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金融银行

2024-09-21

传统金融银行(通用12篇)

传统金融银行 篇1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迅速发展, 影响着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金融领域也不例外。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金融和互联网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互联网金融将对传统银行造成哪些挑战?互联网经济时代的金融格局将如何演变?对此, 专家学者、业内人士众说纷纭。以下仅为一己之见。

金融的本质和功能是资金融通。金融功能要比金融机构和金融业态更加稳定, 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 金融业态和特征可能会有很多不同, 但其所发挥的基本功能却是趋于稳定的。在传统商业时代, 资金融通的中介是传统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发展起来后, 资金融通形成了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在内的金融体系;而在信息化金融时代, 又扩大到第三方支付、P2P融资等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将是现代金融体系中存在的两种金融形态, 其优劣比较主要在于谁能更有效地发挥金融的基本功能。随着社会生产和商业活动的不断发展与扩大, 传统银行业的“存、贷、汇”3大核心业务, 从内涵到形式都不断发生变化, 为互联网实现支付、融资和吸引资金等金融功能创造了条件和机会, 并给传统银行业务带来冲击和挑战。

首先, 互联网金融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相对于传统金融模式而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例如, 它有足够开放的平台, 令资源得到共享;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前端的整合, 实现渠道自主化, 扩大了服务的边界;利用拥有的大数据和行为分析理论, 深度挖掘、分析用户数据, 从中挖掘商业价值。

其次, 银行“存、贷、汇”3大传统业务, 正面临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和蚕食。互联网金融的触角已伸至每一个角落:以阿里金融为代表的新型贷款模式冲击着银行赖以生存的公司贷款模式;汇转业务方面有以支付宝、Paypal、拉卡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改变用户支付的入口;而P2P网站等新型人人贷模式也摆脱了银行的束缚, 直接完成点对点的存贷款匹配, 初步实现互联网的直接融资模式。

最后, 互联网金融正一步步地渗入到银行客户的血液, 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智能化和去中间化, 客户体验从传统的被动化为主动, 更便捷、高效以及低成本的交易非常容易吸引客户的注意力。目前呈现的趋势是, 传统银行体系的客户正一个个触网, 且增长的速度与接触的频率越发加快。即使互联网金融最终无法撼动商业银行的地位, 但客户的思维方式已经受到一定的影响, 他们将在金融产品和服务上向传统银行提出更高的要求。

可以说, 传统金融业态正遭遇来自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和冲击。但是, 传统银行业将就此被颠覆或消亡吗?答案是否定的。比尔·盖茨曾经预言:商业银行将成为21世纪灭绝的恐龙。这句话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如果“传统商业银行不能对电子化作出改变”。

在金融业的发展历程中, 银行一直都是金融生态中的主角, 虽经常受到挑战但从未被颠覆。银行业本身从未停止过对经营理念、发展方式和技术手段的探索, 从未停止过与时代同行的脚步。时至今日, 所有商业银行都在电子化方面做出了重大改变。事实上, 商业银行已经有70%以上的业务交易是通过互联网和其他电子渠道完成的, 基于IT和互联网技术的金融创新已经成为现代银行发展的主流。

金融业是一个资金流和信息流密集、基本不需要物流支持的特殊行业, 互联网本来就是最适合银行业特点的运营模式和载体, 未来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将是一个以物理网点为支撑、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客户自助服务为主要特征的商业银行。

互联网金融可以取代传统商业银行的部分功能, 这也仅仅是对技术层面而言。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金融, 并没有创造出传统金融所不具有的新功能, 因而更像是对传统金融的补充和延伸。因此, 互联网金融只是在互联网经济和商业活动发展起来后, 满足人们相应的金融需求而衍生出来的金融模式, 是一种金融形式上的创新, 并未突破金融基本功能的本质。事实上, 互联网金融要大发展、真正挑战传统银行, 还受制于风控管理、政策监管等诸多因素。

总而言之, 互联网金融虽然给传统金融带来了冲击和挑战, 但传统金融同样会在发挥其固有优势的同时, 积极吸收互联网的特性, 构建新的业务平台, 创新金融产品, 扩展服务渠道, 奠定传统银行业在新的金融格局中的地位。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将在竞争中相向而行, 两者将会逐渐融合共存, 互为补充, 共同形成现代经济环境下新的金融体系。

传统金融银行 篇2

一 引言 ........................................................................................................................................ 1

二 互联网金融现状分析 ................................................................................................... 1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 1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的主要特点 ..................................................................... 2

三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优势 ............................................................................................. 2

(一)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具有诚挚性 .......................................................................... 2

(二)互联网金融的便捷性 ............................................................................................ 2

(三)互联网金融的普遍性 ............................................................................................ 3

四 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 ............................................................. 3

(一)倒逼传统银行业转型 ............................................................................................ 3

(二)丰富银行业务 ........................................................................................................ 3

(三)促进发展利率市场 ............................................................................................... 3

(四)改变金融行业局面 ................................................................................................ 4

五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银行业的发展方向 .............................................................. 4

(一)传统银行业服务的网络化发展 .......................................................................... 4

(二)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 ............................................................................................ 4

(三)互联网金融模式的风险控制 .............................................................................. 4

(四)自我发展与对外合作 ............................................................................................ 5

传统银行发力打造互联网金融品牌 篇3

“移动金融产品受众人群具有年轻化、时尚化的特点,除传统金融服务外,这类人群对吃、用、行等生活服务关注度更高。”光大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杨兵兵表示,因此,银行需要创新性融合,从本地化生活服务角度出发,让用户在生活中轻松获得金融服务体验。

据此,日前光大银行整合各平台资源,全面升级移动互联网金融品牌M-Ebank,而这已不是2015年第一个倾力推出互联网品牌的传统银行。2015年3月,工行就已发布互联网金融品牌“e-ICBC”。近年来,不少银行开始整合平台资源,在打造自身互联网金融品牌时也各具特点。

国有大行在互联网金融品牌上积极打造自建平台。例如工行就自主搭建了“融e购”电商平台、“融e联”即时通讯平台和“融e行”直销银行平台三大平台。

而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则更看重移动终端,倾向于借助第三方平台发展。浦发银行与中国移动在互联网金融、消费、文化及新媒体领域开启全面合作;光大银行则嫁接微信平台打造微信银行,在推出银行卡管理、生活缴费等服务的同时,打造“微商城”为客户提供优惠商品。

“卖商品不是银行的专长,银行做电商主要还是想为客户提供一些特殊的、更具贴近性的生活服务,与商户跨界合作整合场景,共同打造互联网生态圈,可以一起做大市场‘蛋糕一起切分。”杨兵兵介绍,截至目前,光大手机银行客户数达到1600万,累计交易金额突破1万亿元,微信银行客户数也超过500万户。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锡军表示,将服务嵌入生活场景是吸引客户、增强客户黏性的一种手段,银行在各个场景提供支付、优惠服务的背后,还是想销售金融产品。为此,工行率先成立了业内第一个互联网金融营销中心,组建专业化团队,统筹相关平台和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传统金融通常会把金融服务局限于一条价值链,不如互联网企业“脑洞大开”、思维活跃;而纯互联网企业做互联网金融也有一定局限性,比如说风险管控能力较弱,专业人才缺乏等,这些局限性成为二者合作的契机。

