村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强化企业信用信息征集;联合相关部门, 进一步做好对企业信用的评级工作;加强诚信教育宣传, 提高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意识, 不断改善社会信用状况。三要完善金融生态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金融中介服务体系, 培育和引进会计、法律、评估、咨询等类金融中介服务机构, 改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的执业环境;抓紧担保体系建设, 整合担保行业, 组建各类信用担保基金, 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 增强区域性的信用再担保机构实力。四要改善金融生态内环境。加强金融法制教育和宣传, 加大对逃废债的制裁力度, 严厉打击金融欺诈、非法集资等行为, 建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营造良好的金融法制氛围;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 特别是外资银行、保险机构和各类基金、证券公司入驻云南, 加强金融合作, 形成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财政金融监管体系建设, 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 严防各类金融风险, 确保云南经济金融稳健运行。

开放银行业金融创新 篇8

在欧美全能银行蓬勃发展, 日本金融改革的挑战下, 美国国会1999年正式废除了《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 取而代之的则是《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 从此整个国际投资银行业的体制模式产生了重大转折, “全能银行制度”成为了发展的大趋势。而在加入WTO后,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由于我国严格的分业经营, 投资银行的发展受到严格限制, 无论从人员素质还是经营规模都无法与海外投资银行抗衡, 然而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已经形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 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国投资银行体制的模式选择, 必然成为我国投资银行业改革和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投资银行的体制模式以及各自利弊

投资银行模式就是指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综观各国情况, 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合分关系可以分作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分离型模式。即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在业务上的严格分离。另一种是综合型模式, 又称“全能银行制度”。在综合型模式下, 没有银行业务之间的界限划分, 各种银行都可以全盘经营存贷款、证券买卖、租赁、提保等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

分离型和综合型两种投资银行体制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各有利弊。分离型投资银行体制能有效地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 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金融行业的专业化分工。然而这种模式也严重地束缚了金融业务的开拓, 特别是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 不利于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而分离型模式的弊端恰恰是综合型模式的优点, 在综合型模式下, 一般而言较易形成规模经济, 参与国际竞争, 有利于投资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业务的收益互补, 但是其缺点却是有可能使信用存款进入了风险较高的证券行业, 极易引发证券、银行以至全社会的经济危机。

三、分离模式下我国投资银行相对外资投行的差距

1、资产资本、人力资本规模偏小, 且二者未能有效结合

自有资本少、融资能力差, 是我国投资银行公司目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2005年度证券公司经营业绩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净资本在15亿元以上的证券公司只有9家, 2005年我国净资本排名前十的证券公司净资本加在一起为218.23亿人民币, 按1美元兑换7.8元人民币折算后, 约为27.98亿美元。而全球最大投资银行美林集团在1999年净资本总额达到210.18亿美元, 两者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2、声誉机制并未发挥作用, 声誉缺失

随着我国发行市场市场化步伐的进一步推进, 投资银行的声誉机制也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Cater and Manaster, (1990) 的实证分析指出有声誉的投资银行与具有较低离散程度的IPO公司价值相关, 同时也与较低抑价率相关, 高声誉的投资银行会收取较高的承销费用。

3、数量众多, 市场格局集中度低

与较小的资本和资产规模相一致的是我国的投资银行数量众多。而在美国和日本等资本市场发达、市场规模大的国家, 基本上是前十名的证券公司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而我国截止2002年底, 共有124家证券公司, 市场存在低效率竞争, 资源浪费严重, 行业集中度较低, 前十大券商利润占整个市场的46%, 不及一半。和国际其他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投资投资银行和金融集团。

四、外资银行冲击下, 我国投资银行体制的模式选择

金融市场的近一步开放, 外资全能银行进驻我国市场带来的冲击, 使得实行严格分业经营的我国投资银行暴露出太多的不足与差距。从国际经验来看, 混业经营已经是大势所趋, 我国投资银行走综合模式是必然的选择。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混业经营, 实行综合型投资银行或是金融集团, 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 综合模式可以将商业银行的资金资本与网点优势同投资银行的人力资源与研究经验优势有效组合, 投资银行业是既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 又是一个智慧密集型产业, 其行业特征表现为规模经济, 即经营规模越大实力越强, 效益越好, 因此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资本互补, 是构建一个合理高配置的金融机构的基本前提。