赵锡军表示,在“互联网+”时代,银行业的互联网转型和跨界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我们看到,不少互联网企业正在不断申请金融牌照,而金融行业也在积极推进移动互联网建设。传统银行与互联网企业一同分享互联网金融盛宴已成为大势所趋。”

传统金融银行 篇4

定位:银行信贷和民间借贷之间

面对银行贷款年化6%-7%左右的利息和民间借贷高达20%-30%的年化利息, 阿里金融的小贷利息介于两者之间。

小微金融服务集团CEO彭蕾表示, 阿里金融做不到银行那么低的资金成本。“银行贷款年利率在6%-7%, 这是由于银行自身的资金成本决定的, 但同样贷到银行的钱也是最难的;民间借贷好借, 但拿钱的成本太高。阿里小贷的利息定位, 恰恰是在银行和民间借贷之间取一个中间值。”

贷款利息取决于拿钱的成本。目前, 阿里金融小额贷款有一部分自有资本金, 大概约为十几亿元, 还有一部分钱是阿里金融跟银行和信托公司合作的证券资产化项目, 到二级市场流通来募集资金再向客户贷款。

三者之间的互补关系, 证明了“术业有专攻”的新现状。

彭蕾认为, 媒体可能过度放大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冲击, 却忽略了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互补。在相当长的时间, 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能形成互补, 这个互补将推动整个社会的金融行业和市场效率的提升。

阿里金融不是金融机构, 彭蕾表示, 阿里金融只要工商登记就好, 得到的好处也没有银行多, 受到的监管和约束也没有银行那么强。

“我们不是银行, 不需要存款准备金的约束, 如果我们的资金成本可以做到像活期利息, 我们也可以做到像银行一样。”

额度:户均贷款金额只有三万

专注于小微金融的阿里金融的“触角”到底有多小?

记者了解到, 从国有大行和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 一般对小微企业贷款都定义为最低百万级别。与之相比, 阿里的小贷客户可以称得上是“微小”企业。

“我们服务的小贷商户, 平均贷款金额只有三万, 也许你的信用卡额度都不止三万, 而且随借随还, 快速周转, 我们的商户平均借款周期只有75天。”彭蕾说。

由于本身资金规模就不大, 因此阿里也特意强调不做贷款的大客户。“超过100万元的贷款我们不做, 我们可以把这些客户介绍给银行, 银行完全有能力服务他们。互联网的特点是往下走, 几千块几万块, 甚至几百块我们都做, 这样才能发挥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尽管年销售过亿的商家风险很低, 而且服务他们实际最轻松, 但彭蕾认为, 如果整个团队偏向服务大客户, 就有违我们的互联网精神, 有违我们为草根企业创造发展条件的使命。

有人认为, 互联网金融靠碎片化取胜, 如果每个中国人都贷款, 哪怕额度低, 数量小, 但每人赚一块钱, 小额贷款就能实现13亿元的利润。

彭蕾说, 阿里金融追求的规模是能服务客户数的规模, 而不是追求资产的规模, 不是追求资本的规模。如果没有服务1000万家小商户的能力就不应该称之为互联网金融。

风险:坏账率低于1%

中小微企业贷款一向是银行风险高发区。据北京银监局的统计, 2013年前10个月, 北京地区中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贷款比率达到2%。

与之对比, 阿里小微金融业务的坏账率却低于1%。面对千百万草根商户, 阿里金融如何控制风险?

对此, 彭蕾道出了阿里金融低风险的两个“秘密”。

一是依靠强大的数据和信用体系。阿里金融的信用数据是流动的、实时的, 不是某个时点的静态数据, 保证阿里对客户的信用评价准确度高。

传统金融银行 篇5

首席意见2018年,新兴技术在经历了前期摸索式发展后,正逐渐向产业和行业下沉,也因此推动了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使命。这一使命,将是一场历久弥新的中长期战斗!面对全新的社会和新经济生态,CIO们与企业该如何自处? 每周五《首席意见》,与CIO相遇,洞察每个行业、每个商业基石背后的IT战略。第六期|案例:民生银行创新实践之路

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信息技术等都是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广泛且深远影响的革命性技术,在金融科技领域,也有四大通用革命性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这些最新的IT技术,正在逐步改变传统金融信息采集方式、风险定价模型、投资决策过程,大幅提升了传统金融的效率,成为解决传统金融的痛点的重要抓手。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7》指出,金融科技将改变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方式,导致其中介功能弱化,重构已有融资格局。同时,金融科技是一种新型金融业态,是整个金融体系当中一个与信息化和大数据紧密结合的全新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技术并非只有金融科技企业可以使用,商业银行同样可以运用。回顾2017年,金融科技也依然是热点。互联网、大数据及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金融与科技实现深度融合,更为传统银行在金融科技(Fintech)时代进行创新造就了良好的契机。显然,加大对新兴技术的探索研究,积极推进新兴技术成果应用,提升银行综合技术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发挥数据价值,优化客户体验,增加客户黏性,已经成为银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面对新技术浪潮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民生银行一方面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领域深入研究,大胆创新业务模式,实现重点领域突破;另一方面更是从管理机制、人才发展、思维模式上进行转变,推动科技创新。银行业创新的挑战

当前,从政策层面到技术层面都为银行创新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条件,但是创新永远是挑战和机遇并存,银行业创新还面临着三大挑战:

一是机制。随着网络金融发展,传统银行“前台、中台、后台”各自为战的运营机制将被打破,商业银行加快机制创新,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扁平化、信息化的现代化银行成为机制创新的必由之路。

二是科技。随着银行业新的信息技术应用不断增加、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信息科技已经成为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载体,银行业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科技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三是人才。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银行创新人才是掌握金融业务和IT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不但了解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熟练运用各项金融工具的专业型人才,此类人才将受到市场青睐。

基于以上挑战,传统银行业一方面不断寻求着自身创新,另一方面,更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从四个方面实现转变: 一是经营理念,银行业必须实现由“产品中心主义”向“客户中心主义”的转变。

二是经营方式,银行业应该把传统营销渠道和网络营销渠道紧密结合。

三是管理方式,银行业必须积极探索新技术,提升精细化管理和专业化运营水平,形成科技引领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四是业务体系,银行业必须积极创新,完善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品种,提供“金融超市”式的服务。创新机制

回顾商业银行走过的科技引领之路,可以看到业务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是文化理念上的突破。需要银行克服内外部各种不利因素,优化改变传统的运作机制并替换升级现有基础设施架构。

随着数字化时代产品升级换代的速度逐步加快,传统银行的设计开发流程已不再适新形势的需要。因此,银行应学习并实践敏捷开发、持续设计交付等互联网产品设计思维和开发手段,跟上创新的步伐,更好地应对新的开发模式的挑战。2016年,民生银行总行启动“凤凰计划”, 推动业务发展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转型。北京分行积极响应,建立“融智+融资”创新的孵化机制,加快转型变革步伐,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推动服务模式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数据挖掘等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培育全员创新文化,挖掘创新课题。同时,构建以“客户为中心”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机制,实现全员创新、全员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提升整体销售能力和运营能力,促进业务快速发展。

传统金融机构的职责划分通常是以产品和渠道为横向维度的矩阵式结构,这种职责矩阵结构难以适应数字化时代全新的游戏规则,需要进行适当的改变。金融机构内部应形成跨业务条线的综合团队,同时配备大数据分析、精益化运营以及客户体验等多领域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组建的跨职能部门的数字化团队对于整个机构整体的变革至关重要,这一团队将会有力推动不同部门的联动协同,从而为银行实现金融科创新提供有效支撑。创新成果

伴随着数字化成长起来的80、90、00后等年轻人,已经习惯了“可以不带钱包,但一定要带手机”的移动生活方式,这些人正逐步成为社会消费的主力,以现金为支付手段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少,以电子化手段完成支付的应用场景则越来越多;通过传统媒介营销的场景越来越少,建立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的智能营销场景越来越多。基于此,“悦财闪聚”系列产品作为民生银行游戏型创新获客项目,利用互联网快速迭代,快速投放,依托member-get-member的获客形式,通过良好的用户体验和流程化设计,建立与线下强大的地面资源相连接的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这是金融业与互联网文化首次深度融合,也是民生银行创新文化的产物。

1、“万众掘金”&“寻宝夺金”

“万众掘金”是个人金融业务与互联网场景的深度融合。参与者通过线上“挖金”小游戏将黄金纳入积存金账户,并应用于真实的黄金投资。通过项目也为参与者赢得了实实在在的投资收益,让专业、抽象的投资行为变得简单易懂、触手可及。“寻宝夺金”则巧妙地运用北京地标建筑作为参照物,将民生银行北京84家支行设置为游戏关卡,通过线上“接金币”来解锁支行并获取“砸金蛋”抽奖的机会,为线上获客与基层营销完美结合开辟了一条新通路。

通过此次项目,民生银行北京分行总获客近30万人,绑定客户手机号人数6万人,非民生客户占比55%,积存金新增开户近3万人,实现金融资产增值15亿元。

2、“优房闪贷”

作为民生银行打造的“互联网+抵押按揭贷款”平台,其采取O2O运作模式,客户通过微信平台线上评估房屋价格,随时随地申请抵押按揭贷款,客户经理主动联系客户,上门完成全部审批流程,彻底打破贷款办理的时间和空间约束。截至2017年10月末,新增抵押贷款额138亿,新增消费贷款2500笔,金额1.4亿。

3、“金生有约”

此项目依据实际线下实物金售卖流程进行改造设计,分别建立微信产品展示平台、理财经理移动办公系统、分行贵金属管理平台,可实现贵金属产品的线上展示、预约、转介、奖励等营销获客功能,同时员工端实现订单管理、黄金调拨、库存查询、业绩奖励统计等功能,从而在增加获客渠道的基础上,极大的提高了银行业务、运营及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推进了互联网获客。

4、“点识成金”

以往客户经理销售理财产品的思路是推荐有考核指标、利润高或热销的产品。在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下,对客户的分析应该是全面的,民生银行结合每位客户不同维度上的指标表现,进行深度挖掘输出了200多个标签,以此为基础实现个性化产品推荐、预测性洞察和服务,与客户形成更为相关的互动,并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在推荐系统的设计上,主要分为五个步骤:一是识别客户,在无打扰的情况下进行客户识别,客户赴支行办理业务,人脸识别模块实时匹配客户信息,大屏显示定制化的迎宾视频;

二是推荐,决策引擎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根据客户信息及客户偏好实时决策,提供最合适的财富类产品; 三是响应,客户决定对所推荐的产品是否接受;四是营销,客户经理在作业终端获取客户到访、客户产品推荐、客户360画像等信息,利用客户等待时间进行直接营销,并通过理财经理移动端向引擎反馈客户产品偏好;五是模型优化,基于客户经理反馈的产品偏好,配合客户实际购买数据,共同作用于推荐模型优化。

民生银行的每位理财经理都要服务500位以上客户,由于精力有限针对性的投资建议不能保证覆盖到每一名客户,那么如何确保对全部客户的有效服务呢?利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可以达到一点识别、一触即发的营销效果。通过此项目,累计推荐人数1.9万人次,推荐成功购买金额达63.3亿元,推荐成功率达到6.13%,而业界推荐成功率仅为3%-5%的水平。

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在践行技术创新推动业务模式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实现了人工与模型之间的完美融合:理财经理与“机器学习”各司其职,相互补充;实现客户的产品购买数据、理财经理反馈、客户点击等三大类数据的自动化、周期性反馈至模型端进行训练与学习;此外,项目还探索形成由一线员工设计场景,基于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结合最新技术应用的全新工作机制,逐步践行数据驱动业务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在金融科技的新风口下,各传统银行都正在转型之路上狂奔。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金融服务模式,以网络化运营为基础,具备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优势,不但客户体验更好,而且营销投入精准。金融科技大潮既有效挖掘了传统银行业长期积累的风控、管理、数据和技术优势,又给传统银行业带来新的生命力和增长动力。相信在未来,银行将会越来越智能,新时代的个人和企业用户也会享受到科技带来的巨大红利。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挑战 篇6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银行转型

一、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现状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

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崛起,为现有的金融模式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形成一个既不同于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运行体制,称之为“互联网金融模式”(Internet Finance Model)。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借助技术的手段使得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让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传统信息中介失去存在意义,从而接近一般均衡定理描述的无金融中介状态。

目前,国内互联网金融主要包含了网络支付和线上融资两个领域。其中网络支付作为发展较早、体系较成熟的领域,相关研究和文献比较丰富,在此不作深入讨论。而线上融资作为基于电商平台和电子商务信用的新兴融资渠道,正处于理论完善和模式探索期,值得深入的研究分析。和传统银行的信贷业务相比,线上融资具有成本低廉、流程简单、操作方便等优势,目前主要面向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发放短期小额信贷。

(二)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取得的成绩

我国自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进行金融电子化的进程,这就为互联网金融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互联网金融所需要的基本技术及运营框架。目前,企业网上银行功能非常丰富,还有质押贷款业务等等。网络银行最近几年,主要是以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为首的,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在国际上获得了很多大的奖项。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金融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形式日新月异,从网银到第三方支付,从国际电汇到电子商务。手机支付、网购保险、网上小额贷款……互联网与金融服务的融合日益加深,互联网金融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替换、优化和创新。替换是指对传统金融业务流程中某环节的直接替换;优化是再造金融业流程本身,即简化、优化或重构;而创新则是创造新的金融业务流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移动化、电商化、自金融将成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发展方向。

“移动化”主要指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据互联网研究机构艾瑞咨询统计,2012 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12.9万亿元,同比增长54.2%,其中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511.4 亿元。这使得银行服务逐渐从前台走向后台。“电商化”是指电商企业基于交易信息和信用评估为小微企业提供的信贷服务。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阿里巴巴金融,为阿里巴巴、淘宝、天猫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小微企业提供可持续性的小额贷款,金融从数千元到数十万元不等。而“自金融”模式则是通过互联网的用户聚合和高速传播的特点,为用户提供直接的投融资服务,资金的需求方和供给方都是个人,取代了原有的机构渠道来进行融资和贷款。宜信、拍拍贷、人人贷等小额网络贷款平台是提供此类服务的代表性平台。近年来,以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已经以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形式渗透到金融领域。第三方支付、阿里贷、P2P、线上融资、网络保险、移动支付等新名词层出不穷,它们给传统金融格局带来了新的变化。