其次, 分离模式向综合模式转变的过程中, 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将在各自领域已经建立的声誉进行综合, 更全面的发挥声誉资本。本土投行资本规模与声誉的壮大也必然会导致人才的流向, 一定程度解决了人才外流问题。综合模式的转变也将促进业务创新与机构融合, 在建立合理高配置的机构的同时, 进行多元化业务的拓展。

最后, 当我国金融业综合模式进入高度规范化的阶段, 内控十分有效, 以及政府对宏观经济金融的调控能力和对金融风险的监管能力较高之时, 培育并发展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全能银行, 而所谓的全能银行不是由单一银行分出多个事业职能部门而是将原本从事不同事业的银行合并成一个集规模, 声誉, 市场地位于一身的综合型银行或是金融集团, 提高市场集中度, 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投资银行。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加深, “全能银行制度”下的外资银行的进驻将给本土投资银行带来空前激烈的竞争压力与冲击, 本文通过对两种银行体制模式以及差距现状的分析, 阐述了我国投资银行选择综合模式的必然性。

关键词:投资银行,综合型模式,综合型银行,金融集团

参考文献

[1]、尹蘅, 我国投资银行声誉缺失之深层原因与重塑路径, 财政与金融, 2007

开放银行业金融创新 篇9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异化,银行,金融创新

一、金融衍生品异化的原因

自1970s以来, 金融衍生品种类和品种的不断创新使其迅速成长为金融创新的主要对象, 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但就在金融衍生品如火如荼之时,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 并扩展到实体经济, 逐渐演化为全球经济危机, 而这一过程中, 金融衍生品正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于是, 一个关于金融衍生品的异化问题也逐渐映入人们眼帘, 引起金融界的广泛关注。

异化一词最早来自于法文的“aliéner”, 本义是“转让”或“出卖”[1]。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 将金融衍生品异化定义为:以规避风险和追寻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金融衍生品在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过程中, 偏离了预定轨道, 背叛了其创造者, 成为其创造者和使用者无法真正认识, 也无法完全控制的金融工具。对于此次金融衍生品异化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反复衍生后的信用担保膜化

近几年, 人们对金融衍生品的创新更加频繁和大胆, 对同一种金融衍生产品可以进行四五次的翻新、融合, 最典型的就是CDO系列衍生产品。但这样的创新产品却早已脱离了其原本的基础资产或指数, 使原本用于规避风险和进行信用担保的金融衍生工具越来越异化为一种“赌博”工具, 在风险面前不堪一击, 更难以发挥信用担保的作用。

2、典型的路径依赖效应

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斯 (1990) 认为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 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说的是一种自我强化和锁定的效应[2]。近十年来, 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越来越远离规避风险和保值增值的初始目标。房地产行业、贷款抵押公司、投资银行、信用评级机构等众多机构逐渐在衍生品市场上立足, 通过主动制造和放大泡沫赚取了巨大利润, 于是这一路径渐渐成为一种为之所依赖的范式, 其中潜在的巨大风险却被逐渐淡漠。

3、行为趋同性促使金融衍生品异化

一方面, 虽然衍生品市场规模庞大, 远超过股票市场和证券市场, 但它的流动性却比较小, 极易产生行为趋同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的过度竞争使得金融产品创新趋同。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的主体是包括大投资银行、主要货币中心银行等在内的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型机构。这些机构在同一个方向上从事创新竞赛, 致使产品趋同, 也使得市场损益相关性提高。它们一旦在同一产品上失误, 则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 造成衍生品的异化。

4、微观金融监管乏力, 宏观监管缺位

监管部门历来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与金融创新相比, 监管总是处于滞后状态。同样, 在此次危机前, 大量频繁的金融创新浪潮也使监管部门渐渐处于下风, 从而为金融衍生品的异化创造了舒适的温床。微观金融监管 (一般指金融机构对其自身的监督管理) 未能发挥自身的内部控制优势, 难以对自己在创新领域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3], 出现了内控乏力问题。宏观监管也即外部监管, 其监管架构与联系日益紧密的各类市场的发展趋势越来越不适应, 原先“多头双线”的监管模式也与金融体系结构产生脱节, 再加上监管标准的不统一, 造成了宏观监管的缺位。

二、透过金融衍生品异化反映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问题

从上述金融衍生品异化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 是为追逐高利润的盲目创新、对创新路径的盲目依赖、过渡趋同的创新行为和监管的滞后酿成了金融衍生品异化的恶果, 有鉴于此, 回观我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 也不难发现类似的问题:

1、从创新动机看, 目前国内银行的创新动机主要在于占有更多市场份额和资源, 追求盈利的创新多, 防范风险的创新较少, 这种粗放经营方式使得银行金融创新很难有质的提高, 虽然这些创新降低了交易成本, 提高了效率, 但由于疏于防范风险, 却加大了风险程度, 偏离了金融工具风险保障的性质[4]。

2、从创新产品类型看, 也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和过度创新行为。创新产品中吸纳性创新多, 原创性创新少, 创新产品的差异性不大, 同质化现象严重。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创新的金融工具已达上百种, 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雷同, 产品缺乏特色, 金融工具品种少、结构单一, 其中85%左右都属于吸纳性创新或复制国外的创新路径进行的创新, 真正由我国首创、具有我国特色的原始性创新明显偏少[4]。

3、从监管方面看, 首先, 银行业内控机制不健全, 对金融创新风险管理的能力较差, 普遍存在重规模扩张、轻风险管理的现象, 传统的风险管理机制相对于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已显落后, 无法起到有效的监控、制约和预警作用[5]。其次, 宏观监管方面, 我国银行业三个层级的监管法制体系不协调, 相互之间有诸多重叠或抵触, 使监管无法完全到位, 存在监管的漏洞。

三、金融衍生品异化对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启示

金融创新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持续动力, 但任何产品都是双刃剑, 创新产品更是如此, 通过金融衍生品的异化现象反映出的我国银行业在创新过程中的一些严重问题, 为我国银行业继续进行金融创新工作提供了一些启示。

(一) 风险控制是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前提

如何从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出发, 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和教训, 确保创新稳健、快速地发展, 是国内银行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毫无疑问金融创新是有风险的, 而且这种风险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创新的金融工具其作用是可以分散风险, 但正因如此, 也往往使人们忽略了它的隐蔽风险。而金融创新本身也只是转移了风险, 但并没有消灭风险, 更无法抵御系统性风险的冲击。金融创新业务是商业银行持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其专业性强, 风险管理难度大[6]。商业银行应设置金融创新业务协调管理部门, 建立健全的创新产品审批体系, 建立或指定对新产品准入进行牵头管理的专门机构, 对创新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二) 创新方向和策略的明确把握是创新的重要保障

1、摆正创新动机

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动因无非有四个:追逐利润、规避管制、转嫁风险和金融自由化, 其中追逐利润是最根本的动机。但无论是哪一种创新动机, 都必须在创新的同时注意产品或业务的风险问题, 在创新过程中始终坚持审慎原则和对客户负责的原则, 端正创新态度, 不盲目跟风, 有效地避免因行为趋同和路径依赖所导致的风险系统化、扩大化。

2、顺应政策指引

目前国内银行市场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政府和监管部门日益鼓励创新。商业银行应把金融创新作为发展的一项战略, 顺应国家政策指引, 科学运用, 通过金融创新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3、善于根据经济的实际需要寻求创新空间, 避免重复创新

和过度创新

当前创新领域要特别关注和支持国民经济重点发展的领域, 包括中小企业融资, 从技术、平台、机构、产品等方面寻找新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模式和渠道, 建立多角度、多层次的创新预案, 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风险的集中。

4、提高针对金融创新活动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 坚持在稳健经营原则下进行金融创新

银行业必须加强自我约束, 合理评估创新产品中的内在风险, 综合测算潜在成本和收益, 平衡短期与长期利益。同时, 在创新活动中始终坚持稳健经营, 把安全性和流动性作为各项活动的首要考虑, 对盈利性的追求必须以安全性和流动性得到保证为基本条件, 否则, 对盈利性的过度追逐可能置商业银行于危险之中。

(三) 创新监管应科学化、全面化

科学高效的金融监管是金融创新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建议各宏观监管部门继续紧跟我国国民经济和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一方面不断加强各监管机构之间在业务产品创新问题上的联络沟通, 促进金融创新协调发展;另一方面, 对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动实施差异化监管, 鼓励创新能力强、风险管控好的金融机构在业务产品创新上先行先试。同时, 作为抵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 银行内部控制也必须进行重新审视, 加强金融创新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建设, 以期把金融创新风险置于可控范围内。

参考文献

[1]王凤荣.金融异化的制度诱因与风险[J].西安金融, 2002, (10) .

[2]North, Douglass C,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94.