三、互联网金融给银行带来的挑战

以阿里金融为代表的新金融势力,在支付、结算和融资领域内的“大举措”,给银行的传统经营管理带来了“两点风险”与“一个需求”。

首先,银行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随着新金融势力涉足并不断蚕食银行的业务领域,金融替代效应日益显现。银行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表现为客户流失严重、中收渠道受到挤压、资产业务竞争加剧等。从本质上来说,风险的根源在于新金融势力凭借平台的优势垄断了客户的“三流”信息,银行对客户信息获取的渠道被技术性阻断,从而无法针对客户快速变化的金融需求有针对性进行创新。

其次,银行面临着优势被蚕食的风险。长期以来,银行在政策红利、资金成本、信用成本和作业成本四个方面相对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占据绝对优势。但在互联网金融业态下,新金融势力凭借日益扩大的社会影响力以及近乎零成本的平台信息获取方式,逐步占据了信用成本和作业成本方面的主动。如果新金融势力能够取得金融牌照,具备政策红利,即使没有吸储权限,仅凭第三方支付的资金沉淀也可立即转化为资金成本优势。

最后,银行存在着转型发展和拓展中收的需求。当前银行存贷利差日益收窄、转变盈利方式、发力中间业务的需求也日渐紧迫,下一步转型的重点是发展轻利差业务和拓展中间业务,以摆脱监管对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和降低业务风险。借助电商平台,银行希望改善客户体验来加强拓展中收的客户基础,并培养客户在平台消费或交易的习惯,来丰富拓展中收的渠道来源。

四、银行如何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一)、进一步完善以线上信用评级为基础的风险控制机制。目前由于网络信用主体身份认定的不确定性,使得仍无法与社会信用体系形成有效的对接,未来电子商务信用评级机制的发展应强调线下化、全网化和一体化的方向。首先,未来的信用评级机制将逐步完善成为电子商务信用和传统金融信用相互补充、线下和线上评估相互补充的混合模式;其次,对违约信息的披露将完成线上与线下无缝对接,形成各大电子商务融资平台的全覆盖,从而实现对违约行为从单纯的经济惩罚向断绝融资渠道的惩罚转变,增强惩罚的广度和力度;最后,进一步创新风险管控的思路和模式,由银行对包括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全平台集合授信,再由平台对进驻商户分别授信,从而实现银行对风险进行分层集合管理。

(二)、借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契机加快银行转型发展步伐。随着“三位一体”建设的全面推进和电商平台向着个性化需求驱动的实时协同平台过渡,银行获取客户“三流”信息的渠道更为丰富,挖掘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更为增强。在此基础上,银行应逐步扮演起“财务全能管家”和“金融服务集成商”的角色,以基于電商平台的模式创新和平台创新为契机,一方面为企业打通和整合网上供应链,从而成为供应链各参与方不同时节点上的金融需求解决者;另一方面通过整合多渠道金融产品、增值服务和专业讯息,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一键式”、“透明的”、全方位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三)、进一步研究建立引导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风险防范机制。互联网和金融业务的结合,在为银行转型发展创造了契机的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新的风险点。政策层面,银行涉足互联网金融应遵循的行业规则和监管标准目前尚不成熟,监管体系尚在建立过程中,可能会对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操作层面,当前银行与新金融势力的合作模式下,合作方的信用状况、客户资源、管理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合作的质量,尤其是银行基于合作所投放信贷的质量。上述两个层面所暴露出来的风险,要求银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稳步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和发展,在创新的同时建立起风险隔离机制和应对机制。

参考文献

[1] 赵艳. 网络金融监管的难点及对策探究[J]. 学理论,2011(01).

[2] 熊建宇. 网络金融的特点及安全体系构建[J]. 科技信息,2010(31).

[3] 许瑞. 网络金融安全与风险控制研究[J]. 商业时代,2012(06).

[4] 王元月,等.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2(04).

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的影响 篇7

短短几年,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让商业银行面临了或多或少的压力。因为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模式,更加的开放和透明,更加的人性化,它的出现和发展,也会对传统银行业的发展带来小小的挑战。首先,我所知道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有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最大众化的应当数“支付宝”了,之所以这些网络工具能被广泛地被人们接受,很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便捷性,使用这些软件,人们往往用一部手机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足不出户就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完了,节省了时间,也没有遇到太大的风险,这是人们会选择网上交易的原因。

所以传统银行遇到的第一个小小的挑战是,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得传统银行业的服务内容和方式发生变化。面对互联网金融所开发出来的各种交易方式,传统银行业也会在业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渠道方面进行一些变革。客户是传统银行开展业务的服务人群,既然互联网平台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传统银行可以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创新开发一些新的付款、结算方式,这样可以使传统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推动下实现传统银行在金融行业的转变和发展,以更好适应现在这种信息化时代。如果传统银行也可以提供快捷的、低成本的金融模式,也会得到大家的认可与市场的青睐,人们也更容易选择像传统银行这种更加稳定的金融机构。

第二个挑战是使金融交易脱离媒介的速度加快。就是说互联网金融模式一般在进行交易时可以跳过中间人,或者说所谓的中介方,而直接在有需求的双方之间进行交易。传统银行业作为资金流通的中介机构,已经不太适应市场发展的状况。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就可以适应这种状况,因为互联网金融只需要有一个互联网信息平台,资金的需求方和供给方在这个平台上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一旦达成交易,之后的交易过程都是由交易双方自己完成,不再需要传统银行中介来促成交易,提高了交易的速度和自由性。所以,我觉得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于传统银行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传统银行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提高服务,推陈出新以适应客户的需求,也满足普通用户的需要,而不是凭借自己家大业大,用户基数也大,而忽略普通用户的需要。

虽然互联网金融会对传统银行有影响,但是并不能冲击传统银行的地位。因为银行是真正的金融机构,而互联网金融其实只是一种金融中介,而不是金融机构,事实上,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为渠道的金融中介,所以它不会跟传统银行产生竞争关系,它们之间是可以互补的。

在我查阅金融方面的有关资料时发现,早些年,我们国家的传统银行也曾经尝试开展金融中介业务,比如我们所说的第三方支付业务,但是因为支付宝和后来微信支付的兴起,传统的金融机构开展的第三方支付业务并不成功。但是在互联网兴起之后,传统的金融机构业务也开始和互联网相结合。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传统银行也可以与时俱进,进军互联网。互联网是个工具,金融中介可以用,传统金融机构也可以用,所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会促进传统银行的发展。

金融业,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资源配置工具,是稳定一国经济的命脉,能不能有效地监管金融业,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秩序是否能稳定。

自从互联网兴起以后,各行各业都想来分一杯羹。很多人就在网上搞各种融资,甚至经营各种保险。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在网上搞非法募捐,把国家的法律法规视若无物。在我们国家,经营金融业务必须要有政府颁发的牌照,如果没有牌照就经营金融业务的,不管是在网上还是线下,都是违法犯罪的。所以互联网金融存在着更大的风险,即使现在的年轻人使用互联网金融模式越来越多,但是大部分真正懂金融的,或者更有经验的中年阶层,还是会愿意选择传统银行的金融模式。

而互联网的作用,使得金融业更加细化,分工更加明确,传统银行专门经营金融业务。而金融中介业务,是从传统的金融机构剥离出来,交给专业的金融中介做,比如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因此,真正的互联网金融,并不会对传统金融业造成任何冲击,反而能补充传统行业的不足,能够更加细化金融分工,就是把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分离开来,让金融业更加专业化。互联网金融提高了借贷的效率,一方面利用“大数据”改进了银行的风控模型,另一方面进一步挖掘金融市场,覆盖了传统银行不能覆盖的领域。