[3]张恒.美国金融发生的金融衍生品异化的解释危机[J].财会研究, 2009, (12) .

[4]刘振全.经济危机形势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面临的十大难点[J].黑龙江金融, 2009.

[5]王华峰.金融创新视角下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研究——基于全球金融危机背景[J].金融经济, 2009.

开放银行业金融创新 篇10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国际背景

世界上一些大型银行已经开始向全球化发展, 世界上已经开始形成了国际的管理理念以及全球化的金融网络体系。随着世界金融体系的统一化, 各国国家都开始增加新的业务领域, 并对自身形成的外资结构积极整合, 所以, 要大量减少传统的贸易融资形式, 不断增加一些外来业务以及投资银行的业务, 从而促进银行业发展的金融化实现国际发展方向[1]。随着市场竞争体制以及创新性的金融技术的增加, 金融中的技术创新对金融业务的产生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规模, 从而导致银行业中的金融开始实现集约化的发展。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已经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趋势, 很多大型银行都利用跨国并购的方式实现全球化扩张, 并在最后不断形成具有国际化的金融集团发展形势。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制度基础

我国的银行业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中积累的相关实践与经验, 并在多年不断探索出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的金融体系以及金融制度。但该制度在实际发展中, 又是我国银行业进行创新性发展中最基础的一个因素。

(一) 中国银行业金融体制的初步改革

在我国的银行业发展中, 其中的商业银行实施了股份制改革, 促进了现代社会中执行的金融制度, 并初步形成了我国商业银行结构的治理与完善。对于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 在农村主要以信用社为发展重点, 并对其进行深化, 从而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以上这两种形式将金融充分的发挥出来。对于金融市场的形成, 如:生产品、保险、证券以及外汇等方面, 都进一步完善自身金融市场的初步形成, 并在最后都得到普遍优化[2]。

(二) 中国银行业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

在金融协调机制管理中, 其中的证监会、银监会等都为金融监管的直接部门, 他们与中国银行业其它的相关部门之间建立了一种综合的协调机制。在监管内容上, 将传统的单一性、合规性等监督形式转化为审慎监管形式, 该形式主要对金融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并促进实现国际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3]。

(三) 中国银行业金融立法的成效性

我国目前已经出台了各种立法,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等法律, 并根据我国金融行业在发展中的实际条件, 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规范的进行制定, 并为各个行业的金融发展作出有力支撑, 从而促进了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发展以法制为理念的基础条件。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与发展探微

金融危机发展的本质条件就是在经济发展中, 具有的根本性矛盾实现了集中化的爆发形式。这种也是一种机遇, 能够促进经济结构的积极调整与升级。虽然金融危机的产生会给社会带来较大危害, 但在实际情况下, 可以促进银行业的金融创新性发展。因为一个企业的创新发展代表一个国家自身的经济实力, 所以, 在本段中, 综合创新性的制度基础以及创新性的物质基础, 提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发展下, 我国银行业金融的创新性发展对策[4]。

(一) 创新性推进金融监管管理

我国银行业建立的金融制度最主要的核心为金融监管理念, 因为该创新理念能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并为其中的风险性发展作出保障。随着近几年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因素的不断增加, 该发展形式已经不仅仅是我国银行业发展中要面临的挑战, 形成的风险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国际化的金融运行, 所以, 在这种程度上, 需要我国银行业增加金融监管的创新性发展。金融危机的影响对我国银行业的整体发展并没有形成较大冲击, 但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标准指标以及两者的统一都要严格分析, 对促进金融监管的覆盖面积, 并以标准化的隔离形式将各个行业以及各个风险分别对待, 以上相关内容的分析与研究都成为我国银行业金融监管中主要执行的内容。

(二) 创新加大我国银行业企业制度与服务

要提升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发展能力, 最主要实施的战略就是创新性的发展手段。在我国, 要将创新性理念作为银行业发展中主要实施的条件, 并以创新服务促进银行业的效益发展[5]。而这种创新服务形式还要依靠市场来发展, 并对相关品牌进行创新性发展。首先, 我们要明确一定的创新性服务质量标准, 并根据该标准对其进行完善与制定, 以保证我国与国际形成统一, 从而提升我国银行业的服务水平以及服务质量。其次, 还要根据情感性服务理念, 将其转化为功能性服务, 根据客户要求的主要内容, 在该基础上进行创新, 以功能化的服务形式转变为智力服务, 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满足客户提出的要求。