综合以上的观点,我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在短时间内不会动摇传统银行的地位,但从长远来说,传统银行可以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通过自身的创新和变革来获得新的发展。并且,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自律和创新,还要吸引更多的客户,学会规避风险,以保证互联网金融系统的安全,这样也有利于推动国内传统银行的稳定发展。

摘要:提起“互联网”这三个字,我相信大家并不陌生,除了当代的年轻人,甚至是刚刚接受启蒙教育的小学生都开始了对互联网的“探索”,不置可否,互联网已经跟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传统金融银行 篇8

1网络金融渗入传统银行的原因剖析

1.1新网络信息技术的知识更新引入了网络金融的新概念

金融与经济息息相关, 密不可分, 经济技术的每一项更新都必将运用到实际生活链当中, 自然网络技术的崛起也渗入了传统银行业, 将银行传统的概念、银行数字理念都进行了全新的打造。如各种网络电子商务平台的平稳建立, 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信誉提供, 推动了人们需求消费新理念的改变, 人们渐渐对网络商务产生了支付信任感, 随着信任和依赖感的不断增长, 人们进而扩大了金融范围, 产生了网上理财需求, 各种理财产品也慢慢在网络上进入人们的视野, 找到了他们的网络地位。

1.2网络金融利用网络虚拟空间的监管滞后性进行自由掌控

网络金融正迅速进入银行业, 在网络知识技术刺激带动金融的同时其监管必然存在滞后, 虚拟网络的市场管理也还未健全。此时, 金融银行新业务便呈现自由发展态势, 各金融机构可以自由设计自身的银行理财产品, 用多种利益模式供用户进行自主选择, 加大了网络金融的自主权, 这是现实中的实体银行所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新型网络金融的“自主”特性, 吸引了不同类型的贸易商、贸易机构及大量资金的快速注入, 为网络金融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1.3网络金融的超高值利润及灵活性推动了这一新型产业的快速发展

网络金融产品相较于传统银行利息对人们有更大的吸引力, 因为网络贸易商为了吸引客户的眼球, 保护自身的声誉, 他们常常会对客户承诺以最低的投资收益。与此同时, 许多网络金融产品的准入门槛比较低, 而且产品的经营形式灵活多变, 可以根据市场客户需求灵活地调配资金, 因此其低门槛、高利润性及灵活性创立了网络金融的品牌效应。

2网络金融对传统银行的挑战性影响

2.1挑战传统银行的支付结算权威地位

传统银行以现实面对面的存取款业务、汇账支付业务为依托渠道, 人们利用银行中介作用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对等支付关系, 而网络金融则可充分发挥其优势, 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禁锢, 实现网络业务的瞬时交换, 极大地转换了金融概念。现在网络经营商们以及支付宝、财付通等公司也在纷纷更新自己的网络产品, 提供更安全快捷的、绕开银行网银的支付模式, 这样就给银行的网上支付对接及结算链条产生影响, 撼动银行支付结算的地位。

2.2挑战传统银行的中介地位

网络商务模式下, 网络搜索引擎为投资双方提供了互利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 大家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时间和空间的对等转换, 这样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在这个平台上, 简单的资金中介已没有市场需求, 而资金信息中介则可以大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这样, 网络金融便会成为不同于传统银行和资本市场的第三种融资运作新模式。

2.3挑战传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地位

网络上现已为人们所熟知的阿里巴巴网站, 对小微企业开办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 业务发展迅速, 这个网络平台通过逐步累积其信用度, 在小微企业的创业者中建立金融关系。并且目前, 阿里巴巴还通过天猫、淘宝平台向部分会员提供订单贷款业务和信用贷款业务, 这些业务的逐步创建已发展了相当一部分网络客户群, 渗透到了传统银行的贷款核心业务之中, 极大地刺激了传统商业银行在核心信贷方面的神经。

3传统银行与网络金融实现共融的应对措施

3.1用互联网基因重组银行产品

传统银行毕竟也已运作时间久远, 存在庞大的用户群、社会资源群, 它的信任度因历时较长而是其他的网络金融产品暂时无法超越的。因此, 银行应联合互联网技术, 吸引其新的知识点, 更新产品领域和服务领域的观念和模式, 学习电子商务支付中的优点, 创建银行自身与众不同的支付体系, 立足于人们的信任基础创出更具特色的银行金融服务体系。

3.2在融资领域设立信用评级新模型

传统银行在其融资领域也应发挥自身优势, 鉴于银行的固有的企业交易信息资源、资金状况和销售情况的全方位把握, 银行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将这些资源加以融合, 建立银行独特的互联网融资信用评级系统, 基于深入多元化的数字分析, 建立起自己的包括融资申请、方案评估、信用评级及贷后跟踪管理服务的全方位融资模式, 这样可以通过银行的信用度评价吸引更多的注重安全性能的需求贸易商。

3.3利用互联网提升客户行为体验

银行在利用互联网的基础上, 首先必须对客户进行安全性识别以精准营销。互联网方式为银行鉴别客户数据提供了便利, 挖掘C R M数据将成为银行识别客户的先潮主流, 银行可将数据结果用于营销策略和风险掌控, 为客户提供“入站式实时营销”, 这需要银行实行精准而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 提升客户对银行新系统的认知和认同。

3.4通过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

互联网时代扑面而来, 银行要顺应潮流, 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加强与各网络商家的联盟, 学习电子商家对不同企业尤其是中微型企业的灵活配置特长, 改变信贷新思路, 在部分银行条件成熟的前提下, 银行还可收购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 与网络商家进行深度合作, 实现互创共赢。

4结束语

现今的网络新时代催生了网络金融新概念, 传统银行也在进行重大转型和调整, 银行在调整其自身上下业务链、整合上下游资源方面要加强与网络的资源共创, 做好各网络软件的主流设计, 加大对客户实现金融银行理念的灌输, 增强构筑银行网络平台功能, 才能解决传统模式滞后的现象, 建立合作共赢、网络互补的新型战略关系。

摘要:这些年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各行业都在抓住时机, 抢占机遇, 利用一切资源进行拓展和优化。中国科学技术的前行, 信息沟通的覆盖性也正在对传统的银行业提出了新的概念、新的课题, 网络金融的新概念正在渗透入传统的银行业, 为传统银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生命力, 中国银行业在适应新形势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 如银行对新网络体系的重新构建、网络金融中银行业的新型监控不力、网络技术还不够全面不足以有力地推进银行的进程等等。现本文就将网络金融对传统银行的实时影响进行剖析, 并提出在网络金融新态势下银行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网络金融,传统银行,影响及措施

参考文献

[1]郭世邦.银行如何迎接互联网金融的崛起?[J].卓越理财, 2013 (03) .

[2]叶冰.互联网金融时代, 商业银行怎么做[J].银行家, 2013 (03) .

传统金融银行 篇9

互联网金融的产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商机。 同时也弥补了传统银行存在的一些缺陷,从而在传统银行的固有模式上创新,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带来了转机,电子商务也迅速发展,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以来,互联网金融业务正在面临着全球银行业的挑战。 与此同时,我国互联网金融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所以,分析、了解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利于保持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

二、互联网金融的现状

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起步比较晚,发展的前景也不是很乐观。 快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没有相应的法律系统和监管系统支撑, 网络犯罪屡见不鲜。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必须以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监管制度、进行实名认证以及建立个人信誉机制为前提。 虽然最近几年,我国的网络银行在国际上取得了很多奖项,但是目前中国信用体系漏洞较多且未能得到完善,相关政策未能及时出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影响

(一)拓宽了银行业务的渠道和客户

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各项业务的基础是客户。 传统银行要拓宽客户基础又依赖于互联网金融模式。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银行传统目标客户群可能发生改变,传统物理空间网点优势已弱化,追求多样化、个性化服务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参与现在的新新金融业务。 传统银行原有价值创造和实现方式将发生改变,能够提供快捷、低成本服务的互联网金融机构或许能得到市场的欢迎。

(二)通过价格交易,发展利率市场

互联网金融作为交易平台, 在透明的环境下借贷双方本着自愿的原则进行交易,实现了完全的市场化。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可以根据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化,分辨客户群的利率水平。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互联网金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规避政府失败,有效的发挥价格这双看不见的手,运用价格发现功能,推动利率市场化。 跟随利率市场化的深入, 加深了市场对经济的调控, 减少了政府对于经济规律的干扰,随着市场的完善,金融市场的利率也能更加的透明客观公正,人们可以借此来分析借贷,做出决策,进一步的促进了数据库的建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三)削弱传统银行的金融媒介作用

传统银行业在金融业务中通过获取存款获得资金, 再通过贷款获得收益,充当一个媒介的作用,但是由于其一家独大的垄断地位使得存贷款业务变成了银行的自我背书,存贷款利率脱离了实际的市场规律, 手续繁琐,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金融行业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给供需双方提供了详细真实的信息,简化了交易程序,提高了交易效率,对传统的银行业务具有很强的替代作用, 从而相对的削弱了传统银行的金融媒介作用。 而现阶段的支付主要是第三方支付占据主要地位,第三方支付为客户提供了收付款、自动分账和转账汇款等服务,替代了传统银行的支付业务。

(四)提高了资源分配效率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应用,提高了资源分配效率,有效的解决了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融资困难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企业拥有大数据、云计算和微贷技术。 这三项技术可以使互联网金融企业比较全面的了解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经营情况和信用等级, 从而建立数据库和网络信用体系,提高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四、传统银行的发展策略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形势

传统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未来发展策略:第一,完善信用评级的风险控制机制。 由于现在网络的虚拟性,网络信用者身份认证的不确定性, 无法与社会中的信用体系形成对接, 传统银行可以借着这一契机,逐步完善信用评级机制,从而实现银行对风险进行管理。 第二,基于传统金融的优势研究及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风险防范机制,如果传统银行能对新的风险建立一套较完善的防范系统,将加快金融业的进步。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形势: 互联网金融机构近几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但与传统金融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机构规模仍然较小,依旧不能对其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如果互联网金融企业想要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 需要加强自身企业文化的建设, 营造一个良好企业形象,讲究道德,遵守法律,发挥自身优势,打破地域限制,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培养”更多的客户以及企业应该加强风险管理,既要预防企业自身风险,又要加强对客户信息、资金安全的保护,营造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

五、结束语

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尚未成熟, 仍然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的得到改进和完善。 虽然传统银行固有的优势已经弱化,但是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传统银行的作用却不可或缺,只有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影响进行探究和改善, 从而双方共同追求进步, 达到合作共赢。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影响日益增加,互联网金融具有它独到的优势,例如互联网金融支付便利、应用方便、节约时间等。本文主要讨论了互联网金融的现状、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影响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形势等。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传统银行,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建华.点评: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与未来金融业变局[J].新金融评论,2012,(1).

[2]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3]郭世邦.银行如何迎接互联网金融的崛起[J].卓越理财,2013(03)

传统金融银行 篇10

中国社科院银行研究室认为, 对比银行业的三大核心业务存款、贷款、支付, 可以把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大致划分为支付结算类、融资类和分销渠道类服务。而互联网金融主要包括:支付结算类、融资类和分销渠道类。

1.1 第一类是支付结算类

整个社会原来绝大多数的支付结算都是由银行来完成, 现在越来越多的交易, 包括水电费、煤气费的缴费, 都是通过第三方的支付平台来完成, 可以足不出户满足正常日常的基本需要, 便利了生活。

1.2 第二类是融资类业务

比如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融资模式, 在银行体系之外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还有一类P2P融资类服务, 不依赖于实体的平台纯粹进行借贷双方的撮合, 是一种脱离传统金融中介和银行在互联网上从事的交易活动。

1.3 第三类是销售渠道类

互联网成为很好的平台销售渠道, 客户数量非常庞大, 部分金融产品以前通过传统的渠道去卖, 现在可以通过网络的平台进行销售, 这是一种纯粹的销售。

当然, 还有一类金融产品涉及到产品开发的业务模式, 比如余额宝, 但归根结底是把互联网作为一种销售渠道, 卖的并不是阿里的产品而是货币市场基金的产品。

2 互联网金融为何对传统银行冲击有限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会不会对现有银行业造成颠覆?在业务上是不是从此就让银行原来的传统领域和业务受到巨大的冲击或者挑战?本文认为, 这种冲击很有限。

目前来看, 整个社会主体的结算支付还是在由银行体系完成, 整个社会财富主要的部分是在银行体系之间的转账, 实现经济的流转。第三方支付的交易量在整个金融体系的支付规模里占比1%左右, 并没有冲击到传统银行业的核心业务。其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2.1 服务对象的不同

传统银行业和互联网金融面对的主要客户是不同的, 第三方支付是以小额交易为主。事实上, 第三方支付提供了一种信用中介和信用见证的服务, 解决了网上交易的信用风险, 从性质上讲传统银行业早就在做这种服务, 比如对外贸易之中, 传统银行没有做第三方支付的原因在于, 从成本考虑来讲, 商业银行无法提供太多小微的信用支持。

2.2 服务性质的差异

互联网金融和银行业务性质有差异, 跟银行负责的层级不一样。第三方支付所完成的客户之间的交易其实是二级帐户, 始终脱离不了银行体系;而从资金来源方面看, 因为互联网金融不能有杠杆, 所以互联网金融的规模依然非常有限, 尤其是在融资方面。

到目前为止, 全世界范围内的P2P提供的融资规模一千亿美元左右, 国内可能还不到一千亿人民币, 这样的规模相对于银行业来说显然很小。

事实上, 如果在正常的银行体系里面能够融到资的客户, 不会愿意到网络平台进行借贷, 互联网金融目前的主要客户对象依然是游离在银行服务体系外的群体, 换言之, 由于性质、客户对象是不同的, 也就还没有对传统银行业业务造成冲击。

2.3 市场定位的不同

互联网金融产品难以摆脱传统金融市场的定位。虽然余额宝等产品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货币市场基金, 根据阿里的客户实际使用资金的特点进行了一点创新, 但是这个创新并没有脱离市场货币基金的本质, 然而在未来发展中会遇到和货币市场基金一样的障碍。