四、总结

综上所述, 根据中国银行业金融制度在存在的明显不足进行分析, 从中找出相关意见和建立, 并在金融管理观念、制度创新以及服务创新等方式上进行研究, 为自身的应用与发展提出了理论性的指导意义, 从而实现了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

摘要:随着近几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金融危机时代开始步入, 金融创新在我国银行业不仅要融入到金融体系建设中去, 还要以自身需要提升整体实力。因为金融创新是国际化银行业自身发展的主要趋势, 所以, 本文对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制度中基础物质条件进行分析, 并对其提出创新性的发展决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银行,金融创新

参考文献

[1]王海军, 姜磊.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与发展[J].区域金融研究, 2011 (1) :19-23.

[2]王雷.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微观经济学的视角[J].吉林金融研究, 2011 (8) :17-21.

[3]王胜, 庞东.危机后国际银行业金融创新趋势与中国银行业创新方向[J].金融与经济, 2012 (2) :49-51, 35.

[4]赵军.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与发展措施[J].时代金融 (中旬) , 2012 (4) :98, 104.

浅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 篇11

【关键词】银行;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自20世纪60年代初兴起以来,得到迅猛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它的积极意义。金融创新已溶入到这一时代的洪流之中,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随着科技、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创新会更加活跃。金融创新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决定着银行竞争力的大小,决定着商业银行在市场中的兴衰成败。基于这样的背景,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成因、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加以分析研究。

1.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

(1)规避风险是金融创新的重要动因,一方面随着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国家之间经济金融联系越来越密切,在一国所发生的经济金融动荡和危机不可避免地会波及到其他国家。另一方面,由于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冲击,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加剧,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不断要求开发新业务,创新金融工具,使金融创新更加活跃。

(2)金融竞争是金融创新的重要原因。在金融创新过程中,提高创新者的市场竞争能力始终是创新的重要动力。为了突破利率管制需要和吸收日益增加的民间储蓄,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增加,且其业务在金融机构中所占份额逐渐上升。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成长使之与商业银行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二者的界限也在逐渐消失,金融创新成为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主要筹码。90年代以后,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进一步打破,商业银行在多功能、综合化方向上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因此,金融同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变成了全方位、多领域的竞争,与此相适应,金融创新也在不同领域全方位展开。此外,各国金融管制的陆续放松带来了金融竞争的国际化,因此,金融机构纷纷借助于金融创新以适应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发展的需要,金融创新的范围由国内市场扩展到国际市场,金融创新的内容则涵盖了国际金融界的各方面。

(3)市场经济机制的日臻完善,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准备了广阔舞台。市场经济是以竞争为特征的经济,这种竞争在市场机制比较成熟的市场里,它成为了创新的原动力。从目前国内创新的现状看,不论是创新产品的垄断,还是核心竞争力的保持,都有其阶段性,随着市场的开放,这些优势都会由强转弱而成为相对的概念。惟有创新能力,才是市场机制里最为闪光的亮点。对商业银行而言,创新能力的强弱将决定其在竞争市场中的寿命,因此说,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进程会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这是金融创新的时代特征。

2.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金融创新动机存在偏差

西方国家金融创新动机一般基于两个目的:一是追求利润,从创新中牟利;二是规避管制,增加经营的灵活性。总之,对市场份额和资源的争夺与占有以及利润的诱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创新的真正动机。基于此动机,西方银行每推出一项金融创新,都会经过系统的策划和研究,充分考虑其成本与收益、需要的技术条件、市场需求程度、推广的经济规模等。我国金融创新的动因有所偏差,金融机构创新的微观动机则偏向于在无序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出现了许多不计成本甚至负效益的金融创新。

2.2金融创新环境还不完善

具体表现在:一是我国仍存在比较严格的金融管制,如利率水平、业务范围、资本市场、分业经营体制等方面都存在着严格的金融管制,使得商业银行创新空间受到很大限制。二是整个社会的金融意识、消费习惯还处在一个“开发阶段”。市场的成熟程度也成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阻隔,这种阻隔又反过来制约金融创新向广度和深度扩延。如信用卡产品的应用就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网络环境和居民的消费习惯和市场的接受程度。

2.3金融创新效率不高

与西方国家进行比较,我国的金融创新效率不高,具体表现有三:一是金融创新活动缺乏系统性,使创新成果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二是金融创新缺乏科学性,使金融创新产品的优势无法发挥。三是金融创新缺乏规范性,不按国际惯例办事。