2.4 政府监管的限制

政策监管方面上的宽松证明互联网金融目前影响有限。互联网金融目前发展很快, 有很大的原因在于监管部门还没有进行适当的监管。实际上金融行业必然会有风险和监管, 不同风险需要有相应的不同原则, 从目前来看, 由于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规模还比较小, 现在为止金融部门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 但是随着规模越来越大, 挑战越来越多, 受到的监管会越来越多。这一点将是必然的结果, 所以在宏观环境的约束下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空间很难说是非常有限, 但终归是无法与传统银行相比拟的。

3 互联网金融未来面临三大发展障碍

3.1 金融业务能力问题

在传统金融领域核心竞争力不是靠概念, 长远看是取决于金融能力, 也就是投资管理能力。互联网金融产品规模可以不断扩大, 不断扩大的结果是要使投资能够给客户提供稳定的回报, 现有的余额宝还有类似的与互联网相关的货币市场基金, 所做的投资其实非常简单, 这种比较简单的投资在长期内不足以维持长远的回报。相比之下, 这类金融产品虽陆续推出了多种名词和概念, 但其自身内涵上及技术上的严重匮乏, 有部分新意但似乎没有生命力的事物本身本质上决定着未来的道路不可能太长远、太顺利。

3.2 面临很多未知金融市场风险

在遇到金融市场波动的时候, 传统银行尚且有束手无策的时候, 只能凭借以往的经验和专业人士的评估及分析、预测的能力及时处理应对。何况是资历尚低、经验尚浅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呢, 互联网金融产品同样也会出现很严重的损失或者流动性风险, 由于自身的各方面的特点和约束, 更需要不断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可以从起初研制该金融产品的特点、性能及优劣等方面着手, 在自身弱点方面多下功夫提高未来抵御风险的能力和意识。并应该在研制产品内容上下足功夫, 不仅要引入更新的理念和创意的简单复制, 而且要加入其技术能力、知识结构、性能用途方面的改造, 具备其内容大于形式的理念, 并不断对传统银行造成更大的冲击和挑战。

3.3 过高估计大数据和解决信用风险能力

互联网金融所宣扬的优势之一就是利益大数据能够解决信用风险问题, 很可能高估大数据的作用。然而是这样, 数学分析有它的好处, 但是要是完全相信数据的话, 美国次贷危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各种其他的风险流程对互联网可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事实上, 现在金融的风险已经日趋多元化, 信用风险其实已经不再是银行业最重要的或者唯一重要的风险了。光有足够的钱不仅意味着需要把风险管理得很好, 还意味着在未来怎么应对金融市场的波动以及自身作为一个支付平台所面临的特有的困难。

当然, 虽然互联网金融对银行没有形成直接的业务上的冲击, 但是银行原有的渠道优势受到挑战, 对银行的理念影响还是很大的, 传统银行业人士都开始思考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提高目前银行的用户黏性, 以及如何用互联网的理念和技术对接银行, 实现更多模式上的创新。

4 结语

从理念与方法上来讲, 传统银行讲的是服务中的交易, 注重“交易”本身, 从某种程度上看方法:直接、简单, 互联网金融讲的是交易中的服务, 注重“服务”本身;从某种程度上看方法:间接、设计性更强。两者通过不同的方法, 但有着同样的目标。无论传统银行的地位多么的稳不可摧, 还是互联网金融的种种限制, 亦或是, 互联网金融的大刀阔斧, 不可逆袭, 还是传统银行的日见消退、地位不保, 或许可以更中立些, 接受新事物, 不忘老事物。市场经济总有其适合自身的内在客观发展规律, 顺应规律, 顺应市场。

参考文献

[1]张杰.互联网金融时代[J].人民网, 2012 (10) .

[2]李钧, 肖荣华.互联网金融时代是什么[J].金融研究, 2013 (1) .

[3]陈寿送.中国O2O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2012.

传统金融银行 篇11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传统银行;组织架构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的进程进一步深化,互联网已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智能手机、pad等移动设备的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且还促进了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成为一种为未来金融业务发展的新趋势,而互联网金融模式对其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情形下,在社会上很多互联网公司不断地将他们的业务向金融领域延伸,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使得当前传统银行组织架构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变革。因此如何正确的应对这场挑战与变革对我国传统银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组织架构的影响

目前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我国传统银行发展的重要趋势,不仅对传统银行的客户结构、业务结构以及收入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还对传统银行的组织架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传统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近几年,我国4G网络的开发和投入,大大提高了无线互联网的网速,但是网上银行网站的内容较为丰富,还是无法满足消费者无法浏览网页的要求,而且易受到地域的限制,这给无线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由于互联网金融大部分交易的支付方式需要在线支付,消费者在较长的等待时间之后仍未能完成交易或支付,甚至可能在支付中途遭遇网络中断,这会影响客户进行支付的信心和耐心。此外,移动设备软件、硬件及相关支付技术的安全性还是有待考察,出于资金安全性的考虑很多客户并不是很接收这种消费模式。因此,如何让客户者顺利、放心的进行交易是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对传统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使得传统银行开设了网上客服机构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银行的发展速度,使得传统银行难以满足客户的各种业务需求,虽然我国传统银行在金融业务方面安全性较高,但是也存在着业务面窄,办事效率低,以及配套的服务设施不完善,这些严重制约了我国传统金融业务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客户服务的前进。但是,传统银行不得不将客服机构搬到网上,而且互联网金融业务与传统银行的金融业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因此,必须要求客服人员必须对互联网有着更为深刻的了解。

3.需要设立网上移动终端机构

实时性和便利性是互联网金融发展最大的特点,也是与传统金融的区别所在。互联网金融能够拥有大量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后,以高效的速度进行传递,即便是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只要想进行交易,只要手机上有一个移动金融终端,立马进行交易,即使没带钱和银行卡,通过手机支付也同样可以解决问题。省时省力,这就是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在支付方式上的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生活带来了重要的改变。

三、优化传统银行组织架构

1.优化内部机构设置

在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的情形下,优化传统银行的内部机构设置是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措施,当然互联网金融作为我国金融领域的一项新型业务形态,并没有一个现成模式可以参照,因此我们可以参照将总部业务与职能部门相结合的组织结构,总行主要负责制定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这些规划主要包括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和管理、开发和创新互联网金融业务等等,并在此基础上负责指导下属各分行的业务发展;分行主要负责互联网金融的各项业务的具体运营,当然各分行可以根据互联网金融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服务板块,例如在网上设置统一的客户服务机构,移动支付终端机构等,此外,还应成立网上风险防范以及应急管理部门,对发生一些突发事故进行及时的解决,这样可以减少金融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2.传统银行的业务流程再造

互联网金融既是对传统银行面临的机遇,也是一项挑战,因此我国的传统银行必须根据这种趋势将传统银行的各项业务进行升级再造,在降低经营成本的同时来提高传统银行的竞争优势。传统银行的业务流程再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一站式”服务的业务流程,由于传统银行的业务比较复杂,而且也比较分散,客户可以在不同的柜台之间来办理,但是对于互联网金融,客户是在网上办理业务不可能在各个部门之间到处跑,因此买你对这种情况,传统银行必须对业务进行整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网上银行的办事效率,而企业还可以节省经营成本。二是将某些业务进行外包,由于互联网金融对互联网技术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而传统银行在这一方面可能不及专业的互联网公司,因此对于这样技术传统银行可将其外包给专业的互联网公司,从而专注自身的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是未来金融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于传统银行来说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当然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影响不仅体现在组织架构上,更重要的是还会对传统银行的业务结构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鉴于本文篇幅的原因,不便于阐述,可作为后续研究者的研究视角。

参考文献:

[1] 汤皋. 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的思考[J]. 金融会计. 2013(12) .

[2] 张芬,吴江. 国外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与经济. 2013(11) .

传统金融银行 篇12

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带来的冲击

近年来,电商巨擎阿里巴巴、苏宁、京东等电商平台逐步涉足金融领域,积极开拓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电商+金融的互联网金融新模式作为网络与技术的结合,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十分值得关注。这种业务模式的本质是为平台供应商创造了一个从供货、销售、融资到结算的闭环,通过这个闭环将供应商和平台的发展有效衔接在一起,从而形成平台与供应商的捆绑关系,为平台消费者提供有效且可持续的服务。

以阿里巴巴为例,目前,阿里巴巴已经实现了包括贷款、担保、保险、信用卡、支付结算等业务在内的全流程金融服务,实质上,已经构筑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零售银行业务平台。例如,具备了银行支付功能的“支付宝”业务,目前用户数已超过7亿,在2012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在线支付市场占据46.6%的份额,近乎半壁江山;媲美银行活期存款的“余额宝”业务上线不足20天,累计转入资金规模就超过60亿元,用户超过250万户,发展势头强劲;阿里巴巴2013年还成立了淘宝理财事业部,涉足代理保险、基金等业务,业务种类日趋完善,交易规模迅速扩张。

面对日趋成型的互联网金融,尽管尚未对传统金融业形成实质冲击,但是金融巨头们已经感受到了寒意。某商业银行董事长上任伊始就表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彻底颠覆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和生存模式,这需要我们做出变革”。

二、传统银行如何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潮流

目前,电商与金融机构之间属于既竞争又融合的关系,互联网金融不能完全脱离现有金融机构独立存在。随着互联网技术向金融核心业务渗透,“金融脱媒”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从而带来与传统金融机构的直接竞争。在挑战与机遇并存期,传统银行必须顺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紧跟互联网发展步伐。而电子银行正是随着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和完善而同步发展壮大的,恰逢其时,因此,传统银行要抓住机遇,以电子银行为切入点,在战略规划、经营模式以及产品设计上做出相应变革,才能在互联网时代取得跨越式发展。

三、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从外部环境看,电子银行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潮流所向。一是电子银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2012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12590.2万户,达到111215.5万户。其中,3G用户净增10438.0万户,年净增用户首次突破1亿户,达到23280.3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82.6部/百人。互联网、手机的广泛普及、3G网络的迅速应用、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都为电子银行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客户基础和广阔的业务空间。二是电子银行业务给传统银行提供了“弯道超车”、整体实力赶超同业的机会。大多数银行的电子银行产品与同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少有走在同业的前列,如果能继续做好做强电子银行业务,就能通过电子银行争到一个拼抢同业地位,重新洗牌的机会。

从内部环境看,以农业银行为例,电子银行已是其业务经营发展所依。一是电子银行业务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全行上下对电子银行业务的重视程度已普遍提高。二是网点转型给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网点“软”“硬”转型的稳步推进,必将通过业务分流、技术升级、服务优化助推电子银行业务的提速提质发展。

四、电子银行创新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实现“以客户为中心”

互联网金融时代,传统银行要放下“高傲”的姿态,抛弃以“业务为中心”的旧思路,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时代新思维。如何以客户为中心?或许得从了解客户开始。

未来零售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大数据”,即结合用户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投其所好地推销产品。目前,传统银行面临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就是银行长期以来使用的系统相对封闭,缺少与互联网的交互,客户的参与度非常低,银行没有客户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记录,也就是没有真正的客户行为数据。以客户为中心,也是一种态度。以超级网银为例,目前只有少数商业银行对超级网银的跨行资金归集功能是全开放的,小小细节体现了一种态度,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服务客户,方便客户。

(二)加强与第三方的合作,做大做强电子商务业务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显示,2012年,国内电子商务交易中由第三方支付产生的交易规模达35000亿元,占据电子商务市场份额的44.59%,用户规模达到2.3亿,第三方支付公司逐渐成长为电子商务军团中的领军人物。在这一市场环境下,加强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合作,积极投入电子商务发展,就成为传统银行抓住战略机遇,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取得持续快速发展的决胜关键。

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与商业银行的合作,而商业银行也可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合作中获益。双方合作有利于商业银行扩张存款规模,有利于双方实现渠道、客户、信息以及产品的资源共享,更重要的是通过合作有利于激发商业银行在支付领域的创新能力。近些年,部分商业银行不仅仅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就各种新产品进行了合作,更突破传统,制定了适合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新业务规则,以期在支付安全、跨行支付、跨境支付、移动支付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三)发挥线上、线下优势,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

从拓展业务角度,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即渠道平台建立阶段、迁移顾客服务阶段、渠道充分有效利用阶段和理想的电子银行阶段。目前,国内大部分银行电子银行发展处于第三个阶段。而理想的电子银行其显著特征是电子渠道间互连互通,线下与线下有效互动,银行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交易服务渠道,并通过客户的线上行为,对客户需求做出明确判断,进一步引导客户到线下继续办理复杂业务,提高客户综合价值。

传统互联网思维是极力将用户搬到网上,但市场最大的数据源永远都是在线下。基于此,内蒙古农行在狠抓线上营销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电子银行线下营销。如正在全区开展的电子银行“赢在大堂”活动,就是要坚守营业网点这个重要阵地,发挥“赢在大堂”的经营理念,重视客户价值的提升。发挥大堂经理、大堂副理的作用,创新培训模式,通过“一页纸培训”、“一句话营销”,“一周一产品”、“一月一活动”等方式,全面提升营业网点服务和营销“两个能力”,提升电子银行业务服务品质,有效解决存量客户粘性下降、潜在客户资源流失等问题,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营销模式多样化,营销管理精细化

在营销模式的设计上要紧跟互联网创新发展步伐,采取灵活新颖的营销模式,吸引客户有兴趣尝试并参与到营销活动中来。在营销渠道上也要大胆创新。随着投资理财市场的发展,传统的理财模式已满足不了投资日益多样的需求,网络理财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模式的限制,催生出全新的适应投资者需求的理财模式。投资者原来在线下实体金融机构“被推销”,如今转为上网主动购买,反客为主的网络理财模式无疑给金融业带来机会、改变甚至冲击。如建、工、招、交通银行均已推出网银专享、手机专享理财产品,收益高于柜面。

在实施营销活动过程中要做到精细化,力争做到精准营销。如信息推送业务,在推送形式和对象的选择上要恰当,推送时机也有讲究。例如针对商务圈白领的营销方式优选短信、电邮等,可选择下午下班之前2小时发送,作为工作调剂的活泼形式更容易被他们关注。而针对小生意人、家庭主妇等客户,工作日白天的电话推荐更容易促成销售,提高营销投入产出比。

(五)要配合进行科技创新和组织架构管理创新

作为与科技信息产业息息相关的电子银行,其创新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持,特别是在产品研发、技术支持、数据支持等方面需求迫切。同时,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颠覆了传统业务流程和管理手段,因此,更需要商业银行在组织架构方面做出相应变革。

五、关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风险形势

上一篇:湛江模式下一篇:医疗卫生需要