3.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途径

3.1继续加强政府引导

我国的金融市场不完善,金融机构建立不久,内部经营机制不成熟、金融工具简单、竞争并不激烈,追求利润和规避管制的内部创新需求并不强烈,单靠市场引导自发地进行大规模、深层次金融创新是不现实的。这就必须加强政府引导,用货币政策及宏观调控措施,形成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的外部压力。

3.2以体制创新为主线,发展和引进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工具

金融体制的创新包括金融市场体制的创新、金融机构体制的创新以及金融监管体制的创新几个方面。加强金融体制的创新,对于完善金融市场,健全金融机构的内部经营机制,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体制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早已确立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金融创新也最终要回到以金融机构为创新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创新模式,而培育完善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监管体制是这一模式的前提。体制创新的同时,开发和引进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工具,能够活跃金融交易,增加金融机构的收益。

3.3衍生工具的引进和开发,要以市场规范化为前提

金融创新的主流是积极的,但任何事物都难免有其负面影响,金融创新也不例外。世界上因管理不善,而进行未授权的衍生工具交易导致亏损倒闭的事件时有发生。我国前几年引进的衍生工具也因市场规范化建设严重不足,投机猖獗而大多归于失败。因此在引进必要的衍生工具时,必须加强监管,同时配套必要的法律法规。

3.4不但要注重数量的扩张,更要加强质量的提高

我国现有的金融创新重点放在易于掌握、便于操作、科技含量小的外在形式的建设上,而金融创新的主体素质不高、创新的内容比较肤浅,手段比较落后。因此在注重创新数量的同时,加强创新的质量,注意引进和开发先进的金融技术,提高创新的科技含量。

【参考文献】

[1]李玉强.交通银行金融法律法规选读.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1.

中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与风险 篇12

应对这场危机, 美联储接连大幅降息, 联邦基金利率降至3.00%。然而市场显然并不满足, 全球主要股指继续下跌。有论者认为, 全球资产价格迅速上涨之后的回落, 只是一种价格回归而已, 政府干预多少有些一厢情愿的意思, 其有效性也就大打折扣。索罗斯在近日举行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索罗斯认为, 次按危机将结束60年来的市场繁荣, 全球金融业也将面临一场新的范式变迁。范式整合的结果是什么?市场在焦虑中期待着。

就中国而言, 中资银行受到的影响也随着次按危机的进一步扩大而逐步深入。2007年的年报显示, 各大金融机构在这场危机中遭受的损失超出市场预期。次按危机就像在夜色中流淌的河流, 静静地却又不止歇地侵蚀着中资银行。

在这场危机中, 中国的银行体系遭受来自各个层面的冲击, 从国际金融风险防控, 到信贷风险控制、问责以及信息披露机制, 不一而足。另外, 面临国内通胀压力加大的情况, 中国政府又提出从紧的货币政策, 并且直接控制信贷规模, 在这种政策背景下, 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增加。金融业的改革, 或许能带来新的可能, 金融创新被寄予较多期望。

不过, 话又说回来, 次按危机正是由于“精雕细刻”的金融创新产品破碎所致, 我国的金融创新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应该期待哪些产品呢?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财务系主任陈家乐认为, 次按危机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金融机构受到的影响, 金融机构购买了较多次按及其衍生品, 金融机构的损失可能会带来所谓信贷紧张的问题。此外, 现在市场还担心次按风波是否会进一步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第二个方面是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次按危机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是实质性的, 会因此影响到整个经济全局, 而且, 房地产市场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去调节, 至少需要三至五年才能知道是否完成了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就市场来看, 现在的股票市场仍有较多投放, 也有不少机构性的产品, 次按危机虽然带来了资产价格的下跌, 但因为都是属于短期性的, 因此看股票市场时, 其基本面并不是很悲观。

“美国次按危机所隐含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个是如何对待我国的金融创新, 另一个是如何借鉴美国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进行合理调控。”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中心副主任柴青山认为, 就金融领域来看, 我国的金融创新还是有所推进的, 包括按揭证券及一小部分衍生产品等。虽然在金融创新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争议, 但是创新的方向是应该坚持的。这方面有几点经验教训值得借鉴:第一, 无论是原始的金融产品, 还是包装过的金融产品, 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和完善对原始产品和客户的持续管理。比如美国的次按危机, 在本次风暴中牵涉到一系列环节, 而且影响越来越大, 但究其源头却是银行在房价上涨过程中如何衡量零首付及低首付住房贷款的风险问题。因此无论金融产品包装多少次, 多么复杂,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对原始产品的风险管理要规范, 对原始的客户和风险的跟踪要及时。第二个经验教训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金融机构设计了按揭贷款, 然后把它包装成按揭证券, 之后又再次包装或多次包装成各种金融产品。这个包装过程确实可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但实际上对整个金融系统来说, 风险不仅没有分散, 反而因过度包装及衍生产品的放大作用而进一步扩大了。在这个过程中, 原始贷款人的信用状况及其他信息的传递是不通畅的。这种信息不对称使许多金融机构失去了及时处置或采取措施规避风险的时机。第三个教训是评级公司所起作用的问题。评级公司在次按危机发生之前给予相关证券或产品的评级是偏高的, 并由此埋下了祸根。在危机发生之后, 它放了马后炮, 迅速调低相关产品的评级, 对危机的深化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与它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几乎如出一辙。第四个教训, 对待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 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 又要注意其杠杆效应和极其巨大的破坏作用。现在比较复杂的金融产品大都掌握在一批欧美“金融贵族”手里, 发展中国家的银行基本上只是被动参与。在亚洲金融危机中, 衍生产品已经成为欧美炒家冲击金融市场并深化和扩散危机的重要工具。对此我们保持必要的警惕是有道理的。

就房地产市场来看, 次按危机与美国货币政策调整过度有一定关系。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及“9·11”事件之后, 美国曾连续11次降息, 以致联邦基金利率被调低至1%的半世纪以来空前低的水平。在低息环境的刺激下, 美国的房价节节攀升, 市场上出现零首付的按揭产品。在房地产泡沫形成后美国在2005-2006年又反向操作, 连续加息17次, 将利率迅速抬高至5.25厘, 导致泡沫破灭, 房价不断滑落, 次按危机爆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日本也有类似的经历。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只要宏观经济形势允许, 在房价上涨趋势形成时央行就应当及时果断地加息, 但在泡沫已经很明显时, 加息的力度却不可太过猛烈。

由于种种原因, 现在我国的房地产价格比较高, 泡沫已经很明显。为了调控房地产市场, 政府最近出台了很多措施, 2007年措施更加密集, 包括限制房地产投资性需求, 央行加息, 加强住房保障, 打击囤积土地等。在这些措施的配合下, 全国各地的住房成交量已大幅萎缩, 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呈下跌趋势的已有22个, 其他城市的涨幅也已显著放缓。在这种情况下, 国家在实施进一步的调控时应当避免采用过猛、过急的措施, 避免房价在预期逆转后出现大幅滑落。

另外, 次按危机对我国来讲, 实际上已经为我国经济做了一次降温。美国经济放缓之后, 我国的出口增幅有可能会下降, 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市场以及资本市场所受的过热压力也会有所减缓。在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已, 国内又遭遇雪灾的情况下,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我国对2008年的调控力度确实有必要作适当的调整。

美国次按危机对我国的短期影响是利大于弊, 但是从长期来说, 美国为了挽救经济和金融体系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对中国来说, 却是弊大于利。一方面, 在美国的带领下, 包括美联储以及欧洲央行, 包括日本、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都向市场注入极其庞大的资金。一旦美国经济稳定下来, 难免会导致流动性进一步增加。这些资金的相当一部分将会流到发展中国家, 包括高速成长的中国和印度。另外, 美联储大幅降息, 凸显了人民币资产的利差及汇兑收益, 确实加大了我国央行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难度。

次按危机爆发之前, 美国长期处于低利率时代, 中国在此之前也是低利率, 商业银行也习惯了低利率。现在看来, 至少在中国, 低利率时代可能已经过去了, 未来商业银行如何在高利率下进行经营?在这种情况下, 商业银行如何改进以降低其经营风险?

陈家乐表示, 从全球范围来看, 银行来自利差方面的收入相对来说是下跌的, 所以商业银行需要从其他的渠道取得收入, 但是银行在金融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分配资源, 把贷款投放到效率较高的地方。国内银行存在的一个问题是, 一般的贷款都流向大企业、重要企业, 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贷款。因此, 国家对利差的政策, 要让银行更好承担市场资源分配的角色。

上一篇:社会新闻的娱乐化报道下一篇:区域性科技金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